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心血管疾病 等

2024-07-22

预防心血管疾病 等(精选11篇)

预防心血管疾病 等 第1篇

1 心血管疾病[3]流行现状

我国心血管病的现状呈现三高三低特征——即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及低达标率[4]。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生活节奏加快, 以及人口迅速老龄化, 心血管发病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目前,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快速增加, 但是, 心脏病和脑血管病总死亡率仍居于死亡原因的首位, 不容忽视[5]。在成年人群中, 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高达12%和16%, 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 达5%以上。

2 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的预防

2.1 心血管疾病预防的优先顺序

(1) 任何已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血管疾病 (CVD) 的患者。 (2) 未确诊CVD但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共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CVD总体风险较高的无症状个体。 (3) 糖尿病 (1型或2型) 患者。 (4) 单个危险因素明显加重伴靶器官损伤。 (5) 家族性血脂异常, 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家族性复合高脂血症。 (6) 有早发CVD (男性<55岁, 女性<65岁) 家族史的个体。

2.2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指疾病发生前, 控制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从而预防心血管事件。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提倡无病早预防, 做到“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充足睡眠, 控制体重”[6]。心血管疾病是多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而, 心血管疾病取决于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及数目。

重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1) 高血压; (2) 吸烟; (3) 血脂异常; (4) 糖尿病; (5) 不平衡膳食; (6) 超重和肥胖; (7) 缺乏体力活动; (8) 肾脏损害, (9) 代谢综合征; (10) 炎症因子; (11) 凝血因子; (12) 遗传有关的因素; (13) 社会心理因素[7]。心血管危险因素, 可分为绝对危险因素和相对危险因素, 其中, 绝对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家族疾病史及种族等[8], 此为心血管疾病不可改变的因素。

2.2.1 健康教育:

首先进行不良生活方式的评估。吸烟, 食用高脂肪食物, 过量摄入食盐, 食用蔬菜、水果少, 缺乏运动, 睡眠少, 喝酒多, 精神压力大等, 此类为可改变的心血管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且也是患者能够自我控制的致病因素[9]。同时避免被动吸烟。健康教育适用于普遍人群。

2.2.2 饮食控制:

膳食营养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10], 合理科学膳食, 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应>6克, 避免过多摄入脂肪, 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以达到平衡膳食。

2.2.3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常伴有代谢异常, 其中高胆固醇血症十分常见, 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降低胆固醇, 可以减少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11]。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 严格控制血糖不容忽视。广泛而正确的应用好阿司匹林, 避免过多的早期死亡[13]。

2.2.4 适量运动:

锻炼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控制体重, 适量运动的生活方式能够减低心血管疾病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14]。

2.2.5 心理平衡:

健康的核心是心理平衡, 而情绪健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保持良好的心态, 愉快、轻松地工作、生活, 保持充足睡眠, 及时自我调节过大压力, 清除不良情绪, 从而达到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15]。

2.2.6

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相互影响, 单一危险因素控制容易忽略同时存在程度不重的多重危险因素的高危个体, 同时干预多重危险因素的策略可更大获益[11]。

3 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输液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 第2篇

现在,定期给心脑血管病患者输一些活血化瘀、抗氧化、抗自由基、降低血液黏稠度、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已经成为许多医院的惯例和患者心目中的“救命稻草”,认为输了液就能防治心脑血管病,即便是血栓已经形成了,也能使其化解。许多中老年人听说输液可以防心脑血管病,都到医院要求输液。事实上,遵医嘱吃药,加上合理膳食,一荤一素一菇,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和,才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最好方法。因为药液会在当天产生效应,但并不能长期有效,经过4~6小时后,药效会降低一半左右,再经过4小时左右,药效又会下降一半,输进的药液会随着身体的新陈代谢而代谢。所谓每年春秋输两次液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病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没有流行病学调查和循证医学证实这种做法有效。

因此,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加上健康生活方式才能控制好,靠输液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苹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等 第3篇

吃香蕉可防花粉过敏

日本学者近日发现,定期食用香蕉能改善过敏症状,特别是花粉过敏。

研究者将患有中轻度杉树花粉过敏症的52名成年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在8周内每天吃两根香蕉,另一组在同一时期内不吃香蕉,两组均在这段时间内进行了三次检查。结果发现,食用香蕉的患者过敏反应明显得到改善。研究者认为,香蕉中丰富的维生素B6能促进血清素等大脑神经递质的合成,而血清素可有效缓解过敏症状。(《食品中国》)

维生素E可延缓痴呆病情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维生素E可帮助减缓轻中度痴呆症的病情,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

研究人员让轻中度痴呆症患者服用了约两年的高剂量维生素E,结果显示他们的大脑衰退病情比服用安慰剂延缓了6.2个月。研究人员表示,对于早期的痴呆症患者,希望医生能够将维生素E作为一个治疗选项。维生素E就像一种抗氧化剂,可防止或延缓细胞损伤,增强身体的免疫能力。维生素E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包括麦芽油、葵花籽、菠菜和西兰花等。(《新华网》)

8种健康食品可延寿

一项针对美国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的研究表明,某些食物确实具有抗衰老和延寿的神奇功效。俄罗斯“医学论坛”新闻网盘点了8种有益延寿的健康食品:

花菜和葡萄。这两种食物中所含的物质均有助于延长寿命。

浆果。大多数浆果都是富含抗氧化剂的食品,这些抗氧化剂可增强免疫力。

大蒜。大蒜中含植物杀菌素,能效预防恶性肿瘤形成。

橄榄油。每天只需两匙橄榄油,便可有效预防肿瘤。

大白菜。大白菜富含纤维素、维他命C和叶酸。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在术后宜多食用大白菜。

西红柿。西红柿中富含番茄素,而番茄素也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苹果。经常食用苹果助于延长寿命,使机体恢复青春活力。研究表明,经常食用苹果的人,其心血管系统和机体至少要比其他人年轻17岁。(《新民网》)

猕猴桃可改善睡眠质量

近日,美国睡眠研究专家指出,猕猴桃可显著改善睡眠质量。研究发现,每天睡前1小时吃2个猕猴桃,4周之后参试者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都得到明显改善。专家指出,猕猴桃之所以可改善睡眠,与其中富含的多种抗氧化剂和高血清素密切相关。猕猴桃中具有抗氧化属性的维生素C等营养素可有效治疗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关的心血管疾病。另外,猕猴桃中富含的血清素也是一种神经传递素。血清素偏低与抑郁症和情绪紊乱关系密切,也会直接影响到睡眠。(《MSN中文网》)

苹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英国科学家研究证实,经常食用苹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其效果不亚于药物。

研究人员邀请患有心脏类疾病的患者参与实验。在实验中,科学家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服用可以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另一组志愿者则定期食用苹果。试验结果表明,普通苹果和他汀类药物在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方面具有相同的功效。因此,科学家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改变饮食结构后,便可停止服用他汀及其他类药物。 (《腾讯网》)

喝黑咖啡能护肝

日本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喝一杯以上现煮咖啡,可改善C型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

研究者就376名20~80岁的C型慢性肝炎患者,对其ALT酶数量变化(ALT酶数量会随肝细胞受到伤害而增加,通常用作肝功能指标)与喝咖啡频度之间的关系做了调查。结果显示,持续1年每天喝一杯以上现煮咖啡的患者,与不喝的相比,多数人ALT酶的数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并且喝咖啡的量越大,护肝效果越显著。(《中新网》)

刷牙可降低食欲

美国一项研究称,除早晚以外,其他时间刷牙除了能保持牙齿健康,还有许多好处。

数据表明,人的精力约在下午2点16分降至最低。如果此时离开办公桌刷牙,会让你马上精神起来。此外,刷牙还会降低食欲,抑制吃零食的欲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上班刷牙很不方便,建议在办公室准备一套旅行装牙具。如果牙刷暴露在办公室里,容易沾染灰尘和病菌,旅行装牙具可以保证牙刷及牙杯洁净。但要注意,刷完牙后要将牙刷晾干后再收起来。《人民网》)

巧克力有助塑造体型

西班牙一项研究发现,巧克力有助于对抗肥胖,塑造良好身材。

研究人员邀请2400名志愿者参与一项研究,年龄均在12至17岁或20至85岁之间。研究结果发现,经常食用巧克力的青少年,其腹部的脂肪指数要低于其他人,且体重更轻。针对成年人群体的研究结果也显示,经常食用巧克力对调节脂肪沉着有积极影响。

