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选读范文

2024-06-08

美国文学选读范文(精选9篇)

美国文学选读 第1篇

一、备课环节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正如中国古人的经验, 教师在开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由于新增了不少中国文化知识, 该课已变成一门新课, 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美国文学选读与中国文化”课, 这就要求教师抛开传统教案, 重新备课, 并对自身的知识储备与素养进行较大调整和充实。具体而言, 扎实做好以下工作很有必要。

1.丰富教师的知识储备。国内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是英语专业出身, 是在中国文化相对缺失的环境中培养的, 因而教师自身知识储备存在不足。要弥补这一不足需下大力气重新学习。幸运的是, 在这一领域, 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已开展多年, 具有成熟的知识体系, 教师可自学其教材, 或参加有关培训。这方面的常用的经典教材有《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读本》、《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汉语与文化交际》、《中国古代文化简史》、《中国思想简史》、《中国文化面面观》、《中国古典诗词读本》、《中国古典散文读本》、《中国社会概览》 (上、下册) 等。除了汉语读本外, 中国文化的英译本如《论语》、《老子》、《周易》、《唐诗三百首》、《中国文学概况》、《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等也是很好的材料。当然, 如果阅读中英对照的文化读本则最好。这方面可以搜索国家孔子学院总部编写的一些文化教材。工具书方面, 比较好的有舆水优编著的《朗文汉英中华文化图解词典》, 外研社的《新世界汉英大词典》等。另外, 经常读一些国内的英文报刊如《中国日报》、《21世纪报》、《北京评论》等及其汉语词汇英译汇编亦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

2.谨慎选择中国文化教学内容。尽管有对外汉语教材做参考, 具体在美国文学选读教学中使用哪些, 仍然是很大的问题。这里面主要还是参考美国文学选读的大纲, 以它为基准来选择, 毕竟课程的名称还是美国文学选读, 中国文化或中国文学只能融入而非喧宾夺主。在具体选择中, 教师可发挥才华, 有很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但必须具有明显的可比性和兴趣性是一条重要标准。参照这一标准, 教师可以量体裁衣, 做各种新颖尝试。如讲解华盛顿·欧文的《瑞普·凡·温克尔》时, 可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做平行比对, 讲艾米莉·狄金森及其诗歌时可用李清照的命运与诗歌与其对比, 讲梭罗的《瓦尔登湖》可用中国庄子的思想和学说与其比较, 讲霍桑的《红字》可与中国的《红楼梦》作对比, 阐述“红”色的文化内涵, 讲述马克·吐温的《美国跳蛙》、《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竞选州长》时可用鲁迅的讽刺思想与其相比, 讲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 可对《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与主人公圣地亚哥的英雄主义的异同及不同文化、思想渊源进行讨论, 用庞德的诗歌阐述李白的诗歌及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 等等。这是一个广阔的天空和舞台, 有足够的空间供教师驰骋。只要选择得当, 就定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取得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注意中国文化教学顺序的安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既有浅的、相对表面一些的东西, 如书法、春联、武术、剪纸、民歌等, 又有深奥的东西, 如中医、诗歌、曲艺、戏剧、文学等, 更有深邃的哲理, 如儒、释、道等。它们的深度不同, 在初始阶段学生对它们的兴趣便有较大差别, 因而需要仔细甄别, 合理安排, 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 按学生的接受顺序, 应是先易后难, 先有趣后深刻, 先形而下后形而上。本着这样的原则, 可以按照要融入的中国文化的难易或趣味顺序, 对所传授的美国文学文本的顺序做相应调整, 而不必拘泥美国历史发展的顺序讲解。如可以先讲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和麦尔维尔的小说《大白鲸》, 引出西方圣诞与中国新年的比较, 西方穷人的爱情故事与中国《孟姜女哭长城》等民间故事的比较, 西方的哥特小说与中国《聊斋志异》的话题, 再讨论菲茨杰拉德的《伟大的盖茨比》和马克·吐温的《哈克·费恩历险记》, 引出与中国的《红楼梦》和《西游记》的主题比较。最后讲梭罗的《瓦尔登湖》、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和爱默生的《论自然》:《瓦尔登湖》可与老子的道家思想比较, 《自传》可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比较, 而《论自然》则可与中国的禅宗思想一起讨论, 等等, 灵活安排。

以上这些准备很关键。在此过程中, 教师尤其要注意的是, 在扎实掌握有关中国文化知识的同时, 要知道和能够运用准确的英语表达。为此, 他们需做大量的查阅、搜集和咨询工作。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通过有效课堂教学培养出合格的跨文化人才, 培养出能够将中国文化有效传播出去并提升国家文化形象的英语人才。在完成这些准备后, 下一步他们应做的是如何把选定的中国文化知识付诸实践。要实现这一目标, 就要涉及另一个关键环节。

二、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直接关系教学成效, 因而需仔细考虑, 周密安排。在这一环节, 除了教师的主观性、积极性外,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样重要, 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更重要。上世纪6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著名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 (knowledge-navigator) ,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1]。由此可见, 教师除了要做好一系列工作如讲解、引导、组织、答疑、解惑等外, 学生也要主动做一些事情, 这很重要。

1.学生课前准备。每次课结束前教师都应告知学生下次课的主要内容、重要议题、涉及的美国作家作品、中国作家作品或相关中国文化知识。学生在预习时应做到二者兼顾, 而且要查找、背诵与中国作家作品或文化知识相对应的英文词汇, 以备课堂发言和讨论。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准备, 教师可要求学生上交所收集的中英文对照词汇, 并适当抽查背诵情况。对准备认真、资料丰富、背诵准确的同学可按高分计入平时成绩, 并纳入期末总评。对准备情况不好的同学, 亦可降分处理。总之, 每个学生都有对应的预习作业成绩并带入期末评估, 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生课前准备得越多, 掌握的知识越多, 在此基础上越能领悟和增加新的知识, 教师的引导、点拨、组织的作用就能发挥得越好。因而这一工作一定要做好, 为达到此目的, 可以叮嘱学生:课前准备不好会影响课堂发言讨论, 课堂发言讨论不积极或效果不好 (显然是缺乏准备所致) 会影响平时成绩和总评成绩。

