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概念范文

2024-08-11

物质概念范文(精选4篇)

物质概念 第1篇

“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难点章节之一,该部分的概念具有很强的微观特征,与其他的 教学内容 相比抽象 性更强,兼之部分教学概念与初中化学所学有一定的冲突,种种因素叠加,令“物质的量”教学显得非常困难.而该教学在课时安排上是高一的课程,又是后续诸多 化学教学 的知识基 础,所以具有 非常高的重要性,一旦学生对 概念的理 解不到位,可能影响 整个高中时期的化学教学进程,因此“物质的量”教学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

二、概念转变教学概述

1.应用了概念转变理论的类比式教学策略

该教学策略的本质是对类比法的应用,通过对两个对象的局部相似性进行对比,以此完成 认知迁移,获取二者 在另外方面的相似认 知.由于该种 方法有效 利用了学 生原本熟 悉的知识,所以往往能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这种策略进行的概念转变教学有令学生混淆新旧概念,进而产生认知混乱的可能,因此在实 际应用时,不同的类 比对象务 必要加以明确,同时还要积极 考察学生 前后对概 念的认知,保证学生概念认知的明晰.

2.应用了概念转变理论的概念图式教学策略

概念图是概念转变理论的一种应用工具,其层次性、准确性、系统性、逻辑性都非常强,因此在概念转变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较为广泛.概念图的构成骨架在于不同化学概念间形成的意义联系,这些联系通过科学 命题进行 外在表现,通过具体 事例进行丰富、补充,最终构成空间性的网状示意图.这种概念图在教学中可以一定程度上代替教学大纲,教师通过为学生展示概念图,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得 以相互认 证,令他们看 清各个概 念彼此的联系和区别,从知识脉络上实现概念转变教学的教学目的.

3.应用了概念转变理论的认知冲突式教学策略

认知冲突式的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较少,而且往往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这种策略对概念知识的过渡教学有很高的适应性,策略本质在于激发 学生的进 阶求知欲,学生在学 得新知识后往往会自行与旧知识进行引证对照,如果旧知识无法对新知识加以解释,学生就会 因为不满 而产生认 知冲突,利用这种冲突就能完成概念转变.但该策略对学生自身水平和求知欲的要求比较高,在使用时要注意适合度.

三、应用了概念转变的“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1.针对教材的“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从目前的高中化学教材来看,“物质的量”这一章节的各种知识概念具有较强的分立性,各个相关的概念知识在教材上被分成了诸多知识块,没有体现出横向联系.因此,在进行概念转变教学时应对这些知识区块进行合理组织和统筹,利用概念图等工具,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的横向与纵向关联,以便于知识的类比和重构.

2.针对学情的“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不同的高中、不同的班级,其学情都有很大差别,这种学情差别往往来自于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初中的基础.举例来说,重点高中的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认知能力,在进行“物质的量”教学时应用认知冲突式教学能发挥很好的效果;而在一些非重点高中,学生往往缺乏对认知不足的探究心,因此认知冲突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有限.

3.针对教学目标的“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教学的根本教学目标不在于让学生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而是要让学生在思维上从之前的质量计算模式脱离出来,完成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高中化学计算体系重构.换言之,教师在订立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到“物质的量”的基础作用,放眼其对整个高中化学的意义订立教学目标,不能过于短视.

4.针对教学过程的“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物质概念 第2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论英汉成语翻译

The Growth of Humphrey Weyden in The Sea Wolf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代沟的不同影响研究 英汉状语语序修辞对比与翻译

On the Ways to Develop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Autonomous Ability 从主角与配角之间关系的角度探讨《老人与海》中的生存主题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任务型英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xx大学影视英语教学调查

从大卫•芬奇《七宗罪》看宗教极端主义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灶神之妻》

从“联想”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 迷信思想起源研究

幽默元素在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翻译 论商标名称的翻译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 基督教及《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

边缘人的挣扎——浅析《断背山》之恩尼斯

相同之爱,不同诠释——从美剧《吉尔莫女孩》看东西方母女关系之异同 汉语邀请行为的语用分析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企业简介汉英翻译

简析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浪漫主义特征 汉语中外来词的使用现状及原因 激发幼儿学习英语兴趣

论修辞格在英语广告中的运用

奥斯卡王尔德《认真的重要性》中似非而是的隽语对现实世界的重塑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 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A Study of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解构与重建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哈克和吉姆的人物形象分析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

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英之辅EF语言培训为例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Religious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ristians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A Survey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Babel” in the Movie Babel The Self-image of Charles Dickens in David Copperfield 论《永别了,武器》的写作风格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Proverbs and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43 浅析商务谈判中的恭维语应用

