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道德观范文

2024-05-28

正确道德观范文(精选8篇)

正确道德观 第1篇

童童(男,5岁)正在用插塑玩具搭汽车。一个小伙伴拿了放在他面前的玩具,童童立即冲上去,砸了同伴搭好的坦克,还踢了他一脚。老师制止了童童的攻击性行为,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童童抬起头无辜地说:“我知道打人不对呀,可是我爸爸说,别人欺负我的时候我就应该打他。而且电视里的解放军也要打坏人啊。”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

1.童童对“能不能打人”产生了困惑;

2.童童的攻击性行为说明“打人是不对的”这一道德信条,对童童来说已经淡化了,他觉得只要有一点理由就可以打人。

这个案例中,童童为什么会产生道德困惑呢?

首先,童童不知道一般环境和特殊环境中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即他不知道一般意义上的坏人概念和他的同伴有多大的区别,因此产生了错误的判断。

其次,成人之间道德认识的差异:老师给童童的道德信条是“不能打人”,而父亲给童童的道德信条是“人家欺负你,你就打他”,即在某些时候许可童童打人。二者观念不一,使童童产生困惑而设法从别处寻求答案,最后由于受年龄限制,不能正确分析事情,因此做出错误选择。

作为家长,在孩子遇到此类困惑时,应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那么,在具体操作上家长该怎么做呢?

A.别怕孩子困惑,让孩子独立选择。

让孩子学着区分“好”与“坏”,但最后的选择应该让他们自己来做。不要怕他们遇到困惑,困惑越多,孩子可以选择道德准则的机会越多,所形成的道德认识也就越全面和深入,应该让孩子在自己动脑选择的过程中逐渐成长。

B.告诉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从孩子很小开始,就应该让他们接触良好的道德规范,虽然许多道德规范仍然无法让孩子理解。但可以教他们分辨最基本的对错,给他们正确的道德规范,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后再慢慢地理解。事实上,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道德规范都是先做后懂的。

C.在孩子做出对道德信条的选择后,及时给予评价。

如果孩子的选择符合社会的道德准则,那么家长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反之,则应及时提醒和纠正,必要时给予一定惩罚与警戒,绝不可放任。

D.成人的道德观念应该一致并以身作则。

家长要常与老师沟通,积极配合老师,共同担负起培养幼儿的责任。

正确理解统计职业道德规范 第2篇

郑艳平

统计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包括特殊的道德意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在全面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统计工作广度、深度和难度明显加大的新形势下,加快推进统计职业道德的建立,更显得紧迫和必要。

概括而言,统计职业道德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

1.实事求是,不出假数

实事求是,不仅是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的问题,而且是统计职业道德的核心。统计的生命就在于真实。准确、及时、全面的统计对 实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统计工作以实事求是为价值取向。统计的实事就是统计的对象;求,就是深入实 际,调查研究,搜集数据,整理资料,分析报告的全过程;是,有两层涵义,一是是真不是假,二是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关系的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为此,我们必须报 实数,讲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和制止统计上弄虚作假。这就需要有心底无私的职业良心和无私无畏的职业作风与职业态度。如果夹杂着个人私心杂念,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或迎合某些人的私欲需要,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等就在所难免,也就会背离实事求是原则这一最基本的统计职业道德规范。

作为一个统计工作者,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实事求是作为履行职业责任和义务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统计人员要特别注意调查研究,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按照事物本来面貌如实反映,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有喜报喜,有忧报忧,不随波逐流,不看眼色行事。统计调查要“实事”,尊重客观实际,如实反映情况,坚决抵制各种弄虚作假、以权扰数、以数谋私的不正之风,坚持原则,求真务 实,认真把好数字质量关,“数不准确誓不休”。统计分析要“求是”,以数据和事实为准绳,不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要全面、客观、系统,防止以偏概全;要从 数据的分析中找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供具有较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咨询建议。

2.忠诚统计, 乐于奉献

尊职敬业,是统计人员应该具备的一种崇高精神,是做到求真务实、优质服务、勤奋奉献的前提和基础。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首先要安心统计工作、热 爱统计工作、献身统计事业,把自己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落到统计工作的实处,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的贡献。统计人员有了尊职敬业的精神,就能在实际工作 中积极进取,忘我工作,把好数据质量关。对统计数据,从指标含义、口径,到指标间的平衡关系、逻辑关系去进行认真的核实,把得出每一笔高质量的统计数据,作为自己的天职和莫大的荣幸;同时在准确的统计数字基础上,认真进行统计分析工作,来评判、检验决策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并及时对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 差提出矫正意见,真正尽到统计人员应尽的职责。

