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膜下节水滴灌技术

2024-05-24

玉米膜下节水滴灌技术(精选11篇)

玉米膜下节水滴灌技术 第1篇

一、玉米膜下滴灌增产的经济效益

玉米膜下滴灌耕作比露地玉米种植增产30%~50%, 有的地方产量成倍增加。由于灌溉是管道输水, 输水损失很小, 滴灌时能使水比较缓慢均匀渗入膜下土壤中, 基本上不产生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 比普通地膜灌溉省水40%~60%, 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95%以上。在早春冷凉、无霜期短、年积温少、自然灾害较多、伏旱严重地区, 可以使玉米抗旱增温早成熟。采用该项技术, 可大幅度提高产量, 从而获得高产增收的效果。膜下灌溉玉米的各项生育条件优越, 促进早出苗, 早吐丝, 早成熟, 根系亦发达, 试验资料和实际种植表明, 应用膜下滴灌,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二、玉米膜下滴灌节水增产的主要因素

⒈保水作用 覆膜后, 土壤与大气隔开, 土壤水分不能蒸发散失到空气中, 而膜内以液—气—液的方式循环往复, 使土壤表层保持湿润。对自然降水, 少量以苗孔渗入土壤, 大量水分流入垄沟, 以横向形式渗入覆膜区, 由地膜保护起来, 被作物有效利用。

⒉增温作用 土壤耕作层的热量来源主要是吸收太阳辐射。地膜阻隔土壤热能与大气交换。阳光中的辐射透过地膜, 地温升高。土壤自身的传导作用, 使深层的温度逐渐升高而保存在土壤中。灌溉水通过管道及毛管滴头系统缓慢滴入膜下土壤中, 起到水流增温, 汽化热损失极少, 温度下降缓慢。据测算, 全生育期可提高积温150~200℃。

⒊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地膜覆盖后, 地表不会受到降雨冲刷和渗水的压力, 滴灌的渗水压力极小, 保证了土壤的疏松状态, 透气性良好, 孔隙度增加, 容重降低, 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同时地膜覆盖使土壤的含盐量降低, 偏盐碱地种植覆膜玉米, 可提早15天成熟, 而且比露地玉米增产。

⒋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覆盖地膜后增温保墒, 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加快有机物和速效养分的分解, 增加土壤养分的含量, 盖膜后阻止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浸润, 保护养分不受损失。

⒌改善光照条件 通常由于植株叶片互相遮阴, 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光照条件差。覆膜后, 增加基部叶片的光合作用, 提高光合强度和光能利用率。据建平县农业部门在玉米播种60天后测定, 据地面50厘米处光照强度占25%以上, 非地膜覆盖玉米只有10%左右, 说明基部叶片光照强度优于露地玉米。

三、膜下滴灌覆膜铺带技术

⒈播种前的准备 (1) 优良品种的选用。膜下滴灌, 可增加150~200℃的有效积温, 正常年份比露地玉米提前7~10天播种, 生育进程快, 提早7~15天成熟。根据这一特点, 所选用玉米种子质量必须达到国家良种标准, 且具备抗逆性强, 增产潜力大, 株型收敛, 适宜本地安全生长的高产品种。 (2) 选地。选地势平坦肥沃, 土层较深厚, 排水方便, 土壤以壤土或砂壤为宜, 排水方便的轻盐碱地亦可。坡地坡度在15度以内, 必须具备保水保肥的能力, 陡坡地、砂石土, 易涝地、重盐碱地等都不适于覆膜滴灌种植。 (3) 整地。要求适时翻耕, 地面要整细整平, 清除根茬、坷垃, 做到上虚下实, 能增温保墒。按测土配方施入适量化肥, 一般亩施入复合肥30公斤, 长效缓释肥80公斤, 保证有足够基肥施入。

⒉铺管覆膜 (1) 滴灌管带铺设。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符合塑料节水滴灌器材国家行业标准的滴灌管带, 滴孔距离为25厘米。铺设后确保平整, 无破损、打折、打结和扭曲, 保证不影响覆膜质量。 (2) 地膜覆盖。选择符合GB/T 13735-1992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标准厚度为0.008毫米, 幅宽80~90厘米, 膜色为白色、黑色或黑白道膜。要选择纵向拉力强的知名品牌农用地膜。地膜采光面机械破损程度小于55毫米/平方米, 地膜两侧应可靠埋入土中, 膜面平整, 采光面光洁, 采光面宽度合格率大于85%, 种子覆土厚度合格率、膜孔全覆土率、膜边覆土宽度合格率和膜边覆土厚度合格率均不低于95%。

四、覆膜玉米栽培管理

⒈种植管理 以水利部门设计灌溉单元 (单井或地块) 为基础, 实行集中连片, 统一一个耐密品种;统一种植密度;统一大垄双行覆膜种植;统一施肥标准;统一肥水管理。 (1) 播种时间。在春季农田土壤化冻后, 连续5天土壤温度达到8~10℃之间时开始播种。 (2) 种植品种。适合建平县种植的有辽单565、郑单958、东单258、益丰29、良玉66和浚单20等几个抗逆性强、丰产稳定性好的耐密型玉米品种。 (3) 种植密度。根据建平县气候条件、地力等级和农业生产水平, 上述几个品种每亩播种穴数在4000株。 (4) 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分期施用化肥:一是随播种基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总养分含量在45%以上) 32公斤, 严格做到种肥隔离。二是利用施肥罐随灌溉分期追肥或采用追肥器人工追肥。全生育期追施尿素总量控制在25~35公斤, 总的原则是:生长较弱, 应早追、多追;生长旺盛, 则可适当晚追、少追;“沙壤土少吃多餐”实行分期追肥、“黏壤土多吃少餐”可一次性追肥, 确保膜下滴灌玉米全生育期不脱肥、不早衰。

节水滴灌玉米覆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第2篇

关键词:玉米;节水滴灌;覆盖膜;高产栽培技术

使用节水滴灌玉米覆膜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增加玉米的产量,经过多次实验667 m2玉米产量在1 000.0~1 200.0 kg,有效地促进了国内玉米种植业的发展。播种前的准备

首先,土地选择应坚持的原则是土地集中、便于机械作业、涂层要深、中等肥力。然后,深松30 cm,利用机械进行平整,保证地块无较大土壤颗粒。此外,在平整土地的过程中,667 m2施加1 000.0 kg的农家肥,同时还要结合适量的尿素、磷酸二铵等肥料。播种

选择符合当地玉米播种要求的日期进行播种,并且集播种、施肥、除草、覆膜于一体一次性完成。667 m2玉米苗株数保持在3 800~4 000,播种重量维持在3.5 kg左右,每穴2粒种子,播种均匀、深浅一致,播种深度不低于3 cm,不高于5 cm。在用机械进行播种时,要有专人进行观察,以保证机械作业保持均匀,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完成上述工作后,进行主管道的铺设,让毛管与支管相连接,首次使用滴灌进行浇水时,要注意水量的控制,阀门的设置为2 hm2 1个,浇灌时间约为6 h。水肥管理

3.1 滴水 滴出苗水的时间大都是4月下旬,6月中旬(拔苗期)进行第2水滴水,之后每隔10 d左右滴水1次,整个过程滴水9次左右。

3.2 施基肥 秋天翻地施肥标准为:磷酸二铵5.0~10.0 kg、58.0 kg钾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施加2 000.0~3 000.0 kg的优质厩肥或1 000.0 kg的纯羊肥作为底肥。

