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中心”建设

2024-06-05

“两个中心”建设(精选11篇)

“两个中心”建设 第1篇

1.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优势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需要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支持, 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金融安全。金融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高端产业,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金融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以及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紧迫性。

对于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义, 瑞典金融地理学家瑞斯托·劳拉詹南认为, 国际金融中心是:大中心城市, 全球特许银行的总部和各种交易所的所在地;强大的国内经济, 经常性项目的盈余;轻松的法规, 灵活、快速的行政管理;适中的时区。从以上四个方面看,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是:

第一,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中心城市, 是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聚集地, 境内外大量的金融机构聚集程度在内地是最高的。上海已拥有证券、货币、外汇、保险和商品期货五个较健全的金融要素市场, 这在全球都是最为齐全的, 已有了一定程度的金融资源的聚集。

第二, 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强大, 位居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与目前公认的全球金融中心——纽约和伦敦, 同属国家经济实力型的金融中心。可以说,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第三, 上海的时区在全球具有与纽约和伦敦的互补优势。时区是地理要素在金融业中重要的体现, 纽约在西时区、伦敦在零时区, 上海恰好在东时区, 为国际外汇市场连成24小时运转的全球市场。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具有明显优势, 下一步的战略是寻找新的增长点及未来可带动上海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领域。

2.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优势

经济活动在全球空间分布不均匀是由地理因素引起的。生产要素 (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 在区域禀赋相对充裕度的不同, 使各地区之间生产要素存在比较优势。克鲁格曼在要素充裕模型中指出, 生产要素禀赋分布不均匀, 与地理位置有关。港口潜在的地理优势明显, 可为直接进入海外市场提供便利的出口, 使之成为贸易的天然通道。

把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三方面综合起来审视, 建设上海“两个中心”是完全可行的。

第一,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良港,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世界范围内只有极少的港口可与之媲美。上海处在长江三角洲东部、长江入海口, 位于东部海岸线中心点, 上海港一年可连续通航。一些国家如俄罗斯、加拿大和北欧各国, 地处高纬度地区, 它们的港口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冬季海水结冰, 春季有雾, 海面能见度低, 贸易航线被迫季节性地中断。这种地理差异, 使绝大多数的国际航运中心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的港口城市。

第二, 上海港是我国第一大贸易港口, 也是世界著名港口, 我国最大的长江三角洲平原为它提供了宽阔的腹地。上海港是长江黄金河运、东部沿海黄金海运、京杭大运河的交叉点, 区域航运聚集力非常强, 水上客运集聚, 散货物流、港航物流、内贸物流发达。威尼斯、阿姆斯特丹、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香港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基础之一, 在于它们本身就是天然良港, 具备了成为世界级港口的潜质, 是形成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条件。在国际贸易中, 80%的货物是采用海运方式, 包括石油、矿砂、粮食等大宗商品的运输, 因为海运的运输费低、运量大。

第三, 上海港不仅是我国最大的商品集散地, 同时也是资金最大的集散地。国际贸易中心对外汇资金的数量、金融服务的规模需求庞大, 促使港口地区形成与之规模相匹配的银行、信托、保险、商品期货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等完整的金融体系, 这些是国际金融中心迅速发展的内生动力。

第四, 上海金融业的历史悠久。1842年爆发了鸦片战争, 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武力胁迫下, 结束了长期以来广州一口通商的局面, 开放了沿海主要港口, 在沿海、沿江 (长江) 和沿边 (边疆地带) , 形成了一批对外开放的商埠, 港口的聚集力形成了沿海区域的经济中心、交通中心和文化中心, 各区域的经济联系依赖于港口城市, 通过港口城市发展国内外贸易, 这就使上海在上世纪30年代就成为远东的金融中心, 金融业的发展历史比东京、新加坡和香港更为悠久。

第五, 上海航运金融服务领域的潜力巨大。目前, 上海的航运服务大多集中在船代、货代等附加值较低的下游企业, 在船舶融资、海事保险等航运高端服务领域占比较低;在2006年全球船舶贷款市场上, 上海所占比例不到1‰。在全球航运交易、信息、定价和法律服务等领域, 如航运指数期货、运费期权等航运价格衍生品领域, 上海还是空白。通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可进一步扩展上海金融服务业领域。

3. 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相结合, 提升上海在全球的竞争力

上海的航运优势还体现在背靠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和其他产业, 实体经济本身对航运、金融等产业产生较大需求。2008年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GDP总量占全国1/5左右, 对外进出口规模占全国的1/4;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5.8亿吨, 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800万标准箱, 排名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上海港在东北亚国际航运市场上的地位处于上升趋势, 以深水港和货物吞吐量为标准的、初级阶段的、资本密集型的国际航运中心已建成。

上海航运中心这种航运服务附加值较低、物流导向的模式, 不是上海所寻求的最终目标, 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相匹配。从未来我国成为经济强国的国家战略高度看,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模式应是知识密集型的、资金和信息流导向的。如伦敦港的货物吞吐量在全球排行榜上虽已逐渐淡出, 但是完全不影响其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关键在于伦敦港拥有全球最大的航运交易量, 包括船舶交易、船舶保险、船籍注册、航运指数、海事仲裁、航运咨询、航运金融、保险服务等。伦敦港在全球航运业依然是全球五大航运中心之一, 是全球无可争议的航运定价中心和管理中心。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软实力”, 需要金融中心的支持。金融与航运相结合的成功案例不少, 如上港集团运用金融工具, 成功整合码头资源, 完成整体上市。

要使航运业与金融业相结合,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 上海各类金融机构应提供航运金融服务和多种融资方式, 对具有发展前景、信用良好的造船企业、航运企业等予以信贷支持;拓展船舶抵押贷款、船舶抵押信托、船舶融资租赁、船舶经营性租赁、船舶融资租赁信托、船舶售后回租、船舶出口信贷等融资服务, 提高金融服务实效。

第二,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要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 尽快填补航运指数期货、运费期权等航运价格衍生品领域的空白。

第三, 继续发展船舶保险、海上货运保险、保赔保险等传统保险业务, 并探索新型航运保险业务, 加强航运保险信息化建设, 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运保险定价机制。

定位: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2篇

,定位被美国营销学会评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业影响最大的观念。

,美国权威媒体评选“全球十大顶尖商业战略大师”,艾・里斯与彼得・德鲁克、杰克・韦尔奇等并列其中。

,美国《财富》杂志(Fortune,202月刊)推出“历史上百本最佳商业经典著作”前十位介绍,由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合著的《定位》名列首位。

时至今日,在两位大师的不断实践和持续创新中,定位理论日臻完善、丰满,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恢弘大厦。

问题是很多人、很多企业甚至很多营销、管理咨询领域的专家经常有意无意地“望文生义”或“以讹传讹”,误读、误解、误传、误用定位理论,把定位理论搞得面目全非。

定位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定位理论的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打造品牌为中心,以竞争导向和进入顾客心智为基本点。

以打造品牌为中心

从根本的角度思考,营销的过程就是创造顾客、打造品牌的过程,营销就是打造品牌;从更广义的角度讲,创建伟大企业的过程其实就是创造顾客、打造品牌的过程,做企业就是做品牌,企业运营的本质就是打造品牌。

定位理论所有的概念、观点、体系都服务于打造品牌这个目的,是围绕打造品牌而展开的。离开打造品牌这个中心,谈论定位理论,必然会误入歧途,不得要领。

以竞争导向为基本点

顾客重要还是竞争重要?传统的营销理论认为,顾客更重要,没有顾客就不会有竞争,营销就是满足顾客的需要和需求。“顾客是上帝”观念至高无上,广为流传。至今顾客导向的观念仍然深入人心。

从纯理论的角度讲,顾客确实比竞争重要;但从实战的角度看,解决竞争才是最重要的。从满足、服务顾客的角度看营销,营销必然走向趋同,没有差异,最终只有沦落到打价格战的深渊;而从竞争角度看营销,营销就会有活力,营销必然走向创造顾客、创造需求的新境界,不断引领企业开创新的未来。

竞争导向要求营销者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的品牌与竞争品牌区分开来,实现差异化,把生意从竞争对手那里转换过来。这是定位思考的起点。

