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背景文化管理

2024-09-04

社会背景文化管理(精选11篇)

社会背景文化管理 第1篇

一、日本对外来语进行吸收的原因

日语吸收外来语词汇的数量非常多, 速度十分快, 而且涉及面十分广泛, 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 日本密切关注着世界上文化、经济以及政治等方面的事物。而且在文化传播的技术方面进步十分大, 出现了各种传播媒介, 日本人想要探索更丰富的世界, 在地域上已经无法束缚他们了, 传播媒介的兴起扩展了他们探索世界的途径, 让他们消除时空的阻隔, 对于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样外来语才能快速广泛地进入日语中, 外来语加入增加了日语词汇数量, 丰富了日语的内容与意义, 将外族文化体现出来。

(一) 崇尚外族文化的心理

一个民族如果进行长时间封闭, 在开放后对于世界的好奇比较容易转化为崇外心理, 使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就是这种心理的表现。现如今, 日本经济增长十分迅速, 对外交流也更加普遍, 思想领域也日益活跃。新生事物逐渐流入日本, 外来语也不断的增多。尤其是年轻人, 他们自身没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蕴, 而且在成长阶段, 对外界的新鲜事的兴趣比较大, 追求时尚与自由, 根据自身求变以及求新的心理特点, 对刺激的新鲜事物能够欣然接受, 外来语所形成的新兴词汇能够很快成为年轻人口头上所说的流行词汇, 推动了外来语的发展以及传播。[1]

(二) 文化的交流以及传播

文化的传播以及交流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载体与媒介以及传播民族文化的工具就是语言。日语外来语外部原因的形成就是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不同。尤其是被外国所影响发生变革时, 大量吸收对外国的产品、思想以及制度等这些词语的表达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样就使很多外来语产生, 如今这个时代的知识十分丰富, 国际信息的交流逐渐加深, 日本民族对于那些自身没有的文化以及与自己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充满了关切以及好奇。由于深入了解了其他的民族文化, 一些代表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艺术、文化以及社会等词语与日语逐渐进行融合。

(三) 民族的接触以及交往

每一个民族或者国家都不是孤立存在于世界中的, 国与国的交往十分必然, 任意一种语言都不是完全封闭的状态。日语要与其他民族语言进行互市贸易, 吸收新词汇的成员, 使得日语词汇的系统更加丰富, 这样才能促进日语的发展进步。因为交际的需要, 语言十分重要, 尤其是现在如今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中, 便利的交通, 快速的信息交流, 促进了民族的发展。在交往中吸收其他民族优势, 推动自身的发展进步, 日语的发展壮大正是由于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吸收外来语形成的。[2]

(四) 社会的发展以及进步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社会要求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 社会需要人才具有一定知识储备, 因此, 人们更希望自己学富五车、见多识广, 不断使知识信息得到更新。在追求知识时, 人们逐渐吸收接受外来语带来的新观念以及新事物, 所以, 人们要对自己不了熟悉的新信息主动的接纳。外来语大量出现在日语中得益于追求多元化的知识, 人们频繁使用的都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外来语。这部分外来语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到日语中。

二、在日语中外来语的体现

国家之间语言相结合的表现就是外来语, 这是国与国、地区以及地区之间不断进行交流与发展的结果。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语言都有外来语, 外来语不仅使语言内容更加丰富, 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对于日本来说, 它的语言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了日语、外来语以及汉语等许多内容, 这种语言特征也是其独特的语言特色, 与日本的发展有关系。目前, 社会的不断发展, 日本的发展方向趋近于国际化, 所以, 随着日本的进步与发展, 日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使得在日语中外来语越来越多, 影响着日语的使用。根据目前日语的发展状况来说, 日语内容的八分之一左右都是外来语, 在人们日常的交流中使用率很高, 人们应用的十分广泛, 而且因为外来语的表现形式比较特殊而且内容生动, 日本的年轻人很喜欢, 通过网络的传播, 在日本外来语迅速普及, 不仅频繁应用在民间的交流中, 而且在大型媒体杂志或者报纸上也很常见, 是新的流行趋势。在日本, 外来语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 发展空间充足,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在日本外来语的使用情况, 发现日本人民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与了解外来语的使用, 使得在生活中外来语的使用不断增加, 而且日本人们也深受外来语的影响。如今日本外来语广泛被使用, 阅读日本杂志或者打开日本的网页都能够看见大量外来语, 在21 世纪以后, 这种情况更加随处可见, 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有渗透, 比如说购物要去超市, 超市就是スーパー, 和朋友去聚会, 聚会就是パーティー, 坐公交车上班, 公交车就是バス, 用电脑玩游戏, 电脑就是パソコン等等。如今, 日本人在生活中已经不能脱离外来语了。[3]

三、日本外来语在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发展

日本民族不仅吸收了西方的外来语, 还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制度、思想意识、文化技术以及先进科学, 一方面, 推动了日语的大力发展, 促进了日本社会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 日本经济的发展也大量增加了外来语。八十年代日本成为了经济大国, 由于国家化的冲击, 日本和国际的交流愈发频繁, 使得许多外来语出现。在二战以后, 西方文化在日本推行, 使得日本的社会观念以及社会发展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日本为了将经济发展起来, 创造了英语外来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日本工业的生产较多的应用了外国先进的技术, 日本将外国的尖端设备以及先进技术大量引进, 英语以及其他语言也随之一起来到日本。根据经济发展需求, 日本从欧美将先进的技术设备引进到本国中, 而且对于国际文化交流也持积极的态度, 这些都与语言以及文字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新技术名词以及新词汇, 日本根据其词源语种将新词汇以及名词的发音创造出来, 再标注读音, 变成日语外来语, 有利于国民阅读的吸收。而且, 日本还将先进高超的生产技术引进过来, 只有通过文字表达才能够使技术的引进得以实现, 外来语得以产生正是由于适应了日本经济基础的发展, 因此, 由于日本经济的发展, 外来语才得以盛行, 而且外来语的盛行也推动了日本的经济发展, 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结束语:

由于外来语在日本的产生以及发展, 日本自身的科学技术、艺术以及文化与欧美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艺术以及文化相融合。而且, 日本经济发展迅速, 日本的文化具有开放性, 日本人对于西方的崇拜以及虚荣的心理, 使日语外来语发展的脚步加快。西方比较先进的事物使日本传统的文化成分得以改善, 推动了日本社会文化的进步, 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 由于使用外来语, 使得日本成为了世界中先进的国家。[4]

摘要:日本人在接触世界上各国人民的过程中, 吸收了各国的语言, 并且使这些语言日语化, 最后就形成了外来语, 广泛使用在交际以及日常生活中, 大多数人认为的外来语是吸收欧美各国的词语, 吸收中国的词语也是外来语。语言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工具以及文化的载体, 语言的变化随着社会的需要而发展变化, 也就会说时代进步, 语言就会发生变化。而且社会的发展变化也体现在语言中, 特别是日语外来语的体现十分明显。外来语不仅是吸收了其他国家的语言, 还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文化。日本外来语并不是巧合的语言现象, 它是社会发展的文化现象, 与社会以及文化息息相关, 所以, 日本外来语与日本的文化关系非常密切。日本一直都好奇以及崇拜外来文化, 所以, 吸收了世界各国大量的优秀文化, 在科学技术、日常生活等许多领域都借鉴以及学习了外国的制度以及思想, 也带来了相关的语言词汇输入, 大量增加了外来语, 并且在日语中广泛使用。外来语不仅影响了日本人的语言生活, 还影响了民族生活、文化以及社会。外来语在现代日语中非常丰富, 这也体现了日本对外国文化进行吸收的态度十分积极。

关键词:日语,外来语,社会文化背景

参考文献

[1]杨红丽.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佟艳双.浅谈日语中的外来语[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04:99.

[3]李惠清.日语外来语与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 2010, 01:93-94+97.

社会背景文化管理 第2篇

萧山区义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姓名:王国翔

摘 要:孝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孝义文化一直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特点。本文从孝义文化的定义和内容入手,以义桥镇为对象,分析了孝义文化的开展情况,最后提出了和谐社会背景下,以社区教育为载体,继承和发扬孝义文化的建议。关键词:和谐社会; 社区; 孝义文化; 建议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孝”、“义”是最重要的伦理规范与道德传统,它们在传统道德规范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评判人德行的标准。某种意义上而言,传统的中国文化可以称为孝与义的文化;而传统的中国社会,也是奠定于孝义之上的社会。因此,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孝义文化,对之进行继承与发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历史的车轮来到清朝,政治上的集权专制与传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之相应的,社会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的孝义文化在这一时期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特点。以往学术界对孝义文化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孝文化的含义及演变,孝道的起源或者各个朝代孝义文化的发展特点,而对于清代孝义文化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专门的研究。因此,本文的重点是从义桥“渔浦文化”中的孝义表现方面来进行讨论,力图对孝义文化在清代的发展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同时希望能够为义桥“渔浦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探讨。

一、孝义文化中“孝”与“义”的含义及其内容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伦理类型文化,而“孝”作为中华传统伦理的核心观念,是中国古代社会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遵循的一项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规范。由于这种血亲观念融入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因而历代统治者为稳固政权、安定社会秩序,都大力的倡导孝行。随着封建文化的长期发展,“孝”、“义”观念也经历了不断的演变。由于沿革之久,精华与糟粕并存,因而有必要对“孝”、“义”观念的含义进行探本溯源、加以梳理。亦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一)“孝”与“义”的含义

从文字角度看,“孝”的初始含义较早解释“孝”的是东汉人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许慎认为“孝”,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这个解释是以“孝”的小篆体字形为依据的。据此,现代多数人将“孝” 1的涵义简单的理解为“善事父母为孝”。然而,我们所知“孝”的含义并不仅仅指“善事父母”,其含义是随着历史的演进,而不断丰富完善的。孔子孝道思想中的《孝经》把孝看作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是评价人们一切行为的准绳,认为“孝”是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慈”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1]。