A Study on the Factors Motivating Students’ Speaking in English Clas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45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紫色》汉译本对比研究

两种文化中不同的生存希望——以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活着》人物命运分析为例

论《老友记》幽默字幕翻译

The Influence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ranslation 49 分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 51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爱默生的自然观--生态批评视域下的《论自然》 53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54 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沟通

浅谈文化差异对网络新词英译的影响 56 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若干信息处理手段 57 美国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运用得与失的研究

人称代词与情态动词在英语政治演讲中的人际功能 59 海明威《太阳照样升起》的存在主义表达 60 论《喜福会》中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61 字幕中的幽默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62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对比及效果 63 谈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当诗意邂逅商业---解读中英诗型广告意境之美 65 《绝望的主妇》中的中产阶级女性独立意识的研究 66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 67 浅谈跨文化视角下的英汉习语互译

从《麦田里的守望者》看霍尔顿的摇滚情结 69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三部曲 70 隐喻视野下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分析 71 《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复仇动机分析 72 《希腊古瓮颂》中的艺术和永恒之美 73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74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

浅析爱德华•摩根•福斯特《霍华德庄园》中的主题思想 77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78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福克纳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和《士兵的报酬》为例 80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人物关系 81 英语委婉语的内涵

浅谈《旧约》中女性的形象和地位 83 英语中介语无标志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

A Struggle for Survival and Mastery—on Buck’s Experience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85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

从精神分析角度解析《一位女士的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婚姻悲剧 88 从话语权力的角度看电影《换子疑云》 89 中美非言语交际中的时空观差异

空间介词在英汉时间表达中的隐喻性用法对比研究 91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性格和婚姻观 92 中式菜谱的翻译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简•奥斯丁的《爱玛》中的会话含义 94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

探究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从功能对等的观点看京剧术语的英译 97 浅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的爱情观

An Interpretation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99 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简•爱》两种中文译本的比较 100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手法

101(英语系经贸英语)贸易壁垒下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突破之路—以华为为例 102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 103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4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

从女性主义角度对《简爱》和《红字》中女主人公的比较研究 106 英汉“悲”、“喜”情感隐喻的认知比较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野下《背影》两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10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09 浅析中西方婚礼习俗的差异和融合 110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111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

快乐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13 《嘉莉妹妹》的自然主义解读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 116 废墟上成长起来的南方新女性 117 中西方恭维语的比较与分析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rotagonists’ Growth in Native Son and Invisible Man 119 分析年龄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 121 论苔丝悲剧的根源

英汉语言与文化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 123 论《宠儿》中的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成长 124

目的论指导下《页岩》英译汉中的词类转译现象 126 On Success of Gone with the Wind 127 On the Pursuit of Ideal Home in Cold Mountain 128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 129 从宴客角度探究中西方文化理念的差异 130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131 我们如何避免翻译中的中式英语 132 从中美数字谚语看中美文化的差异

从《马丁•伊登》分析杰克•伦敦的“超人”思想

A Comparative Study on Gratitude Expressing Approach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Relatives 135 谈英汉励志谚语互译

反复在格特鲁德•斯泰因的作品《三个女人》中的运用 137 《推销员之死》中主角威利的性格分析 138 《纯真年代》中爱伦和梅的对比分析

男权社会下康妮女性身份的诉求--D.H.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研究 140 《弗兰肯斯坦》的悲剧性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例 142 会话含义的语用初探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 144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汇方面的迁移 145 从《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看文化差异

“龙”和“Dragon”的语义与文化内涵比较 147 透过《傲慢与偏见》看现代社会爱情观 148 家庭生活中的瑞普凡温克尔

论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的“爱” 150 跨文化因素对字幕翻译的影响

151 爱丽丝•默多克《黑王子》中布莱德•皮尔森艺术观的分析 152

153 现代英语新词分析

154 浅析中美两国隐私观的差异

155 简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人格特征 156 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及改善方法 157 英汉委婉语及其相关文化心理解读 158 美国梦和中国梦的内涵对比研究

159 The Study of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ative Language on Junior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60 运用“第三空间”解析《女勇士》中的文化现象 161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162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开题报告+论)163 约翰•斯坦贝克女性观流变初探

16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65 The Comparison of Symbolic Meaning of Animals i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the Aspect of Literary works 166 A Study of the 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167 衔接理论在科技语篇英译汉中的应用 168 《远离尘嚣》人物分析及悲剧写法 169 简析比喻在《围城》中的运用 170 从礼貌原则探析酒店服务英语 171 英语法律文本翻译原则 172 从关联理论看家庭会话冲突

