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

2024-06-18

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精选12篇)

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外一科行心脏直视手术的334例先心病患儿进行分析, 其中心脏单纯畸形195例, 心脏复杂畸形139例;男154例, 女180例;年龄70d至14岁 (6.1岁±4.4岁)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2d~13d (3.3d±1.7d) 。

1.2 方法

患儿均根据实际病情需要拔除导管, 但对置管部位皮肤有感染征象或置管患儿出现不能解释的全身感染症状 (体温>38.5℃, 白细胞计数>15×109/L) 时, 均应及时拔管。拔管时需两人密切配合, 一人用碘伏消毒导管置入处皮肤, 以无菌纱布按压导管置入处稍靠前的近心端, 在无菌条件下拔除中心静脉导管;一人用无菌剪刀迅速剪取导管尖端2cm~3cm置于无菌标本采集管内, 送检验科行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及常规药敏试验。

1.3 判断标准

对导管尖端进行半定量培养 (RollPlate法) 时, 如果菌落计数≥15cfu/cm2, 可判断导管尖端存在病原菌定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334例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共培养出43株病原菌, 导管感染发生率为12.57%。静脉导管尖端分离出的前6种致病菌为:鲍曼不动杆菌9株 (20.93%) , 表皮葡萄球菌6株 (13.95%) , 大肠埃希菌5株 (11.63%) , 粪肠球菌 (D群) 3株 (6.98%) , 缓慢葡萄球菌3株 (6.98%) , 阴沟肠杆菌3株 (6.98%) 。患儿均按实际病情拔除导管, 其中3d内拔除219例, 占65.56% (219/334) , 导管感染率为7.7 6% (1 7/2 1 9) ;9 9例在4d~6d内拔除, 占2 9.64% (99/334) , 导管感染率为20.20% (20/99) ;7d~10d内拔除16例, 占4.79% (16/334) , 导管感染率为31.25% (5/16) 。导管感染率多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4.75, P<0.01) , 见表1。

3 讨论

3.1 认识小儿心外导管相关性感染风险因素, 加强导管护理

目前中心静脉置管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中已广泛应用, 常见的置管部位有颈内静脉置管和锁骨下静脉置管, 在经皮肤穿刺置入导管时, 破坏了皮肤的屏障作用, 导管插入血管后病原菌有可能经皮肤伤口侵入皮下组织及血管内, 从而引发导管感染[1], 故细菌进入的途径主要是穿刺破损处的皮肤[2]。首先在置管时要按照规范流程穿刺, 严格无菌操作, 从源头上降低导管感染的风险, 其次置管后穿刺处局部护理非常重要。先心病患儿由于其生理及疾病特点, 术后导管感染风险因素较成人有所不同, 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循环血流量减少, 活动后易疲乏、多汗, 敷料被汗液浸湿后极易脱落且易于细菌繁殖;小儿的特点好动、哭闹、不配合, 尤其是颈内静脉置管的患儿, 颈部置管后引起的局部不适感, 导致患儿会手抓导管;颈部置管的患儿, 由于颈部活动较频繁, 导致穿刺局部易渗血, 敷料易污染, 更换敷料的频次会增加;为患儿更换敷料时, 如果患儿及家长配合不好, 操作时间会延长, 那么穿刺局部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也就延长了。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先心病患儿中心静脉导管污染的风险, 也加大了护理的难度。

3.2 控制导管留置时间, 降低感染发生率

本文主要讨论小儿心脏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与其引起感染的关系, 从结果可见导管留置时间越长, 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一点与同类研究结果相似[3,4], 原因可能是置管时间越长, 在置管上的操作越多, 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越长, 污染的机会就会增多[5]。根据分析:留置时间3d时, 导管感染率为7.76%;留置时间4d~6d时, 导管感染率为29.64%;留置时间7d~10d时, 导管感染率为31.25%, 并且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4.75, P<0.01) , 所以我们要结合患儿的实际需要, 控制导管留置时间, 小儿心脏外科术后适当的置管时间应在3d之内, 这样可以显著减少导管感染的可能。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营养状况落后于同龄儿, 发育迟缓, 血管条件差, 静脉穿刺困难, 但护理人员不能把中心静脉导管仅仅作为静脉输液的通道来使用, 术后一旦患儿病情稳定不需要导管时, 就应及早拔除。

3.3 正确护理导管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环节

要规范中心静脉管理制度, 制定可行的培训计划, 强化护士维护意识及操作规范性, 护士必须通过相关理论及操作考试, 方可独立完成置管的维护操作。小儿心外术后留置导管已是常规, 小儿心外的每位护士都应熟练掌握导管维护方法。资料表明, 由有经验的训练有素的护士护理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均较低[6]。

3.4 密切观察病情, 重视患儿和家属沟通

由于患儿年龄小, 不能确切表达自己的不适感,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小儿的这个特点, 加强巡视病房, 密切观察患儿穿刺局部的皮肤情况及患儿反应,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其次,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除了细心观察、正确耐心护理外, 还要做好与家属和患儿的沟通, 取得患儿和家属的配合与理解, 才能有效地预防小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

参考文献

[1]Warren DK.The effect of an education program on the incidence of central venous cathter-associated bloodst rean infection in a medical ICU[J].Chest, 2004, 126 (5) :1612-1618.

[2]朱耘, 丁璐, 李辉, 等.心脏手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07, 22 (8) :1789-1791.

[3]张明, 钱俊英, 解建, 等.521例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4) :674-675.

[4]赵荣, 胡雪慧, 崔勤, 等.留置时间对体外循环术后中心静脉管道感染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73:498-499.

[5]李建媛.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与留置时间的关系及护理对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 28 (13) :1149.

[6]Deshpande KS, Harem C, Ulrich HL, et al.The incidence of in fectious complications of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at the subclavian, intemal jugular, and femoral sites in al intensive care unit population[J].Crit Care Med, 2005, 33 (1) :13220.

导管相关性泌尿道感染的预防措施 第2篇

一、插管前准备与插管时的预防措施

1、留置导尿前要进行评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插管前要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有无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等,否则不得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口径、类型,通常成年男性选16F,女性选14F。

2、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戴手套的程序;一般采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男性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注意洗净包皮及冠状沟;女性光清洗外因,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然后清洗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3、插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避免尿道粘膜损伤;对留置导尿患者,应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二、插管后的预防措施

1、保持尿液引流系统通常和完整,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如要留取尿标本,可从集尿袋采集,但此标本不得用于普通细菌和真菌学检查;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呗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疑似导尿管阻塞应更换导管,不得冲洗。

2、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患者清洁以后还需消毒,患者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3篇

【关键词】外周静脉导管 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492-01

外周静脉导管是临床治疗的必要通道,PICC置管术自9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以其操作简捷、使用安全、维护简单、便于长期留置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静脉导管感染相关性感染为主,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若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本文立足于近年来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概念:PICC是血管内导管的一种,是指经外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首选贵要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达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置管术。PICC-RI是指PICC导管留置患者发生的与导管相关原全身或局部感染的统称。

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已经整体成熟,关于其诊断、相关护理及治疗都有相当多的临床研究,总体而言分为三方面因素:导管因素、操作及护理因素、宿主因素及病原菌因素。导管因素可分为置管部位、导管材料、导管直径、导管腔数及外接导管连接装置、留置管时间等,操作及护理因素可分为:操作技术(熟练度及无菌原则等)、敷料因素及输注液体等;宿主因素主要涉及宿主免疫抵抗能力,与年龄、基础疾病等密切相关.

