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臂丛阻滞范文

2024-05-22

连续臂丛阻滞范文(精选8篇)

连续臂丛阻滞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行上肢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 年龄20-51岁, 体重48-60kg。术前检查基本正常, 均无神经系统疾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为术后经连续臂丛接镇痛泵实施镇痛。B组为静脉自控镇痛。

1.2 麻醉与镇痛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30min均肌注阿托品0.5mg, 苯巴比妥钠0.1g。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补液。常规监测NBP、HR、SPO2。2组患者均采用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方法完成手术。A组患者肌间沟神经阻滞后留置静脉套管固定好。于手术结束前接镇痛泵, 镇痛泵配方为0·2%罗哌卡因100mL, 以2mL/h的速度行自控镇痛;B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接静脉镇痛泵, 阵痛泵配方为1/0mg+氟哌利多2·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以2mL/h的速度行自控镇痛。2组中遇神经阻滞失败及导管脱出患者不在本研究中。

1.3 监测

分别于术前, 术后12h, 术后24h监测SBP, DBP及HR。观察并记录各时间点的VAS。0为无痛。1-4为轻度疼痛, 5-6为中度疼痛, 7-9为重度疼痛, 10为无法忍受的剧痛1。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表示, 组间比较用t检验, 组内比较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组患者年龄, 体重及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镇痛效果比较, A组VAS明显低于B组P<0.05。A组较B组血流动力学稳定。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B组出现2例患者嗜睡, 1例呕吐。

3 讨论

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给患者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心率增快, 心肌耗氧增加, 甚至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所以理想的镇痛方式是不仅能提供充分的镇痛, 而且对全身各系统影响较小。

本研究中, 2组的镇痛机制不同, B组的静脉镇痛是通过阿片类药物与脊髓, 延髓及中脑等痛觉传导区阿片受体结合后提高痛阈。A组的神经阻滞中局麻药能阻断传导痛觉的神经纤维, 使疼痛刺激不能传入神经中枢[2]。本研究结果提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确切, 且更能减少患者全身的不良反应, 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注:B组与A组比较, 术后12hSBP的T=3.35 P<0.01;DBP的T=2.79 P<0.01;HR的T=2.12 P<0.05。术后24hSBP的T=8.09 P<0.01;DBP的T=5.93 P<0.01;HR的T=6.54 P<0.01

注:A组与B组比较, 术后12h VAS的T=2.22 P<0.05;术后2 4 h V AS的T=4.17 P<0.01

参考文献

[1]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054.

连续臂丛阻滞 第2篇

1 临床资料

26例择期行上肢外科手术的患者, 男17例, 女9例, 年龄13~45岁, ASAI~II, 无神经系统疾患和慢性呼吸系统疾患。所有患者均行肌间沟径路臂丛阻滞麻醉。

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用药阿托品0.5mg, 苯巴比妥钠100mg入室后开放静脉, 颈部皮肤常规消毒, 用5m L注射器抽l%利多卡因实施皮下浸润麻醉, 然后用20G或24GBD静脉留置针垂直进入皮肤直到诱发异感或触及横突, 观察患者在诱发异感时除有触电感外, 有无异常疼痛反应;取出针芯固定套管, 连接延长管, 回抽无血及不良反应, 用3cm×2cm的贴膜固定, 然后将含0.375%甲磺酸罗哌卡因或左旋布比卡因和1%的利多卡因的混合液按0.5m L/kg注入, 注药时观察有无异常阻力或疼痛反应, 注药30min后进行麻醉效果评定。感觉评分:0分:无痛, 1分:轻度疼痛, 2分:疼痛剧烈, 但能耐受, 3分:剧烈疼痛, 不能耐受。疼痛评分达0~1分认为神经被完全阻滞, 麻醉满意。观察患者围麻醉期SBP、DBP、HR的变化。观察患并记录膈神经麻痹、霍纳综合征、喉返神经阻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所有患者术后套管针接镇痛泵 (内含0.15%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0.4mg共200m L, 4m L/h, PCA剂量1m L锁定时间l5min) 行患者术后自控镇痛, 观察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拔除镇痛泵48h后观察患者患肢有无异常疼痛反应。

3 结果

3.1 所有患者术中生命指征平稳, 麻醉前、麻醉后、麻醉60min后SBP、DBP、HR均无显著差异, 见表1。有24例 (92%) 患者在诱发异感时有触电感反应:有2例 (8%) 患者在穿刺时反复寻找均无异感, 但能触及横突, 所有患者在穿刺时均无异常疼痛反应, 注射局部麻醉药均无异常阻力或疼痛反应。

