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现象范文

2024-05-26

宅现象范文(精选8篇)

宅现象 第1篇

关键词:语言接触,“宅&,#215,/&,#215,宅”,流行原因

语言接触指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现象, 特别是当这种接触影响了其中至少一种语言时。Brenzinger认为广义的语言接触还包括一种语言广泛传播或使用于其他语言区域, 从而对当地语言造成了一定的影响。Thomason和Kaufman (1988) 将语言接触定义为两种语言系统接触而产生变异, 语言间的借用可能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比如词汇层面、句法层面、音系层面或者形态层面。语言成分的借用在社会因素均等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等级或顺序, 接触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词汇成分的借用在一般情况最先发生, 并且也最容易发生。

一、汉语向日语借词的主要时期

在汉语里, 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日语词, 而且被频繁地使用, 比如经济类的“企划”“自动贩卖机”, 文艺类的“写真”“处女作”, 文教类的“空手道”“读本”, 以及“超人气”“暴走族”, 等等。有时我们甚至发现, 一旦摈弃这些词语, 我们便无法自如地交流。在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史上, 日语词汇进入汉语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1)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1894年,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伴随着日本的武力掠夺, 日语也对中国产生了影响。在随后的几十年间, 大量的日语词汇传入中国并融入了中国人的语言之中, 成为了汉语的一部分。就是在这种侵略性质的接触中, 在对日语词看似消极被动的接收中, 汉语产生了重要的改变。 (2) 20世纪70年代以来。70年代末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中日两国的联系日益密切, 加之传媒、网络等媒介的发展, 以及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日语专业, 使得中日两国语言接触异常频繁;此外, 日本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提高, 开始逐渐成为一个文化输出国。近年来, 在网络、媒体及年轻一代的话语里频繁出现“宅×/×宅”的说法, 我在此就这一语言现象的流行原因作简单的研究论述。

二、“宅×/×宅”的词源探求

日语“御宅” (お宅/オタク) (发音:otaku) 首次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 后从日本传到中国台湾, 再传入大陆。这个词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您的家”, 是一种敬语, 也可译为“贵府上”。1983年, 日本著名的社会学者中森冥夫在漫画月刊《漫画ブリッコ》上的连载专栏“御宅的研究”中, 首次用“御宅”来称呼动漫爱好者。“御宅族”就是指封闭在家, 并且热衷于漫画、游戏等亚文化的群体。由于受到动漫的影响, 一些年轻人开始用“御宅”来相互称呼, 因此“御宅”也逐渐成为全体亚文化发烧友的代称。由于这个称呼的流行, 在其他方面的狂热爱好者也被称为了“御宅”, 比如“军事御宅”, 从此, 这个称呼便不仅仅局限于动漫、游戏等亚文化的范畴之内。

2004年, 爱情故事《电车男》的刊登在日本引起了很大轰动。故事讲述了一个不善交际, 整天迷恋于网络和动漫的男青年, 在网友的帮助下与一见钟情的女孩终成眷属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生动地刻画了日本“御宅男”这一形象:他们不修边幅、不善言谈、对电脑网络很在行、喜欢亚文化、有收集癖。后来这一说法在我国台湾地区流行, 并缩减为“宅男”, 后又出现了专指女性御宅族的称呼———“宅女”。在台湾, 年轻人便用“宅男/宅女”来称呼整天沉迷于网络、足不出户的人。

三、“宅×/×宅”在汉语应用中的泛化

“宅×/×宅”是从日语“御宅族”中提取出来的, 后在汉语应用中被逐渐泛化, 涌现出了“宅男、宅女、宅人、宅猫、宅一族、宅时代、半宅、脱宅、被宅”等诸多词语, 下面看一些例子:

(1) 担心女儿暑期打工吃苦受骗, 家长高薪养“宅女”。 (荆楚网, 2010年12月23日)

(2) 奥斯卡成为世界上第一只被植入机械后腿的“电子猫”, 当然, 由于人造猫爪目前还不适用于户外运动, 奥斯卡将不得不变成一只彻底的“宅猫”。 (新华网, 2010年6月25日)

(3) 25岁的王璠以前也曾经封闭自己, 沉迷于网络。努力“脱宅”后, 他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南方都市报》, 2008年3月13日)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宅”已经从日语词“御宅”里脱离出来, 成为一个语素, 进入汉语并具有了构词功能。但是, 为什么不是“御宅”中的“御”脱离出来进入汉语构成“御男、御猫、御族”等词语呢? (现在网络上有“御姐”一说, 但是与此处“御宅”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御姐”最早源自日文“御姉”, 本意是对姐姐的敬称, 如今为广大网友用来形容气场强大、很有派头的成熟女性。) 首先, “御”在日语里用在名词之前, 是表尊敬的标记, 只用“御”字来表“御宅”的意义有些词不达意;其次, 我认为这与汉语中固有的“宅”有一定联系。“宅, 所托居也。” (《说文解字》) 《现代汉语词典》将“宅”解释为住所, 我们一般把“宅”理解为“家”, 这就与“御宅”所包含的呆在家里足不出户的意义不谋而合, 因此“御宅”传入中国被简化为“宅”而不是“御”。所以“御宅”进入汉语很快便被人们接受使用, 其形式也日益多元化。

四、从语言接触角度分析“宅×/×宅”语言现象

语言接触一般会产生以下几种结果:语言的借用、语言的融合、双语现象。其中最普遍的便是语言的借用。不同语言间的接触, 不管是直接接触还是间接接触, 都会产生文化跨越语言地理疆界进行扩散的现象。文化扩散的一个明显表现便是受惠语言里出现新的词汇。词汇的借用有:音译 (卡哇伊:可爱, 日语作“かわいい”) 、意译 (清酒, 日语作“お酒”) 、音译加意译 (凯蒂猫, 日语作“ハローキティ”) 。但是对日语“御宅”的借用却不属于上述的任何一种, 而是借形, 即汉语基本上是照日语原样转写, 读音则以现代汉语为准, 词形的借用在汉语中大量存在, 如:空手道、料理等。

1.“御宅”在日语和汉语中存在意义和词性上的不对等现象

“御宅”一词负载着文化意义进入汉语, 虽然保留了大部分原始意义, 但是由于受到汉语词汇系统的制约, 其指称范围和意义蕴涵还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御宅”既有“沉迷于亚文化而难以与人交流的人”这种带贬义色彩的意义, 又有“在某方面具有深厚知识的人”这种带褒义色彩的意义。在日语中, “御宅”主要意思为对某事物异常痴迷, 其次为不喜欢与人交际。在日本社会, 御宅族给人的印象总是软弱、缺乏交际能力, 因此常常被人欺负, 又由于御宅族往往在心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与社会格格不入, 加之这一族群里存在大量对军事、色情很迷恋的人, 因此也被社会视为潜在的隐患。在日本, 只要一提起“御宅”, 人们的印象总是偏向不好的。

在中国却是另一种状况。“御宅”受到中国社会和文化内涵的影响, 其本意发生了一些变化。“御宅”一词在中国首先意味着足不出户, 其次是沉迷于网络或者电视, 因此这个词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褒贬色彩, 甚至很多年轻人还自称为“宅男”“宅女”。在中国, “御宅族”不包含或很少包含不喜欢交际的意义, 较之“御宅”在日文中的意义, 在汉语中的意义有所泛化。

在汉语中, 除了发生指称范畴和意义上的改变外, “宅”这个词的词性也有所改变。在日语中, “宅”是一个名词, 到了汉语之后, 又演变出作为形容词的“宅”和作为动词的“宅”。

作为形容词的“宅”。 (见例句 (1) — (2) )

作为动词的“宅”:

(4) 他们成功地证明每天宅在家里, 不代表无所事事;只会玩电脑, 也不是不务正业。 (《昆明日报》, 2010年12月21日)