“义”与“孝”是紧密相关的观念。亦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范畴。“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是“从羊,从我”的“己之威仪也”。可见,“义”首先被解释为礼仪、容止,《周礼·春官·肆师》郑玄注:“郑司农云:古者仪但为义,今时所谓义者为谊。”同时“义”又被解释为适宜、合理,《易·乾》:“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适宜、合理可以指一切事物,但是在先秦时期“义”主要还是指道德上的“合宜”如《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这里的尊贤之义就是道德上的“正当”。“从羊,从我,己之威仪”也就是指,以自己的力量保卫那些美善吉祥的事物,在言行举动、德行人品等方面,都表现出尊严和威望,成为他人学习的道德榜样。

(二)孝义文化所包含的内容

历史上坚持过去汉民族王朝“以孝治天下”的儒家思想来治理国家。比如,明王朝大力旌表孝义、倡导孝行,一度出现“其事亲尽孝,或万里寻亲,或三年庐墓,或闻丧殒命,或负骨还乡者,其同居敦睦者,其输财助官振济者”等多种孝子孝女的事迹,都被《明史·孝义传》记载,事虽百端,情形各异,但按性质以类相从,如今的孝义文化概括为以下表现:

1、事亲至孝

事亲至孝是要求尽心竭力的奉养父母。同时这又决不意味着仅仅使父母吃饱喝足穿暖,而是应该在奉养的过程中,贯之以“敬”的精神,即一种完全无私的奉献和尊敬。孔子云:“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养老是最基本的,尊老是必要的。养老、尊老的同时达到父母的心情愉快。这即为古代贤哲所要求的程度[2]。如今出现很多尊老、养老的孝子、孝女典范。在一些宣传媒体中都列举了孝子、孝女的事迹。

2、累代同居

中国的家庭关系,也从简单的个体家庭关系发展到具有复杂关系的大家族。如今,“累代同居”作为养老、尊老的高级形式,受到大家的高度重视。在道德观念下,人们已经将孝义的行为扩大到个人的修为和遵纪守法、积善的高度上来,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其能世代年共居,得到社会的普遍尊敬是有其原因的。

3、亲丧之礼

亲丧之礼强调对父母的孝道不仅体现在奉养、敬养,更体现在对已故父母或祖宗的追孝。追孝是对再世父母之孝的延伸和扩大。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如今特别重视对父母的葬礼,父母死后要进行隆重的祭祀;“礼”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4-235

[2] 周振鹤.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53-45

5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3]。民俗中对在父母丧葬中守丧、复古还乡、闻丧殒命行为是大力表彰的,认为是一种“孝悌”行为,这些行为虽然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的“孝心”,但是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久葬厚丧”之风的形成。

4、万里寻亲、为父母殉难者

为父母殉难虽然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一种“愚孝”行为,但是在过去却也被认为是一种“孝行”。如“陆尚质者,山阴人。父渡江遇风,飘舟将入海。尚质自崖见之,即跃入涛中,欲挽舟近岸。父舟获济,而尚质竟溺死。里人呼其处为陆郎渡。”[4]在此,且不评价此人的做法有多么愚昧,但是,可以看出他对父亲的那种孝道,在当时是值得称赞的。

综上四点,我们清晰地看出从古至今的孝行、义举的记述相比是非常全面的,基本概括了“孝”、“义”这两个儒家基本伦理道德的所有表现形式。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整个社会对这些行为都给予大力的表彰。另外还对部分“愚孝”行为进行了劝戒,对于我们后人的行为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出,孝义文化中孝义类型丰富,民间孝义之风浓厚,一定与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大力提倡有密切的关联。

二、义桥镇农村社区的“孝义文化”分析

(一)义桥镇基本情况

义桥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塘江与浦阳江、富春江三江汇合处,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历史古镇。北濒富春江与杭州市西湖区隔江相望,东与闻堰镇、蜀山街道、临浦镇接壤,南与戴村镇为邻,西依云峰山与富阳市相连,为三市区交界之地。镇区距杭州市中心、萧山区中心各为15公里,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20公里,杭州绕城南线、钱江五桥横穿全镇并设有互通立交,交通便捷。全镇面积58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22个行政村。经济企业发展迅速,地方特产以及民俗风情丰富。

义桥镇社区文化丰富,义桥“渔浦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和创新,正在不断发扬广大。而“孝义文化”自古就是“渔浦文化”的重要根基和核心内容,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动天下的故事在舜时期就已盛行。今天,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不断地鞭策自己和教育下一代,“追孝”、“奉亲”、“立身”、“孝行”,要将“孝义文化”秉承、连续,为义桥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发展呈现新的力量。

(二)义桥镇的“孝义文化”工作开展现状

历史的发展与积淀,使“渔浦文化”成为义桥人民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在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过程中,就是这种文化力,不断支撑和推动着义桥的发展,形成了义桥深具内涵的文化品质。这种文化品质不是单一的,也不是抽象的,而是经过历史沉淀,充分展示地区个性特征的。[3] 骆承烈.中国古代孝道资料选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189-190

[4] 谢幼伟.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46:346-348

今天,义桥镇提出生活品质之镇的打造,涵盖面较广,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硬件建设,更包含了像文化品质这样的软件建设,只有文化品质提高了,生活品质之镇才是全面的、和谐的。而渔浦文化就是义桥文化品质之镇中最具代表性、最精髓的内容。传承历史,弘扬渔浦文化是义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这种传承和弘扬不是简单意义的继承,而是与新时代的思想理念相一致,与义桥现实的发展相一致,与时俱进。从文化的视角,义桥镇把渔浦文化的本质概括为“一包四重”。“一包”即包容的文化;“四重”即重商道的文化,重诚义的文化,重孝义的文化,重学业的文化。孝义文化在中国农村传承了几千年,更多地被我们理解为传统的“忠义孝道”,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所倡导的“孝义”在内涵上与传统有着质的区别。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应该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正义的气节和尊老爱幼的美德。

为了更好的以“渔浦文化”为载体,在义桥镇弘扬“孝义文化”,义桥镇在政府和社区管理工作中的目标是以下四点:一是突出渔浦传统孝义文化精神,以“渔浦文化”为载体,将义桥打造成文化名镇,带动义桥其它产业的发展,提升义桥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倡导“孝义文化”是关注民生之举,也是展示义桥“品质之镇“的魅力。三是着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内在涵义,新农村的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生活环境的变化,更应注重农民素质和文化程度的提高。四是以孝义文化为启发,进一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在工作的开展中,义桥镇以四个基本目标为准绳和立足点,在政府和社区管理工作中主要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成立“一镇一品”领导小组,组长由镇主管领导兼任,镇社区教育中心全面负责主体工作。对下属各部门领导要加强民生意识教育,确保各部门领导重视民生工程,全力支持开展各项民生工作。二是以科研成果为支撑,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开展“传承渔浦文化 打造品质义桥”的品牌建设。三是巩固经费保障体系,鼓励各行政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加强市民孝义教育,以中华传统节日为载体,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对各民生基建设施给与经费资助,并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合理使用。四是实行制度保障,采用“责任制”和“激励制”相结合的形式在全镇范围开展孝义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三、和谐社会背景下以社区教育为载体继承和发扬孝义文化的建议

(一)社区文化树立孝道观念

社区文化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社区文化的建设,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引导居民形成科学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树立良好的社区道德风尚。各种社区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社区文化可以促进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成为连接人与人、社区与社区的纽带。现代城市社区人际交往日趋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却日渐增多,尤其是在城市化浪潮掀起以后,不少人由农村居民变成了城市居民,可是思想上的转变却没能跟上身份转变的速度。社区文化的建设正好为社区居民的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培育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有助于帮助他

们尽快完成由村民向居民的转变的纽带。社区内的所有教育、文化、娱乐场所,包括学校、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广场、公园、书报亭等,都应当成为宣传民主法制、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载体,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场地上的帮助。应当针对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及社区居民精神上的需求,开展一系列文化娱乐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进来,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各项活动之中,寓教于乐,是居民群众在活动中受到教育,这既减少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阻力,有提高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义桥镇根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始培育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社区可以根据需要成立专门的指导小组,从家庭的孝义、公众的孝义、社会的孝义三个方面来展示孝义文化的丰厚内涵,衬托出孝义文化是一种大孝大义,是符合时代需求、社会需求的大众文化。

(二)运用活动倡导孝义行为

活动载体在很多时候是与文化载体联系在一起的,许多社区活动就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的建设通常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社区活动来进行的,而社区活动也大多是为了达到培育积极的社区文化这一目的而设计展开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丰富了社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由于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也易于吸引群众的参加,减少了群众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排斥心理。在社区活动中坚持正确的社区文化导向,把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同健康有益的群众文化活动紧密结合,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在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要的同时,又宣传了科学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在活动过程中,达到让群众自我教育的目的,促使社区群众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根本上提升群众思想认识水平,建设诚信友爱的和谐人际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实现社区和谐。

开展多种社区活动在使活参加者受到教育、受到熏陶的同时,参与者本身在活动中收获的知识、快乐等等又在感染和教育者其他更多的社区居民,他们通过亲身的经历向更多的人示范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传递着文明礼让的社区新风,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成为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社区活动的内容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通过“好邻居”、“文明家庭”、“见义勇为”、“好媳妇”等评比活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可以在市民中间进行“孝行”工程的问卷调查;可以对广大市民开展《民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制教育;可以对韩小琴、施满英等孝义人物进行采访、宣传;可以加强一些孝义文化遗址的教化和昭示,如节孝承恩坊、赵家坞孝思堂等;可以在群众中间收集孝艺佳作,开发一些孝中商机,等等。此外,还要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孝义教育要从小抓起,学校要利用“教师节”、“母亲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载体,加强对孩子的循循善诱,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烙下“百善孝为先”的为人理念。对孩子的教育事关孝义文化的不断累积,我们可以和实验学校、许贤初中、义桥二小、义桥中心幼儿园等兄弟单位联合,在学生中间开展一些孝义文化教育的主题活动,譬如对《孝经》、《三字经》等论孝古籍的正确审视、挖掘一些古今中外的敬孝习俗、了解古代孝名远扬的人物事迹、到

