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文学专业范文

2024-08-21

本科文学专业范文(精选12篇)

本科文学专业 第1篇

英美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以下称《大纲》) 规定英美文学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同时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 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 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可以说, 《大纲》明确了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和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并为英美文学教学健康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经典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提高人文修养的理想教材。然而, 在以科技和商品为主导的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英美文学课不断被一些“实用”的课程挤向“边缘”, 其影响力不断被削弱。特别是新办的本科院校, 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着种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和困境。

近年来, 在市场经济、消费文化、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冲击下, 英美文学课在高校中颇受冷遇。再加上众多的用人单位更加青睐所谓的“实用型人才”, 这就更加直接地影响了英美文学课在各个大学英语专业课程中的设置。按照《大纲》的规定, 英美文学课程应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 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开一学年, 每周2-4个学时。但在实际的操作中, 许多新办的本科院校一方面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 另一方面由于办学时间短, 缺乏对于人文素质教育中文学课程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对本来就少得可怜的课时进行精简, 规定一个学年完成对英美文学的所有授课任务, 并且每周仅安排两个学时。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学期36个课时完成英国文学授课任务, 另一个学期的36个课时完成美国文学授课任务。由于英美文学博大精深, 内容繁复, 在这么有限的课时里, 很难系统完整地把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全部教授完。为了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教师对于许多作家和作品都只能是蜻蜓点水, 有时甚至把文学课上成了名家名著快读课。

除此之外, 新办本科院校在升格为本科院校之前基本上不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由于开设英美文学课程时间短, 教师教授文学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 很多教师重“言语”轻“语言”, 把上精读课的模式和方法直接应用到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之中。一味地注重语法的讲解和文本的翻译, 导致文学欣赏只停留在了语义层面, 而语篇层面和审美层面很难触及。结构主义语言学大师索绪尔区分语言和言语两个概念, 其目的就是为了说明言语的无序和纷乱, 而学习者最应该掌握的是语言。当前的文学教学放弃了语言而转向言语, 学生掌握了很多语法规范的句子却没能学会如何来欣赏文学作品。要知道, 没有了文化思想的支撑, 再漂亮的发音﹑再流利的谈吐都不过是鹦鹉学舌。其次, 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程爱民等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教学方法上, 有超过60%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注重教师的讲解, 而对学生的参与要求不高[2]。这种机械填鸭式的文学教学模式远远不能适应“信息爆炸”的21世纪。最后, 教师本人的文学素养也对英美文学课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新办本科院校的很多教师都是在学校升本以后通过攻读在职研究生取得了硕士学位。他们一方面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要应付研究生课程的学习和硕士论文的写作, 在时间上和精力上难以两头兼顾, 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完整系统地把研究生阶段的各个课程学完学好, 导致部分教师本人的文学素养不能适应英美文学课的教学要求。

另外, 学生自身的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新办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小城镇,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缺乏必要的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学知识。他们的入学成绩也普遍低于专门的外国语学院、重点大学以及其它建校较早的本科院校学生, 基础阶段 (一﹑二年级) 的学习结束时学生的语言水平也总体偏低。因此, 他们在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中, 或因为学习基础薄弱而在面对语言优美却有一定语言难度的文学作品时不知所措, 或因为“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热衷于对语法和语义的理解而忽略了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阅读。由于来自农村或小城镇, 这些学生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渴望能“鲤鱼跳龙门”。为了毕业时能够有好的就业机会, 他们会选择更实用的专业英语, 如经贸英语、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法律英语、科技英语、文秘英语等等。为了自己的“前途”, 他们甚至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和准备第二外语的过级考试。因此, 文学课似乎就成了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 导致很多学生来上文学课只是为了拿学分, 而对所学习的文学作品不求甚解。

《大纲》指出:“21世纪的外语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宽广的知识面, 一定的专业知识, 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英语专业人才不应局限于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运用技能, 而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大纲同时又提出“文化素养”要求学生“熟悉中国文化传统, 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熟悉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发展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具有较多的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1]而英美文学的学习既是言语的习得过程, 更是对学生的文化涵养的潜移默化过程。英美文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阅读和思考的场景, 鼓励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 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可以经典文学的润物之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学校应该适量增加英美文学课的课时。同时, 清楚地认识到新办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起点低这一事实, 开设一些与英美文学课相配套的课程如文学理论课, 文学批评与欣赏课等等, 从课程设置这一高度重视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另外, 加大对文学课程的投入, 制定相关的制度鼓励教师进行长期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制定具体的文学教师培养途径, 如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和出国培训等等;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经常性地聘请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 或组织和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 了解和掌握国内外英美文学研究的最新走向。每年定时定量购买一定数量的英语文学名著, 为学生学习和阅读文学作品提供更好的条件。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若干意见》 (教高[2001]4号) 中指出:“教师要注重教学研究, 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并且通过教改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业务水平。”[3]教师在英美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不能舍本逐末, 要重视“语言”的教学, 把“言语”的教学任务交给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来完成。在浩如烟海的英美文学作品中, 注意教学材料和教学重点的选择。第一要重思想轻史实。文学史方面的知识, 学生们很容易通过网络搜索到, 不需要浪费大量时间讲解史实, 把文学课上成了历史课。导致学生误以为文学课就是学习和记忆大量的史实, 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失去对文学课的兴趣。对学生而言, 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多多地阅读文学经典, 从大师们精妙优美意义丰富的语言中深入理解和挖掘文学作品所描写和揭示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同时要让学生能够运用一些适当的文学批评方法和基本的文学研究原理, 并掌握各种文学体裁中主要的阅读和欣赏技巧, 从而从语篇层面和审美层面领略文学艺术的恒久魅力。第二要选则可读性强的作品, 以免学生望而生畏。少选择中古英语作家作品, 多选择近现代作家作品。这也是为了兼顾英语语言的规范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第三要进行教学反思, 积极探索和采取多种授课方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 教师的讲解应该“精”, 即着重讲解对理解和欣赏作品重要的内容, 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英美文学课的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来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内容, 二来可以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更生动, 更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所提供的教学资源, 将英语原版电影引入课堂。

在介绍某些重点或难点问题时, 可以使用比较的方法, 重点是中英﹑中美文学的比较。因为, 根据“认知框架”阅读理论, 已知的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文学, 学生一般比较熟悉, 这样的比较能使学生更有兴趣, 同时也更容易接受, 如在讲解华兹华斯的浪漫主义思想和自然观的时候, 可以将他与中国的陶渊明相比较;在介绍庞德和意象派诗歌的时候, 可以将他与中国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及柳宗元的《江雪》相比较;还可以比较东西方的父权思想和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等等。通过使用比较文学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们了解不同国家文学的大同小异, 小同大异, 领悟“各有千秋, 各有所长”的含义。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于中外文学作品的理解, 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的兴趣。另外, 适当的中英文学互译也会使学生们领会不同国别的文学、文化和文字艺术的魅力。

学期末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效时, 要避免和转变传统的英美文学考试方法单一, 客观题量大这一老套路。首先要注意考察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功夫。增加主观题的比重, 降低客观题的比重。同时还应结合多种测评方式, 如学生平时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口头表述能力﹑写读书报告﹑上网查询相关资料等等。

基于英美文学课程所传达的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这一事实, 新办本科院校应该充分重视其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并努力开发这一资源, 全面发挥英美文学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程爱民, 等.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外语研究, 2002 (1)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招生 第2篇

一、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批准开设的开放教育专业。该专业既开设了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又充分照顾电大学生的就业需要,开设了具有社会广泛应用前景的选修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全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编著,中央电大结合电大学生实际精心编写了辅导教材。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兼职教师队伍全部具有中高级职称,中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许多教师还师从我国著名学者。该专业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各企事业单位文字工作者、办公室管理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获取相应学历、学位的理想途径。诚挚欢迎各位有识之士报读。

二、学生事迹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深圳广播电视大学2002开设的专业。办学至今,已有众多毕业生、在校生活跃在深圳市各条战线上。06届毕业生秦锦屏在多家刊物上发表诗文,著有诗文集《落在睫毛上的雪》等作品,其所编著的《挂牌》、《父老乡亲》、《开会》的作品多次获得中国戏剧界的最高奖项“中国戏剧奖”金奖,其2006年7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的中篇小说《人人都说我和哥哥有》作为打工者文学在07年的深圳市文博会上展出。2007级学生程鲲也已在《散文》等多家杂志上发表文章。

三、课程设置

必修课程: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1)(2)、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2)、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2)、文论专题等选修课程:秘书资格证书(1)(2)、艺术欣赏、专题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1)(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四、获取学位的条件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武汉大学合作开办的专业。学生所修课程全部合格,通过学位英语考试,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语言学概论、古代文论三课程70分以上,即可获取武汉大学学士学位。

五、名师介绍

陶涛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书法家,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师从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珈璐等著名学者。

本科文学专业 第3篇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英美文学课程    困境    建议措施

一、引言

2014年2月26日,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其中提到“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随着政策落地和推进,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也引起了舆论热议。“应用型”最重要的内涵是让学校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让学校具备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和产业的能力,落脚点是办社会满意的教育。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水平,以培养出知识运用和转化能力强,职场适应面宽,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出的人才不但应该具有坚实的专业文化基础,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还应拥有健全的人格、一定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文学是一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对人类精神和心灵的启迪与洗礼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无论是理性的启迪还是感性的润泽,它们都让人滋生出一种可歌可叹、可圈可点的冲动与激情”[1]。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培养学生个人价值观和审美能力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因此,学校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不应忽略英美文学等人文学科课程的建设。

二、普通高校英美文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尽管2000年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提到“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和基本知识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可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2],明确规定了英美文学课程的地位及功能,但在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今天,英美文学课程已经沦落到被边缘的地位,这一现象的出现是有极其深刻的社会和现实原因的。

1.思想观念的转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中国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国人的思想已发生巨大的变化,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也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这种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刺激下,大学生的就业从传统的分配型转向了市场选择型;随着大学的大范围扩招,以往的大学专才或精英的培养模式也逐渐变成了现如今的通才教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出于对未来和职业的考虑,越来越多英语专业的学生把目光投向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更具实用性的课程,完全忽略了英美文学等知识性较强的专业课程。自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随着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获得变得日渐容易,学生中逐渐出现了严重的浮躁情绪,很少有学生能够沉下心来认真品读那些优秀经典的文学作品,更不用说在阅读之后进行思考,锻炼独立自主的思辨能力。

