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毕业论文

2024-07-23

法学硕士毕业论文(精选11篇)

法学硕士毕业论文 第1篇

博士毕业生薪酬涨幅最大, 硕士及大专以下学历不增反降。

调查显示, 不同学历的毕业生的薪酬都有将近10%以上的涨幅, 其中, 涨幅最大的博士毕业生提高了18.93%, 平均年薪达到102 064元。

在调查中, 出现了一个较大的意外, 就是硕士毕业生的薪酬不升反降, 平均年薪为63 416元, 比2006年下降了4967元。

金融行业薪酬跃居榜首, 原料加工成收入最低行业之一。

研发部门收入最高, 生产部门收入最低。

就部门而言, 研发部门的毕业生收入最高, 平均年薪达到48 058元, 生产部门是所调查部门中最低的, 平均年薪仅有14 337元。

而从职位来看, 销售代表、软件开发工程师、咨询顾问是收入最高的3个职位。销售代表的平均年薪是137 400元。

专家建议, 不要太看重初始收入。

法学硕士毕业典礼发言稿 第2篇

你们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作为毕业生代表在这里发言。

首先,我谨代表法学院05级法学硕士研究生向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付出过心血的各位老师表示感谢。谢谢你们!

我作为一个老中财人,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七年的时光。还记得青涩的我们在清河第一次上专业课的时候,戚渊老师给出了一道命题作文《站在法学殿堂的大门外》。那时,我们像初入军营的许三多,站在中财的校园里,却面对全然陌生的法律,是老师教会我们如何抬臂迈腿,跨出这艰难的一步。这一刻后,注定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永远将流淌法律人的血液。感谢把无知的我们领进法学大门的老师。

研究生这三年,是我们紧张而充实,飞速成长的三年。我们把一次次精彩的记忆压缩成相册里一张张有故事的图片。在我们身上已经不再有初入法学殿堂的迷茫与不安,在课堂上我们一次次头脑风暴,像所有执着的法律人一样,追求理性、正义、自由和公平。在模拟法庭上,张弛有度,唇枪舌剑,展示着我们的专业素质。在一本本厚重的法学印刷品上,烫上了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凝结了我们学习和实践的结晶。我们不再单纯的向老师索取知识,而是更多的思考;不再刻板的研究法律条文,不再局限于过往的案例,而是紧跟时事,考量法律与社会真实的契合度,寻求对法律和法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作为中财的法律人,我们也不再单纯的学习法律,而是找准经济和法律的结合点,尝试用经济的方法解决法律的问题。

再回首,我们的青春岁月已然烙上了中财的印记,点上了法学的色彩与凝重。虽然学习了七年法律,但我仍惶惶,深感自己在精深博大的法学瀚海中是如此的微不足道,深怕自己不适宜的言行会玷污法律人的形象。所以我承荀子之言,日参省乎己,希望能心知明,而行无过。在自由和理性光辉的照耀下,成为真正的法律人。如今,我已经无法忆起当初如何完成戚老师那道作文题,不知道今天即将走出校园奔赴各个岗位的我们,用这些年的辛苦与执着完成的答卷,老师您是否满意!

这三年,我们作为个体在成长,同样也见证了法学院的壮大。法学院有了更多声名显赫,钻研学术却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的师长,有更多名校毕业的优秀学子加入我们的行列成为我们的学友,有更多知名人士为我们提供资金支持,帮助我们顺利完成学业,鼓励我们奋进、踏实的走好这艰辛漫长道路的每一步。无论是今天即将与中财挥别的我们,还是日益壮大的法学院,都像做了333个腹部绕杠后许三多,经历了辛苦的付出和无以名状的痛苦、挣扎,之后便是成长,是飞跃。

法学本科毕业实习的反思与探索 第3篇

关键词:法学本科;毕业实习;集中实习;分散实习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136(2010)08-0080-02

法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都很强的学科。在中国,毕业实习作为高校法学院(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为培养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法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目前,毕业实习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形式化”和“走过场”倾向。因此,有必要对法学专业毕业实习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深刻的反思。

1 法学专业毕业实习的现状

中国法学院(系)在本科高年级的教学中,普遍要求学生参加与法学专业密切联系的毕业实习。实行学分制的学校将毕业实习作为必修课纳入学分管理,毕业实习学分是必修学分,未参加实习或实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不得毕业;在方式上,多采取集中实习(即由院(系)负责统一安排实习单位)和分散实习(即由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相结合的实习方式;实习时间多安排在学生完成法学主干课程后的第7、第8学期,为期6周~10周;在实习地点选择上,一般为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以及公司企业的法务部;在实习内容上,主要是熟悉并掌握审判工作、检察工作和律师业务的操作规程、工作技巧,协助解决公司、企业的具体法律问题,了解中国司法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等;实习成绩一般由实习带队教师根据实习指导老师的实习鉴定意见、学生《实习记录本》的记录情况、实习报告,以及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予以综合评定。

通过毕业实习,许多学生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结合起来,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并检验出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完成从课本知识到社会实践,再从社会实践回到更高层次理论认识的过程。

2 法学专业毕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法学专业毕业实习虽然对培养合格法律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如法学教育体制改革、法律职业改革等制度的变化,毕业实习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2.1 实习人数急剧增加,组织安排困难

