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2024-07-28

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精选12篇)

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第1篇

教学片断:《孔乙己》一课的赏析结束后, 我照例问大家还有没有质疑的问题?我目光扫视了一下, 发现一学生正匆忙写着什么, 且不时嗤嗤地笑着。我好奇地走上前去正准备探询, 见此他立即站了起来, 并且清了清嗓子环视大家道:“我还有一个‘寻人启事’需要大家帮忙。”我心里突地一沉, 是开玩笑吗?但新课程理念提醒我, 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发言”, 因此我还是怀着疑惑的心理说道:“好, 就请大家听一听能否帮得上忙!”同学们也在焦急地期待着。这时他大声念道:“寻人启事:孔乙己, 男, 五十多岁;黑痩脸色, 皱纹间有伤痕, 穿一件破夹袄;两条腿已被打折, 只能靠两只手在地上‘走’。今仍欠铜板十九个, 有知道下落者, 请速与咸亨酒店老板联系。咸亨酒店老板定当重谢!”听罢, 大家先是惊讶, 但又很快醒过神, 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我也情不自禁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然后我灵机一动, 顺势展开探究对话:

师:大家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怎么样?

生1:形式好, 富有吸引力。

生2:问题问得妙, 能承接课文的结尾深入问!

师:是的, 这种质疑不仅形式好, 而且问题切中了小说的主题, 发人深省。那大家能否帮助咸亨酒店老板寻找一下孔乙己的下落呢?

生1:无法还上这十九个铜板, 藏起来了。

生2:也许有人可怜他, 帮他在医院治腿?

生3:不可能!像丁举人这样的社会上层恨不得打死他;像咸亨酒店老板这样的社会中层只记得欠他的钱;像短衣帮、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这样的老百姓也只是把他当成笑料, 同样不会帮他。

生4:他认为自己是读书人, 不肯劳动, 但为了生存, 又去偷时手也被打折了……

众生:可能饿死了!

……

师:大家分析得都很透彻, 看来找到他只有靠奇迹发生……但现在不管怎么说, 我们还得要帮酒店老板把“寻人启事”张贴出去。大家觉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生1:我还觉得“寻人启事”里面忘了一个孔乙己一生中视为宝贝的东西——那件又破又脏的长衫。

生2:还有“咸亨酒店老板定当重谢”也是骗人之词, 应该删去。

师:是啊, 那件长衫确实是它的命根子。可小说最后也没交代, 那长衫究竟哪里去了?要不要加?

生1:不要加, 他最后一次用手“走”入咸亨酒店喝酒的钱, 就是破长衫当的。

生2:那件长衫又破又臭, 哪个当铺还要。肯定穿在身上, 用手在地上“走”时, 被一群顽皮的孩子戏弄撕分了。

师:那“咸亨酒店老板定当重谢”之词, 大家觉得是否应该删去?

生1:删去!仅有十九个铜板, 能重谢吗?

生2:仅有十九个铜板, 还出寻人启事, 可见他爱钱如命。

生3:不, 他爱钱胜于命。孔乙己能否活下去都难说, 他还在想欠他的十九个铜钱。

生4:他还是一个奸商, 在酒里羼水。因为怕“小伙计”羼水干不了, 所以被安排温酒去了。

师:这一节课同学们探讨得太棒了, 看来“寻人启事”还是按原样张贴。孔乙己还上咸亨酒店老板的十九个铜板希望渺茫, 能拿到咸亨酒店老板“重谢”更是不可能。这是因为:第一, 孔乙己不肯自食其力, 因为他认为他是读书之人;第二, 他想用那又破又脏的长衫来忽悠人也已经不可能, 因为他的长衫已经不复存在了;第三, 他能否像从前一样做些偷窃之事更不可能, 因为他的两只手也可能被打折了;第四, 短衣帮、咸亨酒店的小伙计, 甚至小孩也只是把他当成笑料, 同样不会帮他。他已经成为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多余人, 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最终综合大家讨论来看, 要让咸亨酒店老板梦想成真, 只有——

生众:大家几乎是同声说道, 只有取消那种科举制度, 唤醒麻木无知的老百姓, 推翻那人剥削人的封建社会……

教学反思:

(1) 要认真学习与实施新课程理念, 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本案例, 教者如果没有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 有较强的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就不会有课文赏析结束后的学生“例行”的质疑与探究, 更不会出现学生的大胆、有趣、深入课文主题的“寻人启示”问题的生成。

(2) 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 机智地捕捉学生质疑中的每一个有价值的生成问题引发探究。本文列举的语文教学探究片断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本课当学生提出听似玩笑的“寻人启事”, 倘若教者武断地制止甚至痛斥学生一番, 使课堂戛然而止。那不仅丢失了这一极其有价值的探究题, 而且势必沉重打击学生有创意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3) 要认真钻研教材与学生, 并将学生的“节外生枝”预想在备课中。如此放手地让学生探究, 在一般的教者看来, 肯定完成不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但从案例中不难看出, 教者备课时已预估了学生的生成问题, 因此我们的备课应把学生的质疑列入其中, 以便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

(4) 教者要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和因势利导的水平。本案例, 当学生把有创意有价值的生成问题提出来, 如果教者不能较快地从“寻人启事”中引申出五个具有导向性且能逐层深化主题的问话, 以及最后画龙点睛式的启发总结, 探究效果就要打折, 课堂也就没有如此的出彩。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读书心得 第2篇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和魅力十足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经常会感觉到自己的课堂欠缺一种灵动和生命力,还需要很多的学习和不断磨练。恰好同事推荐了《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这本书。在本书中,各位名师都表现出了高超的分析细节能力,善于品味细节、分析细节,能从一些细小的动作,从一闪而过的表情,从一句简单的话语中,体会学生内心变化,感悟学生的兴趣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育教学更完美。书中的那些文字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而每个教学案例都值得我去思考。这本书充分地展现了教学的艺术和教学的智慧,让人领会到课堂真的是因生成而精彩。