2. 日文“宅”在汉语中的词素化

“宅”字通过语言接触从日本进入汉语后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式的变化。“连锁式或滚雪球式的连续性演变过程是指最初由其他语言迁移而来的特征后来触发了一系列后续性演变, 也就是说, 在一个语言中后来独立发生的若干演变是由原先直接引入的成分所触发的”。 (吴福祥, 2007) 现在网络、媒体中出现了很多与“御宅”意义相关的新词汇, 如“宅男、宅猫、脱宅、半宅”等 (上面已经提到) 。这是因为“御宅”作为外来词进入汉语, 为了符合中文的习惯而发生了变化, 在灵活运用的同时, 该词已经演变为词素, 具备了较强的造词能力, 能与其他汉语词汇一起构成新词。

3.“宅×/×宅”流行的原因

(1) 在“御宅”一词广泛使用之前, 人们一般使用“家里蹲”来形容一个人自我封闭、足不出户。 (“家里蹲”这个词的词源也是来自日本, 是由日本的心理学家斋藤环提出的。) “御宅”传入中国后, 这个词被广泛使用, 逐渐代替了“家里蹲”成为足不出户的族群的代名词, 并且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很多相关的新词。为什么“御宅”能够替代“家里蹲”而流行起来呢?我认为, 这与汉语词汇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汉语词汇从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发展, 现在主要以双音节为主, 作为双音节的“宅×/×宅”比起“家里蹲”更便于和双音节的单位组合, 因此也更为流行。

(2) 文化因素。从上世纪90年代起, 日本的动漫和偶像剧开始引入中国。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 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日本文化的洗礼。日本动画几乎伴随着他们的成长, 其中新颖的题材和丰富的想象给青年一代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之后引进的《灌篮高手》、《火影忍者》等更是掀起了日本动漫的狂潮。还有日本的爱情偶像剧, 如:《东京爱情故事》、《情书》等, 故事唯美, 叫人向往。这些文化的引入不仅丰富了青年一代的业余生活, 而且影响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 “宅×/×宅”的普遍使用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3) 心理因素。首先, “宅×/×宅”虽然是外来词汇, 但是具有汉语化的形式, 对中国人来说易懂易学, 更容易被吸收。其次, 人们的求异的心理也是促使“宅×/×宅”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使用“宅×/×宅”不仅让人感觉时髦, 而且能够使语言交际更加生动有趣。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宅×/×宅”这一语言现象是日语词汇“御宅”借入汉语经过一系列连锁式演变而引起的, 即“御宅”进入汉语逐渐词素化, 从而演化出众多“宅×/×宅”的形式, 其义项也在不断向外延扩大。这些语言现象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同时也必然受到使用人群心理因素的影响。虽然现在“宅×/×宅”这一语言现象只是较多地被年轻一代, 以及网络、媒体等使用, 但是, 我认为, 这一语言现象在将来还会演化出更多的形式和新的义项, 成为一种丰富多彩的语言现象, 被普遍运用。

参考文献

[1]游汝杰, 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 (第二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邢公畹.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2.

[3]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J].民族语文, 2007, (2) .

[4]王晓.从语言接触的角度分析当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 (4) .

[5]熊文华, 宋小梅.源于日语的汉语外来词研究[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4) .

宅现象 第2篇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所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认为您是宅男(宅女)吗?()

A、非常宅B、有点宅C、一点都不宅

4、您认为您宅的主要原因是()

A、依赖电脑B、交际圈小C、功课多没时间玩

D、习惯自己的圈子E、其他

5、您怎么安排您课余时间?()

A、学习B、户外活动C、打工

D、在宿舍玩电脑E、其他

6、您使用电脑的频率是?()

A、经常B、一般C、偶尔D、从未

7、您每周运动时间是?()

A、2小时以下B、2-4小时C、4-6小时D、6小时以上

8、您的专业课任务繁重吗?()

A、很繁重B、繁重C、清闲D、很清闲E、一般

9、您是否内向?()?

A、很内向B、有点内向C、外向D、很外向E、一般

10、您的交际圈如何?()

A、很广泛且相处的也很好B、很广泛且相处很一般

C、很窄且有知心朋友D、很窄没有什么好朋友

11、您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吗?

A、很积极参加B、经常参加C、偶尔参加D、从未参加

12、您认为大学生宅有什么好处?

A、剩余分配时间多B、足不出户便可以掌握世界信息

C、放松身心D、没有好处E其他

13、您认为宅对大学生的坏处?()

A、交际能力下降B、疏远身边的人C、生活懒散

D、没有坏处E、其他

14、您赞同宅?(多选)()

A、赞同B、不赞同

宅什么“宅” 第3篇

真是没想到。

就算《生活大爆炸》的火爆已经让Sheldon一夜红遍中关村和张江高科,就算“搞科学的”渐渐取代了“二次元禁断综合症”患者(ACG动漫游戏痴迷者)成为“宅男”的代言人,至少我们每天辛苦地在大街小巷、各大研究院逮采访对象的记者们,肯定是打死也不承认这个“宅”字的。

不过仔细一想,这个“宅”字后面其实有玄机。

以前的知识获取和传播的方式,是“走出去,周游列国,增加见闻”,最近又红过的孔子先生也曾是这种知识传播方式的身体力行者,虽然有点被逼的成分;而现在的新知获取方式,基本上就如上世纪最有名的宅男卡夫卡曾经曰过的那样:“待在原地不要动,大千世界会主动向你走来”。

这样说,其实是要赞美一下互联网的强大。想象一下,如果当年的孔子先生要过“宅”生活,他老人家要依赖的教研信息,恐怕得让手下那俩跑腿的小子,用平均每byte/24hr的速度从邻国慢悠悠地捎过来。遍地开花的“宅”文化,说白了,就是被信息科学所改变的一种最普遍的生活形态而已。

作为一本提倡“科学生活”的生活类杂志,关注被科技改变的生活形态正是我们的义务。所以,这一期的封面故事和报道中,我们恰好又准备了两个很“宅”的话题:虚拟现实和网络搜索引擎的生存之道。这两个话题,一个关乎互联网的终极形态,一个涉及技术引擎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它们指向的,恰恰是被互联网深刻影响的“宅”一代。

现在,一个人可以在开心网上进行交际,看播客视频,用谷歌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相信,虚拟世界将替代真实的社会。也就是说,在未来,世界可能是“宅”的。不用出门,一切社交活动都由你的Avatar完成。

大学生“宅”现象的思考 第4篇

“宅”作为一个新兴的词语:93.9%的大学生听说过“宅”, 对“宅”这一新现象最直接的认知除了来自身边的人群 (42.3%) 之外, 主要来源于网络 (37.4%) 这一新媒体, 仅12.3%的大学生从传统的纸质媒体开始熟知“宅”。超过半数的调查对象周围朋友中有“宅男宅女”, 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就是“宅”人。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宅一族”的调查表示, “宅”的主要活动中电影和小说 (74.8%) 、游戏 (60.3%) 、论坛 (44.5%) 等被选择的最多。而“宅”的交际途径调查中有70%的“宅一族”选择了博客、QQ、飞信等进行交流, 他们认为网络提供了更便捷更轻松自由、畅所欲言的平台和空间。在“宅龄”的调查中有67.4%的学生“宅”了几个月到两年不等, 有12.2%的学生“宅”了两年以上。我们认为, 普遍于大学生之间的“宅文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大学相对宽裕的可支配课余时间。有人提出, 大学生“宅文化”的兴起不仅仅与学校宽裕的时间环境有关, 于是我们为了验证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的学生在“宅”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 分别对“宅男宅女“样本数据进行F检验和T检验 (F检验用来检测数据的精密度即偶然误差;T检验用来检测数据的准确度即系统误差) 。检验发现:总体样本中认为大学生“宅”的行为在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生源差异上都不具有统计显著性。所以大学生“宅”现象在性别、年龄、专业、年级、城乡上的差异不显著, 故而我们推断“宅文化”在各个地方的大学生人群中是相当普遍的, 并不存在省份和城市个例,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二、大学生“宅“现象的思考

