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策略型语言教育

2024-06-25

幼儿园策略型语言教育(精选12篇)

幼儿园策略型语言教育 第1篇

一、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

当前很多学者认为“双师”型教师没有准确的定义和内涵, 普遍存在“双证论”、“双能力论”和“双证+双能力叠加”的说法。然而关于“双师”型教师定义和内涵在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 (教高厅[2004]16号) 附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 (下称“方案”) 中就已经明确。“方案”明确双师素质教师是指具有讲师 (或以上) 教师职称, 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任教师: (1)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技术职称 (含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其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 ; (2) 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 (可累计计算) 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 或参加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合格证书, 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 (3)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应用技术研究, 成果已被企业使用, 效益良好; (4) 近五年主持 (或主要参与) 两项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 使用效果好, 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1]“方案”中的“双素质教师”实际就是我们所说的“双师”型教师。

准确理解“双师”型教师内涵必须从职业教育的特点来理解。在我国, 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立德树人”要求教师具备“教书育人”的素质, “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实践能力”。

由此可见,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在“双素质”, 要求职业院校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 必须具备教书育人的素质, 同时还要具备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指导学生实训的社会公共服务素质。

二、当前集团化办学模式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校企双方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方面合作机制不健全。

当今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训的“双素质”。但是当前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师是一毕业就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虽在教育教学上具有一定的理论素质, 但是由于缺乏在企业的工作经历, 所以在指导学生实训和实践方面明显凸现出能力不足, 无法达到高职教育的要求。而国家层面强调高职教育要做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但是由于企业和高校分别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 各自的使命不一样, 导致在实际的合作操作中并不顺畅。特别是在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上, 没有形成具体可行的校企合作指导方案, 学校很少派出专业老师参与企业生产或管理实践, 企业也几乎没有为学校培养老师提供技术或场地方面的支持。很多老师虽然在学生到企业见习、实习过程中也深入到企业当中, 但只是参与管理学生的工作, 并未能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和管理当中, 自然也就没能把理论应用于实践, 更没能在指导学生实训等能力方面得到锻炼。

2. 政府和职业院校在管理上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不完善。

当前, 政府和职业院校从管理上对“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不完善, 表现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奖金等方面对“双师”型教师没有特别的激励机制。比如在职称评审过程中主要重视的是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多少, 忽视了教师具体的教书育人和指导学生实训的工作业绩, 导致很多教师不能专心于提高教学技能和指导学生实训工作中, 而是为了评职称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撰写论文当中, 从而削弱了教书育人和指导学生实训的精力。长期如此, 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工作积极性必将受到打击。另外在工资待遇和奖励方面上, “双师”型教师也没有在薪资待遇或者补贴方面得到额外的补助, 对在实训指导或者技术开发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双师”型教师, 也很少得到额外的奖励, 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双师型”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 政府对“双师”型教师培养监督不到位。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目标要求, 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存在监督上不到位。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虽然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建设要求, 但是在具体的检查量化标准上还是不够完善, 且仅仅在评估时进行检查, 从检查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的职业院校没有把“双师型”教师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 存在应付现象。

三、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实施策略

集团化办学是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在政府倡导下组建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它是适应产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涵盖了职业学校招生、培养、就业、发展的全过程, 有利于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 是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在集体化办学框架下, 利用各办学主体的优势, 实现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常态化, 不断提升教师的“双素质”。

1. 明确“双师”型教师培养建设主体。

集团办学框架下“双师”型教师培养建设主体是院校, 职业院校应把“双师”型教师培养建设当作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任务, 要在培养制度建设、经费支持、培养时间、培养激励上给予高度重视, 特别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 职业院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集团办学框架下企业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第二责任主体。当前, 职业院校教师普遍缺少企业工作经历, 如何让教师弥补这一经历, 选派教师到企业工作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校企双方应该共同达成校企合作机制, 形成具体可行的校企合作指导方案, 明确双方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责任。同时政府、行业部门、院校应努力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创造条件, 鼓励更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双师型”教师需要的相应专业技能考试。

2. 建立职业教育集团下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相互交流制度。

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下, 利用职业教育集团内企业和职业院校关系的绑定优势, 研究制定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相互交流学习常态制度, 对提高教师实践和指导学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也是深化产教融合, 促进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相互交流学习制度要明确教师和企业员工的责、权、利, 要按项目运作方式来运行, 对于参与教师和企业员工相互交流学习活动的教师和企业员工要有一定的经费补助。有关经费补助来源于集团办学经费。一方面可以让职业院校的教师能够参与企业真实运转, 弥补实践方面经验的不足。一方面, 可以让企业参与学生的教育,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和企业员工定期交流可以让职业教育和企业更加有机融合。

3. 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

集团办学框架下, 要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政府要下放职称评审权, 让高职院校具备独立评审教师职称评定权利。高职院校具备独立评审权利就可以围绕“教书育人”、“指导学生实训”、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进行评价, 着重考核教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能力。集团办学框架下, 企业鼓励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参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有利于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新一代员工,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 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力度。

在集团办学框架下, 作为政府和学校、企业三方应共同担负起“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 既要加强培养新的“双师型”教师, 还要对具有“双师型”教师能力的老师进行进一步的培养提高, 比如通过定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到国内相关的企业进行学习培训、挂职、顶岗工作等, 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 比如提供各种职业证书的培训考试, 给教师提供参加或观摩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的机会。通过加强职中培训来提升教师素质, 培育出既能理论教学, 又具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另外, 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训机制, 做到贯彻落实教育部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同时培训中要注重培训的实操性和针对性, 要推进集团内学校和企业共建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建设。

5. 落实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监督。

集团办学框架下, 集团管理层要对“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确保各建设主体按照设定的培养方案落实, 确保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相互交流等制度的落实。国家层面要制定和完善职业教师专业发展标准, 出台“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把“双师”型教师标准进一步明细和量化, 便于督促和检查。

摘要:职教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在集团化办学模式下, 如何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集团化办学的核心任务。本文就当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策略, 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职教集团化办学,“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 (教高厅[2004]16号) [Z].

幼儿园策略型语言教育 第2篇

(1)乐于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瞳和会说普通话。

2、语言领域的关键经验和内涵

语言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幼儿期确定语言领域的关键经验,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使幼儿获得具有基础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价值和作用的语言基础和能力,将有益于幼儿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关键经验的选择和确立,主要依据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纲要》中艺术领域的总目标和内容要求。语言发展是幼儿教育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纲要》中语言领域的总目标涉及的语言能力主要包括倾听、理解、表达三个方面。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交往情境下和文学背景下的语言。它改变了以往语言教育教学中只注重借助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充分体现了“语言是在交往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这种新的理念和价值观。

第二,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学习进程和发展阶段。语言的发展是可预测的,具有阶段眭,和认知发展一样,遵循着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由近及远的规律和原则。这也是语言领域的教育教学所应遵循的原则。在3岁入园时,大多数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及基本的语法和句法。到4、5岁时,幼儿就越来越接近成人的语言模式了。大多数4岁幼儿已经表现出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可以使用比喻性的语言创造韵律,可以用简短的第三,学科特点。语言既是人们思维的工具,又是人们交流的手段。作为语言的符号系统与其他符号系统的主要区别是语言的社会性和生成性。语言的社会性要求每一社会成员必须把它当做一个任意的习惯性的符号系统来学习,并用它和使用同一语言的社会其他成员进行交际;语言的生成性指个体运用有限的语言规则能产生出无限多的句子,包括他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新句子。③因此,我们要在幼儿期就让孩子们体验到语言所具有的实用性和实际性、描述性、表现性、创造性和美感。

关键经验的选择和确立,我们借鉴了国际上有影响的几种学前教育课程和方案。High/scope的“幼儿认知发展课程”提出了语言领域5个方面的关键经验:①对别人讲述自己有意义的经验;②描述物体、事件和关系;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④把幼儿说的话记下来再读给他听;⑤从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得到乐趣。④这五条关键经验为我们确定语言领域的关键经验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参考。

“光谱方案”提出了幼儿语言活动三个关键能力:①有创意地讲故事;②描述性语言、报道;③运用诗歌的巧妙语言。①这三条关键经验为我们开启了语言教育内容与形式新思路。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选择和确立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关键经验和活动形式。

(1)叙述性的表达与交流:

积极与同伴和教师进行日常的交流、讨论;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经历、想法和做法,努力让他人听懂自己的表述。

①能够注意叙述的完整性,叙述时能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等基本要素。

②能报告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并且能用口头或书面(图画、符号、文字)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做法、情感和感受。

③能根据不同的情境和需要进行对话、讨论等交流与沟通活动。

其主要的活动形式包括:日常有意义的事件报告;区域活动的报告与交流;生活环节中事件的报告与交流;教育活动过程和结果中必要的报告。

(2)故事与童话:

接触多种体裁的故事与童话;体验故事与童话的文学性与美感,用词、语句、段落结构及主题的多种表达技巧;体会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可创作性。①喜欢听并能听懂故事和童话。

②能够复述故事和童话的主要情节。

③能理解和概括故事与童话的主题。

④能用多种形式欣赏和表现故事和童话。

⑤能用多种形式体验故事与童话的创作过程。

其主要的活动形式包括:听故事与童话;看与理解故事与童话;讲与复述故事与童话;欣赏故事与童话;凭图讲述;续编、仿编与创编;表演。

(3)诗化语言(儿歌与散文)。

让幼儿接触叙事、写景,以语音、词汇、人物、事件、景色为主要内容的多种题材和形式的儿歌和散文,体会诗化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以及结构的规律与表达的精练。

①充分调动原有经验,理解诗化语言的内容,想像诗化语言的意境; ②发现和感受语言的优美、幽默、有趣、韵律感、精练等语言表达的 ③充分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将语言表达加以诗化和文学化。

④运用多种形式让幼儿欣赏和表现。

各年龄班语言领域关键经验

年龄班 叙述性的表达 故事与童话 诗化语言

班 讲述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自己熟悉、关注和喜欢的人、事物和活动。

乐于、敢于并能用清楚的发音、简单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倾听和听懂同伴的语言。接触短小、生动、具有简单情节、词句具有反复重叠的优秀故事和童话。

乐于欣赏和学习生动形象的文学词汇和语句;乐于表演和再现作品的语言、动作。接触短小、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的儿歌和散文。

乐于倾听、欣赏和通读。能理解、体会和想象作品所表达的意思

班 讲述自己周围环境和生活中自己熟悉、关注和喜欢且具有突出特点的的人、事物和活动。

语言连贯,表达清楚;能倾听和听懂同伴的讲述,并能与同伴进行讨论。乐于接触、欣赏和学习具有清晰情节和结构,富有想像力、感染力和思想性的优秀故事与童话。

能理解和想象故事的情节与意境;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心情。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

乐于表演和再现作品的内容。接触叙述和写景等不同题材和形式的诗歌和散文。

乐于倾听、欣赏和通读。能理解、体会和想象作品所表达的事物特点和情感。感受和发现诗歌的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尝试着续编和仿编,将语言表达加以诗化。

