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自主范文

2024-07-08

师生自主范文(精选10篇)

师生自主 第1篇

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 语文教学不应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单向输导, 教师不应充当单一的角色。新课程标准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 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也要转变。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适时变换自己的角色, 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 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 还可以营造出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教学案例

1.《草原》 ( 第一段)

师: 同学们, 《苹原》第一段描写了草原美景, 文字优美, 如诗如画, 值得我们反复吟诵体会。请同学们在悠扬的乐曲声中, 自由练习朗读, 自悟草原美景。

( 播放草原风光的乐曲, 学生自读自悟。)

师: 我们来检查一下朗读效果。谁来检查呢?

生: 老师。

师: ( 神秘地说) 是老师。不过, 是“小老师”。这个“小老师”就在你们中间, 由你们来选。

( 同学们听后跃跃欲试。教师安排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开展朗读竞赛, 选出一位“小老师”。)

师: 请各组的“小老师”展示朗读水平, 大家选出最好的“小老师”上讲台指导大家读好第一段。

( 经推选, 有三位同学当选。老师让他们依次上讲台当“小老师”。)

小老师A: 请一位同学读第一段。

生: “这次, 我看到了草原。” ( 声音虽大, 但语气平淡。)

小老师A: 你读的声音响亮, 这是好的。但是你别忘了, 你是第一次看到草原, 想一想, 这一句应该怎么读?

生 ( 想了想, 激动地) : “这次, 我看到了草原。”

小老师A: 这次读得真好。让我们像他这样齐读一遍。

( 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这位同学在得到鼓励后, 更投入、更有感情地读完了这一段。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小老师B: 听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朗读, 我认为有几句话中的重点词他没有强调出来, 应该这样读:

( 1) 空气是那么清鲜, 天空是那么明朗,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 2) 到处翠色欲流, 轻轻地流入云际。

( 这位“小老师”给大家做示范, 读得声情并茂, 赢得了阵阵掌声。)

小老师C: 我请几位同学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 大家争先恐后地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有的读得舒缓, 有的读得激昂, 都读得既有感情, 又有表情, 有的同学边读边做动作, 许多同学还说出了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教室里气氛热烈, 掌声不断。)

小老师C: 刚才几位同学读了这段的最后一句, 读得比较好。我认为这样读更好, 更能体现出草原美景使人流连忘返 ( 轻声地、舒缓地) : “在这境界里, 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 ” ( 稍作片刻停顿。) “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 小老师C读得如痴如醉。教室里掌声不断。)

2.《小珊迪》 ( 片断)

学完《小珊迪》这课后, 为了加深学生对主人公关好品质的深切感悟,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 学完《小珊迪》这课后, 小珊迪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全班同学纷纷举手, 踊跃发言。)

生: 小珊迪是个太可怜的孩子。他饥寒交迫, 很需要钱。可他的腿被马车轧伤后, 仍然叫弟弟把剩下的钱送还给“我”。

生: 小珊迪是个善良的孩子。他在临死时担心的不是自己, 而是弟弟没人照料。

师: 现在, 老师想让你们当一当“小老师”, 我想当一当“大学生”, 好不好?

生: ( 笑) 好。

师: 好。不过, 我这个“大学生”可有几个问题要你们帮我解决, 有信心吗?

生: 有。

( 全班同学都显出跃跃欲试的姿态, 课堂气氛活跃。)

师投影出示问题:

( 1) 如果小珊迪受伤后, 没有让弟弟送回零钱, “我”会责怪他吗?

( 2)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他会怎样花那一个便士呢?

( 3)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事情会怎样发展呢?

( 4) 如果小珊迪受伤后来到中国, 事情的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生: 我想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他会用一个便士买些吃的, 赶紧回家, 对弟弟说: “快吃吧。”如果弟弟让他吃, 他会骗弟弟说自己已经吃过了。然后再去卖火柴。

生: 如果小珊迪没有受伤, 事情会这样发展: 他把换回的钱找给“我”, 说: “先生, 真是太谢谢您了, 您真是个好人, 上帝会保佑您的。再见。”然后买些吃的, 赶紧回家给弟弟送去, 再去卖火柴。

( 师进一步引导: 说得很好。那小珊迪为什么自己不吃呢?)

生: 因为只有一个便士, 买的吃的只能够一个人吃。

生: 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小珊迪是非常善良的。即使买的吃的够两人吃, 他也会留给弟弟的。

生: 如果小珊迪受伤后没有让弟弟送回零钱, “我”会责怪他。因为“我”相信小珊迪肯定遇到了什么麻烦, 所以才没有来。作者也说了小珊迪不是骗子。

生: 如果小珊迪受伤后及时来到中国, 我相信中国的医生会马上给他做手术, 给他最好的照顾。

生: 我们小朋友们会每天去看他, 给他带去许多礼物, 让他很开心。

生: 小珊迪在医院里会很快好起来, 然后跟我们一样开开心心地上学。

……

师: 太好了。没想到“小老师”们说得这样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老师”。我要好好向“小老师”们学习。

三、教学体会

孩子是爱当“小老师”的。在课堂上, “小老师”们既是老师, 又是学生; 既是提问者, 又是问题的解决者。在教学中, 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场面, 学生由“依赖他人学习”“被动学习”转变为“自我学习”“自己主动学习”, 由“听从老师讲解”转变为自己自由的表达”。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 激活了自身的灵性, 在无拘无束的教学活动中表露了情感, 发展了思维, 展现着智慧的火花。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 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再以教师为中心, 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至关重要。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要关注学生学习情绪, 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相应的条件, 让学生全员发动、全程介入、全方位参与, 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师生自主 第2篇

改革阶段总结

白银市第三中学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我校遵循“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合作探疑、竞争展示、当堂达标”的原则,从2011年5月开始逐步在学校各年级推行“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的师生互动自主合作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在近两年的改革实践和探索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课改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校课改历程的回顾

从2003年新课程改革以来,为彻底解决我校“绝大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不愿学、不能学、不会学、学不懂”等各班长期普遍存在的根本问题,为全面改变长期存在于我们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竭力主讲,学生消极参与”的高耗低效式的教学现状,为进一步推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更好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我校也一直在探索课改之路,不断地学习、考察,尝试了很多种做法,但在改革的路上始终收效甚微,一直在徘徊,没有走出困境。2011年3月份,张校长由区教育局组织前往山东省一些知名的中学学习考察,被山东青岛四十四中“亦师亦生,教学合一”课堂教学模式所吸引,回校后向全体教师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在认真反思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的基础上,下决心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4月底至5月10日,我校先后组织部分和全体教师前往兰州市榆中县小康营中学听课学习,学习后全体教师被小康营中学师生课改的精神和改革获得的巨大成功深深地影响着。在小康营我们亲眼目睹了一种全新的课堂结构,开放式的课堂,科学的小组建设,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浓郁的课堂气氛,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展示水平,以及教师精讲、点拨、质疑、追问、纠错、评价的能力令我们震惊。所有这些足以让我们下定决心投身课改。学习归来,5月12日学校召开了课堂教学改革动员会,课堂教学改革在我校七、八年级正式启动,9月份,改革在全校初中年级推行,10月下旬,高

