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等

2024-05-24

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等(精选3篇)

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等 第1篇

一、综合素质评价优化学校教育管理系统

1. 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学校做好顶层设计

综合素质评价项目有一、二、三级指标, 每个指标下还有4个等级, 评价项目繁多。评价模式有自评、同伴评、师评。也就是要把学生在校学习表现、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以及学生在校所发展出来的能力和情感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并对其过程和情感作出评价, 评价过程要多元参与。在实施评价中要遵循导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最终评价结果要反馈给被评价者, 并建立申诉渠道, 评价结果要有公信力。

由此可见, 学校要实行公正、公平、有公信力的综合素质评价, 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案。从每个三级指标主要观测点的设置, 政策的解读宣传, 领导机构、分支机构的设立, 操作流程的安排, 到评价模型的建立和计算机系统的支持, 以及评价周期、评价时间点的制定, 评价结果公布渠道, 评价结果反馈机制, 都要进行全局考虑, 作好顶层设计, 自上而下, 有序实施。通过这样的顶层设计, 学校将形成一个除德育实体机构以外的教育评价机制, 对学校教育管理作了一个横向强化。

2. 综合素质评价构建需要常态化

常态化的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班级建设、班会队会、常规管理、心理教育、主题教育、校园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家校合作等途径进行。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性原则, 教师的评价要关注学生主体参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 六个维度必须涵盖以上过程,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是动态的, 更是常态的, 它和常态教育有机结合并融入了常态化教育过程中, 这样的教育贯穿了学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更具鲜活性和更具实效性。

3. 综合素质评价需要改变学校教育的评价观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 综合素质评价以形成评价的方式发现学生身上通过考试发现不了的素质, 这种评价以全面为原则, 它改变了“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观念。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性原则要求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而不是“简单的贴标签”。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尔比姆认为,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综合素质评价促进了教育评价的发展观。

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原则还要求评价者, 包括教师、学生甚至是家长, 要有自评、同伴评和师评。师评既要有班主任的评价, 又要有包括学科教师的评价, 这种评价促进了多视角教育评价观的形成, 使教育评价更富立体感。

4. 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学校构建丰富的校园活动文化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 没有活动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思想活跃, 他们的身体、心理、思想、学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他们需要参与活动的平台。正因如此, 综合素质评价的各项指标除了包括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评价、自然生活中行为规范的评价和集体生活中的评价外, 还包含了许多参与活动过程的评价, 例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社团活动、艺术体育科技活动等。这就需要学校建立多种多样的活动平台, 为学生创造展现个性、展示才华的舞台, 为评价建立更多的渠道、更多的观察维度, 这也符合评价的全面性原则。

学校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道德教育活动。它包括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等, 可以与二级指标中的“社会责任、诚实守信”相对应。②心理主题教育活动。它包括自我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生命主题教育等, 这可与一级指标中的“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相对应。③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它包括爱国主义教育、核心价值教育等, 这可与二级指标中的“亲社会、热爱国家”相对应。④还有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春游秋游、夏令营、社区服务等都可以与综合素质评价中各项评价指标相对应。综合评价要全面, 学校的活动就要全面, 这种评价才符合全面性原则, 才有可信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使校园充满青春活力, 而且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平台和机会。

二、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全员德育的实施

1. 综合素质评价构建全员德育平台

全员德育在学校很难落实, 这是大多数学校都面临的棘手问题。全员德育通常包括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个方面。全员育人是指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 全程育人是指学校各种活动的全部过程都应该包含德育因素, 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要通过多方面的工作落实育人责任。全员是主体概念, 全程是时间概念, 全方位是空间概念。

综合素质评价在方法上要求全面, 在过程上要求全程, 在评价人员上要求全体 (教师、同伴甚至家长) , 是从人、时、空三位一体的视角, 表达了人人做德育、时时做德育、事事有德育的德育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为全员德育的构建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而全员德育的实施也为评价提供了可靠的、真实的、可信的结果。

2. 综合素质评价提升德育课程渗透

各门课程的教学是学校的主要工作, 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 通过教学实施德育就是德育课程的渗透, 教学过程是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综合素质评价也要渗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措施地实施教育, 并对实施的效果进行教学效果和学生情感价值观考核。