班 能根据一定的主题和人物要求,手机有关事件和过程的相关信息,清楚、连贯、有条理的讲述。

能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谈话和讨论,敢于提出质疑和发表自己的见解。接触多种题材和形式的的优秀故事与童话。乐于欣赏、讲述作品的内容。

感受和体会情节的曲折起伏、人物心理和情感的变化;作者所具有的丰富想像力,作品所具有的浪漫色彩。

乐于复述、讲述和表演故事和童话。接触题材和形式多样的儿童诗歌和散文。

乐于倾听、欣赏。能理解、体会和想象作品所表达的意境、情感和幽默感。在感受和发现诗歌的句式结构、韵律感、节奏感和美感的基础上,乐于并能够进行诗歌和散文的续编、仿编和创编活动,将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加以诗化表达。

3、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有效策略

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语言发展的条件。在健康、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教育中,都有机地向幼儿渗透着语言教育。在各个领域的活动中,都表现了教师如何发展语言领域的经验;而且活动进行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让幼儿讲述和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过程与发现、情绪与情感的内容要求,这些要求与各领域的活动本身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围绕着叙述性的表达、故事与童话、诗化语言三方面,我们以日常有意义事件的报告、看与理解故事与童话、表演、诗化语言的欣赏与创编为突破点,获得有关的教育策略要点。

(1)支持幼儿运用语言讲述自己具有感性认识的人、事、物,注重事件叙述的完整性,并感受相应叙述形式的特征,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①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与各领域教育活动,让幼儿有意识地去经历、感受。

②教师引导幼儿围绕主题梳理、表达,获得相应叙事性讲述的经验,表达情感。③教师将口语表述与主题绘画附简短文字记录、符号图表有机结合,让幼儿获得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经验。

《纲要》非常重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尤其是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我们通过让幼儿进行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报告、学习和游戏活动中感受最深的活动过程与结果的交流,使幼儿逐渐能够清楚地讲述自己的经历、想法和做法,努力让他人听懂自己的表述,并进行交谈和讨论。在前几年重点研究发展幼儿叙述性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基本途径与心理环境创设的基础上,近年来,我们又进一步从学科要素的角度,即围绕主题,注重叙事完整性(而不仅是语句完整性),将口语与绘画、简短文字、符号表达相结合等,对叙事性讲述与交流进行了探索、梳理与提升。并注重在不同类型的叙述性讲述活动中,让幼儿逐步获得叙述事件的经验和根据不同的情境与需要进行对话、讨论等交流与沟通的技巧。

(2)通过故事与童话,让幼儿在复述、想像与感悟中获得优秀文学语言的陶冶。①选择中外优秀故事与童话作品,教师要较深透地把握作品的文学特点与精神内涵。

②教师以多种幼儿喜爱的方式,让幼儿在复述、想像中,培养对文学语言的敏感性,感受故事与童话的魅力与主题思想。

③师幼共读图书,在早期阅读中支持幼儿获得书面语言学习经验。

《纲要》要求我们,要培养幼儿“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并“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我们在大量实践基础上,提升出故事与童话教育教学的引导策略,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获得故事与童话方面的“兴趣、情节、主题、表现、创作”等关键经验。教师要精心为幼儿选择经典、优秀的幼儿文学名著,并首先把自己作为一个读者,用超功利主义的眼光审视作品,用真诚的心灵感悟作品。自己首先要被作品中所蕴涵的爱和生命的永恒所感动,被作品优美的语言与巧妙的结构所陶醉,被作品跌宕起伏的情节所吸引,被作品奇妙的想像所震撼。当教师自己从作品中体验到了难于言表的美和享受,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教育才有了真正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以质朴而充满感情的讲述打动幼儿,激发起他们喜爱、乐学的动机后,通过让幼儿复述,根据与故事情节相关的简单标志进行想像并创编、表演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清故事与童话中的人物、情节,并学习在想像中丰富情节,逐步学会体验故事中人物角色丰富的内心世界,创编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故事与童话。教师还要引导幼儿感受故事与童话所蕴涵的人文、伦理等诸方面的意义,支持他们个性化地感悟其寓意。

图书是图文并茂地表现故事与童话的载体,深为幼儿所喜爱,又是幼儿从口语学习向书面语言学习过渡的桥梁。教师投放形象可爱而有趣、长短适宜、富重复语言、情节变化起伏、色彩与线条优美的故事图书,在师幼共读的过程中,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感受和发现语言的生动、优美与表现力;帮助幼儿看懂并逐步自主读出图书中人物与事件、情节脉络与线索等;引导幼儿关注圆面色彩、线条的变化等,感受图书表现手段的丰富,逐步理解色调与人物情感的关系;帮助幼儿把书面故事表述为生动的口语故事,发展幼儿对文学语言的敏感性;还可以通过让幼儿参与创编故事并自制成图书的过程,让幼儿主动经历故事的形成与画面表现。

(3)在共同欣赏与仿编中,让幼儿感悟诗化语言的形式美、意境美和主题美。①选择经典诗化语言作品,这易于使幼儿在喜闻乐诵中获得语言美的享受。②在听赏与朗诵中,让幼儿感悟诗化语言的韵与味。

③在模仿、抒情与想像中,让幼儿初步经历诗化语言的创作过程。

学习诗歌与散文,是多年来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传统内容。《纲要》语言领域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根据这一精神,课题组在探索与实践中,深切体会到以下几点。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喜爱诗歌和散文的心理特点和情感取向,选择中外优秀的儿童诗化语言作品作为语言教育的内容。这些优秀的儿童诗化语言作品的文学性是通过音节韵律与节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现出来的,充满着奇思妙想,洋溢着正义与勇敢、爱与温情,浸透着浓浓的诗意,体现了快乐原则和游戏精神,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接触这些作品使教师和幼儿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感受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与思想美。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领会和感悟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教师要设计能充分传递儿童诗化语言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朗诵方式,在倾听和朗诵中,把幼儿带进诗化语言特有的美丽意境中,引发幼儿的情感投入和共鸣,并领会作品的教育意义。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教师还应通过续编、仿编和创编文学作品的活动,对幼儿在感受文学语言的结构特点和文学的可创作性方面逐渐提高要求。首先教师在了解幼儿的感悟、表现与想像水平的基础上,精心选择供幼儿仿编诗化语言的原作品;其次帮助幼儿充分调动个人经验与情感体验,引导经验分享与情感共鸣,扩展想像空间;然后鼓励、启发幼儿大胆地仿编,大胆地想像;最后,教师与幼儿把仿编的诗化语言的片段,完整地连缀起来,并进行诗意的润色。

(4)引导幼儿在接近、学习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的基础上,通过表演,综合实现故事与童话、叙事性讲述等的教育价值,并有机整合实现多重教育价值。

幼儿园策略型语言教育 第3篇

摘 要:香港文艺演出双语海报上汉英双语的语言地位不是对等的,中国本土节目的英译策略倾向于将原文处理成符合英语语言文化下消费者的偏好和价值观的文本,这是典型的归化策略,弱化了汉语及其文化的地位。在把英语艺术节目翻译成汉语时,多采用增译和音译的方法。如:直接把“ballet”音译成“芭蕾”,“tango”音译成“探戈”等,这是典型的异化策略,把西方文化中的“他者”特性保留在了汉语译文中,又把西方的价值观附加到汉语译文中,强化了英语及其文化的强势地位。虽受制于商业演出门票促销的需要,但双语海报的翻译策略不同。

关键词:艺术演出 促销型语言 翻译策略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观众对艺术演出的消费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本国文化、语言的节目,更多人开始关注别国优秀的艺术演出;与此同时,艺术演出也不只将目光局限于本民族的观众,越来越多的演出团体将自己的文化产品推广到异域文化的消费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行为及其研究中,翻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是因为翻译能促进文化交流,而且因为相关的翻译研究有助于揭示文化间的差异与失衡。“这在歌曲、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类艺术相关的文本翻译中尤为突出,主要是由于这些艺术文本中往往都包含着蕴含文化意义的特定表达和概念。”[1]香港是典型的多元语言文化社区,其艺术演出海报通常为英汉双语单张文本,适合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数据来源。

二、相关概念

进行具体案例分析与研究前,有必要先理清三个与本文密切相关的概念,包括艺术演出海报,促销型语言和翻译策略。

(一)艺术演出海报

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的解释,海报(poster)指的是一种附图的大通知,通常以广而告之为目的(Hornby,2005)。《牛津英语词典》(第2版),将海报释义为一种张贴在公共场所的印刷或书面通知,用以显示公告或广告。而艺术演出海报,不同于以纯盈利为目的的商业广告海报与完全非盈利性的慈善海报:一方面承担着吸引消费者,引导观众消费的重任;另一方面,艺术演出海报必须传达演出文化本身的内涵,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因此,艺术演出海报不仅仅能够刺激人们的消费,即使与消费有直接的关系,也不完全等同于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更深层次地是让人们感受到商业海报所带来的理想的生活和精神享受。

(二)促销型语言

根据《牛津现代高阶学习词典》(2004年版)的解释,促销型语言(promotion)指的是为某一特定的产品而进行的广告或宣传活动,以提供资讯吸引受众为目的。“海报作为广告话语大类之一”[2](P42),其语言表述具有促销型的特点。本研究所涉及的香港艺术演出海报等同于节目推广,是提供节目资讯以吸引潜在观众关注的活动。艺术演出尽管有促进艺术对话和文化交流的作用,但艺术演出也是商业活动,门票销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艺术演出海报语言也担负门票促销的功能。

(三)翻译策略及方法

翻译策略可分为“直译”“意译”“改译”“增译”“缩译”“音译”等,西方学者Vinay(1958)将其分为“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和间接翻译(oblique translation)”[3]。尽管概念不同,但都是描述和规定原文到译文的转换形式。

翻译策略上的另外一对重要概念是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强调不同文化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如果说直译和意译之争的核心是意义和形式的得失问题,那么归化和异化之争的核心则是处在意义和形式得失旋涡中的文化身份、文学性乃至话语权利的得失问题。根据Lawrence Venuti(1997)的定义,“归化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异化是指在翻译中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特质。”[4]简单地说,归化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而异化则以源语文化为导向。

在实施不同的翻译策略时,具体翻译方法的采用可以决定译文是突出原文的异域特质并保护它不受目的语的意识形态所支配,还是维护目的语中占支配地位的文化价值观。通过分析香港艺术演出海报促销型语言的翻译方法,可以发现不同的翻译方法可以体现不同的翻译策略。

三、海报语言的翻译策略分析

(一)样本分析

介绍中国节目的汉语版本即为原文,英语是译文;介绍外国节目的原文是英文,汉语是译文。本文首先分析2007年介绍芭蕾舞和昆曲艺术演出海报的文本,对比原文和译文的标题和副标题,随后对正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然后结合香港近几年的艺术演出海报进行拓展性研究。之所以选择芭蕾舞和昆曲,是因为两者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分别是中西文化瑰宝的典型代表。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发源于元末明初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揉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现在一般亦指代其舞台形式昆剧,素有“百戏之母”的雅称。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芭蕾舞是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拥有高超、华丽、高难度的舞蹈动作。芭蕾舞是西方人最熟悉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二) 标题和副标题的翻译

芭蕾舞和昆曲的标题都采用了直译的方式,但两者所达到的效果是不同的。“天鹅”在汉文里是高贵优雅的象征,很好地传达出了芭蕾舞的特质,“湖”字又点出了故事情节发生的地点。而“The Peach Blossom Fan”虽然也点明了“扇”这一信物,但英语读者仍然无法领悟女主人公血溅定情诗扇的关键情节。在副标题的翻译上,昆曲的译文比原文概括,甚至直接省略副标题,英语读者不知该演出的特殊之处。

(三)正文的翻译

1.芭蕾舞艺术演出海报中促销型语言的英汉翻译

从下文例(1)和例(2)中可看出,译文包含了更多的细节,比原文更加丰富具体。例句中的划线部分表示使用了增译或者省略的翻译方式。

(1)原文:Glide through the mystical fairytale world of Swan Lake as Prince Siegfried and his beautiful Odette take you on their mesmerizing journey of true love.

