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的开发范文

2024-07-06

智力的开发范文(精选12篇)

智力的开发 第1篇

一、观察

语言的功能体现在言语的行为上, 学生应善于通过观察使用英语的人的行为习惯。在中国, 由于英语语言环境有限, 学生普遍能观察到的榜样就是英语教师。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语言流利, 语音语调标准, 教态美, 讲解深入浅出, 方法生动活泼, 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地使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 为学生创设环境。这样学生在观察中, 可以不知不觉地学到地道的语言, 自然的语调、表情和体态。由于印象深刻, 这些听觉和视觉映像容易长时间记忆。教师还可以放手组织学生进行语言的操练和多种形式的练习, 让学生用自己的行为再现出其观察学习的内容, 然后根据信息反馈进行自我矫正。在这个过程中, 对于观察认真、模仿得好的学生应予以鼓励。

二、注意

学生的注意是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正是那扇一切从外部世界进入到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教师要善于打开这扇大门。注意分为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两种, 在教学过程中, 不随意注意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内容有趣, 教师精心备课, 讲授逻辑性严谨、内容丰富、言语清晰、富于表情、速度适中, 恰当地使用直观性教具 (图片、简笔画实物、模型、图表等) 和电化教学手段, 变换活动方式 (两人一组、分行分组) , 这些做法可以使学生的不随意注意长时间保持。当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重要性时, 随意注意也就培养起来了。学生能够持续不断地借助意志保持高度的注意, 这时就能产生最富成效的智力活动, 甚至“过目不忘”、“当堂巩固”。

三、记忆

记忆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与回忆。高中学生已学习了1000多个英语单词和一定量的习惯用语, 以及最基本的语法结构, 他们的逻辑思维已比较发达。教师应指导他们运用合理的识记方法, 进行英语学习。例如,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和单词, 课上教师不必单教单词, 而应结合课文重点讲解, 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在呈现新语言材料时, 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 以旧带新, 新旧对比, 通过比较发展逻辑识记。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教师讲课要生动活泼, 语言要风趣幽默,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凡是有趣的内容, 都能促成积极的智力活动, 识记就会更有效。为了保持记忆, 必须不断复习巩固。每节课以复习开始, 以巩固结束;每一课或一单元、每一个学段结束时都要复习。从记忆中提取过去已产生的心理内容, 使该心理内容得以恢复的记忆过程, 就是再现和回忆。另外,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 比如把英语词汇按读音、同性、词义 (同义、反义、近义) 进行分类, 就能够有效地加强记忆。成串地记忆英语单词效率很高, 体现的就是这个原理。整个记忆的心理过程, 就是与遗忘进行斗争的过程。凡是纳入个人活动之中, 并对人始终具有意义的内容一般是不会被遗忘的。学了语言必须用, 越用越熟, 久而久之, 就会成为自己语言机制的一部分。

四、思维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重要的主观来源, 恩格斯把它比作“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高中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已有了基础, 已获得一些英语的知识和能力。在语言实践过程中, 过多地依赖直观动作思维和直观形象思维已不适宜, 要特别注意发展抽象 (理论) 思维。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形成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启发他们思考, 让他们经过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形成新的概念。例如, 引导学生接触和感知课文中新出现的非谓语形式时, 教师应利用初中学过的有关词形变化和句子成分的知识加以引导, 逐步归纳, 让学生自己分析和实际练习, 理解和掌握这些新的语法的用法。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之后, 由原有的认识 (由词承担句子成分) , 迁移到新的认识 (动词非谓语形式可用作主语、宾语、宾补、定语和状语) 。在这样的过程中, 教师不可一股脑儿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 而应诱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触类旁通。找问题和提出问题常常比解决问题要付出更大的智力劳动, 在口语问答和交谈中, 提问和开始挑起话题的人要比答话的人更需要独立的思考。在做口头、笔头练习题时, 教师应先让学生思考怎样解题, 然后再给予提示和帮助, 这样更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在现代教育中, 尤其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发现和提出疑问, 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

五、想象

智力的开发 第2篇

0-1岁宝宝智力开发的原则

1、多认字不如多认人

有的妈妈不喜欢带宝宝出门,经常在家中让宝宝学习汉字,认为这对提高宝宝记忆力有帮助。其实并非如此。汉字多为形象文字,宝宝认字凭的是图形记 忆,而人不同的脸也同样是一个个不同的图形,宝宝如果能区分不同的人,他必然记住这个的脸,这跟认字是一个道理。并且区分不同人的面貌需要细致的观察与较 强的分辨能力,如果宝宝有了辨认人的本领,那么反过来,他认字识字就会变得容易多了,这其实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2、运动能力影响智力发展

运动能力对宝宝的智力是有影响的。1岁以内宝宝的智力主要反映在行为行动能力上。比如说1个月的宝宝,有的能抬头十几秒,有的只能坚持几秒,那 么后面一个宝宝相对而言动作发育比较迟缓,可能会对以后智力发展方面的技能学习有负面影响。有的父母缺乏经常训练宝宝的意识,整天把他抱在怀里,不让宝宝 运动,这样其实有害的。

智力开发不可过度

家长在开发孩子智力的时候,千万不可过度,如果太过,很容易造成孩子对求知缺少兴趣,反而会影响孩子智力发展。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持一个度,让孩子始终保持饥饿感,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与求知欲。

智力开发从细节做起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买玩具或是书籍,但是有些并不适合孩子。家长在购买这些物品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喜好来,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兴趣。此外,给孩子讲故事时,不妨在关键点停下来,让孩子自己去想象故事发展与结局,到第二天再给宝宝讲。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想象与推理能力,还能让孩子产生需求(了解故事发展),以此来更好地刺激开发孩子智力。

开发智力不可进入的误区

1.占用孩子业余时间

现在很多家长都喜欢占用孩子的课余时间来参加各种培训班,如果只是在孩子感兴趣的情况下,增长见识、陶冶情操,那么这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盲目逼迫孩子,那么是不可取的。

2.忽视生理发育情况

孩子身心发育有一定的先后,家长要根据时间顺序来开发孩子智力,如果开发得太早或是太晚,很容易对孩子造成伤害。

3.注重结果看轻过程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有所成,就会给孩子制定各种学习目标与计划,要知道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应该让孩子自然发展,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开发孩子智力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非要给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有时候游戏也能激发孩子智力发展。此外,在开发孩子智力时可以制定一些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不能太高,如果孩子长期达不到标准就会影响兴趣与积极性,更不利于智力开发。