2、外周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2.1、导管因素

2.1.1置管部位:PICC 常规穿刺点位于肘窝下2横指处,黄石群等[1]发现穿刺点位于肘窝上4横指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穿刺点。选择不同的肘部静脉,静脉炎的发生率也不一样,穿刺时应选择合适的静脉,首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次之,最后选择头静脉。因贵要静脉粗、直、静脉瓣少,且在置管体位下是最直、最短的途径,而头静脉内静脉瓣较多,管腔由粗变细且高低起伏,置管过程中易损伤血管内膜或静脉瓣,同时可降低置管不到位的发生率。此外,导管末端未到达深静脉所致的药物化学刺激,也是发生感染的因素之一。

2.1.2导管材料:PICC 导管在插入静脉24~48 h后,便有纤维蛋白沉积于导管表面,并逐渐增多,细菌可以在其中繁殖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和抗菌药物的杀伤。材质优良的导管表面光滑,可以防止纤维附着,减少细菌粘附、生长的机会。理想的PICC导管材料是无血栓形成的、柔韧、光滑、能抵抗细菌和真菌、纤维蛋白黏附。导管材质按血栓形成下降的次序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氨基甲酸乙酯、硅胶。[2]

2.1.3导管直径:研究发现 :不同导管型号患者 PICC 静脉炎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型号大的导管占据血管腔的位置多,导管和血管腔的间隙相对狭窄,血流速度减缓;管径大,对血管的机械性刺激相应增加,配备的穿刺针和插管鞘相对较粗,要求穿刺点大;同时管径粗,送管过程中,粗导管对血管内膜的损伤程度要高于细导管,易引发机械性静脉炎[3]。

2.1.4导管固定:置管后导管的固定很重要.有报道提示将导管拉至与手臂垂直位置后增加导管进出的阻力,同时减少了手臂屈伸肌肉牵拉的影响.降低了导管脱管及进管的可能性[4]。用IV3000以穿刺口为中心无张力粘贴,体外导管呈s、P或u型状弯曲,透明敷贴固定导管全部及连接器一半。导管固定稳妥后。指导患者正常活动,穿刺成功l周内放松术肢,避免肢体剧烈活动及肘关节、肩关节过度甩臂运动,减少肌肉运动对血管壁的挤压,同时减少局部血管受导管的摩擦,避免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2.1.5导管通畅:导管堵塞主要与输注静脉高营养、血液制品等致血管血栓形成、患者自身粘稠度高、封管不正确、冲管不及时或不彻底、剧烈咳嗽或用力大便后上腔静脉压力增高后导管反血等有关,输注高粘度大分子药物时,q4h冲管一次,封管应采用正压脉冲式,用福来喜10ml预充式导管冲管或用20ml浓度为50u/ml的肝素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减少堵管的机率。避免剧烈咳嗽或用力大便后上腔静脉压力过高等因素,若见管腔内反血,及时冲管,若管腔内积血时间过长,应先回抽确定无血栓后再予冲管。

2.1.6导管腔数及外接導管连接装置:花天放[5]报道,输液系统内的污染直接来自于插管连接处及输液三通处的污染,在输液系统内如增加1个装置,污染发生率为0.4%,增加2个装置,污染发生率可达1.5%。因此,选用单腔导管、减少不必要的间接装置能有效减少PICC感染的发生。

2.1.7留置管时间: 留置时间越长 ,感染发生几率越高。INS 推荐可放置一年。研究报道[6] ,在有适当护理措施保护下,PICC留置时间可达249d 。

2.2、操作及护理因素

2.2.1操作人员因素:护士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发生率成负相关,操作越不熟练,操作时间过长等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越大,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和导管感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反复穿刺对皮下组织以及血管内皮造成损伤 ,局部组织修复时间延长 ,利于细菌入侵。文献[7]报道 ,2次或2次以上置管成功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高于1次置管成功者 。因此培养PICC置管专科护士,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开设PICC护理门诊具有重要意义。在没把握盲穿的情况下行B超下插管插,管速度应均匀,不宜过快。如遇到阻力稍往后退,再缓慢前进,不可强行推进。另外操作者是否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操作,是否严格遵守手卫生及穿刺部位消毒有重要影响。

2.2.2敷料因素:敷料的选择及更换是 PICC 局部护理的关键。导管部位的敷料覆盖被用于限制皮肤部位的微生物生长及菌落增殖。美国 CDC 推荐使用碘酊、碘伏、70%酒精[8],消毒范围10 cm *10 cm,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使皮肤消毒更彻底,消毒剂自然待干[9],穿刺时要避开局部感染灶。采用3M透明贴膜,,内置1.5cm×2.0cm小纱布,置管后穿刺点局部按压30 min,局部加压包扎24 h,每两天更换一次贴膜及肝素帽,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斑、触痛、硬结或脓肿等情况,敷贴有无松动、潮湿、脱落,穿刺口有无渗血、渗液等,及时更换。

2.2.3输注液体:输注不同液体可对PICC感染产生影响,输注营养液比输注其他液体更容易出现发生感染,由于静脉高营养液可作为良好的细菌培养基,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栓形成,同时治疗通常需要較长的时间周期,若上述药液受到细菌污染 ,经过 PICC 导管输入体内,由于导管的机械阻隔,宿主的免疫系统难以清除导管内的细菌,细菌就会停留于导管内繁殖,进而引起导管相关感染[10]。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治疗患者大多近24 h连续滴注,滴注前后生理盐水冲洗不彻底,一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黏附在导管壁上,再次为定植菌的生长繁殖创造良好条件。TPN治疗的时间越长,管壁上黏附的物质越多,发生感染的危险性越大。研究[11]显示 ,预防性使用肝素 ,可显著减少 PICC 的导管血栓 ,减少细菌定植 ,进而降低了 CRBSI 的发生几率。

2.3、宿主因素: 文献报道 PICC 的感染与患者的免疫功能呈负相关[12]。薛巧云、郝立新等[13]在PICC使用导管发生输液反应及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中发现:高龄患者(>80岁)、体质弱、免疫力低下、抗感染能力差且住院时间长者较易发生感染。糖尿病 、肝病患者由于免疫力降低,容易引起导管相关感染。 如果出现肝功能障碍,则会导致白蛋白降低,组织修复慢、组织液外渗,进而导致体表寄生细菌沿水肿的组织间隙或是穿刺孔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局部甚至是全身性的感染。如穿刺孔临近存在皮肤的破溃、化脓感染,细菌可能沿皮肤迁徙进入导管间隙,或是过敏体质的患者对导管材料或是敷料过敏后出现皮肤感染。还有文献[14]报道宿主体内其他部位的感染如尿路、盆腔感染,微生物由上述原发感染部位入血,经血循环流至导管位置,与导管接触后,在导管上粘附定植,形成感染。即使在上述部位的感染治疗好转后,细菌也可能在导管内生存。

3、小结

随着外周静脉置管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PICC置管感染的发生日益增加,对于临床医疗护理人员而言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导管的改进、操作熟练程度及严格的无菌操作有利于控制感染的发生率,但是潜在的危险因素如导管腔及附加装置增加、输注营养液、宿主抵抗力低下或者致病菌毒力增加却使得感染发生率居高不下,尤其在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导致机会致病菌比例增高和细菌耐药性迅速增强,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们应重视这些问题,尽力去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才能有效降低PICC置管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黄石群,胡敏芝,梁艳芳.PICC穿刺部位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右江医学,2007,35(4):401‐402.