一、高二职业班进入课堂教学改革。

二、课改实施的主要策略和方法

㈠ 为了使本次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在反复研究山东青岛四十四中、小康营中学和杜朗口中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白银市第三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成立了以张绪兴校长为组长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具体负责课改的实施和推进工作。

㈡ 由年级组长、班主任具体落实,各班按学校规定完成班级小组架构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学习小组根据学习成绩、性别和性格特点等情况组建,定人定座次定小组成员职责,每个组5-6人左右,确定了个性化的组名,设各学科组长,小组学习实行任务驱动,竞争展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班级文化建设以我的课堂我做主为主题,各班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布置。

㈢ 及时分层进行培训,由学校领导、教务处组织召开各班学习小组组长会议,进行小组建设培训,落实小组合作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和要求。组织领导、教师和全体学生观看杜朗口中学课堂实录,每学期举行课改经验学习培训等等。

把“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放在各年级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努力在各年级上下稳步有序地推行课堂教学的整体改革。为此,我们大刀阔斧地掀起了教室和课堂的“革命”,如:各班级撤除了讲桌,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座位形式,增加了教室侧面的黑板,发挥三面黑板的作用,教学生预习、自学、合作、展示、评价等方法。

㈣ 为使本次课改取得预期的成效,学校大力倡导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挖掘教师潜能,培养学生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加强集体备课的落实,制定了《白银市三中集体备课制度》,确定了《白银市第三中学导学案》编写使用的基本要求。在初、高中年级用导学案替代了传统的教案,使导学案”成为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对老师而言: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总体目标的把握上,并具有可操作性和记录价值,每一篇“导学案”都是教师新的教学理念的体现和实践记录。对学生而言:是由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法特点和心理特征等设计的,以培养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训练和发展独立学习能力为主线的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学习方案;要求任课教师按分工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导学案”草稿交教研组长审核。教研组长初审“导学案”后利用星期一教研例会将“导学案”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任课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对“导学案” 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适当修改,形成个案,交教务主任审定后印刷。上课前一天任课教师将“导学案”发至学生,第二天师生共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教研组长负责收齐前一周“导学案” 交教务处存档。

㈤ 确定了我校自主课堂基本环节:即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自主预习就是学生阅读教材,做学习笔记,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预习学习”“探究学习”内容;合作交流就是各小组长组织检测交流小组成员“预习学习” “探究学习”内容完成情况,对有一定难度但难度系数不大的题目组内交流解决。对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不了的各种问题,或者是教师早已预计到的难题作适当的点拨,鼓励组内再讨论交流解决;展示拓展就是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展示各组学习情况,学生讲对了,老师肯定,不必重复,讲的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补充,讲错了的教师更正,对于难度较大及规律性的内容,可在典型启发的前提下适当的讲解;检测反馈就是教师将早已准备好的检测题(检测题的设置一定体现学习目标,并且题目要典型,符合中考题型)分发给学生,学生快速解答,然后学生之间快速批阅,教师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上交学案,教师批阅反馈;归纳总结就是学生概述本课学习目标、重难点,并填写学案。也可由教师总结梳理。自主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既可以是五种互相关联的课程组织形式,也可以是一节课的五个不同阶段。

㈥ 扎实有效地进行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的督查和落实。学校课改领导小组把教学常规管理的配套落实作为保证课改高效运行、大面积提高的奠基性工程来抓。在原有基础上,先后出台并制定了《周一教研例会制度》、《周五课改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班主任例会制度》、《“两操一活动”管理制度》、《教师听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业务学习培训制度》、《课改问题征集和反馈制度》、《领导包级包班教师包学生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常规工作制度,教务处并为每一个参与课改的教师建立了课改档案。为了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规范,建立了课改问题征集制度,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后,年级组长给各班学生和任课教师下发《课改问题征集表》,就一周工作和学习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提出教学中的问题和建议,教务处就征集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整理和归纳,对带有共性的问题提交学校课改领导小组会议解决,已经解决或形成统一思想的解决办法和措施,周一教研例会由教研组长负责向任课教师进行反馈;没有解决的问题交周一教研例会反复研究解决。真正把“校本教研”的落脚点放在改进学校的工作,提升学校课堂教学的水平上。

㈦ 教务处督促开展了听评课活动,以评促改。我们的措施是:一按照《领导包级包班教师包学生工作制度》的要求,学校领导各引领一门学科,每周要深入指导课堂教学,对部分教师采取蹲点、跟踪指导的方式,与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和老师共同探讨新的教法与学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二各教研组每周至少安排一节组内互听互评课,教务处每周组织一节新教师的汇报课、组长示范课或其它观摩课,每年组织一次全校优质课竞赛活动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三所有任课教师全部开放课堂,对学校领导、任课教师、总务后勤工作人员都有明确的听课节次要求,实行周周清,听课教师可不打招呼进课堂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四是从2012年5月以来,由教务处组织开展了人人过关的课改展示课,每周安排两个教师讲课,讲课过程录像,要求各组教师和无课教师全部参与听课,讲课后由课改领导小组成员先评课,再由教研组内评课,真正起到了典型课例引路的作用,以评促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㈧ 积极进行了教学评价的改革与尝试,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以学论教。由评教师的讲解的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由评课堂教学的活跃度为主变为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为主;学校制定了《白银市三中学习小组建设及学生学业评价指导意见》,围绕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问题,2012年9月以来,我校各教研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采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初步确定了各学科的评价办法和评分细则,学生的学业评价由过程评价和考试终结评价两部分组成,各占50%。

㈨ 为了适应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使学生在校学习活动得到保证,确保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我校对“两操一活动”进行了改革,延长了课间操和课外活动的时间,体育教师教学了杜朗口的兔子操,学生每天早操和课间操进行宣誓《认真做好自己的每一天》和《白银市三中班级八荣八耻》,班主任分别进行两次点评。“两操一活动”已成为我校课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聚焦课改进展 享受成功快乐

通过近二年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参与改革的教师经过了“畏难—学习—尝试—改进—完善—有型”五大阶段,基本上杜绝了教师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毛病,基本上形成了“理念上产生了共识、行动上积极实施、方式上努力探索、管理上设法跟进”的可喜局面,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合作交流明显加强,首先,老师们重视了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十分重视课前学生预习和教师预设的准备工作。由过去的“备教案”发展到今天的“备学案”,虽一“字”之差,但这就彻底改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结构,真正地凸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理念,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学堂”;其次,各学科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拥有了明确的抓手。五环节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各科的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指出了明晰的目标,集中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以能力为主旨”的原则;再次,不少课堂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根本性的变化。课堂上让学生拥有了充分的“自学展示、表达张扬”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等有所增强,许多学生上这种课兴趣很高,因为它培养了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了学生人人参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胆量、表达、应对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纵观学生整体上由起初的新奇阶段逐渐转入了适应阶段、由起初的低谷阶段逐渐转入主动配合阶段。根据各班情况及月考、期中考试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意识、中等生和后进生学习成绩等方面较以前总体上有了明显的提升。更加难能可贵的是,通过我们的课改和两操的宣誓活动,在学生的养成教育方面,我们收获了意外之喜,学生课间吵闹的少了,乱扔垃圾的少了,卫生比原来保持得干净了,学生间没有了打架斗殴的现象,见老师学生开始行礼问好了,这些不经意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我们课改的决心和信心。

