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转移范文

2024-07-26

农村转移范文(精选12篇)

农村转移 第1篇

(一 ) 思想观念有 待更新。 尽管许多农民身份已转变成市民, 但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 小农经济、小生产者的意识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社会公德意识、科技文化素质、创业意识等亟待提高。只有通过培训, 真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新生活, 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二 ) 行为习惯有待 养成。举止行为文明 , 生活方式科学 , 是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民的要求。与城市主流居民相比, 农民在生活习俗、行为方式、文明习惯等方面有明显差距, 因此, 改变陈规陋习, 规范举止行为, 转变相对落后的思想和生活状态, 任务十分艰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补上这一课。

(三 ) 工作态度有 待转变。 随着秣陵街道大量征地拆迁 , 在拆迁过程中, 一些失地农民因为未拆迁前, 有房租收入, 生活条件不错;拆迁过渡期, 有拆迁补偿和各类补助, 他们对工作往往挑肥拣瘦, 拈轻怕重。主要表现为“八不干”:苦的累的不干、脏的臭的不干、报酬少的不干、有危险的不干、有夜班的不干、有加班的不干、站着做的不干、没自由的不干, 这与外地农民工“低报酬、肯吃苦”的优势形成了鲜明对比。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培训中给予积极引导, 切实转变一些人的工作态度, 确保他们安心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 ) 是实和谐秣陵、小康 秣陵的要求。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目标明确, 内涵丰富, 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社区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开展教育培训, 让失地农民适应新农村建设, 掌握从事非农业就业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技能, 为个人成功实现就业转移打下基础。

(二 ) 是实现农民非 农化和推进农村 城市化的必然 要求。随着秣陵街道经济建设的腾飞,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化转移已成为必然趋势。对失地农民开展教育培训,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农村成人教育一要以人为本, 促进农民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二要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 ) 是促进农 民增收和 富裕的现实需 要。只有加强对失地农民技能的培训, 提高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技能, 才能使农民充分就业, 加快农民增收步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工收入的根本途径。社区教育既要增强农民的就业能力, 又要着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的对策

(一 ) 开展有针对 性的培训 。社区教育要以转移就业、农民增收为最终目标, 全面开展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形成初、中、高级职业技能教育相联系,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 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配套的教育培训体系。做到培训与提高文明素质相结合, 与转变观念相结合, 与实现就业相结合, 与劳动力自身意愿相结合。

1.转变农民择业观念。采取多种形式 , 强化农民群众自主择业、自我创业的思想观念, 重点开展政策法规知识、基本权益保护、城市生活、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引导性培训, 增强农民市场择业意识和持证上岗观念。

2.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一是大力开展订单和储备性培训。 根据就业订单, 结合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 以“符合实际, 具有实效, 可以实用”为标准, 采用“面对面、手把手”的方法, 因需施教, 因工授课。二是根据街道产业发展规划, 结合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等情况, 确定就业岗位, 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做到按需培训。三是选拔年轻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示范基地、培训机构实施定向培训, 促进农村年轻劳动力通过技能培训实现转移就业。四是结合本地特点, 创新培训项目。大力开发民俗旅游、观光采摘、生态林维护等方面的培训, 以此促进新农村建设。五是鼓励农村劳动力根据个人意愿自主创业, 实现转移就业。

(二 ) 拓宽转移 就业渠道。 如何成功有效地实现我国从传统型人口产业结构向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的转换, 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社区教育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街道应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 , 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要积极与街道劳保所、企服中心、农服中心、文体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中小学及辖区企业等密切合作, 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要积极开发社区教育课程, 引导和教育社区居民转变观念, 确立没有技能、不提高技能就不可能稳定就业的新观念, 树立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新意识。

2.拓宽学习渠道。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多元化教育形式, 增加信息来源, 为就业者“架桥铺路”。有计划地组织失土农民代表外出参观取经, 拓宽视野, 更新观念, 树立创造精神, 使他们自觉投身到自愿就业的行列之中。

3.加强就业帮扶政策宣传。通过开展 “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 开展走访失地农民, 送就业政策、送职业指导、送培训信息、送就业岗位、送基本生活保障的“一走五送”上门服务活动, 深入宣传政策, 使失土农民知晓政策。

随着城市化建设力度的加大, 土地征收征用不可避免, 秣陵街道失地农民队伍将越来越大, 问题也会越来越多, 社区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切实关注失地农民问题, 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为实现秣陵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 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的现实需要, 对于构建和谐秣陵, 促进秣陵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以“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和就业技能为核心, 统筹兼顾, 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培训,整合资源,拓宽渠道

参考文献

[1]熊权湘.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探究.绿色科技, 2010.08.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2篇

“三农”问题就是对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总称。具体的讲,就是农业的增长与发展;农民现实的收入及其增长、未来的生活、职业等变化及由此带来的问题;农村发展,包括农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农业、农村与农民三者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相连而难以分隔的。其中,农民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增加收入,改善居住地的生存环境条件,建设新型的农村;农民将所得收入用于增加农业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可见,在这三者关系中,农民是具有主动性的一方,而农业是农民获取收入的源泉和进行劳动创造收入的对象之一,农村则是在农民通过劳动创造收入后进行改造、改变的对象。因此,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近年来,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普遍下降,农民负担日益加重,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困境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一、“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农业人口过剩,农民就业不足。据李子奈(2002年)对农业就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中大约有1.4亿人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的进一步下降,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增加。庞大的农业人口与有限的农业资源的尖锐矛盾,成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

1.农业人口过多至使农业低效率。威廉·阿瑟·刘易斯(W·A·Lewis)认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劳动生产率很低,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农民的报酬极低。按照他的逻辑,在剩余劳动力未输送完毕之前,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很难提高,农民的收入将始终处于停滞状态。

2.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造成农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又会通过两个途径形成农民贫困的恶性循环: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农民谋生能力低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低扩大再生产投资不足收入水平低。

3.农业人口过多影响农村稳定。农业人口过多通过两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稳定:一是农民是农村不稳的经济根源。当前农村77.5%的农民收入处于负增长,这是农村出现不稳定因素的经济原因。二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能力弱,农民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农业人口过多,且经营分散,使农民通过适当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利益集团的成本过高,至使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造成农民自我保护能力弱。

总之,农业人口过多形成农业、农民与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农业人口过多既直接作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又通过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只能是减少农业人口的数量,转移农村过剩的劳动力,降低农村自然资源的负载率,使农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配比逐步趋于合理,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均资源空间。

二、“就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小城镇战略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之一,即“离土不离乡”的转移策略。20多年来农村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已使1亿多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另外,城市和沿海工业加工区也吸纳了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中劳动力与土地、农民增产与增收之间的矛盾。但也要看到,这种通常不伴随身份转变的转移方式有很大局限性,它使许多已从土地中转移出来的农民不能专营工商业和服务业,许多人仍是游历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两栖职业者。已转移的农民仍然把农村视为自己的家,保留在农村中占有的资源,就成为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理性选择。这既使农业日益成为“业余产业”、“副业”,也不利于土地资源的规模利用。因此,现在实施城镇化战略必须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通过农村的工业化来形成和培育城镇化的基础,这才是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特色所在。

1.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化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已全面进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城市工业之外构建了“第二工业体系”,是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截止2001年低,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到1.33亿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6.8%,大大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乡镇企业支付职工的工资总额已达8200亿元,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为850元,占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34.4%;同时,乡镇企业的集聚会带动农民集聚,进而劳动服务业和市场的兴起,既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又培植了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并成为乡镇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城镇化建设的经济支撑。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具有官方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1: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

有希望。

3.鼓励民工回乡创业

大中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系统,更容易给农民带来现代观念。美国著名经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指出:“市民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其自身的转移,成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工人和现代商人,又能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培养一代现代农民。”农民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现金收入,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更重要的是不少农民转变了观念,学到了本事。对这些经受几年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农民工,要动员他们回乡创业,扩大就业,把他们看作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表彰他们的创业事迹和先富帮后的奉献精神,激励更多的外出农民工回乡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做出贡献。

4.积极引进城市资源

解决“三农”问题,不能仅靠农村内部的资源,而是要统筹城乡资源,跳出长期以来就“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局限,冲破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引导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下乡,跨产业、跨区域重组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例如,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工业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到60%。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资本所有者急于寻求新的投资方向,这就为将城市资本连同企业家、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一起引入农村提供了前提条件。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农民就地走向现代化,并不是将农民堵回农村,而是应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有效地扩大农村内部的就业容量。

