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2024-07-28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精选12篇)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男性22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72±2.52)岁(5个月~13岁),平均体质量(13.8±6.7)kg(5~27kg)。术前氧饱和度(0.72±0.08)%,肺动脉压(8.2±3.1)mmHg。基本畸形包括:单心室10例,右心室双出口7例(并完全房室管畸形4例,远离动脉型室缺3例),三尖瓣闭锁7例,肺动脉闭锁5例,大动脉转位4例,Ebtein畸形2例,法洛四联症并完全房室管畸形2例。所有病例均伴有肺动脉狭窄。主要合并畸形有动脉导管未闭6例,永存左上腔静脉3例,右位心2例。

1.2 方法

全组手术均采用胸部正中切口,先行肺动脉穿刺测压,肺动脉压力<25mmHg,方可行该手术。常规结扎奇静脉。20例体外循环(CPB)并行下,行双向格林手术。17例非CPB下手术,静脉注射肝素2mg/kg,备体外循环机,建立上腔静脉——右心房临时旁路。3例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则分别试阻断双上腔静脉,静脉压升高不明显,则二者互为旁路,行双侧双向格林手术。10例保留原肺动脉前向血流;19例附加Banding术,控制原肺动脉前向血流;8例切断原肺动脉前向血流。

2 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本组术后肺动脉压(15.5±2.3)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0.90±0.12)%;术后呼吸机辅助6.6~19.5h,平均(9.3±5.1)h;随访2~49个月,随访率94.9%。随访患儿发绀均明显缓解,生长发育加快,活动耐力明显增强,无上腔静脉梗阻表现。5例术后2~3年成功行Fontan术。

3 讨论

1972年Azzolina[2]首先报道了双向格林手术的临床应用。手术适应证为:单一功能心室复杂畸形,Fontan手术高危患者,无法行解剖或Ⅰ期生理矫治的发绀型肺血少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Fontan术失败时,作为补救措施。

双向格林手术的主要优点[3]:(1)使上半身婴幼儿相当于50%,成人相当于35%的体静脉血,直接进入肺动脉进行氧合,在减轻心脏容量负荷的基础上,提高了肺血流量。(2)右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原位吻合,不引起肺动脉扭曲。(3)避免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

Jacobs认为[4],CPB下的双向格林手术,由于CPB激活了炎性介质,使肺血管阻力增高,右心室顺应性减低,从而使腔-肺动脉吻合后的肺血流减少。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非CPB下行双向格林手术,并发现非CPB克服了CPB对机体的损伤,减轻了CPB后肺阻力增加,缩短了呼吸机辅助时间,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费用[5]。我们的体会是,在非CPB下行双向腔肺分流术可能出现低氧、低血压、心律失常、以及大出血等情况,必须与麻醉师紧密配合,严密监测,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于(1)体质量<10kg的婴幼儿(大多不能耐受临时旁路转流下手术而需要CPB);(2)心功能很差,对麻醉药敏感,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3)对侧肺动脉发育极度不良或缺如;(4)合并完全心上型肺静脉异位引流;(5)合并其他畸形致手术操作复杂;(6)术野暴露差,需过度牵拉心脏时,我们直接在CPB下行双向格林术,以确保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组20例在CPB并行下,17例在非CPB行双向格林术。

关于保留肺动脉干前向血流,即有搏动血流的双向格林术,Kandakure等[6]认为,该术式能提高血氧饱和度,促进肺动脉的发育,并能将肝静脉的血引入双肺。但是,额外血流可能导致体循环静脉压升高,术后渗出增多,乳糜胸发生[7,8]。Caspi等[3]报道通过自身狭窄的肺动脉瓣或调解主肺动脉束带(Banging术)调节平均肺动脉压<16mmHg,手术效果满意。我们的体会:根据术中肺动脉压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的情况决定是否切断、结扎或保留主肺动脉。如果肺动脉压<12mmHg,则可保留原肺动脉前向血流;如>12mmHg,<18mmHg则通过附加Banding术,调节原肺动脉前向血流,使肺动脉压<15mmHg,经皮血氧饱和度保持在0.92;如>18mmHg,则切断主肺动脉。本组10例保留原肺动脉前向血流;19例附加Banding术,控制原肺动脉前向血流;8例切断肺动脉前向血流。术后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提高,无术后胸腔渗液、乳糜胸等并发症。

腔肺动脉吻合口的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在右肺动脉做纵形切开,切口略长于1/2上腔静脉周径,吻合口用5-0 prolene连续缝合,要避免吻合口扭曲或吻合口缩窄。吻合口较小时可用在前壁用自体心包片加宽。术毕应行上腔静脉和肺动脉测压,以确认吻合口通畅。5例未用心包补片加宽,术后2~3年行Fontan术,发现吻合口均无狭窄并有相应生长。因此是否用心包补片应根据吻合口情况决定。

若是为Ⅱ期Fontan手术的过渡,则需注意右肺动脉切口的位置。我们在右肺动脉的上缘偏左侧做切口。这样Ⅱ期Fontan手术时,可将占体循环静脉血约2/3的下腔静脉血引入容量大的右肺。

总之,双向格林术对于肺动脉分支发育良好,肺血管阻力低的复杂发绀型心脏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关于具体术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区别对待。

参考文献

[1]Michael EM,Richard FI,William G,et al.Intermediate outcomes after the Fontan procedure in the current era[J].J Thoracic Cardiovasc Surg,2006,131(1):172-180.

[2]Azzolina G,Eufrate S,Pensa P.Tricuspid atresia:Experience in surgical management with a modified cavopulmonary anastomosis[J].Thorax,1972,2(6):111-115.

[3]Caspi J,Pettitt TW,Perguson TB Jr,et al.Effects of controlled antegrade pulmonary blood flow on cardiac function after bidirec-tional cavopulmonary anastomosis[J].Ann Thorac Surg,2003,76(5):1917-1921.