颐乐园观察老人们的生活状况、想对妈妈说的心里话或建议等。通过活动扎实有效的展开,以学生的亲身参与,来感受孝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利用好大众传媒宣传孝义文化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依赖电子类的传媒,尤其是年轻人,电视、电影、广播、网络正逐渐取代书籍和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据称,中国人均每日看电视时间在170分钟,也就是将近3个小时,很多人都保持着晚饭后看新闻联播的习惯,电视是思想政治工作很好的载体,新闻则是电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通过新闻报道和评论,引导大众对好人好事进行赞扬,号召大家学习,对坏人坏事的报道,则警醒众人提高警惕、引以为戒。当然新闻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否则其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将大打折扣。比如可以要利用萧山日报、萧山网、区社区教育网、镇广播电台等媒体做好孝义文化的宣传工作,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此外学校可以通过《渔浦学子—忠孝二十四篇》、市民孝行宣传画册等读物到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自我宣传,提高市民的孝义意识。同时,对外可以和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各兄弟学校相互交流,提升经验,获取更好的倡导方式。进一步可以利用省、市成校校长会议或论坛将交流范围扩大到萧山区外领域。

结 语: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类型是伦理文化,而“孝”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概念和核心观念,是中国古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人人知晓且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孝义”观念融入古代中国的各个层面,因而历代统治者为稳固政权、安定社会秩序,都大力倡导孝行。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的日益深入,构建城市和谐社区工作逐步为人们所重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在社区,要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其中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不能适应和谐社区建设的要求,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构建和谐社区的进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其在引导社区居民思想、和谐社区居民关系、培育社区和谐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34-235

周振鹤.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453-455

骆承烈.中国古代孝道资料选编[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189-190

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3篇

——丹尼尔·贝尔

弗兰西斯·培根在《新大西岛》一书中,描绘了一个与柏拉图的著作《蒂迈欧篇》中的大西岛完全不同的理想之国。新大西岛中的国王已不再是一位哲学家,而是从事研究活动的科学家。在培根设想的、不牢靠的本色列岛上,最重要的建筑物所罗门之宫已不是教堂,而是一个研究机构。

这幅美妙的图画,绝非仅仅张贴在幻想的神殿之上。近代科学肇始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迅速成长于宗教改革之后的英格兰。从此,科学发展的脚步再也没有停歇。今天,科学的巨大社会功能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科学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可能并现在成为一种新的“宗教”。然而,科学的发展呈现出巨大的不平衡性。当西方世界涌起一股反科学的思潮时,我们古老的民族,却正为科学的难于发展而苦恼。

罗伯特·金·默顿是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社会学理论(尤以其“中程理论”著称)、社会结构分析、科层制、参考群体理论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贡献,而他在科学社会学方面的建树,堪与其社会学理论上的成就比肩。他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是科学社会学这门学科的奠基作之一。它通过对十七世纪英国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所做的分析,试图回答科学给人们带来的一些令人苦恼的问题(尽管并非十全十美)。然而,更能令人回味并借鉴的是他的社会学分析方法,它为我们进行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借鉴。

十七世纪是令历史学家难忘的时代。这是人类迈向近代社会的新时期,宗教改革在维登贝格之火的照耀下席卷整个欧洲,人类第一次摆脱了“马尔萨斯循环”开始有能力向不断增加的人口提供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资本主义的幼苗在肥沃的土壤中茁壮成长,近代科学接过从意大利传来的火炬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飞奔。

具有很高科学史素养的社会学家默顿(科学史研究的奠基人乔治·萨顿是默顿的早期导师之一),当然不会忘记这是一个产生了牛顿、波义耳、胡克、哈维等天才的群星璀璨的科学时代。一六○○年,吉尔伯特的《磁石论》作为近代科学的第一部伟大著作在英国出版,“宣告了科学的近代更新”(《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17页,以下援引此书只注页码);英国皇家学会在一六六○年的诞生,标志着科学的社会建制化的开始;一六八七年牛顿的巨著《自然科学的哲学原理》出版,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一切在默顿看来,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偶然的发生,“更合乎情理的解释应该从各种社会学状况的结合中,从种种道德的、宗教的、美学的、经济的以及政治的条件的结合中去寻找,这种结合倾向于把该时代的天才们的注意力集聚在一些特定的探究领域。”(第7页)

于是,默顿找到了研究科学与社会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切入点。他以社会学家独特的洞察力认识到,“人们的职业兴趣转移的情况是随时代而异的。在一个社会里成为智力精英的兴趣中樞点的种种事业,在另一个社会里则很少受到注意。”(第13页)十七世纪英国科学群星的升起,恰恰暗示着这是社会精英的兴趣中心最明显地从其他领域转移到科学的时间和空间所在。“十七世纪的英国文明,为这样一种关于科学与技术中的兴趣的转移及兴趣中心的研究,提供了特别丰富的材料。”(第7页)然而,社会学家是绝不会轻易下结论的。列举几位科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立,不足以构成默顿立论的证据,仅仅是他提出假说的灵感源泉而已。他要通过经验的研究来证实他的假说。

在这里,默顿出色地运用了历史社会学的方法,对十七世纪——这个逝去的年代——当时人们的职业兴趣的分布和波动情况进行了一番“社会调查”。默顿选取英国的《国民传记辞典》为调查对象(这套辞典编纂范围甚广,在十七世纪部分大约每六千位二十四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就有一人程度不同地被提到),消去了编纂者的倾向,做出了反映出当时职业兴趣的分布和波动情况的统计表和曲线图。同时,默顿还对陆军和海军、艺术、教育、宗教、医学等职业兴趣的情况进行了统计。他选取德国人路德维希·达姆斯塔特主编的《科学技术史手册》为资料,对“科学产出率”的波动情况做了一番调查。通过这些定量分析,默顿给出了十七世纪英国职业兴趣转移的图景。这些统计结果同科学史家们普遍注意到的十七世纪下半叶英国科学发展速度大大加快的定性结论是一致的。但是,如果停留在这一步,那么默顿就只不过是用统计数字更加精确地证明了一个科学史实。问题的关键在于,究竟是什么社会文化因素刺激了对科学的兴趣的增长?在默顿看来,“自十七世纪中期以来,科学和技术日益争得了一份应得的注意力。科学再也不是一种游荡的运动,只是在不时的发现中找到支支吾吾的表现,科学已获得〔社会的〕认可并组织起来了。……所有这一切并不是自发生成的。……我们倘若要想发现科学的这种新表现出来的生命力,这种新赢得的声望的独特源泉,那就应该到那些文化价值中去寻找。”(第79页)于是,默顿首先将视点对准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清教主义伦理。

在人们的心目中,宗教是科学的死敌。火刑架上的布鲁诺和塞尔维特,罗马教廷宗教审判所中的伽利略,深深铭刻在历史学家的心中。自十九世纪以来,一些知识分子愤怒地谴责科学与宗教的对立,欢呼理性战胜迷信的胜利;而另一些学者则坚持认为科学与宗教之间本具有一种和谐的关系,历史上的冲突是无知的教会或教士干的蠢事。然而,社会学家对此的态度是超然的,他不为科学与宗教之间的炽烈战斗而激动,同样也不为寻求二者的和谐而费心。在默顿看来,“社会学家并不是信仰的卫道士,不论这信仰是宗教的还是科学的。当他已经揭示出凝结在宗教里的价值和支配着这些价值的表现的文化倾向中的思想感情时,当他已经确定出这种思想感情在何种程度上引导人们趋向或远离科学事业或对此根本毫无影响时,他的任务按照其最初纲领即告完成。”(第80页)其次,默顿认为,应该把宗教与神学区别开来,宗教伦理是指生活的态度和行为,而神学是关于宗教的系统思想或说教,前者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科学,而神学家们总是激烈地反对那些他们认为触犯教规的发现。再次,默顿还指出,某一价值观的主观定义与其客观效果往往是不同的,不能将宗教领袖本人的言论、态度和倾向同他所创建的学说所产生的效果混为一谈。由此,我们可以悟到默顿的社会学分析方法的独特之处。如果我们回首反顾一下近一两年的“文化热”,就会觉得默顿的这些观点仿佛就是针对我国的文化研究考而言的。我们的学者往往很少具体地探求文化价值对社会某一方面的影响而纠缠于对中西文化褒贬臧否的争执之中,往往很少研究现世的伦理价值体系,而热衷于把古代典籍中的只言片语指称为影响人们行为的“文化”,往往不去分析价值体系所产生的实在效果,而埋头阐释圣贤的警句。如果我们的文化研究者多一些社会学或人类学的素养,那么我们的文化讨论可能就不会停留在玄妙高深的空谈或者情绪激昂的亢奋之中。

为了拨开蒙在清教徒头上的一层层神学的面纱,默顿选取了理查德·巴克斯特的《基督教指南》(一八二五年版)为分析对象,此书的纲要写成于一六六四——一六六五年间,据认为这是一部最好地描述和表现了清教时代的精神思想的书。通过对这部《指南》的分析,默顿指出,清教主义的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颂扬上帝与社会功利主义。“‘颂扬上帝’是存在的目的和〔存在的〕一切”。(第86页)这是清教徒虔诚的信条。然而,类似的话早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中就已流行了,但十七世纪的清教主义却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和不同的侧重点。清教主义把赞颂上帝的重点引向一些能够造福于人类的活动,“公益服务是对上帝最伟大的服务”。这样,“一种社会功利主义就被确立为一条主要标准。”(第87页)

第二,禁欲主义或苦行主义。这基于加尔文教派的神学基础——先定说。它提倡人们通过在个人职业中的刻苦劳作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因为,“首先,这是颂扬上帝的一种方法,因为‘正是上帝召唤着你们去从事劳动。’其次,这是有助于公众福利的一种手段。第三,我们刻苦勤奋地劳动,就必然意味着少有闲暇和自由去屈服于那些在上帝眼里是那么可憎可恶但又包围着我们的、五花八门的诱惑。”(第89—90页)显然,这是一种世俗的或入世的禁欲主义,它要求人们参与世事,而不是离群索居、沉思冥想,逍遥于世外。

