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持续范文

2024-08-11

政策持续范文(精选12篇)

政策持续 第1篇

2007 年初,随着电力供需矛盾逐渐缓和,国家提出了“开展 ‘十一五’期间加快高能耗、高污染小火电机组关停的工作”,并制订了一系列政策[1]推动关停工作开展,最终超计划完成制订的关停目标[2]。

然而,政策主要依靠行政管制作用推动小火电机组关停,并以机组容量为首要关停标准,未通过市场手段引导企业自主关停,关停成本较高且不具有持续性。同时,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部分地区将能耗相对较低的背压型热电联产机组或小型调峰机组列入关停范围,造成了资源浪费。

从发达国家情况看,并没有出台强制关停小火电机组政策,基本上通过提高环保标准,实行经济奖励和处罚来引导低效机组关停。政策设计确保了以煤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决定机组是否淘汰,促进了火电能效提升。

目前,国内外关于关停小火电政策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小火电能效水平分析和单一关停政策评估,以及关停后节能减排效果分析,对适应未来能源电力发展,并能够持续促进火电能效提升的政策体系尚未有成熟的研究结论。

本文对我国“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政策特点及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政策中较好机制,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未来引导高能耗火电机组淘汰的长效政策体系建立的思路和建议,以期为实现我国火电能效不断提升提供支撑。

1 全国及典型省份实施的关停小火电政策评述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典型省份出台的关停小火电政策包括三类,即管制类政策,包括“上大压小政策”和“节能发电调度办法”[3]; 经济补偿类政策,包括“排污权交易政策”和“发电权交易政策”[4]; 技术引导类政策,包括“节能技改资金奖励办法”[5]和“淘汰落后产能资金奖励办法”[6]。

1. 1 管制类政策

管制类政策为“十一五”期间主要的关停小火电政策,带有一定行政性质,或制定了具体的关停容量目标和关停标准,或制定了机组发电排序表和发电量分配计划,要求所有发电企业严格执行。

另一方面,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包括“关停一定容量小机组可以建设对应容量的大机组”、“以机组煤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决定机组发电调度排位”等。引导机制的设计原则和思路,值得借鉴和推广,未来通过完善后继续实施,将能推动从“管制手段”转变到“经济手段”促进小火电机组关停。

1. 2 经济补偿类政策

鉴于机组在关停过程中遇到的经济压力,经济补偿类政策是为解决如何对小机组关停或转变运行方式进行经济补偿而制订的,是作为管制类政策的配套政策。政策的核心是将机组本身所拥有的发电量、污染物排放量等作为商品,建立市场交易机制以及惩罚机制,引导小火电企业通过交易获得利益,作为关停的经济补偿。

目前此类政策尚不完善,未来推广时,首先需要科学、合理确定机组所拥有的“发电量指标”或“排污量指标”,并能使其具有法律或行政效力; 其次需要建立市场化的交易平台,为机组交易提供保障。

1. 3 技术引导类政策

政策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方式对进行节能技改和淘汰关停的小火电机组进行奖励/补偿。与经济补偿类政策不同的是,对机组的奖励/补偿是一种行政性措施,资金的来源具有不确定性,奖励/补偿范围和奖励/补偿标准的设定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未来应作为一种辅助的政策实施。

2 关停小火电政策实施效果评述

2. 1 全国小火电机组关停情况分析

“十一五”期间关停小火电政策实施后,截至2010 年底,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 683 万k W,超出计划5 000 万k W关停目标的53% 。各省份小火电机组关停情况如图1 所示[2,7]。

通过对关停情况的进一步调研分析,可知:

( 1) 2005 年、2006 年完成的关停总容量所占份额相对较小,仅为4. 1% ,2006 年“上大压小政策”出台后,在政策的管制和引导作用下,关停进度明显加快。

( 2) 以截止到2007 年底数据为例,完成关停总容量1 058 万k W,关停机组337 台。其中,单机50 k W及以下机组关停台数占总关停台数的84% ,与政策要求的单机50 MW及以下常规火电机组必须关停相符合。

( 3) “十一五”期间五大发电集团完成的关停容量及新建大机组容量均较多,占到全国的40% ,在关停小火电工作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这与“上大压小政策”规定的“关停一定容量小机组可以建设对应容量大机组”的引导作用相关。

2. 2 典型省份小火电机组关停情况分析

由图1 可知,江苏省、山东省、山西省“十一五”期间完成的关停容量处于全国前列,合计达到全国一半以上,但三省份关停工作也具有各自特点,其小机组关停和大机组建设情况如表1 所示,火电机组现状中不同等级机组容量占比情况如图2 所示。

由上可知,山东省小火电机组关停率较低,目前火电机组结构中小型机组的装机容量所占比重较大; 相比山东省,山西省火电机组结构中大型机组所占比重高、小火电机组所占比重低,电源结构相对较优; 江苏省电源结构中60 万k W及以上机组所占比例达到41% ,要高于其它两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对三省份电源结构发展异同原因分析如下。

( 1) 山东省

根据调研,山东省现有小火电机组中绝大部分为10 万k W及以下工业热电联产机组,以某30 万人口规模的县级城市为例,区域机组全部为5 万k W及以下热电联产机组。由于机组属不同投资主体拥有,实施建设高效、环保机组替代现有热源时,在协调各方利益方面存在较大阻力,影响了区域电源结构调整和升级。

( 2) 山西省

山西省热电联产机组以供居民采暖用热为主,受限于现行热价政策和燃料成本,小型热电联产机组盈利能力相对较差,有利于实施建设大型机组进行替代。

( 3) 江苏省

江苏省注重发展大型、高参数机组,通过开展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以及制订“发电权交易办法”,创造有利于高能效机组发展的竞争环境,降低高能耗、高污染机组的生存空间,促进电源结构的优化。

3 国外关停小火电实例分析

表2 列出了发达国家部分火电厂关停实例,从表中可以看出,关停原因一是由于环保政策的实施,影响了火电机组的生存,二是由于天然气资源量增长,为建设天然气发电替代火电提供了条件。环保政策是通过不断推出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同时加大经济处罚力度,来引导火电厂或进行设备更新,或选择关停。政策实施具有有序性和经济性,有序性也称为社会公益性,是指离居民居住区较近、排放设施不完备的火电厂,最容易遭受社会民众的排斥,优先排在关停前列。经济性是指大多老、旧火电厂面对新的环保政策,因经济问题,采取了关停火电机组的方式,逐步放弃对火电厂的持续经营。

4 未来引导高能耗火电机组退出政策建立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研究提出以下未来引导高能耗火电机组退出政策建立原则和政策体系构建建议。

( 1) 政策实施应以降低火电煤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为最终目标。同时,促进小火电机组淘汰不应一味强调关停,对于通过合理技术改造能够降低能耗水平机组应鼓励发展,其典型代表为小型凝汽/抽汽机组改造为背压型机组,机组改造后,在稳定热负荷条件下,运行煤耗低,能够很好地节约能源[8 - 9],应作为鼓励发展的技术方向。

以浙江某地区为例,2005 ~ 2010 年共有20 台小型抽汽热电联产机组改造为背压型机组,实施改造后,机组年平均供电标煤耗从439 g /k Wh下降到281 g / k Wh,下降比例为36% 。这可以作为解决山东等典型省份电源结构中高能耗小型抽凝机组所占比例较高问题的措施之一。

未来,一方面建议对“节能发电调度政策”进行进一步完善,由其统领,结合环保标准,严格区别对待不同能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机组,引导企业建设高能效机组; 另一方面建议对“十一五”政策进行创新,不以机组容量为淘汰依据,而根据对机组实施定期能效检查确定的煤耗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结合机组运行年限,并在充分考虑机组是否可以进行技能改造的前提下,确定机组是否淘汰。

( 2) 制订的政策机制能否顺利推动高能耗火电机组淘汰,关键在于能否理顺由政府管制促进小火电机组关停和由市场方式引导企业自主进行小火电机组关停的关系,并能够实现通过市场方式,由交易主体新创造利益完成对关停机组的补偿,保证机制的长效性。

因此,未来建议继续推行“发电量指标交易政策”和“排污量指标交易政策”,以期建立火电机组超标运行惩罚和退出补偿机制,并以市场交易方式引导企业对高能耗、高污染火电机组或选择自主关停,或选择进行节能技改以适应节能发电调度要求。

同时,对于实施先进技术改造和落后技术淘汰的企业进行一定财政资金奖励,进一步推进高能耗机组淘汰。

( 3) 政策体系的构建

建议构建的未来高能耗火电机组退出政策体系如图3 所示。

图3促进高能耗火电机组退出的长效政策体系

5 结语

“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关停小火电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较多弊端。针对目前我国常规火电机组单机容量基本为100 MW及以上等级、能耗水平相对较好的情况,但仍然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空间[10],需对现有政策进行完善并引入新政策机制。本文通过对“十一五”期间政策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政策特点及其对小火电关停的促进作用,以及政策需要完善的内容,结合国外关停小火电经验,研究提出了电厂能效提升机制的设计原则。根据设计原则,最终提出未来由市场方式引导高能耗火电机组自主退出的政策机制构建建议。

摘要:针对目前仍存有一定规模高能耗、低效火电机组运行的情况,需要提出未来促进此类机组淘汰的政策建议。研究在对“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的各类关停小火电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典型省份关停小火电特殊性分析,以及对发达国家关停小火电政策与措施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机组能耗、环保水平作为关停依据,以发电权交易政策、排污权交易政策、财政奖励办法作为配套政策的促进火电能效持续提升的政策体系,能够支撑推动电力发展和节能减排。

关键词:关停小火电,能耗,环保,能效提升,政策和机制建议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转批发展改革委、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72号文)[R].http://www.sdpc.gov.cn/,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2010年全国已关停小火电机组情况表[R].http://www.sdpc.gov.cn/,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节能发电调度试点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3523号)[R].http://www.sdpc.gov.cn/,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

[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节能发电调度经济补偿暂行办法(江苏省经贸委、南京电监办、江苏省电力公司发)[R].http://www.jseic.gov.cn/,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

[5]国家财政部网站.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7]371号文)[R].(财建[2011]367号),http://www.mof.gov.cn/,国家财政部网站.

