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口译教学

2024-07-20

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精选12篇)

大学英语口译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口译,教学策略,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有着扎实口译技巧的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为了顺应这一趋势, 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专业开设了各种类型的口译课程。可是, 存在的问题是有些课程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和能力。究其原因, 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目前未能找到合理有效的方法去教授口译课程。基于笔者自身的学习和教学经验以及众多知名专家的理论指导, 在此提出一些口译教学策略和口译能力培养的建议。

首先, 要充分理解口译的定义和特点。口译“是一种集视、听、说、写、读之大成的综合性语言操作活动”, 属于“一种立体式、交叉型的信息传播过程” (梅德明, 2000:8-9) 。法国释意学派认为, 口译是“理解——脱离原语言外壳——表达”的过程。安德逊 (Anderson) 提出了和口译程序基本吻合的认知三段式模式:思维构建——思维转换——思维表达 (刘和平, 2005:42-43) 。那么在传译过程中, 一个译员需要哪些知识能力呢?Gile在其口译理解的公式中认为:“C=KL+ELK+A”, 即理解 (Comprehension) =语言知识 (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 +言外知识 (Extra-linguistics knowledge) +分析 (Analysis) (蔡小红, 2002;162) 。口译是一种即席的语言转换活动, 是口头进行的翻译行为。它所传达的信息不必也不可能和笔译所传达的那样精准。学习口译的两大前提分别是深厚的原语言知识和丰富的言外知识, 即非语言知识。

结合口译的特殊性, 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大部分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开设口译课程时是理论兼顾练习的。但教师的教学重点主要还是放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不是实际的口译策略和职业知识。口译依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能力培养为辅, 口译技能训练几乎被排斥在教学内容以外。学生必须在开始自己的职业后尽可能快地补充相关的职业知识。

基于目前的现状, 再结合理论的指导, 以下的策略应该对学生的口译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如有可能, 我们的口译课程在设置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准备和熟悉背景材料。大部分学生遇到一些在日常英语中很少用到但在商务谈判、政务会谈等领域经常涉及的专业词汇或术语时就显得手足无措, 缺乏相关的信息量, 因此他们最后译出的译文质量也不高。原因是学生从没有真实的环境, 很少或根本不注意这方面词汇的积累。所以, 相关方面知识和词汇的积累成为必然, 这一点学生可以再课后进行联系。但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尽可能地提供一些相关方面的背景材料, 并进行分析性的讲解和配套练习, 争取在课堂上能使学生有一定的认知, 这对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帮助很大。

2) 影子练习 (Shadow practice) 。也就是对原文的复述练习。由于学生的语言水平不足, 或是缺乏逻辑分析和推理, 过于被动地听, 或即使听懂了, 没有将信息真正记忆存储在大脑中, 很容易出现分析及推理方面的逻辑混乱。如果课程在一开始就直接进行双语的互译, 效果必然不太理想。要求学生做影子练习, 不求马上口译, 只求信息点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避免由于特定知识缺乏所引起的听力问题。影子练习可以安排在整个口译练习课程的前段, 在后面的练习中也可偶尔穿插。

3) 视译练习。视译本是口译若干操作形式中的一种, 是以阅读的方式来接受原语信息, 以口头方式传出信息的口译方式。课堂上的视译练习是无讲稿口译的准备阶段。学生看着稿子翻译, 不必分心去记忆, 可集中于翻译内容的准确和表达的流畅。视译可作为学生从练习笔译到练习口译的一种过渡形式, 其意在培养学生熟悉口译思维的机制, 培养敏捷反应的能力, 并掌握口译的基本技巧。视译既可是英汉的, 也可是汉英的。教师在讲授中要注意的是, 要确保学生浏览整句后, 并进行意群重组后进行翻译, 一避免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导致词序位置差异, 从而使视译发生困难。

4) 提高记忆力。认知心理学家把人类的记忆分成三类:瞬间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一般来说, 我们在接收到语言信息的瞬间, 信息就被储存在瞬间记忆中, 然后经过理解的过程, 信息被适当的筛选而被储存在短时记忆中;在我们复述和背诵信息之后, 信息转换为长期记忆, 这样的信息不易被遗忘。口译的特点决定了短期记忆在口译的突出作用。人类的记忆储存容量是有限的, 译员必须在完成一个小节的任务后, 迅速地把短期记忆中的信息遗忘, 从而很快地进入到下一个接收的过程。在课堂上, 大量的练习是必须的, 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去熟悉这样的一种模式。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模拟交传练习, 原文材料的长度应该逐渐增加, 要求学生在信息传递结束后的两、三秒后立即开始传译。

5) 笔记。笔记的必要性已经为广大译员所普遍接受。笔记训练的目的是在意义翻译的基础上逐步做到准确、全面地翻译讲话的内容。在课堂上, 教师应尽可能地教授多种记笔记的技巧。而这些技巧的练习应贯穿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如果课堂时间充裕, 条件允许, 教师可适当抽查学生的笔记情况, 并请学生口头复述其内容。这样的话, 一些常见的、实用的符号、记忆方法就可以很快地被整个班级所掌握。在一到两个学期的时间里, 学生应该对一些常用的符号、缩略语、简称等相当熟悉, 这就使其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较快地适应。

当然, 影响译员口译的其他因素还有很多, 如身体状况、周围环境、设备等, 这些情况不在课程的设置里专门分析。优秀的译员应该要能按照实际情况及时地处理上述问题。

参考文献

[1]Gile, 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蔡小红.口译研究新探[M].香港:开益出版社, 2002.

[3]刘和平.口译理论与教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大纲 第2篇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512514 英文名称:Business Interpreting 教材:商务现场口译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本科大四学生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先修课程:口语、听力、综合英语、高级英语等课程 学分/学时: 3/64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课程简介:商务现场口译是针对应用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培养通晓商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善于跨文化交际、掌握一定口译技巧的复合型商务人才。本门课程的任务是通过1学期64个学时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国际商务交流的基本知识、商务口译的基本技能、口译活动的基本技巧。通过学习,学生应该了解国际交流的基本思维方式,熟悉商务交流的礼仪、礼节和具体过程,拥有一般性的国际商务交流的口译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方向课程,其功能在于培养既通晓商务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环境,善于跨文化交际,又掌握口译技巧的商务口译人才。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社会活动能力与应对各种商务场合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Unit 1 Introduction

1、教学目的

旨在培养了解并基本掌握口译技巧,能较好地负担起生活接待、导游、一般性会议和简单的商务洽谈等口译任务的商务、外贸、物流、旅游、外企的技能型英语人才。

2、教学内容

商务活动的外延和基本流程,商务口译的定义、内涵、特点,商务口译的原则和标准,商务口译译员的基本素养,译前准备。(1)商务活动的基本流程?(2)商务口译的标准是什么?(3)如何做好译前准备?

3、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商务口译的标准和要求。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商务口译的标准和要求;难点是商务口译译员的基本素养和译前准备。Unit 2 Business Model

1、教学目的

口译课主要通过训练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记笔记能力等来综合提高学生听和口译的能力。

2、教学内容

企业介绍的内容,口译要求与技巧,译前准备,常用词汇和句型,实战口译以及模拟情景口译。

(1)企业介绍包括哪些内容及对口译的要求与技巧。(2)企业介绍口译有哪些常用词汇和句型?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商业模式的常用表达方式以及口译技巧。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企业介绍常用的表达方式及口译技巧;难点是企业介绍口译中对企业文化、理念、荣誉等信息的处理方法。Unit 3 Business Environment

1、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商业环境

2、教学内容

商务环境的口译技巧,口译要求,译前准备,常用词汇及句型,实战口译以及模拟情景口译。

(1)商务环境口译有哪些特点?(2)口译员在商务环境中扮演什么角色?(3)商务环境涉及哪些专业术语?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商务环境的特点、常用表达方式以及口译要求和技巧,熟悉数字的口译技巧。

4、教学重点

重点是商务环境的口译要求;难点是口译员在商务环境中的角色以及专业术语。4.2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学 4.3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采用情景工作任务教学方式,所编主题全部选自真实的商务交际情景,既注重口译技巧的讲解和练习,也强调商务背景知识和商务礼仪的渗透和补充;开展模拟情景口译小组练习,给学生身临口译现场的感觉,并根据口译评价指标对译员的现场表现进行同伴和师生评价,以培养学生在商务活动中自如流畅地完成口译任务的能力。4.4考核方式及课程的成绩评定

本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考试内容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由各任课教师命题,各二级学院进行组题。考试内容应紧密结合所学教材,重点考核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课程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成绩根据学生月考、完成作业的情况、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以及参加小组活动和其他学习中心组织的活动的情况综合而定。

4.5推荐教材:商务英语口译(Business English Interpreting),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Unit 4 Ceremonial Speed

1、教学目的

复习口译笔记技巧,了解商务礼仪祝词的功能、类别和结构,口译要求和技巧,译前准备,相关词汇句型,实战口译以及模拟情景口译。

2、教学内容

(1)商务礼仪祝词包括哪些内容?(2)商务礼仪祝词口译的要求有哪些?

(3)如何进行商务礼仪祝词口译的译前(短期和现场)准备?(4)如何应对口译困境?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商务礼仪祝词的口译要求、口译技巧、常用表达方式,熟悉口译笔记技巧,掌握困境应对策略。

4、教学重点

重点是商务礼仪祝词的口译要求和常用表达方式;难点是口译困境应对策略。

Unit5 Business Interview

1、教学目的

提高学习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反应以及能力

2、教学内容

复习口译记忆法,商务访谈的基本流程,联络陪同口译译前准备,相关词汇句型,陪同口译礼仪,实战口译以及模拟情景口译。(1)如何进行商务访谈陪同口译译前准备?(2)陪同口译中需要注意哪些商务礼仪?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商务接待和陪同参观的表达方式、礼仪、口译技巧,熟悉口译记忆法。

4、教学重点

重点是商务访谈的常用表达方式;难点是运用商务礼仪,进行无笔记商务访谈陪同口译。

Unit 7 Business Negotiation

1、教学目的

是同学达到快、准、顺的程度

2、教学内容

复习数字的口译技巧,贸易谈判的基本程序和特点,口译要求和技巧,译前准备,常用词汇及句型,实战口译以及模拟情景口译。(1)贸易谈判有哪些基本程序?(2)商务谈判口译有哪些特点?(3)口译员在商务谈判中扮演什么角色?(4)贸易谈判涉及哪些专业术语?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商务谈判的特点、常用表达方式以及口译要求和技巧,熟悉数字的口译技巧。

Unit 8 Business Travel

1、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商务旅行的口译能力

2、教学内容

商务旅行的背景知识,商务旅行的基本情况,口译技巧,常用词汇及句型,实战口译,模拟情景口译。(1)商务旅行的基本模式是怎样的?(2)商务旅行的口译技巧是什么?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商务旅行的口译技巧和相关表达方式。

4、教学重点

重点是商务旅行的基本模式和表达方式;难点是运用商务旅行的相关背景知识和常用表达方式进行实战口译。Unit 9 Product Promotion

1、教学目的

提高学生对产品表达的技巧

2、教学内容

产品促销的内容,口译要求与技巧,译前准备,常用词汇和句型,实战口译以及模拟情景口译。(1)产品促销包括哪些内容?(2)产品描述有哪些口译技巧?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产品促销的常用表达方式以及口译技巧。

4、教学重点

重点是产品促销常用的表达方式及口译技巧;难点是产品描述的口译技巧。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贸易谈判的基本程序和口译要求;难点是口译员在商务谈判中的角色以及贸易谈判的专业术语。Unit 10 Business Advertise

1、教学目的

了解广告口译

2、教学内容

商业广告的基本情况,口译要求和技巧,译前准备,常用词汇及句型,实战口译,模拟情景口译。(1)商业广告有哪些基本情况?

