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饮食文化范文

2024-08-15

英国饮食文化范文(精选12篇)

英国饮食文化 第1篇

一、关于食物的习语

关于“bread and butter”的习语:面包、黄油、果酱和奶酪是英国人的主要食物。有很多关于这些食物的习语被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英国人用“bread and butter”指吃、穿、住、行等生活的基本需要。如:He doesn't just write for fun, writing is his bread and butter.“butter the bread on both sizes” (左右逢源) ;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 (民以食为天) live on the breadline (难以糊口) 。breadline领取救济食品的穷人队伍。例:He knows which side his bread is buttered on.引申为“他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

像中国人照相时, 喜欢说“茄子”一样, 英国人则习惯用“cheese”来保持照相时微笑的表情, 因而有“saying cheese”;“the big cheese”特指老板或VIP (非常重要的人) ;“cheese off”形容的不是食用的乳酪, 而是使人感到不满意甚至生气。“pudding and pie”如:“live on wind pudding”形容生活很艰辛;“have one’s finger in every pie”指同时在做很多事情;“eating humble pie”指为自己的自吹自擂而蒙羞, 不再骄傲;“pie in the sky”天方夜谭。

二、关于饮品的习语

(一) 英国人喜欢喝茶

“tea”这个词起初来自于闽南话——中国的一种方言。英国人喝茶有大约350年的历史了。起初茶是很昂贵的, 只有皇室家族和贵族才能喝得起, 但后来很快便赢得大多数英国人的喜爱, 因此也就出现了很多关于“tea”的习语。如:“for all the tea in China”这条习语来自17世纪的英国。当时中国生产的茶叶在英国价格昂贵, 如果是“中国所有的茶叶”, 价值就无法估量了。不过, 这条习语多用于否定句, 意思是“即使把中国的茶叶都送给我 (我也不做某事) ”, 比喻“无论如何, 无论多高的报酬 (也不) ”的意思。如:That man was so rude to me!I wouldn’t go back to that job for all the tea in China. (那个人对我如此无礼, 我无论如何不会回去干那个工作了。) Sb’s not my cup of tea. (对谁情有独钟) “dress to the tea”是“dress for a tea”或“dress to go to a tea”的简便说法。在维多利亚时期, 喝茶是很正式的事情, 所有的人需盛装打扮。

(二) 有关啤酒的习语

skittles是一种叫“撞柱”的游戏, 是保龄球运动的前身。游戏中人们将球瓶当作“恶魔”, 用球去击倒它们, 以此作为除魔的象征。这种游戏产生于公元3至4世纪的德国, 是当时欧洲贵族中一种颇为盛行的高雅游戏。16至17世纪左右传入美国, 后逐渐演变为保龄球运动。这项运动极具趣味性, 是一种令人愉快的游戏。Beer and skittles意为“吃喝玩乐”。如:If you think life is all beer and skittles, you’ll soon find out your mistake. (如果你以为人生尽是吃喝玩乐, 那么用不着多久你就会发现自己想错了。) beer还构成其他习惯表达法, 如:“small beer”指与别的事情比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drink one’s beer”让某人闭嘴;“on the beer”形容某人喝醉了;“beer belly”大肚子;“beer money”小费。

(三) 牛奶也是英语习语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There is no use crying over spilt milk.”直译“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引申指“后悔是没有用的”。“milk and water”引申为“软弱无力、淡而无味的东西”。如:Her talk was nothing but milk and water.她的谈话毫无意义。“milk for babies”婴幼儿喜欢喝母乳或牛奶, 因为它不仅营养丰富, 而且容易消化吸收, 故引申为“容易给儿童接受的读物”。如:All her books are milk for babies。她写的书都是适合儿童的简易读物。“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指“对他人的善意和同情”, 即“恻隐之心”。如:Mary is clever and hardworking but she lacks 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玛丽聪明勤奋, 但缺乏同情心。

英国饮食文化 第2篇

对肉类、海鲜、野味的烹调均有独到的方式;然而,他们对牛肉类方面又有特别的偏好,如烧烤牛肉(ROASTED BEEF),在食用时不仅附上时令的蔬菜、烤洋芋,还会在牛排上加上少许的芥茉酱;在佐料的使用上则喜好奶油及酒类;在香料上则喜好肉寇、肉桂等新鲜香料。

较为人知的英国料理菜名有:牛肉腰子派(STEAK KIDNEY PIE)、炸鱼排(ENGLISH FISH CHIP)、皇家奶油鸡(CHICKEN A LA KING)等。

英国人喜欢狩猎,在一年只有一次的狩猎期中,就有许多的饭店或餐厅会推出野味大餐,如野鹿(VENISON)、野兔(HARE)、雉鸡(PHEASANT)、野山羊(WILDSHEEP)等的烹调。

而一般烹调野味时,均采用些杜松子或浆果及酒,此做法是为了去除食物本身的膻腥味。

苏格兰威士忌或琴酒都是这些众有皆知的酒均来自于它。

在英国当地,会有许多爱好喝的人士,主要是因为:它本身也是个产酒国家。

英国人在饮酒上的花费比起其它的支出还来的多。

英国早餐

英式早餐十分丰富,标准的完全英式早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食品:熏肉、煎蛋、炸蘑菇、炸番茄、煎肉肠、黑布丁有时还有炸薯条,当然还会有咖啡或茶佐餐。

主食一般是炸面包片。

一般来说,客人在吃完上述的一大盘食物以后,实在是没胃口再“消灭”主食了。

但炸面包片也非常诱人,是选用烤制两天后的面包,切片后用中火在锅里加黄油煎烤,出锅时焦黄酥脆,让人不能善罢甘休。

需要说明的是,标准英式早餐中这么多花样的食品不是供客人选用其中几样,而是全都放在一个大餐盘里让客人大快朵颐,没有点饭量还真应付不了。

英国人很重视早餐,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

英国午餐

英国人的午餐很快就解决,不像意大利人。

通常午餐只需三十到四十分钟,许多英国人吃三明治,或许是因为三明治是英国发明的。

通常人们早上在家做好三明治,然后在午餐时间食用,成份为面包片夹猪肉火腿生菜叶奶酪罐头酸黄瓜等,三明治是英国人的便当。

同样受欢迎的午餐为烤马铃薯。

英国下午茶

时下所流行的下午茶(HIGH TEA)也是传来自于英国,其较知名的有维多莉亚式VICTORIAN STYLE),内容可说是包罗万象,包括各式小点、松糕、水果挞(TARTE)及三明治等。

伦敦人喝下午茶并非随意地吃些点心,而通常是搭配成套,包括一壶茶及一份点心,点心有三明治、奶油松饼(Scone)或是小蛋糕。

茶有伯爵茶(EarlGrey)、大吉岭茶(Darjeeling)、锡兰茶等。

初尝者一般首选伯爵茶。

吃点心的次序,大有学问。

先是顶层的松饼或底层的三文治,最后才是中层的甜点。

想来要让舌头享受由浅入深的滋味。

记得吃松饼时千万要在中间夹上最香的Clotted Cream和特制果酱。

英国晚餐

晚餐对英国人来说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他们选择的用餐时间通常较晚,而且都是边吃边喝边聊,以促进用餐人之间的情谊,可想见他们是属于极有自主性的民族,而一顿晚餐对他们来说可能要花上好几个钟头!

晚餐是一天中的主餐,且通常有两道菜--肉或鱼加蔬菜,之后有甜点(也就是布丁)。

英国小孩都知道在吃布丁前要把肉和蔬菜吃光光。

英国茶文化 第3篇

自从200多年前茶叶从中国(后又从印度)传人英国之后,饮茶一直被英国人看做是一种悠闲和舒适的享受。茶叶刚传到英国的时候,价格很昂贵,只有富人才喝得起。后来随着包装和运输状况的改善,到本世纪初,饮茶已成为英国人的日常习惯。

英国人沏茶有许多规矩,由于英国一年中大半时间是寒冷季节,所以习惯在泡荼前烫壶,而且沏茶的水一定要煮沸,并马上冲进壶中,否则就认为泡出的茶不香。英国家庭中常用的一种小匙,就称为“茶匙”。放茶叶的数量通常是每位饮者一匙茶叶,另再加一匙作为“壶底消耗”。冲泡出的茶水也有许多专有名称。

英国人饮茶浓淡各有所好,但一般爱在茶汤中加牛奶。而在欧洲大陆国家,习惯饮用清茶,茶具也多使用玻璃杯而不是瓷杯,有时还要放上一片柠檬,这在英国是较少见的。只有在某些特色餐馆里才喝得到柠檬荼。

瓷器工业的发展,带来了茶具的多次演变。18世纪,英国妇女们用碟子饮茶,后来改用杯子,茶杯由原先无柄的变成有柄的那种,这种杯子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极为流行的。现在,在英国也可见到供非正式场合用的大茶杯,但都不带杯盖,带盖子的大茶杯只有在英国少数大城市的中国商店里才能见到。与此同时,体现都市快节奏生活的饮茶方式——袋泡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但还有一些人仍喜欢那种用壶泡饮的方式。

过去那种在正规社交中常见的“下午茶”习惯,现在已不多见。但在家庭、办公室、学校以及建筑工地等场所,每天下午三点半左右都还少不了要喝一次茶。而英国人所说的“tea time”,是指那种比较正规的茶点小吃,多半是在下午主妇们有空闲时,邀几位朋友一起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下午。一般都是客人们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围成一圈,手捧茶碟和茶杯,饮着佳茗,佐以精致的点心,这也许就是英国版的茶道吧。这种悠闲的饮茶方式在英国比较富裕的南方很普遍,而在英格兰北部以及苏格兰和大部分威尔士这些传统的重工业、矿山、船厂以及农庄地区,就不那么流行了。在英国北方,喝茶往往同吃饭一起进行。下午6点钟左右,在外千了一天活的人们回到家,全家就以热茶加面包、糕饼或者水果点心来充饥。

二次大战以后,英国人的生活习惯有了许多改变,饮茶习俗也不例外。年轻人吸收了欧洲大陆和美国的习惯,喝咖啡渐渐流行起来。饮料商们也开发出了各种品牌的速溶咖啡,在商店、超市的货架上以及电视广告中随处可见,影响了大批英国人的生活习惯。过去的“休息喝茶”(teabreak)也渐渐被“休息喝咖啡”(coffeebreak)所代替。

