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2024-06-07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精选10篇)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4例患者均有明确的自服或误服百草枯史。男14例, 女30例, 年龄14~56岁, 平均33.5岁。服毒量为l~30克, 均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服毒至就诊时间30 min~20 h, 平均4.5 h, 外院转入6例, 其中3例超过48小时。

1.2 治疗方法

按就诊先后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 常规予以所有患者O.9%氯化钠溶液洗胃, 洗胃后由胃管灌入20 m1的蒙脱石散溶液及20%甘露醇1O0~15O m1, 每2~3 h一次交替使用, 保持呼吸道通畅、补液、激素、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控制感染, 防治并发症等。B组为血液灌流透析组,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血液灌流 (HP) 串联血液透析 (HD) , 采用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JHPUs~1灌流机和爱尔活性炭YTS_15O型灌流器.由股静脉置入双腔导管, 血流量150-200ml/min。首剂肝素1.0-1.5 mg/kg全身肝素化抗凝, 每小时追加10-15mg, 每个炭肾使用2-3 h。治疗2小时后回血 (将体外循环的血液用盐水回输至患者体内) , 然后更换已预备好的新的灌流器, 再进行HP治疗, 每日一次, 持续一周左右。

1.3 疗效标准

(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血氧饱和度正常, 血液生化指标正常。 (2) 有效:症状不明显, 无或轻度呼吸困难, 胸片有肺间质改变, 肺纤维化病灶, 但不超过1/2肺, 肝肾功轻度-中度受损。 (3) 无效:双肺广泛纤维化, 呼吸衰竭, 死亡。两组病例均在入院后2周进行疗效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根据病例数计算有效率, 各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Creasy评分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A组与B组救治百草枯中毒的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48.1%明显高于B组29.4% (P<O.O1) , 见表1。

2.2 A组与B组对死亡病例生存时间的影响, 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O.01) , 见表2。

3 讨论

3.1 百草枯中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百草枯口服后, 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 肺泡细胞对百草枯具有主动摄取和蓄积特性, 肺损伤最为突出, 称为百草枯肺。被肺细胞摄取后在肺内产生氧自由基, 造成细胞膜脂质氧化, 破坏细胞膜结构, 引起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进而导致肺内出血、肺水肿、透明膜变性或纤维增生。严重结果发生广泛的纤维化, 形成蜂窝状肺及细支气管扩张, 引起不可逆的ARDS。其次是肾脏, 百草枯进入体内产生大摄的活性氧自由基, 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膜结构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 而损害线粒体及其他膜性结构, 细胞功能发生紊乱, 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肿胀、坏死, 肾小管管腔闭塞, 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衰竭[2]。

3.2 目前尚无特异性解毒药, 但百草枯中毒也有一定的临床特性: (1) 百草枯口服后吸收迅速, 数小时内即达血浆峰浓度, 主要在小肠吸收, 在胃内吸收很少[3]。但百草枯胃肠吸收率不高, 只有5%一15%, 尽早洗胃及应用吸附剂等可减少毒物的吸收。 (2) 进入体内的百草枯, 主要蓄积在肺和肌肉中, 排泄缓慢, 因此毒性作用可持续存在。百草枯入血后对组织器官产生的毒性作用较晚, 如能迅速清除可最大限度避免组织损伤。所以早期清除毒物、减少吸收、中断其对脏器的损伤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必须在中毒早期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控制病情发展, 阻止肺纤维化的发生。

3.3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 以清除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 并将净化了的血液输回体内。主要用于中分子物质、小分子环状结构物质、部分血浆蛋白结合的大分子物质的清除。百草枯为中分子物质, 为血液灌流的最佳指征。由于百草枯进入人体后均匀分布于各组织脏器中, 一次血液灌流治疗使血中百草枯浓度迅速下降, 但随后毒物在体内可再次重新分布而释放入血, 使血中百草枯浓度大幅度回升;因此对于百草枯中毒, 特别是服毒量大者, 往往要多次血液灌流治疗。另外, 百草枯中毒由于可使体内产生大量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 而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血中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 减少对全身组织器官, 特别是肺的损害, 因此对百草枯中毒要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联合进行及尽早进行。

3.4 据文献报道急性百草枯中毒内科常规治疗死亡率约80%, 而应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死亡率可降至58%~37%[4]多数实验证实, 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从血液中去除百草枯有肯定疗效, 血液灌注的清除能力是透析的5~7倍。血液灌流器中的树脂能与血浆蛋白竞争吸附毒物, 从而有效快速清除毒物。因此, 在中毒后2~1O小时进行血液灌流, 可把尚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百草枯吸附出来。有动物实验显示, 早期连续6小时的血液灌注可大大提高染毒动物的存活率。因此, 血液净化的时机很重要, 应用越早效果越好, 而且要反复进行。本资料中治疗组的抢救成功率虽然较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但总体死亡率59.0%还是比较高。所以, 摄入量少且中毒时间短, 尚未出现肺损害前, 尽早血液灌流、透析治疗效果良好;而摄入量大或中毒时间长, 已经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或肺纤维化者, 血液灌流、透析效果不理想, 预后极差。

3.5 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串联治疗百草枯中毒患者时, 在灌流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保持管道的通畅, 避免受压扭曲、反折、脱落, 及时处理机器报警。防治低血压、局部出血、血肿及低钠血症、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另外, 胃、肾脏、肝脏及心脏也是主要受损伤的器官, 还可引起以上脏器不同程度损害, 造成多脏器衰竭 (MODS) [5], 故早期全面系统的治疗, 相当重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局部情况。同时, 监测百草枯血、尿中浓度可为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文武.急诊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650

[2]陈孝文, 江黎明, 叶锋.急性肾功能衰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36

[3]Bennett PN, Dvies DS, Hawke sworth GM.In vivo absorption stodles withpa-iaquat and diquat in the dog (Proceedings[) J].Brphamal, 1976, 58 (2) :284.

