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竞争范文

2024-05-17

高校竞争范文(精选12篇)

高校竞争 第1篇

1 地方高校面临的竞争态势和竞争环境

目前, 我国有1000余所高校, 其中地方院校占大多数, 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着很多的先天不足和后期积累的劣势。随着教育的全球化, 国外教育机构的不断渗透, 地方院校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双重压力和挑战。

随着高等职业技术的迅速发展, 同时也给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带来不小的压力和挑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产物, 也是社会职业岗位分化发展的结果, 它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 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的。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很大的发展, 实用性成为高职人才的重要特征。大批以技术见长的高等级职业技术人才涌入社会对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够成了很大的威胁。

地方高校在招生、就业等到方面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与问题。在招生过程中, 首先, 一所高校失去了生源, 也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空间, 地方高校生源组织已成为当前地方高校领导层高度重视的战略研究问题。由于我国近几年的不断扩招, 地方高校的生源严重不足。其次, 地方高校的知名度不够, 在生源的招收过程中, 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在就业过程中, 首先, 由于学校的名气不大, 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特别是一些地方院校盲目攀高, 在专业设置方面照搬其他学校“大而全”的模式, 人才培养上没有自己的特色, 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其次, 地方大学的毕业生对自身择业的期望值过高, 很大毕业生大多希望找到工资福利待遇比较好的单位, 而对容量大的私营企业、小企业和基础服务行业普遍不感兴趣, 这也给地方大学的就业带来困难。

2 地方高校面临竞争和挑战的发展及对策

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 地方院校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科学地规划办学定位, 对于地方高校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不同的层次上办出自己的特色, 为地方服务, 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才能化劣势为优势, 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强大的压力和竞争中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2.1 合理定位, 确立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意识, 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

地方高校要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 利用区域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办学, 不仅能为当地经济服务, 而且还可形成自身特色, 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能更好更快地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 体现应用性, 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招生计划的制定、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和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等方面可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 使之更加科学合理, 从面培养出切实需要的人才。

2.2 特色学科建设, 立足区域经济, 走创新发展之路

以特色取胜已成为高等学校一种策略共识。尤其是地方高等学校, 特色策略更是其身竞争力的关键。而特色学科是特色高等学校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一所地方高等学校有一批独具特色实力的学科或学科群, 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学校建设, 首要的工作是抓学科建设。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然具有多样性, 但学校的办学特色最根本、最核心的体现还是在学科建设上, 特色学科建设正是创建办学特色的关键之一, 只有以特色学科建设作为突破口, 带动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 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本校的特色, 增强本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所高等学校尽管综合实力不是很强, 但只要拥有几个特色学科, 在学术上、技术上、人才梯队、支撑条件、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上独具特色, 其学术地位和办校优势、学校的声誉就会名声远扬, 其办学特色也会在几个重点特色学科的建设上凸显出来。因此, 特色学科建设是地方高等学校办出特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2.3 培养应用型人才, 提高学生的技能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地方高校来说, 教育质量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 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功与否。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 这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澳大利亚的科技大学等应用型大学以面向职业、产学结合、强调应用取得了极大发展。地方高校可以利用当地的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 提供仿真的成长平台, 优化实践教学条件, 系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创建优质实践教学平台, 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地方高校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在科学的发展中合理定位, 各具特色, 提高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我国高校教育的大众化、全球化, 地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如何在竞争的环境中找准定位, 发挥优势, 服务地方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前提高校核心竞争力论文 第2篇

论文摘要: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挑战和知识全球化的态势,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高校转变传统办学的方式,在变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本文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界定出发,提出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剖析了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各要素的特点,并分析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论文关键词:高校 核心竞争力 内涵 要素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挑战、技术的爆炸和知识全球化的态势,高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高校转变传统办学的方式,在变革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高校改革转型的关键点,也是现代高校发展的关键。高校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识别和培养本校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认识竞争要素,培养并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在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其各项资源基础之上的,而高校的资源是指高校所拥有的所有则可以用来提高高校竞争力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等等。它们既是一个高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又是形成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以这些资源为基础,通过有效整合利用,形成高校的特色力、管理力、学习力、创新力及文化力五大核心能力,构成了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核心竞争力直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等核心功能的发挥。

首先,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不仅仅指高校的基础资源,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基础资源之上通过整合资源后产生的核心能力体系;其次,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以这些资源为基础,通过更好地发挥人力资源、学科资源等资源的优势,发挥高校的竞争优势;再次,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带来的价值是隐性的,是一种长期的、综合的、全面的价值,这种价值的目的是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取得学校和社会的双赢;最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要保持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创新。这就要求高校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创新中保持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为:高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取得可持续的发展,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形成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和持久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二、构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由高校的特色力、管理力、学习力等要素构成,高校的办学特色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构成部分,是一个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力求发展的基础。高校应根据自身所拥有的行业特色或学科优势,加强建设特色专业学科,提高科研能力,建立自身特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以高校的特色专业为核心通过产生和整合更具有竞争价值的知识来提升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水平。高校的管理体系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系统,高校的管理能力指高校管理者组织、协调学校各项事务的能力,它表现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及模式、组织结构、管理政策措施、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管理力所具有的协调、组织的作用是高校实现高效核心竞争力的保证,是促进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良好的管理需要建立完整的制度和规范,以此作为大学创新与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保障。高校的学习力是高校为了形成其核心竞争力,围绕信息和知识采取认知、传递、整合等行动的能力。学习力具有很高的独特性,能将学校从外部获得的知识和学校内部的特色相结合。将二者整合后的成果转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增强教学的价值和功效,提升学校的可持续核心竞争力。高校要保持自身持续的竞争力,创新能力要不断地加强,必须具备创新的知识平台和信息平台促使知识不断扩展、延伸;必须加强高校成员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促使其拥有创新力并在变革中增长。高校要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优势,就必须不断在高校办学理念、管理体制、知识及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拥有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的能力。高校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内涵,因为高校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凝聚人心以实现大学和个人自我价值、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无形力量和资本,是在高校独特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中,经过高校不断努力实践所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风格及传统习惯的总和。它是高校经过外部影响及历史沉淀而逐步形成的,凝聚在校园精神、校园文化、行为习惯、管理风格、教风和学风之中的特质。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体系中,文化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灵魂,能为其它核心能力提供肥沃的土壤和文化氛围,有助于学习力的形成和提高。学习力是创新力提高的基础,没有很强的学习力就无法吸收利用获得的知识和信息,就无法创新。创新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发展动力,没有创新就难以保持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动态发展。管理力是“润滑剂”,使其它能力有机结合,并组织、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之构成一个各就各位、各尽其能的有机整体,进而提高高校资源利用效率,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特色力是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由其它核心能力共同作用形成。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文化力形成的土壤里发展,以学习力为基础,将创新力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通过管理力对各要素进行协调整合,最终外显为高校的特色力,从而形成领先优势,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高校的不断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促进高校的不断改革和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结语

现代意义的高校在中国出现已逾百年,人类社会也已跨入崭新的二十一世纪,走进新的历史时代。然而,我们的高校在自身内涵的建设上却似乎与现代标准还存在相当大的距离,现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缺失恐怕是当今中国高校更深层的忧患,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高校能否培养出具有现代气质和人文精神的学生、人才和公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我们只有认清发展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严峻性和长期性,才能使我们的高校在各种压力面前认清自己,才能在逐步认识中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继青,邓薇.大学个性与大学核心竞争力.教育理论与实践,,(3).

[2]成长春.赢的未来: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实践研究 第3篇

摘 要:目前,中国高校发展已经从粗放式规模发展转化到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开展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城市高校作为地方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与所在城市的特殊关系,使得城市高校的内涵式发展与部属、省属高校相比有较大的约束性。同时,由于城市大学本身与城市的特殊关系,如果大学与城市的关系处理得好,对于城市大学有着很大的发展优势。

关键词: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学校特色

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并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其核心竞争力。高度重视并努力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城市大学由于其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其核心竞争力除了与其他大学有相似点,也有作为地方高校的特性。本文主要以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对湖北省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进行归纳,并以武汉商学院核心竞争力培育实践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一、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

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城市大学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的有机整合和整体和谐所体现出来的特色、优势和能力。一所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集中体现了其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第一,高校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积累性技能和学识,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高校内部的、可使其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第二,高校核心竞争力以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消费者(社会、家庭、学生)的需求和用户价值性作为自身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的目标;第三,高校核心竞争力作为大学的生产力、管理力和文化力,它是通过对大学的一系列资源、指标的有机整合,使其在同类中脱颖而出,获得持续竞争的优势与能力。

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促进城市大学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在助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点:第一,独特性。高校核心竞争力是特定高校的特定组织结构、特定文化、特定群体综合作用的产物,是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高校个性化的产物。高校核心竞争力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且是一种竞争对手在短期内无法超越、模仿、借鉴的优势和能力。第二,过程性。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核心竞争力要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反复的验证,有时候还有反复的过程,确定的目标可能难以形成,从而改变发展方向,寻找新的突破点。所以说,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不断发展,不断总结形成的。第三,渗透性。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发展的中心,学校围绕核心竞争力进行各项工作。但在不同的高校,相同的核心竞争力,其发展措施是不同的,因此说,核心竞争力具有溢出效应。高校既可以在核心竞争力发展,也可在与核心竞争力相关的方面开展研究与努力,其效果一样对学校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些发展,最终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第四,可变性。核心竞争力在不同高校有不同的表述,相同高校不同时期核心竞争力也有不同的定义和目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虽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反复的过程,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高校核心竞争力也会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结束,其价值也随之消失。因此,高校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优势和能力,高校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核心竞争力的“更新换代”。

二、湖北省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总体分析

城市大学作为大学的一种独特形式,由于其独特的管理体制,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与其他类型高校不同的境遇。以下对湖北省城市大学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情况进行研究。

