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素养范文

2024-07-03

技术素养范文(精选12篇)

技术素养 第1篇

一、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基础

首先, 要确保硬件设备的配置。信息技术是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只有保障了学生基本的学习条件, 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培养。因此, 配备相应的设备成为信息技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其次, 在保证学生正常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之外, 还需要根据学生个性特征为学生增开各类型的兴趣小组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 在兴趣小组中开展不同程度的信息教学, 从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角度提高学生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在课程学习之余, 教师要最大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作品展示的机会,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电脑制作比赛。通过参加比赛活动, 让学生在获得荣誉的同时, 增添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让学生在比赛中看到了自己的成长, 更重要的是拉近学生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距离, 从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

二、与各学科的整合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

如今的信息技术已经深深渗透到了各个教学层面, 已经不再是科研人员的专利。教学中, 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 还是科学、社会、音乐、美术等课程, 都需要教师运用电脑、使用课件, 将传统教学进行图、文、声、像等形式的结合, 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立体式呈现, 使学生全方位地体验学习。在教学改革中, 教师也开始重视教给学生多种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图书馆查阅、报刊查找、向他人咨询、参观展览、参加各种活动等方式来进行信息的收集, 并通过交流将信息处理后传递出来达到信息共享。在这个新的学习体验中, 学习资源成了学生主动猎取的认知对象, 成为学生用来获取知识、进行信息交流与传递、数据处理及思想表达的学习手段。这些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教、学生学”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把对知识的学习变成了自己的渴望, 把追求知识的过程变成了主动探究, 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

三、丰富的评价手段是学生提高信息素养的推动力

有了信息技术这个新的教学手段后, 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被取代, 教师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整体的学习知识及素养发展的过程。因此, 教师的评价和引导也应更具多样性。课堂中让学生们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 这时同学的赞扬、教师及时的肯定会使其更加自信, 使学生对收集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更有兴趣。同时,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型活动, 为学生们搭建展示自己信息能力的舞台, 有利于将信息活动迁移到学生们的各类学习活动中, 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长远发展。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第2篇

保华镇发箐中学李菊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面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改善,信息技术学科素养被确定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为了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学科素养的涵义,我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资料形成以下认识。

一、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

最新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而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等特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习者通过特定学科的学习应达成的反映该学科特质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根据具体学科的特征和育人的特殊功能确定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处于上位,是指向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处于下位,但同样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各学科课程与教学是形成学生发展核心的重要途径。

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学科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较强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之中。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功能和用法,并用来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

信息社会责任指信息社会中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具备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中遵守公共规范,既能有效维护信息活动中个体的合法权益,又能积极维护他人合法权益和公共信息安全;关注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文问题。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能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负责的行动能力。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引导学生开展深度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任务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活动,通过引领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对问题解决方法的理解,反映自己的思路,允许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就不同的方法展开讨论和争论。

(二)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翻转技术课堂 提升信息素养 第3篇

关键词:翻转;技术;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377-01

在我县的各个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只愿打游戏、看电影、浏览网页,对学习内容却不感兴趣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笔者最近有幸加入了樊登读书会,学习了拉塞尔·阿克夫和丹尼尔·格林伯格所著的《翻转式学习》,这本被称为21世纪学习革命的书,给我印象深刻,里面的不少观点,给人颠覆性的启发。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研员,我想,如果能将信息技术课堂也“翻转”过来,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是不是也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愿望,让学生乐意听,主动学,從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课堂要翻转,关键在教师。教师要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思想上不能抵制教学改革,经常性上网学习最新教改理论,学习翻转课堂方面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改善自己的课堂,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教师适时进行个性化指导。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教材的编写相对滞后,课本上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已经有所了解,有的学生甚至比老师还要精通;课本上部分软件和学生现有生活贴合的不够密切,学生不感兴趣。因此,信息教师要让课堂内容能够吸引学生,不能简单的“教教材”,而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来教,在网上了解所学习领域的新技术,新思想,对现有教材进行整合,进行深加工,设计出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充分有效的将教材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吸引学生去探索和发现。

课堂要翻转,主要看备课。备课是学校的教学常规之一,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备课就像是编剧本,教师要想演好戏,要看剧本编的好不好,剧本编的不好,演员再好也没达不到效果。信息技术课由于不参加高考,学生早就将其视为放松游戏的地方,因此,如果信息技术教师还是按照传统的方法上课备课,只备教师,不备学生;只备教法,不备学法,那么很可能会让你精心备好的一节课成为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有时甚至无法进行。所以,我们更改革,改进授课模式。根据翻转式学习理念,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自主学习,难点部分课堂上由教师答疑解惑,再分组完成任务,教师在机房适时进行必要的帮助。因此,上课前的备课过程就尤为重要。教师需要精心准备好课前的教学微视频,还要做好各种上课时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设。

课堂要翻转,教法、学法都要翻转。我县三所高中的信息技术周课时1节,使用的大多为传统的教学方式,每节课20分钟讲解,其余25分钟完成上机任务,学生在兴趣缺缺的情况下又受到游戏等的吸引,必然会出现玩游戏的情况。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先学后教,教师要设法唤醒学生的热情,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主动的研究者。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呢?俗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抱着一种好奇和渴望的心态去了解它、研究分析它。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有主动性,才能把“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为了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设计新颖且有吸引力的课前微视频,展示课前精心设计的课件,演示各种与教学有关的动画、图片、声音、视频与文字,播放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新闻、媒体焦点、名人故事、科教知识、校园文化等,将枯燥乏味的概念和理论性知识融入到这些视频和图片中去,就好比将咸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让学生在享用“佳肴”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将“盐”吸收了。在任务完成阶段可以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营造合理的竞赛情境,让做的好的同学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成果,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课堂教学开放而有活力,同时在课堂上树立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和敢于挑战的精神。

课堂要翻转,评价不可缺。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一种充分发挥管理效能,促进教学,深化改革的手段,作为一种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也应该随着课堂的变化而不断改进。鉴于信息课程特点,其教学评价一定要摆脱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我们可以将其评价方式定位于基本概念的测试、基本技能的测试、作品创作能力的测试和综合应用能力的测试;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方面,我们可以将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在评价中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将学生的作品发布出去,让网友作为评价的主体,参与评价,为学生们的作品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总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作为教学中的激励导向,不仅要服务于教学中的教,更要服务于教学中的学;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全面信息能力评价的结果,更要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激励作用。

总之,只要不断提高专业能力,认真钻研教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就能实现课堂翻转,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信息技术课堂趣味无穷,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最终提升学生适应时代所需要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妙用信息技术,提升音乐素养 第4篇

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影像并茂的特点,对音乐教学来说,具有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既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又刺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兴奋点迭起,还使教材和媒体之间优势互补。信息技术教学新奇活泼的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生热情,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一、妙用信息技术,培育学生感受美