一堂充满精彩的语文课堂,来自于生成。这本书通过四个篇章选用了多篇文章来说明课堂是怎样生成的这个问题,这也是我在平常教学中的一大困惑。课堂上怎么走生成的路?只要生成就都是有效的好的方面吗?怎样才能催生更多有效的生成?读了《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一书,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造良好的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语文天地中,在识字语言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比如在教学案例《雾凇》一课中,让学生充分运用多种视觉感官来发现自然之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冬天美景,观看雾凇奇观的画面,生动、直观地感悟自然美语言,进而让整个课堂充满了童趣,学生们在互动活动中感悟到了语文的魅力。

读完这本书,我体会到课堂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把教学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生活交流中发现文字的魅力、语言的多样化。

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在现代课堂上应该尽量避免过去教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多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积极。例如在教学案例《北风和小鱼》这一课时,可以分三个步骤:先是要求学生能把每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通过对课文的朗读、生生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初步认识北风吹一吹青草、梧桐树和小鸟与吹一吹小鱼的不同。然后组织小组之间交流,想一想为什么小鱼不怕北风吹,那勇敢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也不会怕北风吹。最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把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启发讲给同学听。通过独立尝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对本篇文章作者的真正想表达的想法给予认知、理解和接受。

模仿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方法之一,但模仿仅仅是手段,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从模仿到创造,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模仿、创造落到实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地产生“为什么”。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虽然学生有的想法还不很成熟,但这激发了学生的很多创造灵感,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使用人性化的评价语,如“善于观察,肯于动脑,敢于提问,太好了!”、“我很佩服这位同学的分析!”、“我很佩服这位同学!”、“真了不起,给他掌声!”等这些自然、精炼的评价语,要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不同的见解,来享受成功的愉悦。这样在课堂生成中才能更好的有精彩的生成。

课堂生成的动态资源具有随机性和偶发性,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慧眼,敏锐的发现、捕捉、利用这些资源。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文本解读上有个人心得,同时要博览群书提高文化素养,精心预设教学过程、方法和要提出的问题,还需善于运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做有效的催发者,做生成信息的裁判者,从而才能使课堂勃勃生机。以期在身临课堂“意外”之际,能从容不迫,化“意外”为“不期而遇的精彩”。

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第3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 预案设计 教路调控 个性差异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堂教学在学生、教师、文本三者通过对话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蕴含着师生巨大的生命活力,具有丰富的现场生成性。诚如叶澜先生所言:“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语文课堂教学要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就必须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模式建构中,实现从“为教”走向“为学”、从“刚性”走向“弹性”的飞跃。创生涌动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心胸与智慧,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多一点欣赏,多一点期待,敏锐把握每一个动态的生成,和学生一起在动态生成中享受语文的灵性之光!

一、精心设计预案

一个真正关注学生学力发展的教学设计,必然立足于引导发现,采用“软设计”为主、“软硬设计”结合的策略,激活书本知识,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预案时,要从多方面预测丰富的学情,准备应对策略,以便在课堂上生成相关问题时能够及时灵活合理调整教学预案,让预设真正服务于课堂的有效生成。如学习情境的预设,要针对各知识点,预设学生相关活动过程,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还要预设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与困惑,教师应如何点拨引导的应对措施等。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质疑问难做充分预测,以便课堂教学的启发引导。总之,变单线型备课为多线型备课,多一份对教学路径的弹性预设就会多一份教学的动态生成。

1.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利用文本信息,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设计多向评价、多维想象的问题,从文本中寻找教学目标的生长点,并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解读,把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调动起来,教学的“动态生成”也就呼之欲出。如教学《再别康桥》,我改变逐段分析的常规教程,设计了问题“你认为作者诗中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康桥?并说明理由。”学生阅读思考后概括为“寂静的康桥”“艳丽的康桥”“梦幻的康桥”“多情的康桥”“娇羞的康桥”“伤感的康桥”等。融注了学生个体感受的每一个答案都是合理的,而他们生发的争论又形成互补,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和鉴赏。

2.创设体验性情境。教师在课堂中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得积极体验的情境,引导他们主动地体验学习,促使其强化积极的心理体验,也有利于深层问题的产生。教学《项脊轩志》,结合作者对亲人生前一些细节的描写,我把教学内容引向学生的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母亲也在默默地呵护着我们,让你感受最深的有哪些事,你最想对母亲说什么?”让学生向生活回归,并与作品进行对接,阅读资源就又生发了写作资源。

3.激发学生质疑。发问寻疑,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眼光,也是一种阅读姿态。把质疑权力交给学生,使原先教学过程中的单向交往变成双向交往,能够使课堂充满活力。如熟悉《孔雀东南飞》的内容后,我鼓励学生:“你读出了什么疑问?”学生纷纷提出问题,如“兰芝那么好,为何焦母要把她遣归?”“兰芝与焦仲卿只有一条死路可走吗,难道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了吗”一系列问题,正好都集中在要害上。围绕着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学生参与得非常激烈,拓展得更为广阔。

二、机智调控教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管老师预设时多么周到,也不可能穷尽其变化。教学作为一种艺术,主要靠教师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中机智生成,即在教学实践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切调整。一方面要随机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要适时利用这种新的教学资源,孕生有价值的问题,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捕捉和巧用某些意外情况就显得十分重要。

1.错误可以非常美丽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可见,错误是极具课程意义的课堂动态资源。真正的课堂会因错误、发现、探究的共振而充满活力。当一些关键性的、有普遍意义的错误,被教师及时捕捉,转换为探究问题的情境,并与预定目标巧妙对接时,学生的探究兴趣将被大大激发。教学《蜀相》时,对于“丞相祠的周围有哪些景物,表现了怎样的特点”一问,一生说:“松柏苍翠、春草碧绿,黄鹂鸣叫,写出了祠堂的生机。”这种错误理解成了我教学的切入点,我引进了已学的《扬州慢》中的“尽荠麦青青”一句,让学生加以比较,并抓住了“空”“自”二字进行分析,学生马上引出了“城春草木深”等类似情况,理解了诗歌借景物来反衬的方法,还学会了举一反三、以诗解诗。

