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妙散加味范文

2024-07-20

二妙散加味范文(精选5篇)

二妙散加味 第1篇

关键词:口腔溃疡,二妙散,临床研究

口腔溃疡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浅性溃疡, 如米粒至黄豆大小, 呈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凹陷, 周围充血, 可因进食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 一般1~2周可自愈。若口腔溃疡周期性反复发作, 1年发病数次, 甚至新旧病变交替出现, 则可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 (ROU) 或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 (RAS) [1]。该病好发于20~45岁女性, 发病率超过10%, 多发生于口腔黏膜无角质化或角质化较差的区域, 如唇内侧、舌尖、舌缘、舌腹、颊、软腭、前庭沟等。

笔者师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李凤学主任近3年, 受益匪浅。现整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导师采用二妙散加味治疗的36例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6例口腔溃疡患者均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西医结合门诊收治, 其中男性15例, 女性21例;年龄19~48岁, 平均39岁;病程2个月至3年, 平均11个月;初诊28例, 复诊8例。

1.2 方法

1.2.1 内服法

基本方组成:黄柏18g、苍术12g、薏苡仁30g、白及10g、海螵蛸20g、砂仁6g、珍珠母30g、蝉蜕12g、白花蛇舌草30g。伴舌胖大、舌苔厚腻者, 加白术、藿香、陈皮;伴口唇瘙痒者, 加白鲜皮、地肤子、桑白皮、浮萍、紫草;伴咽部红肿、舌尖红者, 加黄芩、黄连;伴大便干燥者, 加生大黄;溃疡在两颊部、上下腭部者为脾经有火, 加白术、茯苓、苦参、大黄、黄芪;溃疡在牙龈者, 加玉竹、石斛、生石膏;溃疡在舌头上者, 加黄连、栀子、莲子心、赤芍、竹叶等;溃疡面较大、难以愈合者, 加葛根、黄精、灵芝。上述药物以水煎服, 每日1剂。

1.2.2 外用法

外用青黛粉、珍珠粉、人工牛黄, 按照3∶2∶1的比例混合后涂敷于溃疡表面, 令口水自行外流, 每日1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治愈:创面愈合, 疼痛消失;显效:疼痛明显减轻, 创面基本愈合, 溃疡面周围黏膜仍有充血;有效:溃疡面部分愈合, 疼痛减轻;无效:创面无变化, 仍然疼痛。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2 结果

36例患者中治愈29例, 显效2例, 有效3例, 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4.44%。随访半年复发5例。

3 典型病案

董某, 女, 23岁, 待业, 2013年9月3日初诊。口腔溃疡反复发作1年余, 口腔颊黏膜、舌边及唇部黏膜散在多处溃疡, 小如针尖, 大如黄豆, 周围淡红肿胀, 疼痛较重, 进食受影响。患者面色发黄, 形体较胖, 平素活动较少, 善太息, 便溏, 舌淡红, 苔白腻, 边有齿痕, 脉沉滑无力。曾患抑郁症, 长期口服抗焦虑药物。中医辨证:心脾积热、湿热上熏, 治以清热化湿、解毒敛疮, 方用二妙散加味:黄柏18g、苍术12g、薏苡仁30g、白花蛇舌草30g、珍珠母30g、白及10g、黄连6g、蝉蜕12g、海硝10g、砂仁6g、生甘草12g。服用上方7剂即痊愈, 随访半年未复发。

