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开发范文

2024-05-30

区域开发范文(精选12篇)

区域开发 第1篇

一、海洋文化概述

1. 海洋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海洋文化, 就是与海有关的文化。狭义的海洋文化, 包括涉及海洋的神话, 信仰, 宗教, 喜剧, 文学, 艺术等。广义的海洋文化, 除了狭义的海洋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之外, 还包括了海洋经济和海洋社会。海洋经济, 这里指包括一切涉及海洋的经济活动, 包括海洋交通业, 海洋商业, 海洋矿业, 海洋工业, 海洋渔业, 海洋种植业等。海洋社会指涉及海洋的人群所形成的社会特点, 他们的社会结构, 家族, 家庭, 习俗等。根据职业可分为:军人, 工人, 渔民, 水手, 商人等。这里我们讨论的是广义的海洋文化。与陆地文化相对, 海洋文化具有崇商、开拓和包容的性质。

2. 海洋文化的分类

海洋文化主要包括海洋物质文化, 海洋精神文化和海洋制度文化。海洋物质文化, 是在物质产品中融入了海洋精神文化的要素, 如海洋建筑、渔民服饰、特色饮食等都承载了相应的海洋文化;海洋精神文化, 包括了与海洋有关的心理、心态、观念、价值观以及由此发展各种伦理, 道德, 宗教, 美学, 音乐、诗歌、文学、绘画等理论化和对象化的海洋文化;海洋制度文化, 主要包括与海洋有关的政治、法律、经济方面的制度, 家庭、婚姻等制度还有与海有关的生产、生活制度等。

二、中国海洋文化的区域特征

1. 泛珠三角海洋文化特征

这里的泛珠三角海洋文化区域主要包括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还有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等地的沿海区域。与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的范围略有不同。这一区域是我国传统海洋文化比较发达的区域。闽南海洋文化、潮汕文化、闽粤文化等都是泛珠三角海洋文化区的代表。泛珠三角海洋文化区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部, 远离大陆文化的核心区, 其文化的官方影响较小, 民间海洋行为比较活跃。

(1) 海外移民文化发育

泛珠三角海洋文化地区临南海, 台湾海峡, 海上对外交往一直比较活跃。从汉代开始, 已经有人从这一区域向外迁移。后经唐、宋、元、明、清, 又有大批的华人因为贸易或者逃避战乱从闽越地区移居海外。据统计, 现今居住在国外的华侨 (包括华裔) 约有2 300多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侨居在亚洲各国, 占91.8%, 而东南亚的华侨、华裔又占亚洲的90%, 主要集中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国。侨居国外的绝大多数华侨已取得旅居国的国籍, 成为外籍华人。出国的移民中广东省占60%以上, 福建省占20%以上。在这些海外移民中, 闽粤两地移民占了80%以上。这些移民不仅为迁居地的经济作出了贡献, 同时也成为闽粤海洋文化对外传播交流的纽带。

(2) 对外经贸文化活跃

自汉代开始, 泛珠三角地区居民就开始经南海诸岛向南发展海上贸易, 开拓了从南海前往印度洋的“海上丝绸之路”。据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统计, 中国南海的古沉船应该超过2 000艘。在西沙群岛附近, 水下考古人员在华光礁、北礁、银屿等岛礁发现了五代、宋、元、明、清各个年代的水下文物遗存13处, 发掘出一批宋元瓷器、石锚、象牙等文物;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要冲的南海诸岛,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中国水下文化遗产, 这是中国人最早到达、最先开发南海诸岛的最好历史见证。这些沉船不仅是宝贵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 还表明了泛珠三角地区活跃的对外经贸文化活动。

(3) 海神信仰文化广泛

由于泛珠三角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 使得这里的居民比内陆居民更有机会接触外来新事物。经过长期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闽粤人民把中华传统文明和外域文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儒学为核心的, 并带有浓郁海洋特色的文化系统。同时以海洋为活动舞台的生活方式, 使闽粤民间信仰中的海神崇拜最为发达, 但闽粤民众并不因此而忽视或排斥对宗教和其他民间信仰的崇拜而是呈现出多种宗教信仰共存的局面。如在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泉州, 不仅有千年古刹开元寺及东西塔, 还有中国最大的道教老君石刻造像;不仅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葬有唐代到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 还有世界唯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

在泛珠三角区域中最盛行的民间信仰是海上女神妈祖信仰。妈祖原型是福建湄州岛人林默, 能为人治病且预测天气变化, 使渔、商民众能逃避风险, 故殁后乡人在林默升天处, 建起祠庙, 敬拜为“妈祖”, 世代虔诚奉祀。妈祖信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由湄州一地扩大到全福建省 (包括由移民带到台湾) , 由福建扩大到东南沿海直至全国海疆 (仅天津就有16座妈祖庙) , 由中国而扩大到整个东南亚甚至全世界, 取代伏波将军而成为全国最大的海神。据统计, 现今依然保存的妈祖庙宇, 世界各地有2 500多座 (也有人说4 000多座) , 信众约有2亿人之多。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不仅见证了闽粤移民的足迹, 同时也说明了闽粤海洋文化的广泛传播。

2. 长江三角海洋文化特征

这里的长三角海洋文化区包括上海, 江苏, 浙江的沿海地区。长三角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南北交界处。东西有长江沟通, 南北有京杭运河来往。南北文化在这里交流, 中西文化在这里的碰撞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兼容并包, 善于开拓创新的吴越海洋文化。在长三角区域, 后起的上海成为吴越文化的辐射中心, 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

(1) 滨海港市文化发达

上海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 上海的国内移民来自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山西、云南、东三省等全国18个省区, 同时还有一些国外移民, 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意大利、波兰、捷克、印度等近40个国家。上海开埠之初, 上海县有人口52.9万人, 1949年上海市区人口为540多万, 非本地籍贯的人口占84.9%。其中, 离上海最近的两个省份, 江苏占48%, 浙江占25.7%, 所占比例远高于其他省份和地区。除江浙两省外, 来自安徽、山东、广东等省的客籍移民也有相当的比重。其次是长江中游和中原地区各省移民, 再次是西南、西北各省和东三省的移民。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共同建设了上海, 也带来了不同地区的文化风景。

(2) 沿海地方文化融合

兼收并蓄是海派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上海是一个新兴的港口城市, 海纳百川是其城市特色之一。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 上海市民的广泛背景, 使得各种文化都能够在这里找到发展的沃土。不论是地方文化, 还是沿海文化, 都能兼容并包。比如体现不同地方文化的不同的地方剧种, 都能在上海自由发展。以戏曲为例, 2007年6月上海市公布的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戏剧类遗产有:昆曲、京剧、越剧、沪剧、淮剧、皮影戏、奉贤山歌剧、扁担戏。其中很多戏种源自外地, 却在上海发扬光大。如起源于河南锣鼓书, 在今天的河南已经不见踪影, 却在上海得到了延续, 而且成为上海地方曲艺艺术的源头之一。戏曲种类的多元共存体现了上海文化的兼容性, 也说明了海派文化具有沿海地方文化的融合的特点。

(3) 现代中外文化并存

随着近代上海开埠, 租界的建立和大量外国人的涌入, 西方文化就开始影响上海。上海人的行为方式, 婚丧嫁娶礼仪的变化, 多有西方影响;编制门牌号码、人车分道、文明婚礼、实行夏时制……海派文化的很多内容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并存。如西方歌剧, 舞剧与本土戏剧的共同繁荣;西方建筑风格与重视建筑的相得益彰等。如上海的特色民居石库门建筑, 原本为英国人引进, 被上海人接纳并作了一些改进, 最终形成了体现上海混血精神的石库门建筑文化。

3. 环渤海湾海洋文化特征

环渤海湾海洋文化区域主要包括辽宁, 天津, 河北和山东。环渤海是中国北部海洋文化的核心区。这一区域靠近中原文化腹地, 其本身也是中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其海洋文化较多地受到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又由于中国古代首都多在北方, 故北方海洋文化带有较多的官方文化的特色。具体表现有:

(1) 海洋政治文化浓厚

从古代的东夷海带文化时期起, 当时的环渤海湾居民已经开始利用舟楫之便, 开始穿越渤海与辽东、朝鲜及日本等进行海上交流。由于环渤海湾独特的地理位置, 其海洋文化带有浓厚的官方色彩。从春秋时期齐国姜太公的立国之训:便渔盐之利, 到秦始皇登临琅琊台、派徐福东渡, 汉武帝遣人跨海求福等海洋的利用和海洋航路的开辟都带有官方的色彩。环渤海湾海洋文化浓厚的官方色彩使得这一区域的海洋文化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极大, 从春秋战国的产生, 到秦汉的发展到唐宋的繁荣, 都是政策支持的结果。同样, 由于不利的发展政策, 环渤海湾的海洋文化在元明清逐渐衰微。近年来, 由于国家对海洋文化的重视, 环渤海湾的海洋文化又蓬勃的发展起来。

(2) 海洋科教文化发育

环渤海湾海洋文化科教发达。仅在青岛就有包括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30多家海洋科研、教育和管理机构, 拥有13位海洋专业两院院士、100多名博士生导师, 共计7 000多名海洋科技人员。青岛还拥有一批国家级海洋教育、旅游、体育等文化资源。青岛是国家海洋学会所在地, 建有全国唯一的海洋文化学会。青岛拥有海洋类综合大学, 另有港湾、盐业、潜艇、海上航空等涉海院校, 青岛是国家海洋水平原点所在地, 有全国最早的水族馆、全国唯一的海军博物馆和若干海洋科普文化场所。青岛是国家航海运动学校的基地, 举办过众多国际海上赛事。青岛每年举办以海洋为主题的中国青岛海洋节和海洋论坛。这一切使青岛的海洋科技、海洋教育、海上体育、海洋旅游等事业比较发达。

(3) 海滨邹鲁文化悠久

环渤海湾地区靠近中原文化腹地, 其海洋文化也深受中原儒、释、道文化的影响。环渤海湾中的山东本身就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田横五百士就是儒家思想影响一个典型事例。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 后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在环渤海湾广泛信仰的海神龙王就是来自佛教。在渤海湾区域还有很多的道教神话传说, 如蓬莱仙岛, 八仙过海等, 这些神话传说的深远影响, 从秦始皇遣徐福东渡就可窥见一斑。

三、区域开发建议

海洋文化旅游正在成为一种主流。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 海洋文化旅游在所有旅游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为37%, 近几年更以15%的年增长率向前发展。作为海洋大国, 我国的海洋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与世界上海洋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 我国海洋旅游的开发规模、层次和服务水平都相去甚远, 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尚未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效益。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海洋区域旅游开发中仍存在着海洋文化内涵发掘不足, 资源利用水平低, 缺乏区域特色, 不够重视资源保护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提出了下面的开发建议。

1. 突出海洋文化区域特征

在海洋旅游的区域开发中, 要提高海洋文化品味以区别于内陆文化。但同时也要注意发掘本区域海洋文化的特色, 才能避免与其他海洋旅游区雷同。各海洋区可以针对自身区域海洋文化特色, 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如泛珠三角海洋区华侨移民多, 可以针对性地开展华侨寻根谒祖游;南海沉船多, 可以开展水下考古旅游;宗教博物馆泉州可以开展宗教探访游等;莆田湄州是海神妈祖的故乡, 可以开展海神朝拜等旅游活动。长三角海洋旅游区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展示其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和繁荣的海洋经济。如上海可以开展都市游, 以展示其多元的海派文化。环渤海湾海洋旅游区海洋文化官方色彩浓厚, 历史典故, 神话传说较多, 可以相应地开发旅游产品, 如徐福东渡纪念活动等。青岛的海洋科技发达, 可以针对开发海洋科普旅游。

