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

2024-07-23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精选9篇)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 第1篇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后路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创伤, 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损伤,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为胸腰椎骨折治疗提供了很好的选择[1]。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 我们采用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156例,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6例, 男98例, 女58例;年龄l7~46岁, 平均36岁;受伤至入院手术时间5h~8d, 平均3.4d;其中单节段胸腰椎椎体骨折126例, 多节段椎体骨折30例 (相邻两椎体骨折18例, 三椎体骨折12例) ;合并颅骨骨折11例, 闭合性血气胸12例, 多发肋骨骨折28例, 四肢及骨盆骨折17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96例, 高处坠落伤35例, 压砸伤25例;骨折按Denis分型:爆裂型93例, 压缩型46例, 骨折脱位17例;术前脊髓神经Frankel评定分级:A级14例, B级38例、C级42例、D级45例、E级17例。所有患者均经X线、CT及MRI检查确诊。

1.2 手术方法

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或气管插管全麻, 取俯卧位, 腹部悬空, 在C型臂X线机透视的监护下, 以伤椎为中心作后路正中切口, 逐层显露伤椎和相邻椎板、关节突和横突。按照Weinstein定位法确定椎弓根钉进钉点[2]:在腰椎为上关节突外缘垂直线与横突中轴线交点, 在胸椎为紧靠上位椎体下关节突, 从关节中点向外3mm的外上方处。确定进针点后保持矢状角0°即与椎体终板平行及横切面角5°~l5°置入4枚定位针。以C形臂X线机定位导针方向及深度, 分别在攻丝后置入合适的椎弓根螺钉并进行内固定。植钉成功后, 根据X线、CT检查结果及术前神经症状和体征决定是否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 无神经压迫症状者不需要椎板减压, 有脊髓压迫者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 复位固定。内固定完成后, 采用自体髂骨或棘突、椎板碎骨行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后常规负压引流48h,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5~7d, 卧床3周后可佩戴腰围或保护支架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1) 采用X线片、三维CT重建观察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线高度[3]、Cobb角及植骨融合情况, (2) 采用Franke1评定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系统功能[4]。A级:损伤平面以下深浅感觉及肌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B级:损伤平面以下肌肉运动功能消失, 仅存部分感觉;C级:损伤平面以下仅有部分无用运动功能;D级:损伤平面以下肌肉运动功能不完全, 可扶拐行走;E级:损伤平面以下的深浅感觉、肌肉运动及大小便功能良好, 可有病理反射。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 (χ—±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 无伤口感染现象发生, 术后均获随访6~18个月, 平均l5个月, 神经功能Frankel评定分级:A级6例, B级8例、C级19例、D级26例、E级97例。X线及CT复查显示椎体高度、Cobb角均获明显改善, 见表1。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或断钉现象发生。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3 讨论

脊柱骨折十分常见, 约占全身骨折的5%~6%, 由于胸腰段脊柱是后凸胸椎与前凸腰椎的衔接点, 后凸的胸椎和前凸的腰椎移行区为应力的集中部位, 在接受外界高能量冲击时更加容易受到损伤, 有研究显示, 胸腰椎骨折达脊柱骨折的57.2%以上[5]。胸腰椎骨折尤其是发生爆裂性骨折后, 由于椎体严重失稳并出现相反方向的移位, 伤椎后壁骨折块及上下椎间盘损伤突入椎管并形成压迫, 可以引起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 严重者可致残甚至丧失生命。目前对于脊柱不稳定性骨折或伴有神经损伤的骨折及时手术治疗已达成共识, 其治疗目的主要是扩大椎管容积、解除神经压迫、恢复脊柱正常生理序列和椎体高度、固定并维持脊柱正常位置至骨性融合。

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包括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前路手术减压完全, 对前柱的支撑力度较强, 可减少内固定物松动和断裂现象。但前路手术操作复杂、创伤大、出血多, 易造成医源性神经损伤, 风险性较大。后路手术解剖简单、操作方便、创伤小、出血少、可同时进行三柱固定和短节段固定,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留脊柱的运动功能[6]。椎弓根螺钉系统属于短节段内固定系统, 是目前最常用的后路内固定系统, 其复位原理主要是根据脊柱的前后纵韧带和纤维环的牵张生理特点, 利用固定器力量充分伸展前后纵韧带和纤维环等结构, 重新使椎管内和椎体前缘的骨折块复位, 使脊柱恢复到三维空间内原有的解剖形态及生理弯曲, 达到解剖复位和有效减压的目的[7]。对于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最好选用AF系统, 而多节段或跳跃性胸腰椎骨折选用钉棒系统则比较符合生物力学要求[8]。本研究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后, 除6例A级完全瘫痪的患者外, 其余患者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获明显改善。X线及CT复查显示椎体高度、Cobb角均获明显改善, 从而提高患者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综上所述, 经后路椎弓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能够提供坚强的固定及三维空间的矫正控制, 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是一种较理想的椎弓根内固定系统。

参考文献

[1]王旭, 李永民, 谷守山.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应用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 (22) :4109-4112.