4 讨论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 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西医认为其发病原因包括营养不良、微量元素缺乏、消化系统疾病等[3]。研究表明, 30%~48%口腔溃疡患者兼有消化道疾病, 如腹胀、腹泻、便秘等。父母双方均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时, 其子女的发病率可高达80%~90%。西医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较多, 主要是对症治疗, 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种。局部治疗采用外用药物以消炎止痛, 常用药物包括碘甘油、溶菌酶含片、意可贴等;全身治疗采用口服免疫调节药物, 常用药物为免疫增强剂, 可减轻疼痛、缩短病程、减少复发[4]。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的病机为脾胃湿热、肝胆郁热、心脾积热、阴虚有热、火邪上乘, 故治疗以清热化湿为主。《丹溪心法》中的二妙散为治疗湿热下注之基础方。方中黄柏为君药, 苦为燥湿, 寒以清热, 长于清下焦湿热;苍术为臣药, 辛散苦燥, 长于健湿燥脾。二药相伍, 可清热燥湿, 标本兼治。笔者导师以该方为基础方, 配以薏苡仁、白及、海螵蛸、砂仁、珍珠母、蝉蜕、生甘草, 其中薏苡仁健脾利水;珍珠母平肝潜阳、收湿敛疮;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本草正义》曰:“白及, 味苦辛而气寒, 故能消散血热之痈肿, 性黏而多脂, 则能疗败疽之死肌, 外疡消肿生肌之要药也。”海螵蛸收敛止血、收湿敛疮;蝉蜕祛风解表, 消肿止痛;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 止血消痈;生甘草清热解毒,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在二妙散的基础上加用上述药物能解疮毒、食毒和百药毒, 共奏清热燥湿、清心除烦、解毒敛疮之功[5]。

当然, 口腔溃疡与个人体质亦有密切关系,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饭后使用淡盐水漱口, 避免刺激性食物及硬物损伤口腔黏膜;保持生活规律, 保证充足睡眠, 保持心情舒畅;注意营养均衡, 少食肥甘厚腻食物, 多食瓜果蔬菜, 防止便秘[6]。

参考文献

[1]卫建业, 阎庆忠.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J].山西中医, 2003, 19 (6) :8.

[2]孔燕.从脏腑论治复发性口腔溃疡[J].中国民间疗法, 2010, 18 (10) :68-69.

[3]黄进.复发性口腔溃疡从虚论治体会[J].中医药导报, 2012, 18 (4) :105-106.

[4]王树凡.加味二妙散治疗口腔溃疡[J].辽宁中医杂志, 1987 (11) :38.

[5]黄昉萌, 骆杰伟, 林桐峰.二妙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24例[J].福建中医药, 2013 (2) :42-43.

二妙散加味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60例膝关节骨性滑膜炎本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 其中男21例, 女9例;年龄20~57岁, 平均 (35.8±6.2) 岁;平均病程 (6.1±1.5) d;单膝19例, 双膝11例。对照组30例, 其中男20例, 女10例;年龄18~56岁, 平均 (35.3±6.1) 岁;平均病程 (6.2±1.4) d;单膝20例, 双膝1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诊断标准。所有患者浮髌试验阳性, 膝关节X线片示骨质无异常, 且关节穿刺液为粉红色液体, 表面无脂肪滴, 实验室检查ESR均在正常范围内, 其化验结果WBC<5~109/L, N<0.30, 且未见致病菌。

1.3 排除标准

(1) 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关节间形成骨桥连接而成骨性强直者; (2) 膝关节肿瘤、类风湿、结核、化脓、急性关节损伤及关节内骨折急性期者; (3) 有明显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及患肢有血管神经损伤史者; (4) 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等显著脏器器质性病变者; (5) 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6) 参加有关药物实验者; (7) 治疗前2周内有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镇痛药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20m L注射器行关节穿刺后抽出关节腔积液, 再采用5m L曲安奈德注射液、5m L 2%利多卡因, 庆大霉素8万单位, 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m L, 行关节腔内注射, 用输液贴覆盖, 弹力绷带包扎。每周1次, 不超过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采用四妙散加味治疗, 苍术、黄柏、牛膝各15g, 薏苡仁30g, 木瓜20g, 炙甘草6g, 续断18g, 当归、没药、乳香各15g。偏寒者加川乌、草乌;偏虚者加杜仲、桑寄生、骨碎补;偏风者加独活、羌活。上述药物水煎服, 每日一剂, 7d为1个疗程, 连用3个疗程;每次药渣用纱布包好后加热, 待温度皮肤可以耐受时, 热敷膝关节, 每天2次, 每次15~20min。

