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创新范文

2024-08-11

新媒体的创新范文(精选12篇)

新媒体的创新 第1篇

1 电视媒体所面临及存在的问题

有关数据显示,国内人们观看电视的次数及观看时间下跌严重,在北京,甚至一年之间下跌40%。不仅仅是中国,其他国家也存在这一现象,只不过没那么严重,相同的是,观看电视的人群都呈现高龄化现象,即看电视的群体大多是中年人和老年人,年轻人甚至小孩都热衷于一些新型的电子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这些电子产品功能齐全,携带方便,是电视所不能替代的,而电视上的节目,新闻等却可以用在手机,电脑上观看,且可以选择想看的任何电视上有的视频,甚至有些视频节目电视上不一定有,在网上却能搜到,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率越来越高,电视的开机率便急速下降。新媒体逐渐抢占电视媒体的市场。

此外,电视媒体的盈利主要通过广告的插入及收视费来获取,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电视收视率严重下降,收视率的降低自然也对广告效应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广告的市场也逐渐被新媒体所占领,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新媒体的冲击影响简直是恶性循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电视媒体必须找到相应的策略,这样才能保住其市场地位。

2 电视媒体的创新策略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电视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缓解这种局势,电视媒体应该立即更新优化自身的功能。此外,面对新媒体的强大冲击,电视媒体应采取融合发展的方式,即在一定程度上将新媒体与电视媒体进行融合,共同发展,达到互利共赢的局面。

2.1 拓展电视观看平台,获取更多视频资源

传统的电视节目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作为视听类平台,电视媒体在音频内容上自然不能落后于新媒体,尤其是点击率高的资源内容,更要加大开发力度,面对新媒体,电视媒体要更多地参考其优势,如新媒体相对传统电视媒体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新媒体如电脑手机平板,通过互联网的连接后,可以在相关视频软件或者网页上观看任意资源,传统的电视则是固定的节目频道,观众只能观看电视提供的内容进行选择,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而新媒体则完全是相反,人们想看什么完全可以主动搜索,这也是新媒体备受欢迎的原因,所以,在这方面,电视媒体完全可以效仿这种方式,除了在原有的电视节目的基础上提供与新媒体一样的通道(视频软件、浏览器),从而提供一个观看更为广阔的视听空间[2]。

2.2 加强电视的互动性

新媒体技术中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互动性强,对于观看视屏的人们来说,除了观看内容外,还可以对所看的内容进行评价交流,其中最常见的交流平台有论坛,贴吧,在这些平台上,人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尤其是现在有些视频软件拥有弹幕功能,人们可以在观看的同时进行评论,这些平台除了满足人们的表达欲外,还能促进人们对影视作品的更深了解[3]。而电视因为是单向传播,不具有这种交流性,也使人们观看更加被动,电视可以利用这种方式开通或者创造交流评论的通道,供人们进行评论,如电话、短信、电子邮箱以及留言板等方式。现如今,人们除了文字评论外,还可以将自己所拍的照片,视频等发到网上。

2.3 电视与网络互相合作

以上两点都是在电视连上互联网的基础上才能实行,电视与互联网的相互合作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互利共赢的结果,因此,电视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应该只是竞争关系,更多的是要相互合作,多平台、多渠道地观看交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3 结语

网络时代的信息多元化,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电视这种传统的观看方式不应该也不会被取代。如今,电视媒体快速发展,已经很好地和网络媒体融合,重新得到人们的关注,电视媒体虽然没有新媒体便捷,却也有新媒体无法取代的地方,两者共同发展,在以后的道路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快捷的方式。

摘要: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我们如今的娱乐方式变得更具多样性,尤其是手机,电脑。手机几乎人手一台,它满足了我们更多的需求,除了打电话,更多地用其来上网、看视频、看新闻。在这些新媒体的普及下,电视媒体的地位逐渐下降,并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新媒体的方便快捷优势使电视逐渐被取代,因此,在这个充斥着新媒体的时代下,电视媒体要想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顺应社会的潮流与未来的发展进行改革与创新,与新媒体共同存在共同发展。

关键词:电视媒体,新媒体,创新,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国力.中国电视没有竞争环境和竞争精神[J].IT时代周刊,2014(45).

[2]李淑金.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方案的设计与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新媒体的创新 第2篇

再来看看“大地艺术”的兴起。虽然国内有许多批评家对于张艺谋的电影往往抱有怀疑的态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张艺谋在运用各种手段对艺术的表现上有着独特的天赋。从电影色彩的追求到《图兰朵》现场表演的现场环境运用,他无时无刻不在动用各种元素刺激着人们的视觉神经。屏幕有限、舞台有限,而天地无穷。自从张艺谋找到大地这个巨大的画布后,他一定会对于可调动元素的丰富而沾沾自喜。江水、远山、树林、渔船……都可以作为道具供组合出不同的画面。加之强大的灯光辅助,一切色彩的运用都是那么有条不紊,激动人心。当我们把视线从漓江拉开,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在国内众多的现场活动中开始运用更多的视觉效果塑造独特的大地形态。比如上海APC会议水幕电影开幕,2004雅典奥运会开幕式等,其背后都是各种高科技手段的支撑。

二、对视觉传播的的本质特征及规律的再思考

科技的进步,人类审美情趣的多样化,孕育着各种新的视觉样式的形成,视觉表现方式也将更加生动和更具有参与性。怎样造出完美而又不同与以往的视觉样式呢?怎样重构新鲜、实在的视觉阅读方式?怎样应用新手段和新技术条件创造新的符合人们新审美精神的新图像?怎样制造“知觉的尖锐化”,来最终引导人们的行为?这都需要对视觉本身及其传播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视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最主要的途径。

人类之于世界的直观面对式的生存方式,决定了人类与世界的感官联系的必然性,决定了感觉经验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而人的不同的感觉器官在获取感觉经验方面的作用地位又存在着巨大差异。黑格尔早就指出,在人的所有感官中,惟有视觉和听觉是认识性的感官。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把握世界的方式不是视觉就是听觉,抑或视听同时动用。科学实验表明:视觉获取的信息量占人类获取信息总量的70%,听觉占20%左右,其他感觉器官的获取量仅占10%,视觉在整个感觉器官中显然居于主导和基础地位。这不仅因为“看”的感受和方式是人衡量现有生存环境,寻找新的生存环境的主要标准和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而且人类一切有目的而非盲目的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觉经验的获得都必须有视觉的指引。

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从认知开始的,没有认知就没有一切。因而认知是决定视觉传播的第一关,也就是说成功的视觉传播必须是首先易于认知的。日本庆应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小谷津孝明指出:人根据感知处理信息的种类和程度,进而左右记忆。也就是说感知决定人接受什么样的信息和接受到什么程度。[4] 不同的视觉传播可以得到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它可以强化或减弱对事物的认知度。成功的视觉传播可以使信息快速、准确、完美地被受众接受,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

新媒体的创新 第3篇

关键词:微课 教材 编辑 创新

一、“微课”热在新媒体时代已成为趋势

所谓“微课” “Micro Course”(微课程)、“Mini Course”(迷你课程)是以高效课堂为目的,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按照教学目标要求,记录学生与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难点、重点、疑点)或各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学活动过程。我认为,微课是建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微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的本意是“FlippedClass Model”,通常被称为“反转式课堂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课,布置作业,学生课余时间做练习,先教学,后学习巩固。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预先完成知识的学习,随之,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发散思维、小组活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普及,使“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变得可行、新鲜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意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而学生本人、课堂和教师的角色则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微课其实是在学生有一定程度预习基础上,把课堂上时间分解成一个有一个较短时间段,从而进行的教与学环节的组合。

2000年,美国MaureenLage, Glenn 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在论文 "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中介绍了他们在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经济学入门”时采用“翻转教学”的模式,以及取得的成绩。2000年,J.Wesley Baker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论文"Theclassroom flip: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side"。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具有了初步形态。

网络上炙手可热的美国可汗学院课程,其实就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小”课程,讲授知识点是其核心、关键。自此开始,把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师授课的“微视频”称为“微课程”。这也许就是微课的起点。

1、 微课符合学习主动性的要求

心理学、传播学等研究显示,一个普通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在10分钟左右。因此可以说,微课的发展与推广具有一定科学性,符合学习规律,适应现代人时间碎片化、心里稳定性较差的客观实际。网络资料显示:在各地教师培训微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普遍反映,微课程的时间一般不建议超过6分钟,超过6分钟后,人们观看视频就感觉有些冗长,注意力集中度就会下降,影响效果。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所谓“信息传递”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阶段。而 “吸收内化”阶段往往是难点、重点,学生会感到困难,有挫败感,从而,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微课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已不是重点, “吸收内化”是课堂上互动完成,成为课堂中心,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促进了学生吸收内化的有效性,主动性,落实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2、 微课符合新技术发展的趋势