173 在概念整合理论下探讨英语复合词教学 174 英汉禁忌语对比分析

175 肯尼迪的政策对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影响 176 The Symbol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177 《三国演义》不同译本中回目英译比较研究 178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 179 高中英语写作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180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Methods 181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 182 广告英语修辞特点及其翻译

183 对《大地》中女性人物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184 言语行为理论在戏剧《芭芭拉少校》对白分析中的应用 185 《时时刻刻》中女性自我构建的研究

186 通过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弗兰纳里•奥康纳《好人难寻》的主人公性格 187 中英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

188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 189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语篇分析和阅读理解 190 《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

191 A Brie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D.H.Lawrence’s The Woman Who Rode Away 192 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 193 女性意识在《红字》中的表现

194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 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95 浅谈电影台词的翻译技巧--以《追求幸福》为例 196 《老人与海》中的孤独

197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198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99 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

物质概念 第3篇

关键词:物质;消解;客观实在性;哲学范式;转型

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3-0043-05

展阅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来的文章,有一种非常熟悉的研究方式,那就是将“传统教科书”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解引以为靶。进而反其道,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方式上对其驳斥,这样的学术手法比比皆是。其合法性奠基于以恩格斯为肇始经由斯大林的“传统教科书”彻底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于是“重新理解马克思”成为了学界一种新的标向。彻底批判教科书成为了新的教条。依次而行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概念、范畴、规律作了重新的界定。其中,物质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始”,并且作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不可剥离的“质性”,所有对此总是以一种隐性“悬置”的方式加以非难。诸如有学者认为,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遭到了曲解,正确的看法是,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主要是辩证法的;恩格斯和列宁的物质概念主要是唯物论的、客观实在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才真正是对马克思的“实践和历史中介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作为哲学范式转型的反思一个部分,不揣浅见,献疑以求于方家。

一、辩证的物质观仅是“属人的”物质观吗

熟知并非真知,流行亦须陌生。那种认为马克思的物质观是一种经由“实践和历史中介”的“属人世界”的理论根据,通常在于:其一,物质客体,其意旨在“思想客体、感性客体或属人的对象”。与费尔巴哈不同,马克思把自然消融在主客体的辩证法中,世界以主体为中介。物质的实在性实际上只存在与人的社会实践和意识相互关联的关系和相对性中,现实中的物质世界与以往的朴素的实在论或形而上学唯物论不相容。其二,认识的对象、劳动的对象、物质的对象在实践的主体宰制下处于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关系中,任何时候物质对象都不能够作为最高的存在原则。其三,历史的概念对于理解马克思的唯物论至关重要,自然规律也只有在运用社会范畴中才能定型与适用。对此提供的文本依据是,1844年手稿中的“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隔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实际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 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857-1858年《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单纯的自然物质,只要没有人类劳动物化在其中,也就是说,只要它是不依赖人类劳动而存在的单纯物质,它就没有价值,因为价值只不过是物化劳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甚至连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往来才提供给他的”。“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

对此,我们认为,首先,将马克思的物质观局限在与人勾连的实践世界,切除自在世界是违背常识的。实践的人化世界是人根植其中的世界是毫无疑问的,论争的焦点主要在“自在世界”问题上,比如实践本体论者。但客观地讲,人类的认识与实践的范围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讲,还处于有限、局部、表层,尚待研究与开辟的领域正向人们提出一个接一个的严峻问题。试图将人化世界等同于整个人类世界,完全陶醉于自我构想的“总体世界”,势必在诸如汶川地震似的灾难面前彻底崩溃。人类实践的发展程度的提高绝不意味着人类穷尽“自在世界”。实践是改造世界不是从虚无中创造世界。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而且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肯定世界客观性也是存在足够文本支撑的。马克思指认:“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

其次,“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以及上面提到的论据常常被解读为马克思对待物质观念的态度。抛开1844年手稿自身的理论定位不谈,就这个论据来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用这句话来证明马克思否定尚未进入实践的世界存在的客观性,否定马克思承认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论断。其实,马克思这段话用意恰恰在于批评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批评绝对唯心主义把自然界变为纯逻辑范畴,变为与人相脱离的在纯思维范围内自我演化的精神精灵,这种自然界对人来说,是无。所以马克思批评黑格尔是“抽象地直观自然界”,说“正像自然界曾经被思维者禁锢在他的绝对观念、思想物这种对他本身说来也是隐秘的和不可思议的形式中一样,现在,当他把自然界从自身释放出去时,他实际上从自身释放出去的只是这个抽象的自然界,只是自然界的思想物”。所以, “对他说来,整个自然界不过是在感性的、外在的形式下重复逻辑的抽象而已”。另外,自在世界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决不是所谓的抽象存在,马克思要否定的是那种将自然与人割裂并作抽象理解,才对人来说是无意义的。