[4]Jacobs ML,Nowood WI.Fontan'operation influence of modifications on morbidity and mortality[J].Ann Thorac Surgy,1994,58(4):945-951.

[5]刘迎龙,于存涛,魏波等.非体外循环下行双向格林手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3,19(1):4-6.

[6]Kandakure PR,Dharmapuram AK,Kale SB.Veno-venous shunt-assisted cavopulmonary anastomosis[J].Ann Pediatr Cardiol,2010,3(1):8-11.

[7]Robert M,David M,Lee NB.The physiology of bidirection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J].Ann Thorac Surgy,1998,66(9):644-647.

先天性畸形心脏病怎么治疗? 第2篇

先天性心血管病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发现,重者可有活动后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年长儿可有生长发育迟缓。新生儿心衰被视为一种急症,通常大多数是由于患儿有较严重的心脏缺损。其临床表现是由于肺循环、体循环充血,心输出量减少所致。

先心病的治疗一般取决于畸形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适合手术矫正者的手术时机及术前心功能状况,有无合并症而定。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外科 内科 外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调理营养:

1、饮食以普食,半流质高蛋白低盐高纤维素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限制烟、酒、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

2、应注意母亲妊娠期特别是在妊娠早期保健,如积极预防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触放射线及一些有害物质。

3、注意膳食合理,避免营养缺乏。

室内空气要流通。冬天应定时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4、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进食避免过饱。对青紫型心脏病患儿须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而导致血栓形成。

5、避免患儿情绪激动,尽量不使患儿哭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6、保持大便通畅。对青紫型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两天无大便,可用开塞露通便。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第3篇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60—01

先天性心脏病占我国出生缺陷第一位,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随着介入治疗的飞速发展,其创伤小,风险低,预后效果好,介入疗法已成为许多先心病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就95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在2010年1月-2013年5月共完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95例,其中男孩21例,女孩74例,年龄3~16岁,平均9.5岁。其中,房间隔缺损封堵术43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32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16例,肺动脉狭窄4例。

2护理

2.1手术前护理

2.1.1病室准备:病室空气要新鲜,温度要保持在18-20℃,湿度在55-65%[1]。

2.1.2检查准备:完善相关的检查如:心脏彩超、血常规、血型、肝肾功、出凝血时间等检查。

2.1.3术前健康宣教:制定手术计划后,巡回护士到病房探视患儿并向家属了解患儿情况,与家属及患儿做好沟通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向患者家属交待术中术后注意事项,让患者家属进一步了解手术过程,护理要点,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2]。

2.1.4皮肤准备:术前清洁皮肤,备皮,排空小便更换干净衣裤。

2.1.5建立静脉通道:禁食者给予静脉补充小儿电解质液,术前半小时静脉输入抗生素(我科室常用头孢唑啉钠)。

2.2术中护理

患儿小,手术时间长,体位摆放不当既影响患儿的呼吸循环,又不利于手术视野的暴露,且增加压疮的形成几率。先心病患儿多置平卧位,肩部用软枕垫高5℃~15℃,肘、踝和肩胛等突出部位用软垫保护。应准备约束带,必要时约束患儿。手术室患儿双手多置于两侧,必要时,可在手术医师的指导下将患儿双手置于头部,有利于手术操作[3]。协助医生消毒,铺巾。术中监测心电监护、血样饱和度、血压等。护士了解监护仪上的各项数据,及时了解病人情况,作好记录。

2.3手术后护理

2.3.1体位护理:术后病人入CCU病房,全麻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入气道引起窒息。

2.3.2密切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检测、吸氧、保暖,作好记录。

2.3.3术侧伤口和下肢的护理:观察股动脉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术侧肢体皮肤温度情况,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局部用0.5kg盐袋压迫4~6h,术侧制动12~24h, 咳嗽时可用手压迫穿刺部位,避免穿刺点出血。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监测体温,同时避免患儿在穿刺部位抓、挠等,了解伤口有无感染,常规静脉使用抗生素3天并每日进行病室消毒。本组中有2例患儿因配合差出现穿刺点出血、血肿,经过再次压迫和局部硫酸镁湿敷后症状缓解。

2.3.4密切观察出血倾向:使用抗凝药物者,注意观察有无出血,教会家属自己观察及预防。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肤青紫、解黑大便等,定期监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本组中有1例患儿出现牙龈出血,2例患儿出现皮肤青紫,汇报医生后,立即给予停止使用抗凝药物,并完善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抽血检查后病人症状缓解。

2.3.5卧位解便护理:鼓励协助患儿多饮水,也可静脉补液,利于排泄造影剂,注意观察小便颜色及尿量。正确指导患儿在床上进行大小便。较小患儿可以使用尿不湿,较大患儿可嘱其双手用力按床抬起臀部,医务人员一手协助抬臀一手放便盆,注意动作要轻柔。

2.3.6减少与防范跌倒、坠床与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患儿床头挂“防跌倒”“防坠床”警示卡,对较大患儿可以进行交流沟通,告知其危害及配合方法,对于较小儿烦躁不配合者,则需要家长的协助,安慰患儿,并使用床栏保护,卧床2-3h,可将手伸入患儿受压部位按摩。本组中没有患儿发生跌倒、坠床、压疮等不良事件。

2.3.7饮食护理:给与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肪低热量,富含维生素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及烟熏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切勿用力排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2.3.8制定合理的休息活动计划,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以不为累为原则,如出汗较多要及时擦干,避免受凉。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去。一般来说,3个月后可恢复正常生活。

2.3.9心理护理:讲解相關疾病知识减轻消除患儿及家属焦虑 恐惧心理,使病人很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尽量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呆在家里,应让孩子多与其他的孩子接触,让孩子的情绪始终处于积极乐观的状态,这样有利于术后康复。本组中有4名患儿害怕出院后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出现焦虑,给予反复讲解疾病知识,并列举出院后正常学习、生活孩子的病例,患儿焦虑症状缓解。

2.3.10 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 复查。

3小结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是一种治疗心脏病的新途径, 因患儿年纪小,沟通交流欠困难,配合差,发育也尚未成熟,手术难度相对较大,可能存在穿刺点出血、血肿、感染等不良反应,通过本组患儿的护理体会到:有效的术前 术中 术后护理可以减少和避免这些不良事件,从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浅谈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与临床护理体会[J].健康天地,2010,04(3):8.