第三,理性主义。神佑理性是与入世的禁欲主义相联系的。在清教徒看来,理性之所以值得赞扬,有三点理由:一、只有人才有理性,这正是人之区别于禽兽,而理性则是上帝对人的恩赐;二、理性可以约束和控制那些作为“罪薮之首”的欲望,同时还可限制盲目崇拜;三、理性可以帮助人们欣赏上帝的杰作从而更加充分地赞颂上帝。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清教主义的理性主义与中世纪的理性主义的区别。因为“理性生活的觉醒开始于十一世纪,它的表现就是对神学问题的兴趣猛增,研究这些问题时也采用了新的方法。”(穆尔《基督教简史》,中译本,第182页。)这种新方法就体现在一切教义都可以诉诸逻辑而不必求助启示而得到证明。这种理性主义固然构成了经院哲学的精髓,但也为后来的哥白尼等人提出全新的自然观开辟了道路。而在清教徒眼中,“理性一词采取了一种新的含义:对经验材料的理性思考。”(第97页)这样,“与中世纪的理性主义相反,此时理性已被看作为从属和辅助于经验主义。”(第135页)

默顿还分析了清教对科学的刺激作用。这种刺激作用首先表现在清教伦理对科学活动的赞许上,因为“科学成就反映了上帝的辉煌”,科学成为“改善人类的物质条件的力量”。每当面对实际的责难时,“科学家便到清教教义中寻找动力、核准和权威等等”(第125页),声称自己的活动是为了“赞颂自然界的伟大创造者”,是为了“人类的安逸”。此外,在清教徒看来,没有什么活动比科学活动更需要不懈的劳作,因此孜孜不倦地挖掘大自然深藏的财富和探求大自然蕴含的规律,正是禁欲主义所赞许的行为。这些赞许并不仅仅体现在对科学的宽容上,而且体现在科学家的生活态度中。例如,波义耳把实验科学本身当做一种宗教事业,他还捐出大笔款项供翻译《圣经》之用;牛顿始终坚信自己的活动证明了上帝的伟大,他晚年则专注于神学的研究;培根,这位科学活动的宣传家,在其《学术的复兴》中干脆称科学活动的真正目的是“赞颂造物主和改善人类状况”。

其次,“在清教伦理中居十分显著位置的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也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实质。”(第135页)清教坚持经验主义,坚持实验,这同它把思辨视若游手好闲,同它厌弃经院哲学有密切的联系。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促进了实验的兴起,而整个近代科学正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的。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把默顿的分析归纳成这样的结论:清教主义与科学精神的相似(或相容),創造了尊重科学的气氛,“科学成为一种令人向往而不是令人讨厌的职业”(第102页),从而把社会的精英引导到科学事业上来,促进了科学活动的蓬勃兴旺。

然而,在默顿看来,这依然是一个假设,一个大胆的并且吸引人的假设。十分可贵的是,默顿从以下几个方面证明了这个假设:一、皇家学会中的清教主义者占多数。二、因夸美纽斯等人的提倡,英国大学中科学的课程和研究有了可观的增长。三、新教徒科学家在科学界中占优势地位。四、新教徒在新英格兰(美国)发展新科学。五、作为清教主义的对应物虔信主义对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所有这些,都证明了清教主义与科学技术兴趣的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正是通过上述精细的经验调查和理论分析,默顿得出了结论:“十七世纪英国的文化土壤对于科学的成长与传播是特别肥沃的。”(第357页)

默顿对十七世纪清教主义伦理和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这种兴趣主要缘自两方面:一方面它与马克斯·韦伯关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关系的著名著作有密切的联系。默顿在从事这项研究的过程中,曾经“逐字逐句阅读了韦伯的著作”(第18页)。韦伯固然没有论述清教与科学和技术有何关系,但是他提出,“下一步的任务应该是说明禁欲合理主义对社会实用伦理的内容,……进一步还应分析它同哲学及科学经验主义的发展、技术发展……的关系。”(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译本,第173页)这给了默顿以很大的启示。另一方面,默顿结论与流行的认为科学与宗教始终不睦的观点相左。由此,学术界对《十七世纪》一书的评论大多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这就会给读者以错误的印象,仿佛默顿是一位“文化决定论者”。

默顿对此深表不满。他在《十七世纪》一九七○年再版序言中强调,“那种把清教主义说成是在历史上不可或缺的过分简单化的说明,就仅仅提供出了一个绝妙的例子,说明滥用抽象(而不是具体)的荒谬。”(第20页)同时,默顿做了一个简单的“萨顿算术”,说明“本论文在有关经济和军事对科学研究范围的影响的假说方面所用的篇幅,略大于有关清教同科学对人们的吸引力的关系的假说。”(第10页)他提请人们注意把握此书的整体结构。

的确,默顿绝不是一位“文化决定论者”。他在《十七世纪》花了大量篇幅,将科学的发展同资本主义的兴起联系起来。这里有一个逻辑前提问题,即资本主义的兴起并非是所谓“工业革命”的产物。这一点在三十年代是不明确的,直至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才以其富于独创性的“所有权理论”证实了这一点,并阐述了资本主义的真正起源。(见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中文版,第99—117页)默顿当时意识到了这一点(尽管并非十分清楚),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迅猛发展提出了大量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吸引了科学家投身于发明活动之中,而且间接地刺激了对科学的需要。

默顿运用大量历史资料,描述了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军事工业所提出的大量技术问题以及当时的技术发明的情况。最令人惊讶的是,默顿发现十七世纪的科学和技术并非是泾渭分明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也并非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这与当时(以及我们现在)的流行看法是相左的。难道那些大科学家也热中于区区发明吗?不错。胡克曾投身于制砖、玻璃、肥皂、盐、糖甚至烟囱的制造之中,波义耳曾参与过矿井水泵的设计和实验,牛顿非常热中于解决由航海引出的技术问题,而皇家学会更是承担起鼓励、组织并引导科学家注意发明活动的任务。另外,默顿通过统计指出,“社会经济需要相当可观地影响了十七世纪英国科学家研究课题的选择,粗略地讲,差不多百分之三十到六十的当时的研究,似乎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这种影响”(第314页)。

但是,默顿拒绝把科学简单地视为技术或经济需要的结果。默顿这方面的研究受苏联科学史学家的研究的影响。一九三一年,在第二届世界科学技术史大会上,苏联莫斯科物理研究所所长鲍里斯·赫森提交的论文“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根源”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之后,这篇论文在英国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一些科学家(其中有李约瑟·贝尔纳等人)开辟了科学社会史的研究。默顿对赫森的论文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他注重从社会学的角度克服赫森简单化的“经济决定论”的观点。默顿强调,“重要的是应该将科学家个人的主观态度与他们的研究所起的社会作用区分开来”(第231页),“对动机水平上的分析和组织水平上的分析加以区分”(第12页),因此,经济需要对科学产生的影响是在社会水平上发生的,而不是要求每一位科学家都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研究问题。此外,默顿援引俄裔美籍社会学家索罗金的观点指出,经济需要扮演一种促进和指导科学发展的角色,要以特定的文化背景为前提,“即:该社会对于革新赋予很高评价,具有成功发明的传统而且惯于技术发明、而不是其它手段来满足这种需要。”(第235页)

默顿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奠定了科学社会学的基础。默顿的《十七世纪》可以说第一部真正的科学社会学专著。在这部专著中,默顿融合了知识社会学和科学史的研究,确定了科学社会学的分析框架。默顿广泛地吸取了卡尔·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的思想,以意识形态的解释和经济—技术的解释这两方面构画出科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克服了经济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的简单化弊病(笔者认为,马克思本人决不是什么经济决定论者,韦伯本人也不是什么文化决定论者,人为地将马克思与韦伯对立起来是缺乏根据的,而东西方的评论者基于这种对立对默顿所做的偏执一词的批评也是令人不解的。正是在这一点上,默顿具有独特的高明之处。事实上,他对马克思的思想很重視,而把马克思的不肖子孙〔在东西方都存在〕斥为“庸俗马克思主义者”)。

“我们已经有了科学史学家,也有了科学哲学家,但却没有科学社会学家,直至默顿。”(罗伯特·比尔施泰特:《美国社会学理论》,英文版,第445页)这一评价,默顿是当之无愧的。

第二,对科学史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长期以来,科学史上存在着科学内部史与科学外部史的对立。前者认为,科学发展不受外界干扰,是科学知识内在逻辑与规律的表现,因此科学史的任务首先是弄清科学知识的产生与更替的情况,其次再揭示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外部史则主张从社会文化角度来考察科学。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史学科诞生于二十年代,其初期研究几乎是内部史研究。然而,科学史的奠基人乔治·萨顿从一开始就意识到科学外部史的意义(他邀请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曼海姆为《Isis》杂志的编委就是证据之一)。在萨顿的支持与鼓励下,默顿完成了这部《十七世纪》,并在萨顿主编的《奥里西斯》杂志上发表。而这本书的主题思想,后来被称为科学史研究中的默顿命题。著名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高度评价默顿对科学社会史研究所做的贡献,他指出,“对十七世纪科学的争论,最明显的收获是所谓默顿命题”,“它代表一种类型的研究,它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展示出科学史研究的内部方法和外部方法的相互关系。”(库恩:《必要的张力,中译本,第113页)

自二十世纪中期以来,整个历史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社会史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新潮流。同样,科学史也从内部思想史开始转变为对科学史进行社会学的研究。科学社会史成为科学史研究的重要领域,面默顿的工作也受到科学史学家们愈来愈多的重视。

第三,默顿的这部著作在我国学术界正值“文化热”之中出版,具有独特的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在这部著作中体味到文化社会学的方法论精要,尤其是其中关于清教伦理与科学发展关系的研究,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关于知识发展的非逻辑根源的一个文化案例研究。”(第201页)

伦理价值与社会诸方面(例如经济、科技、政治等)发展的关系,应该成为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文化研究的重点。然而,在我国的文化研究中,社会所有方面的发展或不发展都可以与任一条未加任何经验事实确证的“伦理价值”挂起钩来,这种“辩证地”寻求社会发展各因素联系的“研究”比比皆是,它们使我国的文化研究者淹没在“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笔者认为,文化研究的出路就在于多做一些默顿式的案例研究,笔者之所以没有简单列举原作者的结论而是详细叙述原作者的研究思路,其用心正在于此。