最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不能如上述作者那样做非此即彼的理解。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但是这里不存在把对象、现实、感性等同于人类的实践对象,把实践所理解的对象局限在人化世界,把现实感性世界与人化的世界划上等号,这不是马克思的理解,而是外在解读的强加。就是说,“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包含了双重意蕴:既要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又要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前者的意思是,把客体当作客观实在性。这是唯物主义的真实意谓。后者

的意思是,立足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与旧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关于世界的客观性问题是一个前提性根基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指出,“如果不能处理世界的物质客观性和人的实践的关系,坚持实践范围外的世界就是无,从这个错误的前提出发。一切有关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论的问题都会陷于混乱。例如,在认识领域中反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主张物质与意识混合论,认为在人的实践中,人的意识与对象始终是胶着在一起的;反对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人在实践中只能是对对象在认识中的选择和重构:反对存在社会发展规律,认为社会生活本质是实践的。只有选择没有规律。所有这些错误都是把具有一定真理性的论断推向极端,原因就是把实践范围世界是无当作整个哲学的前提和出发点”。故而,对于“物质观”问题的正确处理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基础“工程”。

二、“主客二元”问题:范式转型的核心所在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从物质的客观性走向客体必须以主体为中介,即历史的或实践的中介,其主要的哲学合法性根基在于西方现代哲学的“转型”。现代西方哲学的逻辑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新康德主义化的逻辑思路,其运行与遵守着康德的“哥白尼变更”,不是我们的概念去适应事物,而是事物适应我们的概念,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主客两分。即如有学者分析指出,“第一,大部分现代西方哲学流派继承了康德等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进一步否定了建立无所不包的哲学体系以及把哲学当作科学的科学的企图”,“是对作为体系哲学的近代形而上学的超越”;“第二,现代西方哲学家大都企图排除作为近代认识论基础的二元分立倾向。这并不都是简单地否定主客、心物、思有等之间的差别和联系,而往往只是要求将它们看作一个不可分割和统一的过程。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主体(人)的能动和创造性活动。康德的‘哥自尼变更’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主客两分以及与之相关的经验论和唯理论等的对立,他关于实践理性高于理论理性和道德自由的理论也超越了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核心的认识论哲学模式的界限”。“这是对二元分立哲学模式的超越”。

我们看到,正确认识“主客二分”问题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关键,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的关键。反对“主客二分”不仅成为西方哲学的时髦,同时它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有一部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因缺乏对范式转型的前提反思从而走一种模仿“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路径。

我们认为“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主要的意思在于它在思维中把世界区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或者把实践看作是主体改造对象的活动。但是,“主客二分”与二元论的混淆是错误的。当人们面对外部世界进行思维活动时,必然首先确定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区分,但这只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在本体论上,精神世界依旧基于物质世界为本原,这就是一元论,区别只在于唯心主义一元论将本原确定为精神。而唯物主义一元论将本原确定为物质。这样我们清楚地看到,正因为客体与主体这一认识论意义上的范畴替代客体与主体这一本体论意义上的范畴导致了对马克思物质观点的误读。