2.课程设置和学时安排不合理。

按照2000年《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英美文学的授课内容包括文学导论、英国文学概况、美国文学概况、文学批评。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有学校能够按照《大纲》的要求开设以上相关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相当一部分高校只在大三才开设英美文学课程,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开设一个学期,每周两节课。然而,英美文学包含的内容是异常丰富的,既包括文化历史背景,又包含作家生平、作品简介及作品主题思想,还蕴含各种文学流派及基本的文学批评理论常识,要把所有这些都融入到教学中,每周两节课的学时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很多文学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整整九十分钟,讲得口干舌燥,不敢浪费一分一秒,希望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学效果甚微。另外,大部分高校选用的教材多以“文学史+作品选读”的形式为主,这也使教师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之中:重视对文学史的梳理,那么一个学期下来,学生所能掌握的只是一些基本的史实性常识,对于真正经典的文学作品接触甚少,不利于提高学生人文修养;着重分析文学作品的选读,那么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了解只能是一些孤立的、片段式的记忆,缺乏完整性和逻辑性,也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3.教学方式太过传统。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大多数教师依然沿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即课堂上只注重教师的讲解,而学生的参与程度很低。即使有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也只是节约了教师的板书时间,把板书内容转移到了屏幕上。在学习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时,首先从历史背景、作家生平讲起,接着是作品主题、人物性格、艺术特色等。这种教学方式极易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教师讲得累,学生也提不起学习兴趣,因此有学者把英美文学课堂概括为“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3]。由于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课堂上灌输的知识,几乎没有形成自己对文学作品的见解,长此以往,就失去了对英美文学的兴趣,认为该课程乏味无用。另外,由于英美文学课程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教师的备课任务重,加上高校繁重的科研压力,使得教师无暇顾及教学方式的创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为了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外语人才,英美文学课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

1.改变思想,加强学生对英美文学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是什么?大学的理想是什么?对此,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时期有不一样的见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每一项任务借助参与其他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按大学的理想,这四项任务缺一不可,否则大学的质量就会降低。”[4]西方自近代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关于大学理念和功能的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之争。伟大的人文主义者红衣主教纽曼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理智,大学的真正使命在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并随之带来社会的和谐发展。”[5]很明显,纽曼心中的大学不是科研场所,而是教学的场所,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保存文化的殿堂。与纽曼持截然不同观点的是德国柏林大学校长洪堡,他认为:“大学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知识而非教授知识。”[6]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的理念应随之不断发展。克拉克·克尔就认为:“大学应具有多层次的意义,在强调大学功用的同时,也要加强通识教育,不能忘掉人文的理想。”[7]文学教学就是加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能不像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一样具有实用性,也不能对学生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但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和传统,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对生活和工作无限的激情、灵感和动力;了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通过对比与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这也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2.改善课程设置,适当增加学时。

笔者在前面提到过,英美文学课程历史跨度大,文学流派众多,包含内容广,只依靠大三每周两节课的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挽救英美文学的边缘性地位,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学生们获得学习资料的方式和途径增多了,因此可以适当减少传统上需要老师带领进行训练的课程,比如听力、阅读等,只在大一学生刚入学时进行一个学期的指引即可,这样就可以为学生节省进行文学阅读、思考与批评的时间。

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应进行改善。因为英美文学课程的历史跨度大,包含内容广,所以可以从大学二年级开始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逐渐将英美文学的相关课程渗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比如可以在大二开设英美文学史及英美国家概括等背景介绍型的课程,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历史发展、相关的文化知识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从而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扩大阅读面。有了大二的阅读基础之后,从大三开始要注重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在这个时候,开设基本的文学理论批评课程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没有这些文论的支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只能是感性的、个人的、浅显脆弱的。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有了理论的支撑,能够使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更加深刻,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改革教学方式。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可以先把学生分为若干组,每次都提前布置好下节课的任务,鼓励学生收集尽可能多的背景介绍、作家生平、写作特色等相关知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时间。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高校教室中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这为英美文学等课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材料,通过筛选、提炼、总结,然后制作成课件。这可以大大节省板书时间,能以一种更直观、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另外,由于很多名著作品都改编成了电影,教师也可以找出适当的时间给学生播放改编的电影。比如在学习西奥多·德莱赛的《嘉莉妹妹》时,分析完小说中浓重的自然主义倾向,可以让学生欣赏电影版的《嘉莉妹妹》,把原著和电影进行比较。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还可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可以把英美文学和中国文学进行比较。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在很多时候都是相通的。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把这两种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对比研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学习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时,就可以把这首诗和中国的爱情诗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可以得知,两种文化的爱情诗中都有“海枯石烂”这一表达方式,这说明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通性。但同时中西方的爱情诗有很大的不同,彭斯在诗中热情洋溢地赞美了他的爱人,表达爱情的方式也是直接奔放的;而中国的爱情诗却一般比较含蓄内敛。通过这种比较研究,能够加深学生对中西两种文化的理解,提高鉴赏能力。

四、结语

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将重点放在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上,却仍然不能忽略英美文学课程在塑造学生价值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巨大作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注重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新形势下英美文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提上日程。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们能够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充分发挥英美文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曹莉.永远的乌托邦:西方文学名著导读(插图本)[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王春晖.高师院校英美文学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2):119-122.

[4]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50.

[5]约翰·亨利·纽曼.何曙荣,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3.

[6]蒋洪新.大学的理想与英美文学教学改革[J].外国文学,2005,(1):104-107.

[7]克拉克·克尔.陈学飞,等译.大学的功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本科文学专业 第4篇

在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 英美文学课程由1990年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中的选修课被列入专业知识的必修课, 明确了英美文学对英语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2000年版《大纲》规定:英美文学课是针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 并掌握文学批评的文本知识和方法;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1]。目前, 国内的大学都已认识到了这点, 并开设了英美文化课程。新建本科院校也都积极开设了英美文学课程, 但是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生源、师资力量、办学经验、办学基础等方面同老牌的本科院校有着一定的差距, 所以需要对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教课的效果等教学现状需要进一步的了解与分析。本文通过对5所2008年以来升本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美文化课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和访谈, 旨在为进一步推进新建本科院校的英美文化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2 研究过程

为了详尽的分析新建本科院校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研究者参考了近几年来对于本科院校英美文学课程现状的分析, 结合以往相关研究成果, 利用调查问卷与访谈结合的方法, 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美文学学习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

2.1 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主要包括:1.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如何?是作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开设的学期是什么?2英美文学课程使用教材的情况怎么样?3这门课的授课情况如何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测试手段等) .

2.2 研究对象及工具

本研究的对象为5所2008年以来升本的高校中教授英美文学的7位英语教师和其中的245名学生。

调查工具包括调查问卷和访谈形式。

调查问卷结合以往研究结果和教师教学体验及学生反馈信息进行设计。问卷涉及了英美文学课程的总体情况、课程的设置、教材的使用情况、教学模式以及测试的手段等方面。

3 数据分析

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分析, 发现新升本科院校的英美文学教学情况不容乐观。虽然, 67%的学生表示希望能学好英美文学, 但是在教与学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1 教材方面

调查的5所院校都有固定的教材, 但是种类却各有不同。有的院校采用的是常耀信主编的《美国文学简史》和刘炳善的《英国文学简史》, 有的采用的是吴伟仁主编的《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及《美国文学史及选读》。约46%的教师反映教材不适合学生, 教材内容的重点仍然是19世纪之前的作家, 对当代作家的介绍比重较少;教材主要是以作家简介和作品选读为主, 不利于学生系统的了解每个时段的流派和写作特点;教材很少涉及文学批评、诗歌分析等领域, 无法满足想继续报考文学方向研究生的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67%的学生表示:教材对他们缺乏吸引力, 往往一个学期结束之后, 只能记住几个作家和他们主要作品的名字, 对于文学作品则没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3.2 课程设置方面

5所学校都将英美文学课程在三年级设置为必修课, 但是在学期和课时方面有所不同。有3所院校一个学期内同时开设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 每周各占2个课时, 另外2所院校先开设英国文学, 之后开设美国文学, 每周4个课时。调查发现, 除了相关的文学必修课, 与之相联系的其他文学课程均没有在这5所院校开设。78%的老师表示, 文学课时比较少, 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了解更过的知识。81%的学生认为, 在这样的课程设置下, 没有办法认真的阅读原著, 了解文学的精髓, 只能跟着老师分析作者, 了解选段, 自己没有深入剖析名著, 导致学完考试结束后, 基本上也就忘记了所学内容, 没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3.3 授课的情况

1) 教学的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79%的教师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生平+主要作品+写作特点+影响+选读”[2]的模式。课堂仍然以教师的教授为主, 学生被动的记笔记, 几乎不存在任何的师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评论, 只是一味的接受所授知识, 导致文学课堂气氛沉默, 教学效果差。

2) 教学的困难

通过对访谈内容的分析总结, 教师认为教学的困难包括学生知识面窄、课时少、教材不合适、教师自身文学修养等方面。5所院校都是新升本院校, 招收学生的知识水平同老牌本科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英美文学, 薄弱的文学底蕴使得很多学生对理解名著有一定的困难, 导致学生的畏惧情绪, 最终厌学。另外, 由于是新升本科院校, 有些学校是第一次开设英美文学课程, 只有一两名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教师仍然处于探索的阶段, 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 没有形成一个科研团队。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效果差的局面。

3.4 测试手段

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 5所学校对于英美文学课程的考核都是单一的学期期末考试制度。试卷的构成主要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 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但是, 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 不能真正反映学生欣赏文学的能力, 往往通过死记硬背也能得到高分, 降低了考试的效度。

4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 新建本科院校英美文学课程状况不容乐观, 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要结合学生的英语要求, 从实际情况出发, 利用多种资源, 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