[4]谢东辉, 郑兰荣.急性百草枯中毒23例分析[J]_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21) 121-122.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第2篇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皮肤瘙痒;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8-0294-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血透室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皮肤瘙痒患者62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28例;年龄42~68岁,平均53.3±8.6岁;维持血液透析13~108个月,平均75.5±16.3个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糖尿病肾病16例,高血压性肾病12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痛风性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2例。将58例患者分成2组:HD+HP组32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单纯HD组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血管通路均为动静脉内瘘,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4小时,透析液流速均为500ml /min,血液流速为200~250ml /min,透析充分性Kt /v>1.2。HD+HP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每周2次,HD+HP治疗1次。单纯HD组接受常规血液透析每周3次。疗程8周。

1.3 皮肤瘙痒评分

参考Mettang提出的评分方法[2],按皮肤瘙痒程度、分布、频率和睡眠干扰情况,采用双盲设计,每天针对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无需搔抓为1分,需要搔抓但无破皮为2分,搔抓后持续不能缓解为3分,有破皮为4分,出现烦躁不安者为5分;单个部位为1分,多个分散部位为2分,全身瘙痒为3分,短时发作4次(每次<10min)或每长时间发作1次(>10min)为1分,最高5分。最高可能得分为:(5+3+5)×2 = 26分。对夜间睡眠干扰评分:因皮肤瘙痒苏醒1次为2分,最多14分。24小时最高总得分为:26+14 = 40分。

2 讨论

MHD患者随着存活时间延长,皮肤瘙痒发病率明显增加,但其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大中分子毒性物质的蓄积,导致周围神经发生病变;②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③血液钙离子浓度过高,低钠血症;④肝素、软化透析管路的增塑剂以及消毒剂环氧乙烷等;⑤其他,如贫血等[3]。PTH是由甲状旁腺分泌的一种内分泌激素,属于中分子物质,不易被HD清除。在尿毒症患者体内大量聚集,同其他中分子物质(如β2-微球蛋白)一样对周围神经可产生毒性作用,多数试验也证实了这一结果[4、5]。

血液透析是清除肾脏毒素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对于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等中、大分子的清除不够理想,导致中、大分子物质在体内蓄积,出现皮肤瘙痒,究其原因,可能与常规透析器自身的孔径大小有关[6]。而血液灌流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血液净化方法,血液通过体外循环方式引进装有固态吸附剂的容器里,清除、吸附一些外源性或内源性的毒性产物,如甲状旁腺激素、酚类、吲哚以及肽类等,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3 护理

3.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各个连接处接头管理,防止空气栓塞,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保证血流量充足,保证血液灌流的效果;进行预冲排气时一定保证充分湿透树脂粒,不能塞住灌流器,以免出现凝血,影响吸附功能。

3.2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患者容易发生凝血倾向,应密切观察灌流器、透析器的液体颜色、静脉压、静脉壶液面的变化,滤网是否存在堵塞现象;观察透析器灌流量,动-静脉压等是否正常运转,如观察到透析器或灌流器内血液颜色加深,体外循环阻力增大,跨膜压与静脉压增大较快,提示灌流器内阻力增加,有凝血倾向,应及时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 主编. 血液净化学(第2版). 北京: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26-27.

[2] uti-Magnus C, Mikus G, Alscher DM, et a1. Naltrexone does not relieve uremic pruritus: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J AM Soc Nephrol, 2000, 11: 514-519.

[3] 邱鲁宁, 孙秀立.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顽固性皮肤瘙痒. 临床肾脏病杂志,2008, 8(2): 72.

[4] 段晓峰, 王开颜, 刘蕙兰. 尿毒症患者瘙痒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中国血液净化, 2003,2(12): 669-672

[5] London GM, Marry C, Marchais SJ, et a1. Arterial calcifi-cations and bone histomorphometry in end-stage renal disease. J AM Soc Nephrol, 2004, 15: 1943-1951.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第3篇

关键词: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急性中毒,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血液净化室从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共收治的有机磷中毒患者20例, 其中男8例, 女12例;年龄18~62岁, 平均40.0岁。其中有乐果中毒11例, 敌敌畏中毒4例, 马拉硫磷 (4049) 中毒4例, 不明药名中毒的1例。中毒至血液灌流联合疗法治疗时间4~72h。所有患者均在院外或院内进行常规内科吸氧、洗胃、导泻、留置尿管、护肝、护胃、抗感染等治疗, 对病危者使用呼吸机、抗休克、脱水等治疗, 病情无改善转入我科行血液净化治疗。

1.2 治疗方法

1.2.1 血液透析透析机、单血泵、聚风膜透析器、血液灌流器有爱尔YTS-150型、丽珠HA230型等。

1.2.2 灌流器、透析器、管道预冲法先以5%葡萄糖500mL湿化灌流器, 再用生理盐水 (500mL/瓶) 2000mL预冲灌流器, 前3瓶每瓶含30mg肝素生理盐水, 最后一瓶含10mg肝素生理盐水。透析器、管道用1000mL生理盐水预冲。碳酸氢盐透析液, 透析液流量500mL/min。无肝素或肝素首剂0.8~1.5 mg/kg计算, 追加8~10mg/h,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增减肝素用量。血管通路选择颈内静脉、股静脉插管或动脉直接穿刺。

1.2.3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法该操作方法把预冲好灌流器串在透析器之前, 动脉管路接灌流器上端, 静脉管路接透析器静脉端, 建立体外循环。血泵启动后, 血流从小到大逐渐调整120~150mL/min。结束时视心功能情况, 可一起回血或先撤除血液灌流器, 继续血液透析1~2h后结束。每次治疗时间视病情改善的程度确定, 一般在病人神志清楚后停止治疗。如果毒物清除不够, 病人昏迷程度未改善, 可以再连接一个血液灌流器。灌流结束时, 采用空气回血法回血, 防止生理盐水把吸附的毒物重新释放回体内[1]。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所有患者数据均采用 (x-±s) 表示, 2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μ2检验, 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为防止窒息, 应协助患者头偏一侧, 及时吸痰。在HP/HD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心率、呼吸及尿量等变化, 注重阿托品化的表现并做好详细记录, 应用心电监测仪监护。做好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监护。

2.2 动静脉管路、灌流器及透析器的监测

(1) 密切配合医生建立最佳血管通路, 保证足够的血流量。躁动患者必要时予以约束带约束或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2) HP/HD治疗时, 动脉壶出现凹陷或“跳管”现象, 机器显示动脉压过低报警, 表示血流量不足。可旋转导管, 找到合适的位置用胶布固定, 必要时将动静脉管路互换。如果静脉压高报警, 提示凝血的危险。必须立即更换动静脉管路及吸附器, 同时酌情加大肝素用量。

2.3 血压的监测

血液灌流治疗时, 患者血压的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若患者血压低, 应及时报告医生。保持患者平卧位, 遵医嘱快速补充生理盐水、代血浆或使用升压药, 使收缩压维持在90mmHg以上。必要时终止治疗。

2.4 出血的监测

血液灌流由于活性炭吸附部分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 加上肝素用量较大, 可使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倾向。护理人员必须观察患者有无口鼻腔及皮肤黏膜出血, 注意呕吐物及排泄物的颜色、量, 静脉置管处有无渗血。必要时用适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减少出血机会。

