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教学范文

2024-07-20

集中式教学范文(精选12篇)

集中式教学 第1篇

1“嵌入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1.1 创新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模式, 强化实践技能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技能、价值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 我们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3],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为了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行业资源优势,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机制, 我校在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建设中实行的是“嵌入式”与“集中制”相结合, 最终实现连续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 即学生从一年级开始, 每年均有内容和时间不同的校内模拟实验、校外单位见习、实习安排, 使社会实践坚持4年不断线, 其实质就是实践教学与临床需求的无缝对接。

我校与养老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高级老年护理人才, 开启了校企共建的培养模式。本研究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宗旨, 探索构建以“重实践、强能力”为目标, 以创新实践教学为特色, 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支撑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期形成高级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显著特色。根据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及数量的需求, 与合作企业共同研讨培养方案。按照所需岗位特点和要求, 构建老年护理社会实践教学体系, 从老年社会、老年人文、老年护理及科研等方面充实实践内涵, 使毕业生走出校门后能尽快适应岗位的要求, 并得到社会认可。

1.2 连续实践, 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护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老年护理作为护理专业的一个方向亦是如此。就本科老年护理教育而言, 学生在4年学习中不仅要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内容,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老年护理专业操作技能。除此之外, 还必须加强与临床、实际养老环境的接触与实践, 因此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关键是一个“动”字, 要让学生在校内外的实践过程中“动脑、动手、动口、动眼”, 突显出一种“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在4年不断线实践的动态教学过程中, 将校内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情景相结合、相印证,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训练技能、修炼身心、磨炼意志、锻炼体能,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促进其智能发展和人格的完善。通过实践锻炼建构个人对社会、对养老行业的理解与认识, 最终通过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敬老意识、劳动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规范意识、礼仪意识、道德意识和革新意识”。

2“嵌入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以校内实践教学模式为基础

2.1.1 夯实基础护理实践课程教学

主要包括护理学基础及老年护理技能专业实训课, 掌握老年人健康促进、疾病护理的知识, 包括常见疾病的特点、评估、心身护理、各种专科护理技术等, 从而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1.2 创新“老年护理技能大赛”

围绕老年护理综合训练, 融孝道教育为一体, 以情景剧的艺术表现形式, 举办一年一度的“老年护理技能大赛”。内容涉及基本护理技能、老年常见疾病护理技能、老年康复护理技能及社区护理技能四大模块, 于每年“5·12”护士节前在三年级学生中展开, 目的是将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性渗透、综合性的学习与训练。组织“老年护理技能操作大赛”, 以竞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协调等综合性能力。

2.2 校外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2.2.1 建立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基地

在社区医院、养老院以及临床教学医院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分别建立以“天津市养老院”“鹤童养老集团”为代表的老年公立和民营不同组织形式的实践基地, 共6所。制定了符合培养目标的实践基地的建设标准。通过实习实训, 使学生具备规范的老年护理操作技能, 能对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进行观察和护理, 具备与老年人有效沟通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2“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

在学生实践带教中我们采用了“双师型”导师制, 即每位学生都有校内和校外的两位教师同时带教。各基地均有经过严格选聘的校外导师, 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外聘校外教师, 一方面解决本专业方向自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不足, 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目前高等护理教育方法的缺陷。“双师型”可以取长补短, 通过校内外教师的密切沟通合作, 还可以获得教学中的典型案例和丰富的教学素材, 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由校外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承担, 共同探讨并制定校内实训课程的内容及课时数及校外见习的内容与时间安排, 并共同编写《“双师型”实训教学导师指导手册》《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和大纲》《老年护理实训指导及评分标准》《社区、养老机构见习手册》等教学资料和教学评价体系, 以实现目标指引的学习。

2.2.3“双师型”的意义

老年护理专业方向聘请养老业界知名护理专家作为校内实训课教师, 与专职教师共同组成“双师型”师资队伍, 前者讲授操作技能, 后者注重理论知识。将“双师型”引入本科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体系, 实现校内校外的通力合作, 这对专业的发展建设、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有诸多积极意义的, 充分体现护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实训教学环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外聘校外教师使教学更接近真实环境, 营造浓郁的职业氛围, 达到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有利于为高等老年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 4年连续实践运行模式 (见表1)

将老年社会、老年人文、老年护理、老年机构管理及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理念融入其中, 由社会实践中的认知实习、上岗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组成。

3.1“嵌入式”课间社区见习

安排“社区卫生机构见习”。内容包括社区基础卫生保健服务、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管理、围产期保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以及社区居家为老服务等。此时学生未接触任何专业课程, 因此这是建立在“感性导入思维”前提之下的一种实践模式, 学生带着新鲜和好奇的心理接触临床, 并带着更多的问题回归课堂, 这样再学习理论知识时便会有的放矢, 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

3.2“集中式”老年护理技能实训

安排《老年护理实训课》, 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 即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清洁卫生和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的护理。安排“基础护理学见习”, 内容涉及护士素质、护患沟通、护理程序以及常用护理操作技能等, 这是老年护理学专业方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安排“养老机构见习”, 地点在校外实习基地, 内容涉及校内实训课程所讲授的全部护理操作。

3.4“集中式”临床实习

“集中式”临床实习第1阶段安排在第五学期的后四周, 即1周~14周为理论课, 15周~18周为老年护理集中临床实习。第2阶段为临床生产实习, 安排在第七八学期, 为期9个月, 前6个月为综合医院实习, 后3个月为老年护理专业定向实习。

4 小结

4年不断的实践教学模式, 找到了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目标与养老机构人才需求的最佳切入点。通过学校教师与用人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共同承担实践环节的组织与指导, 学校有针对性地实现了课程开发、教学改革等项目的完成, 并为校企合作编写系列化实训教材提供了素材。任何一个实体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素质, 作为人才的接收者, 养老机构也需要通过护理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把不断变化中的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的要求, 体现到学校的教学改革方案中去, 这样养老机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找到满意的人才, 进而增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尹作娟, 隋树杰.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能力的研究现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10) :65-67.

[2]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1-72.

中式烹饪教学计划 第2篇

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了解中式烹调的基础知识,掌握火候、调味和原料的初步熟处理的基本知识,懂得汤对烹调菜肴的作用,熟悉挂糊、上浆、勾芡的方法并能掌握几种常用烹调方法的操作要领等

一、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中式烹调师 35天

二、培训课时及课时分配:共280课时,理论100课时、实操180课时。

三、培训对象

有培训就业愿望,年龄在16周岁至55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者以及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等符合国家规定的享受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的人员。

四、培训方式:集中

五、培训级别:初级

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七、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2.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3.理解干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4.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2.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3.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4.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2.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3.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4.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八、教学内容和要求(一)中式烹调概述 1.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2.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3.掌握中国菜肴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二)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 1.熟悉常用蔬菜洗涤、整理加工的方法和质量要求。2.了解常用水产品的宰杀、刮鳞、去鳃、剖腹等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3.掌握家禽宰杀、洗涤、开膛的加工步骤,以及家畜内脏、四肢的初步加工方法。(三)刀工刀法的勺工技艺 1.了解刀工、勺工在烹调中的作用。2.掌握刀工、勺工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四)出肉、整料去骨