三、“异地转移”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

异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及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另一种思路。他的最大好处在于可以减轻农村人口对有限自然资源的依赖与压力,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效率;同时,他还能通过劳动力的城市迁移形成劳动力市场,在流动中确立劳动力价值,消除劳动力工资扭曲的现象,使全部劳动力在城乡之间都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1.促进大中城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

限于我国尚有1.5-2亿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和总体劳动力素质偏低的条件,我国工业结构优化战略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基础主体,应以农村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加速工业化的推力,较快走完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化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工业过程中,制造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最大比重,美国为26.1%(1926年),日本为27.4%(1973年),台湾为33.5%(1985年),而我国目前只有15%左右。借鉴工业化较为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只要形成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抓住入世机遇,我国制造业劳动力份额可以再上升0-15个百分点,所吸纳的农业劳动力绝对量相当于1990年农村新增的7500万劳动力。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就业比重高达60-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种类有150个,而我国只有50左右。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就业份额为20-30%,而我国目前仅有4%左右。据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社区服务业可提供的就业机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它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3.鼓励农民进城创业

大量农民进入城镇需要大量的相应的就业岗位。在当前城镇就业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农民进城就业的难度更大。这就需要大力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尤其是鼓励农民在第三产业创业,因为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而该产业又是进入门槛较低、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产业。政府应当制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的政策,要完善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和贷款制度,比如可以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等,从而增强农民进城创业的信心和能力。

4.扩大农村对外开放

扩大农村对外开放,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弥补我国农业资源的不足,拓宽我国农业发展空间和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要积极吸引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格局;采取有力措施扩大农产品出口,包括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突破食品安全等技术检测壁垒,先行取消对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所征收的农业特产税,适当加大农产品退税的力度,增加农产品需求;在国外创办农业企业,利用国外资源;促进劳动力输出,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

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要统筹城乡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城市产业,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鼓励农民进城创业,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推动就业。

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3篇

■就业的主要压力已经不在城镇,而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农民不买东西,关键是收入不能支持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生产的工业品。

■启动农村市场和提高农民收入的主意特别简单。就四个字,“减少农民”。

■并不是没有地种的农民才是剩余劳动力。导致生产率降低的那些追加要素都是“剩余 ”的。

■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

■如果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需要6000万农民就足够了。

■从时间上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已经没有了后推的历史余地。

■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扭转供求失衡形势的根本举措在于启动农村市场

下岗问题在很长时期内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实际上,目前下岗问题已经不是中国就 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现在我们面临的最大就业压力并非是来自城镇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压力已经不在城镇劳动力。在哪里呢?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个问题,在上届政府的时候已经开始了。但在朱总理上任 的时候还不是很突出,由此引起的矛盾不是很尖锐。这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那时候我们 推行的是叫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另一个原因是在过去一段比较长的时 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务工的就业市场实际上和城镇劳动力的就业市场是分割的。由 于文化水平、技能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劳动力在就业岗位的选择上 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从事的主要是保姆、餐馆服务员、建筑等领域的工作。他 们与城镇劳动力在同一个市场范围内竞争的机会很少,城乡劳动力对劳动岗位的直接竞争并 不十分普遍。在朱总理上任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就业问题上最尖锐的矛盾是下岗问题。

但现在不同。现在在就业问题上,最尖锐的矛盾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们先说一个国民经济全局的形势判断问题。大家都知道,就业问题尽管重要,但它是 一个长期的问题。从短期看,中国经济短期面临的首要矛盾并不是就业问题。短期内的主要 矛盾是供求失衡问题,是通货紧缩的阴影仍在持续的问题。

通货紧缩的一个外在表现叫做“价格紧缩”。就是持续的物价负增长。从1998年初到20 00年5月,我国的物价总水平曾连续30多个月呈现为负增长。此后,从2000年5月一直到2001 的10月,我国的物价总水平连续15个月表现为微弱的正增长和零增长。但从2001年11月起到 2002年12月,我们又有了连续14个月的物价负增长。2003年,我国前三个月的物价总水平是 正增长0.3%。再次实现为微弱的正增长。

我们为什么要提到物价呢?因为在市场经济下,价格是所有市场参与者之间最通用的语 言。人们做生意,不管你说上海话,广东话,南京话,北京话,不管是中国话还是外国话,相 互间最能沟通语言就是价格。我们可以说,价格几乎包含了交易过程中的一切必要信息。从 经济学角度看,价格信号中包含着所有市场参与者之间利益关系及其状态。市场中存在着各 种各样的利益矛盾。这些矛盾是趋于激化还是趋于缓和,所有有关信息都可以通过价格变化 反映出来。举个例子说,政策为什么要特别关心农产品价格呢?因为这个价格是影响城乡之 间利益关系的最重要杠杆。

那么持续的价格负增长反映出了什么问题呢?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低迷反映出,目前在我 们国家总量关系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仍然处于不平衡状态,而且是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 衡。严重到什么程度呢?人常说,价格是调整市场供求之间关系的杠杆。如果价格持续低迷 ,说明供求失衡已经严重到超出了价格杠杆能够自动调节的范围。

那么供大于求的失衡跟就業有什么关系?这就要说到农村市场。

人们发现,将近70%的农村人口对工业品的消费程度还是非常低的,农村市场还远远没 有启动。显而易见,如果农村市场启动的话,我们应当不会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就面临这么 严重的供大于求的失衡。

启动农村市场的答案其实人们很容易想到。中国13亿人口中还有68%是农民。启动农村 市场,国民经济中的供求失衡不是就可以大大缓解了吗?问题是农民为什么不买东西。关键 是农民的收入不能支持他们大规模消费城市生产的工业品。

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

上届政府在提高农民收入问题上可以说是千方百计了。前几年,我们在粮食购销体制上 实行过一项改革,叫做“敞开收购、顺价销售、封闭运行”。这个政策的目的何在呢,就在 于防止“谷贱伤农”。试图通过政策补贴和政府强制拉高粮价的办法保护农民的利益。这个 政策的成败得失可能还有很多值得总结之处。但目标是保护和提高农民收入,这丝毫没有疑 问。

不仅在产品的“出口端”,在投入端,政策也采取了强力介入的措施。在化肥、农药、 种子、农机具、农膜等各种支农物资上,政府想尽一切办法减免税费和降低价格。政府尽量 少收税或者不收税。通过指定专营的办法减少流通加价。在减轻农民负担上,这些年我们不 知发过多少文件。

通过这样的强调,采取了这么多措施,农民收入增长了没有呢?年年还是增长的。但是 ,令我们尴尬的是,在过去一个很长时期内,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呈现为连年下降的趋势。 在整个“九五”计划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一年比一年低。1996年我国农民人均纯 收入的增长速度是8.99%,2000年时这个指标下降到2.11%。

“十五”期间的2001年和2002年,这种状况有所改善。这两年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分 别是4.20%和4.76%。但这也只是恢复到1997年到1998年的增长水平。去年“两会”后的记 者招待会上,温总理着重强调指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第一是农业发展滞后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经成为制约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对供求失衡,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根本举措在于开拓农村市场。开拓农村市场的关 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那么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何在呢?

2001年、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有所提高。我们分析,提高在外出务工的工 资性收入上了。2002年,通过外出务工,全国农民大约平均每人增收100元。说到底,要解 决农民收入问题,最终要靠把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就 业。没有别的出路。

在过去几年中,为了研究扩大内需、启动农村市场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不少中国学 者出了不少好主意。终于认同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特别简单。就四个字,“减少农民”。

人们共识,局限在农村、农业这个领域里,我们不可能根本解决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问 题。由于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和市场的特殊性等方面决定,农业的生产率提高速度永远赶不上 工业和其他国民经济领域。工业领域可能靠一个技术更新,一夜之间就可以使生产率成倍提 高。农业不可能有这个前景。技术进步过程有个客观规律,农业技术进步所能导致的产出增 长和生产率提高总是不断趋近于一个极限。简单逻辑就可以很容易地反证这个道理。如果农 业产出增长或者生产率增长不存在极限,我们不就可以在一亩地中打出够全世界人吃的粮食 了吗?

