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范文

2024-06-25

桃花源范文(精选12篇)

桃花源 第1篇

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 地处湖南西北的桃花源便以游览胜地吸引着中外游客, 而且还以其著名特产———擂茶, 使人流连忘返。

“擂茶”, 古时候人们称之为“三生汤”。它是用大米、生姜、茶叶这三种主要原料特制而成的一种饮料, 其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将洗净的生姜、经水泡后的上好绿茶、炒至5成熟的大米, 放在陶制的擂钵里, 用山苍子树 (又名山胡椒树) 木棒将其慢慢擂成浆汁状, 这就是“擂茶脚子”。由于山苍子树本身具有一种特殊的幽香, 所以, 由它擂成的“脚子”, 也渗透着山苍子特有的香味。

冲服擂茶的方法是:先在碗里放进半汤匙“擂茶脚子”和少许食盐 (爱甜食者可放入糖) , 再将少量开水倒入碗内, 把“脚子”及盐 (或糖) 化淡, 然后, 将沸水沿茶碗边斜冲入内。这时, 整个碗面便冒起缕缕清香扑鼻的热气, 大有使人心旷神怡、一饮为快之感。细品慢咽, 香、辣、咸 (甜) 、涩四味俱全, 异香绵长。待到擂茶下肚, 脾胃舒展, 筋骨酥松, 神态昂然。如果把它与两广的油茶、青藏的奶茶及酥油茶相比, 则油茶显得太辣、奶茶又显得太酸, 而酥油茶更显得太浓。

由于茶叶、生姜具有解表、驱寒湿、健脾胃的功能, 因而又有强身的作用。

说起“擂茶”的药用价值, 在擂茶之乡的桃源县境内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东汉末年, 朝廷有一位被封为“伏波将军”的名将, 名叫马援, 他奉命领兵西征五溪蛮, 途经乌头村 (今桃源县桃花源一带) 时, 因这一带瘟疫流行, 数千名将士纷纷病倒, 溃不成军。正在这时, 桃花山中一无名氏老妪向马将军献出了这一民间秘方———三生汤。

有关桃花源的美文欣赏:再现桃花源 第2篇

阳光奔放,空气明朗,黛青色的贺兰山脚下,郁郁葱葱中间,一座农家小院掩映其中,安静,祥和,少了城市的喧嚣,多了一份自然和谐。这就是陶渊明的后裔,陶氏文化的现实拓展者,陶瑞珍女士的葫芦雕刻工作室。

初踏入这座农家小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葫芦架,沿着长长的屋檐形成了一道凉棚。不同的是,这座凉棚充满生机活力。葫芦的丝蔓紧紧地抓住搭好的竹架,葫芦的秧蔓挺着翠绿的鲜嫩,悄无声息中占领着每一处,扩张着自己的领地。竹架下面,一颗颗大小不等的葫芦悬挂其间,个个鲜脆欲滴。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明翠,宛如调皮的孩子,向人们挤眉弄眼,惹起人们无限的爱怜。微风抚过,葫芦们又轻歌曼舞起来,一群快活,可爱的精灵。此时最渴望做的事是:一桌一椅,一壶香茗,听一曲高山流水,在光影斑驳交错中,尽享那一刻的恰到好处的时光。品一口香茗,时光在悠闲恬静中从舌尖静静地溜走。

走进陶瑞珍的葫芦雕刻工作室,我的眉眼立刻飞转起来,还是目不暇接啊!房间里到处是葫芦,又不是单纯的葫芦,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边一条鱼要游过来了;脚下一条蛇蜿蜒匍匐着向我爬过来了;耳畔一只调皮的猴子似乎要揪我的耳朵了;冷不及防,拄着拐杖的老寿星拿着大仙桃慈眉善目地看着我,仿佛要给我送颗仙桃,让我赏心悦目。目光及处,又看到了乌龟的家族正在召开家庭会议,长幼有序地排成几排。其中两只小乌龟正伸长脖子,交头接耳,长辈的呵斥声也制止不了顽皮的本性。乌龟们个个神态逼真,憨态可掬,令人爱不释手,赞不绝口。移步转身,我又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象,沿着墙壁挂了一排葫芦,每一个葫芦上都雕刻着一张京剧脸谱,惟妙惟肖,刻功深厚,工笔规整,连一丝胡须都雕刻得精致无比,可谓是鬼斧神工。

其中最神奇的莫过于两颗大葫芦。一颗大葫芦上端雕刻了陶渊明的画像,下端雕刻着整篇《桃花源记》。另一颗大葫芦整个身躯都雕刻了《桃花源记》,唯独不同的是上下的景致不同。看着景致让我想起了陶渊明的诗句:“飞鸟相与还”和“带月荷锄归”。一种恬静悠然跃上心头,在葫芦的世界里有山有水,还有百子图,构成了一个有生机有活力的世界,这是一个有声有色的葫芦世界。陶瑞珍老师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塑造了葫芦的灵魂。

在工作室里还有剪纸作品。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寥寥数剪,就变成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顽皮可爱的小动物,情深义重的祝福语,还有清风俊骨的竹子。书画作品,以瘦竹居多。画得神形兼备,有气有节,正是他们的先祖以及后裔传承的那种宁折不弯,傲然挺立的风骨的写照。

看到桌子上摆放的檀香阵阵,古色古香的根雕作品时,我惊叹不已。根雕是自然美和艺术创造美的结合,材料的来源又是那么的随意,在村庄的沟边,渠畔随处可见,可是却不是我们随便能捕捉到的,那要借助艺术家的慧眼。而后,我们才能灵光乍现地惊叹一声:天呢!我怎么没发现呢。

在参观的过程中,陶氏文化的现实拓展人陶瑞珍始终相伴左右。身为民间艺术家的她,仿佛来自桃花源中,面目祥和,话语轻柔,性格爽朗,一身素衣,一髻发束,宛如田间的白荷,清雅亮丽,话语间掩饰不住对艺术的挚爱。提起每一件艺术品,她都能清晰地说出它们的创作细节,看着自己的作品时无法掩饰眼眸中深沉的爱。仿佛都是她的孩子,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谈到艺术创作的时候,她一直对我重复着一句话:随其性,尽其意,遵从本心。是啊,随着葫芦的心性,量才使用,自然成型,物尽其才。在陶瑞珍老师的眼里,每个葫芦都是有灵魂的。尊重每一个生命,她是它们灵魂的知音,在她凝视琢磨如何展现葫芦的魅力的时候,她应该和葫芦有过一场心灵的对话。看着陶瑞珍的艺术品,再聆听她来自心底的话语,我深切感受到了潮湖陶氏文化底蕴的深厚,陶瑞珍老师清雅高尚的艺术信仰,只有这样高尚的灵魂才能创作出更高雅的艺术作品。

好作品源于好材料,提到好作品,又不得不说一说陶瑞珍的葫芦园,葫芦园背靠巍巍青山,蜗居在青山脚下,这一湾僻静优雅之所是葫芦的好乐园。郁郁葱葱,青青翠翠一片。鲜翠的秧蔓爬满架子,下面垂挂着一颗颗调皮可爱的小葫芦。吸收了天地的灵气,熠熠生辉,在这里满眼是充满生机的绿,感觉到的是生命的活力蓬勃奋发。