4.1 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主义的中心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这种能力, 包括塑造自己的能力, 是潜伏的, 需要唤醒, 需要让他们表现出来, 嘉义发展,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就是教育[3]。所以, 英美文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形成健全的人格, 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加强审美的情操。教师在文学课堂中, 不仅要分析作者和作品, 巩固知识,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更要深入讲解优秀作品中的人文情怀, 使学生增强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 从而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到简单的文学知识, 而是通过文学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 使英美文学课堂焕发真正的活力。

4.2 多种教学模式的组合

在传统的英美文学授课的模式下, 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位置, 从而导致英美文学课堂死气沉沉, 成了泛读课堂的翻版。因此, 教师应当结合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用电影教学法, 在讲英国文学简.奥斯汀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分段欣赏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帮助学生更真实的了解作家的生平简历和她创作的源泉。英美文学课程主要是通过学生的阅读习得, 因此, 教师可以采用交互式阅读[4]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果。教师指导学生借助自己以往的背景知识, 多渠道、多方位的融合相关知识, 提高阅读的效度。交互式阅读能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双重主观能动性, 通过教师对文本合理的讲解, 学生自我的分析, 形成文本、作者、学生和教师的有机结合, 从而避免了“满堂灌”的现象。另外, 教师可以利用无限的网络资源, 自己收集所学作品的材料, 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培养学生文学批评和赏析的能力。

4.3 形成性评估的考核方式

单一的终结性评估方式不能客观全面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师应该结合本校学生特点, 采用形成性评估的考核方式。教师可以把学生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最后考试的结果融合, 一方面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 另一方面, 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 培养学生整合性的学习动机, 激发文学学习的兴趣, 为更高层次的深造打下基础。

英美文学课程对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是门新开设的课程, 面临着学生文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科研力量薄弱、教学环境不理想等诸多客观因素。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 进行自身文学素质的提高, 考虑适当降低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文学要求, 从实际情况出发, 因时因地调整教学大纲, 利用网络、电教资源的优势, 生动活泼的开展不同模式相结合的课堂活动, 真正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带动学生学习文学的热情。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了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调查显示:新建本科院校英美文学课程整体状况不好,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差, 没有达到《大纲》的要求。教师应该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结合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利用网络技术, 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新建本科,英美文学,建议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郭鑫, 王艳.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

[3]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7.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第5篇

姓名:朱世建 学号: 201107011007 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工作单位:诸城市昌城镇小学

内容摘要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其浓厚的悲剧色彩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他勇武超群、人品出众、义薄云天。他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是蜀汉政权的巨大损失。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在悲剧的结局中使他的人格进一步升华。

关键词 :关羽 ; 忠 ;义; 悲剧;命运。

《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该书将许多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等等。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关羽武艺超群,智勇双全,上报国家,下报黎庶,其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勇武、忠义。在古今历史英雄画廊中,关羽是极为后人称道的艺术形象,人们用“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并称于世。应该说,关羽是我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罗贯中笔下塑造的关羽是一位悲剧英雄形象,他所处的诸侯纷争,三国争霸的乱世社会环境,以及自身骄傲自矜、目中无人、缺乏战略眼光等性格弱点共同酿就了其败走麦城的悲惨结局。但正因为其浓厚的悲剧色彩才给后人留下深深的敬重和惋惜,令后人在深深崇敬的同时无不为其悲剧结局而深深叹息。

在《三国演义》中我们知道关羽是个读书识礼,武艺超群,有胆有识的人。关羽的勇和吕布、张飞之流的勇不同,关羽的勇在于勇中有智,智中有义。孔子云: “君子有勇无义为乱”。(《论语•阳货》)就是说君子有勇不可无义,只一味的匹夫之勇难称得上真正的君子。关羽是真正的君子,是罗贯中笔下的兼高超武艺和义重如山与一体的义勇形象,其一生戎马生涯,为我们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如:“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水淹七军”„„

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英雄孤胆,无所畏惧。单刀赴东吴,更是他无畏胆略的极致 1

表现。当然,关羽的无所畏惧并不是蛮勇、肓勇。绝伦超群的武功是他藐视一切敌手的实力,“一身忠义”的浩然正气更是他超人胆量的源泉。

关羽的刚毅,常为世人称道。就连蜀汉的对立面孙权、曹操,以及他们手下的部将也是公认的。周瑜说他是“熊虎之将”,陆逊说他是“当世雄杰”,正是如此,刘备才放心让关羽留守荆州,独当一面。关羽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胆识过人、不畏艰难痛苦的英雄。

历史上的“刮骨疗毒”足能显示其坚强的毅力和超强的胆量。《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羽尝为流矢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 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对关公这一壮举的描述更是绘声绘色,艺术上,作者善于层层蓄势,使本来并不复杂的情节显得起伏跌宕,并且运用衬托和对比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用众将士的“皆掩面失色”来衬托关羽的“全无痛苦之色,举棋自若”。使得关羽坚忍性格更加生色。华佗本是一代奇才,他那刮骨疗毒的方法也很奇特,而遇上关羽这样的奇人,三奇相结合,相映成趣,共同演义了一场小说史上的佳话。

关羽的智勇双全足智多谋在他镇守荆州时发动的襄樊战役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首先,关羽选择了十分有利的战机:

(一)刘备刚得到汉中,又攻占了上庸等地,蜀汉士气正盛;

(二)前不久孙权在东方进攻合肥,关羽可与孙权遥相呼应;

(三)七八月间正是雨季,便于发挥关羽水军的优势。其次,关羽在进攻襄樊时,对孙权可能从后方偷袭,是有准备的,在后方留有相当多的军队,以备不测。第三,他指挥得当,机智勇猛。襄阳、襄樊两地隔汉江水相对,互为犄角,是曹军抗拒南方军的战略要地。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云长水淹七军。在这场战役里,关羽的勇猛、机智、锐利的眼光、卓绝的军事领导才能一并发挥的淋漓尽致,让人拍案叫绝。

“忠”与“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的两个方面,“忠”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本义指忠诚,尽心竭力,后有忠于他人、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 “义”主要指比较平等的朋友关系,兄弟关系,从真挚的情感出发,丝毫不带有利诱和强制的性质。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身在曹营心在汉”流芳千古。曹操为了收买其心,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小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虽如此,仍未能收得关羽之心。后有人以诗叹曰:“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关羽的义,惊天动地。“华容道,捉放曹”众所周知。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礼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军令状,以身家性命当代价,在华容道捉又放曹操。当初若不是这样,可

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了。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另一个性格特点是骄傲自负,目中无人,这是造成其败走麦城,惨遭杀害的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关羽是刘备政权中一名重要成员,五虎上将之首,他历尽坎坷,身经百战,为蜀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刘备尽忠尽义,可谓一代忠臣良将。然而关羽自身“刚而自矜,目中无人”的性格弱点却断送了蜀国大好河山。如同在蜀汉这局棋中,关羽这一子走错,兵败麦城,便落得个满盘皆输的结局。分析关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性格的成因我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自身原因:创业时身经百战未尝做过别人的手下败将,唯一的一次失败还不是由于自己的武艺不如别人,还博得曹操的折节招降曲意相待,这何尝不是自己骄傲的资本?

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之势已定,刘备等人也有了荆州这块安身立命的地方,后来蜀汉版图节节扩张,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国,将荆州的防守大任交给关羽。关羽如此的受重用,于是他的骄傲,自负,目中无人,骄傲轻敌的性格弱点便慢慢滋生开来。

第二,外在因素:刘备定益州时,马超从汉中来降,关羽写信给诸葛亮,欲与马超比武,诸葛亮知关羽好胜,故回信说:“梦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琼,彭之徒,当于翼德并驾争先,犹未及髯公之绝伦逸群。”关羽得书后很高兴,像个孩子得家长夸奖般将信遍传给宾客们观看。诸葛亮的这个举措固然平息了事端,但无形中也进一步滋长了关羽的骄傲情绪。

关羽高傲自负,还表现在唯我是大,目中无人。无论对友,还是对敌都是如此。刘备攻取益州,汉中称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当刘备派费诗将封关羽的敕令送至樊城前线时,关羽竟看不起黄忠,大怒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烈!”不肯接受印绥。高傲自负自然容易麻痹轻敌,孙权大将吕蒙正是利用关羽的这一性格弱点设下圈套。夺取了荆州。关羽见此势,只得带领残兵败卒向西退守麦城,后在麦城突围后,依然一意孤行,不听谋士的劝谏,走小路最终被生擒,惨遭杀害,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关羽是一个悲剧人物,他是本书中难得的有性格形成过程的人物,我们可以分析他的性格形成过程来看她最终悲剧的原因。

罗贯中笔下的关羽性格的悲剧性,首先在于他带有明显的社会和时代烙印。关羽自幼熟读兵书,识书知理,且武艺超群。忠心的希望能够作一个上报国家、下报黎庶的人,然而朝廷腐败,社会动荡,却使他被迫杀了仗势欺人的权贵,“逃亡江湖五六载”郁郁不得志。后遇上刘备张飞二人,桃园结义后,虽然情同手足,同食共寝,但是在诸侯割据、群雄角逐中

由于刘备没有地盘,只好寄人篱下,看着别人的眼色过日。关羽出身卑微,不得朝廷重用,尽受豪门士族的白眼,受尽侮辱。“温酒斩华雄”是常为后人称赞不已的情节,透过“小将愿往斩华雄首级,献于帐下”的疾呼,透过袁术“量一笑弓夫,安敢乱言,与我打出”的无理呵斥,透过“如不胜,请斩某头”的斩钉截铁、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和“銮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头,掷于地下,其酒尚温”这一系列的情节描述,与其说是表现了关羽过人的武艺和勇敢,不如说是表现了其不愿甘于人下的性格和久寄人篱下的悲剧处境。可以说,关羽前期一直随刘备过着沉于下僚,奔波劳碌的生活。

由此可见,由于关羽高傲自负,缺乏战略眼光,不能良好执行诸葛亮嘱咐的联吴抗曹的政策,导致孙曹联合使自己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同时,由于他高傲自大,不能很好地团结部将共同抗敌,致使吕蒙的离间之计得逞,自己也妄送了性命。