2. 提高海洋文化品味

旅游业的发展若缺乏文化内容, 它只能处于较低层次, 可以说文化是旅游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 却未得到相应的社会经济效益, 主要是由于海洋文化的开发力度不够。在区域旅游开发时, 要注意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内涵, 将海洋文化丰富的内涵融入到区域旅游规划中。用深厚的海洋文化使之区别于内陆文化。首先基础设施如宾馆道路建设要有海味;然后要用海洋文化包装海洋旅游产品。提升开发的层次, 如一系列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如观海旅游产品, 海洋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海洋体育竞技产品, 海洋夜生活产品, 海洋渔业盐业旅游产品, 海洋饮食文化旅游产品等;还有海洋景区景点的管理和服务也要与海洋文化相融合。

3. 加强海洋文化开发合作

相对于已成体系的大陆文化, 各个单独的海洋文化区需要加强合作, 加强区域海洋文化联合, 有效整合区域旅游资源, 以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市场开发成本的降低和区域旅游品牌的树立。这种合作要以海洋文化为纽带, 用共同的海洋文化将各自独立的海洋旅游城市连接起来, 形成海洋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如泉州、广州、宁波等“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港可以合作共同推出“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系列产品;福建莆田湄州岛, 山东青岛崂山, 浙江舟山普陀山可以共推海洋宗教探秘之旅;福建, 浙江, 江苏, 山东等地沿海区域留存有大量的抗倭史迹, 这些省可以联合推出抗倭史迹旅游系列产品;中国近代海战在中国沿海地区留下了大量的遗迹, 各个沿海省区可以共同推出近代海战遗迹旅游产品,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近代历史教育载体。

4. 坚持海洋文化保护

首先要树立海洋文化保护的意识、加强教育和学习, 然后要处理好海洋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海洋文化资源的开发要与保护相平衡, 以旅游开发来保护海洋文化遗产, 对海洋文化遗产的保护反过来又促进了海洋旅游的开发。对海洋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海洋景观, 还要加强对海洋文化的保护;既要保持海洋生态的平衡, 又要保持特殊的海洋文化区域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在开发的过程中, 对于海洋文化遗址遗迹, 要保持原貌并加强管理;对于海洋民俗、民间艺术、涉海神话传说、文学作品等, 要加强搜集、整理, 归纳, 以适当的载体进行开发、展示, 以利这些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徐小望.关于人类海洋文化的重构[J].福建论坛, 1999 (4)

[2]胡兆量.中国文化地理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刘家沂.中华文明的瑰宝:海洋文化遗产[J].今日中国论坛, 2006 (9)

[4]尚宇晨.上海与纽约移民的来源与动力[J].文教资料, 2006 (5)

[5]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特点和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 1993 (9)

[6]刘桂春, 韩增林.我国海洋文化的地理特征及其意义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 (3)

[7]苏勇军.宁波海洋文化及旅游开发研究[J].渔业经济研究, 2007 (1)

区域市场开发计划 第2篇

第一章基本目标

销售一部市场开发目标如下:

一、提高市场占有率,创造利润,为公司增值。

二、以各区域主要钢材市场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提升日钢品牌形象。

三、提高日钢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创造品牌价值。

第二章前期市场调查

一、准确把握各区域市场容量。将各地市场大小经销商建档,筛选出目标客户。

二、各区域竞争对手情况。如竞争钢厂主要投放产品、产品质量、销售渠道、销售政策、管理及物流等。

三、机会。

1、品牌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2、市场容量情况,存在市场空间;

3、产品质量情况,价格定位。

第三章 产品定位

一、基本原则:根据成本情况、前期终端用户对我司产品的反馈、市场接受度等进行合理定位。

二、优势:

1、产品质量优势;

2、产品成本优势;

3、可以直接面对终端,简化销售环节;全程跟踪服务,提供解决方案;

4、强大的服务团队来沟通生产、销售服务。

三、定位:利润最大化的产品服务

第四章 市场开发策略

一、起步阶段:安排各区域销售负责人、销售员赴各地市场进行拉网式走访,建立详细的客户档案并进行详细分类,找出目标客户重点攻关。

二、开发阶段:依靠质量稳定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团队,分阶段逐步提高市场占有率,让产品

深入人心,宣传日钢价值观,树立日钢品牌形象。

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 第3篇

关键词:国际海底区域;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开发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40-02

一、丰富的海底矿产资源

与人类生命息息相关的海洋,大约覆盖地球表面积的71%,达3.6亿平方公里[1]。如今,人类经历了两次能源危机,陆地上的矿产资源储量正加速消耗而急剧减少,若单纯依靠陆地资源将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进一步还会威胁世界的和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1873年至1876年,英国科学考察船“挑战者号(the Challenger)”在三大洋底发现有丰富的黑色含水二氧化锰的锰结核;1957年至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所进行的国际性海洋考察,美国在南太平洋塔希堤岛海床发现一批含钴品位的锰结核;同年苏联也对太平洋做调查,于1964年编制了太平洋底锰结核分布图;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及法国,在60年代也加紧对太平洋底锰结核矿做数十次的调查与勘探。其中法国于1967年成立国家海洋开发中心,并于1970年完成在南太平洋塔希堤岛以北海域的海底锰结核的调查;1978年3月至5月,美、加、日组成的海洋管理集团,在夏威夷以南一千七百公里、水深五千的海域开采海底锰结核,日产量达三百吨;1980年6月及1981年3月,美国洛克西德集团在太平洋进行两次试采,日产锰结核五百吨;1983年5月至7月,我国海洋调查船在太平洋北部海域捞获数百公斤锰结核;日前美法及德国已建立锰结核冶炼工厂,开始进入商业生产阶段[2]218-221。

开发深海底的锰结核将带来庞大的经济利益是显而易见的,但同时也会带来政治、经济与法律等不同层面的问题。长久以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海洋问题上存在对立,现在对于海底区域资源的开发又成为了一个新的争议话题。

二、对国际海底区域的认识

人类对国际海底区域有一个逐渐的认识过程,传统国际法提出了无主物原则、共有物原则和海洋自由原则,最后《海洋法公约》接受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

1.无主物原则:早期著名国际法学者维多(E.de Vattel)[3]287、格劳秀斯[4]43认为海中之物不会因公众所用而耗尽,任何人不得享有排他的专属权利。因此主张先占取得无主物。

但是取得无主物须符合条件:第一,该物过去不属于任何人;第二,获得者必须对该物有效地、实际地控制。所以无主物原则认为海床与底土及其上资源不属于任何人,可以通过先占取得。

但是主张国家通过无主物先占海底是限于邻近国家海岸的近海地区,这些地区不涉及深海底。而这些地区现已并入了大陆架范围内,适用大陆架的规定。大陆架学说否认近海地区是“无主物”,因此深海底不是“无主地”。开发海底资源是国家扩大主权、争夺大量资源的最后机会,国际海底区域若适用无主物原则必定会引起混乱,大国夺大利,小国得不到利益,世界更加不公平。

2.共有物原则:在罗马法中,共有物是指不属于任何形式的专用或私用之物。持此学说者认为海洋和海底是一个共同体,深海底的资源可供各国自由使用。但是如果各国对海底自由使用定会影响其上的公海水域权利,会直接威胁到公海的法律地位。

分析共有物可以看出,它有两个特点:第一,共有物的数量应足够多;第二,任何人不得独占共有物的整体。但是深海底中的矿产资源往往形成的速度极为缓慢,还达不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程度,且海底锰结核矿等资源只能分次分批取得。总之,无论是无主物原则还是共有物原则都未被普遍接受。

3.公海自由原则:格劳秀斯在《海洋自由论》中写道:“空气是共有物,因为它不能被占有,而且是用之不竭的,因而属于全人类。海洋也是共有物,它是广阔无垠的,在某种意义上也不能被占有,而适合于供商业航海和捕鱼之用,它应当属于全人类,不得为任何人所占用”。格劳秀斯提倡的海洋自由只限于“商业航海和捕鱼”的水域部分,并不包括海底与深海海底。1958年的《公海公约》才进一步提出航行、捕鱼、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公海上空飞行四大公海自由,但是仍未涉及深海海底及资源的法律地位。主张深海底适用公海自由原则的学者认为海床与底土属独立的法律实体,国家管辖权范围以外的海床及其上的海域为公海自由的范围,底土部分则是无主物,可以对其实施先占取得。

公海自由论导致发展中国家势必会因资金与技术不足而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抗衡,更无法获得公海资源的收益,公海自由原则将会名存实亡。因此《海洋法公约》明确公海自由原则不适用于深海底区域。

4.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1967年马耳他建议中提出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1969年联大通过的“暂缓深洋底资源开发的决议”,再次重申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与下层土壤的原则宣言》,主张海床洋底、底土及该区域的资源为全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任何国家不得对该地域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1973年第3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人类共同继承财产从概念变成了现实。

同时,深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制度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也具体化了,而且是建立在深海底区域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基本原则上。但是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不为发达国家接受,自1982年后便开始借助“谅解”与“协议”来调和对立。从这点看来,共同继承财产原则虽然得以保存下来,却已经失去了许多其本身拥有的意义与特色。

三、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

各国对国际海底资源开发的主体和方式存在争议,从国家层面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单一开发制:发展中国家主张国际海底机构统一管理国际海底资源的勘探和开发,这种主张符合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的要求。但因国际海底机构不具有独立开发国际海底资源的实力,因此该主张未被采纳。

2.国际注册制与国际执照制。第一,国际注册制。发达国家主张各国只要把已经开发或预定开发的项目通知国际海底机构,该机构登记注册后各国便能开发其资源。这种主张是基于公海自由原则提出的,与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不符,遭到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因此未被《公约》采纳。第二,国际执照制。发达国家主张国际海底机构对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活动有专属管辖权,各国同该机构签订协定后可勘探和开发国际海底资源。但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削弱国际海底机构的权力,自然也遭到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反对,也未被《公约》采纳。

3.平行开发制:美国提出国际海底机构与缔约国企业都可在国际海底实施资源开发活动。同时,美国提出了各国接受平行开发制的条件或建议。第一,以资助、转让技术及培训人员为前提。第二,实施审查制度。对平行开发制发展中国家做了妥协,因此该制度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采纳。当然,主要发达国家放弃公海自由原则,支持平行开发制的重大原因之一为实施国际海底资源开发活动须对该矿区具有排他性的权利[5],而公海自由原则无法保障该权利[5]。

四、我国对待海底开发的态度

发展深海关联企业、发展高新技术是突破我国资源瓶颈的机遇。我们应理解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及其实质,认识公约新发展的制度和安排。1991年我国成为已登记的先驱投资者,并于2001年与管理局签订了勘探合同,获得了东北太平洋深海底勘探多金属结核资源的专属权。但是,对于海底区域的开发我们还需更多的努力。第一,合理安排海底资源的研究工作,对资源数据、资源特性、开采制度、储量需要、市场需求及开发难易程度等因素调查研究,为进一步申请更多矿区及开发做好充足准备。第二,加强深海开发技术。我国应在确保深海资源占有量的同时,考虑和研制深海技术,开展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实现我国深海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第三,加强国际海底制度研究的资金投入。我国应不断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及合作方式,同时给予融资、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国际海底制度研究所需资金投入。第四, 勘探和开发海底资源应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开发海底资源会使影响邻近海域的清洁度,增加海水中各种矿物含量,也会影响周围区域的生物生长环境。因此我国在开发海底资源的同时要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靳叔彦.海洋矿产资源开发[M].北京: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协会,1982.