3.2 给予试验剂量后有18例 (69%) 患者出现麻醉肢体发热、握手乏力、皮肤有麻木感, 有6例 (23%) 患者出现麻醉肢体发热、皮肤有麻木感 (23%) , 仅有2例 (7%) 患者出现麻醉肢体微热感, 无不良反应。给予麻醉剂量后有12例 (46%) 患者出现麻醉肢体麻木、握手无力、不能举起患肢, 感觉评分0分;有8例 (30%) 患者出现麻醉肢体麻木、握手乏力、能轻微举起患肢, 感觉评分1分:有6例 (23%) 患者出现麻醉肢体麻木、能握手、能举起患肢但不能自由控制, 感觉评分2分, 需追加上述麻醉药液1/3~1/2。麻醉总体满意度100%。

3.3 所有患者均无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阻滞、气胸、脊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药毒性反应等并发症, 有3例 (11%) 患者出现霍纳综合征。

3.4 患者术后镇痛有21例 (81%) 有效, 4例感觉评分0分, 17例感觉评分1分;5例 (19%) 无效, 原因是BD留置针套管移位或不慎被拔除。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拔除镇痛泵48h后所有患者的患肢均无异常疼痛反应。

4 讨论

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技术是局部麻醉技术中比较容易实施和掌握的一种, 经典操作是置入导管, 我们用BD静脉留置针行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国内少有报道。肌间沟臂丛神经位置表浅, 穿刺针, 国内少有报道。股间沟臂丛神经位置表浅, 穿刺针的长度应在2.5~5cm, 而24G静脉留置针的针长为2.5cm, 20G为3.5cm, 符合这一要求;周围神经阻滞后的神经损伤主要与穿刺针直接造成的神经损伤和局麻药被高压注入神经或神经鞘内所致的机械性神经损伤或神经缺血有关, 本组所有患者在施行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 阻滞时注射局部麻醉药均无异常阻力或疼痛, 术后未见异常疼痛反应。因此, 我们认为这种麻醉方法是可行的, 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穿刺针到位后套管的固定和管理是关键, 5例术后镇痛失效者均是由于患者活动导致套管移位或被拔除。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需要依靠大容量局麻药在肌间沟内扩散来获得臂丛神经阻滞, 在解剖学上, 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和静脉有一个共同的连续的筋膜鞘, 单次、大剂量的局麻药, 不仅容易引起局麻药中毒反应, 而且大剂量的局麻药在鞘内扩散, 有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或颈部硬膜外间隙, 引起广泛的神经阻滞。因此, 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技术, 可将此风险降至最低, 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用BD留置针施行麻醉满足了这一技术要求[1,2,3]。

总之, 臂丛神经阻滞具有适应证广, 禁忌证相对较少, 简便、经济、麻醉效果确切, 术中生命指征平稳等优点;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有可用于较长时间的手术, 术后镇痛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 特别是减少患肢血管手术后血栓形成, 加快动脉血流和静脉回流, 改善组织微循环, 促进患肢早日康复等优点。我们认为用BD留置针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薛富善.周围神经阻滞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6:20-78.

[2]赵俊.新编麻醉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 08.

连续臂丛阻滞 第3篇

【关键词】 地塞米松;芬太尼;肌间沟臂丛阻滞;麻醉效果;镇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14.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9-0970-01

前中斜角肌肌间沟臂丛阻滞往往由于阻滞不完善,导致麻醉效果欠佳,术中患者疼痛。局麻药中辅用药物能改善麻醉效果,减轻麻醉期间和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通过在局麻药物中辅用地塞米松、芬太尼以研究不同的辅助用药对麻醉效果及术后疼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2010年9月100例ASAI~II级尺、桡骨骨折患者,年龄17~65岁,体重51~68kg,其中尺骨骨折24例,桡骨骨折37例,尺骨骨折合并桡骨骨折39例,在肌间沟臂丛阻滞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前未使用镇痛药物,术中没有静脉辅助药物。

1.2 麻醉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即:A组,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B组,地塞米松250ug/ml+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C组,芬太尼2ug/ml+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D组:地塞米松250ug/ml+芬太尼2ug/ml+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每组局麻药的容积皆为25ml(生理盐水稀释)。前中斜角肌肌腱沟行臂丛阻滞,手部有放电异感后注入局麻药。

1.3 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注药后至阻滞完善的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阻滞完善至一支神经出现痛感的时间)、术后24小时镇痛效果(病人中度疼痛需肌注杜冷丁50mg的次数)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认为差异有极其显著性。

2 结果

B组、C组、D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A组,P<0.05;B组和C组相比,起效时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而和D组相比,C组和B组的起效时间明显延长,P<0.05。B组、C组、D组的麻醉维持时间和A组相比,显著延长,P<0.01,但和D组比较,B组、C组的麻醉维持时间明显缩短,P<0.01。术后24小时镇痛效果D组最佳,P<0.01,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B组、D组最低,但组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臂丛阻滞由于臂丛鞘内解剖结构的原因常导致阻滞不完善,往往需要静脉辅助应用一些药物。有研究已经提出将地塞米松加入局麻药,可使臂丛麻醉效果改善和延长术后镇[1],但局麻药里加入地塞米松、芬太尼的效果比较,目前报道尚少。