译文:在宁静优美的湖畔,齐格菲王子邂逅美丽动人的奥德蒂,在奥伯特的魔咒下,奥德蒂日间化成天鹅,只有晚上才能现身与王子相见。王子的真爱是解除魔咒的唯一方法,可惜貌似奥德蒂的奥狄莉从中作梗,令奥德蒂心碎欲绝……

这是正文的第一段,点明了主旨。原文中“take you on their mesmerizing journey of true love”被省略,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与其翻译成“带你体验他们的魅力真爱之旅”,还不如直接抛出具体详细的故事梗概,后者更能吸引眼球。有时,“对原文的字面有所变通,其目的正是为了达到译文与原文功能的对等。”[5]

(2)原文:Will your love for Swan Lake be enough to break the enchanting spell?

译文:轻盈脱俗的翩翩舞影,柴可夫斯基的悠扬乐章,彼得· 科曼梦幻瑰丽的舞台,彰显《天鹅湖》的非凡魅力,令人神往。

这是正文的最后一段,有号召读者前来观赏之意。原文的设问句被省略,通过添加音乐巨匠的名字,来增加卖点。

2. 昆曲艺术演出海报中促销型语言的汉译英翻译

英语译文与汉语原文的最大不同在于句子的长度,大约是原文的一半,省略是其采用的主要翻译方法。

(3)原文: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行腔优美,以缠绵婉转、柔曼悠远见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世界文化遗产。昆曲代表作《桃花扇》,名列中国古典戏曲五大名著之一,作者孔尚任为孔子六十四代孙,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明末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深刻描写南明王朝的兴亡与明朝的覆灭。

译文:The Peach Blossom Fan is a poignant love story se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fall of the Ming Dynasty. It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five greatest Chinese opera classics and a mainstay in the repertoire of Kun Opera — an art form recognized as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by UNESCO.

(四) 拓展性研究

通过对香港其他年份的艺术演出海报中促销型语言进行的拓展研究发现,相同的趋势不仅存在于同类中西表演节目的翻译中,也存在于其他类型的中西表演节目的翻译中。表2对比的是2006年的探戈和2010年的京剧的标题和副标题的翻译。表3对比的是近几年小说类型的中西表演节目的标题和副标题的翻译。

五、结语

通过分析发现,在香港艺术演出海报的促销型语言翻译中,原文和译文在信息量和长度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而不同的翻译策略是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具体来说,在把中国艺术节目翻译成英语时,信息被限制在英语读者的知识范围之内而无超越,中国艺术的特质被抹杀或抑制,艺术形式被同化。这是典型的归化策略,将原文处理成了符合英语语言文化的偏好和价值观的文本,这将使强势文化更强,弱势文化更弱。在把英语艺术节目翻译成汉语时,多采用增译和音译的方法,如:直接把“ballet”音译成“芭蕾”,把“tango”音译成“探戈”等。这是典型的异化策略,既把西方文化中的“他者”特性保留在了汉语译文中,也把西方的价值观附加到汉语译本中,传递给中国观众和读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表明生活在香港的本地人和来香港观看节目的大陆游客对西方文化更加熟悉。“广告语篇是一个交际过程” [6](P154),翻译策略的选择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编辑)对目标读者对源语文本的文化艺术的了解程度的假定,但所有的译文都有着一个共同目的,那就是向观众提供节目资讯,以促使其买票观看。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都旨在实现其商业目的。

(本研究受“外国语言文学”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课题资助。)

注释:

①本文参考的海报文本选自香港特别行政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合办的纸质版艺术演出海报(2006年至2013年)

参考文献:

[1]潘莉.文化失衡与艺术文本翻译策略研究——基于香港艺术节推荐文本的分析调查[J].翻译季刊,2013,(72).

[2]Cook,Guy.The Discourse of Advertising[M].London:Taylor & Francis Group,2001.

[3]Vinay.Translation Procedures[J].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1989.

[4]Venuti,Lawrence. Rethink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Subjectivity,Ideology[C].London and New York:Rout ledge,1992.

[5]李蓂,马彩梅.国内广告翻译研究一览[J].中国科技翻译,2005,(1).

[6]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幼儿园策略型语言教育 第4篇

所谓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征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 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 敏感多疑, 心胸狭隘;爱嫉妒, 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 妒火中烧, 不是寻衅争吵, 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 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 自命不凡, 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 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 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 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 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 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 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 主观片面性大;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与家人和睦相处, 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 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二、个案的不良人格表现

1. 个案的心理健康测定

秦LF, 女, 通过《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 (MHT) 测出该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下:

效度: (6分) 正常。

A.学习焦虑: (9分) 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 无法安心学习, 十分关心考试分数。需要为自己制订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

B.对人焦虑: (6分) 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 害怕与人交往, 退缩。

C.孤独倾向: (9分) 相当孤独、抑郁, 不善于与人交往, 自我封闭。需要为自己制订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

D.自责倾向: (7分) 有些自卑, 常怀疑自己的能力, 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

E.过敏倾向: (5分) 有时过于敏感, 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

F.身体症状: (5分) 在焦虑的时候, 会出现失眠、头痛等症状。

G.恐怖倾向: (2分) 基本没有恐怖感。

H.冲动倾向: (4分) 有时也冲动, 但还比较有自制力。

测试结果该同学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分值偏高, 说明该生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 无法安心学习, 十分关心考试分数;相当孤独、抑郁, 不善于与人交往, 自我封闭;有些自卑, 常怀疑自己的能力。

2. 个案描述及心理分析

该生性格内向, 很少与人说话。小学六年级下半学期, 班上转来一女生A, 活泼开朗, 与她成了最好的朋友, 但她总是觉得老师不太关心她, 而是特别喜欢A, 因此产生嫉妒心理。从此两人很少讲话, 于是A和另一同学B成为好朋友。她总是觉得A和B考试作弊, 喜欢说她的坏话, 上课聊天, 影响了她看书, 为此还发生了口角, 从此矛盾加深。有一次, 课上她突然一回头, 发现A似乎圆睁着眼睛看着她, 从此, 每天上课, 她都觉得A总是睁着大眼睛看着她, 使她感到不自在, 上课时常分心, 无法集中精神听课。之后每次走进教室, 都感到恐慌, 特别是见到A, 她心跳就加快, 脑子一片空白。后来她们双双考入永福中学, A在隔壁班, 她们经常见面, 她担心高二分班时和A在一个班, 或是A和B在一个班里, 又疏远她了, 又说她坏话, 她想换个环境, 但不知道怎么跟父母说。于是整天都被烦恼包围着。

通过以上心理分析, 案例中的秦LF存在偏执不良人格, 具体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 嫉妒心理, 猜疑心理, 自责心理, 学习焦虑, 人际关系不良。

三、个案不良人格的成因分析

1. 气质特征问卷调查

通过“气质调查表”测出该生气质得分为胆汁质-1分, 多血质-3分, 黏液质6分, 抑郁质20分。

气质类型:典型抑郁质, 非常内向。

气质特征表现:在情绪方面, 情感不易变化, 比较平静, 不易动情, 但有时情感体验很强烈, 多愁善感, 富于情感体验, 情绪发生缓慢但体验深刻、持久, 情感深藏于内心深处, 经久不息, 不愿向人吐露。情感脆弱, 容易神经过敏, 患得患失, 容易变得孤僻。感受性很强, 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微事物。在行为方面动作迟缓, 胆小、忸怩、温柔、易于疲劳, 在任何活动中很少表现自己, 不好交际, 尽量不抛头露面, 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容易畏惧和消沉。学习上, 思维细致、深刻, 富于想象力, 反应迟钝, 怕老师提问, 举止张皇失措, 但善于思考, 有一定的钻研精神。主观性强, 个性执拗, 沉着坚定, 感情活动迟缓而深藏于内心, 自我控制能力和持久性较强, 但思想易守旧, 不肯改变旧习惯去适应新环境。

2. 性格特征问卷调查。

通过“性格类型测试”测出该生性格特征表现为:相当孤僻、消极、谨慎, 沉默寡言;多数时候富于沉思, 内心想象丰富, 重理论而不讲求实际;比较自卑、自咎, 信心不足, 具有较强的内疚感;比较规矩, 清高, 胆小怕事;相当情绪化, 情绪很容易激动, 常感情用事, 过度敏感, 喜怒哀乐无常。

从以上气质和性格特征分析, 该生个性不良的原因由自身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造成的, 主要是由其气质特征左右了其人格倾向。

四、不良人格的矫正策略

1. 利用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 对学生进行疏导和自我调适

采用谈心法、倾诉法, 让该生把从记事开始所有的烦恼倾诉出来。教给学生一些健康教育知识, 帮助学生找出自身的心理问题、原因, 并通过学习, 找到自我调适和矫治的方法。

2. 使用敌意纠正训练法, 进行人格纠偏

具有偏执型人格者易对他人和周围环境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 分析其气质和性格特征, 善意指出其性格的不良之处, 帮助其改变不良的个性。可采取以下训练方法, 有助于克服敌意对抗心理。

(1) 交往中尽量避免产生敌对心理。要学会用诚心诚意、肝胆相照的态度积极地交友。要相信大多数人是友好的和比较好的, 是可以信赖的, 不应该对朋友, 尤其是知心朋友存在偏见和不信任态度。必须明确交友的目的在于克服偏执心理, 寻求友谊和帮助, 交流思想感情, 消除心理障碍。交往中尽量主动给予知心朋友各种帮助。这有助于以心换心, 取得对方的信任和巩固友谊。尤其当别人有困难时, 更应鼎力相助, 患难中知真情, 这样才能取得朋友的信赖和增强友谊。

(2) 要学会尊重与微笑。要懂得只有尊重别人, 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基本道理。要学会对那些帮助过你的人说感谢的话, 要学会向你认识的所有人微笑。可能开始时你很不习惯, 做得不自然, 但必须这样做, 而且努力去做好。