[2]魏敏,罗祥文.海洋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

[3]E.de Vettal.Le droit degens,Livi.c.xxiii.Nauchatel:Impremerie do la societe Iypographigue,1777.

[4]Hugo Grotius.The Freedom of the Seas or the right which belongs to the Dutch to take part in the East Indian trade[M].NY,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16.

区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第4篇

关键词:水资源,洪水资源的利用,原则,流程

在我国水资源的分配中, 有时空分配不均的现象出现, 在不同的地区、领域都会出现洪水资源不匀的现象, 这对洪水资源的利用与水资源的供需产生了极大的矛盾。洪水资源, 它不仅具有危害性, 还能为人民提供人类日常所需的淡水、肥力、动力资源等。能够对洪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并利用起来, 对解决水资源短缺现象有很大的帮助。

一、洪水资源的利用、相关问题

(一) 洪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从目前来说, 在我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缺水现象, 而洪水现象, 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差异较大。而在时间上也不均匀, 主要集中到汛期, 而汛期的流量占全年流量的比重大。想要解决我国水资源的问题, 首先要提高洪水资源的安全性, 这对于汛期的防洪工作最为重要。

长期以来, 在面对我国各个地区、各个城市的防洪工作中, 洪涝灾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由于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与扩大, 地下的变化幅度大, 这样直接影响到了防洪工作。洪水的到来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国城市的各种设施的不够完善, 造成内河的水系, 行洪的不畅, 这样直接导致了洪水的加剧, 给防洪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 洪水的频繁发生, 它不仅威胁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财产安全, 还给我国的公共财物造成了不少的损失。而河流中的水体不够干净, 水质的恶化比较严重, 再加上防洪工作的无法完成, 这样城市会面对着水的污染问题。而我国的人口密集, 汛期洪水如若到来, 会将那些污水直接融入到地下水中, 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近来年, 我国国内的防洪工作、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开展的已步入正轨, 在此方面总结了很多实践, 可分为几个类型:1) 洪水资源的跨流域配置。2) 充分的利用汛期的洪水, 对其流域进行水量的配置。3) 加强调蓄洪水、管理的调度、丰水的枯用。4) 充分利用起汛期的洪水, 对其进行引水。5) 做到有主动、有计划的运用洪水, 进行蓄滞洪区、分洪。

(二) 洪水资源利用的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洪水, 它具有对人类的危害性, 在处理不当的情况下, 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威胁;但合理的对洪水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会给人民的水资源带来巨大的利益。在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其风险是避免不了的。对其风险分析也是不可缺少的。洪水它是一种不确定因素强的非常规的水资源, 但其出现的不规律性, 会降低其保证率。所以要针对区域, 对其出现的洪水资源, 进行有效的分析, 制定出合理的规划, 不能盲目的开发, 否则会造成料想不到的后果及损失。

二、洪水资源开发的利用原则和流程

洪水, 它具有非常规性、骤发性、不定性的特性。如果我们能够合理的处理, 对其进行开发利用, 能够有效的减轻、掩盖其危害性。但洪水的不定期性, 降低了资源的保证率。在我国各个地区都会出现洪水现象, 但由于地区、地理位置的不同, 对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也会大有不同, 其承受力也就不同。所以在其开发利用的过程中, 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 洪水资源开发的利用原则

1. 以长期目标为准则原则

在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阶段, 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将成功经验按部就搬的抄袭过来, 大兴土木, 盲目的施工, 这样是不可取的。洪水的不定性, 不常规性, 让人琢磨不透, 所以在我们尚未掌握其规律的情况下, 首先要考虑洪水给我们带来的利益, 同时也要考虑洪水的保证率。因此在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要以长期目标为, 对其进行合理的配置, 避免浪费。

2. 因地制宜, 借鉴成功经验原则

在面对全国各个地区、领域, 洪水资源利用方案不一样, 所以要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防洪, 水资源利用方案。要结合实际情况, 将成功经验借鉴过来, 根据工程的条件、自然的资源、等等来考虑是否可行。

3. 注重洪水资源的多重性资源特性的原则

所谓洪水资源的多重性资源特性, 可分为洪水的生态资源、洪水的动力资源、洪水的用水资源、洪水的肥力资源等等。所以在其利用过程中, 应当注意其多效性, 一同开发, 从而实现其利用率的高效性。

4. 以洪水的安全, 作为首要标准的原则

洪水的本身具有危害性, 在对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 正确的利用资源, 可将其危害性降低, 给人们带来更大的福利。但如果采取的措施不正确、洪水的预报有误差等等, 就会给洪水带来的风险加大系数。因此, 在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 应当首先考虑到这些客观的因素, 要以安全的利用洪水为首要目标。

5. 洪水的资源利用系统性原则

在洪水资源的利用、开发过程中, 洪水资源的利用, 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 其中的各项工作都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样的过程, 叫做遵循系统性原则。

(二) 洪水资源利用系统开发的一般流程

洪水的资源利用系统开发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1. 措施的准备过程

在措施的准备过程中, 要确定出可以采取的, 合理有效的具体措施, 确定措施之后, 再进行工程的准备工作。

2. 洪水的资源利用过程的管理工作

在洪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要分析好各个区域内的水资源情况, 对其成功的经验相借鉴, 利用先进的科研设备与成果, 对洪水资源进行开发并利用。在此阶段要对其进行准备工作, 对各项措施, 进行有效的效益分析、风险分析。

在此阶段要实时的掌控住, 有关洪水的各项资料, 对现有的方案进行改进、试运行, 并能有效的面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三、结论

洪水, 它是一种不可估量的、非常规的水资源。应当注重其多重性资源的特征, 以高效、安全为目标。借鉴其他区域成功的经验, 用其研发试用, 结合试用地的地型、特点等。建立湿地、水库、地下水库等综合性开发的, 洪水资源利用系统。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 提高蓄洪能力, 在各个方面, 为区域发挥出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红武.嫩江1998年特大洪水环境影响分析.2011.

[2]刘昌明.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2011.

[3]张欧阳, 许炯心.洪水的灾害与资源效应及其转化模式.2010.

[4]许士国, 党连文.洪水资源利用风险管理研究综述.2011.

区域招商:批量开发经销商 第5篇

“健丰”饼干是一家国内知名的饼干产品,4月份其成功举行了一次区域招商会:到会80多家经销商,76家经销商对该企业的产品质量、营销策略、招商政策、会议组织等都非常满意,立即和企业签定经销协议,并打款要货。

从营销工作来看,其区域招商会的成功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渠道选择:让产品行驶在高速公路上

空白区域开发是“先选渠道、后选商家”,而不是“先选商家,后用商家的渠道”。

在空白区域的开发过程中,营销人员易于陷入“急急忙忙先找经销商”的误区,不知道比寻找经销商更重要的是对渠道的选择。只有选准渠道,才能找到整体上优秀的经销商群体。

比如:从县镇级市场快速消费品的网络来看,当前网络比较好的是方便面销售网络。所以说,当另一个行业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与方便面目标消费群体重叠时,方便面销售网络就相当于这个产品的“高速公路”。

为此,“健丰”饼干对空白区域县镇级市场的渠道选择锁定为方便面销售网络。渠道选择确定后,就易于制定出 符合营销策略、能承担起营销任务的经销商选择标准:

1、经销有方便面产品(康师傅、统一的经销商除外),以华龙、白象、斯美特、三太子、锦丰等5家方便面经销商为最佳;

2、经销商方便面月度营业额在15万元以上;

3、经销商送货车(微卡、轻卡)2辆以上;

4、经销商具有深度分销经营意识,有直供学校网络(中学、中专全部直供,部分小学直供);

5、经销商运作“健丰”饼干的专项资金有10万元以上;

6、经销商具有存储5万元以上饼干的仓储能力;

“健丰”饼干在县镇市场选择了方便面销售渠道,那么方便面销售渠道愿不愿做饼干?答案是非常愿意!

因为方便面行业的激烈竞争,导致经销商及分销商的利润空间都被压缩到底限,很多做方便面经销商只不过是厂家的“搬运工”而已;而饼干行业对渠道环节留有可观的利润空间,“健丰”饼干又是一个知名品牌,经销“健丰”饼干意味着自己不需要过多的投入,就可凭借原有打造的方便面网络将“健丰”饼干迅速卖开,迅速实现自身网络价值的提升,并给自己创造出更多的网络利润和利益,

二、招商政策:心动才能行动

你看好了这个渠道,这个渠道的经销商看上了你的产品,是否你们双方就一定能合作?不一定。只有通过形成书面的招商政策,让目标经销商看着“砰砰”心跳,你们双方才能够“一见钟情、一拍即合”。

为保密起见,本文不能披露“健丰”饼干的招商政策。

实践告诉我们,一个能打动经销商现实利润需求和未来预期利益需要的招商政策,才是一个能体现招商方诚意的政策,才是一个合格有效的政策。

招商政策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产品在渠道各环节的价格策略和利润分配;

2、经销商月度返利及管理办法;

3、依据市场竞争情况,月度促销支持及费用管理办法;

4、厂家业务人员的市场工作方式及协助经销商的分销办法;

5、结合企业和渠道情况制定的市场操作新思路,以及配套的独特政策;

6、分坎级的经销商年度奖励政策,让经销商心里有“底”、眼中有“盼”;

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的基本模式研究 第6篇

关键词:秦汉史;区域开发;开发模式;农业历史

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3-0133-04

所谓的开发模式,是对区域开发过程中,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选择、构建、调整的历史经验的分析和总结,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开发方式和方法。秦汉时期的区域农业开发,历时400余年之久,触角所及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广袤千里;不惟如此,而且影响亦深远广大,甚至也有空前绝后之谓。如此丰富内涵的农业开发,其开发模式显然不是单一的,既有总体性的范式,也在不同地区基于不同的条件和目的而形成了具有相当特色的具体模式,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时代农业开发的基本模式与格局。

一、总体模式:梯度推进模式

秦汉政府的农业区域拓展,首先是以传统的核心农区为策源地的。汾涑、济泗、泾渭、江汉、巴蜀等地区,皆壤土肥沃,民人辐辏,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因此,这些地区不仅农业开发历史悠久,而且在经过了春秋战国各国之经营后,在广度、深度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使这些经济更为繁华,亦使得“中国古代农业历史由点状中心开发时代发展到区域整体拓展时代”。进入秦汉以后,随着全国的统一,这些传统农区也联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中国农业的发展亦随之进入了打破割裂分割状态、进一步从全国整体的高度统筹规划的发展阶段,即由区域开发而进入了整体发展阶段。因此,这些传统的核心农区就成为了推进农业区域拓展的重要策源地,为中央政权的区域开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财、物的支持: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和早期移民所需的粮食、军需、牛犁等物质资源以及生活用度资金,大都来自传统农区;大规模的移民,同样是以来自于传统农区的民众为主体;推广全国的农业生产工具、技术以及管理制度,也大都成就于传统农区;由政府派往全国各地的各级官吏,来自于传统经济发达区的也居于多数;支撑庞大中央政府机构运行的各种资源,亦以传统农区为主源……等等。正因为如此,秦汉政府亦采取各种各样的举措进一步促进传统核心农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典型如关中地区,由于为京师所在,所以发展力度更大,如大兴水利,仅西汉时期,就开凿了成国渠、灵轵渠、蒙眬渠、六辅渠、白渠、龙首渠、漕渠等渠系,形成了全国最为发达的灌溉系统。此外,还包括了劝种宿麦、普及耦犁牛耕、推广代田区种等举措。传统核心农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在经济、技术等层面与其他地区形成了明显的梯度差,而且使得其成为了秦汉区域农业开发一个个坚实的支撑点,有力推进了这一时期中国农业发展的地域性拓展。