敬业奉献是统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统计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统计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统计作为认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可谓默默无闻、枯燥繁琐。没有不图名利,无私奉献的道德品质,没有“不唯上、不唯书、只为实”的求实精 神,是很难出色地完成任务的。为此,我们要求广大统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统计,献身统计,树立崇高的职业荣誉感。要克服任务繁重、条件艰 苦、生活清苦等困难,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于寂寞,乐于奉献。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刻苦钻研和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理论和方法,包括经济学理论、国民 核算知识、抽样调查方法、计算机技术、法律知识、管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努力开拓创新,提高统计服务水平;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处理好个人、集体、国 家三者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淡泊名 利、无私奉献。

中专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之我见 第3篇

关键词:网络;道德观;教育;自律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在最近的几十年里从无到有,并且迅速延伸到了各个角落。网络的出现,使人们超越时空的局限,获取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网络越来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一个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由于网络传媒具有其的商业性等缺陷,也引发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例如,为了经济利益,一些商家借助网络生产、销售带有迷信、庸俗、颓废色彩的落后文化和带有淫秽色情内容的腐朽文化。无形中侵害了中专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提高中专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是当前值得教育工作者引起关注的一件大事。

一、网络文化的特征

对于中专生来说,网络文化就像一块磁铁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為网络文化具有突出的两个特性。1.虚拟化特性。即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交往空间,但这个空间是虚拟的,人们用虚拟的身份参与各种网络文化。2.交互性。即人们在网络中可以进行随时交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特别是信息交流和意见反馈比较及时。这两大特性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信息交流以及人们之间的交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网上随意谩骂、进行人身攻击、电脑病毒等广泛传播;还有邪教、色情、暴力、恐怖信息等不同程度的泛滥,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网络时代的中专生德育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也并非毫无办法。因为网络给中专生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利用网络开展中专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传统德育教育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利用网络展开教育,通过网络培养中专生的树立健康的网络道德观念。只有如此,才能使中专生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自律的习惯。

二、中专生网络道德观的培养

1.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所谓老师是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自己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

另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只有合理利用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个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中专生上网的正确指导。

2.目前网络法制建设还不够健全,但我国的法律人士已经在逐步完善,使网络方面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做到有法可依。实际上,我国在2003年7月4日,已正式实施《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我们要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我们还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3.教师还要向学生灌输一些网络礼仪,文明上网体现了在虚拟空间里真诚带人的态度。在网络交往中,我们需要分辨和筛选网上信息,克服迷恋、沉溺网吧,浏览不健康信息,随意结交网友等不良行为。我们的学生要自觉养成文明的网络言行习惯,要教会他们文明上网,倡导和建设网络文明新风尚。

4.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作为教师应该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成人网站,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变堵为导,利用网络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这是网络时代的崭新课题。衷心地希望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共同行动起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片蔚蓝的天空。

浅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第4篇

一、人造神还是神造人

对于神的存在的绝对性, 柏拉图说“众神不在, 一切皆无。”这在被称为天主教著名哲学家代表之一, 著有《上帝之城》的圣奥古斯丁看来, 正是柏拉图的哲学能成为“一切哲学中最纯粹最光辉的”一个主要原因。然而时代发展至今, 我们不得不问, 在那洪荒蒙昧的“太初”, 若众神不在, 是不是就一切皆无?是不是就没有道德?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有着其对于世界起源的独特认识--创世的传说。希腊传说中, 古老的神之族第的后裔普罗米修斯抟土造人, 然后由智慧女神雅典娜赋予只有一半灵魂的人类灵性, 使他们成为完整的人。圣经中记载耶和华七日创世, 后来造出亚当、夏娃, 从此人类生生不绝。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也有盘古开天辟地, 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这些传说虽然不尽相同, 却殊途同归, 无一不是由神创世, 由神造人, 从而由神掌管道德。我们现在不可能回到那个远古的时代去见证这一段造人的历史, 也不可能去验证神如何掌控道德。然而这里, 有一个有趣的现代版的“神迹”故事, 我们倒可以从中找到“人造神”的蛛丝马迹。