综上所述,对于关羽这一有着明显性格缺点的失败英雄,作者毫不掩饰地描述了他对蜀汉集团灭亡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并没有因此而否定了他武艺超群,勇武忠义,忠肝义胆的正面形象,反而在悲剧的结局中使英雄人物的人格进一步升华,从而让亿万读者为之潸然泪下,产生无比同情和崇敬之情。关羽是当时时代下的悲剧英雄,是历史的必然产物,他的死之所以震撼我们的心灵,是因为在他的悲剧结局中,被否定的只是他性格的片面性,而他的义贯古今,英雄豪杰之气,永远会在历史英雄人物画廊之中熠熠发光。

参考文献:1罗贯中 《三国演义》 巴蜀书社 1998《<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 1991 巴蜀书社,.《三国演义学刊》 1986年第二期陈寿 《三国志》中华书局 1959.毛宗岗 《三国志读法》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1

6周思源 《周思源品赏三国人物》 中华书局 2006年8

本科文学专业 第6篇

【摘 要】分析构建广西高校英美文学学习平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提出在微时代背景下应充分利用图式理论构建英美文学图式化学习平台,实现学生自主学习机制,为英美文学课程注入“微时代”的新内涵,也为广西本科高校推行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微时代 图式理论 英美文学 学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120-03

一、构建广西本科高校英美文学学习平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英美文学自主化学习平台的构建不仅是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顺应网络自主化学习的需要。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外国语院校在创办英美文学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网络互动技术和以及自身丰富的文学教学资源,推出了众多制作精良的英美文学网络学习平台,其中较为突出的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暨南大学、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等等。这些学习平台整合了学校多年来英美文学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学习手段:教学课件、师生留言板、原著小说和相关影视资源。这些英美文学网络学习平台的成功构建,验证了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可行性和生存空间,既给学生指明了英美文学自主学习的方向,也为广大本科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启迪。但由于师资技术的相对滞后,目前广西大部分本科高校仅有广西师范大学设有英美文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其余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仍停留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英美文学网络学习平台在广西本科高校的构建和推广应用显得较为紧迫。

纵观广西近10年本科高校的英美文学教学,不难发现它正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师资的有限性、教学手段的单一性、教学资源的局限性,以及文学教学的日益边缘化等。过去的十年是广西高校教育改革的十年,高校教育正走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发展道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扩招生源质量的下降和英美文学课程的纷繁芜杂,高校课程设置也应对教育的改革做出相应变化,这对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改革的浪潮中受到巨大的冲击,部分院校更是面临文学师资青黄不接和人才外流等问题。

首先,由于广西地区本科高校在英美文学教学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其教学情况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性。笔者通过对广西几所重要本科高校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本科高校在英美文学课程设置总体上教学课时和周期有限,课程开设时间较早。

其次,由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跨越时代幅度较长,任课老师在有限的课时内一般很难具体到位地把英美文学发展史一一跟学生作介绍,只能走马观花地对特定文学时期以及部分作家写作背景及其作品进行介绍。另外,教材内容较为滞后,20世纪之后的新兴作家及其作品往往少有涉及,大部分教材集中关注部分经典作品,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等。英美文学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课堂教学往往通过教师讲解与板书、PPT演示、播放节选电影视频片段等固定形式呈现,学生缺乏有效的自主学习指导与途径,往往会因为抽象枯燥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而慢慢对它失去兴趣。

最后,英美文学任课老师与学生往往日常教学与学习沟通中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老师除了布置课程作业外,很难有效地对学生的课前课后自主学习实施有效监管和评价,师生之间缺乏教学相长的氛围。所以,解决广西地区本科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种种症状在于打破传统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空间、时间和资源的限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程进行有效引导,建立起英美文学学习平台,依靠“微时代”的开放新、灵活性、互动性、及时性和高效性,充分调动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为英美文学教学走出目前困境提供新思路。

二、图式化理论对英美文学的指导意义

纵观中国近十年的图式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图式理论主要应用于篇章阅读、听力、口语、词汇、写作、翻译实践等教学活动的研究,但通过图式理论的视角探究英美文学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课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图式(Schema)一词最早由康德提出,他认为:“概念本身并无意义,只有当它与人们已有的图式相联系时才产生意义。”现代图式理论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巴特利特(Frederic Charles Bartlett)作为图式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图式是人们与已知事物、人类经验、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相联系时所构成的更为复杂、完备、概念化的理解和认知组织结构;是对人们对反复出现的经验和知识的反映和积极组织,它使人类大脑中的各种过去反应、过去经历一个接一个地发生作用,而且使之组织并成为一个统一的动态组合体;是人们赖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认知手段,可以用来解释人类的心理认知过程。”

随后,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戴维·鲁梅尔哈特(David Rumelhart)提出了更为成熟的图式观,他认为:“图式是有机组合和有序堆积的知识单元;是认知的基础构建单位;是对人脑的所有记忆认知进行归纳和汇总。图式并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极具动态、灵活性、多维性、不断变化的开放性知识结构,它基于记忆网络的相对暂时性不断地对过去和现有的认知经历进行概括、增生、调整、强化、修整、重构,有序地储存在人类大脑的长期记忆中,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支撑和指导着人脑内部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处理体系。”

同时,梅尔哈特也提出图式观下的学习模式,他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对情境的反应激活记忆网络中相似知识单元,从而使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相互匹配、产生理解,促使认知结构不断更新重组过程。人们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新认知并非仅仅是知识量增加的结果,而是知识结构组织变化的结果,是学习主体通过于信息客体的相互结合形成多样的认知结构,进而得以解释和理解新旧事物间的本质和联系,是对已有知识的运用,也就是对认知能力的发展”。梅尔哈特的学习模式理论科学论证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图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微时代”背景下的英美文学图式化学习平台的构建强调学生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为通过图式的预期作用、调整补充作用和剪辑输入作用,激发脑海中现存的知识储备以获取和加深对英美文学作品的认知,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促进英美文学课程目标实现。

三、“微时代”背景下的英美文学教与学

随着人们对信息沟通的不断追求,也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当前“微博”、“微信”、“微课”、“微云”、“微圈”、“微商”等一系列“微”媒体慢慢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视野,它们以其独具时代特色的传播形式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承载着21世纪大众文化的文化新内涵,标志着“微时代”的到来。

现阶段,英美文学课程的主流教学模式主要为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或“灌注式”教学,这种以“教材+黑板+粉笔”为主要载体的教学模式,抑制了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教师在此基础上很难深入有效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阅读理解分析能力进行指导和培养。另外,广大学生往往受传统英美文学学习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自身的英美文学学习实践中,往往成为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客体与附庸,其自主性、创作性、批判性和独立性学习受到压抑。而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平台”中各种致力于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的“微产品”以其覆盖面广、内容全面、新颖有趣、形式多变、实用性强的特点为英美文学教师改善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新方向。

一方面,“微时代”为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形式带来变革。搭上“微时代”的顺风车,依托于数字移动化、信息资源共享的英美文学学习平台将有别于传统英美文学课堂的“教师讲授、学生接收”的单一教学模式。凭借其灵活性、开放性、丰富性、互动性,学生的自主学习将不再是天方夜谭,例如,学生可以透过微平台连接世界上各大知名学府、资料库和图书馆获取英美文学教学以及学习资源,了解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并与有共同研究兴趣的文学爱好者一同探讨学术问题,博采众长,不断开拓英美文学自主学习的新领域。

另一方面,“微时代”也将极大促进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学生学习观念以及师生关系定位的更新。众多“微产品”可以凭借其传播信息覆盖面广、及时高效、内容简洁明了等优点打破传统英美文学教学的局限,同时“微平台”上广泛关注与讨论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当讲解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时,可以把当今社会的“剩男剩女”现象以及“无房不嫁”的婚姻观念与原著小说中的男女婚姻观结合起来加以对比,促进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同时,老师在英美文学课堂将转化为学生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而非统领者。教师借助“微平台”能够及时有效地以微博或微信公众平台的形式发布教学计划,方便学生了解课程进度,通过“微盘”共享详尽的原版小说、文章评论和相关音影资源链接,辅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布置课前课后学习和阅读任务供学生自主完成,并通过“微平台”获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从而调整改进教学。与此同时,“微平台”也将大大增强学生的英美文学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获取学习任务和展示学习成果、阅览电子文献,开展学术交流,共享学习资源等活动,从被动的课堂学习者转化为自主学习、分享学习和终生学习的实践者。

“微时代”变革英美文学教学的同时,也带来不少挑战。“微时代”下的英美文学学习平台在为广大英美文学教师创作和提供教学便利的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技术储备,拓宽视野,学习新应用,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英美文学教学与“微时代”的相互交织、相互发展和相互促进。

四、“微时代”背景下英美文学图式化学习平台的构建思路与应用

(一)微课资源。在“微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迎合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大众“快餐式”信息获取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凭借碎片化、内容短小精悍、针对性强、易传播等特点,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青睐。微课区别于精品课程,它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资源,有针对性、碎片式地对课程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使用。微课体现了“微时代”背景下教学资源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电子终端随时随地访问学习平台,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点播和下载微课视频。同时,微课内容短小精悍,可以有效避免教学内容过长和过于枯燥等不利因素降低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在英美文学图式化学习平台的构建探索中,将微课引入其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对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巩固、延伸和补充。图式理论认为:“学生长时记忆的形成,是记忆中的概念网络被激活,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不断进行关联,逐步被抽象和概括并形成图式的结果。”当学生通过微课开展自主学习时,从微课获取的概念信息和认知会存储于大脑中并激活大脑内部的概念网络,以潜在的方式关联匹配相关知识点,进而促进学生对文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图式理论也强调碎片化的认知积累用在学习过程的重要作用。学生要学好英美文学这门课程,就要不断积累丰富的文学认知,为概念网络的激活和认知图式的形成创造条件。模块化、结构化、碎片化的微课资源在图式化学习平台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素材库,促进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和掌握。

(二)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随着微信和微博等即时通信和网络社交平台的推广和普及,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在英美文学学习平台上的应用不仅仅是一种时代趋势,更是一种必需。