感受与欣赏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活动。音乐感受和欣赏以一定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通过对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欣赏。在现实课堂中,教师的欣赏教学总是先介绍作品, 然后聆听, 这样的教学往往只传授知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往往是教师侃侃而谈,学生不知所云,结果必然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辅导,采用动静结合,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音乐认知途径, 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第一,引导学生“乐”听、“会”听;第二,发挥视觉效应,视听结合欣赏;第三,结合表演欣赏音乐的方式,锻炼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如在管弦乐《春节序曲》的欣赏教学中,介绍几个重点乐句和乐段之后,学生全曲欣赏,由于乐曲较长、乐段复杂,学生难以感受。于是我利用大屏幕根据音乐主题的变化,播放相应动画场景和介绍作品的滚动字幕,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欣赏音乐的兴趣。巧妙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我学习,感受音乐之美。

二、妙用信息技术,启发学生表现美

新音乐课标中表现的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 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成为一线教师的课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说有了学习兴趣,就能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是一门技巧。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大大提高兴趣。

例如学唱蒙古族民歌《森吉德玛》,这是一首以“游牧”为主题的歌曲,学生缺少这种生活体验。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想象歌曲的音乐形象, 我在学生走进教室时播放蒙古族游牧的DVD,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孩子们在草原上欢快地放养、愉快地歌唱的情景展现给学生,一下子就激发了歌唱兴趣。在中途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式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提高其认知兴趣,调动其歌唱的积极性,达到音乐表现的效果。

三、妙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创作美

新课标认为音乐创作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 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课堂上进行音乐创作是十分必要的, 但学生创作能力强弱不一, 个体差异极大,为音乐创作蒙上了阴影,可妙用信息技术,为音乐创作另辟蹊径。在《什么结籽高又高》一课中,要求课堂上进行“编山歌”音乐活动,为了能使学生感受到创作的乐趣,使学生乐意创作,大胆编创,我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出了填空题,只要填上相应问题和答案,就可以完成创编,使活动变得简单。运用这种方法给创作能力弱的同学以提示,能力强的可自由创作。创作后并在伴奏下与同桌进行对唱游戏,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这样使学生在老师的关注和鼓励下更自由地发挥创造才能。

四、妙用信息技术,增强学生阅历美

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 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有助于开阔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平时课堂中,很多老师上课内容局限于教科书,一堂课教一首歌曲、听一首乐曲,仅限于音乐知识范畴,对与音乐相关的文化知识介绍很少,学生获得的信息少,知识面窄。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时间是有限的,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时妙用信息技术可助音乐教师一臂之力。由于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存储和处理功能,教师可以收集与课程相关的音乐知识,运用电脑软件进行编辑,这样既丰富教学内容,又拓宽音乐知识面。如六年级教材《清津浦船歌》,按照以前教学方法,教师只负责把歌教会、把歌唱好就行了,而现在课堂中不仅让学生会唱歌,还让学生了解与这首歌相关的音乐文化。在教学中,我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将音乐与舞蹈、戏曲等艺术及地理、历史文化相结合,综合展示给学生。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第5篇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具备信息意识的学生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对信息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期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最大价值。

2.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具备计算思维的学生,在信息活动中能够采用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方式界定问题、抽象特征、建立结构模型、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个体通过评估并选用常见的数字化资源与工具,有效地管理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创新作品的能力。具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化学习环境的优势和局限,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与知识分享,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创新的习惯。

4.信息社会责任

巧用信息技术 提升数学素养 第6篇

【关键词】现代技术;小学数学;学习习惯;数学建模;思维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知识的有效整合,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枯燥的数学问题通过有趣的动画或图片等展示给学生,提高兴趣,激发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创设情境,培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呈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认识,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更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于培养习惯非常重要。尤其是“亲其师,信其道”,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二、技术运用数学建模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

三、多维展示激活思维

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任务。数学作为一种培养思维的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一方面形成了数学知识本身的显著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构成了学生学习上的主要障碍。实践表明,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依赖于大量的直观材料。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动态演示的功能,把数学中抽象问题具体化,静态问题动态化,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向思维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相互转化,达到促进学生数学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可设计一个动态的教学程序。先请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特征,得出长方形分别有两条相等的长和宽。由于学生认知的差异,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马上得出这一结论,此时可利用多媒体的闪烁功能,分别在两条“长”和“宽”处连续闪烁三下,启发学生认识长方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讨论,可用什么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会想出各种方法,这时,学生每汇报一种办法,计算机显示一种方法,这样使没有想到的学生也会受到启发,同时也可判断出哪种方法更简便,更合理。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可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第7篇

一、提高信息素养, 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是指学生利用信息处理日常事务的行为习惯和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分类、管理、发布等过程, 完成生生间、师生间的信息交流, 提升学生对信息理解能力, 运用信息手段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二、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

硬件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应以此为契机, 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 营造良好的信息氛围, 多开设信息技术竞赛类的活动, 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 更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为学生打造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

其次, 我认为老师还应做到:

1. 老师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要不断提高。

现代计算机硬件配置一天比一天高, 价格也越来越便宜, 更新换代仅次于手机, 计算机软件比以前也多得多, 升级也较快;当然不可能我们每个老师对每种软件都要求会操作, 但我们必须对常用软件达到熟练掌握的地步。经常遇到这种现象:个别老师甚至连内存都不认识, 网络知识一窍不通, 并行通信口干什么的?程序设计语言 (如:C语言、VB、VC等) 闻所未闻, 等等。因此,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

2. 备课要注重操作。

信息技术是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 比起其他学科来说, 学生自己操作计算机的时候更多, 所以在备课时要在学生操作上多动脑筋、想办法, 课堂教学时理论要少讲, 尽量多些时间让学生操作, 当然操作方法还是要教到位, 不能让学生瞎整一通。

3. 教学方法要得当。

有些老师课堂理论讲得不错, 但把学生一放进机房就控制不了课堂秩序, 学生抢座位、乱跑、吵闹, 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操作, 甚至有搬动显示器朝向的。为什么学生机控制软件不用?有经验的老师总是先控制学生机黑屏, 讲理论或操作, 再让学生跟着一步一步操作, 不让学生动用其他无关的软件。

4. 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 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 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 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 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与其他老师一起, 把信息技术整合到其他学科教学中, 这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然趋势。

5. 组织信息技术课外兴趣小组。

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提高学生个人能力, 也让课堂上没有“吃饱”的学生得到满足。

6. 适当进行检查和测验。

虽说很多地方初中信息技术没有列入考试范围, 但适当的测验对学生掌握操作也是一种规范, 一种促进, 对信息技术课堂组织教学也是有好处的。可选用网络考试软件, 自动发卷、收卷, 甚至可以自动阅卷、总分, 减轻老师工作强度。

总之, 我认为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方面, 除了计算机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外, 学校领导也应该重视教这门新型学科的老师的存在, 同时也希望学校领导承认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 它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肯定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02年.