高和雅才能并驾齐驱,在葫芦园里,还有灵芝棚。这儿真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培育出菌种,再选择优良的菌种进行分离和培养,再进行瓶栽。小心翼翼,精心呵护之后,等到收获第一颗灵芝时,那份喜悦的心情无法言表。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长得越大的灵芝营养价值越高,今天养灵芝的老师傅真正给我上了一课。灵芝长得越大越像甘蔗一样内心空虚,越没有营养价值。我不禁想到了人,越是自高自大的人,内心越空虚,世间万物都是触类相通的。

在这里,少了繁华,多了宁静,少了虚浮,多了踏实。亲自动一动手,用心地体味一个生命的孕育成长过程。其间呢,期待渴望不安惊喜,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伴随着生命的诞生,心灵也经受过一场洗礼。有时我们需要一个接着一个的等待,或许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快乐。

在葫芦园的边角上,有两层小楼。这里是葫芦的烘干基地,烘干过程是纯天然的自然烘干,绿色环保零污染。这里无论货架上,还是天花板上,挨挨挤挤地挂满葫芦,散发着一股原始的霉味。好的作品一定要经过雕琢,如同优秀的人必要经过千锤百炼。在楼梯的拐角上,堆着许多的小葫芦,看似被遗忘,可爱却依然外露。问及为何堆放于此,陶瑞珍老师答到,艺术是苛刻的,也是严谨的,这些有瑕疵的葫芦被淘汰掉了。听到陶老师的话,我不禁再一次肃然起敬,小小的葫芦,陶老师却拿出匠人的精神来雕琢它。小葫芦,大境界,难怪陶老师的作品称得上绝妙无双。她的精神源于先祖陶渊明的传承,源于这片土地的给养,源与自己对艺术的至臻至美的追求,更源于拓展先族文化的决心。

即将离去了,在夕阳的余晖中。我仿佛看见陶渊明大师扛着一把锄头,拿着几朵菊花,一路向我走来。恍惚中,一声喇叭声惊醒了我,我看见陶瑞珍老师正向我挥手道别。绝妙的世外桃源,葫芦的艺术天地呀,我自语着,拖着留恋的脚步,踏入了车门。身体是离开了 ,灵魂还徜徉在这片艺术的乐园里。

潮湖陶氏文昌阁遗址坐落在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潮湖村东部一座古代夯筑高台上。文昌阁位于归德沟和大风沟的垂直平分线上,是陶氏祖先用脚步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它坐东面西,依水对山,占尽天时地利。

文昌阁的诞生,是陶氏子孙对文化知识的渴望,对先祖敬仰的产物,它又寄托了人们的信念。人们坚守一种信仰,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又造福了脚下的这片土地。 如今只有一块土筑的夯台,散落着残存的青砖,破碎的小筒瓦片。长方体的石条,六角形的地基,镶嵌在厚实的土层中。这一切向我们讲述着,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浩劫,给文昌阁留下了毁灭性的伤痛。在陶氏后代娓娓道来的讲述中。目光穿过百年的尘世,我看到了曾经的辉煌,一座六角形的小楼拔地而起,雕梁画栋。为了修得有特色,更为了引导陶氏子孙读书考取功名,成为有用人才,福祉一方百姓。陶公从甘肃陕西请了四十多个匠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钱财,修建了文昌阁。

文昌阁高高耸立着,与周围的土坯房相比,鹤立鸡群,独树一帜。穿越时空,我看见一双双清澈透亮的眼睛,充满对知识的渴望,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爱恋。扎着小辫子的小脑袋,晃来晃去地背着《三字经》《千家文》,还忙里偷闲,互相挤眉弄眼一下。我也看见了,手拿一把戒尺,来回踱着方步的先生,一袭长衫,一副近视眼镜,如猫般地看着孩童们。想着就觉着好可爱温馨的画面,在这里留下了一代代人求知的足迹。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穿越时空,飘荡在历史的天空之中,萦绕在我们的耳畔。

目光披上想象的翅膀, 我看见楼上挂着一张画像,不言而喻,这是陶氏的先祖陶源明的画像。他的躯体早已化土成灰,飘荡在千年的尘世里,但他的精神感染了一代代人,他的气节让多少人敬仰。随着信息全球化,世界范围内文化的交流。更多国家的人们都知道,了解了陶渊明,佩服他的精神气节。没有永恒的物质,只有永恒的精神。正如陶瑞珍女士所说,陶渊明不仅是陶家的,也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如此别具一格的建筑物, 必然构成了这个小天地的中心,成为村民各项活动的中心。人们在这里商讨农事,褒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一年一度的放羊耕地比赛,都在这里举行。读书人考上了秀才,也在这里嘉奖。文昌阁见证了这片土地上曾经优秀的人们。

陶渊明离我们已经远去了,置身于土台,我感受到他的灵魂依然飘荡在上空。他的气魄,让我惊觉。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古人,躬耕于南山下,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与飞鸟作伴,以菊花为友。柳树更是他那不折不扣的情怀,飘扬,随性。又写出了一首首清新恬静的诗,开创了田园诗风。那令无数人无限向往的《桃花源记》里的生活,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原始纯朴,善良本性。桃花源成为无数人追求向望的乐园。

零碎的砖块,横斜的石条,门前的石基,无一不彰显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它高耸在这里,以陶渊明的精神气节滋养着潮湖陶氏后人,并惠及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静心谛听,陶渊明的诗音,随清风白云一起飘荡游走在这片乐土之上。一盘石磨,静静地卧在石阶脚下,历经了百年的风吹雨打,明净亮丽,在对人们讲述着陶氏先祖的生活,这里曾经的欢声和笑语,人们的努力和挣扎,还有曾经的沧桑和荣辱。

站在门台,向西眺望,一条笔直平坦的大道向前延伸,几座破败的牌坊,记录着这片土地上,卓出人物的丰功伟绩。从东到西道路的两侧,栽种着柳树,清风拂来,柳条飘逸飞扬,氤氲成一团团的烟雾。如今驻足观望,屏住呼吸,翕动鼻翼,还依稀感觉到五柳先生的魂魄在涌动,激励了一代代人的灵魂,在淡然恬静中不断修身养性。

一座土筑夯台,见证了一段历史,记录了一个家族曾经的辉煌。饮水思源,认祖归宗,树立一道精神的风帆,指引后人到达心灵的桃花源。

在绿树掩映之下,一块黑底黄字的木牌,横悬在两棵大树之间。门楼的两端,悬挂着两颗灯笼,映成了万绿丛中两点红,格外耀眼醒目。在它的左面有一块黑色的牌匾,写着一行字:潮湖沟陶渊明后裔文化展示馆。在它的右侧同样有一块黑色的匾,写着:文艺创作基地。

走进正门,数步远,又有一道门隐在大树之间。门头上黄色和红色的字体很是招眼,赫然写着“田园印象”四个字。沿着凉棚徐徐前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浓重张扬厚重的绿。不经意地俯视脚下,黄色的葫芦花兀自开放着。阳光热烈明朗,一朵白色的葫芦花薄如蝉翼,在静谧中开放,如同穿着纱裙的古典美人。

沿着蜿蜒曲折的木条小路向前走,想到了曲径通幽,甚至还有柳暗花明。前行,时不时的,有绿色枝叶横呈在你的面前,还挂着几颗青翠可爱的桃子,宛如翠玉,鲜翠欲滴,惹人无限爱怜。走到树林深处,一排土坯房跃然眼帘,恍惚间,置身桃花源。极目四望,一片安详,宁静。一只公鸡和几只母鸡进入眼帘,公鸡摆出将军的架势,逡巡着四周。母鸡们不时地伸长脖子,啄食着虫子。在树林深处,蝉鸣蛙叫,自然和谐。树上的杏子熟透了,自个掉下来了。远处两位美女在弯腰捡拾,一袭粉红色的长裙,一顶宽沿凉帽,妖娆多姿,风情万种,给这世外桃源增添了时尚的韵味。