图式理论认为,教学的关注点不应该是学生的知识量的加与减,而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认知能力的提升,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体。然而,在传统的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往往停留在教学设计、教学活动以教师为起点,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等皆由教师自行安排。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剥夺了应有的学习自主权,他们的先有认知和经验为教师所忽略,渐渐沦为被动学习者,缺乏条件进行认知结构的自主构建。在图式理论框架下的指导下,英美文学图式化学习平台应该积极转化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角色,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地改变、修正、重组和再构建自身所拥有的认知图式,从而拓展和深化关于英美文学学科知识的认知图式,实现新知识的主动构建。同时,该平台也应该在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搭建起学生与教师沟通的桥梁。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互动,以及学生在课前课后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不断培养提高阅读和思辨能力。

因此,微信和微博两大平台与英美文学的有机结合,是构建英美文学图式化学习平台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教师能够利用微博或微信,第一时间发表教学反思、课堂学习任务,为学生答疑解惑,共享学习资源、作家动态、评论文章以及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等多媒体资源。透过微博和微信,教师能够与学生进行交流,从学生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实时获取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构建动态,方便教师正确把握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设计自主学习任务,有效填补学生现有图式中的空缺,以旧知激活和拓展新知,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学习平台上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交流学习技巧与心得,保持良好的合作学习关系,便捷获取文学知识点,例如,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梭罗的“自然主义”等要点都可以通过微博或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微信和微博的高效信息传播,使学生文学知识点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激活和拓展了自身已有图式网络和图式检索,使新旧文学认知得到关联,实现建构性的自主学习。

总之,利用“微时代”下的数字化教育技术和新兴信息互动技术,可促进英美文学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搭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平台,拓宽学生的自主化学习空间,最终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观念。

【参考文献】

[1]石爱民.图式理论对文学欣赏的作用[J].邢台学院学报,2004(19)

[2]韦汉,章柏成.图式理论和中国外语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3]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Frederic Charles Bartlett.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53.

[5]潘红.鲁梅尔哈特(Rumelhart)学习模式对课堂教学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2008(5)

[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7]李政.基于图式理论的职业技能教学微课程设计——以高职导游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

[8]David Rumelhart.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 [G]//J Flood,(eds.) Understand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De: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1984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信息化环境下广西高校本科生英美文学自主化学习平台研究”(YCSW2015195)

【作者简介】黄伟涛(1990— ),男,广东潮州人,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杨雅静(1989— ),女,四川隆昌人,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研究;赵彩羊(1992— ),女,四川广元人,广西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本科文学专业 第7篇

而这两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逐渐被边缘化、形式化。前者由于授课方式、教材选定、测试评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往往教学效果不佳;而后者则在“学以致用”“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理念影响下逐渐被冷落、边缘化。为扭转这两门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两门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本论文试图探索出一条取此家之长补彼家之短,实现阅读课与文学课一体化教学的道路。

一、英语阅读课程的现状

(一)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

在英语专业本科生阅读课程的教学教师往往以基本阅读技能训练为导向,教师常常是知识的唯一输出者,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中过分注重语言点等细节的讲授,把阅读课上成了小型“精读课”。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基本的交际能力有一定作用,却导致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人文素质的提高,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也存在严重缺陷,最终使得教学效果与课程开设的目的相脱离。

(二)教学题材缺乏人文积淀,课后练习拘泥于技能训练

目前市面上的英语阅读教材从选材上看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科学方方面面,满足了《大纲》对于“培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人才的要求,但文学作品方面的选材依然较少。且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大多倚重阅读技能训练,没有体现对学生语言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目的。

(三)考试评估方法单一

当前英语专业阅读课的考试评估方法往往以测试为主,题型固定,主要考查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和阅读技巧的掌握,常常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地判定了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忽略了学生表达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

二、英美文学课程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多,课时量有限

英美文学作品星罗棋布、卷帙浩繁,文学课的教材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而文学课的课时却非常有限。文学课内容多和课时少之间的矛盾一直未受到重视和得到解决,教师常常在教学内容的详略和主次选择中困窘为难。结果往往是走马观花,既做不到从宏观上俯瞰英美文学经典的全貌,也无法做到对作品进行细品和深究。

(二)教学方法单一守旧

英美文学课大多还固守传统的文学史加选读的教学模式,文学史则以教师讲授为主。作品选读的教学中教师把多数时间用在字词和篇章解读上,忽略了对作品的深度品鉴和文学、文化解读,学生在学习过程很难构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知,这也就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教材建设滞后

英美文学教材版本众多,多数是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者为中心的经典著作的节选和片段的罗列,很少有涉及古今中外评论家对于作品的解读,导致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难以深入,只能停留在字词、篇章和情节的表面。此外,厚古薄今也是文学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当代作家的不重视使得众多文学教材落后于时代,也落后于学生的兴趣。

三、英语阅读课程与英美文学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

由于中小学阶段,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于外语教育的重视,本科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已普遍提升,鉴于此,许多教育专家提出建议,在英语专业本科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减少英语技能课课时,增加英语专业知识类课程的课时,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这事实上为阅读课和文学课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土壤。

(一)用文学作品作为阅读课素材

在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适中、难易得当、内容生动的文学作品作为阅读课素材,一方面可以改善阅读材料的单一性,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英美优秀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的瑰宝和精髓,接触原汁原味的英美原著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也为高年级阶段的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品鉴类课程打下感性基础。此外,英美优秀文学作品中风雅卓绝的文字,妙笔生辉的刻画,力透纸背的论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将阅读技巧融入文学作品的阅读

有了低年级阶段的感性基础和阅读兴趣,到了高年级阶段的英美文学类课程,教师同样可以用阅读技巧来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赏析。对于篇章大意的理解,整体风格主旨的把握,词义句意的推断等,都可以运用相应的阅读技巧来实现。还可以以读促写,指导学生在阅读后对文学作品进行效仿、改写,撰写概要、读后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三)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相结合

文学作品的学习要建立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而语言教学也离不开文学作品。语言教学为文学教学提供语言基础、学习策略和技巧。文学教学为语言教学提供素材和审美导向。英美文学经典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流芳于世的文化瑰宝,语言丰美,用词精到,作为教学素材可以增加语言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和人文性,能使课堂增色,提升教学成效,对于改善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的语言技能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论

英语阅读和英美文学课程共同承担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这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丰富的素材。两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语言学习、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完成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文学素养的沉淀。这一模式符合《大纲》对于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反映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石晓杰.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动机实证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6.

[2]贾东佳.英美文学与英语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2012,10.

[3]韩亚元.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低年级化的可行性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2.

本科文学专业 第8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误区,对策

文学类专业包括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等, 共有基本专业72个, 特设专业4个。以安徽省为例, 截至2014年7月, 根据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 安徽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6个, 特设专业2个。布点数量较多的20个本科专业里, 文学类有两个, 英语居第二, 34个, 汉语言文学居第七, 25个。在校生数量较多的20个本科专业里, 英语居第一, 20884人;汉语言文学居十一, 11701人[1]。就安徽科技学院来说, 目前开设有汉语言文学、英语、编辑出版学和翻译等4个文学类本科专业。

一直以来, 一些综合性、研究性大学的文学类专业侧重于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 一些师范大学的文学类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学语文教师, 而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重视得不够, 与之相应的是, 相关教学改革与研究开展得不够深入。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误区

1.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 是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要求, 也是学校人才质量观的集中反映。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 普遍存在培养目标泛化问题, 定位不具体、明确。

如安徽科技学院英语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扎实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 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在中等学校、外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翻译等相关工作,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2]。

而该校编辑出版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编辑出版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备网络媒体创意与策划, 新闻采编、评论, 网站管理, 数字编辑, 图书与电子出版物制作、营销、评论等能力, 能够胜任书刊编辑、出版、数字出版领域的业务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两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学校地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社会需求缺乏有效对接[3]。

2.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建设内涵认识有差异。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怎样将知识转变成能力, 而文学类专业学生的能力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的, 要有一定的历练, 也就是说它的应用的有效度需要一定时间的酝酿。这一专业特点为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加了难度, 因此就有人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提法不适合文学类专业特点。

其实, 文学类专业特性除了强调综合素质以外, 还有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强调的就是应用能力, 尤其是读、说、写等专业基本能力;人文性强调的是人文素养, 尤其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能力。因此, 不能说文学类专业不能培养应用型人才。

3. 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或多或少的存在认识不足, 因此在资金投入、教育资源设备配置、实践教学环节安排等方面, 及理工类等专业有较大差距。

以安徽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2011级专业方向实习为例, 实习目的与要求虽然很明确, 如通过专业方向实习, 使学生接触实际和了解社会, 获取本专业实际工作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技能, 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但在具体安排方面, 显得很松散、随意, “放羊”意味浓, 如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自主联系实习单位 (城乡均可) , 了解实习场所和社会的一般情况, 增强对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感性认识[4]。

4. 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产教融合难。

产教融合是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深度拓展,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校企合作的深入需要经历一定时期的磨合。由于文学类专业人才, 行业企业需求低, 在行业企业的认可度也低, 企业不能够从合作中获得效益, 企业的反应就非常被动与冷淡。因此, 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产教融合难度非常大, 这大大制约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安徽科技学院开设的汉语言文学、英语、编辑出版学和翻译等四个文学类本科专业, 尽管经过多方面寻求, 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愿意合作办学,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难度非常大。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1.“注重应用、服务地方”,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建设必须强调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相对接, 形成互动调节、有效反馈、适度超前的专业与发展机制。蓬勃兴起的新型现代服务性产业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 《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培养、引进既熟悉文化工作, 又懂经营、善管理、精策划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院校开设文化创意、数字动漫、新媒体等专业, 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高新技术、新媒体产业等领域急需人才, 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训规划, 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配好配齐乡镇、街道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 对服务期满高校毕业生报考文化部门公务员实行定向招录;……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 为蚌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5]

尽管文化产业发展很快, 但宏观上仍然存在“战略性短缺”, 因此安徽科技学院可以改革文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从而主动适应蚌埠地区人才需求的变化走向。

2. 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 设置专业方向, 加强内涵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的建设, 一是要考虑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急需, 二是要适应地方经济行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三是要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人才需求[6]。做到这一点, 必须在专业方向设置上下工夫。

以安徽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在专业方向设置方面, 应考虑蚌埠周边地区对文化产业方面人才的急需, 因此要考虑文化产业管理方向。其次, 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结合周边地区, 也应考虑设置网络与新媒体方向。