秦汉时期的区域农业开发进程,从全国范围来看,具有明显的层次递进特征,大致呈现出由西北而江南,进而西南夷、岭南的发展层次。秦、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地处拱卫京师之要道,故为秦汉政权先期开发之地和开发之重点,故力度强劲,规模浩大,且成效卓著;随之其后,才是江南、岭南、西南夷诸地的开发渐兴。故两汉之际,“江南”仍被看作“缘边”之地;而西南地区,则完全被目为夷地,即所谓的“西南夷”。

东汉时期,江南开发蓬勃推进,不仅逐渐成为北人南迁的主要落脚地,亦有渐成乐土之迹象;而且其成效也不容小视,已频频出现粮食外调之记载。到了东汉末年,农业开发之潮流又渐及岭南与西南夷地区,中原移民潮流的变化即是明确的说明。史载,这一时期的中原移民出现了由战乱甚少而相对安定的江南地区继续向南流的现象。如程秉以汝南南顿人“避乱交州”(《三国志·吴书·程秉传》),薛综以沛郡竹邑人“避地交州”;岭南移民又多身份低下的劳动者,“其南海、苍梧、郁林、珠官四郡”,“专为亡叛逋逃之薮。”(《三国志·吴书·薛综传》)移民数量的增加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至东汉末以及三国时期,岭南不仅出现了“商旅平行”、“田稼丰年”的局面(《三国志·吴书·陆胤传》),而且大姓林立。此外,从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的总体进程中我们还不难发现,在这一进程中,其开发力度、效应也大致呈现出了逐渐式微的趋势,这一趋势是与这些地区在秦汉统治体系中的战略地位相一致的。

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的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人口移徙来完成的。研究表明,秦汉时期的迁民类型多样,既包括了掌握一定知识的犯罪官吏、六国贵族,也有善于沟通物品流通的富商大贾,但更多的是掌握中原先进生产技术的普通农民和手工业者。因此,在秦汉政府或强制、或招募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过程中,中原先进农业生产工具、技能以及经营管理理念、制度也随之在迁入地区落根,首先完成了技术层次的梯度转移。这一点,考古发现有明确的证明,如广东地区出土的战国与秦汉铁器数量之比高达1:150,铁器数量的猛增,显然与移民有关。再次,移民多为农耕区之民众,故进入新的地区之后,只要条件允许,自然是以首先选择种植业为营生产业,开启山林,改土肥壤,兴修水利,成为经营农业之主力军,亦使得地区农业经济渐有起色;同时,又在政府组织下开凿道路、沟通水系,加强与中原之联系,互通有无,使得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原之间的梯度落差渐小。最后,移民或聚居,安居乐业,知书达理,有文化垂范之功,如史载,“秦徙中县民之南方三郡,使之与百越杂处”,“中县人以故不耗减,越人向攻击之俗亦至”;或与诸土著民族杂处,互通婚姻,传布文化,消除隔阂,促进了开发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文明进步,完成了文化的梯度转移。“大量的徙民实边,将中原既有的封建生产关系移植过来,是促进边远、落后地区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区域开发中的几个典型的具体模式

基于各地区经济、文化条件的差异以及在秦汉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不同,秦汉政权在不同的区域采取的开发举措、方式、力度亦各有不同,从而形成了各有特点的具体开发模式。秦汉区域农业开发的具体模式,大致可以分为跳跃开发模式、点轴开发模式以及据点开发模式三种。这三种模式既有一定的区域侧重性,也有明显的适应性,因此,在同一个地区,开发模式并不一定是单一的,也可能会出现模式的交叉现象。为了表述方便,这里仅概括其主要特征,选取区域对应的主要开发模式作一简单的说明。

(一)出于政治军事目的的西北诸郡的跳跃开发模式

西北诸郡地处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地带,气候以干旱、半干旱为主,大片地区以草原、草甸为主要植

被,除了少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之外,实为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地区。因此,在农耕民族进入这一地区之前,这里游牧业已达到了相当发达的程度,牛羊被野,动辄以“山”、“谷”为单位计量。这样的自然、历史条件,从总体而言,显然不是农业开发最为理想的首选区。然而,历史的事实却是,在整个秦汉区域农业开发体系中,这一地区是开发最早、着力最多、一时成效最为卓著的农业开发区,这显然打破了梯度转移开发模式的常规。而这一结果的出现,关键就在于秦汉政府并没有单纯从经济开发、尤其是农业开发的视角着眼,来首先选择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并具有一定生产基础的地区作为开发重点,而是着眼于国家安全,更看重西北诸郡极为显赫的政治军事战略地位。应该说,在国家资源相对有限的条件下,从国家整体发展需要的角度首先选择安全,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因此,西北诸郡的农业开发,显然是突出政治军事目的的农业开发。这一点,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农业开发方式以屯田、尤其是军事屯田为主;其位置所处,除基于自然条件之外,也更多地考虑了战略意义;移民管理严格,严禁返回原籍;构筑坚固城池,时刻防范胡骑掳掠。如现代考古发现,朔方郡的临戎、三封和窳浑三县城,其城垣遗址宽约9—13米,若宽高之比按1:1计算,则城墙高度约为10米,显然是为抵御匈奴骑兵而设。

(二)南方部分地区以郡县治所所在地为中心形成的点轴开发模式

秦汉时期,在南方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农业开发,典型如长江下游南岸的滨江地区、江淮平原地区、西南地区的滇池周围、岭南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则主要以郡县治所为中心、以周围以及郡县治所之间的辐射区为轴线,形成了较为典型的点轴开发模式。一个方面,秦汉时的郡县治所,既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地区开发之中心。研究表明,秦汉时期郡县所置地区,大都位于区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因此,农业生产条件一般比较优越。在此后的开发进程中,这些地区不但是政治中心,也逐渐成为了南迁北人的聚居区,以之为中心,在政府扶持下,他们拓荒种植,兴修水利,改进农艺,农业经济渐兴;随之又是商者辐辏,贸易繁盛,地区经济中心的地位由此确立。现代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在郡县治所附近,出土的铁器、陶模等农耕文化器物较为密集,种类也较为齐全(如云南、贵州出土的铁农具、陂塘水田陶模,据考证即为移民或屯军所有);随着与郡县治所距离的逐渐拉远,这类器物则显著减少或消失。也就是说,对内而言,以郡县治所所在地为圆心,又形成了一个农业技术与文化的辐射区。

另一个方面,这些地区农业自然条件优越,而且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初步开发的历史。因此,以郡县治所为中心所形成农耕文化辐射圈并不是孤立的,在这些地区还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多个这样的经济文化圈,它们之间依凭相对发达的水陆交通发生了包括政治联结、商贸往来、粮食互济等在内的密切联系,形成了一定范围的区域发展轴线。从更广阔的范围讲,它们在还严密的政治统治体系统摄下和经济利益驱动下,同中原地区发生频繁的政治、经济联系。如江淮平原的寿春、合肥两地,南北相辅,在北连中夏、南通闽越的经济交流中,发展成为了经济都会,“寿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汉书·地理志》下)此外,在寿春、合肥附近,又有下蔡、曲阳、逡道、成德、橐皋等县邑,实际上形成以寿春、合肥为中心的江淮经济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地区也往往有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水利工程,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地区之间的内在联系,典型如江淮平原的勺陂,事实上也是联系区域经济文化的一个重要纽带,围绕着这一水利工程,显然形成了具有一定范围的经济发展带。

(三)西域地区以屯田区为中心的据点开发模式

西域地区范围广阔,小国林立,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汉书·西域传》所谓:“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而且,这里气候干旱少雨,农业生产主要依借绿洲水资源条件,故西域诸国皆为绿洲经济,农耕、畜牧兼营。对于秦汉政府而言,经营西域的主要意图,就是实现牵制匈奴这一政治军事目的。故此,对其政治控制就较为宽松,除设西域都护府统领、督察之外,均实行属国制度。与这样的主要意旨相一致,秦汉政权在西域地区的农业开发也以绿洲屯田为主要形式,逐渐形成了据点开发的模式。

首先,从自然环境的角度来看,绿洲本身就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地理单元。绿洲为大自然天演之功,“是在自然的地质、地形、气候条件下长期形成的独特地理景观,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貌和特殊的水文依托对立统一的产物”,如果从更广阔的范围来看,位于蒙新高原-中亚西亚-撒哈拉沙漠-线的绿洲,星罗棋布,珠连成带,是世界上最蔚为大观的绿洲带。但是,这是大视角的认识,具体到个体绿洲而言,其显然是荒漠中的特殊景观。换言之,就地理、地貌而言,绿洲相互之间相隔甚远,往往为广袤的戈壁荒漠所阻隔,因此,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绿洲其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即所谓的“沙漠岛”。这一种地理条件,自然制约了农业开发的辐射效应,使屯垦区也成为了相对孤立的“据点”。

其次,从人口布局的视角来分析,屯垦区也具有明显的“据点”色彩。西域地区虽然国家林立,但人口稀少,而且绝大数国家亦为绿洲经济,在这样的人口布局下,尽管两汉屯田星罗棋布,有些屯田的规模甚至也很大,但在当时的生产力和交通条件下,显然也不易形成更大规模的开发局面。

再次,从民族关系与民族文化的视角来看,也存在影响西域农业开发的诸多因素。如前文所述,西域地区民族众多,关系复杂,又长期处在汉、匈的争夺之中。汉政权虽然通过建立西域都护府把这一地区纳入了中央的统辖范围,但对其的政治控制依然较为松散。因此,西域诸国与汉政权的关系微妙而复杂,或亲汉近汉、或若即若离、或叛附不定、或公然对立。这一点在两汉西域政治格局起伏中既有明确反映。在这样的民族背景下,汉人聚居的屯垦区,就具有“民族孤岛”的特色,民族隔阂对农业开发的影响应该是存在的。另一个方面,由于历史传统、种植习惯以及风俗文化的差异,诸多西域民族虽然对汉人屯田农技有所注意,但迅速仿效者则鲜见于史册,再加之与汉是一种松散的属国关系,因此,现有文献中也没有发现汉政权对少数民族政权统辖区采取发展农业举措的记载。综上所述,在西域地区,两汉的屯垦区在“自然孤岛”、“民族孤岛”的双重影响下,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据点农业开发模式,其效应也因此而受到了严重影响。当然,从长远的历史来看,其辐射效应是不容忽视的,这一点,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共识,此处不再赘述。

辽西走廊区域旅游整合开发构想 第7篇

一、科学定位辽西走廊区域旅游整体形象

区域旅游形象定位是对一个区域所有旅游资源的抽象概括, 是留给游客的印象标识, 也是开拓旅游市场, 发展该区域旅游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从辽西走廊地区当前的旅游发展情况来看, 该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景点和景区, 这是一个最大的软肋, 亟需树立“大旅游”观念, 科学定位辽西走廊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

