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培养基地范文

2024-07-04

联合培养基地范文(精选9篇)

联合培养基地 第1篇

1 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

1.1 培养质量难以保障

我国于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 第一次招收研究生约1万名, 而到2012年硕士生招生达到517200名。当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师资等办学条件在不断提高。但是, 仍然不能满足研究生培养规模如此高速增长的需要, 使得研究生培养质量难以保障。

1.2 研究生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在当前的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中, 侧重理论而缺乏实践。虽然培养计划中有实践性教学环节, 但是其作用十分有限。导致高校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企业的现实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造成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用性脱节, 课堂理论教学与企业实际脱节。学生就业时缺乏实践能力, 毕业后一般需要1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缓慢适应社会对其要求。

1.3 研究生科研脱离实际

目前, 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仍然以学术型为主。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 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在学校学习期间, 硕士研究生都要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 完成毕业论文。但是, 由于在培养过程中缺乏实践, 难以获取企业的实际资料和相关数据, 目前研究生的科研多以理论为主, 与实际的结合不够紧密。

2 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模式简介

校企联合培养方式是指学校和企业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合作, 充分利用两者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使学校理论教育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校企联合弥补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不足的有效途径。

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校企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方式之一。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是由高校与企业共同建设, 并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校外培养基地。该模式以企业为依托, 校企双方通过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因此, 创新基地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也是国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并实现高校、企业和研究生共赢。

3 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模式的优势

与单纯的高校培养相比, 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

3.1 高校与企业优势资源互补

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模式有效整合了高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并实现两者的互补。通过校企共建基地, 可以整合校企双方的软、硬件资源, 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可以有效缓解高校教学资源紧缺的状况。同时, 高校可以以创新基地为纽带向企业提供社会服务。使得双方的资源优势得到互补。

3.2 实现高校、企业和研究生的共赢

高校通过创新基地的建设, 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 明确研究方向, 为社会服务提供了窗口。同时, 教师在参与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了支持。

企业在合作过程中, 针对自身发展中存在的困难, 凝练研究课题, 由企业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和研究生共同组成课题组攻关, 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突破发展瓶颈。同时, 部分研究生毕业后直接留在企业工作, 降低了人才招聘选拔成本和人才流失风险。

研究生通过创新基地的培养, 既能掌握本专业的先进理论知识, 又能结合企业实际开展科研, 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在实践过程中跟企业零距离接触, 提前融入工作岗位, 适应了企业的需求, 为就业奠定了基础, 缓解了就业压力。

4 结论

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广泛吸纳企业的优质资源, 以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 促进研究生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强化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以此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既是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也是对研究生培养体制、机制的创新。通过创新基地这个平台, 还可以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 也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因此, 处理好各相关方的关系, 可以一举多得, 实现创新基地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春, 韦福雷.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实践与经验[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 34 (2) :168.

联合培养基地 第2篇

23日,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仪式在滨州学院举行。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我省实施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促进研究生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目前,滨州学院已与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等17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讯员:王明国 记者:张爽)

联合培养基地 第3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研究生教育大国。自2001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扩大规模。然而,在这种横向跳跃式发展的形势下,高校在导师人数、培养经费、实验室条件等诸多教育资源方面却难以适应研究生质量的要求。此外,由于观念和体制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局限于“象牙塔”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封闭的培养模式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而且极大地制约研究生创新水平的提高。教育资源的短缺与培养模式的单一化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瓶颈[1,2]。如何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使研究生教育积极适应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是各高校在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过程中正在摸索的一个课题。《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3]中明确指出,通过积极利用各种社会优质资源(例如各类优势企业),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改善培养条件。这为各高校开辟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特点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1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内涵及意义

校企联合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是以具有硕士和(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为主体,联合各类优势企业集团,建立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高校或企业中具有潜在或实际应用前景的科研项目为依托,以促使研究生教育积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为目的的研究生培养新平台。校企共建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可望成为我国孕育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摇篮,成为相关行业技术领域技术创新、成果孵化与转化基地,对参与的高校与企业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4,5,6]。

对于高校而言,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一方面,可促进师资队伍及专业建设。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大多数教师都是高学历、高职称的“双高”人员,但他(她)们在生产实践方面存在较多不足。高校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为抓手,可通过聘请合作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直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制定、课程内容更新等,在推进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其次,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可缓解高校教育资源短缺压力,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与模式。进入联合培养基地的研究生可实行“两段式-双导师”培养方式, 即课程学习在学校进行, 科研实践在企业进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培养研究生。因此,通过充分整合企业的生产场地、设备条件等诸多资源优势,为联合培养研究生提供科研实践平台,可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与模式,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能力的培养。同时,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 将教学实践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此外,学生利用在企业实训的机会,增长社会经验,有利于实现毕业时从学校到企业的 “零距离”接轨。

对于企业而言,与高校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一方面,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但大多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基础研发能力欠缺,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校作为知识创造的主体, 可在这方面满足企业的需求。通过学校导师和研究生的引入,企业得到人力和智力双重支持,并借助高校的信息资源服务,不但可解决企业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还可提升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其次,如果参与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留在企业工作,则拓展了企业吸纳人才的渠道。

