节目内涵范文

2024-06-02

节目内涵范文(精选6篇)

节目内涵 第1篇

新闻谈话类节目也是新闻性栏目个性发展的趋向之一, 节目个性的发展和塑造是节目形态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首先新闻访谈类节目的关注点是新闻, 具备新闻的要素和基本特性:新近发生、备受关注、鲜明特点、公众普遍感兴趣。广播电视节目是有目的性和导向性的, 新闻题材的节目更是如此, 要对受众有更多更正确的思想上的引导和思想内涵上的提升。广播电视节目应当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关心的角度, 观察、分析和取舍新闻报道的信息内容, 大力拓展节目内容的题材范围, 扩充节目负载的信息含量, 使广播电视传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目前,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每天的信息浩如烟海, 有用没用、真的假的都在左右着人们的认识、思想和决定, 哪些是时代的声音、哪些是需要大力弘扬的精神、哪些具备新闻的价值, 这就是媒体人要选择和把握的, 是做好“喉舌”、“桥梁”的第一步。

其次在访谈上, 新闻访谈类节目区别于其他新闻类的节目, 在于新闻访谈是“动态的”, 它是主持人和嘉宾一起就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和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通过对人物、事件、热点问题的背景、过程和相关性信息, 甚至是前景性信息的分析, 阐释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 使过去对单一信息事实本身的传播变成多视角、多层面的立体式传播, 让观 (听) 众在接受媒介信息时不但知其然, 而且能够较好地知其所以然。

很多新闻谈话类节目做得好看、好听, 给受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和受众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但却有一部分新闻谈话类节目形式单调呆板, 内容缺少生动、鲜活的感性化特征, 常常把一个生动的故事叙述得平平淡淡、把一种鲜活的场景描述得枯燥无味;或者是主持人按照事先列好的提纲, 自己问一句, 嘉宾答一句, 好像节目和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游离于节目之外, 主持人和节目的关系听着像两张皮;或者是主持人驾驭不了, 让嘉宾信马由缰, 没有主题, 看不出听不出要传递的是什么信息、什么观点、什么样的思想内容, 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观点;或者是把有领导上的节目变成了“表扬”节目;还有的节目太过媚俗, 让新闻娱乐化, 引导功能弱化, 甚至使一些人思想上产生混乱。

节目做了, 受众却不买账, 那就等于做了一次失败的节目。节目的失败, 存在各种各样的原因, 如信息内容选择上的失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 这都是有可能的。但新闻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 多数是从新闻记者干起的, 经过一番历练, 才主持这类节目, 没有哪个广播电视部门的领导敢让一个没有写过新闻稿件的记者去做新闻访谈节目的主持人, 但就目前的一部分新闻访谈节目来说, 还是欠缺思想内涵。

有人认为思想是很虚幻的概念, 就思想而言有很多种理解, 但对媒体来说, 笔者侧重于这样的解释:按照信息论假说来讲, 思想其实就是一种信息, 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一个人做事是有目的的, 做节目更是如此。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意见、观点和言论, 但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大众媒体, 广播电视节目不但不能随便“发言”, 还要正确引导舆论、艺术引导舆论。新闻访谈类节目要艺术引导舆论, 还要在节目的思想内涵上多下工夫。第一, 话题的选择是新闻谈话类节目的生命线, 即选题上的思想表现。一次优秀新闻访谈节目, 选择好话题很关键。有些新闻事件独立单一, 就不适合做新闻谈话类节目。做谈话类的新闻事件应是普遍受公众关心、关注, 多侧面、多棱角, 或者是有着广泛的代表性, 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的事件、事物和人物。只有这样的事件、事物和人物, 才能和公众的思想情感合拍共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每天都发生着。不同的广播电视媒体, 选择有所不同, 但具有时效性强、鲜明特点的事件、事物、人物是节目的首选。第二, 集中明确的主题, 即新闻事实上的思想表现。正确的思想是节目的灵魂, 也是节目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表现, 正确的思想要通过节目的主题表现出来。要让主题集中, 就要熟悉和深入了解新闻事件、事物、人物的有关信息, 访问相关人员, 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最能表现出时代意义的主题思想。第三, 提问技术和技巧, 即主持人的思想表现。新闻谈话类节目, 依据的是“新闻”、“谈”、“话”, 三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都和主持人有关系, 主持人可以说是新闻访谈节目的灵魂。主持人要在谈话中做到收放有度, 较好地围绕主题, 扯开话题, 平实中带锋芒, 沟通多方。当然, 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要求主持人有过硬的自身素质:充分了解和掌握新闻事件;有较高的文化知识、语言表述能力等。让一切节目素材、参与嘉宾, 包括自己, 都要为做好节目服务, 做出有思想价值的节目。第四, 嘉宾有代表性、权威性。是新闻谈话类节目就要有嘉宾介入, 选择嘉宾一定要是一个行业、专业里的权威人物, 说话有发言权、有分量, 让大众信服, 其知识的含量、专业的素养, 甚至随机应变的能力都要有。他要会说, 还要说出“东西”来、说出“意义”来, 有原则、有观点, 寓正确的思想于谈话之中。