在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内涵建设时, 一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变化, 在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性的同时, 强调专业方向设置的灵活性。重点打造具有应用型特色、直接为地方和行业服务的专业方向, 提升文学类专业建设的应用性品质[7]。

3.“走出去”、“请进来”,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就是在强化现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军训、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之外, 还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8]。

所谓“走出去”, 就是教师或学生带着一定的教育或学习任务到企业中去锻炼, 以达到传统课堂教学中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走出去”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要与企业建立长效实训基地。基地长期稳定, 有利于校外实习资源的稳定, 有利于学生的实习实践的稳定, 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教改进程的稳定。长效实训基地的建立有赖于校方与企业方的利益平衡点, 只有双方达成共赢的校企合作目的, 才能形成长效的实训基地。其次要加强企业实习管理。学生进入企业, 等同于进入陌生的环境, 会产生焦虑甚至厌学心理。校企双方在遵循合作的原则上要加强学生实习的管理, 帮助并督促学生尽快进入岗位工作状态, 实现实习目的[9]。

所谓“请进来”, 是指引企入校或请行业专家定期或不定期到校教学或开讲座。引企入校, 是在不发生产权转移的条件下将与专业对接的相关企业引入合作办学, 以丰富教学资源和生产资源, 实现校企的互利互惠。请企业专家到校讲学, 是引企入校的必要补充。学校资源毕竟有限, 请进来的行业专家可以弥补教师企业岗位知识的不足, 扩大学生的市场知识量。行业专家实践教学的思路与思维与校内教师有所不同, 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法不同于校内教师, 这有利于学生职场能力的学习和提高[10]。

4.“三个课堂”联动,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般来说, 第一课堂指的是教学、实验实训、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能力实践 (含毕业论文) 等理论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一课堂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主要方式[11]。

第二课堂包括学生社团、考证考级、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也是第三课堂的前期校内预演, 它在第一课堂和第三课堂之间起着重要的联结作用, 通过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各种专业比赛等“第二课堂”活动, 让学生在第一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能够及时运用, 在“第二课堂”中找到自身不足和努力方向, 再反馈到第一课堂的学习中, 形成对第一课堂的有力补充。实现在实践中把握知识, 在运用中提升能力, 以用促学, 达到“两个课堂”良好互动互相促进的学习效果[12]。

第三课堂是指学校以外从事教学活动的场所, 主要是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技术服务、志愿者活动及生产实习等, 如汉语言文学、英语等专业, 可以以志愿支教为主要活动, 实现志愿活动常态化、实效化和精品化, 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 验证、检验和提升自身的能力[13]。

应用型本科院校文学类专业, 从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出发, 可以构建“第一课堂筑牢基础、第二课堂锻炼能力、第三课堂展示实力”的“三个课堂”联动机制, 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EB/OL]. (2014-07-17) [2014-12-05].http://www.ahgj.gov.cn/72/view/2748.

[2]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EB/OL]. (2014-04-28) [2014-12-05].http://www.ahstu.edu.cn/wyxy/xygk/rcpy/201404/49405.shtml.

[3]编辑出版学专业简介.http://www.ahstu.edu.cn/wfxy/HTML/20130421155240.shtml.

[4]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专业方向实习计划[EB/OL]. (2014-10-22) [2014-12-05].http://www.ahstu.edu.cn/wfxy/HTML/20141022100458.shtml.

[5]中共蚌埠市委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 (2012-02-28) [2014-12-05].http://www.bengbu.gov.cn/swwj/article.jsp?article Id=10173113.

[6]许剑颖.应用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 2014, 55 (01) .

[7]陈传万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素分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4, 28 (05) .

[8]卢扬奎等.地方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论[J].高教论坛, 2007 (5) .

[9][10]张馨月.产教融合:高校教改多样化办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观察, 2014, 3 (7) .

本科文学专业 第9篇

一、教学课时量和教学空间日益狭小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由于所谓的为革命“立史”, 厚今薄古, 现代文学课的地位很高, 课时很多, 普遍都有200课时以上, 甚至和古代文学不相上下。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 当代文学越来越突出, 现代文学被细划为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两门课, 现代文学部分减少, 但和当代文学部分加起来也还有200多课时。充裕的教学时间, 给了教师相对自由的空间, 那时的现当代文学史的课是真正当成“史”来讲的, 讲得很细, 并能做到文学史和作品的并重。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情形为之大变。在社会的压力下, 在当时盛行的通识教育观念的引导下, 专业培养计划进行了很大调整, 强化通识与技能成为调整的指导原则。于是, 各种公共课、通识课增加, 比如“演讲与口才”、“现代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设置。但总课时有限, 因此只能减开专业课并压缩课程的学时。经过九十年代的调整,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时量只有目前的128学时。课时量的减少, 导致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变为对文学史的梳理, 原来可以在课堂上充分解析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只好放在课下让学生自学, 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课时量减少了, 而与此相对的是教学内容的变更和增加。就以当代文学为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当代文学的发展实际只有三个时期:十七年文学, 文革十年文学, 新时期文学。而且在当时的教学理念中, 十七年文学成就不大, 属于略讲的范畴;文革文学是瞒和骗的文学, 属于不讲的范畴;实际上当代文学的教学重点仅在新时期文学方面, 对当时来说, 也就指八十年代的“十年”文学发展。当代文学发展至今, 已经走过了20余年, 文学的变化繁复不穷, 教学内容逐年增加。同时, 八十年代末打通现当代文学界限和后来“20世纪文学”观念的提出, 使对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之间的联系的研究成为重点, 从而也引发了对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的重新研究。“无名”文学和“地下”文学名词的提出, 无疑又增加了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在丰富, 而教学时间却愈来愈少, 这是当前高校一线教师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二、学生知识结构和培养目标的位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 人文学科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中心, 中文系是许多高校的热门专业, 也是许多优秀考生向往和选择的专业, 学生的整体文学素质相当高, 进入大学后, 很快就能和大学教育体系接轨, 而且学生数量也相对较少。以河南省为例, 八十年代, 有着近百位教师的河南大学中文系在校本科生800人, 就已号称“亚洲第一大系”。学生少而精, 教师的教学质量和选择空间当然得以保证, 所以, 许多高职称的名师都可以登上讲台。现在, 省一般院校有40名教师左右的中文系, 在校生规模都在1500人以上。一些老牌学校, 一个名师带的研究生都可以分为教学班, 因此导师认不出自己的研究生也就不足为奇了。高校的扩招的是非利弊虽是各界专家讨论的话题, 但对于高校教育所带来的问题仍是诸多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扩招导致学生整体素质下降, 特别是省属高校, 生源本身就不容乐观, 加之考上中文系的学生大多不是第一志愿, 基础更差, 甚至连基本的语文知识还不易过关。大批这样的学生走入课堂, 现当代文学的教学 (实际也包括其他文学课程) 变成了批量的教学“生产”, 所产生的问题当然是严重的。

学生的知识结构变化还表现在另一方面, 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促使学生对高校学习愈来愈功利化, 天之骄子的光环一去不复返, 考上大学是为了找到一份工作, 攻读硕士和博士是为了选择更多的机会, 找到更好的工作。对他们来说, 中文系的专业课还不如许多公修课更实用。当然, 为增加就业率, 学校也鼓励他们这样做。另外, 有些学生为增加就业的筹码, 考各种“级”和各种“证”也是必然之选, 精力分散, “专业意识”不像以前那样的单一, 也不那么专心。所以,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 学生对经典的质疑几乎是每一个教师都遇到的见怪不怪的现象。“现在都21世纪了, 还学鲁迅干什么?”“讲这些诗歌和文学史有什么用?”是学生常有的问题。甚至在某些高校的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复试的面试中, 当问及考生读过鲁迅哪些作品时, 考生答:“祥林嫂和闰土。”提问和回答让人难以置信, 但却实实在在发生了。这也许只是个别现象, 但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对经典的质疑, 反映出现代大学生学习的功利性, 但同时也折射出学生对经典作品的陌生。在调查中发现, 中文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是喜欢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的, 这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报考中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过, 喜欢并不等于了解, 很多学生认为现当代文学容易学习或者认为教学内容应该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而自我感觉良好。在讲当代文学时, 当问及他们读过当代哪些作品时, 回答多是郭敬明、韩寒、安妮宝贝, 能说出海岩就已经很不错了。大部分学生更多地考虑考试如何过关, 上课是听热闹, 考前复印课堂笔记, 死记硬背教材上的有关作品的论述, 或找一些作品简介、梗概之类的教辅资料加以应对。加上网络的发达, 有投机取巧者随便下载网上文章或抄袭别人的成果来应付文学作业。在这种情况下, 在现当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与教师的讲课进程保持一致几乎是奢谈和空想。

再一点, 是本科教育目标的调整。以前大学本科的目标就是培养专门人才, 现在不同了, 大学教育越来越大众化, 普通高校中文系的本科生培养目标是为中学输送优秀的语文教师, 更强调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 到研究生阶段才突出专业。如北大中文系过去专业划分比较细, 大学生入学后就分文学、汉语和古文献三个专业, 不同专业的“现代文学”讲法有区别, 文学专业对这门课讲得细一点, 课时也多一些。而现在北大中文系招生不再分专业, 一、二年级的课程全部打通, 而且加上许多“专书导读课”, 诸如《论语》、《孟子》之类, 三年级才分专业, 许多专业课就都挪到研究生阶段了[1]。而对于师资力量薄弱的不知名高校, 早就没有专业之分了, 更多的是生存压力下的专业调整, 适应社会大众的需求, 更重视开设那些社会影响火爆、生源充足的专业, 比如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反而被边缘化, 相关的文学专业课的处境当然也举步维艰。这样, 在低年级开设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就不能不适应这种变化需求, 淡化专业性, 而往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上靠。在整个中文系课程体系中, 现当代文学课程如何适应当前中文学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这门课的功能是否应当有所变通, 这个定位的调整, 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教材编写和教学观念的滞后

