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范文

2024-06-19

井冈山精神范文(精选12篇)

井冈山精神 第1篇

1 井冈山精神的内容

(1)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追求[1]。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旺盛。

(2)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井冈山斗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开始的。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3)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建立革命根据地,离开艰苦奋斗精神是无法实现的。毛泽东、朱德等老一代革命家身先士卒,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

(4)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3]。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事业的需要,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奉献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国民党反动派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2 井冈山精神的原创意义

(1)井冈山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井冈山精神并不游离于民族精神之外,而是在民族精神传承中的伟大创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亡国灭种的危险,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救亡图存,演出了一幕幕爱国主义的壮举。

(2)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来的革命的民族精神[4]。中国革命精神是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观,一起镕铸和培育成为一种革命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藏。井冈山精神以其源远流长的革命传统,丰富的底蕴和内涵,光辉卓绝的道德典范,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成为维系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血脉。

(3)井冈山精神不但集民族精神之大成,而且是传统民族精神和当代时代精神的大融汇、大统一。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性的大融汇、大统一。这种融汇与统一,不但反映了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要求及主旋律,而且体现了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性,成为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特色。

3 井冈山精神的洗礼

井冈山一行,我的心灵又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洗礼。多少先烈为了人生的信仰长眠地下,才有了今天的胜利和成果。创业难,守业更难。毛泽东、朱德等一批共产党人在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持下,从实际出发,独辟蹊径,使“星星之火”燃遍全国,走向胜利。靠井冈山精神,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革命和建设胜利,到现在发展到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前进的方向。

其次、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身为一名党员,要始终牢记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倾听群众呼声,用优质的服务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放心。

第三、要勤奋工作,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党依靠坚定的信念,依靠群众,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需要这种精神。

4 结束语

新时期共产党员就是要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理想,牢记我国的国情和庄严使命,树立为党和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坚韧的革命品格。成绩面前不自满,困难面前不退缩,戒骄戒躁、不断进取,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摘要:井冈山精神意义深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井冈山精神永远都在路上。文章从井冈山精神的内容、原创意义及井冈山精神的洗礼三个方面对井冈山精神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内容,意义,洗礼

参考文献

[1]曾令琼.传承井冈精神担负光荣使命[J].发展,2015(2):105.

[2]钱军.井冈山精神对新时期地方高校发展的启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10):54-56.

[3]谢菊兰.以井冈山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J].江西教育,2014(27):8-9.

井冈山精神 第2篇

吃苦耐劳

沂蒙人民的吃苦耐劳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时代楷模和典型。从厉家寨到九间棚再到沈泉庄,处处显现出令人耸然动容的精神事例和典型。体现了沂蒙人民的吃苦耐劳,战天斗地的沂蒙精神。

勇往直前

沂蒙人民面对困难和挑战面前,具有一股勇往直前的犟劲和拼劲。只要是认准了的事情,沂蒙人民那种倔强劲就体现的淋漓尽致了。

永不服输

在困难面前,沂蒙人具有一股永不服输的革命精神。这也是沂蒙经济在沂蒙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的所在。

敢于胜利

沂蒙人民是敢于胜利的,沂蒙人民创造了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滨河公园、全国最大物流城、全国最大国际文化城、全国最大的板材基地、全国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临沭)、在2010年全国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临沂喜获全国地级市第一、临沂大学是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大学(临沂大学)、2011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授予临沂市“物流之都”称号。沂蒙人民用自己平凡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奇迹,这是沂蒙人民敢于胜利精神的集中体现。

爱党爱军

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自古以来,沂蒙人民一贯崇尚进步。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的愿望开始变成现实。经过战争的考验,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

毛泽东对沂蒙厉家寨题词

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党的中心任务就是推翻旧政权、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沂蒙人民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全区460万人中有20多万人参军参战,120多万人参加支前,当时的兵源人次与当地人口之比为8:1,即一个老百姓要养活8名士兵!沂蒙人民面对这些困难没有屈服,说实话,办实事,用昂扬奋进的精神一如既往地参军拥前,表现了砸烂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豪迈志气,构成了沂蒙精神的闪光点和耀目风采。仅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

开拓奋进

迟浩田沂蒙题词

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临沂的不断发展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

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面对着日本侵略者的扫荡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围攻,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用31000多人的生命和鲜血,创立了沂蒙山根据地,写下了光辉的革命业绩;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沂蒙人用小车推着革命前进,用小车推出了胜利,推出了新中国,形成了革命战争年代“立场坚定、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的基调。新中国成立后,沂蒙人民响应党的号召,面对落后的面貌、脆弱的经济、恶劣的生态环境,沂蒙人民勇于向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贫穷落后宣战,顽强拼搏地整山治水、修筑梯田,涌现出了被毛泽东批示为“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的莒南县厉家寨,“两个肩膀一双手,龙顶山上写春秋”的平邑县九间棚村等一大批自力更生、顽强拼搏改变贫穷面貌的先进典型,展现了沂蒙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方向明确,目标远大,沂蒙精神融进了尊重科学、改革创新的新内涵,从而使沂蒙精神升华到了一个新境界,达到了一个新水平,焕发了新光彩一一即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的坚定信心和信念;从生产力欠发达的实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开拓创新精神。在新沂蒙精神的指引和鼓舞下,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步伐。1996年,在全国重点扶持的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了整体脱贫。2003年GDP达到834.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59.3亿元,存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沂蒙精神的伟大胜利,是沂蒙精神创新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艰苦创业

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精神写照

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战场上,沂蒙人民特别能战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人们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的代名词。沂蒙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在历史上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土货不出,外货不入”。特别是受封建剥削和外来势力的压迫,再加上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而献出了几乎全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经济基础因而极端薄弱,发展经济遇到了特殊的困难。正是这种艰难困苦磨砺了沂蒙人民,锻炼了沂蒙人民,培育了沂蒙精神。沂蒙人民在困难面前不悲观失望,不坐等国家援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治山治水,改造自然。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涌现出了厉家寨、高家柳沟、王家坊前等一批先进集体,使临沂成为当时的农业先进地区;进入八十年代,又涌现出了宁家沟、九间棚等一批顽强创业的先进集体;九十年代刘家团林村、郭圪墩村等一大批小康村脱颖而出,成为共同富裕路上的领头雁。这一切都表明,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基调,也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基石。没有沂蒙人民的艰苦创业,就没有沂蒙精神的创新发展。

无私奉献

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仅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全区460万人口中就有120万人支前参战,有31000多名沂蒙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了用乳汁救活八路军伤员的“沂蒙红嫂”,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抚养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不顾生死抢救解放军战士的“沂蒙六姐妹”等;三年困难时期,沂蒙人民节衣缩食,吃糠咽菜向国家交粮3.6亿公斤,油820万公斤,并接收了由政府统一组织来的6万余名灾民;为顾全大局,根治淮河,沂蒙山区有527个村、27万间房屋被拆迁,28万亩良田、5万亩山林被淹没,40多万库区农民舍了家园,生活跌到了贫困线以下;改革开放年代,王廷江放着“百万富翁”不当,甘愿将自己600多万的合法收入无偿献给集体„„他们以自觉奉献为荣,以长期奉献为贵,以竭力奉献为乐。正是这一切,孕育了沂蒙精神,孕育了沂蒙精神不息的生命力,也推动着沂蒙精神与时俱进。

