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流动范文

2024-06-03

知识流动范文(精选12篇)

知识流动 第1篇

关键词:知识网络,网络结构,知识流动,作用分析

0 引言

知识以嵌入个人、组织、工具、流程、惯例等载体中存在。知识主体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连接成了知识网络。美国科学基金会(NSF)界定知识网络是提供知识、信息的利用的社会网络[1]。Melissa等认为知识网络是由能够接受、存储、处理或信息转移的节点相互连接形成的网络[2]。国外的管理学者认为知识网络是指一批人、资源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共同推动知识的共享和利用;通过知识的流动和知识创造,促进知识的增值和创新[3,4,5,6]。国内部分学者认为知识网络是一种社会关系网络;能够实现个人、团队之间层次上的知识传递和创造[7,8,9]。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界定知识网络的定义为:一个能够完成组织内外知识传递、知识流动的社会网络,由节点(个人、组织、资源等知识主体)和节点间的连线(知识主体之间的关系)构成,知识网络能够扩大知识流动的范围和速度,进而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造。网络结构如节点度、结构洞、节点关系、网络规模、网络密度、路径距离、分布规律等特征参数对知识流动的水平、效率、范围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分析网络结构和知识流动的关系对促进知识网络中知识流动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应用复杂网络的拓扑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系统结构功能分析框架,分析网络结构对知识流动的作用和影响。网络结构可分为节点维度和网络整体维度两个层面。

1 节点维度网络结构特征对知识流动的作用

节点维度的结构特征表征的重点集中在节点的位置和连接,以及节点间的相互关系。描述节点的网络结构特征主要有节点度、结构洞、中心性,以及节点间的强弱关系。作为知识流动主体的节点其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和连接都将对节点的知识流动质量和效率有重要的影响。

1.1 节点度

节点i的度ki是指网络中节点i与其他节点的关系数量,即节点i连接边的总数目,也等于与他直接相连的邻居节点的个数。度数既可以测量单个节点,也可以测量整个网络。节点度数是网络最基本的几何参数,对网络和节点的结构、功能有重要的意义。节点度数决定了网络规模,决定了知识流动的通路数量;对单个节点来说,节点度数反映了节点可获得知识量的多寡,知识来源的多少,获取知识的难易程度;节点度即其凝聚的关系数量也决定了它在网络中的位置(中心性),反映了节点的地位和影响力。节点的度数越大,它的资源获取能力越大,它在网络中越重要,影响力也越大。对于有向网络,从节点i发出的连接数量称为点i的出度,意为“视野广阔”,指向节点i的连接数量称为点i的入度,意为“受人欢迎”。出度高的节点为强知识源节点,具有较高知识势能,大量向外传递其所拥有的丰富知识,是网络中知识流动的发动机;入度高的节点为高学习性节点,其与较多知识源建立连接,大量吸收来自网络的知识,迅速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具有高成长性。入度出度都较高的节点为高中介节点,其是知识流动的中枢,在广泛接收知识的同时,又广泛发送知识,这样的节点使网络充满了活力,创新性新知识也容易在这样的节点产生。

1.2 结构洞

结构洞是指网络中一节点(如点i)与其他节点存在直接联系,但其他节点间不存在直接联系,节点i就占据了结构洞的位置[10]。即结构洞节点联结了两个本不相连的节点,在节点间起到桥梁和中介的作用。来自多方知识节点的资源和信息必须经过节点i(结构洞)才能流向其他节点,i点是知识流动的串行口和集散地,结构洞是网络的知识流动中枢,它控制、引导、调节知识流的方向、程度。结构洞具有信息优势和控制优势:占据结构洞的位置可以接收到来自各个方向大量、广泛、多样的异质知识和信息;结构洞直接面对和接收来自知识源节点的知识,不经过其他节点的传递,也就减少了知识在流动过程中的损耗和失真,使结构洞节点的知识流动具有优质源知识、高效率、低流动成本的优势;结构洞节点占据了关键路径,在网络中的不可替代性使节点具有了控制权和话语权,它的移除对整个网络的结构和功能都会有较大影响。

1.3 中心性

比结构洞更宽泛一点的概念是网络中心性[11],中心性是网络全局性概念,高中心性的节点一定占据结构洞,但结构洞节点由于具有区域性质,不一定是整个网络的中心,即占据结构洞是节点高中心性的必要条件,高中心性节点具备结构洞所拥有的所有优势。中心性可以在三个方面来衡量:节点在网络中相临节点(具有直接关系)的多寡,即节点的度数;与网络中其他节点的距离长短,即最短路径长度;处于任意两个节点间的程度,即作为其他节点之间中介的程度(介数)。高中心性使得节点可以建立更广泛的联系,接触到网络的其他部分,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中心性是网络结构赋予的权利和地位,高中心性节点具有高的声望和权威,对网络有较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12]。由于节点都有择优连边的特性,即节点建立关系连接时都是倾向于优先选择在网络中的中心性高、具有高连接度的节点,这样造成富者越来越富的“马太效应”,这是因为其他节点相信高中心度节点具有较高质量的知识,并有更广泛的知识来源,同时因为大量知识的流通集散使得该节点具有更高的知识协作和发送能力,大家更愿意与这样的节点建立连接,这赋予高中心性节点较强的控制优势。中心性节点的存在使规模一样的网络具有更大的聚集系数,节点间合作更为紧密,网络更加完备。

1.4 强弱关系

节点间由于知识、信息和资源的流动而存在联系,Granovetter提出了“关系力量”的概念,关系力量反映了节点的情感密切联系程度和互动频率[13]。Granovetter提出互动的频次、情感力量、亲密程度、互惠交换层次四条衡量标准。强关系往往维系着群体、组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弱关系在不同群体、组织或个人之间建立纽带性联系,是一种动态多边的、松散的非正式网络。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节点间的强关系有利于提高知识流动的效率[14],有利于隐性知识的转移,因为情感密切、亲密的关系将提高知识源提供知识的动力和信心,提高节点间的信任,避免知识流动过程中的机会主义和保守主义;互动频率高,节点间频繁接触使节点间互相了解,更容易理解双方的组织惯例、文化、运作流程和知识情景,这将提高节点间知识流动的效果和效率,尤其是对于嵌入性高的隐性知识。但由于建立和维系强关系需要时间和成本,对于可编码化,传递比较简单的显形知识,则不需要建立强连接,因为这增加了知识获取的成本,而且弱连接往往是非重复连接,可以触及更广泛的范围,接触到更多的异质性和创新性知识,对节点来说更有价值。

2 网络整体维度结构特征对知识流动作用

网络整体结构对网络的知识水平,知识流动速度、效率、规模都有较大的影响。描述知识网络整体结构特性的几何参数有网络规模、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节点度分布以及网络稳定性。网络规模体现了网络大小,平均路径长度体现了节点间知识流动的距离,聚类系数体现了网络的密度,度分布体现了网络的分布规律,网络的稳定性衡量了网络结构的动态变化。

2.1 网络规模

网络规模可以用节点总数和节点度数两个指标来衡量。网络中所有节点度的平均值称为点度平均值。网络规模描述了网络大小和网络连接数。网络节点数越多,连接关系越多,网络规模就越大。网络规模越大,网络中嵌入的知识资源越丰富,知识存量越大,存在大量异质性、高价值知识的可能性就越大,网络中节点的知识流通渠道也越多,同时更易吸引新节点的加入;网络规模影响知识流动的效率,如果把知识比喻成病毒,规模越大,受到感染的渠道越多,可被感染的节点数越多,受到感染的节点数也越多,病毒传播的越快;节点有机会接触的节点越多,节点间沟通互动的机会越多,知识流动也越迅速。网络规模也影响节点的知识流动能力[15],规模大、节点多使节点间存在异质性的概率大(如存在文化距离、组织距离、制度距离等),这样的节点间进行知识流动和碰撞,能提高节点知识表达、编码、接收和理解能力。也就是说规模大的网络可较迅速的提升网络的平均知识水平和知识流动能力。

2.2 平均路径长度

路径是网络中一序列节点和线(边),起止于节点,每一步都是靠彼此联系的线连通,点和线均不重复。两个节点间最短路径的长度(边的数目)称为距离,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为所有节点间距离的平均值。平均路径长度度量了节点间知识流动所需经过路程的远近,即知识在两个节点间流动所必须途经其他节点的个数,体现了知识在网络中流动的深度、速度和成本。平均路径程度越小,说明知识在节点间流动的损耗与阻力越小,路程短使知识得到迅捷、深入的传递;相互联系成本低使得节点间更容易发生频繁的互动,即知识流动发生的频率越大。

式中:L为平均路径长度;dij为i,j两节点间最短路径边数;N为网络规模。

2.3 聚类系数

网络聚类的程度用聚类系数来刻画,聚类系数描述了知识网络的密度,体现了网络的连通性、传递性和完备性以及节点知识流动覆盖的广度。网络中节点i有ki条边与其他ki个节点相连,这ki个节点称为节点i的邻居,这ki个节点间实际存在的连接边数与最大可能存在的连接边数的比值即为节点i的聚类系数,网络中所有节点的聚类系数平均值为网络的聚类系数。聚类系数度量了网络中节点的邻接边数,聚类系数越大,网络越稠密,网络中知识流动的通路越多,节点间合作越紧密,资源可以在网络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覆盖更大的范围。

聚类系数也体现了一对节点间关系被第三方关系包围的程度,共有的第三方关系影响知识源节点的知识流动意愿,这是因为声誉和合作规范[16,17,18]。当存在第三方关系时,知识源节点会更积极、主动的促进知识流动,因为知识源节点清楚,知识传递行为的消息会快速被其他节点知道,这将影响到该节点的形象和影响力,并且消极合作和不合作行为可能受到来自第三方节点的制裁。聚类可以促成节点间的合作规范,合作规范保证了节点此时进行知识发送和传播,未来当该节点需要其他节点所拥有的知识时,其他节点也会传递给他;如果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过于保守,将来也会给他获得知识增加困难。合作规范增加了节点间的信任,消除了机会主义。第三方关系的存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和激励作用,使节点更加关注进行知识流动的长期利益,加强了知识流动的持续性,聚类系数越大,节点进行知识传递受到的制约和激励也就越大。

其中:Ci为节点i的聚类系数;ki为节点i的邻点数目;Ei为ki个节点间实际存在的连接边数;C为网络聚类系数;N为网络规模

2.4 节点度分布

节点度分布是描述网络几何特征的核心统计参数,度分布P(k)定义为:随机地选择一个节点,其度为k的概率,或者等价地描述为网络中度为k的节点数占网络总节点数的比例。对于有向网络,度分布还可更细致地分为网络的入度分布和出度分布[19]。网络中节点间连接边的数量是有差异的,度分布度量了每个节点与其他节点连接数量的分布规律,描述了节点聚集程度的变异量和分配几率。知识网络根据结构特征可分为规则网络、随机网络和复杂网络三种,规则网络节点维度的参数均相同,即节点间无差异,网络具有聚类系数大,平均路径长的特点。随机网络的节点度分布符合泊松分布,网络具有聚类系数小、平均路径短的特点。复杂网络可分为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小世界网络符合小世界特征[20]。度分布函数为幂律形式分布的复杂网络称为无标度网络[21]。这类网络具有共同的重要特性:网络中绝大多数节点的度数相对较低,只存在少量的度数相对较高的节点(中心性节点),这些具有大量连接的节点称为“集散节点”。这种结构的成因是择优连边和网络生长性机制的共同作用。无标度网络具有平均路径距离小,同时聚类系数大的特点,比随机网络结构更紧凑,连接更紧密,拥有更高的知识流动效率。

2.5 网络稳定性

网络是开放自组织的,网络的结构是在动态变化的,伴随着新节的加入和原有节点的移除,以及节点间关系的增减,强弱关系的转变,这些动态变化使网络的结构、功能也会发生变化。稳定的网络知识流动效率较高,知识在节点间流动的也会比较快速,使网络达到较高的平均知识水平。这是因为稳定的网络易形成沟通规范和网络内的语言范式、隐喻、规则以及较好的沟通关系,这些将提高网络内的知识流动效率。网络内部缺乏稳定性,节点进出频繁,不利于节点间建立规则和沟通关系,尤其是关键节点的移除(占据结构洞节点、高中心性节点、强知识源节点)将对网络造成巨大的打击。但相反,新节点的加入会扩大网络规模,带来新的知识,提高网络内的知识水平,新关系的建立也将增加知识流动通路,提升知识流动的效率。