2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

纵观多年来我国高校与企业的探索与实践,当前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主要有以下四种典型模式[7,8,9]。

模式一:项目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就某一具体科研项目展开合作。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1)高校与企业的合作课题即为研究生的科研选题。该课题可能是企业委托高校解决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也可能是高校寻求企业联合开发前者自主研发的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高新技术或产品,或高校与企业(以高校或企业为主)联合申请的各类研究课题。(2)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校企间合作不够稳定,往往“就事论事”,随着项目的完成而终结,导致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不具有连续性。

模式二:双导师制度。这种模式是指高校除了为研究生配备专任教师担任校内导师之外,还聘请企业专家或技术骨干担任校外研究生导师。该模式有如下特点:(1)高校导师侧重于学生的理论教学,企业导师则负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2)研究生先在学校进行课堂理论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与专业基础知识,培养专业基础技能,然后在企业进行科研实践,加强应用和创新能力。(3)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协商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科研选题等。这种模式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在与校外导师及所在单位签订的协议中应明确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确保校外导师指导工作顺利进行。

模式三:共建专业实验室或合作研究中心模式。这种模式是指企业向高校注入一定数额的资金,高校提供实验室用房和一定比例配套经费,共同建立专业实验室或合作研究中心。该模式有如下特点:(1)实验室或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员由高校教师和企业专家或高级技术人员共同组成,所承担的科研课题主要是双方科研人员共同承担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横向或纵向课题。产品小试可在实验室或研究中心中完成,而中试、实际生产与包装等后续开发则在企业里完成。(2)校企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零距离与生产第一线接轨,可解决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脱离这一老大难问题。(3)校企合作关系较为稳定,可针对较为复杂的技术革新或新产品进行长期开发工作,使得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在这种模式中,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一种较为全面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有利于基础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

模式四:委托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指高校受企业委托,为其培养人才。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1)企业委托方与高校培养方之间、企业委托方与委托生之间分别签定委托培养合同。(2)委托生的培养经费和工资或助学金由企业提供,其毕业后到企业工作。(3)委托培养在职研究生是委托培养模式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企业为提高自身基础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选派积极上进、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年轻业务骨干进入高校进行研究生教育深造。这类委托培养研究生由于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在科研选题方面更能关注实际问题。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为突出。这类较为年长的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通过发挥传帮带作用,有利于在课题组营造务实的科研环境。

3 联合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体而言, 近年来我国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0,11];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建议了相应的对策。

(1)健全政府配套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推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制度持续创新和健康发展。目前,大多数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的建立主要还是依靠教师的社会资源和校友资源。这种靠人脉关系维持的校企合作,存在极大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同时,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政府迄今尚未出台配套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支撑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发展。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制度是战略之策,必须依靠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出台涉及财政投入、税收优惠等多方面内容的配套政策体系和法律法规,变校企自主为政府主导,促使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意识大环境形成,推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制度制度的持续创新和长期健康发展。

(2)加强高校自身专业优势,提高企业合作动力。一些企业对于参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高校的自身专业优势不明显,难以吸引企业参与合作;同时,高校缺少与企业的广泛联系与深入沟通,不了解企业需求。特别是,高校教师面向实践和对外合作研究能力有限,缺少应用性研究项目。此外,参与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弱,导致企业对其不信任。另一方面,企业在合作中期望值过高,过于急功近利。此外,在目前诚信体系不健全以及研究生群体流动性强的情况下,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凸显,导致一些企业不愿在核心技术项目上进行合作。因此,为了提高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高校在建立长效的校企间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的同时,应着重加强自身专业优势,尤其要提升教师既注重科学前沿、又面向企业需求从事科技活动的能力,同时选派综合素质优秀的研究生参加联合培养。此外,企业自身应转变观念,从长远角度考虑从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中借“智力”以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并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各种情况下联合培养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分配的基本原则以避免知识产权纠纷。

(3)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管理体制与课程体系,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高校是目前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关键主体,应全面监控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企业选择、导师遴选、质量监督与评价等。同时,企业应建立企业导师业绩考核制度,以保证切实发挥企业导师在联合培养研究生中的作用。此外,当前的高校研究生课程体系还不完善,教学内容以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为主,与企业需求的面向实践应用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存在脱节。因此,高校与企业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开发既体现学科前沿性,又体现应用实践性的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新体系,以全面提升研究生面向实践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4 结 语

高校与企业联合共同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开辟了一条符合国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高层次研究生人才培养的

联合培养基地 第4篇

山西医科大学新增6个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近日,从省教育厅获悉,山西医科大学申报的6个山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大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全部获批。数量约占此次获批的.13个基地的一半,在6所牵头高校中独占鳌头。

选择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等6所医院作为山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单位,是基于这6所医院学科优势突出、技术力量雄厚,与学校在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协同创新等方面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基础。此次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立,为双方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产科教协同的新模式,搭建了崭新的平台。

联合培养基地 第5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掌握食品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而且毕业后可直接进入食品行业并能适应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能够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承担具体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2,3]。因此,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及使用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4]。