四、透视课改存在的困惑 ㈠ 课堂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不彻底性和不少的偏差。自主课堂教学的实质,要求在教学中要做到“突出学习自主、突出小组合作、突出学生展示、突出教师点拨、突出当堂训练”,然而,据老师们反馈的问题来看,我们现在一些课堂中貌似神离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如:座位、讲台的变化和黑板的增加有的仅仅成了一种摆设、不仅不能为学生“自学”及“合作” 更好地服务,而且有时还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有的课堂中即使在推行课堂结构改革的做法,可是有时因为理念未更新、实质未吃透、流程不熟练、环节不完整等原因,再加上“新手上路”,难免会出现操作走样的现象,如:课堂组织较乱、学习效率低下、课堂进度缓慢、课堂效果不佳等等。当然,客观地说,这与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和学习品质等也密不可分。

㈡ 要亟待更新和强化各学科集体备课的意识。课堂教学改革要出效益,应重在抓好教师的集体备课。这已是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普遍达成的共识。然而,我们在备课中不仅要关注到知识内容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到学法的研究和设计、关注到新的教学结构的掌握与驾驭。尤其是平时的集体备课,其研讨的重心要下移到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小题目上,要深化集体备课的内涵,譬如:要在集中理解课标、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应精心整合有关资料,认真针对学生实际,努力设计和编写相关导学案。与此同时,每位教师要对突出的教学问题应集体进行构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思路,从而利用集体智慧,形成较为完善的导学案。这样,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展示的内容等能落实到纸面之上,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堂监控等。但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十分困难,特别是语、数、英一周有五节课要研究,任务实在艰巨,暂无解决策略。

㈢ 要大力落实课堂教学改革的监督、激励等运行机制。课改依靠的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不课改永远没有出路。这些道理无庸质疑!在课改近两年实施中,学校加强了课改的组织与领导,加强了督导检查的力度,但是,由于刚启动学校缺乏课改实施的奖惩措施,加之课改使教师工作负荷增大,部分教师有惰性,奉献精神差等多种原因,致使不少推进工作缺乏了 “动力”,减慢了速度。不少老师建议学校建立课改激励机制、增强课改刺激性,使监督课改有抓手、教师课改有引力、推进课改有保障,努力做到奖优罚劣、奖勤惩懒,以更好鼓励大家勇于现身课改、主动思考课改,大力促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向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发展,然而,学校公用经费紧张,单就导学案的印刷成本已不胜其负,很多措施和想法难于实现。

㈣ 要切实解决目前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使课改能有序地推进。譬如,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与高效课堂不相适应。一是不会学,二是学习效率低,三是不善于合作学习,四是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多数学生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课改后不配合教师。一些学生拿到导学案后,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按导学案要求去学,预习速度跟不上课堂节奏,效率低下。学生不能借助学习对子、学习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多数课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学校文化问题。一是班级小组文化杂乱无章,有的既不美观,又缺乏创意,有的不很高雅,小组文化不能发挥激励作用;二是普遍重视外显文化,缺乏与课改要求相适应的内涵文化;评价体系还不健全,制度不全,方案还不完善,有的学科方案只是大框,评价手段单一,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一是缺乏分层教学要求,对A、B、C三个层次目标、任务不明确,二是设计、布局不合理,三是没有理顺与教材的关系,有的照搬教材,有的成习题集,缺乏“制导性”,四是有的直接从网上下载,脱离学生实际。

师生自主 第3篇

面对困境,张仲坤校长的一贯认识是:在206中这样比较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作为一校之长,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气、神,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思考,要不怕苦,不畏难,在困境中显示教育者做教育的顽

强。2006年,206中学成为北京市第五轮“初中建设工程”的重点项目校,这给学校发展带来绝好的机遇。

一、“咱们”的文化形成与内涵

张仲坤校长特别强调文化价值导向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初中建设工程开始后,市、区专家,尤其是进驻我校的首师大李延林教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理念,学校与首师大专家们开始了携手共建学校文化的行动。近年来,张校长提出要在学校倡导“咱们”的文化。

所谓“咱们”,既是一种组织文化,也是学校教育最需要的一种合作态度,团队精神。因为学校教育无小事,学校教育不分时间空间,需要大家把它看做是自己的事,是“咱们”家的事。他还说,“咱们”的文化就是要把学校建成“咱们”的家,在这个大家庭中,要尊重教师劳动,理解教师苦衷,创设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使教师大胆而充分地发挥自我,更好地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行为。

多年来,206中学致力于营造“咱们”的氛围,建立“咱们”的共同愿景,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咱们”的文化在其不断充实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几个方面的内涵:(1)立足平民教育,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坚持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负责,对每一个孩子的家庭负责的教育理念;(2)以创建开放合作的“群体学习意识、个体开放品质、集体团队精神”为核心,通过为教师提供自主、合作、开放、宽松的发展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理解、尊重、关爱每一个孩子,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引导孩子们进行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一生幸福服务。

张校长说,“咱们”的内涵体现了“亲情、友情、同志情、师生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

二、“咱们”的文化引领师生成长

1.引领教师形成自主、合作、开放的品质

初中建设工程以来,“咱们”的文化内涵日益丰富,领导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开放。三年来,学校先后邀请了9位首师大教授、博士来校作了10余次讲座,还邀请了区进修学校和兄弟学校的同志作了5次报告,邀请首师大的学科骨干教师来学校开展了10余次专题教研活动,干部教师走出校门、走出海淀、走出北京、走出国门,参加了数十次学习交流活动,还数次接待了外区、外省市和来自美国的校长、教师来我校学习交流。

在“春风化雨”培训工程中,学校有28人主动申请并参加了市“春风化雨”培训班、首师大骨干培训班、北京外国语大学“歆语”培训、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培训班,覆盖所有学科。现在,“在学习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发展”的理念已经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学校形成了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指数有了大幅度提升。

“咱们”的文化如和风细雨每时每刻浸润着206中人的心田,内涵发展已经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切实追求。教师在“咱们”的文化中自主发展,独具特色的自主的、民主的、积极的、合作的教研组文化(以课堂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研究为核心,以学科性质为特色)逐渐显现。