对于“宅”的理解和看法, 我们发现同学之间各有不同, 多数的大学生对待它持比较平和的态度 (74.9%) , 他们认为一种文化的诞生和存在属于社会形态的进步方向, 顺应其发展, 时间和社会形态变化产生了这种文化, 那么它的存在性也交由时代进行抉择;当然也有持“非常反对”或“非常支持”态度的同学, 但为数不多, 分别为12.1%和5.8%, 表示反对的人们对深陷“宅文化”的“宅男宅女”们表示担忧, 认为“宅”这种生活方式并不健康, 它使得人性趋于冷漠, 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利影响;“宅文化”对大学生的“侵蚀”究其原因, “喜欢一个人自由地呆着, 有自己喜欢的某种个人兴趣”持有这类观点的人数最多, 占到了样本总数的45.5%;因为自身“懒惰, 作息时间不稳定, 依赖电脑”, 他们“宅”在寝室, 单纯是在寝室打发时间, 这类观点占样本总数的37.3%;喜欢宁静和懒惰这些现象无可厚非, 可是同时“宅”是因为学生个体“自闭, 不喜欢接触陌生人”的占总数的17.2%, 这些情况的存在就着实令人担忧了。同时我们发现了两项比较有意思的调查结果, 被问及体育活动时, 有近1/5的学生表示几乎从来不运动, 同时表示户外运动本无必要, 有的同学甚至玩笑道“低碳又环保”;在问题“喜欢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中, 40.1%选择了一半一半, 6.5%选择了更喜欢虚拟世界。我们还注意到2009年12月一项名为“大学生与父母关系如何”的调查结果显示, 有39%的大学生与父母不能互相倾诉心事, 14%的大学生与父母不能换位思考。这些状况令人堪忧。

正如调查结果所示, 就目前而言, 大部分受“宅文化”影响的大学生“宅”得并不健康, 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致不高, 而且由于长期安逸的“宅生活”, 影响到了身体健康, 导致身体素质普遍偏低。同时“宅男宅女”习惯了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 社交动机减弱, 多数人本能地去逃避现实, 形成一种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这对他们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缺乏好的身体素质;一味追求自我感受和自我需求, 强调个性、自主和权利;缺乏实际锻炼和口头表达能力;消极避世, 沉迷虚拟。这些足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及其学业的发展, 我们应严肃对待。

现代社会信仰的不明确、文化的多元化、网络的迅速发展都让大学生缺乏明确的文化方向, “叛逆”、“个性张扬”、“自主自由”是青年文化的代名词, 笔者认为“宅文化”其实是一种缺乏归属的文化, 是“非主流”的文化。美国社会学家莫顿认为:“个人若是缺乏文化所包含的目标以及社会所认可的手段, 就会产生退缩心理, 导致个人躲避任何与现实生活接触的机会, 拒绝任何与社会互动的平台。”可见, 大学生“宅文化”的存在是一种对现实的退缩心理, “宅文化”本身存在边缘化倾向。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社会群体而言, 平等、自由的网络给了他们张扬个性的平台, 迎合了生活在“宅文化”中的这一群体的利益诉求。而大学生“宅”的生活方式, 促使了人与人之间的异化, 使得人与群体的隔离加剧, 冷漠、自私, 利益化、理想化的算计逐渐成为“宅男宅女”共同的特征。

诚然, “宅文化”带来了很多而且很严重的问题。但是批判者面对“宅文化”的同时, 应该人性化、理性化地去看待这一切。时代的不断前进, 文化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 “宅文化”产生是由于尊重、平等、创新心理诉求在实际中并不能得到很好实现。而“宅男宅女”能在“宅”的过程中, 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展现自我、舒缓现实社会的压力;更加有效地廉价地获取各种资源, 迅速达到学习、工作目的, “宅文化”更适合这种心理诉求, 故而得到了发展。我们可以理解为“宅”现象的出现是大学生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寻求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一种尝试, 是一种寻求社会进步的方式。存在即合理, 生态环境中有自然进化, 社会环境中有优胜劣汰, 让社会环境去选择, 宽容地去看待“宅文化”, 让他们不断尝试和创新, 使得这一种文化愈来愈成熟和丰满。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宅文化”, 从而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

所以, 我们提倡社会和高校了解和重视大学生“宅”现象的现状和发展, 以大学生“宅”现象的特征和根本去引导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让大学生“宅”得有计划, 让“宅文化”融入到社会的进步当中。

三、改变大学生“宅”现象的措施

教育组织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受教育环境, 应合理引导大学生, 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丰富校园生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社会, 一个健康的社会为我们提供一种思想上的风向标, 一种“正能量”, 只有“正能量”才能引导我们笔直前进。我们知道, 外因终究由内因起作用。我们应该明白“宅文化”终究应顺应社会的发展, 要改变就要从自我做起, 所以自律很重要。大学生应逐渐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真正实现“宅文化”的自主性, 做“宅文化”的主人。

“宅文化”的趋势不可避免, 大禹治水在疏不在堵, 只要我们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的根本出发, 实现个体认知上的改变, 从而调整自身的行为习惯, 那么要引导“宅文化”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就会轻而易举。

摘要:伴随网络的普及“宅”成为一个热门词语, “宅文化”折射出了现代科技与传统社群组织、个体表达之间的深刻矛盾, 而大学生的善于接受新鲜事物使得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为“宅”的隐性或显性群体, 这无疑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话题。

关键词:大学生,宅文化,生活习惯,网络媒体

参考文献

[1].郭秀荣, 韦迎春, 商金艳, 刘庆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宅”现象解析[J].青年研究

[2].张洁.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J].社会心理科学, 2011

[3].杨敏.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11

[4].郑碧强, 张叶云.大学生宅生活热的冷思考——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交互视角[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宅现象 第5篇

随着经济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大学生成为“宅”文化中的一员,大学生“宅现象”正呈现出井喷的势头。这种“宅现象”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很多大学生在网上购物、学习、订餐,有的甚至在床上吃饭、看书、玩游戏,他们所信奉的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很多大学生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外号“闭家索”、“居里夫人”。他们想购物时就上京东、找当当、寻卓越,先找人聊天就上QQ、MSN、微信、微博,想娱乐就玩网游、看小说、听音乐、看影视剧,遇到困难了就找谷歌、找百度,困了就爬到床上睡一会儿,饿了就找百度外卖,这种真实的生活写照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宅文化”。即使是在时间比较充裕的寒暑假时间,大学生们也不愿意出门,地点也是从自己的卧室移到客厅。在这样一个追求个性化的自由时代,大学生群体的这种宅居生活虽然并未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和学习,但是,如果大学生长期沉溺于这种宅生活不能自拔,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承担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神圣职责,如何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平台,帮助大学生走出“宅现象”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一项全新的挑战。

二、当代大学生“宅现象”的成因

为什么在大学生身边会出现这么多的“宅现象”?为什么这种局面会愈演愈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宅生活”?为什么大学生“宅队伍”日趋壮大?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1. 网络的发展与生活服务的日趋完善。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的重任、祖国的未来,是我国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源动力。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基本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在这方面思想素质较差,特别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大学生开始迷恋上了“宅”的,生活方式。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样的蜗居生活挺好。”“网上有免费的电子图书,干嘛我还要跑到图书馆去呢?”“用QQ、MSN、飞信、微信就能谈妥的事情干嘛还要见面聊呢?”“买东西直接上淘宝就可以了,几分钟就能搞定的事情,干嘛还要上街逛到脚起泡呢?”“现在外面的交通状况这么拥堵,我干嘛还要出去凑热闹?”网络的发展使学生通过网络就能够满足自己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购物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都为大学生的“宅生活”提供了宝藏,而高校周边的快餐等服务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此一来,当代大学生更有理由拒绝出门。