[6]国家财政部网站.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8]873号文)、(财建[2011]180号文)[R].http://www.mof.gov.cn/,国家财政部网站.

[7]王圣,姜海鱼,孙雪丽,等.我国“十一五”火电机组区域关停容量及节能分析与建议[J].节能技术,2010,28(5):446-449.

[8]柏春光,蔡鼎,张可浩,等.抽汽供热机组节能优化潜力的综合调研分析[J].节能技术,2014,32(1):28-31.

[9]周云,徐彤,王新雷.300MW热电联产机组热经济性研究[J].能源技术经济,2012,24(4):57-61.

留学马来西亚持续反签证政策 第2篇

几乎每一年各个国家都会对自己的教育政策做一些调整,当然也包括留学产业。所以,同学们在跨年之际应该对这些讯息及时了解。近几年,马来西亚留学实施反签证政策效果很不错,所以预计今年继续实施。

由于低廉的费用,英联邦国家的语言环境和教育制度,马来西亚一直是众多学子向往的留学目的国。那么明年马来西亚留学的签证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这样的`签证程序有它的优点,审批签证的主要决定权不在签证处,所以马来西亚留学的学生就不必担心面试和语言的问题,这对从没有过签证经验的学生来说非常宽松。

马来西亚留学签证将继续返签性质,马来西亚留学的学生在获得申请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在马来西亚的经济担保人就可以为其申请反签证。申请材料要呈递到马来西亚移民厅接受审核,审核通过后留学生将获得移民厅签发的签证颁发许可证,即“反签证”。再按照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要求准备一些材料,学生在2周左右就可领取到签证。

利好政策不断泡沫持续升温 第3篇

同时,物联网也是一个很宽泛很新兴的领域,业界很多知名人士分析认为中国的物联网产业与全球是同步处于发展初期,也面临着资金短缺和融资难、标准缺失、商业模式不成熟等困境。

2013年2月5日,国务院公布的_-《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成为了业界的蛇年大礼。这一指导意见的出台,相比《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更具体、更具可行性,在各大物联网专项资金支持的基础之上,让整个产业更具活力和潜力。该意见中有四大亮点,一是确立近期目标,要在2015年形成产业体系;二是政府财税的优惠;三是物联网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物联网;四是提出了六大措施为物联网的发展保驾护航。

然而,物联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应落地于市场,如果产业链的上下游没有串联与互动,仅靠国家政府层面的政策指引与资金投入,产品仍是政府买单,就很难让物联网产业活起来。经过近3年的发展,我国的物联网已在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层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之所以未能形成规模化的应用,其核心的关键还在于产品无人买单,商业模式不清晰。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公共政策研究 第4篇

一、水资源的管理一体化

所谓水资源的管理一体化, 是指将水资源放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所组成的复合系统中, 用综合的系统的方法对水资源进行高效管理, 即水资源管理不能采取“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方法, 而应该采取“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方略。水资源管理一体化方略在客观实施上具有多层次性。如, 区域水量与水质管理的协调统一, 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协调统一, 水资源管、供、用和治理协调, 水资源利用和湿地保护统一, 水资源地表与地下水、降雨协调统一,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森林保护相统一, 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受能力等等。

管理上的一体化, 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机构的协调和目标的一体化, 要求有关部门管理协调统一, 部门之间必须拧成一股绳, 协同作战, 不能各自为政。水资源管理涉及众多部门, 如, 节水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农业、水利、科技、气象、城建、环保、宣传、计划等众多部门, 单靠某一部门开展节水农业是难以实现的。如果各自为战, 难以形成合力发挥最大效益, 效率低下, 而且会造成国家财富的损失。

另外, 从效益上看, 水资源管理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这种协调是流域性的, 不是区域性的。如充分利用当地的降雨资源的做法, 从局部来看, 可能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从整个流域的角度来看, 如果流域的各个区域皆以留住当地水资源为己任, 流域水资源地表径流就会发生大的改变, 甚至导致大江大河的断流, 引起更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 充分利用当地水资源是以流域的承受能力为极限的, 对于大空间的水资源一体化必须通过政府的调控来实现, 区域是无法完成的。

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要引入市场机制

传统水资源的供应是按需分配, 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情况下, 这种分配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水资源的分配引入市场机制势在必行。引入市场机制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有利于水利工程的建设维护, 还可以吸引政府外的资金进入水资源市场, 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在市场机制下, 首先, 要明确水是一种商品, 可以参与到经济流通的全过程中去。其次, 要实行水权制度, 即通过明晰水权, 建立对水资源所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 形成一种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资源权属管理制度。我国《水法》规定, 水的所有权属于国家, 因此, 水权要明确的重点是使用权。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将水资源的使用权分散化、个性化、确定化, 将特定的水资源由共享资源变为专有资源, 即对水资源的使用权依法进行分配。这种由政府分配取得的水权为初始水权, 它的取得不是无偿的, 应按一定标准缴纳水资源费。

初始水权分配后, 由于各地、各产业、各具体用水单位之间在经济结构、生产力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水的使用效率存在很大差别, 这就为水权的有偿转让提供了可能, 也对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提出了要求。水权转让可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促进节约用水,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当然, 政府部门应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 建立水权交易市场, 在一定的规则程序制约和监督下, 实行水权依法有偿转让。

三、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目前, 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不合理, 造成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许多问题。如, 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 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 不利于节水, 甚至鼓励多用水;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收不抵支, 举步维艰。为了给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首先, 必须将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并像实施计划生育国策那样来施行这一国策, 在全社会形成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风气, 把它作为全民的行动, 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其次, 在管理方面, 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 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有偿使用的有机结合, 进而逐步实现行政引导、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第三, 改革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 实施“事企”剥离政策。其目标是在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下, 真正做到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建立用水户参与管理决策的民主管理机制。第四, 制定《节水法》, 依法促进节水型社会和水管理体制的转变, 通过法律途径规范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和高效水管理体制的形成。

政策持续 第5篇

一、我国涉外税收政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涉外税收政策的现状及特点

为了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我国在涉外税收方面实行了许多优惠政策,并已经先后同60多个国家签订了关于避免对所得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主要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鼓励外商来华长期投资生产型企业的优惠政策,对外商投资兴办的出口型企业的优惠政策,对外商投资港口、码头、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的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投资和兴办先进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商追加投资和再投资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商在中西部地区投资的优惠政策。优惠的措施主要包括降低税率、减税免税、再投资退税等。从总体上看,我国现行涉外税收政策以对外开放为主要目标,涉外税收负担从总体上看采用的是全面优惠原则,明显地具有税制从简、税收优惠从宽、税负从轻、手续从简的特点。

(二)现行涉外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外资企业适用税收政策的差别过大。据统计,外资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率不到内资企业的1/3,内资企业在税收环境上处于明显的劣势。对涉外纳税人给予较多的税收优惠,在国际上只有少数国家采用,不符合税收公平原则,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阻碍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优惠项目多、层次广,缺乏整体统一性。我国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需要,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区域,先后制定的,项目和内容繁多,有区域性、行业性、特殊性等优惠,而且优惠的法律文件也涉及不同级别、区域。但目前缺少规范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合理、规范、严密的机制,在具体执行中,容易出现政策混淆和差异大的问题,不利于政策的贯彻执行,也有损于税收法律的权威性。

3.地区性引导不平衡。现行涉外企业所得税按企业所处的地域位置分别给予不同的政策待遇,比如在东部沿海地区划出部分区域为经济特区,规定凡在经济特区内投资开办的外商投资企业,不论投资什么行业,均减按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纳税。由于中西部地区受到自然环境、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与经济特区、东部沿海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

4.产业优惠导向不明显、层次低。我国现行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对外来资金的投入方面,没有合理的科学产业规划和引导,偏重于一般性的“引资”,对国家需要优先发展的产业,并无特别的鼓励措施。外商投资一般集中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周期短、利润高的中小企业,包括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以及技术落后在发达国家已被淘汰的项目,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加工为主要方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高新技术为内容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交通、能源、港口等基础性产业项目投资较少,在投资过程中,较少考虑环境治理等社会效益目标,影响了国家的产业结构。另外,在引进技术、高级人才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优惠政策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太大,不能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有重点地提升优惠政策的层次,不符合国际税收发展的潮流。

5.税收优惠手段少,灵恬性差。虽然目前我国的涉外税收政策内容多、范围广,但税收优惠的手段基本采用的是降低税率、定期减免、再投资退税等直接优惠措施,而诸如加速折旧、投资抵免、专项费用扣除等间接优惠方式运用较少,从而削弱了税收政策的效力。与外国政府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税收饶让的条款较少,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