2.课堂平行讨论。课堂是最重要的教学场地。对美国文学选读课而言, 课堂既是教师的天地, 又是学生的舞台。在这里, 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很多事情, 尤其要完成最有意义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教师要做的事情包括导入、讲解、PPT演示、提问、答疑、组织讨论、布置任务、布置预习和作业等, 学生要做的事情包括回答问题、提出疑问、参加讨论、完成任务等。其中, 讨论的环节最关键, 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演出”。中国文学和文化内容的融入使互动内容大大增加, 甚至翻了一番。因此教师的话题和学生的话题都增加了许多, 这样不仅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课堂内容, 提高了教学质量, 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如讨论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的主题与中国禅宗思想的异同, 让学生思考禅宗思想的宗旨包括哪些, 哪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有典型的禅宗思想;讨论爱默生的《论自然》中的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的异同, 让学生思考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哪些, 哪些中国经典文学作品体现了明显了儒家思想, 等等。这些问题一定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当然前提是教师必须将有关重要议题提前布置下去, 让学生在预习阶段有充分准备。

3.课后阅读、积累与写作。对学生而言, 课余时间超出课堂时间很多, 是学习和提高的主要时间。课余时间的利用效率如何, 对学生成绩或能取得的成就影响很大, 因而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很重要。实际上学生课后的预习、复习、再学习是一个综合的复杂过程。这里注重的是复习和再学习方面。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 学生应课后巩固课堂所学, 再补充学一些。至于学什么, 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加以安排。对有中国传统文化、文学融入的美国文学选读课而言, 一般而言, 教师应平行安排, 即既要安排阅读具体的美国文学作品, 又要安排可比较的中国文学或文化作品。尤其是一些英文版或中英文对照版的, 如林语堂的《吾国吾民》 (My Country, My People) , 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 (英文版) , 宇文所安的《中国文论》 (中英对照) 等。在做好阅读的同时, 必须让学生做好积累工作:主要是积累中英文对照的准确的说法和词汇。为了督促学生学习, 可按上面预习时的做法, 要求上交、抽查、计分。另外, 为了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师还应安排一些写作任务, 如一学期写3-4次。写作的内容主要是中美文学、文化对比等。篇幅不一定很长, 但要达到一些标准, 如逻辑合理、论证有力、语言准确、得体、层次清楚, 等等。这些作文教师可视为重要的平时成绩计入学生的期末总评。

4.期末考核。期末考试历来是中国大学生最重要的考试, 在总评中占有很大比例, 是学生最关注的“大考”。为了督促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文化的英文表达, 除了平时成绩外, 相关的知识也应体现在期末考试中。如可以在名词解释中让学生解释Confucianism, Taoism, Buddhism, 比较当前国内倡导的“中国梦”与《伟大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的异同等。期末考试中中国文化、文学知识可占较大比例, 如40%。目的是明确告诉学生, 这门课的性质没有变, 但内容和目的发生了变化。它要求学生在掌握美国文学、文化知识和价值观的同时, 理解和把握中国文学、文化知识与价值观, 比较详细地知道它们的异同并能够用英语准确地表达。他们必须综合、较全面地提高中西文化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对外交流工作。

三、结语

以上主要是通过考核、计分这个杠杆督促学生学习, 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严肃型”教学。实际上除了这些手段外, 还有其他许多能直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泼”手段, 如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大赛, 中国戏剧的英文改编小品表演, 英译中国古诗朗诵会, 中国散文英译比赛, 中国古代散文英译比赛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甚至效果更好。因此, 在教学之余, 教师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或从学生中集思广益, 组织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 (部分也可在课内进行) 辅助平时教学, 借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 丰富学生中华文化知识, 培养合格的跨文化交流人才的目的。当前, 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形势变化很快, 新的历史时期要求国内英语专业教育加快改革步伐, 调整教学内容, 尽快适应我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和对外交流形势的新需求, 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拟定的战略目标:“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 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提升国家软实力。”[2]

摘要:美国文学选读是一门重要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针对新时期“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求, 利用现有课堂, 增加中国文化的融入与比较内容, 不失为培养相关人才的一条可行途径。本文从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两个重要环节出发, 对相应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英语专业,美国文学选读,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策略

参考文献

[1]范琳, 张其云.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4) :28-32.

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名词解释 第2篇

2.American Puritanism: Puritanism is the practices and beliefs of the Puritans.The Puritans were originally members of a division of the Protestant Church.The first settlers who became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the American nation were quite a few of them.They were a group of serious, religious people, advocating highly religious and moral principles.As the word itself hints, Puritans wanted to purity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They accepted the doctrine of predestination, original sin and total depravity, and limited atonement through a special infusion of grace form God.As a culture heritage, Puritanism did have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early American mind.American Puritanism also had a enduring influence on American literature.美国清教主义:清教主义是新教徒的原来的一个分支——清教徒的行为和信仰。在美国的第一批居民中有很多就是清教徒,他们有着严格的宗教信仰和道德准则。就像这个词所暗指的那样,清教徒们想“清化”他们的宗教信仰和行为习惯。他们相信宿命论、原罪说、全体堕落和有限的赎罪。作为一种文化遗产,美国清教主义在早期美国人的思想上有着深刻的影响,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也是颇为持久的。

3.American Realism: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Civil War brought the Romantic Period to an end.The Age of Realism came into existence.It came a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lie of romanticism and sentimentalism.Realism turned from an emphasis on the strange toward a faithful rendering of the ordinary, a slice of life as it is really lived.It expresses the concern for commonplace and the low, and it offers an

objective rather than an idealistic view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experience.美国现实主义:在美国文学史上,内战宣告了浪漫主义的终结和现实主义的开始。现实主义反对浪漫主义和感伤主义的谎言,它从一个陌生的世界转向了普通人的真实生活的描写。它所关心的是普通的下层劳动人民而非理想中的人类本性和现实经历。American Romanticism: The Romantic Period covers the first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A rising America with its ideals of democracy and equality, its industrialization, its westward expansion, and a variety of foreign influences were among the important factors which made literary expansion and expression not only possible but also inevitable in the period immediately following the nation’s political independence.Yet, romantics frequently shared certain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moral enthusiasm, faith in value of individualism and intuitive perception, and a presumption that the natural world was a source of goodness and man’s societies a source of corruption.Romantic values were prominent in American politics, art, and philosophy until the Civil War.The romantic exaltation of the individual suited the nation’s revolutionary heritage and its frontier egalitarianism.美国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阶段涵盖了19世纪前半页。美国的不断壮大和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明珠和平等的思想、工业化的发展、西北边疆的不断扩展和国外的各种影响使浪漫主义作家文学不但成为一种可能,而且使它成为美国政治独立后的一种必然。然而,浪漫主义文学往往有很多共性:他们热心于道德、相信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对世界的直观感受,并且他们认为自然世界是真、善、美的源泉而人类社会则是堕落的根源。在内战以前,浪漫主义价值观占据是政治、艺术、和哲学等领域,浪漫主义者对个人的赞扬正好迎合了美国的革命遗风和边疆开拓者的品均主义。