(2)商业广告的口译要求和技巧是什么及需要做哪些准备?(3)商业广告口译有哪些常用的表达方式?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商业广告的口译技巧和常用表达方式。

4、教学重点

重点是商业广告的口译要求;难点是商业广告的口译困境应对策略。Unit11 Business Exhibition 1教学目的

了解商业展览的口译技巧

2、教学内容

商业展览的重要环节,口译要求与技巧,会展口译译前准备,常用词汇句型,相关商务礼仪,实战口译以及模拟情景口译。(1)展览活动有哪些重要的环节?(2)如何做好展览口译的译前准备?(3)展览口译有哪些常用词汇和句型?(4)展览口译需要注意哪些商务礼仪?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商业展览的常用表达方式以及展览活动重要环节的口译技巧。

4、教学重点

重点是商业展览各个环节的常用表达方式;难点是运用恰当的商务礼仪,在模拟情景中进行展览活动口译。Unit14 Business Investment

1、教学目的

了解商业投资地表达计较

2、教学内容

我国商业投资的背景知识,招商介绍的基本模式,口译技巧,常用词汇及句型,实战口译,模拟情景口译。(1)商业投资介绍的基本模式是怎样的?(2)商业投资的口译技巧是什么?

3、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商业投资的口译技巧和相关表达方式。

4、教学重点

重点是商业投资的基本模式和表达方式;难点是运用商业投资的相关背景知识和常用表达方式进行实战口译。四.教育方法

本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本领为目标,所以课堂也尽量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机会。本课程主要操练方法如下:

(一)课堂口头小测

布置学生每节课后复习学习过的单词句子,下节课小测,以口头汉译英方式进行。督促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即时快速的现场反应感。

(二)团队合作

课堂上经常以2至3人小组进行协作训练,课后自由组合6人或者3人小组,分别担任演讲者、口译员和评价者的角色,进行持续的练习。教师通过详细询问小组活动情况以及抽调其中数组在全班演示,达到鼓励学生不断自我训练的目的。

(三)自评互评加师评

口译的表现如何,教师要清楚,学生也要明白。所以训练前应说明评判标准,先指定一至两位评价员,操练一结束即由指定评价员先评,接着由学生自由补充评,然后由教师评,最后请口译者及演讲者自评,让学生自己也有机会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进。

(四)课堂即时口译

无论任何时刻,教师或学生在课堂上有任何言语,都随机挑选学生进行口译。目的是让学生建立起随时绷紧神经准备翻译的译员敏感度。

(五)多给实例

教师给一些现实发生过的口译案例,请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并提出一些解决建议,以作比较。让学生在不断反思过程中自己摸索一套最适合自己个性以及现实情况的方法。

(六)鼓励学生参加实践

在可能的情况下,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尽可能多地抓住现实的口译机会。并且请一些已经有过口译经历的学生上台演讲,与大家分享其中的点滴。这对他们自己以及别的同学都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平时成绩的分配

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成绩根据学生完成课堂词汇小测、小组口译模拟操练情况、口译课上的综合表现以及其他实践活动的情况综合而定。

考核方式

“商务口译”课程的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一)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成绩根据学生完成课堂词汇小测、小组口译模拟操练情况、口译课上的综合表现以及其他实践活动的情况综合而定。

(二)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每学期安排一次,考试的内容紧密结合所学教材。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以口试形式进行,主要测试词汇口译、句子口译等。第四、第五学期以口译实战形式考试。

七、参考书目

1、《英汉口译技能教程——口译》(旅游教育出版社,卢信朝 著)

2、《听说与译述——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仲伟合,何刚强主编)

3、《基础口译——全国翻译硕士学位(MTI)系列教材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仲伟合)

4、《交替传译——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王丹主编)参等

执笔人签字: 教学院长签字: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英语本科基础口译教学探讨 第3篇

关键词:基础口译;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入,尤其每年在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使广西成为中国与东盟连接的纽带,日益增多的大型的会议和交流合作使得广西地方性口译人才面临紧缺的局面。在博览会期间,正式的会议翻译大都从北京临时调来,不少高校英语专业教师也充当了的翻译工作。在一个翻译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的社会中,为社会培养翻译人才是高等学校责无旁贷的任务。目前,许多高校英语专业在高年级都开设有口译课程,广西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高年级开设了口译课程,在近十多年的口译教学实践中,针对英语语言能力相对较弱的广西学生,我们仍在摸索和研究。本文主要探讨大学本科口译课程的作用以及口译课的教学原则的方法。

一、基础口译教学的性质:翻译教学还是教学翻译

“口译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1]但是口译的过程不是简单地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它涉及到思维机制的运行。”[2]这种思维机制是一种技能。“技能的训练由认知(感悟)到掌握有一个内化的过程,有一个从知识到能力的形成过程,技能意识从潜在的自在状态到能动的自为状态,翻译实践是变化关键。”[2]因此口译是一种技能,不是一种知识。口译课的教学不能只是知识的传授,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中应明确口译教学的目的和原则。鲍川运[3]认为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在性质上还是教学翻译,因为在口译练习的时间和量上都不能达到职业口译的要求,很难保证实现程序性和自动化的转换,因此全面的口译技能获取难度很大。而郑鸿颍[4]认为本科口译课应该定位为翻译教学,要对选择学习口译的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测试,筛选出在听力理解、逻辑分析、语言知识掌握和表达等方面中上水平且具有一定口译潜质的学生参加口译课程学习。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5]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明确地把口译作为专业技能必修课,而且对专业六级和八级的口笔译要求也有明确规定,因此,我认为每个英语专业本科生都应该也有必要参加口译课程的学习,因为口译是本科英语专业需要掌握的一个技能之一,而不是选修课程范围。因此如何制订基础口译教学大纲和教学原则甚为关键,既能兼顾给每个学生进行口译技能训练,又能满足一定的高质量口译人才的社会需求。能否有两全其美的做法?我们可以就广西大学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设置进行探讨。

二、广西大学的口译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

广西大学的英语专业毕业生有不少在广西各地市从事外事工作,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也是中国东盟人才小高地之一,市场的需求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我们培养的学生需要有能力去很快适应职业口译的市场,但我们也要兼顾作为本科生需要掌握的口译技能,让英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基本训练能担任一般的口译活动。口译教学向学生介绍口译的基本概念,口译的策略和技巧,进行一些口译基本功的训练,如培养双语思维能力,建立一定的双语反应能力和基本的口译能力,为将来更高层次的口译训练打好基础。近几年,在课时安排和学生的分班上我们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首先,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考完专业四级后,就开始口译课程学习,口译课一直开到大四上学期结束。每周2个学时,共126学时。由于学生在考完四级后,基本没有别的课程,这时学生有时间也很有兴趣开始口译学习。通常有8周的时间,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口译的一些基本概念,并进行语言和意义分离练习,让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的分析处理,并通过逻辑推理进行记忆训练。同时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毕竟学生在这个阶段语言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语言基本功也是结合口译的内容一起练,比如要求学生每周准备一篇演讲,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口语、演讲技巧点评,其他同学可以同时练习同语的复述。还有,给学生听一篇英文文章,让学生进行同语概述,不仅练习了学生的听力理解,也可以提高他们的综述分析能力。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口译的兴趣,教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入门方式。

第二个改革是选拔学生编入尖子班(honor class)。每个学期末的口译考试采取教师盲评方式,即对所有学生考试录音进行编号,几个教师对全年级的学生抽号评改,然后选出前20名进入尖子班,尖子班的学生也会有可能在下次考试结果出来后有部分的调整。尖子班的学生相对口译能力较好,教师对该班学生的要求和训练内容上也不同于其他班学生,并每周多增加两个课时加强练习。也就是说,对于一些比较有潜力的学生我们会加大力度去培养和训练,使这部分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基础口译教学原则

1.以课堂练习为主,少讲理论。本科口译与职业口译(研究生层次)的课堂教学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职业口译教学有一个完整的课程设置,配有各种不同的翻译课型,课堂科学的目的是发现学生问题,提供指导,讲解理论。而本科生的口译课只是多门外语课的一门课,课外练习时间不可能太多,因此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要确保一定量,以实践为主。[3]口译课我们都设在多媒体教室上,教师尽量避免点名轮流翻译,如果这样,一节课下来也就只能有少数几个学生能练习。我们采取全班同时翻译练习,并把自己的翻译录在机器上,译完后自己可以回听自己的翻译,而且老师可以同时监听任何学生的录音,可以单独和个别学生进行交流点评,也可以把其中某些同学的录音放出给全班同学听,一起点评。老师也要尽量避免用大块的时间讲理论,要在给学生的点评中自然的揉合相关的技巧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感悟。总而言之,课堂的练习时间要保证在三分之二以上。

在课外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有每周至少2个小时的口译练习时间,让学生3人组成一个练习小组,布置学生进行相关的口译练习,事实词汇查找,准备演讲文章等,并登记每周工作内容,作为平时成绩,以确保课外一定的练习量。实践证明,班上绝大部分同学是能做到的。

2.以技能练习为主,循序渐进。口译技能是口译课的核心,也是口译课的最终目标。“口译属于专门的心智技能,有其特殊的规律”,“练习是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但练习不是机械重复,它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6]掌握了口译的训练方法,并能持之以恒的练习,便能培养成技能。鲍川运概括口译训练的几个方面包括:①口译理解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在听辩的开始就要启动自己的逻辑思维整合加工信息,把语言信息形象化。这部分练习我们在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先让学生进行同语的复述,注意宏观的意义结构,再逐步过渡到译入语的复述。②交传的记忆和笔记方法,仍然强调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信息的视觉化和形象化以及逻辑推理记忆等练习,加强学生的短期记忆力。这部分练习持续到三年级上学期的期中阶段,之后才引入笔记的方法,笔记的重点放在意义的结构上,训练学生多依赖记忆,少依赖笔记,把笔记看成是辅助手段,是内容的提示。到三年级下学期进入。③信息转换方法,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训练学生实现部分信息转换的程序化和自动化,做好精力分配。在四年级让学生全面的进行口译技能实战练习,通过专题口译和模拟口译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现场口译的气氛,锻炼临场的应变能力。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学生开口翻译就水到渠成,不把口译看作是高不可攀的难事,达到大纲要求的口译技能水平,同时对那些有潜力的学生分班训练,加强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3.教材的多样性和时事性。目前市面上的口译教材大多以主题为特点的交际综合训练教材,近年来,也有以技能为线索的口译课本。但内容上都不尽如人意,要么以传统的语言训练为主,偏重知识与词汇的堆砌,要么内容难度过大,从第一篇开始就是正式演讲词,用词深奥复杂,书面化用语过多,学生难以开口。在课堂上我们不固定使用某一本教材,(但我们会给学生订一本教材作为课外练习使用),只是把技能练习模式和训练长度定下来,教师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和学生的水平选择教材,要注重所选内容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和难度。可以选择近期的中英文报纸、下载广播、电视等音频视频资料,选择不同口音的录音材料等。这样学生在上课时的兴趣和积极性都很高,而且也更关注时事报道和新闻词汇的采集。但是老师的备课量会比较大,我们同一年级组的老师可以互相分工协作,特别是要注重互相交流,共享资源,团队的力量总是比个人强大的。同时学院也要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信息资料库,把各种口译资料进行收集分类,不仅可以方便老师备课,也有助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

基础口译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笔者只是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实践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目前的本科阶段口译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第2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1.