因此,当学生答问错误时,教师既不能奉送“真理”,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利用学生错误中的可利用因素,或追问暗示,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或反诘归谬,即以学生错误答案为前提,推衍出荒谬的结论,让学生在前因后果的矛盾中顿悟。那么,即使是错误也变得异常美丽。

2.“杂音”是课程的生长点

“杂音”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意外出现时,若装聋作哑,则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严词斥责,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不如了解“杂音”背后的真相,继而因势利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

听完配有淡淡忧伤乐曲的《赤壁赋》的朗诵后,我询问听读的感受,一位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她没有感受到悲伤或伤感、失意,而是说“很浪漫”,引得轰堂大笑。因为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对“浪漫”这个词非常敏感。既然这样敏感,索性顺着“敏感话题”让学生体会一番。于是,我让学生倾述了对浪漫一词的理解,又让他们找到课文中能让人产生美妙感觉的句子,学生找到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些与他们脑海里的浪漫搭得上边的景致,慢慢地学生理解了在被贬黄州如此落魄的情况下,一个人还有如此闲情去吟咏风月,他必是一个浪漫之人。于是一个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观点脱颖而出:原来浪漫不只是风花雪月,浪漫还可以是一种性情,一种风骨,一种灵魂的诗意寄居,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

3.“歪理”是一种财富

学习过程中新旧经验间的矛盾冲突,常常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尤其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提出的问题,更反映出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学习状态。这时产生的问题往往更具动态性、深刻性和创新性,是弥足珍贵的课堂动态资源。捕捉、挖掘这些问题资源,随机调整思路,经过激励、点拨,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涟漪,创生有价值的课堂交流。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上课伊始有学生发难:“刘和珍是一个女学生,而一般‘君是用来称呼男性的,这里鲁迅违规了!”这是我在备课中始料未及的。思忖片刻,我要求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通过互动,学生明白了“君”字是对人的尊称。在此基础上,又紧紧抓住契机,改变了备课时的教学思路,追问,“刘和珍是怎样一个人,为何值得鲁迅先生尊称她为君呢?”结果学生马上对这篇让他们有些望而生畏的文章有了兴趣。

三、珍视个性差异

传统课堂中过分强调整齐划一,教学的着力点多滞留于求同性,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学生多彩的个性。发展性教学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教师应尊重个体差异,并帮助个体形成适合各自学力的“差异目标”。课堂上需要充分利用个体差异,将之视为一种交往资源去开发利用,扬长避短,使得每个个体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最优的发展。如学习《祝福》,学生围绕“祥林嫂是穷死的,还是死于封建礼教的毒害?”“改嫁后的祥林嫂为何人们不称呼她贺六嫂”等问题展开热烈的争论,我没有急于剖析、定论,而是放手让学生细读慎思,联系社会环境思索人物的命运,由个体观照群体。课堂差异碰撞的火花点燃了探究的激情,在深度体悟中学生惊叹于作者“细微平常处见世界”的深刻。

当然,作为课堂的调控者,在课堂教学双边参与的动态进程中,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捕捉、判断、整合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及时纳入课堂整体设计的范畴之中,另一方面还要避免出现自流式生成以及脱离文本、拓展失度等伪生成行为,从而真正实现“以学定教”课堂教学的弹性优化。

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更加精彩 第4篇

——苏霍姆林斯基

一、理论引领, 深入地理解“生成”

新课程让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着生成的新课堂, 面对着生成的精彩, 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现在老师们常常担心一节课40分钟完不成教学任务, 对于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是将自己预设的教案进行到底?还是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生成前进?

一次, 笔者有幸读到一本书, 书名叫《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这本书列举了名师在日常课堂管理中关注的66个经典细节, 其中“让生成成为课堂的亮点”是名师课堂管理中的第31个经典细节。在这一章节里, 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我们要倡导生成性的课堂, 要努力探求课堂动态生成的内在规律和意义, 努力提高自己把握课堂生成的本领, 使课堂能够时时预约动态生成的精彩。这样的课堂, 学生拥有了创造的机会, 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通过学习, 笔者对生成性教学的核心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中, 也开始慢慢关注课堂的细节变化, 学生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不经意的话语……这些也许就是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就这样,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着、实践着、反思着、也成长着。

二、课堂实践, 及时地捕捉“生成”

在课堂实践中, 常会有许多预测不到的现象产生, 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 只要我们及时捕捉, 做出积极反应, 就会使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

1. 随遇生成, 让知识在对话中传递。

随遇生成, 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牢牢扣住迎面扑来的课程资源, 作广度、深度开掘, 不牵强附会, 不强拉硬扯, 从而让这种资源为教学服务的教学方式。

【案例】《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师读:乐呵呵地提回了一只绿色的蝈蝈……

生:老师, 你读错了, 这里是“捉”不是“提”。

师:谢谢你, 你听得真仔细!刚才的确是把“捉”读成了“提”, 那么你们觉得是“捉”好, 还是“提”好呢?

生:我觉得“捉”好, “提”可能是买回来的吧, 那要花钱的。

师:你很节俭, 很好。那你们捉过蝈蝈吗?捉过蝈蝈的同学能说说你是怎么捉的?

生:我先扒开草丛, 瞄准目标, 然后猛地一扑, 一下子就抓住了。 (该生边说边做动作进行描述)

师:真的一下子就能抓到吗?

生:不是, 有时它会跑掉, 得追。

师:那你捉到了蝈蝈, 心情怎样?