6.存在越权制定涉外税收优惠政策的问题。一些地区政府为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短期发展需要,单独擅自制定超越国家规定的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使涉外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出现混乱现象,对国际宏观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产生不良影响,也导致不同地区间的经济结构不平衡。

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涉外税收政策选择

(一)wTo对涉外税收政策的基本要求

目前,我国已是wTo的成员国之一,所以在制定有关税收政策时必须符合它的基本要求。wTo形成的一系列协议为参加多边贸易体系的国家之间的经贸交往提供了一整套共同遵守的、有约束力的行为规则。这些规则对税收政策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1)国民待遇原则,要求税收无差别,强调的是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国民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国民同等的税收待遇。(2)透明度原则,要求成员向国内和世界贸易组织明确公开本国的税收政策。(3)公平竞争原则,要求税收政策统一,税收环境平等。(4)例外原则,允许成员国在坚持国民待遇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本国经济发展需要和特殊国情,制定一些特殊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实行产业或地区的特殊税收优惠。

(二)选择涉外税收政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是符合wTo的原则;二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三是充分体现产业政策导向的原则;四是依法治税原则;五是维护国家权益的原则。

(三)应选择的主要涉外税收政策

1.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取消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公平内外资企业的竞争环境。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建议采取立法一次完成分步实施到位的做法。所谓“立法一次完成”,就是说现行内外资企业两套所得税法的统一合并,必须是一次完成,这是保持税法严肃性、稳定性、前瞻性的需要,不可能采取分次立法的办法;而所谓的“分步实施到位”,则是指立法目标的实现,可给出一个过渡期来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可采取新老企业区别对待的方法等,以期达到既不否认历史,又能在一定时期后实现统一税法的目的。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可以消除“假合资”、“乱减免”问题,内外资企业可以公平竞争。

两法在合并上,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税基的确定: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wTo规则要求,对两法在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上重新明确,尽量作到统一、平等。对业务招待费、职工工资支出、折旧标准等内外有别的扣除项目进行统一规范,体现税负的公平。

——税率的选择:我国目前采用的33%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在国际上属于较高水平,高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比一部分发达国家还高,这不利于国际资本的吸引,考虑到世界各国企业所得税税负状况以及我国的具体国情。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应以不高于25%为宜。

——优惠的范围:在新法中取消对不利于环保和落后的生产性企业的优惠,取消对一般生产性企业的大范围的优惠;保留对高新技术和基础产业的投资优惠;增加对福利、教育领域的投资优惠;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增加对利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惠,例如,对外资企业雇用我国人员达到政府规定数量的,可以给予一定的所得税抵免;对外商企业投资于出口企业、先进企业、农林牧业、港口、码头等基础设施,享有的税收优惠,内资企业也应享有。

——优惠的方式:建立直接优惠和间接优惠相结合的优惠体系。除了使用降低税率、直接减免等直接优惠外,还应充分使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提取风险准备金、科技投入提前扣除、单项所得减免等间接优惠方式,实行收益调节与资金、开发、投入、分配调节并重的方式,增强税收优惠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优惠的方向:由单纯引资为主向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并重转变。目前,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缺少的是具有较高能力的人才,尤其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加之资源优势,急需的是人才的引进,尤其是具有先进管理经验人才的进入。体现在所得税政策上,加大对大型企业集团的引进,尤其是对资金雄厚、具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全球著名企业集团的进入的所得税优惠。

——优惠的对象:为了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在新法中加大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导向,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例如,对内资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经营给予特别的所得税优惠,鼓励内资企业向外发展。

另外,合并应注意存续期间的确定、优惠条件和标准的明确。

2.增值税改型方面。改革高新技术产业适用增值税的类型,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购进的生产设备所负担的增值税款作为进项税额抵扣,减轻其税收负担,解决由于资本性支出较大而税负重的问题。

3.开征新税种方面。我国应将现行城建税、资源税、消费税中部分税目以及环保收费统一改为征收环保税,对内外资企业统一征收;面对外资企业竞争,我国必须开征社会保障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监督外资企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保护中方员工的合法权益。

4.完善个人所得税方面。目前,我国公民和外籍人员工资薪金所得的扣除标准不一致。从公平税负和简化税制的角度考虑,应减少收入级数,统一扣除标准,公平国内公民和外籍人员的税负。同时,对高科技人才尤其是外国专家在工资薪金所得的扣除及适用税率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5.反避税方面。为打击避税活动,减少国家税收收入的损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用法律条文的方式,针对避税行为产生条件、情形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加强国际协作,以保护跨国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利用转让定价的手段进行避税活动。另外,从公平税负的角度考虑,应对内外资企业统一征收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税。同时,对外资企业还应开征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选择涉外税收政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兼顾税收优惠的效应与代价。外商投资在给我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可能由于损害环境、耗费原材料、不平等竞争等导致较大损失。只有当投资利益大于损失时,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才是有效率的。因此,要充分考虑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国环境、市场、技术等方面的综合影响。

2.保留并逐步完善地区性的税收优惠。鉴于wTo规则对地区倾斜政策并未作出限制性的规定,为使我国经济在加入世贸后不至于受到外来经济的全面冲击,增强国内经济对外来经济的抗衡能力,保持东部地区现有的对外贸易优势,对原有的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可暂时予以保留。同时为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形成协同效应,对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优惠可借鉴原东部沿海地区实施的“以点带面”的做法,突出重点,重点支持一部分省市,以起到周边联动效应。单纯的地区性优惠应逐步向地区和产业并重,最终取消区域性优惠的方向过渡。

3.规范税收政策调整方法,提高税收法律层次。一是对现行涉外税收政策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对于越权的减免税政策应坚持予以取消。二是逐步提高现有税收法规的法律层次,在统一内外税收政策的同时,对所有税收法规,应避免以条例形式出现,尽快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以提高法律层次。三是建立灵活的政策调整机制,通过定时调整、预警调整等方式,提高税收政策执行的时效性。

政策转型助力货基收益持续上行 第6篇

2012年来股弱债强的整体格局以及稳中偏紧的资金面,为货币基金带来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年度收益有望刷新历史记录。WIND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11月30日,纳入统计的79只货币基金2012年来平均回报率达3.61%,超过去年全年3.58%的历史巅峰收益均值,相当于当前活期利率(0.35%)的10倍有余。其中包括四届金牛货币基金——嘉实货币(3.87%)在内的59只货基年内净值增长率超过3.5%,占比超7成。业界预计到2012年底,在资金面趋紧的态势下,货币基金有望创出历史新高,年化收益率超10倍活期将成常态。

日前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目前中国经济处转型期,经济过热倾向往往多于通缩倾向,货币政策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而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下,资金利率紧平衡的态势有望持续,货币市场利率在12月季节性因素影响下难以大幅回落。

嘉实货币基金经理魏莉在三季报中也预计,4季度市场流动性将比3季度有所好转,但是幅度有限,因为央行一直把控通胀视为首要目标,在货币政策方面维稳意图明显,放松工具的使用非常谨慎。而如果央行不采取降准以长期释放流动性,市场资金面偏紧状况难以从根本上改善,央行每周的短期逆回购滚动操作仍是影响市场资金状况的关键,不排除市场出现阶段性的资金紧张。

考虑到跨年资金的需求,银行间利率年末震荡向上的概率较大,而随着央行短期货币政策持稳,降息、降准等预期落空,流动性稳中有紧,多重因素推动货币基金收益率稳步提升。而且货币基金历来都有岁末上扬的规律,目前距年关仅剩一月有余,未来其收益持续上行将是大概率事件。历史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2年的春节前后3个月(上年12月15日至次年3月14日),货币基金的期间年化收益率基本都高于之前9个月的年化收益,8年中有6年符合这一规律。

综合看来,无论是从跨年行情还是绝对收益空间,货币基金收益率在年末具有显著的投资优势,适宜作为打理闲置资金的跨年“装备”。具体到持“货”秘笈上,理财人士建议投资者可选择具有规模收益优势、议价能力较高、流动性较好、历史业绩持续优异的货币基金。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探讨 第7篇

经济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从人类的经济发展史上一共经历了三大阶段原始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中国发展正在进入新的阶段, 现在已经认识到资源环境问题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那么对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是生态文明下的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引导社会、改变社会传统的经济模式是当下比较关键的问题, 从传播、教育、体制的改革等方面深入到企业和社会群众当中, 让他们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简单的来说等同于资源节约, 环境和谐、保护环境等活动, 较少的设计经济社会过程中本身的改革和转型。另一种则是从文明更替的角度去认识生态文明, 很多学者都把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经济时代列为人类的文明, 像最初的原始经济时代被称为原始经济文明, 人类只是靠着简单的劳动力去维持生活;农业经济时代被称为农业经济文明, 通过耕种, 采摘, 能够保障和满足当时人类的生活需求;工业经济时代被称为工业经济文明, 以机械工业生产为主。区分这两种思想的劣质是容易的, 只要看一看多年来我们的生态和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人类在面对各种经济危机下采取的方法, 就可以看到社会经济过程之外认识和处理和处理问题的局限了。

可持续经济要求存进微观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化, 通过淘汰落后的生产水平, 提高技术创新, 通过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逐步减少资源的消耗程度, 降低成本。