浅谈电视节目编辑的工作内涵 第2篇

关键词:电视节目,编辑,内涵

自1936年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在英国伦敦开播以来, 现代科技的产物电视在世界各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到遍布全球, 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立体声电视、高清晰度电视, 从少数几个频道的无线电视到数十个甚至上百个频道的有线电视, 从微波传送到卫星转播、网上链播……人们几千年来梦寐以求的“千里眼、顺风耳”长了出来, 一个全新的“地球村”已经诞生。先进的传输技术、制作技术武装了电视, 成了这一革命性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当然, 思维居于电视技术变革与应用的核心地位, 是整个人类智力活动的最高调节者, 给各种电视创作活动造成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

在电视行业里, 编辑一词通常有双重含义, 即指代一个创作环节, 又是一项工种名称。作为工种而言, 编辑通常被称为编导, 是创作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 负责整个节目的构思, 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等一系列的工作, 在节目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电视节目编辑在经历了机械编辑、电子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几个阶段性的发展后, 进入了理论与方法的新台阶, 笔者认为电视节目编辑的内涵包含着这样几重内容:首先就是通过对素材的选择、加工, 把好的内容组合成优秀的电视节目版面, 奉献给观众:其次, 电视节目编辑担当着“把关人”的重要角色, 在决定节目质量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电视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制作一个节目, 必然会涉及到许多技术领域, 如摄影、照明、音响、音乐等, 它要求编辑人员有高超的组织协调的驾驭全局的能力, 制作出令观众赏心悦目的精品节目。因此, 电视节目编辑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精通画面编辑之道

画面承担着传递信息的重要功能, 除了展示静态的空间外, 更主要的是以时空相间的特点反映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

画面编辑的过程, 可以理解为一个镜头的选择与排列 (组接) 的过程, 编辑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 编辑在剪接画面过程中, 要带有强烈的目的性, 有明确的组接、整合的意识, 而不能漫无目的随意剪切;

2) 要研究受众的视觉习惯和接受心理, 把握好画面节奏;

3) 熟知各种镜头组接形式, 掌握画面转换技巧;

4) 利用蒙太奇手法加强画面的表现力, 丰富画面的表现形式。

2精通声音编辑之道

作为综合性艺术, 电视台是通过空间传播影像和声音的视听兼备的工具。许多时候, 声音还可以成为节目中最出彩的部分, 有时画面平谈节目, 在配了音乐, 音响和解说之后, 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屏幕效果。

在新闻节目中, 声音更占据重要地位, 声音编辑包括音乐、音响、旁白等各个声音元素的编辑, 编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

另外, 在电视创作中,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导演和剪辑的责任难以分开, 因为电视的素材基本来源于现实, 对这些真实的但缺乏情节的零散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并且提炼主题, 是十分细致的工作, 无论是在前期采访拍摄还是后期剪辑过程中, 创作者个人判断的影响至关重要, 所以编导必须承担后期剪辑结构的任务, 同时, 他又必须参与前期的策划, 在采编合一的情况下, 他还须参加现场拍摄工作, 既是记者又是编辑。

作为创作环节, 编辑工作主要是指电视创作的后期阶段。电视创作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包括了策划、选题、采访、拍摄、剪辑、合成等多个环节, 后期阶段主要完成与整合零乱的前期素材, 建立完整节目形态相关的一系列工作, 在这一阶段里, 编辑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剪辑”进行的。

剪辑就是按照视听规律和影视语言的语法章法, 对原始素材进行选择和重新组合, 一部影视片只有视听语言准确流畅, 才能很好的讲述世界、表达观含和情绪, 而视听语言的形成与表达效果, 主要依赖于画面组接的质量。

在概念的表达上, “编辑”侧重思维意义表述, 而“剪辑”侧重具体操作层而的技术意义, 它负担着叙述事件、连贯动作、转换场景、结构段落、处理时空组合声画等任务。

电视编辑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各种镜头在被巧妙组接之前, 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 是艺术与技术的巧妙融合使之具有叙事传情的生命力, 创作者的思维才情和美学追求渗透其间。在不同的创作观念和编辑水准影响下, 同一素材的命运可能会有极大的不同, 传达效果也完全不一样, 而且一个好镜头, 即便构图再美, 表现力再强, 但是, 如果不能恰当地与其他镜头, 那么好镜头也无用武之地。所以说, 后期编辑决不是简单地堆砌镜头, 而是在赋予荧屏以知性和审美的魅力。

