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要素范文

2024-06-22

收入要素范文(精选5篇)

收入要素 第1篇

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 复杂化, 因此, 我们认为, 按照收入来源从收入要素的角度去考查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能更好地理解差距的具体所在。本文利用《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提供的全国农村居民按五等分的收入数据, 使用Shorrocks (1 9 8 2) 提出的按要素分解方法来分解分析农村收入差距的成因。

一、方法及数据

1. 收入差距的要素分解方法

A.F.Shorrocks在1982年提出了一种按照收入要素分解的方法。详见Shorrocks (1982) 。Shorrocks认为, 某项收入来源K对个人平均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有两个方面:

(1) 保持K项收入构成要素带来的收入不变, 其他除K外的所有要素收入重新平均分配, 即表示要素K是导致收入不平等的惟一要素。公式为:;I表示收入不平等指数, Yk表示来自K项的收入, (μ-μk) e表示除K项外其他收入的均值。

(2) 如果把来自于K项要素的收入不平等消除, 则总收入的不平等会发生变化。也就是把来自K项要素的收入重新平均分配, 而其他除K项要素外的所有要素带来的收入保持不变。即:

;I (Y) 表示总收入不平等指数, Y-Yk+μk e表示除K项要素外的其他项要素收入, 与K要素的收入均值之和, I (Y-Yk+μke) 表示消除K项要素收入不平等后其他项收入要素引起的不平等指数。

(1) 式表示要素K对总收入的影响, (2) 式表示K项要素与其他要素相互作用对总收入的影响。因此, 要素K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为:;上面的I表示收入不平等指数, Shorrocks (1982) 在其文中主要讨论了方差 (δ2) 基尼系数 (G) 、广义熵 (GE) 等不平等指数, 这里我们用广义熵指数, 取c=1。

2. 数据

在收入要素上我们用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方法, 即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大项 (具体定义可参看中国统计年鉴) , 其中, 为了考查农业收入的贡献, 我们把家庭收入中的农业收入项的贡献单列出。需要说明的是, 此处的“农业”是广义的, 包括农、林、牧、渔。我们根据《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上提供的2002年到2005年按户五等分组的各要素收入。

二、分解结果及结论

资料来源:根据2003年~2006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数据整理计算而得。注:此处“农业收入”包括农、林、牧、渔等。

在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中, 工资性收入差距和家庭经营收入差距是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两者一起可以解释农村收入中9 0%以上的差距。而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收入差距的贡献较小, 二者合计不到1 0%。这并不是说这两个要素的差距小, 主要是因为二者在农村收入中的比重较小。以2 0 0 5年为例, 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两要素最高2 0%家户人均收入分别是最低20%家户收入的13.88和6.24倍, 而两者均值占总收入均值的比例分别为2.66%和4.4 3%。

在两个主要要素中, 工资性收入差距较大。仍以2005年为例, 工资性收入的不良指数为9.63。但从趋势上看, 工资性收入差距基本上保持稳定, 其GE指数保持在0.373左右。而对收入的贡献则保持在43%左右。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相也很大, 尽管2005年家庭经营收入的不良指数为5.99, 低于工资性收入, 但其GE指数则高于工资性收入的G E指数。说明家庭经营收入要素的差距更多的在于中间层的收入差距, 而工资性要素收入的差距主要在于两端的差距。从最近几年的变化趋势看, 二者基本一致, 都是曲折变化, 但从总体趋势看, 工资性收入差距趋于稳定, 在0.037左右, 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则呈扩大趋势, 其GE1指数从2002年的0.0415上升到2005年的0.0440。其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也达到50.69% (2005年) , 基本上有一半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可由家庭经营性收入来解释。这主要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家户为单位进行生产有关。

农村收入差距主要存在于非农产业, 而不是农业。上面分析表明, 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两要素收入解释了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9 0%。在工资性收入中, 由于我国农业经营主要是以家庭户个体为单位进行生产的, 规模小, 不可能有多少雇工。因此, 工资性收入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 主要途径就是就职于乡镇企业或外出务工。而家庭经营性收入要素中, 农业收入仅有1 8%左右的贡献。因此非农产业对农村收入差距的贡献大概在7 0%以上。

农业收入在农村收入不平等中的贡献不大, 但呈上升趋势。考查农村居民收入我们当然要关注农业收入差距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我们发现农业收入差距在农村收入中最小。2005年农村农业收入的不良指数为3.17, 远低于农村其他要素的收入。这可能是因为农业种植必需依靠土地资源, 而土地是国家所有, 一般是按人口平均分配, 因此, 人均耕地的多寡一般只存在地区上的差距, 且差距有限, 同一地方基本上是均等的。而土地的产出效率差别不大, 因此农业收入差距也就不会有很大。但从发展趋势上看, 农业收入差距的贡献呈扩大趋势, 从2002年的17.07%上升到2005年的1 9.0 7%。因此农业收入差距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要素。