[2]谢娟.PICC留置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09,1(学术版)90‐91 .

[3] 尹红梅,边志衡,夏梅.血管与导管选择对PICC置管引发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生物学进展,2007,7(8):1220‐1221.

[4]宋宇,王欣然,韩斌如,等.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防护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66—7.

[5]花天放,中心静脉导管性败血症[J].上海医学,1989,12;55-56

[6]张义慧,王艳萍,黄莉.老年患者PICC置管时间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8,14(2):303‐305 .

[7]孔焱,李椰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护理[J].国际护理杂志,2013.4(4),902-903

[8] Diana Tilton.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 Infections in the Critical Care U nit [J] .Crit Care Nurs ,2006,29(2) :117‐122.

[9] 耿辉,王兵,南虹.恶性肿瘤患者留置PICC穿刺点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705‐1706.

[10]钟华 .中心静脉插管引 起感染的 主要因素及控制措[J].护理研究,2007,15(6):317.

[1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治疗指南(2007) [J].中华实用外科杂志,2008,28(6):413‐414.

[12]宋昀,王丽.引起PICC导管感染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当 代护士,2011,8(1):147‐149.

[13]薛巧香,郝立新.2例PICC导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理研究,2003,17(1):41.

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于我院进行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42 例, 透析龄均超过3 个月, 均采用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法, 透析每周2 ~ 3 次, 并予左卡尼汀、蔗糖铁、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2 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 例。观察组男11 例, 女10 例, 年龄35 ~ 78 岁, 平均 ( 53. 6 ± 10. 2) 岁; 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8 例, 急性肾衰患者3 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5 例, 重症胰腺炎4 例, 多囊肾1 例。对照组男12 例, 女9 例, 年龄33 ~ 75 岁, 平均 ( 51. 9 ± 8. 1) 岁; 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6 例, 急性肾衰患者2 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 重症胰腺炎5 例, 多囊肾1 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疾病、透析时间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 P >0. 05) 。

1. 2 插管方法

局部麻醉成功后常规消毒, 采用Seldinger技术经颈内静脉置入ARROW双腔中心静脉导管 ( 沈阳东鼎集团提供) , 导管前端置于右心房或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汇处。皮下导管部分长约10 cm, 于距皮肤出口约3 cm处用涤纶环固定, 无菌纱布覆盖导管出口处, 观察15 min无局部出血即可上机治疗。

1. 3 封管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血透结束时封管, 封管前留置导管的动、静脉端用0. 9%氯化钠溶液10 ml将管腔内余下的血液推净。对照组用浓肝素溶液3 ml ( 1 ml生理盐水含4 mg肝素) 封管; 观察组采用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 抗生素用庆大霉素10 mg·ml- 1, 肝素用量及浓度同对照组。每次封管结束时使用新的无菌导管帽。注意检查导管插入处有无脱线、固定是否牢固、局部组织有无红肿热痛等情况, 一旦发现及时予碘伏消毒, 覆盖一层碘伏纱布后无菌纱布覆盖固定包扎。下次血液透析时打开导管, 消毒留置导管及周围皮肤, 抽出封管液及部分残余血液, 确认导管通畅即开始透析。

1. 4 观察指标

两组均于6、12、24 个月时观察血透留置导管相关感染 ( hemodialysis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HCRI) 、血栓的发生率以及导管使用时间。

HCRI的诊断标准[2]: ( 1) 出口及隧道感染: 沿皮下隧道路径及导管出口处<2 cm的范围内有红斑、硬结和 ( 或) 压痛, 可伴有血性感染。 ( 2)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 eatheter-related bacteremia, CRB) : 置管患者出现或无发冷、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排除其他感染源, 而导管血和外周血培养细菌培养呈阳性。 ( 3) 导管内微生物定植: 导管顶部、皮下导管部分或导管腔的定量或半定量培养有微生物生长。HCRI发生率= ( 某个时间段发生HCRI的次数/该时间段总透析次数) ×100% 。血栓发生率= ( 某个时间段发生血栓的次数/该时间段总透析次数) × 100%。导管使用时间是指开始使用导管至发生HCRI或因导管功能不良或导管意外脱落或到研究终点的时间。

1. 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 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用 ± 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不同时间段HCRI及血栓发生情况

在~6 个月、~12 个月两个时间段, 两组HCRI及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 24 个月观察组HCR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5) , 但两组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05) 。见表1。

%

注: 括号内表示某个时间段发生HCRI的次数/该时间段总透析次数

2. 2 两组患者平均导管使用时间情况

对照组导管使用时间为30 ~587 d, 平均 ( 221. 1 ±67. 4) d, 观察组为30 ~ 667 d, 平均 ( 277. 4 ± 79. 5) d,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t =2. 484, P =0. 01) 。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4 个月的治疗过程中, 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除1 例患者出现耳鸣外, 其余患者均未见耳鸣、听力下降等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HCRI是血透患者长期留置导管产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主要包括导管皮肤出口感染、隧道感染及CRB, 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报道, 血透患者发生菌血症多由于血管通路感染引起。HCRI的发生与导管腔内生物被膜的形成、微生物定植密切相关[3]。如出现CRB, 应即刻作血培养, 并予静脉滴注广谱类抗生素治疗, 血培养结果出来后再针对性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治疗时间≥2 周[4]。对抗生素敏感的患者在治疗1 周后可再行细菌培养, 观察效果; 同时作相关检查以排除肺炎、心内膜炎等继发性感染; 对反复感染者, 则宜拔管[5]。但患者拔管后失去了血管通路, 生命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因此, 寻找预防和治疗HCRI的有效方法, 对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其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许多研究证明, 先用0. 9% 氯化钠溶液冲管后再行肝素封管可有效减少管腔内残血, 从而降低血栓和HCRI发生率。尽管使用肝素氯化钠溶液封管, 但肝素溶液与血液间存在平衡渗透作用, 使得管腔内残血很难完全清除干净, 这为HCRI发生提供了条件, 也是肝素溶液封管预防HCRI的不足之处。有研究指出, 以敏感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后导管内游离抗生素含量会出现减少, 但仍有部分抗生素黏附于导管腔内壁, 使管腔内有效的抗生素浓度可维持72 h[6]。本研究结果显示, 用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的血透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发生HCRI的例次均低于单纯采用肝素封管者, 尽管~ 6 个月、~ 12 个月两个时间段HCRI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但在~24 个月时间段明显优于单纯肝素封管的患者, 这个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随着导管使用时间的延长, 操作导管的次数增多, 使导管暴露于空气的时间也越长, 被细菌感染的机会也增加, 由于单纯肝素封管无杀菌作用, 因此一旦感染后即使给予静脉全身抗生素治疗可暂时控制感染, 但到达导管内的有效药物浓度降低, 造成导管局部杀菌效果较差, 仍存在感染的风险。因此, 护理人员在对导管进行操作时, 应对导管和局部皮肤进行消毒处理, 非必要情况下不要打开导管, 以减少HCRI的发生。

据报道, 留置导管超过12 个月的血透患者因发生HCRI而拔管的占50%[7]。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导管的使用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表明由于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降低了HCRI的发生率, 延长了拔管的时间, 这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 改善其生存质量。虽然观察组有1 例发生耳鸣不适, 但程度较轻, 对症处理后好转。提示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只要把握好药物的剂量,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该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总之, 在严格遵循消毒及无菌操作原则情况下, 抗生素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透患者HCRI的发生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肝素封管法, 是行之有效、实用且安全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华青.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的血液透析治疗体会[J].实用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2) :178.