营销就是战争,商场就是战场。定位就是在与竞争对手正式开战之前进入和占据一个最有利的位置。定位是建立在竞争之上,随着竞争的发展而发展的。

竞争导向的观念是定位理论的第一个基本点。

以进入顾客心智为基本点

营销中没有事实,只有认知。

这是商业中最隐秘、最基本的真理,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这一点:

一是从事实到认知有一个过程,你不能跨越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事实要经过大脑的过滤、解读,最终体现事实的认知。

二是人们已经形成既有的认知和观念,他们认为自己的这些既有认知、观念就是事实。而这些既有的认知、观念会影响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心智中既有的认知、观念会让人们有选择地接收信息,你“看到”、“听到”、“尝到”的事物往往是你“希望看到”、“希望听到”、“希望尝到”的事物;其二,心智中既有的认知、观念有时会误导你,比如在一个装满自来水的瓶子上贴上某纯净水品牌的商标,你对这个品牌既有的认知(纯净水)会影响到你对事实(自来水)的判断。

三是顾客的认知逻辑与企业的认知逻辑往往相反。虽然他们都认为质量更好的产品一定会胜出,企业判断质量的标准是产品的技术指标、最好的检测仪器(他们很自然地认为自己的产品质量更好),而顾客判断质量的标准是哪一种产品得到更多顾客青睐哪一种产品的质量就更好,顾客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理会那些所谓的技术指标。这就是心智认知规律所揭示的事实。

其实所有的广告都是要影响你的认知,如果没有影响你,广告就是失败的;影响了你,那它就是成功的。离开认知,就没有办法谈营销。

营销之战不是事实之战,不是产品之战,不是市场之战,而是认知之战。商战的地点不是事实,不是产品,不是市场,而是心智。

商战的目的其实就是设法进入心智认知并占据一席之地。定位就是选择、占据心智认知上最有利的位置,通过商战实现这一目的。商战在顾客的心智中进行,心智是你获胜的地方,也是你落败的地方,心智决定成败。商战中没有事实,只有认知,认知即事实,认知决定成败。

坚持占据顾客心智是定位理论的第二个基本点。

辩证关系

心智是竞争的内容,竞争是进入心智的手段。竞争在心智中展开,心智是竞争的战场。心智为竞争开辟了全新的内容、提供了一个差异化的竞争角度,竞争是进入、占据心智的必由之路。心智认知规律决定竞争规律,竞争发现和提升了心智认知的价值和作用。竞争导向与占据心智这两个基本点有机结合,相互运动,共同服务于打造品牌。这就是定位理论的核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

核心概念

定位是定位理论中最核心、最基础的概念,正是定位概念奠定了定位理论的基础,以至于人们把这种视心智为战场、打造品牌就是要在心智战争中取得主导地位的理论称为定位理论。

定位首先要针对你的竞争对手进行,它不仅反映出你的优势和劣势,也反映出你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这就是定位理论的竞争导向基本点。定位所建立的“地位”发生在顾客的头脑中,它关注的是顾客的认知、观点,谋求的是占据心智而被顾客优先选择,这就是定位理论的占据心智基本点。定位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品牌,让品牌成为某个品类或某种特性产品的代表,这就是定位理论的核心─打造品牌。

定位概念从一开始就包含了定位理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精神。正是这个概念把定位理论与其他营销理论、管理理论区分开来,确立了它独特的身份和价值。

衍生概念

品类心智和竞争导向两个基本点的完美结合最终支撑起定位理论的大厦─打造品牌的理论大厦。由定位衍生的其他概念,诸如差异、第一、对立、简单、商战、战略、聚焦、公关、分化、品类等,仔细推敲,其实都是在这两个基本点上围绕打造品牌深化发展而来的,它们共同构筑起定位理论的大厦。

差异

打造品牌最基本的一点是要找到你的产品或服务与别人的差异之处,即与众不同的、独特的东西。这是顾客购买你的产品或服务而不购买你的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的理由,也就是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在。

问题是你找到的差异化一定是基于顾客心智认知中的差异化,因为只有这种差异化才能进入顾客心智。在竞争时代,产品质量、顾客满意度很难形成真正的差异化。把某个品类的某种特性转化为一个新的品类,能够极大地放大差异。

差异是基于竞争导向基本点发展起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第一

第一,第一,还是第一。

成为第一,如果不是第一你要通过开创能够让你成为第一的领域而成为第一,一直被奉为商业圣经,是打造品牌的第一法则,

为什么?

因为第一是最大的差异化。

第一本身就是基于竞争的一个概念。另外,第一具有更容易进入心智、被心智记住和赋予更多光环效应的特性。

关键是你的第一要有价值,也就是说,你成为第一的领域有市场前途。

对立

对立是不同于第一的另一个最大的与众不同(做同一件事情时或在同一个大的品类中)。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第一,对立为在同一个阵营中成为另外一个第一找到了方法。

人性中有两股力量,一股是促使人们一致的力量,另一股是促使人们有所不同的力量。无论如何,这两股力量都同时存在(虽然大部分时候促使人们一致的力量大大强-全球品牌网-于促使人们有所不同的力量)。

这为对立提供了机会。从打造品牌的角度讲,对着干总比跟着干能够彰显更大的独特价值,当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时候,对立者将获得更大的机会。

对立本身就是竞争。对立颠覆了心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念(主流观念),更容易进入顾客心智。

反者,道之动。

简单

简单,简单,还是简单。

这是第二条商业圣经。简单表现在打造品牌上就是要把你的差异化浓缩为一个“词”,用一个“词”来表达。

心智喜欢简单,复杂的东西容易引起歧义,造成混乱,不易进入顾客心智。

简单不是逻辑,而是智慧。

简单后来被特劳特进一步发展为“显而易见”。

商战

商业在本质上就是一场战争。

人们都认可这一点,可是在商业实践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经常忘记竞争对手,仅仅从自身出发,整天盘算着自己的产品、技术、管理、实力、团队、目标、愿景、使命等,只考虑自己能做什么,全然不考虑竞争对手让不让你做什么(确切地说是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固有认知─观念不让你做什么)。

商战有四种战略形式,你的行业地位,包括你的差异化、你的实力和时机决定了你当下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是谁,应该选择哪一种战略形式进行商战。

商战从企业外部将营销和品牌直接提升到战略层次。

战略

战略的前提是竞争,如果没有竞争就不需要战略。

战略不同于战术。战术是一个有竞争差异的心智切入角度,目的是进入顾客心智。战略是企业一致性的经营方向。战术是找到一颗进入心智缺口的钉子,战略是调动企业全部资源将钉子钉入心智中的锤子。

战略也不同于运营。运营是寻求同一活动中的效率最大化或经济最大化,而战略是面向竞争的独特价值定位,它指引着企业各项运营活动的设计、取舍和配置。战略通过各项运营活动的紧密配置表现出来,但运营效益本身不是战略。

很多企业把目标当战略,把运营效益当战略,从而导致企业步入同质化低价竞争的深渊。

定位理论中的战略概念是基于竞争导向基本点发展起来的另一个重要的概念和体系。它和商战观点一起从商业实战的角度阐明了战略的真正含义、原则和方法,从企业内部将品牌从传播的战术层次提升到了指导企业内部运营活动的战略层次,从而将打造品牌这一企业运营的本质落到了实处,强化了定位的战略性观点(特劳特为了强化这一点,称之为战略定位)。

聚焦

聚焦是商战中最简单、最有成效的一种战略。

不是不要多元化,而是什么时机以什么方式实施多元化。

大多数企业在时机不成熟时选择了多元化,这些企业又采用不合适的方式实施多元化,比如采用大品牌扩张战略。

聚焦不仅限于业务经营,同样适用于打造品牌。聚焦在打造品牌方面的最高境界就是聚焦于一个 “词”,极其简化地传播信息更易进入心智。

聚焦体现了专业的力量、简单的智慧。

聚焦是定位理论的又一个核心概念,它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次尤其是从传统的战略层次发展了定位理论,把定位理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聚焦与定位的关系是:定位从聚焦开始,聚焦是聚焦于定位。