(一)湖北省城市大学概况

从举办者角度看,城市大学属于我国“地方高校”的范畴,但其举办者系城市人民政府,“市属高校”的称谓即缘于此;从管理者角度看,城市大学的行政管理者仍然为省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在行政管理上均属于“省属高校”;从办学者角度看,城市大学的主要领导在实践中主要由举办城市的相关权力部门按照组织,人事程序选聘、任命,这体现在每一年度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高等学校名录”中的“主管部门”栏目,亦即体现在该“名录”中,城市大学的“主管部门”均为“市(州)人民政府”。为避免歧义,本研究采用“城市大学”概念,涵括了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含自治州)以及省管市等各级城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院校、专科层次的高职高专学校等不同办学层次。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城市大学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大学内质中支撑大学发展的竞争优势,使城市大学在竞争中取得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系统。按照这一界定,根据湖北省教育厅公布的有关官方统计数据,目前我省32所“省属本科院校”(这里的“省属本科院校”正是从管理者的角度界定的)中有4所城市大学,56所“高职高专学校”中有18所城市大学,还有两所“成人高校”也属于城市大学的范畴,涉及武汉、黄石、荆门、黄冈、十堰、襄阳、恩施、荆州、鄂州、仙桃、随州、咸宁、潜江、宜昌等14个城市。

鉴于专科教育的特殊性以及其与本科的差异性,本文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主要以本科院校为例进行阐述。

(二)湖北省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发展综述

城市大学由于其主办者的特殊性,城市大学与城市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也离不开所在城市,因此,城市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主要是协调好与主办城市的各类资源,提升自身水平,形成自身特色的过程。

1.服务定位上突出城市特色

在湖北省四所城市大学的发展定位中,都特别突出地方性,并凸显与城市的关系。江汉大学在服务面向定位上确立为“主动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立足武汉,面向省内外”;湖北理工学院的发展定位为“立足鄂东南,面向湖北,辐射全国,重点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武汉商学院的服务定位为“立足武汉、面向湖北、面向基层、面向服务业,突出商科教育特色,把学院建设成合格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荆楚理工的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基层,研究基层,服务基层”。endprint

从以上各城市大学的服务定位可以看出,城市大学的根基是所在城市,如果城市大学脱离这个根基,城市大学其实就是脱离了根本,其发展就会遇到很大问题。为此,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城市大学如何与所在城市处理好各方关系,从城市大学来讲就是要如何整合城市资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对湖北省四所城市大学的分析我们发现,培育城市大学对城市资源整合力要处理好城市与大学的关系,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处理好城市大学与城市政府之间的关系

由于大学所在城市政府是城市大学的主办单位,为此,大学与城市政府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大学的发展。首先,城市政府是城市大学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城市政府不仅控制着城市大学的经费,而且大部分控制着城市大学的人事任免,城市大学发展的土地等重要资源,为此,城市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种管理主要体现在城市大学的人、财、物方面;但是,城市政府对于城市大学的事务管理由于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又不能过多干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高等教育管理权限在省级政府相关部门,市级政府对高等教育事业没有具体的管理权限,为此,城市大学的教育事务还是受省教育厅管理,这样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怎样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很微妙。

(2)处理好城市大学与城市企业之间的关系

城市政府之所以办一所城市大学,其初衷是为城市发展服务,这种发展不仅是教育方面的考量,更是经济方面的考量。一些城市大学,特别是某些城市只有一所大学的城市大学,这种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密切。当然,在某些大学数量很多的城市,城市大学不一定能够获得更多的企业资源。但是由政府控制的企业还是尽可能会将相关业务以及相关科研提供给城市大学。为此,城市大学与城市企业之间会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3)处理好城市大学与市民之间的关系

城市大学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就要提供高水平的社会服务。因此,如何让城市大学与城市市民和谐相处,融为一体,尤为重要。这种共生的关系体现在,城市大学要提供其资源供市民使用,比如在武汉市,市政府提出了大学之城、图书之城等计划,这些计划都和高校有着密切的联系,高校的资源与社会供享,社会资源提供高校共享,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才能为城市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环境。

2.人才培养打造创新应用

目前我国的高水平大学中没有一所城市大学,城市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也不多见。造成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城市大学大部分本科办学历史较短。由于历史短,造成了其办学水平相对不高;其次,城市大学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应用型,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是城市大学与生俱来的基本职能;最后,城市大学平台相对较小,难以引进高端人才。为此,城市大学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还是注定以应用型为期出发点,特色作为其取胜的法宝。

湖北省城市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可以反映该类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江汉大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为“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武汉商学院“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业型高级专门人才”;湖北理工学院“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荆楚理工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为“以‘丰富其知识、文明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人才培养理念统领育人工作,立足基层、依托行业、面向社会,构建‘社会大课堂,逐步探索完善‘立足基层、志在高远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立足基层事业,追求卓越人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3.学科专业建设以特色谋发展

城市大学作为中国大学的后起之秀,其发展历史都不是很长,为此,相对于其他类型高校,城市大学高水平不多。在师资建设方面,高水平的师资,如院士、长江学者等不多,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很少;在人才培养方面,拥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城市大学也是鲜见。如果以湖北城市大学来看,这些条件都没有。但是,作为城市重点投资的大学,城市大学在其学科发展上体现的不是高水平、高层次,而是特色发展,谋求的是以所在城市为发展基础,开设新、特专业,发展特色方向,目前来看,湖北城市大学在这方面做得还是很好。

武汉商学院坚持“与服务经济共进,与行业企业共赢”的办学理念,瞄准“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的目标,重点打造了商贸、旅游与酒店管理、烹饪与食品工程、机电与汽车服务、信息技术、应用艺术等六个特色专业群,建设了一批行业知名品牌专业,赢得了“学校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社会赞誉。

荆楚理工以中国特色基层型大学的特色办学思路,创造了“跨越式发展机会”和“特色培育现实途径”。以领域性学科建设为龙头、“双学院运行”的办学思路为教学型本科院校开展优势学科领域培育和特色团队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双学院运行机制”指的是,在常规教学型学院基础上,建设“以领域性特色学科为龙头”的特色学院,构建以研究型特色学院引领教学型学院建设的“双学院制”运行机制。这种“双学院制领域性学科建设机制”比较符合地方大学的实际情况,使之既继承了传统教学运行模式,稳定了教学型教师队伍,又积极开展了“协同创新”,共享社会人才等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推进领域性学科与社会化团队建设,促进面向基层社会经济改革发展需要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化人才培养。

三、个案研究:武汉商学院核心竞争力发展实践研究

武汉商学院作为一所市属本科院校,能够从一所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其最大的优势并不是其学科优势,也不是科研优势,而是特色优势。该校的部分专业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开创性。比如说马术学院的“赛马产业管理”“马术运动与管理”等专业都是具有创新性的专业。再如其烹饪专业,学校现有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20人。在具备合格的办学条件下,这些特色的凝练是该校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升本中获胜的关键。下面就对其几个特色进行深入的解剖,以进一步理解其核心竞争力。endprint

(一)面向服务业开展专业建设,打造特色专业品牌

1.立足服务业促发展

长期以来,武汉商学院始终坚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致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初步形成应用型办学特色和优势,为在更高层次上转型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汉自古就是商业重镇,是全国重要的商业中心,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2011年,湖北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超过4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湖北省、武汉市将迎来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期。2012年初,国家领导人在湖北省视察,谈到推进经济发展问题时重点提到“服务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和催化剂”“要努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国务院出台《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较2010年都要提高4个百分点,成为三大产业中比重最高的产业;而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开发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将我国人口多的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武汉商学院坚持“与服务经济共进,与行业企业共赢”,以建设“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为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服务业类专业为主要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工作过程定课程,根据岗位要求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验质量,努力做到“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以“学校有特点,专业有特色,学生有特长”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学校按照“坚持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

思路。

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主动适应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需要,围绕武汉“服务业升级计划”,调整设置首批升本的六个专业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其中,物流管理对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对接现代商贸业,体育经济与管理对接体育产业,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对接旅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汽车服务工程对接汽车服务业。学校将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新专业。其中尤其以烹饪、赛马等专业为其特色。

2.创特色专业显优势

与武汉市其他高校成熟学科相比,武汉商学院的学科专业发展相对薄弱,如果紧跟其他高校专业发展,该校也许永远也难以做到独立鳌头。为此,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历史及其特点,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基础上,大胆改造传统专业,积极开创新兴专业,通过特色展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目前,学校建有烹饪工艺与营养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酒店管理等湖北省重点和教改试点专业7个,物流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物流管理、社会体育被列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建成了一批行业知名品牌专业。

学校升本后,按照“坚持差异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满足社会需求”的学科专业建设思路,主动适应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需要,围绕武汉“服务业升级计划”,调整设置首批升本的六个专业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其中,物流管理对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对接现代商贸业,体育经济与管理对接体育产业,酒店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对接旅游、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汽车服务工程对接汽车服务业。学校将紧扣地方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增设新专业,争取到2017年本科专业达到20个左右。对于一些与本科专业无法衔接、而又有特色的传统专科专业要继续办好,巩固品牌。

(二)“双师型”队伍建设形成鲜明特色

学校以提高素质和优化结构为重点,积极倡导“理论教师技能化、技能教师知识化、公共课教师素质多元化”“既能坐而论道,又可起而力行”是学校师资队伍的一大特点,学校现有中国烹饪大师、中国烹饪名师20人。

学校先后实施“双师”素质和“培硕、培博工程”,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学校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55人,占专任教师的55.76%;

实施教师企业锻炼计划,近年来,选派72名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实践,逐步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实施“绿色通道”特殊人才引进工程,从行业企业引进餐饮、动漫、休闲体育等专业人才15人,不断满足教学需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兼职教师库,积极推进“双聘”制度,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的比例逐年提高。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取得明显进展

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建设为龙头,特色专业对接优势产业;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学习领域对接工作过程;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人才培养对接企业需求;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专业教师对接行业大师、名师;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实习实训对接生产场所;以考评机制创新为保障,能力考核对接职业标准。

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中,“循岗导教2AB”“三线并行两层深入”“项目导向工作室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及“梯级模块递进”“双证融通”“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的改革,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促进了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广泛参与国家、行业重大实践活动相结合。近年来,学校数千名学生成建制地服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运会和中国南极科考、全国“两会”等重大会、节、赛事活动。特别是2008年,303名师生被选拔成为“奥运厨师”,服务北京奥运会;自2009年第26次南极科考以来,学校连续四年共派出10名师生承担南极科考服务工作,让武汉商学院的旗帜出现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学生连续六年参加全国“两会”服务工作,获各方好评。学校志愿者协会被共青团中央、中国志愿者协会授予“第八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类竞赛,无论是宴会摆台、烹饪技艺、形象设计、动漫制作、机电制冷、汽车服务这样的专业竞技,还是英语演讲、计算机技能、体育舞蹈、龙舟大赛这样的素质比拼,我们的学生都是捷报频传,近5年共计取得60多项团体、个人冠军、金奖的好成绩。

(四)产学研合作紧密,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按照“行业企业全程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全方位服务行业企业”的思路,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成立产学合作工作委员会,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服务社会的长效机制。产学研合作日益深入,政、行、企、校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学校先后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农架林区等地方政府,与沃尔玛、索迪斯集团等世界500强,与东航武汉公司、江通动画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124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探索了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如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开办校企全方位合作订单班,实现校企共建专业、课程、教材、师资、基地;与武汉东方神马实业公司组建全国高校首个马术学院,开展办学、育人、就业“三项合作”;与东风乘用车公司组建风神武汉培训中心,为其培训销售与技术服务人员。学校还面向职业院校进行服务业师资培训,面向社会开展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面向国际传播中华饮食文化,面向区域推出地方特色菜品等,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刘晖.转型期的地方大学治理.博士论文.厦门大学,2007.

