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衰落范文

2024-07-13

欧洲的衰落范文(精选4篇)

欧洲的衰落 第1篇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19世纪是欧洲支配世界的世纪, 政治上如此, 经济上如此, 军事上也是如此, 甚至在20世纪初, 欧洲仍保持世界优势地位。

1. 政治方面

资本主义在进入垄断阶段以后, 开始了夺取殖民地的高潮, 到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世界已被瓜分完毕:整个非洲大陆, 除利比亚和埃塞俄比亚外, 都已变成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其中法国占领非洲领土面积最大, 达到1097万平方千米, 约占非洲总面积的36%, 相当于法国本土面积的20倍。英国次之, 占有866万平方千米, 约占非洲总面积的29%, 为英国国土面积的36倍。在面积达1681万平方英里的亚洲地区, 至少有944万平方英里的土地由欧洲列强统治。中国、土耳其、波斯、阿富汗、尼泊尔等国, 虽然名义上是独立的, 实际上却是半殖民地。英、俄、法、德四大国, 它们在1876年的殖民地领土面积为4040万平方千米, 人口27380万;到1914年, 殖民地领土面积增为6440万平方千米, 人口增为49450万。总之, 到一战爆发前, 欧洲已称霸全球, 是世界政治的中心。

2. 经济方面

20世纪初, 欧洲是世界的银行家。英、法、德是向国外投资的三个主要国家, 其次是瑞士、荷兰、比利时等小国。英国的资本输出在1913年达到35亿英镑, 相当于国民收入的8.5%;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伦敦城”的金融机构拥有世界范围的联系, 英镑起着共同的贸易货币的作用。欧洲还是世界的工业工场。1870年, 欧洲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64.7%, 而美国仅占23.3%;在国际贸易方面, 欧洲也占有优势。1913年, 英、法、德三国的制成品占世界出口的60%。

3. 军事方面

俄、法、德、英是世界的头等军事大国。1900年, 俄国的陆海军人数为116万, 法国为71万, 德国为52万, 英国为62万;到1914年, 则分别增为135万、91万、89万和83万。而同时期的日本和美国则分别为30.6万和16.4万人。欧洲列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仅瓜分了世界, 占有了广大的殖民地, 而且在许多国家划分了势力范围, 操纵着它们的内政。沙俄将军德拉哥米洛夫傲慢地说:“远东的事务是在欧洲决定的。”

总之, 一战前的欧洲, 凭借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而支配了世界, 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但经过一战的打击, 这种局面很快改观, 欧洲大陆风光不再。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 战争中的“同盟国”战败了, 英、法虽是战胜国, 但经过四年大战, 经济和财政上都遭到重大削弱, 政治地位也优势不再。

1. 政治方面

大英帝国的疆域虽因在战争中掠夺了德国在非洲的所有殖民地而更加扩大, 但各自治领的离心力日益加强, 英帝国终于改组为英联邦。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法国, 在巴黎和会上想长远压制德国的企图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与破坏, 1924年企图占领鲁尔失败后, 便最终丧失了处理德国问题的主动权。一战后的世界已不再是欧洲的世界, 因为在欧洲虽形成了“凡尔赛体系”, 但在远东却形成了对美国有利的“华盛顿体系”。

2. 经济方面

英国在战争中死亡94.7万人, 受伤212万多人, 战争费用超过了80亿英镑, 商船损失近70%, 国民财富损失三分之一。战前美国欠英国债务30亿美元, 战后英国倒欠美国44亿美元。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了美国纽约。法国损失最大, 阵亡官兵138万, 物质财富损失达2000亿法郎, 欠下了美国近40亿美元和英国6.5亿英镑, 英法均由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

总之, 这一时期, 欧洲已经走向没落, 而与之相反的是, 在一战前夕已经兴起的美国和日本却利用战争之机大大发展了自己的力量。

三、美国、日本的兴起

美国在一战中利用其本身远离战场、资金雄厚、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的有利条件, 趁着交战国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减弱而对军需物资和资金大量需求的时机, 加紧生产和输出军火、粮食及其他商品, 放出巨额借款等, 大发战争财。美国在一战中输出资本和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 不仅还清了欠欧洲的30亿美元, 而且对包括英国在内的17个欧洲国家拥有100亿巨额债款, 美国把世界黄金储量的40%集中到自己手中, 取代英国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 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第一号经济强国。其军事实力虽尚不能与法国、英国正面抗衡, 但其争霸野心的增长不可小视。华盛顿会议上《五国海军协定》的签定, 使美国取得了与老牌海军强国英国相同的制海权, 实际上是英国因经济困难而被迫放弃了海上优势。

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又一个暴发户。在大战期间, 趁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机, 日本出兵抢占了中国青岛、胶州湾, 以及德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4年中, 日本对外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 黄金储备增加了4.5倍, 并成为欧洲国家的债权国。

美、日两国的兴起及其世界大国地位的迅速取得, 改变了欧洲称霸世界的局面,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表明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格局正发生变化, 而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 则表明世界已完全变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寿终正寝。

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 第2篇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繁盛与危机并存的时期

一、政治上

总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明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强化皇权,实行厂卫特务统治,采用八股取士,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决策权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同时暴露出统治阶级的腐朽,说明封建制度日渐衰落。

1、皇权的加强

(一)、表现:

1、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1)背景(原因):①根本:皇权、相权矛盾激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②具体:A 吸取元的教训

(2)废除: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皇帝掌六部。(3)、影响:(1)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2)皇帝手操权柄,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

(3)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定,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2、明朝设内阁

(1)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章奏

品秩较低,不参与决策

(2)明成祖: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地位逐渐上升

明中期以后:可以“票拟”对奏疏的处理意见(最后皇帝“批红”)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3、清朝:

(1)承明制,设内阁——日常事务。

(2)设议政王大臣会议——重要军国大事。凌驾于六部之上,皇权受限制。

4、军机处设立 ①时间:雍正年间 ②原因(目的):A 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皇权。

B 处理西北紧急军务。

③职权:初:参与处理军务。

后:参与处理机要政务。

④地位:品级不高,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

⑤影响:A 简化处理政务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标志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二)、结果

1、唐宋以来,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遭压制。

2、专制皇权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3、导致国家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