宝宝智力开发的五个最佳阶段

当宝宝在5岁前可完成整个人脑发育的80%,所以3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在宝宝3岁前开发智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小编为大家公布宝宝智力开发的五个最佳阶段。

宝宝智力开发的阶段之一:0-2个月

在0-2个月阶段的宝宝此时对味觉、听觉、触觉以及视觉的外界刺激都有了反应,所以在俯卧时能够自己抬头,眼睛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还易被颜色鲜艳的物体吸引,因此家长不妨将软球或柔软的玩具放在宝宝小床的一侧,把玩具推到宝宝的手边,待他用手推开玩具时,再将玩具推到他的脚附近,让他用脚去蹬玩具,目的主要是训练宝宝的手和脚的灵活能力。

宝宝智力开发的阶段之二:3-7个月

在3-7个月阶段的宝宝正处于一个由视觉引导知觉探索的时期,所以能够积极活跃地探索身边的事情,此时妈妈不妨和宝宝玩一个藏猫猫的游戏,以训练宝宝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提高他的逻辑思维能力。

宝宝智力开发的阶段之三:8-13个月

在8-13个月阶段的宝宝孩子的感知能力开始变得灵敏,故开始喜欢模仿,此时家长就可以跟他玩一个叫拍拍手的游戏,教他模仿,从而训练宝宝理解语言与模仿的能力。

宝宝智力开发的阶段之四:14-18个月

在14-18个月阶段的宝宝开始产生抽象思维,因为在1-1.5岁这个阶段的宝宝能够更精准地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因此能配合父母的引导进行互动,此时最适合的小游戏便是音乐呼啦圈,即家长跟宝宝双手相握形成一个圆圈,当音乐开始时,家长便带宝宝按顺时针方向踏步走,一旦音乐停止,便引导宝宝停下来,在做2-3次后,便让宝宝自己尝试。

宝宝智力开发的阶段之五:21个月以后

在21个月以后的宝宝能够自己掌握符号关系,比如语言理解、语言逻辑等,此时家长就可以给宝宝讲一些简单的图画故事,然后再让宝宝重复讲给家长听,期间家长可结合图画,重复一些重点的语言、动作描述等,若宝宝讲得与图书不一致时,不要急着去纠正,这样子做不仅能帮宝宝开发智力,配合宝宝的发展阶段,还能适时给予刺激,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用筷子有助于宝宝智力发育。美国的一位家庭医生最近把使用筷子作为孩子必须学会的21种技能之一,而日本很早之前就把8月4日定为筷子节。由此可见,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代表的筷子,在国外也倍受青睐。

使用筷子不仅能帮助孩子提高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能力,还可以鼓励孩子去尝试新食物。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用筷子夹取食物的动作,不仅是5个手指的活动,也是牵动着肩、肘、手腕、手指间等各部位的30多个大小关节和上臂、前臂、手掌、手指等处的50多条肌肉的运动,尤其做事以右手为主的人更是如此。

管理和支配手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所占的区域最为广泛,尤其是大拇指。这些手部关节和肌肉只有在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下,才能完成用筷子夹取食物的动作。反过来,这些关节和肌肉夹取食物的动作,又刺激了脑细胞,有助于儿童大脑的发育。三岁以后,正是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习使用筷子,既可练习手指的各种动作,又可促进大脑发育,从而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技巧,是训练手脑并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这时的孩子也不满足用小勺进餐,喜欢模仿大人吃饭的动作,有用筷子的要求,家长正好因势利导,让孩子学用筷子进餐。

筷子,开发智力的魔法棒 第3篇

据记载,早在3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筷子。它是我国独特的一种餐具,作为中华文明古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征之一,源远流长。

用筷子是手的复杂而精细的动作,必须用力得当和动作协调,才能夹起食物并送至口中。科学家研究表明,用筷子夹食物,牵涉到肩部、胳膊、手掌、手指等30多个大小关节和50多条肌肉的运动。科学家研究证实,人的大脑皮质和手指相关连的神经所占面积最广泛,大拇指运动区相当于大腿运动区的10倍,可见手和大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有位对手脑关系做过多年研究的学者指出,要培养聪明伶俐、才智过人的儿童,就必须让他们锻炼手指的活动能力。手指活动能刺激大脑皮质运动区,促使某些特殊、积极而富于创造性的区域更加活跃,进一步增强大脑的思维能力。手脑并用的结果,必然使儿童心灵手巧。

有人调查50个不同层次的家庭,让家长回顾其子女用筷子进餐开始的时间,发现在72名子女中有9人用筷子进餐较早,结果其中5人考上大学,3人考上中专,后来8人做专业技术工作,1人做普通工作。其余63名用筷子较晚,结果他们只进入普通中学学习,其中59人从事普通工作。由此可见,用筷子早晚与儿童智力开发关系密切。

日本人将筷子视为国粹,把日本人机灵胜过西方人归功于筷子,一点也不为过。日本社会上出现用筷子热,还规定每年8月4日为筷子节,文部大臣提出恢复使用筷子,90%以上学校在午餐桌上收掉勺和叉子,而放上筷子,并要求家长协助,让孩子在家里也使用筷子进餐。作为筷子故乡的我国,更应当鼓励儿童用筷子进餐。孩子到了两三岁时,他们自己也不满足用小勺进餐,喜欢模仿大人吃饭的动作。孩子有拿筷子的要求,作为家长就应当因势利导,让他们用筷子进餐。

对开发幼儿智力的再认识 第4篇

一、幼儿智力培养的误区

近年来, 社会上流行“天才”、“神童”之教育热, 不少家长硬让三、四岁的幼儿背唐诗, 学外语, 学写字, 学钢琴……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全才”。这种把幼儿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做法, 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 不仅达不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而且影响幼儿潜能的发挥。

相反, 幼儿教育也存在另一种极端现象, 就是过分溺爱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独生子女让一部分家长视子女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 不能正视对幼儿的早期教育, 凡事包办代替, 缺少自我实践, 养成幼儿不爱动脑筋、不爱动手的习惯, 使幼儿缺乏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智力得不到应有发展, 致使幼儿智力低下。

学龄前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自己的特点, 他们的教育应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教育, 应以促进大脑发育, 开发幼儿智力为目的, 通过他们喜欢的活动唤起他们的好奇心,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为将来接受小学教育打好基础。

二、幼儿园教育中发展幼儿智力的途径

1.根据 幼儿 好 奇 的 特 点 , 提高 幼儿 的 观 察 能 力 。

孩子具有天生的好奇心, 在他们的心目中, 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新鲜感, 平时和孩子相处时, 他们总会问这问那, 问得你无言以对。但你不能因为无法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感到麻烦, 更不能训斥孩子, 因为这正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 是孩子智力发展的萌芽, 我们要善于利用它, 为孩子打开智力发展的大门所以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 正确引导他们观察事物, 主动思考,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热情。