从收入结构上看, 农业收入与非农业收入的比重对收入差距也有重大影响。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越是低收入户, 农业收入在家庭纯收入中的比重越高, 反之, 越是高收入户, 其比重也越低。以2005年为例 (其它年份也基本如此, 甚至更大) , 按五等分从低到高各组中农业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依次为51.34、43.72、39.55、34.56、22.44。这说明, 低收入户主要依靠农业收入, 而高收入户的主要收入则在农业以外 (农业收入仅占22.44%)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不在农业之内, 而在农业之外。因此, 解决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方法也应该在农业之外想办法。

参考文献

[1]Fujita M, Hu D.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19851994:the Effect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J].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 2001, 35, pp.3~37

[2]Hussain A, Lanjouw P, Stern N.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Evidence From Household Survey Data[J].World Development, 1994, 22 (12) , pp.1947~1957

收入和费用要素会计定义探讨 第2篇

一、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两种不同定义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给出的定义是:“收入是某一主体在某一期间由于销售或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从事构成其持续的主要经营活动的其他业务而发生的现金流入、其他资产增加或负债清偿 (或兼而有之) ;费用是某一主体在某一期间由于销售或生产商品, 或从事构成该主体不断进行的主要经营活动的其他业务而发生的现金流出、其他资产的耗用或债务的承担 (或兼而有之)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给出的定义是:“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国际会计准则给出的定义是:“收入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 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入、资产增值或是负债减少而引起的权益增加, 但不包括与权益所有者出资有关的权益增加;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 其形式表现为因资产流出、资产消耗或是发生负债而引起的权益减少, 但不包括与对权益所有者分配有关的权益减少”。

上述对收入和费用的定义可归结为“净资产变动观”:收入是企业日常经营形成的净资产增加 (净资产的增加是指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或兼而有之) ;费用是企业日常经营形成的净资产减少 (净资产的减少是指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或兼而有之) 。

除此之外, 学术界还有另一种不同的观点。Robert N.Anthony和James S.Reece两位著名会计学教授合著的《会计教程和案例》给出的定义是:“收入是由会计主体经营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费用则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这种观点归结为“所有者权益变动观”。

由资产负债表等式, 可以得到另外一个等式:净资产变动=所有者权益变动。这个等式说明, 企业经营活动引起的净资产变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价值量是相等的, 这也为通过计量净资产变动来间接计量所有者权益变动提供了依据。但是, 净资产变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净资产变动是资产要素或负债要素的变动, 显然不同于所有者权益要素的变动。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 净资产的变动要通过资产类科目或负债类科目核算, 而所有者权益变动则要通过损益类科目或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核算。因此, 净资产变动观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而且是两种不可调和的观点。

二、对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两种定义的分析和评价

净资产变动观与日常活动中的收入和费用概念的本质基本一致, 但是, 现行会计实务核算的收入和费用并不是净资产变动, 而是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例如, 企业销售商品, 商品成本为80元, 取得价款为100元, 按照现行的会计实务, 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1) 销售商品, 取得价款, 确认收入100元:借:现金100元;贷:销售收入100元。 (2) 结转成本:借:销售成本80元;贷:库存商品80元。 (3) 结转损益:借:销售收入100元;贷:本年利润100元。借:本年利润80元;贷:销售成本80元。

我们注意到, “销售收入”科目记录的并不是净资产的增加, 而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净资产的增加是在“现金”科目记录;“销售成本”科目记录的也不是净资产的减少, 而是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净资产减少是在“库存商品”科目记录。损益类科目本质上是用于归集企业经营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科目用于归集销售业务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 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由此可见, 现行会计实务记录的“收入”和“费用”是日常经营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变动, 而不是净资产的变动。所有者权益变动观定义的收入和费用与会计实务相吻合, 净资产变动观定义的收入和费用尽管与日常活动中的收入和费用概念基本相当, 但与会计实务相背离, 因此收入和费用要素的会计定义应当采用所有者权益变动观。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给出的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定义与净资产变动观完全吻合, 而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给出的定义也涉及所有者权益变动, 但是颠倒了所有者权益变动与净资产变动的关系———将净资产变动看做是收入和费用的本质, 所有者权益变动看做是收入和费用的表现形式。正确的观点应当是:所有者权益变动是收入和费用的本质, 而净资产变动是收入和费用的外在表现形式。

三、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会计定义

笔者依据所有者权益变动观给出收入和费用要素的会计定义如下:收入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增加, 费用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减少。