2、监察与谏议

(一)、明清:都察院(中央)六科给事中(中央)按察使司(地方)

(二)评价:(1)积极性: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

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

(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权力,未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低效现象。

3、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表现:

(1)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2)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3)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特点:

(1)适应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发展需要,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2)反映了社会结构变化,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保持统治基础的稳固。

二、经济上

总述:农耕经济高度发展,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白银成为流通的货币,区域性商人团体形成,兴起了许多工商业市镇,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是资本主义萌芽受到严重阻碍,对外贸易也日渐萎缩,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1、土地制度

明清:商品经济繁荣,买卖普遍,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高峰

租佃关系普遍化的原因:人口增加

土地兼并的结果

封建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民身份的提高

2、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一)、农业生产发展:

1、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2、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高。双季稻扩种

3、高产作物引进、推广。玉米、蕃薯

4、广泛植棉,衣食结构变化

(二)、手工业的发展

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占主导。

(三)、商业的发展

1、明中叶:广泛用白银,商业资本活跃

2、明中后期:江南等地涌现工商业市镇。

(四)、赋役制度变革

1、明中后期:“一条鞭法”

2、清前期:“摊丁入亩”,赋役制度成熟标志,生产关系重大变革

(五)、综合国力强盛,领先世界

1、突出表现:人口增加。

2、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于欧洲(不具备明显优势)

3、城市数量多

4、明中后——清前期一半白银流入。

5、是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

二、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一)、产生:

1、时间:明中叶

2、地点:江南纺织业

(二)、含义:

1、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2、工场主雇佣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需要生产

(三)(特征)雇佣劳动

(四)、表现:

1、苏州:劳动力市场

2、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高,效率高的民营手工工场。

(五)、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根本原因

2、国内市场:官府剥削

农民贫困,购买力极低。

3、明清专制统治(表现及影响)(1)矿禁(2)“重农抑商”政策

4、明清:“海禁”政策

(1)原因:①根本:自然经济

②直接:防范“外夷”侵犯,担心东部沿海抗清力量结合威胁统治。③统治者固步自封、盲目自大 ④传统观念影响

⑤西方殖民扩张势力侵扰

(2)含义:限制与西方的私人海上贸易(3)影响:①积极:一定程度防范列强侵略,有自卫性。

②消极:

a打击中国航海业、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主动权、高额 利润长期被外商垄断。

b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c不能阻挡西方侵略者的侵略。

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未能脱离萌芽的原因

1、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政策,以农为本思想

2、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3、封建传统理学占统治地位,古代商人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思想

4、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中西方对比

中国:封建制度顶峰,君主专制加强,专制制度阻碍

自然经济占主导,农耕经济繁荣,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资本主义关系萌芽未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

鄙薄科技,文化专制,愚昧自大,固步自封

西方:开始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完成近代工业国转变

重商主义。争海外市场,掠夺财富,贩卖奴隶,越洋抢滩、海外殖民。

资本原始积累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总体:工业文明显现出相对于农耕文明的巨大优势,中西方国力兴衰易位,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以致落后挨打

3、商业的发展:明清:新特点

(1)商业市镇。

(2)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3)农产品进入市场。

(4)经济作物普遍种植,商品化。(5)广泛用白银。

(6)区域性的商人群体

商业城市兴起: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4、重农抑商政策 强化:明清

(1)表现:不鼓励、对商人盘剥,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2)影响:①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评价:

1、封建社会初期(积极性为主)

(1)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巩固地主阶级政权。

(2)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控制流亡人口,利于农民生活稳定和生产发展,利于社会稳定。加强中央集权

(3)一定程度上促进手工业、商业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

2、封建社会末期(局限性为主)

(1)明中后期,压制和束缚资本主义发展,违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阻碍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

(2)阻碍手工业发展,阻碍产品流通、商品经济发展,妨碍经济进一步发展,导致国家贫穷落后,被甩在世界之后。(3)导致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5、手工业

钢铁冶炼;明朝:焦炭流行 棉纺织业:(3)元明: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

(4)明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制瓷:明清:与丝绸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

清 珐琅彩

三种手工业模式见表格。。。

三、思想文化

总述:出现反封建民主思想,但理学仍占主流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渐衰落,儒家思想遭到批判,君主专制遭到否定,主张个性自由,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但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进一步禁锢人们的思想

(一)陆王心学(主观唯心)

1、南宋:陆九渊——心学

主张:① “心即理也”,心是万物渊源。

②“发明本心”以求理,内心反省。

2、明朝:王守仁——“阳明心学

(1)背景:明中期,理学失去求圣贤学问精神

(2)主张:①学术流弊导致道德沦丧、社会动荡,用心学更新理学。

②核心:“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理,天生具有,克服私欲、回复良知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道德自律

宋明理学的影响:

(一)、积极:

1、儒学主流,影响深远。

2、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气节、品德;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塑造中华民族的积极性格。

(二)、消极: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二)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一、背景:

(一)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二)政治:新思想孕育,专制腐败政治阻挠。封建制度腐朽,君主专制强化

(三)思想:八股取士阻挠。程朱理学陈腐不化,追求思想解放个性发展

(一)明晚期——李贽“异端”思想

1、背景:

(1)程朱理学——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2)商品经济——拜金逐利,冲击传统道德观念。

(3)士人——冲破儒学束缚,蔑视礼法,追求个性发展。⒉思想内容:⑴政治:①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不应以“四

书五经”作为唯一的思考标准

②批判封建道德礼教,主张个性自由发展。认为人皆有私

(2)哲学: “万物皆生于两”。否定 “天理”存在,摇撼“存天理,灭人欲”理论基础。

(3)主张男女平等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和宋明理学,主张工商皆本,倡导“经世致用”。个性解放

3、王夫之

——建立较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1)哲学根本问题

“理在气中”,万物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中。(2)认识论

“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颠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3)伦理学

“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4、黄宗羲

——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没有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1)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

(2)君臣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师友”,根本上否定陈腐的伦理纲常。

(3)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设想。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

5、顾炎武——“经世致用”、“明道救世”

(1)主张:①呼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 ③《天下郡国利病书》。

(2)影响①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考证学术之风气。②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重要的思想源泉。