在英国有一个传统的老习惯,就是在清早给客人送上一杯早茶,在家中这是唤醒客人的最好方法,顺便还可询问客人的就寝情况,以示关心。在不少英国家庭中,特别是对于家庭中的成年人,这种早茶习惯被视为一种享受,但多用在非工作日或周末的早展,尤其是有些丈夫常用它来讨好太太。为了方便喝早茶,英国的高步林公司,创制了一种灵巧的产品——“茶婆子”(Teasmade)。它由一个小钟、一个小台灯和一把煮开水的小壶组成。只要头天晚上预先在茶壶中注入水,并把茶叶放在茶杯中,到预定时间,壶中的水就会自动煮开,接着小壶便自动倾倒开水至杯中。茶冲泡好以后,闹钟便响了,台灯也自动打开,等主人喝早茶。

餐馆中有各色茶叶供选择,如大吉岭、阿萨姆以及“格雷伯爵”茶等。不少餐馆也供应茉莉花茶,许多顾客都很喜欢。但至于真正的中国龙井茶或云南红茶,人们仍很生疏,能真正懂得欣赏和品饮的英国人则更少了。

英国饮食文化 第4篇

1 英国茶文化概述

英国最初接触茶叶, 要得益于葡萄牙这个国家。葡萄牙的公主凯瑟琳, 加入英国皇室, 将自己最喜欢的中国茶叶带入了英国, 从这个时期开始英国宫廷以及达官贵族中开始流行饮茶, 这个时期茶叶是非常贵重的物品, 普通居民是没有机会获得茶叶并饮用。在18世纪之后, 英国人比较钟爱喜欢丰富的早餐, 而中午食用十分简单, 晚餐则需要在八点以后进行丰富的晚餐。由于早餐与晚餐之间相隔时间很长, 一些贵妇就会在这个阶段找好友聊天, 并喝茶, 这个行为被更多的贵妇所模仿, 进而推广普及出去, 之后午后饮茶便逐渐成为了上层社会的流行, 接着又在礼仪逐渐盛行, 并且也开始逐渐普及到平民生活中, 英国茶文化也因此形成。

英国人与中国人的饮茶存在很大差异, 他们并不像中国人一样喜欢饮清茶, 他们饮茶喜欢加入各种喜欢的佐料, 比如牛奶、糖等, 并且英国人每天都要饮茶。饮茶还具有固定的时间, 饮茶的时候会配合松饼、零食等一同食用。饮茶是英国人雷打不动的习惯。他们的饮茶时间分为早茶、午茶、下午茶等, 英国人定时饮茶是英国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英国人与中国人饮茶差异十分显著, 中国人饮茶茶汤略带苦味, 讲究体悟和品尝。而英国人则习惯于喝红茶, 英国人喜欢喝红茶的最初原因是由于红茶适于保存, 英国四面环海, 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英国气候常年潮湿, 而红茶性暖, 非常适合英国人饮用。

2 英国茶文化形式

在英国, 有多种茶文化形式。这些茶文化形式丰富了茶文化内涵, 也提升了英国茶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的地位。当然如此丰富的茶文化对英国文学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对这些丰富的茶文化形式进行几点分析:

2.1 英国式早茶

英国人在晨起是要饮“早茶”, 又名“开眼茶”即Early morning tea。有时在早茶之前还有“床头茶”, 即清晨睁眼就可以喝的茶, 具补充水分、暖身醒胃之效;还有一种早餐时喝的茶即breakfast tea, 英国人把早餐看的尤为最重要, 把在早餐时喝上一口清新浓郁的早餐茶看做是一种享受。早餐茶主要是红茶为主, 正统早餐茶要精选阿萨姆、斯里兰卡和盛产红茶的肯尼亚等地的优质红茶, 加入牛奶精心烹制后会有一种特有的浓郁可口和清香;当然也有一些以中国茶为主茶的伯爵茶类。

2.2 英式上午茶

英国人很会享受生活, 工作再忙也会在中午抽出时间喝一杯上午茶小憩一会, 称“公休茶”morning tea。但是因为时间等条件的限制英国人把饮茶程序简单化了, 因此上午茶的饮用也变的简单化。正因为这样的化繁为简, 也把英国的上午茶习惯显得更为神秘而不为外人所知。而英国人调节工作与休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来一杯上午茶。

2.3 英式下午茶

所谓的英式下午茶, 不仅仅是英国人工作之余的一种休闲, 更是英国茶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英式下午茶起源于18世纪, 而到19世纪末才真正流行起来, 那时一般来说喝茶都是英国贵族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他们在晚上八点左右进餐。开始只是配甜点用来下午充饥, 到最后随着时间演变为具有英国特色的一种社交文化。正统的英式下午茶又分为High tea和Low tea虽然只是一字之差, 意义却有很大不同。后者是上流阶级贵族下午茶, 而前者则适合广大普通群众。英式下午茶在英国承载着英国的文化, 象征着英国典型的生活方式。

2.4 英式晚茶

晚茶包含晚餐前的餐前茶即high tea、临睡前的睡前茶即after dinner tea;下午六点以后的饮茶时间统称为晚茶, 因为用茶时间较晚, 还会在甜点之外搭配肉类。晚餐茶是为了增加交流来增进家人间的感情, 多为不加牛奶的红茶, 如格雷伯爵茶。开始只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社会在家中用高级、优雅的茶具来享用茶, 后来渐渐演变为同朋友相聚的社交茶会。

3 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体现

英国的茶文化历史已有几百年, 可以说时间不短, 但其对英国的影响程度也远远超于茶文化悠久的中国。在英国茶的文化早就与英国文学相结合, 并最终融合成为一种英国文化中具有标识性的文化。茶在许多英国文学作品里其实早已缺一不可, 不仅丰富了英国文学作品的内容, 还增强文学家对作品的表达方式, 让作品显现出独有的韵味, 如果你想真正读懂英国的文学作品, 首先要了解茶文化, 文学作品和茶文化两者在英国是密不可分的。

3.1 茶“赞”诗

自茶走进英国就使其与诗歌结了不解之缘。英国诗人把茶当做是最好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之源, 茶不仅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激情、还赋予他们的无数的创作主体的灵感。英国传记家包斯威尔曾把黑里孔山上的甘泉用茶水来比喻, 最早期古希腊神话中黑里孔山便是可以激发诗人灵感来源的象征, 在英国人还在以咖啡等饮品为主的时候, 就有以咖啡和茶进行对比的诗句。

以茶为写作素材的诗人有很多, 也写出了很多以茶赞诗为主的著名作品。《论茶》是英国的第一首赞茶诗, 由诗人埃德蒙·沃勒著于1663年。《论茶》中不仅赞美了茶, 因茶曾在王后的嫁妆中出现, 因此对当时的王后表达了祝福。既能用茶寄乡情, 茶叶又因是绿色带有祥瑞的美好寓意, 因那时的茶极为稀少, 所以物以稀为贵。一首首以茶为主体影响英国诗歌创作的赞茶诗也随着诗人泰勒、文学家邓肯·坎贝尔和亚历山大·波蒲等纷纷流传于世, 反过来诗歌也使茶的文化历史得到了记载。沃勒在《论茶》的内容就已表现出茶在当时的英国还是极为少见的, 《茶诗》的作者也在文中表达了当时茶在戒酒运动中的作用。

3.2 散文与茶

作家观察与精心描述使茶与散文相结合, 借以茶拟出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用细致的描写来抒发对茶的赞美;通过叙述表达人们对茶的追求, 以及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表达;用积累的制茶、品茶的经验来描述茶的调制过程。1946年英国著名作品《泡一杯好茶》中作者详述了他自己泡茶的步骤及心得。如泡茶前茶壶的预热, 泡茶后的搅拌方式, 甚至对于茶具的形状都有记述。文章中所描述的泡茶时茶和牛奶哪个先放的问题, 在当时还引起过小的争论潮。作者用文章表达钟情于茶的同时也描绘出人们在当时社会中对茶的讲究与喜爱。

3.3 茶同小说

在英国茶不止受诗人、散文家的喜爱, 也受到了小说作家们的荣宠。《维莱特》为英国女小说家夏洛特·勃朗特著, 在文中详细的描写了下午茶对体现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小说同很多文学作品一样其创作的部分来源都以茶为主。以女作家凯瑟琳短篇小说《一杯茶》为代表的作品, 还对以英国王室为代表的上流社会如何举办下午茶作了详细的描写。

以简·奥斯丁为例, 她从来不会吝啬在作品中描绘自己对茶的热爱。当然她的作品中也不乏很多典型的英国女性形象。在《理智与情感》中, 范妮·达什伍德炫耀婆婆送给自己的茶具, 并说这套茶具是房价的两倍。这里的范妮·达什伍德与婆婆都是女性, 她们舍得花费如此高的价格购买茶具, 恰恰说明了英国女性对茶的喜爱, 以及对茶具的重视。在英国文学作品中, 除了展现英国女性对茶具的重视, 还有很多对茶具美轮美奂外形的描写。在英国, 饮茶不单单是英国贵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平民生活中也必不可少。在《诺桑觉寺》中, 主角凯瑟琳旅行回来之后, 看着墨兰太太为自己沏茶, 在这段描写中, 作者将英国女性对茶文化的热爱, 以及豪华茶具、茶勺的描写非常细致。比如茶具上绘制花卉团、杯子镶嵌金边等等, 从简·奥斯丁文学作品中, 能够感受到茶具多幻化的审美特征。也展现了英国女性对在茶文化以及文化美学方面的重要作用。

借由茶文学作品中女性与茶的描绘, 展现了英国女性独立、清高、严肃以及保守的性格。这些也是英国人一直遵循的文化传统, 成为他们生活的规律以及文化的基础。英国人应为爱茶, 进而十分看重茶具。在下午茶的过程中, 不仅是为了品茶, 更多的是为了享受那种自由、轻松、舒适的氛围, 所使用的茶具都是美轮美奂、协调细腻的, 从中也体现了英国女性不媚俗的高贵特征。

以英国作家萧伯纳所创作的《卖花女》中, 对伊莉莎与下午茶会之间的对比进行了鲜明的描绘, 虽然伊莉莎的外形被精心包装和打扮, 并且也在茶会中展现出了高贵的气质, 但是她的命运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变。她与人们交流的时候, 在语句上并没有出现错误, 但是她的行为和话语过于做作, 却让她的本性暴露出来, 伊莉莎阴差阳错的被安排到了上层社会的茶会中, 其本身的喜好与上层社会格格不入。这种反差式样的创作安排, 虽然是为了展现贵族阶级的虚伪, 但是也从侧面表现了英茶文化中对女性教养、利益的看重。另外, 亨利·詹姆斯的《一位贵妇人的画像》这部作品, 通过饮茶, 或者是茶的描写, 精心刻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作品的主人公帕茜小姐十分钟爱饮茶, 对饮茶仪式要十分重视。作者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描写, 对主人公是上层社会淑女的这个客观事实进行了完美展现。

结束语

在英国, 茶文化早已渗透至人们的思想中, 影响着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众多的英国文学作品中, 都能够看到有关英国人饮茶文化的描述, 通过对日常饮茶的描写, 展现英国人热爱生活, 讲究品味的价值观, 同时, 在英国的文学中, 我们还能够看到英国人的茶具也十分精致、考究, 这又体现了英国人严谨的生活态度,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摘要:英国的茶文化, 非常具有地域特色, 在世界茶文化中享有盛誉。以茶文化见长的英国文学作品也不胜枚举。本文就针对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展现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英国人,文学作品,茶文化

参考文献

[1]王利琳.外国文学作品中的英国茶文化[J].农业考古, 2015 (5) :12-15.