2. 社会压力的增加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随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诚信已经成为我国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和表现,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关键环节点。诚信不仅仅是我国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更是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与完善的最终落脚点。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培养他们的诚信素养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我国改革开放进行了三十多年,各种非诚信行为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经济等不同的领域中,例如:假酒、假药、假证件、毒奶粉、毒大米、地沟油、纸箱做的包子、毒洗发水等,这些非诚信行为导致我国企业之间三角债频发,对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和扰乱作用,更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起到了阻碍作用。高校的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要力量,身负历史的重任,因此,他们必须具备优良的品质。这些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影响,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很多大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同社会接触就是因为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某同学在面对自己所承担的压力中调侃道,小学毕业自己遇上了非典、初中毕业遇上了禽流感、高中毕业遇上了甲流、大学毕业遇上了就业高峰。面对这样残酷的社会压力,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只能放任自流,在自己的一片“桃花源”中宅下去。

3. 大学教育管理的宽松引发了大学生的宅现象。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招来的生源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就很差,组织性、纪律性更是无从谈起,再加之升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认为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已经有了着落,就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原来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在这样的大染缸中也变得每天无所事事、混日子,只要考试及格、能毕业找到工作就行了。于是出现了上课迟到,想尽一切办法逃课、逃学,即使坐到教室中上课也是心不在焉,上课不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复习、不写作业,而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想尽办法作弊,例如:利用手机、隐形耳机作弊,偷看书本,夹带纸条,考试中交头接耳,相互打掩护等,作弊的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有的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为了能够找到好工作,不惜花重金给老师送礼,请老师吃饭,或者请监考老师隐瞒自己作弊的事实。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枪手”工作的专业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队伍。在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态度认识上,一大部分学生认为作弊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的学习压力过大。升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顺利通过基础课、专业课的考试,希望自己的成绩更好、获得的荣誉更多,并且为自己将来找到一个好工作奠定基础。面对大学生这种存在一定畸形的心理状态与竞争形势,笔者深觉惋惜,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学校管理的松懈导致学生“宅现象”的形成。

三、“宅现象”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1. 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为高校学生走出“宅现象”创造社会氛围。

各高校在开展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时,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和特点,在活动中努力提升高校的学校形象,增强学校的竞争力,使广大师生在活动中产生更强烈的爱校之心,充分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能够主动投身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为高校校园文化的构建出谋划策。例如:在高校教学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各高校应该对自己的校园历史、渊源等进行深层次挖掘,开办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并将学科建设的思想融入到高校的行为文化建设中,为高校的发展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文科类的高校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举办诸如读报知识竞赛、读者论坛、诗歌朗诵、美文鉴赏等活动,以此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交流。理工科类的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举办诸如:植树节、技能竞赛、挑战赛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热情,为促进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2. 转变观念,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在这方面的创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高校团组织的力量。通过在学校内举办一些关于诚信教育的讲座,做一些展板,开展广泛的宣传及活动,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更能够使学生身处诚信教育的氛围中。另外,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祖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者,身为教师不仅要具备一般公民的良心,还必须肩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论社会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每一名教师都必须铭记自己身负的重任,将思想教育作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因此,高校的诚信教育关键是教师,每一名教师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深远的。高职学生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和身心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很多新鲜事物比较敏感,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更容易模仿教师及自己尊敬的长辈。因此,教师还是他们心中的导航者、引路人。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以身作则,严格遵守诚信的规范,切实贯彻落实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要求。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以自身为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想令学生折服,就必须在是非面前保持正确的态度,遇到困难时必须勇于面对。

总之,为了不断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不断深化的E时代潮流,必须通过高等教育这一主要阵地,在各种教育方式的辅助下,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共同支撑下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彻底解决在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力争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更高素质的综合型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伞硕.现代青年“宅”现象透视及其社会因素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01):39-41.

[2]于国妮,贾挚.大学校园“宅”现象背后[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03):24-27.

宅现象 第6篇

机动战士高达(GUNDAM)动画及稳定增长的收视率

在分析高达系列模型的热卖和商业策略前,必须先了解引发高达模型热潮的动画作品《机动战士高达》。

机动战士高达系列作品由日本日升动画制作会社制作发行。系列第一部作品以电视动画形式于1979年开始在名古屋电视台放送。

《机动战士高达》(高达系列第一作)是日升动画制作公司继《无敌超人战宝3》、《无敌铁人泰坦3》之后推出的第三部机器人题材的原创动画作品。该作品由富野喜幸担任监督(日后的高达之父),玩具厂商三叶草(之后与万代合并)作为主要赞助商企划制作。

《机动战士高达》的企划源于《宇宙战舰大和号》的热卖。当时日升动画制作公司的山浦荣二从《宇宙战舰大和号》的制作公司得到相关数据。数据是以《宇宙战舰大和号》的狂热粉丝为基础展开的相关商品开发企划。数据中提到,“如果能吸引到30~40万的狂热粉丝追捧,相关商品开发企划的成功便可以得到保障”的结论。《机动战士高达》与《宇宙战舰大和号》一样,以培养狂热粉丝为目的,将受众对象年龄锁定为中学以上人群。但是与《宇宙战舰大和号》不同的是,《机动战士高达》在借鉴《宇宙战舰大和号》的同时,对该剧中主人公年龄过高,无法真正给年轻层观众带来自我认同感的问题进行了改进。

《机动战士高达》的首播时间锁定黄金档,设定为每周六傍晚5:30-6:00由名古屋电视台播出。首播后由朝日电视台及下属电视台、CS.BS电视台、崎玉电视台等全国28个电视台进行滚动播放。

该作首次播出后在名古屋地区平均收视率为9.1%,关东地区为5.3%,并未达到理想目标。但随着粉丝要求重播的呼声,《机动战士高达》不断地在各大电视台进行重播。多次重播使该作的认知度达到空前的高度。重播后的全国平均收视率超过了10%,名古屋地区达到25.7%(最高时为29.1%),关东地区达到17.9%,逐渐达到当初的预计目标。

放映结束后半年,1980年7月,万代抓住时机,开始出售高达系列模型。由于之前积攒的高人气与知名度,高达系列模型空前爆卖。模型爆卖后,日升动画制作公司在万代赞助下重新整合动画剧情,制作播放《机动战士高达》电影,再次引发社会热潮。随后,大量与本作有关的世界观设定、历史背景、机械人设定等资料被填补完善。同时,相关的小说、漫画、游戏等周边产品也在这一时期大量发表。在当时,是整合了多个媒体领域发展的动画作品的先驱。

《机动战士高达》动画高人气的原因分析

1.真实感

在本作诞生前的1970年代,以十多岁青少年为目标的《宇宙战舰大和号》、《鲁班三世》、《长浜忠夫超级机器人系列》的观众层的年龄逐渐增长。由于当时玩具生产商赞助制作的机器人动画的相关产品的销售对象仅仅限定在小学生以下的低龄人群,“儿童向”的定位已经很难再改变。因此,为了兼顾逐渐成长的年轻观众,重新定位消费群体。该作一改之前机器人题材动画中敌人是外星人的科幻设定,首次以描写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战争为舞台,从形式上开始剥离“儿童向”的影子。

2.写实的兵器设定

作为本作开拓新市场重要的尝试之一,该作中登场的机器人“Mobile Suit”(战术泛用宇宙机动机械,简称Ms)的设定接近现代兵器的描写。在这之前,根据赞助商生产玩具的需求,考虑到玩具的销量,机器人题材中的主角机都必须具备变形和合体功能。为兼顾赞助商的需求,该作在写实设定的基础上,主角机“高达”通过组装配件同样可以达到变形的效果。另外,该作中首次取消了以往“儿童向”机器人作品中的“必杀技”等概念,大量的导弹横飞、白兵战的真实战争描写受到大龄观众的喜爱。

3.深刻的人物刻画

该作中的主人公阿姆罗突然被卷入战争,被迫作为机动战士的驾驶员背负起了战斗的使命,在极度封闭的状态下身心疲惫,自尊心受到上级伤害后逃离战场,再次背负上责任回归战场等在动画作品中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被大量粉丝接受。

