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育方案范文

2024-08-21

培训教育方案范文(精选12篇)

培训教育方案 第1篇

由于工作的关系, 本人今年接管了一个机房。该机房建成于去年, 由于当时没有人专管, 联想的服务人员就在安装好系统之后撤离了, 没有留下任何软件或资料。由于要使用全新的软件, 因此所有的电脑系统都要重新安装一遍。机房里是整齐划一的同型号联想启天电脑, 我也发现了它们都有网络同传功能。选择一台电脑安装操作系统及相关教学软件是轻车熟路的事情, 随后就用它来当作“发送端”, 其余的电脑依次启动后自动登录成为“接收端”。在启动系统的时候按屏幕提示按F4进入网络同传界面。经过摸索, 发现在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中有“IP分配”的功能, 它应该可以对登录的计算机进行进行IP分配操作, 如图1所示。

按图示, 输入本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和计算机名, 并选中“修改本次连线的所有机器”。单击“确定按钮”, IP分配过程很快就结束了, 系统自然返回到网络同传发送端主界面。接下来的工作也很顺利, 设置好要传输的分区之后, 开始“智能同传”。网络同传的速度是惊人的, 将近8G的数据在15分钟左右就全部发送给了99台客户机。

正暗自惊喜科技的进步, 却发现了两个随之而来的问题。一是克隆后的电脑无法自动修改IP地址和计算机名, 发生了冲突;二是系统中设置了每次重启后自动恢复C盘的数据, 但这些设置却形同虚设, 没起任何保护作用。由于网络没有配置DHCP服务器, 同时所使用的教学软件不支持动态IP, 这就使得我们必须逐个手动修改这些设置。机房是公用的, 如果能把硬盘还原的功能用上, 那么维护机房也将更加简单。为了解决这两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我开始了与联系教育应用方案的不解之缘。

2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

经过在互联网的大量搜索, 终于知道网络同传原来是联想教育应用方案的一个子功能。联想教育应用方案具有功能强大的功能, 它是专门为电子教室、网吧等公共机房环境设计开发的, 包括硬盘分区管理、硬盘数据保护、CMOS参数保护、网络唤醒、IP分配、网络分组同传、智能同传、智能排程、断电同传、锁定USB接口以及机房网络管理控制等一系列重要功能, 重点解决机房管理员如何快速方便地给机房中的所有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的问题。

该应用方案具有以下功能特色:

1) 能够同时给机房中的多台计算机 (最多可达二百台) 进行系统、软件的快速部署, 整个复制所花的时间比手工安装好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时间还要短。

2) 允许管理员一次性给机房中所有计算机分配好IP地址和计算机名。

3) 保护系统远离病毒和恶意破坏的困扰, 极大地降低管理员维护机房计算机的难度。

4) 能够保护机房用户常用的多种操作系统 (其中包括Windows XP, Windows Vista, Windows 7, Windows Server 2003及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 。

5) 能够保护每台计算机上的CMOS参数不被恶意破坏。

6) 允许管理员在每台计算机上安装多个完全隔离的系统, 相当于把这些不同的系统安装在完全不同的计算机上一样, 从而实现一台计算机当多台计算机使用。

7) 可以使计算机能够快速还原至先前受保护状态, 大大减少管理员对机房众多计算机的使用维护工作量。

8) 允许管理员使用智能同传的方式为机房内的所有计算机部署增量数据, 如安全补丁、新增的软件或数据文件等。

9) 允许管理员远程监控和管理所有计算机的软硬件资产。

3 实战联想教育应用方案

有了联想教育应用方案的相关资料, 后面的问题也就简单多了。通过学习发现, 系统虽然安装了硬盘数据保护程序及网络同传功能, 但还必须在Windows操作系统里面安装相关的驱动程序, 也就是“EDU驱动安装包”。到网上搜索, 可以轻松找到各种版本的EDU驱动安装包。我下载过的安装包版本有4.0、6.0及6.5的。迫不及待地对各个安装包逐个进行实验, 却依然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后来继续到网上查找资料, 得知所安装的EDU驱动安装包必须跟硬盘上安装的保护程序版本是一致的。现在的问题是, 必须找出硬盘上所安装的保护程序的版本。还好, 网上有资料显示:在启动系统时按F2键, 可以显示硬盘保护版本的信息。依此信息, 在系统启动时按下F2键, 终于查出机房启天电脑所安装系统的信息“联想硬盘保护系统EDU 7.0 HDD-Protect V2.0.10 Apr 10 11:34:29 2010”。这下好了, 赶快到网上下载EDU 7.0的安装包吧。

在安装EDU7.0的过程中, 提示必须在开放模式下安装。因此重启电脑并把系统设置为开放模式, 安装EDU7.0。根据提示依次完成接受许可协议、输入客户信息及选择安装路径操作后, 将弹出如图2所示的选择功能界面, 选择安装硬盘保护驱动及联想网络控制工具程序的被控制端当然是我们的首选了。

安装完毕后, 重新启动计算机, 在桌面的右下端出现了如图3所示的联想被控端图标。当鼠标放到图标上面时, 可以显示出本电脑是否连上主控端、电脑的名称、IP地址和分组。

下面就开始测试所装的驱动是否管用了。到“本地连接”把电脑的IP地址、计算机名、子网掩码、网关给任意修改, 然后重新启动电脑, 却发现这些被修改的值又恢复原状了。原来, 自从安装上EDU的驱动之后, 它就会自动把网络同传里面的记录的IP地址、计算机名、子网掩码和网关的值恢复到Windows系统里面来。

接着测试硬盘的保护功能。在未进入操作系统前设置C盘数据的保护方式为每次重启后自动恢复。进入操作系统之后, 在桌面上乱七八糟地新建一些文件和快捷方式, 同时删除一些图标。重新启动系统, 桌面有原封不动地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看来是大功告成了。

4 拓展应用

在机房的管理过程中, 为了便于管理, 我们常常希望计算机的IP地址是按电脑桌的行或者列来依此排列的, 但网络同传的IP分配功能是按接收机的登录顺序来依此分配IP地址和计算机名的, 因此这就可以用到联想教育应用方案的智能排序功能。

智能排序是对机房所有的接收端按位置进行排序的功能, 即分配给每个接收端一个指定的ID号, 在之后进行的IP分配以及计算机名的分配, 都将与ID相关联。如果没有使用智能排序, 那么发送端的ID号默认为1, 接收端的ID号跟首次登录到被控端的顺序相关, 默认依次为2、3、4......;只要点击“智能排序”就弹出如图4所示。

用户可以直接修改本机 (发送端) 的ID号, 同时点击“开始智能排序”后, 接着就可以到任意接收端进行按物理位置进行ID的设置, 如图5所示, 在设置过程中, 如果出现ID的重复, 将会得到系统实时的提醒。

等待所有的被控端ID设置完毕, 就在发送端完成智能排序。至此, 所有的ID排序完成。当再次使用IP分配功能时, 通常用ID号为1的计算机作为发送机, 则其余接收机的IP地址和计算机名就会自动与ID号关联起来。例如ID号为1的发送机的IP地址为28.93.43.10, 计算机名为“ST10”, 则ID号为2的计算机获得的IP地址为28.93.43.11, 计算机名为“ST11”。

5 总结

联想教育应用方案还有很多适用的功能:通过发送端来唤醒所有的接收端 (在CMOS中要有相应的唤醒设置) ;设置接收端在接收完数据之后自动关机或重启;锁定USB移动存储;机房网络管理控制。

摘要:网络克隆的方法为批量安装同型号的计算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轻松将100来台机器全部装好, 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但美中不足的是, 克隆完成之后, 管理员还得手动将每一台机器的计算机名和IP地址修改过来。工作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但却有些繁琐。能否让系统在克隆之后自动修改IP地址和计算机名呢?联想的教育应用方案为网管员提供了这种可能, 并且还提供了更多网管员喜闻乐见的管理工具。

项目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第2篇

培训是系统实施的重要环节,是产品应用的第一步。通过培训,操作人员将深入了解软件的开发背景、技术资料、开发思路和各个子系统的详细操作。培训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操作人员以后能否正确操作软件,能否满足岗位操作软件的要求,最终将影响到整个软件系统能否成功实施。因此,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双方人员应相互配合,积极主动,为达到预期培训效果而努力。

(二)培训方式

结合xx公司所购买软件情况和xx公司分布情况,经过双方共同协商,决定采取如下培训方式:

一、集中培训并集中初始化

xx公司分公司分布范围广,各、分公司在财务核算上必然存在差异。为了统一财务核算口径,使整个公司财务、业务数据具有横向可比性,便于公正、正确考核各分公司的经营业绩,我们需要统一xx公司基本核算模式,统一基本基础资料。

