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与安全

2024-06-10

职业生涯与安全(精选12篇)

职业生涯与安全 第1篇

1 加强职业卫生安全工作的人文关怀,健全行业法律法规建设

1.1 行业道德的回归

2010年11月厦门召开的“中华预防医学会煤炭系统分会第3届学术交流会”上,针对当前我们国家职业卫生安全工作面临的状况,与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改进措施和建议,比如加强立法、完善机构、加大投入等等。但这些措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真正解决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薄弱的办法尚没有一个具体的步骤,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它需要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回归,当整个社会对人的生命价值真正重视、尊重的时代到来,那时我们职业卫生安全工作才会迎来崭新的局面。

当今社会对GDP的极端崇拜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所以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创建“和谐社会”正是一种理性的人文回归表现。当今我们对科学、对生产力的盲目推崇,对生命价值公平的漠视表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职业卫生方面就表现在对这一工作的不重视与敷衍,这其实是对工人生命价值不尊重的表现。职业卫生防治工作的不力是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缺失的行业特殊表现之一,这一领域的人文道德缺失也是整个社会人文不足的一个方面。没有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回归与提升很难说在职业卫生与安全领域能特殊的有一个理想状态的人文回归。只有整个社会实现了科学与人文的动态平衡,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实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才能保证在职业卫生与安全领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回归,才能使得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真正得到社会、政府、企业的重视。

200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马来西亚召开的区域职业卫生与安全会议已将传统“职业卫生( ocupational health)”概念扩大到“工人的健康(workers’ health)”的概念,认为“工人的健康”的概念在于认识到劳动者健康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全球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1],这本质地反映了一种“人本主义”的回归。

在厦门学术交流会上,有学者还在报告中提到了关于“health and safety”和“safety and health”辩证关系问题[2]。国外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完善的国家在提到这两个专有名词时,顺序与中国不同,国外是“health and safety”,而我们是“safety and health”。国外把“卫生”放在第1位,体现的是一种可持续性的投入与预防机制,是对社会公平的重视;而我们国家把“安全”放在第1位,体现的是一种对社会效率的“即时”性追求,是不可持续的“短视”行为。这个问题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对“公平”与“效率”错位追求关系在职业卫生与安全领域的行业表现。当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时,带来了生产力大跃进式的发展;当社会发展到出现严重社会分配不公时,才发现这一方针已经不再合时宜,于是这一提法逐渐演化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效率与公平并重和统一”已被广泛认可[3]。这就需要我们在追求产量“效率”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对人生命“公平性”的重视。

1.2 法制环境的建设

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本质上是一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拥挤性”特征的社会公共品,政府负有提供社会公共品的责任,这根本地反映了一种社会道德问题。在2009年12月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立法研讨会上,专家指出造成当前职业安全卫生这种严峻形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统一的以“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为立法宗旨的《职业安全卫生法》[4]。法律不健全的同时,也存在执法不严,执法不力的情况。

关于法规执行不力的深层次原因,有研究认为,所有的劳动法律中的规定都意味着劳动用工成本,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更是如此,但是雇主的逻辑则是尽量减少成本[5]。因此,职业安全卫生法律的实施需要建立一套机制,建立强制性的工伤保险是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另外,建立一个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执法机构也很必要。

具体到我们国家,有学者认为,职业安全卫生法律在中国得不到很好执行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方面:劳动力市场的供过于求导致雇主在劳资关系的力量对比中处于显著的优势地位;政府管理能力下降;缺乏工人参与;职业安全卫生执法部门的设置复杂,影响了执法效率。监察员人数不足,其监察权力有待加强;对职业安全的投入不足等[5]。

为扭转这种局面,一些法律界专家学者纷纷把脉献策,有学者指出,“安全生产” 与“职业安全卫生”是不同领域中两个相互关联而理念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生产为本”,后者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们对于职业伤害问题认识的两个阶段、两种理念。理念的不同导致立法时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法条内容、实施机制等一系列的不同。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安全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尽管这些法律法规对促进我国职业安全卫生事业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但从法规体系的归属来说,这几个法律似都不能纳入劳动法体系,不能取代《职业安全卫生法》[4]。同时,也有学者提出,现行法律纠结于“安全生产”和“劳动者生命健康”之间,应重新梳理、审视、改进[4]。

这些年来,中国经济发生跨时代的变化,从职业本身或环境或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立法没有跟进,立法本身的漏洞更明显。因此,亟待建立健全我国职业安全卫生法制体系。