由此,科学家认为,常吃巧克力不但能够带来味觉享受,还能够对抗肥胖风险。此外,可卡因含量高的巧克力益处更加明显。(《天津网》)

坏消息

失眠相当于遭受脑震荡

瑞典一项研究发现,仅仅一个晚上没睡好觉,就会导致大脑遭受到严重的伤害,如同头部受到了撞击。

研究人员将身体健康的年轻男性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志愿者一夜未眠,另一组晚上睡够8个小时,第二天让两组男性接受脑部检测。结果显示,一夜未眠的志愿者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发生了剧烈变化,与大脑受到损伤的状态相似。据称,名为NSE和S-100B的两种化学物质是大脑受到损伤(如脑震荡)的重要生物标记物。整夜没睡的志愿者血液中,这两种化学物质的含量迅速上升。(《新疆网》)

糖分对健康危害如烟酒

英国卫生专家近日指出,糖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与烟酒相同,并呼吁食品生产商将产品所含糖量减少30%。

报道称,此举可望令英国的肥胖危机于5年内扭转。科学家指出,民众普遍知道含糖饮料有损健康,但不知道饮料、汤、茄汁和熟菜隐藏不少糖份。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凯普韦尔形容糖份是“新型香烟”,称企业为了赚钱,向家长和儿童推销含糖饮料和垃圾食物,从未考虑消费者健康。(《华龙健康网》)

长期嚼口香糖易头痛

以色列的一份研究表明,青少年每日嚼口香糖,可能会成为头痛的高风险人群。

研究发现,长期嚼口香糖会造成上下颚关节失能,进而引发头痛。所有接受研究的患者,被要求暂停嚼口香糖的习惯后,头痛症状都有所减缓。研究者称,一旦颞颌关节过度使用,便会造成头痛。青少年嚼口香糖过度就会造成颞颌关节使用过度。因此研究者建议,青少年朋友嚼口香糖应适量。(《和讯网》)

吃饭玩手机营养不良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孩子在就餐期间使用电子设备或看电视,往往会容易营养不良,家庭沟通氛围也较差。

研究结果显示,女孩比男孩更有可能在就餐期间使用电子媒体,且孩子对电子媒体的使用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研究者认为,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吃饭以外的事情上,很容易导致摄入的食物单一且营养结构不合理。因此研究者建议,父母应限制孩子在就餐时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新浪网》)

喝冰镇饮料更易肥胖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喝冷饮会降低味蕾对甜味的敏感度。

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用不同温度的水漱口。接着,志愿者可以食用甜巧克力或者酸奶酪。研究者发现,当水温接近0℃时,志愿者对巧克力甜味的敏感度降低,摄入量也增多。研究人员认为,经常喝冷水或者加冰的饮料会降低人对甜味的敏感度,从而诱导人们摄入含糖量更高的食品,这就会加大了人们罹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风险。(《天津网》)

过多饮用牛奶对人体有害

瑞典科学家研究发现,过多饮用牛奶对人体有害,还可能导致死亡。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饮用牛奶和食用奶制品对人体有益,没有任何副作用。但事实证明,若经常食用奶制品,其中大量的钙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饮用过多牛奶而钙质没有被机体及时吸收的情况下,多余的钙质就会滞留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进而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例如,如果大量的钙质滞留在尿液中,就会导致肾结石的形成。因此,科学家建议多食用维生素D,来帮助钙的吸收。(《环球网》)

“隐形”室内污染比雾霾更可怕

国家卫计委主办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活动中专家指出,室内污染其实也在悄无声息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其危害程度甚至超过雾霾。

美国一项调查指出,很多建筑里的空气污染程度是室外的数倍至数十倍。世界卫生组织一组数据显示,全球近半数人处于室内空气污染中,导致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全球每年有2400万人的死亡与室内PM2.5密切相关,我国每年有11万人因此丧命。办公室以及家中的卧室、厨房、客厅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灾区。

秘密

黑人减肥更困难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非裔女性必须吃得更少、动得更多,才能减肥成功。

这一结果是美国匹兹堡大学在对39名非裔女性与66名白人女性的体重变化进行研究后得出的。在为期6个月的研究中,105名体重过重的女性被严格限制摄取卡路里,持续不懈地运动,结果白人女性比非裔女性足足多减了8磅(约3.6公斤)。

研究人员指出,非裔女性的新陈代谢率比白人低,因此必须摄取更少的卡路里,更勤于运动,才能更轻盈。(《新民网》)

男性比女性更易患感冒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男性对抗感冒等病毒的能力比起女性更差。

研究人员在对53名女性及34名男性注射流感疫苗后发现,女性受试者机体对抗病毒的能力较高,而男性受试者免疫系统的应答较弱。研究人员称,可能是睪丸酮抑制了男性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研究还指出,由于男人经常在外奔波,容易受伤染病,易导致免疫系统反应过敏。经过长时间进化,男性免疫系统的抵抗力自然变差。(《东北网》)

知心朋友5个最佳

英国和芬兰学者发现,即使是在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现在,人们仍只与少数的亲密朋友频繁联络,这是因为人的感情和精力是有限的。

研究人员在对2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人只会有一个人数较少的知心朋友圈,大部分的通话时间都是与这些朋友进行联络。在这个紧密朋友圈的周围,是大批关系较为疏远的朋友。随着参与者的生活发生了改变,朋友圈的数量大致保持相同,最佳的朋友数量依然是5个左右,这就意味着随着新朋友融入这个圈子,就会有老朋友逐渐被淘汰。(《南方网》)

“微饿”让病好得更快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微饿”会让你更快痊愈。

生病时,身体会有很复杂的炎症反应,产生一种名为细胞活素类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和生病时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导致我们“食不知味”的主因。研究者表示,生病时进食,食物在胃里的消化同样会带走我们的能量,所以如果我们没胃口就不要强吃,这可以节省出更多的能量帮助免疫系统抵御疾病的侵袭。同时,“没胃口”还会让病毒在体内找不到可以汲取的“养料”,从而降低它们的繁衍速度。但专家强调,少吃不等于不吃,还要考虑身体的需求,确保体内有足够的能量让免疫系统处于“警备状态”。(《人民网》)

“身体素质年龄”决定健康

挪威科学家发明了“身体素质年龄计算器”。“身体素质年龄”不同于实际年龄,能更好地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状态。研究人员发现,运动时的最大携氧量是衡量一个人身体素质年龄的重要指标。科学家将它分解为5大基本指标来简化衡量:静息心率、腰围、性别、最大运动水平与强度,以及年龄。参与者只需要输入这5个数据,计算器就能快速得出一个人的最大携氧量,及自己的身体素质年龄。研究认为,身体素质年龄是预测一个人当前和未来健康状况的最佳单一指标。(《新浪网》)

噩梦可暗示身体健康

美国《赫芬顿邮报》近日刊文指出,当一个人做梦多、做奇怪内容的梦和重复做相同内容的梦时,往往说明他的健康出现了以下方面的问题:

发烧。 人处于生病状态时往往会做噩梦,尤其发烧时,身体会通过噩梦向你发出预警。

血糖水平降低。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骤然下降,可能会噩梦相随而来。

压力过大。 有些时候,压力会显现为常见的梦境主题,如错过坐飞机或是迎面而来的海浪。

严重的心理疾病。 焦虑症和抑郁症会让病人遭遇奇怪和心烦意乱的梦境。

怀孕。怀孕虽然不是一种病,但也会导致孕妇的做梦次数增加。(《搜狐网》)

人缘好睡眠质量高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认为,社会因素在决定青少年睡眠质量方面的影响作用要强于生物学因素。

研究者对1000多名青少年进行了三年的追踪访问,分析了他们12~15岁期间的行为、睡眠质量和习惯。结果显示,社会关系会对青少年的睡眠模式产生更大的影响,家庭氛围也会影响到青少年的睡眠状况。另外,积极参与学校中各项活动并与同龄人关系相处得好的青少年,睡眠时间会更长。

研究发现,看电视成瘾、沉溺网络的青少年睡眠质量都欠佳。此外,女孩会比男孩遇到更多的睡眠问题。(《新疆天山网》)