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想让走向未来的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现在沂蒙精神已经成为临沂市的城市精神。

井冈山精神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有了这种崇高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战胜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在敌人的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精神饱满、斗志旺盛。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井冈山斗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开始的。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导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建立革命根据地,离开艰苦奋斗精神是无法实现的。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为了人民的利益和革命事业的需要,无数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正是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

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国民党反动派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井冈山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创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江泽民同志2001年视察井冈山时 提出的

延安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在上海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工作作风,也是思想作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本色,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和全体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是一条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今天我们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延安精神,仍然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在新世纪新阶段,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切实做到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说新话;经典著作要认真读,又要写出新篇章;革命传统要弘扬,也要创造新办法。切实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就叫作坚持解放思想,这也叫作坚持实事求是。

西柏坡精神

彻底革命性

1.军事上将革命进行到底。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蒋介石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出动160多万军队,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毛泽东洞察形势,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不被国民党汹汹气势所吓倒,与国民党反动派针锋相对、坚决斗争,并且提出人民解放战争分为防御阶段、进攻阶段、决战阶段等三个阶段的理论。在解放战争的第一个年头,以防御为主,歼灭国民党军队正规军98个旅78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和重点进攻。接着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略敢于斗争、敢于反攻,开始了战略反攻阶段。人民解放军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战略部署,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太岳兵团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地区;华东野战军挺进鲁西南,三支大军打到国民党区域,转入外线作战,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5月26日,毛泽东从阜平县城南庄移驻西柏坡后,运筹帷幄,在国民党军队数量上占优势的形势下,敢于战略决战,组织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9年元旦,毛泽东发表元旦献辞“将革命进行到底”,旗帜鲜明地提出“敌人不会自动消灭”,告诫人们不要象寓言中的农夫可怜冻僵的毒蛇,而要“坚决地主张彻底消灭反动势力,彻底发展革命势力”,“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把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当国民党政府拒绝了和谈协定,毛泽东、朱德于4月21日向全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保卫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人民解放军奋勇追歼国民党残敌,至1949年12月,解放了除西藏以外的中国大陆,把胜利推向全中国。纵观整个解放战争的历史,每个战略阶段、每次战略决策,全部体现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2.政治上的不断革命。在我党历史上,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形势急剧变化的伟大时期,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最后胜利的关键时期。毛泽东总是站在历史的潮头,以跨越时空的目光洞察世界,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及时指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第一,全面否定封建专制,实行民主政治。

第二,彻底消灭盘根错节的封建半封建土地制度。

第三,高瞻远瞩,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

第四,敲响“警钟”,告诫共产党人时刻警惕“糖弹”的攻击。

第五,不断地调整政策,提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著名论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为内在动力。目标明确,表现坚定、持久。

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西柏坡精神只有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才能形成,而且只有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才能集中地表现为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是对长期以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概括和总结。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在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未来的昭示,激励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

中共平山县委宣传部阎保印、宋乐恒撰文提出,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对于物质的每一个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研究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就是具体分析西柏坡精神产生的历史条件。西柏坡精神是在战略决战的殊死搏斗中产生的,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前夜产生的,是党中央在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因此,西柏坡精神有大决战硝烟的洗礼,有迎接胜利喜悦的撞击,有摧毁旧政权、建设新政权的各种困难的挑战,有长期从事农村工作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经验的升华。这一历史阶段虽然短暂(不足一年,连同中央工委在西柏坡的活动不到两年),但由于这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是中国历史上最生动、最活跃、最威武雄壮的一幕,因而,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革命精神更具有创造力和表现力。

党中央移驻西柏坡期间,解放战争已进入第三年,敌我力量对比虽然在数量上仍然表现为敌优我劣,但如果加上人心向背和质量对比,我则已占优势。正是这种形势下,我们党发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号召,用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鼓舞人民,藐视敌人,夺取胜利,毅然发动了三大战役,展开了空前决战;三大战役胜利后,夺取全国胜利己成定局,面对纷杂万端的社会矛盾,我们党一方面要求全党、全军再接再厉,将革命进行到底,不要半途而废,另一方面提出两个“务必”,要求在夺取政权后,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两个“敢于”体现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两个“务必”体现了积极进取不断革命的精神。这两种精神贯穿于党中央在西柏坡期间革命斗争的全过程,成为最突出的特点,并且两种革命精神互相辉映,相得益彰,成为夺取胜利,迎接解放,战胜困难,实现转变的强大精神支柱。这一时期还有许多鼓舞军民奋斗的革命精神,诸如,着眼大局服从大局,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团结统一,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立新世界等革命精神,这些革命精神是以往革命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围绕两个“敢于”、两个“务必”革命精神的展开,并为其服务的。总之,西柏坡精神尽管有多种概括,但其本质特征,应该是两个“敢于”、两个“务必”。

编辑本段西柏坡精神的实质和核心

夏月娥主编的《建设一个新世界》一书指出,西柏坡精神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德,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都汇集到了西柏坡精神之中。但我们认为,它的实质和核心是: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这是因为:

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

当时一切工作的中心。当时我们国家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大转折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即将被推翻、人民自己的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历史性转折,是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转折,是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伟大转折。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我们党面临的任务十分繁重、艰巨和复杂。既要同国内外敌对势力作斗争,同国民党军队进行决战,解放全中国,又要为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国家制定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的方针政策;既要加强党和军队的自身建设,又要做好群众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新中国而共同奋斗。这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而进行的。

任务提上了具体日程

只有在这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期,破坏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任务才提上了具体日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把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她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整个过程,都是破坏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过程。然而,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主要是一种理想和信念。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探索革命道路,求得革命力量的生长。发展和壮大,主要是进行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为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准备条件。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新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任务,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只有在解放战争开始后,特别是在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反动派全面反攻时,“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才作为现实的问题摆在了党和人民面前;只有在大决战以后,彻底砸碎国民党反动派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才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只有在这个时候,特别是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才能把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应当采取哪些基本政策作为会议的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终于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转变。

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江西高校:井冈山精神进课堂 第3篇

记者获悉,为更好推动井冈山精神进课堂,江西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组织开展“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的教育教学。该门课程安排16个课时,1个学分。

井冈山大学扎实推进井冈山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校在2007年建立了井冈山精神展览馆,新生入学的第一堂必修课,就是参观井冈山精神展览馆。学校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弘扬井冈山精神的主阵地,组织编写、出版了《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校本教材,制作了《理想信念高于天》等一批音像教学片,并和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同济大学联合创编了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目前已演出近200场。

南昌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等学校,在推进井冈山精神进课堂过程中,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化场景,把江西的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井冈山精神入脑入心。

井冈山精神 第4篇

一、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

2001年6月, 江泽民同志在江西视察时指出:“井冈山精神, 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2003年8月, 胡锦涛同志来到江西强调, “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 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 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根据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位领导的精辟概括, 对于井冈山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1. 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井冈山精神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著追求。井冈山斗争时期, 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怀着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牺牲精神, 领导井冈山军民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创立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农村根据地。落后的自然经济状况, 加上国民党军队的经济封锁, 决定了根据地经济斗争的艰巨性。红军将士常常缺衣少食、物质匮乏, 在这样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 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当时, 在红军中流传着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 秋茄子, 味好香, 餐餐吃得精光”。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 才能产生无穷无尽的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力量, 这是井冈山军民一切力量的源泉, 是井冈山军民英勇奋战, 不怕牺牲的巨大动力, 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和灵魂所在。