公关

公关一直依附于广告。

在竞争时代,基于能否进入顾客心智,公关与广告的关系完全颠倒过来了。

公关策略指导广告策略,公关主题决定广告主题。先有公关,后有广告。公关塑造品牌,广告维护品牌。

公关成为打造品牌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工具。

因为公关具有广告所不具有的公信力,公关相对广告更容易赢得公众信任。

同时,公关可以发现媒体(某种程度上代表公众意见)对品牌的态度,公关为新品牌的推出、新创意的接受提供了参考依据和修改完善的时间。

分化

分化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力量,同样也是商业社会最重要的力量。

分化揭示了打造品牌隐秘同时也是显而易见的秘密。这就是利用分化,开创、推动、主导新品类,为成为新品类第一而打造品牌。

品牌不一定非要利用分化开创新品类来打造,但利用分化开创新品类是打造品牌最容易的途径,成功概率最高。

竞争催生了分化,分化在心智中进行。分化是品牌的源泉。

分化是继定位、聚焦之后定位理论又一个核心概念。分化坚持竞争导向,指出打造品牌要从顺应品类分化的方向出发,寻找无人竞争的领域;坚持占据心智,因为借助分化开创的新品类最容易进入顾客心智。

品类

品牌没有人们普遍认为的那么重要。比品牌更重要的其实是品类。品牌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是品类的代表。

品牌有价值是因为它所代表的品类有价值,离开品类的品牌一钱不值。

很多人认为品牌不死。其实品牌有生也有死,品牌伴随品类而生,伴随品类死亡而死亡。

就像品牌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竞争一样,品类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品牌之间的竞争。这是因为品牌以企业为载体,品类通过品牌进行表达。

企业之间的竞争、品牌之间的竞争只是表象,品类之间的竞争才是实质。

品牌因为主导了某个品类而成为品类的代表。那么,品牌如何才能主导某个品类?

成为品类第一。

不能成为既有品类的第一,就利用分化开创新品类,成为新品类第一。

品类给出了一个打造品牌的全新角度,也许是未来打造品牌唯一的角度。

现在,竞争帮助品类做到了这一点。

品类体现了充分竞争时代定位大师对心智、对品牌的洞察。还原定位理论的本质

当前,打着各种旗号变换各种概念号称提出创新营销理论的人,离开竞争和心智谈定位,他们要么把定位通俗地理解为确定一个位置或界定一个业务范围,要么把定位理论变得越来越复杂,要么偷换概念,误导着中国企业、营销人。

所以我们要把定位还原到它的本质─如何在商战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如何让你与众不同!定位关乎竞争和心智,它们共同服务于打造品牌,这就是定位理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两个中心”建设道路漫长 第3篇

所以,从国际的角度来讲,我们不能够太乐观,要稍微务实一点。这段时间有不少媒体,包括研讨会,都要找我好好谈“两个中心”。我说我可以谈,以“两个中心”角度来讲。金融从业人员数量上,上海目前是42000人,而美国华尔街是上海的十倍多。金融产值上,上海2007年的最新推进数据也只是1000亿元多一点。上海2007年总产值是12188亿元。大家算一下,金融产值在整个上海GDP总产值当中占多少比例。航运产值上,我们的统一口径是运输、仓储及邮电,全部是跟航运有关的。以航运中心角度来讲,是780亿元。我相信,这两个数据在2008年只会负增长,不会正增长,是毫无疑问的。

所以,国务院原则同意上海建设“两个中心”这样的机会,是长期目标,还非常遥远,我们也不能太激动。上海金融和航运产值相加是1700多亿元。当上海真正成为“两个中心”的时候,以美国纽约为例,两项产值最起码要覆盖到60%以上的总产值。我们应该对纽约的金融业、地产业等行业从业人口、工资水平和产值有非常清楚的了解。

我今天愿意来是因为在座有很多媒体记者,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使大家稍微冷静一下,分析一下,上海的路还非常遥远,非常漫长。就在建设所谓纽约华尔街世界金融中心的过程当中,曾经经历过1929年的大萧条,正在经历过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等几次大型的危机。英国伦敦更加如此,也曾经经历过英镑溃败的大型事件。

我不是一个非常有悟性的乐观主义者。我认为,在上海建设“两个中心”的过程中,会有很大的波折,甚至会出现非常大的裂变。这样来看,可能与目标接近一点。

从上海角度来讲,这个过程上海能做什么事情?既然“两个中心”道路那么漫长,如果我们把上海房地产产业的800多亿元产值扣掉的话,你会惊奇地发现,上海制造业,跟目前上海第三产业、先进服务业,所占上海总产值的比例只相差很小。这个结果告诉我们,上海目前尽管出现了很多新型服务业,包括有些时尚的东西,但是产业核心,还是以制造业为主体。因为上海有将近295万人在制造业当中就业。

如果想把制造业马上淘汰掉,你就会看到今年一二月份,上海GDP出现很大下跌。这里边就出现了“翘翘板”的效应,大幅下跌的份额必须有其他的份额顶上,不然的话城市经济不能发展。现在上海面临一个难题,就是所谓先进制造业的定位问题。什么叫先进制造业?我们通常理解现代制造业就是“核、高、机”,都是非常尖端的,剩下的都是落后的。其实,我说这是错误的,纽约目前大概还有50万人从事制造业。我们把纽约的公司全部看了一遍,我们做了一个样本对比研究,去掉所谓的金融巨头,最大型的一家公司是属于先进制造业,是为美国国航部门提供电子装备的公司,也是全球500强,但是没有在中国设立公司。

除了这家公司以外,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纽约所谓的制造业是什么?一是食品产业。这个产业已经有好几百年历史了,这个产业在纽约占很大的市场份额。二是包装印刷业,大家觉得这么落后的产业。还有家具制造业,听起来像乡镇企业做的事,为什么这些产业能在纽约生存?很简单,符合了时代的进步,注入了流行的、时尚的和创意的元素。一个产业没有先进和后进,只要能够跟上时代发展,满足老百姓的本质需求,就是先进的。

另外,在21世纪,先进制造业必须注入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元素和内容。比如说搞食品产业要节能环保,家具制造业也要节能环保。21世纪什么最宝贵?有人认为是人才。其实,最宝贵的应该是环境。

从这个角度来讲,21世纪发展任何产业都必须注重节能减排,特别应该把“减排”看得比“节能”还重。为什么“减排”这么重要?因为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替代能源,但是排放温室气体是无法回收的。所以,我们相信21世纪如果在上海要做产业的话,我的看法来讲,必须满足这些基本条件。这些条件能满足的话,我们所谓的现代服务业,“两个中心”并举,这样战略才是可持续的,本质上是科学的,不然的话就是口号,只是一个形式。

集疏运体系“五项举措”

1.推进内河航道、铁路和空港设施建设,适当增加高速公路通道,大力发展中远程航空运输

2.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加快江海直达船型的研发和推广

3.推动洋山深水港区的江海直达,大力发展水水中转

4.充分发挥上海芦潮港集装中心站及铁路通道作用

“两个中心”建设 第4篇

一、“两个中心”建设背景下上海人才需求结构和方向展望

《意见》的第六条明确指出, 上海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 着力提升汽车、装备、船舶、电子信息等优势制造业的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制造业和战略产业;优化发展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等基础制造业;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和服务能力。在浦东新区开展鼓励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展政策试点工作, 支持从事软件研发及服务、产品技术研发及工业设计服务、信息技术研发及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服务等业务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 除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外, 在今后20年中上海对汽车、航空航天等先进制造业领域的专业人才也将产生极大的社会需求。