园中树木繁多,因陶氏先祖从五柳巷迁移至此,陶氏家族一直保留着在庭前院后栽种柳树的习俗。遗憾的是,天牛不解陶氏情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天牛横行时毁了潮湖陶氏大院的百年柳树。如今在陶氏家族的院子里,依然有两颗大柳树,枝繁叶茂,荫泽四方,是人们纳凉娱乐的好去处,柳丝袅呢多姿,随风舞动,带来习习凉风。

在院中摘杏子,揪桑葚。毛茸茸青涩的杏子,诱惑着你,摘一枚放入嘴里,酸得会让你咂舌斜眼,嘘呖声不断。还要不停地用手扇着嘴,企图把酸味扇跑,可又舍不得吐出来,癫狂一次,来一次别有滋味的体验。走累了,坐在树下的木椅上尽享眼前的绿色视觉盛宴,让你感到生命涌动的活力,七月的热烈,阳光的浓烈,身处其中,你感到生命的活力勃发激情,触摸生命的美好。

一股清香在林间弥漫着,嗅觉不可救药地被勾引了,被诱惑的还有没有骨气的肠胃,一并投降了。这里有自然生长的野菜:沙葱,苦苦菜,你可以体味到野菜的原始清香。散养的土鸡,每天大量的运动,肉质已经变得富有弹性,再经过旺盛的柴火,铁锅的炖煮,肉质鲜嫩美味,有嚼劲。还有更多的绿色健康的食物,吃完以后让你通体舒畅,神清气爽,口齿留香。恍惚间,回到了童年,又体味到母亲的味道。

在这里,你有幸欣赏到久负盛名的一棵树,一棵树是一棵百年大果树。历经百年岁月沧桑,已然道骨仙风,枝繁叶茂,绵延伸展,守护着子孙后代。树上挂满了青脆的果子,隐藏于绿叶之中,暖风拂过,树叶慵懒地摆动身姿,果子却借着太阳的光,把自己装扮起来,流泄出一道道明亮,装点了满树的星光。最为可贵的是,老树的脚下有一眼山泉,尝一口,甘甜清冽,凉爽可口,难怪老树结出的果子,香甜脆爽,是因为有山泉水的滋养。

园中果蔬随处可见,顶着黄花,长着一身毛茸茸小刺的嫩黄瓜,垂挂着,煞是可爱。翠玉般的玉米杆孕育着玉米棒子,正在悄无声息地吐穗拔节,给秋天准备丰盛的礼物。一颗颗绿玛瑙似的枣子,挨挨挤挤躲在绿叶下面,叽叽喳喳地列举着麻雀的罪状。

漫步院中,一片绿色的海洋,在风的引领下,四处流淌。一种安静,祥和,悠闲跃然心头。

“桃花源”和“桃花园” 第3篇

①明哲保身之士为了远祸,就或辞官,或逃亡,过起桃花园中人生活,不问政事。(《人民论坛》2006.07.01)

②使用钢筋、玻璃等元素,打造出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都市桃花园”。(《江南时报》2005.12.23)

“源”和“园”是两个常用字。“源”的本义是水流开始的地方,引申指来源、根源。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说的是武陵一个打鱼人,在打鱼时遇到“夹岸”一片美丽的桃花林,他“复前行”,在“林尽水源”处,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山村。因为是在“林尽水源”处,所以叫做“桃花源”。那里没有战乱,没有赋税,人人自得其乐。后来就用“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干扰的安乐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桃源”“桃花源”都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化用。“园”的本义是指种植蔬菜、花果、树林的地方。“桃园”“桃花园”就是种植桃树或桃花盛开的地方。“园”和“源”这两个字是不能用混的。下面两例把成语“世外桃源”误写作“世外桃园”就更不应该了:

③阿诺庞玛场地于1984年启用,球场拥有蜿蜒曲折的山脉,绵密挺秀的绿草,宛若世外桃园。(《国际金融报》2007.04.27)

桃花源续记 第4篇

三个儿子听了父亲的遗言后,面面相觑。

大儿子为难地说:“父亲在临终时还念念不忘桃花源,可见执念很深。可我们已经找了那么久都没有找到,我担心父亲的遗愿是难以实现了……父亲是不是病糊涂了?最后留下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我们。”

二儿子说:“大哥不要泄气,一定可以找到的。虽然现在没有什么线索,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去找,一定会有结果的。”

三儿子说:“二哥说得对。父亲的遗愿,我们一定要做到。大哥不要对父亲不敬,毕竟你也是他的儿子。”

大儿子说:“既然你们这么有信心,那你们去找吧!我在家等你们的好消息。”

大儿子心想:这么长时间以来,我都在辛苦地寻找,才发几句牢骚,三弟竟然就责怪我!真是的,我不干了!让他们自己去找吧!

二儿子与三儿子起程赶往渔人的家。渔人并不在家,而是一个人在溪水边喝酒。两兄弟寻到溪边,对渔人说:“大爷,我们又来找你了,你还记得我们吗?”渔人看了看他们,说:“是你们啊!又来找我干什么呢?”

两兄弟便对渔人转述了父亲的遗言。渔人听后,摇了摇头说:“你们不可能找到桃花源的。”兄弟二人听到渔人的话后,感到很难过。

小溪缓缓流淌着,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一片树叶飘落在渔人的头上。渔人沉默不语,没有再理会兄弟二人。

两兄弟无奈之下,离开了小溪。回去的路上,他们一直在商量着如何去寻找桃花源。二儿子说:“三弟,你说我们能找到吗?难道上天就不能垂怜一下我们的孝心吗?难道桃花源真的是一个不可能寻到的地方吗?”

三儿子回答说:“二哥,我们千万不能放弃希望。你先回家休息一下,我接着再找。”

二儿子回到家,发现家中无人,而且连房屋竟然也易主了!邻居告诉他:“你们一走,你家大哥就变卖了房屋和家产,拿着钱走了……”二儿子一听,当时就如遭到了晴天霹雳,傻了。

三年后,三儿子回到家乡,听说了发生的事后,一病不起,最后因为郁闷,含恨而终。

后来,刘子骥一家人的遭遇传到了渔人耳中。渔人沉默半晌,对着溪中的鱼儿说:“桃花源只是镜花水月,这家人太执着于一个不切实际的梦境了。”

桃花,桃花源作文 第5篇

为了家里的一家老小,我几乎每天都起早贪黑。那天清晨,我早早的起床出去打鱼,我不禁哀叹:“唉,这苦日子何时能到头啊?”

我撑着船,沿着小溪往里面划去,不知怎的,我的眼皮如千斤重,打起了瞌睡。

“咚——”一个剧烈的震动和一声巨大的声响惊醒了我,我猛地睁开眼睛,眼前的景象更是令人吃惊——溪的两岸皆是桃花树,一阵微风吹过,下起了一场短暂的“桃花雨”,阳光大方地洒在每一片花瓣上,照的整片桃林熠熠生辉。有那么一瞬间我被迷住了,但我并没有忘记本分,撒下了渔网。

原本撒好了渔网,我正要走,却无意间看见那边山闪烁着光亮,想着是不是有什么宝贝,便耐不过好奇,把船撑了过去。

来到山边看见了一个小通道,里面似乎发着光,洞口很窄,只允许一个人侧身子进入。我通过了那个小洞,里面突然宽阔了起来,简直就是一个新世界,男女悠哉地耕种着地,老少相互谈笑逗乐着……我从未见过如此场景。几个小孩嬉戏打闹从我面前经过,小孩看到了我,说:“叔叔,你谁啊?”作为一个不速之客,我有点尴尬,一时说不出话。别的村民也看见了我,围了上来问道:“年轻人,你哪里的呀?”我回答道:“我只是无意闯进来的,我是外面的一个渔夫。”村民们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其中一位年长的村民说:“要不要你来我家吃饭,我家的饭菜很丰富的。”

早已饥肠辘辘的我,面对如此之“诱惑”,如何能拒绝?