学生学习中对新技术、新媒体十分有兴趣,而新技术的发展也为教与学的高效性提供了很好的支撑。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通迅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广泛应用,微课有了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例如:研究发现,美国萨尔曼·汗的教学视频就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 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而像我们同坐在一起,共同学习,一同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 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的传播,这种录制教师上课的“微视频”和“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中教师辅导疑难”教学组织流程相结合的“微课程”逐渐开始在国内流行。

在校园里,学生利用自己的电脑和手机通过无线上网。移动、联通、电信、WIFI无处不在,方便至极。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自己的手机等装备(或者其他的设备,如iPad、三星平板电脑、MP4播放器等)学习原来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传递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上课讲授的关键内容(教材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自主學习,上课则帮助学生解决不懂的问题,师生互动讨论,或者给予学生个性化的辅导,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追求教育改革的人们的浓厚兴趣。

3、 微课认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微课本身就是基于不同学习者对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时间、不同学习地点、不同学习成本、不同学习方法的碎片化需求。所以,微课认同学习者对知识的管理,我认为其实更是一种学习者自我需求管理。他们拷贝微课内容后,具有了选择的权利,让学生觉得自己需要、喜欢的内容,就可以反复学习,不需要、不喜欢就不看,基本掌握就行。对学习者个性化的尊重是教育理念进步的体现。即使在课堂上,微格式教学也为学习者注意力、精力分配提供了个性化选择后,知识损失最小化的可能。

二、微课教材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十分重要

通过对微课的研究,微课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是“微课”的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播放时间较短,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第二,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其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内容更加精简;第三,微课资料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资源容量较小。第四,微课的微型化、碎片化。

面对微课的特点,教材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练习册、活动册、及配套资料、电子版、在线式教材等等。而微课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微课要配套相关预习、复习、巩固的教学、学习材料,其教材必须具有明确的资源性、针对性、开放性、评价性。 同时,教材的贯通化、系列化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出版社、出版公司都要考虑:微课程将会向着系列化发展,与之配套的教材应朝着贯通化、系列化方面发展。

三、微课教材的编辑技术需要创新

1、微课教材的编写与编辑应具有开放性

微课教材都应具有电子版和纸质版教材,电子版教材和纸质教材之间,不是排斥的關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各有各的用处。它们结合在一起,我认为才是一个全方位的,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的教材。前面讲到,微课是基于不同学习者对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时间、不同学习地点、不同学习成本、不同学习方法的碎片化需求,是以对知识点吸收内化为重点,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变革,所以。学生参与、教与学互动理应成为微课教材开放性的重要标示。微课教材一定要有学习者参与,站在学习者的主体角度,体现体验式特点,同时具有验证性功能,如:在教学内容前面列出推荐书目、主要内容提要,在教学内容后面,要有学习任务单、学习能力测评单、知识能力发展案例及展望等。华东交通大学理学院教师涂晓斌讲授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绪论”,将平时学生提出的不理解的问题、难点记录下来,用出色的画面组合、生动的表现形式得到广大学生好评,一举获得全国高校微课大赛一等奖。

2、教材的编辑要善于利用新技术

微课的教学技术运用决定了微课教材编辑要善于利用新技术。编辑技术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微课教学软件技术,准确理解微课本质,才能做好微课教材的编辑工作。

微课大致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

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使用的技术包括:

使用录制屏幕工具

如:Camtasia Studio工具软件。该软件录制后自动生成视频格式,还能对录制内容进行字幕添加。

使用PPT自带功能进行清晰画面的录制。如何添置手写板。如何熟练使用iPad相关软件,如:educreations或showme或是explaineverything。甚至包括:一些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软件的运用。

这些新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意味着对教材编辑工作新技术的要求。如何排版、如何配套电子版教材、如何方便相关资料的查阅等等。这些都建立在编辑人员对新技术的理解与掌握基础上。

四、教材编辑的“慕课形态”

最初的微课只是作为一种多媒体教学手段被大家认识,随着全球范围的慕课大潮,使得微课的发展遇到崭新契机。所谓“慕课”(MOOC),MOOC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端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 。通俗地说,慕课是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协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

“M”代表Massive(大规模),第二个字母“O”代表Open(开放),三个字母“O”代表Online(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第四个字母“C”代表Course,就是课程的意思。

面对慕课这一 “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微课教材必须具有电子版、在线的开放性,这就是我所说的“慕课形态”。

如何使教材具有慕课形态?首先教材是基于同一课程体系下的资源组合。教材编辑要对课程体系较为清楚,对体系中的前因后果、知识的关联有认识。电子版教材编辑过程中对关联知识点加以链接,是使用者十分方便的在线获得相关资料,甚至是相关课程、教材。第二,教材编辑在组稿过程中,充分利用慕课在线平台优势,大量组织教师、学生参与编写、体验、验证、修改、评价微课教材,确保教材内容知识前沿、表现形式喜闻乐见。第三,教材编辑要充分利用新技术,多形式展现教材的适应性。教材编辑要了解学生所处学校的资源情况,利用新技术开发适合多平台的微课教材,使其从分具有慕课形态。例如:教材版本要与手机、平板电脑、台式机等终端适应,开发APP等等。学生在线使用教材过程中,能随时提交作业,随时将问题提出,引发讨论,教师可以根据在线情况(时长、作业内容、讨论参与度等)给出建议和成绩。这样,微课教材就具有了慕课形态,当然,对教材编写者、编辑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微课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与课程改革密切结合,符合现代社会学习碎片化的需求,所以对微课教材的研发与编辑也应顺大势而为,技术是基础,理念是驱动力。在微课教材编辑过程中,对微课本质的认识,对编辑新技术的掌握,开放的编辑理念都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井淑川, 孙淑艳.网络教学资源制作方法初探[J].天津电大学报, 2012,(4).

[2]金利.云计算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与思考[J].电子制作, 2013,(12).

新媒体环境的社会创新治理 第4篇

(一) 新媒体的概念

目前对于新媒体的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新媒体是网络媒体;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互联网实验室认为新媒体就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 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 以电脑、电视、手机、个人数字助理、视频音乐播放器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 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方式, 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确投放、点对点的传播, 如新媒体博客、电子杂志等。对于新媒体的定义, 很难对其进行准确无误的概括, 但其却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简单意义上理解的话, 新媒体就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 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二) 新媒体的特征

1. 全渠道传播。

信息传播再也不局限于报纸杂志, 客户端的种类越来越多样与先进, 电脑、手机等通信工具带你随时了解全球各地发生的各种事情。

2. 信息发布快速与全面。

只要有信号, 各种热点事情可以随时被大众熟知, 有些事情政府还未通过各种官方机构传达, 民众就已经通过微博、微信等进行了信息转发, 掌握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并用精炼的词来表达他们的观点, 方便下一个信息接收者对事件进行了解。

3. 传播过程中全民参与。

传播信息再也不是特定机构和单位的事情了, 民众自己成为记者, 每个新媒体用户都可以对周边的新闻进行挖掘与报道, 开放性增强是新媒体的一大特征, 广大民众再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权力部门发布的信息, 而是广泛地参与信息的传播过程。

4. 内容丰富, 表现形式多样化。

短信、博客、播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使各种社会热点事件、政府行为、突发事件、娱乐新闻都能在短时间内被大众熟知, 海量信息瞬间传递到全球各个角落。信息传播形式也不再局限于以前的文字和声音, 而是加上切合实际的图片和唯美的视频, 带给人们听觉视觉上的立体享受。

5. 传播行为互动加强, 受众选择性增加。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 信息发出者和接受者可以通过留言、对话、评论等方式进行交流, 各种思想可以借助新媒体摩擦出火花。受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接受各种信息, 自由阅读, 扩大信息量。

二、什么是社会治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使用了社会治理概念。

社会治理的观念注重要实现“社会本位”和“权利本位”, 强调社会要和政府一起建设国家, 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权利要得到保障;社会治理的观念注重自治与服务, 虽然政府还是管理社会事务的核心权力机构, 但是要合理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努力做到建设服务型政府;社会治理的观念注重平等与合作, 政府与民间社会要建立起合作的关系, 才算得上圆满的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观念注重参与和协商, 鼓励公民要积极寻求有效的途径参与社会事务, 努力成为社会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总的来说, 社会治理是以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为核心, 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 针对国家治理中的社会问题, 完善社会福利, 保障改善民生,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平, 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的过程。