我们幼儿园有一个花园, 课外教学时, 把孩子们带到花园旁, 让他们观察花、草, 孩子们就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 我就耐心地一遍又一遍给他们讲解。孩子们由此知道了不少东西对很多事物产生了兴趣, 主动地观察, 想更多为什么, 刺激幼儿大脑的发展和思维的形成。幼儿教育的关键并非是灌输各种知识, 而是聆听、指导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 产生美好的情感, 激发他们探索的勇气和意识。

2.根 据 幼儿 喜 欢 模 仿 的 特 点 , 丰富 幼儿 的 想 象 力 。

想象力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基础, 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对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发展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多观察能不断丰富孩子的想象, 为想象活动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幼儿在观察周围事物的时候, 总喜欢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解释事物。为了让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 在教学中, 要引导他们模仿观察对象, 观察小鸡、小兔, 在教师的指导下, 说出它们的特征, 接着让他们学画小鸡、小兔。实际观察加上自己的想象, 使孩子画出的小动物生动有趣, 神态各异。有的吃虫子, 有的唱歌, 还有的在跳舞……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 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幼儿喜欢模仿, 看到事物总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形体或声音的模仿, 教师要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 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 丰富幼儿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 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可以引发幼儿无穷的想象。幼儿园不是“托儿所”, 不能将孩子们好奇地眼睛封闭在教室里, 进而抹杀孩子可能形成的丰富的想象力, 抑制孩子智力的发育。

童话故事中浅显有趣的语言, 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教师在幼儿教学时, 可以制作成图片和头饰。讲故事时, 戴上头饰扮成故事中的角色, 把童话故事形象化, 为丰富幼儿的想象力提供条件。比如, 在小班“三只羊”故事的教学中, 由幼儿扮演三只羊和大灰狼。幼儿通过自己的判断, 想出了许多对付大灰狼的办法, 不但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 还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培养了他们高尚的意志品质。

3.根 据 幼儿 好 胜 的 特 点 , 培 养 幼儿 的 动 手 能 力 。

幼儿具有与生俱来的好胜心, 这种幼儿内在的心理品格对其自身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 学习活动中最有价值的成分都是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儿童所具有的好胜心就成为儿童学习的一种“内驱力”, 一定要得到恰当的利用和引导, 当然还要注意其负面的作用。利用儿童的好胜心, 就能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各项动手活动, 从而培养其动手能力。动手、动脑、手脑并用, 这是幼儿教育阶段开发幼儿智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如果不能满足孩子的好胜心, 那么他们将毫不留情地拒绝一切学习活动, 即便是玩, 也是无聊地游荡, 常常发展为吵闹和折腾。

有位家长曾经告诉过我这样的实例: 儿子现已四岁, 好胜、好奇心很强。平时让他弹琴, 他一点没兴趣。一天, 我带他去邻居家串门, 无意间看到邻居女儿青青看着那蝌蚪似的五线谱用电子琴弹出几支他所熟悉的幼儿歌曲时, 儿子羡慕极了。回家后, 他找出玩具琴拿出来弹, 还让我教他弹。那几天只要一听到青青家的琴声, 儿子就连忙拿出自己的玩具琴来弹, 都不想出去玩, 好像在和青青悄悄比赛似的。这就是由好胜心激发出来的强大动力, 它能够将孩子带入一种忘我的追求之中, 从而主动参与动手。不知不觉中, 幼儿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获得了发展。

还如实例:日本著名早期教育专家铃木镇一, 数十年来教两三岁的孩子学小提琴。每收一个来自国内外的婴幼儿, 起先都让他在教学室里自由自在地玩。当孩子熟悉了环境, 又看到老师和别的小朋友拉琴、练琴的快乐时, 自尊心、好胜心就不允许他旁观了。当他抢着也要学琴时, 铃木老爷爷才带着鼓励和赞赏, 指导孩子学起琴来。经过严格训练, 孩子们最后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开发孩子智力的要点 第5篇

2.通过学习外语开发孩子的智力。最重要的方法是反复。要反复听,直到有语感,原来他只是说不出来,脑海中早就有了。

3.通过观察自然开发孩子的智力。从小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是最重要的方法。

4.通过运动身体开发孩子的智力。从小培养孩子对体育运动的爱好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运动,孩子会感受到身心的统一。

5.通过音乐开启孩子的心灵。音乐可以极大地开发孩子的想像力,人生所有的创造力、所有的梦想都来自想像力!常听音乐是创造想像力的最好方法。

6.通过绘画开发孩子的智力。绘画是早期智力开发的必修课,它可以让孩子的观察力、想像力、形象思维、色彩敏感度、空间想像能力等得到开发。

7.通过说话开发孩子的智力。一个人语言表达上有障碍,成年时在人际中就容易性格畸形,所以,开发孩子说话的能力是家长必须做的。

8.通过阅读书籍开发孩子的智力。一个孩子脑海中的背景资料足够的大,他的智力就开发出来了。

9.通过游戏开发孩子的智力。爱游戏,会玩游戏,孩子才能聪明发展,孩子在游戏中找到的不仅是自我,还有一种成功的激励,一种创造的满足以及人际互动的规则。

浅谈美育对智力的开发功能 第6篇

关键词:美育 智力开发 功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185-01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关于对未来教育的发展,美国艾德勒教授认为教育的整体基础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发展,他指出“美育”课程将会作为新的教育方式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艺术、理解和观察等综合能力,从而保证儿童智力的进一步开发。智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决定作用,智力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感受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在这些能力中,思维力和创造力是最为关键的能力。美育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注重关于儿童的认知能力的提高,从而能够在成长中获得智力的提升。美育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具体如下。

1 感受力和观察力

感受力,也就是通常所讲的感受外界事物的能力,对于周围事物发展的敏感程度,对于智力有着重要影响。抽象思维是通过个人借助自身的感知,进行的一种认识事物,发现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著名思想家列宁曾指出:“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人是通过感官进行学习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诸能力使人得以同外界发生交流。我们要强调,少儿刚开始学习画画就必须培养其敏锐的感觉,用眼睛去观察与测量。