5.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the emergence of the Transcendentalists as an identifiable movement took place during the late 1820s and 1830s, but the roots of their religious philosophy extended much farther back into American religious history.Transcendentalism and evangelical Protestantism followed separate evolutionary branches from American Puritanism, taking as their common ancestor the Calvinism of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They spoke for cultural rejuvenation and against the materialism of American spirit, or the Oversoul,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Universe.They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dividual.To them, the individual wa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of society.They offered a fresh perception of nature as symbolic of the Spirit or God.Nature was, to them, alive, filled with God’s overwhelming presence.Transcendentalism is based on the belief that the most fundamental truths about life and death can be reached only by going beyond the world of the senses.Emerson’s Nature has been called the “Manifesto of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and his The American Scholar has been rightly regarded as America’s “Declaration of Intellectual Independence”.美国超验主义:美国超验主义出现的19世纪20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但是它的根源在宗教史上要远得多。超验主义和福音派新教分别是美国清教主义的两个分支,他们的祖先是17世纪和18世纪的加尔文神教。超验主义者主张文化的复兴,认为“超灵”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事物。他们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反对精神上的物质主义。对他们来说,个人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元素。他们认为自然就是“精神”或“上帝”的象征,它是有生命的,而上帝又无处不在。他们认为生与死最基本的真理可以超越感官的世界而获得。艾默生的《自然》被称为是“美国超验主义的宣言”,他的《美国学者》则被认为是美国的“文化独立宣言书”。

6.Local Colorism: The definition of local colorism is made clear by Hamlin Garland in his Crumble Idols, he claims that it has “such quality and texture and background that it could not have been written in any other place or anyone else than a native.” Here “text” refers to the elements which characterizes a local culture, elements such as speech, customs, and mores peculiar to one particular place.And his “background” covers physical setting and those distinctive qualities of landscape which condition human thought and behavior.The ultimate aim of the local colorism is to create the illusion of an indigenous little world with qualities that differs from the world outside.7.Imagism: It’s a poetic movement of England and the U.S.flourished from 1909 to 1917.The movement insists on the creation of images in poetry by “the direct treatment of the thing” and the economy of wording.The leaders of this movement were Ezra Pound and Amy Lowell.意象主义:意象主义是在1909到1917年之间在英国和美国的一次诗歌运动。意象主义主张在诗歌通过“直接描写事物”和简介的用词来产生意象,领导人物为庞德和艾米•罗威尔

8.The Harlem Renaissance was a cultural movement that spanned the 1920s.At the time, it was known as the “New Negro Movement”, of which Harlem was the largest center.Writers and artists emphasized black liberation, retaining black cultural pride, and not giving in to white standards.They began to produce a wide variety of fine and highly original works dealing with African-American life.These works attracted many black readers.New to the wider culture, they also attracted commercial publishers and a large white readership.Wri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Harlem Renaissance include Langston Hughes Who wrote The Weary Blues.HR was more than just a literary movement in AM history.9.Free Verse: Verse that has either no metrical pattern or an irregular pattern.自由诗:按照语言的抑扬顿挫和意象模式,而不是按照固定韵律写出的诗。它的韵律建立在音素、语词、短语、句子和段落等形式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音步传统格律单位上。因此,自由诗消除了很多不自然的成分和诗体表现的某些审美差距。20世纪初,在英国诗法中自由诗已经流行。

关于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程的思考 第3篇

一、课程设置方面

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程一般开设在第五个学期, 有的学校延长至第五、六两个学期, 每周两个课时。同时开设的课程还有日本近代文学史。笔者分别教授过这两门课程, 并发现一些名家名作和重要流派, 两门课程都会重点讲述。文学史课程主要以教师介绍为主, 当成理论课来上;文学选读课以分析、鉴赏作品为中心。这样学生既有了知识的系统性, 也可以深入了解某一作品。在理论课上构建起完整的体统框架之后, 通过分析鉴赏作品, 来培养文学欣赏水平。

二、教学方法方面

在文学课教学过程中笔者虽然使用了多媒体等现在教学手段, 但这只是省去了板书的环节。授课依然是教师讲为主, 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学生依然只是被动的接受, 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就对文学课失去了兴趣。这些问题不单单是笔者亲身体会的, 恐怕是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影响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教学方法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此, 笔者想就文学课程提出自己的拙见。

1. 多样性的文本解读

(1) 实施文本演绎

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 可以运用文本演绎法。作品鉴赏毕竟是很个人的东西, 应是鉴赏者的情感体验。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通过自己的演绎, 更有效的促进对文中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理解。比如, 在阅读宫泽贤治的《要求繁多的餐厅》时, 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演绎。首先把文章内容改编为适合演出的脚本, 再由教师指导在课堂上表演。其中两个年轻的绅士在迷路与饥饿的时候忽然发现荒野处的一家餐馆时, 激动兴奋地样子;而后被提出各种各样要求时, 时而洋洋自得时而闷闷不解的样子;最后发现快要被吃掉的时候那惊慌失措, 落荒而逃的样子;都可以由学生来一一演绎。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再比如, 学习到太宰治的《奔跑吧, 梅洛斯》时,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小说的理解, 发挥自己的想象, 动手画出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跟以往的文字作业相比, 增加趣味性, 还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原著。这也是受到学生认可的教学方法。

(2) 比较中日文学作品

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法, 加深对作品题材、中心思想、人物塑造等方面的理解, 从而进一步理解作者的人生观、文学观等。比如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法, 将中岛敦的《山月记》和唐代李景亮所写的《人虎传》相比较。我们知道, 前者是由后者改编而成的, 人物情节与原著大致相同, 改动最大之处是对变虎原因的处理。在《人虎传》中, 李征之所以变虎是因为他犯下杀人之罪, 而在《山月记》中杀人的细节被略去, 取而代之的是李征性格上的弱点。显然, 关于变虎的原因, 中岛敦舍去了佛教因果报应的解释, 而试图用现代观点在人性之中去探索杯具发生的原由。通过比较两部作品的异同, 可以看到中日作家文学观的不同, 进而找寻背后深层的社会方面的原因。这样从熟悉的中国文学为切入点, 缩小文本的阅读距离, 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 侧重语言教学