那村民很快就准备好了饭食,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菜,我控制不住自己,狼吞虎咽起来。大家都耐心地等我吃完饭,那位村民才开口讲:“自从我们的祖先带我们来这里躲避秦时的战乱,便再也没有出去过,现在秦朝怎么样了?”我稍稍一愣,便答道:“现秦早也不在,现在是东晋时期。”在这个“世外桃源”的几天里,村中的人也问了许多问题,我都一一回答了他们。

数日后,我想起家中妻儿老人,我也该回去了。便与村民们告别。出来后,我收起了几天前放下的渔网,看见我那破旧不堪的小船,不禁又有一点愤怒不平,为什么他们生活得衣食无忧,而我就要在这世间受苦受难呢?一个念头在我心中萌发……

到了郡城,卖完了鱼,我便拜访了太守,道出了桃花源的这番经历,想着可能会得到奖赏,心里很是激动。太守听后,立即派人随我前往。

我找到了去时的那条小溪,小溪很长,我们沿着小溪划了很久,心中不知为何开始忐忑,想到那些安居乐业的村民们,原本幸福生活的人们,就要被迫在这痛苦腐败的社会里被剥削,我不禁暗自心痛!他们曾经那么淳朴,待人真诚……我真是一个罪人。

我看着前面的小溪,眼光一闪,那就由我来弥补这个罪过吧!

现代桃花源 第6篇

自驾路线:

景婺黄和景婺常高速

1、景婺黄:指的是从景德镇经过婺源到安徽黄山市的高速公路。湖北武汉、江西南昌经九江、景德镇到达婺源,再接上安徽的黄山市,经杭徽高速到杭州,上海实现全程高速。

此条线路有利方便:湖北、南昌、杭州、上海、黄山等地及以上周边地高速直达婺源。

2、景婺常:从景德镇经过婺源到浙江常山的高速公路。婺源经德兴到浙江的常山,接上杭金衢高速和江西的梨温高速。

此条线路有利方便:杭州、金华、衢州、温州等地及以上周边地高速直达婺源。

住宿推荐:

县城:北线的清华镇,东线的李坑、晓起、庆源等地都有适合自助游者、自驾游者的住宿地方。其中县城集中了高中档的星级宾馆,是追求条件舒适,夜间娱乐活动多的游客的最佳选择。乡下各景点的家庭旅馆宾馆吸引了许多自助游、自驾游的客人,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Tips:在中秋国庆假期,天气不错,可以入住在李坑景区、江湾景区周边,看看夜幕下的古镇,别有一番风味。

最佳旅游时间:

十一黄金假期,秋天的婺源,颜色与春天大有不同,这时的它温暖而平和,农家的屋顶上晒满了火红的辣椒,高大的红枫下是一堆堆金黄的柴垛,比率的深潭里飘着零星的黄叶,在你心醉神迷的同时,你看见了你温暖而又美好的童年。

Tips:喜欢户外旅行的朋友,婺源草类茂盛,蛇类较多,需要专业的户外技能和药品。

不朽的桃花源主义 第7篇

陶渊明是一盏灯, 茫茫生命中的不朽。

如果只是把他定义为中国古代贤哲的代表, 大概是低估了他。人类万世的理想与纠结, 早已被他用短短数语挑白, 只是, 混沌世界的盲人们依然在摸象, 喋喋不休地言说着各自心中的鸡肚猴肠。

其实, 生命的核心价值从未被改变, 只是趣味的迁变扰乱了人们的判断;而趣味的迁变更是突显在艺术与艺术史的表述中。

很早的时候, 糊里糊涂, 跟着别人学读书。能找到的外国读物, 大多是苏俄的作品, 读普希金、托尔斯泰;读巴枯宁、克鲁泡特金, 书的扉页上甚至印着“供内部批判用”, 以至迷上了东欧, 捷克、波兰的变局, 为杜布切克 (Alexander Dubček) 、瓦文萨 (Lech Walesa) 的激荡所深深感召。

后来, 当第一次看到电影《布拉格之恋》时, 已经彻底被它的多情、被它的激越所触动、所融化!似乎找到了心目中“真正男人”, 那位有技术、有趣味、有正义的年轻医生托马斯 (后来我给自己起的英文名) 的形象, 成为了自己生命里第一次自觉到的成熟。这是文学、艺术的力量, 在朦胧理想的陪衬、萌动中作用着。因为此, 而得以庆幸自己没有成为书呆子、乖乖儿!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 日本文学的大量输入, 为成长、开放中的人们打开了又一扇窥探世界的视窗。阅读中, 深深惊叹于一件事:日本人竟然把一位教书匠的头像印在日本人民币上!为了探究, 又去阅读福泽渝吉、中江兆民、吉田茂, 阅读川端康成、黑泽明、东山魁夷, 观赏池田大作与汤因比的“对决”, 甚至去阅读、翻译篠田统先生的鸿篇巨著《中国食物史》, 在各种杂志上翻译、推介他们的思想。关于“启蒙”的意念, 深深扎根在了脑海, 进而知道:普遍的民智不开, 它不只是中世纪的难题。“教化”与“开化”, 又是多么的深刻、迫切而艰难!

2、布拉格之恋海报

1、桃源胜景图 (局部)

2、旧作“沈周”款《桃花源记》

知彼, 方能知己。我们的祖训!

不知彼, 却又偏偏自以为是个什么东西, 一个多么令人无语的悲哀!

阅读, 又令人陷入深深的难堪!

2015新年伊始, 在对艺术品市场的不懈关注中, 竟读到了一件令人心旷神怡的古代画作, 此作为青绿山水、人物主题, 我断为明代佚名之作, 名之曰《桃源胜景图》。该作纵横108×66厘米, 绢本立轴。欢喜之余, 又为作者能为陶渊明的理想以图视作出生动诠释而深感赞叹。

在对理想社会与生活的定义中, 陶渊明的“桃花源主义”模式, 不可不谓是一种优美的终极典范。在青山屏蔽、绿水环抱中, 过着与天、地、人无争无夺的自然和睦生活。难道, 生命中还能有比这更高级的存在意义吗?

在陶渊明的比对下, 柏拉图关于理想的说法也只是显示了人类人为想法的幼稚, 而陶渊明却把人类思想的难堪, 巧妙隐藏在了一种“成熟的天真” (梁遇春语) 情感中。而这, 却又正是中国优秀人对生命中的艰难险阻所表现出的另类的不屑一顾!他把现实的无奈变成了一种关于优美的记忆, 而不是绝望中的挣扎。

3、王明明, 陶渊明赏菊图, 镜心, 设色纸本, 31.5cm×39cm, 1997年

虽然, 理想却终究不能达成, 生命的自身似乎天生存在着无以解脱的悖论。所谓“小鱼吃小虾”, 所谓“自私的基因”, 为各色生命中不可回避的悲剧命运留下了伏笔。大概也正因为此, 文学与艺术, 才成为了可望而可及的理想之唯一“真身”, 才具备了永恒的魅力。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生活总是相似的。对陶渊明的解读, 也并不需要时代性或区域性。明代艺人的理解, 也大致传递了一种让人似乎可居可游于其中的真实图景, 面对这种景象, 姑且把它视作为美好心灵的理想绿洲, 让人喘息、让人净化、让人梦幻、让人赞叹, 何乐而不为!