在局麻药中加入适量芬太尼,能加强镇痛效果,阻断因疼痛引起的恶性循环,抑制应激,兴奋迷走神经,使血压、心率保持稳定以及术后一定时间内的镇痛作用。其机制除激动u-阿片受体外,还可激动5-HT1A受体,另外,术前使用芬太尼具有超前镇痛作用[2],可能也是芬太尼改善臂丛阻滞效果的原因之一。地塞米松可减轻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和术后疼痛[3],其中枢抗呕吐机制可能是激動大脑髓质孤束核两边的糖皮质激素受体[4],镇痛机制可能是抑制中枢前列腺素的合成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的代谢以及抗炎作用。地塞米松能阻滞水盐代谢,降低血管通透性,从而使阻滞液到达臂丛神经内部时间延长。

综上所述,局麻药中加入地塞米松和芬太尼可以显著改善肌间沟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凤莲,王亮.碳酸利多卡因、布比卡因联合地塞米松在臂丛阻滞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8):2575-2576.

[2]Dermot J. Kelly, MRCPI FFARCSI, Mahmood Ahmad, et al. Preemptive analgesia II: recent advances and current trends. 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 , 2001;48(11):1091-1101.

[3]Mokhtar Elhakim, Naglaa M. Ali, Inas Rashed, et al. Dexamethasone reduces postoperative vomiting and pain after pediatric tonsillectomy. 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 2003;50(4):392-397.

连续臂丛阻滞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病例来源于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创伤骨科住院病人。本研究共收集符合条件的上肢严重创伤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ASAⅠ-Ⅱ级,年龄25~61岁,体重44~75kg。所有患者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均存在严重疼痛且对常规镇痛治疗效果欠佳、要求进一步镇痛治疗患者。有心、肺、神经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均被排除在外。

1.2 方法

在详细了解病史、签署疼痛治疗同意书后进行镇痛治疗。所有患者均建立外周静脉通道、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患者取仰卧位,颈部常规消毒后用1%利多卡因实施皮下浸润麻醉,然后用22G静脉留置套管针垂直进入皮肤直到诱发神经穿刺异感,取出针芯固定套管,回抽无血液和脑脊液后注入2%利多卡因5ml,30min后进行镇痛效果评定。当出现上肢疼痛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说明套管针放置到位。然后将套管针连接镇痛泵(氯胺酮0.5mg/ml+舒芬太尼0.5μg/ml+左旋布比卡因1.25 mg/ml,镇痛泵中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50ml,给药模式为持续维持量+PCA量。持续维持量2ml/h,PCA量1ml,锁定时间15min)行病人自控镇痛,48h后停止使用镇痛泵。

镇痛效果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由患者根据疼痛程度选择0~10分之间的数值表示,完全无痛记为0分,最剧烈疼痛记为10分。分别记录镇痛前、镇痛后2、12、24、48、72h的VAS值。镇静评分采用改良的镇静/警觉评分(OAA/S)。1分:患者清醒,对正常呼名应答反应正常;2分:对正常呼名应答迟钝;3分:对正常呼名无反应,但对反复大声呼名能应答;4分:对反复大声呼名无应答,但对轻拍身体有应答;5分:对拍身体无应答,但对伤害性刺激有应答。分别记录镇痛前、镇痛后2、12、24、48、72h的镇静评分。并发症情况。记录镇痛治疗后72h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有无幻觉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自身对照的方法对镇痛前、后各参数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疼痛均明显缓解。与镇痛前相比,镇痛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镇静评分与镇痛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镇痛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或幻觉等并发症。

3 讨论

创伤后疼痛刺激及其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可造成患者机体、精神和心理的持久损害,即所谓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创伤后疼痛管理的意义不仅仅限于镇痛、使患者感觉舒适,而且还抑制应激反应、恢复器官功能和消除疼痛刺激所产生的继发性损害[1]。

创伤后疼痛治疗的方法目前主要为两种,一种方法是全身应用镇痛剂,另一种方法是采用神经阻滞镇痛[1]。前者通常采用间断应用阿片类药物止痛药,但效果往往不理想,而且在用药的间歇疼痛反而加重,加剧患者的焦虑情绪和应激反应[4]。后者包括各种神经阻滞镇痛。在以往对上肢疼痛患者的镇痛治疗时,通常采用单次臂丛神经阻滞,但是单次阻滞的作用时间有限。本研究通过臂丛神经周围置管持续给药的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技术,非常适用于上肢区域的连续镇痛,这是其他镇痛方法难以达到的[1]。此技术结合病人自控镇痛注药模式,克服了传统间断注射或单次注入大剂量镇痛药、而血药浓度不能维持恒定水平且副作用多的弊端,具有使用安全和镇痛效果可靠、患者可自己按需调控等优点[5]。完全满足了病人个体化差异,镇痛效果更优、更安全。