[2]张志华.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策略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切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5 (8) :35-36.

[3]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 (学术研究) , 2014 (2) :78-80.

[4]欧光安, 胡毅.从英语文学作品的书名管窥西方文化[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11 (9) :34-35.

英国饮食文化介绍论文 第5篇

1、导言

中国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技术的高超,菜式的多样,造型的精致,的确令人惊叹。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曾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汇集着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各国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已的饮食习惯,从而使西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综合性的饮食文化。

2、饮食文化概述

2.1饮食文化的概念

饮食,做名词时指各种饮品和食物;做动词时则指喝什么、吃什么,以及怎么喝、怎么吃。饮食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饮食原料的加工生产;二是制成的产品;三是对饮食品的消费,即吃与喝。

对文化的理解,中外比较一致的倾向是宽泛论观点,即大文化观点。诚然,在众多的定义中,宽窄程度是不尽相同的,但它具有广泛和侧重精神方面两个主要特点。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与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遍广泛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和知识界普遍认同的理解,饮食文化学术概念的涵义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食生产、食生活和食事象是人类食事活动的三个基本的物质性基点,正是这三个基本的物质基点决定了某一具体人群或民族饮食文化的坚实架构;而食思想、食惯制是人类食事活动精神领域的习俗、传统、心理、思想等范畴,组成它的血肉。显然,这是一种比较宽泛的理解。它可以简略成如下表述:什么人,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事象、精神、规律的集合。

2.2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地域特点

2.2.1饮食文化的形成

俗语说道,民以食为天,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人,饮食作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在摆脱了原始社会下生产力低下,人们以求温饱而忽略饮食本身的时期,饮食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讨论的话题;文化具有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无形的,但是又时时刻刻存在着的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饮食文化的形成必然受到特定时期的经济状况、地理环境、地域特点,以及文化自身内的其他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形成,而非孤立的脱离现实的自成一派。

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阶段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最早的是有巢氏时期: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之后进入到燧人氏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吃熟食,从此进入石烹时代,这也算得上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开端。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在伏羲氏时期: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人们开始自己养殖捕鱼来获取食物。

4.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白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是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5.黄帝时期: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谷子,作为主食,为五种谷物中的最主要食物。

7.汉代:汉代是我国的饮食文化的丰富发展时期,由于与当时的西域之间在饮食的文化上的交流与融合,引入了如番石榴、胡萝卜、核桃等等的水果蔬菜,同时也学习了许多新的烹饪方式如炸油饼。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由此产生了许多与之相关的美味,1960年河南密县发现的汉墓中的大画像石上就有豆腐作坊的石刻。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在此以前都用动物油,叫脂膏,南北朝以后植物油的品种增加,相比较以前价格也更实惠。

8.唐宋:唐宋是我国的饮食文化的巅峰时期,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

9.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继续和发展,由于清朝时期满族的统治,因此在饮食的结构上又有了满族和蒙族的特点。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此后,中国饮食文化的结构基本形成。

而西方饮食文化的形成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涉及的国家众多,因此从宏观上来说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来概括:意大利菜是鼻祖,法国菜是国王,美国菜是新贵。意大利的菜肴源自古罗马帝国宫廷,有着浓郁的文艺复兴时代佛罗伦萨的膳食情韵,素称欧洲大陆烹调之母,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公元1533年,意大利公主凯瑟琳狄迈狄琪嫁给了法国的王室储君亨瑞二世的时候,带了30位厨艺卓绝的大师,将新的食物与烹饪方法引介至法国。法国将意大利与本国的烹调技艺相互结合,兼容并包,去糟取精,创造出当今最负盛名的西餐代表法国菜。由于意大利向美国移民,加上二次大战及战后美军进驻意大利,意大利菜在美国十分流行,后来经过在美国本土的不断发展,形成了美国特色的美国菜。

2.2.2饮食文化的地域特点

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特点总体上可以用南甜北咸,东辣西酸来概括。

由于南方气候相对较热,因而蔬菜等产量相对丰富,因而相对于北方吃蔬菜的量相对较多,在食物中的盐分比较足,因而不需要额外的盐来补充,另一方面,南方气候湿热,蒸发量多,因而需要类似于葡萄糖的糖分补充能量,而北方相对不需要。

山西等地位于黄土高原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易形成结石,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及中国的东北部地区等地居民多喜辣,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也多雨,多春阴湿寒冷,而四川虽不处于东部,但其地处盆地,因而有蜀太吠日之说。因而食辣可以去除体内湿气以及东北地区可以御寒。

西方饮食文化涵盖的国家众多、地域复杂,因而我们从西方饮食的鼻祖意大利来看的话,意大利菜的地域特点主要分为了四个菜系:北意,中意,南意以及小岛菜系,不同的地域其饮食的文化业不尽相同,由于北部盛产稻米,因而以面粉和鸡蛋为主,中部意牛肉等为主,南部更喜欢用橄榄油来进行烹调,小岛以西西里亚为代表,深受阿拉伯影响,食风有别于意大利的其他地区,仍然以海鲜、蔬菜以及各类干面食为主。

3、中国的饮食文化

3.1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第一,风味多样。中国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

第二,四季有别。按照季节的变化来调理饮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第三,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对菜肴美感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种造型,独树一帜,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

第五,食医结合。在我国传统历史上又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相信通过食补能够对人进行医疗。

2.2中国饮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派别众多,尤以八大菜系为著,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中国饮食文化有了不断的继承与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为代表的八大菜系,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极具代表性。而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在不断地继承与发展基础上,百家争鸣、百家齐放,共同构成了现代中国的独特饮食文化。

4、西方的饮食文化

4.1品种众多,各有特色

西方饮食文化是指西方人在较长时期内,通过对饮食品的生产、制造、加工、消费、实践等过程中,在饮食方面所创造和积累的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相较于其它类型的饮食文化,它具有浓厚的历史特点与体系结构,对现代饮食具有较大的影响。

西方饮食文化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西方饮食品种非常丰富,著名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著名饮品有葡萄酒、咖啡、红酒;

2、西方饮食制作技术非常精湛,制作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也重视美食与美名、美食与美器、美食与美境的配合;

3、西方的饮食观念非常独特,同时也非常的科学,包括以讲求独特性为本的饮食观、均衡膳食的营养观。

5、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5.1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

西方饮食观念是一种理性的、讲求科学的饮食观念。他们强调饮食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所含蛋白质、脂肪、热量和维生素的多少,特别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搭配是否适宜,卡路里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而不追求食物的色、香、味、形的完美。西方人吃的是营养,他们很少或几乎不把饮食与精神享受联系起来。在饮食上反映出一种强烈的实用与功利的目的。西方人认为,饮食仅是生存的手段,用以果腹充饥而已,只不过它采用了一种更科学、规范和合理的方式。如他们的中小学校都配有营养师,以保证青少年的营养充足和平衡。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要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

5.2中西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足见中国饮食在用料方面的随意性之广博。

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

同时,中国人的饮食对象具有相当的广泛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的气候、土壤等等的不同,造就了不同地域人的不同的饮食习惯,比如在两广一代,人们的饮食对象大胆而广泛,许多的饮食对象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

5.3饮食方式的不同

在饮食的方式上,中国与西方的国家有许多的不同,这种饮食方式的不同对不同民族在性格上的塑造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我国,任何一次的聚餐,无论是出于何种的目的,但是形式上来说,一般只会有一种,那就是大家一起以圆桌围坐,共同享用丰盛的菜肴,同时大家互相夹菜,敬酒,体现了对于互相之间的尊敬,这种形式符合了我们中华民族和谐团圆的人们传统心态,体现了我们中国哲学中讲求的和谐的思想。

西方的饮食文化方式不同于中国,虽然我们不能否认西方饮食文化上的饮食与洋酒仍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实质上这只是作为陪衬的作用。西方聚会的关键在于交际与联谊,通过与宴会的邻桌成员亲切的交流,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如果将西方的聚会的交际与联谊性与舞蹈方式相类比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这么来比喻,中式的聚餐就像是在跳集体舞,西方的聚餐就好像是男女之间的交谊舞蹈。

5.4现代社会,两种文化相互渗透

今天,中西饮食文化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形等境界发展,中西的饮食文化相互渗透交相辉映,一些开在北京的意大利餐馆考虑中国的口味推出了中西融合的特色菜肴,而中国的厨师也学习借鉴西方西餐的理念改良中国的菜肴,这些创造性的革新,必将谱写饮食文化的新 篇章。

6、结论

英国皇室文化的魅力 第6篇

英国作为历史悠久的非常典型的君主立宪国家,设置议会,采取内阁制,政党轮流执政,国王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但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现在的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就是这样。尽管如此,女王毕竟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具有象征意义的话语权,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毫无疑问还是国家最大的贵族,掌握别人难以企及的庞大的财产,因此受到社会各方极大的尊重和关注。还有,皇室的所有成员几乎都受过极为优越的教育,其中一些人甚至经历不凡,他们长期浸淫于优渥的氛围,皇家派头十足,与普通社会保持较大距离,很自然,他们天生就是引起广大民众好奇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社会活动、家庭情况、个人行止,也就是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人们的不倦的话题。这方方面面,综合起来姑且称为英国皇室文化吧,它源远流长,驳杂纷繁,这自不用说,本文只想着重谈一下这种文化在当今的情况。

纵观现今英国皇室文化,你会发现它具有许多明显的特点,我将之大体归纳作四个方面:

首先是“垄断”性。虽然不能把皇室文化与英国总体文化等同起来,但前者在后者中占居相当大的比重,或者说,前者的社会影响相当之大,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到英国不久,就会发现“皇家”这个英文单词广泛使用,几乎到处可见。从皇家海军、皇家空军到皇家海关、皇家邮政、皇家法院、皇家医院,以及皇家歌剧院、皇家国立大剧院、皇家美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皇家医学院、皇家植物圆……“皇家”的字眼满天飞。我在英国工作时,离我住处不远有个四星级皇家兰卡斯特饭店,其实它与皇家未必有什么关系,却冠上“皇家”,大概显得高贵吧。伦敦有五大风光秀丽的公园,即海德公园、肯辛顿公园、摄政公园、圣·詹姆斯公园、格林公园,早先都是皇家的财产,只不过以后免费对外开放罢了。说到垄断,还有件事颇为滑稽:英国所有的天鹅都归女皇私有,谁也不能冒犯它们,否则,要作为刑事犯罪论处;而且,皇室设专职人员,每年7月在泰晤士河上清点一次天鹅的数目,每数一只,在天鹅的嘴部作一个记号。

其次是华贵性。白金汉宫和温莎古堡作为英国的国宝级建筑,是女王轮流的住所及办公地点,虽然古旧却豪华不减。这两处每年的维修费就高达2000万英镑。白金汉宫的豪华庞大,仅举几个数字足以说明:宫内有一个警察局,两个邮局,一所医院;地上铺的红地毯达3英里长;有700多个工作人员,其中有俩人全日制地负责管理300座时钟,女王每年在这里举办100多场宴会……皇室讲究排场是无与伦比的:2006年,为庆祝女王80寿辰,皇家炮兵鸣放41响礼炮,举行盛大阅兵式,1100多名士兵头戴熊皮帽子参加,49架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飞过白金汉宫的上空;2007年,为庆祝女王和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60周年的钻石婚,白金汉宫举办庆典,有2300多名来宾参加。还有,按照英国历史上的老规矩,外国驻英大使一到任,首先要乘坐皇室派来的高大的古风盎然的马车,由两辆豪华的劳思莱斯轿车陪同,一路惹人注目地来到白金汉宫,向女王递交国书。这一方面体现驻在国对外国使节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重要的方面——显示皇室在一些礼节上是如何的讲究。

再就是亲和性。这好像有矛盾,其实不然。皇室一方面超过常人许多倍的奢华,但另一方面又往往要尽量顾及自己的形象,努力做出亲民姿态。每逢圣诞节,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要发表两次广播讲话,一次是在圣诞节前夕向全体民众致以节日问候,一次是在圣诞节早晨专门向军队官兵及其家人表示亲切慰问。这些年来,白金汉宫和温莎堡维修不断,英政府拨款严重不足,白金汉宫每年对外开放63天,温莎堡则几乎全年开放,收取参观门票,补贴修缮所需,实际上皇室也有借此拉近和民众距离的考虑。从1993年开始,女王还主动和普通英国人一样缴税。女王力图树立一个生活节俭的形象,甚至要求白金汉宫宴会剩余饭菜不能倒掉,应重新烹调食用;还告诫两个孙子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要注意生活作风,尤其在当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不应挥霍。前几年,皇室还先后将这两个王子送到桑赫斯特陆军学院接受培训,他们没有受到任何特殊照顾,宿舍里没有专门的洗漱间,要和别的学员一样使用公共洗漱间。他们甚至于连蓄发都不可以。从历史上看,皇家人员一直有上军校接受一定时间严格军事训练的传统。

另外是“花边”性。这恐怕也是英国皇室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当然君主制国家都如此,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只是当今英国尤为突出。英皇室人员的大事小事,尤其是种种生活繁琐细节,摆不到桌面上的家庭私事,个人习惯嗜好,十分隐密性的绯闻轶事,无不是小报争抢独家报到的绝佳新闻。有的小报甚至趁白金汉宫对外招工之机,派记者乔装打扮混进皇室,成为卧底的角色,了解内幕秘闻,爆料于报端。自然这只是一锤子买卖,最后遭到严惩乃必然之事。可以说,越是俗不可耐的新闻,这类小报越感兴趣。连2006年女皇的丈夫在一次典礼上放了个响屁,都被登在报纸上。英国社会下层的许多民众,尤其文化层次不高的打工仔很爱看这种新闻,甚至还添油加醋,随意发挥,津津乐道。一次,我在伦敦打的,和司机瞎聊天,记不清当时怎么谈到皇室的绯闻很多,这位司机接过话茬,兴致勃勃地给我讲了个故事:戴安娜在世时,查尔斯王子在外面与卡米拉之外的又一个女人鬼混,被戴安娜察觉,她醋劲大发,一怒之下,拿起刀子对着壁画上一匹马的阳具,三下两下就剜了下来。那司机绘声绘色,笑得我流出眼泪。他还补充一句:剜去的地方已经被补上了!

英国皇室文化无疑要对英国社会多个方面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复杂的。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正面的对国家对皇室来说,可以带来益处,自然是好事。负面的则如前文所说的那种“花边性”轶闻,不择手段地窥探,天马行空地编造,乐此不疲地炒作与传播,只会污染社会风气。这显而易见,无需赘言。笔者只想就皇室文化对英国的正面作用作些归纳,择其要者有三:

一是政治上,可以凝聚内部人心。英国人适应并崇尚皇室文化,这具有极为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传统。英国人根深蒂固的一个观点:皇室是国家的象征,是权力的来源。当今的女王在英国人甚至在许多英联邦国家人民的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最高地位。正如英国国歌中所唱的:让我们齐仰望,天佑女皇,祝她万寿无疆!有个近乎笑话的现象很能说明问题:英国人普遍反对加入欧元区,据称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不适应也不情愿看到欧元货币上没有女王的头像。是的,守旧的往往喜欢向后看的英国人对君主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认为没有女王还算什么英国呢!特别是当今女王仪态雍容华贵,平易近人,其形象与口碑相当不错。女王拥有特权,但并不滥用,甚至于在很多情况下注意自律。不妨举一例说明。笔者在英国时多次陪同国内代表团去温莎参观,发现有一事很令我不解:每次在温莎,我几乎都能听到上空飞机的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原来是希思罗机场有一条航线恰好经过温莎古堡的上空。显然,这对女王的生活形成极大的困扰。女王如果滥用职权,我想,要求航线改道,大概不是不可以的。但她并未这样做。这对树立女王较好形象,争取社会好感,无疑是有利的。

二是经济上,可以驱动旅游业发展。英国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充满魅力的皇室文化则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皇家文化是英国的摇钱树。与皇室相关联的,或历史上的,或当今的,诸如建筑、园林、广场、雕塑、博物馆,以及种种事件的遗址胜地、沿袭而不间断的礼仪习俗、富有传奇色彩的轶闻掌故,等等,等等,五光十色,不胜枚举,几乎随处可见可闻。你在英国行走,很容易感受到的,就是那种浓稠得化不开的皇家氛围与气息。从远方第一次来到伦敦,你不会不去白金汉宫门前的广场或者白厅大街,观看一下皇室卫队的换岗仪式,卫兵穿着给人视觉强烈冲击的上红下黑的服装,戴着高长硕大得几乎遮住双眼的黑色熊皮帽子,骑着慓悍的透着英飒之气的良骏名马,无疑让你印象深刻。你不会不去拥有上千年历史的伦敦塔,一赏那无数缀金镶玉的王冠皇服以及其它种种奇珍异宝,一睹昔日囚禁皇室那些叛逆者或权力争夺对手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幽室牢笼,一观那至今仍精心饲养的被认为与王室兴衰相关的神鸟渡鸦。你不会不去圣保罗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或者戴安娜王妃的寝宫——肯辛顿宫等等,参观一下这些和皇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地方。当然,更不用说在八九月期间,赶上白金汉宫对外开放,进去饱览一番。那里,陈列的珍贵艺术品就多达50万件!

三是外交上,可以促进友好交往。王室外交是英国整体外交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女王一直被视为“亲善大使” 、“超级使节” 、“超级推销员” 。因为皇室不干政,很大程度上只具象征意义,女王虽然代表国家出访,但毕竟政治色彩不浓,一般不负有更多的外交使命,几乎只谈友好,自然更具亲和性。尤其不必说女王被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尊为国家元首,如果女王亲访这些地方,自然更被奉为上上宾。女王已经出访100多个国家,很多国家她去过不止一次。随着她已步入耄耋之年(1926年出生),体力、精力今非昔比,出访活动明显减少,也在情理之中。皇家其他主要成员,比如查尔斯王子现在则较多充当皇家外交的角色,其分量当然与女王难以比拟了。这里还不能不提及戴安娜王妃,她生前在皇室外交舞台上何等活跃,周游列国,大搞亲善,可谓出尽风头,其影响其知名度一点不亚于女王!

英国马文化论析 第7篇

英国马文化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 代表着骑士精神, 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 但它也积淀着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传承到现在, 代表的是绅士风范和高雅的全民参与的文明娱乐大众活动, 主要是英民族祖先凯尔特人擅长骑马狩猎的文化传承。

凯尔特人是今爱尔兰人、威尔士人和英格兰人的祖先, 属游牧民族。早在公元前20世纪中叶就步入了欧洲的历史舞台。在公元前800年直到罗马时期, 凯尔特人就统治着大部分欧洲, 主导着大不列颠的文化。凯尔特人擅长骑马狩猎, 四处征战, 马、战马就成了凯尔特人生存的良伴益友。在其长期的游牧和迁徙过程中, 马文化也随着他的铁蹄渗入了西方文化, 成为其中的重要元素。受他的影响, 凯尔特人的后裔, 今天的英国人一直保留着爱马的情结。

二、马在英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一) 勇气、宽容和保护神

在英国文化里, 马的形象是高大、威武、健壮、勇敢和俊美的。“在基督教国家里, 马为勇气和宽容的象征, 守护国家、地方、行业的圣人。如英国的守护圣人圣乔治 (Saint George) 常常以骑马的姿态出现。”[1]人们把胸针设计成马头的拱形形状, 当做护身符, 再系上三角形的垂饰, 这样走起路来叮当作响, 可以吓走妖魔鬼怪和即将到来的敌人。再如, 英国人还有在家门口挂上马蹄铁的习俗, 因为马蹄 (horeseshoe) 在英国人看来是一种吉祥物, 可以给人们带来好运, 去除邪恶。但一定要两端朝上, 以防好运流失。据说英国著名的海军统帅威尔逊将军就在他的军舰桅杆上挂上了马蹄铁来求平安。到现在, “在英国的婚礼上还会有人送马蹄铁或马蹄铁形状的配饰给一对新人, 表示对他们的祝福。还有设计师把建筑楼群设计成马蹄形, 住在里面的居民就会平安好运。这也是典型的英美习俗。”[2]在英国人眼中马是保护神, 是平安好运的象征。马是古代战争中不可缺少的战士和军事力量, 高大健壮, 让人产生威武勇敢的联想。同时又是人们生活和耕作中不可缺少的畜力, 让人产生宽容温和的联想。这种联想可以称得上是典型的文化形象感。