2 重视职业卫生与安全专业人材培养

快速发展的经济,已经使中国成为21世纪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但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和谐不足的矛盾,在煤炭行业领域的突出表现是,在产量上升的同时,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也随之攀升,2003年达到了美国的100倍、俄罗斯的10倍和印度的12倍[6]。职业危害和职业病对矿工的生命和健康威胁同样不可小视,煤工尘肺、职业肿瘤、煤炭创伤、消化道疾病、腰背痛和骨关节疾病,每年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触目惊心。我国现有尘肺病人数为76万人,是全世界尘肺病人总数的3倍多。当前培养职业卫生与安全方面的专业人才已经是燃眉之急。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不能让别国再说“不要中国带血的煤”。

所以无论是从政治角度,还是出于专业建设考虑,培养职业卫生与安全的复合型人才已在国际上形成共识。2006年第95届会议国际劳工大会报告四(2B)《促进职业安全与卫生框架》“关于促进职业安全与卫生框架的拟议建议书”中已经明确提出“将职业安全与卫生概念纳入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7]。

在职业卫生与安全专业内涵和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袁聚祥教授提出过较详细的培养方案,他认为职业卫生与安全本科教材培养课程应当包含12个方面[6]:①矿山职业卫生与安全概论;②粉尘危害的监测与防治;③尘肺流行病、矿山安全的政策法规;④噪声、振动、高温、高湿、放射性物质危害的监测与防治;⑤瓦斯、一氧化碳、氮氧化物、TNT、铅等毒物危害的监测与防治;⑥矿山职业伤害的流行病学;⑦矿山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管理;⑧矿山安全的政策、法律与法规;⑨矿山灾害创伤医学;⑩利用现代医学模拟人,学习提高现代救护技术(VIP操作与COFT技术及院内救护技术);(11)更新灾害创伤救护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救护水平;(12)生产工艺与技术方面的课程体系。

职业卫生安全人材培养规划是一项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这是行业人材培养的“长视”发展方略,势必将会对我们国家的职业卫生防治人材队伍建设、行业科研进步、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 提高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信息管理水平

当今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和社会各个领域。在职业卫生安全领域,国外早已走在了中国前面,WHO、国际劳工组织(ILO) 等国际组织,以及美国OSHA、CDC、NIOSH、加拿大职业安全卫生中心、英国卫生安全执行局等职业卫生专业机构都提供了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8]。目前,我国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还基本处在网站建设和信息发布阶段,信息资源数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尚处于摸索阶段。目前直报数据尚未发挥动态监测、预警的作用。

《我国职业卫生信息化发展趋势探讨 》报告中指出,目前职业卫生信息化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当前职业卫生信息内容处于分割状态,并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二是职业卫生信息框架和标准亟待建立;三是信息网站缺少用户参与,职业卫生相关网站对于用户需求分析不足,用户定位没有区分度,可扩展性不高,参与互动性差,单个网站内信息资源整合不足[8]。

职业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存在许多应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制定战略规划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职业卫生信息标准体系及标准、逐步加大职业卫生信息人才队伍建设、信息安全与隐私的保护等问题[8]。为此,在加强职业卫生与安全信息化建设方面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国家级职业卫生信息中心,实现数据动态的扩容和资源分配,并形成服务于当地职业卫生工作的各地分中心;二是将职业卫生信息建设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三是通过政府、专业机构等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方式,使劳动者更方便快捷的获得职业健康信息[8]。

可喜的是,国内已经有研究人员开始尝试运用计算机系统开发职业卫生基础档案信息平台,实现职业卫生用人企业基础档案的信息化、动态化、统一化管理,为职业卫生监管动态管理提供依据[9]。这些有益的尝试和信息管理规划蓝图必将提高我国职业卫生与安全管理水平。

4 提高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职业安全和卫生为全世界关注。讲到全球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问题,国际劳工组织估算的数字异常严峻:全世界每年因工伤和职业病死亡的人数约200万人。此外每年还有2亿7千万人受到工伤事故危害, 有1亿6千万人患职业病, 由此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10]。为此,一些国际组织及国家在职业卫生与安全工作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标准,并有许多好的实践经验。