此外,农产品的市场也不同于其他产业。10年前,手机在中国叫“大哥大”,很有钱的 人才能拿在手里炫耀。现在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用户群。5年前,旅游还是和外 国人联系在一起的,最多是和商务、公务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寻常百姓举家出游不算新 鲜事。这些产业的市场扩张是没有自然限度的。但农产品不行。农产品的需求有自然限度。 你再往好里吃,也有自然限度。这些特点决定,农民的增收就不可能依靠本产业的规模扩张 来实现。这一点,不仅已经为经济学的理论所证明,而且也为各国的发展实践所普遍证明。

靠政府补贴、政策扶持行也不行。农业发展应当有政策干预,不能单靠市场竞争。但政 府补贴、政策扶持并不是根本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最终途径。假定说,政府今年用政策补贴 的办法把粮价从每公斤1.4元提到1.6元,来年从1.6元提到1.8元。政府能持续地不断提价吗 ?我们得有多大的财政力量才能持续地补贴下去?而且还得不断提高标准地补贴下去?那是 不可能办到的。政府扶持、政策补贴不可能最终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甚至连彻底脱贫这个 根本问题都无法真正解决。因为即或在一段时间内,在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实现了脱贫,一遇 天灾人祸、市场变化,这些地方还会返贫。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中我们已经反复遇到过。

为什么减少农民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呢?

假定一个农民种一亩地能打500斤粮食,两个农民种一亩地能打600斤。要是按照过去“ 以粮为纲”的指导思想,这一亩地就该两个人种。如果3个人种一亩地能打650斤粮食,那一 亩地就应当由3个人来种。

这是计划经济的思想。市场经济不这样看。市场经济认为,一亩地一个人种打500斤粮 食,叫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率500斤”;两个人种打600斤粮食,叫做“人均实物劳动生产 率300斤”。两个人种一亩地时,尽管粮食的产出量增加了,但生产率却大大下降了。而在 市场经济下,生产率是提高收入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一个显然的道理,为什么在工业文明时 代,人口和土地还是这么多,而社会享受的福利资源要比农业文明时代多得多呢?因为人们 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机器,由此带来了生产率的大规模提高。

生产率是社会走向富裕的物质基础。不断提高生产率,人们分享到的社会福利才能增加 。两个农民种一亩地,结果是生产率大幅度降低。农民的收入就不可能有效增长。正确的办 法是把第二个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去。一方面,我们把第二个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留在 土地上的第一个农民就会增收,他的收益就从300斤粮食提高到了500斤;另一方面,第二个 农民从事其他职业而获得收入,两个农民平均的收入水平就会进一步提高。

有学者不赞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提法,认为应当叫“农村富余劳动力”。我看这 个叫法还不能改。“剩余”是经济学上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剩余劳动力”不是没活可干 的人,不是“富余”。并不是没有地种的农民才是剩余劳动力。在经济学意义上,导致生产 率降低的那些追加要素都是“剩余”的。

当剩余要素不能顺畅转出时会怎么样呢?剩余劳动力也得吃饭呀。这就会迫使两个人去 种一亩地。由此就导致了农业生产率的下降。实际上,剩余劳动力被强制地束缚在土地上的 后果不仅是导致生产率下降。农产品的产出增加还会导致供大于求,由此引起农产品价格下 跌。增产不增收。我国农业在过去几年面临的恰好就是这个问题。

此外,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出还会造成另一个严重恶果,这就是土地与人口的比例关 系严重失调,导致对土地的过度垦殖。在土地上超过合理限度地追加要素来增加产出,结果 就是土地过载和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这个后果也不能忽略。

那么怎么减少农民呢?只能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

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经没有后推的余地

我们面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有多大?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后记者招待 会上说目前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大约是1.2亿人。

那么还得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呢?

在我国的“十五”计划中有个说法。按照已经写入“十五”计划的数字,在2001年到20 05年期间,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

是不是再转出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个问题就解决得差不多了呢?远不是。事实上 ,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从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看,我们需要在未 来5到10年左右的周期内,每年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出1500万到2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也 就是说,在10年左右的周期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总规模需要达到1.5亿到两亿人才行。

为帮助大家有个基本估计,我给大家一组数字来说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出的规模需 要有多大。我们国家每年的粮食总产量,正常年景是4.7亿吨到4.8亿吨。有这个产量就足够 全国人吃马喂了,包括工业用粮也够了。我们一共有19亿亩耕地。如果把我国的农业生产率 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种19亿亩耕地,打4.7亿吨粮食,不超过4000万人就够了。有学者说 ,中国的自然禀赋条件较差。考虑到这一层,6000万人也足够了。我们现在的农村劳动力有 多少呢?2002年末的数字,我国乡村就业人总数为4.90亿人!

可能会有人争辩说,中国农村就业人员中不都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这没错。比如还 有开小饭馆的。但是,在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构成中,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占绝对比 重,这是个无需争议的事实。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问,我们能否推迟这样历史进程呢?

不能。实现这样一个转出规模,我们才能保证留在土地上的农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跟上国 民经济扩张的速度、跟上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城乡之间的利益矛盾不至激化 。

什么叫“矛盾激化”呢?现在一些农村剩余劳动力上北京、下广州、奔上海、到深圳去 打工,一时找不到活干,少数素质差的做出不少不尽人意的事。这些现象不能简单归咎为“ 素质问题”或“法制观念”。它们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外在现象。如果我们不能让农村 居民在未来的一个战略周期内更大程度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那么可以断言,城乡发展不 平衡矛盾导致的现象可就没这么简单了。那时群体性、暴力性的对抗就会发生。不要说经济 发展,连社会稳定、制度安全都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从时间上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问题已经没有了后推的历史余地。不作好这件事,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就没有希望 ,工业化、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我们说就业形势严峻,还不仅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有多大。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必然会带来一个问题。这就是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可以说 ,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农村转移 第4篇

一、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的理论分析

当前,农村转移人口的农村权益主要表现为土地的承包权,农村转移人口根据对承包地和宅基地依存关系可以分为:生计依存型转移人口,以就业、收入和生活保障为主导效用价值,持有目的是为了生产;潜在依存型农村转移人口,以规避风险为主导功能价值,持有目的是为防止非农失业、养老等保障;不依存型农村转移人口,不存在依存价值,以财产为主导效用价值,持有目的是为了取得财产性收入。生计依存型、潜在依存型和不依存型农村转移人口对土地依存关系分化、主导效用价值变迁与持地目的异化,为其承包地和宅基地退出提供了理论依据。

由于不同类型的农村转移人口对承包地依存关系的不同,其深层次的主导效用价值发生了变化,持地目的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而承包地效用价值从生产效用向保障效用,甚至财产效用演化的过程,对承包地产权权能结构及其政策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影响。生产功能效用是以承包地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为重心,保障功能效用强调承包权的稳定性,财产功能效用则对承包地的增值收益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农村转移人口只要愿意均可退出农村承包地权益,必将进一步促进城镇化程度。不依存型转移人口已具备退出承包权的能力,适当经济补偿可激励其退出承包权;加强保障,潜在依存型离转移人口也有能力退出承包权;依存型转移人口则尚不具备退出承包权的能力。这为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决策的调查与实证分析

不同类型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做出退出农村权益决策时的影响因素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类型的农民进行深入的调查统计,来分析这些因素影响特定农民群体的退出决策的程度,从而为构建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与补偿机制提供依据。

(一)样本选择

选取河南省豫东传统农区为调查对象,随机选取三个村:河南省宁陵县乔楼乡双阁村、商水县大武乡双楼田村、西华县大王庄乡李庄村,在2016年7—8月暑假期间组织上述样本村中的郑州科技学院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共调查样本农户100个,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7份,获得有效问卷94份,有效率达97%;并获得三个村村干部访谈记录、村落概况等资料。样本统计结果如表1。

(二)农村转移人口退出农村权益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承包地对农村转移人口具有多重效用价值,影响其退出农村权益的因素主要有农民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土地利用因素、效用价值、非农就业、社会保障等六个方面的因素。针对具有不同特征分类的转移人口,促使其做出退出农村权益决策的影响因素也不同。根据对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表2结果。

单位:%

由表2可见,农村转移人口越年轻,退出农村权益的意愿就越强烈。青年人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比较强,一旦他们享受到了城镇生活的便利,就更加愿意退出农村权益,成为新市民。家庭人口越多的农民越不愿意退出农村权益,这是由于城镇生活成本比农村高,家庭人口越多,城市生活压力越大,退出风险越大,越不愿意退出。土地越多的农户对土地的依存程度越高,越不愿意退出,这是因为我国大部分农村现行的惠农政策是按土地面积配给,面积越大可获得的农业补贴就越多,越不愿退出。在土地效用方面,持地目的为生产的农户不愿意退出农村权益,地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如果退出农村权益,这部分农民将面临着生存危机。非农就业越稳定的农户越愿意退出,因为这部分农民的城市生活能力较高,放弃农村权益的可能性越大。医疗保障水平越高的农户越愿意退出,因为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过大,医疗保障水平越高的农户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就越高,所以更愿意退出农村权益。