通过在传授和学习的过程中渗透“真、善、美”, 在讲解和引导的碰撞中摈弃“假、恶、丑”, 综合素质评价得以实施, 也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与渗透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学中达到有机结合, 完美提升。

三、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几年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 但在教育中始终是“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 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综合素质评价在此背景下被提出, 它对各种教育的分化起到了整合作用, 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评价角度提供了一种探讨方式。

1. 综合素质评价重视学生的“德”

根据综合素质的不同内容和表现特点, 对评价结果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和“审美与表现”的评价结果以“优秀”“合格”“尚待改进”三个等级呈现;“学习能力”和“交流与合作”的评价结果以“A”“B”“C”“D”四个等级呈现;“运动与健康”的评价结果以“良好”“一般”“差”三个等级呈现。

结果是定性的, 使用是定量的。《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指出, 在“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两个维度中有一个维度总评内“尚待改进”者, 不予毕业。在厦门市近几年来的高中都阶段各类学校招生工作方案中均提到, 在学生报考相应高中时都要求综合素质评价总评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这两个维度均达到与之相对应的等级。由此可见, 综合素质评价重视学生的“德”, 以德为本, 树德为源, 为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基本要求, 这也是教育的根本。

2. 综合素质评价关注学生的“才”

评价所说的“全面发展”不是最高限度的要求, 而是最低限度的要求, 这种全面是不强求所有方面都是高水平, 但是要求“各方面素质”都达到合格的基础上, 进一步促进其某个或几个方面得到高水平的发展。也就是说, 评价关注学生“才”的发展, 承认“才”发展的动态性。

“学生成长记录袋”作为综合素质评价过程的载体之一, 装载着学生体现“才”的材料, 为自我能力的展示提供佐证材料, 材料可以是一种也可以多种, 这正如任勇在其著作《走向管理的文治境界》中提到的“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他的第一”, 评价关注学生个体的某种“才”, 而不一定要求是“全才”。

3. 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发展的驱动器

就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定位而言, 其根本取向是发展性。低年级时某项指标的低评价在高年级时因学生个体的进步可以修正为高评价, 低年级时某项指标的低评价也可促使学生个体自我修正争取发展取得高评价。评价是手段, 发展是目的, 综合素质评价的自评、师评和同伴评的评价过程也是学生个体的自省过程, 评价结果的反馈与申诉过程是学生个体的他律过程, 自省与他律形成了学生发展的内外驱动力, 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的双驱动模式下得到更加全面与和谐的发展。

四、综合素质评价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提升家校互动

根据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 评价过程要求不少于5位班科任教师的参与, 评价的过程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评价过程是动态的, 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始终以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眼光对待评价对象,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改进, 引导学生制订学生发展目标和改进计划。这样的“教学相长”互动可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当然评价结果的处理工作也是动态的。综合素质评价要求评价结果要公布给被评价者和家长, 并建立申诉渠道, 对有争议的结果有修正的机会。这就需要教师、家长不断地提高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 以建立良好的评价环境, 这种互信的评价, 构建了良好的家校互动, 提升了家校互动目的的效益增值。

五、综合素质评价促进更多的教育反思与探索

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价制度, 体现了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导向, 它在实施中评价认识的准确性、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评价过程的规范性、评价结果的公信力等还存在诸多问题, 它考验着教育者的智慧, 需要教育人更多的思考与探索。

许多学校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还存在着评价认识不明确的问题, 学校、教师在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教育偏差, 如何通过评价改变“分数至上”的传统教育价值观, 还需要一定的社会基础。评价指标还不尽合理, 评价指标是定性的, 较为模糊泛化, 可操作性不强, 各学校经常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细则, 缺乏统一的、公信力强的标准, 这需要更多的论证与统一。评价的过程繁冗, 工作量大, 过程周期性长, 缺乏全局设计, 各项配套制度不健全, 监管不力, 评价走向形式主义。在国家重提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下, 亟待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做好顶层设计。