社会背景文化管理 第4篇

一、闽西社会人文背景和汉剧的现状

在我国地域分布中, 闽西处于闽、粤、赣的交界处, 由永定、漳平和武平等县市共同组成, 拥有丰富的林业、矿产资源, 尤其是土特产和食盐等物品的销量非常大, 使闽西的贸易通道得以开辟, 从而为西皮、戏班和二黄声腔的融汇提供便利通道。由于闽西具有独特的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和人文背景, 以及特有的生态环境, 给闽西汉剧的流传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同地域的流传、不同人文的交融, 使闽西的社会得到不断发展, 为闽西汉剧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与此同时, 闽西与政治中心的距离较远, 社会环境始终处于比较稳定度额状态, 为闽西汉剧的形成的扎根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最终成为闽西汉剧生长的土壤。我国闽西汉剧的基本形成是在清朝中期, 闽西客家话、民间艺术、西皮和二黄声腔的不断融合, 给闽西汉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最终湖南办、楚南戏、西皮和二黄声腔与闽西民间音乐等的结合, 形成了具有闽西地方特色的闽西汉剧。

二、闽西民间社会和汉剧的发展趋势

根据闽西的历史文化可知, 闽西地域居住的客家人最多, 受环境、文化和历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闽西汉剧的发展包含了各种文化特色, 在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感染下, 闽西汉剧的地方特色越来越浓。随着闽西文化的不断丰富, 以汉族传统最根本形成独具特色的闽西客家文化, 使闽西汉剧的文化内涵变得更加多彩。闽西民间社会中, 民族习俗、山歌和民间艺术等, 都对闽西汉剧的额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例如:闽西客家的山歌, 是闽西劳动人民在劳作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娱乐方式, 可以有效缓解劳作带来的疲劳, 从而反映出闽西民间风情的淳朴, 具有浓厚的闽西山区特色。并且, 闽西民间的房屋建筑也代表着一定的含义, 风格与其它地方相比别具一格, 以土楼和屋桥为典型的代表, 其中, 土楼有圆和方两种风格, 对于抵御偷盗和提防野兽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屋桥主要用于休闲、散步、喝茶、聊天等, 充分展示了闽西的地方特点。

文化的产生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推动和促进的, 在闽西民间社会的发展中, 汉剧受到土著民族文化、中原宗教文化等的影响, 形成独具特色的戏剧文化。闽西客家人的宗族观念非常强, 是客家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宗族之间相互斗争, 致使宗族观念更加强烈, 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闽西民间艺术, 是闽西汉剧的重要艺术形式。因此, 闽西社会不同形态的发展, 使闽西汉剧得以形成和发展, 其中, 闽西人民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下, 对闽西汉剧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三、闽西汉剧的文化意义

在闽西文化和社会发展中, 闽西汉剧是乡间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中的重要活动, 通过不同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 使汉剧的文化变得更加丰富, 对于促进闽汉剧不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闽西汉剧的表演中, 各种角色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因此, 在仪式中不可以轻易缺席。例如:在新修建成的戏台上进行表演, 要举行一定的祭祀, 以为日后表演顺利做祈祷。通过各种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 为人神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以虚拟的形式来满足人们内心的需求, 从而帮助人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在闽西社会发展中, 各种民间信仰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意义, 为闽西汉剧的形成和发展构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对于促进闽西社会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 在各种庆典中, 存在着不同形式的符号, 并且, 每一种符号代表着不同的文化意义, 因此, 闽西汉剧表演中各种角色的符号会很大差异。闽西汉剧的文化意义还有媒介和桥梁的作用, 是人们表达情感、传送思想的中工具, 通过不同的符号形式, 来表达自己的个人观点, 从而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闽西汉剧的民间社会背景, 是汉剧形成的重要条件和生产的土壤, 而闽西汉剧的文化意义, 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给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较大影响。闽西汉剧的发展与当地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有着紧密联系, 在推动我国戏剧文化艺术不断向前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要:我国戏剧文化艺术中, 闽西汉剧是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由外来西皮和二黄声腔融合形成, 与闽西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有着紧密联系。对闽西汉剧的民间社会背景与文化意义进行探索, 可以更深入、跟全面的了解闽西汉剧所处的社会环境, 对于促进我国戏剧文化艺术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闽西汉剧,民间社会背景,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童舒.汉剧与民间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赵先政.汉剧传承发展与保护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 2008.

[3]曾纯.汉剧三国戏研究[D].湖北大学, 2011.

浅析后现代主义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第5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社会背景;文化背景

【分类号】B089

二战之后,世界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局部的战争及分裂很大的影响着你们的生活,人生观世界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范围内都处处洋溢着分裂的气息。而后现代主义是在现代主义的本身之上增加了装饰和修饰性效果,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互相依存而又各成整体。

(一)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进入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时期,人类靠着科学文化知识不断的扩展着自己的眼界,充斥着未知的知识领域。二战后不久,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局部战争频繁,西方社会充满了不对称的生活状态,人们在悲观绝望中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对人生失去了目标,对国家失去了信任,面对生活的无奈无从解决,面对战争的威胁毫无办法,一种不负责任疯狂荒诞的价值观开始蔓延,多种价值准则充斥其中,从而形成了多元的价值准则。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们的言语行为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学的飞速发展以及现代科技成果的积累慢慢解决解释了以往各种不可以解释的现象及事物让人们开始相信科学的力量。信息革命时代科学技术完全成为其中的主宰,后现代主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茁壮成长,直接影响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形成它独特的文学特点。后现代主义是工业浪潮的直接产物,科学成就深刻的规范和影响着当时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里作用。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某个具体的作家或作家群体,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继承和拓展,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依靠迥异的写作方法和离谱的文学指向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后现代的怀疑与反思让一切价值标准都指向荒谬,其实质是各种思想的大融合,人们在当时混乱的环境中对未来充满了怀疑与否定,当时动荡的环境直接影响了当时文学的写作风格,就像当时的环境一样,充满了变数和动荡。

(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工业社会的后期遇到瓶颈,人们内心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由于世界动荡不安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人们精神世界空虚无序,信仰也不见踪影,贫瘠的精神世界让人们对现实充满了怀疑,充满了否定,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内心世界的需求,背离现实基于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适时产生。

1.非理性主义哲学

二战后非理性主义哲学在西方社会大肆流行发展,这对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创作和发展有直接的导向作用,为其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然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学说来自不同的学者和领域,二者互相依存并互相影响着彼此的发展,在互相发展的道路上与后结构主义产生强烈的共鸣。现代主义的先期发展已经形成一定基础的影响力,但后现代主义则与生俱来的混乱表达破坏了其内在,并把价值的多元化扩展到世界范围内,极大的扩大了影响,反映了西方现代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困惑与当代社会混乱不堪局面的担忧,世界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被人们重新认知,人们在理性和非理性当中慢慢摸索着、困惑着。后现代主义深受各种非理性主义的影响,否定了历史和真理等看似永恒不变的东西,推翻了几千年来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念,在文学上则是用自己的语言在文章的范畴内重新构建一个新的结构。

2.后现代主义文学

工业社会发展的后期,社会秩序越来越混乱,传统文化的发展遇到瓶颈,而人们内心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发生急剧变化,失去了信仰的人们精神世界空虚无序,对现实充满了怀疑、否定的态度,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内心世界的需求,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后现代主义文学在其作品里描述接近甚至超越现实世界的荒谬本质,揭示人们身边生活的荒诞,极大的冲击了人们传统的认知与观念,给人们以怀疑的态度去冲破传统世界的束缚,借此来宣泄内心因混乱世界所造成的恐惧情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又无法摆脱眼前困境的无奈,在认清眼前困境的基础上展现消极的态度,给人前后矛盾毫无头绪的感觉。在语言的运用上,后现代主义大玩文字游戏,大规模的在文中使用反意义词,使用反语,描述自相矛盾的场景,夸大事实的严重性,让作品充滿了矛盾,使人不可捉摸。后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继承了现代主义的一些特性,但绝大部分的表现并没有什么大的关联,后现代主义文学充满了批判、矛盾、不确定性,对现实处处束缚自由写满了憎恶,对荒谬的环境充满了怀疑,对人性进行深刻的批判,对现实进行客观的描写,总之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鲜明,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性。

3.黑色幽默

作为美国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代表,黑色幽默是是指从现实的残酷中找寻乐趣所在的病态幽默,荒诞而又真实,通过内容上描写喜剧的方式来从侧面反衬社会的病态,以及刻画出现实人性的丑恶形象,突出整个现实世界滑稽荒诞的写作效果。作为一种美学形式,黑色幽默利用喜剧的写作手法将一幕病态的悲剧呈现给广大读者,我们可以将黑色幽默理解为利用喜剧外壳体现悲剧实质的手法。悲与喜这两种审美特征相互交融,喜剧的形式和悲剧的实质又形成强烈的反差,令读者不禁想要重新审视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通过描写荒诞世界对个人的压迫,揭露的滑稽世界对人们生活的一种讽刺。现实世界里人们在一种扭曲的社会里生存,并畸形的发展,最后被社会同化扭曲,最后在窒息般的嘲讽中死去,小说里则继续夸张的描写,对这些荒谬的场景加工扩展,放大社会与人们之间日益紧张的矛盾,嘲讽当代社会的丑恶形态。面对这些无奈的场景,人们只有选择接受,并默默的以黑色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嘲讽的态度看待现实的世界,以扭曲的价值观对待现实的荒谬,在虚无的黑色幽默里得以实现人生价值的安慰。

参考文献:

[1] 常文革,张芮.黑色幽默的典范-约瑟夫·海勒的《第22条军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

[2] 宋德发.《黑色幽默的前世今生》[J].《世界文化》,2008年(1)(P48-49).