4.1 国际实践

4.1.1 国家安全卫生文化的普及推广

2003 年,第91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一项“职业安全卫生全球战略”,其核心内容一是促进建立和保持预防性国家安全卫生文化,二是在国家一级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中引入管理体系的理念和方法。这种“国家安全卫生文化”理念包含若干要素,而预防原则是其中的关键[11]。促进建立和保持预防性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承认,并成为许多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战略和规划的显著特征。在澳大利亚的安全发展战略中,工作场所各方承诺将职业安全卫生作为其经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安全文化视为组织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作为战略成功的一个指标[11]。

4.1.2 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实施

自1996 年9 月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召开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国际研讨会以来, 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方面的发展都十分迅速。据不完全统计, 世界上已有20 余个国家有相应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 最典型的当属澳大利亚, 其国家内部有较为完整的标准系列、正规的培训机构及完善的国家认证制度[12]。

4.1.3 ILO的国际重点计划——安全工作(Safework)

国际社会对职业卫生与安全问题重要性的关心和认识并不充分,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因知识不足,信息不畅,或因为没有充足的能力制定和执行有效的政策和计划,所以行动上受到制约。因此,加强国际社会对职业安全卫生问题的重视,促进在该领域的国际和地区间技术合作与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为此,ILO为迎接这种严峻挑战而采取了一项国际重点计划——安全工作(safework):通过工作中的安全与卫生来实现对人的保障和促进生产力的提高。这项工作重点包括:促进国际劳工标准得到广泛批准和有效实施,建立和加强信息传播网络,积极参与“化学品分级和加贴标签全球统一制度”(GHS)的协调工作,重视加强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在职业安全卫生服务方面的作用,促进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SOHMS)导则等[13]。

4.1.4 健全职业卫生安全法规制度

以印度为例,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远低于中国,这与印度重视职业卫生安全法律建设有重要关系。200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职业安全卫生国际研讨会上,印度学者介绍了印度煤矿业职业卫生方面的法律框架。印度对职业卫生问题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预防和赔偿两个方面。一是从预防方面看,工人监察员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设计;二是从赔偿方面看,任何患有法律所规定的职业病的工人都可以获得赔偿[4]。印度的经验对于中国煤矿工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2 我国实践

我国已初步建立健全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SO9000 和ISO14000在我国的成功实施, 为企业实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提供了经验性的保障条件; 我国已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化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 已推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CSSTLP1001)标准, 并应许多企业的要求进行了试点实施。

我们国家在严格执行国际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国内标准和研究制定我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制度的同时,也在逐步推进与国际职业卫生与安全组织的技术合作与交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积极参与该组织的活动,特别是在职业安全卫生领域,双方一贯保持着积极的、良好的合作。近年来,这种合作正朝纵深方向发展,并取得了可喜成绩。比如,在丹麦国际发展援助署的资助下,从1997年开始,ILO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安全监察员培训、化学品安全、建筑安全、安全文化、重大工业事故预防、尘肺病预防与控制和乡镇煤矿安全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合作[13]。

职业健康与安全 第2篇

第一章 职业健康与安全概述

授课日期:2013年9月

教学要求:

1、了解什么是健康

2、了解职业健康与职业病概念

3、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相关概念

导入: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至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的开展也在积极的推动中,最近几年,从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到施秉恒盛公司发生的建国以来最大的职业病群发事件,凸显出职业卫生工作仍存在较多的问题,明显没有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此时接手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应该说也是临危受命。如何做好职业卫生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安全监督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企业业主均肩负着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

一、职业健康与职业病

健康是人的生命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

1、职业健康:职业健康应以促进并维持各行业职工的生理、心理及社交处在最好状态为目的;并防止职工的健康受工作环境影响 ;保护职工不受健康危害因素伤害;并将职工安排在适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工作环境中。

2、职业病: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3、职业病构成的因素: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4、职业病特点:

职业病具有下列五个特点:(1)病因明确(2)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3)有一定的发病率(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5)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4、法定职业病:由国家确认并经法定程序公布的职业病。我国已公布的职病有10类115种。

5、常见的职业病:

尘肺、职业性放射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

二、职业安全与事故

见案例P5(课堂讨论,事故中王某在操作中有何不当的行为)

1、职业安全:指在生产活动中。能够将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具体含义见P6(5点)(见图1.2为不安全生产,让学生举有关不安全生产的例子)

2、隐患和危险源

隐患:工作场所、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危险源: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P6

3、事故:指造成人员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类别:

(1)根据产生后果不同分为:

1人身伤亡事故 ○2财产损失事故 ○3未遂事故 ○(2)根据责任不同分为:

1责任事故 ○2非责任事故 ○(3)事故特点: 因果性。○ 2

事故的因果性指事故是由相互联系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过程中,应弄清事故发生的因果,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这对预防类似的事故重复发生将起到积极作

2偶然性。○事故的随机性是指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偶然的。这就给事故的预防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事故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围内也遵循统计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因此,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防措施有重大意义。

3潜伏性。○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是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事故发生之前,系统(人、机、环境)所处的这种状态是不稳定的,也就是说系统存在着事故隐患,具有危险性。如果这时有一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人们应认识事故的潜伏性,克服麻痹思想。生产活动中,某些企业较长时间内末发生伤亡事故,就会麻痹大意,就会忽视事故的潜伏性。这是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思想隐患。

4可预防性。○现代事故预防所遵循的一原则即是事故是可以预防的。也就是说,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事故是可以防止的。认识到这一特性,对坚定信心,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有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事故调查,找到已发生事故的原因,采取预防事故的措施,从根本上降低我国的伤亡事故发生频宰。巩固练习:

1、什么是事故?

2、事故的特点有哪些?

提示:事故:指造成人员伤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因果性。○2偶然性

○3潜伏性。○4可预防性。特点:○

三、事故发生的原因:P8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机器的不安全状态 ○3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4管理上的缺陷 ○第二节 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职业健康与安全涉及千家万户 让学生看一组数字P8 工伤事故猛于虎(见网上图片)

二、中职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必要性(1)中职生是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一线劳动者

(2)我国当前的中职教育学习中偏重理论,对设备及工具的不明确使用的认识不够全面。

(3)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管理机制还相对滞后(4)养成意识和能力的教育

作业:

1、什么是职业病?

2、什么是职业安全?

3、什么是事故?

4、事故的特点有哪些?

5、为什么在中职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第二章 职业健康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授课日期:2013年10月

1、了解掌握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2、学习劳动过程中特定问题的法律规定

3、了解健康与安全的法律纠纷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让学生分析案例(见P11案例)课堂讨论:

提示:厂方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劳动者因生产事故受到伤害,除享受工伤保险外,还有向用人单位提出民事赔偿的权利。

导入:在劳动过程中,劳动者既享有广泛的法律权利,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二者辩证地统一于劳动关系之中。

一、劳动者的权利

1、对危险因素和应急措施知情的权利P11(1)应用书面合同,口头提及无效(2)设置安全警示标志(3)将应急预案告知劳动者(4)健康与安全动态情况知悉权

2、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P12

3、紧急状态下停止作业或撤离权(紧急避险权)P13 拓展:紧急避险权的例外(P13知识扩展)

让学生举例子

4、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P13

5、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P14

6、要求民事赔偿的权利P14

二、劳动者的义务

1、遵守规章、服从管理的义务

2、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

3、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的义务

4、及时报告事故隐患与职业危害的义务 学生讨论案例P16 观看视频《安全事故案例集锦》

第二节 劳动过程中特定问题的法律规定

案例分析:P16 刘某死亡原因:

1、工作条件差

2、劳动强度大

3、劳动时间长 造成“过劳死”

判决结果:被告赔偿死者家属误工费、死者丧葬费等所有费用共计4.5万元。

安庆上班的小伙李哲因经常性加班,苦不堪言。最后在高温下加班12小时后死亡。据悉,8月前,小伙毕业应聘进入安庆市谢德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可以拿到被同学羡慕的3500元的月薪,家人又强烈反对他辞职,所以一直坚持着,最后1米8的个子被活活累死。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有哪些特定的法律规定呢?

一、关于工作时间及休假制度的规定

1、工作时间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企业因生产特点不能实行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其他工作和休息办法。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 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加班费的计算:

(1)工作日内延长工作时间的,给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2)休息日加班但又不能补休的,给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

(3)法定节假日加班的,给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

1如果正常工作日加班1小时应给付多少加班工例:某工人每月工资3000元,○2休息日加班1天应给付多少工资?○3“五.一”节当天加班应给付多少工资?○资?