3.3 滴肥 从第2次滴水开始进行滴肥,每次滴灌施肥8.0 kg,玉米生长的全过程共滴肥70.0 kg。在抽雄至灌浆成熟期施肥量要增加,同时还要配施适量的磷肥和钾肥。

3.4 化学调控 在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时,喷施50.0 kg左右的玉米健壮素,让玉米的株高得到有效控制,提高其抗倒伏的能力,让玉米的授粉条件得到改善,最终实现增产的目的。田间管理

4.1 苗期 放风、引苗、定苗要及时,并用湿土压严通风的基础部位。一旦出现缺苗情况,补苗或补种要及时跟上。之所以要进行管理,就是让苗更健壮,水分充足的地块滴管水量适当减少,这样可以促进根系的发育。

4.2 拔节期 这个阶段是玉米的根、茎、叶快速生长的时期,处于雌雄分化期,如果有旱情出现要及时滴灌,同时随滴灌施加20.0 kg尿素,为玉米获得丰收打下基础。

4.3 开花灌浆期 玉米在生长周期中需水的最高峰是开花期,此时刚好是夏天。灌水可以有效及时降温,对授粉和结实率非常有利。授粉后,若发现叶色呈现早衰的现象,要随滴灌进行施肥,施肥量为10.0 kg/667 m2。

4.4 适时收获 玉米外叶发黄10 d后,就会变得松散,玉米颗粒也会渐渐变硬、富有光泽,含水量低于26%,此时就可以收获。

4.5 后期地块处理 玉米收获后,要注意进行滴灌管和农田残膜的回收工作,尤其是残缺的薄膜要清理完全。把玉米秸秆放回田中,让土壤中的有机质进一步增加,提高土壤的肥力。防治病虫害

在玉米的生长过程,用50%辛硫磷1 000倍进行喷雾,对粘虫和玉米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以施加50%多菌灵500倍液,隔5 d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左右,可以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5.1 清除杂草 通常杂草是一些害虫卵的寄生场所和幼虫的食物来源。因此,一定要做好杂草的清理工作,可以有效断绝害虫食物的来源,尽可能减少虫害的发生。

5.2 诱杀成虫 一般害虫都有趋光、趋化的特性,把黑光灯用于羽化期可以达到很好的杀虫效果,不仅可以杀虫,还可对害虫情况进行检测,同时还可以设置糖醋液(6份糖、3份醋、1份白酒、10份水外加一份敌百虫)对成虫进行诱杀,对第1代虫量可以达到很好的抵御效果。技术表现

在玉米种植中使用节水滴灌覆膜栽培技术,投入成本低,节省劳动力,由于玉米行间没有灌溉水,所以杂草有所减少,从而减少了除草上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而且滴灌使土壤板结的情况得到大大缓解,土壤的柔软性较好,可以降低锄地次数,灌溉量和劳动强度均得到改善。土地节水、保水、保湿的情况以及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而且作物能够得到充足的光照,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最终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其推广意义比较大。结语

玉米膜下滴灌种植技术 第3篇

【关键词】玉米;膜下滴灌节水系统;膜下滴灌种植技术

1 玉米膜下滴灌节水系统的组成

1.1 供水系统由水源、水泵和动力机组成

作用是为膜下滴灌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灌溉用水。水泵及动力机的作用是将水源里的水抽上来,供灌溉系统使用。选择水泵时看它的出水量和扬程。膜下滴灌常用的水泵有离心式水泵、轴流式水泵和混流式水泵。

1.2 过滤系统的作用是净化水质,使之达到滴灌系统要求

过滤设备有沉淀池、离心式过滤器和网式过滤器。过滤系统是由三者相互配合使用的。我们使用的是离心式过滤器与网式过滤器组成的过滤系统。

1.3 施肥系统就是一个注肥器

我们使用的注肥器是活塞式注肥器。它安装在供水管道上,水流进入混合器内,驱动主活塞与之相连的注射器活塞上下运动,吸入带肥溶液进入混合室内。它的特点是不用电力,而是用水压驱动,能调节肥料浓度,使肥料溶液均匀进入滴灌系统。

1.4 控制与测量系统是由控制设备与测量设备组成

控制设备是由控制设备的阀门及电源开关组成;测量设备是由测量管道中水流量的水表和测量管道中水压的压力表组成。

1.5 农田管网系统是由主管道、出水栓、支管、三通和滴灌带组成

主管道埋在冻土层下方,与出水栓相连接。出水栓与支管相连;支管与三通相连;三通与滴灌带相连接,组成了农田的滴灌管网系统。

以上节水系统的设备设施,我们在使用时要注意保养与维护,离心式过滤器要经常进行反清洗,及时补充缺少的过滤砂,勤洗网式过滤器的过滤筛网。

2 玉米膜下滴灌种植技术

2.1 选择优良品种

选用比当地不覆膜正常生产品种生育期晚5~7d的品种。一般选择审定推广、高产、优质、适应性及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保证质量:种子纯度、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4%。机械精量播种,每667㎡地需要准备2.5kg种子。种子处理主要包括晒种与种子包衣。晒种:播前3~5d,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摊开2~3d,以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种子包衣: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

2.2 肥料准备

提倡使用配方肥,45%含量配方肥35kg。追肥使用尿素,毎667㎡施30~40kg。选择优质肥料,提倡多施有机肥,做到毎667㎡施农家肥3000~4000kg(一定是腐熟的农家肥)。

2.3 地膜与种衣剂的选择

地膜选用0.008mm厚、70cm宽黑色地膜,毎667㎡用量3.5kg;种衣剂按种子用量准备,一般种衣剂与种子比例是1∶50,且克百威含量8%以上。

2.4 播种机械的选择

依据我们种植模式选择播种机械。采用大小垄膜下滴灌种植模式选择播种机械。播种面积大、土地很平整适合选择大型播种机作业。反之,选择小型播种机。选择好播种机械,随之确定相应的牵引拖拉机。玉米膜下滴灌播种机集成刮平、施肥、铺管、镇压、喷施灭草剂、铺膜、播种、覆土、镇压9道工序一次完成的播种机。

2.5 地块的选择及处理

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地势平坦,耕层深厚,排水良好,保水保肥性能较好,井渠配套的地块;地块处理就是平整土地,作物在播种或移栽前,为使表土保持符合农业要求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土壤耕作措施。机械灭茬的作用:(1)机械灭茬能够培肥地力,为机械播种奠定基础。作物根茬被粉碎还田后,可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成分,使土壤团粒结构重新排列组合,土壤由板结型变为疏松型,增加透气、透水性能,提高抗旱耐涝能力,为机械播种创造条件。(2)能够消灭浅层虫害,提高产量。机械灭茬耕深一般在6~8cm,可以消灭隐藏在土壤浅层中的各种虫害,为粮食增产提供前提。深翻的作用:(1)能有效地打破犁底层,增加耕层厚度。有利于植物根系生长,抗倒伏。(2)能有效地疏松土壤,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3)能有效降低病、虫、草害的基数,减轻病、虫、草的为害。(4)作为秸秆还田和施农家肥的配套措施,提高秸秆还田和农家肥的应用效果,是实现粮食作物持续高产稳产的一项有效措施。