3 结果

3.1 2组观察指标的差异见表1。

3.2 2组疗效的比较见表2。

4 讨论

4.1 炭肾系血液灌流器之一, 含活性炭, 吸附谱广, 可吸附包括透析器不能排除的毒物, 尤其是与蛋白质结合的大分子毒物, 对急性中毒 (包括不明原因的药物中毒) 疗效确切安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 (HP/HD) 抢救有机磷中毒, 较单纯HP的治疗效果更可靠、更完善。既纠正了酸、碱失衡, 稳定了内环境, 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应急能力, 又增加水溶性药物的清除, 尤其是低分子量药物, 能很快地通过透析膜弥散, 加强了吸附效果, 提高了灌流质量, 缩短了灌流治疗所需的时间。同时还可以延长吸附饱和后血液净化的时间, 有效地预防了再吸收反跳现象。并能兼治其他脏器功能损害。透析液的恒温使患者无发冷寒战, 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 是今后治疗和抢救急性药物中毒值得推广和借鉴。

4.2 本组资料显示HP、HP+HD治疗后治愈率分别80%、91.67%, 昏迷至清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有差异

多中心临床研究已证实对有机磷中毒早期行HD+HP治疗明确, 使用中性大孔吸附树脂治疗比活性炭更好, 行HE+HP[2]或HP+CRRT治疗更佳。对一些深昏迷而又无特效解毒剂的中毒患者内科治疗难以奏效, HP的清除效果更好。因此, 关键是根据患者年龄、服毒剂量及中毒时间、既往病史、准确评估病情及进展, 笔者认为有条件的单位应尽早选择合理的血液灌流联合疗法方法, 避免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并发症, 提高毒物或药物中毒的治愈率。

4.3 死亡原因分析

本组资料显示死亡主要原因是与服药时间过长、量过大和治疗方式选择不当有关。敌敌畏中毒死亡2例, 服药量约400ml, 服药至HP/HD治疗时间已35h左右。

4.4 血液灌流串联透析器 (HP+HD) 优点

4.4.1 可使排毒谱增宽。血液透析通过弥散作用排除小分子物质 (分子量<500D) , 血液灌流可同时吸附小分子物质、中分子物质 (500~5000D) 及大分子物质 (分子量>5000D) , 而HP+HD可使上述作用相加而增宽了排毒谱, 提高了疗效。

4.4.2 调节透析液温度, 使血液保持恒温, 患者无发冷、寒颤反应, 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4.4.3 通过透析液调整电解质浓度, 稳定内环境, 使患者在洗胃及呕吐时丢失的大量电解质得以补充, 及时纠正酸碱失衡。

4.4.4 对混合性药物、亲水性药物, 特别是游离或解离的小分子毒物, 透析效果较灌流好, 可以提高灌流的疗效, 补充灌流的不足。

4.4.5 树脂吸附饱和后, 透析可以延长血液净化的时间, 有效地预防了再吸收、再解离反跳现象。

4.4.6 对并发症、慢性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损害得患者, 同时起到了透析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于仲元.血液净化[M].北京:现代出版社, 1994:631.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第4篇

【关键词】 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尿毒症;临床观察与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10-0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保政策报销比例的提高,同时伴随血液净化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尿毒症患者透析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生存期也越来越长,大部分患者应用HD治疗尿毒症,由于长期HD治疗导致体内中大分子毒素的蓄积,特别是PTH、瘦素、β2微球蛋白的蓄积,可引起皮肤瘙痒、骨病、贫血、消瘦、失眠、头痛等,严重者可导致烦躁、瞻妄、幻听、幻视、神志不清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HD对中大分子毒素清除极少,HP可选择性吸附清除PTH等中大分子物质,改善尿毒症的透析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我科自2011年至2013年共施行HD+HP52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采用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2例,男68例,女74例,年龄19-84岁,原发病为慢性肾炎84例,糖尿病肾病32例,高血压肾病18例,移植肾失功3例,多囊肾3例,其他2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12年,HD2-3次/周,每次4小时。

材料使用德国费森公司4008S透析机或德国贝朗Dialog+透析机。采用德国低通透聚砜膜透析器F7及珠海健帆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HA130树脂型灌流器,透析液为碳酸氢盐。

2 方 法

2.1 血管通路 动静脉内瘘,临时性双腔导管,长期导管。

2.2 抗凝 行HD+HP时,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根据患者ACT测定及患者体重,调整肝素剂量,一般首剂量25-35mg,维持量8-10mg∕h。

2.3 管路连接

2.3.1 预冲液的配制 5%葡萄糖500ml(选用),含肝素的生理盐水3000ml(必须保证),不含肝素的生理盐水500ml。5%葡萄糖500ml直接作为预冲液使用,前2500ml生理盐水按每500ml生理盐水加入肝素10-15mg,后500ml生理盐水加入肝素100mg配制成肝素的生理盐水预冲液。

2.3.2 预冲 低浓度的肝素生理盐水2500ml预冲,先将透析器预冲好后,取下透析器无菌保存,旋开灌流器两端的端帽排出灌流器内的保存液,使血液回路的动脉管充满预冲液后,连接灌流器的动脉端,使預冲液充满灌流器后,再把灌流器静脉端与血液回路的静脉管相连,依次用5%葡萄糖500ml、低浓度的肝素生理盐水2500ml先后预冲灌流器和管路,泵流速为 100ml∕min。预冲过程中可以轻拍灌流器及管路以排尽管路及灌流器内的气体。用延长管将透析器串于灌流器后,用含肝素100mg的生理盐水500ml以50ml∕min以下的流速缓慢预冲(或进行闭式循环15-20分钟),并排尽管路、透析器及灌流器中的空气,使灌流器达到充分肝素化,使动静脉壶内液面稍微高些,多预留一些捕气的余地。按动脉端朝下静脉端在上的原则将灌流器垂直固定于支架上备用。最后使用一瓶无肝素的生理盐水500ml冲入体外循环系统中,待排出高浓度肝素生理盐水时(瓶内的生理盐水还剩200ml时),即可固定血液回路准备引血上机。

2.3.3 建立血管通路 肝素量首剂0.8-1mg∕kg体重,治疗过程中每小时追加8-10mg,维持量肝素(可根据个体差异调节),治疗结束前半小时停止追加。血流量以100ml∕min引血,如病人病情平稳,将血流速度调至180-200ml∕min为宜。当HD+HP治疗两小时后,需取下HA树脂血液灌流器,采用生理盐水回血或空气回血法。生理盐水回血法:用生理盐水将灌流器内的血液回到人体内后,取下灌流器继续HD治疗2小时。空气回血法:关闭血泵,用止血钳夹住动脉端管路,将灌流器与管路分开,打开安全夹,利用重力将灌流器内血液回到体内后,取下灌流器,将动脉端管路与透析器连接,继续HD治疗,改肝素量为平时透析的维持量,透析结束前30分停肝素。