[2]何钢, 黄建荣, 高粱斌, 等.后路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1, 11 (3) :209-211.

[3]赵栋, 邓树才.胸腰段爆裂骨折后凸畸形不同测量方法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9, 19 (3) :212-2l5.

[4]曹晓东, 杨秀莲.腰椎骨折AF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4) :24-25.

[5]Ertuer E, Tezer M, Ozturk, I, et a1.Evalution of vertebral fracturesand associated injuries in adults[J].Acta Orthop Traumatol Turc, 2005, 39 (5) :387-390.

[6]刘社庭, 兰图, 刘晓岚, 等.不同类型的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治疗的选择[J].湘南学院学报, 2006, 8 (4) :18-19.

[7]刘培林, 张士杰, 王晓辉.AF系统和R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复位原理及疗效[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8 (2) :87-88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 第2篇

(湖北省崇阳县中医医院湖北崇阳737500)【摘要】报告385例胸腰椎骨折、滑脱、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做好术前准备(包括手术器械、椎弓根钉专用器材、一般用物的准备、药品、病人心理、术前访视、手术环境等)和术中配合。通过补充血容量、预防感染、防止压伤和精细的椎弓根固定系统材料管理,385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护理配合【中图分类号】R7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24-01 胸腰椎骨折、滑脱、合并脊髓损伤已是当今骨科领域中的常见脊柱疾患,大多由于间接暴力所致,如病人从高处跌下、车祸、重物从高处坠下打击等。对于这类患者,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2月运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385例, 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与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85例,其中男253例,女132例,年龄22~72岁,平均年龄47岁;高处坠落286例,车祸58例,直接暴力砸伤41例;病椎定位,胸腰椎T10~L2 138例,下腰椎L3~L5 247例;合并截瘫96例,不全瘫268例,无明显体征21例。术后一年随访结果:除2例神经功能未恢复,1例椎体高度丢失外,382例康复。2 手术配合2.1 术前准备 器械准备:根据手术通知单要求,术前准备一般常规骨科手术器械,脊柱手术器械及椎弓根钉专用器材,如:AF系统、GSS系统等进行高压灭菌。一般用物准备:术晨检查电刀、吸引器、心电监护仪、脊柱支架、手术所需的软垫、各种药品及止血剂等。病人心理准备:择期手术,护士术前一天探视病人,了解病人一般情况及心理状态,向病人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方法、体位,麻醉方式及手术配合要求,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要了解与手术和术后恢复有关的药物对手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1]。术前疼痛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疼痛认识、有效使用药物都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2]。急诊病人多因突发事故发生,出现脊柱骨折及一系列并发症而精神恐慌,担心自己瘫痪对治疗失去信心,护士要耐心讲解手术方法,新型医疗技术对治疗本病的效果及用同种病治愈的事例说服病人,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环境准备:手术间空气严格消毒,调节室温。2.2 手术体位及麻醉方式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接病人到指定手术间,协助病人过手术床,核对病人、手术方式及手术部位。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补充血容量,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患者多为急诊手术,由于外力的撞击常合并脑、胸、腹、四肢损伤,因此自病人进入手术室就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因手术时间较长,由于术中出血量较多,及时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并进行心电监护,对确保手术顺利进行起重要作用。配合麻醉师进行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者俯卧于垫一中单的脊柱架上以悬空腹部,避免大血管压迫,以减少出血,充分暴露手术部位。调节头架位置,防止眼部受压,两手自然弯曲托于托手板上。预防压疮,手术体位为俯卧位,由于手术难度大、操作时间长,术中不能移动或变换体位,易造成体位不当性并发症,如眼睛损伤,皮肤压伤,肢体神经损伤和血循环障碍。护士在置病人俯卧时,检查脊柱支架及体位垫是否舒适柔软,注意体位垫及肢体摆放角度固定是否得当,从而预防因体位不当、受压时间长引起的体位并发症,还要注意不要让病人裸露部接触床边铁器,以防使用电刀时贴负极板的皮肤灼伤。冬季注意保暧,防止感冒发生。 导尿袋从大腿下穿过挂于手术床旁边。小腿部放一个软枕使下肢适当抬高,保持最佳舒适度。膝关节处垫一小软枕,用约束带约束,负极板贴附在大腿肌肉丰富的地方。2.3 术中配合 洗手护士提前15 min洗手,与巡回护士一起仔细清点器械、纱布,协助医生消无菌铺巾,手术区覆盖无菌薄膜以保护切口,测试电凝、电切功能,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接通吸引器。术者以病椎为中心正中切口剥离椎旁肌组织直至横突外缘,自动拉钩撑开暴露椎板,此时器械护士及时传递血管钳、剥离子、干纱布、撑开器及导针,行椎弓根定位,C型臂透视,用無菌中巾保护术野以防止污染。 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为绝对无菌手术,护士要有高度责任感,操作时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以AF系统为例定位准确后,拧入四枚粗细合适的AF椎弓根螺钉;此时行椎板减压并传递椎板切除探查器械,待减压、探查脊髓通畅后,组装合适角度的连接杆,拧紧自锁螺钉帽,进行适度撑开及固定,安放横杆,彻底止血后,盐水、甲硝唑冲洗,如用生物蛋白胶止血时要提前30 min溶解,放置引流管,同时清点纱布、缝针、器械等用物无误后,逐层缝合关闭伤口,用纱布棉垫,双敷贴封闭伤口,以滚动操作方式将病人移动到推车上,侍麻醉清醒后,将病人及病历和物品送病房,交待给病房护士,病人血压,脉搏,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等情况。2.4 器材管理 椎弓根固定系统材料昂贵,大都为钛制品,操作时轻拿轻放,妥善保管,以免螺母及配件丢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骨科手术器械和脊柱手术器械及时清洗、分类、擦干、涂油、打包保存备用。3 总结 通过成功的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385例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笔者认为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内固定术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有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熟练敏捷的术中护理配合,而这些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补充血容量、防手术区污染、正确摆放体位,可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管理好贵重手术器材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很有帮助。参考文献[1]张颖,李玉翠,周立.上海市手术室护理实施术前访视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1):1093.[2]Bines A,Paice JA.Are your pain management skills up-to-date [J].Nursing,2005,35(1):36-37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 第3篇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效果