3 结论

流动人口知识竞赛讲话 第2篇

州人口计生委主任 李 洁

(3010年3月2日)

各位嘉宾、各位参赛队员:

今天,州人口计生委和州计划生育协会在这里举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知识竞赛,三县市、农垦分局分别派出参赛队,在此,对各参赛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2009年4月29日国务院第60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条例》自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

关于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员工流动率;企业竞争力

一、知识型员工的涵义

德鲁克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他认为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的今天,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企业成长、发展以及生存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们很容易体会到整个社会对知识型员工的需求量明显攀升,各个企业对知识型人才的不断挖掘也给知识型员工流动提供了平台。

知识型员工有区别与其他一般员工的一些特质。

第一,较高的自主性。知识型员工一般都是高学历高素质出身,他们对问题通常有独到的见解而不是随波逐流,他们不能被受限与简单机械的工作,他们的思维和激情会被禁锢在那样的组织中,他们所适应的是有灵活的工作环境、自主的创造空间,在那样的环境中利用专业知识创造独特的成果,喜欢弹性管理和自我管理。

第二,对雇主忠诚度低。由于知识型员工在不同的企业都可以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技能为企业创造所需的价值,并且对与企业来说他们仍然是稀缺资源,这造成了他们只对职业忠诚而不会对雇主忠诚,他们有很多的选择机会,当知识型员工他们自身的流动受益大于流动成本时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原企业。

第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知识型员工不同于体力劳动者,他们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个人素质,比起对金钱和物质,他们更愿意从事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追求满意的工作成果,追求更高的成就,从而来赢得社会和自己的认可。

第四,工作过程和成果难以度量和控制。知识型员工的自主性决定了他们必定是在灵活的工作环境中以灵活的工作方式进行工作,并且他们的工作成果通常是以无法客观评价的形式展现,而且知识型员工通常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工作,当一项成果展现出来的时候,个人的成果很难衡量。

二、知识型员工流动原因及其影响

影响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把这些因素主要分为员工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第一,自身因素。比起其他一般的员工,知识型员工有他们特有的素质、需求和价值观念,工作中他们更加追求自主权和自由的空间来作为他们展开创新以及面对挑战的大环境,他们更加注重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当他们有能力、有机会、有想法去获得一份更好的酬劳或者当他们觉得在原企业中所得到的回报让自己不满意的时候,"经纪人"都会争取用最小的成本去换取最大的利益,这时候员工就可能会选择跳槽。

第二,外部因素。在知识时代的背景下,各个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需求激增,导致在知识型员工需求市场上通常表现的都是供小于求的现象,当各个企业都在为了挖掘适合的此类员工而做出各种承诺时,这些知识型员工就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知识和权威在整个行业里面挑选自己最满意的雇主,这些为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此外,若员工所在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或者企业战略目标与员工的个人的价值观或者个人目标相冲突时,或者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薪酬让员工不满意时,也会刺激员工去选择其他他们认为更适合更加有吸引力的雇主。此外,企业的地理环境等其他原因也是影响员工流动的外部因素。

虽然合理的员工流动能够提高员工的素质,但是对与企业来说,过于频繁的员工流动率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企业知识型员工的自愿流出对企业是一种损失。

三、控制知识型员工流动率的意义和方法

一些企业领导者可能会认为知识型员工“个性强,不好管”,因此会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或者不合时宜的激励措施,而知识型员工们通常会觉得这些激励措施缺乏激励性。然而既然知识型员工的流动对企业有不可忽视的不利影响,企业必须要采取特定的措施来控制这些重要的员工的流失,维持自己的竞争力。

第一,加强薪酬激励。虽然知识型员工并非侧重追求物质,但是薪酬还是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雇主的选择,很多知识型员工离开老雇主也是因为原企业的薪酬制度缺乏市场竞争力。在薪酬结构体系上,对于知识型员工应该采用高弹性的薪酬模式,更加突出浮动部分薪酬,包括奖金和绩效薪酬。

第二,内部流动。知识型员工追求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在刚接触一个岗位时的新鲜感可以给他们创造的激情,但是随时间的推移,这种新鲜感的边际效用递减,这些知识型员工不愿继续在同样的岗位停留,这个时候企业就可以对这些员工采取轮岗制,可以满足员工对这种挑战性和新鲜感的追求。

第三,适当的授权。由于知识型员工对自主权的追求,企业可以通过授权的方式赋予知识型员工自主权和支配权,让他们摆脱在条条框框里面被束缚的工作状态,在自主灵活的环境中完成目标任务。

第四,重视员工个人成长。知识型员工对知识有不懈的追求,他们追求新的知识、追求自身的充实、追求自身的成长,企业要留住这些知识型员工就需要满足知识型员工这一需求就必须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和提高技能的机会,满足他们提高自身价值的需求,否则员工很有可能会在外部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环境和机会。

第五,为员工提供晋升的空间。很多企业对知识型员工都采用简单的提薪或者增加管理头衔的方式来表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但是这些激励措施往往不能满足知识型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企业需要为这些员工提供一定的晋升机会,使员工有拥有管理实权的机会,提供给员工持续晋升的职业发展通道,成为他们安心工作的保障。

第六,营造自主的企业文化,和谐的企业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当员工与一个企业文化产生共鸣的时候,它能够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使员工对组织产生归宿感,激发员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景梅.知识型员工管理与激励刍议[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1).

[2]谈玟妤.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7).

[3]刘冰,王泓晓.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流动管理[J].现代管理科学,2009,(9).

基于人员流动的隐性知识转移 第4篇

相关研究述评

英国学者Michael Polanyi于20 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初, 首次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他将人类的知识划分为两种, 一种是显性知识, 可以用文字、图表和公示等加以显性表述;另一种是无法明确表述, 但又实际存在于我们头脑中的知识, 被称为隐性知识。他认为, “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会的与他所要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即隐性知识。”这种知识是源于经验的、在隐含的未编码知识中包含着探求的规则, 来源于个体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感知与判断。在我们表述问题和因素时, 就包含着个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思路。加内什·纳塔拉詹认为, 隐含知识 (即隐性知识) 是那些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经验性知识。维娜·艾莉 (Verna Alee) 也认为, 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体中, 私人的、基于背景的知识, 它依赖于直觉、体验和洞察力, 以 “意念模型”为中心, 包含信仰、观念、经验等等。这些意念模型是帮助人们定义自己世界的指挥原则。技术层面的隐含知识包括具体的技能和专门的技术, 以及实践中积累的经验。

在国内, 大多数学者也认为, 隐性知识难以用文字和语言来记录和表述, 具有高度的个体专有属性, 与显性知识相比呈现非结构化特征。简世德、邹树梁提出, 隐性知识是动态变化的, 它稍纵即逝, 会随着动态主体注意力的转移而建构或消减, 是伴随着认知主体注意力活动而呈现的一种共生的附带觉察状态。施琴芬、崔志明、梁凯则认为, 隐性知识最终可以被模糊而粗略地表达出来。崔慧广还认为隐性知识具有情景依附性, 他提出, “隐性知识总是依托特定情境中存在的, 是对特定的人物和情境的整体把握。”

基于不同的研究视角, 隐性知识转移模式有不同分类。根据传播知识的不同主体, 可以分为基于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以及组织间交流的转移模式。施琴芬、崔志明、梁凯根据人员沟通方式的不同, 提出了面对面交流、网络虚拟交流和群件系统交流、设计组织学习图及专家咨询模式。周军杰、李新功、李超则从产学研协同的视角划分了基于上游型、下游型、水平型三种合作创新模式的转移模式。崔慧广进一步将导师负责制下师生之间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式划分为伪隐性知识转移的编码—诠释模式和真隐性知识转移的触发模式。

通过此前走访本地的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 以及对现有已发表文献的检索, 笔者发现现有的隐性知识转移模式研究, 大多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对其进行划分, 而人员作为隐性知识的主要载体与拥有者, 其主观能动作用可有效推动隐性知识的转移, 但检索结果发现以“隐性知识转移”并含“人员流动”为检索式的检索结果并不多。故本文从人员流动视角切入, 基于前期走访材料及文献资源整理, 根据人员流动的不同方向对隐性知识的转移模式进行了划分。此外, 鉴于目前已存在的“知识流”观点将知识流动归结于物质自身作用而忽略了知识的本质并非物质, 本文认为, 人员流动是知识转移 (特别是隐性知识) 的重要动因。

人员流动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存在着一种叫做“知识流”的观点, 这种观点从流体力学的角度, 将知识定义为一种具有流动性的物质。例如, 在《工作的知识》一书中, T. Davenport和Drusak将知识定义为“一种像流体一样具有流动性的物质, 其中混杂了已经结构化的经验、价值和有特定含义的信息及专家的洞察力。” Holtshouse也认为知识是一种 “流”, 可以在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流动, 知识在流动的同时也传递着一整套文化系统和相关的背景系统。T. H. Davenport认为知识既是结构性的, 又是流动的, 是结构性经验、价值观念、关联信息及专家见识的流动组合。除此之外, Alee还认为知识具有波粒二象性, 知识作为过程, 她将其看作充满不断转变、融合、合并的知识成分的动态液体。

以上这些“知识流”观点的代表, 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将知识具体化和物质化, 而本文认为, 这种定义有失准确。信息论认为, 知识是将信息进行筛选、鉴别、整理后的得到的系统化成果, 它的本质是有序、系统的信息。“信息就是信息, 它既不是物质, 也不是能量。”这是维纳关于信息的论断, 他将信息与物质和能量区别开来, 作为一种单独概念提出。从这个角度来说, 知识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信息, 不能单纯地被等同于物质, 以上定义显然有悖于信息论的三要素学说。进一步地, 隐性知识转移作为知识转移中的重要一环, 根据信息论, 必须要有信源和信宿, 且借助一定的媒介、通过信道传输才能够完成整个转移过程, 而不是在没有载体的条件下, 知识自发地“流”向接收方。流动仅是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表象, 不能用来描述知识的本质定义。

本文认为, 由于高度个体化的特质, 隐性难以借助于文字、语言等途径实现高效传播。然而组织人员作为隐性知识的拥有者, 可以在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首先, 从隐性知识的定义来看, 前文提及的隐性知识定义均提到了隐性知识为个体所有, 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中, 即个体人员是隐性知识的主要载体。当隐性知识携带人员从一个组织流动到另一组织时, 会将自身所携带的隐性知识有意或无意地运用到当前生产创造活动中, 隐性知识在组织间的流动借助于人员的流动过程得以实现。

其次, 在隐性知识转移的众多途径中, 面对面交流是比虚拟交流等途径更有效的方式, 而人员流动正是促进隐性知识传播者和接受者面对面交流的有效途径。相比其他借助工具实现转移的方式, 通过人员流动来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降低了利用其他媒介可能导致知识损失的可能, 提高了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

再者, 借助人员流动来实现隐性知识转移, 这从根本上弥补了“知识流”观点的知识流动动因不足的缺陷。正是由于知识接收方的隐性知识学习需求和知识发送方的隐性知识转移意愿以及隐性知识携带人员流动的推动三者共同作用, 使得隐性知识的转移得以完成。

基于人员流动的隐性知识转移模式

鉴于人员流动在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本文根据组织人员流动的不同方向, 提出以下三种较为有代表性的隐性知识转移模式。

单向流动模式

高校和企业是产学研协同合作链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中, 企业负责出资并将技术转化为产品, 最终推向市场。在高校方面来说, 对于与企业合作, 更多的是以技术输出为主, 产品作为联系纽带。双方进行商榷沟通, 细化需求的方向与内容, 高校在沟通中得到具体要求, 由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组成的科研团队负责产品研发的全部工作。高校人员能够参与到产品开发工作中, 负责提供技术支持, 将自己科研教学所积累的隐性知识融入产品设计研发过程, 实现了隐性知识从其所有者到企业生产的转移, 所得产品即隐性知识的外化成果。除此之外, 受访的合肥工业大学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在与南方电网 (广州) 、江淮汽车等企业合作过程中, 还采取了派遣教师到企业中工作的方式, 与校企合作模式不同的是, 教师是作为技术顾问受合作企业聘用。教师可对于企业产品研发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参考性解决意见, 并将自己的科研经验和学科知识运用到研发过程中。

由于高校是目前教育的主要场所, 科研工作中基础理论研究居多, 高校人员缺乏产品打造经验, 对市场信息导向的把握不足。同时, 由于企业与高校的双向反馈信息沟通不足, 经常会出现经费超支和利益的争端。为了推进高校科研工作与市场接轨, 许多高校专门成立了负责本校科研工作的科研处, 此类机构专门负责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沟通, 这一机构的设立有助于使高校的科研工作更加专业化和市场化。在经费问题方面, 部分受访企业表示, 今后合作中会考虑借鉴国外的报销模式进行科研经费的管理。