2.引领教师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

“咱们”的文化创建的重要意义,是在校园内营造和谐向上的、适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氛围,服务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206中学多数学生不仅学习底子很薄,而且家庭贫困,还有个别学生或身有残疾,或心灵有创伤……但206中学的教职员工,本着“有教无类”的思想,关爱所有的学生——不问其出身背景、贵贱贫富、户籍所在、聪慧愚钝,皆如至亲呵护关爱,让所有的孩子喜欢老师,喜欢学习,喜欢学校,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正是因为有一支素质过硬,对教育充满无限热爱的教育团队,有对学生不计成本、不图回报地关爱,206中学的孩子们心灵的天空才格外澄澈。健康地成长、幸福地生活这样抽象的概念,在这里找到了鲜活的解读,“咱们”的文化中“立足平民教育,绝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再仅仅是一种信念,它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3.促进孩子健康、自主发展

“咱们”的文化的核心是:通过引导孩子们进行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一生幸福服务。“咱们”的文化的核心价值,要求206中学的干部和教师必须始终视德育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学校确立了贴近学生实际且富有内涵的德育目标:“爱党、爱国、爱集体;守法、守纪、守规矩;会说、会做、会学习”。在这一德育目标的引领下,在注重常规管理和养成教育的同时,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校内外德育网络,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已经形成制度。每年定期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召开社区驻军友邻单位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实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和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展示,学校把组织开展学生课外活动放在重要位置。学校先后开设了文学鉴赏、机器人、天文观测与研究等20余个课外兴趣活动小组,这些活动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在众多的自主教育活动中,2006年开始的全校考试免监考活动,是学校引导孩子们进行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非常成功的案例,它真正满足了初中学生渴望被信任的需求,让学生在自主教育中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同时也让教师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中令人感动的美丽风景。

三、“咱们”的文化结硕果

三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校”、海淀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义务教育工作先进学校”、“优秀家长学校”、“科技教育示范校”、“中小学课外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尽管206中学接收的学生100℅的是电脑派位生,生源质量较差,但是,206中学在2007-2008年中考中,约有20℅的学生升入北京市示范高中,其他学生均以满意的成绩升入理想的学校。今年,即将参加中考的毕业生,更有不俗表现,在海淀区组织的三次统练中,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海淀区平均水平,预计2009年中考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学校33名一线教师中,有1名特级教师,1名市骨干教师,8名区骨干教师,5名区级学科带头人,2名区级班主任带头人。有5名教师获得“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称号,7名教师先后获得了区教学、科研和班主任工作创新奖,2名教师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项目”教学设计撰稿任务,部分示范课和教学案例被收入人教社等相关网站……

在“咱们”的文化的引领下,206中学的干部、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自主、合作、开放的品质得到质的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自主发展已经成为206中学的鲜明特色。

三年来,在建设“咱们”的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凝聚,她是无法用口号和标语喊出来的——她不仅浸润每一个人,也成就每一个人,更是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

浅谈自主学习中的师生角色 第4篇

一、自主学习的定义及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 随着元认知策略研究的兴起, 自主学习开始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自主就是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自主学习在广义上指能指导个人自我思维能力发展的教育过程, 狭义上指使学习者能够独立地作出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决策和成功地实施这些决策的能力。在Higgs看来, “自主学习是一个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 学习者基本上不依赖作为教学管理者与方法提供者的教师而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的过程”[1]。因而, 自主学习这一概念至少用于以下五个方面: (1) 学习者的学习完全依靠自己; (2)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学到或用到的一整套技能; (3) 一种与生俱来的、却被单调而复杂的教育方式所抑制的能力; (4) 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所行使的责任; (5) 学习者确定自己学习目标的权利。

自主学习的观念可追溯于两千多年前。在国外, 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就已经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思想。他认为, 教师不能通过移植或传授直接将知识传入学生, 而必须通过“产婆术”, 引导学生思考, 使之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从而获得知识。在我国, 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自主学习的思想。如《学记》中指出:“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因。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知因, 然后能自强也。”这里的“自反”、“自强”就含有自我省悟、自我改进之意, 而这些思想正好与当代自主学习所倡导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及自我改进思想不谋而合。

20世纪初期, 受西方尤其是美国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倡了“重启发学生, 使能自动研究”的教育方法。20世纪70年代末, 自主学习开始进入初步试验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自从HenryHolec的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出版后[1], 随着教育研究者对自主、自主性、自主学习本质的深入研究, 自主学习的研究开始朝纵深方向发展。这类研究不再是仅限于发展学生某一方面的自主性, 而是全面发展学生自主性、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其目的是努力把自主学习引进教学, 改变教学结构和教学活动,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中学习者角色的要求

“自主学习”针对学习者角色而言, 就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所体现的“自”和“主”两种内涵精神。

“自”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方面, 要求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是学习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积极主动的自主行为, 只有学习者在学习中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自觉性,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习的自觉性是自主学习的集中体现, 通常是建立在学习者有目的、有意识的自我操纵与监控下的, 不是随意的、盲目由外力所驱使的。为此Dickinson又把自主看作是自我导学或者是自我教育[2], 对自己负责的学习者应该能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决定自己该学什么, 如何查找相关的资料, 有逻辑性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第二方面就是学习者的自控性。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前要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要对自己的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课后要学会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及自我补救。也就是说, 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学习过程的监控和检测都需要学习者能够自我掌控, 学习者要对自己的学习目标负责, 自我监控, 自我评估, 积极主动地学习[3]。第三个方面是要求学习者要有自立性。自立行为即为独立性, 是自主学习的具体表现, 也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学习者的独立性必需在学习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有效的语言学习者应当能不依赖教师独立地负起学习的责任。培养学习者的责任意识就要鼓励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积极地作出决定, 给予学习者广阔的参与空间, 比如自己设定学习目标,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等。为此, 要加强学习者的独立性, 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努力战胜自卑、胆怯、恐惧等学习上的心理障碍。

“主”也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要体现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教师、教材、教学设备都只是学习的一种必要的外部条件, 学生自身才是学习的主体和决定因素。如果学生这种主体作用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哪怕有再优秀的教师, 再先进的教学设备, 也无法使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二是要求学习者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也就是主动性, 即在学习的任何一个阶段和环节中, 学习者经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来掌握好知识。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 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在自觉的需要, 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如果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那么, 自主学习就如同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学习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与学习效果是成正比的, 只有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才有可能在学习上获得更好的回报。

三、自主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学习不是单纯的自己学习, 自主学习是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学习者主动参与到课程中的学习, 注重个性化学习, 突出学习者的责任心, 强调学习者的自主性。但这不等于教师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就放任不管。实际上, 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 因此, 明确教师在自主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显得十分重要。因而, 自主学习也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一,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倡导者。谭红在论述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时指出, 教师可能扮演多种角色。首先就是学习活动的倡导者 (advocator) 。教师应当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倡导者, 即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学生介绍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减少对教师的依赖, 承担起学习的责任, 成为独立的学习者[4]。

第二, 教师是教学情境中的引导者。教学情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物质方面包括教室环境、课堂桌椅的安排、教科书、教学活动器材的设置等等;精神方面表现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情境中, 教师与学生居于平等地位, 教师不再是领导者, 只是不时地充当一下提问者、问题的设计者和讨论的指导安排者。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速度。总之, 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第三, 教师是教学方法的塑造者。活跃课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离不开教师的施教技法。教师丰富的文化素养, 优雅的举止, 端庄的仪表, 幽默的语言, 关切的眼神, 教法的选择, 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 没有教育技巧的教师就不能成为好教师。因为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着眼点不在于知识的传授, 而在于通过塑造各种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究知识的能力, 强化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正如《学记》中称的“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意思就是引导学生, 指导学生但不牵着学生走;激励学生, 勉励学生但不强制学生顺从;启发学生但不是把结论告诉学生。因而, 自主学习中的教师要塑造更符合整个教学活动思维规律的教学方法,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总之, 自主学习不是简单地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它还依赖于教师的能力、学校和社会等因素的密切配合。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教学实践中, 需要教师和学生对自身的角色意识作相应的改变, 需要从资源配置和评估制度方面作相应的完善, 这就决定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体制的建立会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但只要坚持自主学习这一指导原则, 我们就能培养学生迎接未来社会挑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iggs.J.Plann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to promote autonomous learning.London:KoganPage, 1988.