所有者投入资本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为此, 所有者投入资本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自然就不属于收入;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也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 其所导致的所有者权益减少自然也就不属于费用。

尽管所有者权益变动观对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的定义没有考虑净资产变动, 但是, 收入和费用的确认离不开净资产变动的确认。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企业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即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的确认和计量) 依赖于净资产变动的确认和计量。正如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所规定的:收入只有在净资产增加并能够可靠计量时才予以确认;费用只有在净资产减少并能够可靠计量时才予以确认。例如, 企业发生预收货款业务, 导致现金增加, 但同时负债也相应增加, 净资产没有变动, 故所有者权益没有变动, 从而企业没有收入可以确认;又如, 企业发生赊销业务, 应收账款增加导致净资产增加, 所有者权益相应增加, 故应当确认相应的收入;再如, 企业计提本期借款利息, 应付利息增加导致净资产减少, 从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故应当确认费用。

摘要:本文对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会计定义的两种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认识到现行会计制度采用的净资产变动观与现行会计实务核算的收入和费用的本质相背离, 建议采用所有者权益变动观来定义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

关键词:收入,费用,净资产变动观,所有者权益变动观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医院会计中的收入要素确认原则探讨 第3篇

一、医院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 目前医院内部存在一些原来会计中收入要素确认原则不适应而产生的遗留问题。

(一) 不配比现象。

目前我国医院存在期间不配比, 各个部门不配比以及收支不配比等现象。以医用耗材出库业务来说明期间不配比问题, 科室不能按实际的而有可能是几个月以前的用量来领用, 月末却结清了, 一个月收入很有可能对应了好几个月的支出。各个部门不配比表现在进行归集的过程中, 存在各个部门的交叉以及合作项目, 导致分摊不配比等现象。收支不配比表现在收入计量是当日实际收入, 支出项目不一定是该月收入带来的耗费。

(二) 医院对内部资全控制没有充分重视。

对医院资金进行管理是医院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并且是最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医院相关人员对医院对内部资全进行控制进管理的过程中, 相关人员对医院资金内控的程度远远不够, 导致很多时候出现忘记记录、少记或者多记现象, 对于一些未达账项没有及时清理, 医院银行帐以及银行对账单出现不对称等现象, 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 使得医院的机会成本大大的增加了, 还有一些情况是医院会利用虚增其收入以及借记资产等方式, 增加其账面的收益, 没有遵循谨慎性、配比原则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 存在很多资金不到位的现象。

原因是很多的, 没有遵循谨慎性原则, 导致很多病患拖欠费用, 有的医保病人短期内不能支付其医药费用, 医院也很难将这些费用全数找回, 使得资金入账不及时, 有时候甚至成了呆账和坏账。有的情况是很多医院性质属于公立的, 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 主要包括大面积的洪涝、流行性传染病等, 公立的医院必须承担起一些相应的社会责任, 但是在承担责任的时候, 没有重视一些合理的财政补偿, 导致了医院资金严重不到位, 资金链条断链等问题, 没有遵循谨慎性、配比原则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二、医院会计中收入要素确认原则应用

(一) 谨慎性原则在医院会计中收入要素确认中应用。

谨慎性原则也叫做稳健性原则, 医院的谨慎性原则贯穿于医院资产、负责、成本以及费用的计量当中, 既不能出现多计量资产以及相应医院的收益情况, 也不能出现少计量负债以及相应医院费用, 始终保持谨慎的确认、计量原则以及态度。在会计实务中,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畴主要包括选择会计政策, 确认会计要素, 计量会计要素, 会计估计等。要遵循谨慎性原则, 改变虚增医院收入以及借记资产等现象, 防止医院在账面净资产、账面资产、账面利润以及账面收入虚增, 资产无限期递延现象, 修正的谨慎性原则注重提出要防止出现低估成本以及费用, 要根据提供的劳务等确定收入确认的条件, 会计信息失去真实性, 出现防止错误判断、报表以及信息导致会计决策失误。在应用该原则的时候要谨记, 不可以断章取义, 要准确理解谨慎性原则, 对该原则不可过度乐观也不可过度谨慎。

(二) 配比原则在医院会计中收入要素确认中应用。

配比原则也叫收入与支出配比原则, 在医院中应用该原则时主要注意, 医院支出也就是费用要和医院由于提供服务获得的收入配比, 达到合理的结余和损益。针对医院中普遍存在的期间不配比, 各个部门不配比以及收支不配比等现象, 在进行医院会计事务操作过程中, 要注重包括医院期间配比、部门配比以及因果配比等。首先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遵循配比原则, 按需进行收支数据的归集, 其次是遵循配比原则, 改变把仓库出库的数目作为核算口径现象, 让最基础的部门最为核算单位, 按会计核算分期来取数, 进行统一的部门核算单位责任落实, 按照实际发生的收支来取数。值得注意的是, 在医院会计核算中会存在一些包括空调供暖费在内的“固定”费用, 需要进行配比, 这些“固定”费用本来应该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计入中心成本核算费用支出方面, 例如物业管理费、空调供暖费等。