周二工作最高效

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周二是工作效率最高的一天。

研究显示,有39%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员工在周二工作做得最多。研究者认为,员工在周一精力充沛,但是需要调整节奏,让自己逐步进入工作状态中;而在周二,随着状态的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达到顶峰;从周三开始,精力和状态逐步减弱,工作效率随之降低。如果能提高员工周三至周五的工作效率,公司的业绩也会明显提高。(《腾讯网》)

新发现

2型糖尿病也有黎明现象

一项新研究发现,黎明现象也会影响到2型糖友。

糖尿病患者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但黎明短时内血糖升高的现象被称为“黎明现象”。早期研究认为,黎明现象只影响到1型糖尿病患者。新研究中,研究者对一组2型糖尿病患者过去30年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这些患者有的只接受饮食控制糖尿病治疗,有的服用二甲双胍,有的服用磺酰脲类等胰岛素促泌剂等。结果发现,黎明现象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升高0.39%。(《糖友网》)

超级“骨骼贴纸”可治骨折

以色列科学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骨骼贴纸”,它具有较强的硬度和柔韧性,能加速骨骼的愈合过程,使骨折患者的康复时间缩短至8周左右。

骨折之后,医生有时需要把碎片放入石灰铸模后复位并等待愈合。但人体内的软组织与骨骼之间会发生竞争,如果不存在障碍,软组织会渗入伤口,阻止骨骼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生长。而这种贴纸可以防止软组织与骨骼修复时的竞争,引导干细胞沿创口表面生长,从而提高骨折治疗的效率。(《东北网》)

人脸记忆基因被发现

美国科学家已成功找到负责人脸记忆的基因。为确定负责人脸记忆的基因及其作用,研究人员邀请来自英国和芬兰的198个家庭的志愿者参与实验。经实验研究确定,负责人脸记忆的基因名为OXTR,它是催产素受体,对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信任度以及社会凝聚力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发现,该基因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是使动物能够凭借气味记住陌生“面孔”。(《中国日报网》)

幸福感或可遗传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科学家认为,人体内存在一种“幸福基因”,它可以让你拥有一份好心情。在对2500名美国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后,科学家发现幸福基因5-HTT。它主要负责羟色胺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统计数据表明,人体内含有较多5-HTT基因的人,更易感到满足和快乐。此外,该研究结果或可表明,幸福感是可以通过基因遗传的。(《光明网》)

“医疗超级胶水” 可黏合伤口

哈佛医学院近日研发了一种“医疗超级胶”,未来可能被用于心脏手术后的伤口黏合。事实上,目前已有用于皮肤的医疗胶,帮助在手术后黏合伤口。不过这种医疗胶还无法使用在心脏或是动脉上,因为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环境,目前的手术胶可能无法将其黏合。然而,医疗超级胶却可能做到。据悉,哈佛医学院研发出来的新型黏胶,透过紫外线光照,几秒钟就可以固定。而且它具有防水性,除了心脏血管之外,还可以用于肠道手术后的黏合。(《搜狐网》)

逆转衰老不是梦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已发现逆转衰老的途径。研究发现,年轻实验鼠的细胞间信息交流旺盛,但实验鼠衰老后,其体内细胞信息交流发生衰退。研究者在给它们注射了一种名为NAD的化学物质后,实验鼠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得以恢复。连续注射一周后,2岁实验鼠的肌体组织恢复到与6个月大的实验鼠相同。按照人类年龄计算,这相当于使60岁的状态逆转为20岁的状态。这一发现将会对癌症、糖尿病等衰老性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影响。(《39健康网》)

“永久人工心脏”成功移植

法国某公司研发设计的“永久性”人工心脏,日前已被植入罹患心脏衰竭患者的体内,且术后状况“令人满意”。

浅论心血管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第4篇

1 平衡膳食

大量研究资料证明, 饮食结构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不适当的饮食结构, 如摄入过多的脂肪、胆固醇, 会引起机体脂代谢紊乱,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对已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来说, 开展饮食防治, 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减少并发症。这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最佳方案。

主食粗细搭配。粗粮内的纤维素及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 对于预防肠癌和由于血脂过高而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好处。适量进食含纤维素高的粗粮对人体是有益的。主食要粗细搭配, 把粗粮熬粥或者与细粮混起来吃, 实现粗细粮互补, 更利于健康。粗粮内的赖氨酸含量较少, 与牛奶等副食搭配可补其不足。

副食荤素合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副食搭配是蔬菜与肉类搭配, 由肉类提供蛋白质和脂肪, 由蔬菜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 荤素搭配, 合理膳食, 有利于身体健康。限制脂肪摄入, 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糕点、甜食等, 多食水果、低脂奶制品等限制脂肪的摄入;多食用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瘦肉、鱼、豆制品等, 能保证身体正常发育所需要的氨基酸。

调味品应限制钠盐。体内钠盐增多会促进血容量增加, 加重心脏负担, 摄入食盐较多者患高血压病的几率较高。因此, 要减少食盐摄入量, 每人每天摄入食盐量应少于5克, 即大约为小汤匙的半匙。食盐量还应减去烹调时酱油中所含的钠, 3毫升酱油相当于1克盐。应少吃咸 (酱) 菜、腐乳、皮蛋等腌制品。

食用油以植物油为主。人体所吸收的脂肪酸, 70%来自于食用油, 食用油在日常饮食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烹调时应选用富含亚油酸的植物油, 亚油酸具有增加微血管的弹性、防止血管壁硬化、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等作用。

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平衡膳食的同时, 还要注意少喝浓茶, 并应用如下食疗中药:①山楂:每天吃1-2个山楂, 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适用于高血压病或兼患高脂血症、冠心病者。②大蒜:大蒜的有效成分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可降血脂、抗血凝, 宜经常食用。③海藻、海带:二者均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可延缓动脉硬化的发展, 冠心病患者宜常服食。④莲子:有安心养神、补益脾肾的作用。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者, 常服本品有益。⑤龙眼肉:有补心脾、益气血的作用。⑥玉米须:玉米须煎水饮服, 有降压利尿的作用。

2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规律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消耗体内多余热量, 促使新陈代谢良性循环, 达到增强体质、减肥和维持正常体重的目的。体育锻炼强度因人而异, 应量力而行。年龄较大者应注意从小的运动量开始, 逐渐增加, 避免参加竞争性或过于剧烈的运动项目。应选择低强度的运动项目, 如快走、慢跑、柔力球、太极拳、健身操等, 以运动后不出现过度疲劳或明显不适为限。

心理调节。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人体血压易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增高, 所以应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 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心情郁闷时, 要转移一下注意力, 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弛自己的情绪, 以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刺激心脏使心跳加快, 并使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 饮食起居有度。规律的饮食习惯可以让身体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要注意劳逸结合, 争取多休息, 包括精神上和身体上的休息。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可以让精神恢复饱满, 也有利于下一步工作或事情的处理。如从事高度紧张的工作, 更要适当地调节精神状态, 在长时间工作后, 可通过做体操、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

戒烟限酒。吸烟被证明是脑卒中、冠心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烟中含有尼古丁, 可收缩微细血管, 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而且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而大量饮酒则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还会使降压药物的效果明显降低, 因此应戒烟和限制饮酒。

防寒保暖。寒冷使人的血流速度减慢, 血管处于相对收缩的状态。而环境温度的急剧变化, 如昼夜温差、室内外温差、寒流袭击前后的温差, 会使血管的舒缩功能和血液的流变学性能发生急剧改变, 健康人体对这种改变可以迅速产生保护性、适应性的调节, 而老年人的这种调节机能明显减退, 因此更应注意保护。

预防心血管疾病 等 第5篇

摘要:目的 通过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坠床进行分析,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住院患者中发生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坠床不仅与年龄有关,也与原发疾病、服用药物、病区环境和护理有关。结论 对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预防措施,能防范或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

关键词:老年患者;跌倒坠床;原因;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步入老年型社会,作为一个因身体各器官功能反应能力日趋下降和退化的社会弱势群体,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重点关注[1]。脑血管疾病是脑部动脉和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管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种疾病。即是引起跌倒坠床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老年人伤残、失去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对我院老年脑血管疾病发生的跌倒坠床事件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相关的因素及相应预防措施。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老年患者跌倒坠床事件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65~89岁;陪护情况:有陪护14例,2例无陪护,4例家属离开;发生地点:病房厕所5例,开水间浴室3例,病房7例,走廊2例,病房外3例(日间7例,夜间13例)。其中软组织损伤12例,头皮裂伤、血肿2例,腰椎压缩性骨折3例,骨盆骨折1例,左股骨颈骨折1例,无损伤1例。