胸腰椎骨折主要是由于受到强大外力引起,骨折比较严重,椎体塌陷,为患者带来了十分大的痛苦,选取有效的手术方式,能够使患者的伤痛得到缓解,提高愈合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是目前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的一类手术方式,能够在矫正患者后凸畸形的基础之上,保证椎间隙和椎体高度恢复到正常值,确保内固定稳定[1]。本文选取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4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全部通过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手术之后的治疗情况,其中包括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以及后缘高度压缩率,通过脊髓损伤分级标准,对患者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的脊髓损伤情况实施分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胸腰椎骨折患者4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0例,女10例,患者年龄24~59(35.1±1.1)岁,其中车祸伤患者20例,高空坠落伤患者15例,重物砸伤患者4例,其它伤患者1例;依照脊髓损伤分级标准40例患者脊髓功能:C级患者5例,D级患者12例,E级患者23例;依照Gertzbein分类标准[2]:A1型患者15例,A2型患者19例,A3型患者6例;40例患者受伤到手术时间2~6(3.3±1.1)d。

1.2 方法

40例患者全部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或是全麻,患者取俯卧位,以受伤椎体作为中心,取后正中切口,使伤椎完全暴露,同时显露上下方相邻椎体关节突、双侧椎板以及棘突,在患者伤椎上下临近椎体双侧椎弓根位置植入适当长度的椎弓根螺钉;根据术前CT证实伤椎双侧椎弓根损伤情况,伤椎双侧椎弓根分别植入短臂或选择与上下正常椎体长度一致的椎弓根螺钉。上述操作在C臂X线辅助下完成,之后安装预弯棒,将其弧度保持在微微前凸状,将椎弓根螺钉拧紧加压复位,在C臂X线监视之下确保椎间隙和伤椎高度恢复到正常,确保内固定稳定,之后对患者伤椎上间隙实施开窗探查,如果出现后移位骨块恢复效果不理想,通过植骨器将其压到和椎体后壁平衡,同时安装横向连接器,保证患者神经完好,没有受到压迫,之后将切口闭合。

1.3 评价标准

手术之后对全部病例进行为期9~15(平均12)个月的随访,记录40例患者手术整体情况;记录手术之前以及手术之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后缘高度压缩面、矢状面Cobb角畸形矫正、椎间隙高度情况;按照脊髓损伤分级标准记录40例患者手术之后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之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后缘高度压缩率以及矢状面Cobb角与手术之前对比情况

40例患者手术时间90~120(104.0±11.2)min;手术出血量在200~640(350.2±50.0)ml;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平均1年的随访,40例患者后凸畸形矫正情况佳,没有发生椎体高度降低现象,椎间隙高度理想;40例患者中没有发生螺钉断裂和错位现象,其中3例患者术后半年螺钉发生轻微松动,通过处理之后效果良好;手术之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后缘高度压缩率以及矢状面Cobb角显著好转,与手术之前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脊髓损伤分级情况治疗之前与治疗之后分级情况比较

患者治疗之后脊髓损伤分级情况与治疗之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治疗之前C级5例患者中4例恢复到D级,1例恢复到E级;D级12例患者中3例未变,剩余9例恢复到E级;E级23例患者保持不变。见表2。