二、分市内、市外两次进行,培训与上机相结合的方式

根据项目实施整体方案及xx集团企业分布特点,本着降低实施压力和实施风险的原则,我们建议xx项目采取两次集中、两次培训,培训与上机相结合的的方式。

(三)培训流程

标准的培训流程有助于节约资源、提高培训效果,我们此次培训将按照授课、上机练习与提问、考核与总结的步骤将各子系统逐步进行培训,最后,我们将进行初始化的培训和初始化数据录入工作。

一、授课

由主讲老师按照培训计划分系统、分模块逐步讲解,培训人员应认真听讲,并做好重点内容记录,遇到问题原则上不得当时向辅导老师请教,应可以做好笔记,上机练习时统一提问。

二、上机练习

主要是对此次培训的巩固练习,培训人员必须能够独立完成此段时间培训内容,如有问题可向辅导老师请教。

三、考核与总结

培训全部结束以后,为了了解培训效果,每一位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考试(笔试和上机),对考核的结果我们将统计、记录,并抄报xx公司,双方确认培训效果。同时,要对我们的培训质量做统计调查。

四、初始化培训和初始数据录入

培训结束以后,我们将进行系统的初始化培训和初始数据的录入工作,具体见总体实施工作计划。

(四)培训组织与要求

K/3系统培训是xx公司K/3系统实施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培训的效果与质量直接影响

到K/3系统在xx公司的正常使用与管理。为确保培训工作能按计划、进度、目标、质量进行,特制定此培训组织与要求,希望xx公司和金蝶公司相关部门与人员认真履行其职责,做好相关的.安排与组织工作;所有受训学员须严格执行此组织与要求的所有内容,保证培训工作的圆满成功,为K/3系统的顺利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

1、xx公司项目双方各指定专人负责培训的全面组织工作;

2、培训期间所有学员须严格按照《培训计划》的安排参加培训,如对培训工作有任何疑问,须向本培训班班长反映,由班长统一与金蝶公司培训教师联系;

3、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学员每天须在上课前与下课后签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培训,必须有书面的请假条,经本班班长批准后并予以备案;

4、上课期间所有学员原则上须关闭手机、呼机等,如无培训教师的许可,学员不得随意讨论、开启计算机或从事其他与听课无关的活动;

5、所有学员须认真听课,做好听课笔记,上机练习时间认真上机操作,按时完成金蝶培训教师布置的上机作业;

6、培训结束进行闭卷考试,所有参加培训人员必须参加,考试期间不得有任何形式的舞弊行为;

7、培训结束后xx公司与金蝶公司将对本次培训进行集中总结,并将总结内容向对方通报。

(五)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

第一阶段第一批培训时间为.10.25------2001.10.31 第一阶段第二批培训时间为2001.11.1------2001.11.7

AFC系统培训方案探微 第3篇

关键词:AFC系统;培训;项目;地铁

中图分类号:U23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043-02

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南京地铁)自开通以来已经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员工培训体系。新员工经过岗前培训已经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有了较多的理解,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已深入人心,对各部门的职能也有了大致的认识,对自身的职业生涯也有所规划,但是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很好地工作,各部门还得对新员工进行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训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各部门的工作绩效,所以各部门对新员工的专业技能等的培训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就票务中心对新员工的培训方法提出设想,以AFC系统培训为例,阐述如何在培训过程中实现项目教学法的融入,以期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1中心新员工培训现状

1.1新员工起跑线不一样

新员工有些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有些是从企业直接转过来的,但是原来的工作跟地铁没有太大关系,甚至没有任何关系;极少数是有与地铁相关的工作经验,如铁路或其他地铁部门转过来的。所以新员工基本上都需要从零开始,只有通过学习地铁相关知识,才能掌握本岗位专业知识,才能胜任相应的工作岗位。

1.2新员工和老员工的比例

由于二号线的建设,招收了大批新员工,出现了师傅跟徒弟的比例为1∶1或1∶2,甚至是1∶3的情况,师傅人数不足,并且老员工的工作都比较繁忙,既要保证正常的工作,同时还要培训新员工,有时也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培训应该以新员工为主体,老员工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1.3公司的用人需求

由于新线即将开通,要求新员工在短时间内满足岗位需求,并能够独立工作,在新线开通的时候,能够成为主力军。

2中心新员工的培训方法

表1以往培训方式和项目教学法的比较

以往的培训方式项目教学法

培训形式培训师占主体地位,培训过程基本都是培训师讲,而学员被动地听。学员占主体地位,培训过程主要是学员积极参与,学员完成,培训师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

效果评估学员的学习效果不太容易检测,要安排专门的笔试或者实际操作。从项目完成的效果中就可以看出学员的掌握情况。

掌握程度对于操作性的内容,学员不易掌握,操作能力不强。学员容易掌握,操作能力较强。

根据AFC系统的技术性、实际操作性,以及培训现状,现提出在AFC系统培训中融入项目教学法的思想。所谓项目教学法,在南京地铁AFC系统培训中的解释就是,把所需讲解的AFC系统专业知识设计成相关的项目,让新员工来完成,培训师及时给予知识上的讲解和技术上的支持,最终对新员工完成的效果给予点评。

那与以往的培训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提出项目教学法的方案?我们可以通过“表1”来比较。

3AFC系统培训具体方案

3.1第一模块:AFC系统概要

培训对象:所有票务中心新员工。

培训项目:由学员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认为AFC系统由什么构成,说出生活中接触到哪些AFC系统设备,并配上各设备的图片,以及这些设备都有哪些特点。(可查阅科技文章、网络等)课上学员相互交流,互通有无。

培训师:根据学员所写、所交流的,补充相应内容,并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员建立AFC系统整体概念。

后续:AFC技术人员完成AFC系统网络拓扑图。

效果:通过学员的写文章、交流,将较为枯燥乏味的内容加入有趣的因素,体现学员的主体作用。

3.2第二模块:票卡概要

培训对象:所有票务中心新员工。

培训项目:了解常用的票卡,如单程票(CST)、老人卡、记名成人卡、不记名成人卡、学生卡、员工卡、计次票,了解相应的票卡介质和工作原理。

培训师:可以采用交流的方式,让学员来谈,培训师主要完成对知识点的梳理和进行系统性的概括。

效果:利用贴近生活的各种票卡,引起学员的探索兴趣,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下完成票卡知识的学习。

3.3第三模块:车站设备概要

培训对象:票务中心AFC所有人员。

(1)闸机

培训项目一:将双向闸机改成相反的模式,如原为出战闸机改为进站闸机。

培训项目二:将闸机日期改为2009年11月2日,时间改为12:00:00。

培训项目三:将闸机中的票箱更换一个空票箱。

(2)自动售票机

培训项目一:在TVM上利用硬币或不同面额的纸币分别购买1枚和3枚2元的、1枚3元的、1枚4元的单程票。

培训项目二:在TVM上利用模拟程序购买单程票。

培训项目三:更换票箱。

(3)半自动售票机

培训项目一:在POST上分析不同的票卡,如CST、CSC。

培训项目二:在POST上售卖1枚和3枚2元的、1枚3元的、1枚4元的单程票。

3.4第四模块:车站计算机

培训对象:票务中心AFC技术人员。

培训项目一:通过车站计算机设定某一车站设备暂停服务。

培训项目二:画出车站计算机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3.5第五模块:中央计算机系统

培训对象:票务中心AFC技术人员。

培训项目一:中央计算机的配置。

培训项目二:中央计算机的功能。

培训项目三:画出中央计算机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

培训项目四:查询某个日期某个时间段内新街口站s1的交易笔数。

第三、四、五模块:

培训师:在现场让学员操作,保证每个学员都可以自己动手完成各个培训项目。培训师可以集中演示,学员操作时注意巡视,有问题及时更正。

效果:增强了学员的操作能力,摆脱了原来培训时只知道理论知识,却不能动手操作的局面。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列出AFC系统培训方案的提纲。

4结束语

AFC培训中融入项目教学法是符合票务中心培训的实际情况的,也是有必要的,在今后的新员工培训中可以逐步尝试、不断优化,并可以在中心老员工的多项培训中推广。

Exploration on AFC System Training Plan

Guo Haiyan

Abstract: From the ticket service center’s point of view, I will explore the new staff’s training method and expound the ideas of integrating the project pedagogy into the AFC system training in this article.