3 临床观察结果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比单纯的血液透析时,血甲状旁腺激素、瘦素、β2微球蛋白、尿素氮、肌酐水平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减轻,睡眠、食欲、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大大减少尿毒症长期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4 讨 论

4.1 不良反应的护理 ①低血压:灌流时应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和呼吸变化,尤其应注意灌流初期由于血容量减少而引起的血压下降。遵医嘱静脉推注高渗糖,或补充0.9%氯化钠注射液,或使用升压药维持收缩压在12.0kpa以上。②过敏反应:若患者在灌流后10-30分钟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寒战、发热等症状时,提示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可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地塞米松5-10mg静脉推注等对症处理。③灌流器凝血:凝血原因有肝素用量不足;灌流器未充分肝素化;血流量不足;血流量在100ml∕min以下时易出现凝血;环境温度过低;透析液温度过高等因素。灌流过程中注意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当动脉压突然升高,静脉压过低报警应查找原因及时处理,必要时终止灌流。④出血:血液灌流肝素量较大,碳粒吸附部分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可使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出血倾向,透析后可采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治疗,延长动静脉瘘穿刺处压迫时间等方法预防出血。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住院治疗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静脉注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发生药物性脑病的尿毒症患者40例, 其中男27例, 女13例。患者年龄37~76岁, 平均年龄 (63.71±5.42) 岁。本组40例患者均为慢性肾脏病V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HD) 治疗, 每周进行血液透析3次, 透析时间持续2个月~4年。患者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3例, 慢性肾盂肾炎7例, 糖尿病肾病13例, 药物性肾损害5例, 多囊肾2例。患者在使用抗生素3~7 d后, 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症状, 临床表现为思维混乱、胡言乱语、嗜睡和躁动不安等, 检查患者头颅CT和MRI未发现异常, 考虑与患者的应用药物有关系。

1.2 方法:当患者癫痫发作时, 尽量保持患者呼吸顺畅、避免患者咬伤舌头, 对其静脉注射安定10~20 mg、葡萄糖酸钙2.0 g;根据患者病情停用抗生素或者减少使用量, 与此同时, 对40例患者血液透析的过程中联机进行血液灌流, 使用一次性血液灌流器, 串联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 灌流透析治疗2 h之后, 将灌流器取下, 继续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持续2 h。

1.3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39例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全部消失。结果显示, 13例 (33.33%) 患者治疗1次后神经精神症状消失, 20例 (51.28%) 患者治疗2次后症状消失, 6例 (15.38%) 患者治疗3次或者3次以上临床精神症状消失。1例患者家属拒绝进一步进行诊治, 放弃治疗。

3 讨论

通常药物性脑病会引发患者产生诸多意识障碍, 其中包括:劳累、记忆力下降和注意力不集中等, 同时患者会伴有神经肌肉异常兴奋等状态。临床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慢性炎症状态、抵抗力下降等症状, 诸多患者出现少尿或者无尿的情况。对该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控制其液体摄入量[2]。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广谱、高效和毒性较低等特点, 临床中常对患者使用该药物配合治疗, 采用静脉注射或者肌内注射的方式来降低患者的液体入量。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 临床研究显示, 诸多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会对患者的肾造成损害[3]。尿毒症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极易发生神经精神症状, 即药物性脑病, 其主要原因在于:尿毒症患者的药代动力学与常人出现差异, 由于肾功能障碍, 导致其体内代谢缓慢, 对于药物的排泄速度降低, 延长了患者的血浆半衰期;尿毒症患者血脑屏障受损导致脑脊液中血药浓度过高;尿毒症患者多存在低蛋白血症, 导致患者体内游离药物的浓度过高, 导致药物累积在中枢神经系统, 且尿毒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较高。

本次研究通过对40例药物性脑病患者采用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方式, 结果显示, 39例患者接受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 患者神经精神症状全部消失。结果显示, 13例 (33.33%) 患者治疗1次后神经精神症状消失, 20例 (51.28%) 患者治疗2次后症状消失, 6例 (15.38%) 患者治疗3次或者3次以上临床精神症状消失。1例患者家属拒绝进一步进行诊治, 放弃治疗。患者的临床神经精神症状得到显著改善,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当前临床中对于尿毒症患者的药物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药物性脑病的可能性发病机制为:血液毒素累积、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和电解质失衡等。有关研究认为, 尿毒症患者进行长时间的血液透析后出现诸多神经精神症状的原因在于大、中分子的毒素引起的, 常规的血液透析仅能将患者体内的小分子物质去除, 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维持患者的电解质平衡, 保障患者的肾功能。

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串联治疗药物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终末期肾病患者使用常规剂量抗生素药物后产生神经精神症状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后1周内出现思维混乱、兴奋、语无伦次和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 经过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 39例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完全消失, 1例放弃治疗。结论 临床中造成血液透析患者产生药物性脑病的因素较多, 采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串联治疗药物性脑病临床效果显著, 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药物性脑病

参考文献

[1]李亚光, 郭永力, 穆永芳, 等.终末期肾病患者金刚烷胺引起的药物性脑病血液透析灌流的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 12 (10) :1181-1183.

[2]荆萌萌, 徐旭东, 贺海东, 等.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营养状态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 3 (6) :219-222.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第6篇