基于语言学习的文学选读课是日本文学选读课教学法研究的经典课题。文学教学的起点是语言, 离开语言的作品分析都略显空洞, 因此, 离开语言的作品特点、作家风格, 只是教者的故事复述, 或者学生接收到的是教师的加工复制品。

文学选读课是为日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 而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低年级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理论上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积累, 要运用这些知识来赏析文学作品, 无疑是对日语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腾、王永萍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上发表文章, 再次肯定了文学教学的语言教学功能。该文章以《伊豆的舞女》为例, 指出细读文学作品, 发现其中较实用的句型, 还能进一步分析文章的段落构成, 从而发现文章的整体构造之美。总体看来,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载体的, 要欣赏文学作品, 首先应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 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

2. 影视赏析法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 有学生反映通过观看影视作品、相关视频, 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的确, 影视作品在艺术表达上的多元化有利于学生多视角的解读。播放影视作品, 还能打破一贯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 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就达到了学习文本的目的。以《青之文学》系列为例, 其中有《人间失格》 (太宰治) 《盛开的樱花林下》 (坂口安吾) 《心》 (夏目漱石) 《奔跑吧, 梅洛斯》 (太宰治) 《蜘蛛之丝》 (芥川龙之介) 《地狱变》 (芥川龙之介) , 在学到这些作品时可以结合视频来理解文本。在学习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时, 还可以让学生欣赏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拍摄的电影《罗生门》, 来探讨小说和电影在故事情节上的异同。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 也激发了学生对日本文学的兴趣。

3. 演习教学法的应用

Seminar这一词来源于德语, 意为“研讨小组, 讨论交流会”等。1737年, 德国著名学者格斯那把Seminar教学法引入大学, 而后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广泛采用。日语将其音译为“ゼミ”“セミナ”。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演习”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 以学生发表为中心, 通过质疑、答疑来共同探讨的学习路径。

例如, 笔者所在院校该课程选用的是王志松、林涛编著的《日本近代文学作品选读》, 由日本近代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共十五篇。第一课是《我是猫》, 正式开课之前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规定一个组长, 把发表任务分配到每组, 由组长负责分配小组成员的具体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主题, 提前阅读材料, 查阅文献,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把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汇总, 形成文字, 并配以图片、动画、音视频等, 结合PPT进行课堂发表。

课堂发表应包含学生发表、提问、讲解、教师补充等环节。首先, 教师针对本节课涉及到的作家及作品进行简单介绍, 引入学生发表的主题。然后让学生上台发表, 鼓励学生使用日语进行。其他学生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 并在发表之后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见解。教师对发表内容作总结, 并结合文学史对作家作品进行讲解补充。

这种演习模式打破了常规的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方式, 课堂也不再是反调枯燥的课堂, 让学生参与进来, 以学生为主导, 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一方面又练习了口语, 另一方面资料汇整成文的过程有助于活用学过的语法、词汇等, 还为将来的毕业论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举多得。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 本着这一方针, 笔者就正在教的这门课程做的一点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很长很艰辛, 为了使学生有更好的发展, 教师要继续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孙士超.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思路新探[J].文学教育, 2013 (6) :92-93

[2]孙静冉.演习教学模式在《近代日本文学选读》中的应用[J].学教育, 2015 (6) :130-131

[3]刘德润等.日本古典文学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年版

[4]张龙妹主编.日本古典文学入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版

英美文学选读复习 第4篇

1.莎士比亚的生平

2.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生涯

3.莎士比亚戏剧的代表作品及其故事梗概、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思想意义

(1)威尼斯商人

4.莎士比亚的诗歌

(1)叙事诗

(2)十四行诗 18

5.莎士比亚戏剧的思想意义

(1)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对人文主义的颂歌

6.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

(1)人物塑造

(2)情节结构

(3)语言风格

7.选读

十四行诗 18 的主题、意象

《威尼斯商人》的主题、人物性格、语言特点

《哈姆雷特》的主题、人物性格、语言特点

B约翰?弥尔顿

1.弥尔顿的生平

2.弥尔顿的文学创作

3.《利西达斯》:挽歌及其特点

4.选读

史诗《失乐园》故事梗概、主题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作品意义

C亚历山大?蒲伯

1.蒲伯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2.蒲伯的时代观与文学观

3.蒲伯的主要作品介绍

4.蒲伯的语言风格

5.选读 《论批评》第二部分

(1)作品简介

(2)作品体裁、结构、语言风格

D丹尼尔 笛福

1.笛福的生平:个人事业和社会活动

2.笛福的社会观

3.笛福的主要作品介绍

4.笛福的创作特点

5.选读:

《鲁滨逊漂流记》4

故事简介 作者的创作意义:时代精神的.写照

1.华兹华斯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2.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主张

3.华兹华斯的诗歌

(1)抒情诗:《丁灯寺旁》

4.华兹华斯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5.华兹华斯诗歌的艺术成就

6.华兹华斯的诗歌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

7.选读:

《我孤独地漂泊犹如一片浮云》

《作于西敏寺桥上》

《她居住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孤独的割麦女》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

F珀?比?雪莱

1.雪莱的生平

2.雪莱的诗歌创作主张

3.雪莱的主要作品

抒情诗:《西风颂》 《云雀颂》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散文:诗辩

4.雪莱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5.雪莱的诗歌对同时代及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

6.选读:

《西风颂》: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

G约翰?济慈

1.济慈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2.济慈的美学思想

3.济慈的主要诗作

《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安底弥翁》《伊莎贝拉》

4.济慈诗歌的主要特点及思想意义

5.济慈的诗歌对同时代英国文学的影响

6.选读:

《希腊古瓮颂》主题思想、语言风格、艺术特色等

H简?奥斯汀

1.奥斯汀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2.奥斯汀的小说创作思想

3.奥斯汀的小说

《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公园》《傲慢与偏见》《爱玛》《劝告》

4.奥斯汀小说的主要特点及社会意义

5.奥斯汀的小说对后世英国文学的影响

6.选读:

《傲慢与偏见》1 主要内容、人物性格、语言特点、表现手法等

I查尔斯?狄更斯

1.狄更斯的生平及创作生涯

2.狄更斯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与社会改良主义倾向

3.狄更斯前期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征

4.狄更斯后期作品的思想与艺术特征

5.狄更斯的创作特色与艺术成就

(1)语言

(2)3种人物的刻画

(3)幽默与哀婉情感的交融

6.狄更斯小说目录

7.选读《雾都孤儿》第3章

故事简介

主题:济贫院

J夏洛特?布朗蒂

1.夏洛特的生平

2.夏洛特的创作思想和主题

3.选读《简?爱》第23章

故事梗概

作品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

作品的社会意义

作品女主人公的形象

在逆境中求自我道德完善的主题

K托马斯?哈代

1.哈代的生平与创作

2.哈代的创作倾向: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并存

3.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观”