尽管较大剂量的氯胺酮镇痛效果良好,但剂量增大容易引起认知功能异常以及幻觉的发生。小剂量氯胺酮是指肌肉给药≤2.0mg/kg,静脉给药≤1.Omg/kg,或持续给药≤20μg·kg-1·min-1[2]。本研究中给予小剂量氯胺酮等药物后发挥了稳定持久的镇痛作用,即使在停止使用镇痛泵后24h仍然有镇痛作用,远远超过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时间。我们认为此现象形成的机制除了与神经阻滞治疗疼痛的机制(如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改善血液循环和抗炎症作用等)外,主要与氯胺酮是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有关。氯胺酮属于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它与NMDA受体的结合发生相对缓慢,能预防外周伤害性刺激所致的中枢敏感化。其机制为氯胺酮可抑制突触前膜谷氨酸盐的释放和加强突触后膜中Mg2+对NMDA受体通道的堵塞,从而抑制疼痛中枢敏感化的产生[6]。因此近年来提倡的小剂量氯胺酮已非单纯的镇痛作用,而是通过阻断疼痛发生的中心环节NMDA受体发挥抗疼痛过敏、抗异常疼痛及耐受[7]。在本研究,所有病人没有幻觉与使用小剂量氯胺酮有关。

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主要镇痛药物之一,但这类药物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新一代阿片类镇痛药舒芬太尼是芬太尼N-4位取代的衍生物,对μ受体的亲和力比芬太尼高7.7倍,是一种μ阿片受体高选择性的激动剂。舒芬太尼脂溶性高,是吗啡的1000倍,芬太尼的2倍,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10倍[8]。因此起效更快,镇痛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长。我们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同,即舒芬太尼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取得了很好的阻滞镇痛效果[9,10],可能与舒芬太尼的外周局麻作用有关,如促进钾离子通道开放、抑制A纤维和C纤维的动作电位和神经传导等[11]。此外,舒芬太尼对μ1受体较μ2受体有更高的选择性,同时本研究中所使用的舒芬太尼剂量很小,因此未观察到相关的副作用如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

本研究提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舒芬太尼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上肢创伤后疼痛患者有很好的镇痛作用,而没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相应的并发症发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对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阿片类药物在其他疼痛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陶军,杨天德.创伤患者的疼痛管理.中华创伤杂志,2006;22(5):398-340

[2]王贤裕,田玉科.小剂量氯胺酮镇痛的临床研究进展.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25(5):295-298.

[3]李星华,马永丰.芬太尼伍用氯胺酮术后静脉镇痛40例.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25(8):封3

[4] Gurnani A,Sharma PK,Rautela RS,et al.Analgesia for acute musculoskeletal trauma:low-dose subcutaneous infusion of ketamine. Anaesth Intensive Care,1996;24(1):32-36

[5]吴宏,陆文汉.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279

[6] Webb AR,Skinner BS,Leong S,et al.The addition of a small-dose ketamine infusion to tramadol for postoperative analgesia:a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randomized trial after abdominal surgery.Anesth Analg, 2007;104(4):912-917

[7]梁仕伟,陈晔明,林春水.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26(11):1663-1664

[8]刘鲲鹏,廖旭,薛富善.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中国医药导刊, 2005;7(6):454-457

[9]周辉,邹望远,郭曲练,等.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4(3):396-397

[10]于泳浩,刘宏伟,闫东来,等.舒芬太尼对上肢手术病人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1):868-869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临床观察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收集148例上臂和手部手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74例患者,ASAⅠ~Ⅱ级,其中男47例,女27例;年龄14~62岁,平均(36.7±7.4)岁。对照组74例患者,ASAⅠ~Ⅱ级,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13~61岁,平均(36.2±8.1)岁。两组患者均排除影响麻醉效果的基础性疾病,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一般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采用改良臂丛神经阻滞法进行麻醉:以锁骨中点上方2 cm处,颈外静脉内侧,前、中斜角肌肌间沟间为穿刺点(比传统肌间沟阻滞穿刺点低1~1.5 cm)。针头与皮肤垂直进针,大约进针2 cm时,可有明显的突破或异物感,注入0).17%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24 ml。注药剂量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1.2.2 对照组

沿肌间沟向下,于锁骨上约3 cm处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注入0.17%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混合液24 ml。注药剂量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调整。

1.3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麻醉维持时间。

1.4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

优:尺神经、挠神经、正中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完全被阻滞。良:仅有1~2支神经未被阻滞。差:需要辅助应用其他镇静或麻醉药物完成手术者。无效:需要改用其他麻醉方法方可完成手术。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显著性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比较

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达到完全阻滞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但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见表2。