1.5 功能锻炼

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制动, 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每天3次, 每次20min。

1.6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治愈:疼痛肿胀消失, 关节活动正常, 浮髌试验阴性, 无复发者;好转:膝关节肿痛减轻, 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 并见肌肉萎缩或关节僵硬。

1.7 膝关节功能积分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 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膝关节疼痛、积液肿胀、关节活动度、行走能力等变化, 并计算病情轻重程度积分。

1.8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愈22例, 好转5例, 未愈3例, 总有效率90%;对照组:治愈16例, 好转8例, 未愈6例, 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两组疗效比较P<0.05, 提示观察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

2.2 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指标积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膝关节功能积分 (14.65±1.31) 分, 治疗后 (4.62±0.93) 分;对照组治疗前膝关节功能积分 (14.63±1.29) 分, 治疗后 (5.71±1.35) 分。见表2。

注:观察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指标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指标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内关节中结构最复杂的关节, 不仅负重大, 而且活动频繁, 故损伤的机会较多。现代医学认为[5]膝关节滑膜面积广泛, 关节滑膜损伤后致滑膜血管扩张, 渗出, 水肿, 同时滑膜细胞活跃, 而产生大量粘液, 造成关节内活力增高, 关节压力增大, 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 使正常关节腔内的碱性滑液变成酸性而产生疼痛, 使水肿-微循环障碍-水肿加剧而加重症状。后期致关节囊壁增厚、粘连, 从而影响关节功能[6]。

膝关节滑膜炎多属中医学“痹证”、“筋伤”、“鹤膝风”等范畴。认为本病多因外力导致膝部脉络受损, 血不循经, 经血四溢, 溢于脉外而形成瘀血;瘀血阻络、筋脉凝结, 风寒湿邪夹杂侵袭患处, 经络不通则痛, 血瘀湿滞则肿, 筋脉失养, 筋节拘紧挛缩则关节活动失利。其中湿邪是关键, 湿属阴寒, 郁久化热伤阴, 或湿凝成痰, 痰瘀互结凝滞经脉。四妙散源于《成方便读》, 方中黄柏苦寒清热燥湿为君药, 苍术苦温善健脾燥湿为臣, 薏苡仁甘淡性寒、淡渗利湿清热而为佐药, 牛膝功能补肝肾, 强筋骨, 散瘀血, 祛风治痹, 引药下行而利关节为使药。

笔者采用四妙散加味治疗膝关节骨性滑膜炎, 治愈22例, 好转5例, 总有效率90%;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指标积分为4.62±0.93分,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疗效显著, 且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孙萍.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37例[J].山东医药, 2005, 45 (23) :55-56.

[2]周临东, 王培民, 马勇.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21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1 (5) :316-31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97.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349-353.

[5]孙瑞明, 董惠杰.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12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09, 7 (5) :33.

二妙散加味 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病例, 男36例, 女26例。10~30岁19例, 30~60岁43例, 左膝34例, 右膝28例。病程最长5年4月, 最短2月, 浮髌试验阳性者48例。

1.2 诊断标准

多有膝部外伤, 膝关节酸痛无力, 活动后肿胀明显。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 但膝部疼痛不剧烈、局部不红、不热、髌韧带两侧膝眼处隆起, 饱满, 触之较软, 有囊性感, 压痛、浮髌试验阳性, X线检查骨与关节无明显异常, 膝关节穿刺检查, 急性发作患者多为血性液体, 镜检有大量白、红细胞, 慢性期为淡红色液体。