2.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敢闯新路的开拓精神

井冈山精神是伴随着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井冈山的创建而发展起来的。在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进行革命, 光靠背诵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和照搬照抄苏联经验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就是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 独立思考, 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这条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 毛泽东正是党内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杰出代表, 在大革命失败的一片白色恐怖形势下,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另辟蹊径, 果断引兵井冈山, 实现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战略转移, 走出一条前无古人的全新道路。

3. 鱼水情深的党群关系和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在创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过程中, 中国共产党人实行土地革命, 从根本上为广大贫苦农民谋利益, 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井冈山斗争时期, 著名的龙源口大捷、永新困敌和黄洋界保卫战, 都是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取得胜利的。无论是广大红军将士, 还是地方干部、人民群众,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同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许多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井冈山斗争时期, 边界六县一山牺牲的革命烈士共有4.8万人。其中, 有名有姓的烈士计有15744人, 无名烈士却有32300余人。

二、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教育价值

从井冈山精神的基本内涵中能够衍生出若干适用于当今社会的教育价值, 正如江泽民所指出的:“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 实行改革开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

1. 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理想和信念, 是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井冈山斗争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抱定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的理想信念, 坚信红旗始终不倒, 正是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才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 因而理想和信念成为井冈山精神的灵魂。今天, 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中仍然需要这样的理想和信念。目前,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 弘扬井冈山精神, 正是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需要, 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经济社会建设新的伟大成功的力量源泉。

2. 艰苦奋斗教育价值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回顾井冈山的斗争, 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下, 红军住的是破草房, 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 寒冷的冬天, 许多战士还穿着两层单衣, 伤病员更是缺医少药。但是, 井冈山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先后办起了桃寮被服厂, 红军印刷厂, 创办了红军造币厂, 铸造、发行了“工”字银元, 还办起了茅坪后方医院、小井红军医院等。今天, 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 但人口多, 底子薄, 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的状况依然存在, 在这样的基础上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难以实现的。

3. 思想路线教育价值

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特征。从“攻打长沙”到“引兵井冈”, 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勇于创新, 走出了不同于苏联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当前,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 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相互交织,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中国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 制定相应的方针和政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要继续弘扬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井冈山精神, 大胆进行理论思索, 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路。

摘要:井冈山精神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培育出来的伟大革命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体现和升华。在当代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基本内涵,当代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井冈山精神 第5篇

黄新杰 石河子市党校

【内容摘要】:首先是赴井冈山考察的基本情况,其次对井冈山精神的阐述主要有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不屈不扰的斗争精神、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深刻感受到先烈们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深刻感受到了井冈山人,已经将革命的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第三在井冈山精神对于工作的现实意义是要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党性修养、要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教学工作、感受到了内的和平与发展以及新疆与内地在各方面的差距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井冈山精神 理想信念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纵观党的90年的辉煌历史,我们发现,那些彪炳千秋的惊世伟业,都是在对理想信念的执著坚守与不懈追求中铸就的。热情讴歌党的光辉业绩,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历史责任感,从而更加坚定党的领导。

亲临革命圣地对于接受理想信念教育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井冈山作为革命圣地对于我这个党校老师来说,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它会经常出现在我的阅读资料里,出现在课堂里,但是,我我真实地踏上这座曾经书写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山脉时,我才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这得益于2010年11月,我所在的自治区党校培训班,将我们外出学习的第一站选择了这里,我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对革命圣地久已想往之心,踏上了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这片红色的土地,开展考察学习,系统地接受一次革命传统教育。而寻找、追忆、纪念都是为了现在与未来的奋斗,一、井冈山干部学院形式多样的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方式是对灵魂的洗礼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处汀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解放前,它是一个人口不满两千,稻谷不满万担的偏僻小山村,然而,它在我的记忆中,却是个神圣而令人向往的地方,因为她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井冈山干部学院四天的学习时间里,学院围绕着井冈山精神代代传这一核心,本着传播知识、增强能力,触及灵魂、增强党性的思路,给我们安排了专题教学、激情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音像教学、红歌会等多种教学形式生动,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期间我们听取了余伯流教授《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黄少群教授的《艰难的征途 辉煌的乐章——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风雨历程》、互动式教学《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还参观了井冈山烈士陵园、碑林、纪念碑、雕塑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斗争全景画、黄洋界哨口、茅坪八角楼、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同时还向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敬献了花圈,在曾志墓前默哀、重走了朱毛挑粮小道。这些使我充分了解了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发展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了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在井冈山的学习考察是一堂震撼灵魂,激励终身,值得永久记忆的特殊党课。

二、对于井冈山精神的深刻体会

井冈山在中国革命风云激荡的历程中,是和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是和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最终化成了席卷中华大地的革命烈焰,锻造出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红米饭,南瓜汤,挖野菜呐个也当粮。”“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革命先烈们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持着蓬勃的革命乐观精神,用歌谣的形式抒发着自己豪迈的革命情怀。在走挑粮小道时,大家轻装上阵都走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是老师告诉我们,当年红军挑粮上山时就是从这里经过,可想而知他们生活的艰辛。在红四军医院旧址里,我们看到了极为简陋的器械,寥寥几种草药,当老师说到红军战士们要截肢甚至只能强行扳断时,大家都不由的微微颤抖,这需要何等的毅力和意志。我们成长于改革开放的物质繁荣时期,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时期,生活条件相对稳定优越,和先烈们相比是何等的幸福,有什么权利再去叫苦、叫累?我们在红米饭里咀嚼革命历史,在南瓜汤里回味武装斗争,追寻着先烈们的战斗足迹,走在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路途中,仿佛又置身于血雨腥风的战场上,目睹革命党人浴血奋战,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的情景,仿佛依稀听到震撼山河的炮声,耳边萦绕着革命党人面对屠刀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呐喊。在心灵的不断震撼中,我们明白了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井冈山精神是伟大而永恒的。

2、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不屈不扰的斗争精神。在博物馆里我们看到由于武器简陋,物资缺乏,红军战士们很多就是用大刀和梭镖这种简单的武器和敌人战斗,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畏惧。黄洋界保卫战中,面对十倍、百倍于我的装备精良的反动势力,他们削竹为签,摆下竹签阵,扎的敌人哭爹喊娘;到处点燃鞭炮,挥舞旗帜,吓得敌人草木皆兵,最终只用了一发炮弹就让敌人抱头鼠窜。面对困难永不低头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3、深刻感受到先烈们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八角楼的灯光、朱德的扁担,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跳粮上山,亲自给战士们做饭,连缴获的唯一一盏马灯也被主席让给了医院的伤员。我们的红军战士每天只有5分钱的生活费,但战士们却节省出两厘钱支援伤病员,还把仅有一点食盐积攒起来,化成盐水为伤员消毒,自己忍受着浮肿的痛苦。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切为民的精神现代社会主义经济大潮中,不正是我们要大力弘扬的吗!