1.熟悉出肉、整料去骨的基本要求。2.掌握常见水产品、家禽、家畜的出肉、整料去骨的加工步骤。(五)干货原料的涨发 1.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方法和要求。2.熟悉常见干货原料涨发的步骤。3.掌握干货原料涨发的基本原理。(六)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 1.理解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意义、作用和原则。2.熟悉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各种方法。

3.掌握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方法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七)热菜配菜知识 1.理解配菜的意义。2.了解热菜配菜的原则和方法。3.掌握菜肴命名的方法和要求。篇二:中式烹饪师中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中式烹饪师中级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一、培训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培训,使培训人员在初级中式烹调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培养人员掌握系统的烹调专业理论知识和比较扎实的中式烹调基本功。并具有培训和指导初级中式烹调师的能力,达到熟练掌握中式烹调工种的业务技术水平能够应用并理解对原材料的加工、冷菜制作拼摆、菜品的配置、腌腊和干货原料的加工、烹制加热过程的燃烧传热的基本原理、菜品盛装原则方法、基础汤汁制作、调味原则要求,以及火候、上浆、挂糊、着衣等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

依据《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中级中式烹调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做到安全协调操作,能够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厨房机械用具,刀工操作姿态正确合理,技法娴熟,能够运用出骨加工技术,能够正确运用前期热处理技术,掌握调味技术,掌握火候,能够运用上浆、挂糊、着衣技术,能够合理盛装菜品,能够制作一般冷菜拼盘,能够使用果蔬原料雕刻成一般花形。

二、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培训中,应切实保证培训人员对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能对原材料的制作、烹饪过程中问题的出现能及时处理。保证技能训练的教学时间和学习效果,达到生产岗位要求,顺利实现就业。

二、培训中应特别强调安全操作,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规定进行操作。

三、培训课时安排

四、培训内容

一、烹调原料的初加工

1、鸡、鱼等的分割取料

教学要求:剔骨手法正确,做到肉中无骨,骨上不带肉

2、腌腊制品原料的加工

教学要求:认真对待腌腊制品原料加工和干货涨发中的每个环节,对不同原料、不同用途。

3、干货原料的涨发

教学要求:干货涨发中的碱发、油发等方法,使用不同方法,做到节约用料,物尽其用。

二、烹调原料切配

1、各种原料的成型及花刀的运用

教学要求:刀工美化技法要求,刀功熟练,动作娴熟。

2、配制本菜系的菜肴

教学要求:配菜的原则和营养膳食知识,能按要求合理配菜。

3、雕刻简易花形,对菜肴作点缀装饰

教学要求:烹饪美术知识,点缀装饰简洁、明快、突出主题。

4、维护保养厨房常用机具

教学要求:厨房常用机具的正确使用及保养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和 保养厨房常用机具。

三、菜肴制作

1、对原料进行初步熟处理

教学要求:烹饪原料初步熟处理的作用、要求等知识,正确运用初步熟处理方法。

2、烹制本菜系风味菜肴

教学要求:1).能准确、熟练地对原料挂糊、上浆 2).能恰当掌握火候

3).调味准确,富有本菜系的特色

3、制作一般的烹调用汤

教学要求:一般烹调用汤制作的基本方法,能够制作一般的烹调用汤

4、一般冷菜拼盘

教学要求:1).冷菜制作、拼摆、色、香、味、形等均符合要求 2).菜肴盛器选用合理,盛装方法得当

五、培训设备

培训设备应包括炒灶、炒锅、锅铲、刀具等,中式烹饪师技能培训基本实习设备 备注:表格中所列举的技能培训工具和设备都是完成培训计划要求必备的设备,培训机构可根据自身规模,在保证培训内容、课时及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培训工具和设备。篇三:中式烹调教学计划

《中式烹调师》教学计划及课程按排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黔人社厅函【2010]78号)】和(黔人社厅发【2010】等文件及筑组通[2011]33号文件的精神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我省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我中心制定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

一、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中式烹调师 30天

二、培训课时及课时分配:共240课时,理论90课时、实操150课时。

三、培训对象 有培训就业愿望,年龄在16周岁至50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者以及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等符合国家规定的享受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的人员。

四、培训方式:集中

五、培训级别:初级

六、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烹饪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主要任务是:讲授烹饪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技能操作;培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解决烹调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和适应职业转换奠定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七、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一)知识教学目标 4.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2.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3.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4.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2.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3.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4.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八、教学内容和要求(一)中式烹调概述 1.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2.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3.掌握中国菜肴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二)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 1.熟悉常用蔬菜洗涤、整理加工的方法和质量要求。2.了解常用水产品的宰杀、刮鳞、去鳃、剖腹等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3.掌握家禽宰杀、洗涤、开膛的加工步骤,以及家畜内脏、四肢的初步加工方法。(三)刀工刀法的勺工技艺 1.了解刀工、勺工在烹调中的作用。2.掌握刀工、勺工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四)出肉、整料去骨

1.熟悉出肉、整料去骨的基本要求。2.掌握常见水产品、家禽、家畜的出肉、整料去骨的加工步骤。(五)干货原料的涨发 1.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方法和要求。2.熟悉常见干货原料涨发的步骤。3.掌握干货原料涨发的基本原理。(六)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 1.理解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意义、作用和原则。2.熟悉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各种方法。

3.掌握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方法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七)热菜配菜知识 1.理解配菜的意义。

2.了解热菜配菜的原则和方法。3.掌握菜肴命名的方法和要求。(八)火候 1.了解火候的概念。

2.熟悉不同的传热介质、传热方式对烹饪原料的影响。(九)调味 1.了解味觉和味的分类。2.熟悉调味的方式。3.掌握调味的原则。(十)制汤 1.理解制汤的意义。2.了解汤汁的分类及制作步骤。3.掌握汤汁形成的基本原理。(十一)上浆、挂糊、勾芡

1.了解调制浆、糊、芡所用的原料。2.理解上浆、挂糊、勾芡在烹调中的作用。3.掌握上浆、挂糊、勾芡的区别和种类。(十二)热菜的烹调方法 1.熟悉热菜烹调方法的概念及分类方法。2.了解常用烹调方法的步骤。3.掌握常用烹调方法的操作关键。(十三)热菜装盘 1.熟悉热菜装盘的要求。2.了解盛菜器皿的种类和用途 3.掌握盛器与菜肴配合的原则。(十四)筵席知识

1.了解筵席的意义、作用和种类。2.熟悉筵席菜肴的配制方法。3.掌握筵席菜肴上菜顺序及筵席菜单设计的基本要求。

九、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十、培训实施与考核 1.培训方法与要求:培训要以理论为辅、实际操作为主,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方法,用农民容易接受的语言,由培训教师集中对农民进行面对面、互动式、手把手等行之有效的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与效益。培训结束后使农民具备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2.培训教材:根据本规范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选择相应的培训教材。3.考试考核:参训学员培训期满后,由劳动部门统一进行考核鉴定,合格者颁发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