3 讨论

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效果显著,同时能够通过伤椎置钉对屈曲剪应力加以分担,促进内固定稳定,并且对于椎体撑开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椎体间隙和高度的快速恢复[3]。经伤椎避免了固定节段的步骤,将植骨操作简单化,使脊柱稳定作用得到充分提高,降低了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钉等风险。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需要注意选取长度适当的椎弓根螺钉,同时选取最佳进针点,利用X线的辅助保持复位情况良好,从而使手术效果得到提升[4]。此外,手术过程只需要严格依照操作步骤执行,保证椎弓根螺钉植入方式正确,确保螺钉稳定性,防止螺钉发生错位和松动情况,减少患者术后慢性腰背痛[5]。通过对本文所选40例患者的研究显示: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40例患者后凸畸形矫正情况佳,没有发生椎体高度降低现象,椎间隙高度理想,40例患者中没有发生螺钉断裂和错位现象,其中3例患者螺钉发生轻微松动,通过处理之后效果良好,手术之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后缘高度压缩率以及矢状面Cobb角显著好转,与手术之前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由此可见,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华杰,徐文联,祝宗华,等.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0,7(4):243-245.

[2]许营民,褚定坤,李海清,等.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6(11):1016-1017.

[3]李钦亮,刘艺,储照明,等.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并植钉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12(08):726-728.

[4]张洪涛.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 第4篇

【关键词】经椎弓根内固定;非相邻多阶段脊椎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55-02

非相邻多阶段脊椎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正常活动,还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非相邻多阶段脊椎骨折的原因很多,多由外伤引起,内固定较为困难,因此早期治疗显得尤为关键,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1]。有研究表明,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较好[2]。为进一步探究经椎弓根内固定在非相邻多阶段脊椎骨折手术患者治疗中的的应用价值,现根据我院收治的40例非相邻多阶段脊椎骨折手术患者进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情况,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非相邻多阶段脊椎骨折手术治疗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常规检查,排除患有严重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疾病的患者,患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也不在本研究范围之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在14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32.6±7.8岁。所有患者中4例发生3个阶段脊椎骨折,其余皆为2个节段,累计受累的椎体为84个。其中4例发生脊椎骨折,36例为胸腰椎骨折,致伤原因包括车祸伤以及坠落伤。脊柱骨折类型包括屈曲压缩型16例,爆裂性19例,骨折脱位型5例。入院时间为伤后6h-10d,平均手术时间为入院24h以内。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下全痳或硬膜外麻醉,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麻醉方式。保持患者体位处于仰卧位,并进行椎板的切除减压,在X线的结果指引下作经椎弓内固定,并在必要时,切除或复位椎体骨块。对那些早期发生骨折和脱位型的患者采用横突内植骨,余下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对于伤椎间隔2个以及以上椎体的患者,不在正常椎体间进行植骨融合。在患者术后四周,考虑让其在支具保护下进行行走锻炼,以促进伤椎的尽快恢复。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患者的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0例,C级9例,D级8例,E级8例,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后,A级2例,B级3例,C级4例,D级7例,E级24例,脊髓功能恢复的Frankel分级提高0-3级,恢复情况较好。

2.2根据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我们可以发现术后患者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临床疗效较好,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由于非相邻多阶段脊椎骨折在临床上关键部位损伤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明显,因而诊断并不困难,但容易出现非关键部位脊椎骨折的漏诊情况,因此,需在手术前进行细致的查体并结合影像学技术辅助诊断。通常认为手术治疗有助于脊柱稳定性的重建,以及能够有效防止脊柱后凸畸形的发生[3]。经椎弓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主要通过保证植骨融合的正常进行,以及强调恢复及维持脊椎的生理曲度。多节段脊椎骨折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难点在于怎样能够取得减压效果的同时,保证其具有较好固定和融合效果。因此,治疗需要具有会,根据单节段脊柱骨折的治疗原则,进行非相邻多阶段脊椎骨折的治疗。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固定,能有效防止过度融合导致的术后脊柱活动受限,但由于该方式下对脊柱骨折控制脊柱旋转没有足够的力量,难以保证足够的抗侧方移位和旋转力,因此在减压后通过长椎弓根棒系统内固定,能有效获得抗旋转力,有利于早期稳定性的恢复,两者配合使用,可有效加快骨折愈合的进度[4]。而在植骨融合结束后,取消内固定,也能有效预防脊柱过度融合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非相邻多阶段脊椎骨折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脊椎损伤情况,使患者的脊椎功能恢复进度显著加快,同时有效降低了患者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且无明显的术后并发症,值得在骨科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建国.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段脊椎骨折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5,21:89-90.

[2]卢畅,杨明.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段脊椎骨折[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 02:181-184.