本文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和使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对全日制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招生院校分别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证和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在建设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院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工程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 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重点, 重视培养研究生的学术和科学研究能力, 而一直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使得人才培养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今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尽管近些年来, 国家逐年加大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 各个招生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提高, 但总体上来说, 目前各高校对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培养呈现明显的学术化倾向。大部分高校没有建立有效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几乎与学术型研究生相同, 论文选题仍然偏重学术研究。尽管目前各高校在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过程中大多会安排半年到一年时间到校内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和实习, 但多数流于形式, 不能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

2. 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滞后, 不能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求。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 而其中企事业单位作为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载体, 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 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级政府、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之间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建设好并发挥作用。目前由于国家和各级政府还没有对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和资金支持, 高校也缺乏对相应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人才和服务支持, 而且缺乏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评价体系, 其付出得不到相应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回报, 这必然影响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的积极性[5]。

3.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缺乏沟通, 限制了联合培养作用的发挥。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 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要突出联合培养的优势, 将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然而, 在目前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一般仍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 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则大多缺乏有效的沟通, 限制了校外导师作用的发挥, 导致无法充分利用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互补作用, 不利于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3]。

4. 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及健全的管理模式和监督机制。

目前, 虽然全日制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和使用受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高校的广泛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关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管理的制度还不完善, 尚未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缺乏对整个培养过程系统化的管理, 没有明确规定校企双方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与义务[5]。已经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没有得到校企双方的足够重视, 落实不到位, 不能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按计划完成。许多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 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对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都缺乏正确的认识, 多数高校仍采用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和评价标准, 与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需求相去甚远。

二、建立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对策

高校办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服务地方经济,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支撑。因此, 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为平台, 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 促进校企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共同探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

1. 校外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遴选的基本条件。

(1) 选择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一定的生产规模, 行业特色明显的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应是当地食品行业中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和较先进的研发与技术实力、管理水平先进, 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好, 能为全日制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生产实践与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科研平台和仪器设备。最好建有企业自身的工程技术中心、中心实验室或新产品开发部等科研机构。作为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企事业单位还应拥有一支由一定数量的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企业校外导师队伍。这些校外导师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丰富的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所需的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 最好承担过相关的技术研发项目或与研究生校内导师有合作课题。 (2) 紧密结合高校自身专业发展方向和主要研究领域。高校要选择与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校内导师的主要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的食品类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这样才能有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和校外培养环节的顺利衔接, 有利于校内导师与企事业单位校外导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加强高校与签约企业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以便培养出适合企事业单位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 促进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顺利就业。 (3) 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有与学校趋同的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企事业单位的主要目标是追求较大的经济效益, 而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则主要是为学生进行生产实践与科研训练提供保障, 短时间内企业的投入远远大于产出。因此, 必须选择那些具备优良的企业文化, 单位主要领导具有远见卓识, 有强烈社会责任感, 重视企业技术进步, 尊重知识和人才, 愿意将人才培养作为一种长效投资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有与学校长期稳定合作培养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愿望和进一步与高校进行科研项目联合、成果转化、人才录用等合作的潜力, 与学校共同承担培养人才的重任。 (4) 能为学生提供基本的食宿等生活条件, 交通便利。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作为全日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生产实践与校外科研训练的主要场所。目前, 各培养单位一般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6个月到1年的生产实践。在此期间, 研究生和校内导师要经常在学校和校外联合培养基地之间往返。所以, 校外联合培养基地与学校之间距离不能太远且交通要便利。同时, 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必需具备相应的饮食和住宿条件, 能为学生提供生活和学习的基本生活保障。

2. 搭建高水平的合作培养平台。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 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各个大中型食品企业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中心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购置了大量的先进分析检测仪器和设备, 稍加投入和扩充就能满足食品类专业学位研究生课题研究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而我国现有食品企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比例较低, 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更是缺乏, 因此, 食品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食品企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高校可以通过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省级和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和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以及校企共建研发中心等模式与相关食品企业合作建立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并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来提高本校食品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质量。

3. 切实加强校内导师、企业导师队伍建设和联合指导水平。

校内导师及企业导师是食品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主体, 二者的自身指导水平和相互配合的程度是决定高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目前, 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 特别是那些从校门进校门的青年导师, 基本上没有工程应用背景且产业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无法将自己的研究与工厂实践紧密结合。普遍存在对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差别认识不足, 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指导方法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 只重视理论研究, 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外导师多数是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 具有丰富的产品硏发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工作经验。但企业的导师经常缺乏校内师资的严格、规范化的概念, 以实用为导向的研究开发思路, 往往只关心始末状态, 不问过程。企业导师自身工作繁忙, 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监督, 导致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往往流于形式。

因此, 学校应该鼓励校内外导师之间通过联合申报农业成果转化基金、科技攻关等各级政府部门的纵向科研项目, 共同参与企业生产中难题的公关、新产品研发、技术升级改造等, 并通过双方的合作加强沟通和了解。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指导过程中各负其职、密切合作, 共同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4. 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管理。