[3]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

[4]郑鸿颖.论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5]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4).

[6]刘和平.对口译教学统一纲要的理论思考[J].中国翻译,2002,(3).

浅谈英语口译及口译教学技巧 第4篇

一口译及口译教学方法

口译 (Interpretation) 是这样的一种活动:译员 (Interpreter) 在听取源语后, 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以目标语向听众传达讲话人的意思。按口译的方式可以分为:交替传译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同声传译 (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耳语传译 (Whisper Interpretation) 、联络口译 (Liaison Interpretation) 。根据口译服务的场合和内容还可分为:会议传译、陪同传译、社区传译、法院传译、医疗传译等。

口译能力的造就首先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双语能力、言外知识、口译技能。业界一般认为, 口译的标准为:信、达、雅。真实为信, 流利为达, 动听为雅。对于英语口译的教学, 主要分为:英语口译听辨、口译记忆、口译笔记、口译转换以及口译教学综合技巧。

英语口译的听辨:口译中的“听”是对说话人希望表达的真实意义的听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用例句体现这样的学习要点:

第一, 抓住关键词、意群和意义单位。在一个句子里, 关键词通常包括核心主语、主要动词、宾语、数字、表时间地点的词, 以及表强调的词语。

第二, 抓时态。时态在口译中非常重要, 因为时态在英语中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表意工具。抓住动词的时态, 给中文翻译的准确性提供保证。

第三, 听出句群之间的逻辑关系。从逻辑上区分, 句群之间常有六种关系: (1) 原因关系:“因为……所以……”, “因此……”, “由于……”; (2)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然而……”; (3) 条件关系:“只要……就……”, “如果……”, “假如……”; (4) 让步关系:“即使……也……”, “尽管……也……”, “就算……”; (5) 时间先后关系:“之后……”, “接着……”; (6) 结果关系:“从而……”, “导致……”。

第四, 听出四字词组和富含文化底蕴的表达的实际含义, 了解讲话人的弦外之音。

口译记忆:在口译过程中, 译员要充分调动和协调感官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各项资源, 才能保证口译工作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专项技能的具体方法如下: (1) 信息组织。在听取信息的过程中, 教导学生尽可能找出信息内容的组织方式和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对提高学生短期记忆的效率有帮助。 (2) 大脑重复。对同一信息有意识的重复可以延长其在短期记忆力的存储时间。让学生有意识地反复重复所听到的信息, 并作比对实验。 (3) 信息视觉化。将听到的内容在大脑里以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 这样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于叙述性和描述性的信息材料, 如自东向西描述中国地形分布图。

口译笔记:口译笔记不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记录方法, 不同于速记、课堂笔记等。它包括对信息的加工处理, 为的是最终将信息的源语形式转化成目的语形式。其内容多为数字、人名、地名、时间等, 反映发言人主要观点的关键词和意群, 动词的时态, 逻辑关系词, 发言人列举的一系列实物。

口译笔记的方法因人而异, 主要的方法: (1) 多采用自上而下的“阶梯结构”记录。每个意群作为单独的一行, 一行之内的字尽量精简。 (2) 译入语和源语并用, 文字与符号混合。 (3) 简短书写, 笔画可少, 明确界定每一段的分界。

这个环节要注意指导学生由简到难, 循序渐进地做多个练习, 让学生逐渐掌握记录口译笔记的重点、要点和格式。

口译转换是口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英语和汉语分属于西方语言和东方语言, 两者在句法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 如果不熟悉这两种语言之间的转化规则, 会导致译员在知识处理上花费很长时间, 并影响口译输出的质量。

二口译转换的规则

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感受到英、汉语之间的明显的差异:与汉语不同, 英语是通过词语本身形态的不同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 英语中动词和名词词尾变化都比较多, 而且不同的变化会有不同意义的产生, 而汉语则要是通过虚词、词序的变化等手段来表现。此外学生们还应掌握一些转换上的规则:

1. 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

有不少语言学者对英、汉进行比较研究, 总结出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特点。所谓“形合”就是指语言组织主要靠语言本身的语法手段;所谓“意合”就是指语言组织主要靠句子内部的逻辑联系。

英语中是“显性连接”, 而汉语中是“隐性连接”。因此, 我们在进行英汉转换时, 一个常见的策略就是要有意识地根据英语“形合”的特点在语句衔接与连贯之处添加连接词。

2. 汉语“主题突出”到英语“主语突出”

汉语中位于谓语之前的成分可能是一个主题、话题但不是主语。而且汉语中有很多没有主语的句子。而英语里, 除祈使句外, 都必须有一个主语。也就是说, 汉语是“话题凸显的语言”, 而英语是“主语凸显的语言”。因此, 在教授学生时, 要重点教授如何找到或者确定主语, 并在汉语的合理位置出现。

3. 汉语中“多种词类均可充当谓语”到英语中的“谓语结构以动词为中心”

汉语中, 能充当谓语的绝不仅仅是动词, 形容词也是典型的谓语词, 甚至名词也可以。而在英语中, 充当谓语的一定是动词。在授课过程中, 要指导学生抓住句子的谓语动词就是抓住了句子的灵魂。举例练习时, 重点训练, 英语句子的主谓之间有一种语法的对应关系。

4. 汉语中“修饰语+中心词”到英语中的“中心词+修饰语”

在英语中, 一个典型的语法现象就是“中心词”出现后, 其后面的修饰语是开放的, 可以加上多个短语、从句等。而汉语中则刚好相反。在复合句中, 英语的主句为主要部分, 一般放在句首, 即“重心在前”;而汉语则一般按照逻辑和时间顺序将主要部分放在句尾, 即“重心在后”。

在各教学环节, 要采用不同的句式来锻炼学生理解不同的语法位置, 使翻译更加自如。

最后,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我对学生在口译学习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做一些归纳: (1) 对英语无法即时理解, 原因是反应速度慢。无法在听完录音后及时在脑海里迅速映现英语的中文含义。 (2) 对外国口音不熟悉。我在选题时, 往往采用英语母语国家各种人员的录音, 由于学生平时听得最多的是老师的口音, 所以会感觉不适应。 (3) 对生词放大, 一段录音练习中往往总是有一些词对考生来说是陌生的, 许多考生就“卡”住了, 没有跳过去听完全文, 而继续停留在这一个词上, 根本没听完全部内容, 更何况翻译。

三口译教学技巧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具体的准备工作如:术语准备、收集相关的资料, 在每次录音口译练习之前, 要提供相应的背景资料和术语, 让学生具有最起码听懂大意的基础, 否则难度过大, 或者生词过多, 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上课时, 根据每次上课的知识要点,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 让学生进行针对性较强的练习, 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老师的设计用途和口译每一个环节的重点技巧。每次练习之后, 要帮助学生总结问题所在, 然后给出好的建议。

多和学生一起分享一些时事新闻, 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对新的事情和资讯有兴趣, 同时不断地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虽然每次是专题训练, 可最后都要有几段英汉互译的练习。这样会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连贯, 不会是一节一节的。因为毕竟从事口译活动是很多方面技巧的综合体。应多提供实战练习的机会,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口译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 而要在短短几星期内全面提高口译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我认为, 要学好外语必须有扎实的基础, 而这一积累要靠长年累月的苦学得来。

坚持操练。与学其他知识一样, 学习英语必须要有一丝不苟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对于学到的东西努力做到知其所以然, 这样才能保证每天的学习都有收获, 掌握的英语知识才会越来越多, 水平才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当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在生活中得以应用时, 那份喜悦是没有经过努力学习的人难以体会的。

参考文献

[1]Gile, D.Basic Concept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1995[1]Gile, D.Basic Concept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1995

[2]Gillies, ANote-takingFoeConsecutiveInterpreting.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2005[2]Gillies, ANote-takingFoeConsecutiveInterpreting.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 2005

[3]仲伟合、刘绍龙.英语口译实务 (二级)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4[3]仲伟合、刘绍龙.英语口译实务 (二级)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4

[4]许均、何其莘.基础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4]许均、何其莘.基础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商务英语口译体验式教学研究论文 第5篇

1体验式教学法的特点

教师通过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体验式教学将语言概念、语篇内容、思维形态、心智感受等纳入学生对社会和世界的体验方式和过程进行解释(曾利沙,),能为口译教学提供多角度的体验互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认知层面助力语言的输入和输出过程,也更便于老师对学生进行测评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体验式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良好教学方法,其基本原则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定位;注重创设教学情境;指导学生成立学习团队等。体验式教学与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相结合,将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间的更多互动,变被动枯燥的听译课堂为多样化的主动参与、乐于分享式的课堂,使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真正发挥其主干课程的作用。

2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口译,作为专门用途英语,兼具商务英语加口译的特点,要求师生既具有良好的商务领域知识,又具备口译方面的基本技能和口译译员的素质。在本科教学中,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是在商务英语笔译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口译课堂的趣味性及形式多样性非常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和学习热情。但口译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知识性较强。商务英语口译中大量出现的各类专业词汇严重影响学生们的听力理解,造成听力障碍,直接妨碍口译输出。商务英语词汇一词多义现象繁多,还有部分词汇赋予了专业意义及特定的`文化含义。这要求学生对词汇有比较好的掌握,能在短时间内对词的本义、引申义、多义及词性做出恰当的选择。

2)听译为主的教学模式枯燥。通常来说,商务英语口译教课堂先着手中英句子的口译互译,接着是一些小段落英译汉、汉译英,最后是经贸类篇章的口译互译。长期例行的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已经远不能迎合现代学生对新知识汲取的要求,势必削弱学生们对本课程的兴趣爱好,改进口译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3)口译基础技能薄弱。从大多本科院校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设置来看,基本是大三上学期商务英语笔译,下学期商务英语口译。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口译知识和口译译员的素养,教与学的过程中在听力技巧、速记能力、笔记法、数字口译、口语表达等方面都有必要增加大量的练习。而短暂的课堂教学时间远不能满足这么多任务,这要求学生们课下主动自觉地进行各种重复性听、记、背、译等的训练。

3体验式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口译课堂的应用及课堂设计

体验式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口译课堂的应用可以分成多个层次进行,如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感悟和话题讨论等方式进行角色体验,进而重新构建情境和知识意义。教师根据商务英语口译的课程体系设计多样性教学场景,建立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流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创造交流共享和体验情境重建的条件,记录并分享学生的体验过程。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为方向,以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和自学能力为目标,构建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主的学生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

3。1以口译技能训练为导向的体验式教学。口译基本技巧主要有听力训练、复述练习、短期记忆力训练、笔记法训练、数字口译等。根据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特点,教师应分模块教学,明确目标,选取恰当的纸质、听力或视频材料,创设游戏情境,在游戏情境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思维,让每一位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主动参与,挑战自我在听觉、跟读、速记、口译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导向,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

