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高危人群

2024-06-02

脑卒中高危人群(精选8篇)

脑卒中高危人群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卫生部 (现卫计委) 《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指导规范 (2012版) 》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对象为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病史者或40岁以上、脑卒中风险评估≥3分者的高危人群。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包括以下8项:高血压病史 (≥140/90 mm Hg) (1mm Hg=0.133 k Pa) 或正在服用降压药;房颤和心脏瓣膜病;吸烟;血脂异常或未知;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明显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 (BMI) ≥26 kg/m2;脑卒中家族史。共筛查出77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 其中男377例, 女393例, 年龄39~75岁, 平均年龄68岁。

1.2 干预方法

由专职护士进行筛查和健康干预。初筛的患者, 了解其既往病史及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 给予建立健康档案。体检相关指数, 测量双上肢血压、体重、腰围等, 检查血糖、血脂等。连续3个月健康指导后, 再测相关指数。利用患者就诊时间向其了解并宣教脑卒中的防治知识。发放防治脑卒中的健康处方, 供免费阅读。定期电话回访或家庭访视。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心理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 只要注意控制脑卒中可调控的高危因素, 是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的, 使其消除恐惧和紧张心理。

1.2.2 服药指导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都是可调控的高危因素, 都是需要遵医嘱服药并定时体检监测的, 向其仔细讲解遵医嘱服药和定时复查的重要性, 教会其监测血糖、血压并记录的方法, 并不定时电话随访服药情况。有效控制高危因素。告知患者和家属应尽量避免因血压、血糖、血脂波动的危险因素所诱发的脑卒中。

1.2.3 运动指导

适宜的运动可以加强全身血液循环, 保持脑力和体力协调, 控制体重, 预防、消除疲劳。指导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及爱好, 选择步行、骑车、跑步、跳操等活动, 把握中等强度, 每次运动30 min左右, 每周运动3~5 d。以有轻度心跳加快、轻微出汗为度, 待适应后再适当延长, 以运动后不感到疲劳为度。

1.2.4 合理膳食

指导患者调整饮食结构, 合理进食。脑卒中高危人群大多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所以合理饮食至关重要。进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素、优质蛋白质饮食, 少食或不食动物脂肪、内脏、蛋黄等高脂饮食, 多食蔬菜水果。进食要适量, 切忌暴饮暴食。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5 g以下[2]。1.2.5健康指导吸烟、大量饮酒、起居无常、缺乏运动等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 是诱发脑卒中的高危因素, 指导并促进脑卒中高危人群改变自身行为, 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戒烟限酒, 按时作息, 适量运动,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保持良好的心态, 同时还应该注意季节的变化, 冬季防寒夏季防暑, 适量补水。告知患者和家属突发脑卒中的征兆, 如突然的一侧肢体麻木和无力、说话困难、肢体失去平衡或不协调、严重头痛等都可能是发生了脑卒中, 要及时去医院救治, 使脑卒中的危害降到最低。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前后高危人群掌握预防脑卒中相关知识比较:实施前有98例 (12.73%) 高危人群大体了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实施后有715例 (92.86%) 的高危人群掌握了脑卒中相关知识, 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脑卒中有四高的特点, 即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脑卒中一旦发病, 将给患者、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然而脑卒中高危患者防治知识的缺乏情况令人担忧, 患者对脑卒中可干预危险因素知晓率低及对脑卒中防治的依从性差是卒中复发的重要原因[3]。随着脑卒中筛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深入, 通过连续的教育和干预, 脑卒中高危患者的保健意识逐渐加强, 能够自发的避免或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了解到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不合理膳食、不运动、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均是脑卒中发病的高危因素, 不注意防控和纠正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遵医嘱用药, 定时体检, 按时复查,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并根据发病的季节性特点采取预防措施, 可有效防控脑卒中的发生。减少了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 极大的降低了脑卒中的危害,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介明.2006年美国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要点简介.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 15 (3) :241-244.

[2]朱小玲.脑卒中的发病时间分析及预防当代护士, 2007 (9) :33.

脑卒中高危人群 第2篇

【关键词】社区;高危人群;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62-02

1 方法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下乡对社区居民进行随机抽查,筛查出以下脑卒中高危人群。

1.1既往有脑卒中史或TIA病史者。

1.2有脑卒中家族史者。

1.3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者。

1.4既往有房颤或心瓣膜性心脏病者。

1.5明显肥胖超重、血脂三项偏高者。

1.6长期吸烟、饮酒、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者。

2 护理干预

2.1健康教育: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或患者或家属进行的、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再发脑卒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的方式,告诫人们脑卒中的危害,帮助个体或群体掌握防病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疾病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2.2饮食与营养的护理干预措施:脑卒中的预防离不开饮食与营养。低盐、低脂、低糖而营养均衡的饮食方式,有助于防范脑卒中。长期摄入过多食盐会降低动脉壁的弹性,使人患高血压。有研究发现,单纯减少盐分就可以使得1/3患者的血压降低。摄入低钠、高钾、高钙和高镁的食物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从而防范脑卒中。冬季人们的食物中往往缺乏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果,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性,可以减少血中的纤维蛋白原浓度,具有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每个人尽量保持每天的蔬菜消费量不少于500g、维生素C的摄入不少于100mg。