《桃源胜景图》作为一种技术的存在, 大致对应了明代中期以来, 在江南一带普遍流行的“吴门”绘画风趣。图画故事从下方靠岸的舟楫展开:“武陵人……舍船从口入”, 身披草蓑衣, 肩扛大木桨步行上岸;穿越桃花林, 见“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村民“衣着悉如外人”, 闻有生人入, “咸来问讯”。遥远处群山叠翠、城廓威严, 阁宇飘渺, 气象非凡。中心画面的山体, 宛若蜿蜒跃动的龙脊, 触目惊醒!细笔触, 慢渲染, 多层次的艺术塑造功夫让画面成功营造出了一种真实的魔幻风情, 令人浮想联翩。如果冠以“文征明”的大名, 此作只会为此艺术品牌增添出耀然的光彩!

按照古老东方的说法:一切性命的心眼都是相通的!一切, 又都是有性命的!

历史, 反复印证出的艺术真谛则是:优秀的作品总给人以美好向善的启示, 它们的节奏、它们的韵调、它们的色彩、它们的道白, 总令人荡气回肠而经久难忘。

《桃源胜景图》, 与《桃花源记》;陶渊明, 与佚名的画者, 与今天, 与我们, 也是相通的, 心心相映、同命相连的!

我所欣赏的现代哲人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曾说:五花八门的“主义”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先许愿一个未来的天堂, 再订出“可为”与“不可为”的劝与戒, 万变不离其宗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 。他似乎为人类识破“理论的把戏”指引出路径。

桃花源主义, 作为理想的理论构思, 它的不朽, 恰恰是把“劝戒”遗弃在了各种人为的规范之外。而把关于“天堂”的理念, 坦然而直接地定位在了艺术的真实中, 让艺术的真实成为生活真实的一部分, 在生活的真实中滋生出无尽活力, 故而它更是人类艺术理想的永业。

《桃花源记》, 短短四百字, 将我们的心胸充盈!

谨恭录于此, 随时感应:

“晋太元中, 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 得其船,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谭君雷鸣的桃花源 第8篇

雷鸣君善用墨,水墨混沌中,一片灿然,氤氲变化中,芳蕤馥馥,其艺术之理念和心所向往者,昭然若显,正是“于墨海里定精神,于混沌中放光明”。南齐谢赫六法,有骨法用笔而无氤氲用墨;从随类赋彩到墨分五彩,代表了中国画的成长和精神追求。墨分五彩旨在黑白二色间展示世界,于极简中求丰富,雷鸣君立在当代,远承古法,扣寂寞而求音,课虚无以责有,在墨气中吐滂沛,尺素中含绵邈,墨深之处,金刚铁杵,撼人心魄,墨色稀处,少至零度,淡然悠远,铸成墨华之美。笔下山水美人,灿然可爱,令人浮藻联翩,心向往之。雷鸣君戏曰:此桃花源也!

陆士衡曾言:非知之难,能之难也。余虽羡慕武陵人,但自愧无雷鸣君之才,笔下难见桃花源,观者欲寻桃花水,谭君即为捕鱼人。

谭雷鸣

谭雷鸣,男,1975年生于湖南益阳。1996年毕业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96年至2002年任教于湖南艺术学校,2005年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人物)专业研究生毕业,师从周京新先生。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系副主任,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近年展览:

●2012年5月“至人无法——芥墨艺术馆中国画当代青年名邀请展”

●2012年6月中国画作品《韶华如梦》入选“八荒通神——哈尔滨中国画作品双年展”

●2013年1月“墨色千寻——芥墨艺术馆中国画青年画家联展”

●2013年3月墨境禅心——六尘艺术馆佛教题材造像展

●2013年4月“大美金陵——金陵晚报中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2013年5月“百卉含英——江苏省美术馆首届江苏省民营美术馆巡礼展”

●2013年9月“江苏省中国画人物肖像画邀请展”

●2013年12月“写意一族——六尘艺术馆第二回学术邀请展”

●2013年12月“水墨彼此——两岸艺术家学术交流展”

●2014年3月“首届70后水墨大展”

●2014年4月“青春盛绘.迎青奥——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提名展”

●2014年7月“写意一族——第二回水墨邀请展”大连巡展

●2014年8月“写意一族——沧州学术邀请展”

●2014年9月“更斯南北十人提名展”

●2014年9月“庆建国65周年江苏美术作品展”

●2014年10月“印尼首届国际邀请展”

●2014年10月“写意一族——第三回水墨邀请展”

●2014年10月“攻守——石劲松谭雷鸣水墨作品展”

●2014年11月“六朝六法——韩国弘益大学中国水墨邀请展”

桃花源与乌托邦 第9篇

关键词:《桃花源记》,《乌托邦》,对比分析

一、引言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诗作, 约写于公元421年。讲述晋太元中, 以捕鱼为业的一武陵人偶遇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此地景致别样,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其间一派怡人的田园风光, 人们“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待武陵人告辞, 复又寻旧路再访桃花源, 却找寻不得, 无果而终。此实为人间无有之地。

《乌托邦》出版于1516年12月, 作者英国人文主义者、政治家和神学者托马斯·莫尔。该书分为两卷, 第一卷讲作者与主人公拉斐尔·希斯拉德 (Raphael Hythloday) 辩论时处都铎王朝的英国社会其种种社会弊病的渊薮、解决方案。第二卷作者声称自己记录主人公拉斐尔对乌托邦王国的亲眼见闻。拉斐尔从各个方面描述乌托邦, 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军事、外交、宗教信仰、生产方式、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婚姻制度与衣食住行等。其灵魂是废除私有制、实行学者政治, 实现各司其职、幼有所养、老有所终的莫尔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与《乌托邦》的创作前后相差一千多年, 不可同日而语。前者写于封建统治上升完善时期, 而后者作于封建统治没落、资产阶级发展上升时期;前者是洒脱的写意画, 而后者则是精雕细刻的工笔画。然而两部作品表达批判现实、继承先辈精神遗产、积极探索、鼓舞启发后辈、憧憬理想社会的精神却是相同的。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两部作品, 以期深化对它们的认识。

二、时代背景

《桃花源记》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文章描述了武陵渔人无意发现并游历了桃花源的故事, 成功地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 没有压迫, 没有剥削,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有父子而无君臣”的理想世界, 因而有强烈的幻想主义色彩。它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

《桃花源记》涉及六朝晋宋, 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是“西晋末年戎狄并起, 当时中原避难之人民……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 则大抵纠合宗族相当, 屯聚堡坞, 据险自守, 以避戎狄寇盗之难” (1) 。六朝割据不断, 是中国历史上社会最为纷乱的时期。“有田不能耕, 有业不能守, 转徙流离, 但以其身家性命供当局之一掷”, 老百姓被迫躲入深山, 以避战乱。史书多有记载。如“齐王冏之倡义也, 张泓等肆掠于阳翟, 衮乃率同族及庶姓保于禹山” (2) 。因而可以说桃花源在一定程度上是六朝的坞堡, 百姓结群逃入人烟罕至的深山远离战乱的事实是桃花源的时代背景。封建统治内部斗争频仍, 政权不断更迭, 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得民不聊生。老百姓丧失政治、财产、人身安全和自由的保障, 困顿无奈, 遁入山林之间, 艰辛地生活。