注:本文为湖北思想库课题“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立项号HBSXK201406.

高校竞争 第4篇

一、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格局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的竞争态势面临巨变, 包括:竞争平台的公平化、竞争对手的多样化、竞争环境的互联网化、竞争程度的激烈化。主要有:竞争格局的变化:高等教育的竞争环境将更加开放与公平;生源的变化:总体生源下降;时代的变化:高等教育进入以“互联网+”为特征的产业时代。

二、民办高校的生源竞争策略

高等教育的竞争环境改变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信号。对于民办高校而言, 我们将面对更强劲的竞争对手、更多元化的竞争格局。招生固然是这一竞争中最直接的反馈, 但其本质还在于不断提升民办高校自身的办学实力与办学特色。

(一) 专注应用型人才培养, 构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 要想在新的竞争环境中赢得与公办高校同等地位,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构建自身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选择, 而其突破口在于专注应用型人才培养。如此, 才能解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失调的问题。当前, 民办高校普遍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 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与模式, 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具话语权。

(二)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专业建设, 打造民办高校的特色之路

关注国发[2014]35号文件, 以及上海、浙江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实施方案, 我们发现, 招生录取政策另外一个重大的变革是, 高中不再分文理, 投档模式由原来的按文、理科投档, 逐步改为按专业 (或大类) 投档, 而这一变革是与取消录取批次配套而行的。实质上, 这一政策为各类高校提供了在大平台内竞争中的突破点。对民办高校而言, 要在专业布局上更加贴近和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譬如,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在专业设置上推行“逆向革命”, 即:把传统的“学科→专业→专业方向→就业”变为“就业岗位→专业方向→专业→学科或跨学科”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这里, 岗位需求是出发点, 社会需求是原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自身专业特色, 以特色专业抢占市场, 是在“红海”竞争中辟出“蓝海”的重要策略。

(三) 建立整合营销传播体系, 树立学校品牌促进招生

在新的竞争市场中, 招生部门就好比企业的营销与销售部门, 高校应该以品牌建设推进招生, 采用市场营销的机制与手段去迎接挑战。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建立整合营销传播体系, 来树立学校品牌。

1.传播过程始于学生。这也是整合营销传播的重要特征, 即由外而内, 开始于消费者, 然后再回到品牌传播者, 以决定采用什么形式的信息和媒介来告知、说服和引导顾客或潜在消费者。锦城学院每年招生录取结束后, 都要进行招生宣传效果的问卷调查, 并已持续八年。通过问卷调查, 反馈出学生和家长希望学校主要宣传什么内容, 采用什么方式、什么媒体才是他们喜欢与信赖的。比如, 网络与新媒体逐步成为考生信息接受的主导, 这反过来指导我们次年的推广工作, 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进行内容的制作与媒体的选择。

2.采用各种形式与方法, 与考生及家长接触。整合营销传播采用各种各样的传播形式和所有可能的接触方式来作为潜在信息传递的渠道。我们所选取的接触点大致可分为广告、自媒体、咨询活动、公关关系。

广告:具体可分为两大类, 招生考试院下属专业媒介广告与大众媒体,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在这两类媒体中又都包含着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两类。专业媒体的优势在于目标客户相对精准、媒体信誉度高、提供信息点准确;而大众媒体的选择上, 我们侧重于近几年的影响力较大的教育类门户网站如中国教育在线、新华网教育频道、腾讯教育等。

自媒体:具体包括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当前, 自媒体中的微博、微信已经成为高校对外树立品牌、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也称之为“微传播”。其主要特点在于:用相对微小的传播力量传播微小的信息, 传播内容更精确, 传播方式更便捷, 传播渠道更精细, 传播对象更精准, 传播具有及时、互动、多级裂变性、覆盖范围更广的特点。锦城学院建立了校、系部、班级三个层次的自媒体传播体系, 成为信息发布、形象展示、公共服务、沟通互动的新平台, 拉近学校与师生距离的同时, 也缩短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咨询活动:更多的是一对一的传播形式, 是展示学校的最终端, 也是学校与考生家长直接接触的关键点。目前锦城学院开放的咨询方式包括:各类走进高中的咨询会、锦城校园咨询周、电话咨询、网络在线咨询以及新媒体咨询等。

公共关系:即学校通过各种活动的互动与高中建立直接的对接, 促进高校与高中的相互了解, 进而提升品牌促进招生。锦城学院通过整体筹划开展过假期高中行、感恩母校、志愿者走进高中等活动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传播要素协同发挥作用。整合营销传播强调一个品牌的营销传播必须“用同一个声音说话”。信息和媒介的协调对树立一个有力而统一的品牌形象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品牌推广需要导入形象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锦城学院也初步建立了详实的识别系统:统一的logo、统一的颜色、统一的服装、统一的回复, 使考生和家长迅速地将某校从众多的学校或者纷繁的背景系统之中识别出来, 形成一种积极的印象和认知, 这将会使高校在日益激烈的招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态势面临巨变, 而民办高校所面对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本文试图从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格局的变化和生源竞争策略两个方面, 提出和研究在新的环境下, 民办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形成对策, 应对生源竞争。

关键词: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招生策略

参考文献

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竞争力 第5篇

一、贫困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哈德(C.K.Prahalad)和哈默(G.Hamel)于 1990年在《 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撰文指出:就短期而言,公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决定了公司的竞争力;就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孕育新一代产品的独特技巧。之后各领域的管理专家都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进行过探究,综合他们的论述及观点,“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绝对优势,长时间立于不败之地应具备的独特能力,它具有整体最优、相对稳定、独一无二等特点。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指大学生在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在就业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基础上形成并在就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具有较强独特性、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与替代的知识与技能的总称。[2]对于贫困生而言,是指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在掌握扎实知识、娴熟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整合资源、创新思路、充分挖掘各种有价值资源后获得的持续竞争优势,通俗地说,是指他们获得并保持工作的本领,它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包括如下三点要义:一是心理健康、心态良好,择业观正确;二是基础扎实、专业突出,整体素质高;三是就业辅助资源相对丰富。贫困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综合性、独特性和持久性,是一种实现了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实践创新等最优化整合的综合素质;是一种在彰显个性竞争优势中不容易被对手模仿和赶超的独特能力;是一种综合知识与个体理念在实践之后留存下来的持久优势。贫困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提高,有利于发展其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其成功就业,更有利于扩大高校的影响力。高校在以贫困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抓手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下,使贫困生在接受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帮助中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新时期高校推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战略选择。

然而,作为一特殊群体,高校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

二、贫困生就业面临“三大矛盾”

(一)心理障碍多、自我信心低与职业定位理想化的矛盾

1.自卑。因出生低微、经历艰苦、外部条件比较差,使得贫困生特别羡慕非贫困生。如在个人消费上,非困生可以追随流行、紧跟时尚, 相比之下贫困生连基本的学费可能都是借来的,何谈时尚与前卫,自卑心里油然而生。

2.焦虑。心理上的自卑,直接引发对自身现在发展和未来信心的严重不足,尤其对未来找工作问题十分敏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任何把握,更担心会出现“毕业即失业”现象,然而他们又特别渴望获得学校与社会的认可,在极度的矛盾中更容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

3.自我封闭。在自卑和焦虑心理的作用下,贫困生只能独自默默承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长此以往,更不愿与人交流和沟通,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常常表现的很谨慎、很沉默,如此更加封闭了自我空间。

(二)成长基础弱、发展机会小与人才需求复合型的矛盾

贫困生大都出生社会底层和偏远落后地区,普遍存在着成长基础弱和发展机会小的现象,具体表现为:

1.基础差、起点低。很多贫困生所接受的基础教育较落后,在这一阶段,很多人学习的文化科目相对单一且不深入。如英语和计算机等学科,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大学前很少用过电脑,更谈不上网络应用了;英语也是,他们在中小学所学习的英语大多是“哑巴英语”,少有机会用英语和别人沟通过,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可想而知。虽然都是大一新生,但他们各自的基础是完全不一样的,贫困生需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补课”,而想把学科成绩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则相当困难。

2.时间少、实践寡。贫困生要想获得认可就必须首先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因此他们抱着“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

只读圣贤书”的精神,把时间都押在了学习上,极少参加其他活动,更不用说有的活动还要自己花钱。还有很多人,在大学阶段很多课余时间都在从事勤工助学、家教等兼职工作,没有精力参与学校集体活动,同时也失去了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机会,从而产生在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和实践能力上的“短板”现象,当个人能力得不到适时发展时,日后在求职中和人际交往中,应变、协调、表达等实践能力必然不高。