辽西走廊区域贯穿五个地级市, 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必须突破这一行政界限, 实现思想上的转变, 把整个辽西走廊旅游业的整体形象定位放在首位。2009年国务院通过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将其升格为国家发展战略, 为包括辽西走廊在内的中国最北端的沿海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兴建的高速公路和滨海大道的建成通车, 使得交通条件得到很好的改善, 为重新定位该区域的整体旅游形象奠定了新的基础。

辽西走廊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定位应立足于旅游资源基础。该区域资源点状分布, 各具特色。其中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是以山海风光为主, 而更丰富的是该区域的人文旅游资源, 区域内如战争文化、辽文化、佛教文化等等题材的资源丰富。纵观辽西走廊区域, 已开发和可开发的资源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有很好的可组合性。自然与人文资源相互融合, 并独具特色。这种特色的融合为辽西走廊旅游的整合开发提供了可能和保证。针对这样的旅游资源基础, 国内很多专家和学者相继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 如:“山海相连, 文明之源”、“辽西文化”等等。本文认为, 辽西走廊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应定位为“走廊文化, 山海情缘”更为合适。一方面突出了“走廊文化”这个主题, 另一方面更赋予一种山海风光的浪漫色彩, 这种浪漫色彩将有利于未来该区域旅游形象的宣传。

二、整合开发辽西走廊区域旅游资源

整合的目的就是形成旅游资源整体竞争力, 突出区域旅游资源整体优势, 实现区域内资源联袂、企业联合, 市场共享。同时也要积极与区域外整合发展, 把握机会进行国际合作。

1、现实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首先, 是战争题材与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辽西走廊旅游带拥有丰富的战争题材和红色旅游资源。兴城古城、前所古城、九门口长城、锦州市区、葫芦岛市塔山、锦州市黑山等, 历史上都是重要的战争、战役发生地。该区域是东北地区通往关内的交通咽喉, 无论是我国近代还是古代, 该区域都是战争发生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遗留下来的战争遗迹数量也相当可观。在对走廊上的这类资源开发过程中应注重近代和古代战争资源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依托, 迎合游客不同的旅游口味, 以红色旅游为主, 辅之以古代战争旅游。在对该类型旅游资源的开发中, 更应注重“战场还原”。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全景画馆, 就是运用了现代声控和光控技术, 仿佛将游客带入紧张的战场之中。还可以开发刺激型体验性战场, 让游客亲身体验生命止于瞬间的那种紧张刺激;开发纯粹的教育型战场景区, 让人们了解当初战争时代惨烈, 而懂得现代生活的来之不易;开发CS枪击类的娱乐型战场、假期训练营式的战场景区等。给游人以置身其中的全新体验。

其次, 是区域自然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辽西走廊区域内自然旅游资源类型多样, 魅力独特。该区域自然旅游资源具有山、海特色, 对于旅游观光产品重在以山、海为主, 现有的已开发的资源也已成为该区域的核心旅游产品。在对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历史内涵, 老景区要树立新形象, 打出新旗号。对于该区域的山、海观光休闲产品可进行组合营销, 加强景区 (景点) 之间联合, 可试行通票游览。

再次, 整合开发观光农业与乡村民族风情旅游。辽西走廊是满族、蒙古族、锡伯族、朝鲜族等民族的聚居地。民俗风情是辽西文化的重要内容,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民族风情游的整合开发思路在于, 在丰富绚丽的民族风情的文化背景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在已开发的常兴店葡萄基地、前所果园等农业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升级改造, 发展乡村旅游。同时积极推出乡村民族风情游, 开发民俗村、满族婚俗表演等特色产品, 让游客们吃住于少数民族百姓家, 使他们同时体验乡村生活和少数民族生活, 获得更高的旅游价值回报。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引导工作, 做好行业安全监管、服务质量管理和执法监督、业务培训工作, 提升民俗户的接待和服务水平, 以提高乡村旅游的整体水平。

2、潜在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首先是挖掘与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在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与重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年代里, 辽西走廊地区有很多的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令人心痛。但是也有一些资源, “因为养在深闺人未识”而得以保全, 未遭到破坏, 有待被认识和被发掘。有一位张老先生在锦州生活了40多年, 亲眼目睹了锦州的变化, 他说, 当年的锦州是四面城墙, 老钟楼还在, 后来被摧毁了, 只剩下了古塔。有的古遗址还没拆, 现在的锦州中国人民银行就是当时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现在锦州铁路局的大院内有末代皇帝溥仪的行宫, 从外面看是一平房, 其实是楼房, 地下有一层。对于这些未开发的人文旅游资源, 首先要做好保护, 在有了开发条件的时候, 可以把它们与辽沈战役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第二, 在已开发的景点景区中增加新的项目。为了满足游客同中求异的心理, 满足游客不同的旅游需求, 在已开发的旅游资源中可积极开发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 包括体育和娱乐产品, 度假疗养产品, 山海探险产品, 节庆文化产品, 盛会产品等等。据此, 相关的整合开发思路为:以秀美的山、海风光为依托, 增添如海滨赛舟、沙滩体育、景区内相亲大会、寺庙内的新年祈福等多种活动项目, 努力打造辽西走廊旅游带大型的体育健身娱乐基地、探险寻奇基地、度假休闲基地、海滨疗养基地等多样型的旅游基地。冬季旅游项目也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要敢于创新。

3、区域旅游线路整合开发

旅游线路既是连接各旅游景点的空间组织形态, 又是一张经济网。该网络中的每一个结点都是一个旅游经济体, 通过优化组合这些不同等级的经济体, 会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从而增强各旅游地的整体对外吸引力。对于该区域旅游线路的整合一方面是优化组合各类不同的旅游小区域, 另一方面要做好与周围旅游区域线路的整合和对接。该区域的红色旅游线路, 就应该推出沈阳-锦州-葫芦岛-山海关线。将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抚顺市平顶山惨案遗址纪念馆, 战犯管理所旧址;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葫芦岛市塔山阻击战纪念馆等连成一线。

三、整合辽西走廊区域旅游系统

辽西走廊地区的旅行社存在为了拉客源而相互压价的恶性竞争, 导致很多旅行社遭受严重损害, 甚至遭破产淘汰。推行整合开发, 利用合作来取代恶性竞争, 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区域旅游系统。

区域旅游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要强调政府主导优势的发挥。在辽西走廊区域内建立起具有政府权威的区域旅游发展组织, 要有完整的合作章程, 依法签订各种合作协议来保证合作行为。推进政府协作, 调整由于行政区划造成的旅游资源开发的不便,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完善区域旅游基础设施, 共建区域生态旅游环境, 构筑辽西走廊旅游发展的整体平台。以保证区域旅游合作的顺利进行。

建立综合化的区域旅游信息平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辽西走廊的旅游资源整合和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对信息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虽然当前各景区都拥有自己的信息平台, 但主要都是以发布信息为主。而区域旅游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个综合化的网络系统, 含宣传、招商、网上预定、网上求助、电子地图等多方面系统于一体。这种网络的建立, 有利于加强旅游企业、旅游消费者和景点之间的互动, 从而提高宣传, 降低成本, 扩大市场。通过网络信息系统可以使辽西旅游资源各项要素联为一体, 以知识经济创新旅游体系, 尽快与国际旅游水平接轨, 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以适应旅游业发展新动向。

设立区域旅游发展基金平台。为了使区域旅游组织或者管理协会更具有影响力, 充分发挥其宏观导向和刺激作用, 辽西走廊区域内应当设立区域旅游发展基金, 并同时拟定区域旅游发展基金征收和拨付的相关规定, 在今后的运作中严格按照规定来实施。该区域旅游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区域旅游的宣传、项目的开发补助、信息平台的维护、教育经费、旅游产品设计等多个方面。

建立与周边高校合作平台。一个区域旅游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必然要依赖于人力资源, 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与高校的合作意义深远。一方面高校能够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科学和技术保障;另一方面高校能够为企业培训员工, 从而提高旅游从业者的素质;更重要的是, 高校能够为旅游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整合发展强调的是整体利益, 但并不是不注重个体利益。企业间的联合, 会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 消除体制障碍和地区壁垒, 减少各企业在市场运作过程中的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促进合理流动和最优配置, 共同丰富产品结构, 扩大市场份额, 壮大经济实力, 提高企业竞争力, 最终实现“共赢”。这是各个区域旅游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辽西走廊旅游发展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邹本涛.关于辽西旅游形象定位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 2006 (6)

[2]、东北振兴添新引擎-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N].经济参考报.2009-7-2

[3]、周凤杰.辽西地区旅游产品构成及结构优化[J].渤海大学学报, 2005 (1)

区域开发 第8篇

19世纪20年代北洋政府特许“三门湾为模范自治农垦区域”后, 三门湾的开发引起了世人的注目。可惜, 由于时局的动乱以及支持三门湾开发的督军卢永祥兵败下台, 三门湾的开发被搁置下来, 令人不由得为之惋惜。进入19世纪20年代末, 以许廷佐为代表的上海总商会掀起了新的一轮开发三门湾的高潮, 令世人再次为之注目。

许廷佐 (1882—1941) , 浙江定海人。家庭出身贫寒, 父亲早丧, 全靠其母帮人洗衣糊口。年龄稍长后, 到上海谋生, 经过一番打拼, 先后开设了益利饭店, 益利汽水厂、益利玻璃厂, 益利罐头厂, 以及益利拆船打捞公司等, 并经营运输业, 有舟山、益利客货轮往来上海, 定海, 温州间。由于经营得法, 管理有方, 遂成为沪上著名企业家。

许廷佐对三门湾的开发问题一直十分关注, 经过调查, 他认为三门湾资源丰富, “陆有林矿之饶, 海有鱼盐之利, 更有十六万亩荒涂待垦, 二十万剩余之劳力。”三门湾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且他本人也深为中国没有完全独立的港埠而感到忧心[2]。于是在爱国心和开辟事业的雄心双重激励之下, 许廷佐决定以个人力量来开辟三门湾商埠。

二、许廷佐开辟三门湾商埠的概况

许廷佐是一位精明的商人, 他既然打算开发三门湾, 便做了充分的准备, 许廷佐携比利时工程师杨森赴三门湾实地考察, 先后察看蛇蟠山、健跳、旗门等处, 最终发现海游港南岸的巡检司埠条件最为适合。1929年初, 许廷佐等人根据实地考察得出的结果, 写成《三门湾辟埠指针》报告书并先后呈送上海总商会、国民政府。报告书中提到开埠计划共分三期, 第一期开发计划就需一百万元,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 许廷佐将以自家价值上百万元的财产作为抵押, 希望政府拨借公债劵或者行文浙江省政府准予抵借公债五十万元[2]。对此政府当局的态度也颇为积极, 1929年6月27日, 行政院院长潭延闿对许廷佐的开埠建议作出批示, “业经分令财政部、工商部、建设委员会迅予会同查案议复。”[2]在派出的人员核实了许廷佐的家产之后, 时任国民政府主席的蒋介石于1929年10月亲自作出批示, 允许许廷佐承办开辟商埠。许廷佐得到政府高层名义上的支持, 开发三门湾有了政治上的保障, 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此时, 上海华侨建设三门湾委员会得知许廷佐开发三门湾的消息后, 专门派团到三门湾来视察。[3]一旦华侨的资金注入, 三门湾的开发将步入轨道, 许廷佐开发三门湾的计划将会成功, 三门湾极有可能成为继上海之后又一个东方大港, 一切似乎水到渠成。然而, 在华侨与许廷佐的三门湾公司接洽之际, 1931年冬, 许廷佐所属的益利轮船在三门湾海面遭海盗抢劫, 损失惨重。此消息一出, 不但华侨退缩不前, 而且那些在三门湾辟埠公司入股的大小股东也纷纷要求退股, 三门湾的开发事业遭遇严重的危机。紧接着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日本侵略者于1932年初在上海不断寻衅挑起事端。1月28日晚, 突然向闸北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发起攻击, 随后又进攻江湾和吴淞。十九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 奋起抵抗, 开始了淞沪抗战, 时间长达一个多月。三门湾辟埠公司总办事处设在上海, 无疑受到很大影响, 三门湾开发工作也不得不暂停下来。