[3]孟丽娟,陈松涛.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椎骨折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2,12:140-141.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 第5篇

关键词: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脊柱损伤,脊柱骨折,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

脊柱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以胸腰椎段骨折最为多见, 常伴有脊髓损伤[1]。2006年8月-2010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对84例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8月-2010年9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2例, 女22例, 年龄17~72岁, 平均 (39.2±10.2) 岁。受伤原因:重物砸伤17例, 高空坠落伤21例, 交通事故伤38例, 其他损伤8例。病程2~9 d。骨折部位:T11 22例, T12 27例, L1 19例, L2 11例, L3 5例。骨折分类:压缩骨折23例, 爆裂骨折46例, 骨折脱位15例, 均为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神经损伤程度根据Frankel分级:A级23例, B级19例, C级21例, D级15例, E级6例。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以了解骨折情况, 42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椎管狭窄。

1.2 手术方法

对患者采取全麻或硬膜外麻醉, 俯卧位, 取后正中切口切开皮肤, 逐层进入, 推开棘旁肌群, 暴露受伤脊椎和上下相邻节段的椎板、棘突、小关节和横突起始部, 达关节突外缘[2], 清理椎板, 确定进钉点。胸椎取上位椎体下关节突下缘与小关节中线交点的外下各1 mm处[3];腰椎为固定椎的上关节突外缘垂直延长线与横突中轴水平线的交点[3]。定位点位于上关节突外缘的骨嵴外上方小凹处。在伤椎上下邻近节段椎体两侧各定位点处进置入导针, 依次完成打孔道、探钉道、扩孔等步骤, 术中以C型臂X线检查判断导针位置及钉道情况, 确定无不良情况后置入椎弓根螺钉。根据有无脊髓损伤和椎管狭窄决定是否进行椎管探查、减压和骨折复位。对骨折脱位者, 在伤椎前后复位的同时, 还要注意考虑对伤椎侧方的复位, 尽可能恢复椎体高度。骨折复位后, 固定各螺帽及横连, 留置引流管, 逐层关闭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同时应用神经营养药物。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功能康复训练计划, 指导患者执行, 定期复查。

2 结果

84例患者术后行X线检查, 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 无定位错误, 无椎弓根钉松动、滑脱, 且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与术前X线检查结果比较, 椎体高度完全恢复者38例, 基本恢复者29例, 部分恢复者17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6个月~2年, 平均14个月, 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级5例, B级9例, C级11例, D级25例, E级34例。

3 讨论

脊柱骨折十分常见, 约占全身骨折的5%~6%, 其中胸腰椎段最为多见[1]。其引发原因主要为暴力, 常见致伤原因包括重物砸伤、高空坠落伤、交通事故伤等。对于存在骨折并移位以及骨折合并神经系统损伤者常需采用手术治疗, 而对于胸腰段脊椎骨折, 治疗的目的主要是恢复胸腰段脊椎的正常序列和椎管容积, 使受压脊髓得到充分减压, 并提供可靠的固定[4]。近年来, 随着手术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也日渐成熟, 它不仅能够实现上述目标, 而且易于操作, 术后并发症少, 越来越受到骨科医生的重视, 从而在此类疾病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影响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的选择。目前, 常用的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包括椎弓根钉和钉棒连接装置两部分, 种类包括RF、SF、AF和各种椎弓根钉棒系统等, 各具不同特点。其中, RF和SF固定时操作相对复杂, 而椎弓根钉棒系统价格相对较高。AF则因其操作简便、固定可靠、经济实惠而被广泛应用于基层临床实践中。经过众多学者研究表明[4,5], 选择内固定系统的种类应以操作是否便捷, 术者使用熟练程度作为选择依据, 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手术的优势。有报道称,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后路治疗胸腰椎段脊椎骨折具有创伤小、解剖比较简单、出血少、操作容易等优点[6]。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骨折定位及置钉位置和方式是否正确。术前应采用CT或MRI进行骨折定位, 术中通过X线判断置钉的位置、角度, 术中充分暴露术野, 严格把握进针位置的解剖关系, 以保证椎弓根钉置入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进而保证手术疗效。此外, 依据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椎管探查、减压和骨折复位等处理措施, 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后遗症的发生等等, 这些都是保证手术成功, 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措施。

本研究对84例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 疗效满意, 椎体高度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 且无椎弓根钉松动、脱落, 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经过6个月~2年的随访观察, 神经功能由术前的A级23例, B级19例, C级21例, D级15例, E级6例, 恢复至术后A级5例, B级9例, C级11例, D级25例, E级34例, 其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 具有解剖位置明确、手术简单、易操作等优点, 术后配合积极的神经功能康复训练, 能够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具有临床应用并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在德, 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01.

[2]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589-634.

[3]段伟焘, 宋志勇, 徐志英.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 2007, 4 (6) :46.

[4]谢松林, 顾开宏, 吴荣林, 等.椎弓根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 21 (5) :387-388.