[2]崔文鹏, 杜冰, 周文华, 等.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纯肝素封管可行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血液净化, 2011, 10 (2) :67-70.

[3]吴坚.不同敷料对血透患者临时股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观察和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 2011, 13 (4) :432-433.

[4]丁小强, 钱家麒.血液净化疗法[M]∥王吉耀.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664-677.

[5]梁军, 范宝英.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 2011, 17 (1) :54-55.

[6]LUIS C, CARLA S A, CLAUDIA D, et al.Effects of starting hemodialysis with an arteriovenous fistula 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compared with peritoneal dialysis: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 Nephrol, 2012, 13 (7) :88-92.

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5篇

一、目的预防和控制导管血流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二、适用范围

临床科室、麻醉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三、依据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涵(2019)

480号

四、内容

(一)直管前

严格执行留置血管内导管的适应症,只有在必须时才能使用,并尽早拔除。

(二)置管时

1、置管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必要时穿无菌手术衣。

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巾,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要求。

3、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和手消毒。

4、选择合适的置管穿刺点,成人应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5、严格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共2次,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待干后(>2分钟)或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再置管操作。

6、患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宜进行置管操作。

(三)置管后

1、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血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2、定期更换置管穿刺点覆盖的敷料。更换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1-

-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3-

7天,如果纱布或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无菌手套。

4、保持导管连接端口的清洁,注射药物前,应用75%酒精或0.5%进行消毒,如有血迹等污染时,应当立即更换。

5、做好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沐浴或擦身时,注意保护导管。

6、怀疑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患者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同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药敏试验,积极控制感染。

7、有完整的操作与观察处置记录。

8、每天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不需要时应及时拔除导管。

9、紧急状态下的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48小时内尽快更换导管。

10、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分析与反馈。

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6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372-01

现代医学中,中心静脉导管的用途变得日益广泛,由于其在血管中停留的时间较长[1],将会直接导致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如果患者发生CRBSI,会使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危害十分严重。如果患者发生CRBSI,将导致病情加重,住院时间延长。持续质量改进强调要关注质量的整个过程,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提出更高的标准,使医疗的质量始终在一个良性轨道上运作。它的目的就是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和质量[2]。为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我们做出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36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50~80岁,平均(65.7±11.2)岁;该组患者留置导管的时间为4~93天,平均(73.2±2.7)天。另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37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51~82岁,平均(68.6±9.7)岁,该组患者留置导管的时间为7~89天,平均(71.9±4.3)天。对照组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观察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导管留置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

①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团队。任命置管医生以及手术室的护士长为主要责任人,护士、病房责任人为成员。团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共同设计、制定、实施护理方案。定时的对团队成员进行教育培训,尤其是护士以及家属,使他们明白持续质量改进的标准和基本操作规则。②执行的细节标准。病房护士应该严格控制环境质量,改进消毒隔离的措施,保持病房的通风,随时清洁病房,然后根据医师的指导,规范置管后的护理程序。③数据收集。护士应每日填写检测日志表,每月将检测指标进行小结,不断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定期公布反馈,不断修正护理计划。④组合干预措施。施行手卫生,从而对手卫生的依从性得以提高;对患者的伤患处进行治疗时必须用酒精消毒15秒以上; 穿刺操作时改用扩大的无菌巾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患者同时具备以下任何两点就可以认定为发生CRBSI:①有明确的临床感染表现,例如发热、寒战等,但没有其他的明确病症;②从导管的片段和外周血液的标本中分离到同一种病原微生物;③中心静脉导管血液标本中分了的细菌大于外周静脉血液标本细菌量的5倍;④中心静脉导管得到的血标本定性培养呈阳性的时间比外周静脉血标本早2小时以上。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CRBSI发生情况,并进行记录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CRBSI的患者有1例,占2.70%,对照组发生CRBSI的患者有6例,占16.67%;观察组患者的CRBSI发生率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CRBSI发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

3 讨论

3.1 组合干预举措效果分析

影响患者发生CRBSI风险的主要因素就是护士对置管患者的护理水平。由于中心静脉导管在人体内置留的时间较长,导管使用的频率较高,直接导致了导管接头的污染[3]。在治疗时先用酒精进行消毒,可降低发生CRBSI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使用纱布及输液胶帶将穿刺点进行覆盖,不仅透气效果好,经济实惠,而且细菌的定植率大大减低。在本研究中,我们施行手卫生,对患处进行消毒以及使用无菌巾,这些措施大大减低了患者感染的几率。

3.2 持续质量改进的有效性分析

由于持续质量改进侧重于“过程”,主要强调的是组织以及体系的管理方法。因此,持续质量改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另外根据研究显示,置管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了患者是否感染,无经验的人员进行置管操作可能会使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提高6倍左右[4]。因此,对置管操作者的培训有利于降低患者的CRBSI的发生率。进行教育培训、严格执行细节标准、收集数据并分析讨论以及组合干预措施是降低CRBSI发生率的有效措施,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对中心静脉导管加强管理是预防CRBSI发生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从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组合干预举措配合持续质量改进可以大幅度的降低CRBSI发生率,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任军红,李六亿,贾会学.持续质量改进对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控制效果[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3(12):67-69.

[2]林娟,钟既宁,陈丽.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持续质量改进的成效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9(12):23-25.

[3]王小芳.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 2012,16(2):43-46.

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7篇

1 临床资料

我中心留置长期涤纶套导管病人10例, 其中男3例, 女7例;年龄44岁~78岁;原发性糖尿病肾病5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10例病人均选择颈内静脉为插管部位, 选用双腔带带涤纶套 (cuff) 导管, 10例留置导管时间2个月~13个月, 血液透析503次, 有2例发生导管感染, 透析开始后1 h出现寒战继而高热, 每天应用抗生素头孢曲松2.0 g, 静脉输注2周, 透析结束后抗生素加肝素封管, 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 未发生导管出口感染及隧道感染。

2 导管感染的原因

导管的感染是源自导管内或导管外细菌的侵入, 主要通过4种途径感染:①细菌在出口处积聚后沿皮肤及皮下隧道至导管顶端进入血液;②经污染的导管侵入管腔;③通过医务人员的手进入端口;④经注射器污染管腔。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与导管留置时间密切相关, 导管留置6周以上时, 导管细菌感染可达70%以上[3]。

3 感染的临床表现

导管相关感染包括:导管出口处感染、隧道感染和导管内感染。出口处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炎性渗出、疼痛, 全身症状不明显, 加强局部消毒, 口服抗生素, 就可控制感染, 一般不需拔管。导管内感染在透析间期无临床症状, 透析开始后1 h病人出现寒战、高热, 体温可高达40 ℃, 白细胞明显升高。