从1999年本科扩招开始到2009年,全国各法学院(系)的招生规模急剧膨胀。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法学院(系)定点实习基地远远不能满足实习的需求。于是,很多法学院(系)不得以改变了以往集中实习的统一组织模式,允许更多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进行分散实习。这不仅增加了实习管理和监督的难度,而且为“虚假实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2.2 实习时间的安排不尽合理

根据法学本科教学计划,毕业实习须在完成对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的学习后进行,因此,法学院(系)大多将毕业实习安排在第7~8学期。但这一时间正好同毕业生考研、就业、撰写毕业论文甚至准备司法考试时间相冲突。许多同学往往利用实习的时间找工作或是复习考研,甚至根本不去实习,严重影响了毕业实习的质量。

2.3 实习前及实习中业务指导不够

各法学院(系)在实习前的动员中偏重纪律上的要求而忽视业务上的提前指导,以致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书本知识与司法实践进行有效对接。此外,部分实习单位没有具体、深入的指导计划,对实习生缺乏必要的业务指导,所有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

2.4 部分院(系)对毕业实习缺乏有效管理

参加实习的学生往往受双重管理。一方面,作为在校学生要接受院(系)的管理;另一方面在实习单位,要遵守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然而,表面上的双重管理常常导致实质上的无人管理。此外,许多法学院(系)并没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毕业实习效果测评体系。学生在实习结束时经常是自己拿实习鉴定表找指导老师写评语和评分,以致实习成绩普遍偏高,几乎每位学生的实习成绩都是“优”。

3 改进法学专业毕业实习的探索

当前中国法学专业毕业实习中遭遇的困境和问题并非是实习制度本身的缺陷,而是受制于中国变革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其他制度条件的约束。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改革的深化,法学专业毕业实习非但不能弱化,还应当在实践中加以强化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3.1 明确毕业实习目标

为什么要实习,实习将要达到什么目标,这关系到毕业实习计划的制定、组织实施是否到位,毕业实习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

3.1.1 以培养法科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针对目前法科学生受到多方面挑战的现状,毕业实习应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法律人才为目标。这种法律人才应该是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能从事各项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3.1.2 以培养法科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重点

毕业实习的培养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进取、全面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法科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增强对毕业实习重要性的认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作为一名法学专业学生只有真正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才能提高学生参加毕业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法学院系而言,只有真正认识到毕业实习是培养合格法律人才的必要教学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才能精心组织、认真实施这一教学环节。

3.3 建立科学、稳定的实习基地

进入怎样的单位实习,实习单位能提供什么样的实习环境和条件,是关系到实习质量和预期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问题。从笔者指导毕业实习的经验来看,基层人民法院或律师事务所应当是毕业实习基地的首选。这是因为这两类机构受理的案件数量多、种类全,学生可以在有效的时间内接触尽量多的案件,得到较多的锻炼机会。

此外,可以考虑将法律援助中心或其分支机构、法律咨询中心、法律服务中心等设在各法学院(系),这样既能缓解中国当前法律援助人员短缺的局面,也可以为法科学生的毕业实习提供稳定的场所。

3.4 合理安排毕业实习时间

为取得毕业实习的理想效果,笔者建议将毕业实习时间安排在第6学期期末~第7学期前4周,加上暑期共12周左右。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经过近3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毕业实习所应具备的知识基础;第二,可以避开实习时间与考研、找工作等的时间冲突,使学生能够安心实习;第三,学生实习结束后,可以利用最后一个学年弥补原有知识的不足。此外,毕业实习应与不定期的专业社会实践相结合,不断增强感性认识,为毕业实习进行必要的准备。

3.5 加强实习宣传和实习前的指导培训

在学生实习前,各院(系)除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工作计划外,还应加强毕业实习的宣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毕业实习的兴趣。同时,还应当做好实习前的指导培训工作,包括聘请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及优秀实习生详细介绍司法机关的工作特点、实习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实习体会,帮助实习生尽快做好角色转换,适应新环境。

3.6 加强毕业实习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针对分散实习呈上升趋势的情况,院(系)应加强对毕业实习的监督与管理:第一,严格分散实习学生实习前的申请审核,得到批准后方可实习;第二,加强对实习过程的监督,建立实习小组,尊重学生的自主管理;第三,召开实习中期经验交流大会,集中对前期实习情况进行总结,探讨后期应注意的问题;第四,严格带队教师监管职责,杜绝双重管理带来的无人管理。

3.7 确立科学合理的毕业实习考核体系

法学院(系)应确立科学合理的毕业实习考核体系,内容应当包括:①政治思想表现方面;②业务能力表现方面;③工作能力方面。以上3方面的细节内容由法学院(系)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充实。实习成绩的考核由实习指导老师、带队老师、实习小组3种评定形式组成,并在三者之间确定不同的比重,优秀率应控制在实习总人数的30%以内。

3.8 做好实习总结工作

实习总结是毕业实习不可缺少的部分,具体包括3个内容:①毕业实习所取得的主要成绩与体会;②实习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及存在的不足,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③未来的打算,即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应采取哪些改进措施。笔者提倡在院(系)举行毕业实习总结大会,以起到鼓舞和激励低年级学生的作用。