(3) 进行自制、忍让和耐心训练。生活在复杂的大千世界中, 冲突纠纷和摩擦是难免的, 这时必须忍让和克制, 不能让敌对的怒火烧得自己晕头转向。在自己经常活动的地方写上格言警句, 提醒自己不要或少发脾气, 少埋怨。

3. 尝试常用的心理训练

(1) 宣泄法。遇到不愉快的事时, 到无人的地方大哭、大喊大叫, 或自言自语, 或跑步爬山, 或打球、打沙袋等。

(2) 放松疗法。针对身体上的各个肌肉群, 先集中注意, 然后使肌肉绷紧, 仔细感受并保持肌肉的紧张状态, 5至10秒钟之后, 解除肌肉的紧张状态, 并注意体会肌肉放松时松软、无力、温暖的感觉。用同样的方法逐一收紧并放松全身的肌肉群。放松的顺序:手臂部、头部、躯干部、腿部。根据需要, 对这个顺序可以进行新的排序。当情绪失控时, 要学会放松, 提醒自己控制情绪。

(3) 角色转换法。即换位思考其实质, 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如该生把自己与A换个角色, 当别人像她一样对待她, 她是否能接受。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 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

五、该案例的教育效果

幼儿园音乐教育策略(完成) 第5篇

论文

幼儿园音乐教育策略

专 业:学前教育 作 者:白雪

准考证号:088108100558 指导教师:张莅颖 是否拟申请学位:是 联系电话:*** 完成日期:2011年7月5日

幼儿园音乐教育策略

白 雪

【摘 要】在人的一生中,幼儿期是最重要的阶段,而幼儿期的音乐教育对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幼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幼师的整体素质,突出幼师音乐教育的师范性已成为现代幼师音乐教育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幼儿园 音乐 教育 【目 录】

一、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题材的选择

二、幼儿音乐教育应寓音乐教育于情景之中

三、幼儿音乐教育中角色的转换

四、幼儿音乐教育中赋予音乐以色彩

五、幼儿音乐教育的关键是培养音乐情趣

六、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是语言的开展

七、幼儿教师应具备的音乐素质及修养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但是,如何掌握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

音乐教育实践,我深深感到发挥音乐教育特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实施方式,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幼儿年龄偏小,各方面的能力都还没有发展起来,如果要对幼儿实施较深层次的教育影响只能是一种设想,而无法真正施行。但是,人类对于音乐的敏感却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所以通过音乐的影响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幼儿音乐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唱歌、旋律、倾听等音乐内容的兴趣和热情,教给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美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使他们有能力以声音、节奏为手段去表现所感受到的音乐情感,并能够富有热情、表现力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那么,如何才能让音乐教育在幼儿当中发挥作用呢?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题材的选择

幼儿音乐教育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灵活性,老师可以根据小集体中孩子发展的特点,适当选择教学内容,这就为老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多便利。针对幼儿好动但动作并不平稳、喜爱模仿但经验并不丰富等特点,我们在选择音乐内容时可以适当考虑那些易于表现的、旋律感、节奏感较强的作品,最大限度地感染幼儿,调动幼儿的情绪,吸引幼儿初步的注意力。这样,活动才能较好地继续下去。

二、幼儿音乐教育应寓音乐教育于情景之中

为音乐作品创设一定的情景,将抽象的音乐形式以可听的、可视的、可说的、可演的形式展示给幼儿,有利于帮助幼儿理解

音乐,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而接受它。如教幼儿学习歌曲《猪小弟》,老师若只是按传统的方法教幼儿打打节奏、按节奏套歌词,老师教唱、幼儿学唱,势必提不起幼儿的兴趣,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是非常困难。但如果换一种方式,老师先不急于让幼儿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而是通过创设情景,让幼儿了解“猪小弟”这个形象,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而模仿角色。这样,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将不仅仅是在学习唱歌,而且还在享受唱歌,因为他们不再是被动群体,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孩子高兴,老师也轻松。

三、幼儿音乐教育中角色的转换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师最容易走的误区就是太强调自己是一位老师,于是在实施活动时,拼命地按照计划操控活动的发展,希望最大程度的达到教学目的,而在很多方面限制了幼儿,让幼儿的情感没能得到释放。其实,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老师完全可以将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充分体验音乐带来的欢乐感受。很多时候,我们在教给幼儿一首歌曲,或是一个小律动时,老师总是花尽心思,事先编出一些舞蹈动作等,然后在活动中灌输给幼儿。

这样做到底是利是弊呢?从比较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样做的后果是限制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想象,是弊大于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阅读到相关方面的一些书籍,才发现到自己也是多次走进这样的误区。于是,我努力尝试把主动权交给幼儿。在学习歌曲《蝴蝶找花》这首歌曲时,我改变以往自己编动作教给幼儿的方式,而是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现蝴蝶飞舞、玩耍的情景。为了让幼儿能自己创编出比较符合音乐内容的形体动作,我设计

了一个关于蝴蝶的故事,并让幼儿成为故事中的主角“蝴蝶”,随着情节的发展变换动作。结果,孩子们出人意料地表现出少有的兴趣,他们自己创编的动作更让我感到惊奇不已!所以,相信孩子,给孩子自由想象的空间,实施音乐教育将能事半功倍。

四、幼儿音乐教育中赋予音乐以色彩

孩子天生就对颜色非常的敏感。给他们一些五颜六色的画笔、一张白纸,让孩子尽兴涂画,是他们最热衷的活动之一。如果在音乐教育中抓住了这一点,也能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轻松而多彩起来。一个音乐活动结束以后,孩子学会了一首歌曲,或者是一个舞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我们不能停滞。给孩子连续的想象,延伸音乐的感染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要达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赋予音乐以色彩。在学习歌曲《彩色的世界真奇妙》后,我让孩子们描述歌曲中表现的画面,孩子们兴致勃勃,讨论越来越激烈,看孩子们的情绪上来了,我赶紧抓住机会,提出“把它们画下来”的建议,马上得到孩子们的赞同。他们一边唱着“蓝蓝的天、绿绿的草„„”,一边挥动手中的彩色笔,用心地一笔一笔勾画着,几个小脑袋还在不停地议论着该用什么样的颜色„„二十分钟左右,孩子们的作品完成了,我看到了一幅幅精彩的画面,蓝蓝的天,绿绿的草,红红的小花,五颜六色的彩虹高高架在天上„„他们的画面虽然不是很精美,甚至有些还显得有点乱,但是却将歌曲的内容出色地表现了出来。孩子们骄傲地举起自己的画,用手点着画面摇头晃脑地唱了起来。以后,他们常常会翻出这些画来,对着画面猛唱“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更有孩子在看一些图画书的时候,居然也会跟着画面自编自唱。

五、幼儿音乐教育的关键是培养音乐情趣

(一)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如采用音乐游戏的形式,选取适合幼儿的音乐教材,带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动手、动脚、动口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幼儿只有在兴趣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情趣。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小班可采用活泼愉快的音乐游戏活动,如《走路》。中大班可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情绪,记忆音乐的旋律,使他们真正随着音乐的内容,情绪变化做游戏,如《谁的尾巴灵》。幼儿在听听、动动、说说中,培养和发展了音乐听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另外,在选取音乐教材时,必须注意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

(二)通过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绪

幼儿活泼好动,总是蹦蹦跳跳闲不住。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拍手、拍腿、拍脚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

(三)培养幼儿听觉的尝试

人们用听觉感知音乐,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唱歌要用听觉辨别、检验、校正歌唱的音调是否准确,声音是否动听,吐字是否清楚,节奏是否正确,歌唱的情感表达是否感人。舞蹈要用听觉感知音乐的节奏和音乐的起、止,才能随音乐合拍地跳

舞,并随音乐的起止而起止动作;用听觉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才能用舞蹈动作表达情感。音乐欣赏则更要用听觉去感知、辨别、想象、领悟音乐的艺术形象和情感内涵。音乐是用声音塑造艺术形象,通过听觉在头脑中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听觉形象不像视觉形象那么具体可见,因此。在音乐欣赏中首先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和情绪的发展变化,联系有关音乐的生活体验,唤起联想、想象中的形象,帮助幼儿感受音乐的艺术美,进而领悟其情感内涵。听觉是接受音乐教育的“窗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应当重视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听觉。

第一次尝试:

让幼儿听辩硬币、米、木珠、小纸片在饮料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操作活动一:听辩硬币在旺仔牛奶瓶中发出的声音。师:(1)这是谁的家?(小狗的家并提醒幼儿刚、狗问好)小狗家里有什么?(旺仔牛奶)里面装的是不是旺仔牛奶呢,请小朋友们不要打开盖子,去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马上告诉老师,看谁最能干。

(2)幼儿操作。摇旺仔牛奶瓶,听辨硬币发出的声音。提问:

你听出来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个别回答,证实正确答案后集体练习句子:这是硬币发出的声音)操作活动二:听辩米在胖大海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教师带幼儿到“小兔家”。(提醒幼儿向小兔问好)提问:

小兔家里有什么?(胖大海饮料瓶子)里面会是什么呢?请小朋友摇一摇,听一听,听出来再告诉大家。

(2)幼儿操作,摇摇听辨米发出的声音。

师:你听到什么声音,可能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幼儿自由回答,最后请一名幼儿打开盖子,证实里面是米后,集体练习:这是米发出来的声音)操作活动三:听辨木珠在八宝粥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1)带幼儿到“小鸡家”。(提醒幼儿向小鸡问好)

师:小朋友快来,小鸡家到了,小鸡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礼物,会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请你们听一听,到底是什么?