社会的发展变化影响着现代大学的教育模式, 如果还沿袭传统, 势必造成学生和教师的分裂和二者关系的异化:学生对教师的讲授敷衍、拒绝或逃避;教师则痛慨学生不爱学习, 学风空疏浮躁。就教材来说, 现在通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材更多偏重于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和作家创作道路及总的创作风格的介绍, 更重视“史”的线索的梳理与宏观体系的建构, 轻视文本细读和审美熏陶。就当代文学来说, 近几年来影响较大的当代文学史著作有洪子诚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等, 基本上是当前高校中文系普遍选用的教科书。这些著作的成就和创新不可否认, 但由于大都是集体编写的教科书, 又受到《教学大纲》的规范, “不得不采用以充分交代文学知识的总账式的大而全的叙述方式。又因为这种叙述方式的对象是‘受教育者’, 作为‘教育者’的叙述主体就天然地被赋予全知视觉, 编史者无形中被诱使一方面进行绝对化叙述, 一方面努力‘秉持公心’, 尽量避免个人情感和趣味介入”[2]。陈思和编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虽然用大量的文本分析代替了宏观的文学史勾勒, 却不适合对当代文学不甚了解的本科生教学, 只能作为课下的选读著作。可以说, 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教学缺乏既有学术个性, 又能达到“史”与“作品”并重的教科书。

中国现当代文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另一问题是课堂教学的千篇一律, 忽视或漠视文学教育。“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目的不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 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 以及写作能力”[3]。一些教师教学中缺乏自己的创见, 对知识理解僵化, 拘泥于所谓定论, 课堂教学大而无当。这样, 他们讲起宏观, 甚至宏观理论时, 洋洋洒洒、头头是道, 但缺乏对文学作品的精彩分析。即使有一点微观的文本分析, 也常常是顾左右而言他, 在无需阐释的地方平面滑行, 在无关紧要的地方隔靴搔痒。久而久之, 本应当生动活泼的文学课堂异化成了各种宏观套话、空话的集散地和摆弄新名词、新话语的试验场。可以说, 以文学作品带动课堂的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是很多现代文学课教师的软肋, 抑或是陷于“失语”状态, 现代文学的独特性和学科魅力完全丧失。实际上, 现代文学是“现代人精神追求的心理情感体现, 它与现代中国人及当下中国人是血与肉的关系, 了解认识现代文学, 在一定意义上讲, 就是了解认识现代中国人自身”[4]。中国现当代文学和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 它本应该是最有话可说, 最有内容可讲的课程。也正因为如此, 课堂教学所形成的冷漠局面更值得我们反思。

当然, 这其中有着许多深层的原因。一方面, 为了应对体制内的要求和评价标准, 为了在体制内更好地生存并谋求体制认同下的个体发展, 教师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论著的写作与发表, 不得不去申请各种层次的各种基金和项目。另一方面, 许多高校也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统计以此评优评先, 而忽视课堂教学 (我认为, 现今高校推行的精品课程活动应该是一次重要的调整) 。同时, 教学理论资源的变化, 对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前现当代文学研究所依持的理论很单一, 现在则是非常丰富, 甚至是五花八门, 这固然可以活跃思维, 为课程增加活力, 用什么方法理论进入似乎都可以, 但也可能消解作为基础课程必要的知识稳定性, 使部分教师无所适从, 从而无所依托, 这种情况也许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体现得更为典型, 面对许多新近崛起的作家和作品, 面对众说纷纭的文学现象, 现当代文学教师如何既站在学术前沿, 又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也是一个相对困难的问题。因此, 对于中文系其他一些基础课, 如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等, 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学术规范不够。这当然与学科性质有关, 但如何利用新的理论资源, 调整教材编撰和教学内容, 同样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总之, 面对现当代文学课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和尴尬处境, 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学者需要倍加关注。而且如何针对本学科特点, 联系现代大学教育实际, 真正发挥学科的价值和魅力, 也应成为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6.3:19-21.

[2]郜元宝.作家缺席的文学[J].当代作家评论, 2006.5.

[3]王卫平.师范大学文学课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5:28.

本科文学专业 第10篇

当前全国留学生本科教育发展慢, 水平不高。上海交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将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教学纳入全校本科教育管理系统之中, 以“交大标准”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和科学建设, 为一流的教学水平提供了保障。汉语言本科《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在交大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总体框架下, 逐步形成了基于“活动”教学的针对性强、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效果好的教改优质课程。

二、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深化背景下的课程准确定位

面向外国留学生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与中国学生同类课程的根本不同在于这门课程属于第二语言教学范畴。近年来随着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 内容教学法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运用更加普遍。认知科学研究认为, 人的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过程和内容的结合, 两者的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1]内容教学法把教授专业知识、文学、文化知识和训练第二语言技巧融合起来, 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文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也提高了语言能力。因此我们的课程定位是:培养留学生全面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史发生、发展背景, 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 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线索和精神传统;培养阅读、分析和鉴赏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阅读分析作品, 认识中国现代社会情况与特点, 提高中国文化素养, 从而提高自身整体汉语水平以及跨文化交际水平的能力;重视培养留学生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提高其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 避免思维单一性和思维定式。

三、基于“活动教学”理念的实践性教学模式探索

1.“活动教学”理念的提出与基本内容。

外国留学生教育背景与中国学生不同, 大多习惯于兴趣型学习、发现探究型学习、任务型学习、互动生发型学习、实践型学习。正是基于此, 我们提出了“活动教学”理念。首先, 我们以有目的、有组织的系列文学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以此激发和提升留学生的参与兴趣, 加强互动与实践活动, 如通过学生报告会提高留学生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写作能力) 以及初步的研究能力。我们强调学生通过阅读和研究活动, 分析文学作品, 从细节、语言、行为、心理描写中归纳总结人物性格和作品主题;多角度展开论点, 注意论点的逻辑联系;善于联想同类作品和人物形象并加以对比分析;善于发现作品之间的多向度联系。我们强调通过学生课堂讨论、交流发言、报告会、小论文比赛等活动形式,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制作PPT文件能力, 通过文学创作与参观活动培养学生文学趣味。我们从知识、艺术、道德三方面重视留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培养其正确的人生态度、较高的审美能力和情感智商, 实现大学教育的核心价值。其次, 我们以适用性和针对性原则指导和控制“活动”教学, 在实践性教学模式中最终实现外国留学生汉语与汉文化、汉语文学知识的能力素养全方位提升, 总结出一套以“活动教学”为特色的文学类课程实践性教学模式, 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确定、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充分体现“活动教学”理念。

2. 探索之一:

遵循针对性教学法原则, 建立新型教学伦理。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始终贯彻针对性原则, 针对差异性,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地给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帮助,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平等精神”的新型教学伦理。首先, 我们根据学生需要灵活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次, 外国留学生具有文化背景与知识结构的差异性。一方面缺乏中国文化相关背景, 缺乏对中国社会、历史等方面的了解, 思维方式存在差异, 导致他们在中国文学课程学习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中国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是非判断都与外国留学生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中形成的观念有明显的差异。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强加于人, 要特别注意跨文化交际原则, 使学生在接触作品前尽可能多地获得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第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更充分地了解学生情况, 更经常性地与学生沟通, 注意文化在交流中所发挥的作用, 尽量减少交流中的误解与阻碍。

3. 探索之二:

发现式学习与研究型课堂。发现式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教学论专家布鲁纳所提出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把学习过程看作是发展探究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只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知识。学习同时是参与发现知识的过程。在发现式学习的框架下, 学生的知识更多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在教学中我们既立足教材, 又超越教材, 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原有文学能力和修养当作主要目标, 布置研究任务, 鼓励学生在作品研究活动中去“发现”问题, 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在发现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延长学习兴奋期, 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进步更明显。朱光潜先生说:“一个艺术家才能把一个平凡的世界点染成为一个美妙的世界, 一个有教书艺术的教授才能揭开表面平凡的世界, 让蕴藏着美妙的世界呈现出来。”[2]我们在培养学生的发现兴趣和发现能力的过程中认识到教师的“导师”价值, 逐步形成以“授之以渔”为特点的研究型教学。文学课教师要在研究文学专业和研究对外汉语教学规律两方面提高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善于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 把创新意识、研究方法、独立思考和评判意识传授给学生。在实践中, 我们精心设计研究活动, 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在精讲后, 通过布置个人研究报告等任务, 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文学研究能力, 一方面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任务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4. 探索之三:

互动教学是“活动”理念的具体呈现形式。学生之间的互动, 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使其互相交流生发, 获得启示和发现不足。师生互动可以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兴奋点、了解学生知识程度, 及时检验教学效果。互动的办法多样, 最根本的就是“提问”。教师备课主要是“备问题”。好的提问不应是无效的封闭式“是非题”, 而应该是开放式的启发性问题。如“1+1=?”, “1+?=2”这类问题就是一个封闭式问题。我们应该多问“?=2”的开放式问题。在互动和研讨中, 学生真正激发了自身兴趣, 提高了发现、研究能力。此外, 课堂讨论、辩论、口头报告、互相点评、征集问题、文学专题研究报告会都是较为有效的互动手段。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坚持互动环节与互动活动的设计与操作。

5. 探索之四:

先动式教学将课堂有效延伸到课外。由于活动教学存在耗时较多的问题, 课时有限与教学内容丰富之间的矛盾突出, 我们采取了先动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使学生在到达课堂以前, 已经先动起来, 从而达到有效使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授课效率的目的, 使课前准备成为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布置预习, 要求学生借助字典、网络、音像材料等, 独立解决生词和部分语法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使用语言工具的能力。要让学生初读作品和背景材料, 完成教师设计的预习思考题, 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讲。问题本身成了学生关注的中心, 其学习也变得积极起来。学生先行进入课堂教学思维, 课堂教学就会水到渠成地展开。

6. 探索之五:

丰富多彩的留学生课外文学活动, 突出了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鲜明特色。我们通过给留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文学实践活动, 既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又使学生体会了文化情境, 提高整体汉语文学能力。我们的活动包括: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留学生举办文化讲座;重视学生参与文学表演和创作活动, 如组织学生排演话剧《雷雨》, 举办诗歌翻译、朗诵、创作大赛, 试办文学刊物, 出版《留学生诗集》等;参观上海鲁迅故居、鲁迅纪念馆、乌镇茅盾故居、绍兴鲁迅纪念馆等地, 让学生加深对作家的直接感受;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制作课件、分组尝试人人教学模式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基于“活动”的留学生本科《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建设与实践性教学模式研究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在理论深化、教材建设与实践探索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美]于月明.内容语言的结合,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本科文学专业 第11篇