2原因分析

2.1生理因素 年龄偏大对刺激源的接受、传达及反应能力及平衡能力降低。肢体协调能力差,关节活动不灵活。老年人睡眠质量差,夜间辗转反复也易跌倒坠床。

2.2病理原因 老年患者大多患有高血压、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脑动脉硬化、体位性低血压,血管性痴呆等,这些疾病是引起跌倒坠床的的重要原因。其次,脑血管疾病患者肢体麻木、乏力、活动障碍,头痛头晕,意识不清、烦躁都是引起跌倒坠床的重要原因。

2.3药物原因 抗凝、镇静、血管扩张药物等都可以影响人的神智、精神、平衡、步态、视觉等。

2.4环境因素 病室卫生间缺少辅助设施,地面湿滑,照明过暗,病室设计不合理,拿取不方便等;其次床的稳定性差,床的高度、宽度、软硬度不合适,无床档也是引起跌倒坠床的的重要原因。

2.5心理因素 脑血管疾病起病急,费用大,易反复,给老年患者的心理带来负担。①担心疾病的预后给家庭带来负担,②恐惧成为肢体活动障碍的“残障人士”。为了早日出院,不顾医护人员劝阻,强行下床,结果发生跌倒坠床。

2.6护理人员因素 护理人员资历浅,责任心不强,对跌倒坠床预见性不强。科室对跌倒坠床安全意识防范不够,对患者及家属宣教不足或不到位,对住院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无预见性。夜间值班护士人员少,巡视病房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需要,增加了跌倒坠床的发生率[2]。

3防范措施

3.1全面评估 对所有65岁老年患者进行跌倒坠床的预防评估,填写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内容为:年龄、肢体活动、视力、血压、药物、精神因素,家属签字表示知晓;

3.2做好环境准备 向新入院的患者做好详细的入院环境教育,包括病房、卫生间、开水室、洗浴室,走廊,活动室、医护办公室的安全防范之处。并向家属和患者强调,睡觉或家属离开时要拉起防护栏,日常用品放在手能触及的地方,并将呼叫器放在枕头边或床头。床尾摇手用后归位。

3.3交流沟通及家属或陪护的宣教 有针对性的对危险患者进行书面及面对面的讲解,并反复交待患者病区易跌倒的场所,并有醒目标记,对个别不配合的患者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多加强巡视,增强责任心,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特殊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同时对家属及陪护宣教,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和教会家属及陪护如何注意安全。无人陪伴的老年人应配备呼叫装置。

3.4疾病的预防及治疗 积极治疗可预发跌倒的疾病。如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疾病,减少跌倒坠床的发生率。对于老年患者下床应遵循平躺30 s,坐起30 s,站立30 s再行走,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尤其是在夜间。

3.5做好预见性护理 加强巡视,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于老年行走不便的患者,值班护士主动帮助打洗脸水,协助洗脸,刷牙,洗碗,送饭到床旁,夜间放置便器,叮嘱患者夜间不要下床小便,加强巡视,发现有跌倒的危险及时进行处理,在未发生跌倒、坠床前消除隐患。

3.6警示标示 床尾悬挂防跌倒坠床标示;走廊、浴室、卫生间贴地面湿滑要贴警示标语;上下楼梯减速慢行;经常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安全,对听力减弱或障碍的老年患者可书面或图册指导[3-5]。

4结论

近年来,老年患者的安全问题引起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患者跌倒坠床后不仅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增加患者的痛苦及家庭的负担,更是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因为护理人员趋于年轻化,护理人员配备不足,防范和减少老年患者跌倒坠床是医院一项艰巨的任务。所以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耐心、责任心,落实健康教育在每一位患者及家属,为患者创造安全温馨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社区干预项目 第6篇

心血管疾病 (CVD) 是西方国家最大的死亡原因, 给卫生机构增加了相当大的经济负担[1]。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也成为我国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 [2]。已证实如吸烟、肥胖[3]、高胆固醇[4]、高血压[5]这些危险因素能够增加产生CVD的危险, 但是使危险因素发生改变的最有效的方法还存在争论[6]。在过去的40年已实施了许多社区CVD预防项目。尽管持续地发展和运用这些项目, 但目前支持或反驳这些类型项目有效性的证据均不充足。本综述用总CVD危险的单一标志来评定社区CVD项目的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检索了MEDLINE、MEDLINE In Process、EMBASE、CINAHL、Psyc INFO、HMIC、ASSIA和Cochrane图书馆资料库, 寻找1970年至2008年之间发表的与人群水平CVD项目有关的主要研究。检索找到了3 000余个综述, 确定了102篇与本综述有关的文章和36个社区CVD预防项目[7]。这些项目以欧洲, 美国,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基地。全部项目包括以媒体为基础的方法, 运用广播、电视和印刷材料相结合传播心脏保健信息;实施广泛的社区健康教育, 包括努力增加总的体力活动、营养和体重控制、血压提醒等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降低策略的一部分[8、9]。许多项目也包括筛检干预、个人和群体咨询服务、环境改变。卫生部门、地方卫生委员会、自愿者组织和社区自愿者在项目执行中发挥作用, 干预在多种环境中进行, 包括工厂和学校。项目长度在1970年到2008年间从1年到20多年不等, 干预人口规模从大约600人到超过100万人。

社区项目是指目标针对居住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的总人口的项目。目标范围的大小不是特定的, 但项目必须以引起该区域内所有社区的变化为目的。项目必须针对多个CVD危险因素, 包括处理下列至少2个危险因素的初级预防策略:吸烟、不良饮食、缺乏体力活动、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超重、糖尿病、心理压力和高酒精消费。认同的研究设计是随机对照试验、控制前后研究和控制中断时间序列这样的干预研究。干预项目必须特别针对处理CVD达到降低CVD发病率/死亡率或降低CVD危险因素水平的目的, 必须评价1项或以上下列结果:CVD死亡率;CVD发病率;CVD生化先兆 (包括脂质水平、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之比、甘油三酯水平) ;CVD生理学先兆 (包括胆固醇、血压、体重指数) ;CVD危险有关行为 (包括吸烟、饮食、体力活动、酒精消费) ;对CVD的了解、态度、意愿;不利事件[7]。干预项目就下列8项被评分:同时期的资料收集、控制地点的适当选择、基线测量的相似性、研究/对照提供者的相似性、盲结果评价、抗污染保护、结果测量的可靠性和个人随访 (仅对队列研究) , 较高得分表明项目质量较高[7]。死亡率的净变化如下计算:干预组从基线到干预/干预后期死亡率的变化减去对照组死亡率变化。对于没有报告CVD死亡率的研究则记录总死亡率[7]。个体危险因素的净变化如下计算:干预组从基线到随访的危险因素变化减去对照组的死亡率变化。危险因素变化的平均值从每个项目的平均变化得出, 即在计算全部项目的平均净变化之前先计算男性、女性、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每个项目的平均变化[7]。

为估计被预防的心血管事件的数目, 作者确定了干预前后CVD危险的净变化。CVD危险从年龄、性别、糖尿病状况、吸烟状况、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用Framingham方程式计算[10]。平均年龄和危险因素水平是用于整体被干预人群的。从干预时期开始到结束年龄的增加对计算的CVD危险有很大影响, 为避免横断面研究中年龄增加的假干预效果, 对于结局调查作者也使用了基线年龄来计算CVD危险, 对于队列资料在随访中使用了基线年龄加干预时长来计算CVD危险。

10年CVD危险的净变化是根据具有2项以上有关结果测量的干预项目得出的。因为所搜索的研究大多数缺乏统计学信息, 所以不能进行正规的meta分析。用横断面研究评价的项目和用队列研究评价的项目分别计算10年CVD危险平均净变化和相对基线10年CVD危险平均净变化。计算全部项目的平均净变化既用横断面资料又用队列资料;在两个都用调查表设计做评价之处使用队列资料, 因为队列资料比横断面资料偏倚风险小。对于按照性别分别提供资料的研究, 平均净变化也按男性和女性分别计算[7]。

