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中的简约主义

2024-07-14

平面设计中的简约主义(精选12篇)

平面设计中的简约主义 第1篇

简约主义是在完成其功能的情况下,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 追求一种极致。它注重比例和材料的选择。如大量运用蓝、灰、紫等冷色调, 在材料上选择玻璃、不锈钢、石材等。对家具要求表现在线条、比例和舒适度等方面。

简约主义的设计原则是把设计简化到它的本质, 强调它内在的魅力。但不一定要遵循这个原则, 可以把风格引入任何一个室内空间。设计的重点是形式的简洁化、现代化与人性化并存。强调家具的选择和摆放等, 充分运用颜色和光线在室内空间的变化等要素来进行设计。当设计师带着追寻事物本质美的愿望, 去探索现代室内空间的本质, 发掘室内空间的美感, 抛弃一切与本质无关的元素, 使室内空间的组成部分、细节以及连接都被减少或压缩至精华时, 这个室内空间的内容就会因被减至最低限度而呈现出完美感觉, 而这种完美感觉正是室内空间所拥有的本质特性美的体现, 这种去掉非本质元素的设计理念就是简约设计。

简约主义风格理念的基础仍然强调对空间功能的需求。对于室内空间功能的需求是现代主义的理念基础, 以功能为前提, 设计形式要追随功能的设计思想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遭到以美国建筑师文丘里 (Venturi) 为首的后现代主义的质疑。针对现代主义过于强调功能而使的建筑空间单调、呆板的弊端, 后现代主义提出了采用装饰、设计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的设计思想, 在当时成为设计创新的理论根据。在我国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设计领域也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经过一段所谓“欧陆风”的繁琐装饰时期。

之后, 设计界重新感受到现代主义的时代魅力。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由于延续了现代主义追求简洁、强调功能的设计精神, 随时代的发展对现代主义简洁方面的理念又有了深化和发展, 很快在我国当代建筑与室内设计领域中得到认可与积极实践。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 (Paul Andreu) 设计的国家大剧院、以香港设计师梁志天为代表的大量室内设计作品对于我国当代的简约主义设计实践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他们作品中的共同点都是以完美的功能使用和简练的空间形态来体现自己对简约主义风格的理解。任何一个空间环境中, 人永远是主体, 对于空间功能的合理使用, 以及人在使用任何设施的方便性是简约主义风格的核心。简约主义风格的室内设计不是要表现设计师的个人设计能力, 最主要的是要创作出的空间舒适、实用, 空间华而不实, 脱离使用功能, 再漂亮的设计也不会是现代的。因此, 在室内项目设计之前, 我们很多设计师需要静下心来, 先认真研究空间环境的功能需求之后再进行功能布局, 把合理解决功能使用依然放在创意的第一位, 强调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突出空间内在的魅力, 真正领会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的本质, 这样才能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氛围。

简约主义风格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简约主义是密斯·凡德罗 (Mies van der Rohe) “少就是多” (Less is more) 设计思想在当代的体现, 是当代室内设计实践中重要的风格倾向。现代主义风格产生在对矫揉造作的巴洛克风格批判基础之上, 现代主义自身就是时代的产物, 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简约主义风格否弃了现代主义曾极力推广的国际样式, 追求以人为本、人的舒适、环境品位为设计前提, 吸收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设计流派的理念精华, 延续了现代主义的设计精神, 符合时代的要求。当代室内设计师需要和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共同工作, 以丰富室内特征的多样性、时代性。而简约主义风格的室内设计需要设计师们更加关注生活, 关注媒体信息, 积极回应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 从中获得设计灵感。一方面, 新材料的发明以及建造技术的完善推动了现代主义建筑与室内设计风格的变化与发展。体现材料肌理的形式美感, 是人对自然形态的向往。

简约主义风格在装饰材料的使用上更为大胆和富于创新, 许多中外设计师在努力尝试新的材料构造方式, 通过简洁的表皮组合反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 结合时尚的影响与多媒体的运用, 反映大众对时代的要求, 将看似极为普通的材料以新颖的构造形式展现, 赋以材料新的生命。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组合是简约主义的代表, 他们的作品主要特征体现在对材料的使用上, 通过材料的精巧设计使简洁的材料组成的形态表皮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 例如其作品“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和“鸟巢”是简约主义风格的室内设计对于时代发展要求的完美诠释。另一方面, 为了体现时代特征, 简约主义风格的室内设计更要求装饰细部精巧、工艺突出, 这是对科技发展的更高要求, 精致的工艺是表现简约主义风格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是体现时尚与品位的重要特征。简约主义风格的时代特征还表现在满足空间物理功能的基础上更重视人的心理功能;强调充分利用原建筑结构进行简化装饰, 积极探索符合时代发展的室内设计形式。

简约建筑在形式上进行组合, 它在视觉上的轻巧往往是在与厚墙及大块的木材等各元素的对比下形成的。简约主义设计不断采用最先进的技术, 并保持自然材料的原始形态, 从感觉上尽可能接近材料的本质, 构筑也就回归到构筑的本来意义上。

简约主义建筑是令人信服和引人注目的, 其通过它的谨慎判断和简单性达到了它的最大的效果。有一种对立的现象是庞大的地方却不需要很多的保养。没有装帧、线脚, 以及元素缺失被解释为它对未来的某种承诺, 构造的精确使建筑在开始的阶段很贵, 但只有这样才能在时光的流逝中使它自己有抗拒磨损及老化的防卫能力。取消了装帧、门楣和隔墙, 没有装饰物或其他杂物, 空间成为主导者。那些缺失的装饰, 被削减的细节, 使得结构揭示了建筑作为一种纯粹的价值而存在的意义。简约主义的建筑因为它对室内周到的关心而与传统建筑方式相联系, 都是由建筑师设计整个项目的每个阶段和细节。

社会和时代的进步, 装饰新观念、新形势、新空间必然会产生。简约主义的形式已经影响到艺术设计的各个方向, 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改变。它是我们这一时代的必然产物, 是设计风格的必然发展。简约设计的流行, 无疑是对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探索。

摘要:本文阐述了简约主义的起源、概念及其设计的特点。进一步阐述简约主义在室内设计中应用。

关键词:简约主义,室内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丁俊清.中国居室文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3.

[2]帕科·阿森西奥.极简主义建筑设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M].陈志华, 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关于园林设计中的简约风格论文 第2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简约风格;审美方式

随着我国文化思想的不断传播,相应的园林设计中的简约风格就具有着越来越深厚的思想渊源和哲学基础,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园林设计的样式,从而促进了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此外,通过不断的在园林设计中设计一定的简约风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将我国传统园林的精华融入到当代的园林设计中,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园林设计的艺术性,从而有效的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不断的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1.简约风格的定义

简约不等于简单,其主要就是指不断的将物体形态的通俗表象提升为一种高度概括的抽象形式,进而不断的提炼出我国的精神文化,以此来有效的达到精神的圆满与永恒。而简约风格主要就是指:不断的在园林设计中融入较为简洁明快的表现形式,以此来有效的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的感性以及理性的需求,从而有效的达到减缓人们生活节奏的目的,以此来有效的减轻人们的生活压力。

2.园林设计中的简约风格

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快速稳定发展,园林设计中的简约风格样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下面,就针对园林设计中的简约风格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2.1 简约风格园林的设计特征

2.1.1简约的空间构成。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现在简约风格的园林设计任务主要就是:不断的为人们提供一定的社会活动场所,以此来不断的丰富园林的空间形式,从而不仅可以有效的增强功能的多样性,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譬如:丹凯利设计的米勒花园,就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处理了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园林设计的和谐性和连续性。

2.1.2纯净的几何形式。纯净是简约风格中园林设计形式中,的主要特点。因此,设计师在对园林进行设计时,往往采用较为纯净的几何形式,以此来有效的达到园林设计简约的目的。而简约的几何形式则主要就是指:不断的将简洁抽象的几何图形,如:圆、椭圆、三角以及矩形等几何形式,来有效的组合成不同的形式,进而有效的丰富园林的设计样式。譬如:在丹凯利园林作品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其园林的设计风格大多都是由基本的几何元素构成的。其通过将不同的几何风格来有效的对空间进行划分,从而来不断的增强空间的一致性以及连续性。

2.2简约风格园林中元素的运用

2.2.1植物。植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为普遍的元素。而不断的将植物这一元素运用在园林的设计中,可有效的增强设计的原始性与真实性。其中,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简约风格的园林已不再是将植物作为传统的装饰背景,而是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景观,不断的体现着园林设计的独特性。此外,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生长特性。因此,设计师在对园林进行设计时,应有效的根据园林场地的基本条件来挑选较为合适的植物,进而才能有效的将植物的特色发挥到极致,以此来达到装饰的目的。譬如:丹凯利在达拉斯联合银行大厦的喷泉广场设计中,就很好的选择了落羽杉这一植物,进而不仅提高了大楼的采光度以及丰富了人们的视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夏天凉爽惬意、冬天和煦温暖的空间,从而不断的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2.2.2色彩。色彩作为环境的主色调,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表现出不同环境的空间性格,进而不断的为空间创造一个较为和谐的氛围。而色彩元素较其他元素不同的是:其主要运用在园林设计过程中的最后一步,进而就能有效的提高整个空间的协调性。此外,色彩元素的运用应根据空间的需要和气氛的营造来进行选择,这样才能不断的促进色彩与自然光线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从而不断的将色彩这一元素进行良好的运用。