二、上海高校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现状

(一) 高校新增专业与急需人才培养

截至2009年, 上海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61所, 其中包括国家“211工程”重点高校和一般市属本科院校及民办高职院校等。根据上海人事局2009年发布的《2008年上海人才资源状况报告》, 2008年上海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共计50.29万人, 研究生9.55万人, 成人高校在校生21.38万人。从毕业生数据上看, 2008年, 上海高校毕业生数量达14.9万人 (含研究生) , 其中, 非上海生源毕业生5.1万人, 而当年上海接受高校毕业生在沪就业数量为13.16万人 (含非上海生源2.14万人) 。与此相对照的是, 2008年上海市户籍引进人才为5245人, 同比增长104.6%, 人才居住证共发证149694人, 其中新办证有60382人, 同比增长11.1%。由此可见, 上海高校毕业生中绝大部分还是选择了在沪就业, 高校已成为上海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由于现代大学是按学科建制的, 其人才培养结构也必然由高校的学科结构决定。随着现代科学的高度分化, 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和专业方向, 大学教学和研究也在学科门类的基础上细化专业, 学科建设也体现出专业性的特征。因此, 通过考察近年来上海高校新专业设置情况, 可以大致推断出高校对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人才需求结构调整的应对程度。2001—2009年, 经教育部审批, 上海市属高校共新增本科专业577个。其中, 历史学和军事学没有新增学科, 工学、管理学、文学三个学科新增专业总数的比例最大, 而哲学、医学、农学和教育学4个学科占新增专业总数的比例最小。从具体专业来看, 应用型、紧缺型的专业如会展经济与管理、网络工程、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迅速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高校学科建设顺应市场需求的情况 (见表2) 。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市教委发布的2001-2009年度经市教委和教育部备案或批准设置的市属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名单整理所得。

(二) 重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上海市是全国最早在高校开展重点学科建设工作的省市, 自1985年起上海市政府每年拨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 开展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计划, 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 每期结束进行评估、总结和调整。从1995年起, 经费调整为每年2000万元, 截至2007年已启动实施了五期。该计划主要是通过对市属高校特色优势学科进行重点支持, 在学校内形成优势学科的带动效应, 提高市属高校的整体实力。2000年开始, 上海市政府决定拨出6亿元专项经费在市属和部属高校中开展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 并于当年下拨首期建设经费5000万元, 确定了“海洋地质”、“桥梁工程”等10个重中之重的启动学科。至2008年, 市属高校的第三期和部属高校的第二期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已分别启动。

通过二十多年的持续支持, 上海高校的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形成了一些在国内和国际有影响的重点学科。如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血液学、上海大学的钢铁冶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中药学、复旦大学的材料物理与化学、上海交通大学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这些学科在发展中也相应建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并为国家和上海市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三、上海高校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缺乏办学自主权, 专业重复建设率较高

2001—2008年, 上海高校的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其中也暴露了一些严重的问题。由于在现有的专业评审机制下, 只有极少数的名牌高校具有本科专业设置的自主权, 大部分院校新设专业需要审批, 因此部分高校为了抢点, 往往不顾办学条件盲目上点, 使学校背负了沉重的负担。

另外, 由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财政预算与拨款采取“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办法, 不同层次在校生的数量成了决定学校获得拨款多少的重要因素, 而办学成本则未予充分考虑。因此, 高校在利益的驱动下, 对热门专业、紧缺专业以及设置成本低的专业趋之若鹜, 造成了部分专业的重复建设。如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专业在2001年的布点数尚为零, 但到2005年就突破了8个, 到2007年又有两个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根据上海市教委的统计, 到2007年, 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等8个专业的布点数超过了20个, 其他如财务管理、法学、行政管理等6个专业的设点数也超过了15个, 专业重复设置的现象十分明显。

(二) 人才供需脱节、过剩专业无法退出

虽然金融、保险等专业近年来设点数不断增加, 但仍然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证券、保险业务人员, 通信、计算机工程、机械制造, 科技交流与推广、商业服务等代表上海发展方向的人员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 (见表3) 。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06年劳动力市场分析报告”、“2007年上海市职场供求状况分析”、“2008年二季度上海市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上海市劳动力市场2009年四季度职业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整理。注:求人倍率即招聘岗位数/求职人数, 用来体现求职人数同招聘岗位数的平衡状况。

这种现象的产生虽然可部分归因于高校培养学生周期长、时间滞后等方面, 但从需求方看, 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弱、专业证书缺乏从而导致部分学生求职不成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此外, 从表3中还可以发现, 行政管理、会计人员、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前些年急需人才的行业近年来逐渐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状况, 但由于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缺乏退出机制, 以及出于退出成本方面的考虑加上高校思维惯性的原因, 这些专业仍然成为部分高校争相设置的对象。

(三) 上海高校学科建设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 在上海高校的学科建设中还普遍存在着对学科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各高校立足自身范围自行发展;缺少持续稳定的学科建设资金;缺乏完善有效的学科评价体系;重专业设置, 轻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相脱节等问题。另外其他地区高校建设中存在的追求“短、平、快”、“大而全”、“小而全”、学科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上海高校的学科建设中也或多或少存在。

四、提高上海高校学科建设与“两个中心”建设契合度的对策建议

(一) 统筹规划, 保证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大量专业的重复设置、社会紧缺人才的供应不足,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高校学科建设的统筹不足、高校无法对社会的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造成的。因此上海高校的学科建设工作要想更好地服务社会, 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就不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本身的事情, 需要人力资源等部门的大力合作。合理布局, 克服“小而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体制, 确保高校学科布局的优化和资金投入的效益。在机制上要建立一个紧缺人才监测预警制度, 根据上海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就业信息的变化, 及时向学校通报人才需求状况及发展前景, 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指导。

(二) 采取措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合度

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 产业部门也可发挥重要作用, 国外在这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经验。例如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高校和企业就已经建立了诸多的合作, 如设立教学公社, 与企业签订科研合同, 实施联合培养计划, 设立科学园区等。在被调查的院校中有33%的院校设置了针对特定企业或行业群体需求的本科生课程, 85%的院校建立了企业对课程的反馈机制。目前上海市的部分高校虽然也采取设立相关的产业园区, 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等措施, 但真正让企业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发挥主导作用却鲜见实例。

(三) 适当放权, 建立学科 (专业) 的退出渠道

目前的专业审批制度并没有有效避免高校学科专业的重复建设问题, 因此, 适当改革目前的专业设置审批 (备案) 制度, 给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更大的自主权, 同时改革目前的经费拨付制度也可给予高校更大的空间。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他们对高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人事安排、经费筹措与使用方面都很少干预, 因此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历史和特点对学科进行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追踪前沿, 形成多样化的学科布局。在建立高校的学科 (专业) 退出机制方面, 可能最重要的是教师问题, 因此对目前的高校人事制度进行适当改革, 建立教师的再培训和转岗机制也应提上重要日程。

(四) 以综合化为基础, 拓宽专业口径,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不少学科打破了单一的学科隶属关系, 走向综合化, 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倍增。但我国目前高校专业设置过细的弊病并没有得到有效好转, 因此, 在学科建设上要允许高校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突破学科之间的界限, 设立一些边缘学科、交叉学科, 培养复合型人才, 以适应市场需要。在这方面国外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如法国巴黎大学的第一阶段基本不细分专业, 只按结构与物质科学、自然与生命科学两大门类上基础课;第二阶段的选修课中, 学生还可从广泛的领域中选择有兴趣的、与专业有关的课程。英国的苏赛克斯大学更是废除了传统的学系, 设置了多种学科群, 围绕学科群来安排课程。日本的东京大学自1988年开始也加大了各学科的课程重组, 如对机械工程、产业机械工程和信息机械工程三个属于工学院的学系和专业实施了统一的课程计划, 将课程分为机械物理组、设计和生产组、机械信息组, 完全打破了老学科的框架, 使原本就较宽的学科口径更向前拓展了一步。

摘要:在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背景下, 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因而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调整方向。上海市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着专业重复建设率高、人才供需脱节、过剩专业无法退出等问题, 为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更好地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上海市各高校应统筹规划,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度, 建立学科退出机制, 拓宽专业口径,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关键词:“两个中心”建设,人才需求,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大中.大学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11) :7-10.

[2]蒋红等.以重点学科建设为突破口构筑上海高校知识创新的新平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11) :208-211.