二、可持续经济发展理念

可持续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可持续发展, 保持经济的循环再生,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的反思结果, 是人类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 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环境污染方面做出的理性抉择。

可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条件, 可持续经济的发展要求是, 改变原传统的经济体系, 创新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经济模式, 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 降低成本, 减少能源的开采, 在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的情况下, 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发展可持续经济的体制和体系, 通过制度制约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通过传播教育的方式, 提高人们的素养, 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 保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能够和谐共处。回收和循环利用不可在生能源的废旧物, 通过对能源的再次利用, 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

三、现代文明的生态环境的建设

我国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问题异常重视, 党在第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趋势,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是一项艰巨的历史重任, 就中国现阶段来说, 它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 需要通过各界人们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传播教育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以培养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提高全民的个人修养和素质, 以此推动社会主义可持续经济建设的步伐。

在我国要发展生态文明的经济理念, 就必须坚信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 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 对我国的社会成员, 中央政府, 各地区的有关机构和社会群体的人们形成道德发展规律, 用传播思想, 改善思想的方式, 有组织的影响社会成员, 让他们达到符合发展生态文明的道德水平线上。传播可持续经济的思想, 改变人们对自然生态文明的看法, 做到从我做起, 造福大家等等。

四、可持续经济发展观的孕育

在工业革命以前, 人类处在农业经济时期, 通过简单的工具火气所需的物品;而到工业革命之后, 机器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需求, 更加肆无忌惮的对自然界进行索取。受到传统经济学的影响, 各国都以追求GNP的增涨为目的, 这在根本是建立在对资源的大量开发上与使用上, 所以这种计算方法是不适合可持续经济模式下计算的。再这样的计算下, 增大生产力, 甚至提出“生产高于一切”的口号。生产力的加大, 成倍的资源耗费使得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许多地球上的不可再省资源面临枯竭。

人类还面临的一项重要的问题, 随着人类的数量不断剧增, 生活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 但是各地区的资源却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到2100年, 人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各种自然资源都有可能被开采殆尽;甚至, 土地的退化和沙漠化日益严重, 人类有可能因此退化到钻木取火的原始生活中。

资源和环境发展理论, 源于19世纪初的经济学理论和自然保护学说, 古典经济学家所考察的是自然资源, 尤其是土地资源和缺席环境所造成的印象, 而倡导自然保护,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则是自然保护学说提出的主要观点。

五、总结

我国已经认识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政府在各个地区也已经开始实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战略方针, 在各个省市区向全国逐步展开, 如湖北武汉积极推动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提倡建筑可持续;上海加快发展可持续低碳经济, 在大量的重工业转型和改革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经济改革的时代, 过去的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 要创新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的参与到可持续经济发展当中。生态环境的享有者属于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和即将来到社会的每一个人, 我们有责任对我们的后辈负责, 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将人类的文明持续的更远。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人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 也在生态环境上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工业的无节制生产, 导致了地球资源的消耗过大, 资源的浪费给人类咋地球发展的道路上带来了很大问题, 现阶段, 能源问题已经是各个国家领域主要研究的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重视, 工业污水、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造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变的“乌烟瘴气”, 更导致全球的气候变暖, 江河湖泊受到污染等等, 极大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随着生态的不断破坏, 各种自然灾害, 不断的扑面而来, 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近年来时有发生, 仿佛是地球向人类发出的一次次警告。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经济是相互依存的, 可持续经济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手段, 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可持续经济是人类在工业时代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为了解决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一项理性化的补救措施。

关键词:可持续经济,生态文明,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曲福田, 朱德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体系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3:4-9.

[2]钟芙蓉.环境经济政策的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3.

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节能减排政策 第8篇

中国人口众多, 而人均资源占有量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土地、水、石油等战略性资源高度紧缺, 人均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4;生态环境脆弱, “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态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1]特别是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 资源消耗过大, 给环境保护和经济安全带来巨大压力。

当前, 我们必须坚持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 大力推行节能减排, 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 结合我国资源环境现状, 就我国不同时期的节能减排政策取向进行分析, 阐述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必须从治本的角度出发,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予以指导, 尤其是要加大对政策的执行力度, 确保节能减排政策的落实。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 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aleDevelopmen t) , 作为一种概念, 是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IUCN)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WWF) 联合发表的《世界自然环境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来的。

1987年,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对后几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战略, 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各国首脑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首次明确提出的。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是:资源的可持续性。它不要求停止消耗可耗竭资源, 但要求这类资源储量的更新和替代;它不反对使用可更新资源, 而要求这种使用以不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为限;它不主张制止废物的排放, 而主张使排放与环境自净能力之间达到平衡。可持续发展还要在人口增长、环境保持与社会经济的协调之间取得平衡。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人类应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保证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个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保证我们的子孙后代同样拥有发展的条件和机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认识到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的应负的责任, 并有与之相应的道德水准。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以最高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产生废弃物。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确立到逐步实施, 已走过了10多年历程。15年前, 我国制定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1994年, 率先在世界上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确立了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领域目标;1996年, 全国人大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以法律形式把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并列为国家战略;2003年, 我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行动计划。

(二)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想

1994年3月, 国务院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是世界上第一个出台的国家级21世纪议程, 是我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它把我国的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结合为一体 (复合系统) , 构成了一系列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对策。

其基本思想主要有:

(1)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是满足人类需求所必须的。为了满足当代, 又不危及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经济发展不仅要注意数量增长, 更要改善增长的质量。发展要提高效益、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改变传统的增长方式与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2) 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 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在发展中要保护环境, 保护生命支持系统, 保护地球生态的完整性, 不危机发展赖以持续的物质基础。

(3) 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一个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不可持续的。因此, 要消除贫困, 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求, 创造一个和平、公平、保障人们美好生活权益的社会。

(三)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经过10年的努力,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仍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是: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人口众多与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一些现行政策和法规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等等。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人口综合素质不高;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城乡就业压力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比重仍然很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依然很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浪费现象突出;环境污染仍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立法与实施还存在不足等等。

(四) 21世纪初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 我国政府制定了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为实现总体目标, 我国将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和能力建设等六个重点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目前的资源环境形势

(一) 土地资源

全国耕地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3%, 人均耕地仅有1.43亩, 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1996年全国耕地是19.51亿亩, 到2003年底为18.51亿亩, 7年减少了1亿亩。目前, 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 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2]“长江流域人均耕地面积接近警戒线。长江流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0.84亩, 已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的0.8亩警戒线。水土流失使得原本就十分突出的人地矛盾变得更为尖锐, 耕地的丧失使我们的生存条件受到威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失去基础, 威胁我们的粮食安全。”[3]

(二) 水资源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200立方米, 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1/6城市严重缺水;五大城市群水资源严重透支;由于污水处理不当严重地破坏水源, 全国七大水系水质Ⅰ-Ⅲ类水仅占41%, Ⅳ-Ⅴ类水占32%, 劣Ⅴ类水高达37%, 供人生活的饮水匮乏。

(三) 能源

目前, 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左右, 全国设市城市中约有42%没有污水处理能力, 三分之一的污水处理厂因管网不配套等多种原因不能投入正常使用;有近50%的城市尚未建立垃圾处理设施, 相当多的城市没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以建筑耗能而论, “截止2002年底, 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近400亿平方米, 但绝大部分建筑为高耗能建筑, 同时新建建筑中95%以上仍属于高能耗建筑, 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高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3倍以上。”[5]

(四) 环境

空气污染, 已从城市大气污染至区域的污染。细粒子和臭氧浓度升高, 为霾所覆盖。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城市超过60%。城市环境积习相沿, 如四川沱江污染事故 (2003年) , 淮河水污染事故 (2004年) , 吉林化工厂引发的松花江污染事故 (2005年) , 太湖蓝藻事件 (2007年) , 昆明滇池、巢湖蓝藻事件等, 还有未被广泛注意的污泥的污染、农田被污染等。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晰看到, 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将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节能减排

(一) 节能减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 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经济快速增长, 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 我国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如果我们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 将会导致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节能减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维护国家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二) 我国节能减排目标

为了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国务院在去年下达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其主要目标:到2010年,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 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十一五”期间,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到2010年, 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万吨减少到2295万吨, 化学需氧量 (COD) 由1414万吨减少到1273万吨;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7]

(三) 我国节能减排形势

1. 节能减排取得成效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 采取有力政策措施, 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是单位GDP能耗下降。2006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为1.206吨标准煤, 比2005年下降了1.33%。这是自2003年以来, 单位GDP能耗首次出现了下降。2007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78%, 保持连续四个季度下降, 巩固了2006年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的良好势头。[8]

二是二氧化硫排放量由升转降。2006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万吨, 比2005年增长1.5%。2007年上半年, 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63万吨, 同比下降0.88%, 扭转了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多年连续上升的势头。

三是化学需氧量, 也就是COD的排放量增幅减缓。2006年全国COD排放量为1428万吨, 比2005年增长1%。2007年上半年, COD排放量为691万吨, 同比增长0.24%, 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

2. 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我国的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进展, 但目前, 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各种问题与矛盾层出不穷。

2006年,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除北京市外其他省区的节能减排指标亮起了警示灯。2006年, 按现行汇率测算, 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 但消耗的能源却占世界的15%左右。除此之外, 目前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分别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容量, 全国10%的城市受到酸雨的严重影响。[9]