4.哈代作品中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想

5.哈代作品的艺术特色

6.选读

《德伯家的苔丝》19 故事梗概 作品主题

L威廉?勃特勒?叶芝

1.叶芝的生平及文学生涯

2.叶芝的诗歌创作思想

3.叶芝诗歌的代表作品

(1)早期诗歌:

(2)中期诗歌

(3)晚期诗歌

4.叶芝诗歌的特点及思想意义

5.叶芝诗歌的艺术成就

6.叶芝的诗歌对当代英国文学的影响

7.叶芝的戏剧创作

8.选读:

《茵纳斯弗利岛》《在阔叶柳花园旁边》

M D.T.S.艾略特

1.艾略特的生平几创作生涯

2.艾略特的文学理论与文艺批评观点

3.艾略特的主要诗歌作品

(1)《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2)《荒原》

4.艾略特诗歌的艺术特色及社会意义

5.艾略特的戏剧

6.艾略特的艺术成就

7.艾略特的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思想对当代英国的影响

8.《荒原》主题、结构、神话、象征、语言特色及社会意义

9.选读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主题结构、思想内容、语言特点、艺术手法等 N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1.劳伦斯的生平及文学生涯

2.劳伦斯的创作思想

3.劳伦斯的主要小说

(1)《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

4.劳伦斯小说的主要艺术特色及社会意义

5.劳伦斯的诗歌与戏剧

6.劳伦斯的小说对现当代英国文学的影响

7.《儿子与情人》的故事梗概、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思想意义

8.选读

英美文学选读课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第5篇

20世纪80年代以前该课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学生为了顺利就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用技能的培养和商务英语等热门课程的学习。因此选择文学选读课的学生人数逐渐减少。

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但是课堂教学的弊端也是主要的促成因素。总体而言,选读课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落后。传统的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教学方法死板,教师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文学作品的相关情况介绍上和内容讲解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的机会较少。这样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无法达到教学效果。

第二,多媒体教学在课上没起到应有的积极作用。虽然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却转移了文学课教学的根本。学生只对那些吸引人的图片感兴趣,而对作品内容的赏析依然兴趣甚少。

第三,教材落后。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部分的选读教材风格单一,可读性不强,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教材内容陈旧、观点老套,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的发展脱节,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究其根本,英美文学选读课的教学出现了偏差,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趋势。那么,英语专业教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

1、端正学生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改变目前的尴尬局面,教师应先研究学生的学习心态,了解他们对文学课程不屑一顾的原因;同时教师还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让其选择自己喜爱的作家和作品,亲自参与课堂环节的设计和资料的搜索并动手制作课件,然后在课上展示给大家。

这样避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让学生不再有偷懒的机会,而是开动大脑去分析该课的重点和难点,挖掘作品更深层的涵义和所传递出的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学会了有效利用图书馆和网络去收集资料以及如何按照一定的逻辑和方式方法展示给同学。这无疑培养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2、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授课形式,以教师讲授为辅,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教师起引导者的作用,而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

教师可针对某一作家的某一方面让学生进行课前调查研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例如:教师在讲授美国作家海明威作品《杀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做好预习,查阅作者生平和文学创作相关信息。在课上教师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杀手》的主要内容。

然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学生围绕如何赏析作品《杀手》来展开讨论。比如:本文想要揭示的主题是什么?为何安德森选择等待死亡而不是逃亡?这次未遂的杀人事件对尼克有何影响?最后各组派代表汇总发言。

这样的授课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很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也逐渐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英语水平,能达到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授课时要注意理论及作品赏析结合,否则难以深刻揭示人物性格进而更深层次地了解作品内涵。此外要做到自主学习与课堂讲授结合。教师要指定一些必读书目,定期检查。阅读实践与课上讨论相结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促进文学选读课教学的良性循环。

3、有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资源。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英美文学选读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外部保障。

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适当使用多媒体,介绍背景、播放某些名著片断、设计问题让学生课上思考和讨论,并留作业指导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

4、结合实际合理选材。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对学生有益的作品进行阅读,并适当结合现实给学生提出问题,在赏析作品的同时也能够给学生一些必要的精神文明引导。

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利用已有的书籍资料和网上资料编撰教材,制作好相关的课件,通过网络等方式让学生及时反馈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测评。

美国文学选读 第6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改革,人文素质

2000年4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新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其基本规格为: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知识的广博性、能力的综合性和对社会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是素质教育的三大特征。

笔者认为:《英美文学选读》课程可以为大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实现素质拓展提供最有力的文学素养和文化背景支持,这是别的学科与科目所无法取代的优势。文学教育的特殊性不仅在于它能为英语学生和非英语学生提供有“意义”和有“韵味”的“语言输入”,增添语言学习的乐趣与兴趣,还在于它能使学生在文学世界中耳濡目染优美的文学语篇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了解异域文化与风情的独特魅力、开阔视野、不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当然,为了更好地拓展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文学教育应该进行自身的改造,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诸方面入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培养出具有思辨能力、批判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才。

目前,有很多国内外语界的有识之士们都在探索如何把英美文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的问题。英美文学在提高学生素质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应该努力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把文学课上所讲述的内容与社会与人生有机地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理想的文学课程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学理论与作品的讲授,以教师为主。另一方面则是文学的实践操作,以学生为主。两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关键的问题首先应使从事这方面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带头改变观念,抛弃过去那种认为文学教学就是课文分析、知识灌输和教师的“一言堂”,分析课文也是“八股式”的从思想内容、写作特点与手法等步骤入手的观念。其次,从文学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改进,让学生感到其内容有意义、有韵味,能够吸引他们,教学的形式妙趣横生、生动活泼。再次,适当增加课外实践教学的内容,如根据英美文学课程的特点,安排一定量的实践活动,诸如故事改写、讲故事、编故事和舞台表演(根据名著改编),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应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其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另外,《英美文学选读》除课堂教学之外如果能有一个系统的实践操作部分,不仅可以帮助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文学课程的趣味。这样,学生便从喜爱文学到乐于应用文学,有利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想象能力和表演能力。这样既达到了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目的,又培养了学生鉴别是非,辨别善与恶、美与丑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实践操作体系部分可以包括:

第一部分———口头练习:讲故事(包括现成的故事或自己编的或改编的故事);