“两个中心”建设 第5篇

一、抓基础建设,促全面发展

1、规范司法所的机构建设。今年下半年,由于各镇街进行了机构改革,基层政府的机构设置不尽相同,有的镇街将司法所设为独立机构,单独挂牌,独立办公;有的镇街将司法所同综治办合署办公;少数镇街将司法所并入社会事业综合科,这些情况的出现,使得区司法局对司法所难以管理,其职能也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协同区人事局、编委等部门来共同解决这一问题,将全区的基层司法所的设置统一、规范。

2、实现司法所全面达标。全区11个司法所,通过市局两轮的验收,尚有汤泉、盘城两个镇没有达标。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区司法局将在明年努力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改善司法所的办公环境,准备为每个司法所装一台空调,为没有电脑的5家司法所配电脑,在保障基本办公条件的基础上,逐步解决司法所交通工具等。

3、强化队伍素质,提高服务质量。有了规范化的司法所,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那就是一个空壳的司法所。要想提高队伍素质,就必须从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三方面着手。首先在政治上要求司法所人员时刻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始终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廉洁奉公的工作作风,能够积极为群众和基层党委、政府排忧解难,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第二,在文化上要求司法所的人员要具备法律专科的学历,同时,还要加强学习和积累公文写作、社会学、计算机、电子政务等相关学科知识,整体提高基层司法行政干部的综合素养,才能够较好地胜任司法所八项职能的工作,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第三,在专业上应掌握和熟练运用“调、写、讲、服、协”五种工作技能。“调”即指调解的能力;“写”即指书写的能力;“讲”即指语言表达的能力;“服”即开展、指导法律服务的能力,“协”即指协调的能力。要想提高这些能力,区司法局就应该经常性地开展集中学习、培训活动,并有目的组织司法所的人员到这方面工作做得好的地区参观学习,以便全面提高司法所队伍的素质,更好地为基层稳定服务,为实现“两个率先”服务。

二、整合职能,打造平安,维护稳定xx区委、区政府在上半年号召全区政法系统要努力为建立“平安xx”,服务“两个率先”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为基层司法行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提出的要求,整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充分发挥服务与保障作用。

1、加强法律服务。司法所首先要加强政府法律服务工作,应详细了解和掌握辖区内基层人民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情况,通过组织协调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及法律援助工作,为本辖区基层政府和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参与起草规范性文件;参与行政执法监督检查,为政府重大决策提供法律依据、法律论证和法律咨询;参与政府重大经济项目的谈判,为招商引资提供法律服务;代理政府参与重大经济纠纷的调解和诉讼活动。其次,要加强企业的法律服务工作,积极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形成以普法、公证、律师、基层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服务为一体的块状法律服务体系,帮助企业从根本上减少各类经济纠纷的发生,尽量减少损失。同时,还要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为服务重点,不断扩大法律援助工作的覆盖面,推动法律援助工作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屠光绍:推手上海两个中心 第6篇

此前,金融中心一直是上海的梦想,但也一直显得“抓手”不够。上海建设金融中心有贴近市场的优势,但远离政策中心则为劣势。彼时,年轻、年富力强,上任时还未满50岁;长期在金融行业任职,专业特色鲜明,走业务路线;有在上海工作的经验,但又不是上海本地政府系统的干部,屠光绍的上任,当时就被认为是上海出于长期而富于建设性的考虑,搭建的新一届市政府班子。

四方面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有人向屠光绍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国务院文件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义、作用、目标、任务、措施都提出了精辟的论述和部署,而且体现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国家级的战略。这么多的任务、这么多的措施,上海怎么落实?

屠光绍用四点举措回答了有效落实国家关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

第一,在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重大问题上的指导和协调,要依靠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国务院在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由国家发改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共同建立在国家层面的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协调机制。这样的协调机制首先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性质决定的,因为它是国家战略,所以需要有国家层面的协调。

第二,在推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当中,地方层面来讲,首先是人才环境,地方层面要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建设有利于聚集、吸引各类金融人才的环境。人才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第一要素,所以在人才环境方面,上海必须要有所创新、必须要有所突破、必须要有实际的推进。

其次是执法环境,上海必须要有良好的执法环境,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执法环境,目前已经在金融案件仲裁、审理和判决等方面有所动作。

还有一个是信用环境。上海要发展国际金融中心,要发展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必须要有良好的信用环境,信用环境可能是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没有信用也就没有金融。

在这方面上海已经有了很好的条件,人民银行、央行的证券中心已经落户上海,下一步会在央行指导下与有关部门配合,在上海的信用环境方面迈出切实的步伐,比如中小企业的诚信信息系统。有了完善的中小企业诚信信息系统,整个中小企业融资就有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所以,在信用环境方面我们要做出切实的推进。

第三,为了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屠光绍表示,一方面正在做积极准备,审议地方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地方条例,用立法的形式对各方面环境作出原则性的具体规定,然后加快促进这个条例的出台。另一方面就是要切实完善地方政府职能,真正建成服务政府,高效政府和阳光政府。在营造环境方面我们要切实加强地方层面的工作。

第四,充分发挥浦东新区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进过程中先行先试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因为涉及到浦东新区的定位,由浦东新区的定位决定,由浦东新区的基础决定,也是由浦东新区大发展战略所决定。

有了这四个方面,上海就能够有序、有效、有机地组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落实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在战术推进层面也将做得更加有效。

而相比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而言,屠光绍表示,上海还是“小弟弟”,未有超越之意,两座城市是互利互补关系。屠光绍说,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二者要互动。共同发展。短期内,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香港的法律、金融环境、人才资源都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更多地学习香港经验,不是要超越香港。当前一段时间内,两者需要互利互补。如果双方能够都发展是最好的结局。”

加快发展债券市场

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建设过程中。债券市场的发展被赋予了不小的任务和希望。在“上海亚洲金融合作论坛”上,屠光绍特别提出要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并认为这也是促进亚洲金融合作的重要内容。

屠光绍表示,债券市场的发展与亚洲金融合作的互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首先,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需要不断优化债券市场的规模和结构,拓展债券市场的功能。屠光绍说,下一步需要加快各类公司债、企业债的发展,让债券市场充分扮演起资本市场基础性的角色,并与亚洲债券市场形成良好互动。

其次,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过程中,将对债券市场进行一系列的开放,包括发债主体的开放,允许境外主体到境内发行债券;债券市场参与者的开放,扩大境外投资者的参与程度;还有金融服务的对外开放,积极研究在信用评级等金融服务方面的国际合作。

第三,债券市场的创新也将和亚洲债券市场形成互动。屠光绍说,包括工具、产品的创新,在实体需要、监管到位的情况下,都会加快推进。

第四,债券市场服务体系的完善方面,屠光绍表示,不论是基础设施,包括支付、清算、信息系统的建设,还是配套的服务。上海市都会给予支持。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

屠光绍表示,按其个人来看,目前在上海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条件都已经具备,近期就可能推出。

屠光绍称,国务院常务会议已经确定上海作为首批进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试点城市,上海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具体部署,抓紧这方面的准备工作。屠光绍表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试点,目前主要从两个方面抓紧准备:

一是确立一批企业,首先参与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业务。上海的外向度比较高,企业通过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来促进企业的进出口,同时规避汇率风险,这方面要求比较强烈。很多企业都要求加入到这个试点中。但从试点进程来看,还要分步推进。

二是涉及到商业银行的结算体系。屠光绍透露,相关商业银行已经做好了结算方面的业务和人员准备,包括管理方面的准备。“我个人来看,目前在上海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条件都已经具备,近期就可能推出。”

为PE、VC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屠光绍表示,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把发展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vc(风险投资基金)等资产管理业务放在—个更加突出的位置。除了在地方立法中寻求对这些机构的法律支持外,上海还将允许部分区县如浦东可以先行先试,在工商注册和税收等方面给予其相应的政策支持。

之所以要强调对资产管理机构和业务的重视,是因为这些和上海自身的发展规划有紧密关系。屠光绍说,上海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放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现代服务业,另一个是先进制造业。这其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怎么样支持好创业企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在此方面,PE、vC是大有发挥空间的。这些机构的进入会跟上海的经济结构调整产生联动效应,也为相关产业提供基础性的支持。

另一方面,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必须拥有一个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而资产管理业务就是这个市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如果不把这个提升上去,可以说,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就是不全的,不系统的,它的功能也会大打折扣。

屠光绍说。目前上海正在寻求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来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海市人大近期也对相关工作进行审议,其中就把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和业务的发展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与此同时,根据立法的总体要求,上海市政府也会出一些配套政策,尤其是在区级层面如浦东,可以先行先试。在工商注册和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关资产管理机构一定的支持。

出台政策支持资产管理机构发展

屠光绍表示,上海建设资产管理中心会有实质性动作,上海市将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