贵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 2013年4月16日 篇四:中式烹调师教学计划

广东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教学计划

说明:教学安排可以填写讲授、讨论、实验、实操、现场教学、外出参观、考核等等。篇五:中式烹调教学计划(1)中式烹饪师教学计划

一、培训工种及培训时间:中式烹调师 30天

二、培训课时及课时分配:共240课时,理论100课时、实操140课时。

三、培训对象

有培训就业愿望,年龄在16周岁至50周岁之间的农村劳动者以及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等符合国家规定的享受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的人员。

四、培训方式:集中

五、培训级别:中级

六、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饮食行业高素质劳动者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应用新技术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初级中式烹调师的理论知识水平。(一)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烹饪发展概况和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2.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及要求。3.理解干货原料涨发和汤汁形成的原理。4.掌握中式烹调方法的基础知识。(二)能力培养目标 1.掌握烹饪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2.熟悉菜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3.掌握常用烹调方法和分类,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加工制作菜肴。4.熟练运用烹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计、制作一般筵席菜肴。(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立业的本领。2.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3.热爱烹饪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饪技艺。4.具有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态度,具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七、教学内容和要求(一)中式烹调概述 1.了解烹调的概念,懂得烹调的意义和作用。2.熟悉中国烹饪的起源与发展过程。3.掌握中国菜肴及主要地方风味流派的特点。(二)鲜活烹饪原料的初步加工 1.熟悉常用蔬菜洗涤、整理加工的方法和质量要求。2.了解常用水产品的宰杀、刮鳞、去鳃、剖腹等加工方法和质量标准。3.掌握家禽宰杀、洗涤、开膛的加工步骤,以及家畜内脏、四肢的初步加工方法。(三)刀工刀法的勺工技艺 1.了解刀工、勺工在烹调中的作用。2.掌握刀工、勺工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四)出肉、整料去骨

1.熟悉出肉、整料去骨的基本要求。2.掌握常见水产品、家禽、家畜的出肉、整料去骨的加工步骤。(五)干货原料的涨发 1.了解干货原料涨发的概念、方法和要求。2.熟悉常见干货原料涨发的步骤。3.掌握干货原料涨发的基本原理。(六)烹饪原料的初步热处理 1.理解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意义、作用和原则。2.熟悉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的各种方法。

3.掌握烹饪原料初步热处理方法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七)热菜配菜知识 1.理解配菜的意义。

2.了解热菜配菜的原则和方法。3.掌握菜肴命名的方法和要求。(八)火候 1.了解火候的概念。

2.熟悉不同的传热介质、传热方式对烹饪原料的影响。(九)调味 1.了解味觉和味的分类。2.熟悉调味的方式。3.掌握调味的原则。(十)制汤 1.理解制汤的意义。2.了解汤汁的分类及制作步骤。3.掌握汤汁形成的基本原理。(十一)上浆、挂糊、勾芡 1.了解调制浆、糊、芡所用的原料。2.理解上浆、挂糊、勾芡在烹调中的作用。3.掌握上浆、挂糊、勾芡的区别和种类。(十二)热菜的烹调方法 1.熟悉热菜烹调方法的概念及分类方法。2.了解常用烹调方法的步骤。3.掌握常用烹调方法的操作关键。(十三)热菜装盘 1.熟悉热菜装盘的要求。2.了解盛菜器皿的种类和用途 3.掌握盛器与菜肴配合的原则。(十四)筵席知识

1.了解筵席的意义、作用和种类。2.熟悉筵席菜肴的配制方法。3.掌握筵席菜肴上菜顺序及筵席菜单设计的基本要求。

八、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

集中识字教学点滴体会 第3篇

关键词:集中识字法;感知识字;自主识字;玩中识字;巩固识记;自觉识字

一、识字教学五步法

1.结合语境,感知识字

汉字是抽象的表意符号,语言环境是提供孩子思维记忆的一个背景、靠山,离开了语境就很难理解一个字所表示的具体意义。因此,教学中可结合多媒体呈现图片及视频资料、人物对话、儿歌等语境,引导学生听范读、看图说话,有感情朗读、自练读,从而体会语境,感知字的音、形、义。

2.展开想象,自主识字

世界真奇妙!在孩子的脑海中充满了认识世界的渴望。当他们只会用眼睛去探索时,生硬的方块字也许激不起他们的兴趣。如果识字教学中把孩子心中想象的翅膀展开,将会点燃孩子眼底炽热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动脑、想象识字是有效途径。

如,“坐”结合字形想象“两个小孩‘人和人在土堆‘土上玩耍”。

3.游戏活动,玩中识字

将识字的难点分解在活动中,采取猜字谜找朋友,拼字游戏,编儿歌、顺口溜等活动,令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情境中轻松掌握汉字。

如,以“直”为基本字,加上偏旁部首拼出“植、值、置、殖”等。

让孩子动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效果倍增。

4.识写结合,巩固识记

小学生要掌握的汉字多达2500个,其中形近而音义各异,音同而形义各异的字很多,还有些字形复杂,很难写对。因此,识字教学中必须把识字与写字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现在,有的教师把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识字和阅读等活

动,学生当堂书写时间太少,大量书写练习被挤到课后进行。这样离开教师的指导,学生虽能完成字量,但可能写得不端正、不美观,甚至错误。结果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而且效果不佳。此举危害很大,故教师要在教学识字的同时,指导学生把字写对、写好。

此外,还要安排适当的时间,训练学生抄写生字、读写词语、写话等,巩固识字效果,提高写字能力和运用能力。

5.课外阅读,自觉识字

课堂上识的字毕竟太少,要想多识字,应把重点放在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要体现学生的自学,使其在阅读中自觉进行识字,增加识字量。同时,教师进行必要指导,教给学生一些读书识字的方法。如,用“遮读法”识字(先读拼音,再音和字并读,最后遮住拼音进行纯汉字阅读),边读边写生字等。此外,还要训练学生勤翻字典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读书识字的能力,更好地在阅读中自觉识字。

二、结合识字教学指导学生积累词语

1.词句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低年级教师只注重识字教学,对词语训练兼顾不到。高年级教师则偏重文章结构的分析,而把词语教学只视为扫除障碍,训练的力度也非常不够。所以,师生理解、积累词语的意识都比较淡薄,因而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学生说话写话时词汇贫乏,语言干瘪,缺乏形象性。所以,小学阶段要强化词句训练和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词句训练是篇章训练的基础,因此,小学的阅读教学应在让一般性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基础上,着重让他们进行品词学句训练。

2.学习词语的目的性

学习词语的目的主要是消化运用,运用词语离不开积累词语。因为只要词语库存丰富,说话时才能随口而出,左右逢源。要积累众多的词语,只靠机械地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深刻理解和有意识记,才能记得快、记得牢。学习理解—识记积累—熟练运用,是我们学习运用词语的三部曲。

3.如何确定重点词

加强词语训练并非逢词都练,而是要抓住重要的词进行重点训练。要进行重点训练,必须要抓住重点词。如何确定重点词,要从四个方面考虑:(1)学生没有学过或虽然接触过,但理解不正确,容易弄错的词语;(2)能突出表现文章中心的关键词语;(3)运用得特别确切,富于表现力的词语;(4)多义词、近义词、成语、带有文言色彩的词。

4.积累词语的方法

积累词语的方式往往与背诵精彩的语段联系在一起。这些语段之所以精彩,往往是其词华语美。背诵是积累词语的重要方式,因而我们要增强背诵意识,加强背诵的训练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今后学习语文打下扎实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在今后的听说读写时,才能用语丰富,妙语连珠。

中式问题教学开发创新潜能 第4篇

我校省级课题《构建师生生命成长的“超市学校”的研究》, 旨在通过建立促进师生多元化的教育体系、教育目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 开发设置可供学生选择和发展的“超市学校”, 使我们教师、学生作为个体在这样的学校能够体现生命的独特性、连续性, 能富有生命地成长发展, 张扬人的个性, 开发人的潜能.在我们数学学科担任的子课题《盆栽艺术分层教学》研究过程中, 我们发现在进行分层教学时, 要重视问题教学, 而且问题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学情创设问题情景, 展开探究过程, 扩展问题内涵, 充分体现盆栽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和运用.