我们相信,通过认真反思中国法学教育界20多年来毕业实习的理论和实践,为法学教学积极探求新的实践途径,必能对中国法学教育的未来发展有所裨益。

Introspe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Graduation Field Work of Law Science

Chen Kai

中国首位文学写作硕士将毕业 第4篇

复旦大学中文系是我国国内第一个开设“文学写作专业”硕士点的学校,虽然只有甫跃辉一个毕业生,但是作为王安忆所带的中国第一个“文学写作硕士”,他即将顺利从复旦大学毕业,并将留在《上海文学》做编辑。甫跃辉先是在复旦大学读的本科,因为喜欢文学,他被保送上了本校中文系研究生。研一时中文系的课程都一样,研二时才分导师,他读过很多王安忆的小说,也非常喜欢她的作品,经过双向选择,他就成了王安忆的研究生。虽然他这届学生里王安忆只招了一个学生,但是大部分的课程他都是和其他同学一起上,只是有些课程是他的必修课,却是别人的选修课。除此之外,甫跃辉还要跟着王安忆上一些小课,甫跃辉说,“我跟王老师读的时候,她有的时候会给我推荐一些作家的作品什么的,当下的一些有名的作家,有的时候是一些没什么名气的,但是王老师还是会让我们去读一下,然后等过了一星期或者两星期,大家见个面,来说一下某个小说怎么样。说完之后,又会让我们读个五六篇作品,下次接着说,就是这样往下走的。国内国外的作品都有。”提起王安忆,甫跃辉说她是一个好作家,是一个严格的老师,眼光犀利,她会提出很多自己意识不到的问题,也会告诉他在写作时保护好现有资源,以免写过之后,以后想写就给破坏掉了。

民法学硕士毕业论文选题 第5篇

一.物权法 1.地役权制度研究

2.浮动抵押制度研究(或动产抵押制度研究,或最高额抵押制度研究)3.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4.城市房屋拆迁中的私权保护问题研究 5.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 6.占有制度研究

7.物业管理民事法律关系研究 二.侵权行为法 8.共同侵权行为研究 9.共同危险行为研究 10.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11.产品责任研究(其中很少有人写“产品召回责任制度研究”)12.机动车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研究 13.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研究 15.新闻侵权民事责任研究 16.侵权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 三.合同法

17.格式条款问题研究

18.优先购买权问题研究(此题不限合同法)19.合同附随义务研究 20.不安抗辩权问题研究 21.强制缔约制度研究 22.格式合同研究

本科法学门类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低 第6篇

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3.4%),最低的是法学(88.4%)。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护理学类(97.0%),该专业类近三届均位于就业率排名前三位;最低的是法学类(87.0%),该专业类近三届均位于就业率排名后三位。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医学、文学、农学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2014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92.7%),最低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7.3%)。2014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城市轨道运输类(94.2%),最低的是畜牧兽医类(86.6%)。从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的材料与能源大类、制造大类、财经大类、土建大类、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医药卫生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前十位专业是护理学(97.0%)、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96.8%)、医学影像学(95.9%)、测绘工程(95.6%)、建筑学(95.6%)、医学检验(95.5%)、工程管理(95.3%)、安全工程(95.1%)、中医学(94.4%)、數字媒体技术(94.4%);2014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较高的前十位专业是电气化铁道技术(98.4%)、铁道工程技术(98.0%)、医学检验技术(96.7%)、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96.3%)、临床医学(95.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95.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94.8%)、助产(94.6%)、通信技术(94.4%)、医学影像技术(94.4%)。

法学硕士毕业论文 第7篇

关键词: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瓶颈,就业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就业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稳定。2014年全国毕业生人数达到730万,又创历史新高,再加上其他就业人群和往届未就业人员,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这个背景下,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下滑,在文科中位居倒数第一。所以研究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瓶颈,探索转变学生培养模式,以此提高就业质量成为十分重要。

一、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1、就业率处于文科专业倒数第一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提供的2009届至2012届主要专业门类本科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数据看,法学专业分别为82.3%、86.7%、86.8%、86%。连续4年在文科专业中垫底。《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又为法学专业亮了本科毕业生就业红牌警告。法学专业成为了失业率较高、就业率较低的高失业专业。

2、专业就业难度大,就业行业分布广

法学专业就业难度大,首先需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如果是进入公、检、法、司等国家机关,还需要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成为了大学本科毕业生专业就业的拦路虎,只有少数毕业生顺利通过考核进入司法机关、律师业等法律行业。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没有在法律相关行业就业,就业的行业越来越广,就业的岗位基本涵盖了文科所有职位。

3、社会结构化供需矛盾突出

法学教育的过度膨胀导致法学本科毕业生供需比例严重失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600多所高校进行法学本科招生,法学本科在校生人数达30多万人。与此同时,社会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快速上升,每年国家涉法机关、律师行业、企业法务部门及其他法律相关行业所能接受的法律毕业生数量远远小于法学毕业人数。