的确, 电视作品中许多令人耳目一新、叹为观止的艺术形象, 都是通过声像塑造和传播的。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片断:仰望蓝天白云, 马上就勇夺看到同一片蓝天下的亲人, 这是电视驾驭时空的思维;仰望翱翔的雄鹰, 俯瞰大地的壮观, 这是电视自由转换角度的思维表达;坐在沙难上观看大海, 想到最思念的亲人踏浪而来, 电视可以表现无限的遐思……这一切无不都是电视思维, 电视编辑思维的结晶。

事实上, 从客观存在事物的展示, 到人物内心活动的表达, 电视都可以将它们顺理成章地转换成艺术化的视听造型, 化腐朽为神奇, 变平凡为伟大, 通过视听形象传递情感或神韵, 创造出适应和满足观众欣赏情趣的电视作品。

总之提高编辑从业人员的素质, 就具备了提升电视节目质量和品位的可能, 保证了节目质量。

参考文献

[1]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2.

[2]丁海宴.电视片编导的智能构成[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88.

[3]温化平.电视节目解说词写作[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88.

[4]任远编, 译.海外名家谈电视[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2.

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剖析 第3篇

1 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品格

1.1 现代化的包装

节目的包装是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标新立异的节目形式才会吸引住人们的目光,所以必须要对节目的各个细节进行统一包装,不仅能够体现出文化内涵,还要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在《艺术人生》节目中,片头在经典的咏叹调中展示名人的头像和钻石,反映出节目的定位是一档谈话节目,极大地增强收视率和关注率。

1.2 节目结构的设计

节目播出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此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使节目高潮迭起就必须要对节目的结构进行设计。例如在节目中使用道具,以此建立形象的氛围,从人文关怀人手,使人们感觉到亲切,生动自然地流露出真实情感,感染广大观众。

2 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

2.1 审美性

所谓审美性就是对美的领会能力,这是引导观众融入节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能使人们产生审美愉悦的节目就是电视艺术,也就是说,电视艺术是一种审美的产物,所以广播电视节目必须以审美为基础。

在节目中要把综合艺术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由主持人、嘉宾、灯光、服饰、音乐等各类因素共同建立审美,使广播电视节目走在时代的前端。由LED电子屏营造绚烂的背景,由美衣华服来装点屏幕,以此营造出夺人眼球的视听盛宴。如《我爱记歌词》展现的是歌唱的艺术价值,而《越跳越美丽》则展现跳舞的艺术价值,通过各种各样的节目,来满足各类人群的审美需要。

2.2 人文性

现如今,广播电视节目要想更好地符合人们的需求,就不能只停留在为了节目播出的层面之上,而必须要找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能把价值观念的判断混为一谈,否则这种广播电视节目也就成为了文明进步的障碍。所以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要体现出自身的价值,还要规避丑陋和邪恶,趋于善良和典雅,也就是说,广播电视节目必须要具备人文性的文化内涵,要能够把人们思想、情感中最真实、最美好的部分体现出来,反映出乐观积极的文化现象。

例如《星光大道》节目,其目标就是为普通人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深刻地体现了人文精神。而《中国达人秀》则体现出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把广播电视节目中的人文精神深刻地体现出来。

2.3 知识性

广播电视节目受到人们喜爱的另一因素就是知识性,把书本中枯燥的知识通过电视节目变得通俗化,更容易被广大观众所接受,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也就是说明了学习知识能够使人们更加快乐。如曾经受到广泛关注的《开心辞典》节目,通过智力PK的形式使人们沉浸在学习知识的氛围中;而《天天向上》节目中则设置了中华礼仪文化环节,把我国的礼仪文化发扬光大,通过知识互动,更好地普及知识。另外一些儿童类节目也发展得越来越好,如《智慧树》等节目,把知识元素融入到节目中,使儿童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也接受知识的熏陶。

2.4 时代性

节目吸引人们的重要因素就是时代性,要具备应时当令的特点,同当今时代的特点和新闻妥善地结合到一起,使节目具有指向性。现如今大多数电视台都已经认识到时代性的意义,懂得节目要想经久不衰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如2010年西南五省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干旱,这时推出了《巨星来袭》的赈灾晚会,发起了公益慈善活动;在世界杯时期,《快乐大本营》节目把球星、球队以及世界杯举办地的风土人情适当地添加到节目中,提高了节目的时代性;又如一些相亲类节目能够在时代的发展中大行其道,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节目中勇敢地展现了人们的爱情观和生活观,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痕迹。

