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动手范文

2024-05-28

优化动手范文(精选3篇)

优化动手 第1篇

一、解题策略在操作实践中领悟

操作并不是学习数学的目的, 而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学生始终停留于实际操作的层面, 而未能在头脑中实现必要的认知结构的重构或重组, 则根本不能发展任何真正的数学思维. 因此, 笔者认为, 教师不能仅强调“动手实践”, 而且更要强调伴随质疑、判断、比较、选择、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思维的操作活动, 以及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为例, 教学中通过自主探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寻找、分析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在此过程中 , 把教学重点放在转化的过程与方法上, 让学生经历折、量、画、剪等操作过程, 并重点分析: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很多种剪法都有什么共同特征? (沿高剪) 是不是所有平行四边形都能这样转化 (讨论求证) ? 图1与图2都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 这两种转化有什么不同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经过不断思考、探索, 经历着从具体的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关系的探究到抽象的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探究过程, 思维实现了从形象到抽象的提升.

这样, 通过多次操作探究的引领, 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 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在操作实践中突破

在教学中, 有些数学知识是学生很容易忽略、很容易混淆的, 通常将之称为“难点”. 如果采用一般的讲授、讲解法, 学生总是容易忘记. 即使在讲授讲解之后使用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 学生对这个知识点也只是暂时性的记忆, 还是很容易遗忘、出错. 鉴于此, 我在新授环节设计当堂动手操作实践活动.

如在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从例题中很容易了解到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 每块是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而在后面的学习中, 不管是语言描述分数的含义, 或是在运用分数含义完成判题的过程中, 学生都很容易忽略掉“平均分”这个前提条件.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张折出四分之一. 学生的折法五花八门: 有的根据自己感觉折出“纸张的四分之一”, 有的随意两次对折折出“一半的一半”, 有的使用对角线对折折出, 有的使用“十字”对折法折出, 还有的用平均分的方法将纸张同向连续对折两次折出……

在学生折完之后, 我特意用投影仪把平均分成四份的不同折法展示出来, 再让学生思考:这些折出来的纸张形状各不相同, 都可以用四分之一来表示? 强化明确了“平均分”的概念. 接着, 我又出示了下面两组相似的折纸 (如下图) :启发学生思考:上面这两种折法很相像, 那么能不能用相同的几分之几来表示呢? 学生意见各不相同. 我顺势利导,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 明白图3没有用“平均分”的方法折纸, 所以折出来的每个部分大小不同, 不能用“平均分”来表示;而图4则严格按照“平均分”的要求折纸, 因此可以用“平均分”来表示.

在这样直观的矛盾冲突中, 学生对“平均分”意义与“分数”意义关系的密切程度有了十分深刻的感受与理解, 这一教学难点也得以突破.

三、探究乐趣在操作实践中孕育

从信息论观点看, 学习过程是信息接收与反馈的过程.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过程中去, 鼓励他们动手实践、讨论、操作、争辩和探索, 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转变成丰富的表象, 发展思维. 在教学中必须注重操作, 为学生创设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 在思考中动手, 使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经历、体验知识的发展过程.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 我引导学生任意取出一个三角形 (课前准备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 并剪下两个角与剩下的一角拼摆在一起, 拼成一个平角. 再让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度数, 将三个角相加均接近180°, 从而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这样的教学,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 是探究者, 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通过动手实践操作, 使学生感受知识“再创造”的探究过程, 必将提升学生的探究意识, 体验到探索成功的乐趣.

四、数学之美在操作实践中发现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也是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之一. 数学中隐含着很多美观因素, 如形态美、数列美, 教学中要相机渗透美观教育, 但教学中并不刻意追求美, 重要的是挖掘数学潜在的美, 拓宽美的阵地,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让学生在美的渲染下积极投入操作实践活动.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 我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火柴梗, 引导学生合作 (学生4人一组) 探索:用12根火柴梗怎样才能摆出6个长方形? 当学生把火柴梗摆成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时, 我借机出示长方体教具, 点明“我们把这种形体叫做长方体”. 再引导学生通过数一数、摸一摸、量一量, 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不仅可以把抽象的教学知识具体化, 而且可以使学生尽情地发现、领略教学的内在美, 从而使学生产生轻松、和谐的情感效益. 再如, 圆的面积公式“πr2”有多大? 对于这个比较抽象的问题, 可引导学生这样探索: (1) 画一个圆, 并以这个圆的半径为边长画一个正方形 (如图5) , 比较r2与圆面积的大小; (2) 画图6, 比较2r2与圆面积的大小; (3) 画图7, 比较4r2与圆面积的大小.

通过画图、观察、抽象、比较, 学生将会形象具体地体会到圆面积比2r2大, 比4r2小. 这样让学生自主探索, 加深学生对圆的面积的理解, 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与审美情趣.