4、深刻感受到先烈们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们倒在了井冈山上,红四军医院被偷袭,一百多名重伤员惨遭杀害,纪念馆到处是烈士们的雕塑和画像,他们有的是堵住敌人的枪眼,有的是为了给大部队断后,毫不吝惜的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在革命烈士陵园,的资料显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二年四个月中,就有4.8万多革命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碑刻在烈士名录上的只有15744名,还有3万多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但是为了革命事业,没有人退缩,也没有人放弃,“敢当红军不怕死,野草过火还留根。”这些先烈为了什么?为名、为利、为升官、为发财?都解释不通。那只有一个解释,他们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而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正是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让井冈山根据地在敌人的围攻下巍然不动。

5、深刻感受到了井冈山人,已经将革命的精神继承并发扬光大。在互动式教学中我们近距离接触了被错杀的袁文才、王佐的后人,他们的话至今仍在我们耳边回荡 “作为烈士的后代,在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我希望我的子女们本本份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社会为国家多做贡献,为祖先争光。”曾志的孙子的事迹使我们泪流满面;一个普通的清洁工人江满凤,她经常在扫地的间隙,唱红歌给游客听,深受游客欢迎,她在现场唱的《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这首歌,至今还在我们耳边回荡,她的歌声是那样的质朴动听,她不为金钱所动的精神境界,更在我们波澜不惊的心灵中投下了巨石,她扫净的不仅是井冈山的大街,还扫净了我们的心灵;上海知青杨洁如老师,她坚信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她做好了教书这件事,为了井冈山的下一代,付出了毕生心血;81岁的毛秉华老师给我们做的关于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的精彩的演讲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这一个个平凡而又高贵的井冈山儿女,他们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我们树立了时代的丰碑,更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传承着井冈山的精神。

曾经有人说:“一个没有光荣历史的民族,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一个有了光荣历史、有了英雄的民族,而他们的后人不去学习他们民族的光荣历史和他们的英雄,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井冈山的学习考察,不仅让我们在重温历史中深刻领悟了井冈山精神,更重要的是体悟到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是对灵魂和信念的铸造与锤炼。

三、井冈山精神对于指导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1、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党性修养。

通过这次在井冈山干的学习,使我对井冈山精神内涵和实质的认识有了新升华,对今后自身的党性修养汲取了力量,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产生于开创井冈山革命道路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建设、发展的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加强团结、形成合力、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用优良的作风保证正确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必须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把革命传统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并使之转化为推动工作的不竭动力。今天,我们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核心就是继承与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2、坚定理想信念,做好教学工作。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他们的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激情教学、互动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于我们这些来自基层的教师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我们找到了自己与他们的差距,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下,作为基层党校教师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我认为,作为基层党校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通过各种形式深入系统地学习与研究,多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和实质,这是打好理论功底的基石,把马列主义理论转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思想政治觉悟、世界观和方法论,先把自己征服;第二、是通过必要的教学程序,将自己掌握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转化为学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说服别人;第三、党校教师还应当有广博的知识面,要掌握相关学科或专业的最新知识,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力求,做到文理相通,才能在传授知识时才会得心应手;第四,注重思考,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邓小平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精”不是少,而是把握理论的实质与精髓,尤其是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管用”是指能真正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推进我们的各项工作,党校教师要善于运用理论来回答实际问题;第五、注重教学方法、方式改进,提高讲课艺术,必须研究授课对象和教学方法、方式。我们会将此次考察学习所学的多种形式的授课方法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努力做好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动基层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3、此次赴内地我们还深刻感受到了内的和平与发展以及新疆与内地在各方面的差距。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团结是新疆稳定之本,而稳定又是新疆发展的生命线,没有稳定一切发展就无从谈起。在当前维护新疆大局稳定的关键时期,我们作为基层党校的老师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为重,加强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理论,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切实做到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一心一意干事业,全心全意谋发展。带头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的工作要求,在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大事大非问题上,一定要自觉站在反对民族分裂斗争的第一线,发挥好党的喉舌作用,开展正面宣传工作,开展教育疏导工作,使各族干部职工进一步了解新疆的发展历史,从而更加珍惜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及时将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群众中去,让群众体会到党的温暖和各民族团结的力量。通过宣传使各族人民群众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四个人同更加深入人心。对促进我区各民族和睦相处,形成各民族共同构建繁荣富裕和谐的新疆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新时期下,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鼓舞激励下,沐浴在兵团六届六次会议的春风中,在兵团党委“唱响兵团精神”的号召下,在全兵团各族人民奋起的坚强步伐中,每一位党员干部唯有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才能更好地承担起重要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毛秉华《天下第一山》,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20版

井冈山精神 第6篇

进入新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从江西的实际出发,确定了“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奋斗目标。这个战略定位的确定及奋斗目标的提出,是井冈山精神的充分体现。近两年来,江西全省上下思想观念大解放,精神面貌大抖擞,经济发展大提速。2002年全省GDP增长10.5%,财政收入增长17%,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在推进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征途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发展的角度来说,要完成江西崛起之大业,需要全省上上下下,从多方面努力奋斗。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尤其需要我们江西人认真对待:一是要将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二是要关心教育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只有把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江西崛起之大业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因为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能支撑和推动伟大的事业。2001年以来,我省每年都搞了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快江西发展”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弘扬井冈山精神,塑造江西人新形象”教育活动、“弘扬井冈山精神,兴我美好江西”教育活动,这些主题教育活动,始终贯穿着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鉴于江西的实际,今天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相对而言,我们江西的建设者创造相同的财富所付出的艰辛可能比中部其他各省要多一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谋求比中部地区其他各省更快的发展,必须有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作支撑,尤其是要有蕴于其中的艰苦奋斗作风作武器。因此,我认为省委开展的用“弘扬井冈山精神”贯穿的系列教育活动,就是要求我们把思想进一步统一起来,把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爱我江西,兴我江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加快我省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江西“解放思想,加快崛起”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要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靠谁来完成这一伟业?单靠我们当代江西的建设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去努力,去拼搏,因此,关心教育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今天的下一代人的人生历程将是与江西在新世纪崛起的前进步伐紧紧相伴的。10年之后,当我们江西的综合实力上一个大台阶时,他们正是蓄势待发的年华;20年后,当全省将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时,他们正是风华正茂、大有作为的时候;50年后,当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时,他们正处在人生的收获季节,很显然,今天的下一代人,就是明天建设江西的生力军。江西实现在中部地区的崛起,我们一定要做好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工作,把下一代人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里的关键是必须用井冈山精神去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这是因为,井冈山精神不仅是对传统的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而且是此后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新时期的抗洪精神以及抗“非典”精神和“航天精神”的源泉。

井冈山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当代意义 第7篇

离我们远去的就是历史。优越便利丰富的经济文化生活, 已将革命、先烈和红色精神远远抛在了脑后。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下, 如今的我们不需要也无法成为那个曾“抛头颅”生命重于泰山的革命英雄, 可我们却可以成为一群“洒热血”生命敢与泰山媲美的时代青年, 中国梦的先行军。

当代的我们, 都对他人、集体、社会甚至国家存在着期望和要求, 可往往却很少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无可厚非, 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有期望着有一个好工作, 好环境, 好收入, 好的前景, 但我们却很少从国家, 从民族, 从人生意义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 更崇高, 更伟大, 更不平凡的实现我们个人的期望。

一、思想上: 从井冈山精神看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责任担当

中华民族, 具有5000 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民史, 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 近代以来, 中国被世界快速发展的浪潮抛在了后面。从1840 年到1949 年, 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中国人民用了100 年, 中国共产党用了28 年, 经历了28 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国家的前途, 民族的希望, 就是从井冈山这个冉冉升起的星星之火开启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人民的全面小康生活, 中国的现代化, 从1949 年, 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将再用100 年的时间。