2.2.3材质的运用。园林设计中材质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园林设计中的使用价值。其中,简约风格中的材质的运用在装饰上打破了传统极简主义排斥装饰的极端做法,进而有效的采用了多装饰、多风格的样式,从而就增强了园林设计的动态性。此外,园林设计在对材质的运用过程中,较为重视结构的精确、细致以及简洁性,从而就能不断的体现出自然材料的原始形态。譬如:丹凯利就有效的将几何元素,如:圆、直线以及矩形等元素来有效的运用到园林的设计中,进而有效的处理了建筑与园林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的提高了整个园林设计的连续性以及一致性。

2.3园林设计中简约风格的理论特性

2.3.1哲学性。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表明:人人皆具有佛性,从而体现了人们对名相妄想的执着。而简约恰恰与禅宗思想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简约风格中的哲学性,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符合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社会中的精神需求。

2.3.2丰富性。简约不代表简单,而是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内容。因此,简约风格很好的继承了现代主义追求功能主义和简洁形式的传统,但是其非现代主义的延伸。因此,不断的将简约风格运用在园林设计中,可有效的增强整个园林设计的丰富性,从而不断的达到净化人们心灵的目的。.3.结语

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不断的研究与分析园林设计中的简约风格,对于不断的丰富园林的设计样式以及有效的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简约风格的定义,进而对园林设计中的风格进行了解,以此来不断的将简约风格运用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从而不断的达到人们的审美需求,以此来有效的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文献

论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简约主义风格 第3篇

关键词:简约;包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48-01

一、何谓简约主义

简约不是简单,不是内容上的简单删减,也不是形式上的简单的舍弃,而是设计思维的提炼、表现形式的强调与内涵的高度升华,其设计风格的鲜明体现,更注重作品的感情交流,更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对事物本质的追求或是一种审美追求。简约主义源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也被称为减少主义或极少主义,最迟起源于密斯·凡得罗说的“少就是多”。“简约”是一种力求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简约设计其实就是一种舍弃,通过对设计元素的提炼,力求达到对本质与精髓的诠释。简约的真正内涵便是以“少”体现“多”的内涵,因此,我们也可以称它为一种设计文化。它摈弃了世俗的浮华,运用新的表现手法力求达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这种设计风格不断的影响我们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如今,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信息,在纷繁杂乱的世界中,人们渴望摆脱繁琐、复杂的设计,追求简单、质朴,这种文化倾向,逐渐成为一种生活的态度影响着我们。简约的包装设计体现了人们的消费观简洁和实用是现代简约主义风格的基本特点。简约主义风格已经大行其道几年了,仍然保持很猛的势头,这是因为人们现在总希望在经济、实用、舒适的同时,体现一定的文化品味。而简约主义风格不仅注重实用性,而且还体现出了工业化社会生活的精致与个性,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品位。

因为简约不是为了减少而简约,而是为了更好而简约,是在简洁的背景下烘托主题,是在“简”与“少”的形式与秩序中求意境和品位上的“繁”与“多”。简约包装往往通过一些极其简单的形、色、文完成形式上的演绎,来达到情景上的无限扩张。简约成了一种时尚,但简约并不是單纯的简单!

二、包装中的新时代简约理念

包装设计的简约理念是一种具有和谐观的理念,它包括了与商品、环境以及与人之间的和谐。

首先,简约包装应做到与商品相和谐,做到包装的形式与功能相统一。把商品包装和商品看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组合体,仔细分析商品的功能特性,针对商品的功能特性做合适的包装形式,用最简单的视觉设计语言向大众准确地传达商品的信息。

其次,简约包装应与环境相和谐。从环境保护层面来看,产品的包装从设计到印刷、制作可以说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与资源,尤其是塑料等不可降解材料的运用,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费与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恶化的后果可能需要我们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与数百年的时间才可挽回,在这种情况下,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简约设计可以说顺应了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设计精神。作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简约包装应是符合绿色包装的理念,它在设计时不应追求表面上、形式上的“减少”,而应充分考虑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对资源、能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包装功能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平衡和谐,着力实现包装材料对环境负载的综合“减少”上。

最后,简约包装应与人相和谐。它应先要考虑到的是使用者、搬运者的安全、健康、便捷等因素,更应考虑到选购者的情感需求、审美需求等因素。从消费者层面来看,过度包装逐渐造成了消费者的审美疲劳,那些造型迥异、颜色夸张的设计让人感到混乱与乏味。人们渴望简洁自然的视觉环境,渴望回归淳朴,简约之美渐入人心,简约设计逐渐成为一种审美标准。现代设计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只有适应人的需求,包装才有存在的价值。因此与人的和谐也就成了简约包装具有持续生命力的有力保障,这其实也是包装简约化设计的核心理念。

三、包装中简约理念的设计表现

(一)材料

材料作为包装设计的物质基础,包装设计的构思均依附于材料之上。所谓的简约主义包装材料,是指适度的选择材料、使用材料。简约化包装设计首先应当在满足包装基本功能的需求下,选择可回收循环的材料,降低对自然的破坏;简约化包装材料是指对材料的合理、适度的利用,并非片面的采用环保材料。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与需要,科学的选材,既要保证产品包装的基本保护、经济功能,又要降低制作成本与资源浪费。

(二)结构

合理的造型与结构不但能够保护商品,还能降低生产成本。简约化包装设计,是将材料融入到包装造型与结构上,力于以最少的材料达到保护商品的最大化目的,在满足包装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强调使用的便利性。简约化包装造型与结构不追求豪华与奢侈,以环境保护、节约资源为宗旨,强调简洁化、小型化、综合化。例如彪马Clever Little Bag手提鞋盒,内部硬纸盒使用100%再生纸支撑,相比于传统鞋盒,每年能节省超过65%的纸张与60%的水、能源与燃料的消耗,值得一提的是,手袋成为包装的一部分,既节省纸张,又可反复系利用,是简约设计的一个典范。

(三)装潢

包装装潢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简约化包装设计强调以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元素和色彩来融入设计内涵和情感使受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要求清除多余的元素与凌乱的组合方式,在信息的传达与简约化表现手法之间找到一个折中点,这个折中点的关键在于能够将众多的设计要素进行高度简练的概括与表现,图形符号化、秩序化、单纯化、色彩的纯粹性等都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表现方法。在简洁、清新的设计风格中体现文化品位,并为用户带来心理的愉悦。

结语

21世纪是倡导可持续发展的节约理念的时代,而当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过度包装、豪华包装的现象与时代精神不符。过度包装既耗材、又费成本,大大超过了保护、美化商品的要求,给消费者产生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包装设计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流行的简约主义包装设计风格。

作者简介:杨林(1991.8-),女,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纺织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浅析平面设计中的简约美 第4篇

关键词:平面设计,简约美,应用

一、平面设计中简约美的具体体现

(一)平面设计中文字的简约美

文字是人类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工具之一,文字无处不在,只要看一遍是什么字,便能明白其中之义,而今,文字已不简单地表现为文字了,人们日益追求文字的视觉效果,如字体的千变万化[1]。字体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已经由原来的单一字体形式发展为了创意字体的表达形式,比如卡通字体或者立体字体就是原有字体形式上的创新产生的,这种新方式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平面设计中,在很多其他专业领域也得到了发展。在这种多样性的字体形式面前如何吸引人们的眼球是平面设计师们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简约美的内涵为他们找到了答案,文字在简约主义中的变化就是进行了修饰上的改善,比如中国美术学院的院标就是将“国”这一个汉字左右两边的一竖省去后设计而成的,还有我国在举办奥运会时对体育项目的标志的设计就是从篆体字演变而来的,通过简单的笔画组合将比赛项目的主要动作表达出来,不仅一目了然而且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汉字文化的一种体现。

(二)平面设计中色彩的简约美

色彩是感知外部世界的一种介质,带给了我们无穷的视觉享受与选择,色彩同样也是平面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平面设计的色彩一般会考虑每种颜色的格调与规律,通过采用新颖的相互结合的方法来表现作品的主旨与感情[2]。在简约美的影响之下,平面设计中的色彩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从过去多重色彩的结合转变为了现在单一或者相近色彩之间的搭配,比如出版书籍的彩页装潢的色彩设计,人们更容易被色彩简约、一目了然的设计吸引,女性阅读书籍的色彩选择主要具有淡雅、优美的特点,乳白色比较普遍,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舒适、亲切、清新的感觉,这种视觉上的美的体验使人们更加倾向于书本的阅读,这就是色彩简约美的魅力所在。在很多商品的包装设计中,鲜明的单一的色彩的运用则比较广泛,比如说到百事可乐,人们通常都会想到蓝色,这一商品的包装、广告设计等各个方面都以大规模的蓝色色彩呈现在人们眼前,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加深了人们对它的记忆,起到了消费联想的作用。

(三)平面设计中图形的简约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图形设计方式借助科技力量诞生出了很多绘图工具,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复杂图形能够被绘制出来,但这些复杂图形经常令人眼花缭乱,容易给人混乱的感觉,导致作品的主旨表达往往不够清楚[3]。在简约美的作用下,设计师们尝试将复杂的图形转变为简洁的组合形式,将图形中作用不明显的地方删除,只留下主体思想的表达图形即可。比如工商银行的标志的设计,就是图形简约美的一个具体体现,它是由外面的一个圆圈以及里面的两个相对的“弓”字组成的,圆圈就代表着古代铜钱的形象,表明了银行的业务主体是金钱,圆圈内部的“弓”其实就是工商银行的“工”字演变而来的,表示着工商银行的业务的广泛性。一个银行的复杂的内在含义就是这样通过一个简单的图标表示出来的,意义简洁明了又蕴含丰富,这就是图形简约美的体现。