《乌托邦》这部巨著是莫尔1516年出使荷兰期间用拉丁文撰写成的, “乌托邦”, 意为乌有之乡。《乌托邦》是在英国封建统治濒临危机、资产阶级原始资本积累时期创作的, 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贪婪的贵族和乡绅通过发动“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来增加他们的利润, 把千千万万的人逼人悲惨绝望的境地。莫尔写道:“你们的羊, 曾经是那么驯服, 那么容易喂饱, 而现在却变得那么贪婪、那么凶蛮, 甚至于开始吃人。”他对那些圈地者深为痛恨, 将他们斥为“寄生虫”。他写道:“那些贪得无厌的剥削者, 用一条栅栏把成千上万亩土地圈起来……很多佃农被迫流离失所, 漂泊不定。” (3) 资本积累初期———圈地运动给英国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这种痛苦在广大人民群众当中激发一种愿望———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的理想。

三、文化渊源

《桃花源记》的文化渊源可追溯到中国上古乐园。中国上古“乐土”、“乐园”的上古圣世, 即“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的否定君权、否定王朝历纪的无君无臣的社会, 正如沈德潜所说:“此羲皇之想也。”陶渊明的“桃源洞穴”在时空上转向了“唐尧虞舜”的上古之世。桃花源与“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有何哉”的“鸿荒之世”合二为一。

乐园原型产生的背景就是农耕文化的基本经验, 它突出表现是土地、水、植物生命的三联母题。《桃花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一描述与三联母题恰好吻合。农耕文化是华夏民族赖以产生的文化基础, 农耕是人们的生活方式, 农业文化意识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头脑, 形成集体无意识。桃花源的良田美池、男耕女织正是作者幻想的农耕文化的理想王国。

乌托邦集中体现了莫尔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核心思想, 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 也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形式。在《乌托邦》中, 莫尔一方面强烈批判了欧洲中世纪的蒙昧主义和等级制度, 倡导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成员平等, 它是人文主义对政治制度的构思。另一方面体现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至歌德发展演化而来关于人格、人性的的理念。它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 要求享受人世的欢乐, 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推崇人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人文主义, 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 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 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四、哲学反思

桃花源彰显了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这一道家的哲学思想理念。老子最先提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命题, 以说明自然与人为的关系。老子哲学以无为为本。老子明确提出“道法自然”, 意思是, 道的法则就是自然而然。道本身自然而然;道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推动万物而不自恃有功, 长育万物而不作其主宰。老子还把天道自然无为推衍为人道自然无为, 提出“绝圣弃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他建议统治者顺应自然, 效法自然, 奉行“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政策, 最终实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为无为, 则无不治”。老子的无为思想继承西周无神论, 否定神学目的论, 强调尊重自然规律, 遏制统治阶级掠夺本性。 (4) 道家思想的后继者魏末阮籍提出:“盖无君而庶物定, 无臣而万事理。”“君主而虐兴, 臣设而贼起。” (5) 认为君主是一切丑恶和灾难的根源。

古希腊学者柏拉图的《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的第二篇《理想国》、第六篇《会饮篇》及第八篇《法律篇》所蕴含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对莫尔的乌托邦所提出的一系列政治、文化、教育和美学观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设计了一幅正义之邦的图景:国家规模适度, 人站在城中高处能将全国尽收眼底, 国人彼此面识为度。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劳动分工, 因而它将理想国的分为治国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 分别代表智慧、勇敢和欲望三种品性。治国者依靠自己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力量统治国家;武士们辅助治国, 用忠诚和勇敢保卫国家的安全;劳动者则为全国提供物质生活资料。三个等级各司其职, 各安其位。在这样的国家里, 治国者均是德高望重的哲学家, 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理念, 具有完美的德行和高超的智慧, 明了正义之所在, 按理性的指引去公正地治理国家。治国者和武士没有家庭和私有财产, 因为私产和家庭式是一切私心邪念的根源, 劳动者也不允许拥有奢华的物品。理想国还很重视教育, 因为国民素质与品德的优劣决定国家的好坏。人的灵魂、人格也分为三个等级:理智—意志—情欲。理智上要智慧, 意志上要勇敢, 情欲上要节制。这三大美德的结合就是正义, 就是理想的人格。这些内容与莫尔在乌托邦中描绘的体系化详实的治邦的策略极其相似, 但莫尔突破了柏拉图上古时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原始氏族共产主义的桎梏。

五、社会意义

桃花源的社会意义在于它的政治意义。桃花作为一个理想的社会, 完全否定秦汉魏晋那种专制贫穷的封建时代, 启发后代为追求美好的社会而不懈奋斗。然而, 用来代替封建社会的桃花源, 只是一块清净但荒芜的土地, 一个原始的氏族宗法社会, 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且桃花源中的隐退、空幻和安乐天命的思想, 也是消极的。

作为一名人文主义者, 莫尔一方面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 坚持以人为本位, 相信人的力量, 力求满足人的情感和兴趣。另一方面, 又能高度关心人民大众的生活。在《乌托邦》这部不朽的著作中, 他为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国劳苦民众慷慨陈词、大声疾呼。他指出了造成这种痛苦的根源, 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而当时大多数人文主义者主要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 不可能在利益上和人民大众取得更大程度的一致。不可否认, 莫尔超越了那个时代。

莫尔把乌托邦这个孤岛想象成一种完美的社会秩序, 因此他对这个理想的实现就不那么乐观了。莫尔忧郁地说, 乌托邦社会是“我所憧憬的, 但并不期待它随后就能实现”。他并没有号召人们采取政治行动去按照他煞费苦心设计出的理想社会改造英国。莫尔的乌托邦是天才的“玄想的方案”, “这种玄想的未来社会方案是物产阶级还处于很不发达的状态……是无产阶级希望社会普遍改造的那种模糊趋向初次激发中产生的”。 (6)

尽管《桃花源记》和《乌托邦》作所映射出来的哲学思想和有关政治制度的思考, 有各种不足之处, 但它们处于特定的历史时期, 不可避免要受时代的局限。然而陶渊明对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同对我国现代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的启发;莫尔在乌托邦中具体提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制度探索, 为后期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确立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①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②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 1997.

③托马斯·莫尔著.戴镏龄译.乌托邦.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④老子.19, 25, 37, 57章.

⑤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7.