4 护理

保持透析室清洁、干净, 每日进行空气消毒, 限制陪侍人进入。置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皮肤消毒范围应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大于10 cm, 采用带涤纶套的硅管。透析时常规消毒双腔导管的接口, 动静脉端分别用5 mL注射器抽出封管的肝素后弃去。每隔1 d或2 d用一次性换药包彻底消毒留置导管周围的皮肤, 选用透气性好的敷料以免形成有利于细菌生长的培养基。为病人换药、封管时, 头偏向对侧, 尽量避免朝着导管口谈话, 嘱病人戴口罩, 防止鼻及口腔微生物侵入导管[4,5]。每次透析时注意观察穿刺口情况, 发现红肿用碘伏棉球消毒局部, 对渗出、分泌物尽早送培养。每次透析结束时, 彻底清除接口周围的血渍, 肝素帽每次更换一次性使用, 用无菌敷料包裹导管的外露部分并固定好, 透析前消毒外露部分的表面, 避免用导管输液以减少感染机会。嘱病人在透析间期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 注意保暖,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发生。一旦病人出现发冷、寒战等全身症状时, 应静脉应用抗生素, 疗程不少于2周。我中心采用导管直接输入抗生素法, 每天用抗生素头孢曲松2.0 g, 动脉端和静脉端各输入半量抗生素, 疗效优于静脉直接给药, 透析结束时抗生素加肝素封管, 一般不需拔管。

5 小结

长期涤纶套导管置入后, 常见的导管相关感染需护士认真观察及处理。预防导管感染应重视基础护理, 由于透析病人机体抵抗力较弱, 易被感染, 因此对导管的护理更加重要,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彻底消毒, 选择高年资护师完成此项操作可较好地控制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血液透析,导管,感染

参考文献

[1]苏白海, 付平.充分认识和面对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所面临的挑战[J].中国血液净化, 2009, 8 (7) :353-355.

[2]叶朝阳, 林日勇.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中国血液净化, 2009, 8 (7) :356-358.

[3]倪华芳, 周琳, 周娟, 等.不同敷料对长期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病人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 2008, 7 (6) :344.

[4]夏京华.双腔带cuff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2Suppl.) :113.

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4月-2013年5月采取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8例, 其中男27例, 女21例, 年龄38~81岁, 平均 (67.24±7.58) 岁, 病程7.6~117个月, 平均为 (39.2±22.7) 个月。原发疾病包括先天性多囊肾5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27例, 高血压肾病8例, 狼疮肾炎4例, 糖尿病肾病4例。置管部位:颈内静脉45例, 锁骨下静脉3例。留置时间3~81个月。

1.2 置管方法

置管术在透析前1 d或当天进行, 需在局麻条件下进行, 经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置管者, 均采用Seldinger技术及撕脱型扩张导管置管法。用碘伏消毒置管部位皮肤3遍, 永久性导管的涤纶套埋藏在皮肤出口3 cm左右处, 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导管出口处使用医用胶带覆盖固定, 导管腔内用肝素盐水封管备用。

1.3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感染途径

1.3.1 血源感染

在明确诊断有菌血症及确诊或者疑似患有脓毒血症的患者中留置导管, 是诱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而对于明确存在肺部和尿路感染的患者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并根据实验结果科学合理地采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及早控制原发病, 气管切开部位和皮肤伤口、应按时换药, 保持清洁, 从而降低感染风险[2,3,4]。

1.3.2 皮肤来源

皮肤插管部位是短期留置导管中细菌感染的最重要来源[5]。皮肤表面的细菌通过穿刺口或经皮下移行至导管尖端引起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故此, 保持皮肤穿刺部位的清洁是防止感染的关键措施。当前临床上常用碘氯已定溶液消毒导管周围皮肤, 效果显著, 能够避免细菌经皮下通道逆行入血。

1.3.3 接头污染

导管接头通常会被认为是导管内面污染的起始部位。故此, 临床需保持导管接头和肝素帽间的紧密衔接, 每天需及时更换输液装置, 而每周需更换肝素帽。

1.3.4 输液感染

由于输入被污染的液体, 患者在完全胃肠外营养输注中, 高浓度的氨基酸、脂肪乳剂、糖类和维生素是细菌繁殖的最佳环境, 从而大幅度增加细菌感染的风险[6]。因此, 在液体的配置和输液操作的前后均应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营养液的配置应按无菌操作规程在空气净化台上完成, 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 使用1.2 m孔径的终端过滤器, 能有效阻拦细菌和真菌, 且不影响输液。

1.4 导管相关感染的防护

1.4.1 强化患者的健康宣教

置管前嘱咐患者洗净颈部皮肤, 减短头发充分暴露颈部。完成插管后,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严禁洗澡, 防止弄湿伤口敷料, 造成继发感染[7]。若发生敷料弄湿、脱落, 伤口渗血等现象, 则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更换。指导患者仔细穿脱衣服, 以避免牵拉导管, 避免导管脱落。切忌用手搔抓伤口,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 导管脱出、伤口渗血、脓性分泌物等紧急处置措施, 并及时来医院进行处理。

1.4.2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无菌操作

(1) 前后进行透析的患者之间务必需清场, 使用紫外线灯消毒半小时以上, 开窗通风半小时。 (2) 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一用一更换。 (3) 保持透析室的清洁, 采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 2次/d, 2 h/次。每天早晚用次氯酸消毒擦拭地面各1次, 人员进入透析室必须着工作服, 戴口罩, 戴工作帽, 换鞋。 (4) 定期检测透析室医务人员手的细菌培养, 应保持细菌数少于20 CFU/m3;定期检测透析室空气细菌培养, 保持细菌数少于200 CFU/m3。 (5) 临床研究表明, 医务人员勤洗手能够显著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8]。故此, 规定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后必须洗手, 在不同患者之间进行操作时则还需要更换手套, 并洗手。 (6) 患者在置管时, 正常的皮肤黏膜屏障遭到破坏, 若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且消毒措施不完善, 极易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故此, 在行置管术时, 应尽量安排在严格消毒的手术室, 操作人员务必严格按照无菌流程, 洗手、戴帽子和口罩, 穿手术服, 戴无菌手套, 用碘伏仔细消毒手术野皮肤3遍, 并铺上无菌巾单, 置管成功后, 仔细消毒伤口周围残留的血液和渗出液。

1.4.3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在每次透析过程中, 要认真观察患者插管情况及变化, 分辩出是出口感染、隧道感染或血管内导管感染, 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血、渗液, 沿隧道轻轻挤压, 有无脓液流出和触痛, 治疗中是否有怕冷现象, 涤纶套是否脱出等。

1.5 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

1.5.1 导管出口感染的护理对策

导管出口部位采用碘伏棉球进行消毒, 范围要广, 覆盖整个敷贴的位置。若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时, 则需用棉球轻轻按压伤口皮肤, 待脓液完全清除后, 用百多邦软膏涂抹伤口及其周围的皮肤, 最后用无菌敷贴覆盖[9]。若伤口感染面积广, 且出现全身症状时, 应及时给予患者适宜的抗生素静滴, 以避免感染扩散。

1.5.2 血液感染的护理对策

发生导管感染后, 患者通常表现为寒战高热, 且经过外周血抽血行细菌培养阳性。对于此类患者需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寒战者给予保温措施如增加衣物、调节室内温度等, 高热患者则给予冰帽、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温措施。同时给予向上级主管医生进行汇报并行进一步抗感染治疗。