二、平面设计中简约美的发展趋势

平面设计中的简约主义 第5篇

基于建构主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彭 立 乔爱玲 王 楠

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系、130024 天津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中心 300074 [摘 要]: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如何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工作,同时结合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计算机基础》部分,从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资源和学习评价等方面探讨该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建构主义 网络课程 形成性评价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教学逐渐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它不仅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不足,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逐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真正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还应该注重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工作。

一、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受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情境设计、学习资源设计和课程评价体系设计的影响。做好网络课程的设计工作,使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设置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机制,对学习进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这对于整个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学习内容的设计学习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学生系统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教学内容的范围规定了学生必须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的广度,教学内容的深度规定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深浅程度和能力水平。所以教学内容的设计首先要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只有确定学习者原有的学习水平和通过学习要达到的学习水平,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其次,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要有一定的系统性。一门课程不是教学内容的简单堆砌,而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合。在设计时应能够把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提炼出来,并形成一个具有逻辑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再次,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先进性。在网络课程中,往往存在内容陈旧或过时的现象,这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在选择课程内容时,一定要选择较新版本,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学习新方法。

2。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者产生学习的需求,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建构主义强烈推荐学生要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这就要求网络课程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这种虚拟情境,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意义构建。在对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境进行设计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1)运用多媒体、超媒体功能和虚拟技术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这些技术具有多种信息通道的传播功能,它们把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增加教学内容的真实性、科学性、趣味性。同时,有助于学习者用“真实”的方式应用知识,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

(2)创设灵活的交互活动环境。“协作”、“会话”是学习者学习环境中的两大因素,学习者常需与人协商、合作,以更进一步培养高级认知能力。同时,开放性、协同性、共享性是网络的特性,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注重创设协同学习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o(3)教学课程的控制要采用学习者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原则。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所以,有些建构主义者特别强调学习者主动发现或探索式学习。但有关学习者控制策略的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学习者控制并非适合所有的学生,完全的学习者控制会给一些学生带来学习任务管理上的困难以及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在网上课程设计时,要适当给与学生主控权,坚持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o 3.学习资源的设计

学习资源是指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了更好的理解问题和建构自己的智力模式,学习者需要知道有关问题的详细信息。学生只有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形成意义建构。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网络课程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时,必须详细考虑学生要解决

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从而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或者推荐给学生一些相关网站,便于学生获得学习信息。同时.在设计网络课程时,要注意学习资源应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1)针对性

所建立的资源库或推荐的网站要与学习者学习的内容紧密联系,能收集或提供相关题库、相关文章的资源库或网站,可以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如果对学习资料不加选择,全盘地搬到资源库中,不仅浪费学生查阅资料的时间,而且使学生不容易把握学习重点,导致学生低效率学习。

(2)启发性

一味枯燥的学习容易引起学习者疲劳厌烦情绪,所以网络课程在设计时,可以提供一些具有趣味性同时兼备启发性的学习资源,在娱乐中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问题,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评价体系设计

评价是根据某些标准对一个人或他的业绩所进行的一种鉴定或价值判断。源于建构观的评价,应该较少使用强化和行为控制工具,而较多使用自我分析和元认知工具。在网络课程中,如果习题只是单纯给出对锗与否的答案,不去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解释,这样很难使学生真正找到自己的症结所在,更无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在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多采用形成性评价,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与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有很大不同。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因而可及时地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所以网络课程应安排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检测或考核,使学生更地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1)适当增加提示信息,培养学生自我建构能力

在网络课程评价体系的设汁中,学生做出错误选择时,系统要适当的给与提示内容(但不是答案),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理解和认识,形成一种自我建构能力。只是很直白地显示答案,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思想认识过程,这很难使学生真正的理解问题。

二、《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的实现

图1 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结构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设计并开发了(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课程主要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的结构设置如图1所不.在课程编制过程中,我们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特别注意了课程内容的组织安排,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呈现上,发挥了多媒体优势,创设图、文、声并茂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通过多种感官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在学习资源的安排上,建立多种资源库,收集了针对各个学科的学习资料;提供了网海导航,辅助学习者搜索开放的学习资源。同时,设置了课程讨论区,以有助于学习者协作性学习。通过测试评估系统,学习者可以不断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自我分析,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整个课程体系的每一部分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益于学习者通过学习形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1,《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

该课程由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Word应用、PowerPolm应用和工具软件1个部分组成。所选择的内容都是该软件的较新版本.Win· dows2000、WoM2000 和 Power· Point2000,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由于面向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几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中小学教师。因此,教学内容重点放在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以及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应用所学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学习内容的安排上,从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出发,体观了相当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在每一章节中,我们都制定了具体的学习目标,提供了相应的学习指导,对学习任务予以量化,提供了相关教学案例的分析。这样学习者在系统的指导下,可以自主地进行学习。

2.(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的学习情境(1)导航设计

在以往的网络课程中,由于其内容丰富且具有开放性,学习者的迷航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对导航系统的设计显得更为重要。在本课程中.设计了演示导航、检索导航等多种导航方式。学习者可根据每一章中的上一节、下一节按钮从头到尾顺序学习课程中的所有知识节点;通过导航图,学习者可浏览到整个软件中所有知识节点间的结构关系,点击任一知识点直接进入相应页面学习。多样的导航方式给学习者以极大的灵恬性,有效地避免了学习者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无所适 从和无从下手的问题。(2)屏幕界面设计

在设计操作界面时,注重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交互性强,可控性强。在 Word应用和PowerPoint应用部分,每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是通过一个界面简洁友好而内部结构复杂的Flash动画呈现。动画演示步骤根据内容需要进行设置,每一步都有操作提示和注意事项,学习者只需要根据自己学习的能力选择合适学习进度,有效地运用了学习者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原则。学习者在这种“准模拟型”的学习情境中,仿佛感觉到在Word和 PowerPoint"真实”的软件环境中学习和开发自己的作品。

(3)交互情境设计

网络课程是甩于学习者远程学习的,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尤为重要。我们建立了课程讨论区系统,这种系统具有用户管理、讨沦管理、文章讨论、用户留言、电子邮件等诸多功能,支持学习者的协作和讨论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发言、讨论,也可以通过邮件系统与主讲教师以及其池学习者进行非实时地信息通讯,从而更好的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3.<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所提供的学习资源

为了更好地辅助学习者进行学习,我们建立了一系列的资源库并提供了网晦导航(如图2).以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参考。资源库由文化库、习题库、案例库、素材库和电子辞典等 5个数据库组成。这些数据库中所收集的资料都是与学习者学习的内容紧密相连的,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论文库主要是收集有关计算机操作技巧和疑难问题的沦文。当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到论文库中寻找相应的帮助,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使学生从各种角度认识问题.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习题库主要是收集紧扣学习知识的训练习题,学习者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但习题库主要为测评系统提供试题源。案例库中的案例能够给习题库中问题的解决提供范例.给学习者的思维提供一个导向作用。素材库主要收集学习者在设计、开发课件的时候,需要的图像、声音、视频文件。同时,考虑到计算机学科特点,所以我们设计、开发了电子辞典系统,它的双向检索查询功能能够帮助学习者快速查到计算机方面的专有名词.及时解决由于概念理解上带来的困难。

网海导航收集了百余个著名的学习网站,并且根据不同内容进行了分类,便于学习者有目的地登录自己所需要的网站,不仅节省利用搜索引擎而浪费的学习时间,而且帮助学习者更好地利用学习资源,辅助自己进行学习。

4.(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在线测试评估系统

测试评估系统主要分为强化训练和综合测试两个部分。强化训练是指学习者通过每一章节的学习,测试自己的学习效果,针对疑难或生疏的问题进行强化练习。这更类似于形成性评价方式。系统根据学生所学的内容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如果学生做出正确回答,说明学生已掌握所学内容,退出系统;否则,对答错的问题做出有关提示,再从另一个角度针对知识点提出问题。如果学生还不能做出正确选择,就适当增加提示信息和测试题目,如此下去,在做了一定数目的测试题后,若学生仍然不能对知识加以掌握,就重复以上测试题加以巩固。综合测试是指学习者通过一定阶段的学习后,对学习效果进行的测试。根据学习的程度不同,有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这些测试题都是从习题库中随机抽取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习题的重复率。通过以上的评价方式,既可以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整体把握,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不熟练的问题进行强化训练。学习青在学习中逐渐养成一种综合的学习能力,学习程度与在校学习的学生几乎没有差别。

总之,由于网络课程是近几年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所接受、到目前为止,网络课程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网络课程在充分体现自身所固有的优势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它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网络课程的评价、资源的共享和知识产权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技术工作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将现代教育理论与先进科技相融合,逐步完善网络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

[外国教育资料》 1999年第1期

[2]何克抗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自四结合网

[3)加涅 《教学设计原理救学设计》 华东师范大学学出版杜 1999年

[41钟启泉 《课程设计基础》 山东教育出版 1998年

文章选自《中国电化教育》2002.9 总188期

试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络课程开发中的应用

[ 论文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积极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这种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与协作学习,应用在 网络 课程开发中,对网络课程设计思路的创新起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协作学习;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应当积极研究和探索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来把握:

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做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而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

个别化学习型网络课件正是应用这一教学设计原则,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学习者通过与网络课件的交互独立进行学习,达到学习目标。在网络课程开发中,应用Java语言便可以制作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具有较强交互性能的个别化学习型网络课件。将Java程序内嵌在网络课件页面中,能够大大增强教学材料的交互性与实时性。同时由于它支持多媒体功能,因而可以将音频、视频、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集成到课件中,并运用相应的个别化指导教学方法,如操练、演示、讲解、模拟、测试、游戏等,从而真正创设出一个基于网络的个别化学习系统。应用Java技术开发出的网络课件,既满足了个别化学习的需要,又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几乎可以跨越所有平台运行,使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同时使用该软件。