三、构建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与补偿机制

农村转移人口退出农村权益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应该建立完善的动力机制、风险防范机制、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来保证农村转移人口在顺利退出农村权益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各种保障。

(一)动力机制

从政府角度讲,虽然存在社会结构调整、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的需要,但必须尊重农民诉求,通过制度创新土地退出制度,提供退出经济补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老龄农民退休制度等,将政治动力转化为推动农民退出承包地的经济动力和社会动力,从而引导农民退出承包地。从农村集体组织角度讲,推动农民退出行为的动力在于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新的人地矛盾,新增集体经济收益。农村转移人口退出承包地的过程,也是集体组织获得土地产权调整权的过程,集体组织可以引入新的农地经营主体,从而获得组织经费、甚至部分租金等经济收益。从进入角度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为了节约交易费,应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耕作,具有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的功能。因此土地规模经营能给经营者带来外部利润。

(二)风险防范机制

农村转移人口退出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及民生等方面的重要课题。要规避农村转移人口退出过程中退出的各种风险,避免中国经济发展出现较大的波动,确保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就必须在农村转移人口承包地退出前、中、后三个环节做好风险防范。退出前,加强承包地退出顶层制度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确保退出的政策科学性,降低退地风险。退出过程中,要设立农村转移人口权益准退条件,建立城镇户籍准入制度;同时,建立农村权益退出评价及权益存续期机制,规范签订退出协议。退出后,成立退出管理机构,制定退地纠纷处置机制以及退地贫困救济机制。

(三)激励机制

在农村转移人口权益退出的过程中建立适当的激励政策,促进权益退出的顺利进行。对退地农民进行现金补偿;对新入经营者进行规模经营补贴和农技培训;对集体经济组织在退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偿。对退出的农民进行社会保障激励。如果农民已拥有社会保障,为使社会保障公平,可将其折算到经济补偿中;如果离农农民没有社会保障,退地离农农民的社会保障应与退出地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水平保持一致。对退出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是退地激励的有力补充,提高农民非农就业的职业技术水平,从而降低农民对土地的生计依存,为非农收入的稳定性提供技术保障,进一步提高农民承包地退出能力和降低退出风险。

(四)补偿机制

选择合理的承包地退出补偿方式是补偿机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农村各地方在承包地退出实践探索中通常采用的补偿方式主要有一次性经济补偿和土地换取社会保障补偿两种方式。一次性货币补偿操作简单、补偿金额明确、一目了然,但是农民所获资金面临着贬值的风险。社会保障补偿是在按补偿标准计算出的补偿金额,将其转换成养老等社会保障补偿给农民,退地农民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就拥有了基本的保障,不至于因退地而导致基本生活没着落,这也是加强退地农民社会保障建设的有效途径,但是不如货币补偿的激励性强。各地应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补偿政策。

结语

农村转移人口农村权益退出时应该在坚持农民“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承包地的基本原则下,根据不同类型的农村转移人口承包地依存程度与效用价值差异,构建农村转移人口承包地退出动力、风险防范、激励与补偿机制,保障农村转移人口退地收益,引导具备退出条件的农民有序退出农村权益,实现耕地资源优化再配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从而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摘要:在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农村转移人口权益退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要科学、合理构建可行的退出和补偿机制,以达到农村有效转移人口的目的,从而释放农村土地利用“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由“资源扩张型”向“资源优化利用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如此,统筹把握农村转移人口持有农地的真正意图、农村权益退出的影响因素以及建立合理的退出与补偿机制,为转移人口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农村,转移人口,权益退出,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郑云,李小建.农村转移人口的农地退出态度及政策建议[J].中州学刊,2014,(11).

[2]吴康明.转户进城农民工土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和路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楚德江.我国农地承包地退出机制的困境与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2011,(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第5篇

摘要

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的存在,使得我国存在为数众多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实现转移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

我们是农民,靠农牧业生活。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进步,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使得许多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和半失业状态;同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使得这部分劳动力囤积在农村,形成数量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越是迅速,失业率就越低,既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但现实却出现了相反的状况。现在越是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比重就越大。据统计农村剩余劳动力达3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原因主要体现在:一是受工业发展资本深化与技术性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工业发展迅猛,产值年均增长幅度很大。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将主要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的技术项目,这就使得资本深化的趋势必将继续下去。伴随着资本系数的不断增加,即使劳动力总量不变,也会出现“机械排挤人”的技术性失业,这就必然使得大量试图与城市共分得“一碗粥”的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二是知识,信息劣势导致就业机会的相对缩小。与资本化相伴而生的一半都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深化的工业化增长路线必然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技术进步模式为主要途径,与此相关的就业岗位多为知识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这对于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说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仅如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拥有和获得信息方面也属“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部分学历水平都比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进入市场的能力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他们与城市寻找工作者相比,在获得信息亲缘,人际关系方面所处的劣势地位,这都大大加剧了他们与城市下岗或失业者在寻求工作岗位中的不平等地位。三是农业产品低价消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竞争压力增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必然是资本深化和通过技术和工艺的运用而使农业从业者不断地被分离出来,从而使农村人口的就业竞争压力更大。四是农村劳动力群体素质处于弱势,存在着劳动技能差,就业观念落后;法制观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据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75%,高中以上人员站的很少。许多农民(特别是年轻的)还缺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就业的需要,农民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难以适应机械化达生产的工作环境,对于农村就业人口来说,这也是农村劳动力先天不足而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提供动力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社会变革,塑造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应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是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的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再一次冲击。由于他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的方面进行改革。

农业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离乡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业经营模式有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好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减轻人口负担

农村劳动力剩余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人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就业的机会。

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的聚集,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减捡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扎马立诚也充分的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民劳动的转移,是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副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净化机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够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今年国际可持续发展。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与政策 1.努力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由于传统农也部门存在着大量以生存工资来养家糊口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的供给既有完全的弹性,从而工业部门可以获得无限供给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技能和新知识,从而在实现农业迅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安置。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业生产要素质量方面所面临的压力必将越来越大。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教育水平,使他们在选择职业方面与城市在职或下岗职工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不仅如此,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他们对市场行情、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事业与空位的具体状况等方面的信息也会有所掌握,从而大大降低他们升学工作岗位的成本。

2.加快城市化建设,为农民进城就业提供“市民待遇”

长期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县的第二产业占GDP得比重已明显上升,但非农人口仅占总人口数的37.8%,说明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加之原有的工业化制度和“两种待遇”为基础的城乡人口政策,认为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非常不公平的境地之中。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减少农民数量,提高人民人均土地资源拥有量和农民编辑产出水平,以此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是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3.发展乡镇企业,振兴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曾经拥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但近几年来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些大中城市必然以发展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为主,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可能转移到乡镇企业,这就为乡镇企业利用农村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从事诸如服装厂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就是说,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不一过高,力争维持劳动对资本的替代关系。另外,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之后,一定要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要使他们在“边干边学”中提高人力自办积累程度。4.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劳资关系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第6篇

农村劳动力再教育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培训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很多农民存在“读完初中,出门打工”就业速成观念。认为自己凭力气打工就行,不重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还有一些农民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身文化层次低,学也不会,常年不重视学习,对参加培训班没信心。

培训基地开设的专业与用工市场的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升级的转轨时期。一方面劳动力市场要求巨大,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就业困难,致富无门。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的矛盾加大,尤其是在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培训,加之对新增劳动力缺少就业培训的强制性措施和吸引力,制约了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增加了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难度和成本。

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混乱。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有效的培训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缺少相关的立法和相应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各行其事,协调不利。这样,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受教育和培训的需求远得不到满足,很多教育和培训流于形式,学不能致用,打击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盯着经济利益,很多地方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展,而且无人抓,无人管。

不同地区和行业差距大,基础条件和教育培训质量差。由于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差异以及不同行业,不同领导对农村转移劳动培训的意识不同,导致了农村转移劳动的培训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极不平衡。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财力分散,用于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严重不足。总体来看,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础条件与教学质量普遍较差,很多地方是“一有四无”,即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以会代训,搞形式主义,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有一些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条件稍好,但其办学思想,管理工作跟不上,培训目标单一,办学模式封闭。有的搞培训纯粹是应付上级检查,或者借培训之名,行收费之实,乱发培训证、结业证、毕业证。加大了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损害了培训的社会声誉。