一、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创新动机

G·波利亚指出:学习解题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此,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 首先要尽量通过问题的选择、提法和安排来激发学生, 唤起他们的好胜心和创新动机.“善问是数学教师的基本功, 也是所有数学教育家十分重视研究的问题, 一个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 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想之弦, 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大合唱.”

1. 问题要选择在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内.

问题太难, 学生不会解决, 打击自信心, 问题太易, 又不能拨动思维之弦, 于创造性培养无益.因此, 教师要能细致钻研教材, 把握学生思维发展阶段和知识能力水平等因素, 使问题既具有挑战性, 又具有可接受性.

例如, 填写下表:

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 为让学生能从表格中观察到积的变化, 如果简单地问:观察表格,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恐怕只有少数优等生能发现, 而大部分会觉得太难而无从下手.如果将问题细化:

(1) 第2, 3, 4, 5组的第二个因数和第一组比, 分别扩大了多少倍?积各有什么变化?

(2) 第4, 3, 2, 1组的第二个因素和第一组比, 分别缩小多少倍?积各有什么变化?

(3) 从上面的例子,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这样展开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解答就力所能及了.

2. 问题的提法要有艺术性.

问题的提法不同, 会有不同的效果, 要设法达到提法新颖, 富有激动性, 让学生坐不住, 欲解而后快.

3. 问题的安排要有层次性, 即提问要掌握时机与分寸, 安排要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基本到变式到拓展, 不断加大思维的紧张度, 培养创造性.

二、展开探求过程, 训练创新思维

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是一个对问题识别、归类、假设、验证的过程, 也是试悟和顿悟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归纳、类比、演绎等逻辑思维能力及直觉、想象与非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每解决一个问题, 都要付出一定的脑力劳动, 也得到了一次思维训练, 在问题解决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解题的具体过程, 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解决“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什么图形”时, 我是这样提问学生, 从而展开思维过程的:1.识别:这是什么问题? (求图形的面积) 和什么有关? (和平行四边形面积有关)

2. 归类:联想哪些图形的面积已会求.平行四边形与哪些图形有关, 让学生讨论后归结到长方形面积有关的一类问题.

3. 假设:

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1平方厘米的方格来量, 平行四边形能吗? (不能, 因为平行四边形没有直角, 不能正好摆方格.) 以上可说是充分运用已学知识和逻辑推理, 步步选定目标;这时聪明的学生通过思考顿悟, 提出假设, 能否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呢?学生的思维已经打开, 在转化为长方形这一目标指引下, 有的用折叠法, 有的用剪两刀的方法, 有的用沿高剪再拼的方法, 转化成了长方形, 为了推导公式, 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最容易求面积.

4. 验证:

转化成的是不是长方形了呢?对于小学生, 要说清道理是不容易的, 可引导他们用直角板量一量转化后图形的四个角来说明是不是长方形.以下归纳公式又要经历一个识别、归类、假设、验证的过程.也许传统教法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却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创新思维训练的机会.这个问题的解决, 不仅教给学生一种思考方法———联想与盯住目标, 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开拓了思路, 而这些能力乃是创造性能力的根本体现.

三、扩展问题内涵, 体会创新乐趣

1. 完善结构, 推广结论.

能否将某一个问题的结论推广到新的情况中去, 这是解题思维活动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但在多数情况下被学生甚至教师忽视了, 这使学生失去了体会创造乐趣的机会, 不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数学家解题, 一个最大的特点, 就是尽量追求问题的普通化, 尽可能把问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 如果我们在指导学生解题时也能这样做, 那就不只是解决一个问题了.

2. 一题多解, 开拓思维.

扩展问题内涵还体现为一题多解, 多方求索, 不拘一法.如果经常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那这一问题不仅解“透”了, 也挖“深”了学生的智慧之泉.

中式烹饪培训教学课件 第5篇

烹调技术(中式烹调师)

二、培养目标

本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烹调、营养、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烹调技术和菜品创新能力,能从事中餐烹调操作及餐饮业管理,具备扎实的烹饪基本功与娴熟地烹饪技能。熟练掌握烹调技术、制作,科学使用烹调原料、会烹饪制作,懂营养,适应餐饮行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可持续发展人才。

三、培养规格与要求

(一) 知识结构

1、中职生必备的德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等知识。

2、中式烹饪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和烹饪操作技能。

3、餐饮企业厨房的组织管理、岗位设置、工作流程等相关知识。

4、厨房设施、设备、工具的使用、保养方法及安全常识。

5、有关食品安全和卫生等法律、法规知识。

6、常用烹调原料的相关知识;膳食营养知识;菜点成本核算的知识。

(二)职业能力

1、掌握烹饪调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型质量标准。

2、能够对烹调原料进行鉴别、加工处理和妥善保管。

3、熟悉烹调各环节的操作原则与要求。

4、能够安全熟练地使用设备和工具,并保证日常的清洁卫生。

5、能够正确运用烹饪技法制作热菜、冷菜,食品雕刻、常见品种,保证其卫生、安全及营养价值。

6、能够合理搭配色彩、制作常用饰品美化菜肴。

7、具有较强的法规意识、安全意识、节约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尊师重德、爱岗敬业。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具有重诚信、重质量、重效率、优质服务的观念。

4、热爱烹调事业,继承、发展、创新祖国的烹调技术。

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为依据

2、模式类型:工学结合

3、模式名称:“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4、指导思想:根据企业工作任务要求确定岗位,以岗位工作过程的要求为导向,密切校企合作,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并重,实施“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教学总体目标完成的条件下,灵活安排各学年教学时间,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相互交融,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训相互嵌入,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最大限度符合。

5、模式内涵:

在“工学交融,全真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建立运作系统、保障系统和评价监控系统。

运作系统包括培养目标的确立、合作企业的选择、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环节的实施等;内含着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学体系和技能教学体系。

五、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的教学设计

1、岗位基础学习领域阶段的教学设计

岗位基础性学习领域教学设计的思路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学校为主体,充分听取企业意见,把各个单项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的统一的、反复出现的知识,构建成基础性学习领域的课程体系。

2、岗位核心学习领域阶段的教学设计

岗位核心学习领域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围绕烹饪专业所涉及的核心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根据各职业岗位的行动领域,以岗位能力为导向,校企合作,构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