(2)幼儿操作,摇一摇、听一听,木珠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

师:这是什么发出来的声音?(个别回答,请一名幼儿证实,集体练习:这是木珠发出来的声音)第二次尝试: 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1.导语:小朋友的小耳朵真灵,把瓶子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都听出来了,现在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些是什么声音? 2.操作:老师在背后分别敲打木鱼、小铃、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猜,猜中后出示实物,和幼儿一起拍节奏。3.小结:这些都是打击乐器,是用来为歌曲伴奏的。

第三次尝试: 用饮料瓶为曲子伴奏

1.师:(指着小动物家里的饮料瓶)这些饮料瓶子里放了东西后也可以作为打击乐器。

2.(放录音)教师示范为曲子伴奏一次。(用饮料瓶)

3.幼儿每人到小动物家拿两个饮料瓶,跟老师一起为曲子伴奏一次,伴奏两次后,跟老师边摇瓶子边出活动室。

通过这一系列的听力活动,孩子们不仅知道了乐器的组成,学会乐器是怎样制作的,用什么材料制作乐器;还训练了幼儿的听力。幼儿的声音器官稚嫩、尚在发育初期,听觉分辨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逐渐精细的过程,而这些活动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启发和引导,再加上幼儿本身对鲜明而有特点的节奏、音响和舞蹈律动就具有浓厚的兴趣,满足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增加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习。

随后我们进行了后测,班里幼儿的听力有显著的提高。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幼儿能够准确的听出特殊的声音是由什么样的乐器发出的,百分之十一的幼儿错了1-2个。

六、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是语言的开展。

音乐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一首首优美、诙谐的乐曲都好象讲述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音乐教学不仅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而且能全面促进幼儿身心和协发展。其中,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是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寓语言于音乐教育之中。

首先,我们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幼儿听完一首歌曲或乐曲后,教师应及时鼓励幼儿读者讲讲自己的感受和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既增加了幼儿表达的机会,又满足了他们表达的愿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能力。

其次,要把握好尺度,即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音乐与语言的关系。如在新授歌曲“小树叶”时,先和幼儿

玩一个语言游戏,让幼儿扮成一片片小树叶,教师扮成“秋风”,“秋风”一吹,“树叶”就到处飘呀飘,当风停止时,让他们说一说,这片小树叶离开树叶妈妈后飘到了哪里?有的说,我飘到了小河里,有的说我飘到了草地上„„这个游戏是为学唱歌曲服务的,因此玩的次数要恰到好处,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再次,要做到有机结合,要努力将发展语言 能力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如:欣赏二胡曲“赛马”,当幼儿初步感受了音乐所描绘的节日赛马的欢快、热烈的景象后,让幼儿根据音乐进行自编故事,互相讲述,这就给幼儿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和说话的语境,幼儿可以凭借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出自己喜欢的小故事。这使幼儿享受到了表现自我的乐趣,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总之,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不应局限于音乐课中,应渗透于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多样化的环境,使幼儿的生活、游戏、劳动都有优美的音乐伴随,美化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心灵。

七、幼儿教师应具备的音乐素质及修养

(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修养

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这是一名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首要条件。最基本的就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如果身体都罢工了,那有再多的教育理念也很难实施实现。只有身体好,才能给孩子们带来生命的活力,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当中去。不仅需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健康的心理。身体、心理都健康才能被称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为人师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的方方面面。

(二)具备广博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素养

音乐既是技能性教学,又是知识方面的教学。要有广博的知识体系,包括教育理论知识、音乐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与艺术相关的知识。我国早期的“乐教”就是“歌、诗、乐、舞”的综合活动。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语言、歌唱、舞蹈都是自然地结合。教师只有熟悉并掌握诗歌、戏剧、影视方面的基础知识,用自己的学识影响孩子们,使他们对各艺术共通的特征都有所了解,提高孩子们的整体艺术素质。

(三)复合的音乐专业技能

幼儿教师应具有扎实、广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这是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幼儿教师必须掌握声乐、器乐、音乐理论欣赏及其组织辅导各种活动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技能掌握的越多越好。既要有一般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又要有音乐专业工作者部分素质与能力。在音乐学科领域中,“唱、弹、跳”是所有教师应具备的三大基本功。“唱”即歌唱能力和自弹自唱能力。“唱”在音乐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激励性。歌唱教学是训练学生的音乐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音乐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能给学生带去最直接的美的感受。“弹”即键盘弹奏能力和即兴伴奏能力。只有具备娴熟的、能为各种风格的歌曲伴奏的即兴能力,才能组织好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跳”即舞蹈表演能力。《新课标》强调师生的互动性,使整个课堂处于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中。教师的舞蹈表演能力对于音乐活动呢课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抓住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模仿的特点,从而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引导学生体会音乐、表演音乐,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音乐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教师除了要重视原来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逐渐掌握合唱指挥、乐器演奏以及音乐创作等复合的专业技能。

除了专业技能外,还要具备广博的知识体系,包括教育理论知识、与音乐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与姊妹艺术相关的知识。我国早期的“乐教”就是“歌、诗、乐、舞”的综合活动。古代艺术活动中的语言、歌唱、舞蹈都是自然的结合。教师只有熟悉并掌握诗歌、戏剧、影视方面的基础知识,以此触类旁通,使学生逐渐对个艺术共通的特征有所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素质。

(四)及理由而主动、自信的参与活动

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总有一部分幼儿老当演员,一部分幼儿老当观众。那些天赋好的幼儿经常有机会表现,而那些条件较差的幼儿却因自卑而不敢表现。如果我们任其自然,这部分幼儿不仅失却了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机会,还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缺损。我们应将音乐活动作为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基于这一思考,我设计了小步递进的“阶梯”,提出合适的要求,尽可能使教育个别化,使每个幼儿都能按各自的步调发展。如我设计了起步较低、由易到难的系列节奏游戏:听着小铃和拍拍手(即模仿小铃节奏拍手)。大鼓和小铃(即以跺脚方式模仿大鼓节奏,以拍手方式模仿小铃节奏)。机器人(即听辨钢琴的低音区和高音区,并分别用跺脚和拍手表示)。小手小脚(即根据图谱上的小手、小脚标志,随音乐用小手、小脚表现相应的节奏)。这组游戏的技能要求并不高,目的是让幼儿轻松自然地走进音乐活动,在难度不高的艺术表现中体验成功。

另外,在音乐活动中,我尽可能给每个幼儿当领头人的机会,如让幼儿担任指挥、领唱、领奏等,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树立自信心。

(五)注重幼儿的探索发展

布鲁纳认为发现法能激发智慧潜力,培养内在动机,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巧以及记忆的保持。由于幼儿年龄小,坚持性与忍耐性较差,不能长时间在看不到进步的情境中探索,因此我们应有目的创设环境,以激发其探究内驱力。如在幼儿认识切分节奏(|XXX|XXX|)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按以下步骤积极探索:组织幼儿做“拉绳”及“划龙船”游戏,寻找|XXX|的感觉,表现“加油呀”处的语言节奏。引导幼儿寻找周围是否有这样的节奏。如妈妈牙疼时边捂着脸,边说“|喔唷哇|喔唷哇|”老爷爷拔萝卜时“|哎唷嗬|哎唷嗬|”地用力等。此外,我还让幼儿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瓶子、碗或盒,使其感受到声音是有高低区别的;让幼儿在“小动物找家”游戏中听辨MI、SOL、LA的音高,获得良好的音准感。

(六)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幼儿去表现美、创造美。如用作画形式表示MI、SOL、LA的音高时,有的幼儿画了一台电视机,其中天线是LA,开关是SOL,机脚是MI;有的幼儿画了一条吐泡泡的小金鱼,小泡泡是MI,中泡泡是SOL,大泡泡是LA,它们唱着356356|356356|的歌„„面对这些稚拙的创造,我都予以肯定、鼓励,并引导他们当众表现。

在此基础上,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的环境,由浅入深地引导创造,展示自己的才能。从改编歌词、敲奏简单乐句开始,发展到为

图片故事配音乐、创作乐曲、编动作等,激励幼儿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音乐教育是音乐艺术与幼儿教育的交融。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音乐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性格、情感,还可以开发孩子们的智力。音乐有益智的作用,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激活孩子们的思维,发展孩子们的语言,丰富孩子们的想象,促进孩子们智慧的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作用,能给孩子们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使孩子们精神上得到快乐的满足,愉悦心情。音乐还有审美功能,给予孩子们美的享受,美的音乐可以使孩子们情绪达到沸点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听到相同的音乐,孩子们会做出不同的表现,孩子们接受音乐的角度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不同,想象力也不同,所以音乐教育还可以培养、训练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之所以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说明孩子们对音乐纯天然的热爱和向往。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每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因此,音乐幼儿教育在孩子的童年时光里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我们要多动脑,多探究。争取给幼儿的人生最初阶段以最好的音乐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幼儿园挫折教育实施策略 第6篇

幼儿园挫折教育实施策略在日常生活中,挫折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存在。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能积极勇敢的面对、克服困难,而有的人则害怕挫折,畏缩不前。在幼儿阶段,让孩子接受一定的挫折,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使他们积极地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幼儿园应将挫折教育列为教学重点

1.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

幼儿挫折教育,并不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在幼儿园里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将挫折教育纳入学生的学习科目,能够使儿童对于挫折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而且通过专门的挫折课程学习,幼儿能够正确的理解挫折,逐渐明白挫折在人的生活是客观存在的一项事物,这样儿童在遇到挫折时,就能够勇敢的面对挫折,而不是消极的逃避挫折。

2.开展挫折游戏与竞赛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就可以利用好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将挫折教育融入到游戏中,寓教于乐,使儿童能够更好的面对挫折,尽快的成长为一个敢于克服困难的人。

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时,可有针对性地让一些胆小怕事,平时不敢面对挫折的孩子,去扮演一些具有人际冲突和被他人排斥的角色。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地面对自己所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让他们深入的感受一下自己如果不被他人喜欢时,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游戏,儿童能够较快的知道,自己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不勇敢的抗争,挫折还是会在那里摆着,但是如果自己能够积极的去面对,实应环境,挫折自然就会过去。

3.多学科结合,渗透挫折教育

幼儿在幼儿里学习知识,挫折伴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挫折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教学之中,如数学、美术、音乐等科目,教师都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教学障碍,儿童只有跨过这些教学障碍才能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有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

1.教会幼儿正确地认识挫折

儿童还不具有独立的思考意识,他们在幼儿园里学习和生活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教师对于幼儿的影响十分大。因此,教师可以说是幼儿挫折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而且幼儿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教师,教师们对幼儿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使他们能够较为正确的认识挫折。

例如,幼儿的思维形象直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神话故事,激励幼儿正确面对挫折,如唐僧必须经历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沉香劈山救母,也是在经历了众多的磨难之后取得开山神斧,救出母亲的,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遭受了诸多挫折才取得成功的。这些神话故事对于幼儿的吸引力极强,教师可在教学时充分的利用这些故事,使他们认识到挫折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让幼儿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锻炼自己

幼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参加的活动很多,但是在教学中处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这些活动大多是在室内开展的,而且实施的难度也不大,主要是以儿童自娱自乐为主。在幼儿园要做好幼儿挫折教育,可以从儿童参加的活动入手,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生喜欢又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其中,提升他们面对挫折的能力。

比如,组织幼儿进行短距离远足活动,在活动的全程,让儿童自己负责拿自己的食物和水。在这些活动中,孩子能够适当的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在增强自己的承受能力时,意志也得到了有效的磨练。

3.适当给予儿童批评或是冷面教育

实践证明,正确适当的批评,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发展,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学会给予儿童适当的批评,适时的指出他们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鼓励其勇敢地改正,让他们意识到在平时的生活中必须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对抗挫折的能力。

教师在幼儿学习阶段,如果能做好幼儿挫折教育的工作,使还处在幼儿园学习的儿童,能够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自己,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与心理素质,对于儿童未来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利于我国在未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麦小雪.儿童抗挫折能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刘芳.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刘丽英.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 2006.