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人员双向流动

在采访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的过程中, 我们了解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肥科学岛之间实行了强强联手的双聘制度, 具体地说, 中科大的任课教师和科学岛的研究员每隔一段时间会定期轮换一次, 教师到科研所协助科研工作, 研究员进入课堂教学为学生讲授学科前沿动态知识。双方利用优势特长进行联合, 有针对性地推进学科发展。教师和研究员分别受学校和研究所同时聘用。在此制度中, 教师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科研工作进展, 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存, 而不是局限于书本上更新换代较慢的知识。同时, 研究人员也可以将科研工作同教学实践相结合以积累经验, 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科研积极性。此制度实现了学校与科研机构的共赢, 隐性知识随着其主体 (教师、科研人员等) 在不同岗位之间的流动随之转移。值得一提的是, 受访单位合肥物质科学技术中心是依托于中科院合肥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建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在中科大与科学岛联合实行的双聘制中起到纽带的作用, 对双方合作的项目进行评估, 并负责合作项目支持基金的管理与发放, 是二者合作的重要基础与保证。合肥物质科学中心的作用恰好解决了前文所提及的校企利益争端、经费超支等问题。

企业面向社会招聘全职研究员, 人才自由流动

目前许多企业倾向于面向社会招聘科研技术骨干, 组成企业内部的专职科研团队。全职科研人员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一定的工作经验积累, 能够将此前学习工作中积累所得的个人隐性知识运用得当。随着科研人员受企业聘用到企业就职, 由各科研人员组成的企业内部科研团队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能够产生凝聚力和增进团队协作精神, 这些无疑都是属于组织的隐性知识, 科研人员原有的隐性知识储备也得到了转移。某受访企业解释道, 企业之所以倾向于采用此种方式, 正是由于学校的学生在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中, 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会出于家庭、个人发展等方面的考虑, 容易中断科研工作另寻出路 (单独创业或选择个人就业等) , 科研团队的项目进度也会受到影响。

企业面向全社会招聘全职研究员、培养内部科研团队, 有利于优化企业的人员结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该模式是对传统校企项目合作的改良。它打破了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克服了原有模式中的个人不稳定因素。如果与受聘技术骨干人员签订全面的劳动合同保障, 并且在薪酬和个人发展等条件上与员工达成协议, 科研团队的人员构成则会相对稳定。

结语

本文在现有隐性知识相关的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以人员流动方向为切入点, 结合对所在地区学研机构的实地采访调查, 对隐性知识转移的模式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但毕竟隐性知识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课题, 还需更加深入的调研和理论积累才能一探究竟。

观点建议

当前图书馆学的本科教育偏向理论教育, 学生的专业实践机会不足。如果能够有更好的专业实践平台, 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得到运用, 将会对学科教育具有重大推进作用, 学生也会对本专业具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图书馆学本科教育与硕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应实现一脉相承, 目前很多硕博士阶段的本专业研究生本科并非图书情报类, 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硕博士虽有利于学科融合, 但更应和本科阶段的教育实现接轨, 以避免硕士阶段仍然补充本科基础理论知识的问题。

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知识问答 第5篇

一、流动人口是指哪些对象?

答: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18-49周年)人员。但是,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除外。

二、哪些外出人员需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答:拟到外地务工经商、年龄18-49周岁的育龄妇女,外出前应持本人居民身份证和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两张到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已婚的,要出示结婚证。流动出未办证的成年育龄妇女可委托家人、亲友在其户籍地补办婚育证明。

三、婚育证明应当载明哪些内容?

答:婚育证明应当载明成年育龄妇女的姓名、年龄、公民身份号码、婚姻状况、配偶信息、生育状况、避孕节育情况等内容。

四、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多少日提交婚育证明?

答:成年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30日内提交婚育证明。

五、成年育龄妇女到现居住地后应向哪提交婚育证明? 答:成年育龄妇女可以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婚育证明,也可以通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交婚育证明。

六、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答:

1、依法免费获得避孕药具,免费享受规定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2、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在现居住地乡(镇、街道)计生办理生育服务登记。

3、免费在户籍地计生部门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享受户籍地有关独生子女、双女户的奖励和保障措施。

4、晚婚晚育或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按照现居住地的规定,享受休假。实行计划生育的,按照现居住地的规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获得支持、优惠,在社会救济等方面享受优先照顾。

七、流动人口在计划生育上应尽哪些基本义务?

答:

1、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

育措施,接受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人民政府的计划生育管理。

2、成年育龄妇女外出前应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主动告知计生部门其外出流向与联络方式等信息。

3、到现居住地30日内主动到当地计生部门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按要求进行登记,填报相关婚育信息。

4、违法生育的,依照计生有关法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

5、申请办理各种证照、租借房屋、就业务工时,主动出示已查验过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八、在现居住地申办一孩生育服务证需提交哪些证明材料?

答:

1、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

2、结婚证。

3、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

九、哪些机构为已婚育龄妇女出具避孕节育情况证明?

答: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为已婚育龄妇女出具避孕节育情况证明。

十、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可以要求已婚育龄妇女返回户籍所在地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吗?

答:不可以。

十一、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流入人口应该履行哪些职责?

答:应当查验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及时补办婚育证明;告知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可以享受的计划生育服务和奖励、优待,以及应当履行的计划生育相关义务。

十二、育龄夫妻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收到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之日起多少个工作日内,向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核实有关情况?

答:7个工作日。

十三、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接到核实要求之日起多少个工作日内予以反馈?答:15个工作日。

十四、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自办理生育服务登记之日起多少个工作日内向育龄夫妻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办理结果?

答:15个工作日。

十五、计生部门为流动人口出具婚育证明或其他计生证明材料是否能收取费用?

知识流动 第6篇

大学生实践社群知识流动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李思齐  石翠翠  袁煜  徐佳斌  骆翔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管理系,江苏  南京  211156) 摘  要:大学生实践社群是提升大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平台。以大学生实践社群为研究对象,从知识发送者的知识发送能力,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和高校的组织氛围三个方面分析其对大学生实践社群知识流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知识发送者的知识发送能力,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和高校的组织氛围对大学生实践社群知识流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实践社群;知识流动效率;影响因素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大学生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研究”201413655013Y)。

引言:当今互联网使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中,知识的广泛交流、共享与运用是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各个组织,群体与个人间的知识交流,发挥集体的智慧,提升知识,促进创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如何促进知识的有效流动,促进知识的有效共享,是不少组织追求的目标。实践社群,作为知识交流平台,在推进知识共享和知识流动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实践社群在促进大学生知识共享和知识流动,提升大学生知识和技能过程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提升大学生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效率,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许多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本研究以大学生实践社群为研究对象,从知识主体和组织情境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实践社群知识流动效率的因素,希望能为提升大学生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效率提供参考,为高校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一、理论基础

(一)大学生实践社群。一些大学生凭借共同的兴趣、目标和话题,聚合在一起,通过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相互影响,就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讨论,有效促进知识共享和流动,实现彼此间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这种由大学生自我选择加入,围绕一个共同目标,通过各种方式交换学习经验、技能和诀窍等从而提升知识和技能的非正式组织就是大学生实践社群。在大学生实践社群内,社群每位成员所具有的知识聚合在一起,融合成一个知识网络,社群成员共同分享知识从而促进知识的有效流动。

(二)大学生实践社群知识流动。知识流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知识具有稀缺性,并不是公共产品,不可能均匀分布在所有主体中,必须通过交流和交易才能更有效的实现价值。关于知识流动,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从各自角度对其研究。Boisot认为,知识流动包含知识扩散、知识吸收、知识扫描和问题解决四个阶段。Zhuge指出,知识流动是知识在人们之间流动的过程和知识处理的机制。华连连和张悟移认为,知识溢出是知识流动的初级形式,知识扩散和知识转移是知识流动的高级形式,知识共享是知识流动的最终目标。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实践社群知识流动,是大学生在实践社群内,通过各种知识交流活动,实现知识在大学生之间的流转。

(三)知识流动效率。知识流动效率是在知识流动过程中,在一定的时间和成本范围内,知识在知识发送方与知识接受方之间成功流转,并使知识接收方感到满意的程度。关于知识流动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学者研究发现知识的缄默性、知识的复杂性、组织激励、知识发送意愿、知识吸收能力、知识差距、交流平台、地理距离等,均会影响知识流动效率。由于在大学生实践社群知识流动过程中,涉及到知识主体和组织氛围,因此,本研究主要从知识发送者的知识发送能力,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和高校的组织氛围三个方面研究大学生实践社群知识流动效率的影响因素。

二、数据搜集和变量测量

(一)数据搜集。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方法收集数据,选择江苏省内高校进行调研。本次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387份,剔除无效问卷49份,共获得有效问卷33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67.6%。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男性占62.4%,女性占37.6%;大一占47.9%,大二占27.8%,大三占16.0%,大四占8.3%;理工类学生占60.9%,人文社科类学生占39.1%。

(二)变量测量。本研究尽量采用前人已经验证并使用过的量表,这些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包含的量表有知识发送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组织氛围和知识流动效率。研究变量采用Likert5级量表测量,分别从“完全不同意-1至完全同意-5”记分,分值越高表明被调查者越赞同测量项目的观点。

三、变量的信度效度检验和结果分析

(一)变量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为保证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使用Cronbach's 值来进行信度检验,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变量知识发送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组织氛围和知识流动效率的Cronbach's ?值分别为0.824,0.755,0.775和0.749,均大于0.7,表明各变量具有良好的信度。同时,还发现各变量题项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7,说明各变量具有良好的效度。因此,适合进行回归分析。

(二)结果分析。将知识发送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组织氛围作为自变量,知识流动效率作为因变量,由于所调研对象存在性别、年级等差异,本研究将性别和年级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变量性别和年级对知识流动效率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063(p>0.05)和-0.022(p>0.05),说明性别和年级对知识流动效率影响不显著。知识发送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组织氛围对知识流动效率的回归系数分别为

0.378(p<0.001),0.168(p<0.01)和0.217(p<0.001),F值为

53.611(p<0.001)表明知识发送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组织氛围对知识流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流动效率,提升大学生的知识共享水平是目前许多高校追求的目标。本研究以大学生实践社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学生实践社群知识流动效率的影响因素,对江苏省内高校大学生进行调研,运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发现知识发送者的知识发送能力、知识接受者的知识吸收能力和高校的组织氛围对大学生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

在大学生知识交流过程中,良好的知识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调节能力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提高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效果。同时,大学生要接受和理解其他同学的知识,也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知识吸收能力,通过自身知识,思考、理解和吸收其他同学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与此同时,学校也应创造良好的知识交流氛围,如构建知识交流平台,制定措施奖励积极进行知识交流的大学生,创造条件为大学生提供企业实训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这些都会提高大学生实践社群的知识流动效率,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 Boisot M H. Is your firm a creative destroyer? Competitive learning and knowledge flows in the 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of firms[J]. Research policy, 1995, 24(4): 489-506.

[2] Zhuge H. A knowledge flow model for peer-to-peer team knowledge sharing and management[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2, 23(1): 23-30.

[3] 华连连, 张悟移. 知识流动及相关概念辨析[J]. 情报杂志, 2010, 29(10): 112-117.

[4] 吴丙山, 张卫国, 罗军等.实践社群中的知识管理研究[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1):160-166.

[5] 张庆普, 李志超. 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3,(1):88-92.

[6] 李顺才, 邹珊刚. 知识流动机理的三维分析模式[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2):39-43.