除了主人公外,全剧中对支持主人公成长的角色以及敌对士兵,甚至是核心剧情以外的人物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主人公所属联邦军内部的尔虞我诈、宿敌夏亚的复仇等要素也作为分支剧情穿插在全剧中交替深入开展。与以往的同类作品相比,该作世界观更加深邃复杂。

4.新人类的概念

该作中另一个关键词就是“人类的革新”这一概念。新人类这一概念的设定为拥有超常人感知能力的人群抽象概念。在剧中主人公由于在战场上的活跃被冠以新人类的称号,之后宿敌夏亚与少女啦啦同样被证明为新人类。与以往超人系列作品不同的是,该作通过3人间产生的悲剧,重新与观众探讨“人类的革新”这一抽象到底为何物,使作品主题再次升华。

结果,该作并没有破坏机器人题材动画的整体框架(充分考虑了赞助商的利益),而是将宇宙幻想与哲学元素融入其中。充满现实意义的故事与设定吸引了高年龄层的关注,为以后的商品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此之后,高达系列作品一直延续以上特点,推出了包括电视动画、电影、ova等共计30多部系列作品。其中,有延续《机动战士高达》世界观所制作的正统续作高达UC系列。也有尝试开拓海外及女性市场的《高达G》、《高达W》等作品。近年来,为了重新培养新的年轻消费者,日升动画制作公司制作播出了《高达AGE》、《BB战士三国传》等作品。

高达系列模型

高达系列作为日本塑料模型历史上最热卖的种类,是万代株式公司走上模型界巅峰的原动力。作为发售时期最长的动漫角色模型,高达系列模型紧跟时代潮流,不断进化。革新内容包括多色成形技术的开发、无需胶粘的子母套件的登场、关节可动范围扩大等。现在,组装后的高达模型不仅在塑料分色上已经接近于动画原作效果,也可以像原作中一样轻而易举的摆出各种造型。

高达系列模型于1980年7月开始发售至2015年3月的35年间累计销售4亿4500万个。近年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持续上涨,2014年度出售的1100万个高达系列模型中,约3成近330万个远销海外。特别是在人气最高的亚洲地区,2014年仅在韩国就销售出100万个。另外,深受日本动漫文化影响的中国大陆和台湾也和日本一样,接受了高达系列产品。中国市场,随着万代近年在淘宝天猫的入驻,中国市场的消费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在欧美市场,《机动战士高达》的后续系列《高达G》、《高达W》以及近年人气极高的《高达00》、《高达Seed》为中心的高达模型系列受到持续热销。另外,以三国演义为题材制作的《BB战士三国传》SD高达模型,在熟悉亚洲文化的美国等市场颇有人气。模型在售价上,由于出口关税的原因,稍高于日本国内贩卖价格。

在高达热潮后,后续作品集(高达作品系列)不断制作播出,与新作相对应的模型套件也不断被制作出售。同时,为了兼顾粉丝的需求,旧作中的角色也会使用新的技术重新制作后再生产发售。1990年中期,高级模型系列MG、HGUC开始售卖。除了模型店、玩具店外,在家电卖场等地方都作为盈利商品出现了售卖点。

高达模型的种类

通常塑料模型需要通过塑料模型专用粘着剂(类似于502)粘合后进行涂装的方式制作。这种传统的模型组装模式不仅需要制作者有熟练的组装打磨技术,还需要同时掌握喷涂技术,门槛较高,作为普通成年人不经过长期练习很难享受到其中乐趣,更不适合低年龄层。1988年后,万代以兼顾低年龄制作者与普通成年人为目标,重新设计了高达模型。不仅开发出了无需塑料模型专用粘着剂就能简单拼装的子母扣套件,还将塑料板件做了分色处理。这突破性的改革创新使不善于组装塑料模型的成年人与低年龄层疯狂的爱上了拼装模型,成为了该系列模型的粉丝。针对技术娴熟的骨灰级粉丝,万代则开发了MG、PG等高级模型。高价模型中,不仅重现了机器人内侧的机械结构,还在制作方式上使用了与塑料模型专用粘着剂完全不同的组装工艺。例如,使用螺丝来固定机械关节。

在模型比例方面,正统的高达系列模型按照动画设定中的实际尺寸进行等比例缩放,一般分为3种尺寸:1/144-约12.5cm,1/100-约18cm和1/60-约30cm。

当初,最早发售的1/144的比例模型,主要是考虑到高达模型的外包装的尺寸后设定的,与国际比例相一致。在当时,大部分的模型包装大小尺寸不统一,与之相比包装尺寸规格统一也是高达模型能热卖的原因之一。万代在模型比例上进行区分后,分别推出HGUC、MG、PG这3种主流高级版本模型。近年来,考虑到HGUC消费群体转移MG时的适应性,又推出了RG系列模型。

高达模型保持人气增长的原因

高达模型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模型市场中保持优势,不仅仅是高达的市场定位和文化受到市场认可,分析其人气能够不断增长的原因主要有4点。

1.完成细腻的素组后所带来的成就感

高达模型中的部件纤细精密,每一件细小的部件就需要通过多种组装方式才能完成。粗暴的制作方法容易导致部件的破损。在制作过程中,不按照操作说明,强行从板件上切割部件的话,容易造成不可修复的后果。为此,在制作高达模型时需要格外的小心谨慎。往往制作一台高达模型,需要花费1周左右的时间。与之相对的是,制作的高达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在完成后的成就感就会越高,对该模型的喜爱便会深切。并且在这样强烈情感的驱使下,消费者对于制作下一个高达模型的热情会持续高涨,逐渐成为忠实粉丝。

2.看不见的细节也做到至善至美

高达模型在看不见的细节也进行了设计。消费者在制作过程可以感受到万代的用心。除了在可动结构上费心设计外,为了体现机械的真实感,还在骨架结构上刻画了电路管道等丰富细节。在被外装甲包裹的内侧万代也进行了细节的刻画。除了骨架,甚至在作为配件的武器、装甲车的细节工艺上万代都一丝不苟。无微不至的细节刻画大大满足了对模型品质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

3.不断增加的新挑战

高达模型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愉快的素组过程所带来的满足感。当消费者具备高级的素组能力后,喷漆上色、水贴制作等便成为了新的挑战。和素组一样,喷漆上色的入门并不简单。但是,在掌握该技能后,通过自己给高达模型上色,模型制作的原创性也会增加。随着喷漆上色技能的提升,战损效果的制作、原创部件改造等新的挑战不断吸引着粉丝。

4.根据组装难度制定的模型分级制度

万代根据制作难度将高达模型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HG、RG、MG和PG。

HG—高级模型:比例为1/144的入门模型。具有板件数量较少,组装简便的特点。

RG—真实级别:比例为1/144的初级模型。相比HG模型具有板件数量较多,分色较完美的特点。

MG—大师级别:比例为1/100的中级模型。相比1/144的HG和RG,MG具有更大的体积,更多的板件,成品的把玩性也更强的特点。复杂的拼装对于初学者来说充满挑战。

PG—完美级别:比例为1/60的高级模型。部件种类繁多,极高的组装难度经常会使中级制作者陷入沉思。对于初级制作者来说更是遥不可及般的存在。就算是高级制作者也必须全神贯注的投入其中。相对完成后所达到的成就感是中级所无法比拟的。

5.限定版高达模型

高达限定版模型,从一开始就锁定以收藏为目的的核心粉丝群体。限定版模型一般指在原有板件基础上,通过改变板件配色,或者替换局部配件的少数限量销售形式。一般限量版的发售都与粉丝的需求、各品牌的合作或者重大事件的推广宣传有关。

高达模型背后的文化探究

高达系列作品的播出,吸引了大量塑料模型御宅族粉丝的追捧,其文化得到粉丝认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世界观的探求

对大部分御宅族来说,挖掘动画作品背后的深度,分析每一个细节是对喜爱的作品认真负责的态度的表现。因此,高达系列作品在动画片的播出中,留下了很多可以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的问题。例如前面提到的“人类的革新”是什么,在作品中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将反思留给了观众。由于真实细腻的故事描写,御宅族便会将自己完全融入作品的世界内去挖掘每一个感兴趣的点。