3。2以商务情景会话为主题的体验式教学。在社交商务场合,特定主题情景会话出现频率极高,如接机、酒店入住、工厂参观、询盘与报盘、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就餐、旅游、购物等。教师可根据这些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对话情景,通过分组、分角色虚拟成甲乙公司的相关职位人员,进行排演、即兴对话与口译。这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又富有挑战的课堂环境中感受到真实的商务环境、习得课堂精华,又促使学生课下多自主探索,从而增强他们的认知技能、口译水平和实践能力,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绝知此事须躬行”。

3。3以商务演讲、报告为目标的体验式教学。商务演讲和报告也是商务场合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礼仪式的和实质性意义的一系列活动,如礼仪致辞、晚宴聚会、商务陈述、公司介绍、企业文化、产品发布、国际会展等。体验式教学要求学生有主动求知性、探索性,能在课堂教学的指引下,自觉地利用杂志、网络等搜集大量相关商务题材文章、音频、视频等,创造性地运用学过的知识展开联想,让学生体验和深刻理解与社会文化语境相关联的现实情境,从而拓展学生的全景视野。学生在学习、记忆文本材料,在模拟各种社会情景场合及互译过程中,能较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把听、说、记、口译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口译课堂得到全方位的技能提升。

4商务英语口译教材的特点及建议

目前,国内本科学校的商务英语口译教材不是很多,主要以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龚龙生主编的《商务英语口译教程》为主。笔者所在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也一直都是用此书。该书以四大模块分十六个单元的商务专题为主展开,每单元以商务知识的篇章阅读、短文听力、句子、段落、篇章英译汉与汉译英、口译技巧及课后口译练习题。该教材知识性强,信息量大,但句子整体较难,题量过多,只有音频而且语速较快,缺失趣味性。如果严格按照书本进行教学,二个单元后学生就疲于应付,课堂气氛死板。建议课程教学前面先增加专题口译技巧,如听辨记忆、笔记技巧、数字口译等,然后对商务口译分专题开展,从词汇预备到相关句子口译热身,再到商务情景洽谈。多引入公司介绍、产品销售、商务礼仪致辞、金融餐饮、新闻发布等视频材料,生动趣味地展示当下流行的商务活动。让学生评课,吸纳学生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教学。体验式教学的效果要不断结合学生的评课和反馈并进行修正和改进,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的新时代教学模式。最后,商务加英语的新兴人才的就业形势非常向好,各类商务口译教材也在蒸蒸日上地涌现出来,教师们也不能只受限于教材,既要基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利用网络信息,和学生一起多搜集各类实用性强的商务素材,把体验式教学更好地应用到商务英语口译课堂中处,使体验式能出奇出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商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龚龙生。《商务英语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郭佳,李光霞。从传输式教学到体验式教学[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4—128。

[3]李郁,张泳。商务英语专业口译课程教学与考试改革新探[J]。外语界(3):32—36。

[4]马海燕,曾利沙。“体验—建构融通式”教学模式在问题导向文本翻译中的运用[J]。外语与翻译,(3):57—63。

[5]曾利沙。体验-建构融通式笔译教学法理念与方法论—兼论语境参数与体验-建构的互动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4):75—80。

[6]Kolb,D。A。ExperientialLearning:ExperienceastheSourceofLearningandDevelopment[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4。

高校英语口译教学的问题与策略探究 第6篇

关键词:口译;难点;精力分配模式

前言

口译是指翻译人员在口头上将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口译分为两种模式,即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同声传译通常应用于正式的国际会议中,译者位于会场的口译室,收集发言人的信息,并在发言人讲话的同时,对着麦克风进行翻译,与会人员可以通过耳机接收译者的翻译。在同声传译中,发言人讲话与译者的翻译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联合国会议,大型的峰会,经济论坛都采取了同声传译。翻译理论家琼斯认为同声传译是一项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智力行为,这个行为包括:“听,理解,分析和再表达。”[1]71交替传译时,译者可以边听讲话,边快速做笔记,当发言人讲话停止时,译员要准确流畅地用目标语表达出发言人的讲话。正式的中型会议,商务谈判,学术会议都可以采取交替传译。

一、英语口译教学中的难题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各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中的交流日益频繁,这种互动交流为口译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由此催生了高校口译专业发展的热潮。教育部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0年5月将口译列为高等学校外语专业必修课,越来越多的高校外语专业开设了英语口译课程。口译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往来,也是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与外国进行经济、文化和政治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无论是同声传译还是交替传译都对译者接收源语言信息,理解信息,记忆信息,转换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风俗文化知识有极高的要求,我国优秀口译人才缺口较大,这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方向。高校教师应积极探索口译教学的新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为市场培养更多优秀的口译人才。英语口译的教学是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的难点。笔者作为高校英语教师,曾担任过翻译与口译课程,在教学中发现,相对于笔译,口译课更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不少学生反映口译太难,一个学期下来,口译能力提高不明显。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高校英语口译教学面临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难题:

首先就是教学设备的问题。口译课是一项专业性、技能性较强的课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处于口译的环境当中,因此相应的口译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就笔者不完全统计,我国仅有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数十所重点大学配备了同传实验室,其他大学通常都是采用语音室进行口译课程的教学。简单的教学设备不利于在课堂上组织口译活动,也不方便录音录像进行后期的观摩,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实际运用的问题。口译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反复的练习与实际运用的,否则再多的理论知识与课堂活动都是纸上谈兵。而我国高校英语教育普遍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缺乏进入企业为大型会议,活动,商务洽谈做口译的实习机会。学生无法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发现自身问题,因而也很难在短期内获得较大的提高。

担任各个课程的教师之间的沟通配合不够,也是英语口译教学的问题之一。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仍比较落后,尤其体现在不同科目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上。如英语专业的学生通常开设有英语精读、泛读、口语、听力、英美文化等课程,这些课程除了提供口译所需要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搜集信息,瞬时记忆,快速笔记的能力。而口译教学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训练,口译教学可以通过实际运用强化和巩固其他专业课知识。各科老师沟通教少,不能为口译教学做好铺垫,使得口译教师不得不在课堂上补充词汇知识,背景知识,占用了相当多的时间。

最后是担任口译课程的教师无法摆脱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的问题。尽管口译是一项实践技能,但许多教师仍然在口译教学中以语言知识点和口译理论为主,忽略了学生技能的运用与掌握。很有教师仍采取传统的口译教学模式,即教师放音频材料,学生速记,然后由学生根据笔记轮流逐句进行翻译,然后教师给出讲评,整个课堂显得非常枯燥。还有一些教师不注重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缺乏练习,遇到口译任务时,不自觉地产生消极畏难情绪,不愿意开口。

二、精力分配模式的解读与运用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该重视口译教学,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教学设备;积极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进行口译的实习机会;各科教师也应加强沟通合作,设置相辅相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另外,笔者认为精力分配模式为高校英语口译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解决策略。著名的法国翻译专家丹尼尔· 吉尔(Daniel Gile)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了译员精力分配模式,即口译是听力理解、记忆和组织译语三种精力交织共存的配合过程。吉尔用公式对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进行了说明: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听力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 )+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言语表达(Production)+协调(Coordination);

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Phase I:I = L + N + M + C Phase II: I = R + R+ P即:交替传译(第一阶段)= 听力与分析(Listening and analysis )+ 笔记(Note-talking)+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协调(Coordination);交替传译(第二阶段)=记忆(Remembering)+读笔记(Reading Notes)+表达(Production)。

通过公式,吉尔清晰地揭示了口译的本质,理想的口译应当是对精力进行合理分配,充分协调完成各项任务的结果。因此在口译课堂上,教师应该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对口译的兴趣。口译是一项技能任务,教师应当将口译理论的教学放到次要地位,注重从听力与分析(听辨)、口译笔记、短期记忆、协调、读笔记、表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借以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不应该局限于直接的口译任务,还可以通过观看电影,新闻锻炼学生的听力和笔记能力,通过采访、问答、情景模拟、戏剧表演、小品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协调和表达能力进行训练。教师在选择口译材料时,也应当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选取时文趣事,当下热词和热点关注问题,分专题进行教学,并及时对学生的课堂展示环节进行录音录像,便于课下学生进行复习和反省。

吉尔指出在现实中,译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又受到语言能力,认知知识,源语负荷,个人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制约,难免会顾此失彼。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从简单句的速记和翻译开始,逐步过渡到段落,然后才是篇章和视频的口译,并在这个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将口译理论介绍给学生。学生由易入难,能够感受到自身的进步, 有助于建立自信心和培养学习兴趣。另外,在口译中即使是专业的口译人员,也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错译、漏译现象。研究人员甚至认为,“在口译的过程中,源语信息与译员传达的信息是不可能完全对等的”[2]132。在笔者的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译不出来不是因为书面表达能力差,或者是英语口语不流利,而是害怕出错,难以集中精力去处理听觉信息。因此,教师也应当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口译中出现的错误,调整自己的畏惧心理。

三、结语

在不断提高的口译人才市场需求大背景下,高校英语口译教学必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的教学难点和研究重点。一方面我国高校应积极提高口译教学领域师资力量和教学实验设备,为英语口译的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应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注重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适应时代的发展,继续努力探索适合当前口译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Roderick Jones,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M],Jerome Manchester,UK, 1998

[2] 芮敏.关联理论与口译理解策略[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07).蔡小红.口译研究新探-新方法、新观念、新趋势[C].香港:开益出版社,2002

[3] Daniel Gile.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 [M].Benjamins,John Publishing Company,1995

论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 第7篇

一、定位

在现行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2000) 中, 口译和听、说、读、写等课程一样, 被定位为“专业技能”课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口译是英语语言能力的一部分, 口译教学是为了提高和检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刘和平 (2008:35-39) 认为, 作为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外语的口译教学, 应该和帮助学生掌握口译技能、成为市场所需要的口译专业人才的口译教学区分开来。而无论是翻译专业还是非翻译专业的口译教学, 都应该“根据职业翻译的内在特点和规律组织教学”, 教授的内容都是“职业翻译技能训练”, 不同点在于训练材料、主题难易程度和译文要求。鲍川运 (2004:28) 则认为, “大学本科口译课的性质是教学翻译, 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有益手段, 但是大学本科口译课也可以为翻译培养作出贡献”。刘银燕和张珊珊 (2009:117) 提出了相似的观点, 将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定位为“职业口译培训预科”。“该课程肩负口译基础知识简介、语言提高和初级技能训练这三重任务”。吴青 (2010:39) 也指出, “本科阶段作为高等教育的起点, 应将兴趣的激发、意识的培养和潜力的挖掘作为重点, 不能过分强调某种专项技能的获得或高估教育主题所能达到的专业程度”。我认为, 考虑到三至四年级英语专业本科生实际语言水平, 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不能单纯定义为职业口译技能培训, 也不能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口译人员为目的。口译教学依然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同时通过对口译理论和技巧的介绍, 为学生进行专业口译训练或从事专业口译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