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增速仍然过快。受结构因素影响和市场需求拉动, 2007年上半年, 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5%, 增速比轻工业快3.1个百分点。钢铁、有色、电力、石油石化、建材、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20.1%, 增幅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趋于重型化的格局没有改变。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难度加大。部分地区钢铁、有色、水泥、造纸、酒精、味精等淘汰落后产能进展缓慢。

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太湖、巢湖暴发蓝藻, 严重影响了饮水安全和水环境安全。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违法排污现象频发。[10]

五、节能减排政策

(一)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回顾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 并不断出台相关的政策。

改革开放之初, 面对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 能源紧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节能受到了必要的重视。

1980年, 国务院批转了《关于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报告》和《关于逐步建立综合能耗考核制度的通知》。节能作为一项专门工作被纳入到国家宏观管理的范畴, 确立了节能在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1984年5月, 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试行) 》, 使水环境保护成为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1987年9月,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采暖居住建筑部分) 》, 从此, 民用建筑节能受到各地主管部门的重视。

20世纪九十年代, 伴随着工业污染和其他公害问题的加剧, 环境恶化的状况日益严重, 环境保护成为我国进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一时期, 我国制定了大量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并对以前颁布的一些环境法律或行政法规进行了修订, 这些环境立法涉及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1992年7月, 国务院批转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几点意见》, 提出大力开展城市垃圾的回收综合利用, 提高回收利用率。

1995年, 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和《1996-2010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纲要》, 并颁布了《中国电力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专论能源的法律。

1998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正式实施, 它确定了节能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90年代后期, 在加快住宅建设的产业政策支持下, 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与此同时, 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为此, 国家加强了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

200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明确“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项目, 不得批准建设。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节能要求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委托工程项目的设计。”

2001年7月, 建设部颁布了行业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它标志着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已经进入向中部地区推进的阶段。

2002年1月, 国务院通过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之后, 所有排污企业都需缴纳一定数额的排污费。

2003年6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2004—2020年) 》 (草案) , 明确提出“在全国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发展节能型经济, 建设节能型社会”。

2005年5月, 建设部发布《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 并陆续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标准实施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组织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的通知》、《关于组织建筑节能相关调研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 建筑节能工作水涨船高。

2005年7月,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针对我国能源紧张的形势,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2007年6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提出, 要对新建建筑实施建筑能效专项测评, 节能不达标的不得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不准销售使用。同时, 方案还透露中国将适时出台燃油税, 研究开征环境税。

2007年6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将《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草案) 》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它是我国建筑节能方面第一部行政法规。该法规与建设部出台的其他一些规范性文件, 形成了建筑节能领域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2007年10月, 新的《节约能源法》公布, 它使节约资源成为我国基本国策。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着力点之一就是, 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

2007年, 我国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经济政策:取消了553项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 降低了2268项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对钢坯、焦炭等142项“两高一资”产品加征或开征出口暂定关税;加大了建设项目环评“区域限批”的力度, 12个项目被永久性关停, 47个未批先建违法项目全部按要求停止建设或生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2007年11月, 国务院下发了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 把节能目标作为对省级人民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 使节能减排工作从制度层面走向具体操作层面。

(二) 我国节能减排政策中的问题和对策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 节能减排政策的演绎轨迹, 使我们清晰感受到, 我国的节能减排政策, 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这个深化, 体现在两个方面:

就节能减排政策的内容来讲, 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深化。即由开始的解决个性问题而制定政策, 到向解决综合全局性问题而制定政策的转变。

就节能减排政策的指导作用而言, 实现了从原则指导到可操作性的转变。即由制定原则指导性的政策到制定具体可操作性的政策。

正是由于政策指向的不断具体、贴近实际, 有效指导了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 使之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但是, 我们也必须承认, 我国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政策虽然不少, 但成效并不显著。

政策和投资的滞后效应。虽然国家将节能降耗工作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政策实施效果, 包括针对节能减排的投资发挥的作用, 存在滞后期。一些投资还没有马上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能源消耗总量的持续增长, 又是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如, 从2004年起, 我国陆续调整了煤炭、原油、天然气、锰矿石等部分品目的资源税税额标准。2006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取消了对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税减征30%的优惠政策, 恢复全额征收;调整了对铁矿石资源税的减征政策等。2007年,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又调高了焦煤资源税税额, 并对盐资源税税收政策进行了调整。但总体上看, 目前我国资源税率依然过低, 导致了市场价格的扭曲, 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保护主义与政策导向相悖。一方面中央决定、政府文件给出的节能降耗的行政信号十分明显;另一方面, 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 不少地方和企业仍我行我素, 争先恐后上项目, 特别是重化工项目。对国家要求关闭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的小企业的规定置之不理。甚至个别地方遇到有关部门的清理检查, 就把前几年关停的小水泥厂、小电厂、小钢铁厂拿出来重说一遍, 或用早已倒闭多年的企业“充数”。

导致这些问题, 最根本的是执行政策的力度不够。很多政策制定后, 没有强有力的保证措施, 导致流于形式。

为了落实节能减排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把节能降耗减排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 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这一举措, 起到了积极效果。但是, 我们也应当看到, 它还是一个以“堵限压”为特征的行政命令的办法。节能减排是个涉及发展观念、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相关政策、科技投入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不能头痛治头、脚痛治脚, 要从“治本”出发, 系统入手、综合考虑, 只有这样我们的节能减排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我认为, 推行节能减排, 除了制定强制性政策措施外, 还应该从法律、体制和经济等角度考虑对策:

完善法律框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体系, 使能源消耗、废弃物处理有法可依, 特别是要做到严格执法, 不能让“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

利用市场机制。要完善电力谷峰分时电价办法、降低小火电的价格, 实施有利于烟气脱硫的电价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 利用余热余压、城市垃圾发电;制定支持再生水、海水淡化水、雨水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加大对不符合节能减排的企业和项目的经济处罚力度, 逼其尽早破产、关闭、淘汰。总之, 通过市场这只无形之手, 实现优胜劣汰, 使节能市场化。

强化管理监督。要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建立并完善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 (COD) 削减量绩效评估制度;建立严格的取样、检测和化验制度, 完善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和报表制度;加快建立以污水处理水质水量为核算的经费核拨体系;建立污水处理月报年报制度, 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数据库等等。

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要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合理调整各类用水价格, 加快推行阶梯式水价、超计划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提高垃圾处理收费标准, 改进征收方式;对国家产业政策明确的限制类、淘汰类高耗水企业实施惩罚性水价;完善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税收政策。

加强舆论宣传。将节能减排宣传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 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减排宣传。特别是做好节能宣传周、科技宣传周、城市节水宣传周、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等宣传活动, 以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总之, 要从法律、体制和经济等多方面入手, 加大执行力度, 我们的节能减排政策, 才能落到实处。只有节能减排目标完成了, 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社会学》赵玉林

[2] .《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3] .《节能减排的形势及实现途径》何炳光

[4]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5]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国务院

[6] .《当前我国的环境状况分析》李晔

政策持续 第9篇

1 创新机制, 完善政策, 为中医药工作提供保障

1.1 强化组织保障

县政府成立了由分工县长任组长, 卫生局、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财政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0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 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卫生局设立中医管理科, 县中医院设立中医指导科, 各乡镇卫生院也均设立中医管理科室, 三级管理指导组织均做到办公有场所、工作有计划、管理有制度、指导有内容。

1.2 强化机制保障

县政府与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县卫生局与各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所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各级和相关责任人年度绩效考核内容, 逐级落实目标责任, 确保了中医药工作有抓手、有人抓、见成效。

1.3 强化政策保障

制定出台了《宁阳县中医药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宁阳县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奖惩办法》、《宁阳县中医适宜技术推广普及实施方案》等10余个政策性文件, 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主动选择中医药疗法。同时规定, 中药饮片、中医适宜技术业务量占总业务量30%以上的乡村卫生机构可优先被评为“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乡村医生可优先被评为“优秀乡村医生”;在新建、改建村卫生所时把开展中医药服务作为考核验收的必备条件。积极鼓励乡村医生开展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工作, 最大限度地的减轻农民群众就医负担, 提高合作医疗资金使用效率, 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为切实改善民生, 更好的发挥中医药作用, 今年县政府又把扶持中医药发展确定为为民要办的16件实事之一。

1.4 强化经费保障

坚持政府主导发展中医药工作的原则不动摇, 从2002年创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以来, 县财政持续投入资金1300多万元, 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每年拨付40万元专款为县中医院和乡村卫生机构购置、更新中医药诊疗设备, 配齐使用中医适宜技术的基本设施器材;乡镇财政每年均按农民人口每年每人0.5元的标准向辖区医疗机构拨付中医补助经费, 作为对中医药人员的奖励基金。制定出台激励措施, 规定凡医疗卫生单位中医人员 (含中西医结合人员) 中医药业务量达到总业务量40%以上, 村卫生所下派中医人员、乡村医生中医药业务量达到总业务量30%以上的, 分别给予开具处方人员一、二、三等奖奖励, 并相应奖励800元、500元、200元, 每年核算一次, 以此激励、鼓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业务。