学校要与建立联合培养基地的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 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双方共同为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共同建设和管理联合培养基地。规定好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联合培养基地的行政事务采取企事业单位负责、校方参与的办法管理;培养经费主要由企事业单位投入, 校方予以必要的补充;理论教学及学位论文以校方管理为主, 基地积极参与。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实行全过程管理, 校内和企业导师都需要有明确的制度约束, 双方要加强沟通与合作, 共同参与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和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及时解决学生在课题研究和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5. 建立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核制度和论文管理方法。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课程学习在高校内进行, 由学校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和考核。校企联合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研究课题由校内外导师共同协商确定, 选题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研究生进入联合培养基地后, 主要由基地负责管理和考核, 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题研究和实践任务, 由双方导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组成考评小组, 对研究生在培养基地实践期间的平时表现、学习态度、课题研究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并形成考核报告。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评审和毕业答辩由高校组织实施, 论文评审过程中要充分吸收联合培养基地的考核意见, 论文评审专家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 至少要有1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企事业单位的专家。

三、结论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是高校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学研联合的纽带, 如果运用得当, 会给参与其中的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学生都带来利益。

第一, 可以为学校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稳定的校外实践平台, 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创造课题研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环境, 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加强了教师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 提高了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终形成高校导师和企业技术人员之间密切合作。

第二, 对于企业, 可以在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做贡献的同时为企业挑选和储备人才, 增加与高校同行之间的交流, 拓展专业视野和思维, 有利于解决企业基础研发能力欠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

第三, 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校内外导师的联合指导下, 在深入生产一线参加研发的实践中培养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增强了对企业生产和科研工作的深度了解, 为将来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摘要:本文从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际需求出发, 剖析了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建立食品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食品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杰, 王滨松, 梁洋, 杨传平, 张国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4, 42 (4) :1260-1261.

[2]唐建峰, 车立新, 安家荣, 俞然刚.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14, (7) :27-29.

[3]王新荣, 李小海, 龙泽明, 李延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8) :16-17.

[4]汪毅能, 邹玲, 陈启卷.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15) :222-223.2014, (33) :262-263.

联合培养基地 第6篇

一、广西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我区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增大, 尤其是专业硕士的规模增长迅速, 这一趋势顺应了社会及企业等对高端教育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然而, 传统教育观念与体制仅局限于传授知识, 脱离了社会的真正需求, 对创新性教育的思路并不成熟, 这严重阻碍着科学知识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张云[1]指出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是符合国情、适应时代特点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当今社会,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 但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应运而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有助于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架构, 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此外,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还有利于在大平台上实现人才培养、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信息交流、资源共享,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广西自2007年9月开始启动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 截至目前为止已与区内外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建立了“中电北海产业园”等4个广西区级的基地和“湖南天银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等2个学校级别的基地。我区已经把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作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教育厅对于获得区级的基地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资助, 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在我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 尤其是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问题日益增多。

二、广西在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 但发展十分迅速, 通过对我校以及广西区联合培养基地的调查研究发现, 在建设过程中无论从理论指导还是在实践经验等各方面尚未形成有效的依据, 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需解决。

1. 体制陈旧, 照搬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套路。

由于各高校办学层次的不同, 在研究生联合培养方面的机制、政策等方面出现不协调因素。基地建设的途径与形式单一, 未能充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色, 改善其构建, 成为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问题的重中之重[2,3,4]。高校和企业、科研院所需要克服发展目标和运行机制不同的障碍, 明确各自的责任、利益, 合作双方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急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导师互聘、学生管理、科研成果认定、经费保障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究底是体制创新问题, 是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能否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体制创新过程中, 应当将学生的培养方式和教学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 进行校企互动, 实现高校、企业、导师、学生的多方共赢, 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2. 联合培养模式与方式单一。

传统、陈旧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制度不能完全达到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因此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彻底摆脱“象牙塔”的传统培养模式, 我们要根据社会生产实际培养研究生。为了摆脱传统的培养模式, 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基地的建设为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搭起产学研一体化的基础平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创建, 达到了社会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成本分摊的社会效益。近年来, 我区工程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取得较快发展, 高校和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模式过于简单, 双方不要仅仅局限于科研项目和课题的简单合作, 应当在导师互聘制度、人员的有序流动和相互交流方面多下功夫, 培养方式应更灵活,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更多样化。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培养方案, 其作用非常重要, 要因人而设, 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应有各自相应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以适应社会与企业对不同类型与规格要求的研究生人才需求, 不能千篇一律。

3. 管理制度不完善。

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能够正常有效地运行的关键在于完善管理机制。在管理机制中, 要明确校企双方的工作职能, 细化分工与合作。通过建立健全的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工作部门, 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 顺利达成研究生联合培养目标[5]。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 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工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盲目、随性和无序的现象, 所以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研究生培养的思路和联合培养基地的特殊性, 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达成协议, 明确各自的职责、规范培养行为、保证培养质量为原则, 在学生选拔、导师选聘与管理、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条件保障, 科研成果认定、研究生管理与考核等方面制定一系列完善且规范的规章制度。