1.3 治疗方法

1.3.1 内服药物

四妙散加味, 苍术20 g、黄柏20 g、牛膝20 g、苡仁30 g、防己20 g、萆薢20 g、木瓜20 g、五加皮20 g、制川、草乌各15 g、威灵仙15 g、黄芪30 g、茯苓15 g、甘草6 g, 每日一剂, 水煎服, 9 d为一疗程。

1.3.2 局部封闭

对膝关节肿胀较甚、积液较多、浮髌试验阳性者, 在无菌操作下抽出关节积液, 注入2%普鲁卡因2 ml加醋酸强的松龙0.5 ml或地塞米松5 mg。

1.3.3 穴位按摩

指导患者自行按摩膝眼、梁丘、血海穴, 每日数次, 每次10~15 min。

2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膝肿胀消失, 功能活动正常, 能胜任原有工作, 随访3个月以上无复发。显效:肿胀基本消失, 活动尚可, 但劳累或天气变化有轻微疼痛, 可坚持一般工作。有效:肿胀部分消失, 疼痛减轻, 膝部屈伸活动仍受限, 劳累或天气变化症状加重。无效:自觉症状功能无改变或症状加重。

2.2 疗效评定结果

62例患者中服药最多45剂, 最少12剂。按上述评定标准, 治愈32例, 显效15例, 有效13例, 无效2例, 有效率达95.16%。

3讨论

膝关节慢性滑膜炎, 多有外伤史或由其他的慢性劳损导致滑膜的损伤, 使之充血, 产生大量积液, 渗出的积液中可含有血浆、白细胞、红细胞等, 由于渗出物增多, 关节内压力高, 可阻碍淋巴液回流, 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滑液积聚日多, 纤维素沉着, 若不及时消除积液或积血, 则发生纤维性机化, 且关节滑膜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下逐渐增厚, 引起关节粘连。由于股四头肌萎缩, 可使关节不稳, 这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临床以老人及素体湿盛者易患, 有的同时伴有膝关节骨质增生疾患。由于伤后气血虚弱, 卫外功能不足, 致风寒湿邪侵于膝部而为痹, 以挟湿者为多, 辨证为痹证挟湿。虽然临床上在治疗慢性膝关节滑膜炎的方法较多, 诸如封闭、理疗、中药外敷、石膏外固定等, 但常易复发。采用内服中药为主, 配合封闭、自我按穴方法治疗本病, 收到了功能恢复好、不易复发的效果。

加味四妙散中, 苍术、黄柏燥湿清热;苡仁补益脾胃、除湿止痛;防风、萆薢利水消肿、祛风除湿;五加皮正邪兼顾, 散风除湿又强筋壮骨、生津化湿;灵仙祛风除湿、舒筋止痛;制川、草乌祛寒胜湿止痛;久病体虚佐黄芪, 茯苓益气健脾, 利水消肿;牛膝补肝肾、强筋骨, 兼引诸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 共凑渗湿、消肿舒筋止痛之效。

膝关节肿胀较甚者, 配以穿刺抽液, 关节腔内注射醋酸强的松龙, 有利于控制炎性渗出, 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和疼痛的缓解, 可缩短疗程。

自我按穴简便易行, 既不增加局部损伤, 又可防止长期休息所带来的肌肉萎缩, 利于病情的恢复。外膝眼及足阳明经的犊鼻穴, 按此穴可祛风湿利关节, 故对膝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甚效。梁丘、血海穴, 前者为足阳明胃经, 后者为足太阴脾经, 两者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均位于膝上2寸, 股四头肌两旁, 按此二穴, 可散风寒、通经络、利关节, 增强膝周肌力, 防止肌肉萎缩。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活血通痹类中药配伍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四妙散 (苍术、黄柏、牛膝、苡仁、防己、萆薢、木瓜、五加皮、制川、草乌、灵仙、黄芪、茯苓、甘草) 治疗本病62例。结果总有效率95.16%。结论本方法治疗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疗效满意。