2.6 适时播种

常规种植时,当土壤耕层5~10cm的地温连续5d稳定通过8~10℃时就可以播种了。玉米膜下滴灌播种比常规种植提前1个星期。播种时我们要时时检查播种质量是否符合播种要求。如果不符合播种要求,要及时对播种机械进行调试。

2.7 田间管理

随着现代化机械不断的投入生产实践,我们的田间管理变得越来越简单。苗期主要是查田补苗,及时除蘖,覆膜玉米由于土壤温度、湿度及养分含量都高,易产生分蘖,为了防止养分、水分无效消耗要及时去掉分蘖。根据玉米生长不同时期需水量和气候及土壤干旱程度确定滴灌次数及时间,暂定在苗全后、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进行滴灌。结合滴灌在6月下旬和7月中旬进行两次滴灌追肥。玉米整个生育期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主要做好玉米螟、玉米黏虫及大小斑病的防治。

2.8 适时收获

保证玉米正常成熟,霜期允许条件下,适时晚收,切忌早收。9月末、10月初当玉米籽粒乳腺消失,已达到生理成熟,应适时收获。在玉米收获结束秸秆全部出地后,及时把滴灌支管、滴灌带收回。将田块地膜检出来。

3 玉米膜下滴灌的优点

3.1 节省水资源

湿润作物根系密集区,滴水速度小于土壤渗水速度,不会形成径流,进而不会使土壤板结。滴水小,使水分循环土壤与地膜之间减少作物棵间蒸发,平均用水量是传统灌溉的12%,喷灌的50%,一般滴灌的70%。

3.2 肥料利用率高

施肥容易,随水滴入作物根系土壤。大大提高肥料利用率。使肥料利用率由30%~40%提高到50%~60%。

3.3 增产效果显著

适时适量向作物根区供水、供肥,调节植株间的温度与湿度,同时地膜覆盖,昼夜温差大时,膜内结露,能改善作物生长的微气候环境,从而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增产效果显著。

3.4 用工费降低

滴灌系统可实行自动控制,大大降低田间灌水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所以膜下滴灌比大水漫灌用工费更低。

清水河县膜下滴灌节水技术 第4篇

一、安排工作情况

示范地点, 清水河县小庙子乡马次梁村;示范品种:玉米品种:哲单七号;小区排列根据前五年项目实施的前期经验做法和已有数据, 分三个水平, 安排七个小区, 其中处理6个小区, 对照1个小区, 不设重复。小区面积32平方米, 宽4米, 长8米, 一米一膜, 一膜两行, 大行距70厘米, 小行距30厘米, 株距50厘米, 亩株数2668株。单行16株, 小区株数120株1、补灌定额:三个水平分别为5立方米/亩、10立方米/亩、15立方米/亩;补灌方法:分一次补灌和两次补灌。一次补灌即5立方米/亩、10立方米/亩、15立方米/亩, 在玉米需水的关键时期一次灌溉。两次补灌即5立方米/亩、10立方米/亩、15立方米/亩分两次灌溉, 每次分别补灌2.5立方米/亩、5立方米/亩、7.5立方米/亩。补灌时间:一次补灌时间为7月5日, 两次补灌时间为6月20日, 7月15日各一次。观察在相同灌溉定额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增产效应。

因为7月5日正到了玉米抽雄开花期, 抽雄开花期是玉米一生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作用最强、耗水强度最大时期, 也是玉米需水临界期。这一时期灌水, 对于保证正常开花授粉, 提高结实率, 促进果穗发育良好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二次灌水的产量平均值为280千克/亩。一次灌水的产量平均值为358千克/亩。产量相差78千克/亩。

二、施肥技术

根据土壤养分测定数据, 水解性氮24~28毫克/千克, 有效磷4.5~5.5毫克/千克, 速效钾100~110毫克/千克, 确定目标产量350千克/亩。需施入N6.3千克/亩、P2O52.8千克/亩、K2O2千克/亩。折算施肥实物量为亩施农家肥1000千克以上, 尿素12千克, 磷二铵6千克, 硫酸钾4千克。折合小区用量为亩施农家肥50千克, 尿素0.6千克, 磷二铵0.29千克, 硫酸钾0.2千克。其中农家肥、硫酸钾、0.3千克尿素做基肥施入, 磷二铵做种肥施入, 剩余的0.3千克尿素做追肥施入, 一次灌水于7月5日追肥, 分两次灌水于7月15日追肥。

5月4日播种, 5月18~5月24日出苗, 6月4日~6月12日拔节, 7月20日~28日抽穗, 灌浆期为8月25日~9月15日, 成熟期为10月。

玉米生育期间的降雨量380毫米、降雨次数为3次、降雨时间6月12日、8月13日、9月18日。

玉米膜下节水滴灌技术 第5篇

关键词:玉米;膜下滴灌技术;优势;存在问题;半干旱地区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3-0004-03

玉米是辽宁西北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辽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为干旱,春旱频率为73.7%,伏旱频率为33.0%,秋旱频率为36.6%;此外还有风灾和雹灾,每年6级以上大风天数平均为71.3,8级以上大风天数为31.2。从土地条件看,耕地土壤肥力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仅为1.073%。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是辽西北地区近几年的主要农业推广项目,该项技术的实施对于解决辽西北地区日益严重的生产形势具有积极的作用。2009年以来,为配合辽宁省政府千万亩灌溉节水农业工程项目的进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组,结合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在阜蒙县大固本镇实施玉米膜下滴灌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干旱年份,其特有的抗旱优势更能充分体现,增产效果显著。实施该项技术可以使一些晚熟玉米品种在辽西北地区正常成熟,扩大了玉米品种选择范围;同时,使玉米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可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扩大了玉米种植区域,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1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优势

1.1 改善玉米生长环境

1.1.1 提高地温 地膜覆盖的增温作用十分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地膜具有良好的透光而不透气的特点,既能接收太阳光的辐射热,又能阻止近地面的乱流或平流运动的热消耗,膜下抑制水分蒸发,形成与地表间的小气候。白天膜内地温高于裸地,夜间裸地地温大量散失而膜内形成水珠,隔绝了土壤与空气的直接传热,使地温呈平缓下降,从而起到增温、保温的作用。地膜覆盖的增温作用主要表现在玉米生育前期,据测定:苗期日增地温3.9 ℃,拔节期日增地温3.3 ℃,抽雄期日增地温1.3 ℃。由于地膜覆盖,多积累和保存了一定的地积温总量,整个生育期可增积温250~300 ℃。

1.1.2 保墒提墒 覆膜具有良好的保墒提墒、稳定膜内土壤水分效果,形成薄膜与土壤之间的水分液态循环,使耕层土壤水分明显增加,提高了土壤含水率,确保玉米种子发芽、生长所需水分充足。

1.1.3 保证出苗率 实施玉米播种膜下滴灌,可以提高出苗率。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经常出现春季干旱和夏季少雨的现象,造成玉米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为了保证玉米正常播种出苗,通常采用坐水播种的作业方式,存在工作量大和人工费高的问题,而膜下滴灌技术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1.1.4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覆膜后可减少人或机械的耕作次数,使土壤基本结构保持良好。同时还可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田间调查表明,覆膜玉米比裸地玉米的土壤容重降低0.010~0.090 g/cm3,孔隙度提高1.7%~3.4%。

1.1.5 防除杂草,减少病虫害 由于膜内温度较高,杂草幼苗接触到薄膜时容易被膜灼伤,导致杂草叶变黄、叶片卷缩甚至死亡。覆膜也可减轻苗期害虫危害,尤其是地下虫害的发生。