4. 准入条件与考核标准模糊。

目前, 高校的研究生学术道德管理机构主要由研究生院 (处) 、学位委员会、导师、研究辅导员组成。从表面上看, 多方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已存在, 学术道德的管理和推进正在展开。但从实践操作上看, 研究生工作部门对研究生管理侧重宏观管理和专门的业务管理, 至于研究生的学术道德问题, 相关成文规定并未得到遵循, 根本无法深入和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问题有方向性的指导和规划, 但并不能触及具体的问题;研究生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往往限于专业领域和范围;研究生辅导员侧重学生思想、生活等方面的管理, 对专业极其细化的研究生学术道德问题的管理存在一定困难。使本应“严进严出”的体制, 变成了“严进宽出”, 究其原因在于“人情”风。我们不应该把学生不能完成学业与导师的水平挂钩, 对学生严格要求是导师负责任的表现。淘汰机制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这已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但多年来, 淘汰制一直未能真正付诸实施,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一些环节上可采用淘汰机制, 即有一定比例的一次不通过率, 形成竞争氛围, 间接提高研究生准入水平。此外, 学院主任、学科带头人及学位评定委员会也应在研究生的招生、资格考试、论文选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过程中发挥各自的辅助监控作用, 明确考核标准, 这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大有裨益, 同时也可向社会与企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广西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问题的解决途径

1. 寻求多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方式。

建设思路上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实际利益与研究生培养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开展联培基地建设, 并尽可能将人才培养与企业的需要与发展紧密结合。在建设原则上应进一步突出有所为, 有所不为, 不应为建设而建设。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多样化, 并不意味着研究生教育系统的分化, 反而应更加强调系统的统一性、整合性和集成性[6]。根据不同行业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形成富有创意、成效显著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比如可进行多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尝试, 包括设立创新实践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申报科技立项及科技平台等。引进企业的科研人才到高等院校担任兼职导师, 学生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一起进行科研辅导下进行企业产品的研发工作, 开拓视野,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办研究生班, 根据企业发展要求, 高等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 加强学生培养的实践性, 高等学校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 也得到了科研发展经费, 企业的前沿问题和技术困难得到解决, 这样既推动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也解决了企业的实际困难。

2. 拓宽联合培养学科的领域与类型。

基地的建设应根据企业发展需要, 与高校联合开展培训工作, 培训企业所需的高级科技人才或管理人才。同时要充分考虑企业从事领域的相对单一性与研究生培养多样性、多学科化因素, 在联培基地的规模上不宜太大, 而应重点放在多领域、多学科上, 并尽可能是在与学校研究生导师有项目合作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 以项目为依托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 把高等院校与企业联系在一起, 充分利用双方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 企业与高等院校根据企业的产品要求提出研究课题, 由企业负责提供资金, 双方成立科研攻关小组, 科研成果再拿到企业进行工业化, 从而有利于形成更紧密的联培机制。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加入到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中, 需要不断扩大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导师队伍与类型、研究生规模和合作领域。同时, 为了加大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的支持和引导, 需要积极协调和争取政府相关部门落实对基地建设的各项政策倾斜。通过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 才能实现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在培养研究生工作中的全方位协作, 基地建设才能在我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中发挥积极作用。

3. 明确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目标。

正确认识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发展的目标, 可以有效地把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紧密结合, 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基础, 充分发挥合作双方在人才、学科、科研条件和项目资源等优势[7,8]。联合培养基地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 研究生通过联合培养基地这一桥梁深入到企业中, 享受到企业的部分资源, 开拓了科研开展视野, 为其研究生阶段的科学研究夯实了业务基础。同时, 企业凭借着与高校优秀导师的合作, 利用高校知识优势等资源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减轻了企业缺乏科研人员这一状况, 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这样, 高校与企业既达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多赢的目的, 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也得到了改革和创新, 推动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4. 加强高校与企业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局面。

研究生招生规模近几年增速明显, 广西区在校研究生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各高校在科研教学上拥有雄厚实力, 教学经验丰富, 为广西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而我区的一些高科技企业、研究机构, 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 超强研发能力的科研人员, 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与高校优势互补。为了有效地将二者的优势结合起来, 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个行之有效的途径。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基地是一个创新型的培养体系, 在该体系下, 双方能够取长补短, 分享共有的资源, 使双方的利益最大化。一方面, 企业可以利用高校的先进知识资源, 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与高校实现知识共享;另一方面, 学校拥有庞大的图书、文献资源和科学实验设备, 通过校企合作, 企业的研发人员可以把学校的知识资源为我所用, 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与此同时, 企业认识到了高层次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以在企业付诸实施, 研究生教育也发掘了知识向生产力转变的有效途径。这是研究生教育改革模式发展的新方向, 是教育、经济、社会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总趋势。这不仅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也是“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有益实践和探索。

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是研究生教育向社会开放, 打破传统束缚, 得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 我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与相关企业协作不断深化, 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机, 也给我区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这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区的研究生教育必须从广西区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以服务生产第一线为己任,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共同探索出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的有效机制和方法, 努力使研究生教育联合基地成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沃土, 成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的摇篮。

参考文献

[1]张云, 聂瑾芳, 李建平等.对校企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若干思考[J].广州化工, 2011, (14) :166-167.

[2]梁亮.地方高校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不协调因素及解决探微[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21) :84.

[3]方伟.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思考[J].甘肃科技, 2009, (21) :213-214.

[4]袁博, 黄尚峰.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研究[J].学周刊, 2012, (2) :5.

[5]史新华, 农丽萍, 黄汉明等.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方式改进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5) :192-193.

[6]潘立, 柴国钟, 彭旭东.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特征、体制和策略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2, 2, (1) :51-55.