[2]Benson, P.&P.Voller.Autonomy and Independence in Language Learning.London:Longman, 1997.

[3]Lee.I.Supporting greater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ELTJournal, 1998.

师生自主 第5篇

关键词: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

古人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教育名言,它揭示了教育工作中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教师的使命,将学生领进学习之门,起引导作用;二是学生成功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的学习,主动去学习,发挥主体作用。这两个问题反映了当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现在教育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学伴;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幕后的导演;教师不只是学生学习上的良师,还是生活上的益友。只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主动投入到学习中。

一、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思想是行动的种子。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生活。”多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让多数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不良习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要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变成真正的自主学习,首先就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因此,我们就要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自主的空间。为此,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加强民主文化建设,转变学生的传统思想观念

例如,墙壁文化,让学生自取班名,自制班标,自定班训,划分墙壁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自己空间的主人,自行管理;班会,让学生依据学校安排的话题(如安全),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音乐),自己设计班会主题,自己主持。通过这些来转变学生传统的思想观念,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播下自主学习的种子。

2.创建民主学习课堂,增强学生的自由学习意识

教学中要结合时政热点、生活实际,提供历史资料等,创设讨论情境,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甚至展开辩论。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自由学习的方法,有“同伴教学”“分组学习”“探究训练”等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发展其自主性、创造性和探究精神。

3.引进民主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能力

班级里要制订较为详细量化细则,每月让学生自我测评和小组互评,选出班级“每月之星”,进而送报学校参选“校园明星”,并作为每学年评优评先的依据。通过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意识。

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想学”意识

学生想学,因为有动力。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哪个学科成绩就相对较好。虽然这并不绝对,但至少说明了学生喜欢老师,就有了想“为老师读”的动力。现在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麻辣教师”。这些教师和同学的关系是亦师亦友,学生甚至因为和老师比较亲近,对老师直呼其名,或“某某哥”“某某姐”相称。学生对老师,一点敬畏都没有,至少麻辣教师的学生不会怕“看不告诉你家长去”这类的威胁了。因为他们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尊重与平等。

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是体现在人格上的平等,无论学生家庭贫富、成绩好坏,老师都要一视同仁,同等尊重与关爱。教师不能以财富拉关系,嫌贫爱富;不能以成绩论英雄,重优蔑差;更不能随意辱骂学生,使用“猪”之类的字眼。其次是在学问上的平等,虽然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在一般情况下要强于学生,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发扬“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当仁不让于师”的求学精神,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乐学”意识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际上讲的是“乐学”问题。如何让学生学得快乐呢?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1.深入了解学生,从内心深处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多地出身于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就备受父母的溺爱、宠爱,部分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如自私、自大,讨厌学习,遇到事情缺乏自信,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影响。因而我们应深入了解学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

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及家长对学生的态度,对学校的要求。在走访了解过程中,使我们能够及时发现一系列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去引导他们解决问题,避免悲剧的发生,并尽量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真正从内心深处与他们交流、沟通。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他们,鼓励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只要师生间做到了真正理解,获得学生内心的认同,他们就会把学习看做是与朋友共同在做的一件快乐的事,乐于去学习。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课堂形式,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我把“我爱记歌词”“一站到底”等一些知识性的电视节目形式搬上了课堂,改编为“我爱记史实”,进行史实填空比赛,或创设两个情境词,让学生依据描述填写历史事件或人物等,进行知识的温习与巩固,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也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此外,我们还可以经常利用情境、对话、协作、角色扮演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他们感觉到学习的快乐,自然就不会讨厌学习,反而很享受学习的乐趣。

师生自主 第6篇

一、依托“教与学师生共用讲学稿”, 改进学习方式, 实现学生有有效学习

以“教与学师生共用讲学稿”为载体, 创新了教学观念、形式、手段, 实现了学生自觉、自主、愉快、有效地学习。

(一) 预习寻疑, 明确目标

“教与学师生共用讲学稿”既是教师的讲稿, 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学稿。学校要求教师在设计讲学稿的过程中,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的机会, 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在学习中收获成功、感受愉悦。

(二) 展示释疑, 达成目标

展示交流有组内展示和组间展示, 知识性、基础性的问题可以在组内展示、互相评价, 稍难的问题在小组内展示后, 整理出小组的意见在班内展示交流。教师要充分设计展示的方式、展示的时机、展示的策略、展示的学生层次、展示时可能会暴露的问题、展示时的点拨角度与方法等。

展示交流将“学”和“教”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学”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智慧成长, “教”是贴近学情而进行的有效点拨。

(三) 质疑探究, 提升目标

学生依照学案或教师的提示进行探究性学习。遵循自主、合作、愉悦的原则, 我们要求这一环节先要有学生的独立思考, 然后是小组合作讨论, 班内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讲解, 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合作探究意识。教师要预设探究的方式、角度和可能达到的深度, 集体或个别指导的合作小组或个体, 点拨讲解的起点、内容等。

(四) 达标检测, 巩固目标

“师生共用讲学稿”中的课堂巩固训练, 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设计巩固拓展训练, 设计与本节课有关的基础性、拓展性、探究性作业。题目能体现知识能力重点,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层次、有梯度, 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使用。

(五) 精彩回放, 落实目标

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告诉我们, 对重点知识要进行重复刺激, 才能避免遗忘。一周结束, 各备课组结合讲学稿的批阅和课堂教学情况, 对学生出现问题较多的知识点和习题, 精选加工, 形成“精彩回放”习题, 以双休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重点知识、易错知识进行重新练习、回顾, 加强了本周知识的掌握, 达到系统巩固的目的。

二、依托“教与学师生共用讲学稿”, 教学中实现了“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

借助“教与学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作业改革, 体现了作业的有效性、科学性、层次性和发展性, 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实现了“节节清、周周清、月月清”, 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 堂堂清

讲学稿整理替代了传统意义的作业, 学生在整理时把预习时的错误和达标中的错题用红色笔迹修改, 形成“双色讲学稿”, 突出了重点, 实现了“堂堂清”。

(二) 周周清

每周末, 要求各备课组对出现问题较多的知识点和习题, 精选加工, 形成习题, 布置给学生, 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重点知识、易错知识进行重新练习、回顾, 加强了本周知识的掌握, 达到“周周清”的目的。