二、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的能力培养。因此,建构主义教学系统设计强调学习情景设计,强调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以此为出发点支撑环境,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促使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达到主动(中国论文联盟http://编辑整理)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为学习者创设真实的情境。目前在这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便是其中之一。在网络课程开发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较好地为学习者提供类似真实的学习情景,满足了建构主义学习对真实环境的要求,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由多媒体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虚拟现实技术是根据人类的视觉、听觉的生理、心理特点,由 计算 机产生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使用者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便可以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的环境中,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虚拟现实能够提供一种可迁移的经验或丰富我们日常的非虚拟现实的经验,通过反映真实的世界,给学习者提供机会去做不同的选择,但又可以避免真实的实验或操作所带来的各种危险或时间与金钱的消耗。比如,在开发化学类网络课程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设计一个虚拟的化学实验室,学生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可以放心地去做各种危险的或危害人体的实验避免了由于化学反应而可能产生的燃烧、爆炸带来的危险,又真切地感受到了现实世界中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通过在这种仿真的情境中进行亲自体验,学习者达到了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三、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协作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即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位或某几位学生完成意义建构。

在网络课程设计中,为实现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可以添加一些支持学习者之间网络通信交流的模块。最简单、实用的就是利用现有的 电子 公告牌系统(BBS)或在线聊天系统(Chat)。通常情况下,学习者之间进行非实时的交流可以利用BBS系统。BBS系统具有用户管理、讨论管理、文章讨论、共享白板、用户留言、电子信件等功能。利用BBS系统实现协作学习时,一般先由教师或学科专家围绕主题设计能引起讨论的初始问题,并在BBS系统中建立相应的学科主题讨论组,学习者参与到某一讨论组中,进行讨论或发言。学习者之间进行实时的交流可以利用在线聊天系统,就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谈一样。教师可以主持在线讨论,回答学习者提出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辅导、指导、激励作用。

通过这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学习者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促进学习者从多个角度来建构知识。网络 通信技术为网络课程的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信交流方式,可以使学习者进行方便有效的协作式学习,促进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要求为学习者提供必需的学习资源、认知工具和帮助等内容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意义是在大量信息资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所以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学习者为了了解问题的背景与含义,建构自己的问题模型和提出问题解决的假设,需要查阅大量相关信息资源,学习必要的预备知识,因此,在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资源设计时,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必须详细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查阅哪些信息资料、需要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并提供正确使用搜索引擎的方法。另外,在进行学习资源设计时应注意,网络课程中提供的媒体资源并不是用于支持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

与传统课程相比,网络课程最大的优势在于能方便快捷地访问大量相关的学习资源。在课程的具体学习资源设计中,教学 参考 资源的选择和组织应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通过设计适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教学内容与问题,提供丰富的学习媒体资源和恰当的指导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帮助学习者发挥学习主动性。面对无限的信息资源,网络课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资源都包括到课程内容当中,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资源加入到课程内容当中。这一方面有助于课程的建设开发,另一方面有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索性学习。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在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 现代 学习环境中,主要是指与通信网络相结合的广义上的 计算 机工具,用于帮助和促进认知过程,学习者可以利(中国论文联盟http://编辑整理)用它来进行信息与资源的获取、分析、处理、编辑、制作等,也可以用来表征自己的思想、替代部分思维,并与他人通信和协作。

为了能使学习者方便地学习使用网络课程,在进行网络课程开发时,要注意设计完善的帮助系统。保证网络课件有一个清楚、确切、一步一步的操作提示。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不清楚如何继续做时,应利用帮助系统得到明确的指示。在进行网络课程的帮助系统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它的操作应符合一般商业软件的操作习惯,如用F1键进入帮助系统等规定。

五、应设计多种自主学习策略,使得学习能够在以学生为主体中顺利展开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策略、自定步调、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因此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自定步调、自主学习这一原则。可以使用超文本、动态网页编程和网络数据库等技术构建网络课程的导航系统。在具体的网络课程设计中,对于导航系统的设计也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超文本和超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以网状结构进行组织,在进行网络课程学习时,学习者可以在任意章节位置自由地选择学习其他章节内容;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进行记录,学习者可以随时获得其学习的进程状况,形成自定学习步调的学习过程;利用动态网页编程技术,使课程能及时地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如在网络课程中设置章节练习、阶段自测功能等,以实现交互式学习。

平面设计中的简约主义 第6篇

【关键词】简约风格 平面设计 运用 体现

随着当今社会的日益发展,让我们越来越感受到创新思维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了满足人们高要求的欣赏理念,从产品推广或宣传中孕育而出的广告等平面设计更需要加入高水准的创新思维。简约风格就是将各类设计元素、色彩等因素用最简化但又另人耳目一新的程度表达出来,简约风格的线条简约流畅,色彩对比强烈。简约风格的平面设计通常非常简单、大幅留白,看似画面空白但往往能达到直点中心以少胜多的效果。

1 简约风格在设计色彩和形式上的体现

色彩是平面设计中一种主要的体现方式,在平面设计中的色彩很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色彩是平面设计中极具变现力的一种设计因素,也是平面设计中所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包括以黑白色为基础色调构成的设计。我们人类的视觉很敏感,稍微一点点的简单色彩所产生的视觉效果马上就能被感知到,所以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合理运用合适的色彩语言来表述作品内涵更有助于提高观看者对整个平面设计作品的关注度, “极端色彩”也常常被运用于平面设计中——这些设计作品通常图案简洁,线条流畅抑或不规则。色彩上的黑白、冷暖色调都在简约风格平面设计中得以发挥作用。打破传统惯性思维的简约风格,在体现方式上也充分运用几何线条,无论是方正细长还是圆润光滑,都很好地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2 平面设计中单纯的黑白色的运用

黑和白是色彩世界中唯一一对无彩色,我们时常将黑白喻为黑暗与光明,我们传统的世界观认为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我们在简约平面设计中常常会大面积或直接地运用大量黑色元素,因为黑色能使平面设计作品看起来即有了睿智的理性色彩而又有神秘的美感,同时也会使整幅设计作品有“厚重”的质感。白色看起来是最空但其实也是最丰富的色彩,白色可以在欣赏者和设计者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让人有体会、延生和喘息的空间。如果在平面作品设计中过于拥挤的进行色彩信息的传达,只会使欣赏者产生审美疲劳,不会被记住也不能够准确的抓住其注意力。而大面积或单纯白色的使用正好带来了清新的视觉感受,使人心情愉悦放松。如果能够合理的把黑白两色搭配在一起的话,会展现出淡雅清新的一面,有一种别样简单却又清晰利落的美感。

3 简约风格在各种设计作品中的运用

运用平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借此来传达出我们需要让观众知道的信息。因此这些平面设计作品常常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够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时候我们仅仅靠单纯简洁的表述会另人感觉单调和乏味。此时恰到好处的运用平面设计中的简约风格反而能更好的表达出我们所要体现的重点。简洁明了的线条图案、大量的留白和极少的色彩,既不会让人觉得繁琐,又能让人感觉眼前一亮。有一套张家界的旅游宣传册设计的非常成功,就是因为其设计者很好的运用了这种简约。这套宣传册的设计者将表现技法改为笔墨勾勒,设计出了一些特色器物的外馆,再将这个地接特色的风景简单的加入到整个设计作品中,除了旅游宣传册右上角一些必要的文字简介外,其余的部分就是大面积的留白,只在其中看似随意地描绘几朵云彩,这种大面积地留白方式很好地体现出了创作的主体。能更好的引起人们的注意也便于大家的记忆。其在无形之间就印如观看者的脑海中。带给人们更多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4 简约风格的使用带来的视觉冲击

人们习惯了以往平面设计作品中各类繁复的设计元素和色彩。如果我们突然在设计作品中转换理念,化繁为简,将会对欣赏者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视觉冲击。这种视觉冲击力随之而来的空间色彩和理性感染力都会大大增强。然而强化不能是无限度的,它必须与适度相结合才不至于事与愿违。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视觉感知是有相对限度的,如果超过这种限度的话,可能人们就会感觉到不是那么舒服,过度的视觉冲击浓艳繁杂的色彩图案元素添加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反而会遭到人们的心理抗拒。因此,在平面设计中使用简约风格设计时应该注意适度。

平面设计中的简约风格,不仅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美得享受,而且有利于将平面设计中的信息快速准确、清晰明了的传达给观赏者。要做到平面设计的简约之美,最简风格的视觉设计,最明了单纯的感官效果。“视觉语言”是平面设计师最重要的设计语言,也是最重要和不可或缺的。而简约风格这种单纯清晰的设计风格,在平面设计中的合理运用,能使整个效果图主体突出感官明确。也给画面带来更理性睿智的视觉感受。所以说,简约风格是平面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环,也被现在越来越多的作品所运用与体现。

参考文献

[1]傅小英.《艺术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09月.

[2]王宏建.《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01月.

[3]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09月.

[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09月.