2 结果

2.1 研究特点

大多数项目用控制前后研究评价, 少数用控制中断时间序列评价。在干预前后测量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危险因素水平, 一些案例在干预期间测量。关于资料收集, 大多数项目采用单独的横断面研究, 一些采用队列研究, 一些既用了横断面又用了队列方法。项目评价在质量上各不相同。在大多数研究中, 抗污染保护不明确。在一些研究中, 干预组和对照组基线不相同, 并且只利用了自我报告的结果测量, 导致了总的质量评分较低[7]。

项目评估了不同的结果测量, 包括CVD, 总死亡率, 生理学、行为学CVD危险因素, 如总胆固醇水平、血压、吸烟、饮食、体力活动。在全部36个项目中, 22个提供了关于生理学CVD危险因素 (胆固醇、血压和吸烟) 的充足信息以计算10年CVD危险的净处理效果[7]。

2.2 死亡率变化

在7个研究中, 调查者报告了死亡率变化 (主要是CVD死亡率) 。资料报告了CVD死亡率变化、百分比变化和总死亡率变化。在2个研究中, 调查者提供了干预后死亡率但不是基线死亡率, 因此无法计算这些研究的净变化。只有一个研究能够计算净变化, 并显示出CVD死亡率/总死亡率的有利变化[11], 在该实例中, 只有男性显示出CVD死亡率的有意义的净降低。

2.3 危险因素变化[7]

个体CVD危险因素净变化利弊并存但总的显示是一个肯定的项目效果趋向。在结果变化上有合理的一致性, 即在一个危险因素上看到肯定的效果之处, 在另一个危险因素上也趋向于肯定的变化。作为效果大小的一般指标,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净变化分别是-2.9mm Hg和-1.1mm Hg, 总胆固醇水平的平均净变化是-0.01mmol/L, 吸烟流行程度净降低了1.7%。但因为没有正规的meta分析, 所以这些可能未必代表有充分根据的概括估计。

10年CVD危险总净变化计算显示了更一致的趋向, 在横断面研究中10年CVD危险平均净降低了0.32%, 队列研究中10年CVD危险平均净降低了0.88% (全部项目平均净降低了0.65%) 。对于资料分别适用于男性和女性的研究, 全部项目10年CVD风险男性平均降低了0.77%, 女性平均降低了0.52%。

3讨论

CVD死亡率降低的有利趋向说明这些干预项目有益于CVD预防, 但介绍这些资料的研究数目有限和缺少统计学上有意义的研究结果都限制了死亡率结果的解释, 其中大量资料用于研究生理学CVD危险因素的变化, 一致趋向是支持个体危险因素CVD项目, 但这些效果的大小孤立地看临床上没有任何意义。根据个体危险因素变化的可能累积效果, 总效果可能在临床上更有意义, 其目的是考虑对总危险评分的影响。

计算出的危险评分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与社区CVD预防项目有关的有利效果。10年CVD危险平均净降低了0.65% (相对于基线降低了9.08%) , 这说明个体危险因素的改变引起了临床上重要的改善。这一危险降低相当于在过去的10年为预防1例CVD发生需要处理154个个体。在人群条件下, 这可能有重大益处, 在大规模的地方可以实施全人口策略。大多数干预获得了10年CVD危险大约1%的降低。在公共卫生实践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能够使人群心脏健康状况得到改善的最有效的干预类型/方式是什么?研究者寻求解决项目成功的可能决定因素[12,13,14]。Sellers等[15]用回归分析试图确定项目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最能预测危险因素变化的是项目评价的方法 (随访的时间长短、干预和对照社区的匹配、干预/涉及社区的数目) , 而干预类型或人口类型没有明显的影响[15]。

虽然观察到了项目性质和项目明显效果的变化, 但是由于每个项目性质的信息有限, 在项目之间变化的大量其他因素和缺乏统计学数据使得对干预期间变化效果的进一步研究无效。因此这一关键问题仍未通过本综述得到解答。在一些案例中观察到了CVD危险的净增加。大体上, 这些危险增加的大小相对小, 但其中一个项目与干预有关的预测CVD危险似乎有大的增加[16]。研究者讨论了这个结果, 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在胆固醇水平检测中存在一些系统误差, 并且提议干预项目的强度有限也可能是该项目明显无效果的原因之一[16]。但不能排除该项目本身存在潜在的危害。

这类项目如果被不利地接受或以增加社会不平等的方式实施, 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在Norsj (地区) 干预5年后, 下层社会参加者较少想起看关于CVD计划的报纸或电视新闻或听该项目的广播报道[17]。回忆起媒体信息的人中, 受教育程度低和体力劳动者, 特别是男性, 较不可能宣称受到那些信息影响[17]。不过, 当按照社会阶层检查健康状况结果时, 发现总估计危险净变化是相似的, 低教育水平的人与高教育水平的人相比, 似乎有的更有利, 因而得出结论:可能该项目减少了保健的不平等[18]。尽管有这些研究结果, 但仍不确定这类型项目是否会潜在增加保健不平等, 因此仍要重点考虑干预项目潜在的危害。在体力活动干预方面, 强调需要发展比广泛的全社区性健康教育项目所提供的更有效的干预来改变体力活动, 需要关于体力活动更敏感更可靠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措施[8]。

观察结果受来自于主要研究和综述方法的局限的不确定影响。所包含的全部研究都用了控制前后或控制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在方法上重要的是结果资料收集的方式。在一些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了队列方法, 用同一分组人口测量研究结果;而另外一些研究用横断面方法, 在不同的时间点挑选总人口不同的随机选择样本。这些研究设计对于不同来源的偏倚 (横断面研究中的污染和队列研究中的差分损耗) 是开放的。队列研究可以提供对稳定人口的干预效果更好的测量, 而横断面研究可以提供对总人口效果更好的测量 (包括污染的影响) 。就操纵退出率的社会和地理因素而言, 在处理和对照地区相似的地方, 可能不一定存在差分损耗。在大多数研究中, 研究者选择具有同样的年龄段和社会经济状况的社区作为对照, 虽然不能减少差分损耗, 但是该因素不太可能对队列评价的结果有重要影响。横断面研究结果似乎没有队列研究结果有利, 原因可能是跨社区污染。为了选择具有同样社会经济状况和CVD长期趋向的对照, 研究者们常常选定十分临近干预社区的对照社区。媒体报导的宣传、在干预和对照社区间的个体迁移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评价的项目的干预效果[7]。

与这些研究类型有关的另一个可能的偏倚来源是对照组的选择。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基线的差别本身不是偏倚来源, 不过, 基线差异存在可以反映生活在每个社区的人的类型的差异。在对照和干预组基线相匹配良好的地方, 长期趋向更可能相等, 偏倚风险可能较小。可是, 在基线有实质差异的地方, 这些可以反映具有不同的基础长期趋势的人群组的差异, 这个偏倚源会在哪个方向起作用还不清楚, 但是对照组选择的质量在评定这些研究类型的有效性时是重要的考虑[7]。

本综述中所包括的干预项目的适用性到目前为止同样是不确定的。大多数项目实施是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危险因素流行程度的变化以及态度、生活方式、社区环境的变化可能对这些类型项目的效果有影响并可能限制研究结果的普遍性。

根据升高的CVD危险选择干预的地区, 这样对于干预地区对未来项目实施的适用性可能有影响。从目前的综述看, 这些类型的项目在高危社区中是否有效果仍不清楚, 但应考虑到可能有不同的项目效果。

除了由主要研究的类型引起的局限外, 还有一些由综述方法引起的限制。比如在某些系统综述中, 由于所包括的研究大多数缺乏统计学数据, 因此不可能计算可信限或进行meta分析。有些研究没有给出任何与危险因素变化的研究内误差有关的信息。这都阻碍了总的研究结果的解释, 因为不能评价总的统计学意义。

另外, 全部所包括的项目都没有报告能用来进行CVD危险评分的危险因素资料。没有进行CVD危险计算的14个项目的结果是混合的, 虽然其中一些显示了有利的结果, 但是总的来说没有计算CVD危险的那些项目前景好, 把它们排除掉会产生过度乐观的结果。不过, 对于计算CVD危险的项目来说, 一定危险因素的缺失值 (比如, 大多数项目缺失糖尿病情况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有的项目缺失吸烟情况、舒张压、收缩压、总胆固醇水平) 会倾向于抵消这一点, 缺失值可能明显降低干预效果。因此, 计算出的平均净CVD危险降低可能是社区CVD项目效果的真实估计[7]。

