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职业学院现状

2024-09-02

威海职业学院现状(精选7篇)

威海职业学院现状 第1篇

威海职业学院英语精读课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综合课程, 是以语言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学习技巧和语言文化素养为主要内容, 以语言教学策略为指导, 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它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类课程与英语实践操作类课程及英语语言文化素养类课程有机地结合, 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综合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的需要。该门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三年五个学期的学习时间内能够掌握标准发音, 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及听说能力, 具有一定的写和译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学习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打下扎实的语言和文化基础。

2 威海职业学院英语精读课目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高职院校英语精读课的特点, 威海职业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对我们目前的英语精读课也进行了如火如荼的改革, 在教改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威海职业学院的英语精读课存在如下的几个问题:

2.1 教学观念落后

大多数的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词—结构—课文—练习。这种模式使得多数教师在备课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语言点上, 忽略了课文的整体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仅仅成了记笔记的机器;另外, 一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 在讲课过程中几乎全部用中文偶尔用英文穿插一些单词和句子。学生的英语也只能停留在“哑巴英语”上, 更谈不上那应用了。

2.2 过分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

采用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也是当下各大院校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定会采用的一种教学新模式, 于是多媒体计算机开始步入精读课堂。一部分教师为引起学生的兴趣, 不惜点灯熬夜, 费尽心机的制作电脑幻灯片, 偏离了该门课程的授课重点;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则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 整堂课上只是在展示一些已经准备好的幻灯片, 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电脑操作员。

2.3 不够注重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每单元的导课过程中, 教师大都利用现成的配套教学光盘的内容, 用各种视频、图像来生动地诠释课文涉及到的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但是, 大多数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便转变教学方法, 重新采用传统的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式的英语单词、语法教学中。虽然也通过句子翻译练习和学生进行互动, 但还是不够重视英语听、说、读、写、译五方面能力的综合培养。学生刚刚进入课堂时的高涨情绪被一点一点浇灭, 逐渐对精读课产生厌恶情绪。另外, 各种辅导书已经不再供教师专用, 学生也极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买到, 其中语法词汇讲解细致入微, 因此, 教师的讲解无疑成了多余, 完全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得学生认为精读课无非就是一门语法课。

3 创设威海职业学院英语精读趣味课堂的几点建议

精读课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大学里, 英语精读课的教学目标是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听和说的能力, 以使得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交过程中, 英语能成为他们进行交际的有效工具。这也正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所在。提到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学习外语的人马上会想到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如果在精读课的教学过程之中, 能将这五种能力的培养融于一体, 那么英语精读的趣味课堂也就一定能呈现在学生面前。那么, 究竟该如何将这几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英语精读的课堂教学中呢?

3.1 海量资源以提高听力能力

首先, 教师要保证纯英文授课。课堂上, 教师的每一句话都是锻炼学生听力能力的好素材。其次, 要合理使用多媒体。随教科书配套的教学课件上的一些视频、图像、听力内容都是教师导课的不错选择, 既能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又能让他们了解到一些文化背景知识, 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语言大家胡文仲也曾在文章中提过“利用英语录像和电影进行教学”。听力内容的选择也需费一番心思, 一定要与课文内容相关。

3.2 活泼的课堂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多说多练, 教师的课堂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应该多提问学生, 为不同水平的学生准备不同的问题, 尽量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说的机会, 而不仅仅只说个“sorry”or“I don't know”。多设计一些学生能参与的课堂活动, 例如, 对话、讨论、辩论、短剧表演、即兴演讲等, 让学生能够锻炼说的能力。

3.3 不同的阅读方式以提高阅读能力

提到不同的阅读方式, 我们马上就会想到精读和泛读。教师细致分析课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带学生一起精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掌握一些精读的方法。那么, 如何提高他们的泛读能力呢?教师可以借助介绍课文背景知识的机会。在讲解课文背景时, 一般会有大篇幅的文字信息, 此时, 教师可以将涉及到的内容以讲义的形式发放给学生;又或者是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 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阅读, 然后给出答案。

3.4 简短的写作练习以提高写作能力

英语精读课上信息量大, 知识点多, 教师一般都惜时如金, 不会在课堂上让学生作文, 不过课堂上设置一些简短的写作练习也未尝不可。比如, 在词汇讲解时, 可为学生设定一定的情景, 让他们用指定的词汇造句。这样一举两得, 既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词汇, 又锻炼了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3.5 翻译经典以提高翻译能力

英译汉、汉译英是培养学生翻译能力必须使用的方法,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主要是翻译材料的选择。那么什么样的材料才是经典素材呢?实际上就是广为人知的材料。例如, Jane Eyre中最精彩的那段爱情独白;电影《大话西游》中至尊宝的爱情名言;KFC的宣传标语等, 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摘要:近年来, 各高校针对大学英语精读课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 作为一名高校英语教师, 对英语精读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该文通过对威海职业学院英语精读课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了为威海职业学院学生创设趣味英语精读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威海职业学院,英语精读课,趣味课堂

参考文献

[1]Pei Tang.A call for th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of EIB[J].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6 (7) :22-25.