1.2 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1.2.1 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 覆膜可使膜内土壤温度升高、水分含量提高、土壤物理结构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玉米根系的生长能力。

1.2.2 促进地上部茎叶的生长 覆膜改善了土壤的结构及物理性状,促使玉米根系发达,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增强。田间调查表明,覆膜玉米比裸地玉米的叶面积增加40%左右,有利于植株光合作用,从而促进玉米地上茎叶的生长。

1.2.3 加快玉米生长进程 地膜覆盖可提高膜下地温、改善土壤结构、加快玉米生长发育进程,主要表现在提前出苗、提前吐丝、提前灌浆及提前成熟等方面。同时,可改善玉米品质,表现为乳熟后期玉米苞皮微黄、籽粒坚硬,而秸秆仍为绿色,是真正的活秆成熟,据此可选择比当地生育期晚熟的玉米品种。覆膜后增加的地积温可充分满足玉米产量形成所需要的热量,因而获得高产。秋后取样考种调查表明,在同一地块、相同管理条件下,膜下滴灌地块的玉米百粒质量比裸地玉米高出3 g左右。

2 辽西北地区玉米地膜下滴灌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机具配套不完善

目前辽西北地区玉米膜下滴灌播种作业使用的是瓦房店市明运农机有限公司生产的2BMJ-2型播种机,该机具采用的是气吸式装置,结构比较复杂,调整部位多,零部件易损坏;同时,要求整地质量高,地表不能有秸秆,旋耕深度在15 cm以上,如达不到标准就会影响覆土效果,需要进行二次旋耕;覆膜覆土时,膜孔和苗垵容易串位,造成引苗期费工、费时。由于春播时作业机手培训时间短,难以全面掌握播种覆膜技术,操作时容易造成漏播、形成缺苗。建议改良该项技术的配套作业机具,以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2 容易形成早衰

玉米实施膜下滴灌后,能改变作物生长的小生态环境,从而使作物生长发育发生相应的变化,促使早出苗、早发苗。这样造成玉米植株根系浅,根多数集中在近表土层,吸收水肥的面积缩小,但营养体变大、蒸腾量增加,会因缺水缺肥而发生早衰,尤其是在底墒不足的砂土地上发生更为严重。

2.3 容易形成空秆

导致空秆的原因有:覆膜播种时单位面积留苗数多,密度过高;在选种工作中未选用籽粒饱满、大小均匀的种子进行播种;早衰也会产生空秆。

2.4 容易造成倒伏

由于地膜覆盖减少了农机具和人畜践踏,避免了风雨直接冲击造成的土壤板结,因而能保持土壤疏松,但疏松的土壤也容易导致倒伏。倒伏不仅会造成茎叶相压,减少光合作用,还会促使被压叶片早衰,严重影响玉米植株对水肥的吸收,导致减产。

2.5 风沙侵蚀影响膜下滴灌设施

辽西北地区春季风沙大。玉米膜下滴灌播种技术对天气的要求比较严格,4级以上的大风天气只能顺风作业,5级以上大风天气不适宜作业。而玉米膜下滴灌播种期一般在5月5—20日之间,这期间4级以上大风天气的概率约为80%,对膜下滴灌设施的破坏力是巨大的。因此覆膜后的人工压膜、维护滴灌设施尤为重要。

2.6 残膜的危害

2.6.1 残膜回收难度大 地膜作为石油化工产品,其自身不能在短期内分解。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尚未发现可用以替代的价廉环保农膜。人工清拣残膜的成本很高,一般拾拣干净667 m2的残膜需要180元,而覆膜玉米667 m2可增加产量100~150 kg,与人工费用相当,因此有些农户就放弃了覆膜玉米。机械清理残膜技术落后,现有的清膜机械作业效果不理想、清理不彻底,造成当前残膜污染严重。

2.6.2 残膜危害农作物 残膜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微生物转化,隔绝土壤毛细管,造成地力下降。播种时,种子无法正常着床,肥料无法与土壤充分接触,最终造成产量下降。

2.6.3 农用地膜标准低 目前我国农用地膜的使用标准是1992年制定的,要求聚乙烯地膜的厚度不应低于0.008 mm,而这个标准只有日本地膜标准厚度的57%。国内农业生产上经常使用的地膜厚度多为0.004~0.006 mm,农作物收获后残膜不易清拣;而国外使用的地膜厚度多为0.016~0.020 mm,这个厚度的残膜比较容易拣拾。

3 结语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辽西北地区实施几年来,大幅度提高了当地玉米产量,让农户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正效应,促进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但玉米膜下滴灌造成特殊小生态环境条件也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应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时必须扬长避短,注意栽培技术配套,妥善解决玉米早衰、空秆和倒伏等问题,同时重点解决农机具配套与机手培训问题,以有效地实现膜下滴灌玉米的稳产、高产。

浅谈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第6篇

关键词:膜下滴灌,概念,效益,展望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 农业生产肩负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但受气候、季节等条件的影响, 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此外, 常规栽培过程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 既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也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因此, 为适应粮食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膜下滴灌技术应运而生, 使作物的抗性、产量、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膜下滴灌最早使用与以色列, 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 是应用于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新型灌溉技术, 目前已在我国新疆、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多地建设使用, 并取得了良好的收益。

1 玉米膜下滴灌的介绍

1.1 膜下滴灌的概念

膜下滴灌是一种低压节水灌溉技术, 是根据作物的实际需要, 将水和养分通过埋设在地表下作物根系主要活动层的灌水器, 定时定量的直接输入到作物根部土壤中。其灌溉水仅润湿作物根系部分土壤, 又称为局部灌溉。

1.2 系统构成

滴灌系统主要由首部枢纽、管路和滴头三部分组成。

玉米膜下滴灌系统有大系统工程和小系统工程两种。大系统工程水源是农田井, 面积在3.33~33.3hm2, 小系统工程在3.33hm2以下, 分为水源那是农田小井的固定式和水源是车辆运水的移动式两种。

1.3 控制面积的确定

在水源供水流量稳定且无调蓄能力时, 灌溉面积为:

其中:A为可灌溉面积;Q为可供流量;为设计供水强度;t为水源每日供水时数;为灌溉水利用系数。

1.4 总体布置设计

玉米膜下滴灌的总体布置设计包括以下4个方面:

1) 结合工程、土地、技术情况, 选定灌区位置、面积、范围;

2) 通过经济比较确定水源位置;

3) 合理布设主干线;

4) 首部枢纽的布置宇水源工程在一起。

2 玉米膜下滴灌的效益分析

膜下滴灌技术具有提墒、保温、蓄水、节肥、增产、增收、抑制杂草生长等优点。使得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大水漫灌专项了浸润式灌溉, 每个滴灌滴头的浸润半径保持在10~50cm, 土壤保持疏松和最佳水含量状态, 土壤不板结, 团粒不破坏, 有较好的节水和改造土壤作用。二是从浇地转向了浇物, 田间无垄, 作物棵间无水, 控制水分蒸腾, 减少水蒸发, 提高利用率。三是从单一浇水转向浇营养液, 从而提高肥料利用率, 使得膜下滴灌成为作物的“点滴瓶”。