浅析如何通过安全教育促进安全生产 第2篇

关键词: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 推广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人们的温饱等生理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安全需求已然成为了人们的最低层次需求,安全生产也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然而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是我们难以接受的,俗话说,平安来自于警惕,安全来自于防范,防范在于人们的安全意识和严格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这些法规制度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个生命一个故事,一个生命一个传奇,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流淌出的是至真至情至爱,生命的孕育在婴儿诞生的刹那,无尽的喜悦和慈爱挂上母亲的眉间。世上有哪一种声音能比婴儿出生的第一声哭啼更动人心弦,又有哪一种比失去亲人更悲痛欲绝,生命对每个人仅有一次,今夕何夕,试问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据统计,在大量的生产安全事故原因调查分析中,90%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所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而思想决定行为。

安全生产需要法制、监管、教育、科技、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横纵交错的实施才能得以保障。其中,教育是能够从思想上消除人不安全行为的一种根本方式,是一种能够一劳永逸的方式,是能够适应各种社会时期各种科技环境的一种方式。这需要我们通过安全教育转变人们的思想意识进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促进安全生产。

一、安全教育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

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永恒的主题,安全教育与安全生产,一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铸造了企业发展中多环节、多因素、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

实际工作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自生的规律可循,不同事物之间规律各异,只有充分认识和确切把握事物的规律,才能取得管理工作的主动性。有人把安全思想教育比作是安全生产的"催化剂"搞好安全思想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启迪人们的思想,增强其安全意识和遵章守法的自觉性,提高自主保安能力。比如,前不久8月2日发生在江苏昆山的一起金属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该企业相当一部分工人竟然不知道粉尘会爆炸。要说是1987年的哈尔滨亚麻厂的职工是这样的话还可以理解,然而它偏偏出现在昆山事故中,这就让人难以想象了。这也充分证明了安全教育的缺失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

安全教育是使人们从思想上对安全的认识得到扭转,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增强人们对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的主动性,就要加强安全教育。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让我们有了侥幸心理和事不关已高高挂的想法,这些都是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安全生产中的毒瘤。要想消除这些毒瘤,就必须坚持安全教育,坚持教育、教育再教育,培训、培训再培训的循序渐进的方式。安全教育贵在坚持,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它是要改变人们行为习惯的过程,也许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的坚持必然会在各行业企业中逐渐的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氛围。这些都是安全硬件设施设备投入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当然,安全教育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利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来开展安全教育早以不易为人们所接受,教育内容不易被吸收被理解。因此,教育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是与规章制度、安全活动等多方面的措施结合起来共同实施,如安全生产奖惩制度与安全生产月活动相结合、问答竞赛的方式、安全之星的活动等等。总之,要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来调动人们积极性。

安全生产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各角落、各行各业,参与人员之多,范围之广,不同行业的生产特点不尽相同,安全要素不尽相同。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各种的安全隐患。如何使人们认清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式。

二、安全教育要得到推广和普及

对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只是一个方面,它能够在安全生产中起到既定的作用。比如:对新入厂的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在岗的职工要进行再教育或再培训,还有各种的特种作业操作的教育培训等等。

然而,安全教育不能只局限于片面的生产企业当中,那样我们的教育培训压力会很大,效果周期会很长,并且不能够解决全社会的安全问题。怎样把我们的安全教育工作提前做呢?想到我们的每一个职工也都是从小就接受学校教育从校园里走出来的,何不把我们的安全教育搬到小学课堂呢?但事实上,现在企事单位的从业人员有在中小学期间乃至高等教育阶段接受过系统安全教育的吗?根据昆山爆炸事故涉事企业中大部员工的年龄及教育层次情况来看,我们知道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们要像普及计算机一样普及安全教育,从娃娃抓起,进而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当然,在中小学阶段系统的开设安全课程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用带有漫画和插图的文章、动画、影像资料和事故现场的演习等多种形式把安全的重要性和安全知识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的使安全意识从小扎根在内心深处,使安全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虽然我们有的时候也在做这些类似的工作,但是在普及和推广力度上还远远不够。试问一下,若非学习安全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有谁会知道安全也是一门工程技术学科,也遵循着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般规律,也有着其独特的方法论,也能成为一个专业领域呢?再者,目前大多数的乡村中小学生也很少有经历过火场逃生演习和面对各类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措施的训练等等。这说明我们当中的绝大部只是对安全有一个初步的肤浅的认识,这说明我们的安全教育推广的普及还远远不够。因此,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就把安全看成是跟语文、数学一样的基础课程来开设。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研究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普及安全教育的方案并保证相应的推广力度才是当务之急。