[2]陈坚林.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改革──第五代教材研发构想[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7 (5) :374-378.

[3]胡文仲.英语教学中为什么要涉及文化?[A].胡文仲英语教育自选集[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217-224.

[4]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5) .

威海职业学院网络安全自查报告上传 第2篇

根据市信息网络安全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对全市重要信息系统和重点网站开展网络安全执法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院高度重视,结合检查内容及相关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就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网络安全风险隐患重点等方面进行逐一排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

我院已经在2017年对学工系统、科研系统、教务系统、网站群系统进行了等级保护备案,并在2017年进行了等级保护测评的申请,电子政务办针对我院情况做出了采购安全防护设备的建议,暂时没有做等级保护测评。2018年我院计划继续按照《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要求,再一次进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二、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机制

为了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学院成立了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和统一指挥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制订了《****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将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建立了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校园网通信及信息系统不间断监控等预防措施,根据不同等级的突发事件,明确了应急处置权限和流程。

三、网络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重点

热点漏洞已经通过专业漏洞扫描设备进行定期检测,至报告日我院均没有发现任何热点漏洞,常规漏洞通过WAF、IPS设备进行了拦截和阻断,对于扫描到的个别常规漏洞,通过对应用程序系统升级已经填补了此类漏洞。

网络隔离与安全域划分方面,我院对政务办公网进行了物理隔离,采取专人管理和纵向传递,严格做好收文、发文、传阅、销毁等登记管理,专人传递,定人阅办的工作方法,减少了保密信息的流通环节和知晓范围,保证涉密资料在工作中的严肃性和密级性。对于涉密计算机仍然采取专机、专人管理,采用裸机工作方式运作,并设置了必要的身份认证。有效防范了网络泄密、失密事件。

测试系统在测试期间保证在指定时间段和特定网络进行测试,测试完毕进行下线处理;废弃业务系统采取关闭或下线处理,避免安全隐患。

向互联网开放的关键业务系统,防火墙采用开放特定端口方法,系统采取了强制安全口令、VPN访问安全措施,网站系统采用了站群的管理模式,对外开放静态访问页面。

对默认口令、弱口令的系统进行了全面扫描检查,没有发现相关应用系统存在该漏洞。特权账号和业务系统权限的管理采用了专人负责,对操作系统管理和系统后台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并要求定期更改安全密码。

网络安全设备的自身安全管理由网络中心专人负责,定期对安全设备的事件库升级情况、扫描和拦截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策略调整。

四、存在问题

通过本次网络安全自查工作,发现在网络管理过程中的一些薄弱环节,个别工作人员网络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和防范技能训练,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注重人防与技防结合,确实做好我院网络安全工作。

网络安全等级测评还未完成,在网络安全管理整体环节上不够完善,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日志审计和分析功能还欠缺,对系统访问授权还没有详细分级,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今年将逐步解决。

职业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第3篇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实践教学

现阶段,很多职业院校都设立了会计专业,由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优秀会计人员,所以,职业院校在设置会计专业时,要充分考虑现代化建设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实际要求,结合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素质水平、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的现代会计人才,以此满足市场经济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但是,我国设立会计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有上千所,会计人才培养水平存在很大差异,进而导致会计人才培养出现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希望能为提高职业学院会计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一、职业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会计专业人才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当前,很多职业学院的会计专业在办学条件方面与实际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办学条件还有很大的差距,例如:师资力量、实践教学配套设施、教学课程布置等,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2.课程设置不合理

现阶段,我国很多职业学院在会计专业方面都没有形成统一标准的教学课程,大多靠学院会计专业的教师或学院教学部门来制定,而且课程内容过多地涉及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教学活动。另外,有些职业学院虽然认识到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活动开展缺乏合理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以至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达不到会计专业的实际要求。

3.教学形式太过单一

对于绝大部分职业学院来说,在会计教学上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的重要性,这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职业学院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职业学院的会计教学形式过于单一,虽然现代素质教育倡导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来优化教学模式,但是,很多职业学院在会计多媒体教学中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用多媒体设备展现出来,根本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更谈不上丰富会计教学方式。

4.社会实践环节薄弱

由于职业学院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缺乏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导致学生在毕业实训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实训内容在学院会计教学中根本没有涉及,很多学生一时难以上手。另外,学院将会计学生安排到企业单位实训,其实训内容主要以巩固教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为主,涉及实际动手锻炼的实训内容少之又少,缺乏现代化的实训配套设施,不切合实际会计岗位,不仅达不到良好的实训效果,还会误导学生对会计职业的理解和认识。