[5]戴晓明, 曾海滨, 王金星, 等.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8) :1216.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30例, 其中男21例, 女9例, 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38.2岁。患者受伤原因包括:砸伤4例, 坠落伤12例, 车祸受伤14例。受伤部位:L117例、L27例、L31例、T124例、T111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方法:E级21例, D级4例, C级2例, B级1例, A级2例。

1.2 手术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取俯卧位, 以患者的伤椎为中心做后中切口, 将上、下各一椎体的椎板和棘突以及伤椎完全暴露在外, 然后再将椎弓根螺钉置入与伤椎上下相邻的椎体中。如果患者伴有神经损伤, 除了要将椎板切除以外, 还应对椎管进行详细的探查[4]。然后以内固定器械和手术台头脚高位为基点进行撑开复位, 在经C型臂X线机透视证实复位达到既定要求以后, 然后使用锥子及椎工根探子由伤椎进入椎体中部和椎体前, 确定孔四壁是骨壁后, 便可将伤椎椎弓根孔扩大至6 mm左右, 然后再使用角度刮匙由椎弓把压缩下陷的终板复位。

1.3 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3.1. 1 术前准备

首先护理人员必须清楚掌握患者的下肢是否还有明显的感觉和运动的实际情况以及疼痛的具体部位, 这样的目的除了保证资料完整以外, 也是为了以后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提供参照依据。手术前1~2 h左右, 让患者解大便1次, 针对脊髓神经损伤大便困难的患者, 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或医生的嘱托进行灌肠、开塞露塞肛等方法进行助排;此外,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引起注意, 备皮范围必须使用0.25%碘伏消毒[5], 手术当天还必须进行在此消毒, 保证手术使用器材均为无菌。

1.3.1. 2 心理护理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发现, 很多患者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 在手术前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 甚至还有少部分患者不配合医院的相关护理工作, 这对于最终的治疗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 护理人员就应该结合患者及其家属的基本情况,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讲解, 首先从医院的技术和专业设备着手, 要让他们坚信此次手术对于医院来说不存在任何技术及硬件方面的不足, 其次, 可以通过实际举例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讲解, 以消除其恐惧心理。

1.3.2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1) 病情观察, 首先在患者的病房安置好监护仪, 并做好仔细的交接, 患者术后进入病房开始, 就密切监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做好详细的记录;再者对患者四肢活动的情况进行观察, 查看患者的四肢肌力是否存在减退和加重的情况, 若出现了异常, 应当立即告知主治医生; (2) 饮食护理:手术后6 h内患者禁食、禁水;6 h以后可以少量食用豆类、奶类食物; (3) 管道护理:保证引流管道通畅, 避免在护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引流管扭曲、滑落;其次, 密切监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并做好详细的记录, 如果出现了引流液颜色发黄, 并且也液体量明显较少的情况, 则应该考虑患者可能出现了脑脊液外漏或硬膜破裂的情况发生, 应该立即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停止引流处理。

1.3.3 并发症预防护理

结合临床资料来看, 主要的并发症包括: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和褥疮。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护理人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泌尿系统感染:叮嘱患者尽可能多的增加饮水量, 对于手术后还不能拔除导尿管的患者应该每日对其膀胱进行冲洗, 冲洗次数不低于2次, 并且对其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 帮助其早日成为反射性膀胱, 此外, 还应该每天更换患者的尿袋。 (2) 肺部感染:很多患者卧床时, 由于卧床体位的改变以及呼吸深度不够等原因的影响, 使得肺部支气管处有大量痰液积留, 进而引发肺部感染,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该定时的改变患者的卧床体位, 鼓励并帮助进行深呼吸, 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还可以辅以雾化吸入, 稀释痰液。 (3) 褥疮:首先, 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床铺的干燥、平整,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 并且应该多对患者进行翻身处理, 但是切记在翻身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保证动作轻柔, 尤其是对于骨折严重或者年龄较大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该给予褥疮护理, 即使用70%乙醇于骨突部位进行按摩, 3次/d。

2 结果

本组30例患者, 切口都在Ⅰ期愈合且无任何并发症和特殊情况发生;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30例患者整体恢复情况比较良好, 经由X线检查, 30例患者内固定均未出现松动或者断裂的情况。

3 小结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中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严重创伤, 除了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 还容易出现并发症, 不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了影响, 医疗护理的难度也比较大[6]。结合本院的研究来看, 护理工作的质量对于患者最终恢复情况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尤其是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并发症护理, 两个环节的工作都比较琐碎, 但是这两者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决定患者在医院期间的恢复状况和效率, 因此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学军, 霍洪军, 肖宇龙, 等.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胸腰椎骨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1, 5 (11) :520-523.

[2]杨少锋, 向剑锋, 邓博, 等.垫枕复位法联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医正骨, 2012, 1 (2) :62-65.

[3]于英楠.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36例围手术期护理//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 2012, 1 (5) :105-109.

[4]王许可.联合应用单向钉和万向钉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评价.第三军医大学, 2013.