生:高兴, 诗中说——“乐呵呵地”。

师:诗中的“我”捉到了蝈蝈, 想干什么?

生:想送给盲婆婆。

师:原来, 这是为盲婆婆捉的呀, 真是一份特殊的礼物。你们说, 给盲婆婆的礼物是“捉”好还是“提”好呢?

生齐:“捉”好, 因为亲手捉的比买的更有意义, 这是一份美好的心意呀!

2. 随性生成, 让灵智在交流中碰撞。

随性生成, 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紧紧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把学生独特的思维、智慧当作一种精妙的课程资源来开发的教学方式。此方式“纵容”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 从而使学生成为秉持着独立思考与判断的操守者。

【案例】《孔子游春》

生1:孔子是一位好老师。他教导弟子, 不在教室, 在河边;不用课本, 用流水;不硬性灌输, 而是借物喻理。

生2:孔子确实非同寻常。他首先认为泗水河边美丽的自然风光是弟子学习的好地方;接着, 他便将弟子带进自然, 让弟子们广泛地接触, 尽情地拥抱河水, 我建议我们的老师也要敢于让我们走出教室。

生3:我认为孔子的教学理念值得商讨!

师: (一愣) 请说说你的看法。

生3:俗话说得好, “一天之计在于晨,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最好的读书时期, 孔子不让弟子们在教室里安心读书, 却偏偏要跑到泗水河边游山玩水, 这不是白白浪费大好光阴吗?

师:你敢于挑战权威, 不人云亦云, 勇气可嘉。对你的观点, 大家有什么想法?……

3. 随缘生成, 让志趣在心田中升腾。

随缘生成, 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顺乎学生的学情, 让有效的课程资源自然而然地生发, 不刻板、不呆滞。

【案例】《孔子游春》

生1:我们要像水那样有志向。俗话说船大不怕浪高, 志大不怕艰险。同学们, 立志容易圆志难, 只有不怕困难才能摘下成功的花朵。让我们向着自己的远大志向大步向前冲吧!

师:好!志当存高远。

生2:在我的心灵深处, 常存在着一些自私自利的错误念头。当别人取得成功时, 我不是分享快乐, 而是嫉妒;当别人灰心丧气时, 我不是帮扶关心, 而是幸灾乐祸。今后我也要像泗河水那样, 净化自己, 做真君子。

师:你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并想方设法改正, 真是个好孩子。

生3:孔子是位充满智慧、和善可亲、知识渊博、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他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 悟出如此深奥的道理, 将君子的种种品质与水的特点紧紧联系在一起, 真令人佩服。我应该向孔子学习, 学习他那种“教书育人”的可贵品质。

生4: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也。人立大志, 则天下事可成也!

师:你能适时引用, 并予以发挥, 吾甚欣慰也! (生大笑)

三、反思跟进, 更好地调控“生成”

苏教版第七册的《但愿人长久》是一篇文中含诗的课文, 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的创作经过。在教这篇课文时, 笔者让学生通过文中的故事来理解词的内容, 领略词的意境, 体会作者思念亲人的情感。文中只截取了《水调歌头》词中最精彩的几句:“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笔者问学生是否知道整首词, 但几乎都答不上来。这是预料中的, 于是在多媒体上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PPT, 完整的词出现在学生眼前, 好奇的学生开始大声朗读起来, 但这时笔者注意到学生也许是因为有些字的读音不清楚, 也许是因为句子意思不理解, 读得一点都不流利。正想显示一下老师的渊博知识, 这时不知谁在下面发出了轻轻的唱歌声音, 爱管闲事的小刘大声喊道:“老师, 小张没读诗词, 他在唱歌。”小张则一脸委屈的样子, 轻声嘀咕着:“我又没……我唱的是……”

以往, 笔者肯定会拿出教师的威严, “这节是语文课还是音乐课?上课思想要集中, 要认真听讲。”但是, 一贯的反思提醒笔者, 这样处理显然是不合理的。现在笔者意识到, 要关注课堂中的“节外生枝”, 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于是笔者轻声问他:“你是在唱歌吗?”小张支支吾吾地说:“老师, 我是在唱歌, 可是我唱的是你屏幕上打出来的诗词。我听我妈妈唱过这首歌的。”是啊, 这是王菲唱的《但愿人长久》, 也是笔者喜欢的歌曲。“那你能唱给大家听听吗?”教室顿时安静下来, 小张的歌声在教室响起。下课铃响了, 学生还沉浸在这首歌中, “这首歌真好听!”学生不由地发出感慨。“是啊,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流传至今, 改编成歌曲依然散发着绵绵的情意。中秋佳节, 仰望夜空的圆月, 我们更思念远方的亲人, 让我们把美好的祝福随着歌声送给远方的亲人。同时我们也非常感谢小张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动听的音乐。”这时小张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语文课堂,因多媒体教学而精彩: 第5篇

多媒体教学(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完美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新课改教法达到最佳的结合,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它对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一、营造氛围,激发情感,让学生产生共鸣。

由于语文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或喜或悲,或赞扬或激励。然而,小学生本身所亲历或者能够理解的情感并不是很真切、丰富,很多还是难以体会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营造特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很好地结合起来。

二、创设情境,直观呈现,让学生身临其境。

小学生生活阅历较少,很多知识光靠老师的描述,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时多媒体的使用就弥补了教学中的这点不足,它可以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还可以将学生不熟悉的事物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有如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在教学《春笋》时,学生并没有直接见过春笋的生长情形,于是,我播放教学光盘上春笋破土而出的景象,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立刻激发了学生看个究竟的兴趣,在他们惊奇的目光中,兴奋的言语中,可以看出,这短短的一分钟,他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春笋冲破泥土时坚韧的力量。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课文中描写了美丽的景色,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展示这些赏心悦目的美。