关键词:中毒, 百草枯,血液灌流,血液透析

百草枯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除草剂, 口服后吸收快排泄缓慢, 因此毒性作用可持续存在, 其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器官, 尤其在肺脏和肾脏的浓度最高[1], 如不及时治疗, 患者可在1~3d出现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 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2], 病死率可达85%~95%, 幸存者也常遗留严重的肺纤维化, 预后不佳。目前尚无百草枯中毒的有效解毒剂。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血液灌流 (HP) 联合血液透析 (HD) 配合综合性对症处理措施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0例, 男22例, 女28例;年龄15~62 (36.0±6.3) 岁。口服量为20%的百草枯10~200ml, 其中, <20ml者18例, 20~90ml者22例, >90ml者10例, 口服后至就诊时间1~42h。于服毒后6h内入院18例, 服毒6~12h入院22例, 12h后入院10例。其中46例患者首发症状皆有口腔和食管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心悸、咳嗽、呼吸困难、ARDS。肺部啰音42例, 血尿28例, 少尿、无尿21例;黄疸、肝功能损害1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中毒剂量、临床症状及就诊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治疗:及时清除毒物、洗胃, 用活性碳悬浮液或漂白土等吸附剂胃内注入、导泻, 或补液、呋塞米利尿, 尽早、足量应用激素抑制肺纤维化;口服心得安促进结合于肺组织的毒物释放;大剂量维生素C和E对抗氧自由基及对症支持治疗。避免高流量吸氧。出现ARDS时, 予以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和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积极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尽快安排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治疗。血管通路均采用颈内静脉或股静脉留置ABLE一次性无菌血液透析导管, 应用德国Fresenius4008S血液透析机及一树脂灌流器 (我透析室采用丽株集团生产的HA型330灌流器) 串联于日本东丽BS-1.3A透析器之前, 血流量为200~250ml/min。采用碳酸氢盐透析, 血流量为200~300ml/min, 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肝素首剂用量20~40mg, 以后每30分钟追加5~8mg;灌流和透析时间2~3h, 每天1次, 治疗3~7次, 术后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周后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行血液透析, 灌流时间2.0~2.5h, 透析时间2~4h。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 X线胸片、血氧饱和度正常, 血液生化指标正常。 (2) 好转:临床有轻度呼吸道症状, X线胸片有肺间质改变, 血氧饱和度基本正常, 其他生化指标正常。 (3) 无效:抢救无效死亡。以痊愈+好转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8%高于对照组的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百草枯中毒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百草枯口服后, 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 肺泡细胞对百草枯具有主动摄取和蓄积特性, 肺损伤最为突出, 称为百草枯肺。百草枯被肺细胞摄取后在肺内产生过多氧自由基, 造成细胞膜脂质氧化, 细胞膜结构破坏, 引起细胞肿胀变性、坏死, 进而导致肺内出血、肺水肿、透明膜变性或纤维增生。严重者发生广泛的纤维化, 形成蜂窝状肺及细支气管扩张, 引起不可逆的ARDS。其次是肾脏, 百草枯进入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 使肾小管上皮细胞膜结构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 而损害线粒体及其他膜性结构, 细胞功能发生紊乱, 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肿胀、坏死, 肾小管管腔闭塞, 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衰竭[3]。

目前尚无特异性解毒药, 但百草枯中毒也有一定的临床特性: (1) 百草枯口服后吸收迅速, 数小时内即达血浆峰浓度, 主要在小肠吸收, 在胃内吸收很少[4]。但百草枯胃肠吸收率不高, 只有5%~15%, 尽早洗胃及应用吸附剂等可减少毒物的吸收。 (2) 进入体内的百草枯, 主要蓄积在肺和肌肉中, 排泄缓慢, 因此毒性作用可持续存在。百草枯入血后对组织器官产生的毒性作用较晚, 如能迅速清除可最大限度避免组织损伤。所以早期清除毒物、减少吸收、中断其对脏器的损伤是关键措施。必须在中毒早期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控制病情发展, 阻止肺纤维化的发生。

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 以清除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素, 并将净化了的血液输回体内。主要用于中分子物质、小分子环状结构物质、部分血浆蛋白结合的大分子物质的清除。百草枯为中分子物质, 为血液灌流的最佳指征。由于百草枯进入人体后均匀分布于各组织脏器中, 一次血液灌流治疗可使血中百草枯浓度迅速下降, 但随后毒物在体内可再次重新分布而释放入血, 使血中百草枯浓度大幅度回升;因此对于百草枯中毒, 特别是服毒量大者, 往往要多次血液灌流治疗。另外, 百草枯中毒由于可使体内产生大量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 而血液透析可有效清除血中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 减少对全身组织器官, 特别是肺的损害, 因此对百草枯中毒要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联合进行。

据文献报道急性百草枯中毒内科常规治疗病死率约80%, 而应用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病死率可降至58%~37%[5]。多数实验证实, 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从血液中去除百草枯有肯定疗效, 血液灌注的清除能力是透析的5~7倍。血液灌流器中的树脂能与血浆蛋白竞争吸附毒物, 从而有效快速清除毒物。因此, 在中毒后2~10h进行血液灌流, 可把尚未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百草枯吸附出来。有动物实验显示, 早期连续6h的血液灌注可大大提高染毒动物的存活率。因此, 血液净化的时机很重要, 应用越早效果越好, 而且要反复进行。本资料中治疗组的抢救成功率虽然较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但总体病死率68.0%还是比较高。所以, 摄入量少且中毒时间短, 尚未出现肺损害前, 尽早血液灌流、透析治疗效果较好;而摄入量大或中毒时间长, 已经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或肺纤维化者, 血液灌流、透析效果不理想, 预后极差。

另外, 胃、肾脏、肝脏及心脏也是百草枯主要受损伤的器官, 严重多脏器衰竭 (MODS) [6], 故早期全面系统的治疗, 相当重要。血液灌流联合血透析治疗百草枯中毒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减少MODS发生, 降低患者病死率, 改善长期预后, 且不良反应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Serra A, Domingos F, PrataMM.Paraquat intoxication[J].ActaMed-Port, 2003, 16 (1) :25.

[2]Bismuth C, HallAH, Baud FJ, et a.l Pulmonary dysfunction in sur-vi-vors of acute paraquat poisoning[J].VetHum Toxico, l1996, 38 (3) :220.

[3]陈孝文, 江黎明, 叶锋.急性肾功能衰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36.

[4]Bennett PN, Dvies DS, Hawke sworth GM.In vivo absorption stodles withpa-iaquat and diquat in the dog (Proceedings[J].Brphama, l1976, 58 (2) :284.

[5]谢东辉, 郑兰荣.急性百草枯中毒23例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7, 23 (21) :121-122.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第7篇

血液灌流 (HP) 串联血液透析 (HD) 是通过吸附和透析的原理使血液通过高效、大面积的清除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 由于疗效快速而操作简便, 救治成功率高, 近年来, 血液灌流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药物或毒物中毒的抢救与治疗。小儿误食毒物、药物引起急性中毒症状发生迅速需要及时救治, 但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 小儿血液灌流存在较大的难度, HP+HD尚未在患儿中毒的救治中广泛开展和应用, 然而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及操作规程, 使可在临床很好地推广和应用[1]。我院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采用经外周动、静脉置管进行床旁HP+HD的方法救治急性中毒患儿17例, 治疗效果良好, 现将护理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儿17例, 其中男11例, 女6例;年龄3~12岁, 平均6岁;体重15~35kg, 平均21.4kg;毒鼠强中毒10例, 安眠药中毒3例, 蘑菇中毒1例, 蜂蛰伤1例, 有机磷中毒1例, 不明毒物1例, 深昏迷11例, 浅昏迷2例;中毒至就诊时间2~20h。患儿入院时Glows评分5~7分6例, 入院后立即行内科常规洗胃, 解毒处理, 然后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