平面设计中的简约主义 第7篇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俄国境内动荡不安, 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十月革命终于爆发, 俄国人民急风骤雨般地推翻了传统的旧制度, 引进了工业化的新秩序。这场革命加快了俄国前卫艺术流派的诞生, 他们否定传统艺术, 强调精神世界的体验, 他们的激进精神得到了俄国政府的认可。在这个大环境下, 艺术领域开始呈现出新鲜的气息, 与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同时期存在的还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原始主义等各具特点的艺术思潮。俄罗斯的艺术家勇于探索另外一条前卫的艺术之路, 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所以, 正如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所说的, 终于“首次不是从法国, 而是从我国冒出一个新的艺术词汇——构成主义”。

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 有两位重要的前卫艺术领域的领衔人物: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 (K a s i m i e r Severinovich Malevich, 1878——1935) 和弗拉基米尔·塔特林 (Vladimin Tatlin, 1885—1953) 。这两位伟大的构成主义开拓者是俄罗斯艺术的骄傲。1913年以后的马列维奇深受俄国红色革命思想的激励和启发, 致力于探索新的艺术风格, 为“至上主义” (按:以下不再加引号) 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他抛弃了绘画中所有的具象形式, 彻底地走向了至上风格。

1913年, 马列维奇创作出第一件至上主义作品, 他用直尺在一张白纸上画了一个正方形, 再用铅笔将其均匀涂黑。这一简约的几何抽象画就是马列维奇至上主义的第一件作品——著名的《白底上的黑色方块》。作品于1915年在彼得格勒的《0.10画展》展出时, 引起了极大轰动 (图1) 。

铅笔素描《白底上的黑色方块》将马列维奇推到了至上主义的高峰, 同时也为现代艺术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至上主义是构成主义思想的开端, 是非具象艺术道路的里程碑。在这之后, 马列维奇继续将至上主义绘画发扬光大, 把简约多变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作为至上主义的最主要元素, 并将其发展成为系统的艺术视觉语言。马列维奇自己对至上主义的总结是:“按照黑色、红色和白色方块的数量, 至上主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即黑色时期、红色时期和白色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发展过程是从1913年至1918年, 它们都是以纯粹的平面发展为基础……” (图2)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无疑为构成主义的诞生拉开了序幕。

(一) 曲折成长的构成主义

在1915年的《0.10画展》中, 同马列维奇的作品一同展出的还有弗拉基米尔·塔特林的“绘画浮雕”。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这幅抽象绘画浮雕使用的是铁皮、玻璃、木头、纸质等工业材料, 作者将其经过简单的处理, 切割成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然后拼贴在一个画框内 (图3) 。在俄罗斯, 这种运用现实工业材料创作绘画和雕塑的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具有突破性的意义。

塔特林作为与马列维奇齐名的俄罗斯前卫艺术家, 他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成为了构成主义艺术的象征。他所设计的这个纪念塔, 实为艺术与技术、生产、生活的结合。这座400米高的纪念塔是一个用钢铁制造的两股相互交错的格架式螺旋体的立体结构组成的空间物体, 在螺旋钢架的内部悬挂着三个玻璃几何体。这个建筑可以看做是塔特林在艺术上的构成实验, 这种艺术探索有助于启发设计形式的创造。但是, 此建筑作品由于不适应当时苏联的无产阶级艺术标准, 故未能付诸实施, 但是塔特林关于构成主义的艺术主张和理念, 却被当时西方设计界所推崇。

诞生于20世纪初的构成主义, 其超前的设计理念显然不符合当时俄罗斯的经济条件。这个国家刚刚结束奴隶制改革, 直到20世纪初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 是一个经济落后、农业人口众多、文化层次较低的国家。在这个背景下, 几乎不可能实现构成主义所主张的“艺术应该进入生活”、“乌托邦”式的美好新世界。以塔特林为代表的构成主义的艺术设计理念也很快被看做是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 受到前苏联作家代表大会所主张的现实主义抨击。

然而, 构成主义为世界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并且启发了现代设计理念的产生。之后, 埃尔·李西斯基成功地认识和学习到构成主义的精髓, 并且将它带到欧洲。后来的风格派和包豪斯都受到了构成主义的影响, 构成主义以功能为核心的设计理念被直接用于建筑中。

(二) 构成主义的核心人物——埃尔·李西斯基

1919年, 李西斯基到维捷布斯克从事平面图形创意、排版印刷, 以及建筑方面的教学。在那里, 他邂逅了至上主义领衔人物马列维奇, 在马列维奇的影响下开始致力于构成主义的研究。

海报《用红色楔子攻打白军》 (图4) , 是李西斯基于1919年设计的, 通过简单的几何抽象图形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表达了明确的政治追求。在画面中, 我们可以看到以红色的楔形和白色的圆形两个几何形态为主体, 其中红色的楔形代表红色政权, 白色形状代表了反动势力, 红色政权处在反动势力的进攻和包围中, 并对反动势力进行着猛烈的反攻和有力打击。这幅作品很好地将抽象几何形态与色彩运用到了一起, 在视觉效果上呈现出了明确的涵义, 即一种大众普遍认知的暗喻。李西斯基说过, “最不含糊的、最快能识别的形体就是几何形, 没人会分不清一个矩形和一个圆或者一个圆和一个三角形”。

1921年, 艾尔·李西斯基离开祖国, 前往德国、荷兰与瑞士, 他将俄罗斯的构成主义观念和思想带到了西方, 构成主义开始被西方所认知, 同时产生了巨大影响。李西斯基将构成主义的观点与理论传给了达达主义、风格派与包豪斯。

李西斯基1922年创作了儿童阅读的图书《关于2个正方形》 (图5) , 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图画, 它们由一些简单易懂的几何图形组成。作者试图通过图形向儿童解释什么是革命, 什么是共产主义。书中的画面简洁明快, 与色彩搭配形成了有强调感的视觉传达语言, 这种语言使读者产生了心理上的共鸣。

关于版式设计, 李西斯基认为, 文字也是一种图形, 文字在版式设计中, 不只是用来传达字意, 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视觉图形, 和几何图形组合成各种极具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综合形象。这种方式的海报和版式设计都可以说是平面设计中现代主义风格的早期表现 (图6) 。

李西斯基在抽象视觉语言的探索中成功地实现了他的构成主义理念。李西斯基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对包豪斯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他与国际构成主义者一起推动了世界现代设计的形成, 成为20世纪现代设计的先驱之一。

(三) 莫霍利·纳吉的构成主义教学实践

构成主义认为“结构”是设计的起点, 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这一点对包豪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包豪斯进行教学工作的莫霍利·纳吉在构成主义方面的努力与尝试又影响了整整一代艺术家、设计师和建筑师, 对现代视觉设计的影响更是直接而深远的。

莫霍利·纳吉在包豪斯的教学主要涉及平面、产品、家具和建筑规划等。莫霍利·纳吉主张一种“理性的艺术”, 即构成主义艺术。莫霍利·纳吉通过自己的努力将俄国构成主义在包豪斯进行宣讲, 他的设计重点包括几何结构的非对称性平衡、严谨的结构、不采用任何装饰细节等, 其设计简单明确、主题突出、时代感强烈 (图7) 。在教学理念上, 莫霍利·纳吉推崇艺术设计要与实用性和功能性相结合, 强调设计要为社会和生活解决问题。因此, 他要求学生学习和了解抽象造型、色彩的功能性、物理学和心理学, 从而达到抽象艺术与实用性、功能性相结合。他的社会工程理想, 就是构建合理的、有序的、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秩序。

莫霍利·纳吉用自己的构成主义设计理念在包豪斯教学, 他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推动了包豪斯理性主义设计风格的形成, 实现了包豪斯教学方法由“经验型”向“实验型”的转变。校长格罗皮乌斯曾评价莫霍利·纳吉是“我在建立包豪斯教育阶段中最活跃的同事之一, 包豪斯的许多建树都是他的功绩。”

构成主义认为技术和艺术不可分, 技术是艺术的基础, 艺术是技术的表现形式。这正反映了支持构成主义思想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口号:“技术与艺术新统一”。历经数年的不断探索与发展, 构成主义有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概念:从具象的自然形象中提取有效的造型, 再演变成抽象的几何形态, 挖掘几何形态的自身表现力, 通过它们各自之间的关系, 探索用几何形态构成有艺术美感的、感性的、自由的、均衡的创作作品。

“结构主义 (构成主义) 基本上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在这一思维方式中, 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 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构成主义呈现给大众的设计不是一个圆、一个方, 也不是生硬的一块铁、一块玻璃、一块木板。这些简单的元素本身并没有意义, 但是当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结构, 并且放在特定的环境当中时, 这些元素自然而然会传递出一种令人思考的信息, 从而向大众表达一种思维关系, 传达一种感性的信息。

随着当今社会机械化、数字化、工业化的发展, 构成主义的理念有了非常大的突破。构成主义完善和创造了更富于现代感的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 用抽象的形态塑造纯粹的视觉画面, 使设计拥有了更加生动的表现。构成主义的设计理念正是使设计的视觉语言更加简约但又不失准确性, 更能有效地传达设计作品的思想。

参考文献

[1]何政广.世界名画家全集:马列维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2]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3]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4]杨晓斌.设计的二十一个话题.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0

试论平面设计中的简约美 第8篇

简约, 是一种时尚, 是一种艺术, 更是一种文化, 简约主义强调“取其精华, 去其槽粕”, 省去复杂的装饰, 用最简单精炼的方式, 突出所要表现的主题, 用“减”的方法, 达到“简”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简”并不只是形式上的简化和删除, 而是设计思想上的简约而不简单。简约主义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 就以其自身所强调的简洁凝练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艺术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感受到简约主义带来的视觉美感。在平面设计中, 简约主义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 不管是在文字、色彩, 还是版式的表现上, 都体现着追求单一, 追求简洁, 力求用最少的元素体现出最不简单的内涵, 让人们能够一目了然, 清楚明白。