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广泛发动宣传,提高农民对教育培训的认识。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过程中,政府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我学”现象十分普遍。因此要想法设法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散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鼓励广大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身怀一技之长闯天下,在全社会营造出一个“依靠技术闯天下”的浓厚舆论氛围。积极宣传农民工培训方针、政策、渠道、信息和各地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经验及做法。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各地培训机构也要认识到,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抓住机遇,提升形象,促进自身发展壮大的重大举措,充分利用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各种方式调动、吸引和激发农村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积极性。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教育培训观念的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使培训同市场接轨。要紧紧抓住两方面要求:一是要抓住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需求,了解输入地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紧密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紧缺人才开展培训。二是坚持为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服务。要充分了解农民工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规模以及开展培训的时间有什么要求。为此,在思想层面上,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必要发展平行教育系统,让所有拟转移的农民在九年义务教育外继续学习,接受培训;在观念层面上,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视为单纯“技能型”、“即时型”向“素质型”、“战略型”方向转变;在计划层面上,应注重不同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民的教育,要保证他们最基本的接受教育和学习机会和权利。使之能够生存,充分开发潜力,享受体面工作和生活,充分参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创新培训模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新时期农民工培训,必须坚持面向市场,突出质量和效益,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培训模式和方法。在办学模式上,一是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允许国家、企业、个人一起上,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建立常年性、专业性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农技校等现有培训场所及其资源,开展短期培训、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等,实行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二是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应当地需要和人才培养的办学新路,实行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联合培训、合作办学。在教学模式上,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的需求,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积极探索“订单”、“定向”、“储备”等模式,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使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同时,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模式,加强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及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培训与就业引导紧密结合进来,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岗位培训单位资源库、城镇用工信息库和就业跟踪资料库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良好的资源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业协会,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宣传、指导及行业自律,不断完善培训的服务功能,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提高认识,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制定相关政策上,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机构,负责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协调管理,对培训机构进行管理、考核、认定。建立和管理统一的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对培训师资进行培训、评估。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问题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统筹城乡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从农转移的规模、速度,还是从就业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都是当务之急。我们要采取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整和教育培训资源和加大投入等措施,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建设的关系 第7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我国的农业处于急剧的变迁中,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趋势是: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而且, 当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 农业的分工水平会进一步提高, 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会增强, 剩余劳动力还会出现农村和农村内部的转移。但是,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会影响农业的生产能力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增加了城市和社会管理的难度。如何正确对待农村劳动力转移, 是统筹城乡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建设关系之间的矛盾

要解决我国农民、农业和农村, 即三农问题, 关键是要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问题。尽管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了很大的进展, 同时也对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多积极作用。但是,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关系也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在利益的驱动下,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另一方面, 亟待发展的农村缺乏足够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带来了一些有利的影响, 如它给农村带来新思想、新技术、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但也存在许多弊端, 如影响农村人口结构, 人口老龄化与影响农村的发展。

(一) 劳动力流动加快, 城乡收入差距大

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 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业, 从农村转向城镇, 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 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工资水平, 降低了非农产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工资水平, 进而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但是现在城乡收入的差距非但没有放缓, 还有加剧之势。笔者认为, 虽然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外务工得到的收入相比在农村, 是增加了可观的数目, 但是农村劳动力收入增长的速度不及城市收入增长速度, 因此, 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农村现在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是更重要的致富问题仍亟待解决。

(二) 农村和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农村劳动力转出后, 滞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以女性、大年龄、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为主, 农业的劳动力质量降低, 削弱了生产能力。我国仍是以粗放的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主, 当前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科技化水平比较低, 加之耕地面积广、需要的劳动力强度大, 农村不合理的劳动力结构显然不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同时由于缺乏足够的农村建设资金投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大量项目由于缺少配套资金而失去商机, 农民收入很难增加, 进一步扩大了收入差距, 农村消费能力地下, 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

(三) 不稳定家庭增多, 留守儿童缺乏管教, 影响未来农业劳动力发展

农村家庭里的青壮年劳动力的转出, 无疑会形成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大部分寄宿在亲戚、年老体弱的老人家, 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关怀。相关研究调查表明, 在外打工的父母对自己儿女的状况并不了解, 他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判断能力, 儿女如果遇到困难或心理困惑, 一般不会向父母诉说。有54.10%的留守儿童会闷在心中, 而只有4.90%会向家人倾诉,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严峻, 极易产生认识的不良偏移和心理缺陷, 致使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学习方面, 留守儿童成绩并非普遍的差, 研究调查表明, 留守儿童的成绩分布呈“U”型, 即两极化, 这对于农村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四) 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了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给农民带来增收, 同时也带来了农村当地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引发了人口结构问题。

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口结构和年龄结构看, 已转出的农村劳动力主要为男性青年人, 特别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就业。据统计, 在全国范围内, 农村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以18-35岁的青壮年为主, 占到70%的比例。这样就使得农村主要剩下老年、女性以及儿童。显然, 不合理的农村人口结构使得农村建设与发展难以推进, 也难以满足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二、统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 又要积极采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内部消化的方式, 加大农村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

(一)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立体农业, 政府可通过提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的供给、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来吸引外出的年轻的劳动力回乡就业和创业。由于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就业一般缺乏资金支持, 因此考虑通过采取免息贷款以及税收优惠和税收减免等财政政策来扶持。此外, 还要不断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 从而提升他们的职业素质。

(二) 大学生村官引导农民改进农作物种植模式

最近两年来, 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的创业, 却忽略了鼓励农民创业, 与大学生相比, 农民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 农产品的市场销售经验, 对农民只要进行思想文化的提升, 农民的创业成功率可以和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相比。所以, 村官肩负更高的社会使命, 积极对农民进行创业培训, 外出务工培训, 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是缩减城乡差距的必由之路。

农民工接收新思想, 掌握新技术, 放下“没那个脑子”“没本钱”等落后思想, 投身于创业的队伍中去, 发挥自身优势, 弥补自身不足, 结合本地的地理条件、气候等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 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对农产品进行再加工, 赚取更高的利润。

(三)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发展第三产业

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科技进步为支撑, 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 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 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拓宽产业链, 从而达到增加农村收入的目的。

农村第三产业是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 据统计资料显示, 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已经达到6 0%-70%, 有些发展中国家的达到40%-50%, 而我国的还不足34%其中一个原因是我国的农村第三产业滞后, 此数据说明我国的农村第三产业还没有很好的开发, 存在很好的潜力。现在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的普遍情况是总量小、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 不仅制约了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还导致农村就业面狭窄, 失业率上升, 无法满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需要。当然农村第三产业滞后也与地理环境, 交通等相关。有些地方的天然林, 奇形怪状的石头山, 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但是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 那些林木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现在要做的是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然后发展旅游业。

(四) 实现劳动力转移的逆转, 引进优秀劳动力

不但要减少农村的劳动力转移输出, 还要扭转这种局面。由于高校的扩招, 高校人才供过于求, 大量优秀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有的用人单位说是“专业不对口”, 其实像美国的大学生毕业很少有人找的工作于专业是对口的, 笔者认为主因是大学生偏好集中在发达城市就业, 自然水涨船高, 对此, 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建设的投资力度,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投资与就业环境, 在中国现今就业难的形式下, 农村积极引进大学毕业生在农村基层就业, 一方面为广大优秀毕业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台, 另一方面, 农村可以借此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结束语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目的就是要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消除城乡差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等农村内部转移, 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同时也为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路径选择。农村为了自身的发展, 不能过分依赖以来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能力, 农村应该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 吸收一切外部有利因素, 发展自身, 完善自身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培刚, 发展经济学教程。

[2]、朱文蔚, 肖斌, 中国农村劳动力进一步转移的路径选择分析[J]经济与管理, 2006

[3]、《西方经济学 (宏观部分) 第四版》。

[4]、李刚, 对新农村建设中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2006

农村转移 第8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监测调查, 截至2008年12月31日, 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总量为22542万人。如此大规模的转移给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带来巨大影响, 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其中学术界关于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对农业生产发展影响的研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这一现象陆续出现, 学者们主要从劳动力的角度 (侯风云, 2004;蔡 波、陈昭玖、翁贞林, 2008) 、土地资源的角度 (衣保中、张凤龙、邱长生、张成君、刘定祥, 2008) 、农业投入的角度 (彭迈, 2007;王华峰, 2008) 进行研究, 但学术界更多地注重于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发展的积极意义, 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者带来巨大效益, 但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 转移劳动力已不再仅仅是相对生产力水平而言的剩余劳动力, 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逐渐体现, 而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转出地农业生产发展的负面效应及潜在威胁专题研究不多见。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区—西南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负面效应, 为今后在引导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农业生产间寻求更好的平衡点。