二、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瓶颈分析

1、法学专业就业出路十分有限

法学专业相对于金融、会计、管理类的专业的就业出路来说,法学专业的就业出路十分有限,比较对口的职业主要包括:国家涉法机关如各级法院、检察院、司法机关等;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社会团体、仲裁机构、企业等从事与法相关的工作。这些对于社会所有就业行业来讲,范围十分狭窄。这无疑增加了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度。

2、社会用人单位对法学人才要求提高

首先法律行业就业须通过司法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进入国家涉法机会工作,必须同时通过公务员考试。 司法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双重高门槛,将绝大部分的本科毕业生拒之门外。 其次,社会很多法律用人单位要求社会从业经验。法学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律工作需要大量的从业经验,这些事本科毕业生十分欠缺的。

3、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薄弱

法学本科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储备、专业技能方面较之硕士研究生显得比较薄弱。高校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后,法学本科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不断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社会上对本科层次法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不满意。同时,跨专业在法律行业就业相对容易,尤其是经济类、 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跨专业通过司法考试后在法律行业就业、 发展比较顺利;此外法律硕士专门为这些人才进入法律行业提供了机遇,这都增加了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解决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瓶颈的对策研究

解决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瓶颈,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需要国家、高校和毕业生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国家从政策上提供便利条件,高校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个人提升专业素质,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从而顺利就业。

1、国家要从政策上为法学本科毕业生提供便利条件

在高校招生政策上要限制法学本科生的招生规模,将本科毕业生数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在就业政策上,加快国家涉法机关新老交替步伐,为法学本科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坚持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安排法学本科毕业生到涉法机关见习,通过见习,选择一批法学专业业务素质高,思想品德好,踏实肯干的毕业生留下。落实、完善各项政策措施, 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面向基层、服务基层、建设基层”的工作思路。

2、高校在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和职业指导方面进行调整

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法学本科毕业生薄弱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应积极转变工作思路,调整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和服务,使法学本科毕业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培养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法学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夯实的法学专业知识,还要有交叉的学科知识和更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高校可以加大力度培养法学类第二学士人才,如法学与经济类、法学与管理类相结合。高校要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体现专业特点,更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

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通过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进行职业前景剖析,指导学生尽早确定职业目标,理性规划大学生活。

3、法学本科毕业生要合理规划职业发展路径,不断提升职业竞争力

法学硕士毕业论文 第8篇

一、法学本科生的就业现状

就业难, 这个颇受关注的词汇似乎成了毕业生的“毕业感言”, 尤其是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 全国各类院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开设了法学专业, 法学专业数量的增加导致法学本科生人数增加, 经过近二十年的专业建设我国本科阶段的法学专业已经呈现出“产能过剩”的特点, 导致法学本科生的就业压力增加。2014 年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 建筑学等专业亮起就业“绿牌”, 法学等专业则成为“红牌”专业。

二、法学本科生就业质量低的原因分析

就业质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综合评价指标, 与传统意义上的就业率评价有所不同, 就业质量可分为高质量就业与低质量就业。高质量就业是指个人在其认为具有挑战性和满足感的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的能力, 同时收入并非高质量就业的唯一标准。 (1) 受西方就业理论的影响, 我国学界将就业质量定义为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者= 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 (2) 从这个角度讲, 单纯地将就业率作为衡量就恶意质量的标准是不妥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就业质量与就业数量的关系。近几年,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与就业数量水平都呈现下降趋势, 特别是就业质量较低, 从中也就促使我们不得不深思一下之所以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

( 一) 法学教育模式的僵化

中国走向法治, 需要大量的法律人才, 然而目前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显得过于僵化。主要表现在: 其一、课堂教学僵化。法学本身是一个应用型的学科, 应当注重实践能力的养成, 然而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然在法学课堂教学中占了很大比重, 这就似的法学教学缺乏其应有的能动性与实践性。其二、教学理念的僵化。教学理念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 传统的法学教学理念秉承了大陆法系的某些特征, 在注重法条梳理的溶蚀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法理的重要性。

( 二) 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

法学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有律师、法律顾问、公务员、公司及企业法务部门及法制宣传等其它相关行业。想要从事律师及法律顾问, 司法考试就是一道坎, 然而, 司法考试, 成为了很多人通往法律职业的羁绊。公务员竞争可谓竞争激烈非常, 堪比没有硝烟的战争。公司企业等法律部门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可以说逐年上升, 但这种职位往往较高且数量相对有限, 其对法学生的要求往往也较高。主要是对法学毕业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而且往往有许多限制。比如说, 要求法学毕业生生出精通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这也使得法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 三) 培养手段与目标脱节

法学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更加注重法律综合素养与法律实践技能的培养, 但目前很多高校的法学本科教育无论是综合素养与法律技能的培养方面都存在欠缺, 其原因主要是培养目标与培养手段相脱节。目前的法学本科阶段的培养手段较为单一且缺乏实践创新性, 拘泥于课堂教学, 实践性课程较少, 并且讲授式传统课堂教学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居于主导定位。

三、提升法学本科生就业质量的途径

法学本科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是渐进的过程, 需要从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进行探索。本文基于对法学本科生就业质量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一) 转化法学教学模式