三、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创新治理

(一) 新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

首先, 新媒体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新媒体是从事各种新闻的收集、加工与传递的, 作为社会的一员参与社会事务, 受社会的管理与控制, 协助政府处理社会事务、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从这一角度来看, 新媒体是社会治理的主体, 它的具体作用有:新媒体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桥梁, 既帮助政府做宣传工作, 又动员公众参与社会事务。新媒体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收集信息, 并对虚假信息第一时间进行辟谣。新媒体给了公众畅所欲言的机会, 发表不同的意见、态度, 宣泄情绪释放压力, 从而激发大家对社会事务的热情, 引导公众通过合法的渠道去维护自己的利益, 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因群众采取暴力手段去维权而造成的重大损失, 既维护了政府形象, 又赢得了民众的信任。

其次, 新媒体是社会治理的客体。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 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因为行为不当或者虚假新闻没有得到合理处理时给社会造成不良后果。一些媒体机构为了盈利, 会故意制造话题, 引导舆论, 对一些事实进行片面化的报道甚至是歪曲, 这极其影响政府形象, 造成信任危机, 加深民众与政府间的误会。作为社会治理的客体, 新媒体有必要被政府与民众监督, 帮助其改善功能, 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 新媒体是社会治理的工具。合理运用新媒体, 有助于加强政府能力, 塑造服务型政府。政府可以利用新媒体公布大量信息, 随时让公众了解政府官员的办事进度与效率, 使办公逐渐透明化, 电子政务渗透大众的生活中, 拉近政府与民众的距离。

(二) 新媒体给社会治理带来的机遇

社会治理可以借助更多的信息平台, 从而提高办事效率。仅仅依靠报纸、杂志向大众传递国家新闻、方针政策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社会治理借助新媒体不仅改善了治理方式, 而且降低了社会治理成本, 更多的群众及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借助新媒体来认识世界。社会治理的相关体制和流程也得到相应的改善, 电子政务的良好运行就是很好的证明。

在新媒体环境下, 舆论监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对相关事务的态度与看法, 揭露事实的真相, 民众可以通过多渠道与政府进行沟通, 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社会冲突, 而且能够督促政府公务员提高自身素质与办事能力, 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随着政务公开的推行, 政府办事的透明化提高, 利用新媒体就有效地避免了暗箱操作、权钱交易。

新媒体环境下, 政府再也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 社会中的治理主体趋向于互动合作状态。在新媒体环境下, 各种社会阶层的人、各种利益的诉求者能够平等地坐在一起进行沟通和互动, 共同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严格的组织结构、严格的上下等级无形中被打破, 这样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加强, 信息的传递也更为便利与顺畅, 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提高, 决策者的决定也更能有效实施。新媒体环境为社会治理凝聚了各方的人才出谋划策, 利益需求得到合理的满足, 合作公治成为一种新型的决策方式, 社会稳定得到维护。

(三) 新媒体给社会治理带来的挑战

新媒体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导致群众性事件的扩大。不同于传统媒体对政府的辅助、宣传作用, 发布的信息大多数是积极正面的, 新媒体利用自身的优势, 给民众提供了畅所欲言、发泄不满、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 但这种现象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对民众进行鼓吹, 散布谣言, 激起民愤, 进而组织非法群众运动, 成为暴力事件的导火线。如果群众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引导, 将会带来惨痛的后果。

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可能发生扭曲异化。虽然新媒体的兴起提高了社会组织的办事效率, 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暴力现象的出现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网络暴力者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在网上随意散布谣言, 对特定的人和事进行肆意地歪曲、诋毁, 造成对当事人的名誉损害。针对一些事件, 网络暴力者利用新媒体让群众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将虚拟空间的矛盾引向现实社会中, 从而引起社会冲突。

新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可能妨碍社会事务的合法解决。特定的事情并非摆道理就能解决, 相关的行政和司法部门必须介入, 按照法定程序对事件进行判决。在新媒体的影响下, 大量的新闻在第一时间被民众熟知, 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 一时之间民众通过各种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 加上网络推手有意引导, 把一系列已策划好的信息传递给民众, 民众就由原来言语上的干涉逐渐过渡到行为干涉案件的审理, 介入法律审判机关, 对行政司法机关施压, 妨碍社会治理的进程。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 对社会治理的相关负责人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相关的要求。新媒体的一大特点就是信息量大、快、全, 因此, 要求负责人要有灵活筛选信息引导舆论的能力, 及时传递正能量, 对谣言、恶意信息及时处理, 对一些突发性的事件有极强的应变能力, 及时稳定民心, 深谙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思维方式。

(四) 力求新媒体环境下社会治理创新

良好的新媒体环境是社会治理顺利进行的前提。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是历史所趋, 政府治理要积极适应新的历史潮流, 同时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督,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对相关言论进行规范与治理。正是因为法律法规的出台滞后于新媒体的发展, 才会出现各种道德失范行为, 社会秩序才被破坏。在此基础上, 社会治理的负责人要对网络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 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来散布谣言、制造社会恐慌。

社会治理过程中要加强对虚拟组织的管理。虽然信息量大是网络的特点之一, 但不可否认的是, 当今网络上传播的信息越来越哗众取宠, 娱乐新闻不断, 花边新闻层出不穷, 记者报道新闻越来越和新闻的本质产生偏差, 为的是博眼球点击量, 对政府的报道也片面化, 只是为了提高收视率, 不惜报道虚假新闻, 对政府工作人员的不良行为肆意报道, 激起民愤, 对公务人员的正直行为却视而不见, 对政府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夸张宣传, 却忽视了报道政府工作的全貌。这些现象的存在, 都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因此, 社会治理的顺利进行, 必须依靠法律法规对虚拟组织进行管理与监督。

领导干部是“领头羊”, 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是社会治理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领导是新知识、新技能的最早接受者, 他们对新媒体的适应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体水平。一方面领导干部要积极转变观念, 适当地把自己的权力交给新媒体, 学习新的社交媒介, 与民众进行沟通交流。另一方面, 政府工作人员要学会审时度势, 引导舆论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要及时收集舆情, 分析舆情, 引导舆情, 控制突发状况, 事后做出舆情评估, 并创建合理的舆情处理机制。

法律法规的完善力度要紧随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对互联网的管理一直是政府管理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 相关的法律法规总是在不良事件产生以后才敲响警钟。为了互联网的健康运行, 民众生活在良好的新媒体环境下, 相关部门必须制定法律法规对新媒体进行约束, 对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尤其对那些不负责任鼓吹虚假新闻的行为, 散布谣言重伤他人、国家的行为, 应该依法追究责任, 引导民众重新认识言论自由的含义。对于报道虚假新闻的当事人, 也应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积极倡导媒体实名制, 这样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引导民众通过正确的交往方式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捷。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 各种媒介给民众带来了海量信息、视觉盛宴, 民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提高, 政府的办事效率也大大提高, 电子政务作为新型的办公方式逐渐流行起来, 政府转变角色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社会治理依靠的是民众和政府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 相关部门政策法规完善的速度严重滞后于新媒体发展的速度, 新媒体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运用存在很多漏洞, 影响着社会秩序的健康运行。因此, 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环境, 正确发挥新媒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治理,创新

参考文献

[1]包心鉴.政府治理创新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4.

[2]周红云.社会管理创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3]张昕.转型中国的治理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赵春丽.新媒体时代政府社会管理思维的新转变[J].社会主义研究, 2012 (1) .

[5]李培林.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的新任务[N].人民日报, 2011-02-22.