培训教育方案 第4篇

一、农民职业培训计划制定

制定农民职业培训计划, 首先要明确培训目的、了解培训对象的性质, 其次要强调培训条件和培训师资, 最后要考虑培训费用及培训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因素。具体来讲, 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一) 培训目的

农民职业培训的直接目的是培养一批科技素质高、职业技能好、经营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 间接目的是通过培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 培训对象

农民职业培训的主体是农民, 与一般培训对象相比, 农民群体有其特殊性, 主要表现为文化素质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受挫力较差、功利化倾向、易从众、年龄结构参差不齐、生活及工作经验各异等。因此, 团体计划必须在分析农民群体特征的基础上制定, 以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

(三) 培训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加多样化。因此, 农民职业培训的内容应以市场为导向, 以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 切合当时当地的生产实际, 注重具体生产环境条件的针对性, 强调特定生产对象和生产方式的应用性。

(四) 培训时间、地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的发展, 农民掌握了更多的就业渠道, 务农不再是农民的唯一选择。许多农民外出打工, 也有少部分农民自主创业。对于这些农民而言, 大多不愿意牺牲自己赚钱的时间去参加报酬未知的职业培训。因此, 培训时间和地点的选择要基于农民方便。培训时间要较为集中, 培训地点最好选择在村委会、社区服务中心等农民熟悉而又离家不远的地方。

(五) 培训方法

由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 对于知识的理解力和记忆力较差, 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所以培训方法不宜采用讲授法。但是, 绝大多数农民有着丰富的生活和生产经验, 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因此, 培训最好采用现场教学, 以技能示范为主要教学方式, 指导他们参与和持续改进, 以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提高培训效果。

(六) 培训条件

良好的培训条件是保障培训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基于能力本位的农民职业培训条件应尽量具备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育人主体化、课程项目化、队伍双师化及资源共享化等特点, 并且满足一些具体的要求 (见表1) 。

(七) 培训师资

师资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 农民职业培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 必须构建一支素质高、结构优、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要求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知识结构, 又要有较高的技能水平。此外, 由于农民群体的特殊性, 培训教师最好有实践经验, 这样有利于教学贴近生活, 有利于农民对知识的吸收和应用。

(八) 培训费用

资金是职业培训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 培训计划的制定必须考虑经费是否充足、经费如何高效利用。我国农民职业培训一直存在经费不足的现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民职业培训的发展。为此, 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 并尽快建立起政府主导, 企业、非政府公益性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农民职业培训课程开发

能力本位教育采用DACUM课程开发方法, 通过产业一线骨干的职业分析, 形成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DACUM分析表。①培训单位根据DACUM能力图表, 形成职业培训课程。DACUM能力图表的制定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六个步骤。

(一) 成立DACUM小组, 召开DACUM研讨会

DACUM研讨委员会由8-12人组成, 其中包括1名熟悉课程开发理论的组织协调员以及1名秘书, 其余的人员为对所分析职业领域的工作非常熟悉、对该领域发展趋势非常了解的专家, 其中半数以上要熟悉培训对象所从事产业的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和生产对象等要素。通过召开DACUM研讨会, 确定DACUM能力图表。

(二) 职业/工作分析, 确定工作岗位

主要分析市场上人才的供需情况以及职业工作岗位的分类情况。DACUM研讨委员会对所研讨的职业岗位进行讨论, 写出职业岗位名称, 填到DACUM图表上, 并讨论出与本职业相关的工作岗位。

(三) 职责分析, 确定能力领域

主要分析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能及要求, 运用头脑风暴法使DACUM研讨人员充分发表个人意见, 在对能力领域提出意见后, 再对提出的能力领域进行修改与合并。一般一个职业岗位有8-12个能力领域。

(四) 任务分析, 确定专项技能

主要分析各个工作岗位的主要任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态度、技能等, 并形成DACUM能力图表。

(五) 检查、定义能力领域和技能

通过增删、合并技能和能力领域, 进一步完善DACUM能力图表。一般来说, 当一个能力领域太窄, 仅有6个及以下技能, 应与相关领域合并。

(六) 教学分析

以DACUM能力图表为基础, 选择相对应的教学内容, 并形成课程模块 (见表2) 。

运用DACUM分析法对农民职业培训课程进行开发, 具有两点非常明显的优势。一是课程设置贴近岗位实际要求, 明确了教学目标, 为培训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二是帮助农民明确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为他们提供学习指导。总的来说, 基于能力本位教育建设的农民职业培训课程, 体现了“以农民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 是提高农民职业培训质量、提升农民人力资本的关键举措, 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三、农民职业培训操作要点

开展农民职业培训要注意八个要点, 可以简单归纳为一个出发点, 三个着力点和四个关键点, 具体表现如下:

(一) 出发点: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提升其人力资本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四化”同步和“五新”要求, 即“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 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 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这不仅为“三农”工作提出了重大任务, 也对农民职业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文件精神, 农民职业培训的出发点应为培养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农业生产一线人才。

(二) 着力点:责任、技术、创新

1. 强化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 提高他们对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责任感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是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主体, 也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质量。然而, 目前中国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高、职业技能偏低, 且目光短浅、容易自我满足, 难以担当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这类农民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对职业培训持观望态度, 强调职业培训带来的个人利益等。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他们缺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因此, 政府要充分利用政策杠杆和文化力量, 增强农业职业的自豪感, 营造能够激发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的氛围;要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着力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力, 消除制约农民主体意识形成的制度因素;②要加强农民对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认识, 明确其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2. 以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为核心, 强调培训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农民对于职业技能的需求要高于对文化知识的需求, 对技能的掌握也要易于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因此, 职业培训要以市场需要的岗位能力为主导, 以农民需要的实际技能为关键, 以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辅助,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术型、社会服务型和生产经营型”的培训, 重点培养技术骨干和农场主。此外, 培训还要强调操作性、应用性和实效性, 以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3. 加强农民创新教育, 积极鼓励农民创业

提高农民创新能力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为此, 农民职业培训必须加大创新能力教育。一是增强农民创新意识, 鼓励农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二是帮助有创业想法的人建立发展规划, 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三是注重农业带头人的培养, 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三) 关键点:师资、经费、资格证书、创业保险

1. 加强师资力量, 建设一支素质高、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农民职业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远远不足以支撑培训工作的开展。师资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 参与培训工作的教师在工作待遇、个人发展等方面缺乏安全感。为此,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 一方面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通过多渠道招贤纳士, 重点引进“双师型”教师, 并且注重专任教师的培养;同时, 为参与农民职业培训的教师单独建制, 为他们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提供制度保障, 帮助他们在物质方面获取安全感。另一方面要完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 为教师提供个人发展的机会和平台, 帮助他们在精神方面获取安全感。

2. 加大经费投入,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和非政府公益性组织投入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机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充足的培训经费是保障农民职业培训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针对目前我国农民职业培训经费不足、分配不均的状况, 政府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投入, 完善经费投入体系, 强化经费使用机制, 促进培训经费投入和使用的合理化, 保障经费的使用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和非政府公益性组织加入农民培训工作, 鼓励他们在资金、人力、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

3.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建立劳动力输入与输出的衔接机制

目前的农民职业培训存在学校培训与企业需求的融合度低、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不高、培训后的农民就业率低等问题, 为此, 必须加快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建立健全劳动力输入与输出的衔接机制。一是要建立基于能力本位的就业准入制度, 加强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二是要加强校企合作, 提高企业在培训工作中的参与度, 提高学校培训与企业需求的融合度;三是要建立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农民个人—用人单位三方合作培养体系, 加强劳动力输入和输出的衔接, 提高农民就业率。

4. 加快农民创业保险制度建设, 建立个人—政府—保险公司三方合作机制

我国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但是很有智慧。他们有创业的想法, 却没有创业的“胆量”, 原因在于他们要自己承担人身风险、资金风险、责任风险、技术风险等一系列未知的风险。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农民创业的后顾之忧, 政府应加快建设农民创业保险制度。首先, 建立专门的农民创业保险机构, 为农民提供创业保险咨询、理赔等业务;其次, 开发适合农民创业的险种, 扩大承保范围;最后, 建立个人—政府—保险公司三方合作机制, 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个人承担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曹刚.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23) .

[2]张守兴.从“能力本位”到“人本本位”——关于高职教育内涵的分析[J].高等职业教育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 2014 (23) .

[3]刘刚.农村农民群体的心理问题和心理调适[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 .

[4]陈勇, 钱明.基于农民特点和期望的培训教学原则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1) .