年长的高达御宅族,从小就开始接触高达作品,受旧作影响,更加倾向于探求UC系列(以初代高达作品为舞台,以探求战争意义为主题,讲述战争残酷性,探求宇宙哲学为目的的作品)作品。而年轻的高达御宅族(参考前文御宅族的转变),比起深邃沉重的UC系列,更加喜欢人物设定美型,混合了恋爱,解谜等时尚元素的新系列作品。他们喜欢探求分析剧中主人公神秘的身世、所搭配的服装、幻想剧中角色的生活细节等问题。

御宅族的活跃与积极参与引起了万代的重视。万代官方除了采用了部分御宅族的分析成果,还推出了小说、漫画、作品集等各种周边供御宅族收集。

2.真实的机械武器设定

高达系列作品中的机器人设定吸引了军事御宅族的关注。前文中提到过,某领域的御宅族有对该领域非常丰富的知识储备。因此,高达系列作品中,精确到每一个细节的机械刻画、真实的爆破效果全符合军事御宅族的需求。他们一方面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收集官方提供的所有机械设定资料,另一方面结合自己对机械武器原理的理解创作了大量的假象作品。因此,之后高达高级版本(MG、PG系列)模型的推出一开始就以这群人为目标。

3.丰富饱满的人物

高达系列作品非常注重对人物的刻画。每一部作品中,都会有让粉丝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诞生。对于性格内向的御宅族来说,动画中个性或张扬、或沉稳、或刚毅、或温柔的各种角色,总有几个可以获得他们的认同感。特别是动画人物中具有煽动性和时代感的台词,使御宅族深深为之着迷。例如旧作Uc系列《机动战士高达》中“无法逃避的就是自我,无法挽回的就是过去”,“是男人就要开扎古”。《机动战士高达Z》中“你会看见时代的眼泪”,“新人类可不是超能力者”。新系列作品《机动战士高达seed》中,“我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男人”,“不可以逃避!活下去!活下去也是一种战斗!”。《机动战士高达00》中“每一方都有属于他们的正义”,“我现在就是高达”。

从台词中可见制作方的用心,除了拥有同类作品所不具备的哲学意味外,反复出现的“高达”、“扎古”、“新人类”等具有代表性的名词,不断强化御宅族对作品主旋律的印象,是之后模型大卖的原因之一。

4.高达游戏

高达除了动漫、小说外,还在手机、掌机、家用机、pc等各大游戏主机上推出了大量的游戏。游戏类型包含了战棋类、格斗类、休闲类等多个种类,吸引了大量的游戏领域御宅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叫《机器人大战》系列的战棋游戏,在该系列游戏中,将以往各大机器人题材动画中的角色整合在一起,开创出一个全新的世界,玩家将选择多个自己喜欢的机体在游戏中进行探险。高达系列作品几乎每次都会在该系列作品中扮演主要角色。即使之前没有接触过高达系列作品的游戏玩家,也会因为通过游戏开始接触高达的世界,对游戏中机体的喜爱会使他们产生购买高达模型的欲望。

5.与各类品牌的合作互动

与各大品牌的合作互动也是高达系列之所以可以长生不衰,被大家喜爱的原因之一。前文提到过,收藏所有与作品相关的周边,是作为御宅族的天性。如此多的限定商品,必然会使御宅族不断投入精力与财力。高达系列作品与71 1便利店、格力高、相模屋豆腐、丰田汽车等生活中的常见品牌进行合作推出限量商品。在与71 1便利店的合作中,万代将在女性心中具有较高人气的熊霸等角色涂装上711的配色在便利店内限定售卖,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2012年3月27日,万代与相模屋豆腐合作,将作品中的量产机“扎古”制作成毛豆口味豆腐出售,仅在3个月内销量就突破了100万份。不仅赚足了眼球,高达品牌又再次在美食界引发了热潮。

6.高达博物馆

2009年,为庆祝高达系列诞生30周年,万代在东京台场举办了为期52天“GREEN TOKYO高达主题展”,随后建立了高达博物馆。

为了更好的展示高达的魅力,在高达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开设了主题礼品店。在博物馆外的1:1巨型高达模型,集合了声光、可动技术,不仅吸引了大量御宅族前来膜拜,还成为了日本的新标志性地标,再次引发了高达热潮。

总结

高达系列模型发售至今已有37年历史。但是在模型热卖的背后,更加重要的是其浓厚的文化底蕴及精确的市场定位。高达系列在动漫、小说、模型和游戏等领域相互渗透和穿插,形成一个巨大产业链,是经典日本动漫产业模式的代表之一。

近年来,政府大力提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发展动漫产业。经过多年努力,在动画制作技术上我国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真正能以经济为核心,创造出具有商业价值的成功案例却很少。

宅现象 第7篇

一当代高职学生“宅”现象现状及成因

1.“宅”现象现状

首先, 高职学生对“宅”现象态度的分析。调查高职学生周围同学“宅”的程度时, 13.28%的人认为非常严重, 51.66%的人认为较严重, 认为不严重的占35.06%。学生对待“宅”现象的态度, 42.80%的人持否定态度, 认为“宅”不健康;26.57%的人持肯定态度, 认为“宅”是必要的, 不会产生问题;30.63%的人则持中立态度, 认为“宅”无所谓好坏之分。对于“宅”现象的利弊争议, 调查显示22.51%的学生认为利大于弊, 42.07%的学生则认为弊大于利, 还有35.42%的学生认为“宅”属个人自由, 持利弊相当的观点。由此可见, 大多数高职学生对于“宅”现象能思辨地看待, 对于“宅”有清醒和理智的认识。其次, “宅”现象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分析。调查统计数据显示, 高达68.63%的学生认为长期处于“宅居”生活对于身体健康有不利影响;56.46%的学生认为“宅”对学业有不利影响, 使自己惰于专业学习;30.26%的学生认为“宅”会使自己的消极情绪增加;24.72%的学生认为“宅”会使自己与现实社会脱节;还有12.18%的学生认为长时间“宅居”会形成依赖性。“宅生”中有60.10%的学生遇事采取逃避态度, 63.55%的学生有沉迷网络现象。客观来看, 适度地“宅”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 缓解现实压力, 但沉迷地“宅”甚至把“宅”当成生存方式, 会给高职学生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

2.“宅”现象成因分析

第一, 抗压和受挫能力弱。在调查学生出现“宅”现象的原因的多项选择中, 28.41%的学生认为当代社会学习生活竞争压力大, 访谈中三分之一有过“宅”经历的学生表示学习生活受挫不知如何应对, 从而选择逃避现实。还有一些学生对未来的职场生涯充满迷茫, 不愿脱离父母和教师的庇护, 面对竞争压力采取“宅居”逃离现实的态度。第二,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在“宅”现象产生的原因调查中, 11.07%的学生认为是性格内向而怯于与人交往导致, 30.63%的学生则认为是独生子女缺乏人际关系处理经验。当代的高职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我行我素, 容易被班级、寝室、各种学生组织和社团等学生小集体所排斥。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性格内向, 进入高职学习阶段在新环境里迟迟不敢大方地与同学交往。这两类学生都会因人际关系不畅, 逐渐发展到不愿与人交往, 偏爱“宅”在寝室。第三, 自律观念差及沉迷网络。调查数据显示, 有45.02%的学生内心迷茫, 自制力缺乏, 自律观念差, 容易沉迷网络而无法自拔。65.02%的学生“宅”在寝室多数时间用于上网。“宅居”在寝室的学生中, 有高达91.63%的人上网只是打游戏、追电视剧和聊天。“网虫”们沉迷于网络娱乐生活而养成了惰性, 整日“宅”于寝室, 不愿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第四, 专业课程与校园活动无法满足学生需要。调查数据表明, “宅”现象产生的原因, 有13.28%的学生认为是学校课程和老师无趣, 有34.32%的学生认为是校园活动不够丰富。部分学生因为对专业课程不感兴趣而逃课“宅”在寝室。校园活动也存在大一积极参加, 大二失去兴趣, 大三无动于衷的恶性循环。这些现象值得高职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职学生“宅”现象的作用分析