1943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方兴未艾之时, 美国海军在太平洋的广阔水域与日本海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为了掌握制空权和制海权, 美国海军决定在太平洋若干岛屿上建立临时基地。于是, 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屿上, 全副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建起了简易军用飞机场和仓库。岛上的土著居民还处于原始的部落生活状态, 除了出海捕鱼, 就是在海边嬉戏, 只有成年人的胯下围着编织物。当他们看到从铁船上下来的穿着有如天神而名为军人的生物, 吃着他们带来的美味的食物, 看到有铁鸟源源不断的运来令人羡慕的“货物”, 万分激动。战争结束时, 军人们逐渐撤出岛屿, 土著们依依不舍, 于是军人们说他们有一天还会回来。第四个10年过去了, 海面上开来了一艘铁船, 从船上下来的并不是军人, 而是一个科学考察队。土著们兴奋不已, 以为自己的祭祀起了作用, 就拉着科考队员去参观他们的祭坛。只见一个用草藤和树枝编制而成的螺旋桨军用运输机模型, 稳稳的停放在一条用沙土铺成的“跑道”的尽头, 四周还用树枝树叶精心搭建了帐篷, 以供堆放货物。他们说每年都会举行祭祀仪式, 并讲述了军人和铁鸟的故事。显然, 他们是把科考队员当成了军人的使者。还有一个证据能够证明的确是由人创造了神。那就是先于神灵崇拜的出现, 人类已有了图腾崇拜、偶像崇拜和英雄崇拜。而其后发展起来的神灵崇拜则处处打着它们的烙印。好比基督教发展中对异教图腾符号的吸收, 世界各宗教中都或多或少的融入着一些原始崇拜的内容, 其一脉相承性可见一斑。

神的不可窥探、不可预见的超自然存在是基于人类在古代时自身的控制能力和理解力的局限性。就像故事中的土著, 还处于原始部落生产力水平的想象力当然无法理解工业时代的科技成就, 对于他们来说, 这当然是“神迹”, 是不可窥探的。以此推论, 远古时代神的产生也就完全是当时人的认识所不能达到的存在。因而, 在这种程度上, 可以说神对道德的掌控也是当时人们认识的反映。

二、神与宗教对于道德的影响

由于远古时代人们时常触及不可思议的“神力”, 对于神的崇拜不可避免的成为信仰, 进而出现宗教。但是, 人类总在进步, 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明证就是人类由不知所措的敬畏转而朝着区分善恶, 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发展, 道德也随着进步。因此, 世上的宗教多是劝人向善的。佛教教人行善积德, 好摆脱六道轮回, 早升极乐。基督教要人爱天下人, 做温顺的羔羊, 死后升往天国与上帝永远在一起。没有哪个宗教劝人杀戮作恶, 否则便是邪教了。但是, 由于神的存在, 信仰越是虔诚, 对异教的存在就越不能容忍, 道德就被异化。中世纪, 教皇国的鼎盛期中, 先后出现了十字军东征和异端裁判所, 分别显示了宗教狂热之下的武力炫耀和宗教迫害。武力东征和宗教裁判不仅造成大量的生命损失, 而且动摇了教皇国的统治, 直接影响到教皇地位, 使其依附于国王而存在。

宗教对道德的负面影响还不仅在于毁灭性的圣战。例如佛家叫人不要流连凡尘, 因为一切皆空。只有达到无我无相之境才能解脱。但这种境界令人消极避世。再例如《圣经》中对于巴别塔建造的描写:“那时, 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 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 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 我们要做砖, 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 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 我们要建一座城和一座塔, 塔顶通天, 为要传扬我们的名, 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 要看看世人所建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 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 都是一样的言语, 如今既做起这事来, 以后他们所要做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 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 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 耶和华使他们在那里分散在全地上, 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神使天下人的口音变乱, 其实就是害怕失去至高无上的神权, 从而失去主宰天下人命运的权力。在这个层面上, 可以想见宗教对于人的精神发展的制约作用。

三、树立唯物主义的道德观

中国上古之时是敬神的, 君权也得要神来授予。周人在总结先前各朝丧失天命, 家破人亡的教训之后, 提出了早期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以人为本、把神当人、把人当神 (易中天语) 。这样, 人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而那些品行高尚的人--圣人 (黄帝、尧、舜、禹、神农、孔子等) , 就成为了崇拜的对象。这种转移是因为宗教崇拜中最为重要的道德约束作用由后出现的圣人崇拜完全包揽。也就是说, 中国人从此敬畏圣人 (道德的化身) , 这种状态一连存留千年。但是, 这种道德观仍然是建立在唯心的基础上的, 仍然是人的认识局限的存在。