二、数据来源

2008年7~8月, 课题组成员对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四个省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为考察不同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业生产发展造成的影响, 课题组选取了上述四个省中12个行政县的36个村作为样本地区。本次调研共发出问卷126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226份, 其中, 四川314份, 云南296份, 贵州315份, 重庆301份。

三、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发展产生的负面效应及比较分析

1.转移家庭留守劳动力对农业生产投入不足

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06年农村外出转移劳动力中, 40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占82.1%, 其中, 30岁以下劳动力为52.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数量多, 以青壮年为主的特点。本次调查反映, 农村外出转移劳动力中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6%, 其中, 3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52.8%, 均高于平均水平, 说明西南地区劳动力转移以青壮年为主的特点比全国整体水平更显著, 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将更明显。

调查显示, 劳动力转移家庭多数由老龄父母从事农业生产, 不到30%年轻的转移劳动力会在农忙时节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只有不到5%的转移家庭将少量土地转租出去, 可以看出转移前后转移家庭土地耕作面积变化不大, 但转移后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却大幅度减少。因此农村留守劳动力不得不承担更繁重的农业生产任务, 对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明显不足。

通过对西南地区外出转移家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年龄结构的调查, 发现外出转移家庭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老龄化趋势比较明显, 其中50岁以上劳动力占34%以上,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西部地区, 特别是四川重庆属于农村劳动力较早进行转移的地区, 受其父辈的影响, 很多年轻人把外出转移做为成年后人生规划的主要选择。二是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比较成熟, 政府和中介劳务输出机构作了大量工作, 给许多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年轻人提供了较好的外出转移机会。

2.农业新技术推广受阻

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发展占据重要地位, 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 是实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农村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对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障碍:一方面, 文化水平高的劳动力大量转移出去, 而留守劳动力多数文化水平低, 其中文盲比例也不小, 这部分留守劳动力学习农业新技术的能力有限, 严重影响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效果;另一方面, 留守劳动力受到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影响, 其学习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不高。

表1充分反映出转移家庭中转移劳动力和留守劳动力学历水平相关较大, 一方面, 转移劳动力初中文化以上比例近65%, 而留守劳动力中只有不到50%具有初中以上学历, 主要由于转移劳动力“年轻化”, 其多数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 具有初中学历水平, 甚至有部分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另一方面, 留守劳动力中文盲所占比例达10%以上转移劳动力文盲比例较低。

图1反映出留守劳动力对学习农业新技术积极性不高, 调查表明超过30%的留守劳动力不想学习农业新技术。留守劳动力不想学习农业新技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农业尚未形成产业化, 农产品价格波动很大, 再加上近几年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和自然灾害频发, 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高, 甚至出现亏本的情况, 农业生产的低效益严重影响农民学习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留守劳动力中有一定数量是由于家人需要照顾、生病等客观原因不得不留守从事农业生产, 属于“被动”留守情况, 在转移时机成熟的时候会随时选择进行转移。这部分人对从事农业生产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愿意对农业进行更多投入, 对农业新技术采取排斥的态度。

3.土地粗放化经营

经过对转移前后耕地资源的调查, 总体来看, 家庭耕地资源总量、人均占有耕地和自己家耕种面积变化不大, 只有极小部分家庭对缩减了耕作面积, 主要表现在出租给别人、免费转让他人经营、退耕还林这几方面, 而对耕地进行完全抛荒所占比例小。

通过对劳动力转移前后家庭土地变化情况的调查, 四个省转移前后土地经营面积变化不大, 变化比例均在5%以下。劳动力转移前四个省均没有将土地免费赠与他人耕种和抛荒的情况, 转移后出现上述两类现象的比例都较小。许多学者研究中提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了大量农村土地撂荒的现象, 在此次调查中并不显著。

从图2可以看出劳动力转移前后土地经营情况的变化, 土地经营更好占22.5%, 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土地经营没有发生变化, 近20%转移家庭觉得土地经营情况在劳动力转移后变差。从四个省比较来看, 四川土地经营变差比例近40%, 云南最低不到6%, 这与两个省在留守劳动力年龄结构有密切关系, 云南留守劳动力中青壮年比例高于四川, 因此导致其土地经营情况在转移后变差比例比四川少。四川土地经营变差的比例高于平均水平, 贵州、重庆和云南均低于平均水平。从调查中了解到由于劳动力大部分转移家庭土耕种面积在转移前后变化不大, 因此土地粗放经营情况比较严重, 这不利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 同时由于减少了对土地的管理, 导致土地质量下降。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业生产发展负面效应的计量分析

1.生产模型的建立

对C-D函数Y=ALαKβμ进行变动, 为了测量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引入一个务工虚拟变量, 同时也将种植业播种面积、种植业生产性支出、投入劳动力数量作为解释变量, 构建的模型如下:

1nY=α+β11nX1+β21nX2+β31nX3+β41nX4+μ

种植业产值Y做被解释变量, 其余是解释变量。其中, x1表示劳动力转移的变化, 转移前为0, 转移后为1, x2是种植业的实际耕作面积, x3表示种植业生产性支出, x4代表劳动力数量, μ表示随机扰动项。

2.模型结果的估计

(1) 数据的处理。

由于种植业产值和种植业生产性支出受价格因素的影响, 以2003年作为基期, 将数据作处理。劳动力转移变量x1, 转移前赋值为0, 转移后赋值1。

(2) 模型估计。

由于变量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运用SPSS对数据逐步回归, 由于x4无法通过t检验, 被自动剔除, 模型估计得到以下结果:

1nY=6.133-0.411nX1+0.6401nX2+0.1431nX3

(35.408) (-12.647) (16.842) (5.316)

R2=58.3% F=695.717

从估计结果来看, R2=58.3%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度, F=695.717 (P=0.000<1%) 说明模型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F检验。变量X1、X2和X3的t值分别为-12.647 (P=0.031<5%) 、16.842 (P=0.028<5%) 、5.316 (P=0.061<10%) 表明变量分别在5%、5%和10%的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其中, X1的系数符号为负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被解释变量成负相关关系, X2、X3成正相关关系。X1为劳动力转移变量, 它与被解释变量 (种植业产值) 呈现负相关关系, 即随着目前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 带来农村劳动力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受阻, 土地粗放化经营等因素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产值, 导致种植业产值呈现下降趋势。学术界普遍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各种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配置, 对农业生产发展有积极效应。但通过对西南地区的实证研究, 发现劳动力转移变量与农业产值存在负相关的关系, 说明目前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已不仅仅是“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一部分“非剩余劳动力”也参与了转移, 严重制约了当前农业生产发展。一方面, 农业生产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因素的影响大, 农业生产劳动环境差、工作量大、体力消耗大, 另一方面, 劳动力转移收益较稳定, 与农业生产相比纯收益高, 加上转移后工作强度比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小, 工作环境大多在室内, 劳动力多数转移到较发达的地区, 生活、交通较农村便捷。农村劳动力将两者对比, 导致其理性选择更偏向于转移, 从而农业从业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度下降。目前生产水平下的“非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降低了农业生产率, 已慢慢偏离为提高农业生产率, 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的初衷。可以说目前盲目的鼓励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已经走入了一个误区, 这样的转移忽略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 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进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将不断增加, 这部分劳动力转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现代农业的实现同时也需要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 任何一种极端都是不利于整个农业生产的发展, 所以在转移与农业生产发展两者之间如何平衡, 就显得尤为重要。种植业耕作面积、生产性投入作为种植业生产的生产要素, 与种植业的产值有正相关的关系, 符合经济意义。

五、政策建议

过以上分析, 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给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为了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结合上述分析和西南地区实际情况, 提出以下建议。

1.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综合素质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 大量优质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流向城市, 导致农村原本并不充裕的人力资本变得更加薄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必须通过增加对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 提高农村留守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使得转移出去的那部分劳动力成为相对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真正的剩余劳动力, 对农业生产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大部分留守劳动力呈现老龄、文化水平不高的特点, 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接受和运用能力有限, 因此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就显得尤为重要。