新媒体的创新 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新闻;传播;创新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在时空上的限制,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自由、便捷、快速,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新媒体融合了互联网信息技术,新媒体传播的低门槛性使得一些虚假信息被肆意传播,严重扰乱了新闻传播市场,给新闻传播管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在新闻传播中,新闻传播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想发挥新闻传播的作用,就必须创新新闻传播管理模式,提高新闻传播管理的有效性。

1 新媒体兴起的原因和简介

我们之所以可以步入新媒体时代是由于大众娱乐的需求。首先,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娱乐形式也向碎片化转变,这也是当前娱乐形式的主要特点。其次,娱乐的互动性逐渐增强,如今,人们之间的交流大多都在网上进行,在新媒体上人们可以进行跨时间和空间的互动。最后,新媒体门槛较低。传播形式非常多,形式非常简单且容易实现,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择关注的对象与话题,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主体和客体,每个人都可以阅览自己需要的信息。

新媒体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互动传播为特点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具有交互性和即时性,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更加自由,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不再单一,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得到保障,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传播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的创新 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 传播学 播音主持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209-01

1 何谓新媒体

作为新生事物,新媒体一直处在发展变化中,而各界人士也尚未对其做出明确清晰的定义。大体上说,新媒体是依托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进步而在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媒体类型,诸如:手机媒体、博客、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将文字、视频、图片等融合于一体,从而具有很强的视听性。

2 新媒体的传播学新特点

2.1 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渠道,而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成熟,传统媒体逐渐突破自身在传播方式方面的限制,并将各类传播手段运用到信息传播上,从而将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变为受众可以自主选择收听、收看时间和地点的传播模式。这一转变为受众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从而使他们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并使信息传播更加灵活和开放。

2.2 超细分化的受众

在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呈现出小众化和分众化的特征。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媒体的不断变革都使得受众的细分化成为可能。受众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选择收看、收听的节目,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使得每个用户都能拥有制作节目的能力,从而使节目形态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3 新媒体环境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要求

3.1 角色转变要求

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的角色不仅是转述者和沟通者,而且逐渐成为内容生产者。除了自身所在的广播电视媒体,播音主持人大多都有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平台,而鉴于播音主持人自身所具有的社会影响力,这些信息传播平台往往受到很高的关注,而这也使播音主持人不能在这些信息传播平台任意表达个人思想。他们所表达的意见必然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甚至会大于他们在从事本职工作时所带来的影响,有时公众还会将这一影响与其本职工作相联系,继而会影响传统媒体对信息的传播。由此可见,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新媒体下的工作环境也要求播音主持人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文化素质。

3.2 综合能力要求

在新媒体语境下,各类媒体日渐融合并互相影响。虽然新媒体的发展无法取代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却促使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渐发生变化。举例来说,由于新媒体具有快速传播信息、互动性强和全面信息覆盖等特点,传统媒体需要打破固有的单向传播模式,电视媒体与互联网和手机的结合就是这一转变的力争。通过与新媒体结合,一方面电视节目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再传播;另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加强节目与受众间的互动程度,吸引受众参与到节目中。一些节目甚至在微博平台上开设访谈版块,从而实现与受众的线上互动。这种转变也要求播音主持人不仅需要具备在传统媒体工作时的业务能力,同时也需要拥有全媒体观念,学习和运用在多媒体融合背景下作用所需要的技术和能力。

3.3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求

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不再局限于原来的职能划分,而是需要更多地接触节目制作的多个环节,只有这样播音主持人才能实现与节目更好地融合。而介入节目制作中则需要播音主持人勇于创新,在节目中融合富有新意的内容。

4 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人才的创新培养思路

4.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播音主持教学应充分利用专业小课的特点,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创设针对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话题讨论,并在此过程中融合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的教育。还可以通过设计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小课内容,以体现出播音主持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并借此提高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通过仿真和模拟广播电视主持的创作全过程,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节目的播音主持特点及创作手法,从而达到延伸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目的。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本内容,开放的信息渠道既能提高学生检索和遴选咨询的能力,也可以提供学生喜爱的教学课件,从而使教学更加鲜活并具有实效性。

4.2 专业课程教学及实践应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要求

首先,播音主持人的思维与语言能力需要加强。新媒体语境下,信息渠道不断增多,网络语言持续泛滥,主持人不仅要在纷繁的信息中提取精悍,还要避免因受网络语言的影响而导致节目不够严肃。网络语言有其适用的虚拟网络环境,而播音主持人面对的是现实社会中的人,因此需要对网络用语进行甄别使用。其次,播音主持人应具备操控硬件设施的能力。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播音主持人将更多融入到节目制作过程中,因此,操控硬件设施成为必备能力之一。也只有能够操控各类设施,才能承担节目制作中的各个工种,真正成为全能型人才。

4.3 注重培养运用多媒体平台传播信息的能力

多种类型媒体的融合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需要传统的播音主持人才掌握运用多媒体平台的能力,既要精于使用传统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也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平台。因此,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应更加注重培养运用多媒体平台的能力。

4.4 重视运用新媒体与受众进行沟通

手机、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增强了受众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间的互动,也为广播电视节目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播音主持人可以通过新媒体扩大信息传播的范围和深度,同时,节目与受众间的互动也丰富了节目内容,扩大了节目在受众中的影响。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渗透要求播音主持人重视新媒体的运用,也要求播音主持教学加强对新媒体运用的重视。

4.5 利用新媒体塑造主持人个性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同时,创新成为节目成功的重要途径。然而,传播途径的增多既使信息获取成为易事,同时也使抄袭现象泛滥。各节目间相互模仿致使创新缺乏,播音主持人也缺少鲜明个性。因此,播音主持人需要通过利用新媒体展现个人的特色,这不仅能够吸引观众,而且能够使节目和主持人本身更具权威性。

5 结语

3G技术推动新媒体向数字化、小众化和细分化方向发展,面对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必须创新培养模式,适应新媒体的发展要求,培养能够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新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创新传播方式,满足受众需求,真正使受众获益。

参考文献

[1]赵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研究[J].新闻知识PKU,2013(9):70-71.

[2]刘想如.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应对思考[J].电影评介,2010(12):83-84.

[3]徐瑞阳.浅谈播音主持人的培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2):137.

新媒体的创新 第7篇

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 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的生产、传播以及消费等方式都发生了变化, 在此背景下, 电视新闻媒体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获得优势, 实现自身作用与价值的发挥, 就需要摆脱当前的困境, 准确定位当前新媒体发展趋势, 依赖科技来实现创新, 进而引领新媒体下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潮流。创新是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 对于电视新闻媒体行业来讲, 只有以创新为发展动力, 赢得受众的认可与支持, 才能够抓住发展的机遇, 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

二、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所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一) 问题

首先, 电视媒体受众群体数量锐减。随着新兴媒体的诞生与发展, 互联网与手机等媒体逐渐分割了电视新闻媒体的受众群体, 据互联网普及统计报告显示, 当前有近一半以上的受众群体是使用互联网与手机来接收新闻的。其次, 舆论引导力下降。互联网媒体中能够第一时间将突发事件以及热点事件呈现在受众群体面前, 而电视新闻媒体的传播速度显然要慢于网络, 且网络新闻平台的空间开放, 受众群体能够发表自身的看法与感想等, 这就致使电视新闻媒体的关注度逐渐降低, 自身的舆论引导功能逐渐被弱化。最后, 广告收入逐渐下降。在受众分流以及受关注度逐渐降低的背景下, 广告商为了实现自身的营销目标, 将广告逐渐投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中, 进而致使电视新闻媒体广告收入逐渐下滑。

(二) 原因

第一, 思想观念过于滞后。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而言, 其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以播出安全为主。因此, 在某种程度上讲, 电视新闻媒体节目的质量要远高于网络媒体等, 但是, 这也使得电视新闻媒体长期束缚于标准播出模式之中, 为了确保播出不出现任何差错, 这导致电视新闻媒体人缺乏创新意识。第二, 电视新闻媒体组织结构不合理。当前电视新闻媒体大体上还是以传统的分工模式为工作方法,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虽然实现了网络传播媒体的搭建, 但是, 其网络新闻内容是按照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上, 一些新闻电视台虽然开通了新闻客户端, 但是基于自身组织制度等限制, 其新媒体化进程缓慢。第三, 生产技术过于滞后。当前, 电视新闻媒体依旧禁锢于传者本位的思想之中, 在实际落实工作的过程中, 其整个新闻节目的生产依旧是以传统的分工流程为主, 与受众群体间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与沟通, 进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收视率大打折扣, 竞争力过低。第四, 综合素质人才匮乏, 严重阻碍了电视新闻媒体的网络化进程, 无法实现创新与突破。

三、新媒体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创新的途径

(一) 更新思想观念, 构建新媒体平台

在新媒体强烈冲击的背景下, 我国传统的电视新闻媒体逐渐迈入新媒体时代, 通过对网络等新平台的构建来实现自身新闻的传播, 但是, 这一新平台的搭建只是作为电视新闻媒体功能的分发渠道, 无法实现自身独具特色功能的挖掘。因此, 这就要求当前电视新闻媒体要实现思想理念的创新, 以受者本位为出发点, 将新技术积极地融入电视新闻的各个环节之中, 实现完整产业链的构建, 并要将自身创新的焦点凝聚于新闻内容的生产之上, 结合不同新媒体传播终端所需打造不同的节目类型, 以实现新闻媒体的与时俱进, 迎合受众所需, 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二) 实现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 新闻的传播价值得到了提升, 能够实现再加工的消费, 这是因为新媒体平台下能够将新闻通过第三方客户端进一步传输给受众群体, 其整个宣传的范围被进一步扩大。因此, 这就要求要实现整个组织结构与管理机制的创新。首先, 在组织结构上, 要实现新闻媒体生产流程的调整, 确保以开放的媒体生产流程来迎合当前的新媒体环境, 同时要实现对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利用, 实现组织结构的重组, 将新媒体充分地融入其中。其次, 在管理上, 需要结合当前新媒体下互联网新闻传播环境的变化, 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 确保人们在有效获得新闻信息的同时, 实现新闻的正确舆论引导。