观察力与学生的基本观察和感知能力有关,能够通过外界的发展带入自己的认识,获得使自己与外界联系的认知能力。通过自身的观察能力,学生能够在不断的认知中锻炼自己,增加自己对于外界发展客观把握能力,也提高了个人智力水平。美术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去观察外界环境,感知真实的事物,比如要画一只兔子,就去看看兔子掀动的鼻孔、触摸它的绒毛,了解它的习性,明白了什么是兔子之后,再去画兔子。我们要遵循系统性原则,自始至終教孩子们建立独立的感性语言,无论是学哪一种艺术形式都要严格培养独立观察的习惯,训练感觉的能力。

2 思维力与记忆力

思维力,通常是指在经过不断地积累,具备了对客观规律的分析和推理,并能够决定其思考的关键能力。

美育对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美育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欣赏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想法,也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来了其思维力。尽管美育的形式丰富多彩,但无论何种形式均能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在这种充满诗情画意中驰骋,获得身心上的发展。此外,美育能够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力。这种思维能力就是心理学所指的创见思维,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增加发散思维能力,还能够为一般事物的发展提供新的想法,这是一般教育方式所不能及的。

记忆力主要指在经过一定的学习后,对于所接触的事物形成来了客观上的认知,经过一段时间后,所能够呈现在你大脑中的认知程度,所具有的这种再现知识的能力称为记忆力。记忆力是学生学习关键的能力,在记忆力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才能获得进一步的成长,记忆力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水平。传统的智育只是在基本的概念上,强调死板的重复过程,而美育则是通过丰富的教育手段,让学生形象再现事物的过程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猕猴桃的具体特征,通过美育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绘制猕猴桃的图画,该过程并无强制性的让学生记忆,但经过锻炼后学生便可以轻松的记住猕猴头的特征。如果能将这种美育的教学方式不断练习,学生的记忆力就可以在隐含的程度撒谎能够得到提高,获得不断的进步。

3 想象力与创造力

想象力是人们在认识一定的问题后,通过主观的憧憬未来事物的发展的能力,它能够有效促进新观念和新想法的形成。拿破仑曾说过:“想象支配着整个世界。”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从孩子们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出发,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图式。培养、调动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运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大胆创新。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米尔曾说过:“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创造力的果实。”阿诺德也说过:“无可否认,创造力的运用、自由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的创造活动,是人的真正的功能;人在创造中找到他的真正幸福,证明了这一点。”通过研究,智力水平可以划分为:再现性水平、发现性水平、创造性水平。其中,达到最高要求的为创造性水平。所以,创造性能力应为学生主要获得能力,学校教育也应该注重该方面能力的培养。美育能够促使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为锻炼创造性智力提供“契机”。创造与想象是分不开的,只要我们经常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扩散的形象思维目的,其结果便是创造。

当代社会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信息激增,学校教育日益重视学生才能发展的同时,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能体现它的重要性。美育是促进智力发展,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学生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美育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右脑,达到使学生的左右大脑同时发展的效果;美育在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上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经受过美育培养的学生能够具有比普通学生更强的感受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中国著名的作家和教育郭沫若先生说过,“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入手”。所以,作为承担未来国家建设者培养任务的教师和学校,应该形成以美育引导学生智力提高的观念。在培养学生智力水平过程中,应提供学生更多接触美育知识的机会,为学生的美育素养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应该坚持全面化、多样化和形象化的美育培养原则,是学生能够主动的接受美育,在心理上形成完整的审美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审美的积极性,从而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为早日成果国家中流砥柱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育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美)拉尔夫·史密斯.艺术感觉与美育[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姚军.大学美育[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论体育对智力开发的影响 第7篇

关键词:体育,智力开发,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健康要求被提上议事日程。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对于人民体质的增强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不仅为科学所证实, 而且已经成为全民的共识。但是, 体育锻炼能否促进智力发展, 提高智力水平, 人们还未充分体认。本文尝试从生理学角度, 探讨体育锻炼对智力发展的影响。

一、体育锻炼影响智力发展的外在表现

(一) 体育锻炼能激发人的灵感

体育锻炼能促进智力发展。有人把体育运动看成是蹦蹦跳跳的体力活动, 这不是无知就是误解, 他们不懂得从事体育运动, 有着极其细微的、复杂的智力活动。人的智力水平可以从记忆﹑思维﹑想象、判断等能力表现出来, 形成这些心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大脑怎样产生记忆﹑思维﹑想象和判断呢?这是现代生命科学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灵感”。那么是怎么造成这种状态的呢?运动锻炼是重要的手段, 清华大学的学生根据切身体会总结了“8-1>8”的公式。说明每天从8小时学习的时间中抽出1小时进行体育锻炼后, 7小时的学习效益大于8小时。

(二) 体育锻炼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学习, 促进人的智力发展, 到底有哪些科学依据呢?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 促进大脑发育。经常参加运动, 能增强人的体质, 而健全的精神来源于健全的身体, 同时能增加大脑的重量和皮层的厚度, 有的科学家用老鼠进行过实验。一组老鼠从幼鼠开始就关在笼子中不让运动, 另一组将老鼠装入一特制笼子中让其经常跑动爬高, 到长大时杀掉后分称其大脑重量和测量皮层厚度, 结果是经常运动的老鼠大脑重, 皮层厚, 而且脑神经细胞的树突多。这充分证实了运动锻炼能为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为智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三) 体育锻炼有助于思维力和记忆力的提高

体育锻炼可以使大脑获得营养和氧气, 有助于提高思维力、记忆力。人体唯一管理思考﹑管记忆的机器就是大脑, 它是人体总管家。人脑从直接祖先马古猿起, 经过了三四百万年漫长岁月才完成了智人化。大脑像半块合着的大馒头, 表面发灰带皱。构成脑的主要单位是“大脑细胞”, 大脑中有140亿脑细胞, 其中92亿个集中在大脑的表面层内, 脑细胞有着接受刺激、传递信息的机能, 每个细胞都好像一个电子计算机部件。电子计算机虽然是个庞然大物, 但也只有几十万个电子元件和上百万元件, 而人脑的脑细胞要比大型电子计算元件多一万倍, 可见人脑的复杂程度。电子计算机工作要能源, 人脑的工作必须有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给。而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给又同人体健康状况有直接关系。