2.加大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

2009年中央支农、惠农政策实行四项补贴:一是粮食补贴;二是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三是粮种补贴;四是农机具购置补贴。一方面, 应当进一步加大补贴政策的支持力度, 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 使农业生产数量和质量均得到保障;另一方面, 为确保农业大省的经济落后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不会因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而受到严重负面影响, 应该对其进行重点支持, 支农惠农政策向其倾斜。

3.引导土地集约化经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分析 第9篇

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受传统体制、传统观念和土地、户籍等政策的影响, 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渠道狭窄,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 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另外,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和城区的不断扩大, 使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低素质的廉价劳动力所占据。

济南某区为例, 从人才结构看, 中专以下学历占了53%, 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7%, 特别是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各类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极少。许多学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改变现状,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有人提出应加强农民外出就业的指导和服务, 做强做大劳务经济, 增加农民劳务收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监测, 完善农民就业综合服务体系, 清理和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工流动和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 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积极推动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试点,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十一五”期间, 农民外出务工每年新增500万人左右。

根据统计部门的统计, 农村有劳动就业能力的人口估计达到6亿人左右, 根据一些国家的劳动力与土地的最高配比, 中国的农业最多也只需1亿左右劳动力, 这就导致中国农村5亿的劳动力富余, 如将这些富余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 则中国农业劳动力人均将提高5倍以上。许多学者认为可以通过人口从农业向工业转移来减少农业人口。也有人提出通过将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来减少农村人口, 因此在1983年到1990年间, 几乎每个村都办起乡镇企业。1990年以后, 一亿农民进城打工, 这种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做法并没使情况好转。

2 当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研究

2006年全国平均的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为0.532, 表明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全国总体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平均水平的53.2%, 其他指标也显示为城镇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可见,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后依然面临很多问题, 为了提高农民工生活质量, 学者提出了很多建议, 最主要的是深化户籍制度, 农村与城镇最大的区别就是待遇不同, 而不同的住房, 医疗等待遇又是户籍制度影响的, 所以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 提高农民工转移到城镇后的待遇。另外, 我们还要切实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 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 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此外, 我们应该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农民工收入低且不稳定的特点, 应当专门研究确定与农民工低收入相适应的费率, 使其能够参加到社会保障体系之中。最后我们应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着力研究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民工的权益保护等等。

3 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的方案

3.1 打破现有二元经济体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质是农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此我们首先要区分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 超过农业生产需求量的那部分劳动力。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 就业空间有限, 兼职现象普遍存在, 还有一大批农民“过度拥挤”在农村并不发达的有限的非农产业中。这部分农民从农村中转移出去, 不仅不会影响所在非农产业的发展, 而且佷有可能有利于提高其劳动生产率。

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指超过农村产业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 它包括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 而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或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中, 常常出现农村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这是由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农业所需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过快增长导致劳动力超量供给的共同作用引起。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存在, 而且超量存在, 基础是农村人口的超量存在和农村人口比例过大。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新兴城镇、城乡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渠道已吸收了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目前仍有1.7亿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

改变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 因为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 大大减少了就业岗位, 重工业的就业创造能力明显低于轻工业和第三产业, 重工业每亿元投资所能创造的就业岗位只及轻工业的三分之一。

3.2 政府发挥其经济职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准入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加快建立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形成惠及农民工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等。

目前,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带有很大的事后被动性, 事前积极引导少, 事后消极疏导多。因此我们要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 主动争取提前预计到剩余劳动力的可能去处, 并根据其需要提前主动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全面做好总体规划、产业政策制动、户籍制度改革、不同层次城市接受农民进城政策的制定、新城新体制设计、面向农民的就业政策制定、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城市福利保障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发育、劳动密集型技术鼓励政策制定和有关法律制度制定等方面。

我国畸形经济社会结构的纠正有赖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转移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 庞大的人口拥挤在有限的耕地上, 对耕地和其他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 农民生存状况将恶化, 贫困加剧。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规划。组织有关部门和各种力量对此问题进行系统研讨, 并作出决议。

3.3 进行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分流

形成合理的分流, 分为国内分流与国外分流。

国外分流指劳务输出, 但由于国际劳务输出所面临的外交障碍及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的限制, 国外分流不可能成为主渠道, 因此我们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国内分流上。

在国内分流基础上又分为农村就地分流与异地分流, 所谓就地分流指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就地消化, 包括社区内乡镇企业、农村第三产业、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异地分流就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国内农村以外的地区去, 一般是原有大中城市、新兴城镇。

另外要形成合里的产业分流, 即农业内部分流和非农产业分流上, 以非农产业分流为主。提高劳动力素质, 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资,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有针对性的制定农民就业培训政策, 开展各种就业培训和教育;建议在一些大中城市成立农民大学、民工职业大学、民工夜校等。发育劳动力市场, 改革城乡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城市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劳保制度、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职业介绍机构、逐步推进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加快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建设。

摘要:从城市化发展规律看,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的时候, 城市化进程速度将会加快。从经济发展水平看, 世界银行对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 当人均GDP达到1000到1500美元时, 城市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40%到60%。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 农业人口占大多数, 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参考文献

[1]轩明飞.村居改制:城市化背景下的制度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1) .

[2]理纯.兴农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7, (7) .

[3]李佐军.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 (1) .

[4]陈晓华.农村政策法规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6) .

[5]冯涛.农业政策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9) .

[6]汪振江.农村土地产权与征收补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 .

探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第10篇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反复强调了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 专家们也进一步论证了这一战略实施的重大意义。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首要的是把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作为突破口和基点, 通过加强农村基本和基础教育、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摆正和开拓农村教育服务方向和办学思路等, 来大幅度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 真正建立起雄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长期稳定发展的人力资本基础。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 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 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 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 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 使大多数农民几乎生活在与大都市隔绝的环境中, 就业空间狭窄。

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客观必然现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无限劳动供给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 通过理论模型论证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具有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经济增长的基本途径。他指出, 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传统农业部分和现代工商业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传统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是由他们的边际收益率决定的, 在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 农民收入只可能保持在极低的水平上。

2.1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主要是从传统农业之外寻找出路, 但并不排斥在赋予新内容的现代农业本身寻找非农就业机会。目前, 农民进城、乡镇企业吸纳、流向小城镇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吸纳, 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四种有效途径。由于受城市化水平、二元经营体制的限制, 农民进城受阻;乡镇企业在新经济环境下竞争加剧, 再加上先天性规模过小, 资本和技术短缺。管理经营不足, 正面临各种挑战和威胁,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相对能力减弱;小城镇化建设若干年来, 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效果不是很理想, 缺少产业支持。农业一体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既可为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持, 又可为农业化提供良好的经营场所和外部环境。所以,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仅能够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 而且可以实现产业内空间转移。

2.2 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 这已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 在广东, 有近一半以上的电子通讯产品的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基本上停止招收初中及高中毕业生, 因为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 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技术不断在升级, 技术和资本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 相应的要求较高素质和工作技能的劳动力。但是企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培训成本远远高于直接从人才市场上招收高素质的大中专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才的成本。所以, 企业对低素质的劳动力的需求下降了, 而且, 对劳动力总量的需求也在下降。这一研究虽然是基于广东进行分析的, 但其结论对我国的大多数城市具有普遍意义。

2.3 政府应加大对于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

落后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刍议 第11篇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欠发达地区;劳务输出

中图分类号:F3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64-0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是我国特有的现象,而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共同面对的普遍问题。但是,在我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欠发达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既是关系农民增收的“民生”,又是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国计”。

一、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

1.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欠发达地区在农业方面最突出的矛盾是农村劳动力人均占有资源或资本过少,土地承载压力过大,劳动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太低。若要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就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只有农村人口的大量转移,才能使一部分土地集中到种养能手手中,才能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而且还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2.有利于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内需。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能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扩大内需:一方面,投资需求增加。据专家估算,参照我国中等水平小城镇的投资规模,从现在起到2010年,如果新建增加1.2万个小城镇,需要投资4.8万亿元;改造现有的1.8万个小城镇,需要投资3.6万亿元。两者合计需要投资8.4万亿元。另一方面,消费需求扩张。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由农副产品的生产者成为农副产品的消费者,不仅可以扩大农副产品的需求总量,而且“脱了草鞋换皮鞋”后,其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会发生质的变化,对工业品与第三产业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也将增加。