(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医院会计中收入要素确认中应用。

这个原则在医院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医院不应该以医院发生的事项法律上的形式来作为确认以及计量的依据, 而是应该按医院发生的事项真正的经济实质来进核算, 这个原则实际上尊重了实际事项的实质, 极大地推动了医院应用该准备的正确性和完善性。该原则在资产、借款费用、核算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存货入账时间、销售收入的确认和计量中都有体现。其中资产上的核算要注意资产是一种经济资源并且在实质上为人拥有和控制, 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应该会计主体的单位。借款费用的核算要注重在固定资产的价值形成以后, 应将借款费用作为当期损益计量。存货入账时间确认和计量要注意, 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相关人员在进行在药物的采购时, 存货入库但是企业未付款, 同时没有具发票、账单的前提下, 尽管没有法律形式, 但是要根据事实估价入账这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核算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中要注意, 对于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出租方保有所有权, 具有出租物的法律形式, 在租期没有到的时候, 经济实质是属于承租方, 这很好地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销售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的时候要注意, 根据交易实质, 风险、报酬的转移, 经济利益流向, 所有权以及管理权由谁控制来确认是否发生了交易, 否则即使是商品已经发出、收到以及价款已经确认都不能认为是完成了交易, 这很好地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总而言之, 遵循会计中收入要素确认原则对医院各项操作以及业务中收入进行确认是医院进行会计工作、会计管理、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新准则的制定一定程度上补充和完善了原来会计准则在医院工作中的收入确认难点问题, 医院会计中收入要素确认原则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才能更好地为医院服务, 使得医院各项业务顺利正常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范卫卫.医院会计中收入要素确认原则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0

[2].李瑞洪, 李辉, 张丽.会计稽核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3].李雪梅.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作用及其在核算制度中的体现[J].北方经贸, 2003

[4].农智红.对医院会计收支配比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 2009

收入要素 第4篇

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逐渐降低成为学术界和社会上讨论的比较多的话题。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会对经济和人们的生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意味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回报产生变化,这样就可能造成收入差距扩大,进而对社会经济状况产生一系列影响,如消费和储蓄等。例如,Daudey和Garcia - Penalosa ( 2007) 认为要素间收入差距会对收入分配格局造成重要影响[1]; 又如Kuijis ( 2006) 认为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对消费率的降低产生了重要影响。图1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 1978 - 2005) 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劳动收入份额比较稳定,大约在60% 左右。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5年之间,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了约11个百分点②。劳动收入份额的逐渐降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经济增长文献中,劳动收入份额的基本稳定不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特征事实( Stylized Facts) 。但90年代以来的一些国家的实际数据表明,这个特征事实在中期和短期来看并不成立。 Blanchard ( 1997) 计算欧洲一些国家的劳动收入份额时发现,该值至少在中期内不是一个常数,他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等四个国家的资本收入份额呈现增长趋势[2]。Bentolila和Saint - Paul ( 2003) 计算了13个OECD国家从1970年到1993年的劳动收入份额, 发现除了英国比较稳定外,各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情况各不相同[3]。

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原因,已经有很多文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白重恩和钱震杰( 2009) 从结构转型和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结构转型带来的影响比较大; 在各部门劳动收入份额变化中,工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贡献最大[4]。黄先海和徐圣( 2009) 利用要素偏向技术进步的思想,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趋势,认为劳动节约型技术是两个部门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5]。罗长远和张军( 2009) 从产业角度对中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化和不同产业劳动收入占比以正相关性同时变化,均加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6]。李稻葵等( 2009) 从宏观角度考察了劳动收入占比与经济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 他们运用跨国面板数据发现二者之间存在 “U”型关系,认为中国还处在这一曲线的下行区间上[7]。