由表2可见,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肌间沟阻滞的定位以第6颈椎横突与环状软骨处同一水平,从环状软骨向后作一水平线,与前、中斜角肌肌间沟的交点为穿刺点。此处臂丛神经分为上、中干和第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下干,故在此点阻滞尺神经阻滞效果差。尽管注药时可用手指压迫穿刺点上部肌肉间使药液向下扩散,弥补尺神经阻滞,但尺神经阻滞仍不满意,尺神经阻滞不全又影响运动阻滞。锁骨上接近法为锁骨上缘中点1 cm处,颈外静脉外侧进针,而且进针方向为向内,向后及向脚端,而此处臂丛神经在解剖上已分为内、外及后束枝,在第1肋骨上寻找异感后推药,往往很难将尺、挠、正中、腋和肌皮神经完全阻滞,且有容易产生气胸或不慎使多量局麻药阻滞到膈神经、迷走神经及喉返神经等弊病存在。改良肌间沟臂丛阻滞法,穿刺点较锁骨上进针法高且又较传统的肌间沟阻滞法低,此处从组织解剖学位置来看,正是臂丛神经的上、中、下干分股组合为内、外、后束枝的汇合处,各神经干、股、束的解剖位置集中,同时由于局麻药的扩散作用,故能较完善地阻滞臂丛神经[2,3]。

摘要: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在臂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的1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采用改良式肌间沟阻滞的74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传统肌间沟阻滞的74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结果 改良式肌间沟阻滞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肌间沟阻滞在上臂和手部手术麻醉中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改良,肌间沟阻滞,臂丛神经麻醉,效果,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杨建平,张亮,吕志全,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718例效果分析.重庆医学,2001,39(15):2087-2088.

[2]杨立明,黄礼堂.改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可行性临床分析.临床医学,2010,30(6):84-85.

小儿基础麻醉下改良臂丛阻滞探讨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6例患者中男139例, 女47例;年龄10个月~9周岁;体重2.5~28 kg;心功能 (ASA) Ⅰ级。均为无明显心肺疾患的上肢骨折及其他手术患儿, 其中, 肱骨干骨折14例, 肱骨外髁颈骨折32例, 肱骨髁上骨折及内外髁骨折86例, 孟氏骨折46例, 尺桡骨、掌骨、趾骨骨折各2例, 并指2例。

1.2 术前准备

常规禁食饮>6 h, 术前于手术室外经开放静脉通路予东莨菪碱0.01 mg/kg, 5 min~10 min后缓慢静注氯胺酮1.5~2.0 mg/kg。待小儿麻醉起效后抱入手术室。

1.3 麻醉操作

1.3.1 定位

常规吸氧, 监测血氧饱和度、脉搏、呼吸及无创血压 (用小儿袖带或成人袖带于下肢股部测量) 。患儿仰卧头偏向健侧, 患肢贴紧身体, 肩部下垂, 暴露患儿患侧颈部先找到胸锁骨乳突肌的胸骨头和锁骨头。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外侧找到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 在前中斜角肌间隙中央, 一般可触及横向的条索, 是肩胛舌骨肌, 亦是定位的一个指征 (一般麻醉部位在肘关节以上, 多在其上选点穿刺, 在肘关节以下的, 在其下选点穿刺) 。简单的定位方法是从胸骨上凹向外数起第4个凹处, 也就是从外向内数起的第1个凹。还可在定位凹内向下挤压至锁骨表面, 待患者有挤压侧上肢臂丛神经疼痛麻木等表现, 亦为一定位方法。

1.3.2 穿刺

选20 m L一次性针管7号针头, 预先将一次性针头在无菌橡胶塞上穿刺2~3次, 去其锐利。以右手持针管, 左手食指定位, 常规消毒后, 穿刺者站在患者头部于食指尖处缓慢刺入, 先穿破皮肤皮下组织, 再缓慢进入待有明显刺穿透厚纸的落空感后, 回抽无液无气后注入局麻药, 每注5 m L后回抽1次, 左手协助固定针头勿使其穿入更深或脱出。注液完毕后, 可感到前中斜角肌间隙消失, 一般可触及一顺神经鞘走向的条索, 有时候还可以触到注入药物的冰凉感。注药时注意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 反复回抽谨防注入血管。还可在注药后的条索上挤压, 如果是手部手术可以从上往下挤压, 促进药液的扩散;如果欲阻滞肩部神经, 可从下向上挤压。穿刺注药时还应注意穿刺针的斜面方向, 欲向上阻滞者斜面向上, 欲向下阻滞者斜面向下。

1.3.3 局麻药的配制

以2%利多卡因6~8 mg/kg, 计算毫升量配以0.849%罗哌卡因或0.5%布比卡因同等容量, 再加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至12~20 m L。

1.4 麻醉效果评价

Ⅰ级:无心血管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无出汗、流泪, 对手术操作无干扰。Ⅱ级:轻度的心血管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轻度皱眉、体动、流泪, 不影响手术操作。Ⅲ级:明显的心血管及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流泪、体动、皱眉, 影响手术操作。