二妙散加味 第4篇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加味四秒散,塞来昔布,炎性因子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临床症状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1]。临床上治疗KOA常口服抗炎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COX-2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用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但此类药物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难以坚持,且不能阻止KOA的病理性进展。而中药治疗KOA疗效确切,但其治疗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文通过观察加味四秒散对KOA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8的影响,探讨其中药加味四秒散治疗KOA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96例KOA患者,其中男28例,女68例,年龄范围为40~75岁,平均(56.3±10.1)岁,平均病程(6.1±4.0)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例。观察组中男15例,女33例,平均年龄(55.4±9.8)岁,平均病程(5.6±3.8)年;对照组中男13例,女35例,平均年龄(56.6±10.5)岁,平均病程(6.5±4.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KOA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修订的KOA标准(2007年)[2]及国家中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骨痹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标准[3];治疗前一个月、治疗过程中均未服用任何激素或镇痛药物。

排除标准:(1)本身有关节炎表现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2)合并骨肿瘤、骨结核、膝关节外翻畸形史者、膝关节间隙显著狭窄者;(3)合并心、脑、肝、肾原发性疾病者;(4)不能坚持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适当活动来锻炼膝关节功能,同时避免关节剧烈的运动及长久处于同一姿势,以保护关节来减轻关节负荷。

对照组患者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0 mg×6粒,批号:J20030098),200 mg/次,2次/天。

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味四秒散,方药组成:黄柏5 g、苍术10 g、薏苡仁10 g、川牛膝10 g、防己10 g、连翘10 g、苦参10 g、木瓜10 g、秦艽10 g,生地黄15 g、忍冬藤15 g。关节痛甚加蜈蚣2条、全蝎10 g;发热者加柴胡、黄芩各10 g;乏力气短加黄芪15 g;关节屈伸不利加伸筋草12 g;纳少加砂仁6 g、白术10 g。水煎服,每剂200 mL,2剂/天,200 mL/次。

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治愈:膝关节临床症状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膝关节僵硬明显好转、疼痛缓解、肿胀减轻,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未愈:膝关节僵硬、疼痛、肿胀好转不明显或未变化,关节功能活动较差或无明显好转。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次要疗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晨僵:0分为起床后不用活动关节可起身行走;1分为起床后有不适感,稍活动后消失;2分为起床后再疼痛,稍活动后减轻;3分为起床后疼痛明显,活动后不能减轻。关节活动度: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主动屈伸范围进行评分。0分为膝关节主动屈伸>135°;1分为膝关节主动屈伸110°~135°;2分为90°~109°;3分为<90°。

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均抽取患者5 mL静脉血,1000 rpm离心10分钟,置于-20℃下保存待测,使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1、IL-6、IL-8表达水平。

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133,P=0.01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VAS及次要疗效指标(晨僵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及次要疗效指标(晨僵及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1、IL-6、IL-8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IL-6、IL-8表达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IL-6、IL-8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与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2.4 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期间,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3例出现轻微胃肠不适,停药后自动恢复,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KOA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临床上称之为“骨痹”,其病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内因包括年老体衰、肢体及筋脉失于濡养、肝肾不足,或病后气血不足、外邪乘虚而入、侵犯肌体,或因外伤后气滞血瘀,经脉痹阻,或因劳累过度,肌体正气耗损,外邪乘虚而入。外因多指受了风、寒、热、湿等外邪而侵袭肌肉、筋骨致肢体关节疼痛不利。现代医学对KOA的具体病因及病理机制的认识尚不明确,认为可能与细胞因子、蛋白酶、骨内高压、免疫反应等相关[4]。