在经济增长文献中,由于符合 “Kaldor事实” 中的劳动收入份额长期来看稳定不变这一事实, 使得柯布- 道格拉斯( Cobb - Douglas) 生产函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为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要素的收入份额就是其产出弹性。另外,劳动和资本之间的替代弹性为1也是C - D生产函数的重要性质。但是C - D生产函数也存在重要缺陷: 一是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为1被很多经验研究所否定,例如Klump等( 2007) 利用美国1953 - 1998年数据估计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 发现明显小于1③[8]; 二是C - D函数不能解释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 三是C - D生产函数意味着技术进步不影响要素之间的边际产出比例的变化,也就是说技术进步是中性的( Neu- tral) ,但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Klump等( 2008) 度量了欧元区1970 -2005年的技术进步方向,发现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资本[9]; Sato和Morita ( 2009 ) 研究了美国和日本的1960 - 2004年的技术进步方向,发现这两个国家的技术进步也是总体上偏向资本的[10]。国内对于技术偏向和资本劳动替代性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一个例外是戴天仕和徐现祥( 2010) 的工作,他们利用1978 - 2005年资本、劳动以及要素收入份额的数据,经过研究得出,我国的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明显小于1[11]。这表明,从总体上看我国资本和劳动之间是互补的关系。

Acemoglu ( 2003) 证明,在长期来看劳动增进性技术进步是唯一的技术进步方式,但是在短期来看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同时存在。如果劳动和资本的替代弹性小于1,那么随着人均资本的增加,劳动收入份额会上升。但资本数量的增加会引起技术的变化,如果技术是偏向资本的,那么资本收入份额会上升。劳动收入份额如何变化取决于人均资本水平和技术的要素偏向性[12]。本文根据这一思想,利用替代弹性不变( Constant E- 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生产函数,从总体上来分析我国1995 - 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原因。 在CES生产函数条件下,同时存在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如果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大于1,那么资本和劳动增进性技术进步也是资本和劳动偏向的; 但如果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增进型技术就是资本偏向的。劳动收入份额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以及人均资本水平。如果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那么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和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使得劳动收入份额降低。

戴天仕和徐现祥( 2010) 估计了我国CES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为0. 736,也就是说在生产中, 资本和劳动是互补的。同时,他们给出了1978 - 2005年的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水平,显示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较快,但资本增进型技术却从1995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所以,从1995年以来,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都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只有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利用反事实分析方法( Counterfactual Analy- sis) ,我们得出: 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对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起了主要作用,资本增进型技术水平下降的作用次之,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模型的模拟结果很好的拟合现实的劳动收入份额数据。模型显示,1995 -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从57. 09%下降到46. 7%,下降了10. 4个百分点,实际数据显示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了10. 8个百分点,从59. 09% 下降到48. 21%。如果把人均资本水平固定在1995年水平,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取现实数据,那么劳动收入份额会降低约21个百分点,所以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的共同负向作用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了21个百分点。在这下降的21个百分点中,劳动增进型技术的增加所起的作用占到了64%。

本研究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如下: 第二部分给出基本模型并解释劳动收入份额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根据戴天仕和徐现祥( 2010) 估计的数据进行反事实分析,分析资本增进型和劳动增进行技术进步以及人均资本的增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作用; 给出本文的结论。

二、模型

假设经济中的生产函数为替代弹性不变的形式( Constant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

Yt为经济中的总产出,Kt和Lt为生产中的资本和劳动力数量,0<α<1为生产中的资本密集程度,At和Bt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σ为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表示在生产中资本和劳动进行替代的难易程度。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资本和劳动获得边际回报:

wt和rt分别为工资水平和资本回报率。因为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Constant Return to Scale),所以我们有:

利用( 2) 和( 3) 式我们可以把劳动收入份额表示为:

继续对上式进行简化,我们可以得到:

其中 。现在φt的变化会引起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两种力量可以引起φt的变动:一是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的相对变化;二是经济中的人均资本的变化。两种力量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5)式是下面进行反事实分析的基础,如果可以得到α、σ和技术水平At、Bt以及人均资本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分析资本深化和技术变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我们把资本回报率和工资之比表示为:

因为资本和劳动都获得边际回报,实际上( 6) 式表示的是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之比。 Acemoglu ( 2002) 定义了技术进步方向为: 相对于要素X ,如果技术进步有助于提高要素Y的边际产出,就说技术进步是偏向要素Y的( Y - Bi- ased Technical Change) 。例如,根据( 6) 式,我们有:

如果 ,则说明资本增进型技术At是资本偏向的,否则就是劳动偏向的。很明显,在这里某种技术的偏向性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

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区分要素增进型技术和偏向某种要素的技术的差别。如果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σ>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增进型技术At提高也会提高资本相对于劳动的边际产出,所以在这里At也是资本偏向的技术;如果σ<1,则At的提高会降低资本相对于劳动的边际产出,现在At就是劳动偏向型技术。所以,在生产中有两种要素X和Y的情况下,要素X的增进型技术是否也是X的偏向型技术,取决于X和Y之间的替代弹性。所以,根据(6)式,在人均资本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之比的变动方向和替代弹性共同决定了资本和劳动边际产出之比的变动方向。