知识流动 第7篇

供应链是一个由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所有参与者组成的战略联盟。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主要围绕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这“三流”开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知识已经成为供应链重要的生产要素, 以知识为基础的活动逐渐成为供应链主要的活动方式之一。企业知识理论认为, 社会生产是在知识的引导下进行的, 生产的关键投入和创造价值最重要和最稀缺的资源不是传统的土地、资本、原料和简单劳动等物化资源, 而是知识。对供应链而言, 能否有效地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 并及时把知识转化到新技术和产品中去, 是供应链提高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能否在供应链中顺利地流动。

知识作为供应链中关键性的资源, 它不但可以伴随着物流过程而转移, 而且可以作为独立的要素在供应链中流动。知识的顺畅流动能够整合整个供应链中的知识资源, 提高供应链在知识层面上的协作能力及其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正如Desouza (2003) [1]指出知识流的任何中断对供应链而言都将产生无数的协同问题, 知识流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无论是理论界或企业界, 对于供应链知识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对其流动规律还不甚了解, 还有大量问题有待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基于以上情况, 本文构建了供应链知识流的一个理论模型, 模型从三个层次刻画了供应链中的知识流, 指出了影响供应链知识流动的主要因素, 分析了知识流与供应链价值创造的关系。

2 供应链的知识流模型

知识的流动形成知识流, 每一个知识流都发生在通过链 (channel) 连接着的源 (source) 和目标 (target) 之间 (Gupta和Govindaraian, 2000) [2]。根据通信原理 (communication theory) , 任何交流的发生应包括信息、发送者、编码方式、信息传输链、解码和吸收者等一些基本要素, 因此, 供应链中任何知识流的形成, 应该有作为知识流源 (发送者) 和知识流目标 (接受者) 的节点企业, 以及知识本身 (信息) 、传输媒介 (渠道或链) 及沟通方式 (编码) 等几个要素。图1为本文构建的供应链知识流模型。在模型中, 供应链由上游的供应商、制造商, 下游的分销商及消费者构成;带箭头的线为知识流的流向, 用F及其下标表示;VC表示随着知识的流动所引起供应链价值的变化;影响因素是指供应链中影响知识流动的因素。制约供应链知识流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本文认为知识流主要是供应链知识共享机制、节点企业的吸收能力、知识传输链/沟通方式、隐性知识所占的比例等几个变量的函数, 它们共同作用影响供应链知识的流动及知识流的形成。

根据该模型, 供应链知识流可分为三个层次, 即:供应链层、节点层和个人层次知识流。

(1) 供应链层知识流。

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 供应链可视为一个知识交换系统:知识作为供应链生产的投入要素, 同时也作为供应链产出的结果。流F1′表示从外界流入供应链系统的知识, 其来源主要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一些公共知识提供部门等;流F1为知识的流出, 表示供应链向市场 (消费者) 流出的知识, 这反映了供应链向顾客提供的最终价值的大小, 体现了供应链的竞争力。流F1′和流F1说明供应链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从外界不断吸取知识, 通过供应链系统加工生产后又对外界提供知识 (产品) 。

(2) 节点层知识流。

节点层知识流是指知识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流动。在图1的模型中, 节点层知识流主要包括供应商和制造商、制造商和分销商、分销商与顾客等之间的知识流动。

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知识流用流F2和流F2′表示。其中流F2主要是供应商把有关原材料的知识传递给制造商, 包括供应商的库存情况、物流系统状况、原材料的各种性能指标、使用参数、原材料的替代性、新型材料的选取和使用等;流F2′中包括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主要生产技术及手段、技术改造目标、原材料 (部件) 使用过程中的各种反馈信息等。

制造商和分销之间的知识流用流F3和流F3′表示。流F3是制造商把产品知识转移给分销商, 包括制造商的产能情况、产品使用说明、产品的质量标准、设计参数、性能指标、服务支持等;流F3′是市场知识从分销商流向制造商, 包括分销商的预销售计划、市场价格信息、质量反馈信息、经过加工整理的顾客反馈意见, 等等。

分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知识流用流F0和流F1表示。流F0主要是关于消费者的市场信息, 包括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使用产品的反馈意见、从消费者那里能够获知的竞争对手的情况等;流F1表示由分销商流向消费者的知识流。值得注意的是, 流F1同时也是整个供应链知识的流出, 即整个供应链知识的流出是通过分销商知识的流出来体现的。

(3) 个人知识流层。

在模型中用流F4标示, 个人知识流层是指节点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 包括节点企业内部个人之间的知识流动及个人与组织间的知识流动等两种情况。个人知识流层主要是员工个人技能等隐性知识及组织知识的流动。

3 供应链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

供应链中的知识流一部分可以由知识的自然扩散而形成, 这是一种偶然的和无规律的知识流, 但供应链竞争优势不能仅仅依靠供应链中知识的自然扩散, 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制约供应链中知识流形成的因素, 掌握知识流形成及流动的规律, 以达到能够主动对供应链知识流进行控制和管理的目的。影响供应链知识流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本文主要对供应链知识共享机制、节点企业的吸收能力等几个因素对供应链知识流动的影响进行研究。

3.1 知识共享机制与供应链知识流动

知识流形成的要素之一是要有一个知识流源。根据通信原理, 这个知识流源作为知识的发送者, 必须愿意向供应链知识流目标 (接受者) 发送 (共享) 自己的知识, 否则知识流就无法形成, 即知识共享是知识流形成的前提。

Soekijad和Andriessen (2003) [3]认为, 知识共享包括知识被转移、分配及创造三个过程。虽然供应链知识共享能够增加供应链整体及共享主体自身的价值, 然而供应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如知识共享过程中知识开放和保护的困境、成员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等, 严重影响了知识共享活动的开展, 导致供应链知识共享成为一个囚徒的困境。因此, 在这一过程中, 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组织或个人总是希望尽可能获取别人的知识而少付出甚至不付出自己的知识 (Larsson等, 1998) [4], 供应链中有规律的知识流很难自然而然地发生。为促进供应链知识的顺畅流动, 需要在供应链中建立一种良好的知识共享激励机制, 来促使供应链成员企业开放自己的知识库, 使得供应链中的知识主体都能够成为知识流形成过程中的知识流源;而且知识共享机制越有效, 越能够激励知识源共享其知识, 降低供应链在搜寻、获取和使用知识过程中的成本, 更好地改善供应链的绩效。由此得到命题 (propositions) :

P1: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知识共享机制越有效, 越有利于供应链知识的流动, 知识共享与知识流出成正相关性。

3.2 吸收能力与供应链知识流动

知识共享机制保证了供应链中的知识主体愿意共享其知识, 但知识流的形成不仅仅取决于知识流源的这种意愿, 而且还取决于知识流目标对知识的吸收能力。Cohen和Levinthal (1990) [5]提出吸收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 的概念, 吸收能力是指一个公司识别新的、外部有价值的知识, 吸收它并把它应用到商业领域的能力。在有关文献[5]的基础上, 本文定义供应链的吸收能力是指供应链识别知识、吸收 (消化) 知识, 并把知识转化为产品的一种能力。对供应链而言, 其吸收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供应链的吸收能力、节点企业的吸收能力及个人的吸收能力。所有个人的吸收能力和节点企业的吸收能力构成了整个供应链的吸收能力, 但供应链的吸收能力并不等于节点企业和个人吸收能力的简单相加。

供应链吸收能力的形成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与供应链先前积累的知识水平有关, 正如Cohen等所说“这种能力 (absorptive capacity) 是公司先前已经积累的相关知识水平的函数”[5], 因此供应链知识存储越丰富, 其吸收能力越强。二是与知识流源和知识流目标两者的双边特征有关系, 如果他们的兼容性越好 (知识类型相近、知识的重叠部分较大、人力资本层次接近等) , 那么从知识流源发出的知识就越容易被知识流目标所接受, 节点企业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吸收能力作为一种支持知识的创造和使用的动态能力 (Zahra, 2002) [6], 通过培养和提高它, 可以促使供应链知识流的形成, 且吸收能力越强, 越有利于供应链中知识流的形成。由此得到命题 (propositions) :

P2: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供应链的吸收能力越强, 越有利于供应链知识的流动, 且供应链的吸收能力与知识流入成正相关性。

3.3 知识传输链、沟通方式与供应链知识流动

知识从发出者到被接受者接受, 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知识传输链 (channel) 和沟通方式来实现。知识传输链是指知识从发送者到接受者必须借助的物理媒介, 如果没有传输链的存在, 知识流就不可能发生 (Gupta和Govindaraian, 2000;Ghoshal和Bartlett, 1998) [2,7]。传输链的性质, 如链的多样性及链的带宽等都将对知识的流动产生很大的影响, 知识传输链的性质越优良, 越有利于减少知识由发送者到接受者之间的破损程度, 保持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

沟通方式是指知识以何种方式在发出知识和接受知识两者之间进行编码和解码。由于供应链中知识的多样性及知识发送者和接受者在对信息理解能力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不同沟通方式将影响到知识流动的速度及知识流动的成本, 不当或单一的沟通方式将制约和影响知识流的形成, 进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知识利用的效率, 因此, 在供应链中丰富的沟通方式是供应链知识流有效形成的有力保障。

优良的传输链和丰富的沟通方式对供应链中的知识主体有着正向的激励, 在这样的环境里面知识发送者更加乐意发送知识, 知识接受者也更加乐意去接受知识, 因此传输链和沟通方式将从知识的流入和知识的流出两个方面影响知识流的形成。由此得到命题 (propositions) :

P3: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知识传输链性质越优良、沟通方式越丰富, 越有利于供应链知识的流动, 且与知识流出成正相关性。

P4: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知识传输链性质越优良、沟通方式越丰富, 越有利于供应链知识的流动, 且与知识流入成正相关性。

3.4 隐性知识的比例与供应链知识流动

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 根据知识流中知识的类型, 知识流可以分为隐性知识流、显性知识流和混合知识流 (知识流中既有隐性知识又有显性知识) 三种, 前两种可视为混合知识流的特例。由于显性知识容易编码, 可以通过会议、散发文件等方式大规模地传播和转移;而隐性知识是粘性的、复杂的、不容易编码的, 在传播方式上只能选择以小群体、密集互动方式, 如面对面、师傅带徒弟等方式传播, 除此之外, 由于隐性知识往往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资源, 企业可能保守和控制这类知识的共享与传播。所以, 显性知识流比隐性知识流更容易在供应链中流动, 且混合知识流中隐性知识所占的比例越大, 越不利于知识的流动。

虽然隐性知识会影响知识的流动, 进而影响知识流的形成, 但与显性知识相比, 隐性知识更可能导致其拥有者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在知识流中, 隐性知识在知识流中所占比例越大, 说明知识流的价值越高, 因此, 供应链应该重视隐性知识流的管理。由此得到命题 (propositions) :

P5: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知识流中隐性知识比例越大, 供应链中知识的流动越困难, 知识流中隐性知识的比例与供应链知识流出成反比。

P6: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知识流中隐性知识比例越大, 供应链中知识的流动越困难, 知识流中隐性知识的比例与供应链知识流入成反比。

以上各因素对供应链知识流动的影响可用图2表示。

4 知识流动与供应链价值创造

供应链管理可以视为价值创造的活动 (Spekman等, 2002) [8], 其目标是追求供应链整体价值的最大化。Chopra (2001) [9]指出, 供应链所创造的价值, 就是最终产品对于顾客的价值与供应链为满足顾客的需求所付出的成本的差额。由此可得供应链价值创造有两种途径:一是降低供应链的成本;二是增加顾客价值。知识在供应链中的流动, 可以从以上两个方面对供应链价值产生影响。首先, 知识的流动可以降低供应链的成本。知识在供应链中充分流动, 一方面可以降低供应链成员企业发现知识、获取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成本, 以及降低供应链在知识方面的协调成本;另一方面, 知识流动可以提高供应链中知识对产品的替代率, 以此来实现供应链成本的降低 (Boisot, 1998) [10]。其次, 知识的流动可以增加顾客价值。产品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中知识的竞争, 顾客购买产品是为了消费产品的核心价值, 即知识带给顾客的价值。知识的流动增加了整个供应链中知识的密度, 有助于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知识含量, 增加顾客的价值;而且在这个过程中, 知识流动越充分, 越有利于供应链降低成本和增加顾客的价值。由此可得命题 (propositions) :P7:知识的流动能够降低供应链的成本, 增加顾客的价值, 为供应链价值创造做出贡献, 且知识流动与供应链价值创造成正相关性。

5 结束语

知识在供应链中的顺畅流动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供应链知识流的管理是供应链创建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能力。由于知识流具有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不同的性质和流动规律, 因此, 清晰刻画供应链的知识流及其形成机制, 找出知识流动规律及其制约因素是有效开展供应链知识流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加深了对供应链知识流动规律的认识, 所得的结论对供应链知识流管理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DESOUZA KC, CHATTARAJ A, KRAFTG.Supply chain perspec-tives to knowledge management:research propositions[J].Journal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3, 7 (3) :129-138.

[2]GUPTA AK, GOVINDARAIANV.Knowledge flow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J].Stratr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 (4) :473-196.

[3]SOEKIJAD M, ANDRIESSENE.Conditions for knowledge sharing incompetitive alliance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2003, 21 (5) :578-587.