3.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加快转移前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存状况,缩小城乡差别。更为重要的是,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和现代化的熏陶,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跳出了落后文化的“堡垒”,能够树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随着新型平等观、财富观的树立,必将对传统的小农意识产生巨大的冲击,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加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尽管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意义重大,并且我国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加快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是,目前仍然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目前,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有许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剩余比例大,而且供给仍在稳定增长。根据《农民日报》的最新数据,目前,除每年新增劳动力外,我国农村劳动力中还有近1.5亿的富余。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各地区的数量分布不均衡,大多数在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40%以上。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巨大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还会增加,而貧困地区劳动力增长速度又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2.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不能适应转移的需要。由于欠发达地区教育、科技和文化事业相对落后,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偏低。我国4亿多青壮年农民中文盲半文盲有8 000多万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我国农民中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比例约为9.1%,欠发达的比例更低。另外,农村劳动力素质低还表现为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所带来的后果,一是表现在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狭小;二是由于低素质劳动力供给多,替代性也强,必然会导致工资水平低;三是不利于其对信息的把握,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风险性,从而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3.有关制度、政策改革不到位。一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制社会结构虽有所改善,但尚未彻底打破,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仍然存在诸多障碍,导致民工的就业范围缩小,严重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二是土地流转制度问题。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转让或放弃土地承包使用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成熟政策,导致离开土地的剩余劳动力,选择“兼业”经营方式,影响了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4.乡镇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乡镇企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技术含量逐渐提高,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而中西部贫困地区由于生产力水平低,资金积累能力低,以及经济发展环境差等原因,乡镇企业发展缓慢,致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进厂比例不足10%。近十年来,许多贫困地区的乡镇企业不但没有新的增长,相反由于停产和破产,吸纳的就业人数不增反降,这给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大了难度。

5.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较大盲目性。由于规范劳动力交易行为的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管理和披露不灵敏,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不够规范,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低,转移多是自发的、带有团体倾向,缺乏正规的中介机构,有组织转移的只占10%~30%左右。这种状况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率和效果。

三、加快我国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实现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我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需要。必须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总结经验,克服不利因素,寻找到一条彻底解决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径。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得好:“人力资本投资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所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技能,是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治本之策。一要继续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加快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提高教师素质。二要加强培训,提高外出劳务人员的素质。要区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大力发展“订单”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基本技能、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拓宽就业领域、提高就业层次,促进劳务经济的良性循环。

2.实现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组织龙头企业,而龙头企业分别从事着加工、销售、运输和信息服务等多种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就可以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有效地连接起来,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促成农村劳动力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服务部门等多渠道就业的局面。这样,欠发达地区就可以突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局限,拓宽农村内部就业空间,从而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自我吸收能力。

3.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城市是农民获得收入最快的地方,做好欠发达地区农民劳动力的转移,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首先,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市场。其次,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分步实施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及稳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第三,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产业扩张、城市的扩容和社区服务功能的拓展,真正让城市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主渠道。

4.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着力扩大就业容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是扩大就业容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因为同等GDP增长量,若由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去实现,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分别仅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20%~30%和10%~15%。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欠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应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尽可能多地吸收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5.组织实施劳务输出。欠发达地区由于自身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关联度不高,经济内生性增长机制不强,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相对不足。劳务输出是欠发达地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应加强其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建设:(1)要健全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包括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失业保险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使分散的小农户同大市场联结起来,促进劳动力的有序流动。(2)加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预测、规划、调控、立法、监督,使劳动力转移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蔡荣生,等.中国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1).

[2] 刘秀梅,田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农业经济导刊,2005,(6).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研究 第12篇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现阶段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问题是直到目前为止, 国家还没有出台解决这个问题的规划和方案,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靠农民自发地进行, 呈现出盲目、分散和无序的状态。根据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在2亿~3亿 (保守的测算也在1亿以上) , 是否考虑把每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指标, 大致确定在1000万人左右, 这样只要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努力, 而且保证中途不出现大的挫折, 就能把现有的农民数量减少到一半左右。近年来, 每年都有0.8亿~1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流动, 但是这些打工者还处于“漂泊”状态, 大多数人并没有在城市里扎下根, 因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只有国家明确制定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 并且相应地出台一系列配套的措施,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能成为现实。

应该看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件十分复杂而艰难的事情, 不经过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 是不可能完成这项历史性任务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转移不转移、能不能转移的问题, 而是无论如何都必须转移的问题, 我国的具体国情已经不允许让这么多的农民继续滞留在农村了, 国家必须狠下决心给他们寻找可行的出路。

二、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 提高农业生产率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耕地作为农业第一生产资料, 是不可代替的。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 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 是要提高全民节约用地和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要使每个公民都懂得土地的宝贵, 要求人们无论是城镇建设, 工矿建设, 农业基本建设, 还是农村住宅建设或其他基础性建设, 都要力求少占地。其次, 是要充分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 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最后, 还要提高土地资源的质量, 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使现有的土地资源免遭破坏。

三、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城市化进程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 产业门类较多, 聚集效应强, 消费水平较高, 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 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 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 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 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 经济发展空间较大, 吸纳就业能力较强, 农民进镇成本低, 可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 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 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

四、破除制度瓶颈, 消除政策歧视

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 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 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 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为此, 首先, 应加大户籍制度改革, 全面废除农业、非农业户口之分, 并逐步剥离有关部门附加在户口管理上的诸多行政管理职能, 使就业竞争不再受身份限制。其次, 应加快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 全面推行面向所有城镇非农业就业人口的教育、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障, 拆除所有阻碍农民进城的羁绊。第三, 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要稳妥地推进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积极探索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制度, 允许外出打工经商的农户依法有偿转让转租入股抵押土地承包权, 防止土地荒芜, 提高劳动效率和土地生产率。第四, 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 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 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目前, 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 市场体系不完善, 市场分割十分严重, 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 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 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 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 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 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 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 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 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 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而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 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 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 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 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 制定相应对策, 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最后, 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 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 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 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 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 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 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 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 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 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 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 他们在需要裁员时, 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 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没有好转, 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

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

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数量和层次的重要因素, 因此,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第一, 要继续深入持久地抓好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 确保九年义务教育收到理想的成效。同时, 在经济发达地区, 应尽快普及高中教育。国家应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硕士生到农村去从事教育工作, 提高我国农村普教工作水平。第二, 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使大部分农村中学毕业生能够掌握一两门致富技术。为此, 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采取切实措施, 充分发挥各级职业中学在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三, 大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 为农民走出土地重新就业创造条件。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必须提高认识, 在经费使用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 通过举办培训班和短训班等形式, 对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或岗前培训, 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 为其以后进城就业打下基础。

七、发展现代农业、农村观光旅游业等新型产业

胡锦涛高度重视发展现代农业、农村观光旅游业等新型产业, 开拓农民新的收入增长点, 使农民离土不离乡, 就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 并促使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2004年7月, 胡锦涛在上海视察期间, 专程到崇明海岛的前卫村, 走访农户, 仔细考察“农家乐”的情况。当了解到享受到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好处, 农民自办“农家乐”, 户年收入达到数万元, 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又有了增收的新生长点, 使农民富裕起来时, 胡锦涛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 连连称赞:“农家乐”前途无量!

八、积极开拓国外劳动力市场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势必与人口问题一样,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将继续存在。一定要认识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 劳动力价格较低, 据世界银行2000年的统计, 1995—1999年, 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为729美元, 而日本为31687美元, 韩国为10743美元, 分别为中国的43.5倍和14.7倍。可见, 我国劳动力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应该在国际劳务输出方面有所作为, 但事实上, 我国每年的劳务输出只有20万人, 只占世界劳务总输出的1%, 这与我国总人口占世界20%的比例极不相称。各地政府应抓住入世后各国劳动力资源配置比较透明的有利条件, 必须开阔视野, 依靠全球性资源开发利用我国的农村劳动力, 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市场竞争, 广开劳务合作渠道, 在加强农民就业技术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前提下, 把人口负担转化为劳动力资源优势, 在有组织地开发国际劳务输出市场的同时, 允许一部分农民到国外自谋职业。实行有组织地开发与自谋出路相结合, 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谋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从而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寻找新的载体。

参考文献

[1]洪名勇, 马文彬.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138-140.

[2]彭薇, 王旭东.就业概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92-93.

[3]靳润成.中国城市化之路[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213-215.

[4]袁志刚.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198-199.

上一篇:计算机X线摄影术下一篇:《希望英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