怎样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第8篇

一、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氛围

现阶段,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把技能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把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递教学环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向互换教学环境,应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文化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提供技术指导和调控,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意,纠正错误倾向,有计划地让每个学生体验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等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逐渐培养综合性的能力和素质。

二、合理选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1.“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能使学习目的更明确,能够激发学习者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任务驱动式”教学本质上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动力的,学生是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的。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任务的提出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任务”的选择与设计非常重要,要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情况,任务要目标明确、有意义、可操作性强、有趣味、有创新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组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进行知识传授时,教师的角色要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以完成某一项“任务”着手,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总结归纳——完善创新”这一模式来完成“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提高,在具体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和锻炼,增强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信息技术教育融入其他学科知识。

信息技术素养的形成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离开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素养的形成就会变为空谈。在教学活动中,要努力加强与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有目的、系统地学习信息技术,也会慢慢地影响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用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得到系统培养。如:由教师组织引导,让学生自己运用学到的各种计算机知识动手制作各学科简单的课件,几个学生组成一组,从制定计划、收集素材到运用学过的各种软件制作、处理素材,然后整合、美化制作成作品,让学生把学过的各学科知识消化糅合,对所学的知识多视角观察和多方位探讨,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提升了高阶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教师正确运用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作用。进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学过程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控制,使之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评价虽然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但是单向的评价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而且还使学生失去自我认识的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平等地参与进来,进行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发展。开始时,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评价量规表,学生根据评价量规自我评价,说出作品的创意,通过自评让学生们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查找不足,努力改进;学生之间互相评议,可补充自评时的不足,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并学会客观地评价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最后做总结性评价。一段时间后,学生不仅可以进行评价活动,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评价量规,教师通过正确引导不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教师在评价时,内容要尽可能全面,不仅要包括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还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让他们以“爱学”“乐学”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有很多个性化的地方,课堂上学习时间是短暂的,要对课堂进行延伸,给学生更多培养信息技术素养的机会,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信息技术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信息能力的舞台,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如:开设电脑兴趣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信息技能,培养出具有更高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学生。开展“学生电脑制作比赛”活动,让学生创造出好的作品,相互交流,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素养教育 第9篇

在中学阶段,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具有的信息素养有:高效获取和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时代公民的道德、情感, 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一、培养学生高效获取信息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 信息资源的异常丰富, 但也同时出现了大量的信息垃圾, 影响了人们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避免出现信息迷航现象, 让学生学会利用不同的信息资源, 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获取信息, 并能判断信息的真伪和价值。这也是素质教育中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对互联网络的信息, 可通过其域名和网页的发布者判断其国名及发布机构, 从而可评价其信息的可信度、准确度及其背景和立场, 通过网页的最近更新日期确定资料的时效性。通常而言, 政府网站发布的信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因为其信息的发布通常须通过多级审查才能发布。例如, 各单位要在上级政府部门发布新闻等信息通常需经过相关负责人拟稿, 部门主管初审和单位主要领导审核后才能上送至上级政府网站进行审查、发布。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 我们可根据教材, 选择适当的内容, 采用基于构建主义理论下的任务驱动式学习, 或通过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者自主探索的愿望, 提出学习任务要求, 提供学习资源以及学习建议, 让学习者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以及问题、情境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培养学生的综合处理信息能力。教师还应注意及时加强指导和交流, 以免学生出现信息迷航。

二、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和运用、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能动性, 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科自身的整合和同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 促进各学科的学习, 即学以致用。例如, 在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结合数学实例, 让学生用其图表功能画出正弦、余弦等波形, 让学生利用函数进行成绩统计和求借贷款利息, 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交流;在学习Word、WPS文字处理软件时, 我们可以结合各学科知识, 让学生分组做一个专题的电子小报, 并进行展评和交流;在进行“病毒的防治”和“计算机的组成”等教学时, 我们可以利用专业教育教学网站和专题网站的资源进行学习和交流;在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总结评价、阶段, 每组同学都要制作一份研究成果报告和演示报告在校园网上展示交流, 并回答其他同学和老师的提问。通过这种方法, 既鼓励了团队合作精神, 实现了活动过程的合作和交流, 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表达、交流信息的能力, 同时也体现了评价的开放性和过程性。

三、注重网络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法制教育, 树立学生正确的网络观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消极的影响, 甚至导致信息伦理道德失范。因此, 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 要结合教学实际, 要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培养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结合教学内容, 学习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近年来, 我国制定了许多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计算机的软件虽然难于创作却极容易被复制, 为了发展和繁荣计算机软件产业, 要加强学生有关知识产权和软件保护方面的意识, 结合我国相关法律, 使学生明白: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 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 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学校和教师要以身作则, 培养学生从小使用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的意识, 促进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

四、实施信息安全教育, 增强个人安全意识, 建立学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信息技术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据相关调查, 中学生上网的目的是进行网上游戏的占60.7%, 找朋友聊天占34.1%, 特别严重的是他们过于迷恋网络, 已经严重损害了他们健康的身心, 由于严重缺少睡眠和运动, 常常眼睛布满血丝、面色苍白、头发蓬乱、身体消瘦, 这种萎靡不振的神态, 令人触目惊心。这些事件向我们教师、家长和学生敲响警钟:我们必须在学校加强学生的个人安全意识, 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及网络观念的教育。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 可以结合课程向学生传授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同时要遵守国家的信息法律法规, 共同努力为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要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防止犯罪, 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对他们进行信息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 了解不正当地使用这些技术可能对人类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充分认识其自身对此应尽的义务及所承担的责任。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努力, 在信息技术教育的征程中我们任重而道远。

摘要:信息素养教育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在中学阶段, 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具有的信息素养有:获取、评价、表达、使用信息的能力, 自主、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以及信息时代公民的信息道德及安全素养。本文通过对信息素养教育的理解, 探讨如何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Lawrence J.Magid著, 张来春译.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青少年安全.中国青年研究, 2001, (2) .

[2]郭存友, 夏惠林.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网络科技时代, 2002, (1) .