[4]LARSSON R, BENGTSSON L, HENRIKSSON K, SPARKS J.Theinterorganiztional learning dilemma:collective knowledge developmentin strategic alliances[J].Organization Science, 1998, 9 (3) :285-305.

[5]COHEN W M, D A LEVINTHAL.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 1990 (35) :128-152.

[6]ZAHRA S A.Absorptive capacity: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exten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 27 (2) :158-203.

[7]GHOSHAL S, BARTLETTC A.Creation, adoption, and diffusion ofinnovation by subsidiaries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network[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8 (19) :365-388.

[8]SPEKMAN R E, SPEAR J, KAMAUFF J.Supply chain competen-cy:learning as a key component[J].Supply Chain Management:AnInternational Journal, 2002, 7 (1) :41-45.

[9]CHOPRA S, MEINDL P.Supply chain management[M].Prentice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J., 2001:8-20.

知识流动 第8篇

1 基于知识流动的知识链组织冲突分析

知识链组织知识流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如图1所示, 知识流动除了受到在知识链合作边界上的双方互动的关系特性影响外, 还受到知识特性、企业组织特性等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知识链组织的合作过程也因此面临着众多的不确定性, 使得组织间知识学习缺乏透明度, 双方可能对机会主义行为高度警惕, 由此带来各种冲突。我们也将从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的框架入手, 分析知识链组织冲突产生的原因。

1.1 知识链的知识特性与冲突

由于知识具有无形性与外部性等特点, 知识链组织在合作中就存在知识悖论问题, 即如果知识发送方揭露了知识, 接受方一旦得以理解知识, 知识就丧失了本身的交易价值, 双方没有继续合作的必要。所以, 由于对机会主义的防范, 知识的无形性使得知识发送方合作过程中存在知识的保留行为。然而, 知识流动除了受到知识发送方的主观行为影响外, 还受到知识的复杂性的影响。知识的复杂性体现了编码的难易程度, 知识特性越复杂, 其模糊程度也就越高, 知识转移的难度也越大。Zander和Kogut (1995) [3]的研究就表明, 那些难于表达的知识往往比基于产品的可编码的知识更难以在企业组织间进行转移。相反, 那些能够被描述、书写、勾画的可表达性很强的显性知识就容易被转移。而在知识链组织的合作过程中, 当知识转移效率较低时, 知识接受方并不能判断是知识的复杂性的原因还是知识发送方的保留态度的原因, 从而造成彼此间的猜忌, 冲突由此产生。

1.2 知识链的企业组织特性与冲突

知识链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效率不仅取决于知识本身的复杂性程度, 还取决于知识发送者的传播能力以及接受者的接受能力。知识传播能力指的是企业组织向知识链中的合作伙伴发出和解释新知识并让其理解和接受的能力。由于不同组织的知识存量与经历不同, 不同企业组织的传播能力是不同的。知识接受能力是企业组织消化吸收、整合外部知识的能力, 也就相当于Cohen W M和Levinthal D A. (1990) [4]提出的吸收能力。企业组织的吸收能力与知识链内组织间知识差距高度相关, 如果差距过大, 接受者的知识整合难度将加大。如果没有相关知识积累, 企业组织将很难识别、内化对方的知识。企业组织的知识整合能力是组织智商的体现, 整合能力越强, 知识的获取率就越高。然而, 企业组织的“智商”就跟人的聪明程度一样, 总是千差万别的。“高智商”的企业组织吸收能力强, 在知识链内的“学习竞赛”中总是占据优势地位, 受益总是比“低智商”的一方大, 由此产生利益上的冲突。而受益低的一方可能总会理解为“高智商”的企业组织在传播知识时存在保护行为, 由此自身在知识共享过程中也会采取隐蔽措施, 冲突进一步恶化。

1.3 知识链的关系特性与冲突

知识链组织间的知识流动还受到合作边界上的关系特性的影响。合作伙伴关系的紧密程度能够影响知识链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难易程度。紧密的社会关系充当了知识链知识流动的纽带, 它的存在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机会去共享知识和经验。然而, 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并非“亲密”而“无间”, 知识链成员在研发部分合作的同时并不能改变企业之间在最终产品市场的竞争状态, 从而导致合作伙伴长期利益对立。合作与竞争并存使得知识链很难判断新加入成员的动机是否是伪装欺骗以利用知识共享偷窃知识成果, 由此产生的成员之间的猜疑和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了知识链的构建和健康运行, 加大了知识流动过程中冲突产生的可能性。例如, 在某些日美公司联盟中, 日方坚持公司领导的办公室应该设在与工厂有段距离的不同建筑中, 公司办公楼的人员应禁止进入工厂, 甚至为了防止知识外泄, 公司总经理应该从外部聘用而不能由美方安排, 日本公司采取保护措施的理由是日方合作者是生产运营, 涉及的技术具有很高的专利性。毫不奇怪, 美方没学到日方的任何技术, 而且在日方得到合资公司的业务后, 联盟也就解体了。[5]

2 知识链组织知识流动过程中冲突的信任协调

知识链组织知识流动过程的冲突可以采取传统的契约机制控制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 但是, 知识转移的效率不佳并非都由机会主义行为引起, 知识的复杂程度太高、或者知识发送者及接受者的能力不佳都有可能影响到知识转移的效率。此外, 在知识链成员的互动关系中, 成员旨在攫取知识成果的动机也很难察觉。而由于契约的不完备性, 知识链成员的行为在不具备可观察性与可验证性的前提下, 其对知识流动中的冲突的协调作用总是有限的。正是由于契约机制的不足, Dyer 和Singh (1998) [6]提出了利用自我实施约定来减少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方法。这种自我实施约定以非正式的社会规则为基础, 利用成员间的相互信任使人达成合作意向而消除彼此之间的冲突 (Mayer et al, 1995;McAllister, 1995) [7,8]。信任产生于合作交换过程中一方相信另一方不会利用自身的弱点获利 (Zucker, 1987;Bateson, 1988) [9,10], 对合作伙伴有信心而愿意依赖对方 (Mooreman et al, 1993) [11]。知识链中的信任对知识流动中的冲突的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信任能增加知识流动的透明度

当知识链组织间的透明度很高时, 企业组织就能意识到知识转移效率较低的真正原因。例如, 如果企业组织能认识到由于知识的复杂程度过高导致知识在组织间难以移植, 合作双方都不会从主观上在发送知识过程中故意掩藏, 而选择努力使知识编码简化, 企业也能更容易地从合作伙伴那里学到知识, 知识就能顺利实现跨组织的流动。组织间透明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相互之间对于机会主义行为的警惕和怀疑, 这通常会导致双方不愿把信息技术与对方共享。知识链组织间的相互信任能减少这种对于机会主义的担心, 从而提高合作边界的透明度, 降低知识流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信任的基础上, 知识链组织间知识流动的自由度得以提高, 流动规模得以增大。同时, 信任对可以弥补以契约为基础的正式规则的不足, 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巴克曼实验室的创始人Bob Buckman认为信任是企业公开运作的基础, 并在实验室建立了公开透明三原则:允许每一个员工将自己的知识带进实验室;为每一个员工创造进入公司知识库的机会;让每一个员工可以和公司里知识最丰富的人交流。[12]巴克曼实验室的信任最终提高了知识创新的绩效, 知识链组织间的信任同样可以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

2.2 信任能增加知识链中企业组织的专用性资产投资

专用性资产是指一种资产只对某一特定的使用者有用, 或者只有用在特定的地方才能产生最大的价值。企业组织一旦进行专用性投资就降低了合作中的后续讨价还价能力, 面临合作方“敲竹杠”的机会主义行为, 这就是威廉姆森所谓的“根本性转变”。所以, 企业组织在对合作方缺乏信心的情形下, 一般选择通用性投资而非专用性投资。在知识链中, 企业组织如果信任合作方不会利用自身专用性投资的获利, 就会增加专用性投资, 因为专用性投资可以创造关系性租金, 提高企业组织的绩效 (Dyer和 Singh, 1998) [6]。知识链组织的专用性投资是一种对合作伙伴关系的“承诺”与“抵押”, 意味着企业不会有短期的机会主义行为。因为专用性投资是一种沉没成本, 一旦合作终止, 沉没成本的损失有可能超过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因此, 专用性投资反过来又能增加知识链彼此的信任程度, 减少合作中的猜忌, 使企业组织间在互动过程中“亲密”而“无间”, 知识由此能够在彼此互动的关系纽带中实现流动。而按照Williamson (1985) [13]的分类, 资产专用性分为地点的专用性 (site specificity) 、物质资产的专用性 (physical asset specificity) 和人力资产的专用性 (human asset specificity) 三类。知识链组织的地点专用性投资可以使合作双方地理位置相邻, 面对面地进行密切交流和磋商, 协调彼此相异的观点, 促进知识流动。此外, 知识链组织地域差异的缩小会形成知识链社群的共同语言、习俗和习惯, 减少合作中的摩擦。知识链组织人力资产的专用性投资能使知识发送方与接受方的知识背景相似, 知识差距缩小, 从而提高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 减少知识流动过程中的质量耗损, 避免知识转移效果不佳的猜疑。

2.3 信任能使知识链组织保持沟通的开放性

知识链组织之间的沟通是组织之间传递信息、指令、感情或观念的过程, 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这种传递跨越组织边界, 沟通中的噪声和障碍比在一个企业内部要大得多。知识链组织的深入沟通意味着成员组织相互对计划、期望、动机、目标等重要事项的全面披露, 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渠道保持信息的及时共享, 成员之间在情感上的深度交流。知识链组织的深入沟通必须以成员之间高度信任为基础。

根据信任的不同发展阶段, Lewicki 和Bunker (1995) [14]把信任分为计算型信任、了解型信任和认同型信任。在知识链形成的初级阶段, 由于企业组织之间相互不了解, 合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双方的信任是以契约为基础的计算型信任。这种计算型信任是非常不稳定的, 根据Dwyer et al (1987) [15]的观点, 在计算型信任阶段, 企业只是理性地进行非常少的投资, 关系终止很容易。所以, 基于计算的信任并不能很好地协调知识链组织之间的冲突。而随着知识链成员的相互了解与交往, 成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变小, 逐渐发展成为以他人行为的可预测性为基础的了解型信任。了解型信任阶段的定期交流与沟通能够使一方与另一方保持定期联系, 交换各方所需要的信息、偏好以及问题解决的方式, 并使知识链组织有相似的思考能力以及预测对方行为的能力。而认同型信任是基于联盟成员对其他成员意愿的高度理解和认同, 包括需要、偏好、想法以及行为方式等。在此阶段, 知识链成员充分相信自己的利益将被完全的保护, 没有必要对合作伙伴采取监督或控制的措施 (Lewicki 和Bunker, 1996) [16]。

知识链组织的了解型信任能在合作伙伴关系内营造坦诚而开放的交流, 它能加强联系纽带, 缩短合作双方的情感距离, 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消除潜在的冲突。知识链组织在认同型信任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强联系促使知识链成员组织有更大的意愿进行知识互动, 并期望由此构建知识链共同的整体竞争力, 这样合作伙伴关系中知识的共享、转移和获取活动就会获得适当的资源配置, 从而提高知识流动的绩效, 推动持续的知识创造。因此, 以信任为基础的开放的双向交流是成功解决知识链组织的冲突的关键因素。

3 知识链组织知识流动过程中信任度的提高途径

知识链组织如果缺乏信任, 组织间容易制造出一种猜忌与怀疑、对立与抵触的负面情绪, 知识流动必然受到阻碍。因此, 提高知识链组织间的信任度非常重要, 其提高途径有如下几个方面:

3.1 构建知识链组织的共生创新系统

Davenport (1997) [17]提出了企业的知识生态模式, 将企业组织视为一个资源共享的知识生态系统 。借鉴Davenport的观点, 知识链组织之间要建立密切的、长期的和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 也要构造一个能使价值增值的、 相互制约的共生创新系统。在知识链的共生创新系统内, 组织间有共同的知识创新目标而又有特定的知识能力, 彼此分享生存资源 (如科研院所分享企业组织的市场信息反馈能力, 企业组织分享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 。知识链内组织间的互动及交互影响所形成的共生创新系统就是一个知识群落 , 在这样一个知识群落内, 组织成员分工协作、相互补充, 为着共同的目标有机地形成一个利益相关的整体, 成员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共同风险, 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展, 必然加强组织间知识流动过程中相互依赖的关系纽带, 从而信任度得到提高。信任度的提高可以降低合作的关系风险, 提高知识链共生创新系统的稳定性。