[5]赖利英, 魏雪燕, 刘玲珍.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研究.当代医学, 2012, 2 (3) :11-12.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2 年1 月~2013 年12 月收治的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共40 例, 均满足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适应证, 患者知情并签订手术同意书。其中男25 例, 女15 例;年龄22~60 岁, 平均年龄 (37.5±8.0) 岁;伤后入院至手术时间2~10 d, 平均时间 (3.8±2.2) d。术前Frankel脊髓评分分级:A级9 例, B级4 例, C级5 例, D级14 例, E级8 例。合并伤:多发肋骨骨折4 例, 颅脑损伤3 例, 四肢及骨盆骨折17 例, 胸腹内脏损伤4 例。

1. 2 方法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俯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从上下伤椎上或下一节段椎体间后正中行切口, 将椎旁肌剥离后充分显露脊椎结构, 通过Margel法定位, 以上关节突外上角 ( 横突中点水平线和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交点) 为进针点, 内成角10~15°进针。对于相邻型骨折或部分非相邻型 ( 相邻1 个正常椎体) 骨折患者来说, 需植入6 枚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是否行椎管减压, 术中最大限度将患者压缩椎体及脊柱生理弯曲恢复, 严重损伤节段行自体或异体骨植入。术后留置引流管, 给予抗感染等处理, 同时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锻炼计划。

1. 3 观察指标患者出院后定期回门诊行X线片复查, 随访1.5 年, 均获访, 观察和记录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后凸角变化及Frankel脊髓评分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 多组数据秩和H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变化情况末次随访患者椎体高度为 (91.8±4.8) %, 后凸角为 (7.8±3.0) °, 与术前的 (43.8±5.0) %、 (31.1±4.2) °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3.799、28.551, P<0.001) 。

2. 2 Frankel脊髓评分分级情况Frankel脊髓评分分级:末次随访时A级7 例, B级1 例, C级4 例, D级9 例, E级19 例。E级由术前的8 例增大到19 例, B级由术前的4 例减少到1例。末次随访Frankel脊髓评分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 (H=8.339, P<0.05) 。

3 讨论

随着外科手术的进步和内固定材料的更新, 椎弓根内固定术在胸腰椎骨折等脊柱骨折中应用较多, 但关于手术入路方式选择存在一定的争议, 有学者认为前路、后路或两者联合入路手术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效果均较好, 但后路手术时间相对更短, 术中出血量相对更少[2]。张媺等[3]认为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可行, 且建议于伤后7~10 d开展, 能更好的复位骨折, 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且临床实践表明, 脊柱后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特点, 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稳定, 脊柱三柱复合结构安全有效。为此本研究对40 例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 术中根据患者损伤节段范围、骨折类型等选择不同的椎弓根螺钉固定位置, 同时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安装及组合简单, 可灵活调节内固定长度。本研究患者出院后随访1.5 年, 结果显示末次随访患者椎体高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 后凸角较术前明显减少 (P<0.001) , 提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能明显纠正后凸畸形, 减少椎体高度丢失。另外, 末次随访Frankel脊髓评分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 (P<0.05) , 提示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与双峰等[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不仅能明显纠正后凸畸形, 减少椎体高度丢失, 而且能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可作为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治疗的重要手段。

摘要:目的 观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对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多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 均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 术后随访1.5年, 测定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后凸角变化及Frankel脊髓评分情况。结果 末次随访时患者平均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分别为 (91.8±4.8) %、 (7.8±3.0) °, 较术前的 (43.8±5.0) %、 (31.1±4.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末次随访Frankel脊髓评分分级较术前明显改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明显恢复多节段伤椎高度,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 疗效明确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多节段胸腰椎骨折,Frankel脊髓评分

参考文献

[1]刘磊.GSS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20例.山东医药, 2010, 50 (50) :80.

[2]吴锦春, 何斌, 鞠冀东, 等.后路椎弓根钉治疗伴有脊髓损伤的多节段胸腰椎骨折.实用骨科杂志, 2011, 17 (6) :495-497.

[3]张媺, 白鹏程, 王根林, 等.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临床骨科杂志, 2011, 14 (1) :12-14.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10年2月我院诊断为胸腰椎爆裂骨折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93例行后路手术治疗(后路手术组),男65例,女28例;年龄20~52岁,平均39.5岁;根据胸腰椎损伤分类[2],T1110例,T1242例,L129例,L212例。其余27例行前路手术治疗(前路手术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23~56岁,平均42.5岁;根据胸腰椎损伤分类[2],T113例,T1211例,L19例,L24例。

1.2 研究方法

比较后路手术组与前路手术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脊柱植骨融合率,并对后路手术组进行术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3]。

1.3 治疗方法

1.3.1 前路手术患者术中保持右侧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后,由左侧经胸膜或经腹膜外入路进行手术,先切除最高位伤椎上的一根两节段肋骨,以暴露伤椎及其上下椎体,然后进行椎弓根内固定术[4]。

1.3.2 后路手术患者术中保持俯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后,据伤椎为中心点确定椎弓根进针点,然后作12~16 cm后正中切口,逐层切开后,行椎弓根内固定术[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后路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70±10)min]短于前路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145±30)min],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1.291,P<0.01)。后路手术组平均出血量[(350±100)ml]少于前路手术组[(1 100±150)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29.853,P<0.01)。术后6个月脊柱植骨融合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术后2年后路手术组植骨融合率(19.2%)低于前路手术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61,P<0.01)。后路手术较前路手术具有时间短、出血量少、植骨融合率低的优势。见表1。