中国梦的提出, 是党在十八大之后。但实现这一梦想, 却是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根本夙愿。吃水不忘挖井人, 牢记为何上山, 为何斗争, 延续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一直不屑追求的目标和梦想, 是我们当代人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二、精神上: 将井冈山精神转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 就把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 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 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井冈山斗争虽只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 可党的三湾改编从这开始, 这里坚定了党和人民道路的前进方向, 留下了不断继承和传扬的革命精神。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液。铭记历史, 崇尚英雄先烈, 不要让我们去上前线, 而是要让我们记住, 和平来之不易, 中国的现在来之不易。我们需要从历史中, 从革命精神中, 学习革命先烈们是如何为实现中国的新生, 坚定政治立场、树立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团结一致、认认真真、坚持不懈, 敢于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

三、目标上: 从井冈山精神学习团结的力量, 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在井冈山时期, 毛泽东曾留下这样的名言, “王次淳前几天还在挑大粪, 现在当了大家的县长, 但是革命先靠县长一个人不行, 还要靠大家同心协力一起来做。”无论是取得革命的成功, 还是获得改革开放的成就, 又或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起克服的困难, 渡过的灾难, 都需要每一个人民的努力, 都体现了团结的力量。对于我们而言, 生长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下, 更需要彰显民族的力量, 团结一心, 增强民族凝聚力,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四、态度上: 从井冈山精神学习以最大决心激发最高智慧, 实现中国梦

陈毅在井冈山留下了这样的名言, 他说, “我们大家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 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 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一位哲人也曾说, “最大的决心会产生最高的智慧。”当今,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 字内容, 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殷切期望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八字真经。对于我们而言不辜负国家的期望, 人民的信任是我们的文化传统, 也更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相信下定决心, 认真付出, 真真切切做到国家和民族对我们寄予的期望, 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日子还会远吗?

井冈山精神, 犹如毛泽东、陈毅和罗荣恒等同志留存的井冈山名言一样, 教给我的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已不再是需要个别突出的英雄主义把握全局, 统筹规划去实现7 它, 而是需要每一个人都是英雄主义, 都是能身系国家, 身系人民, 身系他人, 都能将人生理想与国家理想, 民族理想联系起来起, 携手让我们生活的国家, 社会更美好, 更幸福。井冈山精神教给我的是平凡的生活, 平凡的岗位铸就不平凡的人生。如何不平凡, 精神的力量是方向是支柱, 无论生活还是工作, 永远保持认真的态度, 永远坚持不懈, 永远周全到你力所能及的人、事、物, 永远真、善、美, 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人, 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追梦人, 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是国家和人民信赖的公民。

参考文献

[1]余伯流, 陈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4]田红娟, 黄彦军.论井冈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3.05.

[5]刘浩林, 陈淑红.论井冈山精神价值实现的路径选择[J].传承, 2013.06.

井冈山精神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井冈山精神,高校建设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学生中的基层组织, 承担着教育培养学生党员的重要任务, 学生党支部直接工作在广大学生之中, 是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 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1]。然而受市场经济发展和国内外政治形势变化的影响, 高校学生党员的心态、思想、价值观趋于复杂化和多元化, 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也日益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面对现状, 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引导学生党员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规范党员发展程序, 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 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面临的问题

1. 党员思想意识淡化, 个别党员政治信念不够坚定。

当今学生党员以“90后”居多, 他们从未经历过政治斗争, 普遍存在着政治意识淡薄、理想信念模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等问题。当理想信念与现实状况相冲突时, 个别党员甚至开始对我党的思想路线、奋斗目标表示出不信任的态度。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 滋生出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 对学生党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不良影响。

2. 党支部发展党员的程序不够规范。

首先表现在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和确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工作细则 (试行) 》明确了入党积极分子的规范标准和程序, 但在实际操作中, 有的学生党支部没有严格地履行组织程序, 凡是推优上来的团员无需提出申请, 也未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和研究, 就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其次是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考察不严格、不认真。有些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从未与培养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见过面, 更谈不上主动汇报考察期的思想动态和情况,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思想汇报不能按期填写和提交, 或转正之前才突击填写和提交, 内容千篇一律, 根本起不到定期培养考察的作用。最后是支部讨论大会上, 部分党员碍于情面或者随大流, 对发展对象只提优点不提缺点, 支部大会的表决流于形式, 基本上100%全部通过, 发展的党员质量就难以保证。

3.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单一, 缺乏新意。

目前,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仍以学习文件、听报告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为主, 内容单调, 形式单一、呆板, 缺乏新意。不适应当今大学生的特点, 难以满足学生党员的需求, 很容易使学生党员感到单调和枯燥, 学生党员参与的热情不高, 即使参与也是流于形式, 甚至部分学生党员产生一种错误的认识:党员教育管理、党组织的活动只不过是在走过场, 没有实际内容。这种“雷声大雨点小”、“重形式、轻效果”的组织生活形式起不到加强理论学习和提高党性修养的目的。

4. 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欠缺。

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中的中坚力量和骨干分子, 应该树立为同学服务的思想和意识, 在实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要成为政治上的方向标、学习上的楷模、工作上的表率、合作中的纽带、生活上的榜样。但总体上看, 有些学生入党后, 不能够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集体中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降低, 不能很好地带动和团结周围同学, 党员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学生党支部的整体影响分散且不明显, 在校园中活跃的各种社团活动中, 学生党组织的声音较为薄弱, 学生党支部在广大同学中的影响力欠缺。

二、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措施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过程中培育出来的有原创意义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 是中国革命胜利的精神法宝, 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也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 使我们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2]。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的组织, 承担着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党员发展的重任。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 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力, 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的基本环节, 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1. 弘扬井冈山精神, 切实加强学生党员信念教育。

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实质与核心所在, 是共产党人克服困难、奋力开拓进取的强大的精神支柱。正如江泽民所指出:“井冈山革命的星星之火之所以能燃遍全国, 走向胜利, 就在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始终不渝的革命信念。”[2]正因为有这种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作为精神支柱, 革命者们才能在白色势力的四面包围之中, 在社会环境十分险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 有“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的伟大气魄, 去英勇战斗, 创建红色政权, 开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并沿着这条道路走向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新时期, 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是人们追求真理, 追求进步的巨大动力, 是凝聚人心, 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 是战胜困难, 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3]针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党员思想意识淡薄, 个别党员政治信念不够坚定的现实问题, 依托《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校本教材、《井冈山》音乐舞蹈史诗、红色文化艺术节等资源和活动, 采用集中学习、分组讨论等形式, 切实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四信”信念教育, 即增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对党的领导的信任。这“四信”信念教育应当贯穿于大学生党员入党前、入党时和入党后教育、培养和管理的全过程, 使之成为政治思想成熟、政治信仰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 弘扬井冈山精神, 规范党员发展程序。

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实事求是。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和考核奖惩制度上, 应当弘扬井冈山精神, 实事求是。首先, 在学生党员发展程序中, 应当本着实事求是和对党高度负责的态度, 规范党员发展程序, 保证党员发展质量。从团员推优、入党积极分子确定、指派入党培养人、推荐上党校培训、确定发展对象、政审和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公示、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的转正等各个环节, 严格按照《中共井冈山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规定执行, 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原则, 把大学生中的优秀和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再次, 勇于创新, 建立学生党员考核和奖惩制度。党支部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 制定学生党员考核体系和细则, 采用定期考核和经常性考核相结合, 党内意见和党外群众相统一的办法, 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综合性考核评价。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 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党员, 应当给予如“优秀党员”称号等表彰, 对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党员, 支部书记应当找其谈话, 指出缺点和不足, 要其按期改正, 情况特别严重的, 预备党员延长其预备期甚至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正式党员可以给予党内批评甚至党内处分。