接受了世界是以主体为中介的观点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转型中出现了“面向现象界”的呼声,隐性地遵守了新康德主义的逻辑演说。主体与客体二元被看成了以主体的介入而达成的主客一体。问题是,这只不过是哲学的自我玄思罢了。客体依存主体作为西方现代哲学家的新哲学思维,鼓吹为这样的思维真正消除了主客体对立,走出了僵化、机械的形而上学。马克思同样也被学界强行使其进入这样一种逻辑中,比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实践观正是消解了主客体二元。“不能说思维和存在的媒介是实践或感性活动,而是实践或感性活动本身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共属’,是思维与存在未分裂的状态,也就是说,实践或感性活动是揭示人之为人的本原性存在。意识、思维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维度,人的感性生命活动具有意识或思维不能还原的原始性。因此,要分析马克思对传统哲学的革命。不仅仅是将被思维包裹的存在释放为原始的生命活动,而且把这原始的生命活动看作思维与存在原初的统一。”依次逻辑,只要我们承认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或者我们认识还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列宁阐释的反映论的三个论断上,那么,我们就是形而上学。但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应该记住马克思曾在批评施蒂纳不承认客体只承认主体时指出:“哲学和对现实世界的研究这两者的关系就像手淫和性爱的关系一样。圣桑乔尽管他有那种我们是耐心地证实的,而他是热情奋发地证实的无思想。却总还是停留在纯粹思想的世界的范围内。”如果世界没有主客二分而是合一,认识和实践的可能性何在?正确反映对象从何谈起?说主客二分不是指主客“绝对分立”,当然也绝不会导致“二元论”。本体论上讲主体与客体都是物质世界的存在状态,在这种意义上,当然是合一的。但是在认识论上,如果我们抛开一些“哲学家们令人晕眩的哲学话语”,在我们之外确实有个客观实在世界,它是不依存于任何人的世界。人能够在主体中自行造就对象?这绝对是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相区别的,也绝不是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者坚持“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任何否定“主客二分”的人必然导向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不在于消解掉唯物主义这一后缀,因为旧唯物主义的错误绝不是如消解“主客二分”思维方式的学者所渲染的,只要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性就是应当加以批判的。实际上旧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就在它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考方式,可惜的是,他脱离了实践活动来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不懂得我们面对的外部世界是由人的实践活动而得以改变,即“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这里能够得出马克思取消“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客观地讲,“主客二分”并不像学者们炒作的那样是什么晕眩高深的哲学问题,而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常识而已。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物质性是人类以主体的地位去认识与实践时,须加以首先确认的事实。应该说,当现代西方哲学渲染这一种“主客体”不分的思维方式时。我们应该清晰地分析其背后的逻辑方式,比如海德格尔的“无知无化”,维特根斯坦的“对不可说的保持沉默”,所有这些的作用就是将原先主客二分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否定,将问题直接回溯到主体的层面上来,关键的问题是,在马克思那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作为整个哲学的“基石”是不容消解的。

三、“西马”的物质观曲解与转型的

反思原则

为何国内学者频频道说马克思哲学与恩格斯的“客观论”与“实在论”的物质概念呢?主要基于认可了由卢卡奇、葛兰西、施密特等人创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物质观”。卢卡奇首先将物质概念放置于历史与社会实践的范畴加以理解,并以此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加以批判。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指认,“恩格斯最根本的误解在于认为在辩证哲学的意义上,工业和科学实验的行为就是实践。而事实上,科学实验在它的纯粹意义上是直观的。为了能够在检验中不受干扰地观察规律不受约束的运转,消除主体和客体的一切不合理因素。实验者创造了一种人为的、抽象的环境”。而在葛兰西看来,恩格斯的物质观是一种常识,“它和许多信仰与偏见,和几乎所有的人们大众的迷信(巫术、幽灵)紧密联系”。施密特更加明确认为,“只有像马克思那样。承认物质实在一开头就被社会中介,才能够正确对待恩格斯的关于物质本身是—个抽象,以及只存在物质的特定的存在形式”。

上述观点,根本就是将物质概念判定为与人相分离的物质是“无”,物质只有对于人来讲才有意义,一切对于物质概念的理解只有在历史的视野中、实践的维度中才具有合理性。由于在第一部分我详细地分析了马克思的物质观不能仅仅理解为“属人”的物质观,从而指认出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物质观的误读,因为国内有些学者只不过是“西马”物质观在中国的“复述”,“西马”的物质观的误读问题与中国有些学者的观点一致,这里不再赘述。总之,在我看来,这将会造成严重的本体论消解问题,以及误导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方向。

国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正是在物质观问题上开启所谓的“教科书改革”的反思哲学时代。我们看到,从原先的辩证唯物主义到现在的“千面马克思”的哲学景观,范式林立,哲学转型俨然成为了学术界的“共同呼声”。但对于上面的“西马才真正恢复了马克思的物质观的本意”的观点,我们还是应该明确提出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基本原则。

首先,从“以西解马”的路径走向“以问题解马”。严肃地讲,改革反思哲学的三十年,我们马哲界在汲取西方现代哲学、西方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成果的同时,却对“西学”自身问题的反思认识不足。比如现代西方哲学的“哥白尼变更”是否是一种进步的转型?西方马克思学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材料公布是否就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真实?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对自身的时代有着体悟的同时,我们是否还得追问的是,“他者”问题能成为我们的问题吗?想必面对这样的反思,我们更多的是对“西学”接着说,事实上一旦承认如此的“做学生”的方式,马哲界的各种转型也就闭塞了它应当具有的原创的可能性。同时与“西学”展开“对话”也就成为一种填补自身不足的大话。因而。转到“以问题解马”的意思是说,将中国问题凸现,深刻地用哲学的逻辑捕捉住时代的内涵,以此为整个理解马克思的旨归,将“以西解马”等“文本解读”与“时代解读”互文性勾连起来,深刻理解马克思。可以肯定地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绝对不是“从文本到文本”的习古斋院似的做法,那种游离沉醉于词句与学术技艺上的满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去甚远。