三、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影响

1、对理学反思、批判,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

2、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3、带有早期启蒙性质,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强烈的冲击,有启蒙作用

4、重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考证学术之风气

5、晚清的民主思想没有动摇封建东芝的理论基础,没促进社会转型。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四、地位

没形成主流:原因:资本主义萌芽脆弱

专制主义压迫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五、特点:体现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反权威反教条反传统

主张经世致用

带有早期民主性质

四、文学科技

总述: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科技处于总结阶段,明清主要文学形式是小说,更适应市民阶层的需求,书法绘画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戏剧繁荣,文学艺术具有高度的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教育科学文化政策出现了君主专制加强的色彩。

农学

明代——《农政全书》徐光启

1、内容:总结经验、参照西方、科技实验。

2、作用:(1)农书: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

(2)徐: “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医学:明代——《本草纲目》(李时珍)

1、内容:系统总结16世纪前药物学成就。

2、意义:

(1)古代药物学最高成就。

(2)最先进分类法,体现生物进化思想,推进生物学发展。(3)“东方医学巨典”。

明朝科技发展:传统科学总结期,从传统科技向近代科技萌芽。原因:发达的农耕文明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中央集权的国家组织形式

交通发展

国内民族融合,对外交流的促进

科学家献身科学,创新精神 特点:重视经验,综合法

应用的科学,缺乏理论探究

服务于农业

西方:注重实验

严密的逻辑分析体系

服务于工业

书法:明代:

(1)原因:平民化,世俗化。(2)特征:强调个性化创造

绘画:明清

1、文人画:(1)特点:

①继承宋宫廷画风,沿袭元山水意趣。

②由于社会的变化、社会动荡,出现风格奇特的画家。(2)代表人物:朱耷

2、小说雅俗共赏,木刻版画插图。

3、民间:年画、寺庙壁画、布贴画、剪纸画等(前代也有)。

中国绘画的特点

1、宫廷、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2、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启迪自尊心、自信心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明清小说 一)条件

1、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

2、印刷术不断完善。

3、新兴社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量需求的刺激。

4、政策黑暗官场腐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5、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二)主流:

由宋元话本脱胎而来的章回体裁小说。

(三)代表:

1、明代:

(1)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2)短篇小说集

“三言”:《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

2、清代:批判现实《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戏曲 昆曲:

(一)时间:明中叶到清中期鼎盛。

(二)地点:江南昆山

(三)特色:

1、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

2、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

3、主要表演形式是载歌载舞。

(四)意义:

1、明中后期,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发展成全国性剧种。

2、对众多剧种形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被誉为“百戏之祖”。

“国粹”京剧

(一)产生原因

1、外部:北京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满足文化娱乐需要。

2、内部:

“四大徽班进京”:乾隆寿辰,三庆班等。

(二)形成

徽班吸收了汉调、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多种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

(三)特色

1、艺术程式: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2、表演艺术:象征虚拟、歌舞并重。

3、艺术手段:综合运用唱、念、做、打。

4、渲染气氛:锣鼓、京胡、笛子等管弦

(四)地位:戏曲推向新高峰,“国粹”。

欧洲的衰落抑或文明的挑战? 第3篇

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近代以来,源于欧洲的文化观念、制度模式已广泛而深入地植根于全球各地,同各地本土文化汇通交融,形成一种你中有我,你我难分的格局。这也即是从五百年前欧洲文艺复兴发端的世界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今天看来,在这一现代化潮流面前,不仅世界各种文化概莫能外,而且伴随以网络通讯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革命的普及,这一进程空前加快。从这一角度看,中国自身的历史定位应该具有两重身份:一方面是一个具有独特历史传统的悠久文明古国,一方面也是世界现代文明潮流中的重要一员。这有助于提醒我们在讨论欧洲或者西方是否衰落的问题时,至少在部分意义上也是在讨论中国本身的衰落或者兴起的问题,因为我们当今赖以生存的无论是物质还是观念环境,从政治、经济、科技到日常起居、衣食住行均已经深深植入源于欧洲的现代潮流。从这一意义上,讨论欧洲就是讨论我们自己,反思欧洲就是反思中国本身。鉴于中国悠久的文明传统,中国古代长期与欧洲迥异的文明演进道路,中国不乏创新文明的方式,引领文化潮流,超越欧洲、超越西方的可能,但这种创新,这种超越只能是在对欧洲、西方的文化精神、制度文明积极融会与批判吸纳之后才是可能的。

一、文化衰落还是实力衰落?

谈到欧洲的衰落,人们会立即想到德国的斯宾格勒。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还未散尽,德国保守思想家斯宾格勒即推出《西方的没落》一书。斯氏当年对包括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阿拉伯、欧洲等世界八大文化形态进行分梳比较,认为文化如生命有机体一樣,有着从童年、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的演化过程。断言20世纪的西方正处于其文化发展的最后阶段,衰落已无可逆转。毫无疑问,斯氏当年西方衰亡的悲观预言如今并未兑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今,欧洲起伏跌宕,无论是在经济力还是在世界地缘政治上的地位都有明显的变动,但是如斯宾格勒这种文明兴衰意义上的西方衰落看来仍不是触手可及。

比较吊诡的是尽管斯氏预言看来既无历史依据又被实践证伪,但斯氏的这一深沉的欧洲文化哀声却如洪钟大吕,悠远绵长,代代相传。据研究者统计,此书出版后的十年间,被翻译成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阿拉伯等多种文字,销量达十万册之多。此书之后,斯氏曾有多种著述问世,但无论是在销量还是在影响上都不能同《西方的没落》同日而语。然而,在当时的学术界,斯氏的观点却完全不被接受。文明兴衰如何可以同草木枯荣类比?