2.3重视并积极治疗原有疾病:首先要预防高血压,患有高血压病的人的脑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的6倍,如合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8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脑卒中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同时可考虑用手术或非手术方法治疗血管病变。其次,心脏病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许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患者会突然发生脑卒中。所以要积极治疗心脏的疾病,并请教医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疗。如阿司匹林等,部分研究表明,这样可以降低脑卒中的危险性。

2.4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减肥,养成从容坦然的性格,良好的心理素质,适量的运动,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定期体检有助于筛查高危人群,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及对脑卒中易患因素的认识,促使人们管理好自身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3 讨论

目前,脑卒中的预防尚不尽人意,对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仍不到位,我国在脑卒中防治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针对目前我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数量多、肥胖患者增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未来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危害将日趋严重的状态。因此,对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脑卒中发生的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永霞,老年腦卒中的危险因素,365医学网

脑卒中高危人群 第3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危人群为2015 年1 月至4 月酒泉市人民医院仁和社区筛查出822 例, 男462 例平均年龄 (60.4±10.7) 岁;女360 例平均年龄 (63.7±9.2) 岁。 对照组为我院健康体检者271 例, 男137 例平均年龄 (52±10.1) 岁;女134 例平均年龄 (51±9.0) 岁。

1.2 方法

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3ml于干燥管中待检。GLU测定为葡萄糖氧化酶法, TCH、TG测定为酶法, HDL-B、LDL-C测定为直接法, 于2h内测定完毕。

1.3 试剂与仪器

质控品由伯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校准品为英国朗道, 试剂来自北京九强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测定仪器贝克曼库尔特AU5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 统计学分析

资料使用SPASS17.0 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 两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危人群血脂、血糖与健康体检者对照分析

由表1 可见, 脑卒中筛查高危男性、女性组与健康体检组中TCH、TG、GLU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高危女性组LDL-C与体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P<0.05, 男、女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高危男、女性组各年龄段血脂、血糖结果比较

由表2 可见, 男性组GLU水平40~49、50~59、60~69 岁组比女性组高。 GLU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 到70~岁略低于其他年龄段。 TCH、HDL-B水平比相应女性组低,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男性组TG水平除60~69 外其余各年龄段均明显高于女性组。 LDL-C水平除40~49 组其余各组男性均低于女性。 女性组中, GLU、TCH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HDL-B水平各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P<0.05, 男性年龄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女性年龄组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我国平均12s就有一人脑卒中, 每21s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 它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命[2]。 此次调查分析对象为年龄≥40 岁的中老年人, 与对照组比较, 高危组GLU、TCH、TG水平明显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文献报道一致[3]。 有研究显示血脂异常、血糖增高是脑卒中患病的危险因素[4]。高血糖在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高血糖通过与蛋白质氨基间非酶促可逆性链重排反应, 产生糖基化早期产物, 再与蛋白质游离氨基不可逆反应产生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 , AGE增加胶原刚性, 使动脉壁顺应性降低;糖基化胶原在血管壁上形成网状结构, 捕获中间密度脂蛋白 (IDL) 发生氧化, 被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摄取, 产生泡沫细胞。 AGE同时增加氧化应激造成的血管内皮损伤, 致血管硬化[5]。 本文中显示, 高危组TCH、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在有害因素作用下, 血管内皮扩大, LDL-C进入动脉壁参与形成粥样斑块[6]。高TCH血症时, 血管内皮受损, 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壁易形成血栓, 机体内氧化水平升高, 导致氧化修饰型低密度脂蛋 (OX-LDL) 水平升高, 促使血栓形成, 加速动脉壁硬化。 高TG血症通过增加小颗粒LDL-C, 降低HDL-B及抑制纤溶系统参与致动脉硬化过程[7]。 本文中HDL-B水平高危组比对照组低,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年龄分组中, 男性高危组血糖、血脂水平40~组最高, 可能与在这个年龄段男性工作压力大, 应酬多和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男性组40~岁组血脂水平高于同年龄段女性组, 可能与男性组生活方式相关。 男性组TCH、LDL-C水平随着年龄增长 (50 岁以后) 均比相应女性组低, 与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雌激素下降、生理功能及精神因素有关[8]。

综上所述, 血糖、血脂水平增高在脑卒中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建议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定期检测, 及时进行生活方式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 控制血糖、血脂水平, 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卒中一级预防指南”撰写组, 中国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1, 4, 44 (4) :282.

[2]孙秀琴, 刘学梅, 刘志云.人口现状与脑卒中调查分析[J]. (脑卒中筛查人群发病率分析) 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 2013, 24 (3) :59.

[3]袁成良, 邹宁.刘定梅等,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糖及血脂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中的意义[J].医药前沿, 2013 (33) 108-109.

[4]马俊萍, 李德良等, 内蒙古通辽市2577名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1 (30) -1:75-76.

[5]叶虹.2型糖尿病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 南方医科大学1-32.

[6]邢延芳, 屈晓威.脑卒中高危人群血脂、血糖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相关性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3, 11 (28) :44-46.

[7]沙杜鹃, 高庆龄.脑卒中与高脂血症和糖代谢关系的探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 3 (20) -3:145-146.