三、安全教育任重而道远

我国人口众多,安全生产参与人员基数大,培训教育任务重,再进行大范围的普及和推广更是困难重重。像昆山爆炸事故涉事企业的安全状况这样的类似企业,我想来有很多很多吧。再者,安全思想安全理论与我国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背道而驰。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特别是作为安全工作者,要从自身出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用自己的实际言行影响身边的人,进而使更多的相关人员参与其中。从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来说,要建立建全安全生产与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好基层宣传、教育培训及实践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开创我国安全生产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景林,林柏泉.安全学原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2-12.

[2] 王玉庄,刘文龙.安全生产法律法规[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5-1.

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等 第3篇

一、当前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学风整体不错, 多数学生思想积极、学习勤奋,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目标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进入大学后, 由于没有了升学压力, 学生容易丧失奋斗目标, 平时的学习也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而已。同时, 社会上“读书工具论”“读书无用论”等思想也使学生逃课、厌学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司空见惯。

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习效率偏低。一些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平时上课不认真, 主动学习能力较差, 平时不做作业或抄袭他人的作业, 到考试时就只有靠作弊来应付。

不能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与高中相比, 大学的学习方式也由以教师教学为主导变为以学生自学为主导, 学生课余时间较多, 学校对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没有统一安排, 部分学生深陷网络不能自拔。

原因分析:从学生方面来讲, 学生自律意识差,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从高校方面来讲, 学校对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投入不足, 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仅停留在开设一门课程、举办就业讲座等, 缺少系统化、全程化的教育体系, 导致学生没有真正树立大学生涯规划意识, 缺少奋斗目标。

因此, 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 推动高校学风建设, 既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有益补充, 也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二、大学生涯规划和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涯规划起源于职业生涯规划, 它主要针对大学这一特殊阶段, 是大学生根据自身主客观条件和职业理想, 科学规划大学生活, 逐步实现个人在大学阶段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为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奠定基础的过程。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过系统的课程讲授和个性化的专业辅导, 引导学生树立大学生涯规划意识, 掌握大学生涯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帮助学生树立并逐步实现自身大学生涯规划目标的过程。

三、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和开放性很强的教育理念, 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大学生涯规划教育通过科学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在全面分析自我和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 解决的是学生最关心的“大学如何度过”的问题, 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从大学新生入校就开始, 抓住学生对未来发展不确定的关键时机, 引导学生科学剖析自身主客观条件, 合理设计自身大学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 激发学生自我规划和主动学习意识, 不断明确学习目的和职业方向, 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学习观, 为良好学风的形成创造主观条件。

学风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体现。教师通过大学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大学阶段发展目标, 并根据每年的发展目标制订每学期或每月的阶段目标和学习计划。每个阶段的目标相互衔接, 逐步递进, 学生必须按照学习计划逐步完成, 才能进入下一个更高目标的实现阶段, 直至达到发展总目标。在这种逐步接近总目标的过程中, 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都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和学习的快乐, 会自觉抵制诱惑, 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这为以后良好学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涯规划的实施和跟踪不仅对大学生活起着全程监控作用, 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指导大学生活的行动纲领, 同时, 它也是开放性的、动态的, 既会随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也会依个人实施的效果进行及时调整。这保证了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也能督促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 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学习成效的提高, 这为学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四、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着力点

1. 学会时间管理

切实做好大学生涯规划最主要的是时间管理。大学阶段, 从时间上来说, 只是个人发展历史中很短的一个时期, 但就其重要性来说, 它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时期, 大学生可支配的时间有限, 能否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是决定大学生涯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 也是决定学风建设好坏的关键。