实际上,斯氏一书问世仅仅两年之后,法国地理人口学家德曼融(Albert Demangeon)即有《欧洲的衰落》一书问世。相比之下,德氏这本书却颇得学界好评。这是一本逻辑严谨,论证精密的“科学”著述,作者依据人口学、经济学等数据,以实证比较等学术方法,系统论证了欧洲一战之后在世界上实力的衰落及其发展前景。不仅如此,当年的德曼融慧眼独具,在他看来,尽管欧洲衰落值得忧虑,但欧洲的衰落乃属相对衰落。这一相对衰落乃是由于美国与日本的崛起所致。在他看来,此后欧洲也并非命定走向衰落,欧洲通过奋斗,也可能焕发青春;世界其他地缘板块,也可能随着时光流逝走向颓势。现在看来,地理学家德曼融的判断应该更加合乎今天的现实。一战之后的欧洲虽然并没有能够扭转逆势,并在经历了19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之后走向一场更加惨烈的世界大战。然而,二战之后的欧洲痛定思痛,决心告别战争,以欧洲联合缔造和平并从此寻找人类组织的新的替代方案。当年德曼融的思路和判断,不仅更加符合欧洲正统的理性精神,也为欧洲的前景提供了乐观的前瞻。不过,在今天,不用说这一乐观的理性的欧洲预言没有能够超越边界,被业已接受了“人定胜天”的唯意志论的中国人听到,而且早已被欧洲人以及自己的同胞所淡忘。

命运何以如此不公平地对待这两位预言家?对于“理性”的德曼融来说,他的被淡忘应该归咎于理性的胜利。德曼融的《欧洲的衰落》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衰落,那只是对欧洲当年危机的警示,是对一战灾难过后欧洲现况的清醒分析,是对欧洲人乐观进取面对未来的呼唤。换言之,这种警示,这种呼唤,欧洲代不绝人,早已注入欧洲的文化血液,汇入欧洲批判创新的思想巨流之中了。从这一意义上说,德曼融的声音被淡忘,正是由于欧洲无论是学界还是大众舆论,均不缺乏这种声音的缘故。

斯宾格勒则不同。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是先天和命定的。他的衰落论并非要唤起世人的自觉,从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改变历史的进程。在他看来,欧洲文艺复兴以来渐渐成长为具有压倒之势的对于进步观念的信仰,对于科学的盲从,对于历史发展遵循既定轨道的线性思维的认同均是近代浅薄的物质主义的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证明文明的发展并非按照线性规律直线向前。在此之前,世界众多的文明如日月循环、如草木枯荣,兴衰有序,生死天定,西方文明概莫能外。在欧洲,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均已经完成其生死周期。斯宾格勒表达的是一种基督教式的大悲大恸,是深藏若虚的西方文明中的终结性忧虑。斯宾格勒当年受到学界的抵制,不仅仅是因其命定论与理性主义的冲突,也因为其预言生不逢时。一战之后的欧洲,虽然金瓯玉碎,疮痍遍地,但欧洲人远没有从科学万能与工业霸权的梦呓中苏醒。战争之后不是深切反思,而是企图东山再起,重决雌雄。斯氏的预言搅乱了学界的氛围,冲击了仍在上升时期的唯物与进步历史观。而在大众心理层面,斯宾格勒却迎合了欧洲战后人们寻找对战争原因的解释的需求,具有抚慰德国民族在战争失败后沮丧颓废的心理的功能。他的命定的神秘的文明生死观将欧洲参战各方汇入西方文明的整体命运,也从某种程度上为受战争蹂躏的心灵提供了些许慰藉。

不过,战后特殊的时代心态自然不是其声音长久回荡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他至今仍未兑现的预言的持久魅力在于其源于欧洲精神的另一种传统,怀疑的传统,悲剧的传统。这种传统,也许比理性本身更为根本,更能够代表欧洲的精神气质。这一怀疑传统,既源于理性主义内部,又源于对理性主义本身的怀疑和批判。怀疑是批判的前提。质疑一切,否定一切,否定之后再被否定,法国思想家莫兰正是将这种“否定性”称作欧洲文化的最为根本的特点和欧洲文明演进的基本动力 。我们今天无法知晓斯宾格勒本人是否意识到他的衰落论能否弥久而不衰,但我们却可以看到他对欧洲文明的悲观论断的睿智之处。在今日欧洲,历史线性论已经失去了市场,社会进步观也广受质疑,科学万能论也已成为过去的神话。欧洲文明当然没有如斯氏所言已经死亡,但是再不会有人以历史规律来批判斯宾格勒衰落论的荒诞。

二、经济衰落还是竞争转移?

从公众舆论层面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欧洲关于欧洲衰落的议论甚嚣尘上。2008年夏季,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罗伯特•伏吉尔(Robert Fogel)在法国南部一个关于经济问题的讨论会上表示:“欧洲经济已经死亡”。这一宣告是这一波较受注目的关于欧洲衰落论的起始。此后,从经济上宣判欧洲衰落的声音此伏彼起,不绝于耳。刚刚推出《中国傲慢》 一书的法国著名经济评论人伊茨拉勒维奇(Eric Izraelewicz)在2010年写道:欧洲的衰落在经济危机之前已经显而易见,但危机大大加速了欧洲衰落的进程。伊茨拉勒维奇认为,2008年经济危机源于美国或美中经济的不平衡,但危机对于亚洲几乎没有影响,对于美国影响次之,却对欧洲伤害最大。这一事实表明欧洲经济的脆弱,无力承受打击。伊茨拉勒维奇认为,欧洲衰落的原因可用三个D来概括。他所说的三个D分别是Demography 人口,Division分裂,和 deficits赤字。目前,欧洲联盟27国总人口为5亿,2009年增长率仅为千分之一强(中国同年人口增长率略低于千分之七)。所谓分裂,是欧洲在经济上虽有统一市场,但经济缺乏整合,各国在经济战略上各自为政。至于财政赤字则正是目前欧盟债务危机的主因。伊茨拉勒维奇的观点自成一体,有一定的说服力,但他仅仅从经济论经济,并不触及社会甚至地缘政治实力的变化。