国际技术素养研究:内涵及其测量 第10篇

关键词:技术素养,技术素养测量,综述

近年来, 我国对全民科学素养非常重视, 自1990年首次引进米勒 (Miller) 的公众科学素养测评模型进行尝试性测评以来, 迄今共进行了8次正规的测评工作。虽然测评情况不容乐观, 但随着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的颁布并实施, 尤其是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语境下, 将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已基本达成共识。

与“科学素养”相比, “技术素养”在国内似乎还很少得到关注。虽然在新世纪以来的基础技术教育课程中明确地将“技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加以提出, 但总体而言, “技术素养”似乎还是一个不太为公众所熟知的概念, 对其专门进行的研究也较少见。然而, “对于社会发展, 以及对于公众的生活而言, 真正产生直接影响的, 与其说是科学, 倒不如说是技术。因而, 技术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更加迫切而且极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1)

技术素养概念的提出

“技术素养” (Technological Literacy) 这一术语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 据Gagel (1997) 考证, 最早是由美国工艺教育学者Towers等人在1966年提出的, 该词自提出后便指向所有公众。20世纪80年代以来, 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技术素养”进行界定。如Maley (1983) 从经验出发, 认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 如不具备技术素养将难以适应现代生活, 唯有具备技术素养的人才能扮演好技术的使用者、消费者、生产者、决策者与选择者的角色。Dyrenfurth (1991) 从知识、技能及态度三个维度十个方面对技术素养做了具体的阐释。Hayden (1991) 认为, 技术素养就是具有选择、正确应用、追踪和评价适当技术的能力与知识。该定义也影响了美国在国家层面对于技术素养内涵的确定。

总体看来, 在技术素养概念提出之初, 学术界意见纷呈。正如Gagel (1997) 所认为的, “定义技术素养被证明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事。”但毫无疑问, 正是在不断的界定过程中, 技术素养不仅作为一个口号流行起来, 而且开始被看作一般素养的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 技术素养开始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关注, 尤其是美国的持续性研究, 对于“技术素养”在世界各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技术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20世纪80年代, 技术素养在国家层面仍被作为广义科学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如美国科学促进会 (AAAS) 在其纲领性文件《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中指出, 科学素养包括“熟悉自然界并尊重其统一性;意识到数学、技术和科学相互依赖的某些重要方式;理解一些关键的科学概念和原理;具备科学思维方式的能力;知道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事业, 知道其长处和局限;能够将科学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用于个人和社会的目的。”这一定义实际上涵盖了包括技术素养的内容。因此, 该计划建构的公民科学素养标准涉及技术的本质、设计的世界、技术的发展和进化等主题, 内容包括了解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技术与系统、技术中的问题;掌握农业、材料与制造业、能源及其应用、通讯、信息处理、保健技术等。

对技术素养独立进行持续关注并开始向实践迈出可贵步伐的组织是美国国际技术教育协会 (ITEA) (现已更名为ITEEA) 。1994年, 国际技术教育协会 (ITEA)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SF) 和美国国家航空及航天局 (NASA) 资助下, 启动了“面向全体美国人的技术计划” (Tf AAP) , 其目的在于提供对技术教育感兴趣人士了解何谓技术素养, 如何使全民都具备技术素养, 以及何以需使全民具备技术素养等。

1996年, 该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技术学习的原理和结构》 (TAA) 发表, 该文献认为:所有公民都应获得基本的技术素养———使用、管理和理解技术的能力。随后, 该项目第二阶段成果———《技术素养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 (STL, 2000) 和《促进技术素养之卓越:学生评估、专业发展和学程标准》 (AETL, 2003) 发表。其中, STL阐明了要成为具有技术素养的人, 每个学生应知应会些什么, 技术素养标准分为五大类20条标准, 包括技术的本质、技术与社会、设计、应付技术世界所需的能力、设计世界, 每项标准分为K-2、3-5、6-8、9-12年级段, 都有一个衡量标准。与第一阶段所提出的技术素养不同的是, 该标准对技术素养的内涵更加完备, 增加了评价技术的能力。可以看出, 具备技术素养将有助于个体理解技术, 理解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明智地评价技术并形成见解。

该项目的第三阶段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为配合技术素养标准的实施, 国际技术教育协会制定了配套文件:《测量进展:评价学生的技术素养》 (2004年) 、《实现卓越:构建技术学程标准》 (2005年) 、《规划学习:开发技术课程》 (2005年) 、《发展专业:准备做技术教师》 (2005年) 。另一方面, 2006年发表了TAA的修订版, 报告更名为《面向所有人的技术素养:技术学习的原理和结构》 (TLA) 。该报告与《技术素养标准》对技术素养就是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的界定一致, 且对其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述:使用技术的能力是指能成功操作现实中的重要产品和系统, 包括知道现有宏观系统即人工系统的组成以及系统运行的方式;管理技术的能力是指确保一切技术活动都有效并适当;评价技术的能力是指在有见识的基础上, 而不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对技术做出判断和决定;理解技术的能力不只包括知道事实和信息, 还包括将信息综合而形成新洞见的能力。

除此之外, 2002年美国技术素养委员会、美国国家工程院和国家研究理事会对技术素养的结构化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该组织的报告《从技术角度讲, 为什么美国人需要对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提出:技术素养由知识、思维和行为方式、能力三个独立部分组成。这三个维度可放在一个连续轴上———从低到高, 从发展不良到高度发展, 从有限到广泛。每一个有技术素养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思维和行为方式、能力。

与此同时, 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也纷纷在技术课程文件中对技术素养进行了内涵界定。如新西兰在2007年课程改革中, 将技术素养内涵由原来的“技术知识及其理解、技术能力、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革新为“技术实践、技术知识和技术的性质”三个方面, 通过“知道如何做”、“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这样三个方面的结合, 提供了学生提升技术素养的整体认知框架。南非在2002年颁布的教育部课程文件中, 将技术素养内涵界定为技术加工与技能、技术知识与理解以及技术、社会与环境三个方面。我国在技术课程标准中, 明确地将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作为其核心目标, 但标准并未做出进一步的具体界定, 只是指出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是技术素养的重要内容。另外, 英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也均在技术课程文件中对技术素养内涵进行了界定。

通过对各国学者及国家技术课程文件关于技术素养内涵的认识分析, 笔者无意再提出一种技术素养的界定。但对于技术素养我们需要达成以下共识:其一, 技术素养不只是一个口号, 它具有实质性的内容和结构, 这也使得对公众技术素养测评成为可能。其二, 技术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富有生命力的概念, 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国家公众的技术素养标准, 因而在设计适用于本土公众技术素养测量体系时, 必须考虑自身独有的社会传统、技术发展水平以及其他文化特质。其三, 技术素养的每一个维度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不能仅从技术本身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更需要重视技术与人、技术与环境、技术与社会等内容。其四, 个体的技术素养水平具有连续性和复杂性。

技术素养的测量

技术素养不仅是可以测量的, 而且也是技术素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从现有的文献看, Richter (1981) 较早进行了某一门领域技术的量表编制, 他依据《西方技术文明》一书进行问卷编制, 并对大学生“信息与通信技术”方面的技术素养进行了测量。Smalley与Brady (1984) 通过三次采用Delphi法进行技术素养内容标准的确立, 样本问题被选择后, 最终发展了27个技术素养测量选择题。在专家的选取上, 他以曾写过技术素养相关著作、论文及参加专业会议的人员为依据, 确立了技术素养的九条内容标准。目前, 这九条内容标准成为国际技术素养测量的基本模型之雏形。