2. 学会适时调整目标

将大学生涯总目标细化为各阶段目标, 并将各阶段目标细化到现实生活中, 有利于学生明确个人努力方向, 充分发挥自觉性、主动性。学生个体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社会形势的变迁自主确定、修正自己的目标与内容。这样, 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才能保证持久的动力, 从而促进高校学风的建设。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事拖拉是造成学生学业成绩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有必要引起高校的关注。大量的时间用来逛街、上网, 最后关头才匆忙做作业、写实验报告;每天早上赖在被窝里睡懒觉, 到期末才发现晨跑次数还差很多……不少大学生有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在生涯规划教育中进行跟踪检查、阶段性总结及表彰和班级同学互查互评等活动, 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剖析自身的负面情绪和不良习惯, 尝试解决问题, 加强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从而为良好学风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4. 及早树立大学生涯规划意识

高中阶段, 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安排下生活和学习, 奋斗目标只有一个, 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 很少有自己的生涯规划, 也很少考虑考上大学要做什么。进入大学, 学校和家庭的约束逐渐减少, 再加上学生的补偿心理、意志力不强、缺少奋斗目标等因素, 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在睡觉、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上消磨时光。如果在新生刚入校时就开始大学生涯规划教育, 引导学生尽快树立大学生涯规划意识, 通过表彰先进和树立典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 学会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式, 及早制定奋斗目标, 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就能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五、构建系统化、全程化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促进高校学风建设良好发展

1. 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专兼结合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队伍, 多渠道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只靠一场讲座或一门课程来进行, 高校不仅要高度重视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 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涯规划课程任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企业高管和校友等多方力量, 逐渐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内容,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涯规划课程任课教师通过系统传授生涯规划知识, 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 掌握科学的进行生涯规划的方法。辅导员通过班会、日常谈话、实践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和认知自我, 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学习观。专业课教师不仅通过讲授专业课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而且通过前沿知识讲座、专业实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 合理制定专业学习目标。另外, 邀请企业高管分析社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 邀请事业成功的校友畅谈自己的人生经历, 既能丰富大学教育的内容, 也可为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提供最直观的认识。

2. 分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 实现教育科学化、全程化

大学一年级, 学生刚进入大学, 对大学充满了向往却又很迷茫。此阶段应重点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和专业教育, 解决“大学是什么”的问题。利用学生课余时间,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 由校、院领导和辅导员分别对大学新生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 同时邀请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代表担任新生“班长”, 及时有效开展朋辈教育, 分班级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 促进学生对大学生活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另外, 及时有效的专业教育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和专业前景, 也增加了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学习兴趣, 为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大学二年级, 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模式, 对自身和社会环境也有了初步认识, 此阶段的重点是指导和帮助学生逐步明晰大学的奋斗目标, 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解决“在大学想做什么”和“在大学能做什么”的问题。一方面, 通过专业指导讲座、辅导员个性化辅导和对优秀自我发展规划报告进行交流点评等活动帮助学生对大学生活进行合理规划;另一方面, 学生要强化素质拓展和工具性知识的学习, 为大学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大学三年级, 学生已经开始实施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对自己的专业和社会需求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此阶段的重点是督促学生实施、调整、改进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 解决“如何实现目标”的问题。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学习, 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发掘学生的优势与潜能, 引导学生明确个人发展方向, 如考研还是就业等。

大学四年级, 学生已经基本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经过前三年的积累和总结, 也具有了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 此阶段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检查总结大学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 理性评价自己, 并根据社会实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调整就业心理。

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对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高校学风建设关键在于学生学习风气的养成, 而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觉性, 从学生内在因素上解决高校学风存在的一些问题, 因此, 实施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可对高校学风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要:高校学风建设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习风气的养成, 而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觉性, 从学生内在因素上解决高校学风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 实施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可对高校学风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学风建设,策略研究

参考文献

[1]马晓英.以生涯规划为着力点构建学风建设的新机制[J].教育与职业, 2011, (2) .

[2]曹勇, 李德全.以大学生涯规划实施为平台加强学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

[3]肖克奇, 陈琳婷, 吴远枝.大学生涯规划目标的制定及其实施[J].九江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3) .

上一篇:商业计划书下一篇:中美会计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