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音乐范文

2024-09-16

多维音乐范文(精选5篇)

多维音乐 第1篇

学前音乐基础课程是学前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课程, 它为其它音乐学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 音乐理论基础教学应以培养全面人才的理念为中心,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 以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及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达到学生知识、能力、个性等综合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以音乐基础理论为基本的知识积淀

学前课程设置中, 音乐基础课程是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的结合。基本乐理是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以音乐纯理论的讲解为主, 侧重音乐理论概念, 为学习音乐其他学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视唱练耳是一门兼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课程, 它的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感知和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教学中,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作为独立的学科, 教学内容上缺乏横向联系, 知识点相互脱节, 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连续性与时效性, 只重视空洞的理论概念, 忽视对音乐实际音响效果的体验。而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结合, 是通过整合来优化课程结构, 从而建构新的教学方法, 使二者在教学内容上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以音乐基本理论为指导贯穿教学, 以视唱练耳为辅助, 在学生获得完美的音响效果及情感体验的同时, 使学生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实际音响感知的感性结合, 对学生获得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知识积淀。

二、以实践训练为目标的能力发展

作为既有音乐理论基础又有音乐技能训练的音乐基础教学中, 应加强学生对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音乐实践能力主要体现在“弹”与“唱”两个方面。歌唱与演奏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 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音乐理论基础教学中, 采用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方式, 使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在基础教学中相互贯通, “学以致用”才是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展现。

1.加入键盘练习, 培养即兴伴奏能力

在弹奏能力培养方面, 主要在音乐理论基础教学中加入键盘的练习。从加入键盘的方式上, 主要采用两种练习方法:一是单一练习, 二是综合练习。单一练习如在学习乐音体系中音的分组, 可以让学生在键盘上弹奏感受音的不同分组及高低位置;和弦部分的练习, 可以使学生在分别以基本音级与变化音级为根音构成不同性质的三和弦或七和弦, 在感受不同和弦音响色彩的同时, 快速掌握各个和弦的构成及特点;在调式的练习中, 让学生弹奏不同的调式音阶与调式中的正三和弦, 以简单的儿歌或歌曲为例, 练习学生的快速转调和移调能力等。

综合练习中不仅要有单一练习的基础, 还要把乐理的知识点与音乐作品的弹奏相结合, 可选取一些简单的歌曲或钢琴曲的片段进行课堂分析, 分析和声走向, 分析不同的伴奏织体和伴奏音型, 让学生在钢琴上去弹奏与比较所听到的不同的音响色彩;同时还可以以同样的方式给学生一个歌曲的片段, 在键盘上根据不同的调式给乐曲配以简单的伴奏, 这样的综合练习既加深学生对调式及和弦的感性认识, 又增加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听觉能力, 同时也间接提高了学生的即兴伴奏水平。

2.培养歌唱能力

在音乐基础教学中, 还要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歌唱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音准的练习, 二是富有感情的歌唱。这两点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音乐基础教学的。在音乐基础教学内容中, 视唱练耳教学对歌唱的音准提出了较高要求, 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在听觉上的音高概念, 在歌唱中也要体现。这种实践练习多在传统的教学中予以体现, 结合乐理知识, 分析旋律音程上行、下行并进行模唱;根据乐理知识音程及和弦的结构特点进行模唱及构唱;以不同调式旋律的首调固定调转换歌唱等。在视唱教学中, 还要求学生要富有感情的歌唱, 这是一种长期的训练, 通过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论的分析能力及技术的运用能力。如结合理论知识, 分析乐段的乐句、强弱、速度力度, 正确地选择呼吸, 借鉴声乐课上学到的气息的运用并与视唱紧密结合, 使演唱的乐段或乐曲富有感染力。

三、以多元文化融入的人文素质的提高

随着世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 追求多元化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音乐教育的国际化与多元化趋势, 不仅是一个世界现象, 而且承担着传承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任务, 帮助学生形成崭新的视野。因此, 音乐基础课程的实施应立足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教育原则与理念, 以全方位的视角, 新鲜的口味来品尝、共享音乐的饕餮盛宴, 从中吸取活力, 有利于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与自我个性的完善。因此, 在音乐基础理论课中必须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音乐类型, 有助于学生掌握不同的人文知识内涵, 有利于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 使音乐基础理论课成为具有多元文化内涵的音乐教育课程。