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一言堂”似乎成为了法学课堂的经典描述。法学作为应用型专业, 其人才培养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所以法学教学应当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化为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实践性教学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其一、案例教学法。法律案例的生动性能让学生更为直观的理解法律知识。其二、课堂讨论法。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讲授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采用恰当的课堂讨论能促进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其三、实践技能模拟法。法律实践技能是本科法学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理论讲授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这可以通过实践技能的模拟来实现, 即通过对真实司法过程的模拟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性转化。

( 二) 法学本科课程体系实践性倾向

课程体系设置直接影响法律人才能养的基本方向与效果。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法学本科课程体系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法学本科教育的“大众化”。为体现法律人才专业化的培养目标, 学校应当依据市场需求、专业发展趋势以及就业趋势制定符合现实情况的课程体系。主要表现为: 其一、在不违反教育部规定的前提下, 体现法学课程设置的地方特色。例如, 有的高校地处边疆地区, 民主法学此类课程就可以在专业课程中体现。其二、体现法学课程体系的实践性。实践类课程有必要在法学课程体系中体现, 实践课程可以作为专业选修课在培养方案中体现。例如有的高校设置的法律诊所课程。其三、体现课程体系的专业化。法律本科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征, 这是法学本科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然而可以再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上体现法律的专业化。

( 三) 加强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技能专业化指导

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在本科法学教育过程中是经常被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法学本科生中有的学生在毕业后迟迟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甚至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也不一定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这些现象的产生给笔者一个启示, 法学本科毕业生是否需要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呢?回答是肯定的。目前对于本科毕业生, 很多高等学校都专门设置了就业指导课程, 但这类课程属于通识课程的范畴, 其专业的针对性不是很强,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此类课程对法学本科毕业生的效能。结合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具体情况, 有必要加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主要途径有: 其一、法学就业师资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一般情况具有相关就业指导的资格, 而对于法学就业指导教师而言, 不仅需要就业指导的相关资格, 同时更需要法律职业的相关从业经验, 这能保障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与专业化。其二、就业指导对象分类化。目前的司法考试模式使得法学本科毕业生中一部分学生能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通过司法考试, 这部分学生的就业目标会更加明确化 ( 即从事法律职业的机会较高) , 针对这部分学生可以进行目标明确的就业指导, 例如可以开展律师入职的基本培训与指导等。其三、就业指导思想的开放化。法学本科毕业生是基层法律人才的储备库。虽然法学专业的对口工作多, 但是由于法律职业的经精英化使得此类工作竞争激烈。因此, 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思路有必要进行调整, 拓展就业思路与就业渠道。其四、法学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化。这是使法学就业指导规范化的一个基本途径。可以尝试在原有的法学课程体系中加入专业化法学就业课程, 使学生能获得更加规范化的法学就业知识。

四、结语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要注重就业数量, 更加要注重就业质量的提升, 就业质量的提升途径应当从我们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完善。唯有如此, 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才会有效提升。

摘要:法学本科生的就业质量反映了法学本科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及社会对法学本科教育的评价。本文基于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探寻法学本科生就业质量偏低的原因, 通过理论探讨提出符合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规律的就业质量提升途径, 包括转化法学教学模式、注重法学本科课程体系实践性倾向、加强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技能专业化指导三个方面。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国福丽.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的证据[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2011.1.

[2]麦克斯研究院.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

法学硕士毕业论文 第9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法学教育规模空前发展, 全国设立法学院系的数量在改革开放30年后增长了100多倍,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报告, 2009~2011年连续三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专业门类是法学, 其中2011届为86.8%, 低于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率 (90.2%) 。这是否意味着我国法律人才过剩, 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已处于饱和状态?并非如此, 我国法治建设刚刚起步, 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法律人才, 尤其是处理涉外法律事务、具有金融、证券、海商等学科综合知识的法律人才紧缺。中西部地区法律人才缺口很大, 每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都提到, 法院、检察院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 中西部地区基层法院、检察院人才流失严重, 法官、检察官队伍出现断层。2010年底, 我国律师人数达20.4万, 但人均拥有律师的数量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 而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 中西部地区律师严重短缺。因此,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实质是结构性失业, 是由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构不一致造成失业, 并非法律人才的绝对过剩。

二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分析

1. 法律职业要求高

大多数法学本科毕业生的理想职业是法官、检察官和律师, 但随着公务员招考条件提高, 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可选的职位越来越少。报考法官、检察官预备人选的前提条件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大中城市法官预备人选要求具有硕研及以上学历。检察院、司法局、城管等不少单位的职位招考还要求具有两年及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 律师行业竞争“白热化”, 律师职业对人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至少经历三到五年的艰苦打拼。许多毕业生, 尤其是女生, 即使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但对在高消费、人才云集的城市从事律师职业望而却步。要想在大中型企业从事法务工作, 除了扎实的法律功底, 还需具有财税、票据、贸易等与所在企业业务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刚毕业的法学本科生难以胜任。法律职业“门槛高”, 条件苛刻, 将大部分应届法学本科毕业生挡在就业大门之外。