3 总结

我国的传媒业和电视业正在飞速地进步,各类节目的形式越来越多,因此必须要在节目中体现出文化内涵,体现出我国的中华文化,使广播电视节目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便利、成为大众交流的平台,还能把传统文化以多元化的形态发扬出来,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

摘要:所谓广播电视节目就是由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出的各种形式的节目,是依照时间段划分、按顺序播出的系统,对于广播电视节目而言,文化内涵是一项必须具备的内容,与节目的收视率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广播电视节目的文化品格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重点阐述了节目要具备的文化内涵,希望能对我国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广播电视,文化品格,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饶玉婷.剖析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J].新闻传播,2013,(5):212-213.

[2]丁红.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内涵及其品格[J].重庆社会科学,2009,(5):78-83.

节目内涵 第4篇

近些年来,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电视节目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下, 电视节目的品牌化趋势日趋明显, 强调个性化似乎已经成为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在现实中, 各个电视台是相互联系的, 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合作的关系;另一方面, 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一种竞争的关系。面对着合作与竞争, 品牌策略成为电视台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注度是衡量一个电视台受欢迎度的重要指标。通过该项指标, 可以直观、形象地感知电视台的受欢迎状况。在我国, 电视台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电视台, 二是省级电视台, 三是地方电视台。就各方的实力而言, 地方电视台的竞争优势不大, 那么如何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呢?答案其实非常明了, 就是要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品牌。在实际中, 品牌策略与关注度呈现出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品牌策略越得当, 就越有利于提高电视节目的关注度;相反, 品牌策略越失当, 就越会降低电视节目的关注度。因此, 对于电视节目而言, 其要想提高自身的关注度, 要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就必须千方百计地做好品牌策略研究与制定工作。

品牌节目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能形成的, 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这个繁琐的过程中, 要做好前期策划、实施与监管、总结与维护。为此, 本就电视节目品牌策略问题, 做了如下地分析和探讨。

1 节目品牌是品牌策略的基础性环节

在实践中, 为了更好地塑造电视节目品牌形象, 要科学、有效地做好节目策划工作。具体而言, 要做好节目策划的市场定位、功能定位、节目定位与受众定位工作。在做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寻找合适的收视群。也就是说, 要确定电视节目是以哪些受众为对象的。待受众群体确定以后, 就要根据受众群体的特点, 制作出符合群体需要的电视节目, 这是留住或扩大群体规模的重要途径。同时, 在塑造节目品牌的过程中, 还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那就是要突出节目的个性。电视节目作为一种商品, 具备商品的一切属性。如果一个电视节目照搬其它节目的套路, 就很难激起受众的观看热情。在这种情况下, 该种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必然很低。因此, 在现实中, 我们要突出节目的个性, 想法设法地使该种商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2 目的包装是品牌策略的重要途径

除了以来本身的质量以外, 电视节目还必须依靠一些外部包装来吸引受众的眼球, 以扩大受众规模和范围, 提高节目的竞争力。本来, 外部包装是为保护商品而设计并使用的外护物品。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外部包装的用途越来越广泛, 应经远远超出了外护物品的范畴。其中, 它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作用, 就是为消费者提供选择的依据。对于电视节目而言, 其品牌策略必须注重目的包装。因此, 包装就好比是电视节目的指示牌, 给受众的眼球以直观地冲击力。在现实中, 节目包装的内容有很多, 如片头、片花、片尾、声音、画面等等, 都是其重要的范畴。为了增强自身的品牌形象, 电视节目必须做好目的包装工作, 这是提高自身品牌策略水平的重要途径。

3 标准化结构是品牌创建的有力保障

电视节目的结构是电视素材组织所依赖的架构。作为品牌电视节目它的结构在一定长时间段内是相对稳定的。电视节目的内在结构决定了它是否能成为品牌。电视节目结构一定具有开放性绝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结构下的形态演绎。电视节目如果在封闭的结构下运作, 节目的品质保证系数势必单一地依赖于节目的内容。然而节目的内容品质往往弱于结构动力的稳定性。因此品牌电视栏目的结构, 在开放性的前提下要有自身的序列性, 要有自我复制的功能, 吐故纳新、生生不息。比如《同一首歌》把复杂多变的社会情绪简化为。“怀旧”与“乡愁”的文化主题, 在这样一个统一的精神气质统领下, 序列化生产出同一首歌走进大学校园、同一首歌走进革命老区, 同一首歌走进美国等产品。一个电视节目能形成的序列性越强。能形成的子品牌越多, 成为不断延伸的树状结构, 它成为知名品牌的可能性就越大。实际上品牌节目的标准化问题, 如同产品的更新换代一样, 它把能够固化的部分固定下来作为不变的系数来更换那些可变项。总之如果节目板块之间的有机性不足开放程度不够,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就不足, 在这样的状况下打造品牌是没有牢固基础的。