Hatch (1986) 曾对13岁和17岁的16000个参与者进行了技术素养测量, 他在提出技术素养操作性定义的基础上, 根据地区和性别对每一个维度进行分层。其研究工具从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NAEP) 中能体现这三个维度的数据中进行选取, 共包含53道题目, 效度检验包括专家效度及维度效度中的相关因素、团体差异分析、因素分析等。同年, De Vore在“测量技术素养:问题与争论”一文中指出, 要测量公众所具备的技术素养, 可以使用多项选择、分类排序、是非、问题解决、模拟和游戏等手段, 当然, 最好能够设计测量的电脑程序, 提供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自我测量, 以记录其技术素养进步的历程。

Hameed (1988) 从1000多道多项选择题中筛选出技术素养测验题, 对美国13个州中7~8年级的男女学生共1350人在制造、建筑、信息、运输等四个技术领域中的技术素养状况进行测量。测验共64题, 每个领域16题。该测量由了解技术、使用技术、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等四个维度组成, 研究结果显示技术素养测量是可行且重要的。

上述学者对于技术素养测量模型与量表编制提供了极具启示性的思路, 同时也促进了国际技术素养测量的广泛开展。如PATT (Pupils Attitudes Towards Technology) 项目1985年首次在新西兰启动以来, 迄今共举办22次会议, 并应用于多个国家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而荷兰国家教育测量学会 (Netherlands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Measurement, Cito) 则从技术与社会、技术产品和系统、产品设计与制作等三个方面对学生技术素养状况进行测量。欧盟定期对其成员国进行技术素养民意调查。美国除在1988年开始引进PATT测量外, 还提出自2012年始, 针对各级学生实行技术素养测验。同时, 美国国家评价管理委员会 (National Assessment Governing Board) 将斥资186万元, 提供WestEd等非营利教育研究组织, 建立技术素养测量架构。WestEd将组织其他专业团体和各领域专家, 针对技术素养标准提出具体细化的评价指标。

结语

通过以上对国际技术素养内涵与测量研究的梳理与分析, 我们发现, 技术素养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议题;同时已有的实践表明, 技术素养的测量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行的。但总体看, 对技术素养标准与测量的研究仍是一个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况且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 如何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公众技术素养测量架构,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无论如何, 加强对技术素养本身的研究, 构建本土化的内容框架和测量体系, 对于当下中国来说, 具有现实而迫切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兵.面对可能的世界:科学的多元文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2]Gagel C W.Literacy and technology:Reflections andinsights for technological literacy[J].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Education, 1997, 34 (3) :6-34.

[3]Maley D.Teaching the heritage of technology:Past, present, and future[J].The Technology Teacher, 1983, 45 (3) :4-6.

[4]Hayden M A.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test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literacy[J].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1991, 3 (1) :30-42.

[5]ITEA.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s:A Rationale andStructure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M].Reston, VA:Author.1996.

[6]国际技术教育协会.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黄军英, 等, 译.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12-14.

[7]ITEA.Technological Literacy for All:A Rationale andStructure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M].Reston, VA:Author, 2006.

[8]Richter J J.The construction and partial validation of ascale to measure technological literacy of communicationtechnology[R].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1981.

[9]Hatch L O.Technological literacy:A secondary analysisof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 science data[R].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1986.

[10]Devore P W.Measuring Technological Literacy:Problemsand Issues.Bulletin of Science[J].Technology and Society, 1986, 6 (3) :202-209.

注重核心素养 彰显技术教育价值 第11篇

一、试题特点

1.以课标、考试说明为依据

为适应新课程实验的需要,江西省通用技术学科使用了苏教版和粤教版两种版本的教材,而这两种版本教材在选材方面、知识内容的表述方面均存在着差异。因此试题的命制紧扣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与《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科目考试说明》,兼顾到了考生区域、教学版本的差异性,所命制的试题注意采用了两种版本教材的共同表述,规避了两种版本教材知识内容表述上的盲点,使之既尊重考生又尊重教材,保证了学业水平考试的公平性。

2.以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为主体

试题命制在兼顾整份试卷知识内容具有较宽泛覆盖面的前提下,以通用技术学科必修内容的人机关系、技术试验、设计的一般原则、三视图、草图等技术语言的运用等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查。试题力求反映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符合学考的性质和特点,突出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考查。例如:

试卷中第3小题“系统的概念”、第8小题“元器件的识别”、第12小题“自行车的传动系统”、第18小题“台灯的稳定性”等考查知识都是课本知识的重现。

3.以案例设计为主线

试题的设计大多以现实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所熟知的实际案例形式呈现,贴近考生的生活实际,关注时事热点、科技动态,使试题充满生活与时代气息,让考生感受到生活之中时时有技术、处处有设计。全卷共24道试题,19道使用了案例:

题目选取的材料严谨、新颖,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床、铅球、茶杯、望远镜、自行车、篮球架、台灯都是学生平时非常熟悉的素材,创设多个问题情境,考查学生从多角度思考、用多种技术思想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最后一道综合应用题:

【试题24】小敏同学发现有些公共场所安放了雨伞放置架,她由此联想到下雨天同学们常把雨具随意摆放在教室里,既影响教室光线和美观,又使教室地面潮湿不堪。于是,小敏同学就想设计制作一个适合在教室使用的雨具放置架。她查找资料,找到几款雨伞放置架的图片(如图)。另外,小敏同学还发现,大多数同学使用的是短柄雨伞,少数同学使用长柄雨伞或雨衣。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帮助她设计一个雨具放置架。

设计要求:

①结构稳固

②雨具取用方便

③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

④占用空间较小

请根据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等原则,结合上述设计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画出设计草图,并作出必要文字说明;

写出你设计中的一个创意;

模型制作后,需要做下列哪些技术试验?

①强度试验 ②抗震试验 ③ 稳定性試验 ④ 抗风试验

此题以学生所了解的物品“教室雨具放置架的设计”为案例,既考查了考生关注身边事物发现问题的能力,又不会让考生对综合性试题产生畏难情绪,且有一定的实用性,从而避免为设计而设计的现象;在答题设问中给予了一定的开放性,激励考生创新思维,要求考生从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等多角度对教室雨具放置架在结构和功能层面上进行设计。以能力立意,学以致用,精巧试题设计让考生体会到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自己的技术素养,还能够提高自己生活的品味和质量。

4.以“以人为本”为主旨

“以人为本”既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也是本次命题的一大亮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以测量和评价学生学业水平为主要目的的水平考试,是评价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试卷命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今年是通用技术第一年进入全省统一学考以及各普通高中学校通用技术开课普遍不足、各设区市开课不平衡等因素,所以试题总体偏易,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的解答。