二、简约主义的表现方式

1、文字

文字, 在平面设计中主要起到了传递信息的作用, 在设计中配上相关的文字可以更直接明了的将设计主题和思想展现给受众, 可以说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在平面设计中, 文字固然重要, 但是其篇幅不宜过长, 一般要运用最凝练的文字来富于主题最丰富的内涵, 这正是文字的简约主义体现, 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同时, 通过寥寥几笔, 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 形象生动, 却又不失韵味。

2、图形

图形设计是平面设计的核心, 看似平凡的图形却经历了简单——复杂——简单的循环反复的过程。图形是为了传达设计的思想应运而生, 所以简单易懂的图形深受设计师的喜爱,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 越来越多图形设计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图形设计方法, 繁杂的图形让人眼花缭乱, 容易混淆视听。设计师们又开始了对图形进行简化的处理, 去伪存真, 用简约的图形体现不简单的设计作品。

3、色彩

色彩是设计的灵魂, 是打动人们最直接的因素, 由于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 所以一般在设计中, 都会考虑不同情境下, 运用不同色彩的搭配和规律, 来凸显作品的主题和意境。简约主义在色彩的运用上强调用最简单的色彩搭配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设计师常常运用单一、直白的色彩互相搭配, 这样不仅容易被人们记住, 而且也方便了消费者对色彩的联想。此外, 单一的色彩和对比度较大的颜色进行搭配, 也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如黑与白, 红与绿, 运用简约的色彩, 提升画面的视觉享受效果。

三、简约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简约的招贴设计

简约主义的招贴设计, 是招贴设计中的一种简洁美, 这种简约主义所追求的是运用简单的图形和文字, 配上鲜明的色彩来体现招贴设计的功能性。图形是招贴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 简约图形在招贴设计的中的运用常常体现出来的是的一种以最简单的形式来表达设计的内涵, 文字也是同样的道理, 招贴设计中, 文字过多会起到视觉的反作用, 所以要以尽量少的文字传达情感的诉求, 最后是色彩的运用, 以简约的风格为主体, 能够更加鲜明的体现招贴的视觉冲击力。简约主义的招贴设计通过简约的设计使得画面整体简单大方, 意蕴深厚, 体现出设计的现代化气息。

2、简约的包装设计

包装对商品销售的作用是不可以忽略的, 好的包装能够成功的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增加商品的销售, 但是随着市场上商品种类的增加, 琳琅满目的包装设计也应运而生, 甚至很多商品开始了毫无节制的过度包装, 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 还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简约主义的包装设计倡导我们低碳环保, 坚决抵制过度包装, 用最纯粹的色彩和简洁的文字图形传达商品的信息, 减少包装的过度浪费。简约主义包装设计用简单而又不失韵味的个性设计虏获了消费者的心, 使得简约主义的包装成为了一种品位的象征, 一种时尚的代表, 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

3、简约的标志设计

标志作为一个企业的视觉形象, 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志的设计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则是更希望通过简单又易于识别的标志来体现企业的文化, 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比之下, 简约主义的标志设计则受到了设计师们的青睐, 简单直观、重点突出、简约时尚似乎成了简约主义标志设计的代名词, 其在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的同时, 又使得标志个性鲜明, 效果突出。

四、简约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设计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 无论是哪个方面的设计, 都深受社会形态的影响, 就平面设计而言, 更是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在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的同时, 人们更多的是追求回归自然, 追求精神上的平静。而简约主义的设计正好顺应了当代人们的要求, 用“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理念开门见山, 省去一切繁复的元素, 提取最具代表性的设计元素, 进行设计表现, 让人们不管是视觉上还是思想上都得到了解放, 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简约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在保证对作品的完整表现外, 还将作品的意义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 摒弃繁杂, 展现出来,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简约主义的艺术魅力。

摘要: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活节奏也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到生活的压抑与不安, 更加向往简单纯粹的生活境界, 人们对于审美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很多, 简约的平面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于简约设计所体现的“平易近人”, 简约而不简单的表现手法, 给人一种更加清新、更加含蓄的视觉冲击力。所以, 当今的简约形式的设计风格是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深受人们的喜爱。

关键词:简约主义,平面设计,运用

参考文献

[1]邱志茹, 《回归淳朴的简约包装设计》, 中国包装, 2014年第2期

室内设计中的生态主义 第9篇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摆在面前的事实是近两百年来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的巨大财富,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但工业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森林、生物物种、清洁的淡水和空气,以及可耕种的土地,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在急剧地减少,气候变暖、能源枯竭、垃圾遍地……。如果按过去工业发展模式一味地发展下去,这个地球将不再是人类的乐园。现实问题迫使人类重新认真思考今后应采取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还是注重科技进步,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来寻求新的发展契机?作为一个室内设计师,我们必须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思考。

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以建筑群为特点的人工环境,高楼拔地而起,大厦鳞次栉比,形成了建筑的森林。随着城市建筑向空间的扩张,林立的高楼,形成一道道人工悬崖和峡谷。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但也出现了人类文明的异化,人类驯化了城市,同时也把自己围在人工化的环境中。高层建筑采用的钢盘混凝土结构,宛如一个大型金属网,人在其中,如同进入一个同自然电磁场隔绝的法拉第屏蔽室同失去了自然的电磁场,人体无法保持平衡的状态,常常感到不安和恐慌。

另外,我们在建造中所使用的一部分材料和设备,如涂料、油漆和空调等,都散发着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无公害的、健康型的、绿色建筑材料的开发是当务之急。

二、建成环境的启示

柏林国会大厦始建于1894年,原名帝国大厦,帝国大厦在二战期间被严重破坏。德国统一以后,对该建筑进行了重新改建。1992年经过公开的国际竞标,德国政府指定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作为改建国传授大厦的设计主待人。通过对竞赛方案的修改,福斯特完善了原有的设计。完善后方案的高明之处在于不仅仅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外形,而且使它变成了一座生态建筑,使看上去貌似简单的玻璃穹顶具有丰富的内涵。

柏林国会大厦的改建使人们对生态建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并进而达到生态平衡,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然光源的利用

柏林国会大厦改建后的议会大厅与一般观众厅不同,主要依靠自然采光而且具有顶光,通过透明的穹顶和倒锥体的反射将水平光反射到下面的议会大厅,议会大厅两侧的内天井也可以补充自然光线,基本上可以保证议会大厅内的照明,从而减少了平时的人工照明。穹顶内还设有一个随日照方向自动调整方位的遮光板,遮光板的作用是防止热辐射和避免眩光。沿着导轨缓缓移动的遮光板和倒锤形反射体都有着极强的雕塑感。目落之后,穹顶的作用正好与白天相反,室内灯光向外放射,玻璃穹顶成了发光体,有如一座灯塔,成为柏林市独特的景观。

2自然通风系统

柏林国会大厦自然通风系统设计得也很巧妙,议会大厅通风系统的进风口设在西门廊的檐部,新鲜空气进来后经过大厅地板下的风道及充在座位下的风口,低速而均匀地散发到大厅内,然后再从穹顶内倒锥体的中空部分排到室外,此时侄锥体成了拔气罩,这是极为合理的气流组织。

3能源与环保

60年代的国会大厦曾安装过采用矿物燃料的动力设备,每年排放二氧化碳达到7,000吨,为了保护首都的环境,改建后国会大厦决定采用生态燃料,以油菜籽和葵花籽中提炼的油作为燃料,这种燃料燃烧发电是相当地高效、清洁,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预计仅为44吨,大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与此同时,议会大厅的遮阳和通风系统的动力来源于装在屋顶上的太阳能发电装置,这种发电装置最高可以发电40千瓦。把太阳能发电和穹顶内可以自动控制的遮阳系统结合起来是建筑师的一个绝妙的想法。

4地下蓄水层的循环利用

柏林国会大厦改建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地下蓄水层(地下湖)的循环利用。柏林夏日很热,冬季很冷,设计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源和地下蓄水层的存在,把夏天的热能储存在地下供冬天使用,同时又把冬天的冷量储存在地下给夏天使用。国会大厦附近有深、浅两个蓄水层,浅层的蓄冷,深层的蓄热,设计中把它们充分利用为大型冷热交换器,形成积极的生态平衡。

三、生态的室内设计

未来的室内设计应该是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和可持续设计。从概念上讲,这三个词的概念是基本相同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侧重点不同而已。对于未来的室内设计来讲,似乎生态设计更为贴切。未来的室内设计就是利用科学技术,将艺术、人文、自然进行适性整合,创造出具有较高文化内涵,合乎人性的生活空间。

四、生态室内设计的设计原则

通过对生态设计的分析,生态设计的设计原则可以归纳总结为这么几点,协调共生原则、能源利用最优化原则、废物生产最小化原则、循环再生原则、持续自生原则。具体体现在设计中可以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外部环境中的因素

2挖掘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潜力

3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4注重自然通风

5用自然要素改善环境的小气候

五、结论

在建筑设计中已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智能化的整体设计概念,而在室内设计中,还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配合建筑师完成建筑环境的整体设计。综合设计和整体设计在未来的室内设计中会越来越重要,从而室内设计新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通过高质量的设备、材料、构造和构件之间的全面协调,装修形式与新技术、新材料之间的平衡,以及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尽可能地减少原生能源和灰色能源的使用,尽可能多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尽可能地让人们接近自然。

保护环境、关注生态是我们每一个设计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很难想象,一个从来不关注生态和环境问题从来不有意识地吸收生态、环境等相关专业的知识的设计师,能够提出注重生态的设计理念来。