[7]胡良斌, 李必文, 樊湘芳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21) :1-2.

联合培养基地 第7篇

从1987年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创建以来, 我院始终坚持走有工业大学特色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科研和人才培养之路, 不断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声誉。近年来, 学院在高性能计算、嵌入式系统设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并且形成了网络与信息安全、虚拟现实与图形图像处理、纺织CAD与信息化建设、动画创作理论与实践等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近年来, 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天津市科技公关计划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高水平研究项目数十项, 科研总经费达到1500余万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2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5项, 先后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0余篇, 出版教材和著作15部, 申请及授权各类专利30项。计算机应用技术连续成为天津市“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综合投资重点学科;软件工程专业2009年获批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画专业获得天津市“十五”综合投资, 两次中央与地方共建投资。

学院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 近年来显著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 并尽力提升学院的教学与科研环境。目前, 学院拥有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 博士生导师、教授8人, 副教授22人, 博士19人,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5%以上, 专任教师和教辅人员总计100余人, 形成了由学术带头人率领, 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学与科研梯队。学院积极为科研、教学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目前已经建立了高性能嵌入式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纺织信息化、图形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技术等科研实验室。学院专门设置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应用、网络基础、网络安全、物联网技术、三维动画运动捕捉、定格动画、动画渲染集群、动画三维扫描及三维快速成型等14个专业教学实验室, 充分满足学院的实践教学需求。

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做为天津市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 于2010年8月入驻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成为天津市信息技术领域高级人才的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在人才培养上, 学院建立面向企业不同层次需求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依靠天津高新区产业优势, 实施产业与教育的对接, 促进与优秀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紧密合作与创新。学院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 以新成果、新课程和新项目为主要内容开展教学, 学生可根据学习情况和社会需求自主选择专业, 并进入相关企业进行“零距离”实习训练。目前, 已有IBM、ORACLE、惠普、东软、中软国际、东方标准、十彩动画等多家公司和企业为学生提供各具特色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实训环节考核优秀的学生可选择直接在知名企业工作。学院还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与美国、韩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知名学府、科研机构和公司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和学术交流关系, 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更多的途径。

联合培养基地 第8篇

1 实习基地建设面临的困难

1.1 校外实习单位不稳定,连续性、稳定性差

经调研,我院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参与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的机会不多,毕业实习单位的落实主要依靠教师个人的私人关系及“面子”,实习具有临时性、短期性、不稳定性的特点。同时,由于实习时间短,没有时间培训,实习基地的热情也不高,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在实习单位以“看仪器”、原料车间分原料、包装车间包装药品为主,几乎不涉及制药的生产工艺过程,同时,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在国庆放假前,一些企业生产减产,致使学生也“无事可做”,毕业实习往往流于形式,使毕业实习工作难以有序进行[3]。

1.2 药品属于特殊产品,实习以“看”为主

在实习中,由于药品的特殊性,到校外实习企业实习,企业出于安全目的,一般不会安排学生进入洁净生产车间,生产实习多为认识实习,主要以“看设备”,“看过程”为主,就我校学生生产实习效果来看,真正进入车间的学生是极少数,能实际动手操作的更是少之又少,实习变成课堂理论的简单延伸,实践机会少,达不到理论实践相互验证的效果,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主动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适应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4]。

1.3 实习单位热情不高,缺乏长期合作性

制药企业从自身角度出发,一方面怕学生不熟悉生产流程而影响正常生产,学生接触先进设备、工艺的机会较少,另一方面,学生实习常常会给企业带来生产、管理上的不便,易出安全及质量问题,具有安全隐患,也不愿意接收学生短期实习。同时,学校付的实习管理费用较低,制药企业从自身经济效益出发,把接收实习学生看作是累赘、负担,即使碍于教师“面子”勉强接收,参与毕业实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实习效果就难以保障。

1.4 校内实验室条件有限,难以满足实践要求

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校内实验室面积较小,难以同时满足全部学生的实习需要,同时受仪器、设备、场地条件所限,往往只能几个学生一组,共同完成,致使部分学生缺乏实际动手的机会,以专业实验室做为校内实验基地效果不太理想,难以满足实习要求。

1.5 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开创型实验受到限制

由于实验教学经费的不足,一些周期长、消耗大的开创型实验不能开展,教学内容仍是以简单、验证型实验为主,实验前后都有实验老师负责准备,学生参与的只是其中部分实验内容,难以全面了解实验的完整过程与工艺。

1.6实验仪器、设备分散,重复建设多,利用率不高

我校实验室管理存在不合理之处,制药实验仪器分散在专业实验室及各个教师实验室,有的实验室实验设备陈旧,维修费用不足,设备完好率低,有的针对特定的项目而购,使用率低,各实验室之间缺乏沟通,仪器重复建设多,难以资源共享,利用率不高,不利于统一管理。

因此,根据我校现有情况,依靠学校教学经费拨款有一定的难度,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就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力,提高仪器、设备、实验室的利用率,发挥专业实验室、实习基地多用途、多功能作用,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实践效果。以我校实际情况及教学改革的经验体会,以现有实验室经费、场地、师资、能力等条件,有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将分散在各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整合,以专业实验室为平台,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创建校内联合实验基地是一个好的解决途径。