脑卒中高危人群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调查珠海市香洲区周边4个社区门诊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552例, 其中男性214例 (38.8%) , 女性338例 (61.2%) ;年龄:40~50岁126例 (22.8%) , 51~60岁208例 (37.7%) , 60岁以上218例 (39.5%) , 平均 (57.75 9.45) 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24例 (22.5%) , 中学278例 (50.4%) , 小学110例 (19.9%) , 文盲40例 (7.2%) ;职业:农民72例 (13.0%) , 工人288例 (52.2%) , 教师16例 (2.9%) , 干部96例 (17.4%) , 经商8例 (14.5%) 。

1.2 调查工具

参照相关文献[3]制定脑卒中高危人群“脑卒中知晓”问卷调查表, 调查表包括一般情况和脑卒中常识两部分。脑卒中常识共10题:1~8题是对脑卒中的认识, 9~10题是关于医疗行为和态度。每题答对计1分 (共10分) , 1题中有数个小题的, 其分数则做相应分解, 得分8分者视为对脑卒中基本了解。

1.3 调查方法

采用答卷和提问方式, 由作者本人及3例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发放问卷调查表。要求被调查者当场独立完成, 并现场收回, 对文盲者, 答卷则由调查者采取提问的方式协助完成。共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552份, 有效问卷552份, 有效回收率9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值<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卒中防治知晓现状情况, 见表1。

2.2 影响“脑卒中知晓”的相关因素情况, 见表2。

3 讨论

3.1 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知晓”普遍处于较低水平: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各类人员问卷对“脑卒中知晓”普遍处于较低水平, 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水平高低可以决定人的行为, 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防治知识知晓水平, 可以预防和减少脑卒中的发病和复发。本调查中, 对于脑卒中的认识中有75%的人不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对于脑梗死的危险原因的认识方面有32%的人不了解高血压, 44%的人不了解高血脂症, 78%的人不了解吸烟、酗酒, 80%的人不了解糖尿病, 84%的人不了解心脏病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说明脑卒中高危人群对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认识欠缺, 同时对于这些高危因素可能引起的严重问题警惕性不足。对于脑卒中的早期症状认识方面, 有60%~80%的人不了解突然眩晕、呕吐、语言障碍、平衡障碍、视力下降等是脑卒中的早期症状, 说明脑卒中高危人群对于这些症状可能提示的进一步严重问题认识不足, 防控意识薄弱。对于脑梗死治疗认识方面, 86%的人不了解溶栓治疗。对于医疗行为和态度方面, 有33%的人认为, 如果突然出现肢体无力等脑卒中症状时采取的措施是找家里人去医院或商量后等几天再说, 说明对于脑卒中疾病认识的意识非常薄弱, 不知道其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 对于自己已经处于生命危险这一紧急状态认识不足。因此, 以上几点说明在脑卒中认识方面, 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的知识普遍缺乏, 包括可能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脑卒中的先兆症状, 警惕性不足。同时也说明医疗宣传也有欠缺, 脑卒中高危人群未对脑卒中的发生、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2 重视低职业、低文化程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此次调查中不同人群对脑卒中知识的了解程度, 经统计学分析可以认为各职业间、各文化程度间对脑卒中认识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年龄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能与此次调查以老年人居多有关, 与性别无关 (P>0.05) 。本次调查显示在不同职业人员中, 农民对于“脑卒中知晓”认识水平最低, 这与其文化环境、活动范围相对局限, 接受疾病健康教育的机会相对少有关。不同的文化程度人员中, 文盲低学历对于“脑卒中知晓”认识水平普遍相对较低, 这与低文化素质、文盲有关, 因为此类人员自身接触脑卒中知识相对少, 同时与外界交流、就医条件有限, 及对自身存在脑卒中高危因素认识不足, 而且医疗宣传常以手册等文字书写, 加大了他们的理解难度。因此重点加强这类人员的健康宣传和教育。

3.3 推进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防治知识健康教育举措:

在社区门诊健康教育方式中可建立普通人群健康教育:通过媒体讲座、健康巡讲、老年大学、社区教育、机关教育、农村义诊等多形式、多途径做好科普宣传, 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和脑卒中患者的防控意识, 建立脑血管病患者联谊会[4]。广泛推开ABCDE防控策略 (A:抗栓治疗;B:控制血压和体质量;C:降低胆固醇、戒烟、开展支架及颈动脉内膜剥脱术;D:控制糖尿病、膳食调整;E: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定期查体) , 及时干预、预防或缓解、制止脑卒中疾病的发展[5]。降低脑卒中发生的关键还是对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控制, 如建立一个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俱乐部, 采取集中上课、分组活动、个别辅导、示范表演等方式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活动。该模式须有专业的健康教育专家参与实施, 并且需要专门的组织与管理, 通常是在社区、医院的组织下进行[6]。这样才能够实现高危人群之间以及医师与高危人群之间的充分交流。依托社区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防治工作, 是预防和控制脑卒中疾病的最有效选择, 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教育还要考虑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逐步向个性化的方向拓展健康教育方式。

摘要:目的 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现状情况, 为制定和建设更科学、有效的防控模式。方法 参照相关文献制定脑卒中知晓问卷调查表, 对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珠海市香洲区周边4个社区门诊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和需要紧急治疗处理认识不足, 其知晓率与职业、文化程度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加大力度推进社区门诊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防治知识健康教育, 分层次、有计划地进行, 有针对地提高脑卒中高危人群防治知识知晓水平, 建立更为科学、有效的防控模式。

关键词:脑卒中防治,高危人群,脑卒中知晓,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赵静, 姜文浩, 罗艳侠.北京市某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风险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 (6B) :1971-1973.