只有当科学技术进步,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从唯心转向唯物的时候, 正确的道德观才能出现。因而, 人类在其发展历史上出现神, 只是人类在蒙昧状态下的产物。没有神灵, 世界照样存在, 人类照样会进步, 道德也必然从神的掌控之下挣脱枷锁, 从唯心走向唯物, 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我们所讲的道德, 就是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我们的以人为本, 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只有树立这样的道德观, 我们才能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摘要:人类在其发展历史上出现了神, 对人的道德观产生了影响。但所谓神, 那只是人类在蒙昧状态下的产物。没有神灵, 世界照样存在, 人类照样进步, 正确的道德观必然在唯物的基础上产生。

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影响 第5篇

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影响

在我国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既要保证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又要正确认识道德建设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动作用.道德建设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对市场经济具有导向作用,要正确对待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影响.

作 者:王书梅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7刊 名: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0(6)分类号:B82.052关键词:市场经济 道德建设 影响

如何树立农村中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 第6篇

【关键词】树立 农村中学生 道德品质 探析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我国教育者重点培养的对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中学生大都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健康成长,他们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充满朝气,是社会主义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但是在目前,我国部分中学生的道德素质现状并不乐观,因为他们大多属于未成年人,比较容易受到外界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造成价值观的错误认知[1]。这一问题在农村中学生中较为常见,因为农村中学生的父母大多文化素质不高,这样就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不完善,而部分农村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农村中学生道德观念缺失的重要原因。

一、造成我国农村部分中学生道德品质缺失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中学生大多属于未成年人,他们对外界环境影响的抵御能力较弱,极其容易受其影响。但在目前,我国各地都有着腐朽文化的侵蚀,各类腐朽文化见缝插针,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公共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管理力度不到位,就造成了各类腐朽文化的滋生和传播,色情、暴力、凶杀的书刊和影像极其造成中学生价值观的扭曲,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学校教育的失职

学校对中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失职一方面表现在学校片面追求学生的文化成绩以及学校的升学率,而单纯看重学生文化课的教育,对道德品质教育缺乏重视;另一方面表现为,农村中学的教师普遍素质不太高,在课堂或者课下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3、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对中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缺失也是农村中学生道德观念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般农村父母普遍素质不高,言谈举止不得当对孩子就能造成很深的影响;有些家庭过于溺爱孩子,造成其道德观念的缺失;有些家庭只有留守老人与儿童,老人对孩子道德观念的不利引导等都能造成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缺失[2]。

二、如何树立农村中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农村很多学生都属于留守儿童,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虽然是为了孩子拼搏,但却未能在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帮助作用,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于道德品质缺乏正确认知,容易走上歪路。对此,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外,还应当多关注学生的课外生活,对于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儿童,教师可以多走访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同时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让消极、自卑的孩子恢复自信,感受如父母般的温暖,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此外,教师还要多向学生讲解道德模范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榜样的力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的作用

学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进行教书育人,所谓教书即是教给学生专业的文化知识,所谓育人即是教导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应该加大对中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力度,重视思想品德课程,而并非将其作为专业文化知识的附属品。除此之外,学校应该选拔高素质的人才组成师资团队,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为人师表,即在生活学习中都对学生起到模范表率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从而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3]。

3、营造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最为直接、最深刻的。一般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早、最深远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父母及其他家庭中的长辈要选对爱孩子的方式,不能一味地溺爱和娇惯;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多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解决他们心理上的疑虑与困惑;父母对待孩子也不应该过于严厉、任何事情都不分青红皂白,在遇到问题时,父母应该耐心询问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不是过于武断的下结论;在教育的问题上,父母还应该选对教育的方式,而不是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等等[4]。

结束语:总之,树立农村中学生正确的道德品质在目前农村教育中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农村中学生数量庞大,对我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其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培養学生较高的文化专业知识水平,更要将其培养成道德高尚、积极进取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松生. 对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中存在问题的思考[A]. .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 2012, 06:43-44

[2]陈国营. 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调查与研究[A]. .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 2012, 06:45-46

[1]陶然.浅议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4:83.