每天工资:3000/21.5(抛开了国定假日的11天算)=139.5元 每小时工资:139.5/8=17.4元

1如果正常工作日加班1小时应给付工资:17.4*150%=26元 ○2休息日加班1天应给付工资:139.5*200%=280元 ○3“五.一”节当天加班应给付工资:139.5*300%=420元 ○

2、休息和休假

(1)工作间歇休息(工间休息和用膳时间)(2)日休息(除工作时间外)(3)周休息(每周至少一天)(4)法宝节假日

(5)年休假(根据工龄或工作年限而定)

3、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的主要形式P19

4、侵犯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的法律责任(见P19—20案例分析)民事责任:(支付劳动者加班费;赔偿损失;停止类似侵权行为)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二、对女工的特别保护P20(见案例)对女工的特别保护细致规定(见P21)

三、对未成年工的特别保护(见P22)未成年工: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

第三节 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法律纠纷

先看案例,分析其问题:(P23—24)

1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经劳动部门备案,才具法律效力 ○2上岗证、工作证,工资单等都可以证明劳动关系 ○ 8

一、劳动关系纠纷的解决途径

劳动过程中出现的劳动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途径寻求问题的解决。

协商、调解:双方通过友好沟通、相互谅解的方式解决问题。

1、劳动仲裁

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2、劳动诉讼

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判决的专门司法活动,具体包括劳动争议案件的起诉、受理、调查和执行等一系列诉讼程序。

二、职业病的认定及救治

1、关于职业病的检查及鉴定

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检查及鉴定的各种费用

2、职业病的治疗

劳动者患职业后接受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的费用由用人单位负责,受害者除享受法定的工伤保险外,还有权利从民事的角度向用人单位索赔。

三、工伤的认定标准和程序

1、工伤的认定标准P26 《工伤条例》规定(7条)

特殊情况下,法律也明确规定可以视同为工伤(3条)案例分析:P27(让学生议一议,堂上训练)

因公喝酒致死算不算工伤?

船舶工程师喝酒过量去世了,其家人要求按照“工伤”给予赔偿。经过双方的协商,公司尽管没有定义死因是“工伤”,但是给予了一定数额的体恤金,同时答应保险公司的赔偿全部给家属。当家属按照公司的说法要求保险公司赔偿时,保险公司告诉他们,公司是在投保人去世以后才投保的,家属们觉得上当受骗了,就到公司去交涉。由于行为“过激”,当事公司一纸诉状把他们告上秦淮法院。

工程师喝酒致死

史天翔生前是江苏省某船舶钢结构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船舶工程师,工作认真、专业知识扎实。2003年,他被公司派往武昌船厂工作。2003年5月27日晚上,武昌船厂的几名员工宴请史天祥,因为工作中合作很愉快,大家喝了很多酒。酒足饭饱之后,大家把史天祥送到了他住处的楼下。因为每个人都喝了很多酒,所以没有送他上楼。当醉熏熏的史天祥爬到四楼的时候就再也爬不上去,躺在地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凌晨,四楼一位住户听到楼道里有异常声音,于是拨打了“110”,当警察把不省人事的史先生送到武汉市第三人民医院抢救后不久,史先生就不幸去世了。

双方闹上法庭

史天祥去世后,其家人自然十分悲痛。他年迈的母亲没能经受晚年丧子的打击,很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史天祥的妻子赵芹凤和父亲史锡明很快和江苏省某船舶钢结构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交涉赔偿问题。他们认为史天祥是因为工作原因喝酒致死的,所以应该定工伤。公司则认为史天祥是在工作以外的时候喝酒的,所以不能定为工伤。

后来公司答应出一部分抚恤金并出了丧葬费用,同时答应如果家属拿到保险公司的人寿保险赔偿,只要给公司部分抢救史天祥的费用,剩下的都给家属,双方这才暂时和解。

没想到他们到保险公司索赔的时候,保险公司告诉他们,史天祥是在去世后的第二天(2003年5月27日)才被投保的。赵凤芹等人顿时觉得上当受骗,双方不能达成协议,于是史天祥的家属到公司去吵闹,并恶劣地用粪便涂在公司的大门,对公司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当时公司正和德国BSF公司洽谈合作项目,因为这件事,谈判陷入了僵局。

工伤有严格的规定

记者随后就此案件采访了南京市刘洪律师事务所的刘洪律师,他告诉记者,南京市对工伤的鉴定有严格的规定,像史天祥这种在工作时间之外,喝酒过量致死的情况,肯定不能算公伤。

2、申请工伤认定的程序

(1)进行工伤认定(自事故之日起30日内)(2)对工伤认定不复的可提出行政复议(3)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

(4)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可再次申请鉴定(5)按法律规定进行赔付

(6)1年内如发生变化,可申请复查鉴定

3、申请工伤认定所需要提交的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

(2)能证明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3)工伤病历(4)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4、工伤的赔偿标准P28 课后作业:

一、简答题

1、劳动者的权利有哪些?