三、拓展容量,加大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简化教学程序,加快教学节奏,加大课堂教学密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单靠教师的一张嘴来描述、一支粉笔来板书,一篇课文的内容供阅读,一节课是难以传递足够的信息的。但是,利用多媒体就不一样了。可以用投影展示同学们的作品,而不需要再一一地写在黑板上;利用幻灯;可以将重点需要展示的内容直接点击出示,而不必要临时再黑板上准备;利用录音,可以将优美动听的音乐伴随文本的讲解来播放,而不需要老师对太多音乐知识的讲解……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我们都有了很深的实践体会。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第6篇

关键词:课堂 生成 有效

一、引言

新课程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还原了课堂本来的真实面目,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机械地执行预先设定的教案,而是要求教师在学生的需求中、在师生互动中、在适度的拓展和创造中去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同时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在课堂中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鼓励学生即兴创造,从而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立足学生现场思路,灵活机动地组织教学进程,以真正满足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需要,从而促进更高价值目标的生成。

二、数学教学课堂生成策略

众所周之,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优化教学过程?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与大家共同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生成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1.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而出新”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贵有疑,疑而出新”。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案和课堂的圈子中,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大胆发问,创造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

2.顺应出格——“见风使舵,顺水推舟”

如在上“概率”这一节课前,课间我发现有一位学生在玩扑克牌。我即刻顺应学情,改变教学预设,让学生们通过抽牌游戏感受到从一副牌中任抽一张是红色与抽出一张是黑色的可能性一样大,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借助抽牌游戏,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在学习代数前,学生可能会以为代数是空洞的符号和繁复的计算。为了纠正学生这种不正确的想法,真正了解代数是具有丰富意义且与现实世界有着密切联系的一门基础学科,经过实践我发觉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教学情境、生成课程资源对激发学生的代数学习兴趣有着显著的效果。如在学习打折销售问题时,我展示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满200减80”顾客损失49元,京城华堂商场被告欺诈(原价618元的羽绒服是打完九五折后才减价的)。展示了这则新闻后,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你知道顾客损失的49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618×0.95-2×80)-(618-3×80)=49.1。(2)你认为顾客与商场谁更有理?

4.妙用错误——“将错就错,变废为宝”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错,教师应该积极引导,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与犯错误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如在讲授a2-b2=(a+b)(a-b)这个公式后,让学生去分解x4-y4。当我在教室里巡视一遍后,宣布只有一半做对时,同学们都感到非常吃惊。做对同学的答案是(x2+y2)(x+y)(x-y),两相对照之后,做错的学生发现原来x2-y2还应该继续分解。于是,“分解因式要进行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给每个同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此也可以看出,利用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正确诱导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5.把握学情——“因生制宜,因时而化”

如九年级上册“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新授课,按照书本顺序我一开始就提出了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问题(部分学生的反应是茫然、不知所措的),接下来我就用配方法推导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我讲得很顺利也很轻松,但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上,我却发现大部分对我的讲解听不懂,怎么办呢?课堂教学不能再按我预设的计划进行下去了。这时,我意识到学生跟不上公式的推导过程,是因为那样的推导步子大了些,与学生的基础不相适应。我及时调整原来的教学设计方案,采用缩小步伐的策略,生成了一个过渡性的问题(如何将x2+2ax=b 变形为形如x2=m的方程)。由于这一阶梯设计适当,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强调课堂生成并非不要课堂预设,有效的生成离不开充分的预设。让我们努力做一个具有智慧的数学教师,既关注“有心栽花花齐放”的预设实现,更努力关注“无心插柳柳成行”的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章晓东 高洁 如何在生成教学中彰显智慧的魅力.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

2.苏建强 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例题教学的有效性.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

3.刑成云 情景交融,和谐生成.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7年第12期。

4.俞剑波 郑勇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变艺术.中学数学教育。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第7篇

一个小纸团打破了教室安静的氛围,扰乱了教师预设的教学过程,显然这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沈老师却敏锐地捕捉到了纸团带来的信息,发现了纸团揉皱后的肌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机智地把握了意外生成的教学资源。

在沈老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中,学生通过对印法、墨汁冲彩法、刮纸法、撒盐法、点蜡法等不同方法体验制作肌理,感受肌理之美。意外发生后,沈老师利用纸团揉皱后产生的肌理效果,在原画的基础上进行染色,一幅别有韵味的作品跃然纸上。原本被学生遗弃的画作,成了丰富教学内容的契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应用美”。这使得本课知识结构的逻辑关系更为完整,我们美术课的宗旨不正是发现美、制造美、应用美的过程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不解到惊叹,思维发生了碰撞,情感得到了交流,对美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我认为沈老师智慧地利用了动态的生成,对教学目标做了有效的补充,使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参考文献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第8篇

在刚上完数列这一章的随堂测试中, 笔者选用了下面这道题:

选择此题主要是看中此题的求解涉及到两个重要知识点, 一是数列的前n项和Sn和an的关系, 二是由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据此笔者给出了以下的参考答案:

然而答卷的情况令笔者大为惊讶.惊讶之一:按上述思路求解的学生大多数都是错误的;谅讶之二:同学们虽有一些新颖的思路, 但很多学生未解出答案来.

学生错解的典型过程如下:

如此多的学生出错引起了笔者的反思, 笔者并未简单地批评他们, 否定他们的解法, 而是尊重学生, 展开纠错教学.

师:我认为这种解法有它的合理之处, 请大家诊断一下吧.

同学们的讨论离正确的待定假设只有一步之遥了.

师:那如何给出正确的待定假设呢?

这时, 让同学们运笔计算, 终于得出了正确的解答.

师:刚才“错解”犯了一个“光荣”而“美丽”的错误, 说它“美丽”, 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激动不已的方法, 展示了数学方法的规律性.说它“光荣”, 因为它暂时的失误给我们以启迪, 这个错解比直接给一个正确的解法可贵.