4 节目推广是品牌策略的有效手段

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 使得各种电视节目充斥荧屏, 观众虽然选择的余地多了, 但同时也使得所办节目难以在五花八门的节目列表中脱颖而出, 为观众所接受和认可。因此, 为了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品牌形象, 适当的节目推广不可或缺。在这一方面, 很多成功的实践已证明了电视节目推广的有效性。在快速节奏的现代社会, 人们往往很难花费更多时间去慢慢搜索想看的电

随着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日趋多元化, 传播手段的日趋多样化, 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曲靖电台作为地级市电台目前已完成了数字化改造, 构建了广播节目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平台, 实现了节目录制、播出、交换等从模拟向数字化的转变。面对日益更新的数字技术, 让我们可以有更多的空间考虑如何提高节目传输质量, 并结合实际综合考虑各种数字设备的性价比, 根据本台的设备现状及经济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达到改善音频传输质量, 提高传输的稳定性, 更好的服务广大听众的目的。

1概述

曲靖人民广播电台成立于1995年, 建台时只有几个卡座式录音机, 一部100瓦调频发射机, 2000年底成功地建起了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 而电台的数字化改造是在2006年底完成的, 也是在那时, 电台拥有了两套频率, 搭建了中控系统, 并对录播间和直播机房进行了数字化升级改造。曲靖电台设备和发射设备不断的更新, 经过了从“卡座时代”—“模拟时代”—进入了“数字时代”的过程。目前拥有的两套频率分别是:珠江源之声新闻广播和交通之声。其中珠江源之声新闻广播已经覆盖了曲靖7县1市1区的中心城区, 交通之声也已覆盖到了宣威市主城区。曲靖电台主控系统包括了音频服务器、阵列柜、交换机、工作站 (包括播出工作站、录制工作站、慢录工作站、审听工作站、管理工作站等) 。主控系统采用挪威NETWORK数字矩阵和DDA、ADA、D/A、A/D组成, 数字设备全部采用平衡AES/EBU音频接口和48KHz取样频率。

音频网络系统是个封闭的局域网, 主要由采用光纤和以太网互相结合的网络结构。楼层间既有光缆, 也有网线相连, 主交换机及楼层交换机均为3COM

3C17304, 确保了数据传输的实时和可靠。服务器系统IBM 8841-106作为主服务器, 负责为整个播出、制作系统提供网络及数据服务, 和一台AMA9508SCS1磁盘阵列柜 (4*73GB) 组成备用服务器系统, 通过备份软件对数据库及

地级市电台传输系统的探讨

文丨李尤佳

摘要:主要阐述曲靖市广播电台在完成播控机房数字化升级改造后, 利用数字技术的特点, 如何改善音频传输质量, 提高传输的稳定性, 更好的服务广大听众。

关键词:复用器;编码器;解调器;ASI;音频光端机

视节目。通常的, 电视受众更多的是根据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节目印象去进行选择。因此, 这就为节目推广活动提供了机会。通过各种途径的宣传, 所办的电视节目就会或多或少的在受众心中留下印记, 这样, 在他们选择节目时就会不自觉的首先想到被推广的电视节目。可见, 适当的电视节目推广对于提升节目的品牌形象的确有重要作用, 它对于提升观众的节目接受程度作用同样不可替代。目前, 虽然电视节目推广在现实中还存在被忽视和发展不足等问题, 但是可以相信,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电视节目要获得生存就必须关注节目推广这一有效途径。

5 走本地化道路是品牌策略的必然选择

与国家和省级电视台相比, 地方电视台虽然与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但是也具有一些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 地方电视台更加贴近地方民众的实际需求和现实生活, 深受地方民众的喜爱和青睐。精办节目是地方电视的优势之一。精办节目具有一定的标准, 要求电视节目既要有灵活性, 也要有超前性, 还要有创新性。在做好该项工作的过程中, 地方电视台必须亲近民众, 从民众的衣食住行出发, 做出符合绝大多数民众口味的精品节目。在实践中, 地方电视台要注意地方性与接近性的辩证关系, 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过个角度来设计和制定节目。其中, 娱乐性节目是地方电视台不可忽视的内容。除此之外, 地方电视台还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评估品牌栏目的内容, 着力打造品牌栏目的实力。对于电视节目而言, 品牌暗藏着巨大的商机, 是关系电视台发展的重要筹码。因此, 在实践中, 地方电视台要提高对品牌节目的认识, 做好品牌节目的保护和创新工作。