2 结果

48例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出现5例导管出口感染, 临床表现为出口皮肤红、肿、热、痛, 伴有脓性渗出。1例发生导管感染, 临床表现为菌血症和全身中毒症状, 外周血培养为阳性。感染发生率为12.5%, 护理效果显著。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血管介入性导管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血液透析的关键是建立血管通路, 其通常可以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血管通路两类。临时性静脉导管法操作简便, 安全可靠, 循环血量丰富, 患者痛苦少被认为是当前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方案。但由于其保留时间短暂, 不良反应较多, 因而针对长期规律性血透患者则需附带有涤纶套的永久留置导管。但与之相应的各类不良反应也随之而来。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通常表现为寒战和高热, 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外周血像升高, 导管尖端及血培养阳性[10,11]。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延长住院时间, 而且给医护人员增添额外的工作量, 故此针对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在患者进行透析前应针对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进行心理干预, 给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透析过程,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此外, 还应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透析室和病房的干净、整洁, 每天及时通风、消毒, 控制家属的探视次数, 按时更换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 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要做好消毒和隔离措施, 以免发生医源性感染[12,13]。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时, 则应及时采取对症措施, 如清除伤口附近渗出的脓液, 百多邦软膏涂抹伤口, 寒战者增添衣物保温, 高热者用酒精擦拭物理降温等。及时向上级主管医生报告, 行进一步抗感染治疗。

综上所述, 只有通过严格的隔离和无菌操作, 细致的护理, 才能有效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从而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摘要:目的:探讨血透患者永久性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原因, 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方法:观察48例患者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 分析并发感染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48例患者中出现5例导管出口感染, 1例发生导管感染, 感染发生率为12.5%, 护理疗效显著。结论:通过严格的隔离和无菌操作, 耐心细致的护理, 能够显著减少导管感染的发生。

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 入住肿瘤科经治患者, 均行化疗治疗, 男58例, 女44例, 平均年龄52岁。病种依次为:乳腺癌、骨癌、肺癌、卵巢癌、宫颈癌等。

1.2 材料

(1) PICC管; (2) 抗凝液:生理盐水+肝素钠; (3) 局麻药:2%利多卡因; (4) 消毒液:碘伏、洒精。

1.3 方法

(1) 置管:由专职护士经过培训合格, 按常规操作程序进行, 术后封管, 透明膜固定, 并行X片确定导管位置。 (2) 护理:每日观察局部有无红肿、渗出, 全身有无寒战高热, PICC管有无脱落, 透明膜有无松动, 周围皮肤有无过敏等。

2 结果

见表1。 (1) 感染发生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共发生感染3例 (3%) 局部感染2例, 血液感染1例; (2) 血栓发生率:是PICC使用中重要并发症, 共发生2例 (2%) ; (3) 静脉炎:共5例 (5%) ; (4) 脱管:1例 (1%) ; (5) 透明膜过敏:3例 (3%) ; (6) 阻塞:2例 (2%) 。

并发症转归:经积极处理治疗, 10d内痊愈。

3 讨论

3.1 感染发生率分析

是主要和最常见并发症。表现为发烧。局部有红、肿、热、痛, 排除其它体温升高原因, 可确诊为感染。原因: (1) 操作技术:进针超过3针, 延长术野暴露时间, 或导丝反复调整, 增加导丝插入次数, 增加微生物等污染源进入血液的机会; (2) 导管留置时间过长:近年国内报道随着时间延长, 感染率随之增加。还有学者认为留置导管3~4周时感染发生率高; (3) 敷料:国外曾研究透明敷料比棉质纱布更易增加感染机会, 但本组研究透明敷料感染机会少, 不支持比棉质纱布更易感染。

3.2 静脉炎:

沿穿刺点顺血管走向或上臂出现红、肿、热、痛可确诊为静脉炎, 本研究发生静脉炎为5%。处理:使用热敷, 抬高患肢, 喜疗妥涂抹, 顺血管方向以螺旋式手法按摩患处, 可以消除红、肿、热、痛。

3.3 阻塞:

导管阻塞主要由于扭曲, 药物沉积于管壁, 管腔狭窄。主要通过输液速度来检测。预防:输液结束后给予生理盐水冲管。用肝素 (生理盐水+肝素12500u) 10ml。正压脉冲式封管。输液前用生理盐水冲管, 每天观察输液速度。

3.4 脱管

主要由于患者剧烈活动, 或烦燥无意识将导管牵出。应每日查房2次, 检查敷料是否固定, 减少上肢活动幅度, 加强固定。输液结束后可用袜套包扎, 一旦出现脱管, 应消毒后给予局部加压包扎24h。

3.5 透明膜过敏

透明膜覆盖部位出现红、肿、水疱、皮疹等。处理:更换无菌纱布固定。必要时加用抗过敏药物。

我们认为:经外周静脉穿刺留置PICC导管, 是目前临床尤其是经静脉药物化疗的首选。操作相对安全, 经济可接受。减少频繁穿刺的痛苦。只要我们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控制和预防并发症的相关因素, 就可以提高导管的使用质量和时间。

参考文献

[1]孙雪琴, 何续逊, 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伴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肿瘤学, 2009, 14 (3) :249~251.

[2]夏梅, 吴蔚.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5) :10~12.

[3]Gorsk:la.central venous access device occlusinons:parel:thrombolic cuuses and treucment home health nurse, 2003, 21:115~121.

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血液净化中心行血液净化的长期深静脉置管病人31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 (抗生素组) 13例和对照组 (肝素组) 18例。实验组男8例, 女5例;年龄51.6岁±17.8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 慢性肾盂肾炎2例, 糖尿病肾病5例, 高血压肾病1例。对照组男12例, 女6例;年龄50.9岁±18.2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者7例, 慢性肾盂肾炎2例, 糖尿病肾病6例, 高血压肾病3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种、透析时间、置管方式、置管部位等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31例病人均采用Permcath带涤纶环双腔导管, 在本科小手术室局部麻醉下施行。经锁骨下静脉入路, 应用Seldinger技术, 采用撕脱型扩张导管置入法。皮下导管部分 (即皮下隧道) 长约15 cm, 涤纶环距导管皮肤出口处2 cm~3 cm。

1.2.2 封管液

实验组用肝素加头孢唑啉的混合液, 浓度分别为50 mg/mL和10 mg/mL;对照组用肝素溶液, 浓度为50 mg/mL。剂量根据导管的容量而定。

1.2.3 导管开管与封管

所有操作均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密切观察穿刺口有无渗血、感染。每次透析时, 导管口穿刺点均用碘伏消毒>3次, 先取下导管动静脉接头处覆盖的纱布, 铺上一次性消毒治疗巾, 再戴一次性无菌手套, 先后用碘伏、75%乙醇消毒动静脉接头, 取下肝素帽, 再次用碘伏、75%乙醇消毒动静脉接头处。透析引血前应先抽出导管内保留的封管液及可能形成的凝血块约5 mL并弃去, 然后注入肝素盐水连接血路管开始透析, 引血时注意勿将气体留在管内。透析结束后, 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封管, 用碘伏消毒动静脉接头处, 取下血路管。再次消毒动静脉接头处, 先用20 mL生理盐水冲洗管腔内血液, 再用封管液封管.再次消毒动静脉导管接口, 更换一次性无菌肝素帽, 肝素帽外覆盖无菌纱布, 并保持清洁妥善固定。