3、岗位拓展学习领域阶段的教学设计

岗位拓展学习领域教学设计的思路是:根据学生就业特点,从拓宽就业出发,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要集中 第6篇

一、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有的很多,有的干脆没有。特别是部分年轻教师因为参加工作时间不久,对教材的把握不准,对重点难点的辨析能力不高,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不强,缺少经验,有时一堂课会设置好几个教学目标,既有积累识记层面的,又有分析理解层面的,还有鉴赏评价层面的,还有表达应用层面的,甚至还有探究写作层面的等等,唯恐遗漏了知识点,想全抓住,但结果是重点不突出,问题讲不透,要么一堂课紧张有余,深度不够,要么轻松有余,实效不足。也有部分教师一堂课根本就没有教学目标,他们天马行空,随兴所至,侃侃而谈,极少考虑自己在教学时究竟要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培养什么能力,以及希望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等。有时他们还会受到学生的牵引,随着学生活跃凌乱的思维而起舞,不知引导,当收不收,随波逐流,乱开源,乱点火,采取全面开花,四处放炮的方式,一堂课看似热闹生动,实际上是华而不实。教师在讲台前激情表演,学生或者是无意识地随声附和,或者是各想心思,各办己事,静默以对,到头来教师只落得两嘴白沫,学生只剩下轻松喜悦,老师实质问题讲不透,学生实际能力提不高,费时费力无实效。

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集中的意义

如果每堂课教学目标设置都比较集中明确,教师授课时就会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提问、点拨就会更有针对性,教师提出的问题,设计的练习就会更明确,更具目的性,以达到讲练结合,理论实践的结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不会被学生各种活跃的与本课教学目标无关的思维、问题所左右而迷失方向,以至于造成本堂课的“多目标”或“无目标”,而能万变不离其宗(目标),始终围绕既定目标施教。教学目标的集中有利于教师把某一个问题讲深,讲透,旁征博引,说古论今,集中精力,完好解决,以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学生方面,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集中能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抓住本堂课的学习重点,明确本堂课思维训练的目标,便于学生集中精力,紧随老师积极主动地去深入思考,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自觉地围绕本堂课的目标向广度和深度提问、思考、训练。使这一堂课达到一种师生目标明确,互动融洽,气氛热烈,效果明显的结果,切实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要求。

三、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集中的做法

面对庞杂的知识和各种能力以及各具特点的学生,我们怎样才能设定恰当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呢?首先,教师要对教材仔细分析,详加研究,理清教材的内容,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教材是我们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对教材的透彻分析,精心研究,可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设定课堂教学目标时的盲目性,防止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淹没于细枝末节里,有助于提高我们驾驭教材的能力;有助于我们把握住提炼出恰当且集中的教学目标;有助于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得更加符合学生实际。事实上,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过程也是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分解、化合、定位,以及创造一条更适合于学生的人性化教育方式的过程,它是上好课堂教学的前奏曲。恰当而集中的教学目标是一堂好课的灵魂。

其次,我们要分析、研究学生,要结合他们的知识基础、性格特点、精神状态、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等方面来设定教学目标。由于课堂教学目标来源于对授课对象能力层次、思维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分析,并针对分析中筛选出的重要问题提出。因此,设定课堂教学目标应当以准确把握授课对象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基本路径。在此基础上,才能设定出恰当而集中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不同需要,不同习惯的学生,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有所差别。

总之,恰当而集中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内容的浓缩点,是主攻的目标,是一堂课的核心。每堂课我们若能设定出集中的教学目标,在授课时可以由教材的某一个关键点引出,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就像庖丁解牛那样切中肯綮,结果定会事半功倍,效果明显。

完善中式教学以打造高效课堂 第7篇

这部纪录片促使笔者去思考: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如何打造自己的高效课堂?

一、注重思想品德教育

许多人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和政治教师的任务,跟地理教学没有关系。这种观点是绝对错误的。从视频中可见,部分孩子粗鲁傲慢,不尊重人,纪律涣散,没有集体观念。尊师重教、谦逊有礼、爱国爱家、努力进取是每一个孩子都应具备的良好品质。毛泽东为什么能学业精进、功业有成?有一句诗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对江山人民的挚爱,是他努力学习、艰难创业的不尽动力。这句诗,也恰好指明了我们地理教学的方向:地理教学不仅仅要传授江山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人文情。一句话,无论哪个学科,都要时刻不忘育人的职责,否则,如纪录片所见,别说高效教学,正常教学都无法展开。

二、尽可能地告诉学生知识的作用

从视频中可见,英国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穿运动装,为什么要做早操,为什么要上晚自习,为什么要升国旗,为什么要学语法,为什么要劳动,甚至为什么要到校学习,所以他们捣蛋,“拼命反抗这种不可靠的制度”。我们的教育其实很傲慢,我们始终强调“知其然”,而不必深究“其所以然”,久而久之,学生觉得学习是无用无趣无聊无意义的事。经验告诉我们:凡事知其有用,才觉有趣,才会学习、探究、改进、创造。比如讲到我国交通的时候,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题目让学生借助网络解答:暑期,给你5000 元,你能走多远?玩几天?介绍一下你的行程和沿途的景观。讲到经济的时候,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后回答以下问题:如果你有足够的技术和资金,你会在沿海还是西部创业?如何吸引人才到西部去?总之,联系生活,联系社会,活学活用,而少言“这个知识点中考必考”。

三、依据学情制定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计是以教学大纲和教材学情为依据的。纪录片中的中国老师因为纪律问题而到了无法组织课堂教学的地步,应该说,他们教材备得很充分,而学情却备得不足。教师在备课前,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业进度以及学习目的等。如果以“我们在中国就是这么教的”“中国学生是非常听话刻苦的”“在中国,就只有一个教学大纲,要么适应,要么淘汰”来漠视教育对象的差异,就显得简单粗暴甚至傲慢了。纪录片中的中国老师不应该赶进度以应付考试,而应该降低难度,放慢进度,多交流沟通以联络感情,多思考教法以让学生易于接受。举个例子,思想品德课上,中国老师让学生子理解并记忆孔子的哲学名言。可英国学生不了解孔子,也没兴趣了解孔子。为什么不讲述一些中国当代的有关道德的感人故事或展示相关的视频图片再让学生讨论发言呢?或者让一部分学生演情景戏,另一部分学生来评判这种行为是否恰当。反观我们的课堂,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盯着教参备课而无视学生感受,重视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构建。一切为了考试的教学,的确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四、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视频把中西课堂作了对比。西式课堂采用小班化教学,先把学生按不同能力分进不同的班级以便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发现、自由讨论、积极发言、勇于提问。而中式教学则被描绘成一成不变、死板僵化、缺乏人性,课堂崩溃、教师无策即是中式教学落后的最佳佐证。其实,中式教学从不鼓励机械教条的做法,而强调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通常的教法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开展带有竞赛性质的小游戏,比如上黑板默写、快速读图拼图、猜地名等;利用PPT展示图片,适当播放精彩有趣的视频;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上讲台“上课”;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比如让学生动手制作三球仪,并用三球仪演示日月地的运动关系……总之,方法不比西方少。但必须承认,中式教育过分强调考试而轻视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学方法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讲授,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更系统的知识,但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教师该讲多少,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总之,无论中式教学,还是西式教学,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彼此都应以包容谦卑的心态互相学习,努力提高,追求高效。