3.2 建立核心企业的优秀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是对于客观事物的基本信仰, 是关于好坏善恶、美丑的判断, 是生存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 是企业组织一如既往的行动纲领。知识链中核心企业的优秀的价值观不仅可以培养知识链成员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 而且可以增强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程度。在日常交往中, 人们倾向于信任一个有崇高价值信念的企业组织而非唯利是图的公司。如果知识链中的核心企业有令人鼓舞的价值观, 整个知识链的信任程度都会提高。例如, 在强生公司与供应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所形成的知识链中, 强生公司一直如此强调自己的信条:“我们相信我们首先要对医生、护士、病人负责, 向父亲、母亲以及所有使用我们产品和服务的客户负责。”对泰诺危机的迅速反应是他们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当发现一些泰诺药品有毒时, 强生公司当即决定撤回所有泰诺药品。强生公司的危机处理方式强化了各个合作成员的信心, 尤其是经销商对于公司的信任程度, 同时也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由此之后, 供应商、经销商都以与强生合作为荣, 即使成员间存在一些小的利益冲突, 相互间的信任也能使各方仍然保持合作关系。

3.3 避免知识链成员的信任受到破坏

知识链成员的已经建立起来的信任并非牢不可破, 成员间的一次破坏行为都有可能使建立的信任前功尽弃, 正如多年的恩爱夫妻可能因为一次的不忠而以分手告终一样。所以, 知识链组织成员一定要珍惜已有的信任, 任何机会主义行为所产生的冲突都可能使合作伙伴关系受到严重破坏。组织之间已有的信任就像一个“增殖反应堆”, 良好的信任和互惠达到一定程度会不断扩展, 从而在合作中带来更多的信任, 产生良性的信任循环。

4 结论

由前述分析不难看出, 在知识链组织的合作过程中, 组织之间的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纷繁庞杂。知识转移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可能是知识特性过于复杂, 也有可能是企业组织知识传播能力与吸收能力的差异, 或者是组织互动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引起的, 这些原因减弱了合作中的透明程度, 从而引发各种冲突。由于知识链成员行为的不可观察性与不可证实性, 基于正式规则的契约对冲突的协调存在不足。而基于非正式规则的信任协调能够增加知识链组织知识流动过程中的透明度, 增加成员的专用性投资, 保持沟通的开放性, 有利于避免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猜忌及机会主义行为。知识链组织信任程度的提高需要共建共生创新系统, 使成员共享收益也共担风险;还需要核心企业建立优秀的价值观, 使知识链组织的信任具有长效性与稳定性;当然, 知识链组织的信任更需要在合作过程中精心呵护, 避免受到破坏。

摘要:知识链组织的合作过程是一个组织之间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流动受到知识特性、企业组织特性以及关系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从而使合作过程面临众多不确定性, 导致合作双方对机会主义行为高度警惕而产生各种冲突。以信任为基础的冲突协调机制能增加知识流动中的透明度, 使知识链组织增加合作中的专用性投资以及保持沟通的开放性, 从而能弥补契约机制对知识链组织冲突协调的不足。知识链组织的信任度的提高需要建立共生创新系统, 更需要建立核心企业的优秀的价值观以及知识链成员的精心维护, 避免受到破坏。

部队装备管理知识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第9篇

部队装备知识管理活动的宗旨就是通过梳理业务过程中的知识流动,促进知识的重用和转化,以提高部队装备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以上管理目标,对部队装备管理过程中的知识流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第一,知识流的运动过程必须是无阻碍的,这样才能保证业务知识的建立、识别、共享和创新;其次,知识流的运行应该是无迟滞的,它应该保证所承载的知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目标的知识需求;再次,知识流的流动是以人为载体的,无论存在与何种介质上,知识只有经过管理人员的识别与运用才能实现知识的价值。

为达到上述要求,需首先对部队装备管理业务活动的知识流动态势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其次要对其流动机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知识管理实施策略。本文将主要对影响知识流动的因素进行研究。

知识流就是知识依据一定的准则和原则在知识节点之间的流动[1]。一个完整的知识流元包括三个必要的属性:方向、内容和载体。其中,“方向”与知识主体之间的知识差异和组织环境相关;“内容”即知识流中的知识,为知识客体,其特征影响着知识的流动效率;“载体”即知识主体,其行为受到知识管理环境的影响。可见,业务过程中的知识流动与知识主体、知识客体、管理环境息息相关,对知识流影响因素的分析也将建立在这三者之上。

1.1 知识主体

知识主体即知识的携带者。在部队装备管理业务活动中,知识主体为参与活动的部队官兵。根据知识的流动方向,知识主体可以划分为知识源和知识受体。知识源和知识受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知识流动的传承性和动态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参与者既可能是知识源也可以是知识受体。

知识主体对知识流动的影响主要有:

1.1.1 知识源

知识源为知识流产生的源头。在装备管理业务中,知识源通常为技术能手、领域专家等等。知识源对知识流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共享积极性”、“知识的组织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输出受益程度”三方面。

知识源的共享意愿至关重要,如果知识拥有着出于“自私”的目的,不愿将自己辛苦积攒的知识和经验贡献出来,则知识流动根本无法完成。比如,处于升职或者立功的目的,拥有专业技能的官兵往往不愿主动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传授给别人,这就在源头上阻碍了先进经验的传播。

知识的组织表达能力表现为知识源将自身知识显性化的能力。良好的知识表达能力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目标知识的理解,加快知识转化效率。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表达方法,即便是业务人员“能力超群”,但最终也只能是“一枝独秀”,管理经验最终会随着人员的变迁而流失。

知识源贡献知识的受益程度也在一方面激励着知识共享的积极性。由于在知识共享方面会受到更多的利益(工作受益、威望提高等等),知识源往往更愿意转移自身的知识。

1.1.2 知识受体

知识受体为目标知识的学习者。通常在部队管理业务中表现为业务新手(新兵),业务活动的后继参与者等等。知识只用通过知识受体的学习吸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播和共享。知识受体对知识流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积极性”、“获取能力”以及“学习能力”三方面。

学习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的动机。只有当学习者对目标知识所获得的预期收益大于学习成本时,知识流动才可能发生。在装备管理业务中,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必然伴随着人力、时间还有设备的投入,如果拥有知识需求的官兵发现他所面对的知识不能帮助其完成管理任务,则很难从主观意愿上产生学习的动机。所以,在实施部队装备知识管理中,详细注明知识的用途对于促进知识流动具有积极意义。

获取能力包含搜寻、识别和吸收知识的能力。西蒙的“有限理性”认为个体知识,相对于人类知识集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子集[2],人们需要从不同的知识来源中搜寻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而对知识的搜寻和识别能力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知识的学习效率。知识的搜寻和识别表现为对目标知识的定位,低效率的知识搜寻和识别将延缓知识的流动速度,同时知识需求者也会因为知识的获取效率太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当前,我军的装备管理活动中,知识获取手段的相对匮乏致使官兵在面对管理问题时往往感觉无所适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流动的速率。

学习能力表现为学习、理解新知识,并将其内化的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与学习者的知识存量以及目标知识与学习者业务的相关程度有关。知识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知识受体原有的知识存量越高,且与目标知识的相关性越大,其接受新知识就越容易,反之越难[3]。管理活动中,部队官兵的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业务内知识的流动,拥有较高学习背景的组织单位相对与低学历的部门在学习知识的效率上更高。

1.1.3 知识主体之间的距离

知识主体之间的距离是广义上的距离,包含“心理距离”、“地理距离”、“知识结构差距”三个方面。

心理距离表现为知识交流双方的不信任,知识传授者由于担心知识交流会对自己产生不利后果,以及知识接受者对新知识质量的怀疑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流动的进行。部队官兵之间关系的好坏,不同管理部门业务人员之间的熟悉程度,以及拥有先进经验的个人在业务领域内的权威程度都在心理距离方面影响着知识的交流。和谐融洽的军营环境,部门之间良好的业务往来,以及管理部门对优秀业务人员的充分肯定都有助于缩短官兵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提高知识的流通速率。

地理距离表现为知识需求者接触知识源的难易程度。以往的信息技术手段限制了知识的传播与携带,人们相互之间的知识交流局限在面对面交流和书面交流之间,信息技术在装备管理领域中的广发应用,极大的丰富了官兵知识交流的方式和沟通的渠道,缩减了知识需求者与知识源的接触的成本,加快了知识传输的速率。并且这种改变将随着信息技术的继续发展和系统结构的不断优化,而愈加明显。

知识结构差距表现为知识交流双方知识结构的相关程度。在装备管理过程中,相同业务活动中的官兵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大的系统相关性,因此其工作交流更加协调和便捷,不同活动中的官兵由于知识结构差距较大,沟通起来相对困难,俗话说的“隔行如隔山”也就是这个道理。

1.2 知识客体

知识客体为知识流中包含的知识。根据其表现形式,可以区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对知识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2.1 隐性知识的比例

隐性知识是部队官兵头脑中难以显性化表示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是其从事装备管理活动个人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是构成业务竞争力的核心,因而是知识管理需重点协调的对象。隐性知识对于知识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与知识源有关。隐性知识作为个人的劳动成果,属于业务技能的关键要素,是知识拥有者重点保留的对象。如果没有科学的激励保障措施以及较高的思想觉悟,知识所有者通常不愿贡献自身的隐性知识。(2)隐性知识是粘性的、难以编码化的,相对于显性知识更加难以表达和传播,客观上只能选择以小群体、密集互动的方式交流传播[4],如帮带制度,实践社区等等。传播的效率比较低。因此,知识客体中隐性知识的比例越高,表现方法越困难,知识流动就越缓慢。

1.2.2 显性知识的传播特性

显性知识的传播特性表现为知识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传播和共享的难易程度。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传播特性主要体现为知识的“知识表述一致性”和“便于计算机描述”两方面。

知识表述一致性表现为知识主体之间在进行相同内容的表述中,知识结构的统一程度。部队装备管理业务活动中,出于业务需要,不同领域对相同的知识的描述标准不一,或者是相同事物在不同部门拥有多种概念描述等,知识表达缺乏一致性,造成互相之间的理解困难,影响了知识的快速传递。

便于计算机描述表现为语义知识的自动化程度。知识经过抽取、表达之后,要能够方便计算机语言进行统一的识别和表达。装备管理过程中,业务知识关联复杂,需要寻找一种良好的语言描述框架,既要能对知识概念进行全面覆盖、和语义匹配,也要能够实现计算机的读取和识别,便于知识在信息网络上的传递和共享。

1.2.3 知识的保真度

知识保真度表现为知识在流通过程对源知识的表现程度。出于主观目标的不同,人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总会添加自己的理解和创新,同样的知识元,在不同的学习背景下所传递出来的知识内容可能就不一样。积极的知识创新有利于管理结构的优化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但是对知识的盲从和曲解将影响到知识的应用效果,从而降低学习者的积极性,影响知识流动。特别是由于隐性知识的学习和传递与背景环境有较大的关联,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考虑情境因素,确保较高的保真度[5]。

1.3 管理环境

管理环境为影响知识流动的外部因素,通过影响知识主体的行为方式和知识客体的表现方式间接影响知识的流动。主要表现在:

1.3.1 管理文化和制度

包括组织的文化因素、组织的共享机制等。宽松开放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可以激发人们知识交流的意愿,对组织成员的行为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在部队装备管理活动中,通过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可以引导官兵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以此来增加相互之间的信任程度和知识结构的相关性,促进知识的交流;组织内部通过建立科学的共享机制,维护知识所有者的权利,激励先进,避免有碍于知识流动的行为,可以在制度层面上规范官兵知识行为,保障知识的流通。

1.3.2 组织的结构因素[6]

一般来说,组织结构可分为层级式和网络式管理结构。层级式管理结构中,不同管理层次业务跨度小,管理层级多,有利于同级成员之间的沟通,知识易于流动,但是层级之间沟通困难,影响知识流动;网络式组织结构的管理层级少,同层次业务范围跨度大,上下级之间的交流较层级式管理方便,但是同级之间交流受到一定影响。部队装备管理部门的管理结构属于层级式管理方式,各管理层次都有自己相应的职责和分工。在规划知识管理活动时,职能部门要根据不同管理方式的结构特色,科学安排,制定高效可行的实施策略。