2.1 提高水的利用率, 节水效果显著

玉米膜下滴灌是利用地下预设的滴灌给作物根系直接供水, 供水稳定均匀, 降低深层渗透, 使土壤中有限的水分循环于土壤与地膜之间, 减少水分蒸发, 提高利用率。玉米膜下滴灌比传统灌溉节水10~12%, 比喷灌节水50~80%, 节水效果明显。

2.2 增产效果明显, 提高玉米品质

膜下滴灌较传统灌溉方式能够增加产量和产值。通过适时适量的向作物供水供肥, 调整温湿强度, 增加有效积温, 改善作物的微气候环境, 使玉米生育期提前10天左右。因此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能够满足作物对水分、温度、养分的需求, 促使作物根系发达, 生长发育好, 降低玉米籽水分, 提高玉米品质, 增加玉米产量。

2.3 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降低投工费用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改变传统的水利建设方式, 形成农田灌溉网络, 提高土地利用率。由于土壤表层干燥, 植株间大面积范围无地表水分, 抑制杂草的生长, 进而减少除草用工。滴水灌溉, 土壤不板结, 团粒不破坏, 减少锄地次数。此外, 浇水变为“推闸放水宁龙头”, 还可实行自动控制, 机械化程度高, 大大降低田间灌水的劳动量, 减低投工费用。

2.4 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由于膜下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 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无地面重力水作用, 通气性良好, 一直土壤盐渍化, 控制地温, 抑制杂草生长, 隔断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抑制病虫害的蔓延。与传统供水相比, 其地温变化程度小, 作物根系不易腐烂, 延长倒茬周期。

2.5 增加灌水间隔, 减少灌水次数, 便于田间管理

膜下滴灌单井控制面积可达3 3.3 3 h m2, 而喷灌为13.33~20hm2, 漫灌则低于6.67hm2, 其灌溉间隔也是传统灌溉的1.5倍左右。

2.6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传统农业必将进行结构调整, 我国已经进入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期, 小型农田的水利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发展, 缓解了农业用水供需矛盾, 解决农民收入下降问题, 确保了“扩内需, 保增长”宏观政策的实施。长远来看, 膜下滴灌技术也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的转变。

2.7 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可持续发展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能够调节耕作地区的小气候, 减少水分的蒸发量, 维护土壤环境, 减少水土流失, 减低风害程度。通过合理适量适时的施肥给养, 大大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 减少环境污染, 有效利用资源, 改善了生态环境, 并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

3 问题与展望

综上可知,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 但其大面积推广仍具有一定的问题。一是农民对膜下滴灌技术的认识度不高, 对于新技术的使用不敢于突破, 一次性投资成本较高, 心理上难以接受。二是滴灌设备技术性强, 进口设备和材料的费用较高, 滴灌核心技术研究还未形成整体优势, 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三是地区管理机制不利于膜下滴灌技术的使用, 土地的变更, 市场管理秩序差, 使得产品经济效益难以保证。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及栽培要点 第7篇

一、玉米膜下滴灌技术的好处

1. 玉米膜下滴灌抗灾保产、旱涝保收效果明显, 比常规玉米种植可增产20%以上, 如遇灾年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2. 膜下滴灌可增温保墒, 减少水分蒸发, 抑制土壤盐渍化, 避免土壤板结, 而且不用铲不用趟, 省工省时。

3.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不仅具有省水、省肥、省农药、省工

时的优点, 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效肥力等方面, 作用也十分明显。

二、玉米膜下滴灌的栽培要点

1. 选地

在选地上, 玉米适应性强, 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 但需水需肥量大, 耐涝性较差, 要使膜下滴灌玉米达到增产增收, 应该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地块。

2. 精细整地, 整平细耙

整地的质量是关键, 直接影响到播种质量、覆膜质量和玉米生长发育。应在土壤水分适宜时进行秋整地, 严禁湿整湿耕。做到上实下虚, 无坷垃、土块, 结合整地施足底肥, 及时镇压, 达到待播状态, 为高质量覆膜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

3. 品种选择

一般选择株型紧凑, 适宜密植, 后发性强, 不早衰, 抗逆性强的中晚熟品种。

4. 种子处理

种子要精选, 对种子要分级选种, 种子质量标准为纯度≥98%, 净度≥98%, 发芽率≥95%, 选用已包衣的玉米种子, 可直接播种。没包衣的种子, 选择复合型种衣剂, 按药种比例拌种。主要防治地下害虫、玉米丝黑穗病和玉米瘤黑粉病等病虫害。

5. 适期播种

播种时期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占覆膜玉米增产的10%左右, 一般比常规播期提前7~10天左右。

6. 铺设滴灌管和覆膜

选用0.008毫米的地膜, 在两小行玉米之间铺滴灌管带, 随铺滴灌管带随覆膜。采用机械覆膜, 覆膜要求严、实、紧。

7. 播种方法

玉米地膜覆膜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模式, 垄上机械开沟精量点播, 小行距40~50厘米, 大行距90~100厘米, 播种应深浅一致, 覆土均匀, 播深3厘米。可一次完成施肥、覆膜、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覆膜播种机在使用前, 要进行调试, 重点是覆膜装置、施肥装置、播种装置、覆土装置, 要调试好施肥的数量、位置、深度、地膜的伸展状况、播种的数量、匀度和深度, 覆土要严密均匀。

8. 平衡施肥, 增施有机肥

与常规种植比, 由于膜下滴灌是高投入、高产出栽培模式, 一般选择的品种都是喜肥、喜水的高产品种, 在膜下滴灌水分有保证的前提下, 要求相应增加施肥量。一般每亩投入优质农家肥1000~2000千克、磷酸二铵15~20千克、硫酸钾5~10千克做底肥施入, 或者用复合肥30~40千克做底肥使用。在玉米需肥关键期, 采取液体追肥, 通过滴灌系统, 随水施入,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 一般每亩施尿素20~25千克。

9. 及时查田补苗

播种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 发生缺苗及时补种或补栽。并及时定苗, 留健苗、壮苗。用土压严培好放苗口, 并及时压严地膜两侧, 防止被风刮起。

1 0. 加强田间管理

覆膜玉米栽培要经常检查地膜是否严实, 发现有破损或土压不实的, 要及时用土压严, 防止被风吹开, 做到保墒保温。并及时除去垄沟杂草, 按照玉米作物需水规律及时滴灌。

1 1. 病虫害统防统治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管理技术 第8篇

膜下滴灌技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相结合, 将工程节水—滴灌技术—农艺节水—覆膜栽培集成组装, 即在地膜下铺设滴灌带 (毛管) , 同时嫁接管道输水等其他先进技术, 构成大田膜下滴灌系统工程[1,2,3,4,5,6,7,8,9,10], 是一种集成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该技术采用浸润式灌溉, 实现了施肥、浇水的一体化和可控化。膜下滴灌技术可使土地不板结, 保证作物棵内无水, 较常规灌溉节水40%。膜下滴灌技术具有增加密度、增加收入、增加地温、增加产量、节水、减少肥料损失、减少种植风险、减少除草剂的挥发、保温、保墒、提高水利用率、提高玉米品质、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丰产性能的特点。