(三) 月月清

每月学习结束, 各备课组对教学中的重点、考点、易错点汇编成检测题, 通过检测学生对一月所学知识全面巩固, 试题的讲评是学校教学中的重点, 学校督促教师的讲评课要有针对性, 有深度和广度, 讲评后以作业的形式学生完成“满分卷”实现“月月清”。

三、教学常规六到位, 使“教与学师生共用讲学稿”形成良性循环

学生的有效学习需要高质量的“讲学稿”, 为全面提升讲学稿的质量和有效应用讲学稿, 学校从集备、个人备课、作业等六方面严格要求, 提出教学常规“六到位”。

(一) 个人主备到位

各备课组提前两周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明确个人主备任务, 主备教师认真研究课程目标, 研读课程标准, 深挖教材, 析准学情, 选择不同层次的习题, 设计教学思路, 形成“讲学稿”初稿。对已有的讲学稿, 重新研读, 必须有取舍、有改进、有新内容。

(二) 集体备课到位

提前一周, 由备课组长精心组织集备:根据集备计划分工, 按照课时教学进度, 以及主备的先后顺序, 由主备人以模拟讲课的形式呈现“讲学稿”初稿, 按照教与学的程序, 对每一环节逐一进行集体研讨, 推敲流程、精选习题、斟酌过渡、预设情境, 最终达成共识, 形成“讲学稿”通稿 (即定稿) 。

(三) 课前预习到位

至少提前1—2天将“讲学稿”定稿印刷并下发至学生, 指导学生对照讲学稿进行充分的有针对性的课前预习, 预习的任务主要是“新知梳理”的内容, 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完成“质疑探究”的题目, 有效实现了分层作业。

教师通过“一收一批”讲学稿, 进一步了解学情, 明确课上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有效预设, 有的放矢。针对批阅情况补充设计教学活动, 即教师的二次的备课, 形成教师用讲学稿的详案。

(四) 课上讲练到位

要求教师以“讲学稿”为载体, 实施精读、精讲、精练的有效教学, 同时注重过程和方法的指导, 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通过大量精彩的生成, 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 顺利完成课时教学任务,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 作业布置到位

课时教学任务的完成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课后的及时复习巩固尤为重要。因此, 针对课时教学内容, 给学生布置适量、适度的作业, 以达到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甚至拓展延伸的目的。

(六) 作业批改到位

师生自主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师生冲突,化解

长期以来, 小学语文课程都是采用的满堂灌教学模式, 结果导致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及积极性受到巨大的压抑, 继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下降。从这一角度来看, 构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想确保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有效构建, 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适度的约束以及管教, 这其中难免会发生冲突, 而解决这些冲突是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中必须要妥善加以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中师生冲突的有效解决关键应从理念、方法、渠道等方面着手, 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正确认识师生冲突功能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构建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作用, 对于好动性强、专注时间短、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的小学生, 很难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专心自主学习, 如果老师对小学生的行为管制过于严格的话, 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师生冲突。师生冲突有正反两方面的功能, 负面功能在于师生冲突可以造成师生关系隔阂以及破裂, 冲突的实质是老师以及学生在价值观、情感观等层面的一个尖锐对立, 如果处理不好, 这种对立就是一个零和游戏, 即在冲突发生的时候,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老师, 都是一个情感层面的冲击, 任何一方都无法从中获得收益, 从这一个层面来看, 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会因为冲突的产生走向破裂, 难以弥补。师生冲突的正向功能在于冲突可以有效地缓解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很多时候一些激烈师生冲突之所以爆发, 除了有引爆点以外, 更是师生之间心理层面长期对峙的结果, 师生之间偶尔发生一些小的冲突可以有效地将师生之间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进行有效地释放, 使师生之间紧张的关系有所缓和。对于小学语文老师而言, 应正确地认识到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中师生冲突的正负功能, 既没有必要视冲突为洪水猛兽, 也不能对冲突置之不管, 而是应充分发挥师生冲突的正面功能, 从而帮助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二、注重激励机制的运用

对于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中所产生的师生冲突, 其正确的做法不是一味地用惩罚措施来压制学生, 而是要运用激励手段来引导学生朝着老师要求的方向不断前进。心理学研究发现, 正强化的效果要远远大于负强化, 负强化的过度使用往往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者“破罐破摔”的心理。这一理论对于小学语文老师的启示就是针对师生中出现的冲突, 老师应采用正向激励为主的措施来强化学生符合自主学习模式的行为, 通过持久的强化, 就可以将自主学习模式内化为小学生本身的一个学习习惯。激励机制的运用中, 除了坚持正向为主的原则以外, 还应坚持及时、差异的激励原则, 及时激励可以使得激励效果最大化。差异化的激励是指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的不同, 其所偏好的表扬模式也是不同的, 小学老师应善用不同的激励来对不同的学生给予激励。通过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 就可以有效地化解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中师生之间的不一致, 从而削弱师生冲突发生的基础。

三、构建良好的畅通渠道

师生冲突的发生很大原因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 一些小学语文老师总是对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中学生出现的不符合要求行为进行制止, 却没有去主动倾听学生的申诉。考虑到老师在师生冲突的解决中处于一个主导地位, 老师应进行师生之间沟通渠道的建立, 及时了解学生在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并做出反馈, 这样就可以实现两者之间信息的双向流通, 有利于减少导致师生冲突发生的诱因。在良好的沟通渠道建设中, 小学语文老师应兼顾课堂上的沟通与课堂下的沟通, 综合运用电子邮件、口头交流、书面沟通等多种方式, 毕竟很多时候小学生在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中因为种种顾虑并不能够畅所欲言, 而通过书面或者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则可以克服面对面交流中的缺点, 将自身的真实想法倾诉给老师。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成立一个学习改进小组, 选择那些善于沟通交流的学生任小组成员, 学生有什么问题来通过这一小组进行反馈, 这种间接式的沟通也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信息交流。而在双方信息趋于对称的背景下, 学生以及老师之间在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中的冲突就会得到减少, 从而为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夯实基础。

对于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中出现的各种师生冲突, 也应投入较多的精力来加以解决, 从而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创造良好的条件。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中师生冲突的解决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供借鉴, 需要老师不断进行探索创新, 加强自我修养, 从而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师生冲突解决路径。

参考文献

[1]徐正英.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快乐阅读, 2012 (2) .

[2]周红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语文天地, 2012 (10) .