2 结果

Ⅰ级:162例, 占87.1%;Ⅱ级:22例, 占11.8%;Ⅲ级:2例, 占1.1%, 用氯胺酮麻醉完成手术。本组无局麻药中毒现象。

3 讨论

经解剖学观察发现, 构成臂丛的神经丛从椎间孔穿出后, 被椎前筋膜覆盖, 经横突前、后结节之间, 即穿行于前、中斜角肌筋膜间隙 (此间隙为前斜角肌后壁筋膜与中斜角肌前壁筋膜所构成) , 离开斜角肌间隙继续被喙锁胸筋膜覆被, 在锁骨外侧于腋动、静脉同时为肩胛下肌前壁及胸大、小肌后壁的筋膜所围绕, 行至腋窝继续被腋筋膜所包绕。因此, 臂神经丛自颈椎到腋窝远端一直被椎前筋膜及其延续的筋膜所包绕, 是连续相通的筋膜间隙[2], 构成一个由C2以下直达腋窝的封套状鞘。有人将这个鞘状套比作硬膜外腔, 斜角肌间隙相当于胸段的硬膜外腔, 锁骨上比如腰段, 腋窝好比骶段[3]。根据臂丛鞘的理论, 在臂丛穿刺中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思维:为什么一定要寻找异感?定位准确可以准确的手感、突破感决定突破的深度而注药, 以取得更好的穿刺成功率。摒弃患者异感的常用指标, 以防止以别人的感觉来决定操作带来的不客观及个人差异, 像硬膜外穿刺一样以突破感为主, 而不以患者的主观感受为标准。改变思路后应用于婴幼儿臂丛阻滞麻醉手术, 全部药物注入鞘中还能明显提高臂丛阻滞的效果。操作者应有惜药如金、全部入鞘的主观愿望, 以期取得最好的阻滞效果。笔者还在实践中, 使针尖变钝以提高突破感, 定位时对间隙的适当食指挤压以推开疏松结缔组织与特殊组织, 以便定位更加明确、注药更通畅。臂丛穿刺能否成功还有一个明显的因素就是立体定位, 一般情况下, 平面定位没有问题, 主要是穿刺的深浅定位, 根据臂丛鞘理论, 穿刺后的突破感更能把握穿刺后的立体定位, 提高阻滞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何国宏, 曲靓靓, 郑宇.神经刺激器用于小儿臂丛阻滞麻醉的观察[J].中国麻醉与镇痛杂志, 2004, 6 (3) :201.

[2]刘俊杰, 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543.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择期上肢手术患者60例, 男36例, 女24例, 年龄27岁~57岁, 体重48~75 kg, ASAⅠ~Ⅱ级。患者术前无颈部畸形, 无上肢神经系统病变, 无局麻药过敏史, 穿刺部位无感染、破损, 无出凝血功能异常。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 (A组) 和传统方法组 (B组) 各30例, 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2组患者入室后静脉滴注阿托品0.5 mg、咪唑安定2 mg, 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患者取仰卧位, 麻醉侧肩颈部垫高, 头偏向对侧, 颈部皮肤消毒后, A组采用美国Terason T3000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HL5-A探头, 频率5~15 MHz引导下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扫描, 探头置于锁骨中点上方1 cm, 借助超声扫描确认锁骨下动脉及第一肋, 在锁骨下动脉的外侧、第一肋骨的上方可见呈团簇样的低回声神经组织, 即为锁骨下臂丛神经。在超声监视下于探头外侧进针, 进针到神经丛后注射局麻药, 注射麻醉药过程中不断改变针尖位置及方向注射, 以保证神经丛被充分浸润, 在超声图像上可见神经束被药液浸润。B组传统法采用异感法, 术前向患者说明异感的症状及注意事项, 操作者于锁骨中点上方1.5 cm进针, 待患者主诉异感时固定针头注射麻醉药, 注射时改变针尖位置注射, 对于反复进针5次找不到异感的患者, 应用突破感法行臂丛神经阻滞。

1.2.2 局部麻醉药的配制

2组所用麻药为0.75%盐酸罗哌卡因30 m L (广东顺风药业, 批号为20120201) 。麻醉操作由同一名麻醉医师实施, 麻醉效果的判定由不参与实施麻醉的医师实行。手术开始后如果麻醉效果不能达到手术要求, 则给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芬太尼0.1 mg, 如果仍未达到手术要求则改为全麻。