[2]邵欣, 李峥.脑卒中一级预防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6) :544-546.

[3]袁栋才, 扈晓霞, 马炳生, 等.脑卒中亲属防治知识知晓现状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3, 11 (2) :63-65.

[4]刘力松, 华扬, 赵国光, 等.发挥多学科优势建设脑卒中筛查及干预基地实践[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 30 (4) :232-234.

[5]王陇德.脑卒中筛查与干预:一项重大的国民保健工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0, 30 (11) :965-967.

脑卒中高危人群 第5篇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2001年~2014年于本院就诊的40周岁以上(包括40周岁)的患者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本研究的筛查流程:①由专业训练的调查人员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并协助调查对象填写问卷内容。参考《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试点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内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既往病史(有无脑卒中病或脑卒中家族史、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病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生活习惯(有无吸烟、每周的体育锻炼情况)。②收集整理筛查结果,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评估: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以下筛选因素≥3项:a.有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b.脑卒中家族史;c.上肢血压≥140/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d.血脂异常或未知;e.肥胖或重度肥胖(BMI指数≥26 kg/m2);f.糖尿病;g.吸烟;h.低于体育锻炼的标准:每周应锻炼3次以上、每次持续锻炼≥30 min、并坚持时间超过1年,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可认为有体育活动。如果有1~2个危险因素且有慢病史时为中危人群,当仅有1~2个危险因素时为低危人群。

1.2.2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相关检查。体格检查:测量上肢血压、身高、体质量(并计算BMI指数),进行心脏听诊;实验室检查:检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RP;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

1.2.3诊断标准:①高血压:符合2004年中国高血压指南诊断标准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②肥胖:根据BMI指数确定,超重(24~26.9),肥胖(27~19.9),重度肥胖(≥30)。③血脂异常: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年)》进行诊断:TC(总胆固醇)≥6.22 mmol/L,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4 mmol/L,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4 mmol/L,TG(三酰甘油)≥2.26 mmol/L,以上有一项即可。④糖尿病:根据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糖尿病症状加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 L),任意时间≥11.1 mmol/L(200 mg/d L),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 h≥11.1 mmol/L,需重复确认一次。⑤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⑥超敏CRP的检测:正常值为0~8 mg/L。⑦颈动脉超声检查:使用彩色多普勒全自动超声显像仪,观察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主干及分支和椎动脉,观察内膜的厚度、有无斑块或狭窄,颈动脉的内径缩小程度≤50%即为有狭窄,小于70%大于50%为中度狭窄,大于70%小于99%为重度狭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1.5 mm为斑块[3]。

1.3数据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多组间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筛查结果:本次研究共筛查4916例,其中男性2421例,占49.2%;女性2495例,占50.8%。年龄:40~49岁1148例,占23.4%,50~59岁1522例,占31.0%,60~69岁1491例,占30.2%,70岁以上755例,占15.4%。文化程度: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为2347例,占47.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2569例,占52.3%。婚姻状况:未婚258例,占5.2%,已婚4188例,占85.2%,离婚或丧偶470例,占9.6%。本次筛查共筛查出1080例脑卒中高危者,占筛查对象的21.96%,中危者446例,占9.1%,低危者2033例,占41.4%,见表1。

2.2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分布及比较:脑卒中高危人群中,除肥胖(70.6%)、体育锻炼缺乏(61.9%)和高血压(54%)为前三位危险因素外,其他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49.2%)、颈动脉斑块(42.1%)、超敏CRP(41%)、吸烟(35.5%)、脑卒中家族史(18.5%)、颈动脉狭窄(18%)。既往患有脑卒中的患者为118例,占10.9%;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为97例,占9.0%。仅有3种危险因素的为309例,占28.6%,4~6种危险因素的为420例,占38.9%,6种以上危险因素的为136例,占12.6%。吸烟、体育锻炼缺乏、高血压、肥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斑块在性别上有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脑卒中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我国每年新发的脑卒中患者超过150万,约3/4的脑卒中患者致残。本次筛查中,脑卒中高危人群占筛查对象的21.96%,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干预防治工作的实施迫在眉睫。高血压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而这些疾病往往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本次筛查结果显示脑卒中高危人群中排名前三位为肥胖、体育锻炼缺乏和高血压三种危险因素。超重或肥胖能使心脑血管的患病风险增加[4],而且与一些常见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性疾病相互影响,增加脑卒中发生的风险。有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随着体质量的减少而降低,因此控制体质量是脑卒中一级预防的首要问题[5]。高血压与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呈正相关的关系且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患者进行血压的监控,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此外缺乏体育锻炼在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同样占有很高的比例,体育锻炼的减少与脑卒中的发生存在间接的相关,居民体育锻炼时间减少导致肥胖发生,从而诱发或加重一些疾病,如糖尿病、