3.性格怪、圈子窄。因家庭经济困难,很多贫困生的心头都压着一块大石头,心理压力很大,加上没有时间发展特长和提高综合能力,长时间感受不到集体的好处和温暖,其性格将会更加孤僻和内向,缺乏自信,不愿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直接导致其生活与学习的圈子不断缩小,生存空间也会受到不断挤压而更加狭窄。

学习基础差、实践锻炼少、活动圈子小等等现状对于贫困生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其专业不精、能力不强、性格不好,这显然与当前高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不相符合的,这些也正是阻碍贫困生顺利就业的主要矛盾。

(三)经济条件差、社会关系少与就业成本偏高的矛盾

1.经济条件差、自身资源少。贫困生多数来自偏远地区或者城镇低保家庭,经济条件差、物质资本匮乏是每个困难家庭的共同特征。不少贫困生的学费是借来的,生活费是凑来的,快毕业时很多贫困生家庭早已负债累累。为了能顺利应聘工作,不仅要准备多份简历,还要购买服装,最好能参加各种招聘会,拿到各种证书。2009年初,《大连日报》的记者在大连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询问了十几个前来求职的大学生,他们都表示,为了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花费各种各样的求职费用都是值得的,而且求职过程中肯定是要花费的。其中有5名学生的求职成本费在3000元以上,2名同学的求职成本费在2000元以上,4名同学表示成本费在1000元以上,2名同学的求职成本费在500元至1000元,还有2位同学表示没参加过招聘会,对求职的成本没有计算,只有1名同学表示要自主创业,不会在求职中花费。

[4] 如此花销,对于年收入仅有两三千元的贫困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大开支,加之贫困生在能力、性格上的某些缺失,使得他们个体自身资源很不丰富,就业之路将更加艰难。

2.社会关系少、外围资源贫。贫困生都来自农村和城市下层,活动的圈子比较狭窄,并且他们周围的社会关系也都是处在社会底层的群体,所谓的社会关系也就是那些不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亲朋好友。因而,外围资源的相对贫乏使得他们在求职中几乎没有多少社会资源可用,和那些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背景的非困生相比,贫困生成功就业的概率将大打折扣。

三、化解“三大矛盾”,提升高校贫困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一)加强心理疏导,在提振信心指数中促进正确择业

择业观是指择业主体对择业目的、意义、方式、空间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由择业动机、职业定向,职业选择范围、途径及方式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5]择业观反映了择业主体对选择某种社会职业的认可、对职业的社会地位、工作待遇等最基本的判断。正确的择业观是成功就业的基础。是毕业生关于就业理想、动机、标准和方向的根本观念与基本看法,是毕业生走向人才市场寻找工作的先导。大学生就业难,贫困生就业更难。以此而导致的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加强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引导贫困生正确择业极为重要。

心理疏导,就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改变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也就是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达到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和清除思想障碍的目的。[6]心理疏导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如何有效贴近和走入人的心灵的路径,也是剖解贫困生心理障碍的一剂良方。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1.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和一般同学相比,贫困生学习基础差、心理自卑感强,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所以一直生活在阴影中,情绪低落,精神不振。对此,一方面从新生一入学起,借助集体活动、主题教育等形式帮助贫困[7]

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抵制不良情绪影响;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帮助贫困生客观评价自我,树立正确职业观,尤其是要在引导他们认清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前提下,树立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选准职业坐标,力争把自身的理想职业和现实需要密切结合起来。

2.克服焦虑、遇事冷静。未来的不可知、对就业前景的担忧、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是产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对此,首先要帮助贫困生克服“盲目求高、自卑、封闭”等心理障碍,将他们自身的优点适度放大,提高其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其次要引导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协调好自信、沉着与谦虚的相互关系,以冷静的心态看待和解决棘手的就业问题。

3.克服消极、勇于竞争。首先要树立“爱拼才会赢”的人生哲学,主动适应社会,积极拼取每一次机会;其次要树立“勇字当头”的就业理念,主动出击、知难而进、敢于竞争,勇敢地迈入社会和市场,广泛开辟渠道,积极推销自已,使得自己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赢得主动权、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提升就业能力,在构筑发展平台中拓展全面素质

1.以专业发展平台为基础,夯实专业能力

专业发展是学生个体的、内在的知识更新和专业技能增长的过程,是学生在学校越来越成熟的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程,主要包括专业精神的确立、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实验实训、见习实习等方面的内容,专业发展状况能直接反映出学生专业能力的高低。对于贫困生而言,专业发展水平是其将来安身立命的根基,而为贫困生搭建科学的专业发展平台将更有利于夯实其专业能力。

首先要在革新课程中渗透专业思想,为贫困生呈现出最具启发意义和引导作用的课程内容,为他们创造全面、系统、科学地了解学科知识的环境,向他们渗透最新的专业思想和专业发展理念;其次要在优化教学中融入学法指导,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并掌握方法,在学会知识中学会学习;第三要在加强实践研究中训练专业技能,通过广泛开展学科实践活动,在培训和提高他们专业技能中增强其参与意识、合作能力,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

2.以就业发展平台为核心,提升通用能力

就业发展平台是围绕贫困生就业而形成的教育平台,重点关注贫困生在就业观养成、应聘力提升和人际沟通力拓展等方面的发展,就业发展平台是贫困生就业通用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径。

一方面要加强就业政策、就业形势教育,引导贫困生理性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另一方要加强就业技术培训,针对他们没有就业经验和技巧,借助就业指导课、采取模拟应聘的方式加强就业技术培训,提升应聘力;还要采取诸如开展小组课题研究、组织素质拓展训练、进行团体心理辅导等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改善贫困生的人际沟通障碍、提高其就业通用能力。

3.以创业发展平台为延伸,打造创新品质

创业平台是指为推进创业活动建立的组织、服务和制度三者相互作用而共同构成的系统。[9] 创业平台体现了对于把创业理念、创业信息、创意策划和相关政策等创业资源的整合性,体现了为创业活动提供引导、培训、孵化和转化功能的承载性,它是创业者初始创业的试验田、是成功创业的前期演练、也是高校大学生拓展创业潜能的舞台、更是贫困生获得创业经验、打造创新品质的必经之路。

创业平台首先要做好创业课程的开设工作,通过定期开展创业选修课、必修课等课程,为贫困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创业指导;其次要研究市场需求、开拓创业项目,为贫困生梳理和提供有价值、可操作的创业信息;还要组建创业策划团队,指导、落实创业实践活动;最后建立创业者档案库,分析创业行为、提炼创业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创业者的创新品质提供科学指导。

(三)加大帮扶力度,在优化援助体系中增加就业砝码

在高校步入大众化教育,高校贫困生群体不断增加之际,高等教育成本也在不断提高。因而,通过加大对贫困生的帮扶力度,不断增加贫困生的就业砝码来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应该是当前有效缓解高校贫困生就业压力的重要思路。1.增加资助经费、扩大资助项目,为贫困生“输血”

摆在高校贫困生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贫穷、没钱,因此解决贫困生的实际问题就是及时给予切实有效的经济资助,为贫困生“输血”。高校不仅要在现有一套“奖、补、贷”的基础上增加资金发放量与发放面,还要放眼社会、面向企业寻求校企 “联姻”,探索校企结合、共图发展、多元多赢的合作机制,并以此为契机,开拓贫困生资助渠道,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2.加强励志教育、重构育心框架, 为贫困生“输智”

贫困生不仅在物质上需要照顾、支持,在心理上更需要关爱与帮助。育心的方法有很多,但其核心仍然是“励志”,沿着这个方向,一者可从现实出发,从贫困生的各种具体“心病”入手,通过心理咨询、社团活动等方法,帮助他们治疗心疾、重建自我,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二者运用诸如“成功之道”、“感恩之心”等主题教育,为贫困生进行系列心理辅导,增加高校育心、育人内容、创新或重构育心框架,为贫困生“输智”。

3.注重技能获得、建立培训体系,为贫困生“输技”

就业技能是指涉及就业工作相关的一些基本的技术、技巧,如生涯规划、技能证书、求职面试等。这些技能技巧既是一般学生的求职必备,更是贫困生成功就业的重要砝码。高校可以针对各年级就业困难群体,以政策指导、形势分析、信息服务、生涯规划、证书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一个分阶段、多层次、网络化、服务型的就业指导与培训体系,积极为贫困生“输技”。

参考文献:

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第6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高校图书馆;构建途径

在竞争非常激烈的信息时代,图书馆与不断出现的信息服务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其作为社会知识信息的中心地位受到强烈动摇和冲击。高校图书馆要想在新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其自身具备的其他单位组织所无法比拟的核心竞争力和资源优势。

1.核心竞争力与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

核心能力,又称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一种积累性学识,是组织所特有的、其他组织难以模仿的、能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综合能力。自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1990年于《哈佛管理评论》上发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以来,核心竞争力受到来自于管理学界尤其是企业管理的广泛关注,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这种研究热潮逐渐由企业研究扩展到其他类型组织的研究中。

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图书馆依据其所在院校的教学科研特点,在其长期发展与历史积淀基础上,充分挖掘与调动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优化整合所形成的独有的、难以模仿的竞争能力。这种竞争力表现为一种信息知识获取与传播的竞争力。构建与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图书馆迎接挑战的必由之路。

2.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增强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应该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顺应技术变革,观念更新等不断变化的趋势,充分运用现有资源为用户创造价值。国内学者对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与见解,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优质的服务。它们的有机组合是构建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1)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源是构成一个图书馆的基石,是实现高校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前提,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随着网络的普及,国家之间技术文化等多方面交流的不断加深,大量的信息资源成几何式增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信息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大量的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各个高校馆藏资源的重要部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吸引读者提高到馆率,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2)图书馆是为读者服务的部门,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本质,是一个对信息资源深层次利用,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贯穿各个部门,每一个岗位。高校图书馆服务竞争力体现在能否高效且最大化的利用现有的馆藏、人力、技术等资源,满足读者需求,为民者服务。服务更要有自己的特色,要能够在以促进高校科研发展的基础上创造知识服务产品。优质的服务是建立和谐的读者关系,提高办馆质量,促进图书馆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图书馆任何部门都应具备能够及时为提供读者所需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也是高校綜合实力的一种体现。