作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市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资产管理机构和资产管理业务的作用。是上海在下一轮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屠光绍说。更好地发展资产管理市场,无论是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实质内容,还是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扩展。包括跟实体经济的联动、辐射力方面,以及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方面都非常重要。

屠光绍表示,目前上海市政府一直在考虑如何为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市场、资产管理业务和人才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

除通过地方立法的形式为资产管理机构的发展提供保障之外,屠光绍介绍,下一步上海市政府将会针对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从狭义金融概念来讲还没有纳入“三会”监管里的机构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

“两个中心”建设 第7篇

一、关于专业设置及其导向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以更专业的教育成果来更好地适应职业的要求。因此, 职业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实现的专业教育, 这必然引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及其导向问题。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建设的中心, 专业设置是否科学, 关键在于对职业教育导向的认识是否正确。

对职业教育导向的认识, 其核心是对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认识。当前, 业界较为普遍的认识是“职业教育即以就业为导向的就业教育”。而笔者认为, 这种认识不仅在理论上欠完善, 而且在实践中已显露出其弊端, 主要表现是在一些地区, 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没有跟随国家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而制定的职业分类及时调整, 使学生在校所学与社会所需相脱节, 有悖于“产业—职业—专业”的依次因果联系。

(一) 我国职业学校专业分类。

从实际国情出发, 参考国外产业分类, 我国将产业划分为三次产业, 每个产业内部又分为若干个子产业。根据产业结构的体系种类, 1999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结构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和1838个细类。

职业学校所设置的专业都是以职业分析为依据的。因此, 我国职业教育所开发的专业, 目前为270个, 分为13个大类。1999年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的83个主干专业,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可以看出,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依据是社会职业分析, 而职业结构的变化是由国家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

(二)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导向。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具体到一个学校, 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问题。

以就业为导向观点的实践弊端凸现在专业设置的重复趋同性以及职业技术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方面, 它导致一些职校不去关注产业结构的变化, 以及根据由此引起的职业和其对从业者需求状况的变化来设置专业, 而是按照办学投入情况、跟着学生就业意愿引起的生源状况来设置专业。调查显示:长期以来,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省份和地区, 超过80%的职业学校, 不论其学校类型、师资力量、办学经验和管理水平等, 均开设有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 而诸如造纸、焊接、数控等专业却很少受到关注。究其原因:一是受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二是办学条件的制约。会计等专业办学硬件设施要求相对较低, 所需资金投入少, 专业设置门槛不高, 多数学校力所能及, 而且就业岗位环境相对优越, 因此颇受学生和学校的青睐;同理, 焊接等则成为了乏人问津的冷门专业。其结果导致——“热门专业”的社会需求变“冷”, 学生供过于求, 难以就业;“冷门专业”的社会需求变“热”, 学生供不应求, 高薪难觅——有违初衷的社会现象。

笔者认为, 国家开办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目标并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公民的就业问题, 更主要地是为了适应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近些年以来, 一批新专业的产生、旧专业淘汰的状况, 便是“产业—职业—专业”之依次因果关系的现实反映。2004秋季至今, 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已公布了8批新职业, 共计76种。其中, 2007年1月公布的新职业共计10个, 并且相应地提出了各职业的职业定义、主要工作内容、职业概况等。而与此同时, 原有一些职业已逐渐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步向淘汰、衰落和调整。传统的铆工、翻砂工、机械打字员等职业工种已被淘汰或正被淘汰;一些污染型产品以及与其相关的技术工人 (如氟产品生产) 面临调整和改行的选择。职业工种的上述种种变革, 都是由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所决定的, 而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 也应当根据上述变化不同程度地进行调整。

不难发现, 产业、职业和专业三个要素的动态过程, 其实就是职业教育基本规律作用的形式:“以社会产业结构为中心, 学校专业设置受学生就业状况的影响, 围绕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见, 就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只起影响作用, 不起决定作用。

综上所述, 以社会产业结构变化为导向的专业建设具有可预测性和超前性, 它可以有效避免就业导向观指导下的专业建设的滞后、盲目和被动。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学校专业设置, 应当遵循以产业结构变化为导向, 以就业为目标, 以培养符合职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出发点和根本原则。是否遵循此原则,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便是“专业—职业—产业”的依次反作用。

二、关于专业设置的硬件配套

(一) 硬件配套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直观性和实践性, 学生专业技能的习得, 不仅要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要具备配套的场地、设施和设备, 借助它们去验证、巩固专业知识, 并在专业知识指导下习得较熟练的操作技能。这些特点和要求, 决定了职校硬件配备的必要性。

首先, 在教学方式上, 要改变传统的授课讲解书本、练习分析书本、考试默写书本的方式, 而尽可能地采用实例、实物讲解法。以制图课程为例, 不能照本宣科式的仅就书本图形讲解投影、分析装配方法, 而应当借助实物零部件, 在讲授的同时注重演示, 使老师讲得更生动, 学生学得更直观, 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以致用、更快的适应现实要求。

其次, 在教学手段上, 要采用社会生产和工作实际中经常使用的较为先进的设施、设备, 使学生能够“与时俱进”地掌握较先进的作业技能, 而避免出现学生在校期间所学技能已经过时, 走出校门便被淘汰的现象。

再次, 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 要确定合理的理论教学与实训、实习的比例。当前, 多数学校安排的比例为2:1, 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职业要求, 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实训与实习在整个教学时间中的比重, 目前, 正在探索加大实践性教学占整个教学时间比例的可行性, 其目标是逐步将这一比例调整到1:1。所有这些实践性教学过程的实现, 都须借助一定的设施、设备和场地来进行。

上述特点和要求说明, 硬件建设是实现专业建设的基本条件, 是专业教学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保证, 因而是职业学校建设的第一项基础性工程。

(二) 硬件配套的实现途径

硬件配套仅靠学校自身努力是不够的, 还应当加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扶植力度。目前, 中国职业教育是由政府开办, 一般由行业和部门主管, 这种体制决定了其所需资金应当主要由政府投入。调查发现, 当地政府对职教投入力度与其职教质量, 以及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

以广东省为例, 广东省轻工高级技工学校2007年共获得当地政府硬件建设专项资金3000多万元, 仅“数控”专业就拥有数百台各种类型的普通机车床以及近百台数控机车床。各个专业还配备有专业的实训教室、校办的实习车间、商店、餐馆、旅店等。正是在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植之下, 使该校走出了一条“产、教、研”结合的办学路子, 其教学过程、方式、手段都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与之相反的是, 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职校,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 教学过程所需的基本设施、设备呈现空白现象, 甚至于因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所需, 为其配备几十台电脑尚感力不从心, 更谈不上设施齐全、设备先进。

可见, 经济发达地域依靠其资金实力扶植职业教育的发展, 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又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 各级政府应当认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兴省战略, 进一步加大对职教的投入力度, 使职教与经济发展步入“经济—职教—经济”的良性循环轨道。

三、与专业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学校的主体, 教师队伍的质量状况, 是评价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因而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学校建设的又一项基础性工程。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在职教师的培养, 二是对新教师的选择。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 决定了对教师队伍的特殊要求, 也就决定了对其培养的特殊途径。如何培养和培养怎样的教师队伍, 笔者认为, 采用专门的途径和方法, 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平和符合专业化要求的职教教师队伍, 是职业教育相关部门的当务之急。

(一) 职业教育内容、手段和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职教教师职业专业化

职业专业化要求职教教师除了具备其他类型学校教师所具备的一般知识和能力之外, 还必须具有其特有的知识和能力——生源变化的思想适应能力和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

十年前, 我国中等专业学校和企业技校的生源来自高中学生, 而十年后, 尤其是2001年以来, 随着高中普及率的提高和大学扩招的加速, 职业学校生源发生了重大变化:中职录取的是相当于十年前初中毕业后无学可上的那部分学生, 而高职录取的学生多数属于“高考的‘落伍者’”。尤其是一些中职学生, 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因而对理论学习乃至整个学校教育有不同程度的厌倦和抵触”, 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种状况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应变能力和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能力。目前, 中职教师普遍存在的教学管理难度大、心理压力大、工作缺乏成就感、身心疲惫等状况, 都与传统教育观念未能及时转变, 教学方式、方法不适应新人才培养有关。应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变革, 学会教育这类学生的智能技巧和方法能力。