第二部分———口头练习:背诵诗歌或散文,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或散文;

第三部分———笔头练习:改编名著 (包括重写、续写文学名著等) ;

第四部分———舞台表演:表演自己改编的文学名著或自己创作的短剧。

以上实践操作部分可以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三条原则:首先,学生的任何活动都必须在教师的指导、引导和参与下进行,并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从教师那里得到应有的鼓励,获得不断进取的动力。其次,教师逐渐退入后台,让学生慢慢主宰舞台,成为主角。再次,这项实践内容必须以最后汇报表演、比赛等竞争形式衡量学生的创造力和参与程度。

在《英美文学选读》教学方面,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逐渐掌握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技能与适应能力。

首先,针对学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形成的观念,教师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开设一系列讲座,列出必读书目,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观念,使他们进一步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本质不同,学习方法也完全不同。

其次,关于文学内在价值的重要性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慢慢懂得:真正有永恒价值的东西存在于文学之中,这些看似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对人会产生永久性的影响。

再次,在《英美文学选读》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背诵一些语言优美、清新隽永、短小精悍的美文,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外,还要进行透彻的分析与讲解,把文学作品研读与人生问题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阅读文学作品,在感受优美语言的同时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丰富内涵。

教师可采取实施方案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在具体的实施方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环节首先传授给学生相应的文学理论,使之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然后通过课内外的实践操作环节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文学作品的鉴赏、感悟、再创作的活动中来;最终使学生能够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魅力,体会出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提高学生的素质。

《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是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如何尽可能地发挥它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最大、最有益的影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英美文学选读》课程能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或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目前英美文学课堂上人数寥寥无几、来者垂头丧气的局面就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即为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英美文学选读》课程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恰巧与之相呼应。因此,从事《英美文学选读》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尽力挖掘和开发该课程在这方面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吴进业, 花清亮.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1.8.

[2]Chris Kyriacou.Essential Teaching Skills, 2nd ed.Nelson Thornes, 1998.

文化视野下的俄罗斯文学选读课教学 第7篇

2002年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 (以下简称《大纲》) 将高校俄语专业培养学生的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和宽广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俄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新闻、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俄语人才。”《大纲》将俄语专业知识、相关文化知识及言语技能三个主要教学内容具体到了高校四年制俄语专业基础阶段 (第1—2学年) 和提高阶段 (第3—4学年) 的各门课程里, 其中, 俄罗斯文学选读课程被确定为提高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开设在第八个学期, 课程目的为:“通过对俄罗斯文学名著章节片段或全文的阅读、分析和讨论, 培养学生理解、欣赏、分析原著的能力, 使学生了解文学语言的基本特色, 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 增进对俄罗斯文学及社会文化的了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选读课上, 学习阅读原文俄罗斯文学经典, 比如:普希金、果戈理、高尔基等作家的代表作是必读内容。结合《大纲》对学生文化教育的重视, 我们以文学选读课堂上对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学习实例入手, 来认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再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罗斯广阔的社会生活, 别林斯基认为它是:“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由于作品篇幅较长, 选读课上只能学习到部分诗节。在讲解与阅读该作品时, 教师一般都能意识到向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梗概、主题思想、文学结构、人物形象等, 并且解释语言难点, 但容易忽略对那些蕴涵在文本中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进行挖掘, 忽略向学生传递相关的俄罗斯民族文化信息, 如果仅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词、句的表层意义上, 停留在诗节的翻译上, 学生不仅失去了获取语言国情知识的宝贵机会, 而且这样也不利于他们对篇章的解读与领悟。对此, 我们从这部作品第二章举出三例:

㈠在第四节中, 有这样的诗句:“Всвоейглушимудрецустынный, Яремонбарщиныстаринной/Оброкомлегкимзаменил.;Ирабсудьбублагословил。” (把古老的徭役易为佃租, 使农奴的负担减轻, 让奴隶们戴德感恩, 尊他为僻陋领地的圣明。) 其中, “барщина”及“оброк”分别译为“徭役”和“佃租”。在这里, 如果仅仅知道两词的译文是不够的, 因为如果不对它们的背景知识作出讲解, 学生就难以理解主人公奥涅金在乡村所进行的改革尝试为什么能够减轻农奴的负担。要知道:在俄国农奴专制时期, 农奴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 处于社会最低层, 徭役是地主庄园经济中剥削农奴的主要剥削形式。Н·Л·Бродский在《“Евг

енийОнегин”А·С.Пушкин·Комметарии》中对“徭役”的解释是:“农奴制劳动的方式之一, 农奴必须花自己的部分时间为农奴主劳动, 在农奴主的粮食工厂里劳作。由于长时期里法律未对劳动的种类及时间作出明确规定, 因此一切都听由地主的摆布。在1797年制定的法律 (关于农奴每周三天徭役, 节日休息) 实行以后, 农奴有时仍然要为农奴主整周劳作, 在农忙季节, 甚至通宵达旦。”作家拉吉舍夫在《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中描写了俄国农奴的悲惨牛马生活, 他们成年累月地为地主服徭役, 只有夜里和星期天才能耕作自己的小块土地。另外, Н·Л·Бродский对“佃租”的解释是:“在佃租制中农奴必须向地主交纳一定数量自己生产的粮食, 或者一定数额的钱, ”也就是说, 其特点是佃租农民按期向地主交纳固定数量的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 佃租比徭役能使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对地主的依附关系。课堂上, 教师向学生阐明这两词的文化内涵, 这样学生能够了解它们的区别, 扩充对俄国农奴专制时期相关知识的认识, 也能够加强对文本的解读,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㈡在第五节中:“《Соседнашнеуч;сумасбродит;Онфармазон, онпьетодно/Стаканомкрасноевино;Ондамамкручкенеподходит;Вседаданет;нескажетда-с/Ильнет-с》” (我们的邻居太无知, 性情怪僻, 是个共济会员无疑;他只用大杯喝单一的红葡萄酒, 不肯吻女士的手, 言谈时只说“是”或“不是”, 连“阁下”都没有。) “фармазон”即“共济会员”, 共济会原为宗教秘密组织, 起源于十八世纪初的英国, 后经法国传入俄国, 十九世纪初, 自由派青年曾企图利用共济会组织开展活动, 十二月党人和普希金都曾加入。它后来逐渐成为一支贯穿整个俄国和苏联史的带有秘密组织性质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力量。教师在讲授时, 不能满足于按照字典释义, 一定要向学生揭示该词的历史背景知识, 使他们获得一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里特有事物及社会现象的超语言知识。