摘要:通过观摩英国纪录片《我们的孩子面对中式学校足够坚强吗》,总结出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做到: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尽可能地告诉学生知识的作用;要根据学情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英语时态集中教学方法探究 第8篇

有。在教学实践中, 我对多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试验, 把时态集中分三步进行讲解, 效果很好。下面我就时态教学的问题, 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 运用演绎法教学时态

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原则教各种时态的用法及结构形式。在教学生结构形式时也要打破传统的每一种时态都要讲解其肯定结构、否定结构、疑问结构形式, 而是将十六种时态的肯定形式一起讲完, 然后再讲否定形式、疑问形式。充分展示时态之间的共性。把时态用法及结构形式中规律性较强的东西一并教给学生, 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

1) 关于时态?什么是时态?这是我们教时态时首先要碰到的第一个难题。

因为汉语中根本不存在时态这一语法概念, 学生很难理解, 让我们先看看下面几个句子:

我七点钟上学。I go to school at 7:00.

汤姆七点钟上学Tom goes to school at 7:00.

我昨天七点钟上学。I went to school at 7:00yesterday.

她上学去了。She has gone to school.

……

为什么上面各句中“上学”分别要用go to school, goes to school, went to school, has gone to school等不同的形式呢?这就是英语中的时态。在英语中, 动作发生的时间不同, 要用不同的谓语动词形式, 动作的执行者不同, 要用不同的谓语动词形式, 动作进行的程度不同也要用不同的谓语动词形式。因此, 时态实际上是根据动作发生的时间及相应的进程而确定采用的谓语动词形式。时态中的“时”指时间, “态”指人或物所处的状态, 即他们所做动作的进程。

2) 时态的分类。根据时态的意义, 我们把动作发生的时间及动作的进程进行划分。

根据对时态中“时”和“态”的划分不难看出, 英语中时态的分类有两种方式。根据时间分, 可分为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将来时态和过去将来时态。根据动作的进行程度又可分为一般时态、进行时态、完成时态和完成进行时态。任何一个动作都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 因为动作的执行者不同, 动作可能处于任何一种进程。因此, 不难看出英语中共有十六种时态。对于动作进行程度的划分:一般、进行、完成及完成进行。前两种学生很好理解。“一般”指经常发生、反复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指不作任何强调的某个动作;“进行”表示在某一时刻或者某段时间内正在进行的动作;“完成”和“完成进行”的意义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完成”有两种意义:第一, 动作在某时刻之前发生, 动作的结果对这一时刻产生影响。说的是这一时刻主语所处的状态。例如:He has come.其意义应为He came some time ago and now he is here.第二, 它表示某时刻之前开始的动作或状态一直持续到这一时刻。例如:He has learned English for ten years.其意义应为He began to learn English ten years ago and now he is still learning English.“完成进行”指某时刻之前开始的动作一直持续到这一时刻且有继续下去的趋势。例如:He has been learning English for ten years.其意义应为He has learned English for ten years and he is going to learn English still.

这样, 我们理解了时态中的时指时间, 态指动作的进行程度, 再来理解各种时态的意义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了。

一般时态:

现在一般时:表示现在经常发生、反复发生的动作和存在的状态。

过去一般时:表示过去经常发生、反复发生的动作和存在的状态, 也表示过去发生的不作任何强调的某个动作。

将来一般时和过去将来一般时的意义可以类推。

进行时态:

现在进行时:表示此时此刻或现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

过去进行时:表示过去某时刻或某阶段正在进行的动作。

将来进行时和过去将来进行时的意义可以类推。

完成时态:

现在完成时: (1) 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 强调动作的结果对现在产生的影响。 (2) 表示过去开始的动作或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

过去完成时: (1) 表示过去某时刻之前发生的动作, 强调动作的结果对这一时刻的影响。 (2) 表示过去某时刻之前开始的动作或状态一直持续到这一时刻。

将来完成时和过去将来完成时的意义可以类推。

完成进行时:

现在完成进行时:表示过去开始的动作一直持续到现在, 且有继续下去的趋势。

过去完成进行时:表示过去某时刻之前开始的动作一直持续到这一时刻, 且有继续下去的趋势。

将来完成进行时和过去将来完成进行时的意义可以类推。

2 图示、表格法

用图示把握时态的意义、用法, 用表格复习各时态的结构形式。

2.1 图示复习各时态的方法

2.2 表格复习各时态的结构形式

要求学生根据各时态的结构形式以work为例把各时态的结构形式列成表格如下

2.2.1 各种时态的否定形式的构成

1) 有助动词的时态, 其否定形式是在第一个助动词后加not构成。

2) 没有助动词的时态 (只有现在一般时和过去一般时两种) , 其否定形式的构成是在谓语动词前加上助动词do/does (用于现在一般时) 或did (用于过去一般时) , 在助动词后加not, 然后把原来的谓语动词改为原形。

2.2.2 各种时态的疑问形式的构成

1) 有助动词的时态, 其疑问形式是把第一个助动词放到主语前构成。

2) 没有助动词的时态 (只有现在一般时和过去一般时两种) , 其疑问形式的构成是在主语前加上助动词Do/Does (用于现在一般时) 或Did (用于过去一般时) 然后把原来的谓语动词改为原形。

3 用阅读、练习对学生掌握时态的情况加以检验。

学习时态的目的是为了掌握和运用时态。为了巩固前面所学知识, 可分两步进行。首先可找几篇阅读材料让学生逐句辨认句中谓语动词所使用的时态, 进一步熟悉各时态的结构形式, 并将它们翻译成汉语, 体会各时态的意义。然后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翻译一些汉语句子, 让学生根据谓语动作发生的时间及进行程度判断它应该采用哪种时态, 掌握时态的具体用法, 达到学习时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薄冰.英语语法手册.

中药学集中实践教学体会 第9篇

一、中药学专业开展中药鉴定学和中药炮制学集中实践设计实施的总体情况

集中实践属于探索性实验, 中药鉴定学集中实践需要对药用植物的基源鉴定, 需要进行蜡叶标本的制作。我院开展的中药学小学期实践教学活动在大四开学伊始, 前期准备在大三下学期的暑假。暑假期间要求学生采集标本、拍照、固定植物等。

(一) 集中实践开展模式

中药鉴定学实验为4人一组, 中药炮制学实验为5~6人一组。中药鉴定学为期两周, 中药炮制学紧接着中药鉴定学为期1周。中药鉴定学需要对暑假采集的标本进行鉴定, 需要选择一种特殊植物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对其性状、显微、理化进行系统研究, 其中显微鉴定包括药用部位的石蜡切片、表面片、粉末水装片以及透化片等的观察和绘图。中药炮制学则是统一对黄芩进行炮制研究, 炮制方法和研究内容各有差异。学生书写实验设计, 并进行汇报。汇报完成由老师进行提问和提出修改意见, 形成最终的实验方案。