3.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途径

3.1进行特色资源建设

特色是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果高校图书馆没有“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特色资源,也就没有了该图书馆的竞争优势,没有了该图书馆的持续生命力。图书馆在进行系统性的信息资源开发中重点要建设特色资源,突出本校特色,突出专业特色,突出本馆特色,以确保馆藏的重心重点。同时也要避免千馆一面的馆藏建设的尴尬局面;而且还能把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投人到最需要的学术研究中,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特色资源是本馆特有的资源,它的内容新颖,学术价值高。有必要建立有存储意义,有实用价值,有需求的资源,对本馆特色资源分专业、分层次,有侧重的进行系统自主开发、存贮,以便更好地利用。

3.2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人是万物之本源,社会的主体,即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早在古代,就有“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的思想。在现在信息时代,产品的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企业的成长乃至整个国家竞争力的增强,都必将更加依赖于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人力资源。美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处于世界的第一,其真正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国家当如是,企业当如是,那么作为社会文化力的核心—图书馆更是当如是。在图书馆的服务中,图书馆员作为智力和知识的载体在图书馆生存和发展中成为第一要素,优秀的图书馆员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图书馆事业要发展前进,要在当今网络时代具有竞争力,加强人力资源建设,进行图书馆人力资源开发,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3.3努力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高校图书馆始终把“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传统服务理念。只有做好以读者为第一的读者服务工作,才会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同,图书馆的地位才能得以巩固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人员、技术和资源,最终还是要通过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来体现的。高校图书馆通过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了解读者的需要,与读者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并通过在整个图书馆范围内实行“以读者为中心”的战略来强化搞好这一关系,真正领悟到为读者服务,尽可能地满足读者需要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应提供精品信息,树立品牌服务意识,创立服务品牌,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魅力,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要。只有让读者感觉到查阅利用知识信息离不开图书馆服务,经常自觉来图书馆检索,咨询,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体现出来。

3.4营造良好的高校图书馆精神

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靠先进的管理模式、技术和特色馆藏资源,还要从高校图书馆的价值观人手,建立具有导向力、凝聚力、号召力的高校图书馆精神,即爱国、爱馆、爱人、爱书的精神。以高校图书馆精神锻造高校图书馆灵魂,培养高校图书馆价值体系,形成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努力培育优秀的高校图书馆馆长是高校图书馆精神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次,建设具备时代感的高校图书馆人本精神,要把精神文化融入于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人、凝聚人、激励人的积极性,使高校图书馆精神产生亲和力,以便更好地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当前图书馆管理中的热点问题,要想提高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必须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同时还要图书馆馆员改善服务。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都要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服务品牌,使高校图书馆成为新文化阵地,实施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使高校图书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常占辉.论馆员的信息素质与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4):132-134.

[2]赵文化.试论高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情报探索,2012(1):120-122.

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第7篇

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及其相关问题的分析, 必须着重阐释两个层面的核心课题, 即, 什么是高校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前者而言, 确定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外延, 有利于研究者明确本次研究对象中的核心概念;对于后者而言, 如何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就是探讨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

1、高校核心竞争力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本次研究中的核心术语之一, 但对于什么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却是众说纷纭不仅国外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观点, 而且国内的研究者也众说纷纭。下边引用一些有关高校竞争力内涵界定的语句供大家参考:

“学校可以视为专门生产学历的厂家, 教育机械 (包括各类学校在内) 可以视为一种工业部门———著名教育经济学家学者舒尔茨的观点。

“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 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以及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某一要素的效用凸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这是国内教育学者赖德胜、武向荣等人观点。

再如, 国内教育学者王继华等人认为所谓的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促进大学走向成功, 在大学竞争中走关键作用的要素”。

在此虽然不能列举全部有关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界定, 但是, 从上边的引用中却可以明确这样的问题:首先, 教育经济学家学者舒尔茨认为高校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地方, 而且它还具有其它多维的属性。因此, 任何一所高校都必须面对彼此之间相互竞争的问题。其次, 有些研究者认为赖德胜、武向荣等人关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界定是基于“能力整合”角度进行的界定。而王继华等人界定则是基于“构成要素”层面的分析。最后,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可以基于多维角度进行分析与界定的术语。因为, 无论是前边的“能力整合论”, 还是后边的“构成要素说”都有各自的思考理由。

下边结合对相关理论的掌握结合自己的探讨感悟对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内涵进行如下的界定所谓高校核心竞争力就是各高校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 高校管理者通过对其所拥有教育资源的高效运用而产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2、界定缘由说明

之所以如此界定高校核心竞争力, 主要是缘于以下几方面的思考:首先,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与其处的竞争环境密切相关的。这也是说,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辩证的概念。而对于它辩证的分析则是缘于它所处的竞争环境。在各高校彼此之间的相互竞争中,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会出现彼此相互的转化。例如, 拥有科研能力较高的院校, 它可以凭借自己的科研优势却与其它院校进行竞争。因此, 科研能力就是其核心竞争因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当这一院校所拥有的科研成果与社会发展相互脱节的时候, 它的竞争力就会逐渐下降。因此, 这一院校就得重新确定新的竞争优势。其次,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个性化的竞争力量。例如, 相对于高职教育而言, 它主要是通过职业教育来获得自身的竞争优势。而相对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而言, 它则是以前沿的研究为核心竞争力。因此,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与其办学宗旨密切相关的一个术语。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重点剖析与阐释:

1、适应与转型

“适应与转型”是高校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众所周知, 任何一个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表现与产生都来自于它所处的竞争环境。在这种充满竞争的环境中, 高校不仅需要凭借自己的竞争力来获得充足的生源, 而且还要依赖核心竞争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 面对激烈的竞争环境, 各高校既要有适应的能力, 也要有根据竞争环境的发展及时转型的能力。适应与转型具有如下的关系:适应是转型的前提, 转型发展是高校适应竞争环境的个性化表现。因为, 任何一个高校, 任何一个研究者关注的并不是“高校核心竞争力”本身。而是关注高校是如何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并依赖它在激烈竞争环境中赢得自身的生存。

无论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还是其得以在具体的表现, 都离不开具体的竞争环境。因此, 适应与转型发展都是高校自身调整自己适应竞争环境发展的重要表现。在历时的层面上, 高校核心竞争力就是适应教育环境复杂化的一种必要手段;在共时的层面上,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就是以转型发展为核心的一中的客观行为。

2、借鉴与提升

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第二个策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借鉴与提升。虽然说各高校之间都存在着彼此的竞争, 但是, 相对于激烈的竞争而言, 竞争还只是存在于同类型的高校之间。即, 虽然说学术型的高校与综合型的大学之间也存在着竞争, 但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还远远没有学术型大学与其它学术型大学之间的竞争激烈;还远远没有综合型大学与综合型大学之间的竞争激烈。所以说, 在各高校彼此之间的竞争过程中, 彼此之间需要相互借鉴其核心竞争力形成的经验, 然后通过借鉴提升本身的竞争优势。从另一个层面分析, 这里所谓的“借鉴”是后边“提升”的基础;后边的“提升”是对前边彼此之间“借鉴”效果的客观验证。

这里所谓的“借鉴”是一种兼容式的借鉴。所谓兼容式的借鉴既包括各高校之间彼此的单维式借鉴, 又包括各自在共时层面上的多维借鉴。例如, 各高校之间只从课程体系构建层面上的借鉴就是其单维式的借鉴, 各高校之间从以课程体系构建为核心, 在课程体系开发、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的整合等综合层面上的借鉴就是多维的借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的层面上, 这里所谓的“提升”也是兼容式的提升。因为任何一个借鉴都可以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某一构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3、沿用与创新

沿用与创新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第三个策略内容。这里所谓的“沿用”是照搬式地运用其它的高校的先进经验;这里所谓的“创新”是指各高校对其所借鉴的经验有选择性的运用。

首先, 学科建设经验的沿用与创新。例如, 学科教学是各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因此, 在众多的职业性高校里, 彼此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 一般都以“做中学”为主要教学模式。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不同的高校却有不同的实施细则。即, 有的学校对此片面地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因为教学设施的限制, 使其“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出现了畸形发展的特点。还有的学校则与此不同, 但在借鉴这种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强调以知识掌握为核心的“做中学”。这种知识掌握为视角下的“做中学”, 既可以使学生的“做”能够有理论的指导, 又可以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检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因此, 它更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有的高职院校与前边两类院校又有所不同, 他们把“做中学”之“做”进行了分层次处理。既有针对知识理论内容的“做”, 又有针对职业技能的“做”, 还有针对学生就业需求的“做”。这些分层次的“做中学”, 不仅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而且还要具体的实践中形成了学生独特的职业技能, 从而在满足他们就业需求的基础上, 提升了高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4、特色与个性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其办学特色与高校自身与众不同个性的重要表现。之所以这样说, 那是因为:

高校核心竞争力与其办学特色密切相关。从宏观的层面分析,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以其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一种竞争力, 而学术型大学则与此不同, 它以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核心的一种竞争力。从微观的层面上分析,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与某一办学特色密切相关的。例如, 以旅游为核心的高职院校而言, 它重点培养学生与“旅游”相关的职业能力为主。

高校核心竞争力还与学生的个性密切相关。众所周知, 任何一个学生都具有与其他同学完全不同的爱好与职业理想。因此, 在他们参与的教学实践里, 任课教师应该以培养他们的个性化为教育教学目标。无论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 还是传统的素质教育观念, 都是以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核心目标的。

5、针对与综合

作为一种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策略, 它还必须坚持针对性与综合性的策略。所谓的针对性是指根据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薄弱环节, 采取有针对性策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所谓的综合性是指通过多个“针对性”的策略运用, 可以提升任何一所高校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例如, 针对管理效率低而导致的竞争力问题, 高校可以仅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来提升其竞争力;针对于高校核心竞争力其它构成因素都中存在竞争力低下的特点, 可以通过综合性的提升策略来使其整体性的提升。但是, 这种综合性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对针对性策略的放弃, 而是对针对性与综合性运用的辩证分析。因此说, 针对性策略也好, 综合性提升策略也罢, 都要根据高校在竞争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运用。