此外, 十年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讲授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的方式进行, 对教师的操作技能要求不高。而十年后则变为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实习等实践型方式进行,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变化着的实践要求, 从而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加全面的要求, 不仅要传授职业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具备将这些知识融入专业教学过程并教会对象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 职教教师必须是一名能工巧匠, 不仅是学者, 而且是工程师、技术员。

(二) 社会对职教教师能力资格的双重要求, 决定了对其培养的特殊要求

在传统的教育结构情况下, 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基本学习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 同时为进一步接受教育做准备”。普通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设计型和研究型或者称发现型人才。中等专业学校在过去一个很长时期以来, 把它当作普通教育的中等教育对待, 其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初、中级应用型人才, 即所谓干部。职业教育主要由企业和部门主办的各类技工院校进行, 其教育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各种技工、技师或称发明型人才。而当时的师资来源与这种结构需要是基本适应的:基础教育主要由师范院校培养;普通高等教育主要由该类院校自我培养或相互培养;中等专业学校一部分来源于高等师范院校, 一部分 (主要是专业性教师) 来源于普通高校。各类技工院校的办学主体是部门或企业, 其师资力量一般由部门或企业在工作实践第一线选送, 他们一般都既具备职业专业知识, 又具备职业专业技能。

改革开放以来, 中等专业学校定位为职业学校而与技工院校接轨, 同时, 国家又新组建了一批高职院校, 使得职业院校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 而且在规模上不断扩大。经济发展使职业要求不断提升, 但是, 教师的培养基本沿用传统旧模式, 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对教师资质需要的要求, 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 全国各类职业院校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培养模式, 诸如:创造条件鼓励在职教师自主提高;在相关高等院校脱产进修;到生产、工作第一线实践提高;选送优秀教师去国外进修等。然而, 所有这些措施, 只能称作权宜之计, 还远不能适应当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国家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和文化历史背景与现状的差异, 制定体现这种差异的职教师资资格标准, 同时应完善现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 明确职业学校及其主管部门执行标准的法律责任, 避免一些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利用手中的人事权力将根本不具备资格的人员放在职教岗位上, 影响“教学质量——专业人才的水平与能力——经济社会”的提升与发展。

结合当前实际, 制约职教师资培养的主要因素如下:一是时间, 职业学校学生数量翻倍增加, 教师职数则长期不变, 个人周授课时20节以上成为正常现象, 备课量大、课时量大、作业量大, 根本无暇自主学习。二是经费, 在一些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省份, 经费投入仅能满足员工工资需要, 学校各项费用仅靠学生学费维系;一些学校的主管部门自身经费捉襟见肘, 无力投资学校, 教师进修更是纸上谈兵;有些学校, 教师在岗位工作十几年未出校门, 何谈提高。三是渠道, 除上述学校采用的教师培训的简单模式外, 专门的作为国民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职教师资培养的机构偏少, 而且对相关理论的研究也不够。

笔者认为, 应当以政府为主体, 组建一批不同于普通师范院校的职业师范院校, 至少应当在现有的重点师范院校组建一定数量的专门的院系, 并给其专门的师资配备、专门的设备、设施等, 作为孕育和繁衍符合职业学校教师职业专业化资格标准要求的特殊的“工作母机”, 是当务之急。

四、结语

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社会准备性生产力要素, 其发展对一国物质文明乃至整个社会进步起着源动力作用。因此, 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 但发展迅速, 已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特别是在近三十年以来,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 我国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近些年来,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中等专业学校定位为中等职业学校, 使职业教育中、高等并举, 其结构日趋合理化, 展现出了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探索其发展规律, 发现不完善之处, 分析主要矛盾, 寻求改革之路, 是为了促进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本文以“产业、职业与专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理论前提, 认为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要以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为导向,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学校应以专业建设为中心、以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 以及实现此“一个中心、两个基础”建设要求的各项条件。

“两个中心”建设 第8篇

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 而CAI所走过的误区和对现有教学模式及大学英语学习特点的思考, 又对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004年1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 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指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 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 基于计算机多媒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开始蓬勃发展。

但是, 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在我国毕竟刚刚起步, 其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等都有待于探讨。

(二) CAI的误区

CAI (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 , 即计算机辅助教学, 近50年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 经历了两个主要误区:“机主教学”和“重手段, 轻模式”。“机主教学”表现为计算机取代了传统教学的教师地位, 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宰。另外, 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课件、教材的开发编写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而教学模式的探讨并没有得到长足的进展。

(三) 对“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思考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行为主义认为, 学习是刺激—反应间的强化联结。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教师教 (刺激) 和学生学 (反应) 。它的弊端是没有注意到认知主体———人的认知心理因素在反应中的作用。而认知主义弥补了行为主义的缺憾, 认为知识的获得取决于学习者心理结构, 即教学过程由教、学和学生认知心理三方面共同参与的结果。[1]

归根结底,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刺激—反应模式, 都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因此其优点是知识传递方便快捷, 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它们都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的获得不是外部刺激的结果, 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的过程, 因此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建构主义的优点是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 但弊端也很明显:它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注重师生交流。

(四) 大学英语学习的特点

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都不符合大学英语学习特点, 因为以英语为非专业学习的科目具有如下特点:

1. 实践性。

英语学习的几大技能 (听、说、读、写、译等) 都需要学生实践和感受才可以取得进步, 而老师的指导、纠错有时甚至是灌输 (比如:单词的联想记忆方法) 有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单纯的自我训练很有可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果由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来获取英语学习的技能, 就好比把不会游泳的人扔到水里, 其结果有两种可能:淹死或者游上岸。

2. 工具性。

从上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提出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对英语为非专业的学生的学习要求是达到交际的目的, 而这种交际的目的就是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2]这种工具性要求学生具有交际的基本能力, 而这些基本的能力都可以学生自我建构吗?或者说人机互动是否可以达到人与人互动的效果呢?我们的回答显然是否定的。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师生交流, 而人机互动还没有达到人与人互动的自由度。

二、自主—协商式教学模式的构想

在分析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利弊及大学英语学习的特点后, 我们提出自主—协商式教学模式。它可以避免步入CAI教学误区, 也符合大学英语学习的特点。它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扬弃:承认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同时也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师生间的协商式学习, 教师主导并参与教学活动, 强调师生交流的平等性, 并以计算机为辅助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最终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所提出的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来, 很多学者 (以维果茨基、斯金纳、班杜拉、弗拉等) 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自主学习, 它的实质是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来培养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 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3]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入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目的。

协商式学习是由布姆等人 (Garth Boomer 1992) 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 以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不情愿、不满或受强制的状态, 使他们成为主动、乐意、高效的学习者。协商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于自主权原理 (ownership principle) :人们都尽最大的努力争取他们所期望拥有的东西, 或者保护和提高他们已经拥有东西的价值。以此类推, 学生想学习时, 他们会努力学得更好[4]。协商式学习是指师生共同讨论、商量决定学什么、怎样学以及学得如何, 亦即师生通过协商共同作出有关学习的决定, 共享学习的权利。协商的结果是达到师生思想情感的沟通、学习意愿的联结、学习手段和结果的共识[5]。

如果说自主学习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话, 那么协商式模式更体现了教师对学生需求的关注。把这两种模式整合到一起, 既可以给学生自己学习的自由, 同时又不缺乏正确的指引。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其基本结构应包含以下六个基本要素: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教学功能目标、师生交往系统、反馈方式、支持条件[6]。自主—协商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和自主权原理为其理论基础;以民主精神、独立人格、交往能力和创造才能为教学目标;以交往互动为师生交往系统;以信任和激励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反馈;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支持条件[7]。以上凡此种种可以说明, 自主—协商式教学模式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三、自主—协商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个科学的教学模式应该对教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 具有可操作性。其操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1.确定教学内容或任务。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前提下, 发现问题并和老师协商确定共同学习的任务, 而不是教师预先假定学生存在的问题而确定教学内容或任务。

2.设计教学情境。这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在这里教师起主导作用, 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教学内容来设定具体的教学情境。

3.实施课堂讨论。在民主愉快的氛围下实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共同交流, 寻找答案。

4.知识建构。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达成共识的过程。这里可以允许教师作必要的讲解。

5.知识拓展。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和迁移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学生更广泛地学习。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实施教学改革的关键。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教师是主导,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加强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等的主导地位, 以计算机为辅助教学手段, 推进自主—协商式教学模式, 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自主—协商式教学模式就好比一个交响乐队, 教师是指挥, 学生是演奏家,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奏响和谐完美的乐章。

参考文献

[1]Peggy A.Ertmer;盛群力译.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 2004, (3) .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程晓堂.论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 1999, (9) .