(二) 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马还象征着权利和地位。早在公元前800年考古学家就在凯尔特人的墓葬中发现了马车和青铜马具。这在当时只有名门旺族才能拥有。“至今在伦敦英国一会大厦外面的泰晤士河堤坝上海挺立着一座1902年建造的一辆双马拉战车的青铜雕像。前方两匹马前蹄扬起, 似在鸣嘶。凯尔特王后波迪卡和两个女儿勇敢威武低凝视前方。”[3]41向世人展示着英国悠久的马文化。马的文化形象在英民族多年的文化传承和积淀中影响着一代代英国民族。

三、马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文化影响着文学作品。文化影响文学作品自身的内涵。文化是文学作品描绘的对象, 决定文学作品的内容。”[4]英国的马文化同样也体现在很多英国文学作品当中。早在公元55年凯撒大帝就在《高卢战史》中描写道:“战马的嘶鸣, 车轮滚动发出的隆隆之声使敌人陷入一片恐慌”, “他们的马蹄所到之处, 常使敌人闻风丧胆”, “而且他们还可以在疾驰的战车中来去自如, 如履平地。”[3]战马的勇猛就这样与骑士的威武被一同载入了史册。19世纪的英国小说家Disraeli (迪斯雷利) 在《年轻的公爵》中创造了黑马 (A dark horse) 一词。书中叙述了在一次赛马比赛中本来被看好的两匹马先后被淘汰, 而一匹无人问津的黑马却率先冲过了终点线, 夺得了冠军。从此黑马便享誉大江南北, 比喻非常有潜力的竞争者或候选人。在盎格鲁诺曼时期英国文学作品中, 其主要的文学形式骑士文学描写了骑士的传奇, 歌颂了骑士们主持正义、扶弱济贫、重诺言、讲信义的骑士精神。骑士常以英俊尚武、骑着骏马的形象出现。在《亚瑟王之死》 (Le Morte d’Arthur) 传奇小说中, 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们Galvary的故事和精神家喻户晓。在下面这一段心理描写中展现了马与骑士密不可分的关系。“他 (指博莱斯骑士——笔者) 发现卡文英骑士同那贵妇艾大娜同睡在一张床上, 两人交颈搂抱;他一看到这个景象, 不由悲从中来, 一颗心几乎裂开了, 叹道:‘天啊, 我竟然遇上了这样假仁假义的骑士啊!’他大为伤感, 便不愿久留, 立刻上马而去。可是走了不到半里, 重又勒马转回。暗自盘算要把这一对男女杀掉。但当他看到他们还在熟睡, 一阵苦痛使他几乎无法在马上坐稳, 只得对自己说道:‘虽然他是个空前未有的假骑士, 但是我绝对不应该趁他还在熟睡的时候把他杀死;这是骑士制度的最高准则, 我绝对不应破坏。’因而又走开了。这一次大约又走了不到半里, 他再次折回, 想想还是杀掉他们两个, 他烦恼得无以复加。于是他又来到帐篷的那处, 把马拴在树上, 拔出剑来, 亮晃晃地拿在手里, 走进他们睡着的床边, 可是心里总感到去暗杀两个睡着的人到底是自己的耻辱, 最后, 就把这剑放在他们俩的颈间, 悄然骑马而去。”[5]154在这段复杂的心理描写中, 骑士的每一个动作都与他的马有关。马是骑士战争中的利器, 是骑士跋涉途中的坐骑, 是骑士犹豫时可以倾诉的朋友, 是危急时刻可以出生入死的战友。还有《高温爵士与绿衣骑士》, 这部最优秀的骑士传奇, 是最精美的亚瑟王传奇, 描写了骑士与马的生活。全诗2500多行, 想象丰富, 人物形象生动。诗的魅力还体现在对大自然的描写上。但不论是战争场面的渲染、人物性格的刻画, 还是对大自然的描写, 都少不了对马描述。

“他一早欢乐地骑马跨上山冈,

进入一片幽深, 荒凉满目的森林;

两边全是高山, 下临杂树林丘,

生长那巨大的古橡, 上百株挤成一堆;

蓁木, 山楂盘绕纠结帝在那边垂挂,

蓬松粗皱的苔藓布满四周;

光秃的枝桠上小鸟儿惨淡地歌唱,

怪可怜的啾啾鸟叫打发那寒冷的凄凉。”

高文在冬晨动身赶往绿教堂, 他策马驰过荒凉的乡村:

“浓雾笼罩着沼泽, 水气布满了山色,

山山云雾绕, 好像戴上了帽。

百溪奔腾向前, 却不时为堤坝阻挡。

一到海边, 便波光荡漾, 泻进大海汪洋。

其中策马驰过、骑马跨上, 都体现了骑士英姿飒爽的姿态和骏马风驰电掣的速度。骑士文学升华和美化了马的形象。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在他的《格列夫游记》中前所未有的赋予了马高贵的地位和理性的形象。他在第四卷慧骃国也就是马国这样描写道:“因为这些高贵的慧骃生来就具有种种美德, 它们是理性的动物, 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罪恶, 所以他们的伟大格言就是要发扬理性, 一切都受理性的支配……它们的理性并不受感情、利益的蒙蔽和歪曲, 所以它必然会令人信服。”[6]慧骃国的统治者其实是公正、理性、诚实的马, 被他驱使的是耶胡 (指人) 。研究出了精密的天文学。在斯威夫特笔下, 马就是仁慈, 理性, 节制, 勤劳是集人类所有美德的化身, 而相对比之下受慧骃驱使的耶胡也就是人, 在他的笔下, 人却成了淫荡龌龊的畜生, 暗指贪婪, 懒惰丑陋的人类社会。马的形象也显得更加高大伟岸。因此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像《格列佛游记》一样赋予马如此美好的形象。英国桂冠作家麦克·莫波格的《战马》, 是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 讲述了一战中小马乔伊和小主人阿尔伯特的传奇友谊。阿尔伯特把人间最美好的品格赋予了战马乔伊。它对亲人赤诚忠烈, 为救落难的伙伴甘愿牺牲, 对所有遇到的好人以温暖和欢乐相报答。麦克·莫波格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勇敢、忠诚的马的形象, 乔伊的美好品行令人动容, 感人至深。马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高尚的、美好的, 给英国的马文化带来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四、马与英国人体育娱乐生活的联系

(一) 赛马文化

英国人爱马养马, 赛马、赌马。英国这个具有深厚的赛马文化的国度其皇室毋庸置疑就是英国赛马赞助者和颁奖者。伊丽莎白女王就多次颁发奖杯。英国赛马活动的重要成员多为达官显贵和政界人物。前首相布莱尔就是疯狂的马迷, 不论政事多繁忙也要定期为格拉斯的一家赛马杂志撰写赛马评论。如今, 英国马业发展已成为世界级产业。目前,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英国马业那样多样性和富有挑战性, 英国有独特的英纯血马检测机构, 而且拥有最先进的训练设施和最优秀的驯马师、骑手及育马专家, 因此, 英国培养出了世界上高品质的英纯血马。英国是纯血马的发源地。1791年威热比斯公司首次出版了种马全书, 用于登记英纯血马的系谱。目前, 英国有五十几个各具特色的赛马场, 并都具有先进的全天候赛道, 意味着一年到头都可以举行平地赛马和障碍赛马。英国每年从1月1日到12月31日都有赛马运动;截止到1999年底, 英国拥有种母马11000多匹, 种公马200多匹, 拥有受训马13000多匹;英国每年赛马一般都超过1100次, 其中平地赛和障碍赛共计70460多场比赛, 英国赛马、爱马者不断增多, 近几年每年到赛马场观看比赛的人数超过500万人次。英国的育马和驯马者向全世界提供了高质量的赛马, 这些优秀马匹在世界各国的赛场上都有卓越的表现, 而且享有盛誉。

(二) 服饰文化

如果想参加皇家赛马会的话, 一定要为自己选择一套既抢眼又合身的“标准服装”。主办者给观众寄送门票的同时, 附上了新的着装要求细则, 并配以模特适当着装的照片。女士:“无吊带、裸肩、细吊带以及吊带宽度不足一英寸 (2.5厘米) 的裙子均不予接受”, 这是新着装细则对女士裙装的要求之一。裙长要有“适当的长度”, 即应该达到膝盖部位。近年来流行的戴花哨的头饰也在被禁之列。赛马会上, 女士必须带帽子, 而且帽沿宽度不得少于4英寸。男士则必须戴礼帽, 穿正式的西装套装, 打领带, 不得戴领巾围脖。西装的颜色应该是灰色或黑色。Ascot皇家赛马会一向是时装“斗秀”场, 看谁穿的更标新立异, 与看赛马同样重要。

“不同的文化交流是各种文化保持其发展活力的源泉。”[7]“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 19美国哲学家罗素说道。“我们在探讨英国文化, 进行中西文化对比时, 并非为了判定中西两种文化孰优孰劣, 而是为了指明两种文化的主流倾向, 便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相理解, 正常交往, 也便于两种文化取长补短, 创建更加理想的人类文明。”[7]176

摘要:马在英国民族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和重要的地位, 对英国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深远的影响。不论是英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学作品, 还是体育娱乐生活, 都体现了英国人对马的喜爱。马是英国人民的生活不可或缺的良伴益友, 马的联想形象和象征意义在英国人眼中永远是勇敢、智慧和忠诚。本文就从英国民俗、文学、娱乐三个方面探究英国马文化。

关键词:英国,马文化,马形象,马民俗

参考文献

[1]埃文斯 (著) , 蔡文显 (译) .英国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21.

[2]潘虹.英汉国俗词语例话[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2005.

[3]戴尔布朗.凯尔特人——铁器时代的欧洲人[M].北京:华夏出版社, 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2.

[4]焦玉莲, 王晓嵘.文学作品与文化的关系[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12) :9.

[5]罗马礼 (著) , 黄素封 (译) .亚瑟王之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154.

[6]斯威夫特 (著) , 张建 (译) .格列佛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7]左彪.冲突·互补·共存——中西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8]哈里·布拉迈尔斯 (著) , 濮阳翔等 (译) .英国文学简史[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7:17.

[9]雷立柏.《圣经》中的马[J].世界宗教文化, 1997 (12) .

[10]林明金, 霍金根.简明英美语言与文化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437.