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利用我国1978-2005年资本和劳动数据,估计了类似于(1)式的生产函数,得出了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为σ=0.736,资本密集程度α=0.411。那么,根据(6)式,我们就知道,资本增进性技术At是劳动偏向的,而劳动增进型技术Bt是资本偏向的。给定人均资本,如果At/Bt提高(相对于劳动增进型技术,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更快),会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而At/Bt降低则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人均资本的提高也会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三、反事实分析

在这一部分,根据上文给出的模型和戴天仕和徐现祥( 2010) 所给出的数据进行反事实分析, 来反映各种力量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的影响。表1给出了戴天仕和徐现祥所估计的1978 - 2005年的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④。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从1978-2005年,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较快,而资本增进型技术确呈现出波动趋势,特别是从1995年以来,资本增进型技术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根据表1,我们把At/Bt整理成图2。

从图2我们看出,At/Bt的值越来越小,并且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小于1,根据(5)式,At/Bt的减小会降低劳动收入份额。现在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一是At/Bt的逐渐降低有减少劳动收入份额的趋势,二是人均资本的逐渐增加有增加劳动收入份额的趋势。两种力量的相对变化程度会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最终变化趋势。

与戴天仕和徐现祥( 2010) 一样,我们在计算人均资本时,采用张军等( 2004) 年给出的各省的资本数据[13],各省的资本加总得到全国的资本数据,并且都以1952年的不变价计算,现在数据库已经更新到2005年。劳动力数量的数据取自 《中国统计年鉴2010》。利用上面我们所描述的数据和( 5) 式我们可以得到模拟的劳动力收入份额,见图3。

从图3我们看出,通过( 5) 式模拟得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很好的拟合了实际数据所展示的变动趋势。实际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了10. 8个百分点,从59. 09% 下降到48. 21% ; 而模拟结果显示劳动收入份额从57. 09% 下降到46. 7%,下降了10. 4个百分点。这说明我们所运用的替代弹性不变的生产函数是比较符合现实情况的,也验证了戴天仕和徐现祥( 2010) 所估计的参数的合理性。下面我们运用( 5) 式进行反事实分析,来讨论资本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从前文的理论分析我们知道,资本增进型技术是劳动偏向的,资本增进型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劳动增进型技术是资本偏向的,劳动增进型技术的提高使得劳动收入份额逐渐降低。人均资本的提高也是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提高的。但从表1我们知道,资本增进型技术从1995年开始逐渐下降,所以At在1995年以后对劳动收入份额也有负的影响。我们首先看劳动增进型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注:这里的模拟结果与图3中的模拟结果相同,后面的模拟结果也表示同样的意思。

模拟B不变表示劳动增进型技术固定在1995年不变所得到的结果。

( 一) 反事实分析: 劳动增进型技术Bt的影响

为了分析劳动增进型技术Bt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影响,我们假设资本增进型技术At和人均资本水平取实际数据,而固定Bt在1995年的水平,这样我们就能看出随着时间的变化,在剔除Bt的影响下,劳动收入份额是如何变化的,具体结果见图4。

从图4我们可以看出,如果Bt固定在1995年的水平不变,劳动收入份额在2003年之前是逐渐增加的。为了更清楚的看清Bt的变化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我们把图4的数据总结成表格形式,见表2。

如果Bt固定在1995年不变,那么在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就为60.2%,与1995年相比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3.14百分点。因为在本文中Bt和At在1995年之后都会降低劳动收入的份额,如果Bt不变劳动收入份额不仅没有降低,反而还有升高,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在这段时间内,人均资本增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作用大于At降低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作用。图4中的模拟B不变和模拟结果之间的差距表示了各年份Bt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在表2我们没有给出1995年的影响,因为1995年都取实际数据,模拟B不变和模型结果一样,影响为0。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Bt对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影响越来越大。下面我们来分析资本增进型技术At的影响。

( 二) 反事实分析: 资本增进型技术At的影响

从1995年开始,资本增进型技术At是逐渐下降的,所以At应该对劳动收入份额有负的影响。图5描述了在Bt和人均资本取实际数据而At固定在1995年不变的情况下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趋势:如果At固定在1995年不变,则在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只会比1995年降低大约2.8个百分点,为54.25%。模拟A不变和模拟结果之间的差异反映了各年份资本增进型技术At的影响,见表3。

从上面两个反事实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Bt固定在1995年不变时,劳动收入份额是逐年提高的;而At固定在1995年不变时,劳动收入份额在2003年之前基本稳定不变,也就是说Bt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和人均资本增加的正向影响基本相互抵消。另外,在上文的反事实分析中,我们可以推断出,人均资本增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作用大于At降低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作用。综上所述,1995年以来,Bt对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影响要显著的大于At。我们得出,1995-2005年间,劳动增进型技术Bt的提高,对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三) 反事实分析: 人均资本kt的影响