收藏与投资的“桃花源”记 第10篇

盛世重收藏。与收藏相呼应的嘉德、苏富比等拍卖行的秋拍又再次助推了一把收藏热。无论是刘益谦用10亿元买了“裸女”, 还是李可染当年80元的《万山红遍》被拍出了1.84亿天价的事件都再次说明, “收藏”、“投资”艺术品, 是当下最“火热”的事情。

以前的“收藏”只是有钱人甚至是王公贵族独享的爱好, 像唐太宗李世民, 独爱书法, 为了能够得到王羲之的名作《兰亭集序》不惜用了“骗术”, 最终让监察史萧翼把这幅自己日思夜想的名作骗了回来, 死后都要放在身边守着, 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永伴太宗。而在喜爱收藏的皇帝中, 更不得不提到乾隆帝。乾隆皇帝全盛时期的清代宫廷收藏, 大约有10000件以上, 其中晋唐宋元书画2000件, 明代书画2000件, 可谓是中国古典书画作品规模最大的一次。乾隆帝不仅爱把好的东西收于囊中, 还对自己的藏品非常珍惜, 他把自己的藏品都进行了整理、分类、登记, 使得这些藏品有了后世流传有序的条件。慈禧太后对珠宝的痴迷众所周知, 相传慈禧太后在颐和园里有一个珠宝房, 金银、宝石、珍珠、玛瑙、翡翠等稀世珍宝数不胜数, 而在珠宝中对翡翠玉器又尤为偏爱。在她居住的长春宫里随处可见各种翡翠玉器用品, 饮茶用的是翡翠盖碗儿, 用膳用的是翡翠玉筷, 头发上插的是翡翠簪子, 手指上戴的是翡翠戒指, 手里经常把玩的是一颗翡翠白菜。

到了后世的“收藏”, 已经远远不同于前人喜爱式的收藏, 而是更多了一份“投资”的意味。“收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使用率颇高的一个名词, “收藏”门类也开始变得多元化, 齐白石、潘天寿……这些艺术大师不再神秘, 各种瓷器、玉器、古董家具等也成为了普通人聚会时的谈资, 这说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寓情于物, 享受起了收藏之趣。与此同时, “投资”艺术品也开始成为投资界的“大项目”。各大银行、财富中心、大型企业都开始纷纷涉足艺术投资领域。他们热火朝天地加入进来, 也正在享受着摸索的乐趣, 这是一件好事, 对于艺术行业的一件大好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收藏”与“投资”艺术品将会大踏步地朝前走下去, 走出一片新的“桃花源”。

归向桃花源 第11篇

Excerpts1)

In the bosom of one of those spacious coves which indent2) the eastern shore of the Hudson, at that broad expansion of the river denominated3) by the ancient Dutch navigators the Tappan Zee4), and where they always prudently shortened sail5) and implored the protection of St. Nicholas6) when they crossed, there lies a small market town or rural port, which by some is called Greensburgh, but which is more generally and properly known by the name of Tarry Town…. Not far from this village, perhaps about two miles, there is a little valley or rather lap of land among high hills, which is one of the quietest places in the whole world. A small brook glides through it, with just murmur enough to lull7) one to repose; and the occasional whistle of a quail8) or tapping of a woodpecker is almost the only sound that ever breaks in upon the uniform tranquility.

I recollect that, when a stripling9), my first exploit in squirrel-shooting was in a grove of tall walnut-trees that shades one side of the valley. I had wandered into it at noontime, when all nature is peculiarly quiet, and was startled by the roar of my own gun, as it broke the Sabbath10) stillness around and was prolonged and reverberated by the angry echoes. If ever I should wish for a retreat whither I might steal from the world and its distractions, and dream quietly away the remnant of a troubled life, I know of none more promising than this little valley.

From the listless11) repose of the place, and the peculiar character of its inhabitants, who are descendants from the original Dutch settlers, this sequestered12) glen13) has long been known by the name of SLEEPY HOLLOW, and its rustic lads are called the Sleepy Hollow Boys throughout all the neighboring country. A drowsy, dreamy influence seems to hang over the land, and to pervade the very atmosphere. Some say that the place was bewitched by a High German doctor, during the early days of the settlement; others, that an old Indian chief, the prophet or wizard of his tribe, held his powwows14) there before the country was discovered by Master Hendrick Hudson15)…. The dominant spirit, however, that haunts this enchanted region, and seems to be commander-in-chief of all the powers of the air, is the apparition16) of a figure on horseback, without a head. It is said by some to be the ghost of a Hessian17) trooper, whose head had been carried away by a cannon-ball, in some nameless battle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War18), and who is ever and anon seen by the country folk hurrying along in the gloom of night, as if on the wings of the wind. His haunts are not confined to the valley, but extend at times to the adjacent roads, and especially to the vicinity of a church at no great distance. Indeed, certain of the most authentic historians of those parts, who have been careful in collecting and collating the floating facts concerning this spectre19), allege that the body of the trooper having been buried in the churchyard, the ghost rides forth to the scene of battle in nightly quest of his head, and that the rushing speed with which he sometimes passes along the Hollow, like a midnight blast, is owing to his being belated, and in a hurry to get back to the churchyard before daybreak.

Such is the general purport of this legendary superstition, which has furnished materials for many a wild story in that region of shadows; and the spectre is known at all the country firesides, by the name of the Headless Horseman of Sleepy Hollow.

It is remarkable that the visionary propensity I have mentioned is not confined to the native inhabitants of the valley, but is unconsciously imbibed20) by every one who resides there for a time. However wide awake they may have been before they entered that sleepy region, they are sure, in a little time, to inhale the witching influence of the air, and begin to grow imaginative, to dream dreams, and see apparitions.

I mention this peaceful spot with all possible laud, for it is in such little retired Dutch valleys, found here and there embosomed in the great State of New York, that population, manners, and customs remain fixed, while the great torrent of migration and improvement, which is making such incessant changes in other parts of this restless country, sweeps by them unobserved. They are like those little nooks of still water, which border a rapid stream, where we may see the straw and bubble riding quietly at anchor, or slowly revolving in their mimic harbor, undisturbed by the rush of the passing current. Though many years have elapsed since I trod the drowsy shades of Sleepy Hollow, yet I question whether I should not still find the same trees and the same families vegetating in its sheltered bosom.

In this by-place21) of nature there abode, in a remote period of American history, that is to say, some thirty years since, a worthy wight22) of the name of Ichabod Crane23), who sojourned, or, as he expressed it, “tarried,” in Sleepy Hollow, for the purpose of instructing the children of the vicinity. He was a native of Connecticut, a State which supplies the Union with pioneers for the mind as well as for the forest, and sends forth yearly its legions of frontier woodmen and country schoolmasters. The cognomen24) of Crane was not inapplicable to his person. He was tall, but exceedingly lank25), with narrow shoulders, long arms and legs, hands that dangled a mile out of his sleeves, feet that might have served for shovels, and his whole frame most loosely hung together. His head was small, and flat at top, with huge ears, large green glassy eyes, and a long snipe26) nose, so that it looked like a weather-cock perched upon his spindle27) neck to tell which way the wind blew. To see him striding along the profile of a hill on a windy day, with his clothes bagging and fluttering about him, one might have mistaken him for the genius of famine descending upon the earth, or some scarecrow28) eloped from a cornfield.

1.英文节选摘自小说的开头部分,主要描述了“睡谷”的周围环境,并介绍了男主人公伊卡博德·克兰的个人情况。

2.indent [?n?dent] vt. 使凹进,使凹入

3.denominate [d??n?m?ne?t] vt. 为??命名

4.Tappan Zee:塔潘齐,哈德逊河最宽的河段

5.sail [se?l] n. 帆

6.St. Nicholas:圣尼古拉斯,圣诞老人原型,土耳其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位主教

7.lull [l?l] vt. 使平静;使安静

8.quail [kwe?l] n. 鹌鹑

9.stripling [?str?pl??] n. 年轻人,小伙子

10.Sabbath [?s?b?θ] n. [宗]安息日

11.listless [?l?stl?s] adj. 倦怠的

12.sequestered [s??kwest?(r)d] adj. 隐蔽的;僻静的

13.glen [ɡlen] n. 峡谷;幽谷

14.powwow [?pa??wa?] n. (北美印第安人祈求神灵治病或保佑战斗胜利等而举行的)帕瓦仪式(通常伴有巫术、盛宴等)

15.Hendrick Hudson:即亨利·哈德逊(Henry Hudson, 1565?~1611?),英国探险家与航海家,哈德逊湾、哈德逊河等即是以其名字来命名的。