1.3 观察指标

局部注药完成后每间隔2 min应用针刺法判定臂丛神经丛中各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等支配区的感觉阻滞情况, 并行评分:阻滞完全 (无疼痛) 、阻滞有效 (痛觉减退) 、阻滞无效 (痛觉无改变) 。与对侧上肢相应的部位进行比较, 记录麻醉起效时间 (即注药完毕后至支配区痛觉出现减退的时间) , 注药30 min后评价各组神经的阻滞完善率, 如注药30 min时仍未达到完全无痛, 记为部分阻滞, 不计入阻滞完善时间统计。麻醉效果分为:优, 手术时完全无疼痛;良, 手术时有轻微疼痛, 需静脉追加咪达唑仑、芬太尼等药物辅助完成手术;差, 手术时剧烈疼痛, 改为全麻后完成手术;评价麻醉优良率。麻醉过程中观察有无误刺入血管、局麻药中毒、呼吸困难、气胸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情况

A组均为1次进针注药, 调整针尖位置2~4次后30例均可见局麻药均匀扩散。B组有23例找到异感后注药, 7例采用突破感推药。

2.2 神经阻滞起效时间

A组中桡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平均水平均低于B组 (P<0.01) , 见表1。

2.3 神经阻滞完善率

A组中各神经阻滞完善率均接近100%;B组中桡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完善率高, 尺神经的阻滞完善率低。A组和B组中桡神经和肌皮神经阻滞完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A组和B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阻滞完善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例 (%)

2.4 麻醉效果

A组28例优, 2例良, 麻醉优良率为100%;B组14例优, 10例良, 6例差, 优良率为80%, A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 (P<0.05) 。见表3。

例 (%)

3 讨论

临床中上肢手术的麻醉常选用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 传统臂丛神经阻滞技术多采用盲探法, 主要依靠患者的配合 (自诉异感) 和操作者的经验进行, 具有麻醉效果不稳定及成功率低、并发症高等缺点。盲视下操作, 局麻药物不能准确注射到神经干周围, 导致其不能充分浸润神经组织, 是造成臂丛神经阻滞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 人们开始应用各种设备辅助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提高麻醉精确度, 常用的设备有神经刺激器、超声等。使用神经刺激器, 可以提高麻醉效果, 但仍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及并发症, 而且电流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常引起患者不适[1,2]。超声技术具有无创伤下定位、定位准确、可实时监测、操作便利等优点, 在超声引导下行神经定位, 可以大幅提高臂丛神经阻滞的准确性, 研究显示当超声探头频率在10~14 MHz时, 可以清楚地显示臂丛神经[3], 并可实时监测麻醉时进针的过程及局麻药的扩散情况, 避免了传统穿刺方法的盲目性,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多个学者进行了研究, 发现采用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 可以极大地提高麻醉效果, 降低并发症出现[4,5]。超声能清楚地显示臂丛神经、肌肉及血管等结构, 可引导麻醉师直视下操作, 通过调整针尖位置行多点注射使整个臂丛神经阻滞完善, 提高麻醉效果[6,7]。本文临床观察显示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麻醉各神经的起效时间约在4 min~10 min, 较传统方法时间明显缩短, 臂丛各个神经阻滞比较完全;且在超声引导下可对整个穿刺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避免误伤血管和肺尖, 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较传统方法麻醉起效时间短、阻滞效果完全, 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定位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上肢手术患者60例, 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 (A组) 和传统方法组 (B组) , 局麻药为0.75%盐酸罗哌卡因30 mL。记录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评价其阻滞完善率;评定手术过程的麻醉效果 (优、良、差) , 记录并发症。结果 A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A组4根神经阻滞完善率均接近100%, 其中A组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阻滞完善率明显高于B组 (P<0.05) 。麻醉效果优良率A组为100%, B组为80%, A组明显高于B组 (P<0.05) 。A组无并发症发生, B组有4例并发症, 但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较传统方法麻醉起效时间短, 阻滞效果完全, 提高了麻醉安全性和有效性,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异感法,比较

参考文献

[1]刘馨烛, 周棱, 张艳菊, 等.神经刺激器定位对周围神经阻滞效果和安全性的影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 9 (5) :542-551.

[2]孟秀荣.神经刺激仪引导肌间沟复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1, 27 (6) :607.

[3]Perlas A, Chan WW, Simos M, et al.Brachial plexus examination and localization using ultrasound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a volunteer study[J].Anesthesiology, 2003, 99 (2) :429-435.

[4]朱莉莉, 蒋秀红.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 (5) :104-105.

[5]吴道珠, 黄品同, 杨琰, 等.高频超声引导锁骨上和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J].医学影像杂志, 2011, 21 (4) :524-527.

[6]崔旭蕾, 徐仲煌, 黄宇光, 等.超声引导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8, 24 (1) :26-28.