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宅”现象的积极作用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常采用硬性手段, 通过灌输教育、适度的批评和处罚以及专门监督迫使学生在短期内服从, 矫正其行为。其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 教育效果产生周期快, 在处理学生“宅”现象中的突发问题上迅速有效, 可以有力阻止突发问题的扩大和加深。从一线思政教师的实践反馈来看,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手段在针对学生中“入宅”不深、宅龄较短、荣誉感较强的群体实施效果明显。

2.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宅”现象的消极作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应对“宅”现象时还存在一些弊端, 主要体现在: (1) 教师的传统观念导致“宅生”多存在偏见和歧视, 教育过程容易受到学生抵制。表现为教师居高临下, 先入为主的教育观念, 命令式的教育手段, 导致教育内容很难内化为学生内心的正确观念; (2) 教师仅仅矫正学生“宅”行为本身, 未能规划好学生“出宅”后的心态和平台。教师在告知学生“宅”行为带来的危害和消极影响后, 如果没有帮助学生适应高职教育阶段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特点, 没有让学生对高职生活树立足够信心, 那么学生即使“出宅”后也会因找不到心理和现实寄托, 重回“宅”生活; (3) 现实教育手段和方法比较成熟, 但对学生网络虚拟世界的教育成了短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对学生校园环境中现实行为的规范, 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也局限于校园环境中, 未延伸到学生的网络生活中, 因此在解决学生“宅”现象中常见的网络依赖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三应对高职学生“宅”现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1. 思政教师应树立科学观念, 以耐心的态度有针对性地对“宅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有“宅”倾向的学生, 思政教师不应歧视和排斥, 在充分了解学生“宅”的原因和程度的基础上, 再实施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里, 思政教师往往采取联络家长、班主任、寝室楼长等学生监护人员, 多头围堵, 严防死守, 通过现实施加压力和剥夺机会, 迫使学生放弃“宅”行为。然而, 最后的教育效果总是事与愿违。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行为结果, 除了与外部事件等刺激有关外, 往往与个人的情感、情绪、认知有着密切联系。思政教师如果不耐心地主动去与“宅生”交流, 进而了解学生“宅”的内因, 明确学生内心真实的需求, 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就会事倍功半。

2. 增强“宅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自信, 鼓励学生的点滴成就, 引导他们尽快走出“宅区”

调查显示经历过“宅”现象的学生中, 有84.73%的学生认为心理上存在学习和就业带来的压力, 23.15%的学生认为压力较大, 10.84%的学生认为压力非常大。通过访谈发现, 不论是选择压力较大或者压力很大的学生几乎都属于“宅”的程度较严重的范围。访谈的“宅生”中, 一半以上认为自己成绩平平, 没有特长和才艺, 不受同学们注意, 因此自身的学习动机不强, 有着不同程度、或长或短的“宅”经历。因此, 思政教师在日常教育中需要重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引导他们早日走出寝室找到现实中展现自我的舞台。

3. 现实教育与网络沟通两手都要抓, 扮演好学生的师长与朋友双重角色

思政教师应把握好师长与朋友的双重角色。 (1) 师长角色:对“宅生”的现实教育中, 师生身份是客观存在的, 难以逾越。教师要获得学生的信任需要以诚相待, 尊重学生, 从学生角度去考虑问题, 关怀理解他, 耐心细致地与学生沟通, 逐渐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师应注意不可滥施处罚, 即使对违纪学生实施必要的处罚时也应有理有据, 提前告知学生。因为处罚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本身, 而是一种教育手段, 绝不可诱导学生认错或者出尔反尔加大处罚力度, 否则会使“宅生”们对思政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愈加排斥。 (2) 朋友角色:随着时代的进步, 思政教师也应抢占网络社会的教育高地, 增加思想政治教育新的抓手。思政教师应熟悉地运用QQ、YY、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 放下教师的架子, 主动与学生交流, 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关系。许多“宅生”习惯于网络社交, 摆脱现实师生身份带来的紧张与压力后, 在网络上与教师沟通起来更加顺畅。思政教师可以以朋友的身份, 为“宅生”们提供有用的生活和学习建议, 分享师生感兴趣的共同话题, 引导学生加入社团、兴趣小组等校园团体, 帮助他们融入现实校园的人际圈, 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帮助“宅生”们多多走出“宅”门, 逐渐摆脱“宅”的生活方式。

4. 关键是增强学生的自律观念, 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帮助“宅生”彻底出“宅”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将教育内容进行内化, 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帮助学生建立自律观念, 掌握自我管理能力, “宅生”才能真正彻底地主动出“宅”。调查中, 48.28%的学生表示对“宅”生活和环境比较依赖, 说明这些学生已经对“宅”生活产生了惯性, 适应了“宅”的生活方式。这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意志薄弱, 受挫能力不强, 生活态度消极, 自理能力较差, 究其原因常与家庭教育、个人性格、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思政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帮助学生形成和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思政教师在对宅龄较长、依赖心理严重的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应充分利用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与技巧, 帮助学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恢复学生的正常社会生活, 使其最后能自己出“宅”。

摘要:高职学生“宅”现象对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学习生活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其消极因素引起了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研究方法,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础上, 针对克服高职学生“宅”现象的弊端, 探索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宅”,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倪敏芬.关于广东高校大学生“宅现象”的调查分析[J].学理论, 2013 (6) :80

[2]郭少东、柴书剑.大学生“宅居”现象的调查研究——基于河南工业大学新校区的问卷调查[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2 (3) :88~92

宅现象 第8篇

1 当前本科生的整体生活状态

大学生宅的主要表现为课余时间均居于室内, 足不出户, 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性行为, 本调查从睡眠时间、体育锻炼次数、外卖寝室就餐频率、对现实社会交往的重视程度考量宅现象的客观体现。关于“晚上入睡有无晚于12点的经历”, 仅有2.2%的学生“从无晚于12点的晚睡经历”, “经常及较多”合计比例高达74.6%, 晚睡在大学校园已经常态化出现。关于“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次数”, 有13.4%的学生选择“从无体育锻炼”, “1-2次体育锻炼”的比例为49.2%, “5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比例仅为8.8%。“外卖寝室就餐”的调查中, 我们发现“从不在寝室外卖就餐”的比例为10.4%, “经常”及“较多”的比例达31.8%, “偶尔寝室外卖就餐”的比例达57.8%。关于“你认为现实社会交往重要吗?”“一般重要到不重要”的总比例达25.8%, 学生逐渐不重视社会交往。

2 关于宅现象的现状及相关认知

2.1 宅现象的趋势及现状

受调查学生中, 有86.4%的学生认为“宅在大学生群体中是普遍现象”, 仅有13.6%的人认为“是个别现象”。对于自身是否宅的调查中, 有35.8%的学生认为自己宅了, 有34%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完全宅, 有30.2%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宅。在追问“如果你是宅男/宅女, 你是否想要改变现状”时, 有80%的学生乐意改变, 但仍有20%不愿改变, 愿意改变的学生是我们闲暇教育的重点, 20%不愿改变的认为自己宅的学生, 有待进一步考察其个案, 并拟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在宅的时间统计中, 除去正常的睡眠和上课时间, “宅”在寝室时间在3~5小时的同学有57%, 超过6小时以致长时间呆在寝室的同学也有15.6%, 2010年浙大学者的调研中这两个数据分别为45.8%和15.3%。可见, 当前大学生宅现象较为普遍。此次调研中, 在综合考察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宅现象可以分为几种:技术宅, 这类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或者科研目标比较明确, 宅主要是将闲暇时间用于学习或科研相关的信息收集、分类和处理, 调研显示所占比例仅为13.4%;兴趣宅, 接近“御宅族”的原意, 这类宅的大学生主要将闲暇时间用于自身的兴趣和爱好方面, 如动漫、网络小说、绘画等方面, 并且博精于兴趣、爱好, 调研结果显示的比例为32.4%。处于这两类宅现象中的大学生群体, 他们有自己对于闲暇时间的实际控制, 他们通过网络用独有的作风创造时尚、引导舆论、挖掘真相, 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影响着社会, 属于“有效宅”。相反的是“无效宅”, 这类宅的大学生无法真正把握自己的闲暇时间, 浑浑噩噩度日, 调研结果显示的比例高达54.2%。因不重视闲暇时间的利用或者不具备闲暇素养, 宅得并不健康, 这足以体现高校闲暇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2 学生对于宅现象的认知