从教学内容的方面, 传统的音乐基础理论课程中,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多以欧洲为中心, 对传统理论和技能训练的单一化, 这样, 不利于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因此, 应在教学内容上多融入中国本土的音乐及世界各民族的音乐。与此同时, 在注重内容多元化的同时, 还要多给予学生人文知识的补给, 如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政治形态和风俗习惯对音乐产生的重要影响;音乐的表达等, 这些都对音乐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音乐基础理论教学中, 以音乐欣赏为辅助手段, 为多元文化及人文知识的展现提供实例素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单纯地讲解理论, 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因此针对某些理论知识要求和难点, 适当地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音乐经典片段, 在欣赏作品之前, 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相关人文知识, 通过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 使学生掌握知识点。音乐欣赏要素的融入, 使得音乐表现元素得以展现;音乐表现特征、表现手段、音乐风格和流派得到全面的了解;多元的音乐使听觉得以满足,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感得到提高, 从而促进了音乐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摘要:学前音乐基础是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相整合的综合课程,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且具有综合能力的全面人才, 因此要以多维的视角重新审视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向。教学中不但要体现坚实的音乐理论基础, 还要以学生实践能力发展为目标, 注重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多元化教学。

关键词:音乐基础,实践能力,多元文化

参考文献

[1]陈雅先.乐理与视唱练耳.上海音乐出版社.北京音乐出版社, 2007.

多维音乐 第2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内在动力。创设新颖、愉快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到音乐的学习活动中来,不仅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热爱音乐。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大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愉悦身心,提高审美能力。

一、体验情感,以情激趣

音乐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教学生唱歌时,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无法做到的。因此,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歌唱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学生们唱起来很呆板,而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

这样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

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小朋友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小朋友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益阳”、“北京”、“上海”、“广州”。

“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像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二、增设表演,以演激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自制乐器,以奏激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锤;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四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丰富想象,以赏激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生活阅历浅,经验积累少,要使他们真正理解音乐,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就必须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形象活泼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简短的启发谈话等形式,运用听觉和视觉同步感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然后再让他们在动听的乐曲声中自由充分地想象、体验,使其根据各自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及直接、间接和形象的记忆,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文字、动作表现出来。

微探幼儿园音乐欣赏多维教学策略 第3篇

1 多感官协同参与音乐学习, 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以往的音乐欣赏活动, 教师反复地让孩子听音乐, 表达感受,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孩子们机械地听、学, 失去了兴趣与主动性, 课堂缺乏生机, 音乐没有带给孩子快乐和享受。但在多维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老师们的教学方式有了极大的转变, 能以幼儿的兴趣出发, 调动幼儿的多感官参与音乐学习, 幼儿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如在欣赏《加速度圆舞曲》时, 一开始教师以故事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在一个魔法森林中, 有一间小木屋, 里面住着一个小精灵, 小精灵有一个本领, 会把一瓶瓶的清水变成五颜六色的魔法汤。你们知道怎么变吗?快看, 老师要听着音乐变魔法了。”教师神秘的语言及自身的情绪感染, 不由得激发了幼儿好奇的心理, 不知不觉地走进了美妙的音乐世界。接下来, 教师随着乐曲的旋律变化在黑板上记录下“魔法汤的配置秘方”。这些神奇的符号帮助幼儿轻松地了解了乐曲的结构;同时, 幼儿也在听听、看看、做做的过程中, 增强了对乐曲的理解与感受。最后, 小朋友们都来做小小魔法师的游戏活动, 更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伴随音乐流畅的旋律, 孩子们时而搅拌魔法汤, 时而念着咒语有节奏地摇晃瓶子, 时而好奇地看看自己的魔法是不是变成功了。当瓶里的水变成了红色、绿色、蓝色……孩子们欢呼雀跃, 和伙伴分享着成功和惊喜。整个活动, 神奇的魔法紧紧抓住了幼儿的眼球, 充满时代气息、富有创意的想法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幼儿通过视觉、听觉、运动觉参与感受音乐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学习, 获得了快乐的情绪体验, 倾听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2 运用丰富、多样化的符号表达对音乐的独特想象