[2] 王捷琼,孙纪波,陶春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1,08(16):73.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患儿年龄3个月~8岁, 中位年龄3岁。临床表现:发育不良、口唇发绀、哭闹时加重, 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四肢发凉, 皮肤苍白无弹性;心脏听诊, 心前区有响亮的收缩期杂音,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患儿均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缺损直径7~12mm, 属于中型和大型室间隔缺损, 其中6例患儿左室射血分数 (EF) <60%, 考虑患儿心功能不全, 全麻唇裂手术危险很大。仅4例患儿在我院全麻下安全实施了手术, 年龄1.5~8岁。查体:患儿发育正常, 无呼吸困难及口唇发绀, 四肢温暖, 皮肤光泽有弹性;心脏听诊:心前区有响亮的收缩期杂音,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患儿室间隔缺损直径3~5mm, 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量小, 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 EF>60%, 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经儿科、内科、麻醉科会诊认为:患儿心功能在正常范围, 可以耐受全麻手术。

1.2 治疗方法

麻醉选择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方法:首先静脉给予对心血管影响轻微、镇痛与镇静作用强、不良反应小的麻醉剂、肌松剂, 术中采用静脉多次小剂量给药, 使麻醉易于维持平衡, 循环波动小和术后呼吸恢复快、清醒快, 术中严密监测, 以提高心功能、麻醉药物及术中管理的安全性。

2 结 果

4例患儿术后全身情况良好, 切口Ⅰ期愈合, 安全出院。

3 讨 论

3.1 麻醉指征

(1) 患儿的心、肺、肝、肾和中枢神经功能正常, 发育、营养良好, 能耐受麻醉和手术。 (2) 患儿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虽然有轻度病变, 但代偿功能健全, 对一般麻醉和手术可耐受。 (3) 患儿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病变严重、功能减损, 虽在代偿范围内, 但对施行麻醉和手术仍有顾虑。 (4) 患儿的心、肺、肝、肾等实质器官代偿功能不全, 威胁着生命安全, 施行麻醉和手术均有危险。 (5) 患儿的病情危重, 随时有死亡的威胁, 麻醉和手术异常危险。前2类患儿可以安全手术。

3.2 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律正常而无衰竭趋势者, 手术耐受力一般良好, 可考虑进行手术。

3.3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分型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小型缺损直径<5mm, 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量小, 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 无症状, 一般活动不受限制, 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可耐受全麻手术。中型、大型缺损直径>5mm, 心室水平左向右分流量大, 血流动力学变化大, 缺氧症状明显, 患儿出现发绀, 发育受影响, 不能耐受全麻手术。

总之, 笔者认为经过术前全面检查确定心功能在正常范围内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以在全麻下行唇裂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的起因是什么? 第5篇

一般认为妊娠早期(5~8周)是胎儿心脏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先天性心脏病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仅占8%左右,而占92%的绝大多数则为环境因素造成,如妇女妊娠时服用药物、感染病毒、环境污染、射线辐射等都会使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尤其妊娠前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会使孩子患上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急剧增加。

预防

1.适龄婚育

医学已经证明,35岁以上的孕妇发生胎儿基因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最好在35岁以前生育。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建议高龄孕妇必须接受严格的围产期医学观察与保健。

2.准备要孩子前要做好心理、生理状态的调节

如果准妈妈有吸烟、饮酒等习惯,最好至少在怀孕前半年就要停止。

3.加强对孕妇的保健

特别是在妊娠早期积极预防风疹、流感等风疹病毒性疾病。孕妇应尽量避免服用药物,如必须使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4.孕期尽量少接触射线、电磁辐射等不良环境因素。

5.孕期避免去高海拔地区旅游

因为已经发现高海拔地区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可能与缺氧有关。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九问 第6篇

发病情况如何?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严重疾病。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 1年统计,各种先天性畸形死亡病例数,心血管病畸形约占40%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在出生后两个月内死亡率最高,大部分在生后一周内即死亡。30‰的病例在生后一个月内死亡。近年来,由于诊断方法、手术技术的改进和护理的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愈率已不断地提高。

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大致分成几类?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可分两类,一是以严重紫坩为主要症状的先天性心脏病,有:1、大动脉转位;2、伴有正常室间隔的肺动脉闭锁或肺动脉瓣狭窄;3、伴有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或肺动脉瓣狭窄;4,三尖瓣闭锁:5、法鲁氏四联症(此病较常见)。二是以心力衰竭为主要症状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有:1,左心发育不良:2、主动脉缩窄综合征;3、重度主动脉狭窄;4、不伴肺动脉狭窄的右室双出口:5、三心房等。

三、怎样发现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

早期发现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不困难,只要留心观察。一般可出现两类症状:其一,出现指(趾)端青紫,或口唇、眼结膜等青紫;其二,由心力衰竭引起的呼吸急促、心率增快、肝脾肿大、多汗、不安等症状。因此,家长若发现孩子有上述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应及早治疗。

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啥时动手术为宜?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适宜年龄依病变而定,如室间隔缺损较大,不能自然闭合的患儿,应在2岁左右动手术。若室间隔缺损较小,或症状不严重的患儿,可在1岁以后动手术,因为在此年龄之前有自然闭合的可能。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可在任何年龄期间动手术。房间隔缺损的患儿常在学龄期出现症状,可在此期间动手术。法鲁氏四联症畸形根治手术,以4岁左右最好。肺动脉狭窄者,轻度可不动手术;中等、重度应及早动手术。

五、手术疗效如何?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除法鲁氏四联症手术死亡率较高(在10%左右)以外,其它的手术治疗效果均很好,而且治愈率很高。

六、手术前应注意些什么?