有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6],目前认为其主要的致病机制包括促血栓的形成、损伤内皮细胞、影响营养代谢和免疫反应等[7]。Napoli等发现炎性反应的标志物超敏CRP与脑卒中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8],超敏CRP标志着血管内炎性反应的程度,而炎症的程度加重时可引起易损斑块的破裂或脱落[9],阻塞血管引起脑卒中。以往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筛查中,往往忽略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RP,本次筛查通过检测该两项指标,发现高于正常值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患者在高危人群中的比例达到49.2%,超敏CRP达41%,提示筛查此两项指标的重要临床意义。孟磊等[10]也发现,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每增加5μmol/L,脑卒中的风险增加了将近2倍。此外,本研究结果同样显示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斑块的患者也占有相当比例。众多研究指出,虽然脑血管病与脑动脉硬化等脑血管本身的病变相关,但是脑卒中的患者中有一部分是由于颈部血管内的斑块脱落阻塞血管引起,颈动脉也是脑部供血的关键途径,对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斑块的监测同样不可忽视。

经统计分析,不同性别的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布有所不同。在男性高危人群中吸烟、体育锻炼缺乏、高血压、肥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斑块显著高于女性人群(P<0.05),提示在筛查高危人群、评估危险因素和进行干预时还应据患者的性别进行个体化的干预治疗。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合并4~6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占38.9%,6种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占12.6%,比例相对较大,这部分高危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更高。综上,通过本次筛查,发现我国脑卒中高危人群局势不容乐观,控制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系统干预应尽早实施。

摘要:目的 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制定防治脑卒中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期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方法通过整群抽样对4916例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并对高危人群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查出1080例脑卒中高危患者,占筛查对象的21.96%。肥胖(70.6%)、体育锻炼缺乏(61.9%)和高血压(54%)为前三位危险因素,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高同型半胱氨酸(49.2%)、颈动脉斑块(42.1%)、超敏CRP(41%)、吸烟(35.5%)、脑卒中家族史(18.5%)、颈动脉狭窄(18%)。吸烟、体育锻炼缺乏、高血压、肥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颈动脉斑块在性别上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本研究中危险因素检出率较高,且具有性别差异,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因素和不同性别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王陇德.脑卒中筛查与干预:一项重大的国民保健工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1):965-967.

[2]曾宏亮,石胜良.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6):964.

[3]佘瑞芳,唐丽敏,欧永昌.50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临床资料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593-1594.

[4]王桂清,黄久仪,曹奕丰,等.超重与肥胖对脑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与脑卒中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3,37(1):66.

[5]黄久仪,王桂清,郭吉平,等.上海市某社区>40岁人群超重与肥胖及其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水平的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8,29(11):1057-1060.

[6]刘杏瑜,梁卫权,王良.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的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0,8(7):879-88.

[7]Sacco RI,Adams R,Albers G,et al.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a statement for heahhe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 n Heart Associati0n[J].Circulation,2006,113(10):409-449.

[8]Di Napoli M,Schwaninger M,Cappelli R.Evalu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measurement for assessing therisk and prognosisin ischemic stroke:a statement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fromthe CRP Pooling Project members[J].Stroke,2005,36(6):1316-1329.

[9]Alvarez GB,Ruiz C,Chacon P,et al.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n high gradecarotidstenosis:risk marker for unstable carotidplaque[J].J Vasc Surg,2003,38(5):1018-1024.

脑卒中高危人群 第6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怀柔区桥梓镇、杨宋镇、雁栖镇、汤河口镇4个乡镇几个村的50岁及以上户籍居民作为筛查对象。根据年龄分3组,比较各年龄组间颈动脉斑块和狭窄的人群分布差异。

1.2 方法

使用日常EUB-6500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 MHz,自颈动脉起始处纵向扫描,依次检查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双侧椎动脉。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标准:内径减少小于50%为轻度狭窄,减少51%~70%为中度狭窄,减少71%~99%为重度狭窄。根据斑块回声分为多发、单发、规则、不规则、均质、不均质。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健康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由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审核。使用SPSS 11.5进行数据描述和分析,不同组的颈动脉狭窄率及斑块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 965名筛查筛查对象主要为农村人群,男性849人,女1 116人;最小年龄50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61.61±8.76)岁。见表1。

2.2 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检出情况

本组颈动脉斑块1 043例,单发530例,占50.8%;多发513例,占49.2%。颈动脉狭窄345例,占17.6%(单侧170例,双侧175例);随着年龄的增加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发生率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156.756,P<0.01;χ2=316.690,P<0.01)。见表2。

2.3 颈动脉硬化程度与主要慢性病的关系

经统计学检验,伴有不同疾病的人群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71,P<0.01;χ2=51.527,P<0.01)。无疾病组与具有1、2种疾病组比较,随着疾病项目数增加颈动脉狭窄、斑块患病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61.008,P<0.01;χ2=50.318,P<0.01),但与3种疾病组比较,未发现趋势关系。见表3。

3 讨论

据资料报告,约有70%~80% 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并非是颅内血管本身的问题,而是脑血管以外的栓子脱落进入颅内血管引起栓塞所致,其中颈内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颅内血管的约占60%,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导致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已引起临床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项检测评价血管病变的技术手段,为目前首选的无创性颈动脉检查手段,具有简便、安全和费用低廉的特点。它不仅可显示颈动脉的解剖图像,进行斑块形态学检查,如区分斑块内出血和斑块溃疡,而且还可显示动脉血流量、流速、血流方向及动脉内血栓。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在95%以上,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狭窄的程度是确定脑卒中高危人群的最佳方式。