(三) 实现合作, 加大相关人员培养力度

首先, 在新媒体环境下, 很多新兴媒体诞生, 但是,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新兴媒体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显然要低于电视新闻媒体。因此, 通过合作模式的开展, 能够实现强强联合, 进而推进电视新闻媒体新媒体化进程。其次, 要实现跨学科合作。这是因为当前能够具备新媒体时代所需综合能力素质的人才相对较为匮乏, 而实现跨学科的合作, 能够通过对人才不同优势的发挥来提升整体创新能力, 进而打造出适应当前新媒体环境下的人才队伍。最后, 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实现电视新闻媒体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 为了全面推进电视新闻媒体创新的进程, 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 以全面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素养。

四、总结

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 为了全面提升电视新闻媒体的综合竞争实力, 充分发挥出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与价值, 就需要将创新性思维有效地融入电视新闻媒体之中。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 需要实现思想观念的创新, 以构建新媒体平台, 并要实现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在此基础上, 开展合作模式, 加大相关人才培养力度, 以克服当前电视媒体所遇到的困难, 抓住发展机遇, 以创新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打破了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固有的生态模式, 基于互联网与手机等新媒体, 电视新闻媒体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舆论引导作用, 就需要实现创新以适应当前的新媒体生态环境。然而, 如何解决当前电视新闻媒体所面临的困难, 抓住发展机遇来实现创新, 亟待解决。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电视新闻媒体所呈现出的问题与原因, 其次为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实现创新提出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媒体,创新途径,研究

参考文献

[1]丁文华.中央电视台“十二五”的期望和发展——在2010年北京国际电视技术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J].现代电视技术, 2010, 8 (06) :17-21.

浅谈新媒体的发展与创新 第8篇

所谓新媒体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新”相对于“旧”而言。新媒体带动着媒体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 新媒体技术在不断更新, 媒体也随之发生这改变。例如,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 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 随着科技发展, 电视的出现与广播相比, 可以称之为新媒体, 而后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技继续发展, 随之出现的网络代替电视成为了的新媒体。由此我们看出, 目前我们所说的新媒体, 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 主要是依靠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 新媒体是在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媒体之后, 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媒体。

新媒体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基础上新媒体技术在传播技术上有了新的发展, 更多的加入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技术。传播广泛、便捷, 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性的特征。

因为新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 相较于旧媒体技术, 具有了更加广泛、便捷的特征, 不仅提上了效率, 信息质量和传播范围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新型媒体在技术、运营方式、服务方式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造性、革新性。由于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 旧媒体的技术、运营方式、服务方式等商业模式出现了多方位的挑战, 以前旧的商业模式不再能适应当今社会, 新媒体技术的运营与服务的发展, 因此, 在新媒体的商业运营模式上, 出现了多种具有创造性和革命性的变化。

新媒体的范围在不断变化, 并且呈现出媒介相互融合的新趋势。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新的现象, 它还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迄今为止, 学者们都认为它的未来还无法预测, 不过在观点上却是一致的, 就是它是一个演变过程, 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和日期。而且, 随着更多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媒介在融合中的功能和角色也会不断的随之调整。

新媒体一般通过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等主流传播工具, 为相关使用者提供各类所需信息的一种传播形式。

新媒体具有非常强的即时性和交互性, 他所传递的信息量大, 并且具有共享性, 新媒体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互动包容、虚实相间的特点, 在具备个性化的同时, 也兼顾这社群化的特性, 因此, 新媒体在当今市场, 一致占据着主导性地位。

新旧媒介在人类近现代史上发生过两次重要的媒介革命中, 他们的传播渠道有着明显的区别。

像和语言、音响、音乐的协调统一。因此, 节目制作者都要以生化一体的构思来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善于综合运用图像、语言、音响、音乐等各种要素。

要重视声音的作用。使用同期声、音效和音乐, 声音具有纪实性, 画外音能有效地延伸、拓展画面的意义, 音响既能写实也能写意, 可以借助于音响描述过去。

要重视字幕的使用。因为字幕能够确切地表意传情, 擅长表达理念, 揭示微观变化, 具有强化重点内容的突出功效。为了让

首先是非线性的报纸加文字的形式, 它的出现主要依靠印刷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而后, 随着电子技术的产生和不断飞速发展, 出现了线性的形式, 他们主要依靠电台和电视台这两种新型的传播媒介。

新媒介的出现, 源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更新, 它放大、融合了报纸、电台、电视等旧媒体形式的众多特性, 既可以进行文字信息的传播, 又可以进行声音、图像的传播, 传播形式更加的广泛、立体、直观化。并且, 从传播过程上来看, 新媒体传播过程更加的自由化、人性化, 它可以进行非线性传播, 即通过存储信息和读取信息的方式进行传播。它也可以通过线性传播, 即通过流媒体的形式来进行信息传播。

因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在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发展下的新媒体, 它的媒介概念和外延范围有了新的发展, 已经不能用原有的材质、符号等一些物理性形态的方式来简单的去定义它了。

信息的传播在数字条件下所具备的三个特征:

1.统传媒时期, 大众传媒具有稳定、广泛、坚固的传播特征。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 和新媒体形式的不断产生, 信息量开始不断变大, 一个人的接受能力已经无法进行信息的全部接收与处理, 而从技术上对信息进行过滤、传递、复制却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变得容易, 因此, 信息的接收人可以指定标准和范围, 对信息进行选择、过滤, 从而达到在接受信息上, 由被动变主动的过程。

2.相对于媒介来说, 传播的只是信息

先对传播媒介来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传播的信息在新媒体中, 被从传播的意义中抽象出来, 原来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的职能, 在新媒体的信息传播中, 变得几乎没有可能。

3.传播会随时受到“反馈”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的“反馈”, 主要表现为大众传播媒介随时搜集受众的意见, 如“观众信箱”或者“点播台”等, 主要根据受众人群的意见进行信息内容的调整。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数字技术不断发展, 媒介的形态边界有了新的延展和创新, 信息的接收方和传递方的界限不再清晰可见。一般人也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介, 在任何时间地点对全世界的人进行信息的发布。

新媒体的出现, 使相关行业更好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在加速发展, 带动自身和相关行业发展的同时, 也带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新媒体的发展,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 要发展和维护本国、本地区的综合实力水平, 必须进行新媒体的发展, 做到与时俱进。

总之, 新媒体的发展前景是广阔和不可限量的, 它也将会不断带来挑战和机遇, 但只要我们按照科学的饭展馆去看待它, 用与时俱进的积极态度去面对它, 勇于探索新媒体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正确理解旧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发展关系, 积极寻找发展对策, 就可以在新一轮的媒体变局种找到自己的优势, 做好新媒体技术的革新和发展。

字幕引起观众注意, 可以使字幕在画面上占据相当的比例, 停留相对长的时间。或者是字幕运动, 在画面上有一定的亮度或加入一些闪光的效果。

参考文献:

新媒体语境下工作报道的创新 第9篇

关键词:新媒体,工作报道,创新,宣传效果

媒体作为党委、政府的喉舌,其日常宣传报道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行舆论引导。然而,由于很多日常工作平淡无奇,循环重复,缺少事件细节和曲折,造成很多媒体人在采写工作报道中普遍存在浅显、平庸、老套、呆板等问题。工作报道成了宣传工作的短板和软肋,严重影响了新闻宣传对日常工作指导、鼓励作用的发挥。要解决这一问题,媒体人必须立足实际,在采写工作报道时尊重新闻规律,在创新上下功夫。

1围绕新闻的要素构成在新鲜性上下功夫

“新”是新闻的最本质要求。工作报道的内容是展示各项工作中的经验、成就和典型做法,同时,也包括反映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教训,因而,必须抓住工作难点,找寻解决对策。工作报道与事件性新闻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注意区分,很容易将工作报道写成工作简报或工作总结。要增强工作报道的宣传效果,使工作报道多些“新闻性”,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工作报道的事实要新鲜

工作报道如果只是概括性总结工作过程和工作做法,或仅仅总结几条经验或教训,受众必然失去亲近它的兴趣。工作报道是新闻报道的一种体现和重要内容,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新闻规律。工作报道要想标新立异,就需要在捕捉鲜活的事实上做文章,避免千篇一律,空洞无物。很多好的工作报道要么从一个具体的事实入手,要么从现场入手,或以具体事实贯穿全篇。这就需要记者深入到工作现场,深入到一线,真正了解那些新近发生的有报道价值的事实,才能增强新闻报道的“新闻性”和“可读性”。