2制药工程校内联合实验基地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2.1 建立有效、长效的、规范的管理机制,保障校内联合实验基地的正常运行

完善、规范化的管理是建设实验基地的关键和保障[5],通过制定规范的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实验教学体系、教学质量、教学水平的管理,完善教学检查制度,健全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全方位加强实验教学体系过程的管理及教学工作的评价,以保证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及实验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对校内实验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有效、长效、规范的实验基地建设规划及规范的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 使实践教学有章可循。

2.2对现有仪器、设备采取统一管理模式,合理调配

实验基地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将分散在各个专业实验室及教师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统一管理,合理调配,协调处理各实验教学计划的执行,实验室场地的安排,实验仪器、设备资源的调配,实验技术人员的配备,实验设备经费的预算、购置,实验材料的补充,实验室基本建设等,保障校内实验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

2.3 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基地,结合教师科研项目,解决经费的短缺

校内实验基地通过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基地[6],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校企双方以学生联合实验基地为载体,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育人的新机制,发挥高校的理论、科研优势和企业的区域、行业、资金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校企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新项目,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使联合实验基地转变为产品开发和推广科学研究的试验基地,既可以使学生熟悉生产过程,学习和感受生产实践,又可以把基本方法和技能训练与创造劳动价值融为一体,弥补经费的不足。

2.4 调整实验内容,开设创新性实验

充分发挥校内实验基地的优势,教师在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有较大自主性,可以更合理地调整实验内容[7,8],将学生实习与专业实验结合,精选实验内容,减少生产验证型实验,增加设计型及开创型实验,以学生自行设计、教师把关,学生通过分工、合作、交流、商讨,构建完整的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设计,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通过实习基本熟悉制剂与调剂方式、方法,基本掌握生产工艺流程,进一步增加对科研过程的系统了解,弥补及补充校外实习基地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设计创新的机会。

2.5 源于实际,反映实际

将现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以片剂、注射剂、软膏剂等几种剂型实际生产流程进行安排[9],配以取材于制药厂的厂房立体模型,展示药厂生产车间的整体外观、布局,以生产流程图反映工艺的流程、管线的布置和设备的外部结构等。通过实物与模型,使学生对生产物流走向一目了然,两者对照学习,加深理解。同时,按照生产流程,在工厂实地录制片剂、注射剂、软膏剂生产装置,制成专题录像片,再现制药装置的真实形象,各种设备的内外结构、制造、安装过程,弥补模型只静不动,只观外观不见内部的不足,通过反复观看,随时提出问题,可避免在企业参观时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将检修更换下来的设备制成可让学生动手拆、装的实物机,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要求。

3 结 语

校内联合实验基地的建立可以补充校外实习基地的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设计创新的机会,为教师的科研成果提供了中、小批量工业生产的中试条件,有力的支持教师科研成果的进一步完善,同时又可以从科研中试生产中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弥补联合实验基地教学经费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基地的专业生产实习,可以及早接触到超前于社会生产的高、新技术科研成果,营造浓厚的科研实践与社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学校气氛,创建具有良好氛围的创新教学环境。对于提高我院制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英,邱丽颖,汤鲁宏,等.制药工程专业的建设与改革[J].广州化工,2009,37(8):226-227.

[2]欧阳臻,宁德刚,徐卫东,等.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和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6(5):71-74.

[3]梅建凤,王普,徐敏.制药工程专业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高等教育,2007,95(3):48-50.

[4]潘娅.理工大学药剂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09,37(1):147-148.

[5]张业旺,刘瑞江,李红霞.制药工程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维护[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4):155-157.

[6]邓胜松,朱慧霞,姚日生,等.制药工程专业产学研教育模式研究[J].药学教育,2006,22(4):1-3.

[7]冯书晓,刘振,李小莹,等.制药工程专业大型综合性实验的开发与实施[J].药学教育,2009,25(1):53-55.

[8]颜范勇,刘冬青,王兵.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建设与学生素质培养[J].药学教育.2008,24(2):48-49.

联合培养基地 第9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业科技也在不断地发展, 所以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极为强烈。因此,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当前农学专业最主要的任务, 实习基地作为实践的场所, 其构建也是学校最为重视的项目[1]。校企联合是当前较为有效的实习基地构建模式, 在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就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企联合在农学专业实习基地构建上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2 校企联合视域下中职农学专业实习基地的构建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技术性型人才的培养

农学专业本身就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 学生通过在实习基地亲自动手实践, 不仅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在培养其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上都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可见实习基地的构建是农学专业教学中技术性人才培养的关键。

2.2 有效提升农学专业就业率

实习是学生最先认识社会的开始, 实习基地不仅是培养学生技术知识的场地, 也使学生能够将课堂理论知识进行落实。学生只有掌握了实际的工作技能、积累足够的经验才能够在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也能够使中职院校农学专业的就业率得到提升。

2.3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能够实现高校和企业共同发展

学校通过企业所给予的实习平台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 也为企业在发展中提供优质人才, 学校的优质教师以及科研成果都能够为企业所利用。与企业联合构建实习基地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技术, 使企业走向良好、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经之路。