2 健全网络, 提升功能, 为中医药工作搭建载体

2.1 加强中医院建设, 突出龙头作用

县中医院是我县三级中医服务网络的龙头, 始建于1958年, 现已发展成为全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技术指导中心, 是二级甲等中医院和省卫生厅确定的全省重点建设中医院。近年来, 县里在政策和财力上给予中医院建设大力扶持, 改造和装修了病房大楼和门诊大楼, 新建了制剂室和急救中心, 购置了螺旋CT、彩超等一批先进的医技、制剂、急救设备。目前, 县中医院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开放床位260张, 临床科室12个, 医技科室10个, 专病门诊10个, 中药普通制剂室1个。为发挥名老中医作用, 县中医院设立了国医堂, 集中全院名老中医坐诊, 月门诊量达3600多人次;同时, 积极实施卫生强基工程, 发挥全县中医技术指导中心作用, 定期派专家轮流到乡镇卫生院坐诊、会诊、讲课, 言传身教应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方法, 指导中医适宜技术应用, 促进了全县中医药工作的整体推进。今年, 县中医院专科病房楼又被国家、省政府列为重点扶持项目, 总投资370万元, 其中国家、省各扶持160万元, 建筑面积2780余平方米, 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 预计年底投入使用。

2.2 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 突出枢纽作用

乡镇卫生院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是做好农村中医工作的重要环节[2]。各乡镇卫生院积极开展中医药特色卫生院创建活动, 不断加大医院中医基础设施和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力度, 结合实际拓展针灸、拔罐等一系列质优价廉的传统医疗服务项目,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 11处乡镇卫生院均达到中医门诊、病房、药房、药库、煎药室、中医人员“六配套”要求, 中医药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同时, 乡镇卫生院不断加强对各村卫生所中医药工作的量化管理, 制定了考核硬性指标和奖惩措施, 定期对村卫生所进行督导。

2.3 加强村卫生所建设, 突出网底作用

农村卫生所处于防病治病的前沿, 是基本医疗保健体系的“网底”。为此, 我县始终把卫生所建设与发展基层中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合理搭配中医药人员和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确保中医适宜技术在每个村卫生所都能得到推广应用。目前, 全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行了管理服务一体化, 村卫生所都配有中药橱和针灸理疗设施, 并配备1名以上中医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能够运用中医药技术治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 其中60个中医药特色卫生所在当地小有名气, 服务范围辐射到周边村庄和乡镇。

2.4 加强医疗集团建设, 突出协作作用

我县率先在全省组建了以县一院、中医院、二院为主体,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共同参与的医疗合作集团。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梯级协作的思路, 县中医院与集团内11处乡镇卫生院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 实行患者通治、专家通享、设备通用、技术通行的协作模式, 共同开发新技术、新项目, 使中医药成为集团成员单位重要的诊疗手段。2007年, 我县被省卫生厅确定为“全省农村卫生纵向业务合作试点县”, 并把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技术协作作为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 取得明显成效。

3 强化内涵, 优化服务, 为中医药工作夯实基础

3.1 加强人员培训力度, 巩固中医药技术支撑

认真落实全省农村中医药人才“5155”工程要求, 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农村实用中医药人才, 培植中医学科带头人, 推动人员素质梯次提升。分期分批安排农村中医药人员到县卫校接受规范化培训, 现已培训乡村医生1 545人次, 培训率达99%。把县中医院确定为全县中医药人员学习适宜技术实习基地, 2005年以来, 每年都组织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中医药人员到县中医院学习培训, 截止目前, 共举办培训班52期, 培训基层中医药师资人员400人次。组织全县中医药人员参加全省中医“四部经典”培训班, 考试合格率达到100%;推选31名基础好、技术水平高的乡镇卫生院中医医师参加全省培训;组织发动260名乡村医生参加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加大4名泰安市名中医培养人、24名基层优秀中医培养人和10名师承人员的培养力度, 分批次安排256人到省、市医院进修学习和自学考试。同时结合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与慢病控制项目的实施, 借助卢森堡政府援助的影像教学设施, 自筹配套资金60万元, 增添必要的辅助设备, 建立起以县卫校为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分站的“网上培训”平台。培训中心以网上远程教学为主要模式, 定期开办专题讲座, 乡村卫生人员在乡镇卫生院通过远程培训系统终端设备, 即可同步观看和听课, 截止目前, 共开办各类讲座18期, 培训6 850人次。

3.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按照抓攻关、促转化的原则, 依托县中医院成立了县中医药研究所, 积极开展中医临床应用、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对全县中医适宜技术、民间验方进行筛选整理。研究所成立以来, 共取得技术创新16项, 研制自制中药制剂22个品种, 编写了《春夏秋冬中医药养生保健小册子》, 尤其在治疗骨伤、肿瘤、心脑血管病和肝病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水平。近年来, 全县各医疗单位不断引进新技术、推广新项目, 先后有20项科研成果获县以上科技进步奖, 其中县中医院肛肠科独立开展的“会阴电脑诊断仪及临床应用研究”荣获泰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针灸推拿科自行研制的“颈腰椎二位一体治疗仪”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填补了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县中医院针灸推拿科戴承忠主任根据多年来中医临床实践经验, 研制出运用中医疗法治疗骨关节病的牵引床, 简单实用, 造价低廉, 其功能疗效十分显著, 这也是我县中医技术创新发展的缩影。近年来, 我县先后3次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交流工作经验。

3.3 加大专科建设力度, 打造中医药服务品牌

大力实施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的“三名”工程, 着力打造中医药服务品牌。县中医院在巩固省、市级中医重点专科肛肠科、针灸推拿科和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周围血管病科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针灸推拿科建设力度, 2008年4月份, 针灸推拿科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单位, 填补了我县无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的空白, 今年该科又被省卫生厅确定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中医药特色专科建设单位。乡镇卫生院深入开展中医药特色卫生院创建活动, 以壮大中医科、针灸推拿科规模为基础, 逐步建立了2个以上县级中医专科、专病门诊。村卫生所以创建中医药特色卫生所为工作目标, 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目前, 全县中医特色专科 (专病) 达到17个, 其中, 省级1个, 市级3个, 县级12个, 基本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优势互补、规模效益突出、创新能力较强的中医药专科 (专病) 群体。县中医院的肛肠专科、针灸推拿专科, 南驿卫生院的脉管炎专科, 泗店卫生院的精神卫生专科, 葛石卫生院的整脊专科等, 在周边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3.4 加快适宜技术推广, 着力弘扬中医药文化

2004年9月, 全省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启动仪式在我县举行后, 我们抓住率先试点的机遇, 迅速组织县内中医药专家编写《中医适宜技术50项速记口诀》、《中医适宜技术50项解读》, 刻制VCD光盘, 免费发给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组织有关中医药专家, 结合我县实际, 在临床常用中成药、省中医适宜技术50项中筛选了部分中医协定处方, 在全县村卫生所推广;制定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考核标准》, 定期组织督导检查, 严格落实奖惩措施;定期举办乡村医生中医适宜技术大比武活动, 对优胜者通过电视宣传并表彰奖励。制定下发了《关于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在显要位置悬挂古代名中医雕像, 充分利用门厅、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 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利用医院、村卫生所的宣传栏、墙报、展架、展室、视频系统、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 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有条件的卫生院集中全院中医药力量, 设置“国医堂”, 积极推广弘扬中医药精湛治病诊疗技术。同时, 采取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 介绍常用中草药性能功用, 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 扩大社会和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

4 发挥优势, 一体运作, 实现中医药与新农合双赢

4.1 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

优先把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的村卫生所确定为新农合报销定点单位, 把全部组方中药饮片、280种中成药和中药自制制剂、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门诊病人中药饮片、中药自制制剂报销比例提高10%, 针灸、推拿、拔罐等非药物疗法和50项中医适宜技术及筛选的适合本地的中医适宜技术报销比例提高20%, 使用全县统一中药配方形成的方剂按照45%的比例报销;在县内住院病人使用中药饮片的提高10%, 使用中医适宜技术中的针灸按照90%的比例报销。

4.2 实行单病种费用控制

筛选骨伤、肝病、糖尿病、肿瘤等12种慢性病或疑难病, 运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诊治时, 实行单病种限价收费管理, 与单纯西医治疗费用相比降低20%以上。乡村卫生机构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诊治哮喘、小儿腹泻、颈肩腰腿痛等8种常见病, 只收取成本费用。

我县中医药参与新农合制度以来, 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农民参合率由试点之初的85.2%提高到今年的99.98%, 中医药使用率由原来不到11%提高到30%以上, 达到了中医药与新农合一体运作、共同提高的目标。今年1-7月份, 据我县对农村10种常见病中西医疗法费用支出对比, 接受中医治疗的较接受西医治疗的人均减少医药费用19%, 降低医疗费用262.2万元;县级医疗机构门诊、住院人均费用分别同比下降9.6%和3.5%;乡镇卫生院门诊、住院人均费用分别同比下降6.7%和8.7%, 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 而且也节约了新农合基金, 提高了基金的使用效能。目前, 我县已连续5年实现收支平衡。

摘要:宁阳县充分发挥政府导向作用, 着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破解农民群众看病贵难题。创新机制, 完善政策, 强化组织、机制、政策、经费保障, 形成中医药发展合力, 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环境。健全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 为中医药工作发展搭建载体。强化人才、科技创新、专科建设和技术推广等内涵建设, 夯实中医药工作基础。发挥新农合惠农和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 一体运作, 实现中医药与新农合“双赢”。

关键词:中医药,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樊丹, 等.宁阳县四剂良药促中医药快速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 2008-07-17.

[2]崔霞, 等.乡 (镇) 卫生院人才现状及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人才, 2004, 4:40-43.