简要地分析人均资本kt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实际上,从上面的两部分反事实分析可以推断出kt的影响,我们把At和Bt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加总,然后与模型所得到的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kt的影响,模拟结果见图6:如果kt固定在1995年不变,则在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就为36.26%,比1995年下降约21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资本增进型和劳动增进型技术共同作用,使得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了21个百分点。我们可以把上述分析总结成如下形式:

ΔSL(At),ΔSL(Bt)和ΔSL(kt)分别表示由于At、Bt和人均资本kt从1995年到2005年变化所引起的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那么我们有:

ΔSL表示劳动收入份额的总变化。其中ΔSL(At)<0,ΔSL(Bt)<0,ΔSL(kt)>0。根据上面反事实分析我们可以列出下列方程组:

解上述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出ΔSL(Bt)=-0.135,ΔSL(kt)=0.107,ΔSL(At)=-0.076。如果人均资本固定在1995年不变,劳动收入份额会下降约21个百分点,并且由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所引起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解释了总降低份额的64%。所以劳动偏向型技术进步对1995年以来我国收入份额降低起到了主要作用。

因为在2004年,劳动收入份额的计算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分离计算方法的变化对数据的影响,在此我们来分析Bt的变化对1995 - 2003年的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7) 式现在变为:

根据上述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出ΔSL(Bt)=-0.085,ΔSL(kt)=0.081,ΔSL(At)=-0.044。如果人均资本固定在1995年不变,2003年劳动收入份额会比1995年下降12.9个百分点,其中劳动增进型技术的变化解释了下降总份额的66%,资本增进型技术解释了其余的34%。这里得出的结果与1995-2005年所得出的结果基本相同。

四、结论

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逐渐降低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上讨论的热点话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很多研究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当然,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不一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有很大差别。

本文利用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函数,分析了我国劳动收入份额从1995 - 2005年降低的原因。 根据戴天仕和徐现祥( 2010) 的估计,我国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弹性小于1,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是劳动偏向的,而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是资本偏向的。1995年以来劳动增进性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而资本增进型技术却出现了下降趋势,这两种力量都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另外,人均资本是逐渐增加的,在替代弹性小于1的情况下,人均资本增加有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两种技术的负向影响和人均资本提高的正向影响共同作用,导致了我们所观察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轨迹。

在两种技术对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中,劳动增进性技术Bt(资本偏向的)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起到了主要作用。如果剔除人均资本增加的影响,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会下降约21个百分点,其中Bt的提高能解释下降份额的64%,At的降低解释了另外的36%。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为什么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很快而资本增进型技术却出现了下降趋势? 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对此进行解释。

鉴于人均资本增加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影响,我们应该逐步提高人均资本水平。在这里我们没有区分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实际上应该包含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另外,我们应该分析资本增进型技术是由哪些因素所影响,因为资本增进型技术水平提高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是有好处的。

摘要:本文运用替代弹性不变的生产函数,分析了我国1995-2005年劳动收入份额降低的原因:资本和劳动替代弹性小于1,劳动增进型技术是资本偏向的,对劳动收入份额有负向影响;资本增进型技术是劳动偏向的,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正向影响,但1995年以来资本增进型技术是逐渐下降的。人均资本的增加有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以及人均资本共同作用产生了我们观察到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在劳动和资本增进型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所产生的影响中,劳动增进型技术解释了其中的64%,占主导作用,资本增进型技术的下降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作用次之。

收入要素 第5篇

1 我国现阶段不存在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矛盾

首先, 在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会导致私有制的产生, 从而与实行按劳分配的初衷相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话, 劳动者可以将个人的消费剩余转化为投资, 而投资是具有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的, 属于商品经济的范畴。这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按劳分配理论就具有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性质, 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要求产品经济、计划经济, 两者是相矛盾的, 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

其次, 按劳分配的逻辑过程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逻辑过程是相矛盾的。按劳分配的逻辑过程是先将公有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私有的劳动力资料投入生产中, 生产出产品后, 做必要的社会扣除, 即拿出补偿投入的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部分和用于储备的部分, 最后将剩余下的生活消费品进行产后分配, 即按照按劳分配的方式进行产后分余。按劳分配是先进行生产, 最后再进行分配即付给劳动者报酬。商品经济的逻辑过程是先购买投入品即物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将购买品投入生产, 生产出产品后销售获得货币, 去除成本投入即可计算盈余。商品生产是在将购买投入品时就已经确定劳动者的工资, 因为劳动作为生产要素, 劳动力价格是成本的一部分, 只有确定劳动力价格才能确定产品成本进而计算商品销售价格, 所以劳动力价格是在生产开始前就确定的, 这与按劳分配的逻辑过程是相矛盾的。