连续臂丛阻滞 第8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上肢手术治疗的患儿49例, 男38例, 女11例;年龄7~14岁, 中位年龄10.8岁;骨折类型:尺桡骨双骨折9例, 桡骨干骨折11例, 尺骨干骨折13例, 肱骨骨折6例, 清创及其他手术10例;穿刺部位无外伤, 无感染;患者均无凝血功能无障碍。

1.2 麻醉方法

患儿仰卧, 头部偏向对侧。麻醉药物常用0.75%罗哌卡因合剂, 剂量按小儿体质量计算。阻滞部位选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1.3 结果

49例患儿术前恐惧心理基本均改善, 46患儿例能理性地配合麻醉并顺利完成手术, 仅3例患儿不能耐受穿刺的疼痛而不配合导致麻醉失败, 改为全麻插管下手术。

2 护理方法

2.1 麻醉前护理

术前1天了解病情, 查看病历, 了解患儿年龄、体质量、术前诊断、有无备血、查看血型、化验结果、如三大抗体化验、乙肝五项化验等, 向患儿及家属解释术前禁食6h, 禁水4h, 解释禁食、禁饮的目的与手术的危险性, 取得患儿合作。了解患儿的心理状况及有关情况, 根据患儿的年龄及不同的心理反应作好心理安慰, 可以用语言来鼓励患儿、夸奖患儿, 如患儿感到孤独无助伤心时抚慰性地拍拍患儿的手或肩陪伴在其身边, 减少患儿的恐惧感和陌生感。这样患儿进到手术室时会发现其实这里还有朋友。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设备, 并暗示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医术高超, 增强其信任感, 有利于解除父母的疑虑。

2.2 麻醉中护理

手术当天护士要热情接待患儿, 因为在手术室这个特殊的环境里, 护士一句优美的语言, 一个热情的笑脸, 都能给患儿增添一份战胜疾病、战胜痛苦、战胜恐惧的信心。根据小儿感情脆弱, 自信心不足的心理特点多说一些患儿喜欢听的话, 使患儿有如父母就在身边的感觉, 使其在融洽、亲切的气氛中配合麻醉完成。倘若医务人员用粗暴的语言对待患儿, 患儿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患儿入室后, 巡回护士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因小儿血溶量小, 代偿能力差, 对麻醉及手术的耐受力也差, 易发生意外。因此, 术前对静脉的选择、固定和保护、是配合患儿麻醉及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同时向患儿交代注意事项, 嘱患儿头偏向对侧。在麻醉进针过程中, 护士双手抚摸患儿头部, 安慰性地告诉小朋友不要害怕, 我会从头到尾陪在你身边, 及时安慰指导患儿, 消除患儿对麻醉的恐惧, 使患儿情绪稳定, 清楚正确地回答麻醉时的感受, 提醒患儿有异常感觉时及时告之麻醉医师, 减少因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 理性地配合医师完成麻醉。术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儿出血情况及静脉输液是否通畅, 协助麻醉医师维持患者脉搏、血压的平稳。

2.3 麻醉后护理

手术完毕, 部分患儿术后麻醉作用尚未消失, 意识未完全恢复。应加强呼吸管理和生命体征的监测, 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一同护送患儿回病房, 途中注意保暖, 备氧气袋, 将患儿的头转向一侧。与病房护士详细交接所行手术、麻醉, 术中用药及麻醉过程中患儿的基本情况, 麻醉后注意事项, 以及所带物品等。术后当天至48h内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 患儿可能出现刀口及手术部位疼痛, 应耐心解释以取得患儿理解, 如疼痛较重患儿难以忍受, 在查明原因的情况下, 可采取术后镇痛缓解疼痛。使患儿能安心休息,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以利于刀口愈合及疾病的康复。

3 讨论

小儿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可取的小儿麻醉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 对小儿生理干扰小, 尤其是手术时间长、体质差、饱胃小儿上肢手术应首选此麻醉方法。患儿术中保持清醒, 可减少呕吐、误吸, 降低麻醉风险[2]。但也需要患儿的理性配合, 由于上肢手术患儿大多因顽皮突发意外引起, 一是害怕被父母责骂, 二是心理成长受到先天遗传、环境影响和经验的制约, 产生恐惧心理, 无法理性地配合麻醉操作及清楚地表达其感受, 影响麻醉效果。加之患儿进入手术室对手术室的一切都感到陌生、恐惧, 可产生大哭大闹、忧郁, 对麻醉及手术极为不利。这时护理人员应善于和孩子交流情感, 犹如患儿是亲人那样, 采用亲切语言, 和悦的态度, 使患儿感到温暖。安慰和鼓励, 用细心的照料, 温柔的护理, 使患儿感到母亲般呵护, 只要病情许可, 搂抱患儿, 抚摸小儿可满足“皮肤饥饿”的需要, 使患儿在无任何束缚的情况下, 乐意配合医务人员完成静脉穿刺及麻醉等技术操作[3]。通过对上肢手术患儿实施护理干预消除了患儿恐惧、焦虑心理及对麻醉的担忧, 提高了患儿对麻醉的认识, 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儿对麻醉效果的需求, 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和术后并发症, 使患儿顺利地渡过麻醉及手术期。

关键词:护理,臂丛神经阻滞,小儿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 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 朱珂.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12) :150, 168.

上一篇:减速系统下一篇:民间剪纸艺术现代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