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心灵深处的声音

2024-07-09

聆听心灵深处的声音(精选4篇)

聆听心灵深处的声音 第1篇

陈某某, 男, 父母离异, 跟随父亲一起生活, 父亲再婚, 又多了一个弟弟。父亲为企业老总, 频繁应酬, 给予他的只是金钱上的支持。这样的家庭环境, 使他在家庭中感到孤独无助, 家庭中缺乏父母的爱, 没有倾吐心声之处, 使他无助, 苦闷。消极的心理, 造成他在校的表现极差:上课不专心, 做小动作, 行为自由散漫, 不遵守纪律, 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有抵触情绪, 使用各种顶尖高级的数码产品, 在班级中较为孤立, 与同学关系不融洽。

根据他的表现, 我决定改变现状, 培养这男孩良好的行为和行为习惯, 让其学习成绩取得进步。

通过各种途径, 了解分析他的家庭情况, 掌握了他的个性品质, 兴趣爱好, 家庭生活教育情况后, 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认为现在他的脾气性格以及表现, 与目前的家庭状况以及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我首先从指导家庭教育着手, 开展与他父亲的联系沟通。

针对离异的特殊家庭, 我认为陈某某家庭的问题, 首先在于其父亲, 若能改变其父亲对他的教育方法, 为他创设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 一切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于是我多次与其父亲进行交流, 分析陈某某在校的各种表现, 委婉地指出他们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离异家庭造成家长的情感、情绪以及感情上失落, 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展, 导致孩子心灵上的失落和创伤。作为离异的家庭, 除了加倍地对孩子生活上学习上进行关爱外, 还必须通过交流沟通家庭成员之间情感, 重新构建新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这样才能有利于家庭的生存发展, 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我的观点得到了其父亲的认可, 并达成了共识, 决定共同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平等的家庭教育环境。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 父亲应该给予更多的爱给陈某某, 不让其产生被抛弃的想法, 要让其体会到在家庭中的地位。爱, 不能只是金钱上的支持, 需要平时与孩子多沟通, 需要更多生活学习上的关心。虽然也许不能从旁帮助指导学习, 但为了改变孩子的学习态度, 可以做很多事, 比如:订阅相关报纸, 陪同孩子购买学习参考书, 经常询问孩子的学习, 帮助孩子复习功课等。再婚的母亲也可以给孩子一点关爱和温暖, 拉近关系。

三个学期下来, 通过我对孩子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对孩子本人的正确教育引导, 家长改变了教育方法, 他父亲无论工作再忙多累, 都会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 进行学习、生活、行为习惯上的指导, 为孩子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的氛围。孩子的脾气性格有了明显的改变, 性格开朗多了, 与同学相处融洽多了, 上课专心听讲, 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甚至当了一个学期的数学课代表。孩子各方面转变和进步, 使家庭成员共同分享进步的快乐, 同时促进了家庭成员成长和家庭的发展。他经常抢先来背书, 生日给我带来蛋糕, 经常主动做班里的事情, 经常跑来聊天。虽然没有感谢的语言, 但我能明显感觉到他内心的喜悦。我也非常感谢他, 因为我融化了他那颗原来冰冻的心灵, 让我很有成就感。他也让我聆听到一种花开的声音, 是那么美妙, 是那么诗意, 是那么幸福。

从11商务日语班的这个案例, 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1) 离异家庭, 无论是哪一方抚养子女, 都要共同担负起教育子女的重担, 不能因为自己是法律上的局外人, 对孩子不闻不问, 应为孩子的成长共同创设一个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2) 离异后一定要从重建家庭成员亲情的关系着手, 为建立一个平等、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新环境而共同努力。用对孩子加倍关心和爱, 去抚平孩子心灵上的创伤。

(3) 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家庭学习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家庭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用爱聆听心灵的声音 第2篇

呼市四中 王媛媛

孩童时期的梦想如今成为了现实,我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与学生们相处的日子里,可谓让我欢喜让我忧,但惟有自己能解其中味。一天,一个班里最淘气的孩子再次闯祸后,我仍没有严厉地指责他,批评他,而是站在他的立场上为他耐心地分析整件事情,让他认真、冷静地思考自己的言行,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老师始终相信你一定会改变的。”事后,他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您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老师„„”这真挚的声音也许是我初为人师后得到的最高褒奖,我欣慰极了。但我深知“最好”这是个多么重的字眼,我也更知道自己与其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可以确信的是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我一直在努力用爱去聆听孩子们心灵深处的声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我把这些所谓“与众不同”的孩子分成两类:一类表现为学习成绩差;一类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人们常称之为“后进生”。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以赏识的目光看待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用爱的阳光普照他们的心灵