1.2 操作方法

采用Gambro AK-90血液透析机和儿童专用血液管路, YTS-60灌流器, GFSplus12透析器, 透析膜面积1.2m2。采用6.5F型股静脉双腔导管行股静脉插管术, 建立体外循环血管通路, 具体实施HP+HD。

1.2.1 治疗前准备及护理

1.2.1. 1 连接灌流器与管路并预冲

将抢救药品和透析器械准备到位。根据操作常规连接灌流器与血液管道, 首先将动、静脉管路连接成闭路, 然后使用含100mg肝素的0.9%生理盐水2000ml冲洗和排气, 排净气泡后用0.9%生理盐水500ml对管路进行预冲, 手轻拍及转动灌流器尽可能排净灌流器内空气以抗凝。

1.2.1. 2 建立患儿的血管通路

由于患儿血管纤细, 血容量、血压稳定性差, 配合不好, 首选双腔血透用留置导管, 选择合适的中心静脉做深静脉置管。针对各年龄段患儿行血液灌流时, 经外周动脉、静脉置管法均适合。对于新生儿, 如果脐部血管通畅, 可经脐静脉将导管送至腔静脉内, 婴儿身体细小, 深静脉穿刺程序复杂, 危险性高, 用14mm×25mm透析穿刺针直接穿刺动静脉快且安全, 可穿刺患儿头静脉, 作为静脉回路[2]。

1.2.1. 3 血液灌流中的抗凝

预冲入管路后立即接体外循环, 启动血泵开始治疗, 血泵速度维持6~8ml/ (kg·min) 。输血预冲前需加入肝素, 用量根据患儿凝血情况确定, 低分子肝素用量按小儿体重占成人 (按60kg) 体重的比例估算, 防止灌流器和透析器凝血。有出血倾向者于治疗结束后用鱼精蛋白中和并维持内环境稳态。推注肝素时需匀速、剂量准确, 防止出血。早期发现凝血倾向, 及时处理。在对17例患儿治疗时, 血流量控制在100~150ml/min, 凝血时间均保持在45~60min, 即无灌流器和透析器凝血, 也无治疗后出血[1]。

1.2.2 HP+HD治疗中的护理

1.2.2. 1 保护血管通路, 监测透析器及灌流器内血流情况

HP+HD治疗中, 与成人药物中毒相比, 患儿血流量低, 肝素应用剂量小, 透析器、灌流器更易发生凝血。考虑到灌流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时限和饱和度, 注意及时掌握透析器及灌流器内血流情况。如观察到血浆清除率低, 部分被吸附的物质开始解析而又再次进入血液, 这时应更换灌流器;当发现血液颜色加深, 体外循环管道血液灌注差, 静脉压、跨膜压增大较快说明出现凝血[2]。本组病例共发现2例出现凝血迹象, 经及时输入生理盐水或加大肝素追加量处理后, 改善良好。

1.2.2. 2 密切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

由于患儿血容量少、体重轻, 危险性明显高于成年人, 应做好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每10min测血压1次, 面罩吸氧, 密切观察心率、呼吸, 防止发生心律失常、肌肉痉挛、血小板等并发症。及时观察穿刺点是否肿胀、渗血、出血, 血流量是否充足, 及时发现并处理。患儿躁动还会造成静脉针脱落, 防止患儿躁动, 保护好血管通路, 也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的护理重点。

2 结果

17例患儿治愈16例, 抢救成功率94%, 治疗效果良好, 1例百草枯中毒由于服药量过大而死亡。

3 讨论

血液灌流是目前被证实能治疗各种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有效治疗方法。HP+HD通过体外循环直接的方法, 能更有效地清除人体内生性炎性因子和外源性毒性物质, 减少脏器功能衰竭, 在危重患者抢救中显示出绝对的优势和良好的治疗效果[3]。儿科急症中误服中毒发生较多, 病情进展迅速、症状重、病死率高, HP+HD在患儿中毒的救治中尚未普遍开展和应用, 仍以药物救治为主。血液灌流技术在儿童急性中毒抢救中的应用难度较大, 一旦凝血, 患儿将血压降低、丢失血量, 从而危及生命。然而, 采用HP+HD提高了危重患儿救治成功率, 有效地建立血管通路是小儿急诊HP+HD治疗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患儿进行血液灌流还有一个困难是血压和血容量的稳定, 特别是小龄儿童。HP+HD过程中, 因灌流器对血浆和血细胞有一定程度的损耗, 应动态监测血常规。由于较多的血液流入体外循环, 体内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 应注意监测血压、循环、呼吸。因此, 提高HP+HD抢救患儿中毒的成功率, 探索研究HP+HD在抢救患儿中毒时的最佳血流量、相关药物剂量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极为必要。

参考文献

[1]周菊.小儿急诊血液透析通路的建立[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8, 15 (1) :43.

[2]修云红, 王立红, 赵德燕.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药物中毒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1) :14-19.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4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试验组:男女比例10∶10,年龄40~72岁,平均(52.2±3.5)岁,基础疾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2例肾盂肾炎,1例慢性间质性肾炎;对照组:男女比例11∶9,年龄40~73,平均(52.3±3.6)岁,基础疾病:1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6例糖尿病肾病,2例肾盂肾炎,1例慢性间质性肾炎。两组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低的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睡眠障碍,排除中风、急性左心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病例,比较两组入选病例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临床准备

德国贝朗dialog+,日机装DBB-27血液透析机,透析液选择碳酸氢盐透析液,血管通路均选择动静脉内瘘。

1.2.2 对照组

单纯血液透析,用1 L肝素生理盐水以150 mL/min的流速冲洗管路,3次/周,治疗4 h/次,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

1.2.3 试验组

采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HD-HP)治疗,先用500 mL、5%葡萄糖注射液冲洗血路管和灌流器,继而1000 mL肝肾生理盐水冲洗,冲洗过程中用手转动灌流器,去除微粒和气泡,连接透析器,后继续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密封循环,时间以20 min为宜,给予体内持续肝素化,首次剂量0.5~1 mL/kg不等,每隔1 h追加5 mL,灌流透析2 h后取下灌流器,再单纯血液透析治疗3 h,每周3次进行血液透析,其中1次为串联治疗。血液透析治疗后,将1.0 g左卡尼加入2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周治疗2~3次,共治疗12周;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剂量80~120 U/kg;回血时,于透析管路静脉壶注射100 mg蔗糖铁,直至完成预计补铁量为止,后每月给予100 mg维持治疗,并给予补充叶酸、补充维生素B12、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定