3. 弘扬井冈山精神, 创新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凝聚学生党员、服务群众、关注社会的作用, 使学生党员活动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要弘扬井冈山精神, 敢闯新路, 改革过去以学习文件、听报告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 组织“红色之旅”参观考察, 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党理论知识竞赛、形势报告会、政策研讨会、观看录像等, 通过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讲红色故事、朗诵红色诗歌等问题活动, 激发学生党员参与支部活动的积极性, 让学生党员在其中接受锻炼和思想洗礼, 在思想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增强为同学服务的意识。为提高学生党员服务社会的能力, 学生党支部可以积极与当地政府和企业联系, 结合当地实际, 与地方开展支部共建、科技下乡、寒暑假支教等活动, 使学生党员在实践中受教育, 在实践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才干。

4. 弘扬井冈山精神, 提高学生党支部影响力。

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的先进分子和积极分子, 他们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优秀的品质, 学生党支部是这些先进分子和积极分子的“集中营”。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生党员来源于大学生群体, 也应当全心全意为学生群众服务。而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涵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就是指把千百万人民群众组织和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自觉地为千百万劳动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也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高校学生党支部要弘扬井冈山精神, 深入学生群众, 教育学生群众与服务学生群众, 提高党支部的影响力。首先, 通过开展一对一帮扶等活动, 学生党员要积极参与班级建设, 想同学之所想, 急同学之所急, 切切实实为同学解决困难, 让普通学生感受到党组织无私的帮助和关怀, 提高党员的先进性与凝聚力, 从而树立党支部在学生中的先进形象, 提高党支部的影响力。其次, 在学院和学校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中, 如地震灾区捐款、五十助一、爱心社、无偿献血、敬老助孤、接待新生等, 学生党员应当走在最前面, 时时处处事事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 塑造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党员, 一根标杆”, 在学生群众起到先锋模范、“带动一片的”的作用, 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4]。

参考文献

[1]樊亚萍.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 5, (29) .

[2]李小三.解读井冈山精神[J].当代江西, 2009, 7.

[3]文尚卿.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建构[J].世纪桥, 2006, 10.

井冈山精神 第9篇

一、解读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为期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是中国革命的最艰难时期, 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却从这里烧向了全中国。中国共产党人从井冈山开始, 肩负起了解放全国、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历史告诉我们,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初期的宝贵经验总结, 是引领我们不断走向胜利的精神法宝和力量支持。

1. 坚定信念, 艰苦奋斗, 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

八角楼上的灯光是微弱的, 但摇曳的火苗却闪烁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在井冈山斗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凭着坚定的信念, 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2.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这块革命根据地上诞生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毛泽东同志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解放道路。这种种尝试都是处于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客观分析国内国际革命形势, 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 敢闯新路的举措。事实证明, 只有不断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才能一步步冲破思想的枷锁, 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最终走向成功之路。

3. 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 是井冈山精神的制胜法宝。

不论是井冈山斗争时期, 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 我党、我军都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从少到多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斗争之所以能获得成功, 其制胜法宝就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中国共产党人就犹如鱼儿离开了水。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宗旨, 把人民群众的诉求放在首位, 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 由此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石。

二、坚定信念, 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新时期大学生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当代大学生群体自身也处于发展变化当中。对于正处在一个空前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巨大的压力之下的当代大学生而言, 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必需的, 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将井冈山精神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对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大学生在校期间大多会碰到以下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就业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等。[1]要想帮助大学生顺利解除各种困惑, 解决各种问题,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一, 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 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弘扬井冈山精神, 将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正确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人与事, 学会以健康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第二, 弘扬井冈山精神, 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困难, 合理调适心态, 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第三, 发扬艰苦奋斗、艰苦朴素的作风,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不铺张浪费, 不互相攀比, 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敢闯新路, 积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路

实事求是, 敢闯新路, 意味着我们应深刻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不墨守成规,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为不断改进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提供新的支持。

1. 不断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只是少数人的工作, 应得到全校乃至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高校应当不断提高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致力于不断普及专业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技能,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努力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培养科学的心理健康意识。

2. 加快心理咨询工作人员专业化进程, 使心理咨询工作往常态化方向发展。

心理咨询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 必须具有雄厚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2]高校应采取有力措施, 不断发展壮大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队伍, 积极创造条件引进高素质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加入现有的心理咨询队伍, 鼓励心理咨询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专业水平, 扎实有效地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工作。

3. 依托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多种活动载体结合起来开展工作。

大学校园里各种活动层出不穷、丰富多彩。一般而言, 高校一般会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开展各类专题活动, 如专题讲座、培训班等。我们认为, 为收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高校开展各项校园活动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常态化, 将其理念注入各类常规活动之中, 以各项活动为载体, 采取多种形式不露痕迹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竞赛活动。

四、集思广益, 不断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 集一人一时之力是无法将工作做好的, 唯有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才能不断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前发展。

首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局限于高校内管理、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而且应包括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其理念应扩展至整个社会, 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其次, 集思广益, 以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应对大学生社会需求不断增多的趋势。我们不仅要从学习、生活、就业、恋爱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而且要关注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 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为将来踏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再次, 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 高校也应重视与学生成长有着密切关系的家长、教师群体, 他们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因此, 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及咨询也是非常必要的。再其次, 不断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除了传统的心理知识培训、专题讲座、各类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外, 还可多尝试专业性较强的团体心理辅导、沙盘游戏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 在教育载体方面, 可充分利用互联网互动性强, 信息获取容易, 交流具有匿名性的特点, 开展网络心理辅导课程、在线咨询、心理测试、心理聊吧, 等等。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经历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 与此同时, 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不断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井冈山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最艰难时期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无疑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唯有坚定信念, 才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精神动力;唯有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才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唯有依靠群众、集思广益, 才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郭玉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2) .

井冈山精神 第10篇

江泽民2001年6月3日考察江西时指出:“井冈山精神, 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认真领会和深入贯彻胡总书记和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 发扬光大井冈山精神, 教育大学生要深刻了解过去, 全面把握现在, 主动创造未来。

一、当前大学生中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看法、态度与观点,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价值观在不同的条件下是与人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经济等物质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并对社会心理和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这些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给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很大冲击。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这是高等院校当前思想政治建设一项极其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不可否认,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他们支持改革开放, 拥护中共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普遍拥护高等教育改革, 关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等等。但同时, 在一些大学生中也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 不少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离现实太远, 高不可攀, 他们对个人理想的关注远远高于对社会理想的关注, 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怀疑。

一些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上, 则呈现出多样化、功利化的特点, 他们更加重视个人的切身利益, 功利主义态度较明显, 理想追求趋于功利化, 过分强调实际功用和片面的个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前途方向等, 理想追求定位偏低, 片面追求个人价值, 热衷于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

另外, 还有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价值观不确定、善恶不辨、荣辱错位、缺乏奉献进取精神, 索取享受观念、奢侈虚伪观念、美丑善恶不分等现象。表现在人生价值取向上, 他们认同“先公后私”与“重义轻利”的道德与价值观念。