综上所述, 在新形势下, 创建电视节目品牌策略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为了更好地完成该项工程, 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首先, 我们要对电视节目品牌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 我们要对我国当前电视节目品牌现状有一个全面的分析;最后, 我们要综合各种有效的资源, 创建一套适合我国电视节目品牌实践的策略。只有这样, 才能将电视节目品牌工程做大、做强, 才能将电视节目品牌事业做好、做快。

参考文献

[1]杨静.电视节目品牌内涵分析及创建地方电视品牌策略.河北企业, 2008 (7) .

[2]陈莉.重视电视节目品牌形象的维持.新闻战线, 2001 (11) .

[3]李永军.着力打造广播品牌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今传媒, 2006 (7) .

节目内涵 第5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电视媒体将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展现在受众群体面前, 而随着节目制作与策划技术的发展, 每一档节目都有着能够吸引受众眼球的地方。时下, 人们习惯了肥皂剧的喜怒哀乐, 也习惯了综艺娱乐节目的纷纷扰扰, 这些“一笑而过”的节目充斥着整个电视媒体, 让人们早已将专题纪录片这样的质与美并存的节目形式忘之脑后, 以至于使其逐渐边缘化。而当《舌尖上的中国》充斥整个银幕之时, 就仿佛曾经的《动物世界》一样, 终于将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了专题纪录片上。

二、专题纪录片的概念、目的以及分类

(1) 专题纪录片的概念与目的。所谓的专题纪录片指的是“主体先行”的纪录片, 专题纪录片的制作并不像其他类电视节目为了“哗众取宠”而增加收视率, 也不像其他类型的纪录片涵盖复杂内容, 其仅仅是为了宣传、政治以及认识等所进行的拍摄。

(2) 专题纪录片的分类。总体来讲, 专题纪录片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历史纪录专题片、文献纪录专题片、政论类专题片、自然类专题片、商业性专题片以及观点类纪录片。

三、基于专题纪录片下各类型专题纪录片所体现的内涵

(1) 历史类专题纪录片所体现的内涵。历史类专题纪录片所指的是以远古历史为记录题材, 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历史人物的再现, 具有一定的审美内涵与知识内涵。其充分地利用了电视媒介的优势, 以独特的创作手法来营造出与历史相应的审美氛围与环境, 并塑造出与时代相应的历史人物, 从而实现了古今人们生活等的对照。例如, 《清宫秘档》, 其向世人展现了清朝一千多万件不为人知的深宫内档, 包括历史真实事件的记录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人物, 从而为当代人“拨开迷云”。

(2) 文献类专题纪录片所体现的内涵。所谓的电视文献专题纪录片所指的是以历史为本位的专题纪录片, 其是以尊重历史、还原真相为前提, 将历史以生动且形象的艺术手法展现在荧屏之上, 从而多角度、深层次地解析历史的人物与事件, 有着以小见大的内涵。例如, 《邓小平》是去年刚刚播放的一部文献类专题历史纪录片, 其是以邓小平同志的生活为主线, 将其毕生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做出的贡献以及邓小平同志作为一名革命战士所具有的高尚人格魅力一一展现在受众面前, 在无不受之感动的基础上, 让中国人又一次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事件背后, 中国建设者所付出的、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

(3) 政论类专题纪录片所体现的内涵。所谓的政论类专题纪录片指的是其中心思想是以政治理论为主的纪录片。这种形式的纪录片一般都将主题定位于时代与国家政策上, 从而将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以给人明确的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一般情况下, 这类主题的专题纪录片都以解说词先行的形式展现在受众面前。比如说《中国之路》, 作为一部大型的专题纪录片, 其将中国百姓所关注的问题与政府想要宣传的主流思想一一展现在了受众面前, 从而使受众能够正确且全面地了解中国作为文明国家, 在崛起之路上所实施的政治方针。

(4) 自然类专题纪录片所体现的内涵。所谓的自然类专题纪录片所指的是要有故事化的叙述, 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内涵在其中, 以及人类自身对生命的感悟与见解。例如, 《动物世界》, 这是一部关于大自然动植物的自然类专题纪录片, 向人们展示的是地球上的各种生命, 其与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中, 是地球生物链保持平衡的根本。整个纪录片中不存在着任何关于说教性的语言, 但是却发人深省, 令人在感叹生命之时, 不要忘记保护动物, 保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家园, 从而协调好人与动植物间的生存关系。