2. 高校培养法学本科人才的层次低

改革开放后, 国家在短时间内需要大批从事立法、司法、执法及管理社会事务的法律人才。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 各类高校纷纷设置法学院系, 许多院校在办学之初, 由思政、哲学教师授课, 一人承担几门专业课, 边教边学。受经济利益驱使创办法学专业、大批量招生的院校, 存在生源质量降低、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对于许多高校而言, 四年时间 (除去大半年时间找工作, 实际不足四年) 完成法律职业教育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障碍, 包括师资力量、学生学习能力、课程设置、时间安排等。有些高校探索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但短时间内速成、压缩式地传授跨学科知识, 效果并不理想, 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大批量培养的法学本科毕业生普遍存在法律职业技能不足、综合素质低等问题, 导致法学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大量积压”。

3. 法学本科毕业生对职业期望高

大部分法科生希望在毕业后能从事法律职业, 或与法律相关的工作, 获得公务员或事业人员编制, 有稳定的收入和良好的待遇, 这是学生选读法学专业的主要原因。为此, 许多毕业生放弃其他就业机会, 或者以从事其他工作为过渡, 多年坚持参加国家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机关单位事业编制考试, 而且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不愿到中西部基层单位, 直到成功为止。而教育部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截止时间是毕业生离校时 (七、八月份) , 统计的只是初次就业率, 对于大批准备打就业“持久战”的法学本科毕业生来说, 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其就业情况。麦可思研究院报告的一项数据显示, 2008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法学 (44%) , 高于全国水平 (40%) 。例如, 2008届法学专业门类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56%, 比毕业半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 这可能是因为有更多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在三年内通过了司法考试, 获得了从事与法学相关工作的资格。这一数据客观地反映了法学本科毕业生对职业的追求和就业情况。

三解决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1. 法学本科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背景下, 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一直存在争议,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法学本科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法学本科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人才。若将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通识教育, 无异于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 大批量培养低综合素质、低法律技能的学生, 造成“学法之人如过江之鲫, 法律文凭贱如粪土”的结果。由于高校没有给大学生提供充分的法律职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资源, 法学本科生不得不在毕业后一年、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在社会上锻炼和积累, 才能进入法律职业队伍。少数大学生在毕业时幸运地成为法官、检察官预备人选, 但也需要经过三至四年时间学习和实践才能胜任工作, 这是法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在现行高等教育模式下, 四年时间培养法律职业人才难以实现, 应采取五年期限的标准学制, 可借鉴英国法学教育模式, 将法学本科教育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基础教育阶段 (前三年) , 讲授法律基本原理和人文、经济、社会学等学科基础知识, 暑假期间安排认识实习和社会实践,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接着是职业训练阶段 (第四年) , 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合作, 开设法律技能培训课程, 传授辩论技巧、协商与调解技巧等,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诉讼与调解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能力。最后是综合实习阶段 (第五年) , 学生到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实习, 熟悉法律业务和法律文件。通过改革法学本科教育模式, 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对接。

2. 培养和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003年, 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 明确将毕业生就业率与招生计划挂钩, 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 区分情况, 原则上要减少招生、控制招生或调减增幅。毕业生就业率是高校办学规模、专业及学位点设置、教学质量、领导政绩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评定依据。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 重点放在如何促进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 忽略了职业规划的指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课采用大班制上课, 授课教师主要是院 (系) 书记、辅导员, 大多讲理论和政策, 促签约。其实, 专业课教师更了解本专业的就业特点和职业发展规划, 能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建设性意见。法学专业的就业面相当广泛, 除了报考机关单位公务员、从事律师职业外, 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等单位招聘法务人员;公、检、法机关、司法局、劳动与社保局、民政局、工商、税务、城管、新闻媒体等部门招聘事业编制、合同工的职员;大学生村官招考;社区工作者招聘等, 都面向法学专业毕业生。而且, 这些单位招考并不同时进行, 毕业生可报考多个单位。法学本科毕业生还可以从事文秘、人力资源、物业管理等工作, 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样派得上用场。

就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大一开始,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选择未来的职业方向, 确定奋斗目标, 制定职业规划, 督促学生为实现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实行导师制, 在学生入校时就安排专业课教师带几名学生, 负责指导他们的学习方向和就业规划, 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就业信息;还可以与大中型企业合作, 选拔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与企业老总建立师徒关系, 由企业老总一对一地传授职业经验, 培养就业能力。实践证明, 这些毕业生往往容易在大中型企业找到合作的工作或实现自主创业, 顺利走向社会。

3. 实现各类高校法学专业的整合与撤并

高校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职业人才需具备一支既能胜任高校教学科研工作, 又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师资队伍;学生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目前, 我国各类高校法学本科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招生规模大小不等, 有必要进行整合与撤并。确定设有法学专业硕士点的高校法学院 (系) 维持现有的办学规模, 不设有法学专业硕士点的院校停止法学专业的办学, 原有的任课教师可以转岗、改行或调到其他院校工作。例如, 独立学院的法学教师调到本部法学院工作。这一改革措施牵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 推行难度大, 但却是整合法学本科教育资源, 提升高校法学专业办学水平的有力举措, 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4. 改革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方法

教育部《意见》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评定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不能准确反映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反而引起各种负面效应, 包括就业率造假、教学质量和要求下降、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等。因此, 应改革现行不合理的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方法, 由高校委托教育部门指定的中介机构, 采取跟踪统计方式, 分阶段统计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毕业半年、一年、两年或更长时期的就业情况, 包括工作单位、岗位级别、薪酬待遇、用人单位评价等, 反馈给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高校据此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 合理设置法学专业课程, 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5. 鼓励法学本科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工作