但许廷佐在遭受如此重大的打击后, 并没有消沉下来, 而是更加振作, 为筹集开发资金许氏计划成立三门湾银行, 总行设上海, 分行设石浦, 资本额为五百万元。[4]许氏特意邀集上海滩各界著名人士组织三门湾实业考察团, 前往三门湾进行实地考察[5]。可惜的是, 由于时局动荡, 这些著名人士并没有响应许氏的号召, 对三门湾进行投资。许廷佐无法找到新的资金来源, 三门湾开埠事业受到搁置。1935年受美丰银行破产的影响, 益利总公司宣布破产[6]。三门湾开埠事业也由此夭折, 这是许廷佐一生最为痛心之事, 也是三门湾的不幸, 更是时代的悲剧。

三、小结

总的来说, 许氏的开发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当地落后的生产状态, 加强了三门湾与外界的联系, 促进三门湾贸易的发展, 加强其辐射周边的作用, 也对改变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发挥了作用。总之, 许廷佐掀起了开发三门湾的高潮, 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有利于三门湾社会经济向近代化发展。无论如何, 许廷佐开发三门湾的活动, 对我们来说, 都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

因为经费、战乱、时局不稳等原因, 许廷佐开发三门湾的行动以失败告终, 三门湾无法借此机遇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开发区域, 一直到2009年浙江省政府明确三门湾区域作为我省“十二五”期间启动的对外开放和开发建设重点区域之一, 三门湾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此时此刻回顾与总结许廷佐开发三门湾的历史, 对当代三门湾的开发和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是不无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政协三门县委员会文史组.三门文史资料第4辑[M].三门:三门印刷厂, 1990-1:27.

[2]王钟萃编纂.三门湾辟埠指针[M].上海:明星印刷厂印刷, 1931.

[3]申报.建设三门湾[N].申报, 1931-9-23.

[4]时事公报.三门湾开埠声中考察记[N].时事公报, 1932-6-30—1932-7-6.

[5]申报.三门湾考察团昨日启行[N].申报, 19321-8-19.

区域开发 第9篇

一、民族区域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一)教学模式的限制

从历史教学的实际中来看,首先历史教学的蓝本来自于统一规定的教材,这些教材具有普适性,主要针对着的是国家的历史而对于地区的历史与文化涉及的较少,但是对学生同样具有社会化的作用。其次在教学上教学成果的考核也是以教材为标准,教师成为核心,学生围绕着教师转,教师围绕着应试的方向转,无论如何也是缺乏足够的动力去研究民族区域的历史课程资源,同时教学资源一般都是由教学先进地区向外围进行辐射,而在部分民族区域内,教学资源有限,教育水平不是很高,因此只能借鉴别的地区的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资源,所以也就制约了本地区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二)教师认知上的局限性

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对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就是教师的质量上,教师在就业选择上也是理性选择的经济人,对于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研究生来说,他们在权衡未来发展的前景时必然会舍弃在民族落后地区工作的机会,而民族区域中一般都是由一些年龄较大的老教师来任职。[1]一方面老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已经完全形成,在缺少外界因素刺激的情况下,一般会满足自己的知识储量,很少去对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更有一些老师认为应该严格按照书本知识上来开展教学,所以摒弃了对地区资源的开发。

(三)物质基础的有限性

民族区域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受到地区物质基础的有限性制约。课程教育的展开需要资源的投入,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都需要资金链条的供应,而在现实中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对于这些资源的供应是缺乏的,而且教育发展的效果也是缓慢的,教育成果回馈社会的周期较长,因此很难的吸引物质资源的供给。民族地区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并非没有,即使存在一些资源,也很难发挥其作用,被充分的利用起来。

二、民族区域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方向

民族区域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需要在基本的物质条件满足后对历史资源的进一步挖掘,而资源开发的目的不在于以应试的风向标为指导,而是要结合历史课本的知识展开对地区生活环境的重新认知。

(一)加强民族语言文字的整理,协调文化间差异

民族语言和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拥有不一样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在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中需要延伸课本的教学内容,注重民族语言以及文字的整理,特别是对一些谚语的历史由来以及民族地区的一些典故进行重点的剖析,让学生能够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能够融入整个社会之中,弱化在社会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语言可能会影响到历史课本的学习,因为历史课本是由汉语编辑的,所以在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中可以借用双语的资源来展开教学,实现对民族语言的尊重。[2]两种语言文字的共同使用在不排斥对民族认同感培养的情况下,实现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二)注重对民族历史景观的研究,丰富历史案例素材

民族地区存在着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地理地貌的独特影响,因此民族地区的历史景观较为丰富,特别是民族区域在历史时期由少数民族生存并创造过丰富的历史遗产,对这些历史遗产的开发以及参观将给学生以近距离接触历史文化的机会,学生也走出了课本有限的知识,将内容具象化生活的体验,从而能够准确的感知历史结论。在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上,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参观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景点和遗迹,拓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实现对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与改善。

(三)尊重民族习俗观念,强化民族独特性认知

民族地区居民受到地理环境以及历史风俗的传承影响,一般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有些风俗习惯已经成为自己民族的特色,中学历史课程需要借助这些民族风俗习惯来理解其中的历史细节,增强对历史的全面性把握。[3]民族风俗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整个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根据民族成员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认知而选择并经过长期的固化演变而成的习俗,它是研究民族历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历史资源的开发上只有把握了地区民族的行为理念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方式。

三、结语

民族区域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方向性,而这个方向是沿着课本与民族区域历史相结合的焦点开展的,民族区域历史具有独特性, 但是它又是民族历史的一个部分,中学历史课程资源中的开发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目的,紧密的结合地区的资源。

参考文献

[1]李素珍.挖掘历史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2):65—66.

[2]罗进.论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之策——以遵义地区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03):66—70.

区域开发 第10篇

关键词:攀西地区,区域旅游合作,优势,挑战

攀西地区是“攀枝花”、“西昌”两地的合称, 包括攀枝花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 (以下称凉山州) , 共计20县、市, 面积6.36万平方公里, 人口451.55万。攀西地区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山水景观、气候旅游资源和人文类景观三类。气候旅游资源方面, 攀西地区全年晴好天气250天以上, 日照数2300~2700小时, 冬季总日照平均时数600小时以上, 冬季晴日80天以上, 晴日占冬季总天数的90%以上, 冬日最高气温达到24℃。攀西地区的自然山水景观主要集中在凉山州, 共有邛海-泸山4A级景区、螺髻山4A级景区、泸沽湖4A级景区等三个4A级景区。攀枝花市则有二滩风景区、二滩国家森林公园4A级风景区和大黑山省级森林公园、格萨拉原始生态4A级风景区等。攀西地区人文类景观主要包括西昌灵山寺4A级景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3A级景区、彝族火把节, 攀枝花长江国际漂流培训基地3A级景区、红格温泉旅游度假开发区、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等。

1 攀西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有利条件

1.1 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

攀枝花市与凉山州会理、德昌、盐源三县接壤, 攀西地区在地理区位上联系紧密系一个整体, 这奠定了攀西地区旅游合作开发的坚实基础。同时, 攀西地区位于川滇交界处, 西面紧临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 是进入该地区的交通要道, 在中国西南部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1.2 突出的避寒气候条件

攀西地区全年气温较高、日照充足、辐射较强、平地河谷地区基本无冬。和周边地区相比避寒气候条件优异:攀西地区12月份入冬, 晴天和与晴天相关日升至77.86%, 而同期成都、重庆、贵阳三市≥0℃的晴天和与晴天相关日在10.35%~20.69%间;1月份攀西地区晴日升至60.32%, 同期成都、贵阳阴、云、雨、雪天日占96.69%~96.7%, 昆明阴、云、雨、雪天有49.49%。此种充足的日照条件, 非常适于冬季避寒度假旅游以及相关疾病的治疗和户外运动。

1.3 便利的区域内外交通

攀西地区交通网络已基本成形, 为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便利通道。西昌市和攀枝花市各有机场一个, 凉山州公路交通主要包括雅攀高速、宜攀高速、西昭高速等三条高速公路, 铁路交通包括成昆铁路客运专线、丽攀昭铁路、川藏铁路雅安至甘洛段, 攀枝花市公路交通主要包括攀西高速、丽攀高速、攀宜高速等三条高速公路, 铁路交通包括成昆铁路新线、丽攀遵铁路。

1.4 攀枝花市和西昌市可以带动区域联动发展

凉山州经济发展虽较为落后, 但西昌市系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之龙头, 2009年该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1.72亿元, 同比增长17.0%;实现旅游总收入40.24亿元, 同比增长34.10%;接待旅游者人数802.22万人次, 同比增长32.49%。攀枝花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2010年完成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 424.08亿元, 增长11.2%;全年旅游收入34.77亿元, 增长23.7%。攀枝花市和西昌市在区域内的经济地位决定了攀西的旅游发展会以攀枝花和西昌市为核心, 其他地区成为边缘区。可形成以攀枝花市和西昌市为增长极, 突出“核心——外围”结构中的资源优势互补, 可避免空间替代竞争。

1.5 攀西区域旅游接待已初具规模

截至2008年年底, 攀枝花市已有星级宾馆12家, 其他住宿接待设施400余家;旅行社20家, 其中2家国际旅行社、18家国内旅行社 (含1家分社) ;旅游汽车公司2家、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近10家。截至2006年年底, 西昌市共有星级酒店12家, 其他社会旅馆445家;旅行社33家;旅游汽车公司2家, 旅游购物商店57家。

1.6 两地已初步形成合作意向

2008年10月, 为实现两地区域内旅游资源整合、加强合作与交流, 攀枝花市与凉山州共同举办主题为“攀凉架彩虹、高速连山水、携手共建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大型共建活动, 意在确立区域整体观念, 树立区域整体旅游形象, 努力把攀西地区打造成为中国阳光生态旅游的度假区。

2 攀西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不利条件

2.1 区域内旅游资源有一定的内部竞争性

攀西区域内旅游资源以山水景观为主, 加之地理状况和气候特征相近, 因此景观特征也具有相似性。例如西昌螺髻山景区和攀枝花格萨拉景区均突出观赏性野生杜鹃林和野生高山乔木, 并配以彝族风情, 这类相似性较高的旅游资源极易形成内部竞争。

2.2 旅游基础设施不足, 旅游景区开发相对落后

由于总体经济比较落后、旅游业起步较晚, 对旅游规划不重视, 攀西地区在景区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没有长期和全局的规划, 破坏性开发或不合理建设屡见不鲜。如攀枝花市迤沙拉村虽已申请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但因缺乏总体规划, 村民们盲目翻修, 破坏了村寨原本的建筑形制, 影响了村寨的总体形象, 且村民尚未形成旅游经济意识, 住宿、餐饮等旅游基本接待能力不足, 特色民俗表演、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等基本旅游项目缺乏, 尚未能满足旅游活动的基本需求。