在教学中, 老师们比较喜欢使用图谱这一视觉符号。直观、形象的图谱, 对幼儿理解乐曲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但是, 教学中的图谱大都是由老师们根据教材创作出来的, 从幼儿“学”的角度考虑, 符号化活动只限于一些动作的表演, 幼儿的学习比较被动。如何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我们主张, 让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聆听音乐, 而不框架孩子的思维。正如“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的见解。以《大黄蜂的飞行》欣赏教学为例。活动开始, 教师先不急于告诉幼儿欣赏的内容是哪个大师的作品, 讲的是什么事情, 而是放录音让幼儿闭目想象, “这段音乐听起来是怎样的?你想到了什么?”然后在反复播放音乐的同时, 让幼儿“画音乐”, 把听到和想到的东西画出来。有的幼儿画出了凶猛的老虎追兔子, 有的画出了密密麻麻的小圆点和起起伏伏的折线, 还有的幼儿用许多圆圈圈和斜线条表现, 还告诉大家自己的想法, “这是球宝贝在赛跑, 从山坡上滚下来了。”每一个音符, 每一条旋律在孩子们的手中变成了看得见、有内容的画面, 表达了幼儿对音乐丰富、独特的想象, 没有老师的强加与灌输, 幼儿的自主表达更加自由。我们发现, 平时不爱开口的幼儿或者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在宽松的氛围里, 也能参与其中, 讲讲自己的想法, 感受音乐带来的乐趣。运用丰富、多样化的符号表达音乐感受, 实现了孩子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过程。

3 参与游戏表演, 激发幼儿多样化的审美情趣

因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以往在进行欣赏教学时, 老师们总怕孩子听不懂、学不会, 于是不停地讲, 手把手地教, 注重的是教的过程, 而忽略的是孩子的兴趣、参与体验和个性化发展。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 使幼儿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教学实践证明, 游戏表演是孩子领会乐曲的一种升华, 也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让孩子们参与游戏表演中, 会激发幼儿多样化的审美情趣, 将自身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进行自然展现。如老师在开展《送给外婆的礼物》的欣赏活动时, 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游戏表演环节:首先, 幼儿自由结合分组商量:去外婆家坐什么交通工具?送给外婆什么礼物?然后, 每组通过无声的动作表演出来, 大家猜猜看。这一环节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及时的肯定、鼓励对幼儿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最后, 各组角色扮演参与游戏表演并展示小组成果, 满足了幼儿的成就感, 而且也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整个活动, 幼儿将生活中的经验与音乐紧密结合在一起, 每组幼儿对音乐的想象与理解不一样, 表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多样化的审美情趣在多维的学习空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 充分运用玩教具, 有效促进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力

在《动动鼓》的音乐欣赏活动中, 幼儿利用手中的垫子, 探索出大鼓、小鼓、铃鼓的不同演奏方式, 并将自己获得的有益经验融入到了游戏里, 一物多用的方法活跃了幼儿的思维, 而且更可贵的是这种宝贵的经验在今后的学习中得到了较好地迁移, 如《PEE PEE POO POO》的活动中, 幼儿将坐垫当做游戏时的马桶:在欣赏音乐《小鸟的舞蹈》时, 纱巾当做小鸟的翅膀等, 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方式去做, 学的主动, 有效的促进了幼儿的想象力与独创性的发展。孩子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体验与感受音乐, 其形式美、内容美, 延伸其情感, 使孩子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情感的陶冶。

实现音乐欣赏多维教学, 我们要理性思考, 深入实践, 在以往的基础上, 进一步感悟多维教学理念, 拓展教育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王身佩.幼儿园多维教学策略实验研究.

[2]徐爱萍.幼儿园音乐欣赏教学游戏化.