口译课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那口译能力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著名口译专家Gile认为, 译员的理解=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也就是说, 口译能力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语言能力、知识储备和口译分析的技巧 (仲伟合2003:64) 。在此基础上, 仲伟合 (2003:64) 提出, 译员的知识结构由三个板块组成, 即语言知识板块、百科知识板块和技能板块。刘和平 (2008:38) 对此持相同的观点, 指出无论哪个层次的口译教学都应该包括这三个板块的内容。具体到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处理好上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口译教学将口译视为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教学重点在于语言知识板块, 主要讲解词汇、句子乃至语篇的双语转化。这一点从早期的口译教材中也可以看出来, 一般教材按照主题分为若干单元, 每单元列出词汇、语言点或翻译点, 然后附有参考译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双语之间的转化练习。这样的训练方式类似于听说课和笔译课的结合与延伸, 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也能为学生接受口译技能方面的训练打下基础。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口译技能的培训, 无法根据口译的职业特点和内在规律给予学生指导。导致的后果是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 但是由于缺乏短期记忆、整体理解、意义把握和信息重组等方面的技巧, 无法真正从事口译工作, 哪怕是初级的口译工作。

职业口译训练认为, 技巧训练应是口译课程的核心。良好的语言能力是口译的基础, 但仅有语言能力还不足以胜任口译工作。口译本质上是一种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进行的交际活动, 译员应具有多任务处理的能力, 包括如何在短时间内理解并记忆信息、如何对信息进行重组转化, 如何运用合适的声音和肢体语言将信息表达出来, 等等。口译的内容和主题千变万化, 但口译的方法是相同的, 一旦掌握了口译技巧, 学生就能胜任任何领域的口译工作。以巴黎释意学派会议口译办学模式 (即ESIT模式) 为例, 其认为语言教学与口译训练无关, 学员本身应已经具有相当高的语言能力, 在口译训练中专门解决口译技巧的问题。不过这种观点在实践中遇到了挑战, 因为不少学员的外语水平无法达到口译的要求, 在教学中还是得帮助学员提高语言能力 (张吉良, 2010:34) 。专业的口译学员 (往往是已经本科毕业的学员) 外语水平尚且如此, 本科高年级学生的问题就更严重了。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的语言能力极大地降低了口译质量。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听力水平不足、词汇缺乏、英语表达能力欠缺。具体表现为英译中时存在较多的误译、漏译, 而中译英时用词不当, 存在时态、人称、句子成分缺失等各种语法错误。由此看来, 在本科英语专业的口译教学中, 语言能力和口译技巧同等重要, 不可强调一个方面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另一方面。

口译能力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这也是英语专业本科的学生普遍缺乏的。口译课虽然不能将重点放在百科知识的讲解上, 但有必要从题材的选择上体现口译内容的多样性, 从而引导学生注意知识的积累。此外, 多种题材的口译材料也有利于学生熟悉不同领域的基本词汇和专业术语, 为今后深造或从事口译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置

本科英语专业口译课程的内容包括语言能力和口译技巧两方面, 同时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那口译课程如何设置才能满足上述要求呢?目前各个学校口译课程课时数不一, 少的只开一个学期, 每个星期2课时, 多的开四个学期, 每个学期2到4课时。笔者所在的学校目前在大三开两个学期, 每个学期2课时, 笔者将以此为例进行说明。

鲍川运 (2004:29) 认为, “以技能训练为主线, 是初级口译的基本原则”。仲伟和 (2001:31) 也认为口译的训练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因此在第一学期, 课堂教学以技能为主线安排课程。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三方面:口译概念和基本原则、口译技能和口译职业准则。

首先介绍口译的概念、特点、标准、对译员的要求等, 让学生对口译有整体的了解, 激发学习的热情。然后是口译技能。口译技能大致分为口译理解和记忆、口译笔记、信息转化与重组、数字口译、应对策略、演讲技巧、跨文化交际意识等几个方面, 每个方面对应相应的课时。口译技能应以理论讲解为辅, 实战训练为主。比如短期记忆, 老师告诉学生逻辑分析是加深短期记忆的有效方法, 并罗列出因果、转折、并列、总分等各种逻辑关系。然后给学生播放几段逻辑关系清晰的录音, 让学生不做笔记, 完全通过头脑记忆并复述。通过这种方法, 学生能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短期记忆的技巧, 比纯理论性的讲授有效得多。最后是对口译职业准则的介绍, 如职业道德、职业资质与证书、职业发展前景等, 这能启发学生对口译职业的思考, 并对未来的努力方向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学期按照主题内容安排教学, 即每两周有一个专题, 包括礼仪祝词、教育、金融贸易、环境、科技、旅游等。学生通过预习、课堂练习及课后练习, 能掌握各个领域的基本词汇并拓展知识面。在这个阶段, 学生在练习中也可以深化第一学期学习的口译技巧, 不仅是单项的口译技巧, 而且是口译技巧的综合运用。

需要强调的是, 虽然两个学期的教学内容都没有专门的语言训练环节, 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比如学生在单项技巧训练中, 肯定会出现各种语言上的问题, 老师要给学生以指导和纠正。第二学期的专题翻译中, 通过对参考译文的学习, 学生也能提高语言水平。有不少学生反映, 在记忆训练中, 他们通过逻辑分析和复述, 听力和口语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样的教学安排, 既体现了口译教学的特点, 又考虑到了本科学生语言能力不足的现实。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形成了有机的整体, 达到了教授口译技巧、提高语言能力、拓宽知识面的多重目的。

四、结语

考虑到学生的语言能力, 本科英语专业口译课程不能单纯定位为职业口译培训, 而是担负着提高语言能力和进行初步口译技能培训的双重任务。因此在教学中要处理好提高语言能力、口译技能培训和扩展知识面三个方面的关系, 不能片面强调某个方面。在课程设置中, 以技能为主线和以主题知识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可以互为补充。同时, 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1]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 2004:27-31.

[2]刘和平.再谈翻译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翻译, 2008 (3) :35-39.

[3]刘银燕, 张珊珊.英语专业本科口译教学结业测试设计与评估方法探索[J].外语研究, 2009 (4) :74-78.

[4]吴青.本科翻译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谈北京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教学理念[J].中国翻译, 2010 (2) :39-43.

[5]仲伟合.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中国翻译, 2001 (2) :30-34.

英语口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第8篇

一、口译的特点

(一) 即席性。

众所周知口译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席双语传言活动。口译人员需要在准备有限的情况下, 即刻进入双语语码切换状态, 进行现时现场的口译操作。在很多场合如记者招待会、商务会谈等, 口译人员往往不可能事先知道谈判或交流的具体内容, 只能对交谈各方的话题作一下预测。因此, 口译的即席性特点要求口译人员具有高超的即席应变能力和流利的现时表达能力。

(二) 独立性。

口译人员的工作往往是个体操作, 有时甚至是孤立无援。我们经常看到担任谈判、记者招待会或国际会议的译员独立工作。在这种形势下, 译员无法回避自己所面临的任何问题, 口译译员受时间的限制, 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推敲, 既不能现场求助于任何专家、学者, 也不可能查询工具书或者有关参考资料, 更不能频频打断说话者而要求对方重复或者解释其中的要点或难点。因此, 译员必须具备随时处理可能碰到的任何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 综合性。

口译是一种综合运用视、听、说、写、读等知识和技能的语言操作活动。“视”是指译员必须具有观察捕捉说话者的面部表情、手势体态以及情绪变化等非语言因素的能力。“听”是指译员能够耳听会意各种带地方口音以及不同语速的话语整理的能力。“说”是指译员能够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流利表达的能力。“写”是指译员在口译的过程中能够快速地记笔记的能力。“读”是指译员在视译时能快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口译的综合性特点给口译人员的日常训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没有过硬的基本功底, 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人员。

二、口译训练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方法的问题。

口译教学旨在向学生传授能使他们成为好译员的方法和原则, 应以技能训练为主, 语言训练为辅。口译教学应该着力培养学生口译技能,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变成一般的语言训练课。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的角色就是给学生讲解语言知识、帮助学生修改翻译中的语法错误、练习口语等。当然, 扎实的语言功底对口译是必不可少的。在学生学习口译初期, 应该加强这些练习。但是这些练习主要是为更好地培养口译技能, 并不能完全代替口译技能的训练。

(二) 教学评估的问题。

如何对口译教学进行较为客观准确的评估是口译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通过评估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也便于教师对口译教学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但是目前众高校采取的评估方式多为录音评估, 口译教师通过听学生的录音对其口译质量进行评定。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校园内的各种考试, 但是口译者的能力除了其必备的语言能力, 翻译能力, 还包括现场的应变能力, 非语言能力, 甚至职业道德等。而这些都是无法通过录音反映出来的。因此, 考试方式和环境越接近真实的口译现场, 其结果才越客观, 也更符合口译教学的特点。

(三) 教学设备的问题。

实际的交替传译一般都是人和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 并且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话者的肢体语言、现场气氛、双方关系等。而在传统的语音教室, 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不能很好地互动。一般只是教师放磁带, 学生做翻译。而且, 从实践来看, 口译课的教学并非一定局限于语音室和普通教室。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 布置模拟的口译现场, 如小型会议场景、商务谈判场景等。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发言席、翻译席和听众席。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对于克服学生的腼腆和怯场大有益处。

三、口译教学的原则

(一) 专业性原则。

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 社会对专业性较强口译人员的需求急剧上升。但目前国内的现状是, 口译课程缺乏专业针对性, 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很难从事各行业中的口译工作。因此口译技能教学必须和专业知识结合。具体来讲, 口译教学应补充大量与本专业知识相关的术语和语篇材料, 如金融、法律、医学、机械等。只有这样, 口译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成为各专业领域中合格的译员。

(二) 时代性原则。

在口译教学实践中, 由于时事的变化日新月异, 因此填充最新的时事及词语表达译法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任何一种教材都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 这些词汇和语篇材料在教材中很难有所体现, 需要口译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及时总结、增补, 协助学生积累新词,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大大提高学生的口译学习兴趣, 又可以弥补各类口译教材往往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局限性和不足。

(三) 灵活性原则。

口译教学实践中, 要应用大量的口译材料, 所配套的口译教材由于时间的滞后性, 不一定会符合实际的教学。口译教师可以在教学大纲范围内, 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对现有教材进行有机整合。虽然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如果只是一味地依照教材按部就班, 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不自觉地会翻阅课后的参考译文, 而不再集中精力认真进行翻译。相反, 如果教师能领会教材的精神实质,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以及国内、国际时事发展动态, 在授课中适时增补一些生动、鲜活的素材。才会大大调动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拓宽学生的视野, 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译实践能力,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口译译员。

(四)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口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传授学生基本的口译技能, 使其在今后的口译实践中能够比较迅速准确地传递源语的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 高度紧张的状态下, 译员会下意识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进行传译, 因此不同的译员对同一内容会有不同的传译结果。这也说明口译工作具有高度的个体性,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并不符合口译的培养目标。只有通过大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训练和课下分组练习, 才能帮助学生激活自身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潜力, 意识到自身的特点, 不断积累翻译实践经验, 逐渐达到熟练传译的效果。口译教学应该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下进行,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应该有一个互动和相互协作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口译的过程, 这种方式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四、口译的教学策略

(一) 创造较为真实的口译场景, 提高学生的口译应变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口译课与其他英语课的教学不同, 学生除了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专业知识以外, 口译更注重实践, 尤其是接近真实的口译现场的实践。经贸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 很多都选择到外资企业做一些与英语相关的工作, 如翻译 (包括口译和笔译) 等, 特别是口译, 如果平时没有进行大量的口译实践, 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人员。因此, 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接近真实场景的口译环境, 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