2.4 进学校教学模式的转变

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构建实习基地, 使农学专业在教学中对社会的需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在教学中能够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模式[2]。检查农学专业教学中的不足以及课程设置的缺陷, 确保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合理性, 使人才的培养能够符合社会实际需求。

2.5 促进学校发展

由于现今社会中, 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 发现单位的实际工作内容与自身所学的知识技能有很大差别。因此校企联合构建实习基地使学校能够直观的看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 使学校在教学中能够结合实际, 在人才培养中做出相应改革措施。例如:在人才培养战略方式上、在技能培训的侧重点上都应加强改革力度, 促进学校自身发展, 提高学校的影响力。

2.6 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有了人才才能够快速发展, 人才是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出来的, 与学校联合构建实习基地无疑是为自身培养提供人才最快速、有效的方式。企业能够直接对学生进行考察, 针对学生自身能力水平有针对性的培养, 使学生毕业后就能为企业效力。

3 校企联合视域下中职农学专业实习基地构建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积极性不高

现今有很多企业都认为接收学生来实习, 会给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干扰, 人数的增加给企业的管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又需要为学生提高优质老师, 使得企业在日常生产中不能够顺利运营, 又要为学生提供场地。因此, 企业对此积极性不高。

3.2 院校实习经费投入有限

由于农学专业对技术性要求较高, 各个中职学校也认识到实习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实习基地的建设开始逐年增加,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3]。所以, 在现今中职院校农学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受到限制, 实习时间较短、去不了优秀的单位进行实习, 影响着实际教学成果的质量。

3.3 实习基地管理措施不当

由于实习基地人员多、且复杂, 如果在管理中缺乏针对性、合理性不仅会给企业造成混乱, 对学生更是有着负面影响, 企业的发展与学生实习的质量上都受到影响。因此, 在管理中应制定有系统且完善的管理模式。

3.4 缺少综合性教师

由于在很多中职院校以及企业单位中, 在农学专业上既有高技术又有高知识理论水平同时又兼具教学能力的人才非常少, 指导老师的综合能力水平有限, 教学任务不能够按照计划执行, 所谓的联合培养策略也只是走走形式而已, 因此实际实习过程中不能够达到预想的成效。

3.5 受多种因素制约, 实习质量不高

由于受到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企业积极性差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因此在实际实习过程中没有太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学习, 单位以自身利益为重不能够为其提供太多的操作平台, 只是更多的带领学生去参观, 并没有实际技能指导, 使学生在实习中没有学到真正的技能知识, 失去了实习的意义。

4 校企联合视域下中职农学专业实习基地构建的策略

4.1 从企业利益出发增强企业积极性

学校要加强对企业的调研, 抽取优秀教师并在企业运营中进行检查, 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指导, 为其发展贡献力量。安排学生从事一线工作为企业生产作出贡献。减少企业在构建实习基地项目上的偏见。企业与学校之间要互相吸取优势, 互相促进其发展。从企业的利益出发, 真正调动其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的积极性。

4.2 加大院校实习基地的经费投入力度

从目前学校的自身情况来看, 能够从学校自身来抽取经费进行投入的费用少之又少。中职院校可以向地方政府寻求帮助, 力求得到政府在政策上对实习基地建设项目上倾斜, 放宽制度加大优惠力度。另一方面可向企业进行求助, 多方面进行资金筹集。除此之外, 还可以多校联合的方式, 加强与别的学校之间的联系进行合作, 缓和自身投资的压力。

4.3 制定完善的管理政策

根据实习基地的具体情况以及农学专业特点, 以及农学专业的教学要求和目标, 基地建设的条件、原则以及要求等制定出合理规范的管理标准, 为企业以及学校在管理中有制度可循。

4.4 综合师资力量的培养

加强综合性教师的培养, 首先学校要在教学模式上改革, 就必须打造综合性优质教师。例如:对农学专业现有教师进行编制, 将技术能力强的、知识理论基础强的以及教学能力强的进行合理安排, 加强对教师欠缺之处的培养。学校也应多加强引进社会优秀人士来实习基地进行现场指导, 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有利, 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性。

4.5 建立监督管理机制促进双方发展

建立校企监督管理机制, 确保双方能够共同提升基地的管理水平。例如:对在基地实习过程中的学生以及带队教师进行调查, 收集各方的意见, 对工作中的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定期与企业之间举办研讨会, 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以及企业代表共同进行, 对双方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 以提高企业发展与学生实习质量为中心。确保合作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双方的发展。

5 总结

农学专业实习基地构建不仅是学校培养实践性、技术性人才的需要, 更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需要[4]。实习基地的良好构建直接影响着学校发展, 而校企联合构建实习基地对学校人才培养以及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对企业来说也是使其快速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因此企业与学校联合构建实习基地在对农学专业教学中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何艳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农学专业课课堂的趣味性[J].成才之路, 2013 (03) :80.

[2]熊利芝, 段解清, 刘志雄, 费讲驰, 何则强.校企联合指导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初探[J].教师, 2013 (32) :97-99.

[3]李寿田, 钱剑林, 唐蓉.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六园一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 2013 (14) :30-34.

上一篇:长三角产业转移下一篇:问题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