2.3 虽然攀西两地已就区域旅游合作形成意向协议, 但缺乏具体政策和实际举措

目前区域内旅游产品分布高度离散, 画地为界, 各自推销产品, 缺乏聚集中心。区域内各地缺乏联合促销意识和策略, 相互竞争时有所见。如攀枝花从2006年起每年举办国际石榴节, 2009年凉山州会理县也筹办首届国际石榴节, 两地相互竞争、唱起了对台戏。

2.4 攀西地区人才培育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业内缺乏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激励竞争机制

旅游人才缺口较大, 旅游人力资源总量和后备力量都明显不足, 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等问题都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尽管攀西地区分别拥有两所旅游专门学校和本科院校, 但西昌市旅游学校仅设“旅游与饭店管理”一个和旅游服务相关的专业, 每年培养的旅游专业学生数量有限;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虽设“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两个和旅游服务相关的专业, 但是因实行“定单式”招生, 导致毕业学生外流;而西昌学院和攀枝花学院的旅游专业招收的学生人数每年仅在50~100名之间, 因此, 总体上看攀西地区自行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数量远不能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而且攀西地理位置偏远, 旅游业发展滞后, 两地对外来旅游专业人才均缺乏吸引力。

3 攀西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的机遇

3.1 攀西旅游发展已纳入四川省总体旅游规划, 政策支持力度加强

“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 (2009~2012年) ——旅游产业部分”将攀西旅游板块纳入构建“一个中心、五大板块、六条精品线”的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之中, 同时将攀西地区的攀枝花红格温泉度假旅游区、螺髻山度假旅游区、西昌邛海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区、攀西大裂谷格萨拉生态旅游示范区、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航天高科技工业旅游、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攀西冬季阳光之旅等十个旅游产品被纳入该总体规划的旅游产业产品体系规划之中, 加大了政策的扶持力度, 为攀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3.2 老年旅游者“候鸟式”旅游模式的兴起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冬季到温暖的地方过冬, 夏季到凉爽地区过夏, 此种旅游方式很像候鸟——根据季节的变化, 在严冬和酷夏来临之前, 迁徙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去生活, 故业界称之为“候鸟式”旅游。老年人所以选择该种模式, 乃是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 由于诸多原因, 老年人大都不同程度地患有某些慢性病, 在特定季节选择异地旅游可缓解气候条件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如北方老年人易患关节炎、气管炎、哮喘等慢性病, 为避免加重病情, 在北方冬季寒冷时节一般只能待在家里, 这对他们病症好转与身体康复极为不利, 而选择气温较高、日照充足的地区旅游疗养, 则一定程度上可避开北方冬季气候对病症的不良影响。

老年旅游者“候鸟式”旅游模式在我国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一方面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巨大且仍处于上升之中, 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公布的数据, 2003年我国有老龄人口1.3亿, 约占人口总数的11%, 且该数量还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另一方面,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 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老年人的旅游消费能力因之逐步增强。

随着“候鸟式”旅游模式的兴起和老年人旅游消费能力的增强, 攀西地区冬季充足的日照、便利的交通等条件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3.3 度假旅游模式在中国的兴起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高, 度假旅游近年呈现出大众化趋势, 人们的度假旅游消费意愿逐步增强。调查表明, 我国60%~70%的旅游者曾做过1到2次的度假旅游。而2002年4月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产品选择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 在总计5441张投票中, 首选度假旅游产品的占33.15%, 仅次于观光旅游。由此可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度假旅游产品的多样化, 我国度假旅旅游者源已呈现大众化趋势, 度假旅游日渐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形式。

3.4 四川省冬季旅游大会对攀西地区旅游业的推介

2005年、2006年分别在攀枝花市和西昌市召开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四川省冬季旅游大会, 倾力打造四川阳光休闲度假品牌的主题, 突出了攀西地区冬季阳光之旅的优势并借此加快全省旅游产业协调发展。这为攀西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是攀西地区走向全国及世界的重要“助推器”。

4 攀西区域旅游合作开发面临的挑战

4.1 来自周边相似地区的竞争

攀西地区西南和云南接壤, 东北与甘孜、阿坝两州毗邻, 攀西地区与这两大旅游区的资源有相似性且旅游业发展滞后, 攀西地区旅游形象长期处于云南、甘孜州和阿坝州的遮蔽之中。如泸沽湖位于凉山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之间, 距宁蒗县城有73公里, 距丽江县城280公里, 因云南省对泸沽湖的相对开发时间较早, 经过长期宣传, 泸沽湖已成为云南旅游线路中的重要景点, 加之民族舞蹈的知名舞蹈家杨丽萍的推荐, 已经形成了品牌。四川省虽占有泸沽湖总面积的2/3且湖岸线要长于云南一侧, 但无论旅游者从哪个方位进入泸沽湖景区, 基本都从宁蒗县城过境, 很少取道盐源县。

4.2 来自其他同类旅游资源地区的竞争

攀西地区冬季阳光旅游资源在国内也有较强的竞争者, 其中最为突出者为海南省三亚市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三亚是国内知名的海滨度假旅游地, 在3S (阳光、沙滩、海水) 度假产品开发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西双版纳是我国第二大热带气候资源地, 加之开发时间较早, 其作为“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体验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外备受赞誉, 攀西地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与之匹敌。

5 结语

综上所述, 攀西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良开发条件, 为避免地区内部各个资源所在地追求短期利益、形成恶性竞争, 使整体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破坏, 攀西地区应共同制定和实施长期、整体的旅游规划, 加强旅游区域合作, 整合旅游资源, 使区域旅游产生形象叠加效应, 推动攀西地区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Tazim B.Jamal, Donald Getz.Collaboration theory and community tourism plann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22, No.1, pp.186-204, 1995.

[2]Bill Bramwell, Angela Sharman.Collaboration in local tourism policymaking[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26, No.2, pp.392-415, 1999.

[3]徐铭.周游川渝播撒“阳光”[N].攀枝花日报, 2006-10-27.

[4]王雷亭等.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综述[J].泰山学院学报, 2003 (5) .

[5]潘传孝.没有冬天的攀枝花-全国十八个城市气候相关因子比较评述[J].冬季阳光休闲养生论坛论文集.

[6]董红梅.新兴的候鸟式旅游[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2) .

[7]裴泽生.对我国度假旅游的探讨[N].旅游导报, 1996 (2) .

[8]谭志蓉.攀西地区区域旅游竞合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8.

快速开发区域农资市场的三大步骤 第11篇

第一步:全方位调查,发现市场机会

要对所进入的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市场调查,深度了解该市场竞争态势,洞悉该区域市场的需求状况,分析和发掘自身存在的长处和缺陷以及对手优点和弱点,从而找寻市场机会所在。市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容量和需求调查、竞争对手调查、分销渠道调查、农户调查四个方面。

市场容量和需求调查

明确该区域市场容量和需求特点,精准投放满足该区域需求的农资产品,是进入新市场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市场容量的调查包括:本区域的耕地面积、种植结构、每亩农资需求量等。相关数据可以从县乡两级政府网站获取,也可以从当地农业统计部门获取,同时实地走访一些经销商和农户,核对手头数据。需求特点则要进行实地调研,主要对当地有影响力的经销商和乡镇典型终端进行访谈,以及对当地农户进行有目的调研,掌握各区域不同的需求特点。

竞争对手调查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营销策略的制定必定是基于市场竞争基础之上的。因此,进入新区域必须要对该区域内主要竞争对手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竞争对手调查要通过不断的实地调研和访谈来获得准确的信息,调研对象主要是区域内经销商及终端零售商,调研内容主要是竞争对手的主销品种类型、销售价格及数量、销售区域、经销商情况、市场反应情况等,找出竞争对手的空白区域和薄弱环节,以便可以快速切入市场,先发制人。

分销渠道调查

分销渠道调查的目的是全面掌握区域市场内农资经销商和终端零售商的现状,找出适合公司的经销商及零售商网络。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经销商的主销农资品种及销量、经济实力、人员配置、企业及负责人信誉、经销区域、零售网点、农化服务能力等情况。经销商的选择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一定要选择经济实力和人员配置相对较强的经销商,二是一定要选择主销我品意愿较强的经销商。

农户调查

农户调查要选择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进行调查,特别是竞争对手的空白和薄弱区域的农户是调查的重中之重。通过农户调查,摸清农户的农资使用习惯、所关注的农资产品的主要特性、对价格的敏感性等等,以便在下一步销售过程中,给予零售终端提供有针对性的推广和促销支持。

第二步:渠道扁平化,构建核心网络

在经销商确定的基础上,要对区域内市场零售终端进行针对性选择,构建一条以核心终端为主的分销网络线。以乡镇和村庄为主的农资零售终端是目前农资产品最重要的分销渠道,这些零售终端主导大部分农民的农资购买选择,这是由中国农村的经济现状、多年来养成的购买习惯、以及农村地域特点决定的。核心终端网络的构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工作:终端选择、终端生动化建设、终端维护。

终端选择

核心终端的选择要考虑四个方面:一是要考虑地理位置和市场容量,最好选择靠近国道、省道或区域内主干道路两旁的农资终端,同时还要考虑这些终端的辐射区域内是否有足够的市场容量支持核心端的建设;二是要考虑农资终端经济实力,必须选择有相当经济实力的终端,农资赊销的特性要求终端必须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才能大量出货;三是要考虑农资终端的主销意愿,一般来说终端会同时销售多个品牌的同类产品,农资终端的主推意愿直接决定了公司产品的有效销售;四是要选择店面形象较好的终端,随着农民消费意识的增强,已经有许多的终端进行了形象升级,未来形象脏乱差的农资店必将被市场淘汰。

终端生动化建设

终端确定后,要对终端进行系列化的生动化建设活动,使公司产品在终端处于强势地位,实现最大销售。生动化建设主要包括店外和店内两大部分。店外生动化建设是充分利用终端店外的有效宣传区域,进行产品的宣传,如制作店招、悬挂横幅、粉刷墙体、集中宣传等。店内生动化建设的目的是充分吸引每一个进入店内顾客的眼球,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张贴海报、广告围膜、特殊产品陈列、有冲击力的促销品、播放宣传标语等。

终端维护

通过有效的终端维护工作,不断深化与终端的客情关系,是构建核心终端网络的最重要工作。终端维护工作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公司产品情况的调查与维护,包括产品进销存情况,广宣品与促销品的投放与使用情况等;二是终端店内竞品动向调查,调查竞品在一定时期内的销量、价格变化、推广与促销活动等关键信息;三是有效帮助终端解决问题,共同探讨提升经营业绩的有效思路和方法;四是实现有效销售和回款,引导终端客户不断强化公司产品的主推意愿,并形成实际订单和回款,在终端店内形成公司产品的优势维护。

第三步:普惠式服务,建设示范农户

示范户建设是普惠式农化服务的核心内容,示范户是推广公司产品、宣传公司品牌的窗口,是良好的“口碑源”。良好的口碑是农资营销最有效的宣传方式,通过示范户良好的种植表现,可以发挥“以点带面”的效应,使示范户周围区域内其他农户认同和接受公司品牌和产品。在建设和维护好示范农户的基础之上,以示范户为纽带,开展针对性的农技推广讲座活动,扩大示范户范围到示范村、示范镇等。