目前认为,正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应<1.0 mm,IMT在1.0~1.2 mm之间为内膜增厚,1.2~1.4 mm之间为斑块形成,IMT>1.4 mm为颈动脉狭窄。研究表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 mm,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本次调查1 965例人群中,颈动脉斑块1 043例,占53.1%;高于北京宣武区广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5.75%,提示怀柔区脑卒中预防工作不容忽视。

本次调查1 965例高危人群中,有1 043例颈动脉单发和多发斑块,有345例颈动脉中重度狭窄,高血压病史570例,糖尿病248例,高血脂598例。无上述慢性疾病组发生颈动脉硬化410例(颈动脉狭窄人数79例,颈动脉斑块人数331例),患有单种疾病组743例(颈动脉狭窄人数192例,颈动脉斑块人数率551例),患有2种疾病组207例(颈动脉狭窄人数67例,颈动脉斑块人数140例),患有3种疾病组28例(颈动脉狭窄人数7例,颈动脉斑块人数21例),无疾病组与具有1、2种疾病组比较,随着疾病项目数增加颈动脉狭窄、斑块患病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高血脂和高血压、糖尿病是诱发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4]。但与3种疾病组比较,未发现趋势关系,可能因为样本量小,差异不显著,有待进一步证实。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患者应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时发现狭窄,早期治疗干预,以免引起脑卒中的发生。

不同年龄组间比较,颈动脉狭窄和斑块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颈动脉狭窄和斑块例数差异显著,尤其是60和70岁以上组增加更为显著,这是由于年龄增加导致动脉弹性和缓冲能力下降,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5]。造成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列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其发生卒中概率大大增加。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作是我国一项重大医改工程,据2006年中国心血管病年报统计:我国有血脂异常患者2亿例,我国国民第1位的死因是脑血管病,死亡率居全球之首,临床约40%复发率,我国现有脑卒中患者高达700万,庞大的患病人群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生活负担。因此,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病变程度,间接判断引起脑卒中的多种致病因素的控制效果,指导社区医生及时有效干预,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危人群筛查颈部动脉超声以尽早发现颈动脉斑块,对降低和延缓脑卒中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多普勒-超声超声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在95%以上,但也存在着不足:不能检查颅内颈内动脉的病变;检查结果易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因此超声工作者应具备:①高度的责任心。②应熟练掌握颈动脉的超声探查技巧和声像图特点。③耐心细致询问病史,结合临床资料,拓宽诊断思维,多与临床医生沟通。④做好超声动态随访工作,有利于提高诊断技术,减少漏诊。

参考文献

[1]付华.预防医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8.

[2]陈刚,宋苏云,杨新萍,等.彩超对脑血管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3,5(10):36-98.

[3]王硕,罗建方,黄新胜,等.颈动脉超声监测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应用330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病杂志,2005,25(6):664.

脑卒中高危人群 第7篇

1 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南京市鼓楼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共608名。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定义: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或者>40岁、脑卒中风险评估≥3分。脑卒中风险评估包括以下8项(每项1分):高血压病史(血压≥140/90 mmH 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房颤或心瓣膜病;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明显超重或肥胖[体质量值数(BMI)≥26];脑卒中家族史。

1.2方法

记录脑卒中高危人群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或心瓣膜病及脑卒中家族史等,测量BMI、血压、血脂、血糖,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测定:应用PHILIPS IU22、PHILIPS 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L12-5 MHz及凸阵探头C5-1 MHz。检查前嘱患者休息5~15 min,取平卧位,头偏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颈部,沿胸锁乳突肌外缘纵切扫查,依次显示颈总动脉近端、中段和远端,至分叉处探测颈内动脉。记录IMT及斑块情况。

1.3评价标准

BMI<18.5为偏低,18.5~23.9为正常,24~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1]。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分别参考:《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3]、《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4],其中血脂、血压、血糖异常但服用药物后血脂、血压、血糖正常者为:有/控制良好组;服用药物后血脂、血压、血糖仍异常者为:有/控制不佳组。IMT:在距颈动脉分叉处(1~1.5 cm)测量,正常值≤0.9 mm,颈动脉分叉部位IMT为1.0~1.4 mm为增厚,≥1.5 mm为粥样斑块形成[5]。斑块的稳定性:呈等回声、强回声、规则、光滑、无溃疡为稳定性斑块,呈无-低回声、不均回声、不规则、不光滑、有溃疡为不稳定性斑块。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连续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分别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共纳入608例高危人群,男266例(43.75%),女342例(56.25%)。年龄40~85岁,平均(60.0±5.0)岁;有脑卒中病史者55例(9.04%),TIA病史者68例(11.18%)。IMT增厚312例(51.32%),粥样斑块形成265例(43.59%),包括稳定性斑块177例(29.11%),不稳定性斑块88例(14.47%)。见表1。