二、体育锻炼影响智力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 体育锻炼促进智力发展的心理学机制

体育锻炼的主要作用是增强人的体质, 增进身心健康。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体育锻炼是智力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心理学认为, 感知能力是通过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来表现的。时间知觉是大脑对客体运动的一瞬间或持续性与顺序性的反映。在体育锻炼中需要发展时间知觉, 借以判断动作速度。任何复杂的技术动作的操作都是以感受性的精确控制为基础的, 感受各种知觉的敏锐、准确是掌握各种技术动作的重要心理基础[1]。例如:排球和乒乓球运动中的扣球, 都要求不早不迟, 准确地抓住那瞬间的时刻。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大小、形状、方位、深度和远近等空间特性的反映。准确明晰的空间知觉, 对田径、球类、体操、武术、跳水等项目是重要的。实践证明, 有着大量运动经历的人对事物空间知觉的敏锐性较好。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外界事物和人体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排球从抛球、击球、飞行过网直到下落, 是一个连续的运动过程, 如果运动员能正确反映这一过程, 就能较正确地做出接发球技术动作, 这就是运动知觉在发挥作用。

(二) 体育锻炼促进感知和记忆能力的发展

感知能力是智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开展田径、球类、体操等体育锻炼项目, 对参加者的感知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篮球、排球、足球运动要求参加者的观察能力强, 视觉范围广, 判断能力准确, 否则, 就难以在比赛中观察和判断瞬息万变的形势, 也就不能准确调节自己的动作, 完成攻防任务。心理测定材料证明, 足球、篮球运动员因在比赛中时时都要观察全场的变化情况, 所以他们的视野范围不断增大, 深度视觉能获得高度发展。可见感知能力是体育活动所需要的, 又在体育锻炼中得到发展的。

记忆是获得的新信息贮存于大脑一定时期的能力, 也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是智力的重要指标。在体育锻炼中, 正确识记各种动作的顺序和轨迹, 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 是掌握及从事任何运动所必需的。显然, 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是受体育活动影响的重要心理因素, 是在长期的形体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们是各感官特别是动觉和视觉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体育锻炼恰能最集中地、最大限度地发展这种能力。

(三) 体育锻炼促进观察注意能力的发展

心理学上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在一些体育项目中也有充分的体现。“全神贯注”是武术的一大要领, 在武术套路锻炼中如果神不守舍, 则最多只能表现“形似”, 而无法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全神贯注”的主要内容是注意力高度集中, 使大脑处于紧张状态, 这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 同时也能提高智力水平。在进行体育活动时, 首先要对体育项目的动作进行全面的观察, 特别是对动作姿势、运动方法、节奏变化等, 要由表及里, 由特征到局部, 再到全貌潜心观察, 进而才能予以领会、模仿和演练。敏锐的观察力给技术的掌握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经过长期体育锻炼, 观察能力能够得以提高。

(四) 体育锻炼促进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创造学认为, 一切创造都与想象有关。想象是对表象重新分析与综合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构成的形象, 具有不同程度的奇特性。体育锻炼也能使想象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排球传球和接球时, 考虑判断球的落点是很重要的, 同时还要考虑同伴和对方队员可能的位置关系, 以及球在空中飞行的这段时间里, 这种位置可能出现的变化等。对球落地的第一落点、反弹的方向、第二落点的判断, 都需要依靠在对过去经历过的类似情况的记忆表象基础上, 在当时情景刺激下, 通过某种重新组合加工做出预测, 这一过程就是想象的过程。在武术运动中, 创编套路的构思, 演练动作的意境, 攻防技法的创设, 招术变化的确立, 以及那种“练时有人”的假设练功方法等都无不与想象有关。毫无疑问,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和丰富人的想象力。

三、结语

体育锻炼要求动作迅速、准确, 要求整体有机协调, 这就对参加者的感知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思维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因而使得这些心理能力得到综合锻炼, 而这些能力的组合正是智力的展现。体育锻炼对智力的提高, 是毋庸置疑的。在教育的新形势下, 我们不能把体育训练孤立起来, 不能仅仅以训练人的体育素质为目标, 要把体育训练同智力开发紧密结合, 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梁天珍.浅谈体育运动对智力发展的影响[J].体育科技, 2000, (01) :81-83.

[2]卢义锦, 姚士硕.人体解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第77667号.

[3]孙尔靖.试论体育运动与智力发展[J].江苏技术师范学报, 2002, (04) :1.

谈普高英语课的智力开发 第8篇

一、观察

语言的功能体现在言语的行为上, 学生应善于通过观察使用英语的人的行为模仿习得。在中国由于英语语言环境有限, 学生普遍能观察到的榜样就是英语教师。教师的榜样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语言流利, 语音语调标准, 教态美, 讲解深入线出, 方法生动活泼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就是说, 榜样所显示的行为的功能性价值高, 学生反复观察学习的速度可以加快。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使用录音、录像、投影等电化教学手段, 质量高的录像或电视节目可提供最好的榜样。学生在观察中可以不知不觉地学到地道的语言、自然的语调、表情和体态。由于印象深刻, 这些听觉和视觉映像容易长时间记忆。教师还可以放手组织学生进行语言的操练和多种形式的练习, 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行为显示出其观察学习的内容, 然后根据信息反馈进行自我矫正的调整, 逐步熟练完成言语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 对于观察认真、模仿得好的学生应加以鼓励, 使学生自觉地培养观察力。

二、注意

学生的注意是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正是那扇一切从外部世界进入到人的心灵之中的东西所要通过的大门。”教师要善于打开这扇大门。注意分成随意注意和不随意注意两种, 在教学过程中不随意注意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内容有趣, 教师精心备课, 讲授逻辑性严谨, 内容丰富, 言语清晰, 富于表情, 速度适中, 恰当地使用直观性教具 (图片、简笔画、实物、模型、图表等) 和电化教学手段, 变换活动方式 (两人一组、分行分组、半班或全班) , 这些做法可以使学生的不随意注意长时间保持。当学生发生兴趣或理解所学内容的重要性时, 随意注意也就培养起来。学生能够持续不断地借助意志努力保持高度的注意, 这时就能产生最富成效的智力活动, 甚至“过目不忘”、“当堂巩固”, 学习的高效率就会出现。

三、记忆

记忆主要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与回忆。高中学生已学习了1000多个英语单词和一定量的习惯用语, 以及最基本的语法结构, 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已比较发达, 应指导他们运用合理的识记方法。例如, 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和单同, 课上教师不必单教单词, 进行机械记忆, 而应结合课文重点讲解, 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在呈现新语言时, 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 以旧带新, 新旧对比, 通过比较发展逻辑识记。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符合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教师讲课生动活泼, 语言风趣幽默, 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起学生的情绪。凡是有趣的内容就能促成积极的智力活动, 识记就更有效。为了保持记忆, 必须不断复习巩固。每节课以复习开始, 以巩固结束;每一课或一单元、每一个学段结束时都要复习。这就是再现和回忆, 从记忆中提取过去已产生的心理内容, 并转为操作记忆的方法, 使该心理内容得以恢复的记忆过程。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 例如, 把英语词汇按读音、同性。词义 (同义、反义、近义) 、构同特点分类, 会有效地加强记忆。成串地记英语单词效率高, 就是这个原理。整个记忆的心理过程就是与遗忘进行斗争的过程。凡是纳入个人活动之中, 并对人始终具有意义的内容一般是不会遗忘的。学了语言必须用, 越用越熟, 记得越牢, 久而久之就成为自己语言机制的一部分。