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法律人才紧缺的情况短期内难以消除, 国家和地方政府已加大投入, 逐步解决。近年来, 随着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加快, 许多大学生志愿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工作。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 引导毕业生理性选择就业地区, 鼓励法学本科毕业生, 尤其是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学生, 报考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 讲明相关优惠政策。组织在校生到中西部地区开展法律援助, 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司法实践部门的交流与合作, 增进了解, 促使更多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基层单位工作, 缓解因法律人才分布不平衡产生的就业压力。

总之, 提高法学本科教育水平, 培养高素质法律职业人才, 有效解决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实现法律人才的供需平衡, 可以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需要教育部、高校、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的协调与配合。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模式改革至关重要, 培养的法律职业人才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有助于推动我国法治建设进程, 才能促进法学本科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摘要: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结构性失业, 并非法律人才的绝对过剩。因此, 需分析原因, 找出症结所在, 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以促进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就业难,法学本科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冀祥德.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展望[A].李林.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 (2009) [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江国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J].河北法学, 2012 (4)

[3]曲宗琴、许琳婕.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24)

[4]朱立恒.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改革论纲[J].法学杂志, 2010 (5)

在浙江大学法学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第10篇

朕私下想, 诸位书生必是极好的。众爱卿均是高帅富, 众爱妃均是白富美。但是, 请你们记住:事业有成的、当领导的, 往往都是矮矬穷———我们的领导除外。因为, 法律只评价客观行为, 而不关心主体形象。最后一刻, 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浙大精神和之江印象, 好不好?

竺校长曾经问过两个问题, “到浙大来干什么, 将来毕业要做什么样的人”。你们说, 到浙大来混, 将来要做一个混混。但是, 浙大毕业生不能做个小混混, 要做个敢爱、敢恨、敢裸奔的文艺混混。潘靓超同学有这样的气质———身材那么差还敢光着出来混。他的行为, 充分的阐释了浙大的草根精神。记着, 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混……要不然, 竺校长会去找你商量的, 老校长可伤不起啊。

紫金港、西溪、玉泉、之江、华家池, 浙江大学每一个校区都带着水字, 浙江二字一半是水, 所以, 浙江大学是中国最水的大学, 但是, 我们的毕业生绝对不能做水货, 我们今天不能做富二代, 我们也不要去当屌丝。

事实上, 浙大绝对不是水校, 在各大排行榜中, 我们常年排第三。在江湖, 人称小三。这种小三精神, 也是浙大人特有的人生哲学:只做不说, 明知没地位, 坚信有机会。而且, 在武书连的流行排行榜中, 浙大已经排第一。至于你们信不信, 我反正是信了。

其实, 第三还是第一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浙大从来没有二过。但是, 即使有一天浙大二了, 我们也会死心塌地地爱她, 这就是母校。

紫金港校区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大一的女生数量多, 质量好。

玉泉校区是一个来了还想再来的地方———工科猥琐男钱多人傻好管理。

之江呢, 山高、林密、路远, 是一个来了, 想走都走不了的地方。虽然有Y5公交车, 却像你们的校园爱情一样, 总也等不来, 即使来了, 也到不了终点, 总得中途换车, 而且不止换一次。

之江校区是猫的世界, 光华法学院的院徽吉祥物应该是光华猫。我们的领导也可以称为猫王。但是, 浙大校徽的标志是求是鹰, 所以, 我们心中, 法学院的院徽应当是———猫头鹰。法学院的毕业生因此应当有猫头鹰的气质:黑夜给了你们黑色的眼睛, 我们却要用它寻找光明。当然, 猫头鹰精神还有另外一种———能走猫步, 能干鸟事。

大学有监狱相同之处, 进来的时候, 要学习做人, 出去的时候, 要好好做人。你们经历了三年, 两年的有期徒刑, 有的人是打着游戏度过的, 有的人是打着kiss度过的, 有的人是打着酱油度过的, 不管你们曾经打过什么, 你们统统刑满释放。出去后, 要记得, 得人品者得天下, 要以德服人。最后, 请让我以老师的名义说声:真的爱你。

法学硕士毕业论文 第11篇

关键词:翻译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来源,理论视角

一、引言

200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了翻译硕士,并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为目标。翻译硕士教育发展迅速,由刚开始的15所高校到现在接近160所高校都有MTI学位的培养资格,而且每年都在扩招学生。比如山东科技大学,最多招生达到150名。虽然MTI教育获得很大发展,但随之出现很多问题,就如毕业论文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最新一年的MTI论文,指出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写作建议。