软件培训方案-培训方案 第5篇

培训对象:对甲方企业指定的专职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以便系统管理员熟练掌握系统的.结构、框架、功能、操作、设置、后台管理等工作

培训内容:A、系统安装流程、系统更新方法、系统配置管理、后台系统管理培训。B、数据迁移管理、数据初始化管理培训。C、各个管理模块的全面培训。D、培训考核、答疑补漏、常见疑难问题解答。

二、系统操作人员集中培训及上机辅导

培训对象:对项目业务操作层和公司职能部门管理层进行集中的系统培训,以便各项目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软件相关功能模块的业务操作流程和步骤,达到胜任软件业务操作的工作。

培训内容:A、各个管理模块的全面培训 。B、培训考核、答疑补漏 。C、采用模拟数据和真实数据进行实际操作,同时一对一进行辅导,并进行实操考核,出具评估报告。

三、管理层集中培训及上机辅导

培训对象:针对项目管理层、公司决策管理层进行系统使用的培训,培训及上机辅导。

高中生生涯教育实施方案 第6篇

——题记

经晋城一中“生涯发展教育”课题组研讨,初步确定本校实施方案如下:

一、我校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的意义

(1)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代生活的快速变迁,要求中学生必须在知识的学习与个体自我觉察、社会、工作之间建立起积极的联系,增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而生涯发展教育的这一功能,与我校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

(2)反映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生涯教育在我校的推广,能进一步促使我校“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教育个性化”这一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促使我们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的本质定位,重新解读教育的内涵、学生角色的本质、学习的意义、生活的价值,从而能够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我校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的目标

(1)最高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顺心的学业、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美好的心灵、崇高的理想、圆融的人际、充盈的自我、成长的生命。

(2)共同目标:协助学生在自我探索中,增进自我了解,形成自我发展意识;在生涯探索中,了解工作世界,形成职业价值观和劳动态度;在生涯准备与规划中,掌握职业知识,明了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的关系,形成生涯规划和生涯决策的能力。

三、我校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的重点

据调查,我们整理出本校学生急需解决的生涯发展问题,涉及到学习、大学、心理、性格、交往、理想、求职、实践、自制、贫困等方面。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特确立以下工作重点:

(1)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协助学生了解大学的基本情况(报考、排名、专业、出路等)。

(3)突出心理咨询室的职能,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健全的人格。

(5)探索和他人互动的技巧,有效地融入集体中。

(6)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定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

(7)搜集全面的职业信息并介绍给学生,使其认识到现在学习与将来工作的关系,并能主动的积累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8)努力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现实的社会。

(9)争取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探索有效途径,帮助学生纠正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不良行为。

(10)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让他们在爱与平等中健康成长。

四、我校开展生涯发展教育的途径

(1)融入日常的班级管理和各学科的常规教学中,主要由班主任、各科任教师自主融入,阶段性的进行生涯调查和指导。

首先,新生入学时,班主任协助生涯指导组要求学生填写“高中生生涯发展规划表”,使每一个学生对高中三年学习生活有个初步计划。然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根据考试的结果,发现学生学科倾向,并开展分数观教育、挫折教育和信心教育,并进行个人面谈(从高中的学习与生活入手,谈至将来的升学及就业,引发学生思考将来的理想和生存方式,对未来充满信心);期末考试之后,各班级召开一次家长会,教师和家长交流学生学习情况,使双方都能全面掌握学生的情况,力求对学生的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后,再次与学生进行个人面谈(重点讨论文理科的选择问题,要求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商议)。

(2)将其规划为弹性节数的正式课程,如选修课、空白课、活动课等,由生涯指导组派教师讲授。并将其纳入值周班的课程计划中,开设专门的生涯调查课程和生涯教育课程,以及相关的心理健康辅导、学习方法辅导等课程。

(3)通过非正式课程实施,如生涯主题周、生涯博览会、专题讲座、生涯发展体验营等。例如,开展“发展与保持友谊”话题讨论,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友谊,处于和谐的人际环境中,从而以愉快的心境投入到学习中去。

(4)动用广泛的资源(家长、校友、专家、小区资源、社会各界成功人士等),全面开展生涯发展教育。例如,积极组织召开家长会,教师、家长、学生三者面谈,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再如,邀请成功人士来讲述个人成长经历和当今社会的人才需求情况等。

五、我校生涯发展教育的评价方法

(1)新生入学时,即建立生涯发展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成长历程、心理测验、学习表现、特殊表现、自我评估、行动计划、生涯规划等。

(2)阶段性的进行问卷调查,为未来教育活动的修正和实施提供依据。比如,开课之前可以先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需求状况调查。

六、我校生涯发展教育的经费

(1)申请金额: 待议

(2)开支项目: 购置学生生涯发展档案;

购置生涯发展教材;

印制资料;

科研人员的学习培训费;

电力通信培训方案设计 第7篇

1 培训目标

电力通信培训班培训方案设计旨在提升从事通信相关专业的通信人员的培训效果, 让从事电力通信的人员熟悉并能在工作中应用电力通信相关条例规程、熟悉并了解通信岗位相关理论知识、熟悉通信系统工作原理、通信规约等专业理论知识。

2 培训内容

2.1 微波通信

电磁波按照频率的大小 (波长的长短) 来分类, 有长、中、短、超短波和微波。微波又分为: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微米波等等。C=3×108m/s, C=λ×f各个频段的无线电波均可用于无线通信[2]。无线电波的工作频率在微波范围内的通信是微波通信, 也叫微波接力 (中继) 通信。除了我们常见的微波中继通信外, 还应该包括: (利用大气层不均匀性作为“反射板”) 微波散射通信、 (利用地面上空36000公里的同步卫星作微波接力站) 卫星通信、还有近几年推出的以设备小、功率低为主要特征的扩频通信。微波通信就是利用无线电通信的一种, 它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自由传播的特性来实现远距离通信。少则几公里, 多则几十公里甚至上百、上千公里。如果微波通信调制的信号是数字信号, 那么这种通信方式就是数字微波通信。

微波通信系统应该案发信和收信系统来分, 他们各自具有一些重要的部件, 学习这些部件应该从功能、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开始。发信端的主要部件有:中频调制器、本振、混频器、功率放大器、滤波器等等。对应的收信端的主要部件有:耦合器、滤波器、混频器、本振、中频滤波放大器、中频解调器、等等。公共单元是天馈线系统, 含有天线、馈线 (波导) 等。

2.2 行政交换

从通信网的基本结构可以看出, 构成通信网的基本要素是终端设备、传输链路、转接交换设备。终端设备是通信网中的源点和终点, 它除对应于模型中的信源和信宿之外, 还包括了一部分变换和反变换装置。终端设备的主要功能是把待传送的信息和在信道上传送的信号之间互相转换。这就需要发送传感器来感受信息, 将信息转换为能传送的信号, 接收传感器将信号恢复成能被信息接收者接收的信息。终端设备的第二种功能, 是要求有一定的信号处理能力, 使之能与信道匹配。第三种功能, 是产生和识别网内所需的信令信号或规约, 以便相互联系和应答。对应不同通信业务, 有不同的信源和信宿, 也就有不同的变换和反变换装置。因此, 对应不同通信业务, 也就有不同的终端设备。如电话业务的终端设备就是话机终端;对传真业务的终端就是传真终端;对数据业务的终端就是数据终端等等。

传输链路是网络节点的连接媒介, 是信息和信号的传输通路。它除主要对应于通信系统模型中的信道部分之外, 也还包括一部分变换和反变换装置。传输链路的实现方式很多, 最简单的传输链路就是简单的线路, 如明线, 电缆等, 它们一般用于市内电话网用户端链路和局间中继链路。其次, 如载波传输系统, PCM传输系统, 数字微波传输系统, 光纤传输系统及卫星传输系统等, 都可作为通信网传输链路的实现方式。转接交换设备是现代通信网的核心。它的基本功能是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接续和分配。对不同通信业务网路的转接交换设备的性能要求也是不同的, 例如, 对电话业务网的转接交换节点的要求, 不允许对通话电流的传输产生时延。因此, 目前主要是采用直接接续通话电路的电路交换方式, 也正在研究用于话音交换的分组交换方式。对于主要用于计算机通信的数据通信网, 由于计算机终端和数据终端可能有各种不同的速率, 同时为了提高传输链路利用率, 可将流入信息流进行存储, 然后再转发到所需要的链路上去。这种方式叫做存储转发方式。

2.3 电力载波通信

电力载波技术, 经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部分数字化、全数字载波机五个发展历程。有投资少、施工期短、设备简单、无中继距离长等优点, 缺点是带宽窄 (40-500KHz) 、传输容量很小、使用的频谱受到限制、容易受到电力线上的各种噪声干扰、发信功率大等[3]。电力载波是利用高压电力线作为传输线路的载波通信。根据调制方式:模拟电力载波、数字式 (数字化) 电力载波和全数字电力载波。

2.3.1 模拟电力载波的主要特点

音频部分采用频分技术;信道部分采用单边带调幅方式 (即SSB调制) ;利用频分技术可提供1话路 (0.3-2.0KHz) 和1数据电路 (速率≤600bps) 。

2.3.2 数字电力载波的主要特点

音频部分采用TDM (时分调制) 加TCM (网格编码调制) ;信道部分仍采用单边带调幅方式 (即SSB调制) ;可提供多路语音和多路异步数据 (理论可行, 实际达不到) 。