预防心血管疾病 等 第7篇

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共同发起,心血管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外周血管科以及肾内科专家共同讨论的《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简称《共识》)近日在北京发布,并刊登在2010年2月的《中华内科杂志》上。《共识》不仅考虑到推荐所依据循证证据的强度,也顾及到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国情,强调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血压、血糖、血脂)的筛查,用药推荐也着重考虑经济效益比,将一级预防落到了实处,是一部“从源头抓起”的《共识》。《共识》不但对危险因素的筛查、评估以及血压、血糖、血脂、吸烟等主要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的管理和干预给出了明确的建议和指导策略,对于唯一拥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及指南推荐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也作出了明确的推荐建议,将有效指导临床工作者合理地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尚未发生或疾病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或减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在致残致死的心血管疾病中,75%以上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早期病变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不及时控制就可能在中老年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尤以冠心病和卒中为重,常在首次发病就有致死、致残的风险。多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预后取决于是否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所以,有效控制致病因素,将延缓或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成临床心血管疾病,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人群健康水平。为配合《共识》,专家还编写《阿司匹林临床手册》,该书综合了全新的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研究成果,也对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作出了更为客观的评价,还特别突出了其临床应用的规范性,并以问答的形式有针对性的描述了临床中阿司匹林的使用。

预防心血管疾病 等 第8篇

令人关注的阿司匹林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问题,2009年抗栓试验协作组曾荟萃分析1988—2005年间发表的6项(BDT、PHS、TPT、HOT、PPP、WHS)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见本刊2016年4月第23卷第7期),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可使主要血管事件风险降低12%,主要得益于降低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23%,但对卒中和心血管死亡无显著影响。

2009年USPS TF发布阿司匹林与一级预防建议,并提出对患者要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建议45~79岁男性、55~79岁女性,评估心血管疾病获益大于胃肠道出血风险后可服用阿司匹林;<45岁的男性及<55岁的女性不推荐阿司匹林一级预防;≥80岁人群不推荐服用阿司匹林。当时是采用美国Franmingham危险评估模型,男性用10年冠心病风险评估,女性用10年缺血性脑卒中风险评估。

2012年《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建议,无明确心血管疾病者,考虑到出血风险,不建议应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

2013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表了《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推荐:①合并下列3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每日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后、高血压(血压控制<150/90mm Hg)、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体重指数≥28kg/m2)、早发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 5岁)、吸烟];②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使用阿司匹林;③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心血管低危人群或出血高风险人群不建议使用阿司匹林,并提出≤30岁或≥80岁人群缺乏阿司匹林一级预防获益的证据,须个体化评估;④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前应权衡获益与出血风险比;⑤对阿司匹林禁忌或不能耐受者,可以氯吡格雷75mg/d口服替代,对于年龄≤65岁无任何危险因素的女性、高血压患者既没有心血管疾病也没有肾功能不全或心血管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不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上述人群不应使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

2016年美国这个《新指南》不同于以往的欧洲指南及中国专家共识,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新指南》中采用的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评估与以往不同,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收缩压、高血压治疗、糖尿病及吸烟,评估方法采用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心脏学会的风险计算工具,更符合实际。

其次《新指南》是将人群分四个年龄段区别对待:①≤50岁及≥7 0岁人群,目前证据尚不充分,不足以评估获益和风险比,故不推荐应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②50~59岁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人群,应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可实现最大净获益;若出血风险不高、预期寿命≥10年且愿意每日服用阿司匹林至少10年,推荐应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及结直肠癌。③60~69岁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人群,可能从阿司匹林中获益,但净获益由于消化道出血风险升高及结直肠癌获益降低而减少,此类人群应用阿司匹林一级预防应个体化。

《新指南》的第三个特点是评估阿司匹林与一级预防的获益与风险取决于以下四个关键因素。①出血风险:胃肠道或颅内出血高风险人群,应用阿司匹林弊大于利。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出血风险增高的危险因素包括阿司匹林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使用持续时间长、消化道溃疡或上消化道疼痛病史、出血性疾病、肾功能衰竭、严重肝脏疾病及血小板减少。阿司匹林增加胃肠道和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还包括高血压未控制、联用抗凝药和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男性及老年。②患者意愿:《新指南》对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予以特别的重视,指出对不愿坚持每日服药、长期服药的患者,不适合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此建议对我国临床用药具有实际意义,我国患者对阿司匹林的使用依从性明显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更易造成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风险高于获益。③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接近10%阈值的人群相比,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从阿司匹林治疗中获益越多。尽管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者仍有可能获益,但达到良好获益风险比的可能性降低。④年龄因素:50~59岁人群从阿司匹林一级预防中获益较大。在60~69岁人群中,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获得良好获益风险比的可能性越大;在结直肠癌预防中年龄越小,获益的可能性越大;患者若依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阿司匹林,除出现新的出血风险外应坚持用药。≥70岁无法权衡获益与风险,若已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应与医生讨论是否继续用药。

另外,《新指南》的创新还体现在将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一级预防一起推荐,增加了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获益风险比。

通过上述回顾和对美国最新阿司匹林一级预防指南的介绍,可以看到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适应症越来越明确、越来越细化。为增加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临床净获益,长期使用前应有效评估出血风险,仔细分析基线心血管疾病风险,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及意愿。

预防心血管疾病 等 第9篇

1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流行现状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7~17岁学龄儿童血压偏高率为14.5%(男生为16.1%,女生为12.9%)[11]。CHNS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9省市6~17岁儿童血压偏高率为13.8%[2]。米杰等[12]于2012—2015年对全国6个省市的调研显示,我国6~17岁学龄儿童血压偏高率为17.6%。我国其他省份的调研数据表明,儿童血压偏高率存在北方高于南方的分布特征[13]。可能原因为北方盐的摄入量高于南方[14],同时,北方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也高于南方[15]。儿童血压偏高率还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11],通常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

以上研究对于儿童血压偏高的定义,是基于一次偶测获得的血压数据,采用的标准为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别和年龄别血压第95百分位参考值[16]。2004年美国第4次血压报告指出,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必须基于至少非同日3个时点测量的血压值均高于第95百分位[17]。主要是因为单次偶测血压往往具有不稳定性,易于受到受试者心理情绪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儿童血压值存在“向均数回归”的现象。相关工作者应该正确区分“血压偏高”和“高血压”的概念,而不能误将“血压偏高”解读为“高血压”,以免给儿童及其家长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在我国,基于非同日3时点血压测量的研究较少。2010年,米杰等[18]对北京地区6 692名3~18岁儿童进行3个时点血压测量,血压偏高率分别为18.2%,5.1%和3.1%。2011年,陆强等[19]对秦皇岛地区1 352名7~12岁儿童的研究表明,血压偏高率分别为18.6%,4.4%和2.7%。2006年,Leung等[20]对我国香港地区6 193名6~18岁学龄儿童的研究表明,血压偏高率分别为9.54%,2.77%和1.44%。2012—2015年全国6个省市调研数据显示,6~17岁学龄儿童3个时点血压偏高率分别为17.6%,8.2%和5.0%[12]。由此可见,我国儿童高血压率为3%~5%。

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筛查的争议性

美国国家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组、美国儿科学会、美国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学会和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组等国际组织均建议3岁以上儿童在每年体检或者医疗就诊时应该进行血压测量。然而,2013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认为,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对无症状的儿童进行高血压筛查来预防儿童期或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做法益大于弊[21,22]。USPSTF的这一言论立即引来国际同行的一致反对[23,24,25,26,27,28],其中包括美国心脏病学会[23]和美国儿科学会[24]。作为反对方的USPSTF认为:(1)目前没有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评价儿童高血压筛查能否有效延迟或降低高血压相关不良健康结局。(2)仅有2项研究评价儿童高血压筛查的准确性为中度。(3)儿童期高血压与成年期高血压及亚临床心血管健康相关性的结论不统一。(4)虽然7项研究表明药物干预短期内能有效降低高血压儿童的血压水平,但没有长期的随访研究来观察药物的副作用。而支持儿童高血压筛查一方则认为:(1)在没有RCT证据时,观察性研究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项Meta分析表明,儿童期血压偏高与靶器官损害中度相关[5]。另外,博加卢萨心脏研究(Bogalusa Heart Study)表明,血压偏高的儿童成年后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血压正常儿童的4倍[29]。心血管危险因素年轻芬兰人研究(CV risk in Young Finns Study)也表明,血压偏高是成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OR=1.65)[30]。一项汇集博加卢萨心脏研究、心血管危险因素年轻芬兰人研究、成人健康的童年期决定因素(Childhood Determinants of Adult Health)和马斯卡廷研究(Muscatine Study)的多中心研究(样本人数4 210名)表明,儿童期和成年期持续性血压偏高显著增加成年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OR=1.82)[6]。(2)儿童期高血压筛查仅需要很少的成本和时间投入,并且具有无创性[24]。(3)高血压筛查并不会增加研究对象的心理负担[24]。基于以上证据,最新的欧洲儿童高血压指南[31]和加拿大儿童高血压指南[32]仍然推荐对3岁以上儿童进行高血压筛查,既可以早期发现继发性高血压并进行对症治疗,也可以预防儿童期靶器官损害和成年期心血管事件。