四、思维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重要的主观来源, 恩格斯把它比做“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高中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已有了基础, 已获得一些英语的知识和能力。在语言实践过程中, 过多地依赖直观动作思维和直观形象思维已不适宜, 要特别注意发展抽象 (理论) 思维。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形成的对英语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启发他们思考, 经过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形成新的概念。另外, 还要注意在课内或课外造成轻松、愉快、平静和谐的环境, 这样有力于学生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想象

谈谈美术教育对学生智力的开发 第9篇

一、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通过作品的赏析, 我们领悟和感受人物的性格和魅力。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代表作, 也是他的成名作, 画面内容是画家亲眼目睹的情景: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 阳光酷烈, 沙滩荒芜, 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 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我们了解的绝不仅仅是作品的场景, 还有作品的时代背景, 以及人们生活的凄惨和悲凉。我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厌恶时刻影响我们的人文情怀, 并且也会在以后的生活中给我们诸多的影响。美术和所有的艺术一样具有审美功能。在绘画过程中, 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比较、分析、描绘, 较全面、准确、迅速地了解其状态、结构、色彩等特征, 掌握其比例、明暗和空间等关系, 以便在二度空间内再现、描绘事物的纵深和各个侧面, 造成视觉上的空间立体感和逼真效果, 这就使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得到进一步提高。而通过美育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本身就促进了其智力的进一步发展。

二、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等方式, 在人们头脑子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学生正是凭借记忆才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思维、想象、创造等能力。没有记忆, 感知觉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智力也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比如, 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将看到的物像和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把听到过的旋律进行回忆或再认, 然后进行描绘或演唱。如此反复训练, 便能不断提高他们对图像、色彩、音调、旋律等的形象识别与形象记忆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与深化其他形式的记忆, 提高记忆力, 增强创造力。此外, 这种形象识别与形象记忆能力, 也是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地理、考古等学科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实践证明, 美育有助于通过培养学生的记忆力而促使其智力进一步发展。

三、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只偏重技能传授的单一不变模式, 要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内容力求构思新颖、感染力强, 充分调动和吸引学生,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欲望。所以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进行教学,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践中,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不明显, 原因是美术教育没有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自身规律来展开教学。尤其是在农村, 我看到学生画面中形象小且画面不够完整, 个性不够突出, 表达内容不够丰富, 创造能力弱。其实, 在我们的美术课中, 有各种写生、欣赏、手工等内容, 多方面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多种技能, 思想意识得到增强, 创造欲望得到激发, 创造能力得到提高。美术课中创造能力的提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促进作用。反之, 其他活动中的技能知识训练也作用于美术教学。

四、美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指在人脑中对以往形成的若干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能力, 它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加速器和催化剂的作用。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有了神奇的想象, 感受到了独特的美, 体会到了美好的情感, 领悟到了生活的意义, 寻找到了生活中的情趣, 明白了人生的道理, 就会成为一个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人。比如要完成一幅作品, 艺术构思是中心环节, 在构思过程中, 要帮助学生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提炼, 力求构思完美。学生选择的题材大多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 以及对祖国的歌颂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如反映校园生活的题材, 就要仔细品味教材中同龄人的作品, 满怀热情地去表现自己的生活, 从事感人的艺术创作。又如关于新中国成立九十周年绘画展的作品主题, 就要启发他们从和平、幸福的角度来立意, 用寓意、象征等艺术语言进行构思、构图, 使学生掌握从题材到主题、从生活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这一创作规律, 对自己所选择的题材反复推敲, 不断探索。对于学生来说, 这不仅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创作过程, 还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的思维过程。尽管他们的表现技巧还欠娴熟, 但是通过这个过程, 可以培养学生靠艰苦的艺术实践去表现生活的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谢雱.中学美术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6.

论幼儿智力开发 第10篇

一、幼儿智力开发的概念

幼儿是指处于3~6岁的儿童, 这一时期正是他们身体和脑部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幼儿是十分需要父母精心呵护和培育的, 他们的每一点变化都需要关注, 尤其是在智力开发方面更是不能懈怠, 一定要做好幼儿智力开发。所谓幼儿智力开发是指在日常生活中, 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智商、情商的培养与开发。根据不同阶段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 从幼儿体格特点、营养益智、智能训练、智力培养注意事项等方面出发, 在养育幼儿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进行相应的培养。具体来说, 其主要包括语言智能、数学与逻辑能力、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视觉与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自然智能的培养与开发等内容。

二、幼儿智力适度开发的必要性

澳大利亚生物学家奥特姆认为, 儿童智力发展最迅速的阶段便是从3~6岁。同时, 科学实验也证明, 6岁儿童的脑量已达到年人的95%。如果把人类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算作100%, 那么3岁时就已达到45%, 4~6岁时又增加到50%。由此可见, 基本智力形成于人生的幼儿时期 (3~6岁) , 且发展最迅速。也就是说, 幼儿时期是人类早期智力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 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潜能, 人们应在此时充分地开发他们的智力。

当然, 这种开发并不是盲目而超负荷地进行, 而是要按照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 分阶段、适度地进行, 这是十分必要的。通常来说, 幼儿的思维发展被分成三个阶段, 即直观形象概括、动作概括、语词概括等。同时, 在幼儿时期, 人类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因此, 幼儿智力开发活动要适度刺激他们的感觉、知觉, 迫使其思维适度活跃, 并促进幼儿形象思维的发展, 从而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三、幼儿智力适度开发的途径

既然幼儿智力开发是那么的必要, 那么我们该如何千方百计地做好该项工作。具体途径如下:

1. 适度的人为刺激教育

在3~6岁之间, 是幼儿声音辨别的关键时期。孩子出生3年后, 就具有对不同声音的辨别力, 并可加以欣赏。同时, 人们还要对幼儿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例如, 在他们睡醒后, 精神很好时, 家长可以朗读诗歌给他们听。平时, 家长要经常唱歌或放音乐给他们听, 要经常对幼儿说话, 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称等。另外, 家长要经常带幼儿到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 如鸡叫声、汽车喇叭声、嘈杂声等, 并向幼儿一一解释。平时, 还可以通过游戏来模仿动物的叫声, 并鼓励幼儿模仿, 让幼儿辨别从各个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尽量让幼儿多与周围的人接触, 让他们感受不同的声音特点和模式。3~6月时, 是幼儿视觉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可以在幼儿周围放置一些五颜六色的小玩偶, 时常移动玩具刺激他的视觉。还可以在墙上贴上一些画, 指给他看, 并且告诉他画的名称和内容。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时候, 父母可以带孩子多接触自然环境、观赏花草、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逛公园、旅游等等, 在这些接触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锻炼孩子各种感官的敏锐性,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提高他们的感知能力。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去发现或者培养孩子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 比如可以让孩子参加集邮、摄影、下棋、收藏、插花、剪报、饲养小动物等等兴趣活动, 这些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 还可以磨炼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在孩子的兴趣爱好中, 往往隐藏着孩子的潜能, 因为一个孩子在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 他的潜能最容易被激发出来, 也容易去克服困难, 坚持到底。在孩子三岁以前, 家长可以把世界名曲作为家庭背景音乐让孩子陶醉其中, 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期。您的孩子三岁前可以不学乐理, 但不可错过听音乐的最佳时机;还建议在孩子三岁前, 让他尽览世界名画、世界著名风景和建筑物的画片, 让这些美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未来, 这些音乐和画面将会成为一个孩子最宝贵的“艺术财富”, 在他的生命中慢慢散发出艺术的气息来。

2. 充足的自由锻炼空间

在儿时期, 动作就也逐渐发展起来。用手推着孩子的脚丫, 训练他爬行;在他小床的上空悬挂一些玩具, 使幼儿双手能够抓到, 锻炼他的手眼协调功能。幼儿6~7个月时多创造爬的机会, 如让幼儿俯卧着, 放一两件玩具在他前方, 吸引他向前爬, 尝试着去抓取玩具, 以促进他动作的协调。不要无时无刻地拿个玩具在孩子眼前晃来晃去, 这样做不但不能激发他学习的兴趣, 反而会令孩子疲惫不堪, 甚至会让孩子的观察范围缩小, 只注意自己眼前的玩具, 而减少对其他信息的摄取。有一种观点认为, 婴儿需要爸爸妈妈夜以继日地关怀和照顾, 但也需要一些自我空间, 一个人玩玩具, 或者到处爬一爬。

孩子的任何能力都是在活动中得到体现的, 也是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的, 所以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机会, 比如鼓励他和同伴游戏、交往, 参加竞赛、演讲、辩论、公益活动等等, 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生活中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引导孩子多使用左眼、左耳、左手、左脚, 发挥其功能, 促进右脑的发育。很多父母会比较注重孩子的安全性而忽视了孩子的活动需求, 会对孩子提很多的限制, 这些限制会牢牢地捆住孩子的手脚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比较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一边鼓励孩子参与活动, 一边加强监护和安全教育来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做法。

3. 合理的营养搭配补给

营养是一切发展的物质基础, 因为3~6岁这一阶段是孩子的大脑和各个脏器迅速发展的阶段, 尤其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来说更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注重给予孩子合理、均衡的营养, 这样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合理的营养搭配补给是幼儿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的辅助工作。保证营养, 也就是注意食物的“益智配方”。幼儿从出生起大脑就需要不断地吸收各种帮助大脑发育、发展的营养元素, ARA和DHA成分对脑部和视觉发育非常重要。从人类的喂养史来看, 我们首先提倡的就是母乳喂养, 但是确实有一部分母亲确实无法进行母乳喂养, 这样就出现了用牛奶、羊奶等代替母乳对孩子进行喂养。我们选择液体状食物 (奶粉) 必须要接近母乳, 这样孩子吃了才能够健康成长。这样随着时代的进步, 配方奶就产生了, 要选择最接近母乳的配方乳。人类喂养的三级火箭模式是液体食物、泥装食、固体食物等, 要遵循这个模式进行喂养。母乳中含有非常丰富的DHA, 孩子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非常机敏, 反应快, 要达到这个目的的这质就是脑黄金 (DHA) , 因此很多商家也开始在奶粉中添加DHA, ARA也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 但也是人类必须的氨基酸, 母乳的含量是非常丰富的, 以前的牛奶和配方奶里面是没有的, 后来为了让孩子发育更好才开始添加。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我们还要注意合理搭配泥状食品, 也就是换奶期的食品。

4. 通过回答问题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

孩子喜欢问这问那, 这是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表现。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 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和神秘,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教育影响, 知识经验不断增加, 好奇心逐渐发展成为求知欲。幼儿的这种求知欲是十分可贵的, 它是智慧的火花、综合智力的先导, 我们成年人要十分珍惜它、爱护它、利用它。因此, 对于孩子的任何提问都要认真耐心对待, 想方设法满足他们, 即使问题是幼稚可笑的, 或又不需回答的问题, 也要肯定他们提问的积极性, 决不可泼冷水或置之不理。不仅不该讨厌孩子提问题, 而且应该启发孩子多提问题, 鼓励孩子多思考问题, 让他们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状态, 求知的火花永不熄灭。

心理学家认为, 应该从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 进行教育, 采用的内容和手段“略为提前”一点。譬如, 当我们知道了小儿动作、言语、视觉、听觉等发展的一般规律, 就可以提早一些创设条件, 促进这些方面的加速发展。例如, 婴儿在本阶段, 能够看见东西并可以伸手去拿, 就可提前在3个月左右时, 在他小床上悬挂一个够得着的彩色玩具, 用来锻炼他的手眼协调, 发展他采取的能力。此时, 若是刚出生的小宝宝, 会用拇指、食指抓住小物件, 那么在8~9点, 就为他们准备小玩具, 让他们锻炼抓取动作, 这对他们探究活动的发展, 会有促进作用。逐渐孩子会走路了, 大人则可以在孩子1岁左右时就扶他练习走路, 或用体操加以训练, 促使他早走、稳走。幼儿3岁时是语言发展的快速时期, 成人运用游戏的方式训练他们的发音、表达和对语言的理解。同时, 还可以提出一点小问题, 要求他们回答, 进而锻炼他们的表达力和理解力。

参考文献

[1]张平升.幼儿早期教育.育儿.宁夏出版社, 2009.

[2]王志霖.浅析我国网络监管的规律.电业.青海出版社, 2011.