正确道德观 第7篇

一、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关系

道德教育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独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从而指导个人的行为活动。在道德认知教育上, 大学生往往可以表现出积极主动、配合的态度, 也能对事物、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然而, 在实际生活中, 大学生却表现出某些违背道德认知的行为。如很多学生赞扬勤俭节约的美德, 但却不能随手关闭开着的水龙头;认同诚信为本, 但却考试作弊、弄虚作假;宣扬爱国爱人民, 却缺乏责任心、使命感等等。这些都是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的矛盾所在。要切实做好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就要把握好道德认知与践行的交叉点, 使二者紧密结合。

道德认知是道德践行的首要前提, 是获得道德践行的条件。道德践行是道德认知的结果, 并对道德认知进行反馈。道德认知主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获得, 如教师、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先进人物、事迹等的鼓舞都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学生在观念上接受了道德标准, 才能实践在行为中。因此, 网络道德教育, 也要首先进行网络道德认知教育,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了解到网络中的道德内容, 用这个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形成网络道德践行。道德践行实现后, 可以反过来作用于道德认知, 学生会对道德认知有一个新的理解, 如果道德践行结果与道德认知相融, 则道德认知会提升到更高的高度;如果道德践行与道德认知相悖, 则学生会对道德认知产生怀疑, 甚至推翻先前形成的道德认知。因此, 网络道德认知形成后, 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监督学生转化成正确的网络道德实践, 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向网络道德实践转化中, 要重视网络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 把网络道德知识有层次地传递给大学生。如网民首先要为网络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其次应避免伤害他人, 尊重他人的隐私, 保守秘密, 再次应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 尊重知识产权等, 共同构建文明的网络社会。网络道德内容最好能关注新闻生活、时事热点, 增强对细节的深入, 使空洞的道德概念转化为直接的行为经验。网络道德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全民原则、兼容原则和互惠原则。全民原则指一切网络行为都需要服从于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 个人无权独享、侵占公共网络资源。兼容原则指人们在网络中的交流、交往无障碍, 信息畅通。互惠原则指网民既是网络的受惠者, 也应成为信息提供者, 责任义务双向, 使网络形成交互式服务。

二、道德形成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大学生网络道德形成的主客体, 分别指组织、承担德育工作的教育者和大学生自身。德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直接决定着德育效果的好坏, 试想德育客体不愿接受德育主体的教导, 必定不会接纳主体的意见, 也就不能取得优秀的教育效果。当然德育主客体不能简单地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度归纳, 而应认识到教育者是德育的主导性主体, 受教育者是客体性主体。由此认识二者的关系, 才是最理想的德育模式。

德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德育主体在德育中起主导作用, 客体接受教育影响时, 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而具有主动性、能动性。主体与客体间相互认识、相互作用, 产生互动, 形成合力, 进而推动德育过程向前发展。首先, 主体和客体相互规定。在德育活动中, 当客体的情况确定后, 主体也就随之确定。学生在校时, 作为德育客体, 德育主体主要为教师;在家时, 德育主体主要为家长;在社会中, 德育主体也会随之变为身边接触到的人。没有德育客体, 德育主体也没有必要形成。其次, 德育活动的主体支配客体, 客体制约主体。如果没有教育主体的教学、指导, 学生可以形成德育认知, 但未必完善、准确, 教师的指引可以使学生更快捷、正确地形成德育认识;同时, 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规定了教育主体应采取的德育方式、手段、内容。再次, 德育主客体间相互变化。这是指在德育活动中, 主客体间地位的变化, 在教师主体性增强时, 学生的主体性就减弱、客体性表现的明显;反之, 在学生的主体性增强时, 教师的客体性就表现的明显。也就是说随着教学过程的开展, 教师和学生都不是永远的纯粹的主客体, 两者之间相互变换角色。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 德育主体——教师应深入了解网络知识, 及时更新观念, 关注时事, 把握住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的思想动态, 引导并帮助学生选择、辨别、利用网络知识, 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和侵蚀, 更好地指导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同时, 对大学校园网加强管理, 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构建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传播平台。教师将理论、方法、途径成功传授给学生后, 最为关键的是转变教育主客体角色, 教师退到幕后, 变操控者为监督者, 要落实对大学生本身的网络道德教育, 变教育客体为教育主体, 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自主行、独立性。使学生自身有能力辨别、防御网络不良信息, 引导大学生形成进行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工具, 获取知识信息;鼓励大学生进行网络资源的开发设计, 做网络文明使者的同时, 成为网络资源创造者。