幼儿园挫折教育实施策略 第7篇

一、幼儿园应将挫折教育列为教学重点

1. 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

幼儿挫折教育,并不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在幼儿园里开设专门的挫折教育课程,将挫折教育纳入学生的学习科目,能够使儿童对于挫折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而且通过专门的挫折课程学习,幼儿能够正确的理解挫折,逐渐明白挫折在人的生活是客观存在的一项事物,这样儿童在遇到挫折时,就能够勇敢的面对挫折,而不是消极的逃避挫折。

2. 开展挫折游戏与竞赛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就可以利用好儿童这一心理特征,将挫折教育融入到游戏中,寓教于乐,使儿童能够更好的面对挫折,尽快的成长为一个敢于克服困难的人。

比如说,教师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戏时,可有针对性地让一些胆小怕事,平时不敢面对挫折的孩子,去扮演一些具有人际冲突和被他人排斥的角色。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地面对自己所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让他们深入的感受一下自己如果不被他人喜欢时,该怎么做,通过这样的游戏,儿童能够较快的知道,自己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如果不勇敢的抗争,挫折还是会在那里摆着,但是如果自己能够积极的去面对,实应环境,挫折自然就会过去。

3. 多学科结合,渗透挫折教育

幼儿在幼儿里学习知识,挫折伴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将挫折教育渗透到幼儿园的教学之中,如数学、美术、音乐等科目,教师都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教学障碍,儿童只有跨过这些教学障碍才能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有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面对挫折的能力。

二、幼儿挫折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

1. 教会幼儿正确地认识挫折

儿童还不具有独立的思考意识,他们在幼儿园里学习和生活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教师对于幼儿的影响十分大。因此,教师可以说是幼儿挫折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而且幼儿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教师,教师们对幼儿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使他们能够较为正确的认识挫折。

例如,幼儿的思维形象直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神话故事,激励幼儿正确面对挫折,如唐僧必须经历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沉香劈山救母,也是在经历了众多的磨难之后取得开山神斧,救出母亲的,这些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遭受了诸多挫折才取得成功的。这些神话故事对于幼儿的吸引力极强,教师可在教学时充分的利用这些故事,使他们认识到挫折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让幼儿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锻炼自己

幼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参加的活动很多,但是在教学中处于对学生安全的考虑,这些活动大多是在室内开展的,而且实施的难度也不大,主要是以儿童自娱自乐为主。在幼儿园要做好幼儿挫折教育,可以从儿童参加的活动入手,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学生喜欢又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幼儿参与到其中,提升他们面对挫折的能力。

比如,组织幼儿进行短距离远足活动,在活动的全程,让儿童自己负责拿自己的食物和水。在这些活动中,孩子能够适当的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在增强自己的承受能力时,意志也得到了有效的磨练。

3. 适当给予儿童批评或是冷面教育

实践证明,正确适当的批评,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发展,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学会给予儿童适当的批评,适时的指出他们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鼓励其勇敢地改正,让他们意识到在平时的生活中必须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学生对抗挫折的能力。

教师在幼儿学习阶段,如果能做好幼儿挫折教育的工作,使还处在幼儿园学习的儿童,能够积极勇敢地面对困难,挑战自己,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与心理素质,对于儿童未来的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利于我国在未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摘要: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挫折教育,这些教学上的创新,使幼儿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这些教育方法中,挫折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挫折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挫折教育,实施策略

参考文献

[1]麦小雪.儿童抗挫折能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刘芳.青少年挫折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刘丽英.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

幼儿园策略型语言教育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教集团,行业,策略

职教集团运行发展瓶颈分析

1.牵头单位服务能力的建设问题

牵头单位作为职教集团的核心, 其开放办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参与各方合作的主动性与持续性。成员间的战略合作本身需要参与者主动对自身素质以及核心吸引力进行提升, 进而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共同成长。但客观地说, 陕西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的高职办学在更好地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 职教集团牵头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问题在我们探讨科学发展职教集团时应给予更加密切的关注。

2.职教集团组织形式的确定问题

职教集团目前的组织形式以松散型为主, 成员间自由度较大, 缺乏实质性捆绑和约束, 参与各方所承担的责任、义务有限, 削弱了集团整体发展能力。此外, 从发展角度看, 集团始终居于动态运行中, 其生存与发展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制约。从组织管理角度看, 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实训资源、岗位就业资源间的资源整合也是集团的“软肋”[1]。

3.职教集团成员的利益共享问题

由于成员参与职教集团的意图各异, 且类型多样, 导致成员间对职教集团的投入差异较大, 如少数行业组织参与集团工作的被动性, 以及成员中的部分企业、院校参与集团建设的滞后性。因此, 职教集团范围内资源整合的空间以及互惠互利的动力机制仍需进一步拓展与完善。

职教集团发展关键策略

按照“专业对接产业 (行业) 、工学结合、提升质量, 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 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2], 以“运行机制有创新, 资源共享有成效, 合作育人有特色, 合作项目有影响”为目标, 加强统筹协调管理, 创新校企同频发展的体制机制, 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进一步促成可持续发展的协同育人环境。

⑴做好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方针, 创新校企合作途径, 与企业在专业、师资、课程、实习、评价、招生就业、学生管理, 特别是发展规划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 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和深度融合,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增强职教集团活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⑵做好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按照“统筹兼顾, 突出重点, 务求实效”的指导思想, 建设职教集团网站, 构建并完善职教集团资源信息共享平台, 做好职教集团在培训、就业、课程资源以及人员培训等信息的及时发布, 为政府、企业、学校真正搭建起经验交流、信息互通、理念更新、建议发表的平台。

⑶做好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输服务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 以交通类省级重点专业为抓手, 以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为核心, 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和扶植社会适应面广、教学基础条件好、交通特色鲜明、师资力量较强的优势专业建设, 带动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服务交通发展的能力。

职教集团软实力提升路径探索

1.实施 “六项提升计划”, 促进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教产结合

⑴加强职教集团成员基础建设, 实施成员单位提升计划。积极吸纳行业内龙头、跨国运营以及用人需求量大且对专业建设有支撑的企业加入职教集团, 切实促进成员企业单位成为工学结合实践创新与学生就业的基地。

⑵加强职教集团成员对话平台建设, 实施长效对话协作提升计划。围绕“对接·合作·共赢”主题, 举办校企峰会论坛、人才培养主题论坛、应用技术推广与社会服务论坛、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论坛等四个论坛, 组织开展与行业的多层次对话活动, 促进职业教育与行业对接发展和深度融合。

⑶加强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建设, 实施人才培养提升计划。结合市场运作规律, 积极推进“工学交替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职教集团校内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 建立“需求—加工—供给”的人力资源平台, 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把校企合作、教产融合逐步落到实处。

⑷加强职教集团院校合作建设, 实施院校合作提升计划。在认真做好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中职与高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 试点开发“双高双推”项目, 即陕西交通物流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围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任务, 按人才培养进程, 对符合岗位需求且期望就业的学生在职教集团范围内推荐就业, 对学有余力且期望升学的学生在职教集团范围内推荐升学[3]。

⑸加强职教集团社会能力建设, 实施社会能力提升计划。充分发挥“一中心 (陕西交通职工培训中心) 两基地 (陕西中职师资培训基地、西安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基地) 三实体 (陕西顺通公路监理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陕西路桥勘察设计所、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四机构 (交通科技应用研究所、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所、交通运输经济研究所、交通信息技术研究所) ”的服务职能, 整合建设“交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4], 积极营造“从企业中找课题, 从服务中求发展”的氛围[5], 努力为企业的人才开发、培训、再培训提供一体化、多层次服务。

⑹加强职教集团国际化建设, 实施国际交流提升计划。进一步加强与国外优质职教资源的深层次合作以及师资的国际化培训, 积极探索国际互认的专业教学标准, 鼓励和支持成员学校将国际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过程, 以国际化职业教育带动陕西交通物流职教集团相关专业标准化建设, 使学生掌握国际通行的技术规范和服务规范, 努力打造交通类强势专业。

2.实施 “一网六平台计划”, 促进职教集团资源信息化建设

⑴建设数字图书馆平台。按照我国高校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 建设集数字资源加工、存储、管理和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图书馆。为职教集团内成员单位在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文献信息保障与高效优质服务, 实现资源共享。

⑵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围绕课程建设, 平台为师生架设起施教和学习的网络化虚拟环境, “教”与“学”的参与者间也可根据需要进行多边互动, 教师可在平台上开设网络课程, 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要学习的课程并独立完成课程内容学习[6]。

⑶建设专业课程平台。以专业建设为着眼点, 推进课程建设、管理、展示的协调一致, 达到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共建、多种模式应用、资源动态积累, 职教集团成员学校无须重复建设课程资源, 只需通过简单设置即可将通用网络教学平台中网络课程的内容展示出来。

⑷建设顶岗实习动态管理平台。在顶岗实习期间分布在全国各地、各企业的学生数量多少不一, 顶岗实习学生管理费用增加、难度加大。该平台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信息、远程指导、短信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企业管理、实训信息、制度通知等模块, 可以实现信息统计、实训管理、多方评价、远程指导、考勤管理、教师考核、实训日记等功能。

⑸建设交通科技服务平台。该平台包括电子图书、专业文献信息、科技期刊、交通行业技能大赛资料、仿真实训库、多媒体课件库、交通行业生产案例库、交通类专业资料库等在内的数字资源, 向社会提供网上技术资料查询、技术咨询、交通行业职工培训、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等交通科技服务。

⑹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平台。该平台集资源自我积累、多方共享和统一管理为一体, 提供资源浏览、查询、下载、上传、评价和个人资源库等功能。

3.实施“四个重点专业建设计划”, 打造职教集团特色优势专业

⑴加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重点专业建设, 实施交通工程建设能力服务提升计划。按照陕西建设国家公路交通重要枢纽, 全面提升“关—天”经济区交通运输水平的目标, 强化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 大力推进“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大力开展教学改革, 整合课程资源,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建立一套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综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⑵加强汽车检测与维修重点专业建设, 实施汽车技术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以大众、福特、标致雪铁龙、丰田四个品牌汽车制造商合作项目为契机, 以汽车维修行业协会为纽带, 以交通教育指导委员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指导委员会为支撑, 努力开发“一主线、二辐射、三方式”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⑶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重点专业建设, 实施城轨运营服务能力提升计划。与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建专业建设委员会, 共同进行职业领域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动态,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形成了“校企双向介入,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⑷加强物流管理重点专业建设, 实施现代物流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围绕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 根据物流业人才的需求,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通过紧密联系行业, 构建一套“面向企业、立足岗位;基础优化、注重素质;强化应用、突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束语

新时期, 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7]而职教集团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体现了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中国特色, 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 作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者, 我们将边改革边实施, 边总结边推广, 积极探索搭建校企共赢共进的有效途径, 不断增强职教集团服务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实现“成员集聚化、资源集约化、效能集团化”。

参考文献

[1]郭苏华:《职教集团隐藏危机谁该出手相助?》, 《教育与职业》2007年第4期。

[2]张文初、谢永超:《融入CDIO理念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建设》,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2年第2期。

[3]鲍贤俊:《坚持集团化办学发展方向推进交通职教改革与创新的建设步伐》, http://www.doc88.com/p-137781729883.html。

[4]李吟龙、刘涛:《交通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有效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知识经济》2015年第11期。

[5]梁幸平:《关于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若干思考》,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9卷, 第5期。