高校竞争 第8篇

关键词:高校,评估,竞争力

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来看, 目前还没有在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构成要素及评价指标体系等基本问题上达成一致, 也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分析框架。同时,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研究处于起步阶段, 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深入的、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体系, 这就限制了核心竞争力理论对高校发展的导向作用。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 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具体的评价分析四个方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体系。

一、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

1. 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高校长期发展中积累与积淀的成果, 需要各种基础资源的支持, 更需要对核心要素的有效整合, 是能为高校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与发展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并且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争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所带来的威胁的变动、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系统。

2. 从高校的组织特性与发展特点出发, 以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作为筛选评价指标的理论依据, 从高校对核心要素的投入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产出能力两方面, 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3. 采用较新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 将动态综合评价法引入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中。本文采用动态综合评价法的根本原因:一是该方法的评价思路符合高校发展的特点、核心竞争力形成与转换升级的特点, 能够更加合理、客观地反映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真实水平。二是该方法能够很好的拉开各高校核心竞争力水平之间的差异, 也是一种能较客观地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主要是采用各评价指标连续几个年度的数据构成的数据表来确定指标权重, 不含任何主观色彩, 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采用动态综合评价法, 对解决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含有较大主观性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4. 结合相应的评价结果, 从核心要素的培育与对策的可操作性出发, 从人力资源、学科资源及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几项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并强调对策的可操作性, 指明了在实施对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虽然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规范的研究体系, 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

1. 概念、特征等基本问题缺乏规范化研究。

从前文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 目前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等基本问题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并且概念的界定缺乏可操作性与可量化性。因而, 需要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规范化研究, 并强调定义的可操作性与可量化性, 这有助于实现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有效评价。

2. 不管是“能力论”、“构成要素论”、还是“核心要素论”, 对核心竞争力的阐述存在片面性。

高校核心竞争力并非是某种核心要素、或者是几种资源的简单加和、更或是少数几项能力的组合, 而是一个综合系统。因此, 在研究中需要明确的是, 决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对高校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 既包括物质资源、财务资源, 也包括具有能动性和管理能力的人力资源。

3.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研究相对滞后, 出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脱节的现象。

从前文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 目前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定性分析研究较多, 而具体的评价研究较少, 这就会造成高校核心竞争力识别、评价和培育对策有效性分析等工作无法进行, 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进一步完善产生一定阻碍。

三、建立评估机制, 促进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通过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分析研究, 我们了解到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性特征, 它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和竞争对手带来的威胁的变动, 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因此, 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阶段性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这对核心竞争力的升级转换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通过阶段性评估工作, 可以发现高校发展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这有助于高校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改正, 并有效促进高校不断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同时, 评估还可以使高校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明确竞争市场中的位置、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激励高校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水平。但在阶段性评估和完善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 随着高校间竞争的不断加剧, 竞争环境也在发生变化, 因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一定要结合实际需要, 保证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为高校提供持续竞争优势。因此,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结合实际需要和评价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 保证能够真实地反映核心竞争力。第二, 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 并使评估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科学的评价目标、稳定的评价机构和合理的评价体系, 对真实、合理地评价高校核心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有效的、制度化的评价机制能够激励高校稳步培育及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避免出现高校为了应付评估工作、或者是提高评估名次而做表面文章的现象。第三, 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工作不能自我封闭, 要随时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竞争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的成长, 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升级转换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同时, 各高校需要积极配合核心竞争力的评估工作, 为评估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积极配合评估调查、提供真实的发展数据等, 这不仅有利于各高校实现自身发展, 同时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具体的思路如下:

1. 以上内容虽然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构成要素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和构建, 但是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核心竞争力应具有不同的特征, 应该尽量实现分类评价。因为直接比较不同类型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容易造成高校盲目的追求扩张与提高“层次”的不良局面。因此, 在进行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同时, 应该继续分析研究高校分类问题, 将高校分类研究与核心竞争力研究结合起来, 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实践意义。

2. 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目前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研究。例如, 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和内涵、指标数据估算方法及计量单位等需要明确界定, 比如, 对不同技术职务的科研人员如何折算, 不同等级奖励对核心竞争力的贡献系数的确定等;确定指标筛选标准, 对指标进行有效性分析等。

3. 所需要的统计资料不健全、不系统, 指标原始数据的取得存在一定的困难。在选择评价指标时一个需要遵循的原则是:及时搜集到较为准确原始数据, 这虽然能保证数据的可得性与可靠性, 但是也约束了对指标的选择, 必然会出现一些能更好反映核心竞争力水平的指标因无法搜集到公开的统计数据来源而被排除的现象, 从而减弱评价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与合理性。因此, 为了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实践意义, 应健全教育统计机制, 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反映各高校发展状况的数据。

参考文献

[1]赖德胜, 武向荣.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研究, 2002, 270 (7) :42-46.

[2]夏仕武.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形成特征[J].江苏高教, 2003, (6) :131.

[3]刘向兵.大学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2) :143-148.

[4]王继华, 文胜利.论大学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教研究, 2001, (4) :83.

[5]孟丽菊.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概念塑型[J].教育科学, 2002, 18 (3) :59-60.

[6]马士斌.“战国时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学海, 2000, (5) :163-166.

[7]陈克.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研究[J].学术交流, 2004, 124 (7) :167-169.

高校图书馆竞争策略探讨 第9篇

高校因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竞争过程当中也会表现出独特的方式和特点, 和一般性的企业竞争更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对于高校而言, 其竞争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个具体的方面, 因此最终得到的成果也就是科研成果或者是人才培养等。换句话说, 对于高校而言, 其竞争力就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能力与优势上。在认识到高校竞争力本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影响高校竞争力的两类主要因素:一类是高校自身的外在体现, 也就是以往高校在竞争过程当中获得的结果, 如就业率或者是生源质量等;另一类则是高校的内在素质, 这主要指的是高校的师资力量、科研力量、校风建设或者是管理水平与质量等软实力。

对于高校而言, 教育育人责无旁贷, 也是高校的主要职责之一, 在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当代,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是凸显高校实力的有力武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高校实现这样一种目标是绝对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支持和服务的。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图书馆具有相当丰富的基本资源和高校当中最为科学和先进的管理系统, 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而言, 也都是最为重要的第二课堂, 一系列的因素都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在现代高校当中的显著地位。

除此之外, 还需要认识到的就是, 高校也是我们国家进行科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前沿阵地, 对于整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都有着较大影响, 而高校科研技术人员在工作当中同样是离不开图书馆的支持与帮助的。图书馆资源丰富的同时信息化服务手段也比较到位, 能够为科学研究构建起科学、准确、高效的信息平台来。总而言之, 高校图书馆就是高等院校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是高校发展与进步的知识资源后盾, 是高校教师与学生展开工作和学习的必要手段。

二、高校图书馆的竞争策略分析

(一) 管理层竞争意识的树立

在对高校图书馆竞争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和实践之前, 首先必须要在管理层当中树立起科学合理的观念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后续环节的稳定顺利进行。由于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支柱之一, 无论其发展还是生存都和高校自身息息相关, 这样一种关系就使得高等院校图书馆在以往长期发展过程当中都是维持着传统的模式与格局。图书馆管理人员当中, 无论是馆长等管理层人员还是一般性员工都是由国家上级指派, 一经采用基本上不会有大的变动, 这就使得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缺乏必要激情, 员工之间通常也无法建立起应有的竞争关系, 最终导致高校图书馆自身的发展难以适应普通高校乃至现代社会的需求。除此之外, 还有必要意识到社会以及科学的发展对于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一是要认识到高校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关系, 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对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

(二) 全面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

图书馆管理的成败完全取决于管理工作者, 因为图书馆中即便拥有最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技术设备, 但是如果没有高素质、高水平的馆员的话, 丰富的文献资料也难以井井有条的供人查阅, 先进的技术设备也难以为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 最终也就难以发挥出图书馆应有的信息服务作用。不难看出, 高素质高水平馆员对于现代图书馆的极端重要性, 高等院校应当在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的同时加强人员素质培养。具体来说, 一方面, 要积极发掘和应用图书馆内已有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和形式引进图书馆人才, 使之能够完全符合并适应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三) 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高校图书馆还有必要明确自身在高校当中的作用与定位。本质上来看, 图书馆是服务性质的, 因此同样有必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的进行来营造出最佳的图书馆氛围, 保证图书馆多元化、高水平信息服务质量。首先, 要从根本上改变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当中, 馆员都是坐等读者上门的, 但是这样一种服务状态并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于图书馆的要求和特点, 图书馆馆员有必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对图书馆内的各种信息资源或者是技术服务等产品进行营销, 如新生入学教育、讲座、电邮或者是网络平台推送等。其次, 需要构建起良好的读者关系。对于图书馆而言, 读者就是生命, 因此图书馆有必要在获取读者并与读者建立良好关系上下工夫。再次, 要以学科为向导来帮助高校进行高等学校建设, 这一点是高校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体现, 更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表征, 因此图书馆也非常有必要对高校的学科建设进行充分而必要的支持。

三、结语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原则的进一步引入, 都使得现代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社会而言, 高校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必然会在发展过程当中加入到全球化竞争当中, 因此如何在激烈的竞争脱颖而出就成了现代高校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上文当中的分析可以看到, 高校竞争力的形成来自于多个方面, 而图书馆建设以及竞争力的形成就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 基于此, 就必然需要在树立良好竞争意识的状况下采取科学合理的竞争策略来推动高校图书馆发展。

摘要: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且高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背景之下, 高校就必然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提高自身的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 基于此来为高校的教学以及科研提供理想的环境。高校图书馆对于高校的竞争力以及发展状况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本文正是在这样一种现实背景之下对旨在提高高校竞争力的图书馆竞争策略进行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高等学校,图书馆,竞争力,竞争策略

参考文献

[1]邱均平, 余以胜.基于高校竞争力评价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6 (4) .