16.apparition [??p??r??(?)n] n. 妖怪,幽灵

17.Hessian [?hesi?n] n.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招募的)黑森雇佣兵

18.Revolutionary War: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美国的国家独立。

19.spectre [?spekt?(r)] n. 鬼怪,恶魔,幽灵

20.imbibe [?m?ba?b] vt. 吸收(知识、思想等)

21.by-place:偏僻的地方

22.wight [wa?t] n. [古语]人

23.Ichabod Crane:伊卡博德·克兰,“睡谷”里的一位乡村教师

24.cognomen [k?g?n??m?n] n. 姓氏;绰号

25.lank [l??k] adj. 瘦的

26.snipe [sna?p] n. [鸟]鹬

27.spindle [?sp?nd(?)l] adj. 细长的

28.scarecrow [?ske?(r)?kr??] n. 稻草人

作品赏析

在当代,人们提起纽约,往往会想到繁华的第五大道、高耸的帝国大厦、拥挤的华尔街,以及环绕着城市不断蔓延扩展中的一个个现代化的中产阶级社区。不过,如果我们将时光拨转回两百年前,会发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纽约是个刚刚兴起的海港商贸城市,周边一派世外桃源的乡村美景。华盛顿·欧文发表于1820年的《睡谷的传说》所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已经远去的时代。

《睡谷的传说》中的“睡谷”坐落在纽约附近,居民都是荷兰人的后裔。来自康涅狄格州的伊卡博德·克兰应聘来到“睡谷”,成了一名乡村教师。他爱上了当地富有的农场主的女儿卡特里娜,并和卡特里娜的另一名追求者布罗姆之间结下了仇怨。“睡谷”流传着“无头骑士”的恐怖传奇。据说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一名为英国效力的雇佣兵被加农炮削掉了脑袋。每当夜晚来临,这位无头幽灵就会骑着马,到昔日的战场逡巡。有一天,伊卡博德在林间穿行,正碰到“无头骑士”。骑士把放在马鞍上的“脑袋”向伊卡博德扔了过去,把伊卡博德吓得魂飞魄散,连夜逃出了“睡谷”。但后来人们在事发现场并没有找到头颅,只看到了一只摔碎的南瓜。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伊卡博德的情敌布罗姆利用当地传说对他所施的恶作剧。

《睡谷的传说》讲述了一则幽默的“鬼故事”,而所谓的“无头骑士”,只是个传说。不过,华盛顿·欧文写下这则故事并不仅仅在于博读者一笑。小说别有深意,体现了荷兰人后裔与伊卡博德这位“扬基佬”的冲突,从而折射出浪漫主义与物质主义两种相对立的价值观。

“睡谷”位于哈德逊河畔。当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十分丰饶。河流里有各种肥美的鱼类,树林里随处可见野雁和火鸡。这一地区是乘坐“五月花号”的清教徒于1620年从英国的普利茅斯起航时,原定在新大陆落脚的目的地。阴差阳错之间,他们偏离航线,到达了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科德角。越洋而来的荷兰人则不失时机地从印第安人手中以低廉的价格购得了哈德逊河口的土地所有权,建立了聚居区,并驻兵在曼哈顿。半个世纪之后,英国人攻打过来,荷兰人投降,土地易主。之后曼哈顿被开发成港口,进而成为新兴的贸易中心。不过,在19世纪初,这一地区的乡村依然保留着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的传统。任美国革命风潮涌动,任近旁的纽约城日渐繁华,“睡谷”中的荷兰后裔们依然过着桃花源式的“不知秦汉,无论魏晋”的闲适乡居生活。正如小说的叙述者所言:“人们的思想、行为和风俗习惯仍旧保留在与世隔绝的荷兰小山谷中,而大纽约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睡谷’这样的地方好比是急流边上小池里的一汪静水,没有受到奔流江水的影响。”

然而,“睡谷”这片桃花源不能彻底阻隔外来者的闯入。在小说中,伊卡博德便从康涅狄格州来到了这里。对于“睡谷”的荷兰后裔来说,伊卡博德是不折不扣的新英格兰“扬基佬”。他的价值标准与安于现状的当地居民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伊卡博德来说,人生的意义在于发财致富。他所钟爱的不是在明山秀水里悠闲度日,而是如何才能生财有道。他的“拜物本性”在他对卡特里娜的爱情中表露无遗。伊卡博德自诩对卡特里娜一往情深,但他拜访心上人时,吸引他目光的却不是心上人楚楚动人的身影,而是墙上挂着的羊毛、玉米、干果以及桌子上热腾腾的美食。欧文在小说中写道:“(伊卡博德)一对大绿眼珠,骨溜溜地望着凡·塔塞尔这座温暖住宅周围的那些肥沃的草原,丰饶的小麦田、裸麦田、荞麦田和玉米田,以及殷红的果实累累的果园,心里不由思慕着将要继承这一切财产的姑娘。”他打着如意算盘:将卡特里娜娶到手后,便将这一切都变卖成现金,然后去西部购买便宜的土地进行开垦,以便赚取更多的财富。

伊卡博德是“睡谷”这片小天地里的不和谐音符。难怪他不仅没有赢得美人的芳心,还被彻底赶出了荷兰人的领地。然而,在创作《睡谷的传说》时,欧文已经预见到了伊卡博德这一类“扬基佬”在美国的最终胜利。在小说的结尾,欧文借助叙述者交待了伊卡博德离开“睡谷”后的际遇。逃出“睡谷”的伊卡博德来到了一步之遥的纽约城,获得了律师执照,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政客,奔走竞选,给报纸写文章,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最后甚至当上了法庭的法官。我们不难看到隐含在小说字里行间的讽刺。

桃花源 第12篇

之所以把合作社取名为“圆梦”, 在粮食行业苦心经营了二十多年的袁万胜告诉记者, 从事粮食生产事业是“中国梦”在自己身上的小小缩影, 他购买的十多台奇瑞重工“耕王”、“谷王”系列农业机械, 则是他“圆梦”的重要保障。随着合作社种植面积的扩大, 晒场晒粮不安全、粮食霉变高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粮食烘干装备成为袁万胜急需购买的“好帮手”。

购买奇瑞重工“耕王”、“谷王”系列产品之前, 袁万胜在市场上进行了调研和比较, 抱着谨慎的态度, 他于今年5月份购买了2家企业的粮食烘干机, 其中奇瑞重工谷王烘干机6台, 另一品牌产品2台。“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 早知道一开始就全买奇瑞重工的烘干机了。”袁万胜有些后悔地告诉记者, 今年由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影响, 早稻的收获加工较往年难度更大, 由于另两台烘干机“不给力”, 让他额外付出了不少人工和时间的成本。

在袁万胜看来, 加工旺季不怕付工人辛苦钱, 怕的是机器故障不能及时烘干, 造成了粮食与信誉的损失。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袁万胜发现, 谷王烘干机不仅操作便捷、智能化程度高, 而且作业效率高、故障率低。用“谷王”不仅省心, 而且烘干后每斤水稻可多卖4-5分钱, 收益也有所增加。

使用谷王烘干机不仅让袁万胜赚得了收益 , 还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誉。今年桃源县境内沅江洪水超历史最高水位 , 近60万亩良田受灾, 很多早稻被淹倒伏。在抢收早稻的过程中, 袁万胜利用自己所购的谷王烘干机, 帮助周边农民抢烘被淹的水稻, 减少了乡亲们的粮食损失, 受到乡亲的大力欢迎。

上一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下一篇: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