心脏手术是大手术,为了手术的安全,术前要对患儿作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特殊检查,家长应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必须做的检查。

如果患儿有贫血或营养不良,血红蛋白低于9克%,血浆蛋白低于正常值,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倒置者,应在贫血和营养改善后再行手术。膳食应富于蛋白质、铁及维生素,如:肝、腰子、鸡鸭肫、蛋黄、瘦肉,菠菜、水果等等。每日于两餐之间各加一次猪肝或鸡蛋,平均每日可增加蛋白质15克左右,铁8~10毫克。应采用高热量饮食,增加热量的方法是,在普通饭及软食之外,另加2次点心。平均每日增加糖40克,热量669焦耳(160卡)。

如在短期内不能纠正贫血和改善营养状态,可采取术前输血或血浆来迅速纠正贫血与营养不良状态,使患儿能早期接受并耐受手术。

手术前1~2天,为了保持手术区的皮肤洁净,防止刀口感染,最好给患儿洗澡。如果不能洗澡,至少必须用温水毛巾与肥皂把手术区皮肤洗干净。但必须严防感冒,因为感冒易使患儿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和肺部并发症,威胁患儿生命。

手术前夜应设法使患儿甜睡。如因故睡不好,应适当给催眠剂,使患儿能精力充沛地迎接手术。

手术前晚的饮食应为流质、半流质,如牛奶、杏仁茶、蛋汤、蒸蛋羹、藕粉、粥、面条、馄饨、蛋糕、麦片,罐头水果等

如次日上午手术,从半夜后(夜12时)开始禁食、禁水。新生儿及婴幼儿因胃排空较快,一般术前4小时禁食即可。

七、手术后应注意些什么?

麻醉清醒前,必须严密守护在患儿床边,让他的头偏向一侧;若发生呕吐,要及时吸出口腔呕吐物,防止窒息,威胁患儿生命。

保持平卧位3天,使头与躯体保持在同一水平的床面上,以防气栓逸入肺部。

手术后有胸腔引流管,这是开胸手术的需要,应保持通畅,防止小儿翻身时使管子脱落和扭曲受压。

导尿管是为术中、术后计测尿量而设置的管子,也要注意防止脱落、扭曲或受压,保持通畅。

氧气吸入鼻管和静脉输液管均需注意防护,防止脱落,注意输液滴数,不能过快,防止肺水肿,是否需要调节,要由医护人员决定。

术后4~6小时,婴儿可给饮糖水,儿童饮水后可食少量流质食物,如:冲蛋花、牛奶、藕粉、杏仁茶、各种果汁等,以后给半流质,如:粥、面条、馄饨等,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如:瘦猪肉末、小肉丸、虾仁米、鱼肉、鱼丸、鸡汤和各种嫩纤维蔬菜(如白菜、菠菜、油菜等)和水果。每日供给热量5020焦耳(1200卡)、蛋白质42克、碳水化合物155克、脂肪48克左右。为促进食欲,应注意饮食多样化。

术后创口疼痛引起患儿哭闹影响睡眠时,可适当应用镇静剂,使小儿能安然入睡,加速健康的恢复。

八、哪些因素可发生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是遗传病。另外,环境因素也起着一定作用。

1、从优生和遗传角度看,近亲结婚是十分有害的。先天性心脏病在近亲婚配中,发生率比一般婚配的明显增高;

2、母亲患感冒,对胎儿有影响,特别是怀孕头三个月内,对胎儿影响更大,这是因为此时胎儿发育较快,各种器官正在分化形成,如果患了感冒,会使胎儿发育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发生畸形;

3、怀孕期间做X线检查,可能引起胎儿各种畸形,包括心脏畸形:

4、父母吸烟对胎儿有害,因为烟雾中所含的尼古丁、氰化物、铅、铋、铝等有毒物质,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直接影响胎儿。这些物质可使胎儿体重减轻,出现先天性心脏病。

九、从优质九、从优生的角度,如何避免先天性心脏病

一是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前要进行身体健康检查这样可发现某些遗传病。医生根据遗传病的种类和程度,劝告哪些人不该结婚,哪些人需要用避孕措施和绝育等,这对本人和子女都有好处。

其次,要避免上述促发先天性心脏病的几项环境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第7篇

关键词:小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术中配合,护理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等各类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是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引发心脏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1]。本病患儿中一部分属于新生儿或者婴儿,他们的病理改变各种各样,或复杂,或简单,或为多类畸形组合[2],这些都给手术室护理人员带来了挑战,必须充分做好术中配合与护理,才能提高本病患儿生存率。为了进一步分析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我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接诊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24例,皆经常规、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24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紫绀,口唇、鼻尖、眼结膜及指甲等处可见皮肤黏膜青紫色,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在哭闹或者吃奶后可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抽搐与神志丧失等[3]。部分患儿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短促、呼吸困难及心动过速等。24例患儿中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在8个月~13岁之间,均值(3.4±0.4)岁。24例患儿采取的手术类型包括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右室双出口矫治术、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术等。

1.2 方法

1.2.1 心理干预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病情重、变化快,采取的手术治疗技术比较复杂,故而患儿及其家属会表现出焦虑与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4]。护理人员术前一天应到病房了解患儿的病情并做好探视,加强与患儿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但要注意语气与态度。根据不同年龄与文化层次,采取针对性支持与疏导,以及采用成功案例鼓励患儿,增强他们对手术的信心。术日,应说服患儿主动配合手术并带入手术间,切勿哭闹而强行送入手术间,尽量保障患儿的情绪稳定。特别是以紫绀为主要表现的患儿,哭闹与紧张等会引发缺氧,进一步加重紫绀,呼吸急促就会对患儿生命造成威胁。部分患儿不愿意配合或者哭闹不止,在取得家属同意情况下可以采取肌注5mg/kg氯胺酮处理。