英国饮食文化 第8篇

对于英国人而言, 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莫过于阳光灿烂的七月, 因为年度盛事阿斯科特赛马会 (Royal Ascot) 于此时拉开帷幕。这项赛事由安妮女王1711年设立, 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且一直保有“全球最奢华赛事”之盛名。每年赛时有众多王公贵族, 名媛淑女盛装出席, 尤其女士们头戴千奇百怪的帽子更是这一天的亮点。于是, 古老的赛马场因为女士的到来, 成为了一出帽子的斗秀场, 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英国人的“帽子盛会”。

人们不仅仅在赛马场“女士日”上看到英国人戴帽子, 在英国的大街小巷, 经常能看到戴着帽子的人, 爱美的女士自不用说;软毡帽是时髦男青年的喜爱之物, 因为比较有个性, 又能展示个人魅力;礼帽是有风度的老先生的必备之物;帽子甚至也包含在学生的校服里。很多看起来华丽甚至夸张的帽子摆放在英国的各大商场里, 卖帽子的柜台也是英国人最爱光顾的一个地方。帽子的各类繁多, 有罩着轻纱的, 有插着羽毛的, 还有的只有巴掌大小, 也有的只能遮住半个脸。据说英国人参加活动, 包括婚礼、葬礼、生日聚会, 甚至包括听歌剧、听演讲和看划船比赛, 都要戴帽子。帽子的不同式样、不同戴法还寓示着人们不同的自信程度、体验和经历。

英国人为何如此喜欢帽子?这跟他们的历史传统有关。英格兰以保守著称, 而帽子则是英国淑女们最能恣意表达求新、追求时尚的特殊领域。上世纪初在西方, 女人戴帽是一种必需, 特别是对一个有身份的女人来说, 公共场合不戴帽子是非常失礼的。因为头发也算是身体的隐私部位, 到家里才能露出来, 而且还要挽成髻。要披肩的话只能在卧室里, 一般人不能看见。所以在英国的上流社会, 女士戴帽不仅是礼仪上的要求, 更是身份的象征。

一、帽子与绅士风度

在英国, 男子以“绅士风度”而著称, 张文曾指出:“标准的英国绅士的样子应该是‘西装革履, 头戴礼帽, 手握文明棍, 外表体面, 谈吐不凡, 彬彬有礼’”。男士帽似乎已成为“绅士风度”的象征之一。不像女士赗那样式样繁多, 它总是千篇一律。最典型的男帽为“波乐帽”。邢驰鸿指出:“‘波乐帽’是英国男子社会地位的象征”。戴一顶黑、新、又直挺的“波乐帽”者, 会被人瞧得起。反之, 若男士戴一顶旧帽, 就会被别人瞧不起。男士去朋友家做客, 进屋后首先要摘下帽子;在街上遇到熟人要脱帽施礼, 以示尊敬。

二、帽子与权利象征

在西方, 帽子是一种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古希腊和罗马, 奴隶们只能头戴破草帽遮阳。到了中世纪, 帽子的等级观念更加明晰, 国王戴金制皇冠, 囚犯戴纸帽子等等。十六世纪后期, 宫廷中官员、王后、公主和仕女的帽子有了特别的设计。

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对帽子情有独钟, 自她登基以来, 60年间她戴过的帽子不计其数。女王的帽子不仅仅是一种时装配饰, 更是一种权利的象征。据英国王室的传记作家罗伯特.兰斯说:“女王戴着的帽子是某种王冠的替代品, 已不仅仅是装饰, 而是代表一种威严。”

三、帽子与天气

除了美观、礼仪等因素, 英国人戴帽子跟天气也有关。英国是个岛国, 四面环海。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 它属于海洋性气候, 四季变化不明, 但英国人在一日之内可能经历四季的天气。有太阳时, 紫外线很强;而阴天时, 而随时会飘毛毛细雨。因此, 对英国人而言, 很有必要随时准备一顶晴天防晒、雨天遮雨的帽子。

四、谨慎严谨的民族特性

英国人对帽子的佩戴讲究颇多。在一般场合, 他们会戴材质高档、做工考究、装饰性强的帽子;室内他们通常会戴无檐帽;出席户外宴会时他们又会选择有檐帽;隆重的场合, 如婚礼上, 他们会戴上装饰多、材质高档的帽子;旅游时他们戴的帽子较随意, 如颜色鲜艳的太阳帽、草帽、运动帽等;工作中他们戴的帽子与服装颜色相匹配, 如造型简洁的贝雷帽或小檐礼帽。什么场合配戴什么样的帽子, 这正体现了英国人的严谨和谨慎的特性。

五、帽子与语言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 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 在英国许多社交习俗都与帽子有关系。男士在路上遇见熟人要脱帽施礼, 以示尊敬, 这种习俗在英语语言有所反映。如, 英语“hat in hand”指“十分恭敬”;又如, “take one's hat off to (someone) ”, 字面意思是“对某人脱下自己的帽子”, 引申为 “敬仰某人”。

在英国, 帽子的作用远不止于防护、防晒和保暖, 它同时是一种配饰, 适用于很多庆典场合;它更是一个人的职业、国籍、宗教信仰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正因为如此, 古老的赛马盛事才会成为英国人的“帽子盛会”。

参考文献

[1]邢驰鸿, 张夏.英国人的帽子与英国人的风情[J].异域风情.

英国礼仪文化特点与成因浅析 第9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礼仪文化,习俗禁忌,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

当我们谈到文化时, 我们一方面会想到艺术、音乐、文学等高雅的文化, 另一方面, 我们也会将文化和文明联系在一起。确切地讲, 文化是特定的群体或社会所持有的在精神、物质、知识及情感方面的态度, 这包含了艺术、文学、生活方式、群居方式、价值观、传统及信仰。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而礼仪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 是一种语言, 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 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因此, 礼仪文化也反映了一个民族所特殊的行为、态度和兴趣。中国的礼仪, 始于夏商周, 经过数千年不断地发展变化, 逐渐形成了众多习俗和有别于西方各国的礼仪文化。而英国社会是在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与变迁之后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并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因此, 中英两国的礼仪文化存在非常巨大的差异。随着我国跨国交际活动的不断增多, 中英两国人民接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中英礼仪文化的差异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相反, 这种差异往往成了彼此交流与沟通的拦路虎。那么, 中英礼仪文化中有哪些较为明显的差异需要我们了解?又有哪些好文化习俗值得我们尊重和借鉴?

众所周知, 英国是个十分注重礼仪的绅士之国。尤其是在正式场合, 英国人特别注重礼节和风度, 总能让人感觉到他们的“绅士风度”。这种风度不仅表现为英国人对妇女的尊重与照顾等方面, 而且也见于英国人的仪表端庄整洁、言谈举止文明得体。英国人文明礼貌, 注重修养是举世闻名的。在有些国家, 穿着睡衣在小区里散步遛狗或穿着睡衣去菜场买菜似乎已经成为一件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 不过, 大部分英国人却认为睡衣是只有伴侣才能看见的衣物, 穿睡衣出门则被认为是一种不文明和粗俗的行为。他们不但自己注重外表, 讲究礼貌, 同时也要求别人对自己有礼貌。无论你是哪个国家的, 只要你去过英国, 你都会被这个国家浓浓的融洽和礼貌谦和的气氛所感染。在英国的公共场合, 比如说电影院、飞机场或地铁里, 人们很少听见有人高声喧哗或大声说话。他们一般都是很安静的坐着, 一边品茶或喝咖啡一边看书、看报纸。一般而言, 年轻人在公共场所玩弄各类电子产品、大声接打电话或进行微信聊天的人并不多见, 最常见的就是年轻人带着耳机、耳塞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与别的国家不同的是, 英国人一般不会在公共场所发出很响的声音去影响他人, 也不会因为你是英国伦敦市长, 在乘坐地铁时就会给其特殊照顾或给其让座。当然, 对于有人有意或无意的大声喧哗、说笑或打闹或做出任何不雅的动作, 他们定会表现出不满或反感, 甚至会给出提醒或严厉呵斥。在有些国家随处可见的插队现象, 在英国, 这样的行为不但被视为非常不礼貌, 而且还会让英国人严重的不满或受到他们的批评与指责。另外, 在跟英国人交谈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 不要用手来指着他人, 因为在英国, 这样的行为被认为是不友好的动作。英国人说话时一般不会靠对方太近, 也非常不喜欢猛烈拍打别人后背。而在公共场所翘起“二郎腿”或随便席地而坐都是英国人眼里失礼的动作。

隐私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十分重要, 对英国人也是如此。不同的是, 个人问题, 例如年龄、恋爱关系、婚姻、有无孩子、个人经济状况、健康等涉及私人的话题在我们国家似乎是人们家常便饭或套近乎常用的话题, 然而, 在英国, 在彼此相互不熟识的情况下应当尽量避免, 英国人尤其忌讳别人问有关年龄、家庭或个人的收入以及经济状况。看到朋友戴了漂亮的项链或戒指等私人物品, 最好不要问购买的价格或值多少钱。在外购物要看清价格, 不要和英国人随意讨价还价, 否则, 对方认为你很庸俗且粗鲁。英国人比较慢热, 相处初期往往会显得比较寡言,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会逐渐健谈。在英国, 最为保险的话题则是讨论天气。因为, 在英国各地的天气往往变幻无常, 从而成了人们不可避免而又最为保险的话题。英国人很有幽默感, 有时他们在调侃的时候, 可能看起来很严肃, 但实际上他们很善于自嘲, 但绝不会对别人的遭遇幸灾乐祸, 而你也千万不要拿他们的不幸当笑话谈论, 更不要以王室的事情作为谈笑的资料, 切忌谈论带有讽刺英国皇家的话题。

在文化交往中, 人们还会遇到一些无形的束缚, 那就是各国的禁忌。在英国, 有些禁忌也是比较特殊的。例如, 大多信奉基督教的英国人常常视自杀为罪恶, 因此, 在交往中要尽量忌谈自杀。在这个国家, 13是个非常不吉利的数字,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中, 人们都尽可能避免用这个数字。如果不得已而用到, 人们往往会忧心忡忡, 有人甚至会因此而生病。人们之所以忌讳这个数字, 一方面是基于《圣经》中的故事, 另一方面是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说法。另外, 有些英国人认为, 在吃饭时如果用刀叉碰响了水杯, 而任其发响不止, 便会带来不幸, 因此, 在与英国人一起进餐时, 要尽量避免刀叉器皿撞击声。当然, 英国各个教派中也有许多禁忌, 有的教派规定禁止制造和敬拜一切偶像, 有的教派则不允许崇拜其他宗教的神。还有的则规定信徒不可跟非信徒结婚等等。

不难看出, 英国的诸多文化习俗与禁忌跟我们文化中的东西有比较大的区别。其原因是各国的文化习俗都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 是一种文化体态的象征和体现。因此, 习俗带有明显的民族特点。英国的这些礼仪文化既有别于东方文化, 同样也有别于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这是因为处在一个与欧洲大陆相隔离的群岛上的英国有着独特的、较为孤立的地理位置, 这就使得英国人与其他欧洲人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 从而使大部分英国人的思维与其他欧洲人、美国人, 特别是东方人的思维有很大的差异。而英国又有一个较美国或其他欧洲国家更长的历史, 有着世袭贵族和十分森严的等级制度, 这与大多数西方国家提倡开放、自由和追求平等观念有着巨大的差异。长期的封建统治使得英国人更具容忍性和包容性的同时也更安于现状。另外, 在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六十年里, 一系列严厉甚至近乎苛刻的国法与家规得以制定与完善。女王本人在仪表、修养和行为举止等方面的高贵、典雅、节制和苛求无论是对其后代还是英国中产阶级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和相仿。在女王的领导下, 英国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的成绩并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渐渐成了闻名于世的“礼仪之邦”。

总之,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原因各不相同, 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 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但是, 只知道自己国家的礼仪和禁忌在当今国际交往日益增多的环境里是远远不够的。了解、尊重英国的礼仪文化和禁忌, 不但有助于我们这样不同的文化族群在交流和接触时不产生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和误解,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并借鉴英国文化中好的东西, 使我们在认清中英礼仪文化差异的同时能够将各自的礼仪文化精髓进行有效合理的融合, 从而让中国原有的优秀文化体系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2]Martin Boyle (英国) .英国原来是这样[M].外文出版社, 2009.