2. 2 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单因素分析

与颈动脉IMT正常组相比,颈动脉IMT增厚组年龄大,BMI高,高血压、房颤或心瓣膜病、血脂异常、糖尿病有/控制不佳患者显著增多( P<0. 05) 。在斑块形成方面,与无斑块组相比,有斑块组年龄大、BMI高、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房颤或心瓣膜病患者显著增多( P<0. 05) 。在斑块稳定性方面,不稳定斑块组吸烟、高血压、房颤或心瓣膜病患者显著增多( P<0. 05) ( 表2) 。

2.3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对单因素分析中提示可能为颈动脉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影响其稳定性的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年龄、BMI、糖尿病、血脂异常与颈动脉IMT增厚存在独立相关性(表3)。(2)年龄、BMI、高血压、房颤或心瓣膜病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独立相关性(表4)。(3)高血压、房颤或心瓣膜病为不斑块稳定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表5)。

3 讨论

脑卒中的发生与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特别是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6]。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引起脑卒中: ( 1) 斑块不稳定、破裂,破裂的斑块栓塞远端的血管; ( 2) 粥样硬化斑块不断增大,直接阻塞血管; ( 3) 斑块表面粗糙,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激活,导致血栓形成。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而IMT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能统一,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1人口学因素

随着年龄增加,血管生理性的改变及对传统因素暴露的增加,动脉内壁负荷加重从而导致内膜损伤,引起颈动脉IMT增加。本研究资料表明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形成检出率和病变程度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这与大多数文章研究相符合,但年龄因素对斑块的稳定性并无明显影响(P>0.05)。潘元美等[7]研究结果显示年轻人、男性更倾向于形成不稳定性斑块,女性在绝经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低于同龄组男性;而绝经使中国女性患斑块倾向于不稳定性[8]。本研究男女之间颈动脉IMT增厚、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入组女性均为>40岁的中老年女性有关,有待进行低龄人群颈动脉超声表现的分析研究。吸烟一直被认为是血管性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有害物质损害内皮因子,引起血管收缩,影响血压等。Sehroeder等[9]发现颈动脉IMT与肺功能受损存在相关性,而吸烟则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损伤机制。吸烟与IMT增厚及斑块形成均存在正相关,且吸烟者更易形成不稳定斑块[7]。王薇等[10]亦认为吸烟对斑块形成的影响很大,本研究结果显示有无吸烟者在IMT增厚、粥样斑块形成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适度少量饮酒有助减慢动脉硬化,而长期酗酒影响脂代谢、糖耐量等,负作用于心血管系统。但饮酒量不易统计,研究中饮酒与IMT增厚、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均无明显相关性。不良生活习惯中,肥胖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BMI值越高,IMT增厚、斑块形成越多(P<0.05),是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李晓华等[11]认为颈动脉发病率与肥胖、不良生活习惯关联性最强(RR分别为3.01和2.86)。

3.2心血管因素

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压力相关性疾病,血管暴露在高压下病变会持续发展,高压促动脂质成分更多地进入血管内皮,从而导致粥样斑块脂质核心的增长。本研究高血压患者较正常组IMT增厚、斑块形成较多,且更易形成不稳定性斑块,是形成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大多数研究相符,其中Ludwig[12]报道高血压、血脂异常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统计结果亦显示血脂异常、糖尿病是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糖尿病可能通过脂质代谢紊乱和血流变学改变进一步促进颈动脉斑块形成,引起广泛性的粥样硬化病变[13]。Park等[14]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而高浓度的胰岛素长时间作用于内皮细胞,出现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障碍和促凝血因子的产生,内皮细胞转向促凝/促血栓表型,激活血小板,导致凝血、纤溶异常,促进动脉血栓形成;同时,促进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刺激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独立相关因素是胰岛素抵抗。房颤或心瓣膜病引起血流瘀滞、心房收缩力减弱引起栓子,从而诱发脑卒中。永久性房颤患者IMT和斑块Crouse积分明显高于持续性房颤和阵发性房颤患者,提示随着房颤持续时间明显延长,颈动脉硬化程度加剧[15]。本研究中房颤或心瓣膜病较正常人群IMT增厚、斑块形成较多,且更易形成不稳定性斑块,是斑块形成、不稳定性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脑卒中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更容易患脑卒中(P<0.05),但2组之间颈动脉超声表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脑卒中高危人群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参照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指导规范 (2012版) 》, 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对象为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病史者或40岁以上、脑卒中风险评估≥3分的高危人群。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包括以下8项 (每一项1分) :高血压病史 (≥140/90mmHg) 或正在服用降压药;房颤和心脏瓣膜病;吸烟;血脂异常或未知;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明显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 (BMI) ≥26kg/m2;脑卒中家族史。在2012年8月—2013年1月门诊就诊患者中, 将符合以上标准者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 随机选取218名确诊为高危人群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法。首先通过文献检索, 总结出脑卒中相关的重要知识, 再根据方庄社区的人群特点, 拟定出调查问卷。调查者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当面询问并代填写, 后与患者核对并由患者确定记录签字。

1.3 问卷内容及评分标准

问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 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等;第二部分是评分问卷, 共有6个问题, 合计100分, 根据患者答题情况给出分数, 再按照分数给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重要知识知晓率评级, 极低:0~40分, 低:40分~60分, 中:60分~80分, 高:80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将218份问卷建立数据库, 用百分比计算各组及格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列联有序性变量相关度分析比较各组数据间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8例患者男女人数大致相当, 年龄40岁~69岁, 学历以高中或中专人数为最多, 职业以工人为最多。