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探析 第10篇

传统上认为, 大学是纯粹的教育组织, 而企业是纯粹的经济组织。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冲击下, 大学的组织性质正在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新的研究表明, 大学具有经济的属性, 而企业也具有教育的属性。著名教育经济学家舒尔茨就认为:“学校可以视为专门生产学历的厂家, 教育机械 (包括各类学校在内) 可以视为一种工业部门。”[1]而对大学类企业特征的研究认为大学和企业均属功利性组织, 因为两者都是在适用的技术、人的因素和规则的约束下, 追求适度的收入和成本的差异。只是更贴近地来分析, 企业是纯盈利性组织, 高等学校是准盈利性组织, 准盈利性组织追求适度利润[2]。大学类企业行为的假设与分析给大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借鉴平台。在繁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 在市场经济中经受摸爬滚打的企业要比大学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类企业行为分析允许我们移植企业中成熟的理论和制度, 而目前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正是基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方法与模式的一种移植和借鉴。

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从20世纪末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和管理者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应用于高校战略管理, 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理论探讨。但高等教育领域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目前仍然处于引入概念、嫁接模式、借用方法和对核心竞争力结构、要素的初步设计阶段[3]。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起步晚, 研究内容不够系统全面, 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 欠缺时代感, 缺乏实证研究。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较不太容易精确把握的概念。在对高校核心竞争力概念的众多探讨性描述中被引用较多的有以下两种观点:北京师范大学的赖德胜、武向荣在他们2002年发表的《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提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 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以及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某一要素的效用凸显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4]。孟丽菊指出高校核心竞争力主要指一个大学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大学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和控制、转化资源以及创造社会价值收益并为其社会提供知识和人才的能力[5]。

二、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赖德胜、武向荣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从规范的核心竞争力概念移植而来, 强调技术能力的核心地位, 突出整合能力的重要性, 在宏观上把握了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本质, 但在实际高校战略的制定中可操作性不强, 执行成本高[6]。国内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我国大学办学历程和现实国情出发, 结合高校自身改革发展的实践, 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核心要素) 角度赋予高校核心竞争力更丰富的内涵, 构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模型, 增强了实践中的可操作性, 同时从不同侧面去揭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

1.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分析模型

核心要素论———如陈传鸿认为构成一流大学整体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学科建设水平[7];张晓琪认为, 普通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学质量[8];刘一平认为学科建设就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9]。

双要素论———张卓提出大学核心竞争力应包括学术核心和管理外壳两个构成要素, 其中, 学术核心由学科和专业构成, 管理外壳是指大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10]。

三要素论———罗红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由技术、文化和制度三个要素构成, 技术 (教育能力、管理能力与科研能力) 是关键, 文化是基础, 制度是保证[11]。别敦荣、田恩舜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制度体系、能力体系和文化体系有机组合而成的系统[12]。

四要素论———宋东霞、赵彦云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影响和决定高校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包括四个核心因素:学生素质 (生源质量、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 、师资队伍 (学术梯队的建设状况)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 、学科建设 (全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学科重点研究基地) 。其中学生素养和科研活动是高校的最终产出, 师资队伍是重要资源, 学科建设是发展核心[13]。张书华、张正义认为科学定位、创新能力、大学管理、大学文化是构成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14]。

五要素论———李景渤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由五个要素构成:人、技术、管理、信息、创新。人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发挥整体优势, 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 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15]。

七要素论———马士斌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要素有七个层次:办学资金、知名度和美誉度、科研成果和毕业生、办学方向和办学能力、人的因素、内部管理体制与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素质等[16]。

全要素论———王继华、文胜利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那些“促进大学走向成功, 在大学竞争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17]。

2. 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通过对上述构成要素模型的阐释和对众多相关文献资料的检阅, 我认为, 目前研究者们在对高校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理解认识上还不尽统一, 但从他们的研究成果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共性的理解, 归纳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一些共性要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核心的本质是其无与伦比的社会声誉和学术声誉, 而这主要来自于该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学科建设是一个高校建设的核心, 某一学科建设失败或学科建设跟不上全国乃至全球的发展步伐, 将会影响高校的整体建设和学科声誉;而一个学科建设的成功有可能改变一个高校的整体格局或学术地位”[18]。学科发展水平始终是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标志, 一所高校只有在一定的学科或学科群中占据绝对或相对优势的情况下, 才具有核心竞争力, 才能够塑造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功能强大的产出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 重点学科或一流学科建设本身就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2) 人才。主要指教师的才能或素质, 包括整体技能、科研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管理技能等。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以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人的能力。正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说的“大学者, 非大楼之谓也, 乃大师之谓也”。名校必有名人、名师, 高校的竞争优势往往显性地表现为人力的实力, 尤其是高层次人才, 是引领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的源动力, 一个名副其实的一流学科的建设必须有大师级人物的引领, 这是高校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资源, 这也正是很多高校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作为重中之重的原因。实际上, 谁有了一流的人才, 谁就拥有了竞争致胜的源泉。

(3) 高校基础结构资产, 包括制度体系、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和文化体系, 是高校得以运行的基础和环境支撑。高校的成长和发展只有遵循其特殊规律并在相应的制度体系和规范下才能健康可持续。人本管理比集中管理有更高的资产价值, 它能充分挖掘和利用组织的人才资源, 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达到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人本管理下的高校才能建立起指挥便捷、高效灵活的大学组织系统以实现大学体制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为高校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发达的信息系统比发展中的信息系统凝聚了更多的无形资产。校园文化更是高校难以计量的精神财产, 体现着高校的软实力, 它不仅为高校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教学活动方式, 更重要的是为促进高等教育深化和实现高等教育目标提供了新的视角, 是高校经过长时间积累和沉淀的结果, 反映着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和高校群体的智慧与意志, 因而成为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因素。而一个高水平状态的校园文化体系必然是以精神文化为核心, 以物质文化来承载精神文化, 且建立起与精神文化相适应的制度文化, 以发挥校园文化在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中的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 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以核心资源 (人力资源) 和核心能力 (学科建设) 为轴心, 通过有效的战略决策、系统控制、组织管理、教学科研、高校文化等具体实施高校的资源配置与整合。它是高校在竞争中取得显著竞争优势和获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性、复合性、整合性、复杂的能力体系, 它隐含在高校内部从教育教学到管理等各个环节, 是诸多竞争性能力中最能实现高校价值的核心能力, 是高校内存的支撑力。因为高校核心竞争力以人才和学科为核心, 高校更体现为知识资本的积累和学术资源的配置;因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是由高校各种能力构成的能力集合体, 在这个能力集合体中, 各种能力相互有机联系、有机融合, 因此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不仅是某一方面能力的显示, 更是高校内部各种因素相互整合、协调、交融、互补而形成的整体性的竞争力。不能将高校核心竞争力与高校中某一单方面能力, 如管理能力、技术能力、资源能力等同起来。它是高校长期积累和学习的结果, 经常是以知识为特征的高校战略性资产, 体现在高校活动的各个层面, 渗透到高校所有组织和全部活动过程中。

摘要: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在竞争下的生存和发展, 研究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是弄清高校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什么及怎样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进行分析, 为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高校核心竞争力是以核心资源 (人力资源) 和核心能力 (学科建设) 为轴心, 通过有效的战略决策、系统控制、组织管理、教学科研、高校文化等具体实施高校的资源配置与整合。

高校竞争 第11篇

摘要: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高校要切实重视现代技术的研究,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运用的新方法,同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树立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观念,全力营造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育人新环境。

关键词:信息化;核心竞争力;现代教育技术;网络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河南科技大学自2002年以来,采用大容量无线射频卡技术、高智能集群技术、指纹身份验证技术等,率先在全省高校中建立了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了与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无缝连接,实现了4个校区千兆光纤高速互联。学校作为豫西地区网络中心,拥有6条Internet骨干网络线路,为洛阳、三门峡等地的大中小学校提供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应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4所数字化校园示范院校之一。

一、高校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所带来的压力,以及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趋势, 高校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质就是赋予高校精细化的资源整合和利用能力,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从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对有关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一个分支,是在传统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河南科技大学校园网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与 Internet 之间互联,信息点覆盖4个校区的100多栋楼房,入网计算机近万台,拥有办公自动化管理、综合教学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研管理、设备资产管理、网络教学、综合信息服务等多个应用系统。同时,学校还建设了《春潮新闻网》《洛浦清风》等网站,为全校师生提供很多服务。信息化建设为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要研究高校信息化,首先要了解高校核心竞争力。只有在深刻理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才能为高校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当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相互交融的最新成就之一。1990年,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他们提出:“核心竞争力是在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后来,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逐渐推广到国家政治、经济的各个领域。高校核心竞争力是指能给高校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别人一时难以模仿的能力和要素,是高校资源有效整合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支撑高校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第一,它作为高校所特有的优势和能力,是对一系列指标的有机整合,使其从同类中脱颖而出,树立起不同凡响的品牌形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与能力。第二,它的追求体现为提供优质服务以满足消费者(社会、家庭、学生)的需求的用户价值性。第三,它作为一种积累性优势,是一所高校长期形成的、蕴涵高校内涵的、使其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高校核心竞争力是在生产力态势流、管理力态势流和文化力态势流的运动、集结过程中形成的,是高校有机整合各类资源、能力要素而不断创造高校持续竞争优势的隐性力量,主要表现在高校的人才生产力、学术生产力、社会服务生产力、管理文化和以上几方面的有机组合上。

三、信息化建设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因为,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高校业务流程及功能再造的过程,是全面提升高校管理、教学、科研水平的过程。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其核心竞争力有着紧密的关系,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

高校开展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信息系统中。一是集中统一的管理。信息化管理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体制,无论是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还是后勤管理、财务管理等都体现了各自统一的表现形式、统一的管理内涵和思想。其实施的目的是使高校的高层领导能更科学、快速、准确地决策,以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二是面向流程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打破了高校传统的直线职能制,实行面向流程的、扁平化的体系结构。其按职能分工建立科技成果、人才培养、财务、设备、人力资源等管理流程,并按各流程要求设立管理点和信息采集、处理及储存单元,减少了原管理体制的职能重叠和人为的管理壁垒,提高了工作和管理效率。三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更多地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可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四是支持人才培养链的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可以把高校的招生、人才培养、人才考核、人才就业和人才就业后的发展所产生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人才培养链,从而有效地分配各类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五是实行创造型的目标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可以使高校的管理从单目标发展到多目标和功能目标。通常,高校管理目标具有确定、科学、弹性和多向的特征,这些使每一个岗位上的教职员工都会受到激励和引导,使教职员工的行为总能确保高校总目标的完成,而开展信息化建设实行的是创造型的目标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高校除了要引入新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外,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培训体系。高校信息化培训体系对不同类型的人群提供不同的培训内容,即对学校决策者进行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前景及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培训,对负责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人员按照国际技术标准进行技术培训及行业证书认证培训,对大部分处于信息化系统使用者角色的用户进行基础知识的培训等。