5.会计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职业学院的会计教师都是刚从师范院校走出来的大学生,所接受的会计专业教育也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忙于学院教务活动,很少去相关企业单位了解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只是局限于会计专业的教材内容,与实践教学脱节,这样就难以培养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会计人才。

二、职业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的解决对策

1.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就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职业学院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应该注重专业素质、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其成为优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学院应该明确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培养从事企业单位实际会计工作的复合型会计人才为主要目标。

2.课程设置以实践教学为主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实践操作能力是会计专业人才的基本能力,也是会计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单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专业技能,所以职业学院在设置会计课程时,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巩固课堂上学习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认识和提高会计职业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职业学院可以与社会企业单位合作,开展实践教学课程,从而满足当前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根本需求。

3.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

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院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教育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以此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想提高职业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丰富会计教学形式,探索有针对性、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实现职业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4.完善社会实践教学

各大职业学院可以与相关企业单位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院可以将多功能厅模拟成一个企业单位的会计部门,并按照现实企业单位会计工作实际情况来模拟会计核算、财务会计管理等工作流程,将真实的会计工作状态展现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会计工作的具体流程,以及相关工作性质和实际问题。学生置身于实际会计工作中,能够了解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从而在完善自身会计专业学习的同时,提高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教学质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单位对会计岗位的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职业学院会计人才培养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会计人才为基础,优化会计专业教学课程和教学方式,完善会计专业社会实践教学活动,采取“校企合作”的有效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实践教学环境,从而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一批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会计人才,满足会计岗位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刘艳.基于素质分析视角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

[2]杨淑媛,周航.会计人才培养视域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

[3]王京芳.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改进的路径选择:基于职业能力的需求与协同效应[J].大学教育,2013(1).

威海职业学院现状 第4篇

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本科生想在毕业之后获得较好的发展而选择考研。外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方向设置非常细, 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样, 名称各异。许多学生虽然有考研的打算, 但具体方向并不明确。本文旨在通过对翻译学院外语类专业学生考研方向及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 给外语类专业学生提供指导, 使其明确目标, 做好规划。

二、研究成果

我们对翻译学院在校生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187份, 有效问卷153份, 有效回收率为81.8%。对问卷的部分内容我们进行了统计:其中有46.5%的人选择大学毕业后就业, 39.7%的人选择大学毕业后考研, 13.8%的人选择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选择考研的同学中, 有11.8%的人表示对考研一点也不了解, 62.7%的人了解一点, 21.6%的人比较了解, 只有3.9%的人十分了解。在“你选择考研是因为什么”这一题中, 59.6%的人选择“考研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这一项, 73.1%的人选择“提高自己学历和能力”这一项, 9.6%的人选择“进行学术交流”这一项, 13.5%的人选择“迫于家庭压力”这一项, 9.5%的人选择“不喜欢本科所学专业, 希望考研选择自己满意专业”这一项, 17.3%的人选择“名校情结”这一项, 15.6%的人选择“考研成为一种趋势, 跟着社会形势走”这一项。9.7%的人表示对考研目标学校一点也不了解, 58.9%的人了解一点, 只有31.4%的人表示非常了解。

由此可以看出, 我院选择毕业后考研的学生所占比例比较大, 缓解就业压力, 谋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是学生选择考研的主要因素。但他们对考研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过于看重学校名气, 对考研认识不够清晰, 规划不够明确, 期望值过高。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本科生端正态度, 树立正确的考研观。

研究生的本来含义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感到入迷, 希望能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因而选择继续深造。此次调查显示学生考研动机中有一些负面和有悖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因素:逃避就业压力、盲目跟风等。要客观分析自身条件, 保持清醒的头脑, 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2. 结合自身实际, 选取目标学校和专业。

选取学校和专业除了要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外, 还应在报考时充分考虑以下因素:1) 历年推免生所占比例;2) 学校所在地;3) 学校及其所办专业在全国的竞争力;4) 学校历年的报考与招生情况。

3. 本科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做好知识储备和能力积累。

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 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能力。根据我们的调查, 我国虽然学习外语人数众多, 但高端人才如同声传译和书面翻译外语人才严重缺乏。来自中国翻译协会的资料显示, 全国职业翻译只有4万多人, 而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 但胜任翻译工作的人才缺口却高达90%, 市场上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很多, 但真正有水平、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 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占总数的5%, 甚至更少。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打好基础, 为外语专业的高端人才, 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从个人的发展来说, 考研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而且是提高学生综合修养的过程;从专业角度来看, 考研能提高专业素养;从就业角度来说, 考研能使就业更上一个起点。因此, 很多本科生选择考研。本文采用问卷调查、采访、咨询相关老师、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对翻译学院外语类专业学生的考研方向及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以期为外语类专业学生提供指导。

关键词:外语类专业,考研现状,就业

参考文献

[1]陶珍东, 张颖, 王介强.关于本科生考验问题的再思考.高教论坛, 2010.3.3.