1.2工作报道的由头要新近

一项工作要想取得成绩或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短则需要几周、几月,长则需要一年数年,工作报道的对象内容一般时间跨度大,时效性不强,反映的是一个渐变过程或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在采访工作报道时,一定要找到好的由头、新的由头。

1.3工作报道的角度要新颖

工作报道要想发挥最大的宣传效果,仅报道一些新鲜的新闻事实远远不够。目前,新闻受众对新的思想、新挖掘的事实背后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因而,具有高深的立意,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可以体现出一篇新闻报道的新闻价值。如果能在思想上引起新闻受众的共鸣,这样的工作报道无疑更具有指导性,再加上工作报道在吸引力方面与社会新闻、事件性新闻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更需要工作报道扬长避短,善于总结、善于发现,找到新角度,提炼出新主题。通过新旧对比、以小见大、实中求虚、逆向思维等办法,找到新角度,提炼出新主题,这样写出的工作报道才有实际指导意义。

2围绕受众需求在目标性上下功夫

工作报道的最终目的是要把效果和作用体现在新闻受众、体现在宣传效果上,即广播要有人听,电视要有人看,报纸要有人读,网络要有人点击。基层群众既是报道的对象和主体,也是工作报道最主要的新闻受众。因此,工作报道除了要追求新闻性,还要注意贴近性,要接地气,工作报道不能只是围着领导转,要把注意力放在基层群众身上,放在新闻受众身上。

2.1贴近基层群众和新闻受众的思想

心理研究表明,思想和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报道给谁写?新闻让谁看?历届党的宣传机关对此都有过明确的要求和强调。不去弄清楚基层群众的需求,不了解新闻受众在思考什么,关心什么,而是一味地无的放矢、隔靴搔痒,这样的工作报道如何能为民众提劲鼓劲,如何能为他们排忧解难?只有在工作报道中贴近了民众的思想,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喜欢和接收工作报道,工作报道最终也才能切实发挥作用。

2.2贴近基层群众和新闻受众的工作需要

很多工作报道的线索来源于上级机关或领导单位,因此,措施多、布置多、经验多就成了工作报道的重点和主要内容,也因此产生了工作报道中报领导多,写群众少的“常见病”。其实,上情下达,任何领导和领导部门做出的决策、制定的政策、出台的措施都必须落实、体现在基层的行动上。不反映、不贴近基层群众的生活和工作实际,工作报道从何发挥指导性?因此,必须善于从“上”和“下”的结合点上做文章,通过对基层群众、对新闻受众身边真实生活、工作实践的反映,来达到工作报道要发挥的宣传政策、推广经验的目的。

2.3贴近基层群众和新闻受众的情感

一些工作报道被基层群众和新闻受众抛弃,他们不愿看,不爱读,甚至有厌烦逆反的心理和情绪,这都需要工作报道者认真反思和总结,避免出现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官气和官味,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写工作报道时,要把自己作为基层群众的一员,设身处地地想他们所想,思他们所思。在感情上达到与他们水乳交融、打成一片。多从群众、受众的角度看问题,笔触中饱含感情,才能避免公文式、简报式等老套工作报道。

3围绕新闻语言、报道方式创新在时代性上下功夫

一些工作报道缺乏吸引力,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老套的、模式化的东西太多。无外乎是工作成绩、措施、经验三大块,再加之没有鲜活的语言、灵活的报道方式、多变的新闻体例,只能使新闻受众离这些工作报道越来越远。要写好工作报道,就要在新闻的语言、报道方式等环节上创新。

3.1报道方式要多样灵活

随着新闻学的发展和进步,现今新闻体裁、新闻报道手法越来越多样化。同一内容用不同的方式和体裁报道,就可能取得不同的报道效果。工作报道也可以根据报道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新闻式样。如在常见的消息、通讯外,多用用侧记、特写、记者调查、访谈等。写通讯时,多展现些情节和矛盾冲突点,多引用特色对话和场景、背景等,想法设法使工作报道读起来丰富多彩,给人以变化感和新鲜感。

3.2报道语言要鲜活生动

因为工作报道的语言最容易公文化,而且它报道的内容又经常是非事件性新闻,容易给人空泛、笼统、老套的感觉。要克服这些问题,就要在语言上下些功夫,力争语言准确、形象生动。准确就是真实反映事实,少用空话、套话,不拔高,不以偏概全。形象生动就要求记者写工作报道时多用有特色、有表现力的语句。如注意长短句的搭配,快慢节奏的把握,多运用排比、顶真的句法,多使用叙述、议论、描写的手法,使工作报道生动起来,让新闻受众更容易入眼入心。如《经济日报》的詹国枢、《人民日报》的艾丰、《中国青年报》的张建伟等人的工作报道,让人读起来感觉清新悦目,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3.3工作报道要贴进时代

在网络时代,工作报道要根据网络语境,用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创新报道,设置话题,引导话题。同样一篇报道一经报出,在网络上会有不同的解读,因此,在釆写工作报道时,一定要贴近时代,善于利用网络语境,遵从网媒规律,真正让工作报道传播经验,推动工作。

4结语

工作报道在新闻媒体报道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工作报道都发挥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目前多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工作报道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有了新的拓展。工作报道在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进行报道的同时,还发挥着沟通各行各业、交流彼此工作方面的信息以及向受众传达各行各业政策层面、工作层面信息的桥梁作用,面对转型社会众多的新事物、新挑战,写好工作报道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彭朝丞.拓宽思路,让非事件性题材显现事件特色——笔谈改进非事件新闻的写作之三[J].新闻与成才,1998(9).

新媒体的创新 第10篇

1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相比较存在的问题

1)新闻时效性相对滞后。电视新闻的核心就在于新闻的时效性,对于所发生的事件能够通过第一时间进行传播和报导十分重要。相较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传播速度而言,新媒体时效性的优势显而易见。一般情况下,传统电视新闻媒体需要在固定的频道和固定的时间进行播放,并且,在播放之前还有一系列的制作流程和审核程序,导致很多重大事件的报导都落后于新媒体。然而,新媒体的传播途径较多,且传播形式也较为便捷,一旦新闻出来,人们便马上通过社交平台或是网络新闻进行了解。由此一来,观众在通过新媒体了解事件之后,对于电视新闻的重复报道就自然地失去了新鲜感。

2)传播形式单一,传播内容传统。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十分丰富,相比之下,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方式就十分单一。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限制,例如制作审核时间长、播放时间固定、播放频道地点固定等,这些限制性的因素必然导致传统电视媒体传播形式的落后和单一,用户也只能第一时间在电视上进行观看,而不能像新媒体一样通过网络平台实时地获取,并可以针对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在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中,新闻工作者很难及时了解到观众的反应,同时也无法及时给出相对应的反馈。除此之外,电视媒体经过长久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传播模式,表达方式和创作语境,这些固定的要素往往使传统电视节目千篇一律,容易导致大量观众的流失。

2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创新的有效途径

1)丰富新闻传播中的人文精神。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相较于新媒体而言承担着更重的责任,即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为社会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因此,在新闻报道中,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应充分借鉴新媒体中的人文情怀,让观众感受到他们的观点和建议是受到重视的,同时也能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的舆论导向。传统电视媒体必须充分利用起自身的优势,加强权威性,融合人文精神,在与新媒体的融合道路上更好地指引新闻舆论在正轨上传播。

2)加强新闻节目和观众的互动性。传统新闻媒体应该充分借鉴新媒体的互动性优势,并在实际的节目和传播过程中加强对该问题的实施。例如,电视新闻媒体可以在播报节目的时候同时开设自己的网络社交平台,让观众自由地在网络平台上对新闻事件进行评价和讨论,并及时地了解观众对于节目的需求。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观众可以更了解节目,节目同时也能更尊重观众,这样不断地加强互动性,更容易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节目。

3)及时地更新节目的内容。传统电视新闻媒体长期以来节目内容形式固定,为了不断地吸引观众,必须要及时地、适当地更新节目的内容,借此来保持和提高节目的收视率。比如,在进行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过程中,电视台不仅需要派出相应人员去拍摄现场画面并进行采访,同时还需要立刻组织专家分析团队和调查团队来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和真相。这样一来,即使与新媒体的内容有一定重合,但是其事件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依旧会引起观众极大的注意力。传统媒体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创新,优化节目流程,重视节目深度的拓展才能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4)结合全球传播的思想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新媒体由于形式的自由和多样,使其较为容易与国际接轨。传统电视媒体虽然近些年发展受到阻碍,但依旧是我国的主流媒体。作为主流媒体,应该更具国际视野,因此,必须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不断与世界进行接轨,并迎接国际化的挑战。首先,传统电视媒体应树立传播全球文化的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其次,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应该适当通过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来借鉴国外电视台、国外新媒体的优秀经验,加强自身新闻播报的广阔性和创新性。最后,在分析国内和国际重大事件的时候,需要同时结合国内现状和国际环境,将新闻放在一个大环境中去衡量,同时也能帮助提升了观众的国际化视野。

对新闻获取的需求一直以来都是观众最为主要的信息需求,观众通过电视新闻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并同时对自己未来生活的动向进行一个深入的判断。虽说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在新媒体的冲击之下受到了阻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传统的电视媒体依旧是大众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和核心层面。因此,在应对网络化时代新媒体逐步壮大的同时,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必须意识到自身的危机和局限性,同时也需要意识到这是传统媒体迎接挑战,进行变革的最佳时期。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只有不断地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创新,不断地增强自身的国际化视野才能在快速且变化急剧的信息市场内稳定下来。电视新闻栏目只有充分的利用好这个契机,突出主流媒体影响力,发挥其传播信息,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跟上社会变革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李嘉.关于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的几点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9):134-135.