[3]邢广域.幽默美学品格[J].文学研究,1989(6)

[4]玛格丽特.A.罗斯.后工业与后现代[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社会背景文化管理 第6篇

一、自上而下全面实施“现代孝文化”建设

构建“现代孝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 必须有社区、学校、家庭和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 必须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完善的制度保障。从程序上讲, 应该是在党的带领下, 自上而下地进行深入持久的文化创建、理论建构、文化传播和道德教化, 同时建立有效的道德评价和自觉的道德践行约束机制。党和政府在“现代孝文化”的建设中处于领导地位, 是领航员和指向标, 关键是把握方向, 引导社会舆论, 利用方针政策倡导社会主义孝道, 以法律法规约束不孝观念, 惩处不孝行为, 以强大的舆论引导人们自觉行孝。党和政府、社会研究机构还要加强研究工作, 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的实际需要,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框架下, 谋划“现代孝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解决遇到的新问题,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伟大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以正面引导为主, 加强“现代孝文化”的宣传教育

在社会各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 大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占领舆论宣传的高地, 发挥正向导引作用, 是进行现代孝文化建设的良好方法。

家庭孝道教育是首要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每一个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学堂, 所以家庭是现代孝道教育的主阵地。在家庭进行最根本的孝悌教育, 为将来走入社会为人处世打下基础, 这是由具体到抽象、有小德到大德, 循序渐进的重要德育原则。家长 (包括父辈、祖辈中相关的成年亲属) 是孩子的最早的老师, 要通过言传身教, 围绕基本礼仪、孝敬父母、敬老爱幼、睦邻友好、助贫济困、礼让宽容等方面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孝启蒙。家庭孝道教育搞好之后, 还要加强向社会的推广, 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目的, 那么全社会的“现代孝文化”建设也就顺利多了。

第二是把孝列为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青年学生是社会“现代孝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学校是年轻人接受孝道教育的重要场所。所以在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 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倡导孝道, 宣传孝文化, 把孝文化教育作为重点内容。教材中应增加孝道的内容, 挑选传统文化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有关孝道的经典故事和案例, 充实学校德育的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 灵活多样的形式是提高孝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学校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 认真研究青少年孝道观的现状, 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孝道教育, 追求实效, 切忌空泛。

第三是各级行政部门和广大的社区组织要积极开展孝道教育宣传。舆论对于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至关重要, 要利用舆论的力量, 把孝道观念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要把现代孝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建设范围, 采取措施在全国上下营造提倡孝道、践行孝道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广大的基层社区组织有贴近群众的优势, 应在孝道教育宣传中担负起重要职责。政府要有意识地大力表彰和宣扬孝文化建设中优秀分子和先进集体, 大张旗鼓的表扬奖励, 开展“孝道模范”“尊老爱幼典型”等评比活动, 营造孝文化氛围。

三、把“现代孝文化”列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社区文化建设是提高国民素质,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举措, 对和谐社会建设起到积极作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把“现代孝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要以多样的形式向居民传授文化、科普、法律知识等, 社区可以通过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了人际间的交流和互助, 融洽家庭、邻里关系, 提高居民思想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和载体, 把培育现代社区文化与建设“现代孝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用社会主义孝道来协调社区居民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人际关系, 引导社区成员逐渐形成“尊老崇孝”的伦理价值观, 养成行孝的行为习惯, 使“现代孝文化”扎根基层。

四、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促进“现代孝文化”建设

现代的社会是信息社会, 网络是最先进的传播手段, 网络已经把地球连接成一个整体。青年人是最大的网络用户群,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 正以强大的触角, 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 它打破了文化垄断, 拓展人际交往, 发展人的创造性,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现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 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 开发孝文化论坛, 发展网络孝文化, 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在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中融入“现代孝文化”教育。另一方面, 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 还必须大力抵制批判封建愚昧的孝文化, 努力提倡积极、健康的孝文化。

五、完善监督约束体质, 保证“现代孝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教育不是万能的, 教育也不可能完全实现“现代孝文化”的建设目标。要保证“现代孝文化”建设取得实效, 离不开完善的制度和体制保障。在“现代孝文化”的建设中, 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依靠法律来解决扶养、赡养纠纷, 处理违法的不孝行为, 把孝道行为纳入法制约束轨道, 用强制手段来约束和惩戒不孝行为。同时, 广泛发挥舆论力量, 各级政府行政部门要积极引导群众口碑, 建立嘉许孝行为和谴责不孝行为的评价机制。大众媒体也应大力宣扬赞美孝行为, 针砭不孝行为, 宣传社会主义孝文化, 在全社会形成对不孝行为人人喊打的良好舆论氛围。法律强制力和舆论谴责相辅相成, 共同保障“现代孝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涤.关于中国现代新孝道文化特点及其功能作用的探析[J].人口研究, 2004, (3) .

[2].张文范.顺应老龄社会时代要求建构孝道文化新理论[J].人口研究, 2004, (1) .38-42

社会背景文化管理 第7篇

一、大学校园文化核心理念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知识、艺术、道德和制度存在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态,其核心和灵魂是一种信仰———人类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所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流变与更新。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等都属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属于文化范畴,在大学发展的进程中既保持其核心基因,也会随着社会发展背景的不同不断流变与丰富。

理念,在西方哲学里指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普遍范型,泛指思想或表象,今天的引申意义为构想、信念和态度。核心理念是指理念中最重要,是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那部分理念。学校的核心理念是指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和其它办学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是一切办学行为的理论起点,是学校文化的灵魂。

综上,大学校园文化中最重要、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那部分理念,即大学校园文化核心理念,也是灵魂之所在。

二、当代社会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核心理念的科学内涵

第一,大学特色和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提炼核心价值理念。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因为这是学校的灵魂,是统领全校师生员工的精神动力,是落实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大学的特色就在于首先是每所大学的核心价值理念的不同,这是大学各种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根源和本质。什么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就是学校做什么最有价值,怎样做最有价值。前者是目的性的理念,即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后者是态度性或方法性的理念,即怎样做才能做到最好。所以说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大学的名片。

第二,从文化范畴来讲,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的并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也是一种文化,大学是基于文化认同背景下形成的教育团队,因此文化是这个教育团队的生命力和灵魂之所在。一个优秀的团队靠的是优秀文化的引导,优秀团队文化的创建靠的是核心理念的影响。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大学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大学的价值观属于观念文化,体现、传承和阐释着大学精神,与大学精神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关联性。大学的价值观就是师生员工的教育信念和精神力量,在整个学校生活中起到导向、凝聚和教育作用。

第三,从教育的范畴来讲,文化也是教育,校园文化具有培养学生优秀品格、培养学生健康心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产生新思想、新观念、新发现,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等诸多功能,但校园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诉求不同,校园文化不但吸纳新的元素而呈现出新的特点,不断更新和丰富,但其中的核心价值却是保持不变的,这种核心价值会以新的方式和新的面貌保存下来,这就是大学精神的根本之所在。

第四,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大学校园主流意识形态,引导校园文化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追求共性,既尊重大学生个体文化选择,又基于文化认同引领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主旋律,更好地协调和处理主流价值观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文化体现大学的主流意识,以意识形态引领多样文化。

摘要:大学校园文化核心理念是大学校园文化中最重要、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那部分理念,是大学校园文化灵魂之所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核心理念的科学内涵体现在核心价值理念、师生共同信念和校园精神、与时俱进的教育精神、大学校园主流意识形态四个方面。

社会背景文化管理 第8篇

一、公平与发展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 占全国总人口的6.3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意义便是让包括这所有的残疾人在内的社会全体成员都公平地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并获取发展。经过党和政府多年的努力, 从文化接受层面看, 残疾人正逐步获得文化教育的公平。据《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截止2011年底, 全国已开办特殊教育普通高中班 (部) 179个, 在校生720人;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 (班) 131个, 在校生11572人, 毕业生6449人。全国有7150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 877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从文化发展层面看, 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团体和个体获得了公平的文化发展权利。一大批残疾人文学艺术家活跃在国内外的文坛、艺坛上, 如史铁生、周云蓬、邰丽华、杨光、高晓笛等, 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向世人展示同样丰富的精神世界, 成为社会文化发展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以残疾人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也日渐丰富, 如毕飞宇的小说《推拿》、影片《海洋天堂》、国内第一部由残疾人参与创作并以残障英雄为主角的大型动漫作品《残侠传》、2012年国内第一部以聋哑人的生活为主线的青春偶像励志大戏《大爱无声》, 这些优秀的文化作品有力地彰显了当代残疾人昂扬发展的精神风貌。

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但目前我国残疾人文化在公平和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城市与农村残疾人个体文化发展差距大, 大量农村残疾人未能享受公平的文化教育和发展权利。从《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数据看, 近年来, 城市残疾人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尤其是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和像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国内发展较好的城市, 政策扶持和财政支持的力度比较大, 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包括公众文化和个体文化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农村的残疾人文化发展滞后, 尤其是地处偏远、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目前我国农村仍有2000万以上的贫困残疾人, 由于各方面原因未能享受平等的文化教育和发展权利, “在学前教育普及率70.55%, 城市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普及率61.84%的背景下, 农村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仅为26.4%, ”[2]农村基层残疾人文化发展滞后, 需要国家和地区长时期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的鼎力扶持。二是残疾人文化发展需求与实际条件之间存在差距。首先, 残疾人个体和民间小团体文化发展途径还是比较局限。政府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已经规划要扶持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的残疾人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但因为中国残疾人群的数量庞大, 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满足需求, 残疾人个体和民间小团体的文化发展主要靠家庭的支持和社会零散慈善力量的支持, 长期的经济维持和发展空间比较小。其次是残疾人文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与发展需求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缺口。“十一五”建设期间, 我国的残疾人文化基础建设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 适合残疾人文化发展需求的无障碍设施尚未普及, 残疾人参与社会公众文化活动的途径比较单一, 这些都大大限制了残疾人文化的发展。对此, 政府必须加强主导作用, 落实保障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 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共建, 为残疾人文化打造充裕的发展平台。各级政府也必须结合自身当地特色从多方面开拓渠道、筹募基金、创造机会, 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文化发展的平台。