1.3.3 信息技术平台

信息技术平台是以技术的手段辅助实现知识管理的目的。从技术角度来讲,知识流动的过程依赖于信息系统的设计,以及相应的组织、工作和流程设计[7]。高效的信息管理技术能够经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程序,将知识编码化,通过数字技术扩大知识的流动效率和影响范围。同时,快捷的信息技术平台在有效的组织管理业务范围内的知识资源,丰富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手段,安全的存储领域内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部队装备知识管理实施策略

2.1 围绕职能任务确立知识管理目标

明确的管理目标有利于建立组织成员间的共同愿景。人们共同愿景的指引下,才能更有目的性的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协作。部队装备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装备管理活动服务的,因此在制定管理策略之初就应该着眼职能任务,制定宏观的知识管理建设目标。在各项业务活动过程中,知识管理也应根据当前任务活动的特点确立子目标,围绕业务流程展开实施。

2.2 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设成果,提升知识管理水平

利用信息化建设成就实施知识管理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要实现装备管理知识的全面盘点和编码化处理,即通过科学的知识梳理方法,结合部队装备管理业务特点,发现与挖掘现有知识资源,尔后将其标准化和编码化,便于共享和交流;第二步是构建相应的知识库、以及专家支持系统,便于知识的存储和应用;第三步要是不断完善部队装备管理信息网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的联通性和集成性特地,加快知识传输的效率。

2.3 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官兵能力素质

提升装备管理科学化水平,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致力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以部队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结合部队工作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对官兵进行系统科学的培养教育,及时更新其知识结构,确保每一位人员持续、及时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同时,在部队装备管理活动过程中,我们须以提高装备管理能力为牵引,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积极创造学习型文化氛围,构建知识社区,促进新老人员的知识交流,加速工作环境中的知识流动速率,提升人员能力素质。

2.4 以创建学习型军营为重点规范知识管理建设

学习型军营是通过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的发挥官兵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个性的、持续性发展的知识组织。构建学习型军营,要力图在组织结构上求突破,努力构建一种便于知识交流的科学管理机制,改变传统的层级式管理方法,代之以扁平化、网络化的管理机构,通过拉近上下层级之间的距离来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学习;构建学习型军营,要广泛征集专家意见,归纳和整理好现有的知识资源,为军队管理知识库的建立创造条件;构建学习型军营,要抓好知识管理硬件条件的建设。部队装备知识管理活动应根据管理规律和知识特性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确保装备知识管理的建设质量。

2.5 不断完善管理运行机制,为知识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部队装备知识管理建设应设立专职的知识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知识管理思想的宣传、以及协调知识管理和业务活动之间的关系,确保知识管理活动能够真正的为装备管理建设服务。要不断完善部队装备知识管理法规制度,强调知识所有者的合法权益,通过行政的手段规范官兵的知识管理行为,保障知识管理活动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6 充分借助地方资源优势,完善知识管理战略

部队装备知识管理活动应采取开放模式,充分借助地方资源优势,快速实现知识管理战略。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吸收地方数据库建设管理、网络安全、信息系统维护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充实优化知识管理人才队伍结构。要加强与地方信息产业企业联姻,充分利用驻地科技优势,加强与通信、网络、计算机行业的合作,不断完善知识管理战略方法。

参考文献

[1]HAI ZHUGE.Knowledge flow network planning and simulation[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6,42:571-592.

[2]李顺才,邹珊刚.知识流动机理的三维分析模式[J].研究发展与管理,2003,4:39-43.

[3]曹兴,徐焕均,刘芳.企业内部知识流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7):69-74.

[4]安小风,张旭梅,张慧涛.供应链知识流模型及知识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92-193.

[5]龚锦红.案例推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广场,2007(3):61-63.

[6]陈喜波.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管理策略探讨[J].企业管理,2010(17):66-67.

组织学习与知识流动整合流程设计 第10篇

在人类社会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的新时代, 知识的生产、传播、交换和利用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随着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大, 知识管理在管理中已经被摆到首要的地位。学习型组织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全新的管理理论。2 0世纪末, 知识管理和学习型组织理论在中国导入。但从总体上来说, 我国知识管理和学习型组织的研究和实践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大多数企业对于知识管理和学习型组织的实践活动还处于认识超前于实践, 应用滞后于系统建设的状态中, 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知识管理和学习型组织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管理得以实施的载体之一, 而知识管理又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和精髓所在。知识管理贯穿于组织学习的始终, 又为组织学习提供各种合适知识的源泉和一个方便的工具。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因此, 对于知识管理和学习型组织的有效整合, 必将推动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发展, 而对于组织学习与知识流动的整合, 则是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整合的重点领域之一。

二、组织学习与知识流动整合流程

整合流程分为5项内容:知识入口、知识整理分类系统、知识库、组织学习与知识共享以及知识创新, 如图所示。

1. 知识入口

所谓“知识入口”, 是指组织与内、外部进行知识交流或知识共享的一个接合部。一般而言, “知识入口”是建立在现代先进的浏览技术之上的, 它能够保证组织对于可能的知识资源进行及时的搜寻与获取, 并将所获得的知识纳入到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框架之中去。

2. 知识整理分类系统

在解决组织和个人与准确传达信息的关系时, 有效方法是准确记住知识信息的位置。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是建立知识整理分类系统, 即对企业知识进行分类和编码, 将组织内的所有信息按照一定的逻辑习惯编排起来, 以便这些信息可以被组织内的任何人准确地找到, 这是形成有序结构和柔性知识流程的基础。

3. 知识库

知识库在任何知识管理的组织架构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它为组织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开展知识管理的“知识空间”。知识库为组织的知识管理提供一些基本的、被共同接受的有关定义和共同使用的路径, 为组织的数据和文件管理提供方便的检索手段。

4.组织学习与知识共享

组织学习发生在三个层次上:个体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 (包括组织内学习和组织间学习) , 在这三个层次的组织学习过程中, 知识共享发生在两个层面:

(1) 知识在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层面之间流动 (图中横轴)

知识, 首先为员工个人所获得和拥有。这时的知识可能是信息、经验、想法, 甚至只是一种灵感或思想的火花。在团队中, 员工们通过各种交流媒介, 或者通过员工之间的相互学习, 可以使个人知识为集体所共享。在共享的同时, 经过员工共同的讨论、分析、修正, 原始的知识得以进一步的扩大和创新 (图中的知识流呈螺旋型不断扩大) , 知识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提高, 最终成为企业的知识财富。

(2)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 (图中纵轴)

(1) 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一个人可以从别人那里直接学习到别人的隐性知识, 而无须借助语言表达。例如, 学徒从师傅那里学到技能, 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和不断地实践。在企业中, 员工获得隐性知识的关键也是实践和经历。社会化的过程不仅存在于企业内部成员之间, 而且还存在于产品开发者与消费者之间。在新产品开发之前和在新产品投入市场之后, 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交流, 实际上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共享隐性知识和创造新思想的过程。

(2) 外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外化是把隐性知识表达成显性的概念的过程, 要充分利用比喻、比较、概念、假设或模型等多种方法和工具。它需要人们充分发挥其洞察力、想象力和推理的能力, 这个要求是非常高的, 这也是隐性知识能否转化为显性知识的关键因素。

(3) 综合: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综合即把外化产生的概念转变为一个知识系统。综合的过程就是把不同的显性知识结合起来, 这个过程能够产生新的、更加系统化的知识。

(4) 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内化是显性知识转变成隐性知识的过程, 其实质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获得的知识被内化成员工个人的隐性知识, 形成一种共享的心智模式和技术诀窍的时候, 它们才会变成有价值的资产。

5. 知识创新

在组织学习与知识共享的过程中, 由于外部环境产生的新元素以及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的介入, 使得组织在学习与共享知识的过程中, 结合环境变化的要求对知识进行了改进和创新, 形成了新的知识。这种新的知识又作为知识资源输入组织的知识入口, 如图中虚线所示, 开始新一轮的组织学习与知识流动循环。

参考文献

[1]黄立军著:企业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知识流动 第11篇

【关键词】 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艾滋病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57-02

艾滋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所致的疾病,危害性较大[1]。流动人口已成为艾滋病传播和防治的重点人群[2]。本研究通过对辖区内537例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旨在为该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广州市增城区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5个建筑工地及4个洗浴中心的537例流动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性318例,女性219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38.39±8.69)岁;建筑工人326例,娱乐业人员211例;已婚398例,未婚139例;居住时间3个月至1年,平均(5.38±1.02)个月;城镇人口205例,农村人口332例。

1.2 方法 对所有入选对象先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传播途径、艾滋病治疗等。由经过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调查员进行调查,调查员及时整理并核对每份问卷是否有遗漏或书写错误项目,发现问题及时咨询被调查对象。对调查到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该问卷总共10题,每题1分,总得分最高10分,最低分0分,得分越低代表艾滋病知识知晓越差,当得分8分以上者则视为合格。调查问卷填写结束后,由调查员向每位患者再次进行艾滋病相关行为及态度的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艾滋病知识知晓合格率 本次共发放537份问卷,回收537份,回收率为100%,其中合格186例,合格率为34.64%。

2.2 不同性别对象知识知晓情况 入选的男、女对象对艾滋病知识知晓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53320,P>0.05 )。见表1。

2.3 不同职业对象知识知晓情况 不同职业入选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35079 ,P>0.05 )。见表2。

2.4 城镇与农村流动人口知识知晓情况 城镇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知晓得分高于农村流动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5.5033 ,P<0.01)。见表3。

2.5 艾滋病相关行为及态度 537例调查对象中203例表示愿意与艾滋病患者共同工作或生活;309例愿意在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415例调查对象表示遇性病及艾滋病方面的问题愿意咨询大医院或专科医院,另122例表示愿意咨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8例调查对象期望得到的预防艾滋病的服务为免费检查,103例则希望获得免费安全套或免费资料,但481例调查对象表示并没有得到预防艾滋病相关的服务。

3 讨论

流动人口是指在没有改变原来居住地户籍的情况下,到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地方从事务工、经商、社会服务等各种经济活动,但排除旅游、上学、从军等的一类人群[3]。我国目前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约为74万例,且疫情正逐渐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其中流动人口占据比例较大[4-5]。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加剧,流动人口的规模也逐年增加,给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带来较为严峻的考验。广州市增城区是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为了解辖区内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故行此次分析,结果显示辖区内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不甚理想,不同性别、不同职业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无明显差别,但城镇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农村流动人口,可能与农村流动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受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的机会较少,且存在普遍的性行为有关。而对艾滋病相关行为及态度调查显示,不到50%(203例)的调查对象愿意与艾滋病患者共同工作或生活,提示流动人口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及有关知识认识不够全面,且对艾滋病患者的宽容程度不够理想;多数(309例)调查对象在性行为时愿意使用安全套,415例调查对象表示遇性病及艾滋病方面的问题愿意咨询大医院或专科医院,这对降低艾滋病的传播和检出是非常有利的;208例调查对象期望得到的预防艾滋病的服务为免费检查,103例则希望获得免费安全套或免费艾滋病有关资料,但是大多数(481例)调查对象表示并没有得到预防艾滋病相关的服务,提示预防艾滋病相关工作尚不到位,对艾滋病免费检测和相关宣传还需加强。

综合本次分析,增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不理想,需积极的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宣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如在人口密集地方提供免费安全套和提供免费预防服务等,以提高对该病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蒋秋云.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干预模式的方法和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6):148-149.

[2]田艳玲,闫学明,杜晓娜.北京西城区流动人口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调查[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1,22(3):310-311.

[3]刘寿,王兆芬,李筱,等.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3):357-361.

[4]丁舒,李秋萍,壮楠辉,等.国内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回顾[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67-69.

[5]姚远,熊鸿燕,李大兴,等.重庆市九龙坡区流动性人口艾滋病综合干预模式实践与评价[J].重庆医学,2012,41(15):1529-1531.