主管、支管、毛管 (滴灌带) 构成滴灌管网。毛管上镶嵌有滴头, 滴头流量2.8 L/h, 将毛管连接到支管上, 随大垄铺设在2行中间。确保滴头向上进行铺管。将支管与垄向垂直, 连接到主管上。支管道直径33 mm。依地势确定支管间的距离, 坡度越大, 距离越近。没有坡度或坡度很小, 支管间的距离可远些, 一般在160~200 m。每根支管上可连接16根滴灌带, 构成一个“区”。主管一般按“丰”、“土”字设计, 直径63 mm, 连接在首部上。主管和支管上安有阀门, 用以控制开启。首部有2种, 即可灌溉5、15 hm2。首部上安装有压力表, 内有过滤网, 可净化水质, 首部应连接到水泵上。整个管网安装完毕后, 要分区进行给水, 以冲洗管内的异物。最后安装封堵各类管头。

2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管理技术

2.1 整地施肥

播前整地起垄, 灭茬或深松旋耕, 耕深20~25 cm。若需施农家肥, 应在灭茬耕翻前施用。若前茬垄宽是60~65 cm, 隔垄沟施。起垄后应保证所施农家肥在大垄的中间。起宽垄, 要求垄底宽、垄宽、垄高应分别为120~130、90、10~12 cm。起垄的同时深施底肥, 每条大垄上施肥2行, 2个施肥口间距50~60 cm。一般施优质有机肥、多元素复合肥 (15∶15∶15) , 用量分别为20 t/hm2、600~650 kg/hm2。

2.2 播种

合理选择品种和播种密度。播种方式有2种, 即膜上播种和膜下播种。当耕层5~10 cm地温稳定通过8℃时即可开犁播种。4月25日前播种须结束。现阶段采用玉米膜 (膜厚0.01 mm) 下滴灌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播种, 作业量2.5~3.0hm2/d, 作业顺序是铺滴灌带—喷施除草剂—覆地膜—播种—掩土—镇压。在铺带、覆膜环节上, 将拖拉机前端安装滴灌带放置在架子上, 滴头向上[7,8,9,10,11,12,13,14]。覆膜机挂在拖拉机后端, 进行覆盖。地膜两侧土要足, 每隔3~4 m在膜上压土[10]。

2.3 引苗、掩苗、补苗

此项技术如果是膜上播种只要查看苗情, 发现缺苗及时补苗即可。如果是膜下播种就要进行引苗、掩苗、补苗。也就是苗出土后要及时扎眼引苗, 防止苗烧伤。引出苗用土掩上, 发现缺苗及时补苗。

2.4 田间管理

2.4.1 滴灌灌溉。

应注意适时灌溉, 每次灌溉1 hm2。根据毛管长度计算出一次开启的“区”数, 首部工作压力在2个压力 (首部的压力表的示数) 内, 一般10~20 h灌透, 届时可转换到下一灌溉区[10,11,12,13]。在转换时, 将即将灌溉区的阀门先开启, 再关闭已灌溉完毕区的阀门[13,14]。

2.4.2 中耕除草。

主要是除垄沟杂草。方式有人工除草和机械除草。用拖拉机带铧犁对垄沟趟1次。采用机械除草时, 应注意玉米植株的高度, 以免植株过高影响拖拉机进地。

2.4.3 追肥。

用滴灌设备追肥, 应先计算出每个灌溉区的用肥量, 再将肥料溶解在大容器中, 将肥液倒入首部的施肥罐中, 开启水泵, 10~15 min用完全部肥液[10,11,12,13,14]。若肥液一次无法加入施肥罐中, 可重复加入, 注意应先将水泵停止工作, 再向施肥罐中加肥液直至用完全部肥液[15,16,17]。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授粉后灌浆期追肥, 每次追尿素150~200 kg/hm2。

2.4.4 化学控制。

用“壮丰灵”、“玉黄金”、“墩田宝”等植物生长剂, 防止植株过高引起倒伏。在大喇叭口期, 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施用, 以免发生药害。喷药后6 h无雨即可达到效果。在清除田间和地头杂草的同时打掉玉米丫子及主茎上的无效小穗, 以促进通风透光[18,19]。

2.5 适时收获

当玉米完全成熟后就要及时收获。

2.6 收回及保管滴灌设备

秋季, 收回滴灌设备。首部要放掉罐内的水分, 清洗过滤网, 妥善保管主管、支管、毛管[16,17,18]。一般来讲, 毛管可用2~3年。

3 结语

综上所述, 膜下滴灌技术是一项科学工程, 极大节约了水资源。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对于发展新型农业和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要:在阐述膜下滴灌技术的基础上, 介绍玉米膜下滴灌栽培管理技术, 包括整地施肥、播种、引苗、掩苗、补苗、田间管理、收获、收回及保管滴灌设备等方面内容, 以供参考。

玉米膜下滴灌高产创建栽培技术 第9篇

一、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上, 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旱地、缓坡地或一水地块。覆膜前浅耕, 平整地表, 耕层深25~30厘米, 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旋耕机旋耕, 做到“上虚下实无根茬、地面平整无坷垃”, 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二、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1. 品种选择

根据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 选择高产、优质、抗性强的耐密型优良品种。应选择比露地栽培生育期长7~10天, 有效积温多150~200℃的品种。同时要求株型紧凑, 穗位上各叶片上冲, 穗部以下叶片平整, 茎节间粗短, 以利于密植。

品种选择:郑单958、先玉335、浚单20、新引KX3564、益丰29、内单314、宁玉309、丰田8号、丰田11号、丰田14号、丰黎99、铁旭1843、辽作1号、豫禾988和登海605等品种。

2. 种子处理

选择包衣种子, 种子包衣是预防玉米丝黑穗病发生有效方法。对未包衣的种子, 播前要进行精选, 剔除破粒、病斑粒、虫食粒及其它杂质, 精选后种子要求纯度99%以上, 净度98%以上, 发芽率95%以上, 含水量不高于14%, 种子精选后选择适宜的复合型种衣剂实施药剂拌种, 主要防治地下害虫、玉米丝黑穗病、玉米瘤黑粉病等病虫为害。

三、播种覆膜

1. 机械化播种、大小垄种植

土壤耕层10厘米温度达到8~10℃, 即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选用适宜的机械, 按规定的播种密度、播种深度, 在短时间内完成播种任务。做到播种深浅一致, 不漏播、不重播, 减少空穴, 做到行直、行距准确均匀。机械化播种, 一般亩播量3~4千克。

大小垄种植技术 (大垄宽80厘米、小垄宽40厘米) 通过使玉米横向加宽而纵向加密, 最大限度的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通过边行效应提高玉米光合生产能力, 增加玉米产量。种植密度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和当地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将现有品种普遍亩增加500~1000株。

2. 铺滴灌带、覆膜种植采取的形式

覆膜分为全覆膜和半覆膜, 全覆膜、半覆膜均可采用机械播种, 人工覆膜或机械覆膜的办法。地膜选择厚度为0.008毫米以上, 半覆膜选择幅宽80~90厘米、全覆膜选择幅宽120厘米。

(1) 人工铺滴灌带、半覆膜。选择120厘米 (大垄宽80厘米、小垄宽40厘米) 的带型。机械播种后, 覆膜前在40厘米小垄中间人工开沟深3厘米、宽5厘米铺滴灌带, 每隔3~4米压一掀土固定, 然后覆膜。

(2) 机械铺滴灌带、半覆膜。选择120厘米 (大垄宽80厘米、小垄宽40厘米) 的带型。根据当地实际可选择玉米铺膜双行勺式精播或半精播机点播, 一次完成机械播种、机械施肥、机械铺滴灌带、机械覆膜、机械喷除草剂、机械打孔放苗等技术为一体的机器。