对于可以表征“宅”的特征的关键词的调查中, “依赖网络”是第一高频词汇, 选择率为74.2%;“懒散”位居第二, 比例为59.2%;“作息不健康”的选择比例为55.6%;“社交能力较差, 不爱接触陌生人”的比例为51.6%;“自闭、害羞、性格内向”和“专注于某种个人爱好”也各占30%左右的比例。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发现, 浙大学生的宅现象特征中, 较多地呈现了宅的负面影响。

对于宅的影响评价, 社会普遍认为, 宅带给大学生的弊远大于利, 为此, 我们也请受调查学生对宅的影响进行评价:易产生惰性, 身体素质下降, 脱离社会、缺乏社交能力是被选择最多的三项。总体来说, 大学生也认为宅带来的影响是负面的, 对于宅影响的积极评价主要是自我提升、放松身心, 与上文中“有效宅”形成呼应。

宅的原因, 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和追求的问题, 此次调研也进行了一定的考察。“性格因素”、“适合参与的活动较少, 或认为参与相关活动意义不大”所占比例都接近60%, “个人兴趣爱好”的比例为47.2%, “部分同学通过宅来逃避现实”也有20%左右的比例。这些可以为我们今后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进入大学校园适应不良, 性格内向不善交往, 于是转向宅;校园活动未达到学生预期, 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大一积极、大二减退、大三无兴趣、大四无动于衷, 逐渐转向宅。“个人兴趣爱好”所占的近50%的比例, 有待思政人员进一步与学生沟通, 了解具体内容。还有部分同学, 由于学习压力较大, 通过宅来逃避现实, 与“无效宅”形成明显呼应。

对于宅现象是否适合长期存在, 受调查学生中有69.2%的人认为“不适合, 不利于大学生自我发展, 亦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 25.6%的人赞同“适合, 宅仅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 有5.2%的人没有表态。

2.3 改善宅现象的措施

本次调研中, 学生从自身角度出发选择改善宅现象的措施, “社团、学生活动的进一步丰富化”是学生认为改善宅现象的重要举措, 选择率为64.8%;“学校开设相关免费或低收费的兴趣培训班”和“家人、同学、老师的鼓励与帮助”各占40%左右的比例, 这些数据为我们改善大学生宅现象提供有益参考。

3 大学生对于闲暇时间的认知和实际利用情况

在如何看待闲暇时间的调查中显示, “闲暇时间即用来娱乐放松的时间”的比例为28%;“闲暇时间可用以提升自身技能, 发展兴趣爱好”的比例为32.2%;“兼而有之”的比例为39.8%。从此项数据对比中, 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对于闲暇时间利用的价值观分布。

受调查学生在工作日中的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多为3小时以上, 周末多为5小时以上。这一时间与宅的时间较为接近, 可以推测, 学生宅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转向电脑及网络。

关于在寝室的闲暇时间的实际利用, 调查显示:“看电影、电视剧、动漫、综艺节目”的比例高达72%, “浏览网页、贴吧灌水、网购等”的比例为50.6%, “聊天及其它相关社交”的比例为45%, “玩游戏”的比例为42%, 排名前四位的闲暇活动, 均为娱乐活动, 放松身心为主;而“查阅相关学术科研文献资料、科技制作、编程等学习科研类”和“绘画、音乐类、手工制作等兴趣、爱好类”的比例较低。总体上, 当前学生在寝室的闲暇时间多投注于娱乐、放松心情, 很少放在学习和兴趣爱好的发展上。

对于闲暇时间利用的满意度自评中, “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的合计比例高达61.6%, 可以看出, 受调查学生中一半以上的同学对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利用不满意。

在考察提高闲暇时间利用率的措施中, “自己确立闲暇时间利用目标”比例为71.2%, 是第一要务;学校可以从“校园活动、社团组织的进一步丰富与规范化”和“大力扶持文化、艺术、兴趣类相关主题活动”这两方面入手, 引导学生提高闲暇时间利用率, 选择率为50%左右。家人、老师、同学的正确引导也是学生选择的举措之一。

4 大学生对于闲暇教育的认知及期待

对闲暇教育的整体认知, 在问及“你是否知道何为‘闲暇教育’?”时, 有75.6%的人表示不知道, 19.4%的人表示有点了解, 仅有5%的学生表示知道。可见, 闲暇教育在学生群体中的熟识度还比较低。

关于学生对于闲暇教育范围的期待, 结果显示:“开设领导力培训、兴趣培训课程”, “举办相关职业技能提升、职业规划等讲座”, “组织运动会等体育赛事”, “参观企业、实验室”“开设通识课程、博雅教育”的比例都较为接近, 占50%~60%;“举办主题舞会等文艺活动”的比例也达41.8%。其中, “开设领导力培训、兴趣培训课程”是学生选择率最高的, 说明浙大的该类培训课程在学生闲暇时间利用中受关注度最高。

关于学生对于闲暇时间有效利用是否需要学校引导的考察中, 我们发现有66.2%的学生支持“高校有必要参与引导, 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 有30.8%的学生认为“闲暇时间为个人自由可分配时间, 高校无职能参与引导”。我们看到, 大部分学生赞同学校对于学生闲暇时间利用进行引导, 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

最后, 笔者调查了学生对于完善浙江大学闲暇教育体制措施的期待, 得知学生对于社会体验式实践平台有最高的期待, 选择比例达65%;开设闲暇教育相关课程的期待次之, 达53.4%;希望将闲暇教育列入日常教育计划的比例为45.2%;也对校园媒体正确舆论引导寄予希望, 对加强师资专业化建设也有所关注。

5 对策建议

综上, 笔者建议, 高校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完善闲暇教育体制, 引导大学生出宅, 减少无效宅, 引导有效宅。首先在日常教育中明确闲暇教育的重要地位, 把学校闲暇教育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支持, 体系化地开展闲暇教育。第二, 完善闲暇教育的师资队伍。结合当前高校的教师队伍实际, 笔者认为, 可以将闲暇教育作为高校辅导员群体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进修、培训、国外交流学习等形式将素质全面且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引入闲暇教育方向, 与专职教师配合, 将闲暇教育活动课程日常化;同时, 可自校外聘请闲暇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作为闲暇教育兼职教师。第三, 完善高校闲暇教育的内容体系:以领导力培训等兴趣培训课程为依托, 有针对性地开设通识教育课程, 并加强师资专业化建设;搭建社会体验式实践锻炼平台, 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 充分利用闲暇时间。通过闲暇教育的正确引导, 减少“无效宅”的学生群体!

摘要:笔者以浙江大学为例, 对青年大学生宅现象和闲暇教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宅现象日趋严重, 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增强闲暇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引导大学生出宅、减少“无效宅”, 会大有裨益。

关键词:大学生,宅现象,高校,闲暇教育

参考文献

[1]孙林叶.休闲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0.

[2]沈燎, 张益斌, 楼仁功.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 2010 (7)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宅现象】相关文章:

大学生宅现象探究09-02

金融现象05-07

初二现象05-09

“热”现象05-10

当代现象05-18

价值现象05-21

倒挂现象05-23

“停滞”现象05-23

犯罪现象05-25

分离现象05-30

上一篇:血清总胆汁酸下一篇:建筑物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