1.2.2 保温处理

小儿体温调节中枢未能发育成熟,故而环境极易对他们的体温升降产生影响。小儿体温丢失极易造成心律失常与体温不升等严重后果,并对凝血功能差生影响。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处理:术间要提前将空调开启,将温度设定在25℃,将手术床铺换为温毯;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先将衣服脱去,即刻将暖风气被覆盖在他们身上;对患儿进行各项操作时要尽量减少躯体暴露,加强保暖[5]。

1.2.3 慎重静脉穿刺

患儿年龄小、体重低,加上术前必须禁饮与禁食,血管的条件不佳,使得穿刺出现一定困难。为此,穿刺人员必须要有扎实与良好的基本功,应对小儿静脉穿刺进行针对性训练,力求做到“一针见血”。通常情况下,将右手肘正中静脉作为穿刺静脉(必要时才选择股静脉),穿刺针选择20-22G套管针。护理人员要主动协助麻醉师行中心静脉与动脉穿刺,基于穿刺难度较大,故而对于要更换穿刺垫、穿刺失败处的皮肤应进行消毒并采取无菌纱布加压包扎,减少术中全身肝素化引发穿刺点出血,从而形成血肿。

1.2.4 液体管理

小儿细胞外液相较于成人要稍多,并且年龄越小比例则越大,加上肾功能未能发育完善,故而极易出现脱水或者水分过多等。一旦心室容量增多或者排出阻力增大,心室无法提高自身功能储备,就极易出现心衰。故而麻醉开始时,先用10ml/(kg·h)速度输液,待患儿的中心静脉压与动脉压指标建立后,再根据相关指标进行输液速度调整。此外,紫绀患儿长期严重缺氧,生长受到限制,发育迟缓,而红细胞会增多,血粘滞度会增加,极易出现不同程度代谢性酸中毒。为此,建立静脉通道后,要适当增加补液,以此稀释血液,同时要及时采取血气分析,根据检测结果来适当补充碳酸氢钠。

1.2.5 做好皮肤护理

患儿的皮肤比较娇嫩,手术的时间较长,故而保障皮肤的完整性十分重要。患儿平躺在柔软棉垫上,保持棉垫干燥与平整;在患儿骨突出处放置凹形垫,避免出现压疮;将患儿的双眼涂抹眼药膏,并用纱布覆盖,减少眼角膜长时间暴露。

1.2.6术中药物处理

手术当日,要根据患儿的体重提前将相关药物准备妥当,肝素用量为3~3.5mg/kg,在胸骨劈开并彻底止血后,通过中心静脉推注处理,使得全身肝素化;血管活性药物则应按照以下剂量进行配制,并使用微量泵,包括3mg/kg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NS到50ml、0.3mg/kg硝普钠与硝酸甘油+NS到50ml、0.03mg/kg肾上腺素+NS到50ml。术前0.5h,应根据医嘱输注抗生素,待复温后采用体外循环机将第二组抗生素注入[6]。加强手术进展关注,根据肝素的用量停止体外循环,并根据1.1.2~1.5的比例来配制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同时准备好血液制品[7]。小儿的手术用药量要尽量小,确保准确,注射器的选择应和所抽药量相匹配。

1.2.7 器械配合

器械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应掌握心脏相关解剖知识、手术步骤及手术医师的习惯等。术前,要将各类物品与器械准备齐全,并检查相关的机器是否运转良好,根据患儿的个体化差异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术中,要将所有精力集中在配合术者上,传递器械时要确保准确无误,尽量将手术时间缩短。由于患儿体质较弱,抵抗力不足,故而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同时要限制参观人员等。

1.2.8 术毕处理

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要将器械收拾好并检查运转情况,同时做好相关垃圾的处理,并对手术器械进行无菌消毒等。在搬运患儿的过程中,务必确保动作的轻柔,协助麻醉师将患儿护送到病房中;转运中尽量采用便携式监护仪与简易呼吸器,确保呼吸道的通畅,微量泵要充足蓄电,确保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随时对患儿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变化情况进行监测,保障转运的安全。

2 结果

本次研究24例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经过术中积极的配合与护理后,存活24例,百分比100%。

3 讨论

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由于病情比较复杂,采取手术治疗时对手术医师及护理人员的要求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相关基本知识,同时要熟知相关的手术操作程序,灵活处理术中出现的问题等。总的来说,手术室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对解剖与手术步骤要熟悉,掌握各种手术器械名称、功能及应用方法,在传递器械的过程中务必稳、准及快,做好主动配合,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儿术中疼痛;同时,必须具备过硬的护理技术,因为小儿体重低、年龄小,使得护理操作难度加大,比如静脉穿刺若不能一针穿刺成功,那么将会给患儿带来再次穿刺痛苦,并且术中要做好导尿及体位护理等[8];此外,小儿由于生理特点和成人完全不同,本病患儿病情复杂且变化快,若处理不及时或者不当,对于并发症不能及时发现与处理等,就会使得病情更加恶化,甚至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故而护理人员应具备敏锐观察力与急救能力,充分掌握患儿术中各类临床表现,比如出血多、心脏骤停及血压下降的表现与处理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可以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参考文献

[1]冯丹,袁明,龙凌丽等.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J].遵义医学院学报,2012,35(2):159-160.

[2]林明珠,陈丽梅,温碧霞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487-1489.

[3]张冬梅,刘靖秋,杨文超等.1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延迟关胸术后的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06(7):674-675.