治疗前后借助全自动生化仪测定两组PTH、β2-MG、BUN(血尿素氮)、Cr(肌酐)水平,做好相关记录,评价两组尿毒症病例睡眠、食欲、皮肤瘙痒改善情况[2]。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软件SPSS 13.0处理全部资料,计量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PTH、β2-MG、BUN、Cr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BUN、Cr水平均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PTH、β2-MG水平分别为(231.6±63.8)ng/L、(4.3±1.8)μg/mL,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睡眠、食欲、皮肤瘙痒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病例均完成4周的治疗,临床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16例睡眠质量明显提高,15例食欲好转,16例皮肤瘙痒消失,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尿毒症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可清楚患者体内小分子毒素,改善生存状态,延长生存时间。多数尿毒症患者需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长期血液透析治疗,可使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睡眠障碍、皮肤瘙痒、高血压等不良症状,以上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瘙痒的发生与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沉积、二价离子浓度升高、皮肤干燥相关,瘙痒的严重程度直接受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影响[3]。单纯为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治疗,中分子物质的清除率较低,且不能借助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血液灌流可消除血中内源性毒物、外源性毒物,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可实现优势互补,全面消除肾病代谢废物、中分子物质各种致病因子以及毒物,最终达到血液净化的效果。有学者为尿毒症患者应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治疗后患者血PTH、β2-MG、BUN、Cr水平明显降低,食欲明显增加,睡眠障碍明显减少,皮肤瘙痒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PTH(甲状旁腺)、β2-MG水平分别为(231.6±63.8)ng/L、(4.3±1.8)μg/mL,均低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睡眠、食欲及皮肤瘙痒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近似于相关报道[5],提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铁剂、叶酸等缺乏是引发肾性贫血的重要因素,若肾性贫血得不到及时控制,容易使透析患者出现肌肉痉挛、心绞痛、心律失常、低血压症状,影响预后,促红细胞生成素可刺激骨髓内红系祖细胞,促使红细胞分化、增殖;左卡尼汀是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小分子物质,可清除线粒体中有潜在毒性的脂肪酸代谢产物,其缺乏也可导致肾性贫血,透析治疗后适当补充铁剂、叶酸、左卡尼汀,可有效纠正盆血,提高临床疗效[6]。

血清甲状旁腺水平、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与中分子物质潴留存在诸多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将其作为皮肤瘙痒、皮肤钙化、高钙血症发生的重要原因,本研究证实,给予患者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降低机体血清甲状旁腺水平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改善预后[7]。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直接的治疗方法,它弥补了单纯血透的缺点,可清楚患者血液内毒性物质,还能有效改善皮肤瘙痒、睡眠障碍,提高食欲,提高患者生存率,收获较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8]。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在尿毒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为保证治疗效果,应做好准备工作,保证灌流器内炭颗粒浸泡充分,防止微粒进入透析器,此外还应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密切了解其血压变化、脉搏变化以及呼吸变化[9,10,11,12,12,14,15]。

综上所述,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简便易行,获益率高,为尿毒症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40例,按双盲法将其分成试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病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试验组病例接受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后试验组PTH(甲状旁腺激素)、β2-MG(β2-微球蛋白)水平分别为(231.6±63.8)ng/L、(4.3±1.8)μg/m L,均低于对照组,此外,试验组睡眠、食欲及皮肤瘙痒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滤过,串联治疗法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第9篇

【关键词】 外伤;多脏器功能损害;血液灌流;血液透析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5-0550-03

中图分类号:R 64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20

血液灌流是血液净化常用方法之一。我院血透室与外科合作,采取常规方法加HA大孔树脂血液灌流治疗因外伤引起肾损害同时合并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我院外科近5年来住院的外伤病人,同时合并有急性肾功能衰竭、肝功能损害30例,其中合并有肺部感染20例,肺水肿10例,伤口感染28例,脑水肿16例,中毒性心肌炎5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61岁,平均39.2岁;以往均无肝、肾器官功能损害,合并外伤前均无其他部位感染表现。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手术、护肝、综合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在出现少尿无尿2小时后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采用中心静脉置管方法建立血管通路,选用费森尤斯4008B型血液透析机,珠海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HA330Ⅱ树脂血液灌流器,串联于透析器之前。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抗凝;有伤口出血患者,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用量,并在治疗结束时予等量鱼精蛋白中和治疗,血流量180~220 ml/min。每次治疗时间2~2.5 h,次数为2~6次不等,在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后,继续行血液透析治疗0.5~2 h,至病情恢复。

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次后、6次后患者TBIL、ALT、AST、ALB、血尿毒痰(BUN)、肌酐(Cr)、钾离子(K+)、C反应蛋白(CRP)指标的变化。②两组体温、心率、呼吸三项指标的变化。

4.统计学分析 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

1.临床症状变化 血液灌流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肝功能改善,体温下降,心率趋于正常,呼吸平稳,病情好转。

2.灌流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变化 ①TBIL、ALT、AST、BUN、K+、CRP几项指标治疗2次后均比治疗前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AB<0.001)。两者之间的ALB 、Cr无显著性差异(PAB>0.05)。②TBIL、ALT、AST、BUN、Cr、K+、CRP几项指标治疗6次后均比治疗2次后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BC<0.001)。两者之间的ALB无显著性差异(PBC>0.05)。③TBIL、ALT、AST、BUN、Cr、CRP几项指标治疗6次后均比治疗前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AC<0.001)。两者之间的ALB、K+无显著性的差异(PAC>0.05)。见表1。

3.灌流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①体温、心率、呼吸三项指标治疗2次后均比治疗前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AB<0.001)。②体温、呼吸两项指标治疗6次后均比治疗2次后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AB<0.001)。治疗6次后与治疗2次后的心率比较均无显著性的差异(PBC>0.05)。③体温、心率、呼吸三项指标治疗6次后均比治疗前降低,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AC<0.001)。见表2。

4.不良反应 30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不良反应,占30.00%,其中血压下降4例,心悸、胸闷2例,3例出现伤口渗血增多,血压下降者适当减慢血流速度,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 ml后均好转;心悸、胸闷者减慢灌注速度,吸氧等对症处理;9例不良反应经上述对症处理后均好转,顺利完成灌流,术后也未发生不良反应。伤口渗血增多,在局部包扎止血及予鱼精蛋白中和后症状出血减少、停止。