二、井冈山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巨大的精神食粮

井冈山精神是党领导在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过程中形成的优秀革命精神, 主要包括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风等方面。其中, 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是灵魂、是核心。

井冈山精神所蕴含的革命传统和精神血脉, 是激励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当年,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属于“人口不满两千, 产谷不满万担”的贫瘠之地, 加上反动派对井冈山的严密封锁, 山上的物资匮乏, 可是, 井冈山军民没有倒下, 他们唱着“红米饭, 南瓜汤, 干稻草来软又黄”,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矢志不移地坚信共产主义的理想必将实现。

井冈山精神内在的灵魂是与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相一致的, 是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统一的。

可以说, 尔后倡导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新时期的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都是井冈山精神的延伸和具有时代内涵的发展。这些精神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特定的价值观和文化观, 已成为一种革命的民族精神和瑰宝, 是当代大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积极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一是要用井冈山精神培养大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二是要用井冈山精神培养大学生坚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 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三是要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提高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现象的能力。

高校组织大学生学习和践行井冈山精神很有必要, 它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树立科学的善恶美丑价值理念, 确立评判是非的正确标准和界限, 形成正确的荣辱观,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意义重大。

三、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正确价值观

对大学生而言, 一旦确立某种价值观, 其价值观实际上也就成为其精神依托、行动指向和生命归宿。因此, 当代大学生要想有所作为, 就必须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应当把自己的专长与服务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起来, 将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奉献祖国结合起来。到艰苦的地方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深刻领会井冈山精神所蕴涵的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著追求, 勇于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依靠群众, 始终与群众同甘共苦, 保持密切联系, 发扬不怕困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应使之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共同谱写民族精神新篇章。学生要积极弘扬民族精神, 推崇主流价值观,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文化, 继承革命传统。革命先烈在井冈山时期表现出来的崇高理想信念, 为加强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树立了标杆。

四、采取措施、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

首先, 高校要以井冈山精神为核心, 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井冈山军民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和坚定信念的生动事例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信念教育最生动、最直接的素材。要激励大学生树雄心、立大志、做大事, 认识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革命先辈勇往直前、成就伟业的原动力。

其次, 高校要以井冈山精神为重点, 深入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弘扬关心集体, 团结互助, 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鼓励大学生自强、自律,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开拓创新思维, 培育严谨笃学的学习风尚。以井冈山精神为切入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如大学生入学教育、国防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求职就业教育、毕业教育等, 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手段, 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再次, 高校要以井冈山精神为法宝, 发扬实事求是、勇闯新路的精神。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不断提高其恒心、耐挫等良好素质, 努力克服盲目服从的惯性思维, 循序渐进, 不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扬“红米饭、南瓜汤”、“金丝被”所体现的艰苦奋斗精神, 让大学生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的力量源泉。

最后, 高校要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引, 大力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大学生要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自觉履行个人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弘扬民族精神, 培养民族自豪感, 增强民族自信心, 把实现个人价值与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把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毕生的信念和价值追求。

高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 必须认清形势, 提高认识, 全方位地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要把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 在教育过程中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信仰, 使他们成为品德高尚、理想远大、信念坚定、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 2001年6月4日 (第一版) .

[2]人民日报理论部主编.精神的力量[M].武汉: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3]刘孚威.论井冈山精神[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

[4]李小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5]余伯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7.

井冈精神铸忠魂 第11篇

张国华原名张福桂,1914年10月22日出生在井冈山北麓的永新县北乡当边村一个农民家庭。1929年3月,张国华怀着对国家未来的期许,把名字“福桂”改为“国华”。他未满15岁就到井冈山参加了王佐、袁文才的部队,后该队伍成为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一部。1930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12月,张国华参加瑞金“红军大学”首期培训,1934年,他担任福建汀州教导团政治委员,在江西矮子岭战斗中表现出色,荣获三等红星奖章。

在抗日战争中,特别是在建立运西抗日根据地、鄄北抗日根据地和领导鲁西抗日根据地的战斗和工作中,张国华迅速成长,成为独当一面的军政干部,先后担任了八路军一一五师黄河支队政治委员、一一五师教导第四旅政治委员、中共冀鲁豫区第九(直南豫北)地委书记和第九(直南豫北)军分区政治委员等军政职务。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国华在豫皖苏三省枢纽地区领导建立新的豫皖苏根据地,任豫皖苏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他为建立和巩固这个三省交界的解放区,配合陈粟大军经略华东和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作战,以及为第二、第三野战军会师中原,顺利进行淮海战役作出了特殊贡献。

解放战争中,张国华任第二野战军十八军军长,率部参加了渡江战役、衡宝战役、贵阳和成都战役等,从中原腹地一直打到大西南。1949年7月底,张国华率十八军向江西开进,解放永新。当地群众奔走相告,说解放军部队的军长就是当年上井冈山当了红军的张国华。在江西期间,张国华为部队筹集给养时巧遇多年未见的父母,在当地传为佳话。新中国成立后,张国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49年年底,毛主席、党中央做出决策派部队解放西藏、经营西藏。张国华奉命率领十八军勇擔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重任。从此,张国华就与西藏革命和建设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在帝国主义的挑拨与策动下,当时的西藏地方当局置中央人民政府和平解放西藏的真诚努力于不顾,陈兵金沙江畔,妄图以武力阻止西藏的解放。为实现中央“以打促和、以打促谈”的战略意图,1950年10月,张国华指挥十八军一部与兄弟部队实施了昌都战役,打开了解放西藏的大门。昌都战役结束后,张国华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的身份,参加与西藏地方政府代表的和平谈判,见证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协议签订的当天下午,毛主席接见了张国华,并进行了长时间谈话,亲切地称张国华为“井冈山”。之后,张国华率部由川西出发,踏上了进军西藏的征程。在西进途中,他的大女儿病逝,成为进藏部队中的第一位牺牲者。张国华率部队到达拉萨后。面对进藏部队后勤补给出现的严重困难,以及分裂主义分子的干扰破坏等严峻形势,按照毛主席“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指示,与谭冠三等部队领导一起率部开展大规模的开荒生产运动。创办“八一”“七一”农场。丰收的粮食蔬菜不但保证了部队的部分供给,还支援了地方。挫败了西藏上层反动分子“把解放军饿跑赶走”等系列分裂祖国、搞“西藏独立”的险恶图谋。

西藏上层反动分子为阻挠人民解放军执行和维护《十七条协议》,趁解放军刚进入拉萨立足未稳,拼凑起伪“人民会议”,公然冲击中央代表驻地。公开反对《十七条协议》,要求撤走人民解放军。张经武、张国华等西藏工委领导执行中央决策,坚定沉着地与分裂主义分子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迫使西藏地方政府宣布伪“人民会议”非法,予以取缔,并撤销了两司曹职务,在政治上沉重地打击了西藏上层反动势力,使许多中间人士向爱国力量靠拢,拥护支持解放军。