二、对教学的启示

1.注重基础,物化能力

虽然我省现在通用技术教学是一纲多本,但各种版本中通用技术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是相同的,教材中反映的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相同的。通用技术中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永远是考查的重点,抓住了主干和核心,夯实了基础,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同时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审题、思维、表达等各种能力的培养。

2.亲历过程,突出应用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才有意义。通用技术课程是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教学中不能只在黑板上讲实验,要开放实践室,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熟悉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了解实验操作规范过程,提高学生的试验能力和实验素养。

3.自修自研,提升素质

通用技术是应用广泛的技术,它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很多,要求老师在备课时知道了解的东西就很多,对相关学科和边缘知识有所了解,争取给学生提供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实例,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加强认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CAT)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现代技术在构思方案、模拟试验等方面的应用,直观展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

□责任编辑 吴俊军

技术素养 第12篇

一 技术素养的内涵和构成的通常理解

技术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时空,技术影响到每个人每个时空的生存。使用技术的过程是主体的心智过程,即主体内在的技术素养的显现。

简单地说,技术素养是解决真实的技术问题的能力。谈及技术素养必然涉及与此相关的概念——科学素养。由于科学技术经常被简约地称为“科技”,那么,科学素养的概念是否就涵盖了技术素养呢?本文认为,必须单独提出技术素养的概念。

(一)技术素养概念确立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技术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区别主要来源于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国外哲学界对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研究很多,其中特别重要的贡献是将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加以确立。海德格尔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操作的关系,其次才是认识观照的关系。海德格尔是用产生性来说明技术与人的创造性的关系。他说“Technē属于‘产生’(poiēsis/bring-forth);它是某种产生性的东西”[1]。让-伊夫·戈菲(Jean-Yves Goffi)在《技术哲学》一书中同样强调技术与科学、技术与工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他认为工艺是科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就是应用科学,如果说工艺属于应用科学,那么就存在从科学到技术和从技术到科学的循环。[2]陈昌曙在《技术哲学引论》中,从两个不同方面分别列出“应当从哲学观点考察技术”的十条理由,并对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作了划分。[3]张华夏、张志林在《技术解释研究》中对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技术是达到某种实际目的,在实践中组织起来并加以具体化的智慧手段。[4]他们通过对科学与技术的认识论的对比,形成了技术认识论的特殊范畴,具体包括技术问题、技术功效、技术设计、技术发明、技术解释和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实施以及技术进化等范畴。吴国盛等人认为技术在形而上意义上高于科学(而不是科学的应用),技术比科学有更漫长的历史和更深刻的人性根源。[5]

上述问题的讨论,为区分科学素养与技术素养奠定了基础。概而言之,从知识论角度,科学素养更侧重于科学知识的掌握,技术素养则侧重于技能和技术物的使用知识;从能力角度,科学素养强调科学发现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技术素养强调技术行为能力和技术方法;从态度和情感方面,科学素养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技术素养则涉及对技术的接受程度,其价值判断有正有负。

(二)技术素养的构成要素和度量

在国内,与技术素养相关的,如科学素养的研究在我国则已初具规模,取得了一些成果。我国已拥有了一批研究专家和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代表的研究组织,对科学素质内涵进行了考察对于科学素养的测定和评估,引进了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米勒(J.D.Miller)的科学素养三维度模型理论,提出了科学素养调查指标体系本土化的问题,[6]但是技术素养的专门研究还很少见。

在国内学者陈昌曙、张华夏争论技术价值论还是技术认识论是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时,[7]国外学者已经综合这两方面的观点,从技术态度(价值判断)和技术概念(技术认知)来评估人的技术素养。

许多技术史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往往是通过人工制品来揭示技术发展的某些问题,虽然我们并不把技术归结为工具或人工制品,“然而人工制品仍旧是技术的动态表达的焦点,并提供了一个现成的、可见的发展索引。[8]海德格尔指出:“通行于世的关于技术的观念——即认为技术是工具和人的行为——可以被叫作工具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规定。技术之所以是,包含着对器具、仪器和机械的制作和利用,包含着这种被制作和利用的东西本身,包含着技术为之效力的需要和目的。这些设置的整体就是技术。”[9]人工制品作为技术的结果和重要维度之一,对其进化过程的把握是技术进化研究的必要途径之一。因此,了解人们对技术物的认知和使用能力也是技术素养的重要指标。

由于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技术素养也体现了与现代技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一致的生活态度。因此,国外对技术素养的度量更多的是从技术态度和技术概念的理解两个方面进行。瑞特等人(Raat and de Vries)在“学生技术态度倾向”(Pupils’Attitudes Toward Technology,简称PATT)项目中着重研究了学生对技术的态度和技术概念的理解,发现13岁左右的孩子对技术概念的理解是模糊的。女孩子对技术兴趣低于男孩子,对技术重要性的评价也低于男孩子。[10]贝默等人(Bame, E., Dugger, W., Jr., de Vries, M., & McBee)使用PATT问卷调查美国的几个州的学生,得出了与瑞特相同的结论,同时发现如果孩子家长有一个从事技术职业对孩子的技术态度影响是正面的。[11]

鲍瑟等人(Richard A. Boser,James D. Palmer,Michael K)从技术态度和技术概念两个方面考查了初中学生的技术素养,又把技术态度分为五个层次的内容:对技术的一般的兴趣、对技术的态度、作为男孩与女孩活动的技术、技术的后果、技术是困难的;发现在“对技术的兴趣”与作为“男孩子与女孩子活动的技术”两个因素,性别差异显著,而在技术概念上,两性没有太大差异。[12]

在国际上,有关技术态度的度量更多地见于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的度量中,既有专门对某一领域技术的度量,如生物技术接受度的研究[13]和对危险技术接受度的研究[14],也有企业专门讨论顾客对新技术新产品接受度研究。[15]多数学者认为技术素养是由技术态度、新技术的接受程度、对技术的理解和认知、技术实践(技术的使用)构成。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包括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和技术准备指数(Technology Readiness Index,TRI)模型。由帕拉苏拉曼(Parasuraman A.)于2000年建立的技术准备指数(Technology Readiness Index, TRI)模型则超越了个别技术的范围,从“为实现目标,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欢迎和应用新技术的倾向”这种一般的角度,对公众的技术接受度进行研究。该模型包括4个维度:乐观主义、创新性、不适感和不信任感[16]。

二 技术素养何以构成技术创造力的基础

技术素养通常被作为普通公民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应对技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技术创造力可以看作是个体或团体为了解决技术的问题和技术限制,提出新奇的解决方案,导致新的科学研究结果出现的能力。那么,按这样的理解,技术素养是否必然地就成为技术能力的最高体现——技术创造力的基础呢?上述有关技术素养的构成和度量的研究都没有突出与技术创造力密切相关的某些基本素养,如技术设计能力;而技术知识、使用技术物的能力、技术态度等并不能必然地产生技术创造力。基本理论的含糊必然影响实践的盲目,所以本文认为,有必要回答技术素养蕴藏着技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技术素养如何才能构成技术创造力的基础。