[2]李冰仙.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基于职业地位获得目标的理性选择视角.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05) .

[3]李树爱.大学生考研的原因、问题及对策.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6) .

[4]杨永高.浅谈学校的和谐考研.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09 (04) .

威海职业学院现状 第5篇

为了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提高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现对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提出以下要求。

一、首页设计

首页是评审专家最先接触的页面,因此首页面设计的成功与否是精品课程网站设计的关键。

1.首页美工设计

所有课程的页面美工由美术设计师在课程负责人的协助下设计PSD原图,网页设计师根据PSD原图切片处理首页及各子页面。

2.首页内容

威海职业学院标志、课程名称、课程负责人、突出课程特色的文字、与课程相关的图片等。

3.首页链接

申报表、课程录像、申报网站、课程网站。4.本页面重点为页面美工

二、申报表页面设计

申报表为一个独立页面,也是评审专家关心和必定浏览的页面,因此申报表页面设计要考虑页面打开的速度和浏览的方便,因为申报表内容较多,建议申报表页面提供全页面文本浏览、全页面FLASH浏览和锚点链接浏览方式,并提供下载,做到专家想查阅某部分内容马上就可以到达。

三、课程录像页面设计

课程录像页面为一个独立页面,本部分内容也是专家关心和了解课程的必审内容,本页面的设计主要考虑专家的网速和浏览感受。建议课程录像采取FLV格式传输,转换软件使用Ultra Flash Video FLV Converter,帧速率大于15fps。录像窗口大小为:500*400像素。

四、申报网站设计 1.页面美工

所有页面美工由美术设计师在课程负责人的协助下设计PSD原图,网页设计师根据PSD原图切片处理申报首页及各子页面。

2.页面内容 根据申报指标,网站的导航栏目及二级菜单固定,申报首页重点突出课程特色,建议添加站内新闻、课程创新展示板块。

3.申报网站导航栏目及二级导航栏目 课程设置(课程定位、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内容选取、内容组织、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网络教学环境)教学队伍(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教师队伍结构)实践条件(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习环境、实践教学管理)

教学效果(校外专家评价、行业企业专家评价、校内督导评价、学生评价、学生作品、优秀毕业生展示)

特色及政策支持(特色与创新、学校政策措施)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建议上述一级栏目一般不做调整,二级栏目根据课程特点不同,对需重点突出的强项进行适当添加。

4.表现形式

鉴于FLASHPAPER对大文档下载速度较慢,考虑专家评审的感受,建议申报网站文档全部采取网页文本传输形式,对长文档做好锚点链接。

5.申报网站链接

首页、申报表、课程录像、课程网站、问答系统、会员系统、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五、课程网站设计 1.页面美工

所有页面美工由美术设计师在课程负责人的协助下设计PSD原图,网页设计师根据PSD原图切片处理申报首页及各子页面。

2.页面内容

课程网站的服务主体是学生,因此应突出丰富的教学内容和交互式教学等特点,根据课程特点的不同,课程网站的栏目不宜固定,建议采取固定栏目和自选栏目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内容。

3.课程网站建议导航栏目

新闻中心(站内新闻、课程新闻、行业新闻)课程信息(课程简介、课程特色、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学习指南)课程教学(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学习工作单、实训项目、教材)

学习资源(课程录像、图片库、动画库、视频库、音频库、案例库、试题库)在线测试

技能鉴定(鉴定标准、鉴定试题)学习论坛

学员中心(个人空间、作业上传、问答、个人信息)4.课程网站首页

课程网站首页应突出信息量大的特点,网站的主要栏目在首页中都可以找到,重点突出特色教学资源和图片,注意添加与课程相关的扩展资源和专业相关知识的展示,营造出课程教学资源非常丰富的效果。

5.表现形式

鉴于课程网站部分内容涉及到版权问题,建议部分采取flashpaper方法展示,要注意使用大量图片的方法美化页面。

6.课程网站链接

首页、申报表、课程录像、申报网站、问答系统、会员系统、新闻系统、BBS系统、搜索系统、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六、其他

1.页面大小在1024*768分辨率下满屏显示且不出现水平滚动条。2.依据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持续性的原则建设精品课程网站。3.为了保证浏览的快捷,建议栏目菜单控制在三级以内。

威海职业学院

威海职业学院现状 第6篇

关键词:贫困学生;激励;综合素质考评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贫困家庭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高等职业院校贫困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从宏观上看,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人均收入不高,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较为突出。从微观上看,主要缘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有大部分来自农村以及偏远的山区、牧区、少数民族地区或其他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学生家庭收入普遍偏低;二是少数学生虽来自城镇,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企事业人员下岗分流等原因,致使父母一方或双方不能就业,降低了家庭收入;三是有些学生家庭遭遇某些特殊变故,影响了家庭收入;四是一些学生来自于负担较重的多子女家庭。另外,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费用提高,而就读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多来自教育不太发达的地区和学校,客观上造成了高等职业院校贫困学生增多的情况。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近年大力发展,招生逐年增加,所带来的贫困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长。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在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上还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来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即使是来自城镇的学生,由于国企改革中部分职工下岗等原因,也有一定数量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加之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处在重庆直辖市,消费水平一般高于城镇和农村地区,致使不少学生的实际支付能力和学习生活实际需要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经济困难对贫困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人际交往以及高等职业院校稳定等诸多方面带来的负面消极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如何有效激励贫困学生就成了当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资助体系急需研究的课题。