㈢在第二十四节中:“ЕесестразваласьТатьяна...Впервыеименемтаким/

Страницынежныеромана/Мысвоевольноосвятим.Ичтож?Оноприятно, звучно;Носним, язнаю, неразлучно/Воспоминаньестарины/

Ильдевичьей!” (她姐姐名叫达吉雅娜…为使小说能有吸引力, 随意用上这一个名字, 在我们还是头一次。这有什么关系?我以为这个名字响亮悦耳, 会使人产生对古老的联想或闺房!) “Татьяна”即人名“达吉雅娜”, 该名在十世纪俄罗斯洗礼之后由外国进入了俄罗斯人名表中, 从此它被当作俄罗斯人名看待。我们知道: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 通常根据人名可判断一个人的社会身份。比如说:十八世纪的贵族家庭的女孩通常叫“Ольга” (奥丽加) 、“Екатерина” (叶卡捷琳娜) 等, 农家出身的女孩通常叫“Василиса” (瓦西丽莎) 、“Мафра” (玛弗拉) 等。“达吉雅娜”也是一个农家女孩子的名字, 在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中, 女主人公是一个贵族小姐, 诗人却给她取了一个在当年丫环们才使用的名字, 这是为了暗示出她生长于远离城市的乡村, 生活在淳朴自然的人民中, 并且与人民有着深厚感情, 这点恰好与奥涅金和人民的脱离形成鲜明对照。在《“ЕвгенийОнегин”А·С·Пушкин·Комметарии》中Н.Л.Бродский写道:“普希金的‘达吉雅娜’这个名字使人产生对古老过去的回忆…这个‘响亮悦耳’的名字, 显然是在描写她成长过程中受到外来影响时强调她的根本个性, 即与民间生活 (《俄罗斯灵魂》) 、与俄罗斯民俗、安宁的古老相联系的土壤性。”达吉雅娜出自俄国文化的土壤, 也是俄国民族文化的产物。经过分析, 我们应认识到:在文学选读中出现的人名要引起注意, 体会其语言国情文化价值。

实例说明:国情文化知识蕴涵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 在文学选读课堂上, 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了解学习相关的俄罗斯国情文化知识, 而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有意识地挖掘出这些内容, 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 在两者本位与辅助的基本定位上明确同步、互补、兼容的相互关系, 从更深层次———文化背景角度去分析篇章, 揭示词汇的民族文化语义、伴随意义等, 强调词语的认知功能和文化功能, 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和困难, 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锐性和文化意识, 无条件地理解、掌握与本国文化不同的信息, 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悟力, 改善知识结构, 通过文化教学, 提高学生的语言习得能力。

美国文学选读 第8篇

1.以文为鉴,学到方法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只是例子, 要想深入理解阅读的真谛就需要通过大量阅读体会感悟。《中外传记文学作品选读》中所选的10篇文章虽然各有侧重点,但人物传记的特点(即真实性和文学性)没有变。人物传记都是通过传主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或细节及作者个人所持观点展现传主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的。因此,学生在阅读人物传记时就要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 抓住作品中所陈述的与社会环境相关的事实来把握传主的人生轨迹,同时理解、领会作者对传主及有关事实所作的评价, 仔细体味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所持的观点之间的联系,准确客观地作出符合传主实际精神品质的评价。万变不离其宗, 抓住传记文学的这些基本特点并掌握了阅读这类作品的基本方法,就可以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今后阅读这一类文章时就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抓住特点,提高能力

教材中所选的10篇传记作品,既有共性的东西,又有各自的特点。所选传主有诗人、作家、音乐家、政治家、科学家等中外名人,他们各有人生经历和个性特点。作者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审视他们的。斯诺的《毛泽东传》以富有表现力的个性化语言展现毛泽东丰富的情感和有挑战性的理论创造;冯至的《杜甫传》选用典型精当的材料,联系时代背景叙述作者一生的遭遇,再现了伟大诗人坎坷的一生,深刻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胸怀;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通过作者主观感情来褒贬人物,叙写传主苦难多折的悲剧人生,表现他“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坚强与执著;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通过对她和鲁迅先生的日常交往来展现鲁迅先生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平和;欧文·斯通的《达尔文传》)通过一些细节描写表现他不怕任何困难的阻挠,也不在乎任何反对的声音,始终以兴趣和恒心是他科学发现的动力来刻画传主形象。

通过阅读, 同学们一方面可以从中借鉴掌握传记写作的各种形式,品味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和文学性、形象性和哲理性、思辨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写作人物传记,培养写作人物传记的能力。

3.深入理解,领悟思想

现在一些学生不喜欢阅读,即使阅读往往也是浅尝辄止,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传记文学能够让学生找到阅读的快乐,激发思考的火花。因为学生阅读传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与名人对话,与高尚碰撞,与情感交流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了解传主的成长经历和他们的成就, 更多的是对他们的经历与环境、时代与个性、奋斗与机遇、失败与成功、理想与命运等对人生具有巨大影响的内容作深入的思考和了解,感悟他们的精神思想。“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因此,阅读传记文学是“在接触人类精神高端的过程中张扬我们的灵性,塑造我们的健全人格。”“让我们仰望星空,拓展想象,沐浴人类文明之光,在与伟人大师的对话中探寻未来之路,逐渐建构使自己健全、充实、美好的“精神家园”(教材“前言”)。让我们在阅读中从多方面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强化思想意识,净化心灵,提升生活品位,并形成一定的深刻的思考与判断,从而在生活中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我们民族的精神境界。

4.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周国平说:“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 在他们众所周知的荣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怎样成为一个终生的读者,一辈子爱书的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传记是记述人的生平事迹的一种重要文体,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传记文学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可以丰富阅历、陶冶情操,可以借鉴他人的生活经历使自己的人生变长变宽, 可以让传主的精神思想感染学生的心灵,让传记文学的艺术魅力吸引学生。这样逐渐让每一个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美国文学选读 第9篇

通识教育以培养有教养的人为目的,实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校推行通识教育多年,效果究竟如何?特别是在理工科院校开设文学类通识课程,其在学生中的接受和认同程度如何?课程教学效果是否理想?以文学类课程为代表的通识教育课程理想的教学方式是什么?等等。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本文试图通过实际调查来解答上述问题。