其次,从“彻底批判教科书”的路径走向“客观评价教科书”。目前国内学界通常将“传统教科书”认定为,由恩格斯肇始,到前苏联20、30年代的以前苏联斯大林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为蓝本,在我国是指以艾思奇、肖前和黄楠森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权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模式。由于在马哲界沉醉于“西学”的文本崇拜中,而“西学”一个背景就是从批判“以苏解马”的套路开始的,这样一来我们看到,国内的一种说法,是“传统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些重要原理的片面性理解、曲解和甚至错误的理解引起了人们的普遍不满。于是将“传统教科书”中的一些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任意批判割舍,比如上文的“物质观”问题,否定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这一特性淡化。认真审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我们发现,在认识论上试图取消反映论,在历史观上试图取消客观历史规律。在本体论上试图悬置对本体的追问,而取消“唯物主义”,这样对待“传统教科书”显然是一种彻底否定的态度。我们认为,“客观评价教科书”意味着,当前学界的一个迫切任务是,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对其转型的背景,即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型实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追问与反思,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对“西学”的“学术仿制”。

再次。从“重新理解马克思”走向“回到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学术界这些年提出“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重读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其中“重新理解马克思”在我看来,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转型的一个典型话语,它标示的是在割裂马克思与由恩格斯肇始的马克思主义之间重新解读马克思。在这一路径下,存在着马克思的解释路线与恩格斯的解释路线,如“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学者指出的,两者显著不同。这样的观点,意图在于让马克思回到整个西方哲学的谱系中去,从哲学重新理解马克思。但是这忘却了马克思的思想自身的整体性。我们讲“回到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意图是,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不能将马克思仅仅作为一种在哲学高度上的“批判理论”,它还应当是一种“改造与发展”世界的理论。要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维度,在政治经济学的客观分析中,去将马克思带出哲学襁褓,从哲学之外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最后,从“马克思哲学范式转型千面化”走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转型”。客观地讲,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一直缺乏对其自身研究的方法论的普遍的共识,“平权的解读”在现代解释学的理论上获得了合法支撑。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讲,这一“平权的解读”却是造成自说自话的根本原因,如果说在西方哲学中,我们可以将其研究称之为一种学术趣味,甚或我们对其解读是一种意见的话,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中却是十分严肃的,因为他是一种无产阶级的解放学说,这是一种政治方向标。它直接规制了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不能只是“意见”,而应该为寻求出其“政治向度”努力,所有的解读也莫非是说,要让马克思的“政治向度”更加突现而有效。鉴于此,我认为,如果说在改革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些年来,我们还是以“手工作坊式”的对马克思持有一种拒绝“大一统”的解读,而展现出的林林总总的“个性化”的马克思的话,如今,学界应该有一种“集体式”的研究共识的趋向。才能更加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才能有资格说“与西方对话”。这种共识在我看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转型”,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范式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本质要求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它的意图在于审视时代和中国现实的时代需要,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思想养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式下,强化它的学术性,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概念 第4篇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 的概念已经被核工业界广泛认同, 各国的核安全监管当局对新建核电厂都对此提出了期望或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此概念进行深入的研究, 并将此概念合理的应用到核电厂的设计中, 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

1 概念理解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概念首次由法国与德国的核安全监管当局的技术支持单位IPSN和GRS在1997年联合起草的《IPSN-GRS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future PWRs》[2]提出, 其主张“实际消除早期大规模放射性释放”。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随后也接受此概念, 在1999年出版的INSAG-12[3]中提出:“对未来核电厂的另一个目标是能够导致早期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事故序列被实际地消除, 而使用现实假设和最佳估算评价, 导致安全壳晚期失效的严重事故只需要在区域和时间上有限的保护措施”, 在2004年出版的安全导则文件NS-G-1.10[4]中对“实际消除”给出了具体定义:“如果某些工况物理上不可能发生, 或以高置信度认为某些工况极不可能出现, 则可以认为这些工况发的可能性已被实际消除”。2013年西欧核能监管机构 (WENRA) 发布的《Safety of new NPPdesigns》[5]和2013年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 (CNSC) 发布REGDOC-2.5.2[6]进一步提出需要对“实际消除”给出一个量化的判断依据, 但判断“实际消除”不能只根据截断概率, 对发生概率很小的事故序列, 依然需要进一步考虑降低风险需增加的设计功能、运行措施或事故管理规程。