一、贫困学生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贫困学生激励现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发现现行激励体制不合理,学生认可度不高。贫困学生对于学校在奖助学金评定上是否应该由分配名额方式转变为学生自行申报,觉得应该的约占调查总人数的71%.说明学生对于学校在奖助学金分配名额的做法有意见,或者是觉得不科学不合理,认为学生本人申报后再评选更能科学地体现出奖助学金在资助和激励贫困学生上的意义。总的来说,贫困学生对于国家的激励政策表示赞同,但对于学校奖学金在具体实施的做法上有一些意见,说明学校在奖学金激励上确实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校助学金分配不合理,综合素质考评不公正。学校在对九个院系的名额分配上以及九个院系对各个专业班级的名额分配上存在让学生觉得不合理。按照现存助学金分配制度,学校、院系和班级都是按照所有学生人数比例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助学金评定条件存在一定的人为主观模糊性,导致部分辅导员老师在评定人选时喜欢评定班干部或者是经常为自己办事的同学以及性格活泼和自己平时走的近的同学,并且在评定等级和评定名额上对这部分同学加以照顾。部分贫困学生因为自身起点、社交能力、经济拮据以及内向性格等因素在学习成绩和班级活动中表现并不突出,被辅导员老师有意或者不经意的忽略了,造成应该得到经济资助的同学未得到或者被降低了资助的等级和力度。学校在经济激励措施上这些不合理和不公平的地方对于全校贫困学生激励存在一定不良的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是学生德、智、体等素质的综合评价,也是所有学生评定各种奖助学金、参与各种个人评优及优先推荐就业的基本依据。因此学生对于综合素质考评是极其重视的,在《学生综合素质考评表》的填写过程中却存在由于细则难于界定而流于主观随意,导致激励效果的流失。由此让部分同学觉得在综合素质评定上辅导员老师和班干部不能做到公平评定。其中评分细则中的政治表现、道德修养、集体观念、组织纪律、卫生习惯、学习态度、劳动态度这些小项皆用10分至20分来界定。很明显,由于评定细则自身概念模糊,无论是学生自评,还是班干部评定以及班主任评定都只能是流于主观随意。

贫困学生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救助,对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学校老师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多半是停留在经济帮助的层面上,比如帮助贫困学生争取奖助学金、减免学杂费及勤工俭学机会等等。学校老师在和贫困学生的沟通交流上是存在缺失的。学校除了关于贫困学生的经济激励以外,在和贫困学生的沟通交流上,在心理健康教育激励和人文关怀激励,以及营造良好激励贫困学生上进的校园环境氛围方面做得不够。贫困学生受家庭背景及经济条件的影响,对就业前景不是很有信心。部分贫困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可靠家庭背景和良好的经济基础,因此即使能就业都肯定是不太满意的。甚至部分贫困学生觉得自己完全不能和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相比,对就业完全没有信心。学校对于贫困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还需要加强。

贫困学生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交流上存在一定障碍。贫困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经济的因素以及当前社会的深刻转型,使其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上会比普通学生遭遇更多的困难与压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落差和自卑感。部分贫困学生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贫困,心理上也存在贫困。农村学生因为中学阶段起点比城市学生要低,大学阶段的学习压力增大使其产生了心理焦虑和紧张。贫困学生往往不会主动接触学校老师,不愿意和学校老师沟通交流,也不愿意和老师谈及自己的贫困处境。由于经济上的拮据,造成了贫困学生在学习上、校园生活上、城乡生活差别的观念上及人际交往上不小的心理压力,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危害其身心健康发展。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构建中,贫困学生往往感到困难而产生挫败感。经济贫困带来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贫困学生经常对自己言行是否适当持怀疑态度,为了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尽量减少与他人比较,将自己封闭起来,从不参与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人际关系冷漠,性格内向。由于经济拮据,贫困学生往往不愿意和非贫困同学交往,觉得无法沟通。

学校一些激励制度存在过时现象,具体细则难于界定。学校奖学金每学期评定一次,一等奖学金金额为500元,二等奖学金金额为200元,三等奖学金金额为100元。此奖学金制度为多年以来都在执行的一个重要的学生激励制度,但最近几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助学金资助规模和力度的不断加大,贫困学生对于学校奖学金的重视程度日渐减弱。学生对于学校奖学金的激励效果存在着有分歧的看法,甚至一部分学生觉得没有激励效果,说明学校奖学金对于学生激励效果不明显。