3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筛查标准

在成年人中,一般采用血压值≥140/90 mm 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该标准的选择是基于成年期血压水平与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关系获得。然而,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很难通过某一个简单的界值进行定义。同时,从儿童时期到发生心血管事件需要几十年时间。因此,很难通过儿童血压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建立关联来获得最佳切点。基于此,儿童高血压的定义一般是基于性别、年龄别和身高比的百分位数(P95)。1977年,美国制定出基于性别和年龄别的血压百分位数。1996年和2004年,美国第3次和第4次血压报告在性别和年龄别基础上,将身高分位值引入血压百分位界值表,主要是因为身高是儿童期血压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与此同时,许多国家也制定了本国的儿童血压百分位界值表。2010年,米杰教授团队联合全国10余家单位,首次制定了3~17岁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百分位参考值[16]。为了使用的简便性,该标准只考虑了性别和年龄,而未考虑身高。2013年,严卫丽等[33]利用1991—2009年CHNS数据,制定出7~17岁中国儿童青少年性别、年龄别和身高别血压百分位参考值。不足之处为,该标准没有编写出相应的执行程序,限制了推广和使用。2004年美国第4次报告,即基于性别、年龄别和身高别的血压百分位数,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儿童高血压参考值。该标准被美国儿科协会、美国心脏病学会、欧洲高血压指南和加拿大高血压指南推荐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存在某些缺陷[34,35]:(1)没有排除超重肥胖的人群,这会抬高血压标准的界值点。(2)纳入的数据时间跨度大(1973—2000),这30年美国儿童血压水平波动很大。(3)只利用首次测量值,而规范的血压测量是测量3次,取后2次平均值。2016年1月,笔者联合7个国家30余位儿科研究者,首次研制出性别、年龄别和身高别儿童青少年国际血压标准[35]。该标准既可以用于世界范围内各国儿童血压偏高率的地区比较,也可以早期识别高血压儿童,预防高危儿童早期靶器官损害。

然而,临床医生往往忽视对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筛查[36],即使被测量血压的儿童也很少被诊断和识别[37]。一方面可能是临床医生对儿童血压测量的重视程度不足,另一方面儿童高血压百分位标准的复杂性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低诊断率。以美国第4次报告基于性别、年龄别和身高别的第95百分位参考值为例,共有476个界点。虽然电子信息化可能会解决标准复杂性的难题,但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以及诊室外,这种复杂标准的使用仍然存在很大困难。因此,迫切需要对儿童血压百分位标准进行简化,以增加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迄今为止,各国科研者已经提出10余种儿童高血压标准简化方法[38,39],包括性别和年龄别血压百分位数(固定身高值,如身高的第5百分位)、年龄别血压百分位数(固定身高值)、身高别血压百分位数、数学公式法(固定身高值)和血压身高比(BPHR)。笔者采用CHNS数据[40]和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HANES)[41]验证了BPHR的筛查效果。虽然BPHR仅有4个界值,且简单易记,但该指标与“金标准”(美国第4次报告)相比,阳性预测值仅为40%左右[40,41,42]。近期,笔者课题组利用7个国家的数据验证了11个简化方法的筛查效果,结果表明,身高别血压百分位数法的表现效果最好,与“金标准”相比,阳性预测值接近90%,阴性预测值接近100%[39]。同时,该标准仅有11个分组,较为简便实用,建议用于儿童高血压的早期筛查。2012年,中国儿童青少年代谢综合征防治工作组建议,6~9岁儿童采用120/80mm Hg,10~17岁青少年采用130/85 mm Hg作为高血压筛查的简化方法[43]。该简化方法的效果有待于队列研究进行验证。

4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筛查流程

如图1所示,儿童青少年轻中度高血压,即1级高血压,按照血压(BP)为P95~(P99+5 mm Hg)界定,确诊需要至少非同日3个时点血压测量(间隔1~2周);但对于严重性高血压,即2级高血压,按照BP≥P99+5mm Hg界定,则1次测量即可确诊[17]。对于确诊的高血压儿童,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治疗。原则上首选生活方式干预(如减重、限盐、合理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和充足睡眠等);对于有明确临床症状、继发性高血压、有靶器官损害和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应该考虑进行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因篇幅限制,本文不再赘述)。对于正常高值者(BP为P90~P95或者≥120/80 mm Hg),应该6个月进行复查,并推荐健康生活方式;对于正常血压值者(BP<P90),则在下一次体检时进一步随访,同样推荐健康生活方式。

摘要:<正>近年来,随着超重肥胖、盐摄入量和静态活动的增加以及体力活动的减少,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993—2009年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显示,6~17岁学龄儿童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率分别从1993年的6.1%和4.9%,增加到2009年的13.1%和11.7%~([1]),血压偏高率从1993年的7.6%增加到2009年的13.8%~([2])。儿童期血压水

中国商人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第10篇

近年来,上市公司、知名企业的高管频频出现早逝猝死案例。据新闻记者统计,在有一段时间里,19个月内出现了19名总经理、董事长级别的高管离世,多数因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而在仓促之间离开了自己钟爱的家庭和蒸蒸日上的事业。这无疑为商界精英和企业家敲响了警钟,我们应该了解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知识并提前做好预防和检查。

让我们盘点一下那些优秀的、英年早逝的企业家和经理人 :

2004年3月,北京大中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凯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逝世,终年52岁;

2004年4月,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猝死,终年54岁;

2004年11月,改革开放的风云人物、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逝世,年仅38岁;

2005年9月,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年仅38岁;

2006年1月,上海中发电气集团董事长南民,因患急性脑血栓抢救无效去世,年仅37岁;

2007年4月,绿野木业公司董事长许伟林,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2岁;

2007年12月,百度CFO王湛生意外辞世,年仅40岁;

2008年7月,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39岁;

2010年4月,北京江民科技有限公司,江民杀毒软件创始人王江民,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享年59岁;

2011年2月,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李学军因病抢救无效逝世,年仅42岁;

2011年4月,山东兴民钢圈董事长王嘉民因病抢救无效逝世,享年51岁;

2011年7月,原凤凰网总编辑,百视通首席运营官吴征游泳时突发疾病,经紧急抢救无效病逝,年仅39岁;

2013年6月,慧聪网副总裁、首席技术官洪广志突发疾病,经紧急抢救无效,年仅43岁;

2013年7月,御泥坊前董事长吴立君突发脑疾去世,年仅36岁;

2013年8月,南阳通宇集团董事长王庆来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43岁。

一幕幕悲剧让人触目惊心,一个个鲜活生命的倒下令人扼腕叹息,留下的是沉痛的思考! 因为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心和奋斗精神,才让这些精英们脱颖而出,也因为身居高位,承担着企业发展甚至生死的责任,随着竞争愈趋激烈,企业高管们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心血来应对内外环境的变化,谋求企业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很多高管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忽视了自己的生活节奏,淡忘了自己家人的需求,无视自己的身心健康。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小车不倒只管推”,让他们一次次失去修整的机会,一次次给警信频出的身体增添负担。

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

作为一名专业从事心血管疾病治疗三十余年的科室主任,我兼任国内首家医生集团以及医疗健康公司的总裁,我能够深切体会到现代商业精英和企业家所面临的压力与使命。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我的建议是什么呢?