2.3.3 全数字电力载波的主要特点

音频部分采用TDM加TCM;信道部分采用OPQSK (偏移四相相移键控) ;可提供多路语音和多路高速异步数据 (市场上最多有6通道) 。

2.4 电力调度通信

电网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 系统的安全与各个环节运行密切相关。在科学技术深入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同时, 电网调度人员仍然是保障电网安全的重要力量, 调度通信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技术手段。

调度通信原理简介是呼出过程:当调度员提起电话手柄, 按下某一调度用户热键时, 调度台立即储存的号码发送给向交换机, 由交换机对该号码进行分析后, 将向本交换机的某一分机或某一交换机的某一分机发出呼叫信息, 被叫的调度用户取机后即可进行通话。呼入过程:当调度呼叫调度台组时, 每个成员台均发出振铃声并显示主叫用户的来电号码和中文名称, 当某一成员台取机后即可进行通话, 若来电事宜需要其他成员台处理时, 其他成员台可插入进行三方通话或接走电话。当来电用户的主叫号码与调度台储存的号码匹配时, 调度台显示出中文名称, 否则只能显示来电号码。

2.5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频, 以光导纤维为传输媒质的一种通信方式。最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由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纤线路、中继器以及无源器件组成[4]。由于光纤通信具有频带宽、容量大、衰耗小、尺寸小。重量轻等优点, 因此光纤通信近年来发展速度之快, 应用面之广是通信史上罕见的。可以说这种新兴技术, 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 又是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网的主要传输工具。

3 结束语

随着电力通信的快速发展, 快速掌握电力通信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成为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适应形式发展, 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迫切需要。目前从事电力通信的人员众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缺乏专业的技能、标准化行为等, 直接影响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林洁平.电力通信网运行方式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0.

[2]缪承恩.微波技术基础[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

[3]陈兰英, 孔媛媛.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J].江苏电机工程, 2007 (6) .

职工培训方案设计研究 第8篇

①员工是组织的血液, 他或者使你的事业轰轰烈烈, 或者使你碌碌无为。不同组织间的竞争即成为人才的竞争, 人们对此已经达成共识。

②组织间对人才的竞争必然引起对人才的重新定位, 学校教育普及率低的国情决定了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才需接受新的培训来弥补自身知识的缺陷。

一、培训理论的研究及发展。

现代培训指的是员工通过学习, 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上不断提高, 最大限度地使员工的职能与现任或预期的职务相匹配, 进而提高员工现在和将来的工作绩效。

培训作为科研课题, 首先是在心理学和科学管理领域进行的。随后, 培训理论随着管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大致经历了传统理论时期的培训 (1900-1930) 、行为科学时期的培训 (1930-1960) 、系统理论时期的培训 (1960-) 三个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 组织培训工作可以说已是没有固定模式的独立发展阶段, 现代组织要真正搞好培训教育工作, 则必须了解当今的培训发展趋势, 使培训工作与时代同步, 当今世界的培训发展趋势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其一, 员工培训的全员性。培训的对象上至领导下至普通的员工, 这样通过全员性的职工培训极大地提高了组织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 有效地推动了组织的发展。同时, 管理者不仅有责任要说明学习应符合战略目标, 要收获成果, 而且也有责任来指导评估和加强被管理人员的学习。另外, 培训的内容包括生产培训、管理培训、经营培训等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

其二, 员工培训的终身性。单凭学校正规教育所获得的一点知识不能迎接社会的挑战, 必需实行终身教育, 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经营理论。

其三, 员工培训的多样性。就是培训的范围已从企业扩展到整个社会, 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的三位一体的庞大的完整的职工培训网。培训的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培训、有社会组织的业余培训、有大学为企业开办的各类培训班。

其四, 员工培训的计划性。即组织把员工培训已纳入组织的发展计划之内, 在组织内设有职工培训部门, 负责有计划、有组织的员工培训教育工作。

第五, 员工培训的国家干预性。西方一些国家不但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参加在职培训是公职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筹措培训经费。

二、如何设计员工培训方案

(一)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 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 进行组织分析。组织分析指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 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其次, 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 进行个人分析。

(二) 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和时间、培训场所与设备以及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南, 一份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就大致勾画出培训方案的大概轮廓, 在前面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下面就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1、培训目标的设置

培训目标的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 通过分析, 我们明确了员工未来需要从事某个岗位, 若要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 现有员工的职能和预期中的职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消除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培训目标。有了目标, 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等具体内容, 并可在培训之后, 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

2、培训内容的选择

在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和期望达到的学习结果后, 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培训中所应包括的传授信息了。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 但一般来说, 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究竟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 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知识培训, 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员工只要听一次讲座, 或者看一本书, 就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技能培训, 这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这里所谓技能就是指能使某些事情发生的操作能力。素质培训, 这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此处“素质”是指个体能否正确地思维。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 有积极的态度, 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有较高的目标。

上面介绍了三个层次的培训内容, 究竟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 是由不同受训者的具体情况决定的。一般来说, 管理者偏向于知识培训与素质培训, 而一般职员则倾向于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 它最终是由受训者的职能与预期的职务之间的差异所决定的。

3、确定培训者

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内部资源包括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 选择何种资源, 最终要由培训内容及可利用的资源来决定。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组织的重要内部资源, 利用内部资源, 可使受训者和培训者都得到提高。组织内的领导是比较合适的人选。首先, 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其次, 他们希望员工获得成功, 因为这可以表明他们自己的领导才能;最后, 他们是在培训自己的员工, 所以肯定能保证培训与工作有关。无论采取哪种培训方式, 组织的领导都是重要的内部培训资源。当组织业务繁忙, 组织内部分不出人手来设计和实施员工的培训方案, 那么就要求助于外部培训资源。

4、确定受训者

根据组织的培训需求分析, 不同的需求决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从而大体上确定不同的培训对象, 即受训者。

5、培训日期的选择

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做到何时需要何时培训, 通常情况下, 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第一, 新员工加盟组织。第二, 员工即将晋升或岗位轮换。第三, 由于环境的改变, 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第四, 满足补救的需要。由于员工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从而需要培训进行补救。在下面两种情况下, 必须进行补救培训:一, 由于劳动力市场紧缺或行政干预或其他各方面的原因, 招聘了不符合要求的职员;二, 招聘时看起来似乎具备条件, 但实际工作中其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6、选择适当的培训方法的

中国组织培训的方法有多种, 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 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 达到培训目的, 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 灵活使用, 下面着重分析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三种常用方法, 在培训时可根据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目的选择一种或多种配合使用。

7、选择培训场所及设备的

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决定着培训场所及设备。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 若以技能培训为内容, 则决定了最适宜的场所为工作现场, 内容的具体性要求信息传授的具体性, 而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搬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则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 有的还需幻灯机、录像机等, 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最终确定了培训场所和设备。

三、结语

虽然国外的培训理论已渐趋完善, 但在国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才渐渐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培训工作实务与培训工作理论研究都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本文从介绍培训理论的研究入手, 系统介绍了培训理论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在对比国内外培训工作的现状的基础上让人们认识到发展我国培训工作的迫切性。一切培训方案的设计都以培训需求分析为基础, 本文从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个人分析三个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来进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的分析与选择, 从理论上初步对培训方案的设计作了系统分析, 简要地阐述了如何设计一个具体的培训方案。本文更倾向于实务性与操作性, 由于作者对此问题研究尚浅, 故在培训需求分析及培训方案的评估方面阐述还不够深入, 有待进一步探讨, 希望通过阅读本文对实际工作者们的培训工作有所帮助。

摘要:本文从介绍培训的概念及理论研究的发展入手, 分析了培训及培训方案设计的重要件, 接着进行培训需求的组织分析、工作分析、个人分析, 通过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 以培训目标为指南, 对培训方案的其他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 指出设计培训方案时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根据具体情况择优处理, 确定一个初步方案, 再对培训方案评估修改, 最终制定一个有效的培训方案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公布 第9篇

中国政府网近日播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通知从专项改革、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三个层面, 确定了改革试点的十大任务。通知指出, 在专项改革试点方面分为,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推进素质教育,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改革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机制, 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在重点领域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方面包括: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铁路公司员工培训方案的探讨 第10篇

关键词:铁路公司,员工培训,方案设计

引言

铁路公司是相对于国有铁路的一个概念, 是指那些承担铁路运输任务却非国家铁道部领导的铁路企业, 由大型企业或地方政府控股, 补充国有铁路运能的不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铁路公司发展十分迅速, 如大古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神朔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朔黄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等。作为现代企业的铁路公司, 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市场经济的考验。现代企业的竞争, 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人力资源的培训开发是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保证, 也是广大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美国知名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曾说:“企业或事业惟一真正的资源是人, 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