二、贫困学生激励的改进原则和措施

遵循政治思想教育原则。针对贫困学生的激励,需要借鉴西方的一些激励理论研究成果,但我们绝对不能把西方的激励理论作为我们激励贫困学生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西方的激励理论往往重视对于个体需求的研究,而忽视了个人作为社会整体的一份子的社会属性研究,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结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激励贫困学生的指导思想和依据,正确引导贫困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针对贫困学生的激励政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教育原则。

遵循内在和外在激励相结合原则。贫困学生应该首先在大学阶段根据自身基础和兴趣理想,构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根据目标设定理论将其细分为分阶段可实行的目标。这样贫困学生在学校期间就会以此人生目标为基准去努力增强自我知识积淀,避免了大学光阴虚度及成天因为不知道干什么而陷入多重负面心理影响的困境。当然此人生目标是改变贫困现状而努力的方向,要结合实际,不宜定的太高遥不可及而产生挫败感;也不宜定的过低而缺乏成就感导致对自我潜力认知不足。并且人生目标在改变贫困的途径中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领悟而不断更新的,以便于塑造积极愉悦不产生负面心理影响的人生。学校在贫困学生激励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应该与时俱进对部分资助政策有必要进行调整。“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是国家面对教育改革新形势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体而生动的体现,是与时俱进的新举措。学校应该根据国家资助政策、社会发展和贫困学生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的改进贫困学生激励对策,使之达到对贫困学生有效的激励效果。

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贫困学生的基本需求是解决经济上的困难,从而能够解除对生活的后顾之忧专注于学业,因此贫困学生对于经济上的资助是极其关注的。如果学校在经济资助上政策和措施让贫困学生感受到了不公平不公正不公开,显然会在贫困学生心理上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和降低了经济上针对贫困学生的激励效果。因此学校在改进经济上的激励措施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使经济资助措施能够达到针对贫困学生的最大正面激励效果。

遵循激励时效原则。针对贫困学生的激励措施必须重视激励的时效性,不同的激励时效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贫困学生由于自身的经济原因和心理原因,比普通学生更希望从学校学习和生活中实现和体现个人的价值,得到同学和老师以及学校的肯定,由此对大学学习生活构建起自信心。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看到自己生活上、学习上的评价结果,是贫困学生产生成就感的重要方式。不断的获得成就感会使贫困学生的心理进入良性的循环激励状态,由此改变因为经济贫困而带来的负面心理影响,从而构建起自信心实现自我激励。因此在针对贫困学生的激励措施中要坚持重视激励时效的原则。

三、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贫困学生激励的改进措施和办法

1、建立和完善特别贫困学生审查制度

建立特别贫困证明材料审核制度。学校现存的贫困学生困难程度认定工作中,仅依据学生出具的贫困证明进行界定为特别困难学生,这显然是存在弊端的。部分学生出于骗取高额助学金的目的,开具虚假证明,企图蒙混过关,由于在初期认定贫困生的时候主要就靠一份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有的同学和家长由于接触过贫困生认定工作,了解贫困生认定的所有流程,所以就别有用心地抓住漏洞在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上写虚假内容,冒充纯农户、重病户、低保户等,并找关系盖取政府公章。或者夸大事实,以期获得特别困难学生的认定资格。因为助学金的分配就是按照困难等级分配,特别贫困学生显然获得的助学金比一般困难的贫困学生要多。因此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存的贫困学生困难程度认定工作必须由现存的仅依据学生出具的贫困证明界定改进为学生出具除贫困证明以外的相关证明材料,这样才能公正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贫困程度。

建立特别贫困学生综合表现审查制度。特别贫困学生评定过程中,现在仅依据学生出具的贫困材料来进行界定是有弊端的。部分一般级别的困难学生在认定贫困生时通过夸大家里贫困情况,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同情,从而被评为特别贫困学生。并且部分被认定的特别贫困学生在认定之前就存在不良的表现,比如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随意迟到旷课、随意早退、考试作弊、不遵守校园文明规范、宿舍卫生不达标、不服从学校安排缺席学校的集体活动等等。这一部分学生如果仅仅依据一张特别贫困证明材料就获得比一般表现良好的贫困学生更多的经济资助,是有失公平的,也会在一般的贫困学生中间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存的特别贫困学生认定工作必须由现在仅依据学生出具的贫困材料界定改进为结合学生在本学年综合表现进行评定,这样才能公平公正地将特别贫困学生资助用来激励综合表现好的特别贫困学生。

建立特别贫困学生跟踪审查制度。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存的特别贫困学生为一次评定管一年,没有后续跟踪审查制度。学校应当建立特别贫困学生后续审查制度,了解特别贫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发生的变化,及时更新,并对特别贫困学生资助措施进行相应调整。每一学年定期对全部特别贫困学生进行一次资格复查,并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特别贫困学生,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取消特别贫困学生的资助资格。这样才能客观公正地确保特别贫困学生情况属实且激励其积极上进。