示范户的建设和维护

示范户的选择一定要尊重当地零售终端的建议和意见,由终端确定合适的示范户人选。初期可选择终端周边相熟的2-3户,以种粮大户、科技带头人、在村中有影响力的农户为主,后期要扩大范围,以建立示范村为主要目的。示范户确定后要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工作,除给予部分农资产品的优惠外,还应该赠送公司特制的礼品,在示范户家里要悬挂公司示范户的特制牌匾,每逢节假日要赠送合适的礼品表示关心,组织有影响力的示范户进行农技交流活动等。

农技推广讲座活动

通过有组织的农技推广讲座,扩大公司品牌和产品影响力,最终提升公司整体销售业绩。活动举办的时间和地点由终端来决定,活动参加农户人员由终端和示范户进行动员,农技专家、服务车辆和服务人员由经销商负责,活动需要的有关物料、宣传材料、礼品、技术手册由公司来提供。逐一落实参加农户的详细种植信息,建立农户档案,交由终端进行客户的开发和维护。

青藏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发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青藏地区,区域旅游合作,优势,机制

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也成为各地提高旅游竞争力、改善区域旅游总体形象和实施旅游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1]。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在我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次区域等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和表率作用。这些地区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就, 充分表明了区域旅游合作在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共处于青藏高原地区的青海和西藏, 地理位置相邻, 经济联系密切, 文化多元化, 旅游资源互补性强, 因此, 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可能性很大。然而, 两省对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没有太多的合作和发展, 致使区域旅游合作进程缓慢。加之, 两省各自为政, 弱化了青藏高原这一世界旅游品牌对游客的整体吸引力。因此, 在各地区域旅游合作全面开展的形势下, 青藏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已成为必然趋势。

1 青藏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内在优势分析

1.1 地缘优势

青藏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青藏两地区域旅游合作的道路。一方面, 青海和西藏都位于青藏高原上, 所处地理位置接近;两地具有相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 而且在民俗、文化、历史、宗教等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这就有利于两地合作开发旅游资源, 使两地旅游资源互相补充互相依托, 通过共同发展旅游事业, 实现青藏旅游成为知名品牌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 西宁作为青藏高原的门户、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起点, 是进藏的交通要道和建设西藏、巩固国防的重要基地, 格尔木既是青海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 又是西藏最大的后方保障基地和“旱码头”。可以此为纽带, 促进双方的合作, 共同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及区域内其他旅游资源, 向国内外推介“青藏线”这一旅游品牌, 进而形成体现地方特色、发挥整体优势的“青藏旅游区”。

1.2 资源优势

青海、西藏的旅游资源不仅表现为相似性, 在更多的情况下还表现为互补性。旅游资源的互补性是指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及其组合要素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性, 这种特性造成两旅游区形成各自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相互补充, 相互衬托, 从而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旅游[2]。

西藏的民族中, 大部分是藏族, 其语系属卫藏文化类型, 绝大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中, 除藏族外, 土族、撒拉族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属性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青海的藏族文化中, 海东、黄南等周边的安多文化;玉树的康巴文化等文化类型明显有别于国内其他藏区。青海境内除了藏传佛教之外, 还有丰富的伊斯兰教文化和道教文化, 这两种宗教旅游资源可作为合作宗教旅游资源的互补, 和藏传佛教旅游资源互相依托、互相补充, 促进青藏两地宗教旅游的发展。青海和西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各自发展的历史过程中, 留下了各具特色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址。

青海和西藏旅游资源的差异性是两地区形成区域互补的物质基础, 有利于实现青藏地区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以差异为基础, 将互为补充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 实现区域内各类旅游资源及组合要素相互补充, 合理优化、配置区域旅游资源, 产生整体效应, 提高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发挥区域旅游资源整体优势[3]。同时, 可以使区域旅游产品多样化, 延长旅游活动的时间, 提高青藏两地的吸引力, 有利于实现两地旅游市场的互补效应与旅游开发的联动机制。

1.3 文化优势

青海与西藏民族文化联系源远流长。青藏两地古时同为吐蕃 (藏族的先民) 属地, 著名的唐蕃古道使青海和西藏的联系更加紧密。如今, 青藏两地的主要民族还是藏族, 藏族人民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神秘的藏传佛教形成了与别的民族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和特色, 这在吸引对藏传佛教有着浓厚兴趣的佛教徒方面有着绝对优势。

由于两地间地理位置的接近, 以及藏族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渊源, 使得青藏两地在文化上有着很强的一致性。两地具有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 故其文化特性也极其相近, 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个大的文化共同体。因此, 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 两地造就的各类文化旅游资源有着很强的亲缘性, 不论是在饮食、宗教信仰、价值观念, 或是在民俗习惯上都具有很强的同宗性[4]。这些旅游资源文化背景的相似性和文化底蕴的统一性, 有利于青藏两地更好的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大的旅游文化圈。

2 青藏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运行机制

2.1 组建青藏两地旅游合作协调机构

由政府出面组建具有一定权威性的、稳定性的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构是实现区域旅游合作的一种保障, 也是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王健[5]等人提出的“复合行政”即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为了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通过跨行政区的不同政府之间和非政府之间相互融合、交叠和参与而形成的自主治理的合作机制, 为实现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思路。青藏两地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要成立旅游协调管理机构即“青藏区域旅游联合发展委员会”, 实行统一管理。区域旅游联合发展委员会的管理职权应大于两地旅游局, 该机构可由两地政府部门相关领导、旅游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学术界人士、企业人员代表、相关行业协会成员共同组成, 采取定期协商、共同决策的方式进行运作。通过制定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 明确需要共同遵守的战略策略, 解决青藏两地间在区域旅游合作方面遇到的一系列发展问题, 通过签订两地间的旅游合作协议, 疏通两地区间阻碍旅游合作发展的相关通道, 保证两地旅游合作稳步进行。此外, 两地政府需要进行日常的沟通联系与召开定期或不定期的旅游论坛和会议, 以形成良好的沟通、协调和商谈机制。

2.2 青藏地区区域旅游产品开发策划

全力打造青藏旅游产品。如登山旅游产品、科考探险旅游产品、自驾车旅游产品、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宗教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合作开发“青藏线”旅游, 是以青藏铁路、青藏公路为主轴, 重点发展以西宁、拉萨为中心, 以格尔木、那曲、日喀则为节点, 整合青藏两地的旅游资源, 打造吸引众多眼球的世界级旅游品牌, 使青藏地区成为高原特色旅游目的地, 发挥青藏两地在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方面应有的作用和效应。重点建设“六点”、“一线”, “六点”即西宁、青海湖、格尔木、那曲、拉萨、日喀则, 再逐步向周边地区拓展[6];“一线”即青藏铁路线。

开发建设青藏铁路沿线旅游产品, 重点是整合铁路沿线及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 开发沿途的景区、景点, 建设沿途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的服务设施, 建设景观站点和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连接道路和通道等, 提高景区 (点) 的可进入性, 特别要协调好两区域之间的对接, 处理好相关旅游企业间的协作关系, 解决好发展旅游给当地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产生的相关问题。

2.3 青藏地区区域旅游市场开发计划

2.3.1 区域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从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看, 青海本省游客在国内游客中占很大比例, 省外游客以甘肃、陕西、宁夏、北京、广东、四川、山东、河南、河北、上海等地居多。西藏本省游客所占比例最大, 省外游客比例较大的是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福建等地。

从境外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看, 我国国家统计局把海外游客划分为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三类。在青海的入境客源市场中, 港澳台地区、亚洲的日本是青海省的一级客源市场;新加坡、韩国, 美洲的美国、加拿大, 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等国家处在二级市场。西藏海外客源市场包括欧洲、北美、亚洲、东南亚、大洋洲等国家。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是传统进藏海外客源市场, 游客占主导地位, 外国人的比例高达93%。

从国内客源市场相比较, 青海的国内游客接待数量大于西藏, 而且, 两省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从境外客源市场相比较, 则是西藏的国外游客接待数量大于青海, 西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青海略有上升趋势。因此, 两省联合加强客源市场的开发势在必行, 通过合作开发, 可使两省在客源市场上优势互补, 客源互送, 达到双赢的目的。

2.3.2 区域客源目标市场选择

国内和入境市场各分三个等级:一级目标市场 (核心目标市场) 、二级目标市场 (基本目标市场) 和三级目标市场 (机会目标市场) 。青藏区域国内旅游市场以省内、甘肃、陕西、河南、四川为一级目标市场;山东、北京、广东和上海为二级目标市场;其他省份为三级目标市场。入境旅游市场以台港澳、日本、美国和西欧为一级目标市场;东南亚、韩国为二级目标市场;大洋洲、印度尼西亚、意大利等其他国家为三级目标市场。

2.3.3 区域客源市场整体定位

(1) 入境旅游市场定位。青藏地区入境市场应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宗教朝圣、民俗风情为主。对于台港澳、东南亚地区的游客, 一方面, 由于同源同根的关系感情较亲密;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方式, 增强大陆与台湾、港澳同胞的情缘关系[7]。要挖掘突出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和当地的乡土题材, 进行一系列的包装、策划和大力宣传, 充分展示反映民俗风情的内容, 让台港澳同胞享受民俗文化所带来的艺术美感。

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游客而言, 他们的旅游动机和目的就是了解东方古国的历史文化。因此, 开发的重点主要依托青海和西藏的宗教文化, 尤其是藏传佛教的神秘和博大精深, 结合青藏两地其他的地方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融合搭配。

(2) 国内旅游市场定位。青藏地区国内市场的定位应以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会议旅游和探亲访友旅游为主。对于本区的游客, 除了区域内互为补充的旅游产品外, 还要注意区域内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挖掘, 以实现青藏两地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

对于省外游客, 应主打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会议旅游。以青藏两地独特的大自然及神秘的宗教文化为主, 充分挖掘青藏两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山水风光、文物古迹和土特产品等。

3 结语

青藏铁路通车后, 青海、西藏的区域旅游合作将步入快车道, 同时, 也会大力推动大西北区域旅游合作, 并促进大西北与大西南的旅游连接, 形成大的西部旅游圈。以后在青藏铁路的基础上, 西藏将修建拉萨—日喀则、拉萨—林芝的铁路;从林芝修通至云南昆明的滇藏铁路;修建格尔木至敦煌、库尔勒的铁路。加上已建成的兰州—西宁—格尔木铁路, 实现兰新线与青藏线接轨, 形成陕甘宁—新疆—西藏旅游“金三角”, 并串联西北与西南的旅游资源, 进而把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茶马古道、香格里拉等经典线路相连接, 有力推动西部区域旅游大合作的发展。以大区域、大市场、大旅游的观念为前提, 加强青藏两地区域旅游合作, 促进两地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 实现青藏两地区域旅游相结合的经营模式。对西部地区而言, 可对西部旅游大板块进行整体规划、营销和经营管理, 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与热点旅游区的共生, 以达到青海和西藏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红, 杨开忠.青藏地区旅游客源市场规划战略构想[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7 (2) .

[2]李树民.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J].旅游学刊, 2005 (3) .

[3]张慧霞.青藏铁路旅游带开发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2) .

[4]刘坤梅.拉萨市旅游业SWOT分析与发展对策[J].科技信息, 2005 (4) .

[5]王健.“复合行政”:解决当代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冲突的新思路[J].新华文摘, 2004 (10) .

[6]王有宁, 赵丽艳, 刘峰贵.青藏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机理与模式[J].经济地理, 2009 (5) .

上一篇:中国经济地理教学下一篇:训练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