KOA病机是“本痿标痹”,临床以“标痹”为主要表现,因此治疗时需先解决“标痹”症状,同时补肝益肾,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而加味四秒散方中黄柏、牛膝、苍术、薏苡仁具有清热利湿、通络祛痛、补肝益肾、舒筋强骨的作用,方中连翘可以疏风散热、消肿散结;防己可以祛风除湿止痛,利水消肿;忍冬藤具有疏散风热、通络止痛的功效;木瓜可舒筋活络、和胃化湿;苦参具有清热燥湿作用;秦艽可祛风湿、清湿热、通络止痛;生地黄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诸药相合具有强筋骨、清热利湿除痹的功效。临床多以加味四妙散用于痛风性关节炎及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实际上是针对“本痿标痹”的病机治疗KOA[6],因此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晨僵及关节活动度等次要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但组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证实两种方法对于缓解疼痛及部分症状均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除此之外,使用加味四妙散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塞来昔布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加味四妙散对KOA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IL-1可以通过与软骨细胞膜的IL-1受体相结合来干扰软骨的正常代谢,促进关节软骨的破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病情发展呈正相关[7]。IL-6具有激活淋巴细胞、介导炎性反应细胞信号通路等作用,有研究表明,高水平IL-6是KOA及关节软骨退变的高危因素[8]。IL-8可趋化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定向移动至病灶局部。有研究显示,在OA关节滑液中发现IL-1、IL-6、IL-8高表达,且IL-8可以趋化炎性细胞合成分泌IL-1、IL-6,从而增强关节炎性反应[9]。IL-1、IL-6、IL-8等细胞因子间相互协调,既促进软骨细胞的降解,同时又抑制其合成,一起参与了KOA的发生、发展及预后[10]。现代医学表明,加味四秒散中的黄柏、牛膝、连翘、苦参、秦艽、生地黄均具有抗炎作用[11],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的IL-1、IL-6、IL-8均明显下降,而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因此推测其可能通过降低IL-1、IL-6、IL-8等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起到防止关节软骨损伤及退变,进而提高治疗有效率的作用。

二妙散加味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共84例,均来源于本院骨科住院部及门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8岁,平均50岁,病程最短24 h,最长51 h,平均病程34 h;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78岁,平均52岁,病程最短15 h,最长49 h,平均病程32 h。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的血尿酸、白细胞计数、体温及关节功能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加味四妙散内服+中药熏洗。加味四妙散(苍术15 g、黄柏15 g、牛膝15 g、薏苡仁30 g、土茯苓20 g、金银花15 g、赤芍15 g、地龙15 g)水煎服,1剂/d;取中药熏洗方(大黄、黄芩、黄柏、黄连各30 g,威灵仙、千年健、透骨草、牛膝各20 g,丹参、乳香各15 g),用布包好,加水3 000 ml,煎沸30 min后,取出药包,将药水放在水盆里,将患处放在上面用毛巾盖上熏蒸,至水温适中,用药水浸洗或用毛巾蘸药液交替热敷20~30 min。1次/d,次日用原药液加热后再洗,0.5剂/d。

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首剂用1.0 mg,然后每2小时服用0.5 mg,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如泄泻、恶心、呕吐等)时,改为0.5 mg/次,3次/d,饭后15 min温开水送服。

两组服药期间避免高嘌呤饮食以及其他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药物,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作疗效评定。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1) 关节疼痛评分标准: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1分;中度疼痛=2分;严重疼痛=3分;剧烈疼痛=4分。 (2) 关节压痛评分标准:无压痛=0分;压之诉痛=1分;压之诉痛伴皱眉=2分;压之诉痛伴关节退缩=3分。 (3) 关节红肿评分标准:0分(正常),皮肤无红肿;1分(轻度),局部皮肤略红;2分(中度),局部皮肤红热,关节较发病前稍肿;3分(重度),局部皮肤明显发红发烫,关节伴有明显的急性肿胀。 (4) 关节活动受限评分标准:0分(正常),活动无受限;1分(轻度),活动中度受限,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2分(中度),活动明显受限,不能从事一般活动,但生活能自理;3分(重度),活动时疼痛难忍,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1.3.2 综合疗效评价标准