2、进一步细化综合素质考评指标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学生的一种综合评介指标,综合素质测评的内容包括德育测评、智育测评、体育测评和能力测评四个方面,每个类别根据情况给予一定的比例,在将学生在校的各种活动、学习或者各种竞赛给出一定的分数,根据所占的比例算出总分,然后根据总分决定学生优秀与否,并根据综合素质测评来评定综合奖学金,也是所有学生评定各种奖助学金、参与各种个人评优及优先推荐就业的基本依据,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是极其重视的。随着我国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就业形势的越来越严峻,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标准重新高标准定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学校对学生的客观评价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合理的测评体系。

3、建立和完善贫困学生人文关怀制度

贫困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经济的因素以及现在社会的深刻转型,使得其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上会比普通学生遭遇更多的困难与压力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落差和自卑感。部分贫困学生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贫困,心理上也存在贫困。农村学生因为中学阶段起点比城市学生要低,大学阶段的学习压力增大使其产生了心理焦虑和紧张。在学校的人际关系构建中,贫困学生往往感到困难而产生挫败感。很显然,学校除了关于贫困学生的经济激励以外,在和贫困学生的沟通交流上,在心理健康教育激励和人文关怀激励,以及营造良好激励贫困学生上进的校园环境氛围方面做得还不够。具体办法如下:建立每月一次贫困学生励志教育课程体系,激励贫困学生的积极性;建立每周一次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增强贫困学生人文道德素养,以实现其自身激励;建立每周一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增强贫困学生心理素质以实现其自我心理健康辅导;建立每周定期定点的心理健康辅导体系,解决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沟通疏导;建立每周定期定点的针对贫困学生的辅导员老师沟通制度,积极正确地从思想上教育引导贫困学生以实现其自我激励;建立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定期舆论宣传,体现党和国家以及学校对贫困学生的关怀;建立定期节假日慰问制度,每年的重要节假日学校领导和老师定期慰问贫困学生,让贫困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建立贫困学生先进事迹表彰制度,从精神激励层面引导上贫困学生上进。

参考文献:

[1]刘淑伟.高校贫困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兰州大学,2011.

[2]孙启龙,宋守浩,姜娟娟等.和谐社会下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29):233-233.

[3]许红芝.贫困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影响因素初探[J].价值工程,2010,29(23):169-170.

[4]曹丽颖.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问题的研究——以天津农学院为例[D].南开大学,2008.

[5]邹勤,刘恒新.论贫困大学生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7,(1):104-106.

[6]薛深.基于贫困生和谐发展的立体化资助模式构建论略[J].学术论坛,2009,32(11):185-189.

[7]邓秀芸.大学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10.

[8]丁科.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机制研究[D].云南大学,2009.

[9]方芳.高校贫困生接受资助后的心理反应与助困举措的研究[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1):175-175.

[10]蒋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威海职业学院现状 第7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现状分析;效果综述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对高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会产生直接的影响。《2015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我校成立已有十几年了,课程建设也进行了十几年。从最初的一个专业、几十门课程,发展到现在的25个专业、数百门课程。十几年来,随着学校对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学校的课程建设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向着更有利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根据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和调整课程结构,分层次分步骤推进课程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我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性质,又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它既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又不用于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它有其内在的本质特性和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在课程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殊要求,坚持“教、学、做”一体化,既有“学中做”,又有“做中学”,达到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多年来,我校课程建设一直遵循“加强实践、注重应用、培养能力”的原则,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前提,以课程内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为核心,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依托,以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为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开展课程建设。

二、课程建设目标

我校课程建设分三个层次:校级重点课程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和市级精品课程建设。

我校现有市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重点课程20门。到“十三五”末,我校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市级精品课程达到10门,校级精品课程达到20门,校级重点课程达到30门。

三、课程建设措施

1、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课程是专业的核心内容之一,课程设置是专业发展的基础。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有利于克服课程设置的盲目性,有利于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的思路,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制定课程标准过程中,我们坚持“能力为本、就业导向、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宗旨。当然,社会在迅速发展,课程标准也要随之进行动态调整。

2、强化师资队伍,推动课程建设

2011年之前,我校的师资队伍非常薄弱。具体表现在:1)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只有50%左右,也就是说,一般左右的教师是无证上岗。2)教师职称普遍较低。在全体专职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凤毛麟角,并且是从校外引进的;拥有中级职称的教师占40%左右;多数教师都是年轻的助教。3)教师的年龄结构很差。当时的专职教师要么是刚毕业的年轻老师,要么是从校外招聘的其他高校退休的老教师。4)双师型教师占比较小。