二、MTI论文选材分析

翻译硕士论文主要是以翻译实践、翻译实习为主,对于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加以对应的理论指导,最终形成翻译报告,也就是毕业论文。论文内容的质量和前期所选的翻译材料或所做的实践息息相关,因此选材和选理论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笔者对山东科技大学2016届翻译硕士毕业论文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50篇毕业论文中,只有两篇文学文本,一篇研究儿童文学Adventures of a Silly Wolf。另一篇是节选于一本小说The Woman I Wanted to Be。其余的都是非文学翻译文本,其中选材涉及较多的是商务文本和科技文本。商务文本包括公司章程,其中有一篇叫Translation Report of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ABC Co.Ltd,此篇论文是研究中国农业银行的公司章程。科技文本包括使用说明书、安装手册等,比如Translation Report on installation Manual of Kamewa Waterjets,卡米瓦喷水推进器安装手册。此外,还有教育类,如Translation Report on All in the Same Boats。———Native and Nonnative English Speaking Teacher’s Emerging Selves in a US MATESOL Program;影视类,如A C-E Translation Report of the Biggest Loser China———A Planning Case of Jiangsu TV;学术论文、经济类、旅游类文本。

从结果看,有一些选题比较新颖,比如Translation Report on Science,Technology,Innovation and IP in India:New Directions and Prospects.这篇论文研究的是印度的科技,创新及知识产权,这个创新领域是比较新的。欧美国家最近在研究创新体系,中国也一直追求创新,这篇论文可以将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传播给中国,取长补短。但有一些论文选材老旧,比如上文提到的黄岛区政府工作报告,像政府工作报告这一类的文本出现太频繁,这种论文会让人产生视觉上的乏味,而且政府工作报告比较官方正式,一般有专门的翻译,而且会有很多人去翻译政府工,难免网上会出现译文。

这些文本的来源渠道很多,有一些是从网络上,如Translation Report on the Huangdao District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n 2016,it was delivered at the Fourth Session of the First Huangdao District People’s Congress on the Huangdao Government Website.有一些是公司任务,比如Technical Proposal for the Fuel Logistics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这篇论文就是来源于公司翻译任务,主要研究燃料物流调度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然而大部分都是摘选书中的一部分,如Translation Report on the Impact of Low Carbon Economy on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and China’s Response节选于一本书The Impact of Low Carbon Economy on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and China’s Response.据统计,60%来源于书籍,10%来源于网站网页。

三、MTI论文理论视角分析

材料的翻译和分析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但理论并不是随便强加到材料上,要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理论指导。经过研究分析,山东科技大学MTI论文中采用的理论大多是目的论和功能对等理论,具体如下表所示:

上图显示,在50篇论文中,仅有六种理论,目的论和功能理论占的比重过大,有两篇甚至直接使用翻译策略,而没有理论指导。

目的论视角下分析的论文:A Translation Report on No.6 Expansion Project Risk Assessment;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实用介绍;A C-E Translation Report of the Biggest Loser China—A Planning Case of Jiangsu TV,等等。目的论使用过于频繁,并不新颖。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分析的论文:Translation Report of China Construction Bank’s Core Competitiveness Improvement;A Report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of Renal Failure in Cats and Dogs:Veterinary,等等。

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分析的论文:A Report on Translation of Hig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A Report on C-E Translation of the Commissioning Manual of Draught Fan Online;Translation Report of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f ABC Co,LTD.

交际理论视角下分析的论文:Translation Practice Report of Building a 21st Century Immigration System;A Translation Report on Reducing Behavior Problem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虽然这些理论可以用于某些类型文本的指导,但是众多学生都使用同一理论,就会产生视觉和听觉疲劳,目的论和功能对等理论使用得太过频繁,不只是在所调查的大学里,其他翻译硕士论文中这两种理论也使用频繁,因此以后的翻译硕士研究生选择理论时尽量避开这两种理论。此外,有些学生将理论和实践分离开来,分析材料时强行将理论和材料靠拢,两者没有相结合。

四、MTI论文写作建议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和老师的指导,针对翻译硕士论文写作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选择的材料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否则翻译工作没有价值。比如有些学生翻译国内某某中学的招生计划,但是这个中学并不招收国外学生,没有翻译价值的。也有一些翻译国外学术论文,如果时间比较久远,对于现在国内的相关情况就失去了指导意义,翻译也是没有价值的。其次,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前人没有研究过的领域才更具有研究价值。有些领域已经做过大量翻译研究,比如公司章程,政府工作报告,各个专业的学术论文。但是如果有新的研究视角的话则可以给予它新的生命。再次,材料要避开高大上的文本,比如某某知名汽车的说明书,这种知名公司的材料在网上肯定存在很多译文,而且他们公司本身会有专门的翻译。

选择理论要选择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且用于分析所选的文本。这就要求翻译硕士研究生平时要积累翻译理论,不能只注重翻译实践的练习而忽视理论的学习。只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是科学的成果。翻译理论并不是只有目的论和功能对等理论,还有很多可用的理论,比如语用与翻译、翻译美学、生态翻译理论,等等。如果材料比较新颖,那么可以使用较熟悉的理论加以分析,如果材料比较老旧,那么选择新颖的理论,总之要保证两者的结合是无人研究过的。

五、结语

翻译硕士论文的质量代表了翻译硕士教育,本文分析的问题不容忽视。翻译材料和理论视角的选择对于整篇论文的写作有重大的关联,因此,翻译硕士研究生要重视材料的积累,选择自己既新颖又感兴趣的文本,并且阅读大量理论书籍,选择合适的理论进行指导。

参考文献

上一篇:退变性腰椎疾患下一篇:元认知学习能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