将患者关节疼痛、压痛、急性红肿、活动受限四部分得分相加为总积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3分,总积分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参照尼莫地平法:N=[ (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 ÷治疗前症状积分]×100%,以及及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分为4级, (1) 临床痊愈:N≥95%,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 (2) 显效:70%≤N≤94%,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 (3) 有效:30%≤N≤69%,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 (4) 无效:N<30%,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改善。

1.4 病例纳入标准

(1) 凡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患者[2,3]; (2) 年龄18~80岁的患者; (3) 知情同意,自愿接受1周治疗和检查患者; (4) 治疗前1个月内及治疗过程中均未服用任何镇痛药及激素的患者。

1.5 排除标准

(1) 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患者; (2) 由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关节病变患者; (3) 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 (4) 晚期关节炎重度畸形、僵硬、丧失劳动力患者; (5) 年龄在18岁以下或8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及本药过敏患者。

1.6 观察项目

(1) 常规实验室检查项目及发病关节X线检查; (2) 症状、体征的观察:体温、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的急性红肿、关节活动障碍; (3) 血尿酸、白细胞计数。除X线检查,上述其他项目治疗前和治疗后各记录1次。若治疗中、治疗后安全性指标出现异常,必须在适当时间复查,并进行综合分析。

1.7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采用Ridi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本病的病因多为平素过食膏粱厚味,如过多饮酒,进食高蛋白、高糖、高嘌呤食物,以及感染,过度疲劳,精神性损伤及服用某些药物等,以致湿热内盛,下注关节经络,气血壅滞不畅,关节红肿热痛[5]。故湿热下注,热瘀互结为本病的基本病理特征。湿甚则肿,热甚则红而灼热,瘀滞则痛,治疗时应该采用清热祛湿,解毒消肿,化瘀止痛的方药。四妙散一方由朱丹溪“二妙丸”加牛膝、薏苡仁而成[6,7]。临症中以四妙散为基础,加入土茯苓以淡渗利湿,金银花以清热解毒,地龙、赤芍以活血散瘀、通络止痛。该方中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肿祛腐的功效;苍术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之功,且还具有抗凝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薏苡素是其镇痛活性成分;牛膝生用具有活血祛瘀,引血下行的功效,在四妙散中,牛膝为使药,引诸药下行,使湿热之邪有出路;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利关节的功效;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的功效;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功效。本研究运用的四妙散加味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部分药物还具有利尿作用,从而帮助尿酸排出,降低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复发。

中药熏洗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其有邪者,渍形以汗”。通过中药熏蒸可使局部皮肤充血,微汗,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炎性物质通过毛细血管吸收而消散。现代研究认为,中药熏蒸能刺激皮肤神经末稍感受器,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8]。基本方中大黄、黄芩、黄柏、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消炎杀菌、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作用;威灵仙、千年健、透骨草具有通络活血并祛风湿的作用;牛膝、丹参、乳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用其进行熏蒸、热敷,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机体局部或全身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增强血管通透性,提高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状态,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吸收,直接进入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中药熏洗合加味四妙散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确实能起到降体温、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降低血尿酸的作用,且未发现有明显的临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合加味四妙散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给予加味四妙散内服及中药熏洗, 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2%,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应用中药熏洗合加味四妙散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且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其疗效优于内服秋水仙碱。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药熏洗,加味四妙散

参考文献

[1]肖玉兰.痛风性关节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52.

[2]陈贵廷, 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S].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1:53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60.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5:179.

[5]李娟, 纪伟.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9, 25 (2) :60.

[6]王琳, 周厚明, 孙保国, 等.加味四妙散合扶他林缓释片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9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8, 16 (10) :18.

[7]葛明久, 彭怀申.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J].山东中医杂志, 2008, 27 (6) :32.

上一篇:数学课堂讨论下一篇:审视体育的文化传播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