[4]杜娜,陈秀春,郑小娟等.新生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腹膜透析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8):68-70.

[5]杨芳.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道管理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药,2011,33(14):2231-2232.

[6]钟敏.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77-178.

[7]胡梅英,石元娟,胡淑霞等.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腹膜透析的观察与护理[J].江西医药,2013,48(7):656-657.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13年1月-2015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中随机抽选40例拥有完整治疗资料的患儿作为本次临床探究的依据,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12±1.80)岁:疾病类型:心室间隔缺损10例,房缺7例,动脉导管未闭16例,单纯性肺动脉口狭窄5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例;患儿活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疲劳感、心悸等表现,行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可基本明确诊断。

1.2 呼吸道护理方法

1.2.1 手术前护理

患儿入院后及检查是否伴有呼吸道感染及肺部感染,感染者需采取对症治疗并折期手术,待感染得以彻底控制后1周再行手术治疗。术前1周协助患儿进行深呼吸及自主咳嗽训练,如据患儿病情使其由各式卧位逐步转为直立位,通过变换体位及重力的辅助作用来促使气道分泌物的排出;护士在患儿翻身时帮其叩背以促进排痰,拍背时取侧卧位,按照由外而内,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叩背后每隔2h行雾化吸痰一次,以防止肺内容物淤积.促进排痰并改善肺部循环,从而防止肺部感染;年龄稍长的患儿可进行自主呼吸训练.患儿在仰卧位下,经鼻缓慢吸气,保证腹部呈最大限度膨起,缩唇缓慢呼出气体,并使腹部尽最尽最大可能内缩.每日可进行3-1次;术前每日给予低流量吸氧,3次/d,1h/次,该护理对于合并肺高压及发绀患儿尤其重要;对于已合并呼吸道感染且痰多者,每日应保证2次的雾化治疗,有利于降低肺部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1.2.2 手术后护理

呼吸机护理:患儿送往监护室后,要保证患儿处于镇静状态,可防止气管插管的脱落及患儿情绪举动激烈所增加的耗氧量,鉴于婴幼儿气管较成人短,气管内导管固定位置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置入气管导管后应妥善固定患儿上肢,并使用固定套,根据床旁X线提示及导管显露部分长度来判定气管插管位置是否得当。定时听诊双肺音,观察两侧胸部呼吸动度是否对称,以免气管导管置入过深而犯及另侧支气管,造成通气不良。留置胃管后需注意胃肠减压.以防止腹胀压胸腔而造成的肺张受限,以及痰液刺激引发的吸入性肺炎。对于体弱、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幼儿患者为预防或治疗其呼吸道感染,以太子参、茯苓、麦冬为主,益气养阴.再可和菊花、桑叶、茅根等清热除邪。

1.3 观测指标

监测并对比术前1d和术后48h的血气分析变化情况,如PaO2、SaO2、S pO2,术后1h内FiO2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并以,进行检验检验

2 结果

患儿术前1d、术后48h内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分析显示无明显差别(P>0.05),详见下表,术后1h内FiO2值位于(41±5.0)%,控制于正常范围。

3 讨论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而言,其周身器官均未发展成熟,系统的代偿作用较成人低下,机械通气易对婴幼儿稚嫩的呼吸系统造成损伤.因而先心病婴幼儿术后发生感染的几率较高,其中呼吸系统的感染为先心病患儿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故完善呼吸道护理为先心病婴幼儿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术前呼吸道管理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之一,而术后吸道管理则为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故在围手术期针对先心病患儿开展呼吸道系统化管理,记住呼吸机进行辅助能气,以改善呼吸障碍,预防肺不张等现象的发生,对于提高手术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探究结果提示,针对先心病婴幼儿开展呼吸道系统化管理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道功能及肺部功能,术后生命体征的检测,定时吸痰、翻身、拍背,对于避免呼吸道异物刺激、滞留、堵塞呼吸道引发的呼吸道感染极有必要.直立位训练、自主呼吸与咳嗽训练可显著改善呼吸肌力量和耐力,促进排痰及痰液引流,防止肺部感染,术后根据患儿呼吸改善情况,为患儿挑选合适呼吸机流量与压力进行辅助通气.保证患儿良好的通气,避免因呼吸机使用不当引发的感染,严格评估撤机指征,选择合适的撤机时机,争取尽早拔管,降低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罗蝉娟,田甫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的优化呼吸道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2):58-60.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所收治的1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2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64例。其中研究组的男性患者共有31例,女性患者共有3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1岁至6岁,平均年龄为3.5岁。对照组患者男性患者共有32例,女性患者共有3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至7岁,平均年龄为4.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方面上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法为舒适护理方法。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的舒适护理方式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以及术后的舒适护理方式。[2]其中心理上的护理主要是针对对患者因为疾病治疗的过程较长所产生的负面情绪进行护理;饮食方面的护理则主要是因为患者因为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自身的免疫能力下降或者说是部分营养不足,护理人员需要针对这一方面给予患者相对应的营养补充;[3]疼痛护理主要是因为患者在手术之后,由于麻醉药的药效失效,导致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症状,针对这以症状,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最后是手术后的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且对患者做好相关的术后心理疏导措施,减轻患者的不良的心理状态。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SPSS统计方法,将本次研究所有的数据进行收集,利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对数值变量不同的组别使用t进行检验,而分类变量不同的则是使用X2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根据最终临床数据表明,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其心理状态上均有所改善,但是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要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畸形,其所指的是胎儿还在母体中发育时,其心脏出现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引发该类疾病的因素较多,其主要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疾病药物因素。其中遗传因素所指的是患者父母或者是家族中有人患有心脏病,受上代的影响所导致的先天性心脏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大约有一半都是由该类因素所引发的。环境因素所指的是孕妇在妊娠期前后,由于居住的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导致孕妇将受污染的空气吸入体内,影响胎儿发育。[4]而疾病药物因素主要是指孕妇在怀孕期间因乱服用药物,导致胎儿在发育时受药物的影响导致的心脏发育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的病死率较高,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都有着非常严重的影响。