(二) 集中实践具体实施情况

前期的准备和实验设计, 学生已基本对实验目的和实验任务有了一个把握。实验实施过程中要求完备的实验记录, 对实验的时间、工作、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型号、实验现象、实验结果以及讨论等均有记录。带队老师经常会询问学生的实验进展, 耐心指导分析。实验过程难免用到有毒化学物质, 指导老师应进行提醒教育, 并统一买手套口罩等进行必要的防护。中药鉴定实验绘图庞大精细, 理化鉴定要求现象明显、实验简单、特征性强, 学生常常不知道如何做起, 指导老师给出建议, 不少学生都能从中获得巨大收获。集中实践改革的实施, 虽历时4周, 实际时间紧, 任务重, 也逐渐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精神。

二、集中实践的成效

(一) 提高了实验积极性

集中实践教学不同于以往实验, 这是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探索的实验。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 小组成员均参与到实验的各个环节, 共同选题、共同设计、一起探讨。实验过程中与预期不符, 学生学会了自主查阅文献、共同商量, 最终解决问题。

(二) 提升了实验技能和科研素质

整个实验涉及面广, 涉及的技能既有传统的石蜡切片制作、透化片制作、显微镜的使用、酒制和醋制等的炮制方法、传统理化鉴定等, 也涉及薄层色谱的条件选择、高效液相色谱的使用等现代技能。实验结束前, 由带队老师进行逐一考核, 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学会使用。中药炮制涉及含量测定, 对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学验证等均有要求。此次实验结束, 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必要的实验技能、数据统计能力、论文书写能力等均得到了提升。

(三) 小学期存在的不足

实施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实施过程中要鉴定的药材由学生自行采集、鉴定, 而中药炮制学实验的药材则统一为黄芩。这便造成了实验的不连贯性。有效成分的不明确性、对照品的缺乏等都限制进行连贯性实验的实施, 实验细节也有待完善。中药鉴定的理化实验虽不要求做到很精准, 但也应该有必要的数据。在黄芩进行炮制时, 除实验中研究因素外, 应尽量控制其他因素相同, 如切片的表面积、炒制时间、保存温度等。学生往往忽略这些可变因素, 只注重研究因素, 造成结果误差。

参考文献

客房服务项目教学设计——中式铺床 第10篇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客房是酒店的基础, 还是酒店赢利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而床的美观程度和舒适程度影响客人对客房的印象乃至酒店的印象。虽然中式铺床看似简单, 但能够熟练掌握, 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范铺好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掌握中式铺床的技能, 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标准完成中式铺床, 是这个项目的主要内容, 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中式铺床与西式铺床的区别, 为下一项目课程打下基础。

(2) 了解中式铺床的特点及意义及为什么南方的酒店从以前的西式铺床转向中式铺床、中式铺床与西式铺床的区别, 使学生理解其中的含义及对酒店的影响和客人的接受程度。

2. 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实践学习, 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标准完成中式铺床。详细了解各个步骤与环节及容易犯错的地方。

三、教材分析

1. 重点:

(1) 为什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标准完成中式铺床, 详细了解各个步骤与环节及容易犯错的地方。

(2) 套空调被。空调被必须每天更换, 整理得符合标准能使客人睡得舒适, 愉快。

2. 难点

包角。包角虽然看似容易的事情, 但能够做得符合标准不是简单的事情。

四、教学方法

(1) 教法: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2) 学法:听讲、思考以及实际操作。

五、师生互动设计

教师首先放有关中式铺床的教学录像, 然后按步骤进行示范, 在重点和难点的地方要详细介绍并进行示范, 务求每个学生能够详细了解其中的奥妙, 从中领会各个要点, 并安排学生进行示范, 由学生指出其中不足的地方, 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其中的要求, 为以后的练习打下基础。按学生示范的要求进行练习, 教师从旁指导。

六、课时安排

教学时间为16节课。

七、相关工具

准备相关的模拟客房, 准备计算机一台、投影及相关录像。每床有床单1条、空调被套1条、空调被芯1条、枕芯2个、枕套2个。

八、教学过程设计

1. 前置作业

(1) 酒店客房有那几种铺床方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2) 中式铺床与西式铺床有什么共同点与区别。

(3) 分组调查客人对中式铺床的接受程度。

2. 导入新课

本次学习的项目内容———中式铺床。由于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床上度过, 床的舒适程度直接影响客人的睡眠质量。客房的消费对于很多人来讲还是一种奢侈品, 要使客人对于自己的花费感到值得, 床的舒适程度、美观程度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也是留住客人的一种方法之一。

九、总结

本次中式铺床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内按标准完成,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中式铺床是怎样进行, 熟练运用各种技巧进行练习, 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教学要求, 并为下一个项目打下基础。

十、知识扩展

布料的分类

布料其实有多个含义, 按照布料的材质来说的话称作纺织纤维。纺织纤维尽管品种繁多, 但基本可分为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两大类:

(1) 天然纤维是指自然界里有的, 或从人工培养的动物中直接的获得的纺织纤维。

有棉花、麻、毛、蚕丝。

(2) 化学纤维是用天然或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 经一定的方法制造出来的纺织纤维。

有涤纶 (的确良) 、锦纶 (尼龙、耐纶、卡普隆) 、晴纶 (奥纶, 开司米纶, 爱克斯纶) 、维纶 (维尼纶、纱纶, 可乐纶) 、粘胶、醋 (酯、酸) 纤 (维) 、氨纶 (马利当, 莱卡) 。

(3) 人造纤维是指以天然高聚物 (如木材、甘蔗渣或动物纤维等) 为原料, 经一定加工纺丝所面的纤维。

(4) 合成纤维是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为原料, 经合成的高聚物巨纺丝所成的纤维。

十一、思考与实践

8105客人去客房要求加床, 并且已经和前台说过了, 台班人员和前台核实后, 便为客人加床。到房间时其余两位客人已睡, 两个床之间无法放置第三张床, 客人便说不用加了。台班查看当班记录, 并无8105加床一事。

集中式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整体教学;方略初探

一、语音、词汇基础教学

依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对一单元的语音、词汇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避免枯燥乏味,注重教学形式。主要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先认读单词,然后就本单元的个别词性、词义、词的数及各种词的构成进行延伸,还可利用口头形式进行造句游戏,接着进行语音归纳游戏,写出尽可能多的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读音或者根据音标写出字母(字母组合发同一个音的)或按单词的字母个数来编排。最后利用一点时间就练习册提供的资料进行一些基础训练。这种课快节奏、高密谋并穿插游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竞争的意识,让他们主动去思维,锻炼记忆力、反应力和归纳能力。

二、单元重点听说训练课教学

将一单元的重点词组、句子、口语,以话剧或小短文的形式集中在一起进行重点讲练。在教学过程中,以本单元的重点口语内容为主导,辅以已学过的内容。具体方法如下:

①听:训练的目的是欣赏内容,获取信息,培养听说习惯和技巧。可以是听——回答问题;听——模仿语音、语调;听——抓关键词;听——复述;听——表演;听——画;听——写等。

②听说:听说能力的训练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可以采取值日生报告——这是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每天两人,报告内容包括日期、天气、出勤、天南地北、师生交心、开心一刻等,鼓励学生把已学会的知识运用到报告中。