今年三月,曾经因提出中美同体(Chimerica)而名噪一时的英国历史学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推出新作《文明:西方与非西方》 一书。作者指出,如果1411年你有可能在全球旅行的话,你可以发现中华文明帝国正在兴建紫禁城,而此时的英格兰正受到瘟疫、饥荒、战争的多重蹂躏。然而,在这一世纪其后的五百年间,西方却一直强势统治世界。欧洲何以能够超越当时看似强盛的东方帝国呢?佛格森认为,个中原因是西方掌握了六样秘密武器:竞争、科学、民主、医学、消费主义以及工作伦理。按照这一论断,今天的欧洲是否衰落的问题也就转化为西方是否还能垄断这六大武器的问题。同斯宾格勒不同,佛格森并不认为文明会遵循诞生、上升、衰落的周期,用斯宾格勒的话说是从童年、青年到壮年再到老年的演化过程。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依据,佛格森认为,西方的衰落也许不是一般人们所想象的是渐进而慢速的,很可能是突发性的。佛格森更以历史上16世纪西班牙霸权的衰落,18世纪法国王权的被推翻,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覆灭以及苏联的崩溃为例,指出这些历史强权均是由于沉重的债务危机所导致。

佛格森的论断也许过于武断,但他的论断却很及时。放眼今天的世界,他所谓西方曾经拥有专利的六大武器显然已经普及于全世界。不过,分析当今有可能取西方而代之的各新兴经济体,并非各个国家都全数掌握了这六样武器。佛格森忧虑西方强势的迅速崩溃,但他却拒绝任何命定的前景。实际上,即使假设今天非西方世界各国均全部掌握了西方近代创立的全套制度文明,是否就意味着西方败局已定呢?笔者目前还无足够的论据作出这一结论。相反,如果假设欧洲仍有可能战胜危机、扭转逆势,倒不难找到依据。最简单的办法是从佛格森本身的论述中寻找论据。佛格森举出了世界史上帝国崩溃的例证来论证西方的衰落。但只要换一个角度,欧洲的历史波澜也可以同样论证欧洲文明内部衰落与新生的起伏交替。希腊文明衰落了,罗马文明代之而起。西班牙帝国衰落之后,代之而起的是荷兰低地国家资本主义手工业与商业的兴盛。法国王权的被推翻,为现代共和体制在欧陆的扎根扫除了障碍。

值得一提的是,佛格森将竞争放在六大武器之首,可谓别具匠心。五百年前的欧洲得以崛起,欧洲各国之间的竞争是基本动力之一。当今世界,竞争的场域发生了转移。如果将已经全球化了的今天的世界看作是一个放大的欧洲,西方与非西方之间或者欧洲、美国、中国、印度等不同文明之间的竞争,应该正是决定今后各大经济体在世界上谁执牛耳的关键性因素。15世纪开始的竞爭,由于西方找到了新式武器,将其他文明远远抛在后面。而今天的竞争,应该是旗鼓相当的竞争。不过既然是竞争,当然胜负待决。实力消涨潮起潮落,危机与兴盛循环往复。今天的欧洲陷入危机,不等于明日不会东山再起。欧洲的历史本身峰回路转、大起大落,中世纪的宗教愚昧孕育了辉煌的文艺复兴,凯歌行进的近代科学也会结出摧毁人类的核子武器。欧洲曾沉浸于殖民扩张的霸权之梦,又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自我毁灭。但是,战后的欧洲,凤凰涅,依然迈向了政治统合之路。相对于欧洲,中国文明史也充满着夷夏交融,王朝更迭,天下分合的大起大落。但是近代以来,自华夏文明遇到西洋文明之后,却历尽艰辛,无法突围。在欧洲面对危机,诘问衰落之时,中国是否也在反省叩问呢?历史真地到了转折时刻吗?

三、唱衰西方还是叩问制度?

不过,佛格森所列举的六大武器也许过于强调制度,强调硬件,而忽视了精神与思想层面的武器。包括上述斯宾格勒、德曼融以及佛格森本人在内的对欧洲地位的忧思,对西方文明的反省本身即构成西方文明中一件极其强大的秘密武器。有法国学者将欧洲精神归纳为批判精神,一部欧洲思想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怀疑、批判、创新,再怀疑的思想批判史。文艺复兴之后,人文从上帝束缚中解脱,欧洲高扬批判大旗,社会标新立异。思想创新成为欧洲超越其他文明的基本推进剂之一。直至今日,从精神自由、思想开新的角度,欧洲仍然充满了活力。仅仅从衰落这一主题切入,欧洲文明史给我们展开的是代代不绝的这种“唱衰”的咏叹。不必追溯至欧洲对罗马帝国崩溃难以磨灭的文化记忆,仅从当代欧洲对社会制度反思的角度,就可以看到欧洲的这一强大文化脉动。

粗略说来,跨过1990年代东西冷战后的短暂欢欣之后,欧洲社会意义的危机凸显。对立的共产主义阵营骤然消失,以宪政民主、经济自由为框架的西方社会突然失重。先有“历史终结论”不胫而走,继有“文明冲突论”后来居上。2001年的“9•11”事件更如晴天霹雳,给予赢得冷战后自信的西方一记猛掌。2008年以来,受美国信贷危机的冲击,欧洲经济一蹶不振。危机使欧洲悲观论者如虎添翼,也使更多的人加入了质疑和批判欧洲政治经济制度乃至文化体系的行列。一时间,关于欧洲衰落,西方陷入深重危机的声音此伏彼起,形成了多元主义环境下西方特有的“唱衰西方”音乐会。这种所谓“唱衰”的音乐会在欧洲深陷经济困境的时候尤其引人注目,但却既非昙花一现的绚丽烟花,也非随波逐流的应时之作。所谓“唱衰”,更多的是叩问,是批判,是质疑,尤其是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叩问。

法国哲学家达瓦洛(Pierre-Henri Tavoillot)最近总结说:“9•11”事件可以被解读为非西方文明对西方政治基准——民主制度的全盘反抗;美国信贷危机不仅象征着美国霸权衰落的开始,也意味着起源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败象;而2011年3月11日由于海啸引起的日本核电危机则预示着整个现代物质文明的根本发生动摇,人类不仅最终难以驾驭自然,甚至也无法控制自身的科学发明。换句话说,起源于西方的现代文明体系的三大基石:民主、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受到全方位挑战。笔者并不赞同将“9•11”事件看成是对民主的严峻挑战的论点。不过,这一事件的确强化了西方思想界对民主制度本身的质疑和叩问。

从现象上看,在政治层面,全球化的加速使得民族国家的主导地位减弱,传统左右政党之间的张力缩小,政党轮替缺乏活力,选民看不到选举的作用,社会动员乏力,政治冷感滋生,各种形式的民粹主义、仇外排外情绪蔓延。伴随这种结构性问题的则是利己主义的膨胀,私域对公域的蚕食,个体对公权力的不信任。