摘要:室内设计作为一个单独的学科,一直具有相当独立的地位,这种独立完全源自于它所具有的专业特征,造型手段和艺术表现规律、以及实现的技术条件。然而,当室内设计一旦脱离开传统的设计方法,走进整体的环境艺术设计中来,其作为室内设计的独立性就要受到置疑了。本文将以有机建筑的设计理论和生态建筑的设计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对于室内设计所应持有的、现代的设计观念和方法,对于室内设计本身的形式美规律和设计手法等不作为本次讨论的话题。

浅析招贴设计中的简约风格 第10篇

作为视觉传达的一个重要类别,招贴在宣传、导引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在一些场合甚至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英文名称是“POSTER”, 意为张贴在木柱、墙上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招贴的兴起主要是作为上世纪早起的商品促销,后因美国六、七十万的电影手绘海报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招贴设计大多趋于雷同,而作为广告宣传的必须环节,如何能够让宣传方面的投入达到应有的效果,使得招贴设计能够在众多的类似作品中脱颖而出,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前盛行快节奏的生活、生产节奏,应此而生的简约风格的招贴设计能够较为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或事件,简约风格的招贴可以用其独特的观察视角及富有创意的创作角度来发掘其可以展现在受众面前的重点。同时,设计者和受众要通过学习来避免对于简约风格的偏见认知:简约风格的展现方式单一,容易呆板缺乏创造性;恰恰相反,简约风格可以运用多种艺术技巧和软件处理技巧来完成设计,同时因招贴内元素较少,因此简约风格的招贴宣传显得杂乱无章。作为应运而生的一种招贴设计风格,其简洁充分体现了招贴设计的时代化和人性化,是招贴设计与时俱进的体现之一。

二、招贴设计中对于简约风格的实际运用

单以招贴设计流程来说,简约风格的招贴与华丽风格的招贴并无二致,都需要对素材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加工,并通过视觉艺术创作将文字、构图、色调、主体等元素整合到一起来呈现招贴的内容。通过这些不同元素的变幻、组合,简约风格的招贴设计可以满足多元化的信息传达需求。不同元素的简约风格在实际运用中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形式,下文将一一阐述:

(一)简约风格招贴设计的文字设计

简约风格的文字在设计时候要注意避免增添过多的其他元素,做好设计中的“减法”,在字体的变形设计上,着重于字的比划拆分变形,文字颜色也应当简洁明快符合所要表达的主题。例如在设计“森林”一词的文字变形时,要避免传统思维用抽象的叶子或者藤蔓来替换两个字的撇捺,可以在设计时拉长整体字形,以突出森林的高达茂密的直观感受。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够在设计方面高度配合文案和传达的效果。

(二)简约风格的构图设计

从构图上来说,简约风格的构图有着明晰的类别划分。一是用色彩来区分整个招贴设计界面,例如洋河酒业的梦之蓝招贴,就用蓝色与金色将整个画面分出两三个区域,让画面具有了景深的层次感。二是利用招贴的主体内容来完成构图,这种构图的重点在于着重主体物或人的某一细节而背景往往模糊化或单一化。总之,招贴的构图设计都是为了让受众能够一眼明确招贴所要呈现出来的重点内容。

(三)简约风格的色彩运用

色彩是远距离时招贴给受众的第一印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简约风格的招贴设计,在色彩方面应当注意用色的统一性,避免过多色系混杂使用,否则会导致整个画面混乱,颜色喧宾夺主。同时要保证色彩运用对于视觉的冲击效果,在配色方面能够抓住人的眼球。色彩的运用除了要考虑招贴本身的色调之外,还要考虑环境对于颜色运用的影响,例如在地铁走廊这种地下环境中,设计师可以运用绿色这种颜色与白墙对比鲜明还能给受众以安全的感觉,而在花园中可以运用大片艳丽的花朵相关的颜色,来抓住受众的眼球。

(四)简约风格的图形运用

图形的运用的主要作用是激活整个画面,同时通过图形来传递想要表达的信息。形象的内容比抽象的文字往往更容易在受众心里留下深刻印象,例如麦当劳的布丁甜筒的招贴,在招贴画面中运用倒着的布丁甜筒造型来直观地告诉消费者:这个甜筒就是布丁味道。

三、版面和背景所体现的简约设计风格

版面和背景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于招贴的阅读体验,招贴是否简约也主要体现在版面背景和视觉流程方面。

(一)背景设计

简约风格的背景可以给观者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阅读环境,且背景是最先映入观者眼帘的元素之一,背景设计的简约风格主要表现在:

1. 留白。留白是国画当中的常用技法,在设计招贴时同样可用,恰当的留白可以提升招贴的整体艺术感和意境,并能够给观者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恰当的留白主要是通过主题与背景之间的结构关系来实现的。由于人们的视觉习惯,招贴的留白在第一时间往往会被忽略,观者往往会注重留白所烘托的主体部分,这就很好的明确了整个招贴画面的重点。另一方面,留白的运用往往可以让观者联想到国画,提升了整个招贴设计的文化气息、历史气息以及艺术气息。在电影《黄金时代》的海报设计中,设计者就运用了大量的留白,只在左下角将女主角的身影点缀出来,大量的留白背景与女主角的厚重衣服相呼应,让观者不免将留白与白茫茫的大雪相联系。留白不仅仅可以大范围得留白,也可以小范围的运用,例如在环形拼贴元素的招贴设计中,留白可以留在招贴的正中央,或留在文字的正下方,用以突出招贴的重点。恰到好处的留白可以给观者留下较为深刻的视觉冲击力,从而达到与传达信息的最终效果。

2. 色调。色调是整个招贴当中首先要把握的元素,在广告设计当中,一个招贴的色调应当与需要呈现的主题相吻合。例如不应在严肃的主题例如怀念某个名人的招贴中将色调定为粉红色,更不能在幼儿儿童节相关的招贴设计中将主色调设计为黑色。简洁明快的色调以及主题与色调的对比可以让招贴的主题更加明晰。

(二)简约的视觉流程

根据阅读心理,视觉流程往往分为单向视觉流程和多想视觉流程两种,多向视觉流程在传递信息方面往往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而单项视觉流程则不需要如此。因此单项视觉流程十分适合简约风格的招贴设计,观者在接受文字信息的时候只需要单向移动视线即可,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另外带向视觉流程还可以通过与具有感染力的文字配,将文字内容富有冲击性地呈现出来。同时,单向的视觉流程也能在画面构图上与整个简约的招贴相呼应、明确主题。同样以《黄金时代》的女性主角海报为范例,其上文字竖着首行,观者可以很短时间力了解到海报需要表达什么、反对什么,同时联系自身的联想及创作,可以帮助达到一个较为满意的水平。

四、小结

浅谈商业设计中的简约之美 第11篇

【关键词】简约 精神 美学观念 商业设计

一、我国古代文化中的简约朴素之美

简约的审美情结,有着深远的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和美学观念。美的最高形态是自然清新朴实无华。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生活需求,反对华丽和奢侈。朴素为美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被提出来的。“朴素”这个概念出自于《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极端反对艺术文学的华美艳丽精巧,艺术创作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再现,而无须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和“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庄子论述美的形态的时候,更多地强调自然、朴素、平淡的美,他把无为恬淡,自然朴素作为美的最高形态。庄子也同老子一样对华丽之美表现出深恶痛绝,并对老子的思想作了更深刻的诠释与发挥。

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判,这就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美学思想在自然、朴素、简约、平淡、实用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从而更强化了中国美学传统中朴素为美的地位。

二、我国古代简约风格的设计

汉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处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汉服宽衣大袖,纹饰多为素色,简单朴素。汉服的神韵,古朴,简约,儒雅,飘逸,是汉族崇尚自然简约之美的集中体现。

在工艺美术方面,魏晋时期是最富个性审美意识的朝代,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整体发展。这一时期崇尚主体人格精神和空疏、清靜、平淡的审美风范。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范式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现在陶瓷上。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合一的美学风范。宋代工艺美术充分地物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其简约的意韵风格,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西方艺术发展过程中简约之美的历史渊源

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由繁就简的历史。古典绘画更多的是注重写实和技法。进入现代艺术阶段,简约的画风渐渐浮出水面,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简约理性,堪称经典。 “在画家蒙德里安的心目中,艺术不仅是生命,更是神圣的信仰,…作品如同洗尽铅华的女子,朴素,严谨而美丽。他非常理性的运用减法手段,把传统绘画的体积,深度,透视,笔触,绘画性都取消了,…只表现和它自身属性有关的本质因素,去掉一切无关紧要的多余的东西,得到的是重建的世界。”【1】

以杜斯堡为代表的风格派赋予了这种简约一种更深层次的人文情怀。他指出画家不应去模仿万象影像,而应透过现象看到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要素。从而引伸出一种基于与大自然不相干的均衡关系上的艺术。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艺术体系,把艺术语言简化至最抽象几何元素,把作品中的构成关系作为一种精神的终极价值来陈述,用极少的语言,说出了那个具体年代,具体生存的感觉。他所创化的绝对几何抽象,其影响遍及欧洲各国,为包豪斯的设计理念提供了新的内容。

四、商业设计中简约风格的具体体现

简约之美在现代商业设计领域,更集中的体现在西方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理性主义,及从19世纪突然崛起的客观精神。…现代主义的另一个关键的含义是‘形式服从功能。’现代主义者喊得最响的口号是:‘少就是多。’”【2】

(一) 建筑

“简约主义风格的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照明、原材料简化到最少的程度,但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3】 以简洁的表现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空间环境那种感性的、本能的和理性的需求。