国有铁路企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基本具备了系统的员工培训方案, 每个铁路局设有教育处, 每个站段设有教育室, 即便是一些原属铁路行业办学的专业院校脱离铁路走向社会, 还拥有为数众多的技工学校。铁路公司企业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市场经济建立以后才出现的企业, 大多为纯粹的运营企业, 无下属教育实体, 员工的培训只能借助社会力量。近几年, 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是其中的增长点。今年以来, 教育部不断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这说明我国职业人才面临匮乏, 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企业必须通过新的培训来弥补员工自身知识的缺陷和能力的不足。铁路公司企业在这种情况下, 做好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铁路企业员工培训现状

由于信息社会的到来, 知识、技能的飞速更新, 人们已经认识到培训不是一种特权或权力, 而是一种需要, 培训工作更是备受重视,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国有铁路企业内部员工培训一般采取现场培训、集中培训、脱产培训等方式, 如学历达标、强基达标、两年十天集中学习等制度, 针对不同工种、不同时间、不同级别开展员工培训。国有铁路自身拥有的大量技工学校、技术学院、职工培训中心为员工培训提供了技术及师资支持。

铁路公司企业由于培训工作起步晚, 员工工作任务量饱满, 脱产培训的可能性不大, 一般采用工作地组织学习的方式。由于铁路公司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因而其从诞生之日起便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发展目标, 重生产轻培训的思想普遍存在。近几年, 铁路公司企业发展迅速, 新员工增加较多, 设备更新较快, 对员工不断进行培训已成为企业的共识。由于铁路公司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大多并不完善, 人力资源部门接收新员工, 企业采取新技术、更换新设备等都必须通过设计员工培训方案, 利用企业现有资源认真开展培训工作, 才能保证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顺利实施。

员工培训方案分析与设计

铁路公司企业员工培训方案包括需求分析、组成要素分析、评估与完善三部分。

1. 企业培训的需求分析

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 它必须是理性化的, 以经济人的眼光来看待一切, 培训活动的成本无论从费用、时间和精力上来说都是不低的, 因此在是否进行培训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根据需求来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 做到有的放矢, 不能单纯地为培训而培训。

培训需求分析需从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进行组织分析, 如改变运输方案、调整列车运行图、增加机车车辆扩大运能时, 需要增添新司机或更新铁路设备, 企业组织便需要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其次进行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指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 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 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由于培训的对象是员工, 能否做好工作取决于诸多因素, 除技能之外, 职业道德素养也极大地影响着员工绩效的提高。绩效不高如果是技能之外的原因, 则不是培训所能解决的问题, 不需要培训, 若存在的问题培训能够解决时, 则进行员工培训, 设计具体的培训方案。

2. 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资源、受训者、培训时间、培训场所与设备的有机结合, 可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

(1) 培训目标的设置

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有了目标, 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资源、方法等具体内容, 并可在培训之后, 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有了明确的培训总体目标和各层次的具体目标, 对于培训指导者来说, 就确定了教学计划;对于受训者来说, 明确了学习目的, 才能少走弯路, 朝着既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训目标与培训方案其他因素是有机结合的, 只有明确了目标才有可能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其他各个部分, 使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成为可能。

(2) 培训内容的选择

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选择哪个层次作为培训内容, 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知识培训, 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一层次。员工只要听一次讲座, 或者看一本书, 就可能获得相应的知识。知识培训有利于理解概念, 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减少企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障碍和阻挠。

技能培训, 是组织培训中的第二个层次。招进新员工, 采用新设备, 引进新技术都不可避免要进行技能培训, 因为抽象的知识培训不可能立即适应具体的操作, 无论你的员工是多么优秀, 能力有多强, 一般来说都不可能不经培训就能立即操作得很好, 如更换新型大功率牵引机车, 就需对机车乘务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素质培训, 是组织培训的最高层次。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 有积极的态度, 有良好的思维习惯, 有较高的目标。素质高的员工, 可能暂时缺乏知识和技能。但他会为实现目标有效地、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因而对全体员工进行素质培训是一项长期任务。

(3) 培训资源的选择

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内部资源包括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 选择何种资源, 最终要由培训内容及可利用的资源来决定。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各有优缺点, 但比较之下, 还是首推内部培训资源, 只有在组织业务确实繁忙, 分不开人手时, 或确实内部培训资源缺乏适当人选时, 才可选择外部培训资源, 但尽管如此, 也要把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结合使用才为最佳。如老线路改造为电气化铁路, 需要大量的接触网工, 必须借助外部力量才能完成培训, 送员工到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机构进行系统理论学习, 进行实践操作训练并获取岗位资格证书, 最终才能上岗。

(4) 确定受训者

根据组织的培训需求分析, 不同的需求决定不同的培训内容, 从而大体上确定不同的培训对象, 即受训者。培训需求分析后, 根据需求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 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哪些员工缺乏哪些知识或技能, 培训内容与缺乏的知识及技能相吻合者即为本次受训者。

虽然培训内容决定了大体上的受训者, 但并不等于说这些就是受训者, 还应从确定的这些大体上的受训者的角度看其是否适合受训。首先看这些员工对培训是否感兴趣, 若不感兴趣则不易让其受训, 因为没有积极性, 效果肯定不会很好;另一方面, 要看其个性特点, 有些个性是天生的, 即使通过培训能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 但他仍不适合于该工作。从培训内容及受训者两方面考虑, 最终确定受训者。

(5) 培训时间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 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

第一, 招收新员工。大多数新员工都要通过培训熟悉企业的工作程序和行为标准, 即使新员工进入企业前已拥有了优异的工作技能, 他们也必须了解企业运作中的一些差别, 很少有员工刚进入企业就掌握了企业需要的一切技能。

第二, 员工即将晋升或岗位轮换。虽然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的老员工, 对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及现任的岗位职责都十分熟悉, 但晋升到新岗位或轮换到新岗位, 从事新的工作, 则会产生新的要求。尽管员工在原有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 但对于新岗位的准备却不一定充分, 为了适应新岗位, 要求对其进行培训。

第三, 由于环境的改变, 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如引进新设备, 要求对老员工培训新技术;购进新软件, 要求员工学会安装与使用。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企业都在不断调制自己的经营策略, 每次调整后, 都需对员工进行培训。

第四, 满足补救的需要。由于员工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从而需要培训进行补救。

(6) 培训场所及设备的选择

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决定着培训场所及设备。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 若以技能培训为内容, 则决定了最适宜的场所为工作现场, 因为培训内容的具体性要求信息传授的具体性, 而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搬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则包括教材、笔记本、模型, 有的还需投影仪、录相机等, 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最终确定了培训场所和设备。

员工培训是培训目标和期望结果、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培训方法和培训场所及设备的有机结合, 达到目标是培训的根本目的, 各个组成部分以培训目标为出发点, 经过权衡利弊, 作出决策, 制定出一个以培训目标和结果为指南的系统方案。

3. 培训方案的评估及完善

通过以上分析最终制定了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 但这并不意味着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 因为任何一个好的培训方案必是由制定、测评、修改、再测评、再修改、实施的过程, 只有不断测评、修改才能使培训方案臻于完善。

整体培训方案的测评需从三个维度来考察, 一是内容效度, 分析培训方案的各组成部分是否合理、系统化, 是否符合培训需求分析, 各要素前后是否协调一致;二是反应效度, 分析受训者是否对此培训感兴趣, 培训是否能满足受训者的需要;三是学习效度, 以此方案来培训, 看传授的信息是否能被受训者吸收, 如果效果不理想, 则要考虑改进培训方案。同时要从受训者的角度来考察, 看受训者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期望的一致, 如果不一致, 则应考虑是培训效果不理想还是缺乏应用培训所学内容的机会, 还是由于习惯影响, 使培训效果还未表现出来, 需延长考察时间, 从而改进培训方案。

结束语

企业是员工培训直接的和最大的受益者, 也是员工培训的载体。员工培训方案设计的科学与否关系到培训质量的高低, 也关系到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通过探讨铁路公司企业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 为企业培训提供依据, 有利于提高企业在运输市场中的优势地位。在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灵活运用, 既要坚持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相结合, 还要结合运输生产中出现的新问题, 开展多种形式的超前培训和随机培训。

参考文献

[1]安鸿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2年10月第1版.

[2]赵西萍、宋合义、梁磊, MBA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M],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第1版.

[3]席酉民, 管理之道[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年7月第1版.

[4]加里·德斯勒, 人力资源管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7月第6版.