在社会层面,由于长期的繁荣与和平,民主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渐渐难以支撑越来越大的福利开支,贫富差距出现积重难返之势。对环境破坏与能源枯竭的忧虑加上经济危机的持续,使得民众对无论是英美式的占有大量资源的市场主义和德法式的福利国家模式的信心均发生动摇。同时,网络的迅速普及,不仅打破了社会原有的表达和参政格局,使得原有的民主机制无法满足民众对参政的新需求。

面对来自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挑战,欧洲应该如何应对?对此,法兰西学院教授罗奘瓦龙提出民主的双重性的命题。所谓民主的双重性,即一方面民主具有对平等、自由等普世价值的庄严承诺,一方面又具有一种总是不能完全达到目的的不可兑现性。换句话说,民主机制从其降生之日起就存在着一种内在紧张。罗奘瓦龙认为,今天的民主,已不再是古典的强调制度化的民主形式可以概括。民主的各种制度安排,如三权分立、定期选举、多党执政等等虽然仍然是民主制度的核心硬件,但民主对公民的参与、议政,对社会层面的民主要求日益苛刻。民主制度下的社会必须找到更多的方式和制度安排去加强民主与公民的联系,动员公民的认同,将讨论、议政、质疑、批判纳入民主框架。如果联系到今天欧盟架构下民主合法性欠缺的情况,如何为民主寻求新的活力源是对当今欧洲社会的严峻挑战。

四、欧洲的衰落还是文明的共同挑战?

承认欧洲文化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传统和思想开新的活力,并非为了遮掩欧洲存在走向衰落的前景。相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欧洲衰落的内涵和衰落的紧迫性。如果说,由于经济增长乏力与非西方国家的崛起,尤其是中国与印度的后来居上,使欧洲处于一种相对衰落的态势的话,那么欧洲还必须应对更为根本的制度衰落。政治动员力不足,民主代表性减弱,对于未来的信心危机等问题,即是难以以数字来计量的根本问题。上述法国哲学家达瓦洛所指的民主、资本主义与科学技术三个方面与英国历史学家佛格森的六样秘密武器的说法虽不同,但均提醒我们必须重新检讨源于欧洲的整套现代文明制度。而这一整套制度在今天已不再是局限于欧洲或者西方的狭隘的区域性制度。竞争、科学、民主武器曾经使西方在世界独占鳌头,但现在已为非西方世界程度不同地移植、接受甚至光大。换句话说,西方失去了制度文明的垄断权,也成功地将制度困境转嫁给了非西方国家。从现代文明制度角度,欧洲的危机也是普世的危机,欧洲的衰落也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衰落。

诚然,世界各文明区域都具有自己的文化特性,都有進行制度创新的独特文化资源。但是,创新只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只能是在既定的物质条件下的创新。从比较眼光出发,对西方制度文明的创新,关键在于找到新的替代方案。曾经被津津乐道的“中国模式”是不是西方模式的一种替代方案?19世纪的欧洲曾经提出以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但在其本土并没有结出令人满意的果实。这一方案在欧洲的边缘地区如苏联东欧虽曾有过貌似辉煌的表现,但终于不能经受时间的检验。

按照今天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人类必须面对共同的环境约束。这一约束,即使并非斯宾格勒式的人类文明生死有命的衰落,也意味着人类必须彻底转换生活方式。养育我们人类的地球的空间和乳汁是有限的,由于人类的肆意榨取,从气候到空气,从海洋到冰川,从河流到森林,地球均已超载运行。仅仅从这个角度,以利益最大化为动力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显然已经走到尽头,此次日本核电灾难也以悲剧形式宣告了人类以科学控制自然的近代神话的终结。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对近代以来的生产方式与制度文明进行反思,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的现代人类社会是注定要衰落的,区别只是时间迟早而已。因此,在我们讨论欧洲衰落的时候,我们应该明确意识到这一讨论对中国的意义。笔者在此不惜篇幅回顾西方对其本身衰落与否的反思,也是希望我们将西方的反思化为我们自身反思的养料,纳入我们自己的反思之中。

笔者最后希望指出的是,欧洲关于自身衰落的反思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也深刻地影响着今天欧洲追寻的目标。战后的欧洲,吸取战争教训,为了缔造永久和平,走上欧洲联合之路。伴随着欧盟的扩大与深化,欧洲社会在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种新的世界观,新的生命观正在清晰呈现。这即是美国作家里夫金(Jeremy Rifkin)所讲的“欧洲梦”的跃然升起和“美国梦”的没落。何为欧洲梦?追求持续发展,维护生态平衡,重视生活质量,探求规范认同,背对霸权历史,放弃大国梦想。这一梦想当然还不是现实,但已为不少欧洲人所清醒意识并努力追求。这是欧洲正在酝酿的文明价值的转换,是一场后现代、后霸权的观念革命。而这一观念革命不仅会颠覆我们今天的兴盛和衰落尺度,也可能将欧洲和人类引向新生。

欧洲的衰落 第4篇

一、中世纪艺术综述

中世纪是欧洲封建社会形成发展和繁荣的时期, 也是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艺术衰落, 宗教艺术兴起的时期。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 人们说“宗教是精神的鸦片”, 对宗教的理解也许有所偏颇, 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许多国家成为国教,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作为统治阶级所极力吹捧的对象, 是他们用来统治奴役人民思想的工具。因而处于统治地位的宗教这种社会意识决定了中世纪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都要服务于它, 艺术自然也不例外。中世纪的根本特点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正是这个特点, 决定了欧洲中世纪艺术成了“基督教艺术”, 艺术作品的主题是神, 在中世纪的人们看来, 神与人是对立的, 神是永恒的, 人是暂时的;神是全能的, 人是软弱的;神是智慧的, 人是愚蠢的;神是至善的, 人是有罪的。所以, 艺术应当表现神, 歌颂神。