开发智力的奥尔夫音乐教育 第11篇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恰能满足这一需要,它是非常适合儿童的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回答了如下问题:

怎样使孩子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怎样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怎样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与人合作、与人交往以及群体的意识;

怎样将音乐教育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

音乐是依靠“开发”而来的,“兴趣”是第一老师,音乐本身具有“自娱”的特性,正是这个特点能够吸引儿童参加进来,他们在“玩乐”当中懂了音乐。

“奥尔夫”不是为了“学音乐”,而是为了“开发”——让儿童在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段,先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让他们在玩耍中接触音乐,并由此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挖掘孩子的心灵潜能。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和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不仅能使孩子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还能综合提高他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利用自读课开发学生的智力资源 第12篇

一利用自读开发学生创造解读的尝试

这一课我共用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重在文言知识集萃, 包括从文言文的角度大致疏通难词 (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活用、特殊句式等) , 大体读懂课文后梳理八个自然段的大意 (要求学生各段使用两组四字短语概括) ,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写作读后感并要求第二天早晨上交, 以防拖沓。写什么呢,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自读的热望, 教师应抛砖引玉似的给了学生几个参考范围和参考题目, 如可以围绕人物形象谈看法或充分塑造, 不求面面俱到, 可以抓住一点不计其余;也可以多方位或多视角地比较阅读。比如从课文主旨到思想意义的探讨, 参考题目如《挣脱枷锁让爱自由》《时代呼唤热心肠》《是怜香惜玉还是侠肝义胆》《以暴制暴的思索》……鼓励较高层次的创造性阅读理解, 字数约五六百字即可。这种做法使学生们感到写作范围没有受太大的限制, 同时那些参考题目的魅力和形式的新颖也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使学生有了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向现代创造性学习转型的欲望。这种形式也是把学生从讲读课文中所获得的阅读能力转化为自我阅读能力的锻炼过程, 比起大量做习题应该更为适合语文学习的途径。

在学生的解读中我只大略选取了平时写作功底不错的学生作品比较了一下, 却有了很大的惊喜。由于有的放矢, 学生的确视角颇丰, 不少人观点新颖, 联系现实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也着实令人欣喜, 这使我有了新的想法:能不能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小组协作探讨, 从大家的智慧中发现更多自读的价值。这个想法使我修改了一开始打算从教师的视点只挑选部分作品的精华部分展读作为第二课时主体内容然后针对学生不足补讲的设想, 干脆在第二课时放手给学生分小组 (前后桌计六人一组) 讨论他们每篇习作中最出彩的片段, 然后公推一个声音洪亮的同学归类展读并做简要析评。

二学生创造性解读的成绩举例

1. 关于爱情

王栋《真爱要主动争取》:宁做寻常百姓女, 不愿生在帝王家。……她不是一个软弱的人, 不是一个放荡的人, 更不是一个泼辣的人;她也不是一味的沉默, 等待岁月让自己麻木和淡忘悲伤。她也没有结交狐朋狗友, 干出什么有违伦常之事;她也不是破口大骂, 终日喋喋不休。她选择的反抗是明智而有教养的。假使她甘于屈服了命运又会怎样呢?可见幸福需要自己创造, 真爱要主动争取。

李嘉莹:“女子啊, 要记住, 受伤时为自己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男人不是你的整片天空”。

唐靖《寻找真爱》:“龙女与泾川怎么能有爱?一个没有发过芽开过花而直接结果的爱情注定先天发育不良, 泾川就不是受害者吗?何况只停留在表面的爱情当然会遭受‘审美疲劳’ (王珊邓珂) 真正的爱情不该只是报恩, 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爱, 不是只是对他心存好感, 而是想要把自己真正的幸福托付给他, 两人手相牵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如同梁祝化蝶之心心相印。真爱可能就近在咫尺, 却远在天涯。”

2. 无关爱情

廖晓菲《女子, 做回自己》:“当今社会男女平等, 女子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得凭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 那些一心想凭借姣好的容貌和打扮钓得金龟婿的女子也该醒醒了, 青春短暂, 稍纵即逝, 当容颜衰退, 又拿什么来维持对丈夫的吸引?有知识的男性也是不屑用花瓶来装点生活的, 女子成为玩偶的时代不该在我们今天的社会继续上演。”

康健:“说到钱塘君水淹八百里庄稼之事我就气愤, 报仇就报你的嘛, 干老百姓何事?还有, ‘一人做事一人当’, 错的是泾川次子, 为何杀人家60万水兵?这不就是搞大屠杀嘛, 天帝也居然赦他无罪, 可见仙界整板一混乱世道。”

曾维思雨:“钱塘君有点像超黑社会的, 侄女受了欺辱伤了他的面子, 杀了泾川次子既长了威严, 也得到了一块新的地盘, 要不何须动那么大的干戈?”

陈星任:“作者通过写柳毅的义、洞庭龙君的仁、钱塘君的勇 (共同拯救陷于不幸的弱女子) , 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性的世界:既寄希望于热血青年, 又推崇于品德高尚的仕人, 还对那些仗义行侠的人充满赞赏, 希望这样刚直的人多一些, 但又同情并祈祷上天保佑他们不质于因为自己的率真而反受迫害。从中不难看出作者大力推崇人性的‘真善美’以及最伟大的博爱!”

这堂课讨论和发言的热烈简直出乎我的想象, 在高二 (2) 班是上午最后一节课, 下课铃打响后几乎全班学生不顾饥肠辘辘的状态, 坚决要求延时把没来得及的几个小组的发言听完, 以至于这上午的最末节课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和简评, 在过往的外班同学的不解甚至有些艳羡的目光中, 居然破例热烈地上了一个多小时!

三结束语

这里, 最值得一提的是, 在学生的小组发言中, 个性化的解读是最受欢迎的一块, 这基于学生认真读了课文。而只有认真地读, 才能真正把握课文的思想, 尽显读后感这种思维再创造的魅力。由于有了课后充分的阅读并形诸笔墨和课堂上充分的讨论, 以及小组间学习效果的竞争激励机制, 解决了以往自读课经常容易陷入的一些误区。比如有热闹的讨论而无认真的研读, 有纷乱的解答而无个性化的思考, 有寻章摘句而乏整体感知等。这样的一堂课给我的启发有很多, 其中重视学生资源的利用是比较突出的心得。事实上我们往往容易担心教材上的课文没有给学生掰细, 还有什么东西没有给学生讲解到位, 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难道不也是对学生创造力的一种轻视甚至于是一种扼杀吗?

重视学生智力资源, 把发言权多留给学生, 让更多开放式课堂回归。

上一篇:提档升级下一篇:听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