(3) 人工铺滴灌带、全覆膜。全覆膜每幅垄分为大小双行, 大垄宽70厘米、高10厘米, 小垄宽40厘米、高15厘米, 幅宽110厘米, 每幅垄对应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两个垄面。要求垄和垄沟宽窄均匀, 垄脊高低一致, 覆膜前在40厘米小垄中间人工开沟深3厘米、宽5厘米铺滴灌带, 每隔3~4米压一掀土固定。然后用厚度0.008毫米、宽120厘米的地膜, 沿边线开深5厘米左右的浅沟, 地膜展开后, 靠边线的一边在浅沟内, 用土压实, 另一边在大垄中间, 沿地膜每隔1米左右, 用铁锨从膜边取土原地固定, 并每隔2~3米横压土腰带。覆完第一幅膜后, 将第二幅膜的一边与第一幅膜在大垄中间相接, 从下一大垄垄侧取土压实, 依次类推铺完全田。覆膜时将地膜拉展铺平, 从垄面取土后应随即整平。覆膜后切实抓好防护管理工作, 严禁牲畜入地践踏、防止大风造成揭膜。要经常沿垄沟逐行检查, 一旦发现破损及时用细土盖严。覆盖地膜一周左右地膜与地面贴紧, 此时在垄沟内每隔50厘米打一直径3毫米的渗水孔以便降水入渗。

(4) 机械铺滴灌带、全覆膜。选择120厘米 (大垄宽70厘米、小垄宽40厘米) 的带型。根据地区实际引进集开沟、施肥、播种、喷除草剂、铺滴灌带、覆膜、打孔放苗等技术为一体的机器。

四、科学施肥

坚持“有机肥和无机肥并重, 氮、磷、钾及微肥密切配合”的原则, 配方施肥、以产定肥。磷肥、钾肥、锌肥可以结合耕翻或播种 (种、肥隔离, 穴施或条施) 一次性施入。

产量目标900千克/亩:亩施有机肥2000千克, 施达牌45%配方肥25千克, 尿素30~36千克/亩;或施磷酸二铵15~17.5千克, 氯化钾5~7千克, 硫酸锌1~2千克, 追施尿素33~39千克。

产量目标1000千克/亩:亩施有机肥2500千克, 施达牌45%配方肥25~30千克, 尿素40~45千克;或施磷酸二铵17.5~20千克, 氯化钾7~9千克, 硫酸锌2千克, 追施尿素40~45千克。

五、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1. 防治地下害虫

采用种子包衣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200~250克加细土25~30千克拌匀后顺垄条施, 或用3%辛硫磷或毒死蜱颗粒剂4千克对细砂混合后条施防治地下害虫。

2. 化学除草

在玉米播种后将除草剂喷洒于土壤表面, 一般用50%莠去津乳油200~250亳升或50%乙草胺200~250亳升或72%异丙甲草胺200亳升或40%乙莠水悬浮剂 (乙草胺·莠去津合剂) 、42%异丙·莠悬浮剂 (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合剂) 兑水40~60千克进行喷雾。

3. 苗期害虫

以防治黑戎金龟子、蒙古灰象甲为主, 每亩用25%毒死蜱60~80毫升或1%甲维盐10~12毫升或用20%毒·高氯乳油80~90毫升或6%阿维·高氯20~25毫升喷雾。

4. 防治玉米螟

大喇叭口期用杀螟灵1号颗粒剂、3%辛硫磷颗粒剂、毒·氯颗粒剂750~1000克在大喇叭口期撒入新叶内防治玉米螟。赤眼蜂防治当田间百株玉米有1~2块玉米螟卵块时开始第一次放蜂, 5~6天后放第二次蜂, 两次放蜂总量每亩1.5~2万头。

六、田间管理

1. 苗期管理

主攻目标是根深、根多、苗齐、苗壮。

(1) 查苗、补苗、定苗, 及时放苗, 防止烧苗, 确保全苗。3~5叶期定苗, 去弱苗留壮苗, 如果发现缺苗, 就近留双株。

(2) 除草。一般在定苗时第一次人工除草, 在浇头水后第二次人工除草。

2. 穗期管理

主攻目标为秆壮、穗大、粒多。

(1) 适时适量追肥。

(2) 适时滴灌:看天、看地、看苗情, 根据天气变化, 土壤水分、植株表现决定浇水时间和灌水量。

七、收获

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 第10篇

关键词:膜下滴灌;技术;优点;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S2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3-0056-02

膜下滴灌即指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利用灌溉渠道与大田水位差和地面的自然坡降实施自流灌溉的一种节水措施。该技术通过覆膜种植与滴灌的有机结合,实现地膜栽培技术延伸,为农业抗旱保产提供技术选择。

1 膜下滴灌系统的构成

膜下滴灌系统以首部设备(水泵、过滤器、施肥、施药装置等)为中心,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肥水溶液输入铺设在地膜下方的灌溉带,通过滴灌带上的滴水器将肥水溶液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吸收。根据滴灌水压的不同,可将膜下滴灌设施分为常压式和加压式两种。常压式膜下滴灌系统是通过铺放在地头的管网系统将水肥直接引入作物行间的毛管内,再通过阀门控制滴灌量。加压式膜下滴灌系统是通过首部设备将水肥药经过地埋主管道、支管道压送至地面进行滴灌。

2 膜下滴灌技术的优点

膜下滴灌技术可以说是目前最节水的灌溉方式,其优点十分明显。

1) 节约灌溉用水。由于膜下滴灌的滴水强度小于土壤的入渗速度,避免了灌溉水向土壤深层渗漏。同时,有限的水分主要集中在作物根部周围供作物吸收利用,不仅不会造成局部土壤板结、形成地面径流,而且由于地膜的存在和阻隔,大大减少了作物的棵间蒸发,提高了水分的利用率。试验表明,膜下滴灌的平均用水量比传统漫灌方式节约88%,比喷灌节水50%,比一般滴灌节水30%。

2) 提高肥料利用率。利用膜下滴灌技术将肥料与水一同滴到作物根系附近,有助于作物适时适量地集中吸收水分和肥料养分,利于作物生长,可节肥20%~40%。

3) 节省农药。通过膜下滴灌管道将水分封闭输送到作物根系附近,可以防止虫害随水传播。加上地膜四周相对干燥,有助于防止病菌滋生,减少除草剂、杀虫剂用量10%以上。

4) 利于增产。膜下滴灌可以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系区供水供肥,调节作物区的温度和湿度;由于科学调控水肥,能确保土壤疏松、通透性好;同时,地膜覆盖在昼夜温差变化时,地膜内结露,能改善作物生长的微气候环境,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因而增产效果明显。试验表明,膜下滴灌可使一般的低产棉花产量提高30%,蔬菜增收40%,西瓜、甜瓜增收25%,大田作物增产15%~20%。

5) 降低成本。通过机械化铺膜铺管,一次完成播种、施肥、打药、灌水等工序,减少进地耕作次数,也不需平整土地,可节省机耕费20%~30%。同时,通过膜下滴管系统实现精确控制灌水用量,可降低田间灌水用工量。实践证明,膜下滴灌比大水漫灌每667m2可以省工10个左右。

6) 减少环境污染。水肥药利用率高,减少水肥药过度使用带来的土壤、环境及农产品污染,利于土壤改良、绿色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膜下滴灌设施埋设在地面以下管材不易老化,且使用过的滴灌带可回收再加工,可有效减少塑料管污染。