当纠错教学进行到这里时, 有学提出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

生1:将指数型函数先转化为常数, 再用待定系数法.

则bn=2bn-1-6 (n≥3) , 以下略.

师:变为哪些函数呢?他马上回答道: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对数函数.

笔者顺水推舟说: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递推式形如an=bna-1+f (n) 的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

真是一波刚平, 一波又起, 这意外发问点燃了大家思维的火花,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个个跃跃欲试, 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讨论之中.

经过紧张的思考, 群策群力的讨论, 学生们豁然开朗, 得出了下面一些方法、规律:

1. f (n) 为常数函数, 即形如an=ban-1+c,

若b=1时, 数列{an}是等差数列;若b≠1且c=0, 数列{an}是等比数列;

2.形如an=ban-1+f (n)

若b=1时, an-an-1=f (n) , 就用叠加法;

若b≠1且b≠0时,

(1) 若f (n) 为一次函数, 即f (n) =pn+q, 可用两种方法:

所以数列{an- (An+B) }是等比数列.

(2) 若f (n) 为二次函数, 即f (n) =pn2+qn+r,

设an- (An2+Bn+C) =b{an-1-[A (n-1) 2+B (n-1) +C]}, 则

所以数列{an- (An2+Bn+C) }是等比数列.

学生也用了上面的第二种方法, 但叠加时不能解决求和的问题.

(3) 若f (n) 为指数型函数, 即f (n) =pqn, 则可用三种方法:

即为型an=ban-1+c;

若f (n) 为对数型函数, 已超过我们学习的范围, 学生带着些许遗憾下课了.但他们还将继续!

教学感悟

1.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不应该简单地把现成的结论和方法直接告诉给学生, 而应在教学中,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尽可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 尽可能引导学生去质疑、去发现、去探索, 变被动听讲为主动探究, 这样, 学生的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习题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策略是: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激发学生主动“多解”与“多变”是提高习题教学效率的捷径.

2. 善待学生的意外发问

课堂的灵魂是活跃的思维.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在中学阶段,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可能光芒四射, 也可能渐渐熄灭.关键在于教师要把握机会, 善待学生的意外发问, 提供学生平等交流表达的机会, 激励学生的创新行为.虽然学生的意外发问并不意味着“再创造”过程最终必定能完成, 但同样需要教师的正确评价和耐心引导, 否则就会夭折, 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堂的活力在于真正互动.和谐课堂的生态环境不仅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的对话, 更是情感的交流!这节课学生经历了对问题的研究全过程, 有成功, 也有失败, 这也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人格品质和永不满足、积极求新的科学态度.

4. 把握课堂生成的东西

课堂的生命力在于生成.本节课从学生的“错解”揭示了一个事实:“错解”背后有其合理的一面, 是学生认知的起点, 还隐藏着数学的灵性的思想!教师要敏感, 抓住课堂生成的东西.一方面, 课堂生成的东西是最真实的, 往往是思维的闪光, 让学生经常“闪光”, 何愁学生能力不能提高?另一方面, 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他人评价及自我评价, 是对学生个人和学生群体的最高奖赏, 是学生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5.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第9篇

关键词:阅读,预设,动态生成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由此可见, 预设是十分重要的, 它能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在上课之前, 我认真解读教材。《少年闰土》是鲁迅对三十年前一段往事的回忆。难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本课主要引导学生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意思。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我精心设计教法, 巧妙寻找突破口, 为此, 我分四步引导学生来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一、展开丰富的想象识闰土

1. 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 (学生肯定会回答:不, 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 大家想象一下, 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 (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

二、移情朗读促悟情

是啊, 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 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 (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如果是“高兴”, 该怎么读?

如果是“佩服”, 该怎么读?

如果是“羡慕”, 该怎么读?

如果是“惊奇”, 该怎么读?

如果是“自叹不如”, 该怎么读?

三、回文联读探原因

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闰土是农民的儿子, 我是富家少爷, 生活环境不一样, 尽管年纪相仿, 但生活经历不同。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四、情景朗读作比较

教师引读, 学生接读:

闰土在 (海边) 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不知道 (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 (雪地捕鸟) 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不知道 (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 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

闰土在 (看瓜刺猹) 时,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不知道 (猹是一件什么东西, 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

我想问:“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在高墙大院里抬头只看见一小片天空。”一个学生这样答道。显然, 孩子们只理解表面意思。

此时, 我偶然把的眼光投向窗外, 我瞥见校园高高的围墙, 我灵机一动, 计上心来, 于是又产生了最关键的一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即第五步:联系实际明句意)

我问:“同学们, 我们校园有围墙, 你们课间只能在什么地方活动?”

孩子们齐声答道:“在操场上。”

是啊, 有了围墙, 同学们的活动范围受限, 课间只能在操场上活动。

“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指生活的天地狭小。”

谁生活的天地狭小呢? (“我”和“我”的朋友生活的天地狭小) 包括闰土吗? (不包括)

“他们都和我一样,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那“他们”只谁? (指“我”往常的朋友)

这句话的意思呢? (“我”和“我”往常的朋友们生活天地十分狭小, 不能广泛接触大自然, 像井底之蛙, 目光短浅) 最后让学生朗读难解句, 体会表达的情感。

总之, 我们的课堂因预设而有序, 更因生成而精彩, 教学机智永远是课堂灵动的源泉。教师将预设和生成结合起来不仅是一种教育的科学, 更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记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参考文献

课堂因目标再生成而精彩 第10篇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叶澜语) 它告诉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不能机械地照搬“预设”, 而要注重学生的发展, 顺着学生的思路, 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真实、精彩地动态生成, 得到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发展, 并使原有预设得到补充和提升。