性别比较, 男性及格率52.94%, 女性及格率70.69%, 统计男性和女性的知晓情况有统计学意义, 女性优于男性。各年龄段比较, 40岁人群、50岁人群和60岁人群的及格率分别为41.18%、79.17%、61.05%, 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学历分组, 大专以上、高中或中专及初中以下及格率分别为75%、66.02%和44.07%, 初中以下组知晓率较差, 和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类, 各组及格率为行政、职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及教师组76.56%, 工人66.67%, 农民42.11%, 服务员及其他44.83%, 四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两两比较行政等人员组和工人组无统计学意义, 农民和服务员组无统计学意义, 但行政等人员组和工人组和另两类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农民组和服务员组知晓率较差。详见表1~表4。

3 讨论

3.1 男性是干预的重点人群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统计中心的统计数据中, 脑血管病死亡中男性各死因死亡率都高于女性[2]。但男性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却往往不及女性。从就诊方面看, 不少男性是小有不适不看病, 没有不适就更不看病, 只有极为不舒服了才会在家人督促下到医院;生活习惯方面, 男性烟酒嗜好和生活不规律的现象也较女性常见;而健康或疾病相关知识的关注上, 男性却倾注比女性少得多的注意力, 他们似乎更容易相信自己将一贯强壮或是生活压力使他们无暇顾及。这就提示, 在脑卒中知识普及中, 男性是较女性更值得重视的人群。应设计令男士较为有兴趣的方式, 如播放有情节的健康内容小短片或是有游戏性质的竞猜及竞赛等引起其兴趣, 在不知不觉中令男性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耳濡目染, 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可用“您已经属于高危人群”的话语来警示他, 并用各种宣教手段展示高危人群未经良好控制致死致残的案例等。

3.2 重视40岁年龄段的人群

本次调查中40岁组人群最年轻, 接受知识的能力本应最强, 但是脑卒中重要知识知晓状况却最差。原因可能是患者在这个年龄往往感觉自己还很年轻, 觉得严重的大病离我很远;同时部分患者自身的慢性疾病虽然开始有苗头显现, 但是这个年龄的人群正处于生活压力大的时期, 即使有不舒服也能扛则扛, 因此较少关注疾病的相关知识。而50岁年龄组工作生活压力已经逐渐变低, 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 接受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 因此知晓率较高。脑卒中社区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早期改变人群不良的生活方式, 促使人们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从而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病或推迟发病的目的[3]。这就要求, 干预的实施越早越好。因此, 对于四十岁年龄段甚至更年轻的在职人员, 可以考虑以工作单位或特定职业群体为干预目标及早干预。如我院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曾以中学教师为特定干预对象[4], 在干预中发现, 同事间的交流和比较的作用, 这样的针对特殊群体的干预使“健康”成为了同事间的谈资和互相“攀比”的目标, 往往能取得比单独个体干预更好的效果。

3.3 低学历人群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在疾病和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中, 低学历人群大都知晓程度较低, 比学历较高的人群有明显差异。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自身学习能力较强, 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等渠道来了解的相关知识, 往往有良好的求医、遵医习惯。而文化程度低、自身学习能力低、知识获取途径少的人群在生活中则多采取“无所谓”、“我没有哪里不舒服”、“不必看医生”的态度[5]。临床工作中确实发现文化程度低的人群, 没有摄取健康知识的意识和意愿, 只有不舒服时才找医生, 只要没有不适就将医嘱抛之脑后。对于这样缺乏学习习惯和缺乏自律性的人群, 提高知晓率的工作不但是工作重点, 而且也是难点。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找到吸引他们的方式并且提高他们的依从性。比如:对于这样的人群用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的效果往往不如用语言和视频等工具更好, 而同学历较高的人群比较而言, 反复多次的主动性健康干预对于这样的人群可能更为重要。

3.4 知晓率水平和职业的相关性

方庄地区基本上已经没有依然务农的农民, 本次调查中的38位农民都是既往以农民为职业, 拆迁后居住在方庄地区, 不存在区域性社区卫生服务差或医疗环境的问题。

摘要:目的 研究脑卒中高危人群对脑卒中重点知识知晓情况, 探讨脑卒中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对象、开展方式等。方法 随机选取218名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门诊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女比较女性知晓状况优于男性;各年龄组比较50岁人群知晓状况最优, 40岁人群最差;按学历分组比较初中以下组知晓率较差;职业分类中农民组和服务员组知晓率较差。结论 脑卒中知晓率的提高、工作重点和难点在于男性、50岁以下人群年轻人群、低学历者和农民等职业者。

关键词:脑卒中高危人群,脑卒中重点知识,知晓率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卫生局基层处.北京市社区慢性病管理手册 (修订版) [M].2010:35.

[2]韦再华, 高燕琳.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特征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 2009, 28 (6) :377.

[3]王文志, 吴升平, 洪震, 等.我国三城市开展社区人群干预九年脑卒中发病率的变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2, 4 (1) :30-33.

[4]张晓蕾.中学教师生活方式针对性干预对高血压防治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22) :3142.

上一篇:学生寝室公寓化管理下一篇:高清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