③增加单元话题:每个单元结束时,在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结合单元内容,布置一个供学生练习的话题,让学生尽可能地使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具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④建立口头作业制度,增加口试项目:口头作业相当重要,应每天坚持布置口头作业,按学生四人小组进行活动,第二天进行抽查。

三、语法讲练课教学

对于语法教学,采取“语法提示、集中教学”办法,可就一单元或一学期出现的语法项目进行集中讲授,方式上采用讲练结合。许多教学实践证明,在相同条件下,一定的语言、语法知识对流利口语的形成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每项语法都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视具体情况,并不是每单元都要进行语法教学,语法教学在讲练过程中要与品评教学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学好语法是更好地为口语交际服务,语法教学要有条理性和层次性,必须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认知过程,让学生有空间和时间思维去找出事物的本质,不但教起来轻松,学生学起来也容易。

四、对话、课文整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四种技能的训练应落到实处,训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使学生始终处于主角地位,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想。这样教学,节奏快、密度大,形式多样,提高教学效率,扩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面,加速知识向能力转化。具体操作如下:

(一)着眼于理解课文大意、提高阅读能力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课文教学的指导思想。阅读的过程是主动积极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首先应该培养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全篇大意的能力,让他们经过教师的指导反复接触全文,了解大意和要点,获得文章所提供的全部信息,从而抓住主题,明白文章所阐明的道理和作者的的言外之意。因此,教师要善于疏导学生寻找段落的主题句(也就是段落的中心)和全篇的大意。

(二)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经过一次次接触课文,理解不断深化。教师应该针对课文的段落和情节设计问题,先一般疑问句,后特殊疑问句,进而是展开性的、跨度较大的、能深化学生认识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

(三)课文整体教学并不回避语言的知识的讲授,但是讲解分析词句的目的也还是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必须放在学生已理解了全文大意之后进行。知识讲授也有一个讲和练的关系问题,讲是为了更好地练。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培养能力为目标。是重点又是难点的知识,既要讲透也要练好;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就可以少讲多练;是难点而不是重点,或者暂不是重点,就讲清楚少练或暂不练,以后逐步加深巩固。在目前班级学生偏多、无条件小班上课的情况下,教师更要创造条件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加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练的过程中巩固语言知识,发展交际能力。课文教学是一个综合训练的过程,每个课时都应该有听、说、读、写的活动,当然,每节课应该有所侧重。

五、答疑解惑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在于拓寬学生思维空间,发展能力。教师在解答学生疑难问题时,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巩固性练习

此环节在单元整体教学后,解答了学生疑问,排除了学生学习障碍的情况下,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性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确定好,要练得既精又透。练习的内容可根据单元内容重点、难点来确定,如本单元的语言知识点、本单元的重点话题等。练习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分组操练、扮演角色、编对话、讲故事、做游戏、复述等。学生通过大量的反复训练和练习掌握语言知识,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语方技能,并进行多层次的运用,使这种技能进一步发展为交际能力。

七、总结检测

集中式教学 第12篇

为了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水平, 本人于2009年9月在高二年级进行了一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问卷调查”。问卷共四大项8个问题, 分别从老师和学生角度问卷学生, 都指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现就其中一个问题“你认为语文课堂上老师的哪些教学行为是无效的”进行归纳和分析, 以图从学生的角度找出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共性东西。

本次调查共发放800份问卷, 收回723份, 涉及全年级所有语文教师所带班级。在回答“你认为语文课堂上老师的哪些教学行为是无效的”这一问题时, 有304份问卷都提到老师偏离教学内容的闲谈是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之一, 而且这一问题涉及到全年级所有语文老师。数字之大、涉及面之广大大出乎调查者的意料。以下是问卷中部分学生的原话:

“讲课期间, 突然离开教学内容, 讲些与课堂无关的话题。”

“由一个问题引出一些闲聊的话题, 浪费时间。”

“上课跑题太远, 偏离课题影响学习进度。”

“联想太多, 有些东西讲多了就与最初的目标偏离了。”

“老师的废话太多, 讲到老师有兴趣的话题就神聊, 让人烦。”

“上课时毫无顾忌地大谈特谈, 并且谈得毫无意义, 浪费时间。”

“上课时谈一些无关的话题。完不成教学内容, 还拖堂。”

“教师正在上课突发奇想, 就爱说与课题无关的话, 自我陶醉, 却影响正常上课。”

“扩展过多, 偏离学习目标;爱说废话, 没有重点。”

……

这类意见很多, 且用语尖刻, 经常使用“废话、毫无顾忌、毫无意义、神聊、烦人”等等。但是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某些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缺乏明确而集中的教学指向。

对于这种现象不能简单推托为这是学生的一面之词。既然大多数学生都有这种感觉, 就应该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

在老师方面, 可能会有些老师不以为然, 并且能找到这样做的理论根据:一是语文具有人文性, 老师在讲课时介绍一些生活知识, 点评一些社会现象, 谈一谈个人工作、生活的感受, 这都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的体现, 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需要;二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大语文的教学观, 天文地理、古往今来、社会万象、人生百态都可以而且都应该纳入到语文教学中来;三是语文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 系统性不强, 逻辑性不强, 要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都不是刚性的, 而是弹性的, 换言之, 这一节课讲多与讲少, 讲深与讲浅, 讲的先后顺序都可以自己掌握, 这就给老师的自由发挥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四是课堂教学要有预设, 更应该有生成, 生成更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和教师知识的渊博。

如果说, 一、二两条是在说教师在课堂上“闲扯”的合理性的话, 那么第三、四条则是说其难以避免, 只是不同的老师轻重不同罢了。

实际上, 每一个教学理念的提出, 都有其提出的背景和针对性, 大都是为了纠正某一教学偏差而提出的。有其合理的一面, 也有因矫枉过正而产生的局限性。比如上文提到的“人文性”的观点、“大语文”的观点, 都必须全面透彻地理解和辩证地运用。如果只是不加分析地全盘接受, 只能形成似是而非的个人的观点。但是, 教学一线的老师很少对这些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钻研, 只是看了一篇或两篇这方面的文章, 甚至只是道听途说, 拾人牙慧, 便自认为了解得差不多, 实际上差得多, 与理论的实质相距很远, 甚至背道而驰, 以这样的理解来指导课堂教学, 只会相互矛盾, 必然降低教学效率。

一节课固然要有在预设基础上的生成, 要着眼在拓展视野的大语文, 但是首先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 每一个教学环节必须要有集中的教学指向。为此, 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必须认真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必须规范甚至锤炼课堂语言, 从而才能避免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当然, 从学生方面分析, 也应该一分为二。一方面, 说明老师没有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 没有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 所以学生才认为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闲扯没有学到东西。另一方面, 说明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存在焦虑。这些焦虑是由学习语文学科教材的编排层进性不强, 导致学生学习收效慢, 和在应试的背景下, 学生学习语文的急功近利的心态等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的。有个学生在调查中就曾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该紧紧围绕高考指挥棒转!”但现实情况是, 即便某个语文老师再唯高考马首是瞻, 他也难以像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老师似的能够理直气壮地说, 这节课我讲的每句话都是知识点, 都可能考到。

上一篇:基金定投下一篇:英语考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