(一)技术素养构成要素与技术创造力的逻辑关系

佩诺(Charles Perrow)于1967年提出了一个概念架构,以作业的标准化程度、例外性(exceptions)与问题难度,将技术区分成常规技术、工艺技术、工程技术、非常规技术等四种类型,面对例外的情境,必须依照个人的直觉或过去经验判断,更依赖创意的表现;碰到非常规性与工艺性技术牵涉到高难度的问题解决,也需要较多的协调整合、创造能力、回馈性的沟通,以协调组织内成员的活动。[17]由此可见,技术是一个不断需要发挥创造力的领域。可以说,一个人所具有的技术素养和专业训练构成了对于解决技术常规问题的基本条件,如果要解决非常规技术问题则需要技术创造力。从技术能力的构成逻辑来说,其基础是技术素养,其高级成分应当就是技术创造力,具体包括技术发明、技术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技术的产业化和技术的市场化)。但是,现有的技术素养构成的一般认定并不构成技术创造力的基础,其中,缺失了一块内容,即技术形成能力。技术素养要真正成为技术创造力的基础,则要在技术素养的培养中使创造性的因素得到提升。从个体角度,培养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团体和组织角度,则需要增加技术创新的知识和能力,具体包括协调整合能力、回馈性的沟通能力,以协调组织内成员的活动。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从形成技术创造力的高度来重新解读技术素养的话,必须对技术素养的构成要素作下述的界定:技术素养由技术知识(技术通用知识、技术专门知识)、技术行为能力(掌握技术物和技术过程的技能、技巧)、技术形成的能力(制造加工能力、小发明能力、设计能力、沟通能力和整合能力)、技术思想和方法(对技术的总体理解,包括对技术创新的理解,技术发明和设计的方法等)、技术态度和情感(技术的乐观、悲观主义、技术的价值、发展技术的动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不适感、不信任感)等复杂的要素所组成。只有在技术素养的内涵增加了一些与形成技术创造力必要的条件,如技术形成的能力、技术发明和设计方法、技术创新的理解等等,技术素养才能逻辑地构成技术创造力的基础。(见图1)

(二)将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纳入技术素养的结构

技术发明是技术知识的核心,代表了最基本的技术工艺原理和技术物构成原理,但是,技术工艺的实施程序和技术物的成形,还是离不开设计。设计保证发明中的技术原理得以实现,设计还联接人的情感和社会文化,保证发明物被社会所接纳。因此,设计是发明的必备要素,也是技术生产的必备要素。从专利角度解读,中国的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发明专利是技术原理的突破,所谓发明能力,可以简单地定义为能够获得发明专利的能力。而技术设计能力则是一种更为普通的使技术原理实现和完善的能力,即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能力。发明能力是技术创造力的主要成分,也是最高的能力。不能苛求一般人都具有获得发明专利的能力,但是普通人经过努力,却比较容易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许多学生所获得的专利大都是这类专利。从基本的设计能力这一较低层次的创造力培养入手,大概是解决现有的技术素养培养方案与技术创造力之间缺乏联系的路径之一。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技术素养培养方案中提出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美国学者列文和朱卡(Theodore Lewis, Karen F. Zuga)在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的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素养整体框架,特别指出,创造力是原有的技术素养标准缺失的部分,创造力应当作为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被纳入到技术素养的标准当中,这就涉及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8]瑞典学者朗恩和弗斯特(ruin, A. & Fast, C.)的实践证明,可以通过设计这一媒介促进和扩展儿童的创造力潜力。学生的设计成果作为一个可测量的创造力标准能够很好地评估课程的效果。[19]台湾学者侯世光、张玉山在中学科技教育中强调,“设计是一种创造力,它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潜在能力;设计是一种教育训练,它结合了艺术与科学,甚至可能更进一步超越此二者”[20]。要通过教育,让学生树立一种意识:实作(设计与制作)才是技术的本质。在学校教育中,不仅要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还要强调创意设计,使学生深切了解创意设计与制作的本质,才能提升学生的技术创造力。技术本身内在隐含着问题的解决,将技术定义为一种人为的设计的过程也不为过。因此,将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纳入技术素养培养的框架之中,才能在逻辑上构成技术创造力的基础。

(三)将沟通能力和整合能力纳入技术素养的结构

除了技术设计能力应当纳入技术素养的结构之外,支持技术创新的能力也应当涉及。在很多人看来,任何技术都是由技术内部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即使是偶然的发明,也会对社会产生某种影响。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观点隐含了技术决定论的因素。与之不同,另一种强有力的观点认为,依据技术体系内在的发展逻辑产生的技术发明,并不一定能导致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巨大变革,除非此项新技术被社会接纳并运用,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用技术发明就可以解释一切。正是技术创新使技术发明转化为社会所需要的技术,技术创新通过知识产权制度的约定、生产体系的建立和市场的检验,全面地展示了技术发明真正被社会接纳的过程。一个国家如果只有技术发明能力,却不具有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那么这个国家的技术创造力是不完备的。对于技术创造力,与对于技术的观点一样,“我们必须将其历史化,我们必须考虑它们在某种具体的社会秩序内与那些具体的利益形式的接合。”[21]离开了技术的实施,则是不完备的技术创造力,而技术的实施则是一个技术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技术的实施是以技术创新体现出来的。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技术经济活动,其过程必然是以团体的形式进行。正因如此,阿迈布丽Amabile, T. M.)试图通过个体创造力向团体创造力的转化,把创造和创新这两个概念加以衔接(见图2)。她认为个体创造性观念的产生是创新过程的核心建构成分,而组织创新则为组织将个体创造力加以成功实践的展现。[22]阿兰德等人(Arad,S.,Hanson,M.A.& Schneider,R.J.)也认为个体创造的过程是创新活动的核心要素,但是个体的创造表现仅是一个必要因素,而非充分因素,需要通过团体创造力的运作才能够达到成功的实践。[23]

因此,很多学者把技术创新看作是将新奇的观念或问题解决策略加以实践的集体历程。创新多是组织的创造性活动,特别需要人的沟通能力;技术创新又是涉及技术、经济、社会文化和组织管理的复杂过程,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整合能力。沟通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也应当与设计能力一道,被纳入技术素养培养的框架之中,与增加技术知识、形成技术行为能力、技术态度融为一体,共同构成技术素养的基本要素。

三 技术素养培养的新认知

教育的功能一方面体现在以个人本位的考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体现社会本位的考虑,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无论从哪一方面考虑都离不开技术素养的培养,因为人就是一个技术化生存的生物,不具有基本的技术素养,就得不到身心的健康和社会生存的能力;人又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生物,发挥技术创造力也体现了人的最高价值之一。为了经济发展注入创新的活力,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具有技术知识和技术行为能力,还应具有创意设计能力、技术开发能力。所以,从形成技术创造力的高度来认识技术素养的培养,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就要加强技术设计和技术发明的启蒙。