【关键词】广西 高职院校 本科院校 联合举办 高职本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C-0078-03

“十二五”时期是广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富民强桂”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的高职教育。高职本科教育作为一种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新型办学模式,近年来成为多个省区直辖市探索和实践的热点,其发展的路径主要有本科院校独立办高职本科、高职院校独立办高职本科、高职和本科院校联办高职本科三种模式,其中,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是较为直接的方式。在新的形势下,广西高等院校需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多元开放的办学之路,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广西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是指高职与本科院校合作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由合作的院校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制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理实结合的课程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理论,又具有较高实践技能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

一、联合举办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旨在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其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北部湾和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使社会对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中人才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强大的支撑力。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日益增强,但还不能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办本科层次教育,能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有利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未来几年直至2020年,全国高等教育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广西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正是由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全面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的时期。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是广西高等教育探索办学形式多样化的具体体现。而且,本科教育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类型,但广西普通本科教育以学术型为主,单一的普通本科类型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教育多样化发展和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多样化的需求。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以及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实践经验来看,高职教育也应该包括专科、本科、硕士等多个层次。而广西高职院校目前只有专科层次的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联合举办本科专业,有利于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优化广西专业布局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多样化、多规格、多层次,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三)有利于高职和本科院校优势互补。高职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与优势。通过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办学优势互补。

人才培养方面,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具有“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特征的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人才。

专业设置方面,高职院校主要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岗位设置等设置专业,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科教育,主要按学问的性质和知识门类(或领域)来设置。

课程体系方面,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校企合作为原则,在对企业典型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专业学习领域,其课程注重实用性。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考虑学科的完整性,以“宽口径、厚基础”为标准,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教学模式方面,高职教育强调应用性,重视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做”一体化、项目化、理实一体化等是常用的教学模式。本科院校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发展思维能力、人格导向型为主。

师资力量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本科院校教师学历高、理论基础扎实、科研能力强。

二、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模式探索

(一)联合办学模式。面向普通高考生、高职生和中专生三种不同的招生对象,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本科专业,可采取以下几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4年制高职本科,即招收普通高考生或中专生,学生在高职院校就读4年的方式;二是“2+2”高职本科,即招收普通高考生或中职生,学生在高职院校就读2年、在本科院校就读2年的方式;三是“3+1”高职本科,即招收普通高考生或中专生,学生在高职院校就读3年、在本科院校就读1年的方式;四是“1+3”高职本科,即招收普通高考生或中专生,学生在高职院校就读1年、在本科院校就读3年的方式;五是2年制高职本科,即招收高职生,学生在本科院校就读2年的方式。

(二)联合办学的主体选择。联合办学的主体选择,可优先考虑行业背景厚重、办学特色鲜明的广西高职院校及具有对应学科的本科院校作为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的办学主体。或者先在全区国家(骨干)示范性、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举办高职本科专业试点班。

联合办学的高职院校应具备下列条件:具有“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能满足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符合高职本科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专业教学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场地和设施;有效的产教结合机制等。

联合办学的本科院校应具有下列条件:有拟办高职本科专业的学科优势,在教学队伍、行业影响力、国内国际影响力方面有优势。

原则上,1所广西高职院校对应1所广西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申报高职本科专业的试点工作应由高职院校牵头,由本科院校协调合作。

(三)高职本科专业的开发与设置。广西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教育,其专业设置和建设必须能很好地满足广西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使高职本科教育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推动广西与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强大支撑力量。

具体而言,高职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了解国家及广西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其专业设置要对国家及广西的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作出积极响应。二是要了解广西产业调整政策,特别要关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九大重点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方向。三是要了解行业、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高职本科专业要根据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调整对人才需求变化的要求,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更新课程内容,使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保持发展性。四是要体现超前性、标准化。专业设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指导下进行,要与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相一致,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体现超前性。在专业划分时要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的专业分类的有关标准,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明确,课程结构要合理,体现标准化。

(四)高职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举办高职本科专业,要根据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结合区域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高职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校企合作资源和实验实训教学平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明确专业核心技能,采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等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注重过程性考核,构建符合高职本科教育特点的课程评价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联合办学的实施与管理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专业,应以“政策引导、共同管理、分工实施”为原则。具体办学实施与管理建议如下:

第一,招生对象。具有广西籍的普通高考生、高职生、中职生。

第二,招生工作。面向普通高中生的招生工作建议由联合办学的本科院校在本二批次招生。面向高职生、中职生的招生工作建议由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组织单独招生考试。

第三,招生规模。原则上,当年的高职本科专业的招生数量不应超过同期该高职院校相同专业的招生数量。应根据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等的客观需要,依据适度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招生规模。

第四,学制年限。招生对象不同,学制也有所不同。面向普通高考生或中专生的学制为4年(包括4年制高职本科、“2+2”高职本科、“3+1”高职本科、“1+3”高职本科)、面向高职生的学制为2年(包括2年制高职本科)。

第五,收费标准。学生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按照广西教育厅、广西物价局有关文件执行。在享受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贷款、学生生活补贴等方面,高职本科学生与其他类型的高职高专学生应执行同样的政策,一视同仁。

第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由联合办学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共同制订高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应明显区别于三年制高职和普通高校本科相关专业。其主要内容应包括:一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经过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论证,开展专业分析工作,准确定位高职本科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体现高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能满足预期就业岗位(群)的要求。二是职业面向及岗位能力培养要求。主要就业岗位明确,在对典型工作过程及工作任务分析分解基础上,按照高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明确就业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三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按照高职本科应用型人才要求构建课程体系,基础课适应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课突出实践技能的培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衔接,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实施教学,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四是教学进程及教学安排。按照高职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利用高职与本科院校的资源,合理设计各学期起止时间、教学安排。

第七,日常教学及学生管理。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期间,由高职院校进行日常教学及学生管理。在本科院校学习期间则由本科院校进行管理。

第八,学籍与毕业生证书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执行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办法,由本科院校对学生学籍进行管理。按国家招生管理规定录取并取得本科院校正式学籍的高职本科学生,在允许的修业期限内获得规定的学分,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达到高职本科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并颁发本科院校高职本科毕业证书,毕业证编号采用高职编号,并注明“高职”字样。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本科院校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四、联合办学的保障机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举办高职本科的首要目标,而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是合作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构建完善的合作保障机制,政府、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各方都有责任。在宏观方面,对校校合作办学,国家需有政策引导和强有力的法律制约;在微观运作方面,应是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校校双方应该责权利明晰,管理有序。如应签订校校合作协议,建立和实施《校校合作管理办法》《校校信息交流反馈制度》等制度和办法。通过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防止责权不清和短期行为,有利于在校校办学运行过程中规范双方行为,形成契约机制,保障校校合作办学长期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董静,裴晓玲,卢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本科研究综述[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刘晓.加快发展本科高等职业教育[J].职业与教育,2011(28)

【作者简介】邓海涛(1975- ),女,广西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副主任,讲师。

本科文学专业 第12篇

教育部于1998年大规模地调整了二级学科,其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这两个二级学科进行了合并,即《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置于现在中国语言文学的一级学科下。在该课程名称诞生伊始,国内的学者就提出了各不相同的观点。

例如,谢振天指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强行把它们合并在一起,对学科发展产生了很大阻碍。一方面,导致认识论的混乱,很多师生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学科的实质,从而将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同等对待,认为两者的教学研究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也造成了混乱,在很多师生眼中,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是相同的,理所当然地把外国文学的相关教学、论著看做是比较文学的教研成果。再如,孟华指出,把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捆绑起来进行学科设置,对于比较文学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从本质上来看,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并不是一个学科体系的范畴,而教育行政部门在全国教育系统中把这两个学科强制地合并成为一个学科,并没有经过学术意识的公众论证。然而,在我国的综合性大学中,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基本上原来的“外国文学”课程均变为了现在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课程,那些“外国文学”的教师也随之成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教学者和研究者。

1、比较文学的内涵

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一学科的设置是混乱的,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定位就是“非学术性”的,另一方面,一些教学研究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正确科学的“比较思维”。

事实上,在人文学术史上,“比较文学”和其他各个“文学”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外国文学”、“中国文学”,在命名是都是以“地域”为基础的,其涵义就是在存在于特定地域中的一种“文学”。但是,“比较文学”作为一个逻辑体系,它是专门用来解析及阐述以上各“文学”的,它不是“文学存在”,而是“学术存在”。

2、世界文学的内涵

可以说,“世界文学”也是以地域为基础认定的一种“文学”,其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属性 :

一方面,从古至今,思想家们对未来的人类社会做出的无数的构想,例如, “天下大同”、“桃花源”、“万国共和”和“共产主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期望在人类的生活中能够实现语言上的相同,从而出现了“世界语”,与此同时,人们还期望人类可以在精神形态实现融合,从而形成了“世界文学”。但是,“世界语”的流布失败了,而“世界文学”也尚未形成一定的模本,因此,可以说,“世界文学”是先哲们的一个“梦”。

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看,真正的“世界文学”尚未形成,而高校学科中的“世界文学”指的是世界各国的“文学”,其仍然是在世界各地存在着。无论是高校,还是学者,都没有展示出“世界文学”的样本,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属于世界,其超过了“国别”。严格来说,“世界文学”就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文学的一种“集合体”。在学术意识的层面来说,“世界文学”也就是“国别文学”,或者“外国文学”,是相对于“中国文学”而言的。例如,《世界文学》这本杂志是国内著名的研究“外国文学”的刊物。从这个角度来看,“世界文学”早已形成了定论,且学界也达成了基本共识。

3、对“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名称的质疑

正如前文所述,“世界文学”就是先哲们对于人类未来社会的一种幻想,一个“梦”,尚不存在任何模板。因此,以一个不具体的“梦”来当做我国高校中一门学科,并不合理。

此外,现行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其实质就是“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专业”。但是,“外国文学”作为一个总量代词,其需要进行还原,成为具体的“国别文学”,如“美国文学”。因此,“世界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地域文学”,这样一来,使得“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所具有的“非学术性”特征更加凸显。综合以上分析,“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这一学科名称的设定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结论

上一篇: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下一篇:怎样上好历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