一、调查目的

“中国古典文学著作选读”(以下简称“古典文学”)是电子科技大学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核心通识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开拓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人文内涵。此次研究,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选修“古典文学”课程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理工科院校学生对于文学类通识课程的看法,并从一门课程“管窥全貌”以揭示出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文学类通识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古典文学”课是电子科技大学的核心通识类课程之一,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电子科技大学2014—2015第二学期选修“古典文学”的180名大二学生。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我们设计了《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古典文学著作选读”课程调查问卷》,向选修该课程的学生进行现场发放,现场回收。

该问卷包括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两大部分,封闭式问题共13个,内容涉及选课原因、学习兴趣、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学生学习活动等方面;开放式问题为学生对于本课程教学的建议。调查共发放问卷180份,收回有效问卷160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1.“古典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为了弄清学生选修本课程的动机及学习情况,问卷从选课原因、学习兴趣、课堂表现主动性、参加“读书会”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本次调查首先了解学生选修本课程的原因。调查显示,58.1%的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选修此课程,在课程选择方面占有一定主动性,但仍有41.9%的学生仅仅出于修学分目的进行选修,初始目的的功利性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课程的学习效果。

其次,在学习兴趣方面,50.6%的学生对于教学所涉及的古典文学表示感兴趣,人数刚刚过半。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对唐诗宋词表现出较大兴趣,而此内容在该课程教学中并没有涉及。

第三,在课堂参与的主动性方面,59.4%的学生不太喜欢参与课堂讨论,课堂表现较为被动。这种情况一方面与学生内向腼腆的性格有关,另一方面则是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很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第四,为扩大学生对课程相关内容的阅读量,本课程开展了课外“读书会”的活动,对学生提出了参加次数的要求。对于课程之外“读书会”,有63.1%的学生表示课程要求的强制性是他们参加的主要原因。表明学生不太愿意课外增加学习量。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理工科学生对于文学类通识课程的热情并不高,这与长期以来理工科院校重专业轻人文的传统有一定关系,理工科学生对包括文学类课程在内的通识课程往往认识不够,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2.“古典文学”课程的学习效果

问卷设计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多选)”,调查显示,通过对“古典文学”课程的学习,57.5%的学生表示自己了解到了更多古典文学知识和名人轶事,46.9%的学生认为此课程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学习能力,43.8%的学生体会到了古典文学的精妙和美感。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无论学生出于何种动机选修此课程,在课程结束时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吸收与学习到某些知识,并提升了自己的人文素养。调查结果表明课程教学初步实现了“古典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这也进一步说明理工科院校开设文学类通识课程的必要性。

3.学生对“古典课程”教学的建议

对“古典课程”课程的教学就课堂授课方式来说,64.4%的学生认同“古典文学”课程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方式,认为这种方式优于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与长时间的课堂讨论,在教师掌控课程方向的全局下,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效果更显著。

对于课外活动“读书会”,34.4%的学生希望开展课堂大讨论,交流读书心得;30%的学生希望一边阅读一边讨论,这种“读书会”形式较之于之前学生阅读、学生理解、老师辅助讲解的形式更为活跃,学生参与度更高。

对于课程考核,59.4%的学生赞成写课程论文或进行成果展示,31.3%的学生建议使用开卷考试,打破传统的应试模式。

四、调查结论及文学类通识课程建设建议

1.调查结论

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对象中超过一半的学生是基于兴趣而选修该课程,学习之后近一半的学生认为此课程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学习能力。同时,该课程采用的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及提交课程论文或展示成果的考核方式都得到了学生的充分肯定。这说明“古典文学”课程在理工科院校开设是非常必要的。当然,调查也反映出该课程不论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学生对学习效果的高满意度在被调查学生中都没有达到非常理想的状态,意味着该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需要通过对“古典文学”课程教学中有关现象的关注与思考,进一步改进该课程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从内容到形式去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尽可能完美实现文学类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

2.文学类通识课程建设建议

(1)建立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

高校需在两方面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一方面是公民教育,一方面是专业教育。理工科院校需明确通识教育的目的,即培养深专业加宽基础模式的学生。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广泛的社会学科基础、深厚的理工学科知识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不对立,二者虽然在教育模式、知识领域、教育方式上各有差异,但其宗旨却保持一致,那就是基于人的发展,在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2。在当前相当多数理工科院校学生缺乏对通识类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的背景下,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生态环境营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理工科院校从管理者到教师都有责任担负起向学生传输通识教育价值的责任,学校应建立起明确的通识教育目标并知会于广大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并建立有利于通识课程建设的制度,使通识教育课程在理工科院样中开辟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2)针对学生兴趣,设置课程内容

在理工科院校开设文学类通识课程,首先应从课程体系上进行系统规划设计,从培养兴趣、陶冶情操的教学目标出发,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文学类通识课程体系。以改变理工科学生人文知识缺乏、知识面狭隘、对非专业课程兴趣不浓的局面,逐步引导学生产生对文学类课程的学习兴趣。其次,在文学类通识课程的开设方面,课程教学内容与课外活动应尽量根据理工科学生的特点而设置,努力贴近理工科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本次调查中,有学生给“古典文学”课程提出这样的建议:“希望老师在古典文学的讲解中,增加一些时下热播的古装电视剧中所呈现出来的诗词歌赋,既接地气又能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等,反应出学生在课程内容方面的需求。如果文学类通识课程内容能在对学生的文学兴趣点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将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上课互动少、教学方式单向灌输、教学环节缺乏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等,这些问题是课堂教学之大忌。对非专业的通识类课程来说,灵活多样的、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通识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素养、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人文内涵,这种课程性质与当今注重实用的社会风气相距甚远。而大学生群体不可避免地受到实用主义社会风气的影响,注重实用、讲求实际甚至追求功利在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导致他们对拓宽知识面和培养思考能力却不能提高工作技能的课程,不愿意做太多努力。因此,如何将学生吸引到通识教育课堂并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手段的运用至关重要。本次调查中,学生们在提出的教学建议中,表达了对自主研究性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希望老师能够更多地给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的机会”、“采用老师布置任务,学生做报告的形式,增加课堂交流”等。这就要求通识课程教师积极变革通识教育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将相关影视作品、经典文学故事穿插到知识讲解中,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通过巧妙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以小组讨论并汇报的形式加强课堂交流;针对设计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课后查找资料、小组研讨形成研究结论,以演讲或辩论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程能学生的“粘度”,同时以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有一举多得之功效。

摘要:为了解理工院校文学类通识课程的基本情况,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古典文学著作选读”课程的选课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了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文学类通识课程,调查

参考文献

[1]管宗昌,李贞.关于通识教育及民族院校文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思考——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2(6).

上一篇:面对犯错的学生下一篇: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