师生自主 第8篇

鉴于新时期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鉴于新世纪学生对教师的需求,笔者提出了师生自主、合作备课的模式,即通过教师自主备课、合作备课模式,吸纳自然生态的学生参与备课,备出自然生态教案,使所备的课更加实用,打造高效课堂。下面就如何进行师生自主、合作备课,提出以下策略:

一、自主学习,加强自身知识储备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缸水。这句话说明,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自己必须储备大量的知识,要想学生喜欢学习语文,自己必须先喜欢语文。我们可以想到,如果教学生写作文,而教师自己从来都不写文章,试问学生能写好吗?我们可以想到,如果教学书写汉字,而教师自己的板书却不堪入目,试问学生能写好字吗?我们可以想到,如果教学生读课文,教师自己都读得磕磕绊绊,试问学生能读通吗?只要语文教师善于思考,这些问题都能想到,不能总是抱怨语文不好教、语文课很枯燥,其实不妨改变一下自己,或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语文教师要上好语文课、备好语文课,首先是自主的去学习,愿意、乐意去学。学习语文新课标,了解全新的教育理念;学习学段目标,要知道什么年段教什么;要教给学生的知识,自己必须学会、学懂。要想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永远走在阅读和学习路上。

二、个人钻研,提升解读教材水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是用他的终生来备课。也就是说,要备好课,教师必须付出一定的时间去钻研,无论什么样的备课模式,个人钻研永远在重要的位置。那么,要钻研什么呢?一是要整体把握年段的特点。对于语文教师来讲,首先要明确教材所处的学段,每个学段的教学重点是不同的。低段重视学习、认识母语,主要是识字、写字,中段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高段则重视阅读和理解;二是要把握教材的特点。要明确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拿到一本新教材,首先要从整体到局部完成对教材的认知与把握———把握教材的大小概念、侧重点、思想性、知识架构、知识组合、知识排列顺序等一系列问题;三是仔细研读教材。主要研读教材的思想性、知识性、逻辑性,以及折射出来的能力培养;四是把握教材内容。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编排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古诗词、寓言、童话、现代诗、文言文、说明文、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对每一个教学的内容教师都要钻研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个人钻研是备好课的基础,笔者倡导个人钻研备课的模式如下:阅读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提出初步教学设想———对照教学参考———修改教学设计。笔者把教师参考用书放在了后面,不是一边看教参一边备课,目的就是锤炼教师解读教材的能力,在长期的备课训练中,教师逐渐养成了勤于研究的习惯,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集体备课,在思维碰撞中思考

个人钻研在先,集体研究在后。有了自己的研究,还需要放到集体中探究,毕竟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广。在陕西省安康市第一小学,集体备课已成为了日常工作,中心发言教师通过个人的钻研,在集体研讨时提出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教师又有新的教学思考,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设计效果。这样的集体研究有时在课前,有时在课后,对课堂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设计、课堂上出现争论的话题、课堂生成的问题等,教师在课后进行集体研究,有时争论到面红耳赤,但最终都能解决问题。

在学校里,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也形成了个人研究———中心发言人发言———集体研讨———形成通案的备课模式,同时实行“单元分包,教案共享”的备课、课改,无论是集体研讨碰撞出的火花还是分享集体教案流淌出的快乐,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助手。

四、运用媒体,丰富教育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从早期的幻灯片到投影机、到电子白板、到多功能触屏一体机,教学设备越来越先进,所以备课时必须要考虑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常常会让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例如,执教“囚歌”一课时,笔者费尽心思为学生讲叶挺将军写诗的背景、每句诗的涵义,学生却无动于衷,特别是指导朗读时笔者饱含激情,而学生竟有发笑之声。冷静思考之后,笔者决定重上这一课,把写诗的背景制作成视频、把敌人威逼利诱的照片配上文字、把敌人丑恶的嘴脸与共产党人甘为人梯的画面放在一起对比,学生融情于景,对叶挺将军敬佩、对共产党人崇敬的情感油然而生。笔者没有讲太多,学生却学到了很多。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难点和重点的突破。因此,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这样才会让课堂熠熠生辉。

五、师生合作,深入了解学生需求

俗话说,一手有五指,五指不一样长。对学生来讲,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虽是同龄人,同在一个班级,但学生的学情受家庭、社会、个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千差万别。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不能只关注某一类学生,要关注全体教育对象公平。所以,备课时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学情,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适合、适度、健康的发展。

备课前,要充分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学情,针对优等、中等、后进生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不同类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备课中,让学生代表参与教师备课,以考量教学设计是否全面、是否能照顾全体。备课后,将教案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提出修改意见,不断完善符合学生学情的教案。有人会质疑,师生合作备课哪有那么多时间?其实并不是每一课都需要师生合作备课,要有针对性。例如,记叙文授课可以做一次师生合作备课,那么这一学期其他的记叙文均可参照师生合作备课的学情来设计即可。通过师生合作备课,教师更加清楚学生的学情,激发了教师备课的热情,让备课模式不再单一,而更有趣味性,不但提高课堂的效率,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

六、课后反馈,不断调整教学设计

再完美的教案,也有瑕疵之处;再普通的教案,也有闪光之处。很多老师只注重上课前备课,而忽视了课后反馈和反思。一是上完课后,向不同学生发放听课反馈表,通过信息反馈表了解学生在这节课最满意的是什么?不满意的是什么?需要改进的是什么?统计学生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改教案,为下一次授课做充分准备。二是教师教后反思。有时候,上完一节课,会因为这节课上得顺利、效果很好而觉得特别兴奋;有时候,上完一节课,会因为这节课上得别扭、效果较差而觉得特别郁闷。像这样的情况,正是值得教师反思的时候。效果好在哪里,经验是什么,课堂为啥而卡壳,失败在何处,要及时把这些经验或教训总结出来,写在教案当中,这样不但可以养成慎思、善思的习惯,还有利于改进教学,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只有不断反思的教师,才能成长为名师、专家。

实践证明,师生自主、合作备课策略可操作性强,师生乐于接受,效果良好。通过研究策略的实施,提高了教师自主研究备课的意识,增强了教师集体备课能力,创造了师生合作交流与探究的机会,搭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摘要:备课一直以来是教师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实施新课改之后,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文章以小学语文为例,探讨了师生自主、合作备课的策略,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师生自主 第9篇

一、独学,让尝试学习有高度

独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一个人自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个过程体现的是学习的自主性。某种意义上讲,独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根本体现。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随着其个性心理的逐步完善,需要教师由扶到放,善于引导,适当放手,主动让学生去尝试,去试着独学。在课前、在家里,甚至在课堂上都有效自发自为地进行独立有效的学习。这种多层次、多途径的独学,恰恰是自主发展理念下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学习的一种体现,更是师生共建和谐课堂的一种前提,也使得尝试学习的过程不断走向自己的高度。

比如,针对苏教版第八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我在开始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在独学时重点完成几个问题:(1)解决生字词。不明白的或者不知晓的字词自己查字典。(2)通读课文。要求读两遍,不读错,不指读,不读漏。(3)思考本文重点写了樟树什么。(4)思考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开始,这种有层次式的引导,让学生独学有目标、有内容,知道具体怎么做。某种程度上讲,这还是独学的初级阶段,是尝试学习的一种萌芽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做的是“扶”,如果一开始就放手,学生反而不会独学。当然,到了一定高度后,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独学习惯,而教师这时需要的是放手,真正的放手。比如,笔者如果安排学生独学,一般都是布置“回家把某某一课学习一下”。学生基本上都能完成,甚至还有学生去翻阅图书,通过百度查找资料。独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高度。在师生共建的课堂里,独学才能让学生的尝试学习有所得、有所获。因此,笔者让学生在学习每一篇课文之前,都会按照这样的方法,通过目标导学引导学生去尝试,去独学,去自我体验。