三、限制与引导的关系

限制的含义是制定界限, 不准超过。引导是带领人向某个目标行动。二者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并非矛盾体, 实施起来应注意“度”,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要注意各种网络教育开展方式在对学生的实际道德教育工作中的相互关系。要认识到, 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 可以从侧面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问题, 进行更合理、更迅速、更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以这种被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教育, 受益面广, 也更便于学生接受。不可盲目地限制大学生上网, 而应采取教育引导的方式, 才更利于学生接受。一般而言, 限制应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引导则应起到晓之以理的作用。因此, 网络道德教育既要限制, 更要引导。

限制与引导是相互配合的关系, 以引导为主, 以限制为辅。限制与引导相结合, 以引导为前提。限制是一种全封闭式的管理手段, 可以避免学生受到网络上的不良影响, 制定严格的措施来控制学生各种网上越轨行为。采取限制的方式, 可以极大地减少学生犯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力的。但是, 作为教育者, 应该了解到限制过多, 久而久之, 学生会反感并产生逆反心理。另外, 盲目限制学生上网, 学生得不到网络上更新的有利资源, 无疑也是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因此, 限制到达一定程度后, 还需要引导。

网络限制与引导必须结合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如:有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每天逃课、逃寝、无心读书、考试不及格, 很难说服教育, 就可以采用限制的方式, 由班级成员监督其行为, 辅导员检查其课堂出席情况, 促使该生戒掉游戏瘾, 回归课堂集体, 重新以正确的方式应用网络。这样既不影响学生在网络上搜索有用资源, 又不致使学生由于网瘾而自毁前程。但是, 有的大学生自尊心强, 不易接受别人的意见, 这时就要避免限制, 防止产生反效果, 要积极发挥引导的作用。教师通过疏导、与学生谈心,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提高自制力, 积极向上, 让学生从内心中了解到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其改正缺点。在网络限制与引导的实施中, 教育者要多观察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采取方法、措施, 无论是限制还是引导, 都要亲切和蔼、心平气和,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是采取限制的时候, 也不能以指责、训斥、强硬的方式。此外, 对于善于把握个人行为、本来就可以处理好网络道德及网络利用关系的学生, 应减少限制, 做到引导即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渗透网络道德, 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识别能力, 让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助手、工具。

四、网络道德建设与法纪的关系

网络世界里, 单纯依靠网络道德的力量遏制网络带来的消极影响是远远不够的, 道德作为一种柔性的控制手段, 有相当大的弹性, 约束多靠舆论和自身, 这有时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而法纪有着不容置疑的严肃性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 正好可以弥补这个漏洞。对于自由开放、相对隐匿的网络虚拟环境, 任何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发布信息, 其中不乏一些非法、有害信息。信息的发布难以控制, 对阅读、浏览、下载的屏蔽及追踪更是难上加难。对于这种状况, 必须借助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因此, 加强网络法纪建设, 对网络道德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法纪与道德在本质上有一定联系, 内容上存在相互渗透、部分重合的关系。道德对社会的调整不具有强制性, 而法律具有普遍性、程序性和强制性。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网络中, 我们始终认为遵守法纪是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同时, 重要的道德规范也必然应被吸纳到法律当中, 作为立法的参考。法纪是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 更是作为共同的、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反映, 它可以有效地管理不道德行为、预防犯罪, 为道德建设保驾护航。在一定时代的道德水准和社会文明状况下, 有公共性的道德规范“入法”, 成为“软”法律, 如此通过一定的法律约束力来培育人们的道德习惯, 促进文明社会秩序的形成。

大学生网络道德要得以健康发展, 加强网络法纪建设是最重要的保障手段。虽然我们提倡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慎独”、自律, 但要想彻底净化网络环境, 在整体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前提下, 还应完善网络法纪, 形成有效的惩罚机制。通过法纪的约束, 明确网络责任者, 确保网络用户的个人行为不会触犯社会公众利益, 产生不良后果, 也保护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首先, 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专门的网络法规, 维护社会利益, 切实做到网络活动有法可依, 责任清晰。网络实名制、登记用户站点都可以便于追踪网上信息的来源及去处, 就能够更方便地帮助大学生区分信息的实效性及真实度。对于网吧、网站的经营者立法规定其营业范围并定期检查, 打击不法行为, 从而预防大学生接触非法和有害信息, 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 要加强网络法制宣传、普及。不仅对广大网民及经营业者进行宣传性的法纪教育、强化其法律意识, 使他们了解到网络活动必须受法律的约束和监督。同时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纪教育, 保证大学生知法、懂法, 使其逐渐自觉遵守网络法纪。再次, 网络监督力量的投入也要加大, 网络警察在我国已有固定人群, 对于高校而言, 校园网的监督、净化责任应由专门教职工负责。对流入校园的信息提前过滤, 增强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耿涛:《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正确道德观 第8篇