英语教学中英国文化解析 第10篇

基督教主要分为天主教 (Catholicism) 、东正教 (the Orthodox Church) 、新教 (Protestantism) 三派, 信仰上帝 (或称天主) 创造并管理世界, 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 降世成人, 救赎人类。以《旧约全书》 (The Old Testament) (承继自犹太教) 和《新约全书》 (The New Testament) 为圣经 (The Holy Bible) 。基督教的经典《圣经》起初由临近地中海东部地区的许多不同国家的无名作家用希伯莱语、阿拉米语和希腊语写成, 时间跨度从公元前750年到公元150年。在罗马帝国时期, 教会以拉丁文布道。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国教会是否仍用拉丁文布道成为一个突出问题。1382年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 (Wickliffe) 提出要用英国本族语进行布道。1603年, 英王詹姆士一世登基后, 提出重译圣经, 1611年, 简练、优美、古雅的钦定本《圣经》 (King James Bible of 1611, 也叫the Authorized Version) 问世。钦定本的问世推动了英语语言文学的发展, 影响深远。

基督教和《圣经》对英国语言文化影响巨大。英国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特性, 如果撇开英国文化的宗教性这一重要特性, 那么, 英国文化就如同被抽去了精髓, 只剩下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英国是个基督教占多数的国家, 其国教即英格兰教会 (Anglican Church, 又叫Church of England) 属于基督教三大教会中的新教 (Protestantism) , 但英格兰教会既包括天主教徒, 也包括新教徒, 并且分为“高教会”和“低教会”两种。英格兰教会的领袖是坎特伯雷大主教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和约克大主教 (Archbishop of York) 。两个主教分管两大教区, 两大教区以下是主教区 (diocese) 和教区 (parish) , 分别由主教和教长管理。除英国国教外, 同属新教的自由教会还有卫理公会 (the Methodist Church) 、公理教会 (the Congregational Church) 、浸礼教会 (the Baptist Church) 、贵格教会 (the Quakerism) 、长老会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圣灵降临节教会 (Whitsunday) 和“救世军”教会 (the Salvation Army) 。它们是对英国国教不满而成立的教会, 其组织和宗教仪式比较简单。

英国居民大多数为基督教徒, 少数为天主教徒。英国是一个政教联系紧密的国家, 虽然英国没有“基督教”政党, 也没有反宗教的政党, 但新教在英国被赋予了特殊甚至是神圣的地位。这一点可从英女王的头衔中看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头衔的全称是:“托上帝宏恩,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她的其他领土和领地的女王, 英联邦元首, 基督教的保护者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国歌叫“上帝保佑女王”。

基督教新教在英国社会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英国人由于多数信奉基督教, 在早期的学校中均开设有宗教课程, 学生和老师一同作祈祷。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基督教成为他们不可少的文化修养。早期, 在教徒家里, 进餐前也必须行祈祷。即便在现代, 一些虔诚的教徒在进餐前, 仍遵从这项典型的宗教仪式。

英国人在结婚时, 是不能缺少宗教仪式的。去教堂举行婚礼, 接受亲友的祝福, 仍是大多数英国人乐于接受的形式。除了婚嫁, 孩子出生以及丧殡都有相应的宗教仪式。在英语国家, 人们在多数情况下只使用一个名字即首名, 首名又称教名, 是孩子出生后接受洗礼并命名的, 教名在前, 自取名居中, 姓在最后。英美人取名 (特别是教名) 的词源之一是采用《圣经》中的人名, 如John意为“上帝的恩赐;耶和华是仁慈的”, John又是耶稣十二使徒中的四大使徒之一;其他如Adam, 圣经中人类始祖;Abraham, 圣经中闪族的后代, 有耶和华赐名, 希伯来人第一代祖先;Godwin, 上帝的朋友;Mary, 圣经中耶稣之母, 圣母玛利亚;Matthew, 上帝的礼物, 圣经中耶稣十二门徒之一, 原为罗马帝国税吏;Theodore, 上帝的礼物;Elisabeth, 上帝的誓约, 圣经中施洗约翰之母;E-manuel, 上帝与我们同在;Natalie, 圣诞日;Peter, 岩石, 坚强的人, 圣经中耶稣十二门徒之一;Joseph, 愿上帝增强, 圣经中雅格之子, 犹太人十二列祖之一;David, 圣经中以色列第二任国王;Samuel, 他名叫上帝, 上帝的名字, 上帝也听说的, 上帝已恩准。圣经中希伯来先知, 最后一个士师。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英美人名深深地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到了星期日, 虔诚的基督徒还会去教堂参加由教会举行的例行宗教活动, 如“礼拜”, “弥撒”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些新教派人士继承了过去清教徒的传统, 反对一切形式的“纵欢”, 现在英国法律中还有一些禁令, 对星期日饮酒、赛马、赌博或某些娱乐活动仍有一定限制, 其根据就源于清教徒的苦修精神。虽然近年来这种清规戒律的影响日益减弱, 但几年前一些人仍对女王的丈夫爱丁堡公爵在星期日打马球颇有微词, 这显示了宗教信仰对社会生活和行为准则的影响。英美人的宗教节日有圣诞节 (Christmas) 、复活节 (Easter) 、万圣节前夕 (Halloween) 和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 等。圣诞节 (每年12月25日) 是基督教各派共同遵守的第一大节日, 它不但是基督教的重要节日, 而且在欧美一些国家中已经成为一个全民的主要节日。为了增加喜庆气氛, 西方人过圣诞节都要在家里布置一棵甚至几颗圣诞树, 通常是整棵的塔形常绿树, 或者用松柏树枝扎成一个塔形圣诞树, 用彩灯、蜡烛、玩具、礼物等装饰起来。圣诞树上有一颗较大的星, 代表当年耶稣降生时引领东方三博士到伯利恒的“圣诞星 (Star of Bethlehem) ”。过圣诞节时, 亲友们要互赠圣诞贺片表示祝贺, 还要给邮差或佣人赠送“圣诞节节礼”。西方人常把圣诞节与新年合在一起, 庆祝活动一直到新年的1月6日才结束。

英国文学作品中常常涉及到一些宗教题材。例如, 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现代英国 (后移居美国) 文学家T·S·艾略特的剧作《教堂谋杀案》及现代派诗作《荒原》, 都含有关于宗教信仰的大量内容;中世纪英国作家班扬的《天路历程》, 是一部包含宗教说教的寓言书;大诗人弥尔顿的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另一部诗剧《力士参孙》都直接取材于《圣经》《失乐园》来源于《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的章节;《力士参孙》取材于《士师记》中有关英雄人物参孙的悲壮故事。著名诗人拜伦从小爱读《圣经》, 其长诗《该隐》就取材于该隐和亚伯的故事。英国历史学家在论及1611年版《钦定本圣经》的影响时指出:“英国成为一部书的民族, 这部书就是《圣经》。”据不完全统计, 约有15%的英国夫妇选择去教堂结婚, 超过90%的英国死者按基督教教会的葬礼仪式下葬, 但这些人中, 仅有极少数人生前经常去教堂参加各类活动, 且许多人去教堂是出于习惯, 出于履行某种宗教仪式的习俗, 而并不是为了使自己接近“上帝”。

摘要:宗教是大学外语教学中经常涉及的文化现象。不同的宗教是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 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不同的文化背景, 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传统。神学观念为宗教的世界观部分, 教义经典体现了宗教的传统并保证宗教的延续, 而教职制度则反映出宗教的社会结构。宗教集三者为一身, 缺一不可。

关键词:外语教学,文化,宗教

参考文献

[1]陈俊森, 樊葳蕤.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2]淮鲁, 子凡.英语姓名小词典[K].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6.

[3]端木义万.美英报刊阅读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4]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K].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平洪, 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6]谢金良, 卢关泉.圣经典故辞典[K].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2.

[7]杨周翰.十七世纪英国文学: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地道英国饮食全接触 第11篇

Although Britain doesn’t have the best of reputations for its food, the people of Britain do in fact enjoy an enormously varied diet. And, although, its cuisine1) might not be world-renowned, it would be a mistake to completely ignore its delight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give you an insight into the British diet, way of eating, and includes a timeline for the typical Briton’s meals.

Traditional Briton’s Favorite Foods

Bubble and Squeak(卷心菜煮马铃薯). The name of this dish refers to the sound it makes while cooking. This recipe can be modified by substituting the brussel sprouts2) with any left-over vegetables you might have in the kitchen (boiled cabbage, carrots, leeks3), etc.). This dish is perfect with “HP” brown sauce4) — another British culinary5) tradition!

Cheese and Onion Pie(奶油洋葱派). A tradition filled pastry6) pie. Some families, in the north of England, add potatoes to this recipe. Serve with chips (french fries) and baked beans in tomato sauce.

Haggis7)(哈吉司羊肉). Haggis is a purely Scottish dish, and is typically served on “Burns night”, 25th January, when Scotland celebrates the birth of its greatest poet, Robert Burns, who was born in Ayrshire8) on that date in 1759. The haggis is quite simply a large boiling sausage stuffed with a variety of meat and oatmeal9), flavoured with onion and seasoning.