二、参与和融合

进入新世纪以来, 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 残疾人是推动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力量之一, 残疾人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残疾人文化必须融入到社会文化中, 才能获取真正的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也只有融合了残疾人文化, 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 丰富多样的残疾人公众文化活动得到大范围推行, 残疾人文化正日益参与社会文化的建设。“十一五”时期, 我国残疾人事业迈出历史性的新步伐, 全国范围内多次成功举办形式多样的残疾人公众文化活动, 如北京残奥会、上海世界特奥会、广州亚残运会、残疾人特殊艺术展演、全国残疾学生技能竞赛和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等。此外, 2010年, 中国残联、文化部决定在每年8月份联合组织举办残疾人文化活动周, 全国400多万残疾人得以参加;“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在全国1000个试点社区开展;第六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艺术汇演、“百家出版社文化助残公益行动”;“我心中的太阳”残疾人征文活动等文化活动都大力推动了残疾人参与社会文化活动。

参与是基础, 融合是目标, 只有真正地融入社会文化, 残疾人文化才拥有发展的基石。残疾人文化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文化的自然组成部分, 但在人类的历程中, 由于残疾人群处于发展的弱势, 残疾人文化也长期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 如何推动残疾人文化和社会的融合是当代残疾人文化必须面对的新命题。从目前的发展看, 中国残疾人文化和社会文化在融合方面已经取得历史性进步, 但要达到社会主义文化共同繁荣的目标, 还有很大的距离, 必须从两方面加强努力: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 营造残健文化共生存、同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纵观残疾人文化的融合历程, 最主要的还是来自思想观念的障碍, “残”往往与“废”联系在一起, 健全人因过于关注残疾人的缺陷而忽略或低视其发展的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导致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残疾人由于残疾伴随的发展困难, 也往往引发思想前进的滞后和放弃。所以, 要达到真正的融合, 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是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这其中也包含8500万残疾人的文化需求。目前, 政府已采取多方面措施促进残健的文化融合。2012年6月日至8日,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北京主办了题为“消除障碍促进融合”国际论坛, 为进一步全面落实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 推动残疾人融合、包括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二是进一步提供残健文化融合的平台。从“十一五”发展纲要到“十二五”发展纲要, 党和政府在多方面为残疾人的文化融合制定了多项举措, 如《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规定:各类公共文化场所免费或优惠向残疾人开放, 提供设施及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以“残疾人文化周”为载体;开展基层群众性残疾人文化活动;各级公共图书馆应设立盲人阅览室, 配置盲文图书及有关阅读设备, 做好盲人阅读服务等, 这些都为残疾人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奠定了多方面设施基础。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由于我国残疾人群体庞大、分布区域广、城乡基础建设差别大等诸多因素, 要达到残疾人无障碍地参与文化的建设、残疾人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无接缝融合, 还需要党和政府不断加大推进力度, 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促进, 消除残健文化融合的思想和设施障碍, 让残疾人文化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三、科学的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是指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转变阶段, 这其中包含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现代化。自晚清以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日益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 尤其是新世纪以来, 中西文化之间的融合、交锋日益增强, 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而如何推进残疾人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更是刻不容缓。现代化对于推进中国残疾人文化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文化价值取向上更尊重残疾人的本体地位, 残疾人的个体价值和发展能力得到充分肯定。这为残疾人接受文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使得残疾人参与文化的创建成为可能。二是为残疾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现代技术支持, 更为国内、国际间的交融、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据《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11年底, 全国共开辟省级报刊专版152个, 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32个, 电视手语新闻栏目28个, 建立省级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23个;共开辟地市级报刊专版1173个, 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431个, 电视手语新闻栏目168个, 建立地市级新促会105个。[3]此外, 2011年北京建设成立了功能齐全的中国盲文图书馆、由中国残联主办的展示全国残疾人文化艺术作品的“生命阳光网”于2012年5月18日正式开通, 这些使得残疾人文化传播与共享更为便利。

但是, 我们在看到现代化对残疾人文化产生正面推动作用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积极思考如何将其与中国的现实环境和传统文化更好地结合, 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科学的现代化, 也才能让残疾人文化发展获取长期的动力。首先是必须将现代化与传统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西方文化的现代化比较注重人的独立个体存在, 无论是健全人还是残疾人, 只要是具备一定的能力, 都不需给予过分的同情或怜悯, 这和我国传统中对待残疾人讲求关爱、扶持和同情有一定的差别。对中国的残疾人文化而言, 现代化不仅意味着凭借现代科学技术获取发展, 同时还应满足残疾人的精神发展需求、心理关注的需求, 是一种赋有浓厚人际关爱的现代化。其次是必须将现代化与实际国情相结合, 走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残疾人数量多, 分布广,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大, 所以不能一概以现代化作为残疾人文化发展的指标。可以以经济发展快、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好的地区作为领头羊, 逐步带动和推广, 经济发展滞后地区要加大政府扶持, 以解决残疾人生存和文化基本需求为目标, 分层次、有步骤实现全国的残疾人文化的现代化发展。目前, 我国在这方面推动力度比较大的是部分发展领先的城市地区, 如苏州于2012年3月率先公布基本实现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指标体系, 其中包含了二级指标文化体育娱乐, 和县级市 (区) 残疾人文体活动综合服务中心建成率、社区残疾人之家建成率、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三个三级指标, 为苏州的残疾人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中国的残疾人文化发展由来已久, 遭受刖刑的孙膑留下了智慧的《孙子兵法》、身受腐刑后愤而著书的司马迁写出了千古绝唱之《史记》, 此外, 庄子、卢照邻、徐积、朱仕秀、焦循等都为残疾人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封建时代的残疾人文化基本处于个体发展时期, 并未形成公众的社会群体性质,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 残疾人文化才步入政府扶持、群体发展的阶段,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 残疾人文化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当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发展背景下, 残疾人文化事业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相信在日益良好的公平社会氛围中, 秉承科学的现代化理念, 中国的残疾人文化事业能够攀登新的发展高峰, 奏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和谐音符。

摘要:残疾人文化事业是中国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弘扬中华文化,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 这不仅对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同时也对残疾人文化事业提出了发展的新要求, 怎样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满足残疾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是当下推动残疾人文化发展必须思考的新命题。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残疾人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乃坤, 加强残疾人文化建设保障残疾人文化权利, 残疾人研究, 2012.1:3

[2]郭启华, 农村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不应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合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1.7 (28) :116

关于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思考 第9篇

和谐不仅是群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而且还体现出了群众文化具有的社会功能。这里所说的群众文化和谐功能, 实质上指的是群众文化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其具体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种是宣传教化功能, 一种是精神调剂功能, 全面发挥这两种功能, 从而实现社会和谐总体目标。

1. 群众文化具有的功能

1.1 较强的宣传教化功能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群众文化也属于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及媒介, 它能够在各个参与者间进行良好的信息传递和思想观念的交流, 逐渐的让每位参与者树立起和谐的理念与思想;另外, 群众文化还能够陶冶人的情操, 促进良好性情的形成, 有的文化活动或者文化作品, 对于参与者良好思想、性格、情操的形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他们会有意识的结合社会准则与规范不断的约束自己的品行与作为。由此可见, 群众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另外, 群众文化还能够将知识普及面进一步扩大, 因为群众文化在对知识传播与承载过程中, 呈现出了独有的特殊性, 使得参与者获取到更多的知识以及才华与智力不断提高、积累更多的经验。

1.2 较高的调剂精神功能

人具有极为丰富的情感, 一生中会宣泄出各种不同的情感, 而群众文化刚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供人们宣泄, 人们在参与文化活动时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全部的释放出来, 体现出了良好的自我价值, 调整心境, 使其平和, 这样对于获得和睦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 当人们在参与一些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化活动时, 充分的激发出了他们发现美、热爱美、创造美的情趣, 从精神层面上得到了很大的满足与愉悦。再有, 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与群众文化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所以, 当人们在参加群众文化活动时, 可以将平时生活中一些烦恼的事情不断的融化消解掉, 并进行精神的调剂, 积极休息, 以确保实际工作与生活过程中时刻充满着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

2. 群众文化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的作用

2.1 群众文化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精神支撑

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就是要有共同的理想与信念;而要想真正形成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就必须要先进的文化加以引导与整合;群众文化具有传播与整合效能。在和谐社会实际构建过程中, 可以通过具有弘扬和谐精神的群众文化产品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 将和谐社会的思想全面的体现出来, 不断的宣传和

《大众文艺》.2008年06期.

[2]赵亚伟.从一个文化馆的队伍变化看区级文化馆专业队伍建设[J]《中国科技博览》.2009年19期.

[3]李其惠.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如何发挥文化馆的作用[J].《四川戏剧》.2009年01期.

[4]金慧珍, 董家成.抓好阵地建设是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

谐社会构建的主张, 从而使得和谐社会具有的精神能够被人们所了解与信服, 并受到社会全员的亲睐, 最终使得社会实现了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以和为善的良好理念。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思想道德教育, 群众文化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道德精华。由于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教育性以及娱乐性等优势特点, 因此, 其一直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涵盖着极为明显的宣传教化与良好的陶冶性情功能, 能够让人形成良好的品质、提升精神层次、精神内涵的不断丰富, 从而使得人们时常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

2.2 群众文化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氛围

现阶段, 我国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不仅有很好的机遇, 也面临着各种新的挑战, 因此, 无可避免的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与矛盾, 比如, 人们特别关注的三农问题、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矛盾等等, 都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发生, 致使社会中一部分人的心理出现了不安的情绪。那么, 在对这些不和谐的因素进行处理时, 不仅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 而且群众文化还要将其自身具有的特殊作用全面的发挥, 比如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情感的宣泄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促进与疏导的功能作用。应积极的开展一些文化活动, 以帮助社会对不良情绪的调节;可以进行慰问演出、文化下乡等, 让人们的情绪全面的释放, 打消隔阂。

2.3 群众文化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

社会成员的最大需求就是文化的需求。当前,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 作为和谐社会应全力满足。群众文化属于一种特殊的知识经验承载体, 有着一定的普及知识作用, 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对大自然及社会的充分认识, 而且还能够将知识范围进一步扩大, 确保具有良好的生活能力水平。和谐社会实际构建过程中, 通过群众文化将交流效能全面的发挥, 不断地提高参与者的知识、经验。由于群众文化具有广泛、业余、灵活、方便、实用等诸多的优势特点, 因此, 其能够为群众的学习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以确保社会成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群众文化还呈现出了终身教育的一面, 所以, 应积极地参与到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 这对于社会整体素养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见, 群众文化和谐功能, 实质上指的是群众文化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和谐社会实际建设过程中, 群众文化能够跟着时代的发展, 发挥着积极向上的作用;应消除一些不关心群众文化的观点与做法, 积极的构建和谐社会, 不断的发展群众文化, 只有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和谐社会才会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向阳, 陈成辉.论校园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意义[J].前沿, 2007年01期.