按劳分配的逻辑过程:

商品生产的逻辑过程:

最后, 按劳分配与市场经济中企业计算盈亏的规则相矛盾。市场经济中企业计算盈亏是指企业的销售收入减去企业的生产成本 (耗费的生产资料的价格和劳动力的价

格) , 剩下的部分即为企业的利润, 存在一个盈亏的临界点。但是在实行按劳分配后无法界定盈亏临界点, 即何为盈?何为亏?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 由个人主观决定。所以按劳分配违背了市场经济中企业计算盈亏的规则。

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涵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社会根据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和贡献向所有者分配报酬。

因为生产力水平不够高, 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统一的公有制, 产权还分属于多元私有主体, 所以生产力条件要求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而且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前提必须使生产要素属于多元主体, 所有权多元化, 即不同所有者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 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时才能使不同要素所有者按照生产要素的预期贡献获得报酬。同时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在全社会范围内适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现形式是通过价格实现, 要求社会经济形式是商品经济形式,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经济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对象既有消费品又有投资品, 这也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同时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层次不是单一的, 既有社会对企业的分配, 又有社会对个人的分配, 还有企业对个人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保证了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利益, 调动了其投入积极性, 具有历史进步性。

3 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现实可行性

由生产要素价值论得出要素分配理论的观点最早由19世纪初期法国经济学家萨伊提出。他认为, 生产有三个要素:资本、土地、劳动, 这三个要素又是价值产生的源泉, 因此, 每个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 即资本家得到利息, 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 工人得到工资。马克思把萨伊的这一理论讽刺地称为“三位一体公式”, 即资本—利息, 土地—地租, 劳动—工资。马克思批判这一公式, 认为它否定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

马克思虽然否定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 但并没有完全抛弃它, 而是将其修改为:“资本—利息;土地所有权 (即对土地是私有权, 而且是现代的、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土地私有权) —地租;雇佣劳动—工资。”并指出:“这样, 这个公式应该包括各种收入源泉之间的联系。”马克思在谈到分配问题时强调:“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 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 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他在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就是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生产的条件, 即我们所说的生产要素;分配的对象则是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 (消费资料) 本身, 而不是物质财富或消费资料的价值。因此, 我们通常讲的分配方式也就是指由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的分配所决定的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从上面的引文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也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消费资料。

马克思所倡导的按全部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前提条件是全部生产要素必须私有制。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 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分为按劳分配和按劳动力价格分配。按劳分配要求有三个前提条件:物质生产资料公有、劳动力要素私有制、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按劳动力价格分配也有三个前提条件:物质生产资料公有、劳动力要素私有制、市场经济和产品经济。个人收入分配规律的选择是由四个方面因素决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要素所有制、社会经济形式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不够高, 社会经济形式是商品经济形式,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经济方式。生产要素所有制名义上是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 但实际上我国公有制的成分越来越低, 所有制实现形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因为我国现在不是计划经济, 不是产品经济, 只有部分公有制成分, 结合图2得出我国目前不能实现按劳分配。再分析图2得出:我国目前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 劳动力作为其中一个要素也参与分配。劳动力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是按劳动力价格参与分配。

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规律仅仅是简单地按生产要素分配,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现在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 但笔者认为现在我国达不到完全按生产要素的实际贡献进行分配的水平, 甚至连按生产要素的预期贡献进行分配的水平都达不到。这是因为劳动力的价格在分配中被人为地恶意压低, 劳动力的价格远远低于劳动力的实际贡献。而且在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过程中, 对各个生产要素的贡献率的评定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准, 贡献评定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且劳动力的贡献比例被人为压低。所以我国目前不具备实行按生产要素贡献参与分配的客观公正环境。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所有制结构是多元化的, 社会经济形式是商品经济形式,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经济方式, 因此个人收入分配规律只能是按全部生产要素分配。

摘要:目前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个人收入分配规律的观点很多。国家的政策方针指出我国采用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目前采用按生产要素贡献进行分配的分配政策。其实我国目前不具备实行完全按劳分配的条件, 也达不到完全按要素贡献分配, 我国目前的个人收入分配规律仅仅是简单地按生产要素分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收入要素】相关文章:

工行收入证明收入07-14

欣赏要素05-07

内容要素05-08

市场要素05-10

美学要素05-21

决定要素06-07

培养要素06-11

价值要素06-23

要素特点06-25

集聚要素06-28

上一篇:构造地球化学下一篇:基础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