我们首先要明确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

酗酒。应酬多是高管们工作的一大特征,大量酒精摄入,饮酒期间摄入大量的脂肪、蛋白质,长期下来很多人都出现“三高”。

抽烟。每日吸烟超过十支,就可以对身体造成实质性损伤。谁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有些老总们因为习惯及上瘾使然,每天几乎是吞云吐雾,一支接一支地抽。

运动少。老总们忙啊,很难抽出时间活动,一旦病倒,想工作也工作不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工作有的是,保护好身体,还愁没有事情做。生命在于运动,无论如何也得抽出点时间给自己的设备保养保养。

熬夜。大部分脑力工作者都是夜猫子型的,工作熬夜、应酬熬夜、打牌熬夜,遇到知己甚至彻夜长谈。殊不知人体这部机器最适合在晚上11点—凌晨3点修整,此时睡熟可以让身体一天的疲劳完全恢复。

劳累。有不少老总事必躬亲,再加上有很多场合需要出席,有很多会议需要讲话,有很多应酬需要应付,有很多人需要关照,有很多决定需要拍板,还有战略需要提前考虑。这一切让企业家们筋疲力尽,食欲全无,体质很差,整日昏昏沉沉。

压力。身在高位,必有压力。压力既可以化解,也可以减轻。想要缓解压力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增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和家人团聚,体会温馨幸福的感受。旅游和度假而不是出差,和三五朋友或是三两家人一起去风景秀美、空气清新的地方度假、旅游。脱离工作,完全放松。

做好健康管理,及时发现、简单自测、精准预防

为了提高企业家们的健康意识,帮助大家正确做好自身及家人健康管理,及时发现、简单自测、精准预防,我们应该了解关于这些疾病的科普知识。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企业家应该了解一些简单自测心血管健康指标方法。如果你的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曾经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那就更要定时检测血压、测血糖等指标。

认识自身存在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实行自我保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参加健身运动,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以减缓肌肉萎缩,防止肥胖,增强心脏功能。戒除不良嗜好与不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生活规律与方式。

预防的关键在于,坚持低脂膳食,改变高脂肪饮食习惯。想要有健康的身体就该增加纤维膳食,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证饮食多样化,保持体内酸碱平衡。正常人的血液呈弱碱性,其pH值7.35~7.45,可保持血管柔软。

企业家都应该有一位心脑血管专业的专家做朋友,当你的身体发出一些细微的警报时,专业医生会根据这些信息做好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而不是等到病情突发或者到了难以治疗的程度再干预。每年做体格检查,得到健康指导,也利于早期发现病患。当一位事业成功的商界精英年龄到了45岁以上,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四大注意事项

究竟应该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积极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经常检查。经常参加医学检验,将疾病尽早控制。若发现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应该积极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只有从源头上抓起才能减少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

二、合理膳食,以素为主。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入过多是心脑疾病重要发病原因之一,摄入过量脂肪会在心脑血管壁内沉积,形成粥样斑块,逐渐加重便会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以素为主的合理膳食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贵在坚持,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体育锻炼使体内新陈代谢加快,血流加速,从而可以防止心脑血管内血栓形成,达到预防的目的。

四、以健康的心态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因急躁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容易并发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

到了秋冬季,心脑血管病进入了发病的高峰期,此时我们更应注意加强自我保健和防范。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在心脑血管病人的“多事之时”,须积极预防。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来年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的高峰。

冬季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要十分注意保暖。

2、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3、进补要适度。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5、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不是不能运动,而是要适当运动。

总之,企业家和商界精英作为人群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更应该科学应对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浅谈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与措施 第11篇

心血管疾病是各种死因中比例最高者, 大约占1/4, 因此有“第一杀手”之称。近年来, 随着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 我国人民死因顺位已发生明显改变。心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由过去的第3至6位上升到第1至2位[Ⅰ]。据估计, 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 全国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患病人数高达几千万。因此, 帮助人们做好对这些疾病的早期预防、降低发病率显得尤为重要。

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实现, 即一级为病因预防;二级为高危人群筛检, 控制和治疗各种危险因素;三级为防止病情发展, 避免复发和康复医疗等。

1 一级预防:

即病因预防, 是从病因上防止影响健康问题的发生, 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1.1 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同人们的生活习惯、劳动环境和行为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 医护人员应根据人群的不同特点和需要, 通过专题讲座、医护人员讲课、发放健康战士宣传手册、办宣传栏、插放录象、健康咨询等健康教育方式向人们宣传戒烟、合理营养膳食、控制肥胖的方法和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等有关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的信息, 以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改善社会心理环境, 提高对社会应激的承受能力, 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1.2 合理膳食: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教育人们采用平衡膳食。如食物应多样、谷类为主,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薯类, 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 少吃肥肉, 以保持营养均衡。

1.3 限制盐摄入量:

让人们知道高盐饮食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 指导他们按照建议的每人每日5g以下摄入量, 这样有益于身体健康、预防高血压。

1.4 防止超重和肥胖:

让人们了解肥胖对人体的危害, 特别对心脑血管的损害最为常见。所以, 应指导人们合理膳食, 通过摄入低能量食品和积极的做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来防止超重和肥胖, 而不是一味地减少食物摄入量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1.5 开展适量的运动:

向人们宣传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对控制体重、血糖和血脂水平, 增强心脑血管的功能具有极大的好处, 也有助于改善不良行为心理因素。指导人们每星期至少进行2-3次体育锻炼, 每次至少20分钟以上, 老年人则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 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慢跑、走路、太极拳、门球等活动, 以促进血液循环、控制体重。

1.6 戒烟限酒:

向人们大力宣传吸烟的危害性, 积极劝导吸烟者戒烟, 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同时, 让人们知道大量饮酒能使血压升高, 还可造成心肌收缩力下降、肝功能障碍等危害。因此, 要告诫人们应避免过多吸烟、饮酒。

1.7 防止各种感染:

不少心血管疾病是由于感染开始的, 如先天性心脏病、风心病、心肌炎、肺心病等, 因此, 要教育人们平时要做好卫生保健, 注意保暖、防湿, 防止感冒, 才能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

2.1 对高危人群预防。

高危人群是指已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因或危险因素的, 较一般人群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这部分人是重点预防的对象。

(1) 定时进行健康查体:特别是对已经出现某些心脑血管疾病高危特征的人。对他们进行随访和查体, 以了解他们的血压、血糖、血脂和体重是否正常, 再结合家族史、烟酒史等情况判断是否属高危对象, 以便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2) 对已经患高血压、糖尿病者应给予积极治疗, 防止发展为冠心病、脑卒中等。

(3) 劝告患者戒除不良嗜好:如烟、酒等。

(4) 提倡合理膳食:有高血压、高血脂者应低盐、低脂肪、清淡、易消化高纤维素的饮食, 有血糖升高或糖尿病者应给予低糖或糖尿病饮食, 除肥胖者外, 不要过分限食量, 以符合生理需要为度。

(5) 开展心理咨询:教会患者释放压力的方法, 消除精神紧张。让他们知道紧张、焦虑会使血压、血糖升高, 加重病情。因此, 要说服患者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6) 早期有效地治疗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注射有效抗生素防此风湿热复发, 改善生活、住房条件, 降低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

(7) 及时发现和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LA) :TLA是脑卒中的先兆。因此, 老年人应对日常发生的一过性脑缺血症状引起警惕。如突然出现肢体一侧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 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2.2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通过普查或筛查发现心脑血管疾病例, 对就诊病人尽早明确诊断, 及时开展规范化治疗。

3、三级预防:

又称临床期预防。主要是重症抢救、防治并发症和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 促进康复。

3.1 让患者及家属熟知心脑血管疾病多种并发症的诱因。

如心力衰竭诱因主要有感染 (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 、过度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钠盐摄入过多、心律失常、妊娠分娩、洋地黄过量或不足等。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主要有剧烈运动、精神紧张、饱餐、休克、出血等。因而, 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认识这些诱因有利于防治并发症, 减少病死率。

3.2 防止脑卒中复发:

据报道, 脑卒中首次发作后, 20%—40%的病例会在5年内复发。因此, 对发生过脑卒中的病人, 应告知他们随时注意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开展积极的预防治疗, 以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

3.3 防止并发症再次发生: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要保持心情舒畅, 避免情绪波动和不良刺激, 不可突然用力过猛, 防治便秘, 坚持服药, 定期复查, 发现有并发症先兆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综上所述, 通过疾病三级预防措施使人们行动起来, 自觉的放弃不良生活方式, 而采纳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真正做到群防群治, 力求防止或推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上一篇:加强对商业贿赂的治理下一篇:衔接教学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