本文中所提到的舒适护理是一种能够仍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感觉到舒适、愉悦,而不是向之前一样感觉到不安、焦虑。舒适护理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护理方式,其介于常规性护理和个性化护理之间。[5]目前,舒适护理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极大的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也提高了治疗效果,尤其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当中。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我们可以知道相比较常规的护理方式,舒适护理方法应用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舒适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析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将舒适护理应用在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所收治的12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28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方式为舒适护理。并且对两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记录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根据最终临床数据表明,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其心理状态上均有所改善,但是将研究组患者的改善数据与对照组相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要高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我们可以知道相比较常规的护理方式,舒适护理方法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来说,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舒适护理干预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晓琴,欧阳晶.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镇静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24:3802-3803.

[2]陈洁.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11:99-100.

[3]张盛,明腾,邹勇,涂洪强,王小威,谢学良,黄国金.右胸小切口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5,09:61-63.

[4]俞婷婷,张丽.舒适护理在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手术中的应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14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2:2.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第10篇

1 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的原因

严重感染、败血症、休克、窒息、创伤等是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3]。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对婴幼儿胃肠功能的影响可能存在多个方面, 常见如下。

(1) 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后, 胃肠道黏膜损伤[4]。肠黏膜代谢较活跃, 一旦发生组织低灌注, 则肠黏膜上皮细胞缺氧, 由此引发的酸中毒导致肠壁细胞代谢障碍、组织损伤。

(2) 围术期用药物抑制胃肠道动力功能。麻醉药物、阿片制剂及其类似物可抑制胃肠道动力功能。

(3) 机械通气。手术患儿多采用经鼻插管辅助通气, 患儿哭闹或镇静不充分可能造成大量气体的吞咽, 或吞入由气管插管漏出的空气而引起腹胀。

(4) 过度通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碱中毒、低血钾, 使胃肠道麻痹。

(5) 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肠壁或肠系膜血液循环障碍, 气体自血液弥散入胃肠道的量增多。

(6) 术后患儿绝对卧床, 胃肠蠕动变慢。

(7) 严重的细菌感染及抗生素的滥用, 可能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2 胃肠功能障碍的预防

2.1 早期留置胃管

(1) 术后患儿返回监护室后连接5 ml或10 ml注射器。注射器去除活塞上尾端筒部, 并将针头刺入活塞内, 然后将活塞塞入注射器空筒内, 制作成一个简易的吸引器。将其连接胃管后可使胃与大气相通, 从而有效引流胃内容物, 并方便观察引流物的量和性状。引流量多时注意复查血气及电解质, 防止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5]。 (2) 抽吸胃液时运用间断负压吸引, 防止负压过大造成胃黏膜损伤[6]。 (3) 保持胃管引流通畅, 有效固定胃管, 防止体位改变引起胃管脱出或移位, 以免造成引流不畅, 影响临床观察和判断。定时观察胃管位置, 必要时重新放置胃管。 (4) 定期更换胃管。橡胶胃管每周更换一次, 硅胶胃管每4周更换一次较为合理[7]。

2.2 充分镇静

10%水合氯醛是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理想的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物。药量:按医嘱执行, 小儿镇静、催眠:每次30~40 mg/kg[8]。

2.3 经常检查气管插管的气囊压力

经常检查气管插管的气囊是否饱满、压力是否合适, 且气囊要有弹性, 要求硬如鼻尖。若张力过大, 易损伤气管内膜, 张力过小, 易漏气。还需要固定好气管插管, 因为术后快清醒的患儿易躁动, 容易造成气管插管滑脱, 致使呼吸机送气至胃肠道而导致腹胀。

2.4 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及时纠正酸碱失衡, 维持电解质稳定, 尤其是血钾应在3.5~4.5 mmol/L。

2.5 正确的营养支持与喂养

(1) 尽早开始、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2) 饮食要注意营养全面、平衡, 特别注意蛋白质和矿物质的补充; (3) 防止误吸, 在经口喂奶前应先给气管插管的气囊打气, 喂奶时应将患儿头部抬高15°, 喂奶后轻拍患儿背部, 1小时内不宜吸痰, 以免造成患儿呕吐, 1小时后可放松气囊, 防止压迫气道时间过长; (4) 使用奶粉喂养时要注意浓度, 注意奶具的清洁和消毒; (5) 注意情感交流, 给患儿更多关心和爱抚[9]。

2.6 腹部按摩

对于病情危重需绝对卧床导致肠蠕动减慢的患儿, 可采取双手搓热, 掌心对准患儿肚脐, 顺时针揉腹10分钟, 用力适度, 动作轻柔, 每日2~3次的方法来进行腹部按摩。

3 胃肠功能障碍的护理

3.1 应激性急性胃黏膜病变

机体应激后由于胃血流量减少, 胃运动障碍、胃酸分泌增多及胃黏液-碳酸氢盐屏障功能降低, 导致胃黏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浅表糜烂及溃疡形成[1]。心脏手术患儿经历了开胸、体外循环等严重创伤后, 胃黏膜明显损伤者占0.6%~2.0%, 是发生应激性急性胃黏膜病变的高危人群[4]。一旦发生应激性急性胃黏膜病变, 有文献报道, 可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定时做胃液p H检测, 控制胃液p H≥4, 若需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则应控制胃液p H≥6[10]。

3.2 肠功能障碍

肠功能障碍为胃肠功能障碍之一, 主要指应激状态下常见的麻痹性肠梗阻, 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