四、加快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切实重视现代技术的研究,不断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运用的新方法。高校应建立实验基地,全方位地研究高等教育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要用现代信息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研究跨学科跨专业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信息网络和交互式、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新的教学环境,探讨在新的信息平台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规律,以进一步拓宽高校的办学思路。

2.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努力树立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新观念。现代的人才培养观应该特别强调和注重学生信息意识、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重视信息,善于利用信息,学会处理信息,具备在信息化环境中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能力。由于现代信息科学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它能够把不同的专业通过信息传播建立起各种联系,并可以使传统专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因此,高校应该树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观。

3.深化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大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新手段。为了加强大学生信息教育, 高校应在各专业的基础课程系列和实践技能基础课程系列中体现有关信息技术、信息处理、多媒体等方面的内容,尤其要重视对非计算机专业和非外语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和外语方面的基础教育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高校要创新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多媒体等新技术传播教学信息,使大学生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4.完善校园网络,全力营造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育人环境。高校要增强核心竞争力必须着眼未来,不断加大对信息网络等新技术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构建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知识传播通道和信息服务系统,使信息网络、多媒体、计算机、通信设备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改革发展等各个环节中的重要部分。最终,高校要努力形成良好的信息化育人环境,以提高育人质量和增强高校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蒋笃运.河南高等教育信息化问题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魏晖,郑晓齐.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探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1).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须建立竞争机制 第12篇

在当今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重要阶段, 通过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健全“优胜劣汰”机制、搭建科学合理的人员聘用机制, 是保持高等学校旺盛战斗力、推进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其机制的搭建是教育改革中的难点, 全国高校并无完美无缺的范例, 但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考核机制和分配激励机制, 确实有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促进学校学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也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无论从国家政策要求、国内院校改革经验看, 还是从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实际需要出发, 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以岗位为基础、竞争为核心的人员聘用管理制度都势在必行。

东北大学通过2004年教师聘任制改革和2007年全员岗位聘用制度改革, 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竞争择优的选聘机制。同时, 作为国内较早实行聘期目标管理制度的高校之一, 东北大学的所有教师均与学校明确了聘期目标任务, 这为形成“劣汰”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东北大学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以来, 积极推进聘期考核和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 并以此为契机努力搭建“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

一、能上不能下, 能进不能出——高校人事管理的瓶颈问题

当前, 高等学校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必须清醒他认识到,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下“能上不能下, 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已经逐步成为制约高等学校发展的典型桎梏,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人才队伍的开放性不足。开放性是现代大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开放性特征不仅可以极大地促进大学自身的蓬勃发展, 而且能够使大学在推动国民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动力。目前, 从大学内部来看, 学生培养、产学研结合等都是大学开放性的重要标志。但是, 人才队伍的开放性仍然不够, 人才的有序流动机制没有建立起来。由于国际国内人才的竞争, 虽然高端人才产生了一定的流动, 但同时也出现了无序、恶性的人才竞争, 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人员管理的出口不畅。高等院校属于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与非事业单位之间存在一些体制、机制和政策上的差异, 在政策的对接上有或多或少的偏差。这些偏差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薪酬制度、分配机制、职务职级等多个方面, 使得高等学校人员流动的出口不畅。例如, 公务员工资体系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体系是两条线, 事业单位的职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体系也是两套标准。又如, 高校未实行养老保险制度, 一旦人员流向社会, 其养老保险金的起付标准及其缴费年限存在很多未确定的问题。

竞争激励机制未能实质性建立。在国家逐步推行聘任制的历程中, 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一评终身”的概念一直长期影响着很多的在职人员。所谓“竞争机制”, 通俗地讲是指优秀的人可以聘任到高级别的岗位, 而表现差的人会聘任到低级别的岗位, 相应的, 其工资待遇等都会发生变化。这是一种岗位上的“优胜劣汰”。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 许多高等院校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聘用试点工作,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能够完全建立“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的高校不多, 由职务终身制转变到岗位聘任制还需要一个恰当的时机或契机。

二、岗位为基础, 竞争为核心——机制转变迎来历史契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 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随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高等学校的人事管理机制转变经历了30多年的艰辛探索, 从以身份管理为主的职务评审阶段开始, 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的转轨阶段, 直至以岗位为核心的聘任制探索阶段。2006年, 国家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以岗位为基础、以竞争为核心的岗位聘用制度, 为高等学校人事管理机制的转变创造了历史契机。

2006年7月, 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实行分类管理的需要, 人事部下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 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试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2007年5月, 教育部下发了《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三个指导意见》, 对教育行业推进岗位设置与聘任提出了相关规定和要求。紧接着, 又下发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 更进一步对直属高校的岗位设置工作进行了指导。

至此, 以岗位为基础、以竞争为核心的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推行岗位设置及聘用制度是国家新时期的大政方针政策, 事业单位实行岗位设置与管理, 最典型的原则就是“按需设岗、公开招聘、竞争择优、合同管理”, 通过设定“板凳”即“岗位”, 制定岗位职责、上岗条件、聘期目标及其对应的薪酬标准, 营造一个人人竞争上岗的氛围。这是高等学校转换用人机制, 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优化队伍结构, 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充分调动高校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和时代契机, 对于促进高等学校总体办学目标的实现, 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三、理性构思, 现实操作——人事制度改革须坚持原则

实行岗位设置与聘用制度是目前世界各国, 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比较完善与成熟的高校用人制度。虽然在细节上各有差异, 但均坚持以岗位数额为前提, 根据岗位数额聘任, 形成激烈的竞争机制。如美国申请教师岗位的人都是经过激烈竞争和严格筛选后被聘用的;瑞典高校对教授的任职资格要求极严, 对各高校教授职位数限制亦甚严;日本高校的教师聘任, 需经全体教授组成的公认权威的教授会投票决定后, 报校长或文部大臣批准, 保证了聘任的科学性、公平性。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结合国情、校情, 准确把握原则、理性构思政策, 结合实际情况具体操作实施, 使教师管理逐步与世界接轨。

人事制度改革必须符合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的要求。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发展定位决定了学校需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 办学理念影响教师的行为方式, 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决定教师的努力方向。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准确把握“研究型”的实际意义。“研究型”可以从三方面去诠释, 即要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要有研究型的教师、要培养研究型的学生。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型学生的基础, 教师不站在科学研究的前沿, 不从事理论或应用的实际研究工作, 是不可能培养出研究型学生的。同样, 教师过分投入科学研究, 而没有注重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汇总传授给学生, 或者说传授的方法不当, 也不可能有好的研究型学生出现。从这一点看, 教学和科研在研究型大学内部是同等重要的, 这是确定和划分岗位数量的核心依据。认识到这一点, 是实施以岗位为基础的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改革的方案要围绕“研究型”的办学目标和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去构思。

人事制度改革必须有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重视师德建设, 建立有利于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关键问题上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明确地倡导教师把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培养教师崇尚科学的价值观和献身科学的精神;要坚持“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个性、允许失败”的原则, 鼓励教师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创新, 引导教师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解决重大科技问题取得标志性成果, 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开展研究获取创新性成果;要引导教师发扬团队精神, 避免单兵作战, 增强与他人合作的团队意识和能力;要建立有利于特色拔尖人才成长的机制, 引导教师在一两个方面做精而深的突破;要尊重人才成长及成果产生的规律, 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 从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角度出发, 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要坚持学术面前人人平等, 鼓励教师通过辩论和讨论产生新的思想,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要建立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 理解和宽容人才的个性思想, 允许人才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自己的个性, 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实施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实施人事制度改革时, 必须讲求前瞻性, 但也不可脱离实际, 否则人事聘用、考核、评价方案都有可能会成为空中楼阁, 即使实施了也不会顺利, 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 把现实情况搞清楚, 基于现实, 把理想与现实巧妙结合的改革才是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一是聘用、考核或评价的“优劣”标准必须从实际出发。过于超出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标准不合理, 过于超出现有队伍整体水平的要求也不现实, 低于现有学校水平和队伍水平的方案亦不可取。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科差异。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差异较大、特点不一, 使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是不合理的, 也是不客观的。三是改革政策应尽量避免“一刀切”。要给特殊问题的处理留有余地, 对特殊问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到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实施人事制度改革要将“优胜劣汰”机制与人性化操作有机结合。“优胜劣汰”机制, 就是要在高等学校岗位聘任和考核中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 一直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难点。特别是事业单位逐步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后, 如何建立健全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能够推动学校又快又好发展的“上下有秩, 进出有序”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一直是广大高校在积极探索的一项艰深命题。

在近期完成的2008至2010年度聘期考核中, 东北大学将未完成聘期目标的人员大致分为两类, 分别为“红线”和“黄线”, 只要越过“红线”聘期考核结果即为“不合格”, 越过“黄线”聘期考核结果即为“暂定合格”。“红线”主要包括因思想道德或学术道德问题给学校声誉带来不良影响或在聘期考核中弄虚作假的, 年度考核两次不合格的, 主要精力未放在校内工作上的, 以及距离完成聘期目标业务要求差距很大且没怎么承担教学工作的。“黄线”主要指承担了部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 但距离完成聘期目标任务或本职工作还有一定距离的。学校对聘期不合格或暂定合格的人员采取了相应的警示措施。对聘期考核不合格的人员, 再次聘任时不得申报竞聘现级别及以上岗位, 即职务或岗位要“向下”移动;对聘期考核暂定为合格的人员, 再次聘任时不得申报竞聘高级别岗位, 并且从重新聘任之日起岗位津贴在原岗位基础上下调一级发放。

上一篇:英语完形填空的技巧下一篇:水土保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