(5) 商业性专题纪录片所体现的内涵。所谓商业性专题纪录片指的是以商业化的运作形式来实现的制作, 称其为商业纪录片就需要其满足商业化的运作要求, 即主题先行且要实现高质量的标准, 从而满足播出要求。其所体现出的内涵为以纪录片的形式带给受众娱乐。例如, 《探索·发现》, 其所讲述的是人文历史与自然地理历史, 向受众展现出了地理、历史以及文化, 将其背后所蕴藏的奥秘呈现于受众面前, 让受众在感受到探索之乐趣的同时, 发现中国历史以及文化背后的故事。

(6) 观点类专题纪录片所体现的内涵。所谓的观点类专题纪录片所指的是阐述并揭示创作者本身主观概念的一种纪录片形式, 其所体现出的是一种特定思想以及概念的内涵。比如说《英与白》, 并没有运用特殊的拍摄技巧, 同时也不存在大量的解说与采访, 而是采用了以主观性的剪辑方式来诠释出客观的内涵, 其在形式上突破了我国原有纪录片相应观念的束缚, 可谓是一大创新之举。

四、结论

电视专题纪录片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向受众群体展现出了历史、政治、自然等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含义, 在答疑解惑、宣传思想的同时, 发人深思、令人警醒, 使人们从中感悟到历史、生命等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专题型纪录片的存在不仅仅是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而存在, 他需要走进人们的内心与灵魂, 体验与感悟其所内在的含义, 从而实现自身的目的。本文主要从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六大类型着手, 分别阐述了各类型专题纪录片所体现的内涵, 以在帮助人们更好地区分、了解电视专题纪录片的基础上, 真正走进电视专题纪录片, 汲取其中的知识, 以实现自我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陈亦希.从纪录片《大师》的文化审视看精英文化生存发展[J].新闻知识, 2014 (08) :96-97+67.

[2]刘友能.充分利用校外电视节目资源, 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与能力——以分析一次纪录片鉴赏活动为主要例子[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25) :46-47.

[3]李国亮.电视专题纪录片配音技巧把控[J].新闻世界, 2013 (10) :211-212.

节目内涵 第6篇

关键词:生活服务类节目,形态变化,内涵演进

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从它诞生的那天起, 就为各级电视台所重视, 因为它担负着电视“社会教育、提供服务”的职能。本文试图在梳理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形态和内涵演进的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对传统电视冲击的实际状况, 为地方台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全方位创新提供依据。

1 形态的变化趋向成熟

1.1 形态由单一到多变

20世纪80年代, 央视《为您服务》诞生, 标志着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进入草创时期。几年以后, 扬州电视台创办同类节目《城乡生活》, 节目略显粗糙, 基本以单一的主持人口播串联外拍小专题构成, 内容涉及城市生活资讯、居家医疗卫生常识等, 没有主持人现场的参与, 更没有专门的录制演播室, 形态较为单一。

随着观众需求的改变, 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就表现形态而言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以央视二套《生活》栏目为代表, 主持人一变为二, 播报方式由单纯的播报变成对话调侃;主持人还走出演播室参与到现场体验之中, 大大缩短与观众的收视距离。

进入21世纪以后, 我国电视生活类节目进入繁荣时期,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电视台或设立专门的生活服务频道、或开播大型生活服务类栏目, 形态也较从前有进一步变化, 这些栏目开辟专门使用的演播厅, 并且和外景相结合, 内外张弛有度;有外拍的VCR, 有些外拍难以表现的内容, 则用动画影像的手段表现, 形式可谓多变。值得一提的是, 地方台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中出现方言主持人, 他们一般由当地曲艺艺人担当, 这种具有颠覆性特点的变化, 成为地方台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一大亮点。

1.2 表现手法由单纯到多样

早期的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 就表现手法而言基本是单纯的客观叙述方式, 主持人基本一讲到底, 专题片更接近科教的意味, 至于一些演示类的生活小窍门, 也是重在过程性的展示。

城市台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很快发现有更为观众喜爱的形式, 于是把主持人拉到室外, 比如社区广场, 舞台活动的形式就此出现, 电视摄录下活动的精彩片段提炼成节目播出。

情景剧的出现, 是地方城市台从方言节目中尝到甜头以后的尝试。从哲学的观点出发, 内容决定形式, 好的形式会促进内容的良性传播。一些实用的生活知识, 放在一个特定的家庭氛围之中, 由演员扮演的几位家庭成员来绘声绘色地侃谈, 观众接受起来也更为自然融洽。