3.2.1 腹胀的护理

(1) 禁食:在腹胀持续存在且进食后腹胀加重或有胃潴留和上消化道出血时宜禁食, 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直至症状好转后及时喂养; (2) 留置胃管, 帮助胃肠减压:引出消化道内存留的液体和气体, 减低胃肠压力, 还可早期发现胃内是否出血; (3) 肛管排气或开塞露灌肠:刺激肠蠕动; (4) 补充电解质:积极补钾, 保持血钾在3.5~4.5 mmol/L; (5) 遵医嘱应用药物:如酚妥拉明每次0.2~0.5 mg/kg, 每2~6小时一次, 病情严重时每0.5~1.0小时一次静滴, 能提高肺通气功能, 兴奋肠道平滑肌, 使肠蠕动增强而减轻腹胀, 或应用新斯的明:每次0.045~0.060 mg/kg, 皮下注射, 抑制胆碱酯酶, 增加肠道蠕动, 促进排气[11]; (6) 中医治疗:如穴位针刺或艾灸神阙穴, 能刺激神经末梢, 促进肠蠕动。

3.2.2 腹泻的护理

腹泻是指应用管饲后引起肠蠕动加快, 导致排便次数增多, 粪便稀薄不成形[12]。护士应密切观察患儿腹泻物的性状、量, 并及时送检。此外, 还应注意皮肤护理, 尤其是会阴部护理, 及时清理粪便, 用柔软纸巾轻轻擦拭, 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膏以预防红臀。

3.2.3 便秘的护理

长时间卧床尤其是病情危重的患儿因为应用镇静药, 使肠蠕动减慢或肠鸣音消失, 从而造成患儿便秘。护士应为便秘患儿揉腹, 如无效, 可使用开塞露通便, 并调整鼻饲喂养膳食比例, 增加粗纤维的摄入量。

4 结论

不开胸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第11篇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病。此病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冠心病、风心病而位居第三位。在临床上各种类型的先心病中,室间隔缺损最为常见,其发病率约占先心病的29%,其次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它们的发病率各占先心病的8%。目前,先心病的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此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即胎儿在发育的过程中,其心脏的结构出现了异常,从而导致心脏的左心房与右心房之间,或左心室与右心室之间,或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存在着异常的通道或狭窄。这些异常往往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尤其是影响孩子的心脏功能,并最终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孩子心力衰竭,甚至威胁生命。近十几年来,由于心血管外科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体外灌流、心脏外科手术及术后心脏监护技术的发展,使多数先心病患者的病情从根本上得到了治疗。过去,对先心病患者都是通过开胸手术来进行治疗的,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患者不仅恢复得很慢,而且在胸部还会留有明显的瘢痕。如今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善。

目前,对于最常见的几种先心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等均可以采取不开刀的方法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通过介入技术(在X线或是超声波的引导下,利用各种导管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方法),将一根特殊的导管送到患者的病变部位(心房、心室或未闭的动脉导管等),然后将一特制的封堵器释放到缺损的部位,使缺损封闭,从而达到治疗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心病的目的。对于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的先心病患者,可实施特殊的球囊扩张术,以解除肺动脉的狭窄,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介入疗法的最大优点是手术时间短、不开胸、不留有手术的瘢痕,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患者在术后恢复得也较快。一般术后2~3天患者即可出院。所以,此种方法正逐渐成为治疗先心病的主要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第12篇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年龄为40 d~3岁, 其中< 3月龄者11例, 3~12月龄者37例, 体质量分布为2.35~15 kg, <15 kg 59例, 其中≤5 kg 14例。疾病分布为:室间隔缺损22例, 另合并肺高压者25例;室间隔控损+房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5例, 房间隔缺损9例, 动脉导管未闭8例, 法洛四联症1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右室双出口2例;大动脉转位1例, 其它7例, 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 (Ⅰ组) 和试验组 (Ⅱ组) 各50例。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于术前30 min肌注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0.02~0.03 mg/kg, 以咪唑安定0.1~0.2 mg/kg, 异丙酚1~2 mg/kg, 仙林0.1 mg/kg;Ⅰ组采用芬太尼5 μg/kg, Ⅱ组采用雷米芬太尼5 μg;诱导后, 体质量<10 kg者, 经鼻气管内插管, 其余经口插管。麻醉维持:所有患儿均采用微量泵泵入仙林80 μg/ (kg·h) , 得普利麻5 mg/ (kg·h) , Ⅰ组患儿按0.1~0.3 μg/ (kg·min) 持续泵入芬太尼, Ⅱ组则为雷米芬太尼0.5 μg/ (kg·min) , 监测并记录诱导前即刻 (T1) , 插管后3 min (T2) , 切皮后5 min (T3) , 据胸骨后5 min (T4) , 关胸时 (T5) 各时点的HR, MAP。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围术期HR及MAP变化见表1, 两组在各时点HR, MAP较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各相应时点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CPB和心内手术, 体外循环转流时间15~230 min, 平均61.49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不阻断) 9~150 min, 平均34.52 min, 心脏自动复跳者占90.3%, 术后病死率1.9%。

注:组间比较, P>0.05

3讨论

雷米芬太尼是纯粹的μ受体激动药, 注射后起效快, 药效消失快, 其代谢途径是被组织和血浆中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1], 适用于静脉输注。本试验中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剂量是文献推荐的常用剂量, 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的镇痛作用相似[2]。根据手术中各时段刺激强度不同, 随时调整输注速度, 达到抑制不同应激反应的效果。本研究中,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及维持中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 表明了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具有同样的安全性。雷米芬太尼作用时间短, 停药后5~10 min作用消失, 在体内是通过非特异性酯酶代谢的, 重复和持续输注无体内蓄积, 并且其代谢不受肝、肾功能影响[3]。综上所述,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酚麻醉应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庄文良, 曾因明, 张伯銮.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525.

[2]吴新民, 叶铁虎, 岳云, 等.国产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 23 (4) :245-248.

上一篇:仪表系统防雷工程下一篇:可重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