政策持续 第10篇

一、医保政策对营利性医疗机构持续发展的影响

新医改方案提出:到2011年,我国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10年,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6倍以上。对于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为主的医疗机构来说,无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全民医保及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政策都会对医疗机构的生存和持续发展产生更大、更积极的影响。新医改方案为了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允许民营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这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扫清了政策方面的障碍。

但是,从北京市医保定点营利性机构看,也有不利于其发展的政策因素。截至2009年10月,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营利性医疗机构近90家,约占北京市营利性医疗机构总数的50%。医保定点是否给营利性医疗机构带来更多病人、改善其经营状况了呢?按照北京市目前的医保政策规定,营利性医疗机构医保定点后对医保病人要按照政府统一规定的物价标准收费,其初衷是减轻参保人负担。定点之后虽然病人增加了,但由于收费标准降低了,医院总的医疗收入不一定增加。北京市有17家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之后又转制为非营利性的,主要原因就是营利性医疗机构既要交纳所得税,又不能对医保病人按自主定价的价格收费,医院生存出现困难。

二、对医保政策公平性的思考

北京市政府1999年10月颁布的《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已有10年未作大的调整,制定的医疗服务价格远远不能反映医务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和医院管理成本。公立医院在国家补贴不足的情况下,为生存发展,出现了以药养医的怪现象。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无政府补贴且需承担税赋的情况下,更难生存和发展。尽管医保政策所制定的收费标准出于公平考虑,但实际上又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一些营利性医疗机构就医环境优越,病房配有电视、空调和卫生间。医疗技术、设备先进,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模式标准化,服务更人性化。毋庸置疑,这样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固定资产投资大,管理服务成本高,其医疗服务价格也高于公立医院。尽管这类营利性医疗机构希望能纳入医保定点,为更多的人群服务,但现行的医保政策又难以让其接受,参保人员在这里就医只能全部自费或由商业保险报销。

是否允许医保定点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时由医院自主定价收费,医保基金按政府规定的统一物价标准支付,差价由个人自付或由商业保险支付呢?对此,有两种不同意见。

(一)支持

理由:三方共赢,即医保基金按政府规定的统一物价标准支付,不会增加医保基金支付风险;高收入的参保人员可享受高层次服务并能得到医保部分补偿;营利性医疗机构仍有自主定价权以保障投资人的回报,今后仍能获得更多的投资以扩大医疗机构规模或医疗设备更新,并不断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二)反对

理由:社会医疗保险主要提供全民基本医疗保障,高端医疗服务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可通过商业保险和个人负担解决;允许营利性医疗机构按自主定价收费将大大增加参保人员个人负担,与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的政策相悖。

两种意见的主要分歧在于:支持意见强调个人自主选择权和责任,即个人应对选择营利性医疗机构就医而支出较高的个人医疗费用承担主要责任;反对意见强调政府的责任,政府作为医疗保险方应代表参保人员的利益,不仅应控制医保基金的支出而且应控制个人负担。

三、新加坡医保支付政策启示

(一)新加坡医保支付政策

新家坡有一个有效、广泛普及、与私有医疗保障体系共存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它由医疗储蓄方案、医疗保护方案和医疗基金方案三个部分组成。

这种医疗保障体系是基于以下原则建立的:1.消费者应有自由选择权;2.强调自我承担责任;3.尽可能利用自由市场竞争;4.对于支付不起医疗费用的人员,政府应提供可支付起、最低标准的医疗保健。

在此原则下,政府给予私立医疗机构极小的政策限制,居民可以自由选择私立医疗机构就医,允许私立医疗机构可按自主定价收取病人的费用。当然,病人在私立医疗机构享受的医疗服务质量越高,医疗储蓄方案、医疗保护方案中的支出和个人支出可能越多。为了减轻在私立医疗机构就医的个人负担,居民可参加其他辅助商业保险。

为了提高公立医院服务质量和效率,一方面,新加坡政府鼓励私立医院发展,促使其与公立医院竞争;另一方面,政府对公立医院进行补贴,限制医疗储蓄方案和医疗保护方案支付范围内的各种医疗服务价格,制定年度支付最高限额及终身最高限额等。以及利用公立医院在提供住院医疗服务中的绝对规模优势,对私立医院的价格施加市场压力,迫使其降低费用并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2006年新加坡有29家医院,11545张病床。其中公立医院16家,病床数约占全部医院病床总数的72%。因此,公立医院作为住院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方,不仅能决定公立医院病床的供给量和高技术、高费用医疗服务引入及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还为私立医院医疗服务定价设定了基准。

在新加坡,多数门诊医疗服务由私立医疗机构提供,这是由于门诊服务的费用多数人能支付得起,而对于支付不起私立医疗机构费用的人,如少部分低收入者、老年人和儿童,可到公立诊所就医,其医疗费用可获得政府补贴。尽管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门诊医疗服务所占比重较低,但其存在和政府补贴对于抑制私立医疗机构的服务价格仍能起到一定作用。

(二)启示

1. 营利性医疗机构发展有利于

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提高,弥补政府投资不足,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新加坡经验表明,只有营利性医院发展,公立医院作为住院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其服务质量和效率才能不断提高。实际生活中,由于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不同,政府的能力只能保障基本或必需的医疗服务需求,高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可以依靠营利性医疗机构满足。

2. 不同品质医疗服务的支付方

应是多层次的。在新加坡,私立医疗机构按自主定价收费,医疗费用支出补偿可以是多层次的,包括医疗储蓄、医疗保护、商业保险、政府补贴和个人负担。在这种体制下,不仅人人可以获得基本医疗保障,而且私立医疗机构可获得足够资金,持续地提供更高品质的医疗服务,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3. 医疗服务公平性主要依靠公

立和私立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实现,个人到营利性医疗机构就医应承担更多费用。由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运营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且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应为社会公益服务承担更多责任。营利性医疗机构与此相反,运行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其税后利润可以给投资者一定的回报,不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社会公益服务责任较轻,理论上讲其医疗服务价格一般高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病人要求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到营利性医疗机构就医,个人就应该承担更多费用或由其补充商业保险支付。

四、建议

为了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促进我国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政府可借鉴新家坡的经验,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保政策作适当调整。

(一)允许营利性定点医疗机构自主定价

调整相关医保规定,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及当地物价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对营利性医疗机构仍执行自主定价政策。

(二)允许支付政策有差异

对不同性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允许支付方式有区别:

1. 在按项目付费的医疗项目

中,任何经营性质的医疗机构的医保支付价格,都要严格按照物价部门制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执行,参保人员在营利性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自主定价与物价部门价格之间的差额由参保人员或商业保险支付。

2. 在按病种和定额支付的医疗

服务项目中,严格按照医保支付政策支付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保基金支付额作为限价支付营利性定点医疗机构,自主定价高于限价的部分由参保人员和商业保险支付。

3. 通过谈判机制确定支付方式和价格,从营利性医疗机构购买所需服务。

鉴于参保人员在营利性医疗机构就医时个人负担较高,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提供服务之前,对参保人员所须承担的费用具有告知义务,让参保人员明晰服务的性价比,抉择是否接受所提供的医疗服务,避免参保人员结账时对收费的不满或拒付。

参考文献

[1]William C H,Medical Savings Accounts:Lessons From Singapore http://content.healthaffairs.org/cgi/reprint/14/2/260

财政政策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11篇

新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现了许多历史性、转折性、标志性变化,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粮食产量在2004年8614亿斤的起点上,实现“十连增”,近3年稳定在11000亿斤以上,2013年突破12000亿斤,这是历史性的变化。农民增收“十连快”,最近4年的增速连续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3.03∶1,这是一个重大转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并且都已越过50%的关口,这是我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老问题交织叠加,其中最为突出的矛盾就是不断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与日益增长的农产品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农业资源条件极为薄弱。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到2020年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将达到5725亿公斤,而粮食生产能力只能达到5400亿公斤,供需缺口325亿公斤。客观条件要求我国农业必须年年丰收,不然的话整个经济发展都要受到震动。但是,现在农业生产的要素和环境已绷得很紧,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地退化,化肥农药施用过量、利用率不高,农膜残留、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对环境污染也日趋加重。如果资源生态恶化的状况不能得到根本扭转,势必对我国未来的农业生产能力造成极大威胁,因此,我们在农业发展中必须要很好地兼顾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两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

但客观地讲,兼顾好这两个方面是个两难选择,也是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博弈。提高当期产量,必然要求增加投入和资源的消耗量,但对资源环境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又会影响远期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们既要实现高产高效,又要实现资源生态可持续,就必须改变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化肥、农药等投入品向主要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结合当前形势和我部职能,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开发格局,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粮食生产体系。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大力推广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开展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发展旱作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开展农业生态修复,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保护工作。

二是推进严重污染耕地修复。积极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种植结构、改良土壤,采取修复、轮作、间作等措施,治理重金属污染耕地,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积极研究探索建立重点污染区域生态补偿制度,对开展种植结构调整或禁止生产区,或对自主采取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的农民进行补偿,保证修复区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降低。

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适应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加快推进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乡镇监管机构建设,提高执法监管能力。大力推进产品认证和农产品包装标识,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严格投入品管理,大力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等创建活动。

四是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发展现代农业、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转移背景下培养农业后继者,都必须依靠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我部将推进农民培训项目转型,着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经营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着力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问题。