一、师生探讨形成目标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诱导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形成。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大胆地设计问题, 暴露问题,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验和求知心理, 自然而然地形成教学目标。比如在听一位教师教学《在大海中永生》第二课时时, 想确立通过诵读活动体验作者对伟人的悼念之情的目标。这位教师先故意让一位同学来诵读课文, 并特别强调要诵读, 这位同学却非常流畅地把课文背诵了一遍, 同学们都很羡慕, 以为老师一定会表扬这位同学。结果老师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背诵不错, 但却不是诵读, 不能体验到词中流露的感情。”这个问题使同学们对“什么是诵读”产生了强烈的探求欲望, 老师见火候已到, 乘机提出本课的教学目标:诵读体验作者对伟人的悼念之情。这个目标的设置虽有老师的预设成分, 但已有学生的广泛参与, 问题的暴露过程是开启学生思维的进程的过程, 老师引出的目标已在学生心中产生了共鸣, 成效将不言而喻。

二、学生讨论自求目标

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们不妨大胆地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通过学生的讨论自求目标的解决, 课前五分钟内完全可以拿出这样的学习目标。可按如下操作:教师先布置课前预习, 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学生自学后, 根据自学情况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师在上课后, 首先让每个小组讨论, 形成本组共性问题, 再交全班讨论, 形成班级共识, 最后教师再对目标进行甄别, 筛选有价值的目标。学生讨论自求目标的生成应该是在尊重学生主体需要的基础上, 由教师进行质量的把关和深度的拓展。我认为这样的目标符合学生的实际。在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 我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提出疑难问题, 在课堂上让他们互相讨论、互相交流, 然后经过整理去易存难, 把与中心有关的几个问题归纳如下: (1) 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 (2)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愤写《史记》的? (3) 他又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结果怎样?讲读课文时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读书, 边读、边思、边议, 把上述问题的解答进行归类, 从而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矢志不渝的精神。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中心,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生成目标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学习的过程, 因此教学目标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 在师生的互助中随机展开, 不断地得到补充和修改。例如我在教学《科学怪人》一文时, 分析完了主人公“怪”在哪儿时, 一位同学突然发问:“老师, 我不明白, 为什么客人来了卡文迪什不热情招待, 这不是对人不礼貌吗?”这一问题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关注, 也让我措手不及。略一思考, 我决定让大家展开讨论, 经过激烈的辩论, 同学们对主人公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当然, 课堂中随机生成的目标不一定都是有价值的目标,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凭着自己的机智做出合适的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目标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在对话中产生特殊碰撞而偶然生成的, 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机遇, 随时调整预设的目标。

四、课堂小结强化目标

还有一种教学目标的生成方式是由课堂小结来完成, 这是在一堂课师生互动完成教学任务后,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由学生班内得出的。这种教学目标的形成模式, 既保证了导入教学后学习的连续性, 又能让学生再一次强化本课所学内容, 还能体验到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的教法和学法。例如, 在一次听课活动中, 有位教师在教学《狐狸和乌鸦》时, 先让学生复述情节, 然后探讨主题, 接着分析人物, 最后调动想象和联想为本文另续一个结尾。即将下课时, 教师在小结的时候, 询问几位同学有何收获, 他们尽管说得不十分准确, 却都是自己独立的思考, 集体的力量强化了目标的生成。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第11篇

一、读懂文本——胸有成竹

文本是教学的重要凭借与依据,读懂文本,不仅需要我们感遣词造句之妙,还需要我们悟布局谋篇之美,更需要我们悟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理、意、趣,能打动人心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恐怕也正是这种蕴涵着的美。特级教师王崧舟在回忆他的《只有一个地球》的备课历程一文中,用了这样一个副标题——“读你千遍也不厌倦”。对于语文老师来说,研究、理解文本还有着特殊的决策意义,因为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流程的设计。只有正确、到位、深刻地理解教材、分析教材,深层次地走入

文本,才能大视野、大手笔、大境界地构建教学的整体框架,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引领学生抓住要点由浅至深、

由表及里地解读文本,感悟文本。

二、准确掌握学情——知己知彼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系统中影响学习系统最终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习者设计教学”,既可优化教学过程,又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计必须把学生作为焦点,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尤其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如在教学《散步》时,教师考虑到学生对亲情的认识,便设问:假如这里有一朵红花,你认为应该送给谁?先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各有理由,接着有学生提出,这花应该送给这个和睦家庭。至此,师生对家庭的感情有了进一步升华。

三、多元预设生成——运筹帷幄

面对课堂纷至沓来的生成,教师如果缺乏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技巧,就会在追求生成的精彩中迷失方向,就会

出现课堂上的失衡现象。为了避免如此,每当面对一篇新的课文时,我总是先以读者的身份带着新鲜感去思考文本主要传递什么信息,主要抒发什么情怀,其原初本义是什么,以接近作者的情感面对文本,设法先走近作者再走近作品。

例如,如何让学生领会柳宗元五言绝句《江雪》的意境呢?该诗用洗炼的文笔,勾勒出一幅寒江雪钓图,似是写景,实则借助歌咏隐居山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怀,抒发诗人在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压抑。首先,教师应以孩子的眼光去看课文,因为教材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他们的阅读心理与成人有着很大差异,他们重直觉把握,重感性体验。教学的成功应建立在对儿童的理解上,需要教师拥有一双孩子般的眼睛。用“孩子的眼睛”看教材,我们就会想,《江雪》诗中,那“蓑笠翁”为何怪怪地钓起了雪来(“独钓寒江雪”);其次,以教师专业眼光来解读。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同一般读者的文本阅读是不尽相同的。一般意义的阅读旨在理解文章内容、接收相关信息、获取精神享受等,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与自由度。教师阅读则更讲究准确与深入,同时还是一种“为他”式解读,一切皆是为着更好地扶助儿童,考虑的是如何凭借生成性认识促成对学生的言语发展和文化熏陶。