在中世纪的绘画和雕塑艺术中, 很明显宗教性压倒了艺术性。艺术创作从形式到内容也都受到基督教严格的限制, 形成了当时绘画雕塑艺术非写实、平面化以及象征性的单一风格, 以描绘圣经为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甚至, 历史中实实在在的人也被描绘成摆脱了世俗情感的、神化了的人物, 与古希腊“神人同形同性”以及文艺复兴时期关注人的观念截然不同。例如中世纪的马赛克镶嵌画中一幅很具代表性的作品 (如图一) , 在拜占庭镶嵌画中, 圣母子与皇帝的形象是最主要的题材, 反映出专制之下教俗合一的特色。画面中, 在灿烂的黄色马赛克底色上, 查士丁尼大帝身穿紫红色长袍, 袍上饰物金光闪闪, 手捧宝盒, 向耶稣敬献, 他的两边是大主教马克西米连和官员们。所有人物表情呆板, 人物拉长, 好像踮着脚在站立, 突出没有重量的神化感。当时, 画家的任务, 不是表现人物的真实性, 而是表现人物的神圣性。查士丁尼看起来就像是耶稣的化身, 皇后西奥朵拉同样捧着宝盒, 她的两侧是男侍从, 人物的形态都尽可能平稳庄重, 显示出他们与凡人之不同。中世纪的统治者就是这样利用艺术将自己与宗教神话中的人物结合为一体并将自己上升到神的高度从而加强自己在人们心中的威慑力达到巩固其统治阶级地位的目的。

神权统治下的中世纪绘画呈现出和古希腊古罗马绘画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精神。绘画不是为了记录人们的现实生活, 更不是出于审美的目的, 而完全为宗教服务, 成为宣扬宗教进行图解的工具。因此绘画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意义。中世纪的绘画却以表现为主, 为了宣扬教义和表达强烈的宗教信仰和情感, 绘画抛弃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写实传统, 而以夸张、变形等象征性的表现手法, 达到精神上的真实。注重传神而不求象形, 大量使用线条来表达神学含义。

当然, 除了绘画、雕塑以外, 中世纪的建筑、音乐、文学、戏剧等艺术门类也同样离不开基督教的影响。以古希腊古罗马为代表的古典艺术的兴盛至今使西方人引以为荣, 而以基督教艺术主导下的中世纪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愚昧”、“落后”的代名词:当生产力和社会制度再向前发展进步时 (有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 , 艺术作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却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停滞甚至是倒退, 这一似是而非的现象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基督教是古典艺术的终结者, 其实不然。

二、中世纪艺术衰落的原因分析

1.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具有相对独立性。

即往往与社会的发展不平衡;与宗教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

欧洲的封建社会初期, 文化普遍衰落, 作为文化重要内容的艺术也难幸免于难。中世纪成了“西方文化史上令人压抑的漫漫长夜”1。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育, 排斥异教文化, 焚毁了大量珍贵的古代文物和手稿, 造成了古典艺术的突然断层, 人们因此认为基督教造成了中世纪的所谓“黑暗”。封建社会制度下的中世纪艺术相对于奴隶社会制度下的古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确是衰落了, 这样并不能说完全是因为基督教, 这只是体现出艺术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同样, 在中国的魏晋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 战争不断, 但是在艺术上却能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在古典文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封建社会“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2。唯一保存下来的几乎就只有基督教;基督教教会在罗马帝国被蛮族摧毁、西方古典文明终止后的巨大文化空隙中, 充当了“古典文明的使者与新兴民族的导师”3, “如果没有基督教会, 整个世界必将完全被物质力量所俘虏。教会单独发挥了一种道德力量。”4蛮族正是通过基督教, 才从“粗野的原始状况”转入到中世纪的文明轨道, 并且通过基督教教会接受了宗教信仰和古典文化, “疆土统一和政治统一在帝国意识形态上也必然呼唤精神文化上的统一。”5这样, 基督教还充当了从古代社会向中世纪过渡的桥梁中介。

当然, 基督教在欧洲立足以后, 为了巩固自己的主体地位, 千方百计地扼杀其它异教文化, 阻碍了古典艺术的发展, 并且以其严格的教义限制了艺术的自由创作。如破坏圣像活动, 禁止偶像崇拜, 是《圣经》中非常明确的诫命。其目的主要通过破除异教偶像崇拜习俗, 反对异教, 独尊基督教。这在《圣经》中表达得很清楚。“十诫”中写道:“除了我以外, 你们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侍奉它, 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 是忌邪的上帝”。6对于异教, 号召自己的信徒要这样对待他们:“拆毁他们的祭坛, 打碎他们的柱像, 砍下他们的木偶, 用火焚烧他们雕刻的偶像”7。他们“将上帝的真实变为虚谎, 去敬拜侍奉受造之物, 不敬奉那造物的主”8。因此对欧洲中世纪前期的艺术文化低潮, 基督教会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要受到政治 (利用宗教) 的影响和制约。

如果我们对中世纪这一段历史进行实事求是的考察, 会发现真正摧残古典艺术的不是基督教而是目不识丁的“蛮族”, 那些没受过教化的、不知礼数的甚至不识字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 成了这一千年西方历史舞台上的主角。西罗马帝国晚期, 日尔曼各族大举入侵, 不仅灭亡了曾盛极一时的泱泱帝国, 而且对古希腊罗马文化艺术肆意蹂躏, 他们利用艺术来宣传基督教, 其实是为了达到束缚麻痹人民、巩固其统治的目的。古典艺术的衰微, 基督教艺术的继起, 是一神教文化战胜多神教的结果。就宗教而言, 人类宗教大体经过从原始宗教到多神教, 再到一神教的发展过程。多神教“崇拜众多神, 众神在一个至高神的控制下共同组成神的政治团体”9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就表现了希腊神话中的众神, 如代表美和爱的女神维纳斯, 最为著名的作品就是《米洛斯的维纳斯》 (如图二) , 太阳神阿波罗, 智慧女神雅典娜等。

一神教的出现是符合当时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的, 就一神教本身来说, 它在产生的初期起到了促进本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积极作用。犹太教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 在维护犹太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精神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犹太教发展而来的基督教登上罗马帝国的历史舞台, 更是显示了一神教的征服力, 早在奥古斯都就宣称自己是神的化身, 是万能的创世主在世间的代表。基督教来到多种宗教并存的罗马世界, 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异教, 最终被确认为帝国唯一合法的信仰。也因为这样, 中世纪的艺术才会出现题材单一化发展, 包括直接的圣经题材和间接的教会题材, 为了表现神权的至高无上, 往往对形忽略, 但求表现神的绝对权威, 实际是为了奴役人民大众, 加强统治阶级的统治。