上述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持。在今年的财政支农政策框架中,中央财政更加注重发展与生态的关系,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支持力度,在支持耕地修复保护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方面启动了多个试点,累计安排资金近100亿元,主要用于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农机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试点、畜禽粪污等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旱作农业高标准农膜使用和残膜回收试点,等等。这些试点工作,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农业“休养生息”,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部将积极配合财政部认真推进试点工作,及时跟踪了解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成效,努力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做法,为下一步持续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总的来说,我国发展现代农业,一定要在坚持现代化目标的基础上,适应各地不同的资源条件、市场条件,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发展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还要顺应农民的意愿,选择一条符合实情、具有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共同发展、生产与生态相互协调。

政策持续 第12篇

一、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的主要内涵

西方学者对于财政可持续性的传统定义是, 如果在确定财政收支水平时, 能够使所考虑时期内的净债务占GDP的比重不变, 则此种条件下所确定的财政收支就是可持续的。这种定义是从财政自身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 忽视了财政政策的外部影响。目前国内学者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研究, 普遍认为可持续性财政政策是指能够为人口、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支撑, 而财政体系自身健全、运转有序高效且自身良性循环的财政方针、准则和措施。这种财政政策既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又不损害社会长远利益和财政自身的良性循环。从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的概念看, 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财政政策必须有利于人口、生态、经济和社会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必须实现财政自身可持续,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注重培植财源, 防止债务风险;三是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监管, 突出财政支出绩效;四是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要求建立财政政策评价机制, 尊重客观实际, 及时进行财政政策调整。从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对社会的影响及作用划分, 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可分为促进财政自身发展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促进人类发展的财政政策、促进社会进步的财政政策、促进生态安全的财政政策、促进科技进步的财政政策。

二、民族地区现行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1.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后, 对民族地区也是按照“三分一转一返还”来进行, 中央与民族地方收入与非民族地区同等对待, 但在事权分割方面, 中央政府有支持民族地区解决如机关运转、基础教育、扶贫等惠及辖区居民的义务。从2000年开始, 中央实施民族地区转移支付, 其资金来源一是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二是民族地区增值税环比增量80%的一半按来源地直接返还给民族地区, 另外一半连同中央财政安排的资金, 按照因素法分配。2005年, 国家又出台了《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强调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方式, 充分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服务支出成本差异, 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求上级政府在各种专项资金的分配上向民族自治地方倾斜, 支持民族自治地方财政, 保证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正常运转、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基础教育正常经费支出, 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因政策性减收部分在测算转移支付时作为因素给予照顾。

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主要有以下内容:一是民族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2006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政策性增资部分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二是从1999年开始, 中央对民族省区转移支付系数在财政状况同档次非民族省区转移支付系数的基础上增加5%;三是1999年起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草转移支付”, 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 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四是保留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边疆建设事业补助费、民族工作经费, 专项用于民族地区建设;五是设立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 专项用于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六是对民贸网点建设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技术改造贷款和正常流动资金贷款予以财政贴息, 利息补贴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各担一半;七是民族地区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资金中央负担80%, 而一般地区中央负担50%;八是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民族地区倾斜;九是对其他专项资金重点向民族地区倾斜。

国家对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是民族地区维持正常运转的重要资金来源, 对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 目前国家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政策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在分配上缺乏科学的依据, 资金分配中存在“跑部钱进”等现象;二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量大, 对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倾斜性资金不足, 对缩小地区差异作用有限;三是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不大, 政策性转移支付刚性强, 对地方可用财力影响不高, 不利于地方财政自稳机制的建立, 民族地区财力困难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 而且由于财力困难, 为了保运转、保稳定, 专项资金还存在挪用现象;四是很多政策性专款要求地方配套,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配套资金难以到位, 造成资金使用难以实现预期效果;五是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 其经济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况, 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明显不足, 国家通过转移支付政策从财政资金上向民族地区倾斜, 但因“回波效应”往往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受益不足。

2. 税收优惠政策

1994年国家统一工商税制后, 停止了一切税收减免, 民族自治区域内的税收政策也与全国保持一致。2000年,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先后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 成为民族地区最权威、最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其主要内容有:

(1) 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在2001年至2010年期间, 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 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民族自治地方的内资企业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减征或免征地方所得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减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3) 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企业, 上述项目业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70%以上的, 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如下优惠政策:内资企业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 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 自获利年度起, 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 对保护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 (生态林应在80%以上) 、草产出的农业特产收入, 自取得收入年份起10年内免征农业特产税。

(5) 对西部地区公路国道、省道建设用地, 比照铁路、民航建设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享受免征耕地占用税的建设用地具体范围限于公路线路、公路线路两侧边沟所占用的耕地, 公路沿线的堆货场、养路道班、检查站、工程队、洗车场等所占用的耕地不在免税之列。西部地区公路国道、省道以外其它公路建设用地是否免征耕地占用税, 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上述免税用地, 凡改变用途, 不再属于免税范围的, 应当自改变用途之日起补缴耕地占用税。

(6) 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 除《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 (2000年修订) 》和《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 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税收优惠作为提高民族地区竞争力的手段, 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 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并不显著。一是国家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 国家减免的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等属于地方税, 实际减免的是地方财政收入, 国家虽然对民族地区喙实施财政补贴, 但不考虑收入增量, 而且随着国家农业特产税 (烟叶特产税外) 的减免, 使该政策更加不具有税收优惠意义;二是国家对民族地区税收优惠主要针对新办企业或投资, 企业在投资决策中, 必须考虑交通、劳动力素质和市场等因素, 而民族地区交通运输不便、劳动力素质低下, 税收优惠对吸引投资作用不够显著。从恩施州招商引资情况看, 往往集中在具有资源优势的电力、绿色食品、矿产开发等行业, 而其他行业几乎没有变化;三是申请税收优惠程序复杂, 而涉及资金量不大, 企业在操作中往往忽视申报审批程序, 造成税收优惠实际执行情况不佳;四是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产业分工不同, 民族地区税收优惠政策在西部地区执行, 实质还是西部民族地区内部竞争, 对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竞争力作用并不显著;五是税收政策的制定权在中央, 地方没有自主权, 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涉及的行业面窄, 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人口素质的鼓励政策不足, 而且因企业所得税政策的统一, 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3. 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民族地区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影响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本文以恩施州为例, 分析民族地区财政收支结构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总量上财政支出规模小, 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持水平低下。2007年全州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4.89亿元, 人均支出1403元, 是全国平均水平2902元的48%, 是全省平均水平2104元的67%。

二是社会保障水平低, 环境保护投入不足。2007年全州财政社会保障支出4.49亿元, 人均支出115元, 是全国平均水平386元的30%, 是全省平均水平348元的33%;社会保障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8.18%, 比全国平均水平13.31%低5.13个百分点, 比全省平均水平16.54%低8.35个百分点。环境保护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89%, 比全国平均水平2.51%低0.62个百分点, 比全省平均水平2.20%低0.31个百分点。

三是交通运输投入较高, 支持企业发展资金不足。2007年全州交通运输支出2.25亿元, 人均支出165元, 占总支出的比重为4.05%, 比全国平均水平2.96%高1.1个百分点, 比全省平均水平2.37%高1.69个百分点。全州工商业支出1.29亿元, 人均支出33元, 是全国平均水平213元的1%, 是全省平均水平136元的24%;工商业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2.3%, 比全国平均水平7.34%低4.98个百分点, 比全省平均水平6.45%低4.09个百分点。

四是教育、科技投入不足, 促进科技创新资金不足。2007年全州教育支出13.37亿元, 人均支出342元, 是全国平均水平509元的67%, 是全省平均水平358元的96%;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24.37%, 比全国平均水平17.55%高6.83个百分点, 比全省平均水平17%高7.37个百分点。全州环境保护支出1.04亿元, 人均支出27元, 是全国平均水平73元的3%, 是全省平均水平46元的57%;环境保护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为1.89%, 比全国平均水平2.51%低0.62个百分点, 比全省平均水平2.20%低0.31个百分点。

五是行政管理成本高, 随着全国物价上涨, 加剧趋势明显。湖北省2007年行政事业运行成本支出361亿元, 占总支出的比重为28.26%;恩施州2007年行政事业运行成本支出19亿元, 占总支出的比重为31.75%, 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48个百分点。随着物价上涨, 特别是高速公路贯通后, 高昂的高速公路收费将加大财政负担。

4. 财政监督管理

为加强财政监管, 规范财政资金运行, 恩施州先后实施了农村综合改革、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 取得了较好效果。但随着改革的深入, 新的矛盾逐步显现, 主要表现为:一是财政管理总体上仍然是计划经济因袭下来的管理模式, 管理比较粗放, 财政监督比较薄弱, 重分配轻监督现象突出, 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预算编制较粗, 总体框架上尚未跳出“基数加增长”模式, 在部门预算的审核上, 缺乏审核标准, 随意性强;三是预算执行刚性不足, 缺少全过程的有效监督机制, 预算结果缺乏系统的绩效考核机制;四是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未彻底打破部门利益格局, 距离综合财政管理的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五是受利益驱动和体制影响, 地方财政融资担保加强城市建设, 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六是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重购置轻管理, 重复购置与低效运转并存;七是财政干部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特别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型, 很多基层财政干部不适应新形式的要求。

上一篇:企业年检下一篇:虚拟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