[6]郝平、赵明威、刘向红、王兆奇:《国家示范院校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策略 第9篇

一、确立生态性的教育目标

首先,教师在制定教育教学目标时应当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其中,生态性的教育目标不仅有着更为显著的教学实践意义,也会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能够从小就帮助他们树立与养成正确的观念。幼儿园时期的教学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蒙阶段,这个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不是要让孩子们吸收或者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形成对于世界、社会以及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的正确认知,要让孩子们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世界。在这样的前提下,将生态性的教育目标融入到整体教学目标中就很有必要。生态化的教育目标会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合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认识身边的存在,是构建幼儿基本的世界观的教学引导过程。教师要让生态化的教育目标更充分地得到落实,要能够给予幼儿更多有效的引导启发,这样才能够让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更大程度得到发挥。

幼儿园时期教育的目标应是围绕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大纲来展开的教学。除了日常的各种活动课程外,幼师也应当多组织一些让幼儿认识大自然的课程教学,让他们了解到动植物生长关系,与土壤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让他们充分回归自然,让自然以无穷魅力展现出自身的神奇。幼儿园时期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幼儿科学教育,并在教育中植入自身情感。教育目标以启发幼儿对科学探究和学习欲望、培养幼儿情感、发展幼儿能力、教育幼儿适应环境之道为主,促进幼儿情感、知识、技能、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在明确幼儿园时期的教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其中,要体现出对于幼儿的有效引导,进而让生态文明教育在幼教时期的渗透更加深入。

二、构建生态化的教育环境

在实践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生态化的教育教学环境作为依托,这也是教师应当积极给学生创设的外部教学环境。幼儿园可以在园内装饰,教室装点上更多融入生态文明的元素,可以在园内张贴一些保护环境的宣传画,在教室内设置专门的环境保护区域,培养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多举办一些和环境教育相关的活动,比如,培养幼儿一日的良好行为习惯,或者是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等。生态化的教育环境不仅仅局限于周围环境的营造,也要在各种更富多样性的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切实感受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性,这会更好地发挥对于幼儿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树立幼儿环境保护意识,不是口头的环保教育宣传,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展开。幼师要首先以身作则,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幼儿,然后再来对于幼儿的日常行为提出要求,比如倡导垃圾归类,废纸不乱丢,洗手后关紧水龙头……,这样才能够让幼儿对于这些好的行为养成习惯。必要的师生互动和配合以及言传身教,都能使幼儿树立环境文明建设意识。只有幼师首先从自己做起,这样才能够在整个幼儿园内形成良好的风气和整体环境,而这样的环境自然会感染到孩子。此外,在环保行动宣传中应当倡导朴素、节俭,可以带领幼儿定期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户外活动,以幼儿带动社会全员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三、渗透生态化的教育理念

随着幼儿慢慢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这说明他们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意识。教师应当在这一点上进一步进行加强,要让幼儿的生态理念更加深入,并且将这些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幼儿园可以多举办一些和生态文明相关的游戏或者活动,这既能够考察幼儿的文明习惯,也能够进一步纠正幼儿仍然存在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方式。此外,那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通常会给幼儿留下很深的印象,会让他们深深感受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意识也会进一步在心里加深,这才是真正需要达到的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目标。

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生态环境意识的教育,而是在相对完备的教育环境设施之中,从多方面、多角度的生态教育领域,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对此,幼儿园可以在一些具体的课外活动中让幼儿的生态文明观念进一步加强,这种教育引导方式对于幼儿能够产生的影响会更加直接。比如,为了让幼儿明白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展开实际课堂教育时,可以以水流的低泣呜咽之声来表现对净水入小水道悲剧命运的夸张演示。出自于幼儿的善良天性,在面对水龙头哗哗不止时,就会去做关水龙头的动作。这种生态形象的引导方式会带给幼儿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教育模式才能够真正达到规范幼儿的行为,让生态文明观念在他们心里进一步加深的目标。

实践表明,幼教时期有很多可以渗透对于幼儿的生态环境教育的机会,幼师要善于组织与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要灵活自然地将相应的理念和思想传达给幼儿,让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以及和周围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性,让生态文明的基本观念从小就能够在幼儿内心根植。

参考文献

[1]李改.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及其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3(06)

[2]吕凤清.如何营造幼儿园优质生态环境[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02)

[3]陈水平.对幼儿园实施生态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1(10)

[4]凌响.以游戏为载体的幼儿生态文明教育策略探究[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年09期

幼儿礼仪教育“三策略” 第10篇

一、优化教育环境, 积极营造和谐文明的礼仪氛围

环境教育在培养文明礼仪方面起着润物无声的熏陶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教师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有计划、有系统地为幼儿营造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 多元化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的发展。

1. 创设和谐物质环境, 为幼儿提供学习文明礼仪的良好空间。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是幼儿文明礼仪学习的必要条件。我们先从幼儿园的宣传橱窗、楼梯、走廊等外在环境着手, 张贴了许多关于文明礼仪的宣传标语、常用问候语、名人名言、礼仪故事等。然后渗透到每个班级的环境和区角, 在生活区里你可以看到老师们精心布置的文明礼仪提示图片、文明行为标志, 自主规范了幼儿的生活行为。在游戏区里, 有许多的图片、操作材料都有机地渗透了文明礼仪的教育内容。总之, 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都静态地、无声地传达着文明礼仪教育的知识。

2. 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营造心理氛围。

“教导儿童以及培养其礼貌风度的方法中, 最简单易行且富有成效的方法是:将儿童应做出或避免做出的事情的榜样放到他们跟前。”当我看到有的幼儿洗手时把水龙头开得很大, 我就表扬龙头开得小的孩子, 立即所有的孩子都会自觉地把水龙头关小了;当孩子每天微笑着来到幼儿园与我打招呼时, 我都会微笑着与他们打招呼;当我发现有孩子助人为乐时, 我一定会进行及时的表扬, 让别的孩子都投去钦佩的目光, 让他们感受帮助别人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二、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育学认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与互动是课堂教学的规律, 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 教师可在智育中融入德育, 将礼仪教育渗透在主题教育及各学科的教学中, 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熏陶, 促使幼儿全面、平衡地发展。

1. 在主题活动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要“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 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 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 学会和睦相处”,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 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 学习遵守规则”。有的幼儿交往意识已初步形成, 但是由于胆怯, 缺乏主动性;有的幼儿自理能力在增强, 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在增强, 开始有了交往欲望, 但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为此, 笔者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与文明礼仪相关的教育内容, 《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找朋友》、《共伞》、《拉拉勾》等教育内容, 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也学到了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 如轮流、等待、谦让、协商等。

2. 在各科教学中融入文明礼仪教育。

《纲要》还指出:“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 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 还可按其他方式作不同的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融入到各科的教学活动中。

如, 在学习诗歌《哥哥》时, 笔者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第一次哥哥不理小弟弟, 第二次哥哥抱住了弟弟?”使幼儿用对比的方法, 分析哥哥的两种态度, 从而懂得说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 说话要有礼貌的道理。同样, 在美术活动、健康活动等活动中都可以渗入文明礼仪教育。如体育活动中, 有的幼儿在跑、跳的时候容易撞到别人, 这时, 教师就可以随机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通过开展幼儿文明礼仪的系列教育活动, 孩子们的行为举止有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家长反映说:“孩子变懂事了, 会说谢谢、对不起了。”有的家长说:“我的小孩有礼貌了, 还会自己招呼客人呢。”可见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不仅能使幼儿学到知识, 而且还可以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家园合作, 共同塑造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培养孩子讲礼貌必须从家长做起。我们通过家长会、苗苗小报、家长园地、宣传橱窗、短信信息等来宣传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让家长从思想上做孩子的榜样, 重视文明礼仪教育。幼儿园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要协调同步, 老师家长要统一要求、统一教育, 达成共识。

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策略 第11篇

一、警钟长鸣,提高安全意识

教师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来进行,要把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采取多种形式让幼儿主动参与,才能确保幼儿安全、健康地成长。

(一)创设安全的育人环境

教师一定要树立“与其事后处理,不如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创设安全的环境。(1)制定一系列安全防护制度,在宏观层面保证孩子安全。(2)齐全的安全设施保障,定期检查安全隐患。

(二)拓展渠道,传授安全常识

1.主题教育,环环相扣。教师在安全教育活动中要结合教材展示各种灾难图片,使孩子感受血的教训,从而引起“适度的恐惧”。

2.晨间“三个播报”——新闻播报、美食播报和天气播报,每天早晨分别进行,让幼儿在学习生活中掌握安全教育常识,自觉远离危险。

3.小故事,大道理,引导孩子分析解读,寻找原因,商讨策略。

(三)体验中增强自护能力

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实践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形象地解释为:听到了,随后就忘了;看到了,就记住了;亲手做了,就自然理解了。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活动体验中树立安全的保护意识,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增强自护能力。

1.夯实安全教育活动。如,设计角色游戏“不给陌生人开门”,设计综合性游戏“安全过马路”,开展“消防演习”“火灾自救”等活动,使幼儿在体验中对安全具有初步的认识,懂得学会自我保护。

2.日常生活中安全习惯的培养。如,取放书包、喝水时缸子排队有序挨个进行取放。同时,还要重视提高幼儿分析、判断的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事情的预见性。

3.户外体育活动时应集中教育,正面引导,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是安全的基础,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则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幼教工作者还可以组织专门的讨论活动,在讨论中让幼儿纷纷发表意见,从而学会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

二、提高幼儿自护自救能力

“千般照顾,不如自护”。要想让幼儿的自我安全得到保障,就要让幼儿有安全意识,学会观察自己身边的事,不断地在生活中发现这些危险的事,并采取措施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伤害,让危险远离自己。

教师要有所针对地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提高其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能力。安全教育契机蕴含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只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就能抓住这些机会,随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幼儿午睡后,教育幼儿正确有序地穿好衣服预防感冒;进餐时教育幼儿将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口腔,不玩耍打闹可避免异物进入气管等;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模仿打亲人电话、报警电话、急救电话等,使幼儿牢记父母的手机号码和110、119、120等特殊的电话号码,一旦发生危险或意外能够尽快拨打。

对于一些制度、纪律、运动规则等,教师要经常进行教育引导,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躲闪或发出求救信号,用学到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三、家校共育,防患于未然

孩子的生活是由幼儿园和家庭两个主要部分构成的,我们在强化幼儿园教育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因此,我们要和家长沟通,家园共育,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我们制订的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目标在幼儿园实施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家长在家中配合完成。除了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宣传讲座等形式向家长详细介绍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意义、目标、计划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上传安全微课程向家长和孩子展示生动的安全教育课,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教育目的。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忽视了对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孩子遇到危险怎么办”的预防性教育。家长过分地溺爱孩子,怕磕着,怕碰着,不让孩子跑,不让孩子爬,有时候我们担心的和我们所顾忌的往往会在无形中阻碍孩子的自我发现能力,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在危险中体验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孩子的生活经验,等到真的灾难来临的时候,孩子能够做到不害怕、不慌张,能够安全逃生,这样他们才能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总之,搞好幼儿园安全教育和幼儿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长期的、复杂的教育,通过开展安全教育的具体活动,让幼儿获得有关安全和促进健康的基本知识,懂得自我保护和自我防护,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护意识,从源头上真正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让幼儿在安全、和谐的蓝天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陈桂云.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2(23).