在执行维护《十七条协议》的那段艰难困苦岁月里,张国华等西藏工委领导带头开展统战和联系群众工作。他和工委其他领导多次登门与西藏上层人士沟通交流,讲解党的方针政策,申明解放军的纪律,希望共同维护好《十七条协议》。进藏军政人员帮助群众生产劳动、修桥补路、改善贸易、发放农牧生产工具和无息农牧业贷款、免费送医送药、模范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群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举动,深深地影响了广大群众,也在多方面教育和影响了西藏上层进步人士。和平解放时,西藏没有一条现代意义上的公路,严重阻碍西藏的发展,也给西藏军民建设新西藏造成巨大困难。张国华率领全军指战员坚决执行毛主席提出的“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和“为了帮助兄弟民族,不怕困难努力筑路”的指示,在进军西藏的同时承担起修筑公路的重任。10余万军民通过两年极其艰苦的奋战,康藏、青藏公路通车,创造了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1954年7月17日,江孜遭受特大洪水,170多个村庄被淹,受灾群众3万余人。张国华立即指示驻江孜部队和江孜分工委机关工作人员全力救灾,号召驻藏部队、军政机关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救济灾民,帮助灾后重建。他们无数次艰苦细致地工作,争取了人心,扩大了党的影响。随着党和人民军队在西藏广大农牧民群众中的影响不断扩大,西藏上层反动分子惶恐不安,不断策动局部叛乱。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1959年3月10日,西藏上层反动集团公然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了旨在谋求“西藏独立”、分裂祖国和维护西藏旧制度的全面武装叛乱。遵照中央决定,张国华由内地返回西藏,担任平息西藏地方武装叛乱的总指挥,主持拟定了后经中央批准的关于平叛改革的十三项政策。在指挥平叛战斗中,他创造性地摸索出高原地区对叛乱武装的作战方法,将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发动群众结合起来,军地工作多管齐下,使平叛斗争节节胜利。平叛任务的完成,为西藏社会大变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按照中央“边平叛边改革”的决策部署,平叛战斗顺利推进的同时,张国华等西藏工委领导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到1961年年底,西藏城镇、农牧区、寺庙和边境部分地区的民主改革工作基本完成,陆续建立了基层人民政权。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的一次最深刻、最彻底的社会变革,摧毁了延续千年的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获得翻身解放。民主改革实现了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西藏社会新纪元。

1962年10月上中旬,印军悍然在中印边境全线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入侵。10月20日,中国军队被迫进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正在北京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张国华返回拉萨,立即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对印作战任务。他以过人的胆略提出作战方案,报中央军委并得到批准。在反击作战中,张国华抱病到前线指挥,运筹帷幄,决胜疆场:中国边防部队捷报频传,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了中印边境的长期稳定,在新中国对外作战历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张国华指挥此次作战的显赫战功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将这次作战称为军事政治的胜仗。张国华在高原实施反击作战的精彩战例,也得到国内外众多军事专家的肯定,称赞张国华为“喜马拉雅战神”。

1963年2月19日,张国华向中央军委汇报自卫作战情况,将广大指战员在战斗中所展现的坚强革命意志总结为:一不怕苦——从上到下没有叫苦的;二不怕死——前赴后继,倒下一个马上有人顶上去。毛主席当即肯定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后来毛主席又在中共九届一中全会上向全党全军发出号召:“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作‘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从此,这个口号响彻全党全军,并进一步成为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随着平息叛乱、民主改革、对印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张国华等西藏工委领导遵照中央指示,确立了以发展生产为中心的工作方针,妥善处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认真整顿、巩固和提高互助组,同时大力推动基础工业、交通运输、民族手工业、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建设。随着各级人民政权陆续建立并得到加强巩固。大批民族干部成长起来,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兴旺,西藏发展进入自和平解放以来的黄金时期。民主改革之后,西藏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实现了翻身解放,民族干部茁壮成长,上层进步人士更加一心向党,西藏与祖国内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個方面的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设立西藏自治区的条件逐步成熟。张国华担负起自治区筹委会核心领导责任,参与成立西藏自治区的各项准备工作。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张国华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政协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主席。从此,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力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与全国各民族人民一起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身为西藏党政军主要负责人的张国华,坚决执行中央一系列稳定边疆的决定和措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减轻内乱伤害,努力维护西藏社会局势的稳定。因积劳成疾,张国华进军西藏时患上的心脏病复发,在周恩来总理的敦促下,他到北京治病。张国华从接受进藏任务到“文革”初期调出西藏,共1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藏工作最久的内地高级干部,这17年也是他在一个地区、一个岗位上连续工作时间最长和成就最辉煌的时期。

1967年后,张国华先后任成都军区第一政委、成都军区党委第一书记,四川省委第一书记、四川省革委会主任。同时,张国华继续为中央处理西藏问题献力,表现出的大局意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受到毛主席的表扬,在接见中多次亲切称呼张国华为“井冈山”,彰显其革命精神。

1972年2月20日,张国华主持会议正在讲话时,心脏病突发,倒在会场上。周恩来总理得知后立即指示派专家组成医疗队赶赴成都抢救,但终未挽回张国华的生命。张国华逝世后,周恩来总理在重大国事活动中专门抽出时间,亲往北京西郊机场迎接张国华骨灰,含泪叹惜:“中央正要用他的时候,他却过早走了。”毛主席对张国华的逝世深为痛惜,在之后的一次会议安排接见活动时感叹:“再也见不到张国华了!”

链接:张国华,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井冈山精神 第12篇

农历腊月二十九和除夕, 在中华民族万家团聚、喜迎新春的欢乐之际, 在全国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奋力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的关键时刻, 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井冈山、吉安等地, 亲切看望和慰问革命老区干部群众, 与吉安干部群众一起欢度春节, 并发表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革命老区人民的特别关爱, 给吉安人民无比的温暖和巨大的鼓舞。连日来, 吉安革命老区沉浸在巨大的幸福喜悦中。胡锦涛总书记的老区之行, 温暖了无数老区人民的心。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成为激励老区人民阔步向前的巨大动力。在全市迅速掀起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热潮。用“井冈山精神建设井冈山老区”的激越鼓点在井冈山大地奏响。

新年伊始, 吉安市散预办召开了学习座谈会, 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吉安市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总书记在井冈山视察时指出, 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需要井冈山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我们将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树立必胜的信念, 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座谈会上, 同志们结合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 认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来势汹汹, 使世界经济陷入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境地, 对中国经济也造成较大的冲击, 外部需求明显收缩, 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城镇失业人员增多, 经济增长压力明显加大。这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严重的挑战。在这个关键的时刻, 我们尤其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 树立必胜的信念。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 如果没有远大而坚定的理想信念, 就没有精神支柱, 就缺失支撑其奋发向上、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井冈山是我党老一代革命家创建的革命摇篮。大家回顾了80多年前, 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 我党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条件要比现在的条件艰苦得多, 但是革命先辈们依然以必胜的信念走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道路。

通过学习, 大家一致表示: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井冈革命老区的重要讲话给我们克服困难指明了方向, 是我们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共克时艰、推动吉安市散装水泥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抓住“保稳促调、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从危机中把握机遇, 以昂扬向上的斗志, 坚忍不拔的毅力, 求真务实的作风, 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加快老区发展散装水泥的强大动力, 在新的一年里, 坚持从使用环节入手, 促进散装水泥的应用。紧扣加快发展这个主题, 按照全国散办“三位一体”发展散装水泥的战略部署, 强化城市“禁现”和农村推散工作, 做到信心不动摇, 发展不减速。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我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树立必胜信心, 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就一定会克服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上一篇:情报学研究新方法下一篇:椎间盘后路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