(二) 产品设计

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设计史上的巨大变革,作为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特征,功能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确立了其历史地位。最具影响力的口号是“形式追随功能”,并产生了许多功能形式完美统一的优良设计。著名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是功能主义的代言人,他认为设计无所谓‘形式’,当设计最优良地发挥了功能,其形式也自然体现。德国继续发展了功能主义,日尔曼民族理性务实、审慎思辩,其设计合理均衡、精炼、无装饰、注重品质技术。

简约设计在商业产品设计上主要是在造型外观上的简约和产品功能上的简约方便。简洁的造型外观是产品内部功能结构的体现,它直接影响人对产品功能的理解。由于电子工业的革命,微小的集成电路片取代了内部结构笨重的产品。人类从此不用再为生产一个功能产品而耗费大量贵重的材料,大大简化了工艺过程。与此同时,设计师得到了解放,可以更加感性的设计产品的外型。具有丰富创造力和简洁融为一体的设计,才是真正具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作品,使用者在看到和接触产品时就可以了然于心,方便的使用,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简洁的设计是经过提炼,精简出来的,是主要设计因素的集合,体现了产品完成功能的最本质的因素。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设计,一切设计都应利于人的使用和操作。

结论

进入21世纪,设计的发展走入了新的领域,设计走向多元化、观念的、非主流的、不和逻辑的、非理性的、现代工业风格的、古典优雅的、尊贵高尚的、日式禅宗的等等。在这样一个潮流多变、信息发达、个性洋溢的新时代,简约作为一种经典的风格,依然为世人推崇,散发着不朽的魅力。社会越是进步、世界越是纷繁、人们越珍惜简单纯粹、没有任何文饰的美。商业设计的简约之美更是一种引人注目的风格,经典依旧,永不落幕。

参考文献:

[1] 葛鹏仁.《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 [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10:52.

[2]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138.

浅析现代主义设计中的“人性”特点 第12篇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新的设备、机械、工具不断被发明出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飞速的工业技术发展,同时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新的商业海报、广告、书籍大量涌现,公共标志、公共传播媒介也与日俱增,而如何处理这些大量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象,如何处理这些众多的平面对象,设计界也基本一筹莫展。无论是英国、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都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它们的中心是逃避,乃至反对工业技术,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文明。因此,必须有新的设计方式出现,来解决新的问题,来为现代社会服务,现代设计的出现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二)现代主义设计关于“人性”的认识

20世纪50~60年代兴起的所谓“国际主义”风格,几乎给了设计中“现代主义”的光辉形象致命的一击。包豪斯的“功能领先”原则似乎成了“国际主义”单调乏味风格的源泉。因此,缺乏“人性”或“人情味”似乎成了“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

然而,事实并不是那样,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会发现,将“功能领先”的原则与单调乏味而又缺乏“人性”的风格等同起来,并不是“现代主义”的本意。如米斯·范·德·罗在1929年设计的德国馆,被视为是“现代主义”的圣殿,其中没有一处地方对设计者来说是次要和世俗的,而他高超的手工艺以及贵重的选材,也绝非后世拙劣的模仿者所能企及。也许,与同时代信奉商业主义的美国比较,如罗维,米斯的设计似乎更显冷峻,但我们绝不能以此就说他缺乏“人性”或“人情味”。

1、从问话中得出的“人性”启示

我们经常会有像米斯一样的疑问:“如果遇到两个孪生姐妹,她们几乎一模一样,同样聪明,同样富有,同样健康,但一个长的丑,一个长的漂亮,你会娶哪能一个为妻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许会使你相信:米斯在设计中还是很考虑形式美感的,虽然他同样在乎事物的“功能”。可见,我们并不能以米斯为例去说明:考虑“形式”和考虑“功能”在现代主义者那里是矛盾的。

其实,“功能领先”观点非但不是设计中单调乏味样式的借口,反而意味着形式感上的极大自由度。如果我们按照通常的观点,把人造物丰富的形式感视为是设计中“人性”或“人情味”的突出表现,那么我们就不能以缺乏“形式感”来贬低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性”。因为,虽然从人造物“式样”或“花样”的玲琅满目上讲,现代主义设计也许比不上同时代的“装饰艺术”运动,但就“形式”上的创新意念而言,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本质是相通的,而且,就形式感的解放度而言,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内涵可能比“装饰艺术”运动更加深刻。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主义设计运动遵循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运作模式:每一场现代艺术运动都是一场哲学运动或思想运动。而装饰艺术运动则似乎不是这样,因为它只以社会当前的流行品位为标准,而不是以艺术家心目中具有哲学深度和宗教感的成型信念为标准。了解了这点,我们就会认识到,用自发的流行品位去贬低现代主义设计的“人性”, 或许并没有靠得住的理由。那么,现代主义设计师心目中的信念究竟是什么呢?

2、现代主义是设计与生活的互通

流行的观点认为,现代主义设计有其“俗”的一面,一些现代主义设计师树立了为大众服务的思想,并且在商业社会也游刃有余。笔者同意这样的说法,因为这里的“俗”指的是为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设计,与“庸俗”不是一个概念。当一些设计师“俗”到了忘记了设计与生活本身的互通性,而把设计仅仅看成是注入空虚生活的一种“美好添加剂”时,重申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某些精神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3、“少则多”的思想与人性的体现

长期以来,西方的工艺匠人不辞劳苦地做着填充游戏,从古希腊神庙山墙上的雕刻,到中世纪布满人像和花纹的教堂门窗,再到维多利亚时代各种繁复的装——把空白填满似乎成了匠人们理所当然的事。但是,空白真的总是需要填满吗?答案在米斯那里是否定的。为此,米斯提出了“少则多”的原则。

较少的东西能否代表较多的东西,在艺术上是一个值得商榷的事。如果我们的目的是要传达事物的表象,那我们不得不罗列其细节,但如果我们要揭示事物的本质,那就另当别论。因为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事物表象的相加,而是我们个人不同的视角和对事物独特的认识。就象同时代的抽象艺术家一样,米斯认为眼前的东西只是事物的表象,它只是另外一个“绝对世界”偶尔的反射而已。而设计师必须表现出那个没有“偶然性”的绝对世界,它成简单的几何状。为了赋予他所谓“绝对世界”的高贵性和独一无二性,米斯在具体的设计中总爱采用贵重的材料,并非常注重材料的取舍,在关键之处,施以精细的手工,这些作品自然是后世的那些“国际主义”风格廉价而粗糙的模仿品所无法比拟的。

可见,在人造物“形式”的问题上,米斯不仅仅是重视,而且是极端地讲究。但我们对人造物所做的这种肆无忌惮的“加法”,真的是我们“创造性”和“人性”的体现吗?笔者对此是表示怀疑的。本文之所以一再提到米斯,是因为其“少则多”的原则体现出一种可贵的思路:对人造物做“减法”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

表面上看设计是针对自然的改造,而实质上,设计针对人自身。难道提倡机器的生产的现代主义者真的是一帮缺乏人性的功利主义者吗?如果我们还停留在19世纪中期,情况的确如此。但是19世纪末,一种新的能源——电力开始使用,这至少证明机器生产并不总意味着“乌烟瘴气”——机器工业完全可以改进,因为它完全是人为所为。现代主义设计师包容机器的另一个灵感来源于上个世纪之交的美国,那时,美国的汽车业正如德国的电力公司一样如日中天。汽车工业引来了生产流水线的普及,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了机器并不是完全没有“人性”的东西。当我们设想在未来争论是否应该赋予机器人以“人权”时我们已经在20世纪早年初步实现了机器本身对人的模仿。当然,生产的自动化并不代表机器生产本身具有太多的人性,但它至少可以使人从生产中的一些不必要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可见,大工业生产之初,机器使很多人沦为“奴隶”,但是到了二十世纪的上半叶,机器可以成为人的“奴隶”。事实上,与一般的工具相比,机器一开始也许正是作为一种对有机体的模仿之物而被制造出来。模拟的“有机性”正是机器的本质特性,机器的发明也许正映射出人对自身控制的欲望,而这恰是人心中极为重要的一面。

(三)总结

现代主义设计自20世纪初期在欧洲几个国家发展起来,其中尤以德国、俄国发展最为迅速。之后,由于欧洲独裁政权的迫害,于30年代以来开始在欧洲迅速衰退,因大批设计家移民美国,现代主义设计也被介绍到美国,并在这个新大陆又开始了一个新阶段。现代主义设计的一些大师从未放弃过“手工”——造物者与自然物的直接“交流”。这里笔者必须重申:在机器使人造物发生膨胀的时代,造物的主题已不是让物从无到有,而是让物由坏变好。换句话说,设计师的目的与其说是“制造物品”。而在“制造效果”的意义上,现代主义的设计师远未强调用机器完全“取代”手工,一些“后现代者”也无从以此贬低真正现代主义者的“人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人们对产品的精神功能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现代设计实际已经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设计物的宜人性和情感性方面, 注重设计物本身的情感特征和使用者的情感、心理反映。因此, 设计物除了满足使用者使用的物质功能外, 其精神功能也越发突出, 现代设计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就是设计人性化。

关键词:现代主义设计,人性,功能领先

参考文献

[1]刘世声.杜布菲特的艺术理念、技术实验与人性回归[J].郑州大学学报, 2007 (1) :166-167.

[2]王受之.《外国现代设计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1-13.

[3]王鑫.人性化的功能主义美学[J].上海工艺美术, 2008 (3) :67-68.

[4]张玉能.席勒论艺术与人性的异型同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7 (3) :33-34.

上一篇:孔子消费经济思想研究下一篇:国家审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