(二) 选择合适的口译材料,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口译教学不应局限于一本教材, 应该使用各种即时材料, 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会议口译的实况录音供学生们去操练, 也可以从CCTV-9套央视对话节目、中国日报 (英文版) 、21世纪英语报 (英文版) 或其他英文杂志上寻找一些适合现场口译的资料, 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 引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在操练的过程中有收获感和成就感。

(三)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口译实践, 合理评价学生口译表现。

在口译课堂上, 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口译实践, 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译文, 帮助学生分析不同译文的优劣, 让学生从译文的比较中悟出口译的技巧, 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教师还应及时地对学生口译能力的表现做出客观的评价, 评价的内容应包括:译文的主题、精神、论点、风格、数字、用词等是否准确, 语句、口吻等是否流利。通过评价, 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信息交流,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 口译教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无论是教学模式, 教材选用, 还是教学的评估, 都应该结合口译教学的特点及原则。只有这样, 口译课堂才会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合格的口译译员。

参考文献

[1].Brown, 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Beijing: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罗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高职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改革 第9篇

一高职英语口译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法

1. 学生

高职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自律自学能力也没有本科学生强。以Danica Seleskovitch和Marianne Lederer教授为代表的巴黎释意学派曾提出这样一条口译教学原则, 即口译教师应只教口译技能不教语言。这种高水准和专业化口译教学原则在中国本科生中不一定能适用 (本科高年级可以考虑) , 更不用说高职的口译课堂, 所以中国专业的翻译学习很多都集中在研究生阶段, 几所外国语大学的翻译学院的研究生都主要集中学习笔译或口译。但是口译课也是完整的高职英语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程, 因为很多涉外的贸易、谈判和接待场合都需要高职的毕业生进行一些口译活动。

鉴于高职学生的特点, 在讲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 需要教师不断督促和鼓励, 使学生能够坚持不断地练习口译技巧和提高语言能力;同时还要求加强学生一些前续课程的学习, 如口语和听力等。因为学生本身的英语基础知识储备不足, 高职的口译课教师不能假设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的英语基础, 口译课就只教口译技能, 不讲语言技能, 这只是最理想的状态, 很多情况下都不适用。所以在高职的口译课中, 正确的做法是坚持以技能训练为主的同时, 兼顾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 两者融会贯通, 同时根据口译行业的实际需要, 对学生进行英汉双向的口译训练。

2. 师资

随着国家和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和越来越高的投入, 高等教育教师队伍本身的素质也越来越高, 目前, 任课教师普遍都是硕士研究生或以上的学历。但很多高职院校的翻译教师不一定是专业翻译出身, 也不是由行业一线的翻译从业人员来承担, 他们不熟悉翻译训练的正规模式, 因此不利于口译课程的顺利开展。很多口译课可能最后上成了高级视听说课, 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学到口译技能和学会一些简单场合的英汉口头互译。而且即使是学翻译出身的口译教师, 多数也由于条件的限制而缺少实战经验, 这也是教学中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要想改善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 学校在招聘不同岗位的教师时, 应该尽量对口招聘, 保证专业教育的对口性。而要解决在校教师实战经验不足的情况就要求老师和学校共同努力。国家政策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要求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 要求加强专兼职教师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所以教师要有企业工作的经历, 可以自主或由学校安排去相关企业实践实习或兼职, 体会真实工作翻译场合和课堂教学的差异。另外也可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翻译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由他们用生动的口译实例来讲解口译技能的学习。通过这些方法建立一支理论和实战经验都很丰富的“双师型”口译教师队伍。

3. 教材和教学内容

本科口译课程体系的发展较早, 也更加完善, 有较多优秀和新版的教材可供选择。而高职口译课程的发展起步较晚, 一开始很多直接沿用本科教材, 但是鉴于本专科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 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等的差别, 高职专科需要有适合自己学生的口译教材。虽然现在高职口译教材慢慢多了起来, 但优质的选择仍然比较少, 现有的一些教材也是内容陈旧, 缺少实战场合的案例, 也缺少难度梯度变化和针对性, 所以高职口译教材的开发力度需要加大。

即使有一本很优秀的教材, 教学内容也远远不够, 需要多方搜集最新、最具代表性的资料。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 口译课的材料必须是有趣多样的。尤其一开始, 口译课的材料必须具备趣味性、生动性和多样性, 这样才有利于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口译课的听力输入材料必须难度适中。不论是单纯的听力训练还是口译中的听力输入都不能总是学生已有知识的不断重复, 而应该逐步提高练习材料的难度或引入新的口译技巧等。 (3) 口译课的听力输入材料中必须融入口译技能的学习。很多口译课上的技能训练需要借助特定类型的材料。如在讲解数字口译技巧时, 所选材料就必须是带有数字的音频或视频, 否则无从谈起。 (4) 口译课的听力输入材料必须是大量的。口译中的听力不仅要求听者要完全听懂讲话, 还要能辨别语言的逻辑关系和说话人的言外之意, 要具备这种能力先要有一个短期的强化训练, 每天四五个小时的听力练习为期三个月以上。 (5) 还需辅以大量其他资料和手段提高口译中的听力理解能力。如通过大量相关练习提高对口译技能的掌握程度、扩大词汇量、增加口译实战经历、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拓宽知识面、增强心理素质和临场应变能力等都会改善口译员在口译现场的表现。

4.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由很多因素构成, 学生、师资和教学内容都是其中之一。由于学生、师资和教学内容的问题而使一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无法践行。因此要想改革教学模式, 先要保证学生、师资和教学资源的条件能达到, 在此基础上再讨论教学模式的构建。

二课程改革基础上的高职英语口译课教学模式构建

法国巴黎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高等翻译学院教授吉尔提出的“连续传译的口译模式”, Phase I:CI=L+N+M+C, Phase II:CI=Rem+Read=P, 即连续传译 (第一阶段) =听力与分析 (Listening and analysis) +笔记 (Note-taking) +短期记忆 (Short-term memory) +协调 (Coordination) ;连续传译 (第二阶段) =记忆 (Remembering) +读笔记 (Note-reading) +传达 (Production) 。吉尔还强调在口译过程中理解的重要性, 并专门提出了口译的理解模式:C=KL+ELK+A, 即理解 (Comprehension) =语言知识 (Knowledge for the language) +言外知识 (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 +分析 (Analysis) 。国内著名的厦门大学有个厦大模式, 这是口译训练比较常用的模式。高职口译教学在教学模式上探索较少,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立了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3P”商务口译模式, 即“学习准备” (preparing) 、“项目实训” (performing) 和“评估总结” (packaging) 3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口译教学体系。本文将以吉尔的连续传译模式和口译理解模式以及“3P”模式为基础, 建立一个更为全面且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高职英语口译教学体系。

该教学体系将以口译技巧的培养为重点, 要求兼顾学生英语基础的提高, 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 记忆能力 (尤其是短期记忆能力) 的训练, 目的是要训练学生的短期记忆能力, 记忆能力越强越有助于口译学习。训练方法包括:原语复述和译入语复述, 且随着记忆能力的增强, 复述的内容可以逐渐增加。

第二, 听辨能力的训练, 目的是训练学生不同于一般听力理解的听辨能力, 能听懂内容兼意图和言外之意。训练方法包括听后用原语和译入语进行意义概括;动用一切感官积极听入, 如将所听到的内容视觉化, 观察演讲人的表情、肢体语言等, 这也有助于记忆。

第三, 多任务处理能力, 目的是要训练学生一心多用的能力, 为学习笔记时听和记的精力分配打下基础。训练方法包括:单任务影子练习, 练习边听、边说、边记;多任务影子练习, 在边听、边说、边记的基础上, 最后进行原语或译入语概括。

第四, 笔记能力, 口译笔记不同于速记, 简单有效的笔记如思维的路标, 能辅助口译员记忆, 帮助完整重现演讲内容。学生熟悉几类常用的笔记符号, 教师训练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听上, 尽量少记。需要在前期进行大量的练习建立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笔记体系。

第五, 口头输出能力, 目的是训练学生用译入语流利翻译的能力。训练方法包括双语复述、双语概括、双语演讲等。

第六, 数字口译能力, 目的是训练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快速正确进行数字互译的能力。练习中英文数字的不同记录方法、数字表达上的差异和双语数字的转换速度, 这是一个难点, 需要贯穿整个后期的学习。

第七, 应对特殊情况的能力, 目的是要训练学生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理方法, 如成语、习语、诗词的处理方法;幽默笑话的处理方法;语速过快的处理方法等。需要练习的应对策略有释意、略译、概括译法、替换译法和鹦鹉学舌等模糊应对策略。

第八, 译前准备能力, 目的是要训练学生如何进行长期和短期准备。训练方法是结合情景模拟或实际的口译活动。

第九, 译后总结能力, 目的是训练学生进行译后总结改进的能力。训练方法有学习掌握新表达、新知识;总结失误, 不断进行自我业务能力的提高。

第十, 口译情景模拟, 目的是仿真练习, 加强实战效果, 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是模仿实际口译现场, 让学生分角色进行实战模拟, 如新产品推介会等。

第十一, 口译欣赏, 目的是观摩学习。训练方法是观摩欣赏职业口译员的工作视频, 学习、借鉴、提高。

这一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是以笔者几年来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为基础, 希望对高职院校的口译课教学有所帮助。

三结束语

目前不仅合格的口译人才有很大的缺口, 高职口译课教学和改革方面的研究也比较缺乏, 所以需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需要各大高职院校的口译课教师和专业的译界人士 (兼职教师) 一起使课程体系日臻完善, 以培养出具备基本口译技能的高素质外语外贸人才。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英语口译课存在的四大问题, 并分别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其中重点分析了高职口译课教学模式上的问题, 在吉尔模式和“3P”模式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高职英语连续口译课的教学内容体系。

关键词:高职,英语口译,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仲伟合.口译训练:模式、内容、方法[J].中国翻译, 2001 (2)

[2]李燕.关于高职院校口译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5)

[3]李燕.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4]张吉良.ESIT模式与中国的口译教学[J].中国外语, 2008 (2)

[5]郑小莹.浅谈有高职特色的口译教学新模式[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6]赵敏懿、刘建珠主编.商务现场口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口译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第10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贸易的急速出现,各国为了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急需一大批合格的英语人才,就这样出现了专门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口译人员。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当前大学英语的弊端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渗透一些实用性、技能性比较强的知识,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去适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英语市场。刘风杰指出,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重应试、轻素质,重形式、轻文化导入和文化意识的培养,重阅读、轻口语、写作和翻译教学。当前这种太应试化的教育必然导致一个结果,让英语变成中国式的“文言文”,大家只会背诵,而不会运用。

我们了解到“口译课是一门集理论技巧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一身的专业技能课”,它确实需要通过背诵去积累一些东西,也就是通过这么一个过程去储备知识,以方便语言的灵活使用。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虽然不需要有专业口译课那么高的要求,但是只要把一些教学活动结合相关的知识实践出来,在情景中学习,在变化中学习,在过程中学习,“哑巴式”英语这种现象就不会出现。

2.口译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差异

2.1培养目标的差异

口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传授口译理论知识;二是帮助掌握口译技巧。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训练方法也主要以实践为主。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国家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