(一)通过创意设计能力培养提高技术素养

一国的创意设计能力都与承担公民基础素质教育的中学阶段有直接关联。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培养技术素养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解。如英国在中小学普遍开设《技术与设计》课程,这大概是英国的创意产业能够成为英国第二大产业的原因之一。只有全民的设计能力和欣赏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一个国家的设计竞争力才能傲视群雄。英国基础教育的做法值得称道。受此启发,台湾地区目前也在奋起赶上,将技术设计能力列为科技教育课程重点培养的能力。台湾学者更多地使用技术创造力的概念,抽象性地概括了技术这一古老的事物与人的创造力伴随而生的特点。

从STS教育的视角衡量,我国基础教育中有关技术素养的培养存在着以下误区。第一,以科学素养代替技术素养,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技术知识的传授。例如大学和中学开展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对科学知识的强调多于对技术原理的强调,科技与设计的结合并不紧密。第二,将技术素养降低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中小学的技术实践课程中,不动脑的重复性动手活动较多,缺乏创意。第三,习惯于传授知识,忽视体验和实践。高中新增设的《技术与设计》课的试点教材,有的偏重知识,形式呆板,成为又一门死记硬功夫背的功课。

技术素养的培养需要遵循技术态度和技术能力形成的规律。尤其在非专业性的普及教育中,普通学生很难做出技术原理的发明,对他们更应强调应用技术原理进行设计。学生通过技术原理操作、技术运用,接触技术思想方法、技术文化,可以学习到一种与现代技术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致的生活态度,以及不断发展的技巧,这种技巧与科学认知最大的不同就是通过设计造物。

在心理机制上,科学认知与技术设计是有较大区别的心理活动。科学认知过程发挥作用的思维活动,主要需要观察、抽象、概括、分类、推理等能力,认知的结果以“求真”为主要目的,去发现已有事物的规律。设计过程主要需要是观察、想象、构绘等能力,以“求真、求美、求善”的统一为目的,创造出新的事物。设计,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操作原理),又要掌握如何“具体型构”的技能。“操作原理”(operational principle,)说明某个装置是怎样工作的;“具体型构”决定装置的形状、结构与组织形式,实现所预想的操作原理,达到技术的目标、任务和指标,这些是由设计完成的。设计能力的培养不能以知识和认知为主要内容,掌握设计表达的工具才是重要的。设计表达能力,又称为构绘能力,包括文字、图形、模型等设计语言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设计是一种典型的以行为和思考为基础的学习。”[24]所以学习创意设计必须动脑与动手结合,掌握设计技能,才能够有效地表达创意。

设计充分展现了一个人的创造性,通过设计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设计包围着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过设计的实践,都具有一定的设计能力,设计并不神秘。设计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学起步,初中是关键。小学主要是感知设计和欣赏设计,在中学则可以开设设计的课程。设计不应当是仅限于专业训练的内容,而应当成为培养普通公民的技术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重视培养沟通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

在高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中,技术素养的培养应当着力于技术创造力的形成,特别应当以完整的技术创新的过程来重新组织教学。创新是一项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涉及的活动包括产品设计,以及与产品创新相关功能部门的协调,公司资源、结构、策略的配合。要打破原有的封闭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信息和情感沟通能力以及知识整合能力,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的创意人才,才能应对技术创新的需要。

为了适应全球化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特点,一些发达国家的工程教育机构正在进行改革,从以基础与应用技术知识为基础,以学科为导向、以教材为核心的传统范式,转向多学科、情境化的,以对技术知识深层次理解为基础,以学生为核心的新型范式。这就是基于问题和项目的学习(Based-Problem Learning,简称PBL)。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作为一种教育哲学和创新性教学方法能够为工程专业的学生提供建构型的学习环境,以利于其培养可持续性发展所需的技能。

推行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基础的课程学习,在认知学习方面是围绕着问题和项目所展开和进行的;在内容方面尤其着眼于跨学科的学习方法,突破传统与科目有关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学习中采用社会的方法,即基于团队的学习。团队学习特性强化了该种学习过程是一种社会活动,学习主要通过对话与沟通实现。此外,学生不仅相互学习,而且还学习如何分享知识、组织合作式学习过程。团队工作将鼓励学生培养“过程型技能”,例如合作,学习管理,同行间学习。以丹麦奥尔堡大学的PBL为例,该校的学习资源包括授课、辅助课程、企业、实验室、专家,与其他团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共享等等。几乎所有的项目工作都是由自我组建的团队来完成。团队规模从第一学期的正常意义上的6-7人到最后学期的2-3人而有所变化。实践证明,在PBL环境下学习的学生被证实具有较高的创新与创造能力。奥尔堡大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很受企业的欢迎。奥尔堡大学的毕业生所具备的技术与工程知识并不逊色于那些传统的授课式学习环境大学内的毕业生。同时,奥尔堡大学的毕业生表现出较高的创新与创造能力,较高的项目管理技能以及与其他部门更好地进行沟通与合作的能力。[25]

2003年台湾的一些高校以吴静吉教授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开展了以跨校、跨领域的方式推动“创意的发想与实践”之创造力课程,从最初的十九所学校参与,到2005年已经扩大到四十多所。参与学校以中央厨房的方式整合各校资源,再供给各校使用。[26]而这些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能够打破学校管理的条条框框,统一协调,才能将跨校、跨领域的创造力开发计划落到实处。跨校、跨专业邀请从事创新与创造力之工作者现身说法,将个人从事创造力实践之经验与学生们分享,使学生们对创意的酝酿及产生过程到产品落实之过程有所了解。期末参与学校再开展跨校的创意设计大赛和成果展出,给学生的创造力以展示的空间和机会。这种教学实践的意义不仅在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整合了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引领教育改革,适应了世界技术创新的新趋势,即现在的创新都很难以单科独进的方式进行,而是学科间的交叉。

总而言之,技术创新是更为复杂的团体组织过程和社会过程,信息交换能力、知识的整合能力构成了技术创新人才所必备的条件。在以往的经验中,通常把这些能力作为社会交往能力,被纳入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中,而不作为技术素养的构成要素,排除于技术人员的培养方案中。这种偏颇的观点往往造成我国技术人员在创新实践过程中与其他领域的交流障碍。如今,是否到了改变这种传统观念的时候了呢?

摘要:文章首先从一般的意义上讨论了技术素养概念与科学素养的不同,技术素养的构成和度量;提出了技术素养的内涵应有所扩展,才能在逻辑上构成技术创造力的基础;最后,从形成技术创造力的高度探讨了技术素养培养的新认知。

上一篇:隧道病害整治下一篇: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