[2]蔡雯.“全媒体战略中的内容生产创新——对新形势下传统媒体转型的思考[J].研究走廊,2013(1):86-88.

[3]乔新玉.广播的数字化与节目形态[J].新闻爱好者,2009(13):72-73.

新媒体时代下动画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第11篇

【关键字】新媒体 动画教学 创新 发展

随着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推广和深入,动画已经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越来越深入和广泛,并渐渐的呈现出信息化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动画展现在人们眼前时已经不是单一的平面形式,虚拟空间、网络动画、3D动画等正在逐渐成为具有更多可应用领域和应用形式的重要动画形式。动画产业跳出平面媒体圈子,立足于三维空间的信息技术是新媒体时代的最重要表现。这种动画形式的开发与创作对动画制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创作要求和标准,而这些都对动画教学提出更加鲜明的创新和发展要求。

一、新媒体与动画教学的关系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文水平的不断进步,新媒体时代的气息已经越来越浓厚,多种多样的媒体形式与工具正在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不仅是技术和水平上的提高,更是发展理念和媒体本身价值的提升,因此新媒体时代要求各种媒体资源与内容需要能够以体现社会积极的价值观为主,以切合人们的生活实际为根本出发点。动画产业在新媒体的时代中应用更是广泛,无论是文化领域还是销售行业,动画产业都在逐渐占据重要的地位。首先动画产业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明显艺术性质的文化元素,其次动画產业包含着多种技术、文学、美术、影视、音乐以及多媒体等多元化的艺术组成,因此动画的教学也有极其复杂的教学要求与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首先,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变化发展,对动画教学的创造力与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在动画教学中加入一定的创新元素,开发新的动画制作形式、技术组合方案、并结合新媒体对动画的应用需求,改进动画创作的设计理念、改善动画制作技术、丰富动画制作元素与素材的可选择范围,以更加多元化的动画形式、类型和表现手法来满足新媒体时代对动画产业的各种各样的要求。

二、新媒体时代动画教学形式的发展创新策略

(一)改变动画教学思路

由于时代媒体环境的变化,动画教学也需要改变教学思路,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改变教学思路包括吸引多方面知识理论支持、实施多元化技术开发、注重应用性强的动画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才能改变传统的动画教学思路,适应新的媒体时代环境变化。

第一,吸引多方面的知识理论支持。在动画教学中不仅需要用到基本的动画制作和设计,更包含了各种与文学、数学、艺术、生物学等复杂知识理论相关的因素,在新媒体时代下寻求动画教学思路的发展,只有结合了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创作出更加新颖、有意义的动画作品。例如就制作一部电视媒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短片来说,除了基本的传统绘画技术、计算机软件使用水平之外,还需要对我国传统的文化、文化以及民俗有深入的了解,才能保证设计作品的严谨和科学。因此动画教学思路改变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进一步扩展教学理论知识的涵盖的范围。

第二,开发多元化动画制作技术。动画教学的任务不仅包括将现有的技术对学生进行传授,还包括运用现有资源实现制作手段的多元化开发。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对动画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教学活动必须要以时代的需要为前提,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各种动画制作要求,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动画教学的要求。传统的动画教学基本都是从最基本的画面绘制开始,然后进行人物设定,与背景结合,最后加入动作与情节,加入音乐、对话,并完成后期制作而成,在新媒体时代这种传统的制作流程和技术应当予以创新,开发出更加多样化的技术形式与制作流程,例如动画应用、游戏、影视等,这些多媒体形式所运用的动画制作技术对动画工作者的技术创新要求是非常复杂的。

第三,加强应用性教学。目前的动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模式化教学特点,这种教学思路无法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具体的动画设计工作,因此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深入,应用性教学在动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应用性教学一般是在完成了基本的软件操作技术教学后进行的,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够为学生设定某个主题,并提供相应的素材下载或查询来源,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例如以“孝”为主题,让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技术制作一部有主题的宣传动画片,教师可以将一些具体的内容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黄香温席”等,做为学生设计的参考资源,并引导学生下载相关资源,完成动画的设计和制作,在不断的实际操作中提高教学的应用效果。

(二)发展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是通过建立某一项目主题,让学生从具体的项目出发,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完成项目的设计,并通过小组形式完成全部的项目制作。例如以“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为项目目标,让学生进行不同的分组组合,首先根据人数情况分成几个项目组,并让学生根据项目内容进行内部的人员分工,将具体的操作、设计和制作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学员身上,在实际的应用中锻炼学生的统筹安排、分工协作能力,从而为参加具体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结束语

无论是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来说,还是对于新媒体时代的多元化发展步伐来说,动画教学的创新和发展都成为当前不可置疑的发展方向,在动画产业寻求发展的道路上,必然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合理的创新与发展规划,才能实现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娅. 论新媒体时代下动画创作的构思与设计[J]. 科技信息,2012,27:199+224.

[2]刘雨晴. 数字媒体时代动画表现形式探究[J]. 中国包装工业,2014,20:55.

新媒体的创新 第12篇

1.1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在我国受到普遍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创新的概念是约瑟夫·熊彼特提出来的, 这位经济学家认为创新就是一种生产函数, 它是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组合。按照他的观点, 创新是运用新工具或新方法创造出新的价值。20世纪中期, 华尔特·罗斯托又提出了“技术创新”的说法。经过世界各国学者的研究界定, 使得创新的概念不再单单是指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也包括将这些发现创造用于生产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如果不能产生市场价值, 或者发明发现时没有注重市场价值体现, 那只能称之为科技进步而不是科技创新。

1.2 新媒体

新媒体是一种媒介之和的总称, 它建立在互联网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之上来进行传播。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等特点, 同时还具有传统媒体的功能。由于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新的媒介形式的不断涌现, “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向和环境。《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 新媒体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媒体的属性, 突破了互联网和手机等传媒和通讯工具角色, 成为促使国家社会发生深度变革的社会化媒体。

2 科技创新与媒体创新之间的联系

2.1 科技与媒体的正面联系

2.1.1 科技创新对媒体的积极作用

金属活字印刷术的应用促使了报纸业的飞速发展, 使得报纸成为最早出现的大众传媒工具。随着无线电技术进入传媒行业, 其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及收听便捷的特点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成为传媒行业重要的信息传播技术。在无线电传媒运营良久之后, 电视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20世纪末期,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许多新闻网站应运而生。不难看出科技技术在促进传媒业的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现代媒体的功能已不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 而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部门存在着。新型的媒体技术地不断地壮大使得传媒业更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研究报告显示, 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传媒产业的盈利能力和受众的消费能力有着积极影响。

在互联网技术兴起之后, 传媒技术对社会的经济生产产生重要意义。2015年, 我国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计划, 旨在推动互联网技术促进现代产业的发展, 经过两者的结合, 使得我国的电子商务和工业、信息技术产业有了飞速进步, 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更多的份额。互联网技术的进步, 导致大量互联网企业的出现。例如阿里巴巴公司, 仅天猫平台在2015年“双十一”的销售额就突破912亿, 移动客户端贡献了大约68%。

2.1.2 媒体创新对科技的积极作用

现代社会, 人们只有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才能更科学地生活。媒体有助于普及科学精神, 更好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988年, 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必须要发展以知识技术为引导的国民经济, 这就必然要求媒体技术的创新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例如1999年, 中国知网建立并迅速成为我国的重要知识智库, 其囊括了各类资源、数字化学习以及知识创新信息化等服务。