2012年以来,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整体水平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目前,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专职教师比例达到了90%以上。并且,学校明确要求,新进的年轻教师必须在两年内拿到高校教师资格证。教师职称比例趋向合理。几年来,学校自主培养了6名副教授,20余名讲师,现在高级职称教师占比17%,中级职称教师占比48%,初级职称占比14%。教师年龄结构明显好转,基本形成老、中、青梯队式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占比有明显提高。

最近几年来,学校配合上海市教委的强师工程,出台了一些有关提升教师学历和职称的文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并且在相关专业引进了大师级专业人才,建立了大师工作室。到目前为止,我校近一半的专业逐步组建了学历、职称、年龄分布合理,团队成员稳定、爱岗敬业的课程建设队伍。这些教学团队的共同特点是:“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他们的工作特色是:“高级职称教师现场指导、率先示范;中级职称教师献身一线、争当骨干;初级职称教师虚心学习、刻苦钻研。”我校现有的5门市级精品课程都出自这些教学团队。其中,物流管理教学团队和艺术设计教学团队分别获得2015年和2016年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

3、调整课程体系,促进课程建设

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过程中,部分专业能够聘请相关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修订。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将课程体系调整6个板块: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集中实践课。从2016级开始,我们又做了如下改革:1)全校实行统一学分;2)为学生提供真正的选修课。我们为一、二年级的学生提供12门公共选修课,学生在两年内可从中自选两门课程,取得2个学分即可。3)去掉任意选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以前我们没有真正的公共选修课,也没有专业选修课,所以有些专业就在任意选修课模块中为学生开设一些与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课程,学生又不得不学,在课程设置上显得不伦不类。如:汽车专业开设了影视欣赏;物流、金融、会计等专业开设了中点制作、西点制作、名菜欣赏等课程。现在,我们不但设置了专业选修课,而且限定了专业选修课的学分。4)规范了全校各专业的学时。第五学期上八周课的专业,各专业总学时控制在2450学时左右;实行2+1模式的专业,总学时控制在2550学时左右。5)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50%。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优化教学内容,满足职业需求

教学内容主要来自教材,我校对教材的征订提出三条要求:1)必须是高职高专专用教材;2)最好是国家高职规划教材;3)最好是近三年的新教材。

聘请行业专家,指导课程建设,参与课程开发。主要做到以下几点:1)课程内容要满足职业需求,教学内容要密切结合职场需求。2)在理实结合的课程中,增加实践课的比重。3)各专业都把考证内容列入课程中。

5、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课程建设

1)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方针,简化理论教学,注重技能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到精讲多练,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2)倡导案例教学。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有趣的案例,引出抽象的概念或理论,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3)提倡多样化考核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大作业、调查报告、学期论文、课题分析等形式来代替传统的试卷。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运用电视、电脑、投影等现代化教学媒体,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利用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目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学生可以以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来接受知识,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6、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多年来,我校建立和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出台了实践教学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环节的质量要求。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规范了课程实训、实习教学大纲。指导教师要明确课程实习、实训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熟悉课程实习、实训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了解课程实习、实训的重点;清楚课程实习、实训的考核方式。

2)强化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过程的指导。在学生实习期间,指导老师要下企业进行现场指导,下企业的次数不少于3次。在实习中期,教务科研处将组织中期检查。

3)建立督导信息反馈系统。学校的督导专家定期对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及时反馈实践教学信息,提出改进意见。

4)对实习过程中某些指标实行量化。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不少于5次,实习学生要一周提交一篇实习周记。

5)改毕业论文为实习报告。起初,学校盲目地套用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求学生在结束毕业顶岗实习后要提交一篇理论性较强的毕业论文。但几年下来,发现学生的毕业论文能称得上论文的没有几篇,多数论文都是学生从网上下载拼凑而成的。实际上,这个要求已经超出了高职高专学生的能力范围,背离了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致使学生不得不以网上下载、东拼西凑的方式来应付完成毕业论文。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重申:“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我校大胆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让毕业生撰写毕业实习报告来代替毕业论文。结果,效果很好。学生写的实习报告内容真实,感情真挚,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生写起来容易,因为自己有经历、有体验、有思想,所以他们有话可说。指导教师也轻松。以前学生的论文都是东拼西凑的,指导教师看的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现在,学生写的是实习经历和个人思考,指导老师只要为学生把握方向,不出现原则性错误即可。

让学生撰写实习报告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把学过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课程建设存在的不足

1、师资队伍中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的比例相对较低,需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以改变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2、多媒体教室的数量仍然不能满足全校各专业的教学需求。

3、网络资源不完善,更新频率较低。

4、课程建设中行业专业参与程度不高,学生参与度更低。

5、课程建设意识不强,精品课程数量不多。

参考文献:

[1]顾建军.试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转变[J].教育与职业,2006(3)

[2]刘东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

[3]孙睿,郭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

[4]张玉欣,姚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管理学家,2011(10)

上一篇:低参与现象下一篇:激光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