讨论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器官,肝功能障碍势必导致肝脏合成、代谢、解毒等诸多基本功能丧失,免疫功能下降;白蛋白、凝血因子等严重缺乏;有毒代谢物质如氨、胆红素、胆汁酸、假性神经递质、中分子物质等大量聚集;氨基酸代谢异常,循环芳香氨基酸水平升高,支链氨基酸下降;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Kupffer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失调,清除内毒素能力下降;造成内毒素血症;各种细胞因子含量严重偏离正常生理状态[1]。因此,应注意监测血清ALT、AST、血清胆红素等变化,当血清总胆红素>34.2 μmol/L及ALT、AST超过正常值2倍或胆酶分离时应考虑有肝功能障碍[2]。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体内有急性损伤、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的非特异性标志之一,本组患者入院时CRP显著升高,经治疗后明显下降。提示HP+HD能减轻体内的炎症反应,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在阻断MODS的发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脏器功能障碍病人多伴体内高分解状态,应严密观察尿量、尿色、尿比重、血钾、血肌酐和尿素氮变化。尿量是监测肾功能最简单和最敏感的指标,24 h尿量<400 ml或每小时尿量<20 ml,且出现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应引起高度警惕[3]。故合并肾功能衰竭时应尽早施行透析治疗。早期透析对水平衡、心肺功能的保护或减轻其损害程度、预防威胁生命并发症如高血钾症、心衰等,以及充分透析为机体提供稳定内环境和保护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4]。血液灌流是通过吸附剂的吸咐作用,清除人体内源性和外源性毒性物质,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因其直接清除血液中的毒素,故疗效确切、迅速,同时血液透析可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二者互补,全面清除代谢废物、毒物、致病因子以及调节水电解质的平稳,从而达到改善体内环境的目的[5]。病人外伤时因挤压出现红细胞破碎,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失血、感染等多种因素,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肝功能损害,后两者的恢复对外伤的愈合影响较大。如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清除血液中胆红素、炎症因子等有害物质,减轻其毒性作用,打破恶性循环,改善内环境,尽早恢复肝、肾功能,利于外伤的愈合。本文报道的30例血液灌流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TBIL、ALT、AST、BUN、CR均有明显下降,但单次治疗后,病情出现反复,说明间断多次血液灌流,往往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从治疗前后临床指标来看,其他部位感染得以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这些有利于外伤的愈合,为创伤愈合提供良好的内环境。

MODS患者多存在高分解状态,营养支持是重要的治疗措施。为了满足临床补液包括胃肠外营养(TPM)的需要,临床需要大量补液。本组患者中治疗前均存在高钾血症及明显氮质血症和肝功能损害,经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在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死于急性左心衰,由于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高分解代谢的纠正为病因治疗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晓玉.挤压综合征致多脏器功能衰竭两例救治体会[J].右江医学,2008,36(5):644.

[2]翌文生.新编ICU临床应用技术[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385.

[3]陈小贞.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监测[J].护理与康复,2006,5(2):123.

[4]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5-266.

[5]邵 阳,王 翔.脓毒血症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02,8(2):214-245.

(收稿日期:2009-05-06 修回日期:2009-10-04)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37例MODS患者,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14~66岁,平均(36.8±7.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制定的MODS诊断标准[4]。具体病因:农药中毒11例,鼠药中毒6例,重症肺炎6例,重症胰腺炎3例,颅脑外伤3例,蛇咬中毒3例,蜂蜇中毒3例,挤压综合征2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治疗,之后采用股静脉置管建立血管通路,行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本组血液灌流器为丽珠医用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HA330、230型血液灌流器;血滤器为百特CT190和HF1200型;血液净化机为贝朗CRRT;置换液为我科自配方。治疗过程:首先用血液滤过器将灌流器吸附过的血液滤过,然后将灌流器串联于血滤器。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调整血液灌流次数和滤过时间,一般血液灌流每次2 h,血液滤过10~72 h。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需持续监测其基本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等;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抽提的外周血液进行基本生化指标测定,主要指标有:Na+、K+、BUN(尿素氮)、Scr(血肌酐)、IL-8(白介素-8)、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统计患者的转归情况及主要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治疗前后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转归

本组37例患者,经过治疗,28例康复出院,9例患者虽治疗期间病情曾有好转,但是因为病情太过严重,最后治疗无效死亡。本组治愈率为75.7%,死亡率为24.3%。

2.2 CVVH串联血液灌流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

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等基本生命体征详细结果见表1。经过治疗,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平均动脉压有显著升高(P<0.05)。

2.3 CVVH串联血液灌流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经治疗后,患者的Na+、K+、BUN、Scr、IL-8、TNF-α等生化指标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见表2。

3 讨论

MODS的发病十分复杂,一般常常涉及神经、体液、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凝血等领域,因此临床用药十分困难,容易造成患者身体容量负荷过多,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毒素及代谢废物堆积,营养难以满足需要,这也进一步加重了器官功能障碍[5,6,7]。从而造成机体一系统临床指征的异常,我们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出现明显增快及平均动脉压则出现下降。此外,本研究结果也表明患者的IL-8、TNF-α均出现增高。据文献报道[8],该病发生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及异常增高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如TNF-α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阻断失控的炎症反应,清除异常增高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也是治疗MODS的关键环节[9]。

近年来,研究表明CVVH、血液灌流等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MODS。其中,CVVH是模仿人的肾小球滤过原理而设计的,它可以有效清除体循环中分子质量为15 000~20 000之间的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CVVH的主要特点有三个:一是清除血液中的炎性介质快速有效,能很好地控制氮质血症,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二是能快速清除患者体内过多的液体,且通过连续超滤可调节的余地较大,十分容易施行静脉营养给药;三是其血流动力学耐受性较好,对血浆渗透压的改变很小。血液灌流是通过具有广谱高效吸附效果的活性炭或树脂灌流器与固态的吸附剂相连,通过吸附将体内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清除出去,之后再将净化的血液重新送回患者体内。其中,血液灌流对脂溶性和中大分子量物质有较强的吸附效应且其吸附容量较大、吸附效率较高[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串联血液灌流治疗MODS患者,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平均动脉压有显著升高(P<0.05);Na+、K+、BUN、Scr、IL-8、TNF-α等生化指标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这些结果表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器官功能经过CVVH治疗后均获得显著改善。

总之,上述结果说明CVVH串联血液灌流治疗MODS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37例MODS患者行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分别为(36.9±0.4)℃、(25.1±4.6)次/min、(95.6±14.2)次/min,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平均动脉压为(85.7±7.5)mm Hg,显著升高(P<0.05);Na+、K+、BUN、Scr、IL-8、TNF-α等生化指标分别为(132.2±8.8)mmol/L、(4.06±0.68)mmol/L、(19.1±5.2)mmol/L、(386.4±132.7)μmol/L、(31.9±7.3)ng/L、(46.4±6.8)ng/L,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MODS患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器官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上一篇:李白《将进酒》新解下一篇:饭店企业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