[5]贝纳德·泰勒戈登·利皮特, 管理人员发展和培训手册[M],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第11篇

独立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应三方面入手,一是面向全院学生的教育与指导,二是面向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与服务,三是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建立三级网络体系全方位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即“班级心理联络员—各系学工办—学生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同时有效利用学生自发组织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即创建“心理志愿者—心理协会—学生服务中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工作模式。

一、面向全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大学生是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主要参与者。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在校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面对挫折的抗压能力等。

面对全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首先对于新入校的学生进行心理普查(UPI问卷),筛选出可能有问题的学生,分类建档并主动进行约谈咨询,将问题学生纳入特别关爱学生名单,由所在系持续关注并定期上报学生近况。

2、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

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丰富心理健康课程的形式与内容,加入实践、体验环节,多种形式评价课程成绩等。同时举办针对师生的心理健康讲座的数量,增强师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

3、利用心理健康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每年5月25日为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月,利用节日时机在4至5月举办心理健康月活动。与此同时,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新媒体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心理志愿者、心理協会成员等多种资源,将心理知识的传播日益常态化,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全方位的关爱。

二、面向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与服务。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咨询采取网络咨询和面对面咨询两种方式。

1、对新生心理普查结果进行分类建档,对一类学生进行逐个约谈咨询,同时完成《新生约谈情况通知单》下发各系,做好重点关注学生的预防、教育工作。

2、咨询室由专兼职老师轮流值班,每日保证半天的值班时间。学生可通过网络、电话的方式进行预约。

3、对于咨询学生做好咨询记录,及时建立档案,必要时联系学生家长,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同时做到及时反馈,必要时转介。

三、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心理危机指个体遭遇身心成长变化、环境适应不良、紧急事件或危机情境时,惯用的问题解决方式运用失败,出现的心理混乱、沮丧、极度痛苦、绝望等心理失衡状态。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容易诱发抑郁症等精神疾病,进而发生自杀或伤害他人的行为。

1、成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及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工作实施小组,落实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

2、完善特别关爱学生工作机制,确定重点关注对象。由各系学工办落实特别关爱学生的筛查工作,对于普查高危学生、学业(就业)困难学生、心理困扰学生、经济困难学生、行为突发改变学生、家庭存在问题学生最为重点关注对象,纳入特别关爱学生名单,同时定期跟踪教育,达到心理危机的预防效果。

3、对于心理危机现象的及时报告制度。每个班级设立一名心理联络员,每个宿舍设立一名心理志愿者,随时掌握班级或宿舍同学的心理状况,发现有明显心理异常情况者,及时向所在系辅导员汇报。

4、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每周至少一次向辅导员了解本系学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将情况迅速以书面形式报学生服务中心。

四、三级网络体系中各级工作职责

(一)院学生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工作职责

1、全院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与实施;

2、开展全院师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或存在重大心理问题时,填写《学生咨询情况通知单》,告知所在系;

3、以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讲座为活动平台,以学生服务中心网站为宣传阵地,开展全院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活动,营造和谐融洽、互助友爱的人际氛围。每学年1次新生心理健康入学教育,每学期3次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每学期1次辅导员团体心理辅导,每学期1次辅导员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多次心理志愿者沙龙;

4、组织新生实施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联系约谈,排查后对需要日常性重点关注的学生向其辅导员反馈《新生约谈情况通知单》;

5、每年5月组织开展全院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

6、心理教育办公室专职老师指导学生心理健康志愿者联盟开展日常活动。

(二)各系学工办心理健康工作职责

1、系学工主管组织各系开展特别关爱学生工作,辅导员做到多渠道掌握学生资料,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排查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处理个别学生的心理冲突,包括特别关爱学生的谈心谈话、宿舍走访及与学生家长联络沟通,同时每月25日前上报本月特别关爱学生工作情况报告,学生服务中心存档;

2、实施系学工办报告制度,系学生工作负责人每周至少向辅导员了解一次本系学生心理健康变化情况,根据学生服务中心反馈的《学生咨询情况通知单》与《新生约谈情况通知单》,做好重点关注学生的预防、干预与跟踪教育工作,每月填报《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月报表》,报学生服务中心;

3、对突发心理问题、严重心理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学生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办公室,并按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流程进行处理;

4、结合本系学生的整体心理特点与表现,组织开展各系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每学年面对全系学生至少组织1次心理健康主题讲座,每学期每行政班至少1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5、指导班级心理联络员开展日常工作;

6、配合学生服务中心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协助开展心理健康月活动等。

(三)班级心理联络员工作职责

1、实施学生心理联络员报告制度,关心、关注班级同学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每两周填写《班级心理状况周报表》,报系学工办;

2、对出现心理困惑的同学提供力所能及的朋辈心理帮助;

3、对同学中出现的各种心理与行为异常现象,及时向辅导员、系学工办汇报,帮助其尽快得到心理干预;

4、帮助有心理困难的同学及时前往心理咨询室接受心理辅导,负责向心理咨询老师提供同学的表现,并对相关信息做到对外保密;

英国学前教育方案(EYFS)述评 第12篇

一、方案颁布的背景

在1997年之前, 英国的学前教育由于政府的忽视,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保教分离状况十分严重;学前教育费用昂贵, 一般家庭不能负担;学前教育机构分布不平衡, 偏远地区及出境不利的儿童不能获得应得的教育资源;现存的学前教育机构质量参差不齐, 各个地区的标准多样。“新工党”上台执政后, 致力于解决以上问题, 以期在英国建立更好的学前教育, EYFS是在这样的情境之下酝酿出世的。[2]在具体的政策制定上, EYFS借鉴并补充了原有的学前教育政策, 在理念上, 秉承了EPPE的研究成果。

(一) 政策沿革

在方案颁布之前, 对EYFS的制定有影响的政策法案见下表。

EYFS融合借鉴了多个政策, 具体如下:在具体的课程标准内容上, EYFS统整原有《3~5岁基础阶段课程指南》、《重要的0~3岁》、以及《8岁以下儿童托育标准》, 在2008 EYFS正式执行之后, 这三个方案就停止使用。在具体事实上, 配合《确保开端》计划, 力图在英国建立一个统一、连续而灵活的早期教育系统, 以支持0-5岁所有学龄前婴幼儿照顾、发展与学习。在儿童培养目标上, 延续2003年所提出的《每位儿童都重要》 (Every Child Matters) 绿皮书中所述下列五大目标是:第一, 身心舒适的健康生活;第二, 免受伤害或忽略的安全环境;第三, 学习充实且能达到目标的生活;第四, 积极贡献社会;第五, 充分发挥潜能建立稳定的经济条件。

(二) 理念沿革

EYFS制定的理念, 植根于《学前教育效能研究计划》 (Effective Provis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EPPE) (该项目是欧洲国家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追踪学前教育成效的研究计划) , 秉承了该项目关于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 谨遵其对高质量学前教育机构的要求。

2004年, EPPE第一阶段研究总结出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第一, 幼年期的经验, 对于日后成长、学习与社会发展具有强力影响;第二, 良好的学习环境刺激, 有利于幼儿发展甚至胜过家庭影响;第三, 具效能的幼儿教育机构奠基幼儿未来学习, 尤其对于背景不利儿童更具关键。

之后, EPPE总结出高效能学前教育机构的特征, 对学前教育机构提出了标准。第一, 最有效的学前教育机构提供教师引发的学习活动, 促使幼儿主动学习, 且有教师协助引导的游戏活动;第二, 优秀的学前教育机构能够在教师主导与儿童自发的互动和活动之间取得平衡;第三, 幼儿认知发展程度与教师引发的学习活动及师生互动、分享程度有关;第四, 最有效的幼儿教育应包括教学及提供引导性的学习环境和常规。[3]以上内容强调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对幼儿的支持以及教学过程的互动。

二、方案目的

EYFS方案实施的目的包括以下几点:设立符合幼儿学习发展与照顾需求的教保质量标准, 强调幼儿丰富经验的积累;提供每位幼儿同等公平机会, 并保证每位孩子都被照顾到, 不因种族、文化、家族语言、家庭背景、性别、能力、学习困难或残障等受到不利对待;架构家长与学校合作的教育伙伴关系;促进质量与安全防范保障:确保所有幼教机构的世界级质量水平, 在此架构下终结保育与教育的分歧;奠基未来学习良好基础, 依据每位幼儿不同需求与兴趣, 搭配周全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同时配合持续的观察与评量。[4]

三、方案内容

EYFS的方案内容包括了方案实施的原则、学习和发展标准及幼儿权益保障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 方案的原则

第一, 独一无二的孩子 (A Unique Child) :每位孩子从出生开始都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具有迅速恢复精力的潜力, 能够建立自信心, EYFS以幼儿发展、融合、安全、健康与权益为核心保证。第二, 正向积极的关系 (Positive Relationships) :在家长或主要照顾者的爱与安全关系基础下, 幼儿学习成为强壮与独立的个体。以幼儿为主体角色, 看重幼儿与家长的伙伴关系, 强调家长应把支持学习作为幼儿发展的核心。第三, 激发能力的环境 (Enabling Environments) :关键在于观察、评量与规划环境, 使环境支持每名幼儿, 提倡机构合作, 以此作为建立有效高质量环境的有效途径。第四, 学习与发展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儿童的发展与学习是以不同方式不同速率进行的, 所有学习与发展的内在连结都同等重要, 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5]