四、灵活调整预设——融会贯通

我们虽然可以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料到课堂偶发情况的出现;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情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因为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情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因此教师在实施预设中遇到学生冷场等意外时,须随机重新调整教学预案,组织教学语言打破僵局,激活学生的思维。

“生成”——课堂因你而精彩 第12篇

如果教师能正确甄别学生的“错误”, 及时把握生成点, 把它当成一种教学资源, 因势利导, 引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比较体会, 那我们的课堂就会因“错误”而精彩。

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太阳》一课中, 为巩固学生对前三个自然段的所学, 我设计了“说一说”的环节, 让学生用上列数字、打比方或者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来表述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有个孩子这样说:“这个人长得真高啊, 差不多有一米五了。”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句子, 很显然是错误的, 一米五怎么能算高?但是在交流时我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因势利导, 告诉他:“说得真不错, 你会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了, 而且‘差不多’这个词也体现了用词的准确。对于一米出头的小朋友来说, 一米五的确已经很高了。如果老师来造这个句子, 该怎么说?”前半句肯定了他的回答, 并解析句子的妙处, 大大鼓励了孩子课堂参与发言的积极性;后半句则巧妙地转换概念, 把成人化的评判变为儿童化的语言, 这样课堂的生成就成了一个突破点。孩子们在肯定他回答的同时, 踊跃举手, “这个人长得真高啊, 差不多有两米了”这样的句子从孩子们口中蹦出来, 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抓住契机, 借机施教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 以合作学习为途径, 以探究学习为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 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活动, 从而使课堂生成了许多课前没有预料到的“节外生枝”现象。

教学苏教版六年级《古诗两首》中的《墨梅》一诗时, 我精心钻研教材, 加之学生五年级曾学过《少年王冕》一文, 自以为读透了教材, 学生的各种疑问能对答如流。不料一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 我发现王冕用词不当。梅花是一朵一朵的, 怎么能用‘个个’呢?明显量词用错了。”当时我一阵愕然, 备课时我确实没有想到这一方面。望着孩子求知若渴的眼神, 我忽然想到杜甫《绝句》中的一句诗“两个黄鹂鸣翠柳”, 鸟该用“一只一只”, 这里“诗圣”不也用了“个”作为量词吗?当即我回复他:“大诗人写诗肯定有他的独到之处, 你看杜甫在写黄鹂时不也用了‘两个黄鹂鸣翠柳’吗?不过老师也不能给出你确切的答复, 或许古人在遣词造句方面和我们现在是有些不同吧, 要知道, 新文化运动是上世纪胡适先生发动的, 从那时候起, 我们才开始大力推广白话文。如果你有兴趣的话, 可以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查一查资料, 或者和同学合作研究一下, 这可是个非常值得钻研的问题, 老师也很乐意让你做一回老师, 向你请教。”或许是我的低姿态和诚恳感染了这名学生, 没过两天, 他兴冲冲地找到我:“老师!这个问题我知道答案了!回家我问了爸爸妈妈, 又和同学去了图书馆, 后来终于在网上找到了原因。原来古时候最早的量词就是‘个’, 它是由‘竹’字演变而来的, 古人记事计数时, 是用竹片画横线累计或者用细竹条作为计数单位, 久而久之, 人们把‘竹’字拆开并简化, 才有了量词‘个’。我们今天使用的座、把、只、条、件之类的量词, 都是后来才逐渐产生的!”看着他兴奋的眼神, 我倍感欣慰, 语文延伸到了课外, 学生真正在合作、探究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这一教学片段, 由于学生的“节外生枝”, 我抛弃了原先的教学设想, 抓住契机, 诱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不但使书本知识得到深化, 而且因为角色的转变 (由被教变为教人) 学得更为主动。假如, 在学生提出疑问时我不予理睬或者敷衍带过, 照着课前预设的教案一路教下去, 那学生会这么积极地投入到课后的学习过程中吗?

三、充分预设, 巧妙点化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 要区别对待, 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就一味地肯定。就如《狐狸和乌鸦》一文, 你能肯定学生赞扬狐狸骗肉之聪明吗?区分课堂生成好坏的标准, 要看它是否符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 这是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基本要求。在学生认知产生偏差时, 教师要巧妙点化, 驾驭即时生成信息, 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苏教版四年级有《祁黄羊》一文, 读过后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将立之而卒”———解狐先生为什么死得如此之巧, 偏偏在祁黄羊举荐他做接班人时死了?祁黄羊的举荐是故意而为之的吗?他是圣人还是小人?果不其然, 在课堂上学生也问出了这个问题。面对这样的生成, 面对学生对于祁黄羊这个正面形象的质疑, 我不由暗自庆幸, 幸好事先做足了功课。引用《左传》的原文:“解狐得举, 祁午得位, 伯华 (羊舌赤) 得官, 建一官而三物成, 能善举也。”我向学生介绍了《左传》这部史书注重史实的特点, 并列举了祁黄羊历事晋景、厉、悼、平四世的事例。祁黄羊生活在帝尧封地, 有“尧之遗风”, “崇节义多劲直之气”, 他以公而无私赢得了朝野内外的赞誉, 他的言行成为衡量是非曲直的标准, 他的荐贤传为千古美谈, 我们又怎能用质疑的眼光妄自揣度呢?在大量事实的铺垫下, 学生终于转变了观念, 真正理解了祁黄羊“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学生是一个个拥有巨大学习潜能的鲜活的生命体, 在教学中随时都有可能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这些即时生成的信息, 可能是有价值的, 也有可能是无意义的, 甚至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地关注文本、关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冷静思考, 正确引领,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尽可能使每一次的生成演绎出精彩。

摘要:在教学中, “生成”是对教学过程中产生可变性的概括, 它既是教学活动动态的一种反映, 又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不可预见性。精彩的“生成”正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中, 提出了“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 相对于预设性的课堂教学, 生成的课堂是重视师生生命多样性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上一篇:教学心弦下一篇:让学生在猜想中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