环保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策略研究 第12篇

所谓整合, 意思是综合、合并、一体化, 以完整地结合成一体为特征, 即把各个分散的部分结合成一个更完整、更和谐的整体, 各组成部分紧密合作, 在动态运行中, 通过综合使之完整与和谐。环保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整合, 意思是将环保教育有机地融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 使环保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 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同时实现环境教育目标。

所谓策略, 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 事先根据当前的不同情势而制定若干行动的方案, 并根据当前形势发展选择某一更适合的方案。环境保护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策略就是为达成幼儿园环保教育目标, 以幼儿园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策略等实际为切入点, 结合各领域教学的各个环节展开, 以调动师生环保素养进行的比较优化的学习方案。

二、环保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构建策略

进行环保教育, 课程构建的一个重要起点就要考虑取材和主题, 一方面要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取材, 一方面要根据题材的变化适当地调整主题。环保课程的构建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整体效果, 环保教育题材构建好了, 能够吸引孩子的兴趣, 孩子能够理解, 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1. 以基础课程为蓝本拓展整合

《武汉市新世纪主题探究课程》是我市幼儿园的主要基础课程, 本园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钻研, 发现每一册都有与环保相关的内容, 这也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蓝本。教师们充分挖掘了其中的环境教育内容, 归纳整理拓展延伸, 形成本园所需的知识体系。例如, 大班科学活动“垃圾山又回到妈妈身边”, 经过老师认真的解读与有效的设计, 活动以故事的形式将不同垃圾回收再加工成不同的有用物品的科学知识以拟人化的方式呈现在孩子面前, 以幼儿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关系密切的内容作为切入重点, 分析其中的环境问题, 并作适当的延伸补充, 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孩子们兴趣特别浓厚。

2. 以生活活动为来源生成整合

与孩子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内容很多, 最贴近的环境问题莫过于垃圾处理, 天天都要接触, 人人都要经历, 因此本园教师设计了很多版本的课程。如大班的科学活动“垃圾分类”, 中班的健康活动“环保小卫士”、科学活动“环保回收站”, 小班的故事教学“不乱扔垃圾”, 分别从不同角度对不同领域的课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 活动能充分考虑本年龄段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 让各年龄段的幼儿不同程度地懂得了要从小养成不乱扔垃圾、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

3. 以环保纪念日为契机衍生整合

全世界都非常关注环境问题, 因此有关环境的节日很多, 而且在不断增加。如2008年6月1日, 我国正式开始实施“限塑令”, 其目的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遏制“白色污染”。本园老师设计出的课程“塑料制品”“好玩的塑料袋”“环保购物袋”等, 让孩子们理解了“少一个塑料袋, 多一片绿色”的道理。在世界无烟日期间组织的“大烟斗爷爷”“禁烟标志”等活动也能让孩子自觉想到要让自己的父母少抽烟, 减少危害;在爱鸟周开展的“小鸟的故事”“给小鸟安个家”等活动, 让孩子在艺术熏陶中培养了爱鸟的情感;世界水日期间的“节水标志”“节约用水”, 世界无车日里“保护空气”“设计环保车”, 还有中国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动物日等等, 这些环保纪念日都衍生出好多环保活动或课程, 充实了幼儿园课程内容。

4. 以图文资料为素材创编整合

由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 相关的新闻报道、网络宣传、图书资料也丰富起来, 对这一点本园的教师反应非常敏锐, 能及时地吸纳为教育内容。如大班科学活动“藏在植物体内的水”源自一则新闻报道, 老师巧妙地设计此活动让孩子既懂得了科学知识也懂得了水的宝贵和珍惜水的重要性。中班语言活动“看看太阳”源自一本儿童读物上的一则小故事, 故事说的是被浓烟笼罩的动物王国里国王和小动物都想看看太阳而发生的一系列耐人寻味的事情, 老师巧妙地改编和创造, 让孩子懂得保护空气的重要, 环保教育更深入。

三、环保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

1. 在游戏情节和游戏材料中自然渗透环保因素

“任何知识都发源于动作”, 因此如何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让幼儿对环保教育产生兴趣, 需要在课程实施上采取有效的方法。将环保因素作为游戏材料, 可让原本不是环保教育的课程充满环保色彩, 释放教育功能。如小班艺术活动“可爱的小金鱼”中, 老师将一盘浑浊的水和一盆洁净的水作为材料, 让孩子们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讨论、动手操作等了解如何保护小动物, 知道净化环境的重要性, 在绘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贯穿了环保的情感色彩性。中班音乐活动“我爱蔬菜”, 目的是要让幼儿尝试听辨五音阶, 这对中班的孩子挑战性非常大, 老师特意设计了一个“抓虫子”的环保游戏环节, 让幼儿知道不同颜色的虫子代表不同音高, 这样让孩子对枯燥的音阶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看蔬菜——浇水——捉虫——运蔬菜的整个游戏过程中轻松地学习了新知识, 体验了爱护蔬菜的情感。大班艺术活动“秋的画报”, 孩子们用自己捡来的落叶和废旧报纸, 创造出艺术的美感, 既体验了成功的幸福感, 又获得了保护环境的愉悦感。

2. 在参与实践和角色体验中提高环保意识与能力

纵观当今幼儿教育, “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基本深入人心, 那么如何将环保教育整合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呢?本园教师认为有效的策略便是环保实践活动。利用环保教育环境及其他相关资源, 让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多个环节中亲身体验各种环保学习和探究过程, 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内化他们的环保能力, 丰富他们的情感, 可以有效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 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1) 参与环境管理

让幼儿参与布置墙饰和活动区, 用自己的巧手去美化班级环境;参与自然角和种植区的管理, 在实践中体会如何保护与人类有着依存关系的动植物;参与集体生活环境的维护, 如不制造垃圾, 讲究个人卫生, 参与班级、幼儿园及社区的清洁工作等等, 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生活环境的美是需要我们呵护的;参加环保制作大比拼活动, 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 既可美化家庭及班级环境, 从中也可懂得“垃圾不落地, 生活更美丽”的道理。

(2) 参与资料收集

利用幼儿已构建的环境经验, 组织幼儿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环境资料, 如上网、看电视、看报纸、看图书等, 从中了解一些环保内容, 学说一些环保广告词, 收集有关环保资料如图片、照片、文字、视频等等, 使幼儿在参与收集过程中学习。动员家长带着幼儿通过郊游、踏青等形式亲近大自然, 通过收集植物标本、给动物喂食等实践活动, 让幼儿能充分感受自然界的不同状态, 丰富幼儿的经验, 提升环保意识。

(3) 角色扮演体验

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 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 遵循社会的角色要求去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 在角色的扮演中, 鼓励幼儿把自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充分地表现出来, 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幼儿已知的经验而给予讨论、解释和引导, 从而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环保行为规范。

(4) 节能生活体验

生活细节中可以节能降耗的地方很多, 所以我们提倡教育幼儿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如顺手关水龙头、随手关灯、不用一次性餐具、拒食野生动物、不用野生动物制品、爱惜玩具、节约纸张等等, 让节约成为生活习惯。

(5) 参与环保调查

组织幼儿到社区调查采访, 调查人们的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处理的, 去垃圾中转站了解垃圾量及处理情况, 向环卫人员了解哪些是可回收垃圾, 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等等, 在调查、记录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环保的社会意义。本园在开展研究时设计了一些相关调查, 以便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 掌握好研究的进展, 调控研究内容。在研究前期和研究后期进行了家庭环保现状调查, 在三个研究阶段也设计了三个样表, 分别采用家长记录孩子一个环保故事片段并写出感想、幼儿以图画形式记录环保日记、家长和孩子一起记录每日家庭低碳生活要点的形式, 将活动层层深入, 促使家长和孩子在参与调查的活动中更多地关注生活细节, 促进环保实践。

3. 充分发挥潜在课程的教育价值, 实现环保教育目标

潜在课程是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教育政策, 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幼儿自我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容易受外界的影响, 所以注重隐性要素的优化非常重要。

(1) 在物质环境创设中融合环保教育

幼儿园墙饰对发展幼儿的认知、情感、审美、美术技能、想象力及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环境中教育、让环境发挥隐性教育功能便是一大举措。本园的园舍宣传展板、走道宣传吊饰、班级环保主题墙、班级垃圾分类箱、楼道上小心台阶标示、盥洗室节约用水图示都体现着一种浓浓的环保氛围, 让人走进幼儿园中, 在无声的环境中感觉到有种精神在感染自己,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一个环保人。

(2) 在人文环境营造中融合环保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该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 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因此我们在研究中, 除了注重物质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 也特别注意人文环境的潜在影响, 如本园对老师有“环保公约”, 老师的言行举止随时都是孩子效仿的榜样;本园“园训”中有环保内容“绿我钟幼、美我家园、爱我汉阳”, 操列口号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器械操配乐是《大家来环保》, 韵律操配乐是《我是环保小卫士》, 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烙下“环保”深深的印记, 通过无意识地感染、熏陶、认同等方式形成幼儿的个性品质。

(3) 在网络环境运行中融合环保教育

幼儿园的网站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 如刊登环保小知识、宝宝环保故事等。在每个班的公告栏都有环保倡议书, 班级网站记录着孩子的环保活动, 上传了许多孩子环保活动的照片。家长们随时可以关注到幼儿园的教育和孩子在园的情况, 及时在网上跟帖评论, 提出建议, 也有不少家长将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环保故事发帖与大家分享, 使得幼儿园和家庭的联系更紧密, 教育目标更一致。家长资源是幼儿园的一大财富, 家长的配合可以为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提供极大方便, 因此本园也倡导家长们营造良好的家庭环保氛围, 让教育产生合力, 让环保教育立体化, 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

通过一系列的工作, 本园的环境保护教育已经深入人心, 孩子每天耳濡目染的是环保墙饰、环保故事、环保歌曲, 说话、绘画、做操、游戏等与环保有关的教育, 整个幼儿园环保气息浓郁。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充斥的就是一个词“环保”, 本园教师、孩子、家长眼里的一个不言自明的关键词也是“环保”, 纸张正反打印、使用环保袋、拒食野生动物、拒穿皮草等低碳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的习惯。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 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 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 可以收获命运。”笔者希望通过对环保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策略的探索与运用, 能真正给孩子播种下环保行为、环保习惯、环保性格的种子, 让环保的理念融入到每个孩子的血液里, 体现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像喝水呼吸一样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环保教育,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 不要认为自己做得很微不足道, 再小的力量都是一种支持, 正所谓“不积硅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笔者期待环保成为人类文化的那一天, 人们可以在绿树清风中唱歌, 在鸟语花香中漫舞, 在蓝天白云下生活, 在阳光雨露中欢笑……

上一篇:情境活动下一篇:科技创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