1.2.4 导管相关感染的判定标准[4]

导管血行感染:有发热或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 血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而无明显的其他感染灶。血培养阴性但毒血症症状明显, 排除其他感染灶且拔管后所有症状缓解, 临床诊断为血行感染。导管出口部位感染:导管出口部位2 cm范围内有红、肿、热、痛, 或有脓性分泌物或分泌物培养阳性。导管定植:导管腔内血液或导管顶部或皮下导管部分定量培养有微生物的显著生长≥103 cfu/mL。病人表现为血液透析时接通血路后不久即有寒战、发热。所有病人无论有无感染症状均进行血培养。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 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机制及发病率

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主要是细菌经置管部位、导管接头侵入, 污染液体的直接输入或远处感染血液传播。了解导管相关感染发病机制, 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实施预防措施。有研究表明, 采用庆大霉素、头孢唑啉等抗生素加肝素混合封管对预防导管相关感染有良好效果[4]。Rackoff[5]使用万古霉素加抗生素封管却没有预防效果。从理论上来讲, 抗生素封管由于留在管腔内形成有效的局部药物浓度, 对于抑制病原生长有一定作用, 尽管导管腔内游离抗生素浓度进行性下降, 由于抗生素黏附于导管腔内表面, 即使导管腔内游离抗生素浓度很低, 也能72 h维持有效的杀菌浓度, 故肝素加头孢唑啉联合封管可用于每周2次或3次规律性透析病人。本研究实验组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表明使用抗生素封管和加强护理是控制感染、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发病率重要措施。说明本中心现行的相关导管护理措施对降低导管感染发病率有效。

3.2 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3.2.1 加强透析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透析室空气定期消毒, 操作时避免人员走动。家属不得进入, 病人及外来的医护人员必须换鞋或戴鞋套方可进入;每次透析结束后均更换床单位;前一班透析结束后清场, 消毒液拖地, 空气消毒, 开窗换气后再开始下一班透析。

3.2.2 规范操作,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所有操作均在严格无菌原则下按操作流程执行, 加强病人皮肤及导管的消毒, 尤其加强医护人员手的消毒, 接触另一病人前必须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双手并戴手套, 因为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

3.2.3 置管创口处的护理

留置导管操作需由专业人员进行.保持导管出口清洁、干燥。局部每天或隔天换药, 如敷料潮湿或污染及时更换。换药时注意观察创口处有无红肿、出血以及插管是否滑脱,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在取下肝素帽前, 严格消毒导管动静脉端表面, 并用碘伏纱布包裹直至透析结束, 特别强调导管动静脉接头在去除肝素帽后, 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或连接无菌注射器或血路管, 尤其在导管功能欠佳时, 更应注意这一操作细节。肝素帽应一次性使用, 导管皮肤出口及缝线处严格消毒并涂莫匹罗星软膏后覆盖无菌纱布并妥善固定。导管留置位置和病人体位得当可减少导管血流不畅的发生率, 减少透析过程中导管反复接卸或溶栓干预环节, 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机会。本研究, 实验组仅1例发生出口部位感染, 因病人用手抓挠导管周围皮肤所致, 经早期采用百多帮外用治疗, 使用2次或3次后感染减轻, 7次后感染治愈。对照组2例发生导管相关感染, 1例可能因导管留置位置和病人体位不当使导管血流不畅反复接卸导致出口部位感染, 经采用百多帮外用治疗8次后感染治愈;另1例可能由于导管凝血溶栓反复接卸导致血行感染, 病人出现寒战、发热 (37.9 ℃~39.2 ℃) , 但血培养未分离出病原微生物, 无明显其他感染灶。经全身抗感染、导管出口局部采用百多帮外用治疗并配合采用肝素加头孢唑啉联合封管治疗1周后治愈, 体温恢复正常。

3.2.4 加强教育, 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由于大部分带管病人每周仅接受8 h~12 h透析治疗, 其余时间均在家庭和社会中度过, 所以指导病人学会导管的自我护理对于预防导管感染非常重要。指导病人保持置管处敷料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 勿用手抓挠导管周围皮肤, 保持口腔和鼻腔卫生, 加强营养, 增加机体抵抗力等。鼓励和指导病人正确地进行自我清洁, 在伤口拆线后即可开始淋浴, 淋浴前将导管头用纱布和保鲜膜密封, 皮肤出口处用纱布或3M胶布覆盖, 淋浴结束后用消毒液消毒, 更换导管头和皮肤出口处敷料即可[6]。

3.2.5 一次性血管路及透析器的应用

既往血管路及透析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并发症受多方面的影响, 如水质污染或操作过程不规范等, 均可引起细菌、内毒素的污染。本研究中所有对象均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和血管路,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导管定植的发生。认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很重要, 因为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抗生素封管不是预防感染的唯一决定因素, 对其他方面的有效控制可以明显降低感染率。所以,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护理, 提高护理质量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关键措施。

摘要:[目的]评价抗生素封管对深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作用, 为临床制订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1例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的血液透析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13例, 采用肝素加头孢唑啉联合封管;对照组18例, 采用单纯肝素封管。[结果]实验组1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 对照组2例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 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肝素加头孢唑啉封管对深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无明显预防作用, 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关键措施。

关键词:抗生素,肝素,封管,感染,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

参考文献

[1]毛南如, 杨海燕.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预防[J].护理研究, 2004, 18 (8B) :1480.

[2]张萍, 袁静, 陈江华, 等.111例长期深静脉留置透析导管病人相关并发症的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 2004, 43 (3) :198200.

[3]辛霞, 常秀侠, 李春梅, 等.庆大霉素肝素混合液封管预防血透CVCS感染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05, 20 (9) :856857.

[4]刘仕艳, 汤颖, 李荣英.等.抗生素封管预防血透患者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9) :1112.

[5]Rackoff WR.A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 of the efficacy of a hep-arin and vancomycin[J].J Pediatr, 1995, 127:147151.

留置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11篇

关键词: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医院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34-02

随着危重症医学的发展,中心静脉置管在ICU已被广泛应用,成为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但由置管引起的导管相关血行感染(CRBSI)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减少CRBSI是目前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之一[ 1]。在我院开展的医院感染综合监测的统计中,ICU成为导管相关性感染高发的科室。为了有效降低ICU感染率,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本研究对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ICU发生的48例CRBSI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收住我院ICU并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重患者48例,其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7岁~72岁,平均年龄56岁,≥60岁28例。CRBSI诊断标准[ 2]:

(1)深静脉置管史。(2)临床上有发热伴或不伴寒战,置管部位红、肿、硬结、有脓性分泌物渗出。(3)患者没有其他明显感染灶。(4)导管培养阳性。(5)拔管后体温恢复正常。(6)血培养和导管尖端培养结果为相同种属或同一药敏谱的致病菌;取两份血标本进行定量培养,一份来自外周,一份来自中心静脉导管,中心静脉导管血样本菌落数大于外周静脉血培养的菌落数5倍及以上。48例患者均符合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根据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内容,采集感染患者年龄段、感染部位、易感因素等数据。分别计算年龄17~30岁、3l~60岁以及>60岁患者感染的发生率,统计不同部位感染及发生合并感染的分布情况,计算经血管内置管、人工气道、留置尿管、纤维支气管镜等途径导致的感染的发生率。