三、中世纪艺术的衰落:绘画、雕塑艺术为例

中世纪艺术要求具有教育意义, 成为不识字的人能看懂的“绘画的圣经”、“石头的圣经”, 又要求用图解的方式、客观形象的方式再现圣经故事。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 最初的基督教是反对用形象化的语言或艺术载体来表现神和阐释教义。他们认为, 仅仅面对一尊与古希腊罗马异教偶像一样的神的雕像, 信徒们是无法领会全能而无形、无所不在的上帝的。但是, 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图像传播不可回避地出现于公元2世纪。虽然此后的数百年间, 有关是否造像的争论延续不停, 但在破坏偶像运动中, 主张敬奉圣像的一派就提出了“象征”的方法。认为艺术的摹拟虽然不能完全表现神性, 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神性。可以认为中世纪艺术便是对基督信仰的象征性视觉呈现, 带有强烈的宗教实用性质, 但同时也限制了艺术家的创作自由,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艺术的发展。从而使中世纪艺术与古希腊古罗马,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繁荣相比逊色了许多。

藏于埃森主教堂的《黄金圣母》 (如图三) 是中世纪具代表性的圆雕作品, 作品中人物显得刻板, 僵硬同时表现出当时艺术追求精神性表现的特点, 作品的象征性极强, 表达了强烈的宗教信仰和情感。《哀悼基督》 (如图四) 是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为圣彼得大教堂所作, 题材取自圣经故事中基督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之后, 圣母玛丽亚抱着基督的身体痛哭的情景。雕像的制作具有强烈的写实技巧, 是对古希腊雕塑艺术“思想凌驾于信仰之上, 逻辑和科学凌驾于迷信之上。”10的复兴, 作者没有忽略任何一个细节的处理。米开朗基罗还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雕像中圣母胸前的衣带上。作品一经展出, 立即轰动了整个罗马城, 从此便与作者米开朗基罗的名字一起成为了艺术史册中光辉的一页。

中世纪的绘画艺术宣扬禁欲主义而文艺复兴时期则是崇尚生命体的自然美。达.芬奇曾鲜明地说过“人是最神圣之物, 人体是自然中最美的对象”, 古希腊艺术也十分崇尚人体美。而中世纪的神学和禁欲主义者把活人的肉体称为灵魂的牢狱罪恶欲念的根源, 对一切表现生命体自然美的东西加以排斥。那时艺术家不敢大胆描绘人体的美。在中世纪严厉的思想控制下希腊罗马艺术中美丽的维纳斯被看做异教的女妖而遭到焚毁。在中世纪的艺术作品中, 描绘的人物大都像《皇后西奥朵拉及随从》壁画中的人物那样从头至脚包裹着严实的衣物, 呆板, 肃立。波堤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 (如图五) 一画中裸体的维纳斯像一颗珍珠从贝壳中站起, 升上了海面, 其优美的身姿飘逸的秀发充满着美感。宣扬禁欲主义限制了艺术家的艺术表现, 实际上使得中世纪的绘画发展繁荣举步维艰。

再例如同样是表现圣母子形象, 圣索菲亚教堂南门廊中有有一副表现圣母子的镶嵌画, (如图六) 位于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两帝之间, 人物具有高度紧张的精神特质和尊严感, 并被简化为平面的富有节奏感的图形, 主要用线条来加以表现。而拉斐尔的代表作品西斯庭教堂内的祭坛画《西斯庭圣母》 (如图七) 中的圣母形象已不再是高高在上, 遥不可及的“神”, 拉斐尔在这里创造了一个现实生活中普通的妇女, 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母性形象, 崇尚人性是对古希腊古罗马重视人性的复兴, 对中世纪神权的反叛。西斯庭圣母所具有的文雅、温柔与美貌, 致使一位俄国画家赞美道:“拉斐尔画的圣母, 本身就是对人类的想象力的创造。”

四、总结

“黑暗的中世纪”是中世纪结束后很长时间内西方人对中世纪的看法。尽管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一度在中世纪消亡, 并且从总体上看欧洲中世纪艺术的确是衰落了, 如今西方学术界已经不再将中世纪视为黑暗的时代。如果把艺术衰落的原因归结于基督教就太过于片面了, 其实被称为诺亚方舟的基督教既保存了古典文化, 又是现代西方文明之母。基督教是借助于幻想把自己的本质外化为上帝的思想意识的反映, 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宗教都是“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形式。”基督教会使政治上纷乱的欧洲有了一种无形的凝聚力, 逐渐形成了文化上的统一性, 并逐渐成为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基督教是中世纪艺术的塑造者, 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古典艺术在日耳曼人的征服摧残下, 基督教作为旧世界的唯一的文化遗产, 成为中世纪一切思想领域里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融希伯来宗教精神与罗马理性精神为一体的基督教为中世纪艺术奠定了最重要的根基。

摘要:中世纪艺术上承古希腊古罗马艺术, 下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 在这两座艺术高峰之间, 剩下的似乎只有平庸和黑暗, 甚至被称作是“黑暗的中世纪”。本文则认为, 首先, 我们应当对中世纪艺术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中世纪艺术总体上的确是衰落了, 但并不意味着只剩下“黑暗”;其次, 导致中世纪艺术衰落的原因不能片面地认为是基督教造成的, 基督教作为一神教只是恰好符合了当时的统治阶级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他们利用艺术来宣传基督教, 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束缚麻痹人民、巩固其统治。

关键词:中世纪艺术,衰落,基督教

参考文献

[1]郭豫斌主编.话说世界. (中古卷) [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

[2]朱伯雄主编.世界美术史. (古代希腊、罗马和中世纪) [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6.5

[3]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 (美) 等.世界文明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4]麦克斯.缪勒著, 金泽译.宗教的起源与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5]基佐 (法) .欧洲文明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8

上一篇: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下一篇:米兰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