在班级管理中,我十分注意创建班集体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培养优良的班风、学风,使班级中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尤其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我没有冷淡他们,更没有对他们熟视无睹,相反,时时处处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及同学的爱。安排座位,我把他们安排在班里最前排;课堂提问,我激励后进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讲课中,如果回答正确,我就会不失时机地让全班同学以热烈的掌声向他表示祝贺;如果他们开小差,我总会用目光去暗示他或走到他的身边轻轻提示他;班干部中,也有他们,让他们更增加一份责任心,来促进他们的学习。我经常与他们谈心,发现他们身上不同以往的闪光点,鼓励并相信他们一定会取得进步,再与之分析他们或在学习上或在行为上存在的不足,同他们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父母离异的孩子,则通过经常性的谈话,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伤害努力以老师的爱将其慢慢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并注意寻找教育转化的突破口,利用那些足以引起他们内心振动的偶发事件,造成教育转化的有利契机,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二、用爱的音符奏响他们的心灵

“人人都喜欢被称赞,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表扬(林肯语)。”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的心理较脆弱,自尊心较强。因

为他们学习不好或行为习惯差,总会受到班主任的批评,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也极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也想在班级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一旦他们犯错,就应该像上面对待那个淘气孩子的问题一样,班主任一定要心平气和,晓之以理,以诚相待,促使他们开展内心的矛盾斗争,进行自我教育与转化。同时要注意精选批评场所,切不可当众批评,冷嘲热讽,或变相体罚,否则会极大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若超出学生心理承受极限,会大大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为了使他们在班级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我努力挖掘他们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所以在班级各项活动中你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这样也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展示他们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只要看到他们在某方面有一点改变或进步,我就会选择恰当的时机在班级中表扬他们,对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加以肯定,使他们认识到人无完人,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而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关键是要学会面对现实,立足现实,从而进一步超越现实,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实践证明,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不失为转化后进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种种工作中,我用自己真心实意的爱不断地去敲响他们内心深处最真实同时又是最美丽的声音。

三、用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心灵

后进生意志薄弱,缺少恒心,自控能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

一遇上坏的环境条件、不良的影响或干扰的诱因,又会故态复萌,旧习重犯;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缺乏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所以转化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不是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首先需要班主任有极强的耐心,做好转化后进生的长期的思想准备工作,切不可急躁,更不能因为这项工作的枯燥,甚至有时得不到回报,而把他们放任自流,置之不理。所以,对于后进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来客观分析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当然,这里所指的耐心教育并不是消极等待,而是要做有心人,增强对他们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的预见性,让他们亲身感受到老师从没有放弃过他们,而是在不断帮助他们,鼓励他们,老师永远是那个用爱的雨露滋润着他们心田的人。

聆听孩子心灵的声音 第3篇

待我打完了一篇文章,才想起怎么没有听到女儿的声音呢。当我站起来伸展一下四肢,揉了揉干涩的眼睛,马上被眼前的一幕惊得张大了嘴。只见一地的碎纸屑,红的、绿的、黄的、白的,各色的彩纸大小不一地摊在地上,旁边放着绿色的小剪刀、胶棒,还有双面胶。女儿兴奋地把她的“杰作”举到我眼前:“ 快看, 妈妈, 我做的海陆空‘三栖舰’怎么样呀?这是螺旋桨,升空的;这是两个翅膀,飞行的; 这是四个落地轮,在陆地上行驶的;把这些收起来,就可以在海面上航行啦!”

我看了一眼她做的“三栖舰”,还真像那么一回事。但是抬头一看表,都十点多了,早过了该睡觉的时间了,于是我就随便搪塞了句:“好,真像啊,快去睡觉吧,明天上学可别迟到了!”

以后的几天,女儿回家后,只要是闲着,就会拿出她的“三栖舰”玩耍,嘴里还振振有词,玩得不亦乐乎。那天,我在家里大扫除,看她把“三栖舰”放在电视机顶上,已经好几天没有动了,我以为她早就玩够了,就随手扔进了垃圾桶里。没想到女儿回家后第一眼就发现她的宝贝玩具不见了,当听说被我扔到垃圾桶了,她便立马跑到垃圾桶里找。可是垃圾桶里扔满了垃圾,她的“三栖舰”早已被压得变形了,她竟急得大哭起来:“我可怜的‘三栖舰’呀,那可是我用了一晚上才做出来的呀!”见女儿哭得伤心,我安慰她:“不就是个自制玩具吗,再做一个不就得了!”女儿哭得更伤心了:“做不出来了,那天好不容易想好做的,现在想不起来了,怎么做啊?”