从“实际消除”的定义可以发现它是从概率角度诠释的一个概念, 对于“物理上不可能”可以认为是不发生的概率为100%, “高置信度的极不可能”即发生概率极低, 而此概率值是极度可信的。 因此“实际消除”不能完全等同于“绝对不发生”, 而应该是发生的概率极低。 “实际消除”对于发生概率极低的工况要求高置信度, 因此由于外部灾害的不确定性太大, 从概率论角度针对外部灾害是否满足“实际消除”评估方法应该与内部事件有所区分。

当“实际消除”理解为发生的概率极低以后, 可以发现“设计上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释放”不再是一个新的概念, 而是与早期的导则或法规中对于核电厂的技术安全目标的阐述是一致的。IAEA在1999 年发布的INSAG-12[3]和我国2004 发布的HAF102[7]《核动力设计安全规定》中对于核电厂技术安全目标为“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防止核动力厂事故, 并在一旦发生事故时减轻其后果;对于在设计该核动力厂时考虑过的所有可能事故, 包括概率很低的事故, 要以高可信度保证任何放射性后果尽可能小且低于规定限值;并保证有严重放射性后果的事故发生的概率极低。 ”另外在HAF102 的2.1.5 节中还对核动力厂的安全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 “核动力厂的安全设计适用以下原则:能导致高辐射剂量或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核动力厂状态的发生概率极低;具有大的发生概率的核动力厂状态只有较小或者没有潜在的放射性后果。 ”

“实际消除”是对 “技术安全目标”的沿续, “实际消除”应该理解为安全目标。 “实际消除”作为安全目标应该具备明确指标判断依据, 因其内涵为概率论的概念, 可以考虑给出一个量化的评估概率。“实际消除”的对象为核电厂的事件序列, 因此其量化的评估概率也是针对单个事件序列, 是单个“点”的评估, 与大量放射性释放的概率 (LRF) 有所区别, “LRF”表征的是核电厂发生大量放射性释放事件的概率积分值, 是一个总体的概率安全目标。 “实际消除” 的安全目标应该是与LRF安全目标处于相同地位, 其体现个体与整体目标的有机结合, 因此对于“实际消除”的量化目标建议与LRF值处于同一量级。 另外, 从合理可行尽量高的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角度, 不能仅凭评估概率而进行截断考虑, 需进一步考虑降低风险需要增加的设计功能、运行措施或事故管理规程, 做到合理可行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

2 设计中的考虑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 其目的是为了在设计上实现纵深防御的强化。 从强化纵深防御的角度, 设计上需要考虑的防护的多层级和这些层级间的相互独立性。多层级的防御的理念体现了尽可能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 设计上考虑多重的实体屏障以及为保障这些实体屏障的有效性配置的设备和规程等。需要注意的是多层级的防御并不能成为依赖其他层级有效性而削弱自身层级有效性的正当理由。 在合理平衡的设计中, 每个防护层级应该用和它的安全重要性相称的可靠性来衡量。各层级之间的相互独立可以避免一个层级的失效减弱了其它层级的有效性。虽然很难做到各层级之间的完全独立 (如外部灾害的影响) , 因此纵深防御各层级之间应该在尽可能的切实可行的基础上相互独立。 独立性要求设计上避免的情况有:共因失效模式;系统或者部分系统所执行的安全功能要满足一个以上纵深防御层级的要求。 在设计上尽量做到各个层级的相互独立性,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 合理可行的采取相应预防缓解手段对核电厂的状态进行控制, IEAE在INSAG-12 给出了如表1 所示的纵深防御响应示意图。

设计上考虑纵深防御的各层级与电厂状态的对应关系, 一般核电厂在设计中考虑的电厂状态参见表2, 纵深防御的层级参见表3。 从设计上考虑缓解措施以达到纵深防御各层级的安全目标, 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可能性。 针对第三层级以下的纵深防御措施, 在核电厂设计已经考虑相对比较成熟,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第四层级的堆芯未熔化和堆芯熔化 (严重事故) 两类扩展工况进行论述。

核电厂可能产生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来源包括反应堆和乏燃料水池, 所以“实际消除”需要考虑的范围需涵盖反应堆和乏燃料水池发生可能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事故序列。

2.1 堆芯未熔化的设计扩展工况的考虑

设计上考虑堆芯未熔化的设计扩展工况的缓解措施, 首先需要识别设计扩展工况的类别然后通过相应的预防缓解措施来消除或缓解这些工况。堆芯未熔化的设计扩展工况是多重失效引起的序列所诱发的工况, 通常依据假想发生多重失效的系统考虑三种多重失效的情况:

— 导致超出应对单一始发事件的安全系统性能的始发事件, 如压水堆蒸汽发生器多根传热管断裂。

—妨碍安全系统控制假想始发事件的多重失效 (如冗余系列的共因失效) , 如安注未投入运行的LOCA事故。 支持系统的失效隐含在安全系统失效的原因中。

—安全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执行基本安全功能时, 引起安全系统丧失的多重失效, 如同时用于事故工况和停堆的排热系统的设计。

目前国际上对于堆芯未熔化的设计扩展工况的选择尚无统一的认知, 设计扩展工况的确定需要依赖于工程判断、确定论评价和概率论评价。表4 给出了可能发生的堆芯未熔化的设计扩展工况及其相应采取的缓解措施。

2.2 严重事故的考虑

严重事故是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风险最高的工况, 针对严重事故的设计考虑, 首先需要识别确认可能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的严重事故工况, 然后通过相应的预防缓解措施来消除这些工况。

对于乏燃料水池可能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严重事故为乏燃料水池冷却丧失导致乏燃料裸露和熔化, 因此针对乏燃料水池的严重事故缓解措施应该是从防止乏燃料元件的裸露角度, 确保乏燃料不会发生裸露, 从而切实消除乏燃料水池的严重事故的威胁。 针对乏燃料水池首先需考虑是结构上保证乏燃料水池的高置信度不失效, 防止水池破裂或泄漏导致的冷却剂丧失事故, 其次需设置可靠的补水手段, 确保乏燃料水池的冷却, 另外需要设置乏燃料水池的水位监测和应急补水接口及手段。

对于反应堆可能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严重事故可以分为三类假想事故序列: 第一类序列可能引发堆芯迅速损坏从而造成安全壳早期失效。 这类事故不能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予以缓解, 必须从产生源头上予以“实际消除”;第二类无法确保用于维持安全壳完整性的技术手段有效的严重事故工况;第三类包括安全壳丧失密封性的严重事故。

根据严重事故的三类分类原则, 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严重事故至少包括以下情形:

—可能引发堆芯迅速损坏从而造成安全壳早期失效的事件:

a) 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中大部件的失效

b) 反应性失控事故

—无法确保用于维持安全壳完整性的技术手段有效的严重事故工况:

a) 高压熔堆

b) 蒸汽爆炸

c) 氢气爆炸

d) 安全壳超压失效

e) 安全壳边界熔穿

—安全壳丧失密封性

a) 安全壳旁通情形下的严重事故

表5 给出了压水堆核电厂针对三类严重事故的可能采取的预防缓解措施, 以实现“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事件序列。

3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进行了研究, 形成初步的结论与建议:

(1)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是核电厂技术安全目标沿续与补充,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为一个概率安全目标, 其对象为发生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的事件序列或状态, 与LRF的概率安全目标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 概率目标应处于同等地位, 建议其概率安全的量化目标与LRF处于同一个量级。

(2) 设计上考虑 “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 应该采用确定论、概率论、工程判断的方式考虑预防或缓解措施, 不能仅凭评估概率而进行截断考虑, 需进一步考虑降低风险需要增加的设计功能、运行措施或事故管理规程, 实现“实际消除”, 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

(3) “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 其目的是为了强化纵深防御, 设计上从纵深防御的角度考虑应重点关注设计扩展工况的预防缓解措施, 对于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目前根据可能失效的类型, 已经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认识和考虑, 但是对于堆芯未熔化的设计扩展工况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需进一步研究。

摘要:“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已经被核工业界广泛认同, 各国的核安全监管当局对新建核电厂都对此提出了期望或要求, 因此有必要对此概念进行深入理解, 并将此概念应用在核电厂的设计过程中。本文研究发现“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概念是核电厂技术安全目标沿续与补充, 其目的是为了强化纵深防御, 设计中需进一步考虑降低风险需要增加的设计功能、运行措施或事故管理规程, 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

关键词:实际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质释放,扩展工况

参考文献

[1]核安全局, 核安全和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R].中国, 2012.

[2]IPSN-GRS, Proposal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future PWRs[R].1997.

[3]IAEA, Basic safety principle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R].INSAG-12, Vienna, 1999.

[4]IAEA, Design of reactor containment system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R].NSG-1.10, Vienna, 2004.

[5]WENRA, Safety of new NPP designs[R].2013.

[6]CNSC, Design of Reactor Facilities:Nuclear Power Plants[R].REGDOC-2.5.2, Canada, 2014.

上一篇:高考名句填空复习下一篇:变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