从培养目标来看,二者都旨在培养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两者就一定有能相互借鉴的地方。一般看来,口译学成后都能很顺利地跟英语本土语者沟通和交流,而经过大学四年的英语学习,一般人在面对外国人时,都会羞于开口或者说出一些让外国人也很难理解的句子来,这种情况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

2.2教材的差异

目前市场上能够找到的口译教材大致可分为两类:以语言训练为主线的传统语言学派教材和以主题为特点的各项交际能力综合训练教材。前者强调语言的特点,后者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而且口译教学中选择的材料大多是真实的,可以利用各种会议口译材料。为了丰富教材内容,教师还会根据内容自编一些讲义和练习,这就让口译教材增加了很多元素,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有兴趣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研究。

2.3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差异

我们已经了解到,口译教学是一门集理论技巧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一身的专业技能课,它的教学原则应以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视语言基础,强调阅读,尤其是阅读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可思性”的“百读不厌、经久不衰”的作品,“重视教材的育人功效”,偏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轻视甚至反对专业英语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自然而然地把单词和句子的理解翻译作为一堂课的主要任务,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果是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这就导致了“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现象在当下比较普遍,我国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始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口译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英语课程是全国高校修读人数最多大学所有课程中跨时最长、课时最多的一门基础课。同样是英语教学,只是因为少部分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一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差异就这么明显,我们不能不说,后天学习对学生的影响真的很大。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到一条适合大学英语发展的道路,在以下几个方面寻求自身的改变。

3.1教学目的

张正东在《敢问路在何方》一文中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国家发展对不同层次英语人才的需求,去确定开设范围和要求,如为各级学校英语教学制订多层次的语言目的”,“不搞盲目发展也不推行统一的要求和活动规格。学生学习英语的追求、潜能等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提出学与不学、多学与少学、快学与慢学的诸种可能,任其选择”。口译教学作为与大学英语教学平行前进的一部分,用自己的课堂实践向我们证实了其可行性,那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是不是可以多学习一些它的实践性与技能性,以语言为主,技能为辅,让学生多学会一些技巧与方法呢?相信他们也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英语学习之路。

3.2教材

著名心理学家卡洛尔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是一个函数,取决于5个变量: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愿意并且能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等,可见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基于口译教材对学生的兴趣及自主学习方面的影响,在大学英语教材的选择上,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选择,而不是硬性地替他们安排某必修或选修的教材。

3.3教学方法

笔者就所任教的班级做了关于影响学生英语水平主要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7.4%的学生认为是英语基础差46.4%的学生认为是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另外16.2%的学生则认为是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可见,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口译教学的研究,我们发现在口译课堂上学生都是时刻随着老师的教学内容在思考问题和进行辩论的,他们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吸收和发现了新的知识,这样一种积极的引导方法,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又让他们获得了学习后的满足感,这种“滚雪球”式的良性循环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如何利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大学英语教学

黄鲁娟

(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

摘要:将英语原版电影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克服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由于内容枯燥、形式单调而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的弊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语言场景,营造了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培养了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英文原版电影大学英语教学学习效果

一、引言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语言使用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导致交流障碍、误解,甚至产生冲突。英语教学中要是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仅教授语言知识,不仅费时费力,加重学生负担,而且效果不佳,使学生因此而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英文电影欣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和理解大量的有声与无声、有形与无形的社会文化知识,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增强学习效果。

二、原版电影作为辅助教学的优势

首先,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体,是影像、声音、文字的有机结合体。原版影片可以给学生提供光影声等多方位的刺激,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电影的传播介质也多种多样,有VCD,DVD,RMVB,MP4等播放介质,其拖放、重复播放、双语字幕、暂停、快进、原声发音等功能将学生带入了一个“英语思维”的理想氛围,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沉闷的语言知识,而是经过人为编译的,对语调语速进行了调节和控制的材料,是真实的、直观的。利用电影进行英语教学克服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死板、单调的缺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为学生营造更为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降低学习的疲劳感。其次,英文电影接近现实生活环境,是生活语言,是最真实的语言,也是文化沟通的桥梁。电影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调、语速所隐含的意义,并逐步在潜移默化中自然习得西方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际技巧,从而加深对英语内涵的理解。最后,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原版音像资料日益丰富,更有时效性,学生也更易获得。

三、如何利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英语教学

1. 电影题材的选择

丰富的网络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英语原版电

4. 结语

据了解,英语教师工作负荷量过大,超出其他基础学科教师的30%—50%。一些学校为了把课安排下去,学生大班上课,学习者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能否在有限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上好每一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道路上,众多事实表明,只借鉴外国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口译教学在近几年的教学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在不断的改良和实践中向我们证明了自己一些教学原则和方法的实用性。我们是不是应该借鉴口译教学中鲜为人知的一些教学策略,让大学英语教学更进一步,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鉴于笔者研究水平和知识的有限性,关于这方面的思考还有待研究,这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能解决的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实践性的,因为我们拥有一样的目标,即切实提高学生的

影,但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能用来教学的,现在很多大片制作时往往注重追求视觉等感官刺激,而忽视语言的锻炼。看这样的影片,虽然学生喜欢,但对语言学习没有多少帮助。教师应选择语言文化知识相对丰富的电影作品,适合英语语言训练和学习,并且考虑到学生的英语程度和学习目的。选择时大体应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发音标准、对白丰富、难易度适中。

选择标准的美国英语或英国英语发音,影片的语言难易度应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另外,要有中英字幕或者中英文可以互相切换,便于学生理解影片内容。

(2)长度适宜。

最好是100分钟内。因为如果影片过长,一次放不完的话,会影响影片的整体感,学生会忘掉某些情节。若影片过长,必要时则跳过不重要的情节,截取经典片段给学生欣赏和训练。教师还可以推荐好的影片让学生课后欣赏。

(3)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来选择适合的影片。

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选择放映发音清晰、对白简单的影片,如迪士尼制作的动画片;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选择语言文化内涵丰富的影片。如果要学习日常生活用语,可以选择情景类的影视剧,例如《公主日记》、《罗马假日》、《六人行》;如果要学习英语写作,就可以选择探索频道推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地理的影片,例如《国家地理杂志》。此外,要筛除那些暴力、血腥、恐怖、色情的电影,选择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影片。

2.使用英文原版电影进行教学

通过合理的设计充分发挥电影的优势,以求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1)放映前,教师应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给学生讲述一下历史背景、故事梗概,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影片。教师还要设计好问题清单,罗列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观看完后用英语回答问题并展开讨论,还可让学生复述影片的故事梗概,简述观后感等。

(2)初次看片时最好选择切换成中英双语字幕对照。看过后,学生可能会有些生词和习语无法理解,语速过快的无法接受,教师应对电影中的一些重要词汇、表达法、俚语和经典对白做出讲解,在学生搞清电影中的重要知识点后,反复观看直到看懂听懂大部分对白后,把中英双语字幕切换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把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传播得更远。

摘要:本文以我国近几年口译教学取得的显著成果为出发点,通过对口译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目标、教材和师资技能的差异进行比较,得出我们要从口译教学中吸取一些理论和实践经验,找到一种适合符合中国国情的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口译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桂清扬.中国外语学习的未来[J].外语电化教学,2003.3.

[2]刘成,谈玉光.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9.

[3]戴炜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座谈会纪要[J].外国语,2003.3.

[4]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口译训练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11篇

关键词:口译训练法;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068-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17

1 . 口译训练法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口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指将一种语言表述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即时准确地用口头表达出来。口译的全过程在理论上分为四个步骤,即:听懂、记住、构思、表达。听懂,也就是理解,是整个口译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关键而艰难的一步。译员的记忆与构思是一种双语思维方式的相互转换过程,需要人们不断摸索、坚持练习才能逐渐掌握。只有具备了积极准确的构思,译员才能流畅通顺地表达意思。这四个步骤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李孚声,2008)。具体说,口译需要记忆力、笔记能力、数字转换能力、注意力分配能力、良好的语篇意识、预测能力、应变策略等专项技能和语言技能,口译能力的提高有赖于语言整体综合能力的提高。

口译训练法,是在学生对精读课文知识基本掌握的前提下,通过口译训练对语言输出进行积极的感知与综合作用,有利于加大对大脑的良性刺激,促进知识内化。所以,将口译训练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并非要将学生培养成为译员,而是在口译训练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应用课文中学过的单词及句式,巩固和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功,并改善目前的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学习被动、热情不高的现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令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双语表达能力得到综合的训练。

另外,口译训练还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能力的提高,对其翻译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丰富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由此可见,将口译训练法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不仅符合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即培养语言的口头输出能力,以便于迅捷而准确地向世界直接表述中国国情和文化;并且,伴随英语语言应用范畴的全面拓宽,较多行业领域均开始重视对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考查,学生凭借专业技能和好的表达能力,能够为自己赢得宝贵的就业机遇增加筹码。

2 . 口译训练法在大学英语课堂的具体实践

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交待口译训练法应用于教学的目的,加强学生对口译原则、方法、技巧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教师在课前要明确上课的内容,尽量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集咨询、授课、组织于一身的导演角色。通过多变的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主动纠错,然后由老师点评并拓展相关知识。

2 . 1 夯实对课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课堂是学生摄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精读教材则是学生扩充英语词汇的主要源泉。口译内容基于所学精读课文,学生比较容易寻得帮助,也可以减轻学习压力和情感焦虑。调查发现,学生口语和口译中的错误都是由于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所致。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和巩固,注意词的搭配关系,加强对词组、短语和习语的学习和掌握。要重视语法结构的学习,注意英汉语言结构的差异,通过语法结构的分析,正确理解句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 2 设计电子文本,进行视译

视译,即视稿翻译,一面看着稿子,一面口头翻译出内容(秦亚青、何群,2009)。将视译训练作为精读课文学习和口译训练两者间的过渡,通过学生自行进行视译练习,对双语句式变换增加敏感度,加强知识和技巧上的准备,从而为口译训练的有效性提供保证。视译训练时,由电子课件显示句子或小段篇章,难度递增,让学生即时英汉互译。教师把译过的材料的翻译参考即时投射到屏幕上,让学生不间断地进行口译,同时自己纠错。

这个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利用电子文本的即时出现功能,把快速训练和自行纠错动态结合起来,设计自主学习的框架。教师的作用主要是从学习和应用的整体角度组织源语和翻译参考的资料并兼顾知识、技能和素质提高。翻译参考相当于教师的课堂点睛,由教师事先制作,不提供完整译文,只给出醒目的重点表达式,在每次译后即时出现,及时提供反馈。有时用明显的记号给出易错之处,以示警醒。学生根据提示对照自己的表达,检查词语使用的准确性和译文质量,发现错误即时修正。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不是老师独霸课堂,可以活跃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词汇的效果都有明显的提高,并能自觉地运用和巩固学会的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

视译练习可以专门设计流利训练,即把相对简单的内容,写在word文件上,教师向下拉动滚条,让原文缓缓向上移动,要求视译时尽量避免遗漏信息,学生必须学会表达干净利落,脱口而出,不重复。课堂上的“挑战极限”练习,会激起他们的应战热情。