2.2 后路手术术前术后神经功能ASIA分级比较

比较后路手术组手术前后ASIA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提示,后路手术组患者术后2年的脊髓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1~3级,且无一例发生原有神经症状加重,无一例发生新的神经症状。

3 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胸腰椎损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预后影响极大[5]。前路手术较后路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缺点,且其在术中容易损伤胸膜、大血管、腹腔脏器、胸导管和神经根等重要部位,同时因其复位及安置前路内固定系统手术具有一定难度,而不能使椎体得到良好复位[6,7]。

本研究资料提示,后路手术较前路手术具有手术创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由于复位及安置前路内固定系统对主治医生技能要求高,操作成功有一定难度,因此,应用前路手术常不能使椎体得到良好复位。术后6个月时,两组脊柱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2年时,后路手术组则体现出优越的低植骨融合率。由此说明,后路手术较前路手术具有时间短、出血量少的优势,同时还具有远期脊柱低植骨融合率的优点。其次,比较后路组手术前后ASIA神经功能分级,结果提示,后路组患者术后2年的脊髓神经功能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1~3级,且无一例发生原有神经症状加重,无一例发生新的神经症状。

综上所述,在疗效基本一致时,后路手术同前路手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远期植骨融合率低等优势,但需要保持后纵韧带的完整性。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优先选择后路手术。

参考文献

[1]胡日东,何引飞,龚俊.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颈腰痛杂志,2006,27(3):200-201.

[2]胥少汀.胸腰椎和脊髓损伤.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785.

[3]李晶,吕国华,王冰,等.胸腰椎骨折脱位伤椎固定的可行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5):293-296.

[4]王建金.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3-4.

[5]詹世强,周良安,王义生,等.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0):751-752.

[6]吕夫新,黄勇,张强,等.椎弓根钉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1):47-48.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入院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2例, 其中男14例, 女8例, 年龄23~51岁, 中位年龄37.2岁;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化验, 22例患者均为新发骨折, 损伤节段为T11者3例, T12者5例, L1者6例, L2者4例, L3者4例, 无椎间盘损伤的表现。临床Denis分类:爆裂型骨折16例, 压缩型骨折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例,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3~5d内手术治疗, 采用全身麻醉。 (1) 研究组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法:显露伤椎体上下相邻椎弓根进入钉点, 以上方关节突外缘垂线与横突中轴线交点为入钉点, 在伤椎体的上下椎置入椎弓根钉, 器械整复恢复伤椎体高度, 锁紧各固定关节。 (2) 对照组行植骨内固定治疗:X线下确定伤椎上下椎体椎弓根, 精确置入匹配椎弓根螺钉, 将塌陷的终板复位, 再利用推注器经椎弓根将骨颗粒植入椎体前中部分。所有患者术后嘱以卧床, 常规预防感染, 拆线后护具下活动, 研究组患者于术后9~12个月取出内置物。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取出内固定后采用ODI进行评定[2]:ODI表每项答案6个, 0分表示无功能障碍, 5分表示功能障碍最大, 选择相应得分累加后, 计算其占百分比, 0%为正常, 越接近100%则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复查后ODI为 (4.99±2.03) %, 对照组ODI为 (9.67±3.8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1

2.2 2组患者影像学结果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术前Cobb角分别为 (22.35±2.99) 度及 (21.67±4.01) 度, 末次复查时为 (8.74±1.68) 度及 (12.75±3.86) 度,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术前椎体高度分别为 (11.96±2.19) mm及 (12.89±1.88) mm, 复查时分别为 (21.96±5.18) mm和 (19.77±4.49)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 讨论

植骨可防止椎体塌陷, 并且可减少矫正丢失, 但无充足证据证明椎体骨折复位空腔大小可导致后期矫正丢失, 由于盲视下植骨, 不能确保植骨粒完全进入椎体空腔。对于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法, 骨折节段内固定后无须行植骨融合, 术中经椎旁肌间隙入路, 更能缩短手术时间, 可去除内固定, 改善患者术后不适感, 预防可能的并发症。由于研究组患者于术后9~12个月骨折愈合后及时取出内固定, 避免疲劳性衰竭, 而植骨融合因反复剪切应力导致疲劳性衰竭。本文中研究组患者末次复查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后凸角度及高度明显矫正, 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术前和末次复查时的伤椎上方椎体上终板和伤椎下方椎体下终板垂线的夹角及椎体高度情况相比差异明显。因此, 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不植骨方法治疗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效果明显, 临床可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何少奇, 林立兴, 戴鸣海.后路经伤椎置钉短节段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骨伤, 2011, 24 (1) :41-43.

上一篇:互联网+对外贸易下一篇: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