2 内涵的演进, 体现人文精神

2.1 由“小生活”到“人的生活”

像装饰、烹调、养生、美容、服饰等早期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常见内容, 大都围绕居家灶台转圈圈, 此之谓“小生活”;而变革中居民的生存状态、消费潮流、消费观念的变化等内容, 逐步进入新兴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视线, 节目的触角开始触碰那些被纷繁的物质生活所掩盖的人的生活, 节目的人文气息得到彰显。

2.2 由静态的物到动态的物到人的转变

央视《为您服务》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类栏目, 提供了求医问药、帮您做菜等实用性服务, 这些服务的参照物大都是一些静态的物, 尽管在当时, 老百姓十分需要, 但是随着观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提升, 科学、健康、智慧等新生活方式得到弘扬, 如何让生活服务类节目走进观众的生活之中, 一些城市台的同类节目做了有益的尝试。扬州电视台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城市特快》, 阶段性举办“健康老人大赛”, 让那些老有所为又老有专长的观众走上屏幕, 展示自己的才艺、共享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 取得轰动的效果。

2.3 由大众服务到分众服务

大众传播学认为, 传播活动的主体不仅有传播媒介, 还包括受众, 是传媒受众双方共同作用而形成了传播活动。一段时间以来, 电视媒体独家运营、唯我独大, 以为我传媒提供什么, 观众就接受什么, 观众是被动地接受。在全媒体时代, 观众越来越细分化、分众化, 那种传播内容“普惠”大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不同层次的观众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需求, 有选择、有限度地接受媒体传播的内容, 在目前全媒体的环境下, 他们还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 参与到媒体传播的活动中来。

3 内容的渗透, 体现服务本质

客户服务学术界有这样的结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范畴, 当感知超出期望时, 服务被认为具有特别质量, 顾客表示出高兴和惊讶。当没有达到期望时, 服务注定是不可接受的。当电视界刮出“娱乐至死”风潮之时, 地方城市台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遭遇瓶颈。如何持续为城市观众提供服务?就内容而言, 观众是需要的, 于是, 原先为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所大量采用的传播内容, 经过“包装”、转型, 渗透进新闻消息类以及现场类的节目当中, 渗透的路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服务是帮助, 服务变成帮忙

服务观众, 在城市台已经成为理念。如何服务好?各地城市台栏目的呈现各有不同。较为流行的模式, 是将服务性的栏目, 作为一个单独的版块, 放在收视效果好的新闻或民生新闻栏目中。像扬州电视台的《关注》栏目中出现《小丫帮您忙》版块, 河北电视台经济频道《今日资讯》中设立《楠楠帮你办》版块等, 这些版块的线索往往来自热线电话, 它们解决了观众最急于想办而办不成的事儿, 是最直接也是最实际的服务。

3.2 服务是知识, 服务由技能变成知识

在电视界, 观众年龄偏老、知识层次偏低, 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这样的观众提供一些诸如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或者传统手段不易查到的常识, 也成为城市台电视栏目服务的内容之一。通常的做法是, 在民生新闻的一个纠纷报道的后面, 再制作一个链接, 告诉当事人这样的纠纷光吵闹不能解决问题, 可以通过什么样合法的手段解决这一纠纷。

3.3 服务是娱乐, 服务穿上娱乐的外衣

城市台原先服务性节目的内容也渗透到现场类节目中。不管是亲子亲情还是竞技娱乐的栏目, 都包含服务性的成分。竞技娱乐类的节目, 在环节设计上是一道道知识题目贯穿其中;亲子亲情类的栏目, 则融进了小学课程的相关知识。

4 期待更专业、更贴近、更为城市观众需要的服务类节目问世

城市台的优势在于地域性, 可是地域性有其深刻的两面性, 它的局限是会导致节目题材缺少广泛性, 但它的接近性可以提高亲和力。“电视台寻求更大发展的机遇或塑造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就在于打造独具区域特色的专业品牌节目, 为观众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

电视品牌的形成需要诸多因素的长期积累, 目前地方台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专业化走向、主持人品牌、以及适合电视的多重表现手法, 推出更为生活化、更符合观众口味的新型节目, 让曾经辉煌的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路子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3.

[2]电视艺术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10.

[3]美国詹姆斯.服务管理——运营、战略和信息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节目内涵】相关文章:

生命内涵05-09

领悟内涵05-12

实质内涵05-13

内涵特质05-18

作品内涵05-26

内涵要求06-01

形式内涵06-05

结构内涵06-12

内涵驱动06-15

思想内涵06-24

上一篇:刑法规定下一篇:基础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