[2]黄永华.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浅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年01期.

浅谈中韩设计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 第10篇

很多人听到我们的邻居——韩国,就会很义愤填膺,不过很多人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韩国娱乐明星如此风靡,他们的脸几乎被大多数亚洲年轻人所认同,说他们漂亮帅气想必没人会反对,也许很多人说那都是整出来的,但即便真的是整出来的你还是不得不说那张脸本身是漂亮的,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又也许你出于民族感情的说那都是千篇一律,都长得一个样。还真是切中了要害,亚洲特别是东亚的一个特点就是从众,一个发型一种衣服开始流行,很快大街小巷皆是,甚至网络流行语也是如此,在贴吧论坛里非如此就一看是个新手而不被重视,或者人人都有不融入这个潮流会被边缘化的恐惧吧,当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开始追求个性化差异化,不过从众的社会性格又会让这个个性的个体很快成为别人模仿的对象进而又成为了另一个潮流的源头。而韩国人恰恰就是吃准了这一口,摸清了亚洲人的心理,找到了美女帅哥的标准脸谱,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成功。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韩国的文化输出策略做的是相当成功。韩剧、音乐、偶像组合、时装、化妆品等等各路韩流影响到了亚洲甚至更远地方的方方面面。这一点相对于他的老师——日本来说,应该是青出于蓝。笔者在此邻居处借宿几年也“吐槽”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想。

裙子

作为中国人尤其能够体会,单单看一眼淘宝上数也数不清的时装,韩国风格的时装说占据了80%以上也毫不夸张。原因很简单--年轻人喜欢!笔者一朋友,大学毕业南下广州做生意,后开网店做时装,现在已经做成了集生产销售和品牌于一身的企业了。她的发家模式是在韩国订购新款时装,然后在广东找代工厂按部就班的仿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山寨,而且采用这种模式的绝非少数。当然,销路好成本低嘛。难道仅仅是因为成本的问题导致了厂家宁愿抄袭而不去自己设计吗?且不说有多少的专业设计师,我们的高校每年都会培养出规模不小的设计类毕业生,这里我们不说雇佣设计师的成本问题,不去批评不求上进一味模仿,也不说缺乏知识产权意识等等,来说些设计以外的。

刚才说到时装,那就继续拿时装举例。韩国女生从小穿裙子,因为校服就是裙子,上学又必须得穿校服。这个和设计什么关系呢?那关系太大了!裙子是女性的标志,男孩穿裤子,女孩穿裙子,女孩的性别意识从小就得以确立,直接的结果就是不会出现所谓中性风,所谓假小子,至少笔者在韩国近四年的时间中没有发现过。再进一步,女孩的女性意识强烈,爱美的意识也就更加强烈,就会更喜爱裙装,那么对裙装款式的追求就会更加的多样,就会带动裙装设计的发展,就会使时装设计产业有足够的市场,进而女性消费者对产品的款式又会更加的挑剔,并得使整个产业以良好的发展。再说一下化妆,韩国女生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化妆了,一般到了小学高年级就很普遍了,谁的妆化得好别的女孩子就会效仿或者求教,然后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大环境有了,自然会产生一个良性的循环。就好像我们的学校,重点中学考上大学的学生多,和学习环境,氛围也是密切相关的。另外提一下韩国的老太太出门也一样是要化妆的,如果是在中国,八成会被说是老不正经吧。

反观我们周围,上了高中都没有真正穿过裙子的女生恐怕也不是少数,也许每个人都能举出几个例子。仅仅是一件裙子,同样是二十岁的两国青年,对它的认识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更不必说在设计它的时候,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恐怕也是不言自明了吧。化妆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家都化妆,自然对各种化妆品的品性,用途,哪种更适合自己,哪种妆更适合怎样的场合了熟于胸,而和时装相对应的,这是一个整体,妆和衣服的搭配又要有一个协调。相应的又会促进化妆品的研发设计。由此又会引出诸如发型、服装的搭配、鞋子、甚至整容等等全部的时尚产业链。回过头来看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标准要求几乎就是:不留指甲不涂指甲不穿高跟鞋不留头发不染头发不穿裙子等等无数的“不”,这样教育下我们的学生如何解时尚,如何培养他们对美的认知?爱美人是人的天性,是自然属性,让美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才能潜移默化的认识她掌握她创造她。

礼仪和细节

从刚才所说的可以看出韩国是个重视外在的民族,这可能要归结于他们对于礼仪的认识,认为衣冠不整的出门会有失体面。而且这又包含着他们对于认真和细节的态度。韩国人重视礼仪,比如说话,晚辈见了长辈要用思密达体(最高敬语体)还有一般敬语的次于思密达体的敬语体用于朋友之间,另外还有非敬语体,可以说不可谓不细致。再说鞠躬这件事,遇到长辈哪怕是学长也得鞠躬,连角度都不会短斤少两,在他们的社会这就是常态,所谓以小见大。

再说个例子。韩国艺术系或者设计系的学生,每学期末都必须要举办一次展览,可能大家会说这有什么,我们上学的时候也是如此。但韩国学生办一个学期展览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比如租用场地,安装聚光灯,悬挂作品、准备桌椅等。由于是学生的缘故,出于经济原因不可能每次都用用专业场地,所以大多数的工作都要自己完成了。接下来每个参展者都要印制各自宣传材料,一般是折页式的,和我们看过的其他展会的宣传材料不会有太大区别。到这里还只是开始,然后选好日子开幕,给教授、老师、同学、朋友们派发请柬。开幕前,灯光音响准备好,饮料点心摆上桌。导师和其他老师致辞,甚至剪裁。接下来赏画然后作评价,开研讨会,一切妥当之后是谢师宴。展览一般要持续一周以上,参与者轮流值班做接待员引导员的。闭幕时类似开幕的礼仪一个步骤也省不下。对当时仍是一个留学生的我来说,办个展览成本真不低。要知道这只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一次学期展览。在我们看来可能觉得无比的形式主义,无比的繁琐而且没有意义。但是这恰恰体现了他们对待事情的态度,旁枝末节都须如此。更何况作品本身呢?退一步讲,粗制滥造的作品你自己都不好意思拿到这样的场合给那么多的人品头论足。最起码这多少也有些鞭策的力量吧?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韩国人对细节的追求,具体到他们的作品中去,就是负责任的态度,就是优秀精良的作品。

“马马虎虎”要不得

同样的反观我们自己,记得看过一篇报道说某地和华商打交道很多,有些人并不知道和中国人如何打招呼,而他们学到的是“马马虎虎”这个词。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真实写照—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夫子的中庸之道在中国式根深蒂固浸透到社会的环境中,每个人的血液里。当然彼之缺点也是明显,比如细致有余而大气不足,这也是导致他们在艺术上一直难以取得较高的造诣,而设计上越来越好的一个深层原因,这一点又恰恰遗传于他的老师——日本。日本有国际影响设计大师众多,成果斐然。但是日本的画家却屈指可数。这和他们内敛的民族性格是有很大关系的。

社会背景文化管理 第11篇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

文化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日益渗透到经济和科技等各个方面, 并对它们起到关键性的影响。纵观世界, 我们不难发现国家综合国力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 它们的文化实力也不容小觑。十七大报告指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提高综合国力。文化根植于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深处, 并从民族的语言、心理等方面体现出来。文化具有民族性。历经五千冲刷、正在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身份的标志, 是各个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 是激励各族人民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们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更加自觉地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以加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度, 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 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力度, 最终能够发挥公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性和自发性, 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

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仅指的是一国经济和科技水平居于现代先进水平, 它的文化水平也应该有现代工业化的特点。我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列入到十七大工作报告当中, 文化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我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保证, 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 确保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不动摇, 那就必须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既要借鉴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 也要批判的看待外来文化,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文化环境, 确保社会主义的性质。第二,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民族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共同理想。正是这一共同的理想将我们紧紧团结到一起, 为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 能够凝聚中华儿女十几亿人的力量, 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第三,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二、经济全球化下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社主义文化的建设

在指导思想上, 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文化也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坚决的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拥有世界上文化传媒的先进技术和平台, 在宣传它们普世价值的同时, 享乐主义等腐败堕落的文化进入我国, 在人群中产生了不良影响。这明显是与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坚持的集体主义原则相悖的。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科学地分析西方文化思潮中的糟粕成分, 与西方的文化思潮的侵袭作斗争。同时我们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及西方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发展文化的多样性, 创造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形式、内容,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在方针上, 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当今世界由于新技术及互联网的应用, 各国的文化也不断发生碰撞和交融。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要以兼容并包的宽阔胸襟学习全球各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 以我国的文化为主体, 改造外来文化, 最终为我国文化吸收和运用。同时, 我们也要从中国文化的传统中中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正确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遇到的文化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在战略上, 要与时俱进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大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 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重要途径”。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注重内容的创新, 积极开拓和培育文化市场, 并能树立法律法规规范文化市场的秩序,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最重要的一点是发展文化产业要抓住我国的特色, 发挥我国民族的优势, 逐步走向规模化、规范化, 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文化深深地烙印在一个民族之中, 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文化也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该得到全民族的支持, 在文化改革中能够处理好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文化继承性和创新性的关系及文化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紧紧把握住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动摇, 制定文化发展战略,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为中华民族树立一面精神力量的旗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

上一篇:分化能力论文下一篇:明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