2.2 科技与媒体的负面联系

2.2.1 科技创新对媒体的阻碍作用

传媒业的不断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美国媒介研究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指出, 电视的娱乐性质使得严肃的话题不再具有其特性, 玩笑的成分大大影响了其所要传递的内容信息;另外网络上的一些不实传言和各种信息咋骗也在逐渐影响着受众的理性判断, 这不仅污染了网络舆论环境, 也给了不法分子更多的可乘之机。对于这些负面作用, 相关人士也在努力进行改善。例如二战后, 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发表了一篇报告, 提出了“社会责任论”的新闻理论思想, 报告指出, 媒体有义务对社会承担责任, 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新闻知识。

科技的发展也会给传媒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为了不让其不利的一面侵蚀传媒业的发展, 我们必须时刻提高警惕。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表示了:我们在应用现代科技创造时应该注意加以甄别, 将其运用在恰如其分的位置。

2.2.2 媒体创新对科技有消极作用

媒体的主要功能就是传播信息, 因此它需要对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筛选与辨别, 如若不然, 就可能不利于科技的发展。媒体在社交网络上传播的各种“假科学”就严重阻碍了科技发展。这在我国表现的尤为明显。由于公众缺乏科学素养, 对泛滥的“假科技”消息缺乏一定的辨别能力, 使得科学的公信力下降。媒体方面一味的追求出新, 使得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无法与公众见面。因为媒体的引导, 社会舆论更多的是了解那些已出名了的科学家, 而对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却无从得知, 这与媒体的区别对待是有紧密联系的, 长期这样发展下去不利于先进科学的传播与创新。

摆脱这种局面就要借助政府方面、科学界与传媒行业三方之力。政府层面应该加强管控, 对恶意文化的传播及时制止, 以引导公众舆论的健康发展, 并积极促进媒体宣传各类科学知识与科研技术成果。另一方面, 科学领域与媒体方面也应加强联合, 这样才能保证许多不为人知的研究成果得以有效的传播。

3 中国媒体产业的科技创新

3.1 科技进步促使媒体产生

进入21世纪以后, 科学技术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高新技术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值也越来越大, 高端新颖的科技研究成果也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20世纪70年代中期, 新技术革命对媒体产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主要从这三大领域表现出来:第一, 随着我国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在高新科技产品的生产效率上有了急速增长, 使得有关媒体所需要的各类产品大规模的问世;第二, 由于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 导致越来越多的新型媒体软件应运而生;第三, 现代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着媒体行业的进步, 它帮助媒体人随时实地的开展新闻传播, 运用各种通讯手段可以使记者及时的把现场采访到的新闻发送给电台, 各种电视媒体、网络媒体也都实现了现场直播的功能, 这大大缩减了信息在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所需要耗费的时间, 也能让广大受众第一时间接收到新鲜真实的新闻资讯和各类播报。

3.2 中国媒体产业的科技水平现状

3.2.1 平面媒介的科技水平

在平面媒介的科技水平方面, 由于国内目前还不能生产出高质量、软件兼容性强的印刷终端设备, 这些设备主要是通过进口来获取, 也就造成了与国外很大的差距。但我国在平面媒介的生产前期设备和技术方面却领先于世界, 基于Windows、Linu X操作系统的各种中文排版软件己经使报纸和杂志的素材处理、版面设计、排版贮存实现了自动化、网络化。所以中西方在平面媒介的科技水平上是各有优势。

3.2.2 电子媒介的科技水平

电子媒介领域的落后也反映了中国媒介科技水平。我国电视行业的摄像设备、编辑设备和传输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在光纤制造和电视机生产方面, 我国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 但是却没有掌握世界领先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另外我国在其它电视技术领域也几乎是一片空白, 突破重大技术以改变全球电视市场结构格局刻不容缓。

尽管存在较大差距, 但是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创造了新的机遇。数字电视即用数字格式生产和传输信号的电视。数字电视的到来是对模拟电视的全面升级, 先进的技术就是竞争力, 能给媒体企业创造出无限的经济效益。

3.2.3 互联网传媒的科技水平

我国网络媒体的繁荣发展得益于在软件开发上的先进水平, 通过软件开发使得传输效率更快, 传播的内容也更加广泛。但在基本的硬件技术和基础软件领域却举足不前。目前这方面为美国独占。在网络媒介时代, 软硬件的开发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我国在这两方面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创新。

4 媒体产业科技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4.1 科技人才与媒体科技创新

媒介科技创新取决于科技创新人才。政府要制订出激励科技人员创造性的政策制度, 为科研人员进行科技创造提供有利的环境, 创造一个能发挥他们才能的平台, 让其在平台中发挥出自己的价值, 充分施展出自己的能力, 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媒体科技创新需要稳定的市场环境, 所以政府和企业应尽力为其创造出这样一个环境。在政府方面, 前期做好监管工作, 把危害国家安全和影响我国政治发展的相关因素加以管制, 进而放开市场竞争壁垒, 让有资质有实力的媒体企业进入市场, 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使得新技术得到有效利用, 从而创造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另外, 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与激励机制, 把科技研究的技术成果合理的应用起来, 避免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其制造影响媒体环境的各类媒介, 净化行业市场环境, 为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2 中国媒体产业在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

4.2.1 数字电视方面

数字电视机是拥有媒介内容的终端接收设备电视和电脑。数字电视将实现高清晰度、大屏幕化的保真还原效果, 同时实现交互式的双向传播。国家应积极开发与之相关的技术, 形成自己的优势, 并降低生产成本使之进入千家万户, 只有大量普及后我国的数字电视业务才能更加稳定的发展下去。数字电视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掌握程度不仅是影响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问题, 更是在整个产业发展中影响我国战略因素的重要一环。

4.2.2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指广电媒介、网络媒介的融合体。多媒体技术是无线网络、有线网络、计算机网络的三者结合, 它可以实现每个家庭或消费者只需使用一个显示器就能同时看电视, 听广播和上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是今后媒体行业进步的大趋势。这种技术的发展必须要依靠科技来生产出各种软件, 实现媒介素材内容的自由切换、贮存和再传播。我国在这方面科技创新就是需要研发出更便于使用的中间转换装置。

4.2.3 后期制作技术

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内容, 随着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 传媒素材的来源也日趋广泛化, 对于这些内容的后期制作也是相当重要的。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及广泛运用, 我国需要创造一个开放的高起点技术平台以推进新媒介的后期制作。

首先是要实现传播内容的自由切换和转播, 这需要通过后期制作的跨媒介操作技术来实现。其次是改进压缩技术, 通常各种素材资源都要经过压缩再传导出来进行编辑和剪辑, 这就要求在还原后能保证原素材的高清晰、高质量, 对比度不能过多的失真, 要尽量保证原来的效果。再次是需要开发出新的再编辑格式, 允许元数据和通常所用的音、视频数据只通过一个系统进行编辑。最后是要把各种元数据和编辑数据结果有效串联起来, 可以运用蓝牙和USB设备连接网络等播报设备, 使生成的新闻和影像更加快速的播报出去。媒介编辑的后期制作技术直接影响着出品的媒体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所以我国必须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发展予以重视。

5 结论

新媒体时代, 为科技传播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 科技传播事业飞速发展。在科技传播事业繁荣发展和全民科学素养增长需求日趋强烈的背后, 是传统科技传播难以应对新媒体等带来的挑战。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的科技创新, 有助于我国科技传播事业的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 对科技传播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我国科技成果在传媒领域应用的现状, 通过研究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的关系, 根据新时代媒体创新的要求, 分别从数字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新媒介的后期制作技术上, 深入研究了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科技创新, 对我国科技传播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贾鹤鹏.科学传播:写作的力量[J].科学新闻, 2011 (10) :81.

[2]丁诚, 张阳德, 彭错, 等.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与思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2 (20) :3193-3195.

[3]凯文·凯利.科技想要什么[M].熊祥,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1.

[4]刘建美.新媒体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 2013.

[5]伍艳.论网络信息时代的“被遗忘权”——以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改革为视角[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 (11) :4-9.

[6]翟杰全.科学传播: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开放[J].科普研究, 2012 (5) :62-65.

[7]戴维·克劳利, 保罗·海尔.传播的历史[M].董璐, 何道宽, 王树国,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8]Rodolfa E, Greenberg S, Hunsley J, etal.A�competency�model�for�the�practice�of�psychology[J].Training�and�Education�in Professional�Psychology, 2013, 7 (2) :71.

[9]汤帅.科技创新与媒体创新[J].科技传播, 2 0 1 5 (22) :108-109, 75.

上一篇:谆谆教导下一篇:养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