A Timeline for

Britons?Meals

Breakfast. Traditionally many Britons have started the day with something called a “full English Breakfast”. This typically comprises of the following things: toasted bread, spread with butter, jam, marmalade or honey; followed by a “fry-up” or cooked breakfast of fried bread, sausages, bacon, mushrooms, eggs and tomatoes. Served with hot tea, with milk added. However, with today’s fast lifestyle and an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healthy eating this traditional breakfast is now largely eaten only at the weekend, and has been replaced by another in most British households. A typical modern breakfast comprises: fruit juice, toast and jam, packet cereal (cornflakes or similar), and tea .

Elevenses10). In some households and workplaces this is followed by something called “elevenses”. This consists of a cup of tea or coffee and some biscuits. Actually “elevenses” can be taken at anytime of the day, and with most Britons this is usually fairly often!

Lunch. Lunch can be anytime between 12:30 and 2pm. Some people might have a sandwich, while others will have a full-cooked meal. In schools this meal is referred to as“dinner”.

Teatime. Tea has been an important drink in Great Britain for hundreds of years, and is drunk throughout the day in most British households. The typical “Teatime” is served at any time between four and five o’clock and for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is a cup of tea, a sandwich or two and some cake. Some families, notably from the working classes, have their main evening meal at this time.

Dinner. Dinner is the usual name for the main evening meal. It can be served anytime between 6pm and 8pm and for most families is the biggest meal of the day.

Supper. Supper is the final meal of the day, and is usually something very light like a sandwich and a cup of tea. Nowadays this meal is usually eaten in front of the television! Before going to bed many Britons drink a drink made from hot milk. Usually either plain boiled milk, chocolate, or “Horlicks11)”/ “Ovaltine12)” (two brand-name drinks made from Barley and Malt).

Sunday Lunch —

Family’s Happy Time

Sunday lunch was popular in the 1960s, today most British families still spend Sundays in exactly the same manner with thei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On Sundays people don’t usually have to work so they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ea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y. A typical Sunday lunch might be eaten between 1pm and 2pm and include roast beef and Yorkshire13) pudding, roast potatoes, boiled vegetables, and gravy14) (meat sauce). However, many families now eat less beef, so other roast meat is often eaten — lamb, pork, chicken, turkey or duck. Some families will also follow the main meal with a dessert such as “apple pie and custard15)”.

Excerpts from the Works of C. S. Lewis16)

You can find many of the typical ingredients of a British diet in these classics:

“She had a vague impression of dwarfs crowding around the fire with frying pans rather bigger than themselves, and the hissing and delicious smell of sausages, and more and more sausages. And not wretched17) sausages half full of bread and soya18) bean either, but real meaty, spicy ones, fat and piping19) hot and burst and just the tiniest bit burnt. And great mugs of frothy chocolate, and roast potatoes and roast chestnuts, and baked apples with raisins stuck in where the cores had been, and then ices just to freshen you up after all the hot things”

—THE SILVER CHAIR

“Mrs. Beaver brought out of the oven a great and gloriously sticky marmalade20) roll21), steaming hot, and at the same time moved the kettle onto the fire, so that when they had finished the marmalade roll the tea was made and ready to be poured out.”

英国茶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第12篇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 中国茶叶带到欧洲大约是在16世纪后半期, 由葡萄牙落脚在东方的商人和传教士开始的。由于当时茶叶价格的昂贵, 喝茶之习也只是风靡于荷兰贵族富商之间, 而英国人后来之所以也喜欢上这个舶来品, 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葡萄牙公主凯瑟琳。有资料显示, 在凯瑟琳1662年嫁给英王查尔斯二世时, 她将当时尚不流行的饮茶新风带入皇室。这个被后人称为“饮茶皇后”的公主, 不但爱茶, 而且十分崇尚茶文化。在她的倡导和推动下, 饮茶之风在朝廷开始慢慢盛行起来。但是由于茶叶量少价高, 喝茶之风也只是扩展到贵族世家, 茶也没有很快成为普通百姓喝得起的饮料。1826年之后, 英国人开始在有野茶树的印度东部山区大面积种植茶树, 并将采摘的茶叶加工后装运回国。当茶叶的价格可以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 尤其是当茶受到众多医生的认可和推荐, 并带着药用的功效和魅力进入市场时, 英国人开始相信喝茶能有助消化、延年益寿, 甚至能医治百病。久而久之, 喝茶之风开始真正在整个英国盛行起来, 英国也从此成为享誉世界的饮茶“大国”。

一直以来, 茶影响着英国的各个阶层以及各个年龄层次的人。如果说中国人很爱喝茶的话, 那“无茶非英国”则是对英国人酷爱喝茶的最恰当的形容。相比中国人的饮茶习惯, 大部分英国人则显得更有规律、更有格调。英国人在起床之后就要饮早茶, 即:early morning tea。空腹喝点红茶的目的一是补充隔夜失去的水分, 二是为了暖身、醒胃。喝早茶在英国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英国人很重视早餐, 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早餐时再来一杯早餐茶, 即breakfast tea。英式早餐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常常被誉为世界上最棒的早餐之一。早餐茶系精选印度、锡兰等地红茶, 通过加入牛奶或柠檬, 精心调制出奶香浓郁的早餐茶, 其味道非常特殊, 既有茶的清香, 又有牛奶的可口。英国人认为这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融和。一些英式早餐茶也会配有中国的红茶, 伯爵茶就是以中国茶为基茶, 加入佛手柑调制而成。此茶香气特殊, 喝后能使人以清醒的头脑开始一天的工作和生活。

英国人非常懂得劳逸结合。无论工作再忙, 许多人都会设法抽空在上午和下午休息十五至二十分钟喝茶、小憩。上午茶 (morning tea) 一般在上午十一点左右, 下午茶 (afternoon tea) 在下午四点左右。当然, 有些人还在中午吃饭时喝午餐茶和下午两、三点喝午后茶。在英国的饮食场所、公共娱乐场所等地, 都有供应午后茶的。在英国的火车上, 还备有茶篮, 里面有茶、面包、小点心、牛奶、柠檬以及糖等, 供旅客饮午后茶用。多数英国的咖啡厅也会供应茶, 通常是袋装的红茶和各种果茶。有些地方还会提供瓷杯、瓷壶。不过, 在英国人喝的这几种茶当中, 下午茶是最具魅力也最有影响力。英国下午茶文化的形成与18世纪英国的一位女公爵Duchess of Bedford有关。据说, 由于午饭与晚饭之间的时间相隔较长, 她常常会在晚饭尚未开始之前觉得肚子饿。因此, 在每天下午4点到5点之间她会先喝点茶, 吃点点心以此来提神充饥。久而久之, 她的这种做法得到不少人的效仿, 这才有了今天闻名世界的英国下午茶文化。在英国, 泡茶、饮茶已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 反映出一种独特的西方文化。英国的下午茶不仅仅是温馨、宁静休闲的家庭生活的象征, 各种茶会也为人们参与社交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在中国, 喜欢喝茶的人往往是中老年人居多, 而英国人喝茶则完全没有年龄的限制。这个时段的喝茶休闲是英国举国上下一致的行为。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这种文化既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悠闲自得, 也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浪漫情怀。相比中国人的以酒会友, 英国人以茶会友似乎更为实惠与文雅。有人曾这样评论说, “一杯热茶不仅是抗寒剂, 更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以一杯热茶暖暖身子开始, 继而进行社交谈心之事。

英国人喝茶、泡茶似乎也很有自己的一套。他们并不习惯喝有着淡淡芳香气息的清茶, 而是更爱喝加有牛奶和糖的奶茶。他们绝不会简单的用热水瓶里的水来泡奶茶, 一定要用正在沸腾的水。而制作奶茶的过程也颇为复杂, 需要经过“取水”“烧水”“温壶”“冲泡”“调制”等程序。英国人典雅、认真的做事方式由此可见一斑。英国喝茶的讲究, 除了它特有的文化氛围外, 还可从它精致, 细腻和彰显尊贵的茶具上看出。每当英国人邀请朋友到家中喝茶时, 主人会做非常精心的准备, 常常选用最高档的红茶, 所用的茶具也多为中国的瓷器和银器。而茶壶、茶杯, 滤匙、小碟子、糖罐、奶盅瓶、茶匙、点心盘等带有英国植物与花卉的图案茶具的茶具更是给人以美的享受。面对赏心悦目的茶具, 喝着甜甜的奶茶, 品尝各式各样的蛋糕、点心, 的确让人无比享受。而赏茶的同时, 英国女主人典雅的气质、出众的茶艺和高超的社交能力也时常给人留下极为美好的记忆。

虽说英国的茶文化发展到现在也只有短短数百年的历史, 可英国茶的品种却非常繁多。除了传统的英国绿茶和奶茶外, 英国人后来又研制出在当下非常流行的玫瑰花茶、樱桃梅子果茶、橘子柠檬果茶和各类香料茶。这些茶色泽鲜艳、香气四溢, 口感非常好。当然, 如今以袋装红茶为主, 行销全世界的“立顿”红茶, 几乎成为红茶的代名词。“从茶园直接进入茶壶的好茶” (direct from tea garden to the tea pot) 的“立顿”红茶一经问世便深受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在全球喝茶历史最悠久、饮茶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更是创造出了连续五年销量第一的佳绩。如今, “立顿”也在推出了全新的绿茶包、茉莉花茶包, 以及奶茶和柠檬茶在内的速溶茶和袋泡草本茶系列。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 英国的“立顿”茶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

虽然,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冲击着英国人的悠闲饮茶习惯, 快餐饮食店也挤掉了英国的部分茶馆;速溶咖啡和其他罐装饮料对英国的茶叶市场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然而, 英国人似乎还是那么爱喝茶。在英国电视剧中, 演员手端一杯茶的场景依然时常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英国的茶文化的内涵及表现形式还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英国人仍然在将茶作为载体, 并通过这个载体来向全世界传播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尽管时代变了, 喝茶的形式变了, 但英国人对茶的喜好却没有太多的改变。英国的茶文化依然是那么魅力无穷, 令人难以抗拒。

摘要:对英国人而言, 茶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饮料。英国人不但自己爱喝茶, 而且还通过茶这个载体向世界传播其独特且高雅的茶文化。本文通过对英国茶文化的研究, 向人们展示英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的内涵、价值、影响力以及其巨大的魅力。

关键词:茶,下午茶,红茶,英国茶文化

参考文献

[1]马晓俐.多维视角下英国茶文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8:105-115

[2]程翠英.英国红茶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J].饮食文化研究, 2004. (3) :79-84

[3]胡蕙宁.英国人这样过生活.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1:14-17

[4]郝赛丽.英国人的饮茶风俗[J].中国茶叶, 1998. (6) :42.

[5]英昱.英国下午茶的渊源[J].英英语广角, 2005 (12)

[6]贾文.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7]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从物质、精神和语言方面[D].湖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8-40

上一篇:支教服务下一篇:冒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