2 . 3 口译训练

完成了精读课文的教学任务,又经过适量的视译练习后,即可适当把学生已掌握良好的语言知识通过口译训练的方式设计成一些练习,以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例如:短时记忆能力(通过放课文录音或老师读,请学生对源语进行复述。开始一般以句为单位,无需记笔记,学生熟练以后可适当加长至段落);主题思想识别(训练学生听一段话后,如何在理解过程中抓住主题);理解技能(源语复述、概述练习);重述技能(以汉译英为重点,学生口译出逻辑分明的语言内容)。

事实上,利用课文文本设计口头表达活动是一种简单而又有实效的基本训练。不同的课文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形式。如一篇名为“Growing Up”描写父子之间故事的课文(《新世纪大学英语系列综合教程》,Book1, Unit 2)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复述。除了课文内容以外,也可以针对特定功能和意念或特定场景的交际和翻译需要,专门设计口译内容;还可以针对课文所学的重点语法现象进行编写类似句子的口译;还可以是文化交际需要掌握的知识的应用,比如翻译中的信息删减,同化异化处理联系(张百佳,2005)。大学英语也进而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训练技能和培养素质并举。

大学英语教学的口译训练中,每一项技能训练都从最简单的开始,用强制时间的方式迫使学生迅速用英语来思维,慢慢达到源语和译入语之间熟练的转换。这样的课程设置目的是让学生们了解口译,在整个口译训练的过程中,在连续的高强度训练后,熟练并灵活掌握所学知识,经过他们主动的思考达到融会贯通。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工作状态,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有了目的性才有挑战性,有挑战性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真正达到将英语作为技能和工具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作用。

3 . 口译训练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际应用的思考

在大学英语课上使用口译训练法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的语音语调、口语表达、汉语能力、口译能力等都很重要。另外,教师对口译特点要有深入了解,熟悉各种形式的教法,掌握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等。更重要的是,教师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主动性,在上课方法上要力求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口头形式的笔译课,这种方法基本没有脱离笔译课的模式,与笔译课的区别仅是以口头形式进行;另一种是口语训练课,它主要培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口译课与一般口语课的不同之处是以翻译为主要的训练方式。口译训练融入教学应该以基本技巧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分散注意力做到一心多用,训练短时记忆、跟读、复述、公共演说技巧等等,同时兼顾各种口译题材的训练(王宁南,2006)。在教学手段上,教师要能够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和网络等各种手段调动学生,才能将口译训练变得生动有趣。

4 . 结束语

有效的语言学习活动应该是能有效地促使学生参与多层次、有基础、有充分的语言使用量的学习活动,应该能使学生有成就感,内容具有挑战性,生动有趣,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参与热情。口译训练法融入课堂,具备挑战性和趣味性,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词语应用活动量最大化,既激发学习的兴趣,又能够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新颖的、有吸引力的,能激发学习的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课堂活动形式。

由此看来,在大学英语课上应用口译训练法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各个领域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也有利于人才培养由知识型、专才型向能力型、通才型和复合型转变。

参考文献

李孚声.英汉口译教程[M].北京:旅游出版社,2008.

秦亚青、何群.英汉视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张百佳.汉英口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5.

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团队建设初探 第12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1 研究背景

中国与东盟提出了建立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以后, 2002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 形成一个具有17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的区内生产总值和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 由此商务英语人才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无论大型三资企业, 还是国营、民营中小企业都存在开拓海外市场、参与国际商务的行为和意图, 越来越多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以及该专业相对应的岗位如商务助理、外贸业务员、涉外事务助理等都走俏职场。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复合型应用英语类人才缺口比较大, 加上珠三角长期以来都有较大的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 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培养出来的人才就业前景广阔。据此将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提到高度来研究。这里结合区域背景, 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为例, 分析了人才培养计划中的核心课程—商务英语口译的教学团队建设, 对如何打造商务英语口译团队, 使得团队有力带动教学改革, 提出了一些建议。

2 紧跟时代步伐, 打造合理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团队

打造商务英语口译团队以一些教改项目如优质专业、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作为依托, 以一些教学建设如网络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为渠道, 全力打造一个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2.1 紧跟时代步伐, 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

师资培养方面, 团队从教师培养、科研成果、同行合作与交流、校企合作与交流、个人发展规划五个方面不断加强本团队的建设。要求团队教师根据自身情况并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心, 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包括专业进修, 学历提高, 专业知识结构调整、技能培养等方面, 为教学团队的结构优化及培训实施提供依据。

2.2 建立合理的教师梯队

进一步形成老中青搭配, 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职称结构合理, 团队协作好, 教学经验丰富且学术水平高的教学团队, 培养出教学名师。挑选具有年龄梯度, 职称梯度的学术骨干, 发挥传帮带作用, 带好年轻教师。挑选具有不同企业背景的成员, 补充团队中的企业元素, 使团队多元化发展, 适应企业的真实需要。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大大缩短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之间的距离。通过梯队建设, 为优秀团队建设搭建交流和研讨的学术平台。形成配置合理, 学术背景互补, 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术梯队和充满活力、勤奋进取、坚忍不拔的团队。

2.3 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

进一步优化团队的专业结构, 重点加强在实践技能操作方面强的教师建设, 引进企业人才, 在课程、教材、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力度。团队长期从企业聘请两名行业技术骨干兼职担任实训指导兼职教师, 通过兼职教师资源库, 建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造就了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促进本专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2.4 双师素质结构团队建设

让团队教师参与到外语培训, 企业培训, 翻译服务,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等专业实践工作中去, 如全部团队成员参加校中企—南宁埃立特外语外贸服务公司的实践中, 加大实践力度。同时还从专业技术水平和教育技术两个方面着手, 建设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双师素质结构团队。为了加深教师对专业岗位的认识和理解, 获得高水平技术认证, 要求每位教学团队成员每年有累计三个月以上的实践经历, 了解行业前沿知识和实际操作。

3 加强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团队成员的课程建设能力和提升科研水平

3.1 鼓励团队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术论坛、教改科研等活动

积极与同类院校或企业的交流, 拓展学术层面, 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同时, 成立学术科研小组, 定期进行学术探讨和业务学习, 互相交流学术成果 (如论文、专著、科研课题项目的研究等) 和教学体会。加强教学科研的联系, 在科学研究中开展教学活动以科研成果支持教学改革, 教学与科研互动, 使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突出学术创新性, 鼓励教师们把握学术动态, 进行教改, 发表研究成果, 追求高质量高水平学术成果, 发表水准较高的论文和编写出版相关教材,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充分发挥团队中个体的优势和特长, 促进知识技能的互补, 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发挥课程的优势, 突出其特色, 洞悉其所在学科前沿, 抓住学科前沿, 积极挖掘课程开发的潜力。为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视野, 提高教师个人业务教学水平, 选派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习班。

3.2 加强对内, 对外的交流合作, 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 带动课程和专业建设的全面发展

对内通过公开课, 评议课, 互相听课学习和研讨, 青年教师导师制等方式来加强团队教师内部, 以及团队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对外和其它高职院校教师通过互访和座谈等方式增加联系, 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 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其他院校的先进经验, 取长补短;组织教师们到企业参观、调研, 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和岗位的最新要求, 使教学真正实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从而带动课程和专业的建设发展。

3.3 继续深化校企合作, 更广泛和深入的实现“专兼结合”和“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

团队充分利用签约的校外实训基地, 实行校企合作, 构建英语+商务的教学团队, 实现了成员之间各有所长, 优势互补。通过校企共建项目的实施, 带动了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为了继续保持这一优势, 使“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和顶岗实践得到保障, 团队通过进一步建设和增加相应的实训基地, 深入实现校企合作, 进一步引进企业高级专业人才, 加大兼职教师实践教学的力度。

3.4 以团队带头人建设为重点, 持续引领教学团队健康成长

以团队领头人为代表, 从提高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对专业的引领和把握能力等方面对专业带头人进行深入的培养, 使得专业带头人较好地掌握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 精通本专业的最新技术, 在地区、行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3.5 培训与社会服务

教师参与企业及机构翻译工作, 一方面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如:团队教师参加东盟十国国家推介会和商务会议翻译、中国-东盟农药论坛及东盟博览会小报和中国-东盟人力资源开发论坛翻译;广西40个外贸企业简介翻译;中国东盟博览会陪同翻译;中国东盟十国文化丛书翻译;广西教育代表团访问欧洲期间担任领队兼翻译;中国东盟人才资源开发合作论坛和在东盟博览会担任陪同翻译等。

4 团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 凸显课程特色。

4.1 课程建设要体现“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商务英语口译作为首要的核心建设课程。团队对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为建设“商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商学交替的课程体系彰显“英语+商务”的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对课程的学习, 学生将能运用英语和商务的相关知识, 有效地进行商务活动, 完成工作任务, 从而成为既熟悉商务实践, 又有扎实的英语语言水平的技术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

4.2 制定出课程标准, 明确“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步递阶”的课程设计思路

团队全面分析了英语专业学生在商贸行业从事相关工作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对目标岗位工作流程和行为体系进行调研、分析、分解、组合, 然后进行商务英语口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评估体系的设计。经过一系列考察、调研、分解、组合、考证,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和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要求, 课程围绕“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步递阶”的课程设计思路, 以项目为线索设置情境教学, 以提高学生进行商务现场口译的能力, 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特色, 如:设计了日常商务活动中的接待、参观、洽谈、宴会等环节及国际贸易实务中的报盘、支付、保险等学习情境。同时, 在教学上注重结合商务知识, 实现“语言+商务”的实践教学, 教学内容呈递阶形式由浅入深, 在学生掌握基本能力的前提下, 进行提高式训练。

4.3 建设课程学习网站, 构建网络互动学习, 课内训练与课外实践结合

建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学习网站, 只有建立在线口译训练系统, 包含在线教学、在线实训等, 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在线收看视频节目, 同步进行口译练习, 也可通过论坛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学习心得和疑惑。还能使用校园无线电台, 向学生播放英语教学节目, 使交际技能的训练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让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英语成为可能。

4.4 结合中国-东盟博览会进行实训教学

结合广西的地方经济特点, 从北部湾经济开发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人才需求出发, 培养既适应时代发展, 又顺应地方经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学院每年都会与中国东盟博览局联系, 派出骨干教师参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各类翻译工作, 并派学生积极担任各类参展企业的口译员, 自愿者和外贸业务员。在企业的反馈信息当中反思教学, 并改进教学。此外,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体验真实工作环境。商务英语专业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由企业给学生指定辅导人员, 负责对实训学生的传帮带, 企业人员对学生实训期间的工作表现、工作能力及工作态度等进行评估, 让学生体验真正的工作氛围, 更明确自己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4.5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和过程式考核办法

在本课程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从教学管理、过程监督、行业评判等进行教学评价。逐步减少传统的考试、考查两种考核方式, 建立过程考核、项目考核、实践和作品考核、结业测试等若干种新的商学结合的考核方式, 并且在考核方式方法中尽量由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或以行业企业评价为主, 以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商务英语口译课程团队经过一系列的建设, 如今已经日趋成熟, 《商务英语口译》这门核心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因拥有优良的教学团队, 突出的教学效果受到多方好评。教学团队建设的课程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在口译技能和实战演练上都得到了专家、行业和企业的认可, 为中国-东盟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实现商务英语人才与行业和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贺川生, 肖云南.商务英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文件) .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建设魅力德育论文下一篇:丰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