7) 增强作物抗灾能力。由于膜下滴灌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灌水、施肥通过管道直接施于作物根部土层,能够改善作物初期生长小环境,使植株生长壮,同时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有利于防治作物病虫害。另外,滴灌水流可使作物根系周围形成低盐区,有利于增强作物抗盐碱能力。

3 膜下滴灌技术在阜蒙县的应用效果

在阜蒙县于寺镇官营子村的庆年家庭农场建立666.67 hm2膜下滴灌技术示范区,并在每个示范区内选定能够满足项目要求的土地、灌溉、财力、农机装备等条件的6.67 hm2核心示范区作为项目示范、投入和跟踪的重点。在2014年辽西地区遭遇特大干旱的境况下,实施玉米节水灌溉铺管铺膜播种机械化作业的地块凸显出巨大的优势,极大缓解了旱情,确保了抗灾抗旱保丰收。

结果表明:实施玉米节水灌溉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的地块受干旱影响较小,玉米平均产量达到

11 640 kg/hm2(含水率18%),同比增产630 kg;每公顷节约工时60 h,节约灌溉用水35%,减少30个作业环节,节省燃油1.5 kg。旱作区示范推广面积666.67 hm2,累计为当地农民节本增收210多万元。同时,通过以点带面和示范应用,让周边农民认识到这项技术的节水、保苗、增产、节本、增效等多重效果,引导他们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当地“靠天吃饭”的传统种植模式,实现干旱地区有限水资源利用最大化,显著增强干旱地区抗旱减灾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 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建议

4.1 加大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力度

采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实现膜下滴灌与机械化播种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实现有限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经过近年来的应用,该技术逐步成熟。但新技术推广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让农民真心接受并主动应用。这需要相关不部门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力度,搞好试验示范,扩大推广面积,使更多农民因项目带动而受益。

4.2 加强滴灌带等节水灌溉设施管理

辽西地区十年九春旱,严酷的生产环境时刻威胁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可持续增收。在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大力推广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机械化播种作业技术,对改善当地农业生产环境条件至关重要。但技术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水利、电力、农业、农机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尤其在大旱之年,水井能否足量出水至关重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发生偷盗事件,而且管理也存在一定难度,影响滴灌带的再次利用,增加支出成本。

4.3 加强技术培训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 第11篇

1 播种准备阶段

1.1 科学合理选地, 确保土壤质量合格

在玉米播种的土地选择上, 要尽量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的土地, 同时土壤厚度要有所保障, 并且土壤具备一定的透气性。这样的土地在使用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进行玉米种植的过程中, 水、化肥等物质不会大量流失, 使其在土壤中能够大量保存。另外, 种植之前还要确定土壤表面没有大量根茬存在, 避免对覆膜作业产生负面影响。

1.2 合理选择茬口, 减少药剂残留

对于玉米种植而言, 在茬口选择上并没有较为严格的硬性要求, 只要在之前的种植后没有残留大量的病虫害或者对玉米有影响的药剂即可。根据大量的实际经验发现, 在种植小麦、大豆、土豆等农作物的土地上种植玉米, 其产量会更好。在茬口确定之后就需要做好相应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要避免使用一些对玉米有严重影响的除草剂, 保障玉米生长不受到药剂影响[1]。

2 技术实施阶段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实施阶段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 如土地的合理处理、玉米品种的选择, 还有滴管技术的有效应用和栽培模式的确定等都有相应的重点注意事项, 需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2.1 土地整理阶段技术分析

玉米种植土壤直接影响玉米收成, 因此在玉米种植之前需要对种植土地进行合理处理。首先, 要保障整片土地的细整, 将上茬种植留下的残留根茎翻至土壤以下, 同时将地表较大的土壤块予以碎化;其次, 土壤要保障一定的深度、厚度,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耕地翻覆三四次, 保障土壤上实下虚, 提升种植效果[2]。

在施肥方面, 因为采用技术为膜下滴灌技术, 因此在施肥阶段也需要遵循高科技的施肥理念。玉米属于喜肥喜水的植物, 1 hm2土地需要使用1~2 t的肥料作为底肥, 可直接使用250~400 kg的配方肥, 也可以使用硫酸钾、尿素及磷酸二胺的混合肥;在玉米生长关键时期, 还需要进行追肥作业, 通过滴管技术将肥料随灌溉水施入即可。

2.2 玉米种处理阶段技术分析

选择一种合适的玉米种子是保障玉米产量的基础。采用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时, 其种子选择上, 应选择生长期比常规种子长7~10 d的品种, 也需要选择累计温度2 250℃作用的种子, 以保证在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下实现增产。

在播种作业之前, 还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相应的处理, 如果种子有包衣就可以在不催芽的情况下直接播种;如果没有包衣, 则需要在催芽后进行播种作业[3]。

2.3 滴管栽培阶段技术分析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使用, 需要将滴灌管的铺设和覆膜作业同时进行, 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膜上打孔作业。在覆膜作业之后要对膜的两侧压实, 防止大风对膜的影响。采用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可以实现玉米在生长初期的温度提升及保持稳定, 合理提高温度可以帮助玉米快速生长。采用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可以让玉米由原种植时间提前10 d左右。

播种时采用点播的形式, 播种行距约50 cm, 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种植深度的稳定控制, 并使用细土覆盖种植坑。具体而言, 玉米播种的深度最好控制在3 cm左右, 其播种密度可以根据土壤、光照等实际情况加以调节, 一般要求株距在22 cm左右, 即1 hm2种植株数在6.8万株左右。如果种植密度过大, 会导致后期滴灌施肥出现肥料不足的问题, 进而对玉米的正常生长造成阻碍, 影响产量;反之, 种植密度过小, 会致使土壤的使用率过小。采用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种植方式属于高投资的种植模式, 如果种植密度过小, 严重时还会导致亏损现象出现[4]。

2.4 栽培模式的确定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使用中要格外注意覆膜作业的操作标准, 可在两行玉米的宽度上进行滴灌管带的设置, 一边将覆膜设置完成, 一边将铺设作业完成。另外, 在覆膜作业时, 无论是机械覆膜还是人工覆膜, 都要对覆膜的严谨性和紧张性给以保障。在覆膜的管理方面, 采用膜下滴灌栽培技术需要随时关注地膜的有效性, 如果出现掀起或者破损的现象, 必须及时给以修补处理, 保障玉米种植的温度稳定。另外, 滴管的灌溉次数及每次的灌溉水量都要根据具体玉米品种予以确定, 通常在苗期、花粒期及拔节期三个阶段进行灌溉作业。

3 结语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在具体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很多, 需要玉米种植者在使用时给以充分的注意。在玉米的播种准备阶段要注意科学合理选地, 确保土壤质量合格及合理选择茬口, 减少药剂残留。同时, 在技术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土地整理阶段、玉米种处理阶段及滴管栽培阶段技术的合理运用, 通过合理的方式实现该技术的有效应用, 提升玉米的种植产量。

参考文献

[1]欧阳芳.北票市玉米膜下节水滴灌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 201 (310) :44-45.

[2]李文翌.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分析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 (44) :272.

[3]杜少平, 马忠明, 薛亮, 等.适宜施氮量提高温室砂田滴灌甜瓜产量品质及水氮利用率[J].农业工程学报, 201 (65) :112-119.

上一篇:创业计划竞赛下一篇:取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