1.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与年龄的关系见表1。从表l可见,多个年龄组比较,>60岁年龄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ICU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预防

本组调查显示ICU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较多,包括气管插管、动脉测压导管、中心静脉置管、引流管等。这些侵入性操作同时存在一定的机械性损伤及削弱黏膜屏障,为细菌侵入、机体及正常菌群的移位提供有利的条件,导致炎性分泌物滞留,故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3] 。因此应做好ICU管理,切断感染途径,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和各种侵入性操作,可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2.2护理对策

2.2.1实施环境干预。保持环境清洁,制订严格的保洁制度,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同时做好室内空氣、地面、物品表面及床单位的消毒工作,采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定期做好空气培养监测。

2.2.2严格手卫生。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操作人员要求指甲短而整齐,忌涂指甲油,且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七步标准洗手法每位医务人员必须培训并经过严格考核。

2.2.3 坚持标准预防。中心静脉置管病人主要的感染途径是皮肤菌群迁移至导管穿刺处,然后在导管尖端定植,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污染菌,留置时坚持标准预防与最大的无菌屏障措施可以将CRBS的发生率降低6倍[4]。因此,戴口罩、帽子、穿无菌隔离衣、戴无菌手套、铺大面积的无菌巾,要求戴口罩、帽子、戴无菌手套在干预前均能100%达标。

2.2.4 制定中心静脉导管维护标准化流程 首先组建ICU中心静脉管理小组,由护理组长带队每日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以判断导管是否移位,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液及周围情况,敷料的更换是否严格按操作流程自下而上撕开,是否统一使用一次性无菌换药包、戴无菌手套,选择合适的敷贴,透明敷贴、三通、肝素帽接头及纱布每日晨7时更换,如出现潮湿、松动或者有血渍污染时是否及时更换。

2.2.5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基础疾病.加强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和药物指导;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陈永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导管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889-891.

[2] 钱立芳,程婷婷.集束化干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J].临床护理杂志,2011,12(10):33.

[3] 卢建华,黄国孟,李淑霞,等.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与病原学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6):654—656.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分析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6月笔者所在医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8例, 女52例, 通过对患者的年龄进行调查, 其年龄21~85岁, 平均 (62.34±2.19) 岁, 重症肺炎36例, 心功能衰竭28例, 重症胰腺炎5例, 重型颅脑损伤18例, 脑出血2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 感染性休克5例, 恶性肿瘤患者3例;在恶性肿瘤中, 肝癌2例, 结肠癌1例。患者导管留置时间为11~60 d, 平均留置时间为 (45.16±2.14) d。

1.2 方法

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详细的记录, 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 导管相关性感染指证具体如下:对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者, 如果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症状, 需要考虑是否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 需要及时拔除导管。其中局部感染如置管处皮肤出现红肿、轻微疼痛、硬结、伴有渗出液, 其通过细菌培养显示阳性, 这种情况属于中心静脉导管局部感染。另外还有患者出现全身感染, 如患者出现畏寒、发热等, 通过细菌感染显示阳性, 且将中心静脉导管拔出后, 或者通过对其进行抗菌药物的治疗后, 菌血症得到有效的控制。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 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在120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患者中, 3例患者出现置管出口部位感染, 感染率为2.50%, 5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感染率为4.17%。

3 讨论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属于一种侵入性操作, 使用导管将血管内异物与外界连接起来, 导管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 在通常情况下, 导管留置的时间较长, 显然造成人体感染的发生率较高。

3.1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分析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通过对患者进行深静脉留置导管, 可有效减少多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在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患者长期接受治疗过程中, 提供了有效的途径[4,5]。在当前临床中, 深静脉留置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可用于中心静脉压监测、输血补液及肠外营养的通路。但随着而来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大大增加了相关性感染的机会, 在医院感染中造成了致命的威胁,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较多, 具体情况如下。

3.1.1 导管留置时间

置管时间越长, 其感染的发生率越高, 即使定期更换导管, 并不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一般导管置入48 h后, 在导管周围将出现纤维蛋白鞘。在中心静脉导致感染方面, 导致留置时间是关键性的因素, 直接影响患者是否发生感染。

3.1.2 插管的部位

报道显示插管的位置影响感染的发生率, 通常其与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率和局部皮肤群存在着一定的关系[6]。在众多插管部位中, 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发生率最高, 其中发生感染率较低的部位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因此, 选择插管的部位对中心静脉导致感染的影响较大, 在通常情况下, 对于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 最好选择锁骨下进行插管[7], 这种情况发生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几率较低。

3.1.3 导管的材质和主要类型

当前导管材质有很多, 如、聚氯乙烯、聚酯、硅胶、聚乙烯类, 其中硅胶类导管感染发生率低于聚氯乙烯[8]。双腔导管的发生率高于单腔导管发生率。

3.1.4 敷料的应用

辅料的选择和应用也是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对于无菌透明黏膜而言, 其具有一定的可视性, 其使用比较方便, 且防水性较好, 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如透气性较差, 在长期时间情况下, 将引起局部潮湿, 对微生物繁殖起到促进作用, 大大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因此, 要合理选择敷料。

3.2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具体预防策略

3.2.1 减少放置导管的时间

对于临床中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情况, 尽量减少静脉导管留置时间, 一旦不需要留置导管, 需要即刻拔出导管[9]。如果患者在短期内插管部位已经出现化脓情况, 可将其立刻拔出。对于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者, 可考虑其是否发生相关性血流性感染, 可立即更换导管, 避免由于导致留置时间情况带来相关性血流感染问题。减少放置导管的时间可有效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率。

3.2.2 合理选择穿刺的部位和导管

科学合理选择中心静脉穿刺部位, 一般选择容易固定、感染率相对较低的位置, 通常可选择锁骨下静脉部位[10]。尽量避免选择股静脉、颈内静脉等感染率较高的部位, 避免选择开放性伤口处。要合理选择导管的材料, 一般选择不易引起血栓和感染的材质, 同时要求导管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降低静脉导管感染率。

3.2.3 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要求在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安置过程中需要进行无菌操作, 插管前, 要落实手卫生制度, 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在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的过程中, 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提高无菌技术操作水平。

3.2.4 加强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

对医护人员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方面的培训, 包括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因素、护理规范、专业技术知识等, 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其中心静脉置管的技术水平, 降低医院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姜华.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 2013, 12 (1) :54-57.

[2]马海英, 申丽旻, 赵鹤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分析及预防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8) :1565-1567.

[3]李晶晶, 崔俊, 郑凌.血透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 2012, 35 (2) :55-58.

[4]罗满娟, 贺求花.系统性护理干预在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作用[J].当代护士 (学术版) , 2011, 36 (2) :119-121.

[5]潘春芳, 窦英茹, 郑瑞强, 等.护理干预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7) :1351-1352.

[6]孙卫, 司琴.老年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 (19) :4220-4222.

[7]陈亚萍, 周萍萍, 王聪.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6) :1432-1434.

[8]石斌, 李斌, 刘丽平.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3, 23 (6) :451-453.

[9]董叶丽, 陈坤.外科术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14 (6) :565-567.

上一篇:应用传播下一篇: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