二、合学,让尝试学习有广度

合学,相比独学,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人数也较多。一般以四人小组为宜。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学,充分展示一个“合”字呢?这其中,合作的形式、合作的流程由谁来主持,怎样发言,怎样记录,怎样汇报,怎样展示学习的成果等,都需要教者进行认真的设计。只有合作过程的有效,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合学的有效。通过小组合学,让学生自己去研讨,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挖掘,追求的广度会进一步叠加,从而让尝试学习更具有厚实的基础,为学生进一步的尝试学习奠定基础,从而让“尝试”更具广度。

比如,针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的主人》这一课,笔者一开始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在合学中,有的小组从黄河出发,寻找那些描写黄河气势的语句,有的学生甚至还找出了一些描写黄河的诗词歌赋;有的小组则从艄公出发,围绕描写艄公的语句,让人体会艄公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有的小组则从乘客出发,通过对比,让他们体会乘客为何会谈笑风生。其中最绝的一个小组,则从作者的角度考虑空中俯瞰黄河,然后拉近描写艄公,等等。不给学生目标,学生会自己寻找合学目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拓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创造能力。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做,都能找到合学的着力点。某种程度上讲,尝试学习中的合学,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毕竟教师只是搭建平台,至于各小组合学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认识与水准。当然,合学也有一定弊端,那就是往往让课堂呈现一种散漫的感觉,而且还不易掌握时间节奏,容易给人一种失控感。然而,当我们真正把舞台让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来展开合学后,则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学生的思想,从而有效激发了学生那种“我要学”的尝试欲望。

三、互学,让尝试学习有深度

“互”有交互帮助的意思。那么,谁来和学生交互,谁来给学生以帮助?当然是教师这个大“学生”。毕竟自主发展理念下的师生共建课堂,除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自发自为外,更需教师的积极引领有效预设。因而这里的“互”,更多侧重于教师的引导,从而让学生的尝试学习具有一定的方向,有了方向,学习的过程将会具有深度。在互学中,其形式多样,有探讨式、有交流式、更有辩论式等,这里的教师就真正成了平等中的首席,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在对学生的有效引领中,“尝试学习”才会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比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苏教版第八册《云雀的心愿》这一课时,学生在合学中提到很多问题,如,森林的作用,怎样预防沙漠,甚至还有小组从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起云雀来。说实话,这已经是离题万里了。然而此时,作为教师,对于这些没有预设不可预见的即时性的生成,我们一不能否定,不然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二不能不顾,不然这课合学下去没完没了,还始终没有结果,甚至文不对题。这时笔者没有计较,而是在互学上下功夫。首先引导各小组归纳一条最有价值的问题,接着全班讨论归纳、引导,从而得出一条最有价值的问题,那就是“云雀的心愿是什么”。这里教师再一次步步设引,将问题进一步分解:“云雀为何会产生这个心愿?”“森林有什么作用?”“怎样防止水土流失?”等等。这样让学生之前发散的思维集中到一点,步步深入,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在自主发展的课堂中,互学是实现师生和谐、师生共建的最大关键,是主体与主导的完美统一。互学,把学生的尝试学习不断推向了自己的深度。

师生自主 第10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 ; 教师角色 ; 学生角色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5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建构主义下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2015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协会科研课题建构主义下大学英语视听说零课时学习自主性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37-01

一、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的背景

2007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明确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同时规定了“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新的教学模式“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教学模式应“朝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应“能使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为了顺应这种时代的要求,我们着力研究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性学习的师生角色。

二、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中教师角色研究

在“零课时”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发生变化,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充当引导者、辅导者,传统的课堂授课会相应的被一些任务导向性的自主学习取代。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零课时课程设置实际上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 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 教师在这一过程要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即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学习方法指导, 而非具体的学习内容辅导, 真正让学生实现自主、独立的学习过程。在新的学习模式下, 教师不能仅仅是信息传递者和输出者, 而应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有关英语视听说的学习方法和建议,如听说技巧及策略等。同时, 教师也要及时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其次, 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 学习耗时长, 效果差, 这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甚至失去信心, 学习动力不足。因此, 在设计自主学习内容的时候, 教师可以选取丰富多彩的资料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口语活动, 创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除了指导学习方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再次, 教师要为零课时教学设定行之有效的评估方式, 使学生能够及时的检验学习效果。要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 最为重要的是,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阶段性的评估, 对其作出评价, 促进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自主学习方法。定期的评估要及时, 并选取有效的能够与学生平时练习内容水平相当的材料, 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考查方式。考查之后要及时给出评价, 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所了解和掌握。

三、大學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中学生角色研究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的授课模式下,教师没有与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互动的平台,因此采用合理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建立自主学习电子档案

自主学习档案是学生有意识地将有关自己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它是展示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取得的进步以及反映学习成果的一个集合体。档案中可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学生基本信息、学习目标、学习材料、自测成绩、平时测验成绩、问题及收获等。电子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学生记录学习的全过程,有助于学生反思能力、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同时也便于教师检查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是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的有力依据。

2.制定自我评价表

自我评价表的设计可以采用量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对学生的自学过程进行较为客观的自我评价问卷调查是通过提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并作出回答。问卷调查表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回答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来产生某种感悟,从而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重新的审视和调整,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3.评价自主听力测试与口语实践活动

大学英语视听说主要是从听、说两方面来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对于听力的自主测试主要通过对教材内的听力材料相关习题的完成,以及教师对相关话题听力理解的小测验来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对于语言实践能力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各种语言活动来训练和测试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话题自主设计语言实践活动如 :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观点陈述和话题辩论等。

四、结语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技能通过实践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引导与辅助和学生的参与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作为自主学习理论的实践者,大学英语教师应及时调整角色,学生也要及时转换观念,提高对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更好的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Richard Brod and Elizabeth B. Welles, Foreign Language Enrollments in United State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Fall 1998, P6.

[2]Richard Riley, The State of Foreign Language Capabilities in National Security an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September 19,2000.

[3]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4.

[4]韩晓梅.大学英语零课时教师角色研究[J].才智,2012(7).

[5]黄伶燕.大学英语零课时的课程建设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6]马迎.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模式下学生自我评价方法的研究[J].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专刊第一期,2014.

[7]张殿玉.在建构主义原则下设计大学英语视听说预料[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师生自主】相关文章:

师生互动自主合作五环节课堂教学改革方案05-24

六年级师生情作文,写师生情的作文05-13

师生环境06-25

师生问答06-30

师生情感07-02

大学师生07-28

师生地位08-06

师生观08-23

师生情谊09-06

师生活动论文05-10

上一篇:装饰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下一篇:网络中的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