巧用动手操作 优化数学学习 第2篇

一、巧用动手操作,提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他才能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实现高效的学习效果。同样的,动手操作也只是学习的一种形式,学生只有对活动感兴趣才能提高操作的效率,教师在进行操作活动设计时,也必须从小学生的兴趣特点、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出发,关注学生兴趣的有效激发。

例如,学习“认识三角形”一课时,教师先课件出示学生身边熟悉的红领巾、三角尺、房顶的形状等,然后从这些物体中抽象出三角形,让学生对于三角形有了一定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画了之后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通过画结合说,让学生再次感悟三角形是怎样的图形。最终得出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是水到渠成的,学生在认识了身边熟悉的物体之后,就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了这个兴趣的驱动,学生的动手操作才会投入,才有效果。接着,教师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能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吗?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三组不同的小棒,学生在搭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小棒太长了,怎么搭都不行,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展示了三组不同小棒搭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涨,都非常积极地投入到动手活动中,通过这个动手操作活动,学生对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有了初步的感知。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学生在直观情境的推动下,产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在动手画的活动中,学生由生活中真实的三角形抽象出了数学上的三角形,获得了成就感,画三角形的意愿很高。在第三个环节中,学生通过活动发现了问题,驱动了他们探究的兴趣,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实现了有效的教学。

二、巧用动手操作,经历数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活动要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多样化的课堂内容呈现方式要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数学组织课堂活动时,要进行课前的有效设计,以动手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归纳数学结论。在这样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一种动态的高效的知识构建,同时在结论呈现时,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更大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时,先让学生感知三角形,举例说出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物体表面形状是三角形,再让学生尝试画三角形,并说说三角形的概念,然后用反正法教学形成正确的概念,这就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重视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的过程,教给学生的思维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理解、掌握概念,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猜测、验证,然后得出数学概念,在过程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有效地构建知识,在结论得到验证时,体验到成就感。这样的一种学习活动,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之中,学习是高效的。

三、巧用动手操作,理解数学本质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作与思维是存在联系的,人的思维是从感觉器官获得的直观感觉开始的。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操作中,学生往往追求操作的结果,而教师也往往只关注操作的组织和结果的获得,如此若不把动作与思维有意识地进行结合,是达不到操作的目的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处于数学思维发展的基础阶段,在组织动手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体验中,用心去感悟,透过数学的现象,以思维深入数学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时,一教让学生充分动手,使学生在动手度量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在角的分类的教学中,让学生用长方形的纸折一折,学生通过折纸感觉直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量直角度数知道直角是90°的角。接着通过折纸让学生感知平角的概念以及“1平角=2直角”,再在学生认识直角和平角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旋转活动角的一条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获取知识,掌握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把两块三角板按要求拼一拼,这样,不仅巩固了角的概念,而且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做好了铺垫。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不但能获取知识,也将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在这节课的活动中,我不走学生动手操作——得出相关结果的捷径,而是让学生在动手中发现问题,进行数学思考,感悟算理,最后归纳出相关的数学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退位减法,而且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发展了数学思维。

总之,只有学生充分地经历学习的过程,才能对学习的内容获得丰富的体验,从而真正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中“做数学”,在“做”中进行数学建模,进行数学的思考,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数学思维的培养,实现教学活动的高效化。

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3篇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 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谈一谈体会.

一、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 形成学具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 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 敢于设疑, 敢于借助学具动手操作,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 教师应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学具操作活动中去发现事物的奥秘, 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例如, 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 23-7怎么算?教学时,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3根小棒 (2捆各10根, 加上3根散开的) , 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 想一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己会发现从散开的3根中减7根不够, 通过动手操作学具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

(1) 将2捆小棒全部打开为20根, 与散开的3根合起来是23根, 从23根中直接拿走7根, 剩下16根.

(2) 从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 从10根中直接拿走7根, 剩3根, 与剩下的1捆加3根合起来是16根.

(3) 将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 再与3根合起来为13根, 从13根中拿走7根剩6根, 最后与一捆合起来是16根.

随后, 在老师的引导下, 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 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 课堂气氛热烈, 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 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认为比较好的算法示范一遍, 讲出算理, 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

二、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培养过程中, 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 而应该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

1. 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

(1) 在动手操作前, 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

(2) 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出注意事项;

(4) 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

(5) 教师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的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2. 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在引导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时, 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 限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建立激励机制, 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教师可以适时地问: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3. 注意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中抽象出数学结论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 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 再应用于实际, 形成能力.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 学生就能做到“理解”, 更谈不上掌握和应用, 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例如, 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的过程, 看似简单, 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如教学“9+2=11”时, 盒子里有9个球, 盒子外有2个球, 求共有多少个球?教师引导学生摆开小球:从2个球中拿出1个球放到盒子里, 凑成10个.通过实践, 学生一看就知道共有11个, 但这还是直观感知阶段, 教师再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图式表象并使其外化.教师提出:通过摆弄小球, 知道9加2等于11, 那么在算式上如何计算?让学生概括出“凑十法”口算方法.

三、根据不同学具的特点,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 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形成

在利用学具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时, 教师应根据学具的不同特点,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从而充分发挥学具的作用.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 让学生利用学具拼成一个三角形模型、一个四边形模型, 然后轻轻拉动这两个模型, 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手段对实物进行感知体验, 就认识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又如,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 教师要求学生两人为一组, 用学具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 而这些问题正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 学生借助形象思维很容易找出结论.而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认识”后, 教师又安排学生利用这些图形的学具进行拼图游戏, 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非常认真地拼, 最后拼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案, 如房子、机器人、小动物等.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价值, 更促进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 优化学具操作、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学具的操作应渗透于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甚至延伸到学生的课外生活当中去.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优化动手】相关文章:

动手技能05-06

动手教育09-01

动手论文09-01

动手实践09-15

亲自动手05-30

动手创新能力09-16

动手操作发展思维08-02

自己动手做作文07-0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09-07

学生动手体验论文05-07

上一篇:国际泳联论文下一篇:路面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