[4]Jo-Anne Reid&Betty Thwaites.Negotiating the Curricu lum:Action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Department[A].In Garth Boomer&Nancy Lester (eds) .Negotiating the Curricu lum:Educating for the21st Century[C].London, New York&Philadelphia:The Falmer Press, 1992.

[5]Nancy Lester.Learning to Negotiate/Negotiating to learn[A].In Garth Boomer&Nancy Lester (eds) .Negotiating the Curriculum:Educating for the21st Century[C].London, New York&Philadelphia:The Falmer Press, 1992.

[6]邱才训.课堂教学的指导性策略[J].教育导刊, 2001, (2-3) .

“两个中心”建设 第9篇

作为通信监管机构,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将坚持“一个中心”、创造“两个环境”、强化“三个抓手”、实现“四项目标”的工作重点。即:坚持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心;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狠抓行业转型、市场监管、安全保障三项工作;力促稳增长, 实现江苏通信行业更高水平的新发展;加快调结构, 实现行业转型创新的新成绩;着力惠民生, 实现电信服务水平的新提升;全力保安全, 实现安全保障工作的新突破。

为此, 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推动目标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贯彻落实“宽带中国”战略为着力点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发展

首先, 加快宽带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十二五”期间我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达到国内一类地区水平为目标。二是分解细化我省贯彻“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意见的目标任务。三是实施江苏“宽带中国2014”行动计划。四是积极组织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城市群) 等工作。

其次, 强化规划牵引。一是编制江苏通信业发展滚动规划并督促落实。二是结合“宽带中国”战略、促进信息消费和4G发展。三是加强行业统计。

最后, 加大政策扶持。一是联合相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并出台政策, 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4G全面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鼓励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三是推进信息通信业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

以规范市场秩序为关键点切实加强监管力度

首先, 促进电信市场有效竞争。一是完善市场份额预警管理机制。二是继续搭建企业间竞合平台。三是做好规范校园电信营销工作。四是加大电话实名登记工作推进力度。五是积极推动南京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六是积极推动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三网融合。七是研究并提出4G业务发展、移动转售试点、移动全业务后的监管举措。

其次, 提升电信服务水平。一是重点治理网络质量、垃圾短信、霸王条款等热点、难点问题。二是抓住“3·15”、“5·17”等时间节点, 引导企业做好电信服务宣传。三是加强12300队伍建设, 优化12300申诉受理系统。四是完善电信服务监督检查机制。五是充分发挥省电信用户委员会作用, 探索建立电信市场的裁决机制。六是稳步推进宁镇扬资费一体化工作。

再次, 深化共建共享。一是以“青奥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为龙头, 推进十类重点场所通信建设共建共享向下延伸。二是加强对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工作的专题研究。三是推动住宅小区的共建共进共维工作。四是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考核体系, 探索第三方参与共建共享模式。

最后, 提高通信建设市场管理水平。一是聚焦重点工程、项目的推进。二是狠抓建设市场规范。三是落实安全责任, 加强安全生产培训, 提高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四是不断完善通信建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五是组织通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知识竞赛。

以互联网管理为突破点积极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和重要通信保障工作

首先, 加强互联网行业管理。一是抓好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二是强化技术手段建设。三是强化互联网接入管理, 加大对违规企业处罚力度。四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互联网行业管理专项工作。五是加强通信网络网络安全防护和监测通报。六是继续加强网络正面引导, 开展好文明网站评选、“阳光网络伴我成长”等活动。七是组织召开第二届江苏互联网大会。

其次, 深化网络信息安全责任考核。一是对省级基础电信企业进行检查。二是加快考核在线评测系统的应用。

再次, 做好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一是以全力做好南京“青奥会”通信保障工作为重点, 加强应急演练。二是加快专用通信二级网建设。

产品招商推广和渠道构建的两个中心 第10篇

在与凯纳营销策划集团战略合作的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产品和品牌的品类性定位,也进行了包括包装、物料、广告等全系统的市场推广准备,这也为我们的市场招商打好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所有的工作,就是紧紧围绕两个中心。

一是以模式构建为中心。这个模式主要是产品的经销赢利模式,如何实现企业和经销商的利润双赢,除了个性化、差异化的阿莱卡彩妆产品和升级后的阿莱卡彩妆墙面定制中心,我们还从价格管控、政策制定、活动规划等各个方面构建一套体系化的适合我们企业自身的品牌经销赢利推广模式。

二是以帮扶支撑为中心。共同赢利,还要共同成长。在开展招商工作前,我们会坚持“新产品、新模式、新发展”的发展理念,为渠道经销商提供鳄鱼漆专业团队的帮扶,系统化培训体系将为其进行知识充电,还有全新升级的《鳄鱼彩妆墙面定制中心SI手册》等销售法宝,这些可以称得上是鳄鱼漆与经销商的结合点。

總而言之,鳄鱼漆的产品招商推广和渠道构建,既有点对点的精细化运作,也有系统化的模式构建,在追求招商数量和质量的同时,帮助希望做大做强的经销商进行终端布局,将每一个终端渠道市场都做成当地的样板案例,做稳做强当地市场,争取成为当地涂料销售第一品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将一个好的产品卖好。

“两个中心”建设 第11篇

直接披露“罗彩霞事件”的是媒体的记者, 但真正揭开冒名顶替黑幕的却是档案的记载。罗彩霞是湖南省邵东一中298班文科毕业生, 2004年高考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复读一年后, 罗彩霞考取天津师范大学, 今年毕业。在罗彩霞办理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和网上银行业务时, 却被告之, 另有一个罗彩霞已经办理过相同的证书和业务, 并且, 身份证号码完全相同, 因此办理教师资格证书被拒。正是依这条线索, 追根寻源, 才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如果没有银行和教师资格证书相关档案的记载, 两人天各一方, 此事可能石沉大海, 永远没有解开谜底的机会。在“罗彩霞事件”中, 正是这些档案维护了罗彩霞的合法权益。

从另一个角度看, 在“罗彩霞事件”中, 档案似乎也并不都是“正面角色”, 罗彩霞的那位同学冒名顶替上大学, 如果不在档案上做些手脚, 此事绝不可能。特别是身份档案和学籍档案, 不做更改, 也很难跨进大学的门槛。这一事件的本身, 也说明目前档案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实际上, 除了“罗彩霞事件”之外, 其他的档案中造假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罗彩霞事件”的暴露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巧合, 罗彩霞和那位冒名顶替的同学两人读书的大学恰恰都是师范院校, 两人毕业后都要办理高级教师资格证书, 于是才可能“撞车”。假如其中一个是学医、学法、学工等, 毕业后办理的不是同一种证书, 或许此事也不会受到追究。这一“巧合”从反面说明, 目前在社会上各自独立存在的档案资源体系, 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还有待完善、完备的必要。

我们需要一个相互制衡的法律、法规体系, 以保证档案的完整和真实;我们还需要一个管控社会各类档案资源的机构和制度, 使国家全体公民从生到死所有的社会记录都得到有效的收集与管理, 包括公民的出生证明、户籍身份、学籍学历、 (包括学士、硕士、博士论文) , 兵役记录、医疗病历、纳税记录、房产车辆、资格认证、工作经历、银行信贷、社会和商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婚姻登记、社会救济等。我们还需要一个能够平衡各方面利益的档案查询原则, 使档案能够有效地维护公民的权益, 这些都不是在一个短期内可以完成的。

建立“两个体系”, 任重而道远, 但这又是档案人不可回避的工作目标, 因为这是社会的迫切需要, 或者说是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需的。这是“罗彩霞事件”给我们的一些重要启示。现在, 又到了考生们陆续接到入学通知书的时候了, 但愿“罗彩霞事件”不再重演。

上一篇:思维创意培养下一篇:鼻孢子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