一瞬间,我不再觉得女儿可笑了,我突然意识到,这次真的是我错了,我不应该用大人的规矩—屋子里保持干净整洁,来约束孩子。孩子的心灵是纯洁无邪的,童心是稚嫩的。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稚气及童趣,应该有最大程度的宽容,甚至是爱护才对!我的随手一扔,却伤害了女儿那颗稚嫩好奇的童心。

为了及时弥补过失,我答应女儿以前的请求,马上给她买来了梦寐以求的两只小乌龟,尽管屋子里新添了一股不断的鱼腥味,尽管我有些厌烦乌龟那蛇皮样的颜色,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护好女儿的那颗快乐的童心。有了小乌龟以后,女儿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会开心地去看小乌龟,给它们换水、喂食物,有时还会兴奋地跟小乌龟聊天。

倾听心灵深处的声音 第4篇

近日一位高中毕业生在网上发布轻生的消息,然后这位学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最后救援人员在河边找到了他的尸体。死前2800字的遗书写满了生前父母对自己的冷淡,即使学习再努力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看不到希望所在,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对未来感到迷茫,对父亲感到害怕和恐惧,没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最后选择报复性的自杀,歇斯底里地在向上帝控诉着,讨伐着自己的父母。

这个孩子虽是个例,但他的事情却映射出相当多的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模式。许许多多的家庭正在上演着同样的故事。只不过这个孩子选择自杀,以自己决绝的方式来声讨这个世界,然而更多的孩子正在向江边走去,大孩子们正在江边徘徊而已。生命的自由和自主性的丧失,让孩子感觉自己是父母眼中生活和学习的工具。所以,父母所谓的爱是否真的是孩子心中所期盼的那一份爱!

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成功便是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的最高荣耀也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捍卫父母的幸福、权利和地位。因此男孩的自杀就是在警醒着我们与孩子相处时要有一个明确且不可侵犯的界限。孩子就是孩子,父母就是父母,把孩子的荣耀还给孩子,把父母的荣耀还给父母。不要打着爱的幌子让孩子完成你的未竟心愿。对于孩子而言,他们只是在遵循着自己的心去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那些不承认孩子的自主性,试图让孩子来承载人生理想的父母常常会遭遇激烈的反弹,最严重的就是自杀。

男孩遗言中写到:“死了我的心自由了。”“真正的我只活在我心里。”“我宁愿从未来到这个世界上„„”“我的尸体不用埋了,要么烧了,要么扔了,别把我拿回去。心烦!”一颗绝望的心,一个被父母的双手推向死亡边缘的孩子,折了的青春,到底该谁负责!他以这种极端残忍的方式告诉我们他的坚决:如果我不能属于我自己,我宁愿以毁灭自己的方式最后一次来证明我才是自己真正的主人。

或许在父母的眼里我只是打了孩子一个耳光,骂了他几句,打他骂他那也都是为了他好。殊不知童年的伤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幼年的创伤是不容忽视的,情绪失控的体罚会造成孩子内心的恐惧,给其留下深刻的烙印,甚至会伴随孩子的成长。因此,对于责罚父母和孩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同时,中国父母的传统式教育造就了大多数孩子的内心是不健全的。时而独裁,时而权威,时而纵容以及时而忽略的教育方式就像把孩子置于水深火热的油锅中一样。因此中国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抹杀孩子的一切天性。在相处的过程中要与孩子之间建立安全的衔接链,在养育过程中要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当孩子处于青春叛逆时期时要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把生命的主权还给孩子。

编后语: 这是一篇关于青少年心理危机探索的文章,由畅思教育(北京)有限公司创办人朱老师亲自指导并于2016.6.30日发表在其微信公众号上。朱老师是一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曾赴英国伦敦塔维斯托克中心访学,在青少年心理治疗方面有着资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又是一年高考季,希望我们各位家长在关心孩子高考成绩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孩子心理的感受,好的成绩虽然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但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却能飞的更高、更远。

上一篇:农作物间套种下一篇:水稻插秧机的维护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