关键词个人利益 道德底线 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

1 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分析

1.1 相关概念的分析

个人利益包含在利益之中,是指单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个人身体的保存和健康,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发展等。正当个人利益是社会化的需要,是人们通过一定社会关系表现出来的。不正当的个人利益虽然也通过一定社会关系表现出来,但它不是社会化的需要,而是个人自身欲望、需求不断扩大膨胀所致,最终也不适应社会化的需要,会带来种种社会问题。

底线是指最后界限,最低标准。“所谓道德底线,就是守卫人的最基本的尊严、良知的最低防线,也就是使人不至于堕落为禽兽的那条最后防线;是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在调整利益关系中符合善的最低、最基本要求,而履行的基础性道德义务。每一种文明都必须具有道德底线,只有这样的道德底线存在,才能防止人的集体性道德犯罪与无意识全面堕落。”①底线道德一般以“不准”、“必须”等形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1.2 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关系

第一,个人利益是道德底线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个人最基本的利益得到保障,才能确保道德的实现和道德底线的存在。任何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或道德合理性要求如果忽视了人们的个人利益,或者抹杀了人们的个人利益,那就说明那个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底线具有一定的虚假性。

第二,道德底线制约着个体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人们追求个人利益不仅仅限于最基本的生命保障,在这些基本利益得到满足后,会产生新的、更高层次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个人利益不能也不会这样无限度地发展下去,有制约它的工具,这就是道德底线。

第三,个人利益和道德底线相互促进。一方面,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有道德底线的限制,遵守道德底线刚开始或许是被迫的,但随着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遵守道德底线会由被迫变为自愿,由单纯的追求个人利益转向在为国家、集体、他人做出贡献中实现个人利益。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不断制止不合理的个人利益,自觉意识越来越强,道德底线的水平也必然会随之提高。

2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关系的意义

2.1 对个人的意义

一方面,有利于个人在合理范围内追求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获得是受道德底线的制约的,道德底线会制止个人对不正当利益的追求,是个人在追求利益过程中的一条警戒线。

另一方面,有利于个人实现人生价值。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手段。正确的手段是不能突破道德底线的,因此个人利益必然是通过劳动、创造和贡献来实现的,这样也便在获得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人生价值。

2.2 对国家和集体的意义

第一,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关系要以维护国家、集体利益为前提。

第二,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关系有利于实现国家和集体利益。个人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关系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不断提高道德水平。这样,人们的行为活动已不是单纯的为了实现个人利益,而是在实现国家、集体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

3 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关系的原则

第一,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原则。这是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道德底线关系的最基本原则。对于个人利益的正当性问题的标准有这样一种出于对人性的一般事实的理解。“在任何历史条件下,社会现实中那些能够维持个体生存的最低需求的个人利益,或者以那个历史时代或社会现实的经济水平来衡量的可提供给个人的、与历史时代或现实社会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个人利益,都可看作是正当合理的个人利益。”②

第二,目的和手段的一致性原则。“选择的道德价值首先就体现在目的的善恶高卑之中。利己主义的目的,必然支配着利己主义的行为,体现出利己主义的价值;利人的目的必然支配着利人的行为,同时也体现着利人的高尚价值。”③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没有手段,目的只能停留在意识中。因此要严肃认真的选择手段、使用手段,决不能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

第三,追求个人利益的道德限度原则。我们追求个人利益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进一步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那么最起码的要求就是严守道德的限度——道德底线。

注释

①陈壁生. 文明的道德底线[J]. 社会科学论坛 ,2004(6).

②龚群. 论道德与利益[J]. 教学与研究,2008(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正确道德观】相关文章:

以正确的方式正确的做人散文随笔08-31

如何理解“做正确的事情”与“正确地做事情”06-17

正确观念05-11

正确动作05-21

正确保养06-06

正确设置06-09

正确解读06-13

正确区分06-16

正确维护07-17

正确适用09-06

上一篇:党员管理系统下一篇:固体污染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