“多维的合作,多维的思维” 第4篇

张蕴岭、沈铭辉主编的《东亚、亚太区域合作模式与利益博弈》,于2010年8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张蕴岭先生是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长期从事地区合作研究。沈铭辉先生是社科院亚太所专门从事地区经济合作的研究人员。

张蕴岭先生在前言中写道:“深化区域合作符合中国的利益,面对新的、复杂的形势,我们应该对区域合作的发展和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能提出具有深度和具有政策可操作性的建议。”

“……本书汇集了全国研究东亚和亚太区域合作的专家对区域合作的发展和特征进行的多视角的分析。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对读者了解和认识东亚和亚太地区合作的发展有所帮助,尤其是对决策部门有启发意义。”

“……本项目研究得到国家地区合作专项基金的支持,感谢外交部亚洲司、商务部国际司有关官员对本项目的大力支持。”

以上几句话是理解本书的关键。该书的多维视角,统一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

本书的编辑方法和过程别具特色。编者先从近年来国内学者发表的论文中遴选出一批有价值的作品,然后就如何深化和拓展这些主题召开研讨会,最后将反复修改完善过的论文集结成书。此书一出,就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

本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主要探讨东亚合作的发展与模式。内容涵盖东亚区域合作的模式、框架构造、双层架构分析、东亚共同体的内涵、对东亚经济合作的社会学考察,东亚经济体FTA战略比较、东亚自贸区的实现路径,东亚自贸区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等。

中篇主要探讨区域合作的利益博弈。内容涵盖东盟、日本、美国和中国针对地区合作的战略选择和目标等。本书还专门论述了中国地方政府参与亚洲区域合作的动力、行为和机制。

下篇主要探讨亚太合作与亚太共同体。内容涵盖亚太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合作、亚太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的实现路径、“亚太共同体”的提出与战略背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走向何方等。

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将二战后,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亚太)合作的由来和实践,做了相对多维的分析。但是,该书论及时段的跨度也就50年,读来还不过瘾。因此,我们还必须将这50年放入一个深厚的东亚历史变迁的进程中去理解。依然秉持“多维”原则,我感觉《东亚的复兴: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为视角》,是弥补这方面缺失的最好的选择。

本书的编辑者是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乔万尼·阿里吉,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著名汉学家滨下武志,以及来自美国宾汉姆顿大学的社会学教授马克·塞尔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06年以“全球化译丛”的形式将其推出,译者是马援。

该书封底介绍说:20世纪60年代以来(也就是第一本书的时间段,笔者注),东亚作为全球力量变迁中的一股新生力量走上前台,其发展势头罕有先例。《东亚的复兴》一书以500年、150年和50年三个时间段为视角,考察了东亚作为世界经济力量中心之一的起落沉浮。在该地区和全球历史上,各个时段都有深意蕴含其中,同时,它们为理解当代的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有价值的观点。对于亚洲史与世界史、国际政治学、比较与历史社会学以及亚洲学研究者来说,本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位主编合写的导言:“从地区和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理解东亚的复兴”,称得上是东亚研究的名篇。导言的结束语这样写道:

多维音乐 第5篇

一、多维度评价在音乐表演中实施的可行性要素

(一) 多维度评价在音乐表演中的运用

多维度评价细则是多维度评价的重要手段, 根据评价功能和评价对象可分别细分为整体性 (主要是针对表演单一方面评价) 和多重性评价细则 (主要是针对表演多方位评价, 如音准、技巧和学生即兴演出等) 以及具体 (针对某特定任务的评价) 和一般评价细则 (适用于不同的具体任务) 。

多维度评价细则在国外得到一定的应用。1975年Fiske对中学小号表演进行了评价, 他从音准、演奏、技巧、节奏以及整体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价研究。1991年Mills在关于音乐表演评价文章中指出, 音乐表演评价包括自信 (紧张) 、享受 (不享受) 、了解作品 (一点也不了解) 、技巧熟悉 (分心) 、流畅 (障碍) 、作品意义了解 (不是很了解) 、对表演感兴趣 (没兴趣) 等诸多方面。1993年Bergee关于铜管表演从音乐演绎效果、音准、技巧和节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互评、他评和自评。2002年Michael Stanley等人将声乐表演评价细则分为声乐技巧与音乐性两点, 其中, 声乐技巧包括音准、语调、元音纯正、技巧手法及能力等内容, 音乐性包括表演风格、享受音乐、音乐情感交流、语言能力以及总体效果等内容。2009年Charles R等人把本科生器乐及声乐表演评价细则分为音乐、表演、乐器三部分, 且每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评价。