会计知识流动中的结构资本因素分析 第12篇

知识的概念内涵丰富, 外延广泛, 学者们从不同学科出发, 对知识的本质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知识就是力量, 是人类认识经验的结果。”社会学家霍尔茨纳指出:“知识就是能够认识人们行动的某些现象。”

随着全球国际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会随之而发生变化, 如新会计准则的制订思路从规则导向走向原则导向, 对会计隐性知识的要求比重有较大的上升, 为新准则的执行带来了一定困难 (李刚, 2011) 。普通会计人员从原有的知识体系过渡到当前知识体系时会遇到一定的阻力, 因此有必要对会计知识进行深入的研究。

会计知识是一项专业技能, 其主要包括会计基础、会计准则、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成本等知识。随着理财环境的不断变化, 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元化, 除了以上知识外, 还包括计算机、金融、风险管理甚至宏观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 会计人员在单位里较为核心的部门中工作, 尤其是从事管理工作的会计人员还有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力、商业伦理、整合运作、沟通与谈判能力。会计学相关理论、政策法规、一般公认的会计准则、会计报表、会计制度、规章、基本的会计流程等是会计部门的显性知识;对法律法规、政策条例的个人理解与总结, 对具体实例特别是违规实例的分析总结, 对重点、难点、漏点的个人把握, 对业务流程的理解, 及其他个人技能技巧性知识, 如计算机应用技巧以及从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和总结是会计的隐性知识。

知识的本质是流动的, 是个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互动的结果 (Kogut, 1992;Nonaka, 1994)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 对知识流动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在专业知识流动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 特别是对会计知识流动的研究在国内几乎为空白。知识流动指在参与创新活动的不同主体之间所进行的共享、溢出与扩散、转移与传递以及知识整合和创造。知识在企业的流动是一个动态过程, 这就使得知识能够在企业各主体之间进行转移, 还能让企业知识被学习、吸收、整合、创新。知识只有流动才能发展, 且是有效流动才能在更多人之间共享, 这样知识的拥有者才能得到更大的收益, 组织同样会受益。

会计知识流动的过程即会计部门或个人通过有目的和主动性的学习来吸收其他组织已拥有的知识, 并提供会计知识给其他组织与个人, 从而创造出新知识的过程。如当企业在引进新的会计人员的时候, 新的会计人员会将最新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通过日常业务交流的方式传递给老的会计人员。而同样如此, 老的会计人员会将自己的会计经验、会计见识、会计决策等通过业务传达给新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每次跳槽都会将原公司的财务理念带入新公司, 也会从新公司获取到新的财务知识。此外会计人员应通过继续教育、网络学习、新老会计人员的交流等活动不断吸收新的知识, 不断使自己的会计知识得到充实, 这样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也使会计工作完成得更加规范, 会计信息更加可靠、及时, 为企业能够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全面的保证。

二、会计知识流动中的结构资本

根据西方广泛接受的“H-S-C”范式, 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构成。其中结构资本包括有组织制度、企业文化、工作流程、专利、商标权、协作机制、技术与行业知识等 (Steviby、Steward和Johnson, 2000) 。本文将采取上述最广泛的三维结构论中结构资本的定义和分类。结构资本的实质是组织一个时点的知识存量 (ROSS, 1997) 。结构资本的本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 知识归属组织本身, 不同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结构资本, 它是伴随组织存在而存在的, 实质是组织自身蕴涵的结构性隐性知识 (Sveiby, 1997) 。其二, 结构资本是各企业知识, 尤其是隐性知识传播的载体, 若想处理好隐性知识价值创造的分配, 就需要借助企业文化、激励机制、流程等载体来对各企业的结构性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和分配。

会计知识流动中的结构资本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作用:

1. 结构资本是会计知识流动建设的前提。

实践证明, 如果没有必要的结构资本作保障, 会计知识流动的持续提升只会是纸上谈兵, 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结构资本对会计知识流动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四个提供”: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提供保障和相应的自由空间、提供信息机制、提供整合机制。

2. 结构资本能够降低会计知识流动的交易费用。

在会计知识流动中, 会计知识流动系统建设、会计知识流动网络建设和会计知识流动集群等创新网络及平台的搭建必然随之产生, 会计知识主体之间在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时会产生交易属性, 这种交易属性会发生交易成本。会计知识流动主体的选择空间可以由结构资本通过提供一系列规则和机制来界定, 减少其不确定性, 从而约束知识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减少交易费用, 进而促进了会计知识流动。

3. 结构资本为会计知识流动创造条件。

会计知识流动的本质属性要求会计主体之间进行广泛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当结构资本适应会计知识流动及其发展时, 会计知识系统及网络内部的流动将会保持高度透明和开放, 进而更加有利于维持会计知识的持久流动。借助结构资本, 知识主体之间能够便利地搜寻到知识流动的交互信息, 快速地寻找到合适的知识流动伙伴, 敏捷地发现自己需要的资源。

本文通过结构资本中的外部关系、组织学习、组织文化、制度规范、信息系统和员工结构六个方面来分析影响会计知识流动的主要结构资本的影响因素。首先, 企业将外部会计知识吸收到企业内部, 然后通过外部关系、组织学习、组织文化、制度规范、信息系统和员工结构六个方面结构资本优化、吸收, 并内化为本企业的会计知识, 最后通过结构资本传递给外部组织, 形成会计知识内外部循环, 或者由结构资本将其传递给内部组织, 形成会计知识的内部循环。

三、会计知识流动中的结构资本因素模型构建

1. AHP模型构建。

本文用层次分析法对会计知识流动中的结构资本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征询专家意见发现, 一个组织如果要考虑运用结构资本来改善组织会计知识流动, 其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1) 成本准则, 即运用结构资本改善会计知识流动需要花费的成本; (2) 时间准则, 即运用结构资本改善会计知识流动, 需要投入的精力或者花费的时间; (3) 难易程度准则, 运用结构资本原理及方法改善会计知识流动的可行性如何, 本组织是否有能力实施这种方法; (4) 效果准则, 即实施这种方法能够给组织改善会计知识流动带来什么影响。这些准则受决策目标的支配。

最下层包括结构资本中的外部关系、制度规范、组织学习、信息系统、员工结构和组织文化六个部分, 称之为方案层。该层次结构如右上图。

2. 构造指标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上下级之间元素的隶属关系通过建立了层次结构后就被确定了。现在为了确定其相对的重要性, 需要对同一个层级的所有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层次分析法中通常采用9级标度法来给判断矩阵的元素赋值 (见表1) 。

本文根据专家对两两比较的打分, 将其计算的平均值作为本模型的数据来源。各指标的矩阵及优先级构造如下:

准则层指标一致性检验:

第一步, 将成对比较矩阵中的每一列与该列所对应的系数相乘, 然后再相加, 得到一个向量“加权值”。成本、时间、难易程度和效果的向量“加权值”分别为1.496、0.741、0.342和1.692。

第二步, 将第一步得到的加权值向量除以每个标准的优先级。

成本:1.496/0.347=4.311;时间:0.741/0.178=4.163;难易程度:0.342/0.084=4.071;效果:1.692/0.390=4.338。

第三步, 计算第二步得到的值的平均值, 用A表示。A= (4.311+4.163+4.071+4.338) /4=4.221。

第四步, 计算一致性指标 (CI) :CI= (A-N) / (N-1) , 其中, N为比较项的个数。可以得到:CI= (4.221-4) / (4-1) =0.074。

第五步, 计算一致性比率:CR=CI/RI, 其中RI是任意一个成对比较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取决于该比较的个数。1~10阶矩阵的RI取值见下表:

由此, 一致性比率为:CR=0.074/0.90=0.082<0.10。则该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对成本、时间、难易程度和效果指标都进行了类似准则层一致性检验, 其一致性比率分别为0.083、0.013、0.067和0.071, 均是可以接受的。

3. 确定综合优先级。

通过一致性检验可以看出, 这次成对比较的设计是较为合理的, 所以我们可以对各方案进行综合的等级评定。计算过程如下:

外部关系的综合优先级:0.347×0.097+0.178×0.064+0.084×0.058+0.390×0.071=0.028

制度规范的综合优先级:0.347×0.298+0.178×0.197+0.084×0.161+0.390×0.060=0.025

组织学习的综合优先级:0.347×0.167+0.178×0.109+0.084×0.328+0.390×0.401=0.171

信息系统的综合优先级:0.347×0.091+0.178×0.315+0.084×0.117+0.390×0.206=0.084

员工结构的综合优先级:0.347×0.074+0.178×0.118+0.084×0.230+0.390×0.125=0.052

组织文化的综合优先级:0.347×0.274+0.178×0.197+0.084×0.106+0.390×0.137=0.055

从计算的结果来看, 综合优先级最高的是组织学习, 为0.171。然后依次是信息系统、组织文化、员工结构、外部关系、制度规范, 其综合优先级分别为0.084、0.055、0.052、0.028、0.025。

四、模型分析及结论

本文从结构资本视角, 对影响会计知识流动的因素做了详细分析, 基本确定了影响会计知识流动的6大结构资本因素, 包括外部关系、制度规范、组织学习、信息系统、组织文化和员工结构,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6大结构资本因素进行了模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1) 组织学习是影响会计知识流动的最主要结构资本因素, 因为其综合优先级为0.171, 相对最高。 (2) 信息系统、组织文化和员工结构是影响会计知识流动的主要结构资本因素。它们的综合优先级也比较高, 仅次于组织学习。 (3) 从准则层指标的优先级来看, 成本准则和效果准则的优先级最高。在运用结构资本方法对会计知识流动实施管理时, 我们知道要想达到很好的效果, 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 如果想减少成本投入, 则必然不会达到很好效果, 显然成本和效果是一对对立的准则。因此, 成本和效果的权衡会对会计知识流动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对影响会计知识流动的主要因素做出如下分析:

1. 组织学习是影响会计知识流动的最主要结构资本因素。

组织学习是组织中包括个人、团体和全组织之间, 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途径开展的, 对知识的集体探索和实践过程。组织学习在知识流动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成为影响会计知识流动的主要结构资本因素。

第一, 现实中, 仍然通过考试的形式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和能力进行评审和判断。由于我国的会计理论知识传递路径是由上到下:财政部制定出会计准则, 然后通过继续教育、考试等方式使会计人员进行层层学习, 再通过税务、工商、事务所所等的审查和评估来对知识应用效果进行评价。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 企业可以开拓学习的各种途径。虽然财政系统每年有大量的会计知识讲座、竞赛等, 但是形势单一、效果不佳, 其可以尝试采用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 如会计游戏、体验式学习等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

第二, 组织学习是会计知识流动自身特征的要求。会计知识流动自身的特征包括时效性、动态性、方向性、创新性, 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通过不断学习, 及时了解知识新动态、新变化, 以满足会计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求, 并且应不断丰富自身的常规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同时还应学习新知识, 培养创新精神。

2. 信息系统、组织文化和员工结构是提高会计知识流动的基础和条件。

信息系统是和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以及信息利用有关的系统。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使得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得到很大进步和提高, 现在各种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的计算机通信技术已经不可分割。它已成为会计人员获取知识的主要工具, 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 会计人员对信息系统的依赖越来越显著, 会计人员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知识都能够通过信息系统获取。虽然大量的会计相关网站为会计人员的知识交流提供了平台, 但是在一些会计隐性知识的流动中, 基本还是靠师傅带徒弟等方式进行传递, 核心会计知识的流动路径还是比较狭窄。因此可以考虑加大会计知识网络信息系统建设, 利用现代技术扩展会计隐性知识的共享。

组织文化是组织个性化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的一种整体性的体现。组织文化是会计人员所处的文化大环境, 如果组织鼓励员工相互学习, 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形成竞争意识, 将对提高会计人员交流知识的热情有突出作用。所以创建学习型组织文化将有利于提高会计知识的流动。

员工是会计知识流动的主体, 与人力资本关系紧密, 员工结构不同, 则会计知识结构也不相同, 两者之间相互联系。老员工居多则会计知识形式多表现为经验, 低学历员工居多则会计知识多停留在表面。

员工结构对会计知识流动的全面与否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会计人员的招聘、选用上面, 应该适当考虑员工结构的搭配, 不光在年龄上, 而且在学历、知识背景、工作阅历等方面的组合优化可以促进知识顺畅流动。总之, 组织若要提升会计知识流动, 首先要加强组织学习建设。应该建立和完善组织学习机制, 制定合理的制度, 使组织学习更加规范。其次要不断努力完善信息系统, 提倡和发扬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 对员工结构应适当调整优化。

参考文献

[1].许芳.知识管理中的知识流动分析.情报科学, 2003;5

[2].林志军.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会计研究, 2004;9

[3].廖世龙.企业技能类隐性知识转移的“四步法”研究.情报杂志, 2010;11

[4].周齐武等.从期末考试角度看中国大陆大学会计课程的学识层次.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2000;3

[5].李刚, 刘浩.原则导向、隐性知识与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会计研究, 2011;6

[6].Edvinsson L..Ddevelop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at Skandia.Long Range Planning, 1997;3

[7].Stewart T A..Intellectual Capital: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New York:Doubleday, 1997

[8].Aramburu Nekane, Saenz Josune.Structural Capital: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Size Effect.An Empirical Study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2011;17

[9].Nonaka.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Organization Science, 1994;5

上一篇:复合生态纤维下一篇:工艺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