(二) 学习和发展标准

1. 学习目标

(1) 目标内容:EYFS目标涉及六个领域, 共列举了69个子目标, 包括六个领域:性格、社会和情感发展 (共14项) , 如, 社会技能、情绪与态度、与他人的关系等;沟通、语言和读写能力 (共19项) , 如, 将声音和文字相联系、图画与书写、阅读等;问题解决、推理和数学能力 (共12项) , 如用语言描述两个数值之间的大小、计算、空间等;认识和理解世界 (共11项) , 如, 问事情发生的原因及怎样发展的;体能发展 (共8项) , 如, 能控制并通过合作来移动、健康和身体意识、使用设备和资源;创造力发展 (共5项) , 如自己想象创作音乐和舞蹈、发展具有自己想象力的表演。[6]并且依据时间划分为六个阶段, 分别为:0~11个月;8~20个月;16~26个月;22~36个月;30~50个月;40~60个月以上。

(2) 目标阐述:以认识和理解世界这一领域的具体内容来举例说明EYFS方案的陈述特点。

EYFS方案认为学习和发展这一领域, 能够为幼儿以后在科学、设计、技术、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在具体目标表述上, 就六个阶段分别细致描述了发展要求、观察倾听和记录、实际操作、计划和设置资源四个方面, 其他几个领域的目标例如数学、语言等, 也是从这四个角度进行叙述的。

2. 评价规划

评价的前提是要求教师为幼儿建立幼儿基础阶段档案 (EYFS profile) , 纪录方式主要为观察、倾听与纪录, 幼教机构提供服务者必须定期与家长分享观察纪录结果, 以确认幼儿身心发展目标的全面性的发展。并且方案规定, 在法定入学年龄 (5岁) 前的6月30日前, 教保工作者必须为幼儿完成一份以六大学习领域下细分的13大项目的评定表 (assessment scales) , 每个项目有1-9种不同程度评价指标的描述。[7]

(三) 幼儿权益保障

1. 督导与质量保障。

要求提供适当与适合的人力、环境设施、组织机构, 以及相关纪录文件提供幼儿学习与发展。所有日间儿童照顾服务提供机构与提供教保服务人员均需要向教育标准局 (OFSTED) 注册并接受审核, 定期接受儿童照顾督察 (CCIS) 的督导。

2. 教保工作者的人员资格认证。

幼儿基础阶段要求所有教保工作者都需要接受犯罪纪录局 (CRB) 的调查, 所有从业人员均需要经过教育标准局的审查登记。儿童保育员必须受过6个月以上的专门训练课程, 以及急救训练合格的有效证明, 教保机构的督导或管理人必须有儿童工作人力发展署 (CWDC) 所订定之照顾人力层级标准3级以上之儿童照顾与教育文凭证书资格。

3. 设施设备要求。

方案中规定, 如2~3岁幼儿组, 每位幼儿至少有2.5平方公尺活动范围;3~5岁幼儿组, 每位幼儿至少有2.3平方公尺活动范围。除了宽场空间外, 室内外环境的安全性, 丰富的学习刺激, 盥洗室、尿布更换台、游戏场、睡眠区、饮水提供等均有一定的标准。

4. 保障幼儿受教育权。

所有满3岁至5岁法定入学年龄前的幼儿, 均可享有最多2年6学期, 每年38周, 每周5次, 半日班 (half-day, 2.5小时) 的免费课程。此外, 只要是为照顾儿童所支出的费用, 在合格的教保机构、团体或儿童保育者的服务下, 均可获得儿童照顾和工作税额减免。[8]

四、方案特点

(一) 理念:

重视、尊重并保护儿童。在方案原则上强调, 儿童发展差异性, 并且认为这种差异是同等重要的;对儿童的评估上, 重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重视纵向的比较;通过对教育环境、教师质量、教育投入上的具体方式, 保护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以上处处体现EYFS秉承EPPE报告的理念, 充分给予幼儿尊重和支持。

(二) 现实性:

立足于解决本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保教分离的状况, 将保育和教育机构统归教育与技能部管理, 在方案的目的以及评价上都要求用统一的标准要求保育和教育机构;针对幼儿受教育费用昂贵的事实, 政府加大投入, 所有满3岁至5岁法定入学年龄前的幼儿, 均可享有最多2年6学期, 每年38周, 每周5次, 半日班 (half-day, 2.5小时) 的免费课程;针对标准多样, 质量参差不齐, 运用有计划、统整的教育目标和评价计划要求不同的教育机构。

(三) 操作性:

条目细致, 操作性强。最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和评价规划上:教育目标上提出了六个领域69个教育目标, 进而从六个时间阶段和四个角度具体说明;在评价规划上, 具体描述了评价的内容、方式, 以上都给予幼儿教师明确而赋有操作性的指导。为了保障学前教育的质量, 不只是提出保障的理念, 而且从政策条文上落实得非常扎实, 规定了幼儿的生均面积、教师的资格标准、教育环境的要求, 从各个方面对儿童的权益进行保障。

(四) 新动向:

重视并且切实保障学前教育质量。EYFS严格贯彻EPPE中有关学前教育质量标准的理念, 重视教师资格的考察, 对学前教育机构进行考核, 并且对于合格教育机构的外部条件有了细致规定;在硬件条件上, 尤其是环境上, 保证教育质量;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 要求教师对幼儿提供坚实的支持;在教育目标中, 在六大领域中对教师应当观察和记录的行为, 达到特定目标应当创设的环境都做出细致明确的规定;在教育评价上, 强调一个完整的幼儿成长过程档案的建立, 从软件上保障教育质量。

五、方案启示

(一) 保障儿童的教育权益需要国家在政策的支持, 尤其是财政上的大力投入。

政治对于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下, 大声呼喊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总是有失力度, 只有从财政上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才能将学前教育落到实处。从中国现有的国情来看, 就是办优质低价幼儿园, 解决广大幼儿尤其是弱势地区和弱势群体幼儿的成长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 英国给我国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二) 好的学前教育质量是办幼儿园的基础。

从英国EYFS方案可以看出, 在现阶段英国已经基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的入园问题, 但是保教机构的质量并不能得到保障, 所以方案处处可见质量保障。我国正进入解决入园难的问题, 看似紧急, 但是更紧急的是怎样保证这些新建幼儿园的质量, 倘若质量上不去, 反倒是害了大批的幼儿, 真是好心办坏园。加强教师素质, 幼儿园准入制度建设, 从政策上进行操作性强的规定, 都是EYFS可以给予我国的借鉴之处。

(三) 每个国家的政策都是立足于自己的国情, 致力于解决自己国家学前教育的问题。

可以看到英国的各领域的目标虽然细致, 但是都较为容易实现, 并且对于目标实现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学前教育处于教师权威主宰、幼儿被动学习以及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的状态之下, 所以我国将要颁布的“新纲要”的目标制定应当进一步探讨, 争取改变过去一味地借鉴发达国家方案政策的弊病, 争取制定出立足于中国国情, 符合中国幼儿状况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案。

摘要:英国于2007年完成制定EYFS方案, 以解决本国的学前教育问题, 本文介绍了方案的背景、目的、内容, 并归纳了理念、操作性、现实性、新方向四个方面特点。

关键词:英国,学前教育,EYFS,政策研究

参考文献

[1]DCSFs.Statutory Framework for 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EB/OL][2011-12-28].http://www2.lse.ac.uk/intranet/LSEServices/nurs-ery/pdf/statutoryframework.pdf.

[2]周小虎.英国“新工党”学前教育政策及其价值取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1 (2) .

[3]DCSFs.Practice Guidance for 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EB/OL][2011-12-30].http://www.plymouth.gov.uk/documents-par-entsld.pdf.

[4]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EYFS) Review[EB/OL][2011-12-30].http://media.education.gov.uk/assets/files/pdf/F/The%20Early%20Years%20Foundation%20Stage%20EYFS%20Review.pdf.

[5]DCSFs.Statutory Framework for th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EB/OL][2011-12-28].http://www2.lse.ac.uk/intranet/LSEServices/nurs-ery/pdf/statutoryframework.pdf.

[6]DCSFs.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profile-assessment scales reference sheet[EB/OL][2011-12-27].http://www.esbjerginternation-alschool.dk/datastore/gallery/tims/eyfs%20scale.pdf.

[7]DCSFs.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Profile handbook[EB/OL][2011-12-28].http://isct.co.za/wp-content/u-ploads/Nursery-and-Reception.pdf.

上一篇:作文教学水平下一篇:薄层水泥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