(二) 音乐表演中运用多维度评价逐渐得到师生的重视和认可

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进步和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音乐表演作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也相应的进行了改革, 特别是音乐教学评价, 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的对学生音乐表演进行全方位评价和分析, 对学生表演中较好的方面要给以鼓励和肯定, 对错误要委婉或商讨的形式指出, 并帮助学生改正。在音乐表演中运用多维度评价模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挖掘学生潜在能力, 而且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这正是老师和学生所希望的, 因此多维度评价逐渐受到音乐师生的重视和欢迎, 有效进行多维度评价设计, 充分发挥其作用成为当下相关人员重点研究对象。

(三) 以钢琴表演为例进行实验调查, 多维度评价效果较好

本文以某高校钢琴表演为例, 对多维度评价在钢琴表演中的应用进行实验调查, 实施方案如下:

第一, 确定评价老师和学生。钢琴老师共9人, 学生42人 (钢琴专业有30人, 钢琴表演有15人, 声乐主攻有12人) 。

第二, 多维度评价细则设计。本次实验多维度评价细则包括音乐表演技术、音乐组成部分掌握情况、音乐的表现能力、表演临场发挥能力以及真实水平差距等五个方面, 每个维度细则下有分维度, 主要包括音乐作品的难易度、音乐演奏速度/力度/节奏的把握、演奏风格、音准等内容。

第三, 具体实施。按照多维度评价细则设计方案多学生的钢琴演奏进行全面的评价, 形成最终结果, 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 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并给以指导。

第四, 结果分析。最后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学生、老师关于此次多维度评价的看法, 有85%的师生认为在音乐表演中应用多维度评价是很好的, 能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多维度评价在音乐表演中实施的制约因素及展望

虽然关于多维度评价在音乐表演中的运用研究较多, 但在音乐表演中具体实施较少, 且涉及到的音乐面比较窄, 当下多维度评价在音乐表演中实施效果不佳, 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 对多维度评价内涵认识不够。关于多维度评价的运用研究国外比较多, 国内相对比较少, 没有足够的理论依据, 进而在音乐表演中运用存在片面性、不合理等问题, 同时因为音乐表演形式多样且内涵丰富, 在进行多维度评价时需要设计不一样的多维度评价细则和实施方案, 这给多维度评价的实施增加难度。

第二, 多维度评价设计有待进一步提高。音乐表演有钢琴、二胡、小提琴、声乐等多种形式, 且每种音乐形式包括音乐作品、音乐演奏技巧、音准、现场演奏能力等诸多内容, 因此要根据不同音乐表演确定不同的多维度评价内容、标准和形式。而目前多维度评价在音乐表演中的实施还算不上是真正的多维度评价, 有待进一步完善。

总之, 关于多维度评价在音乐表演中的运用研究整体上较多, 要充分研究并利用多维度评价细则理论基础, 结合实际音乐表演, 明确多维度评价目标和内容, 设计出全面、多层次的多维度评价体系, 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多维度评价, 即客观、公正的根据学生表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综合型评价, 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和完善自己, 促进学生持续学习和发展, 而且能给老师调整教学方式提供重要依据, 在我国现代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逐渐在教学中得到应用。本文就此从多维度评价在音乐表演中的运用、得到师生的重视、具体实践具有可行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评价方式在音乐表演中的可行性。

关键词:多维度评价,音乐表演,可行性

参考文献

[1]袁明秋.多维度评价在音乐表演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2]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多维音乐】相关文章:

多维视角06-09

多维阅读06-12

多维信息06-22

多维视域06-27

多维服务07-14

多维构建07-25

多维护理08-18

多维交互08-25

多维信息空间08-24

九、多维数组07-11

上一篇: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论文下一篇:高中体育课堂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