2、劳动者的义务有哪些?

二、名词解释:

1、劳动仲裁

职业生涯与安全 第3篇

1.机制创新。突出“责任关怀”,推动职校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关口前移,纳入课程体系,细化技能安全操作规程,形成融企业安全文化的6S教学管理模式,改进评价体系,将行业安全标准融入课程,推进职业安全资格证书准入制度。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被省教育厅纳入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和“五课”教研、“两课”评比范围,为全省职校大面积普及与应用提供了保障;《关于制定江苏省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条例的建议书》被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为“地方立法方面的提案”,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2.架构创新。系统构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体系”,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开发、授课计划、教学组织到考核评价的各个环节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实现了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教育全覆盖,即覆盖全体学生、覆盖教学全过程、覆盖职前职后。绘制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教育“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目标全图,从科学性和教育性双维度构建内容体系。

3.内容创新。成果汇聚19所职校群体智慧,组建跨校际、跨专业教科研团队,主持完成了5项省级课题研究,发表了88篇专题论文。构建“防—控—治—护”“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研发首本“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创建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精品课程,建立全国首个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资源网站学习平台。

2008年6月,项目组结合江苏省公民教育项目课题“学生在工学结合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问题实践研究“,率先开展职业伤害研究,以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开展学生在实习岗位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调研。2010年8月,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教职成司函〔2010〕130号文件)。同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颁布了《江苏省职业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试点工作方案》,省职业教育学生发展教科研中心组(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牵头学校)组织19所职业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一、二年级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教学实践,每周1~2课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通过情景体验、互动对话,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基于工作情境的实践训练实现安全操作无缝对接,完成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知、情、意、行”的完整学习过程。近4年来的职校毕业生、安全培训学员、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反馈表明,学生在企业安全意识强,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企业认可满意度超过90%。培训基地依托国家安全二级培训资质,每年为企业、社区开展安全技术培训8000余人次,累计培训5万余人次,近三年连续获“江苏煤矿安全培训先进单位”称号。

项目组围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通识意义、行业意义、岗位意义,紧扣岗位特性和职校实际,根据2012年最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知识、技能、思维、习惯、文化”五要素内涵,构建岗前“预防”、岗位“控制”、事后“应急”、权益“维护”的“防―控―应―护”“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研发教材《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涵盖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安全、个人防护4个模块29个话题。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和岗位实际,还开发了补充教材《珍惜安全,远离危险》、专业教材《矿井通风技术》《矿井瓦斯防治》等。开发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精品课程资源。搭建了全国首个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目前,全国有16所职校正使用该资源,发挥了课程示范辐射作用。

该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和实训基地为阵地,以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为基础,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依托“人人通”“云课堂”等现代教学手段,突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面的“前知识”“前概念”,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悟”。将“事故案例”“情景导入”贯穿“探究与实践—知识拓展—综合演练—综合评价”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预判、分析职业岗位存在的潜在风险,形成自觉遵守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法规,强化职业健康安全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推进校企紧密合作,成立职业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完善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制度、细化实习实训安全规范与规程,开发符合行业、专业岗位特点的安全实习手册。引进企业安全文化,在实训教学中形成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的6S管理模式。建立安全体验馆、自救器训练室、创伤急救训练室、电气安全实验室等9大安全实习实训基地,每学期为3000多名学生提供安全技能体验。还将行业安全标准融入课程,推进职业安全资格证书准入制度,安全上岗证年通过率达98.8%,提高实习生的安全修养,让职业健康与安全意识融入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该项成果着力破解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为何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难题。

一、破解为何教:明确方向,列入方案

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应涵盖职业健康与安全法律、职业病预防、生理性伤害防控、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等层面。亟须将其作为一门课程列入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关口前移,进入课堂,融入活动,渗透专业,引入岗位。

二、回答教什么:研发教材,开发资源

根据国家最新《职业病防治法》和教学实际研发教材,内容包括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职业健康、职业安全及个人防护4部分29个模块,既有通用模块,又有结合专业大类的专业模块。建立全国职业健康与安全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开发知识点积件数162个,PPT162张,测试习题205道,及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精品视频、主题教育活动创新设计等原创性资源,服务教学。

三、落实如何教:全面覆盖,校企合作

以学生为中心,以强观念、教知识、学技能、活应用为重点,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强观念以主题教育、社团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教知识以课堂为载体,侧重通识知识讲授;学技能以实训基地为载体,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安全技能;活应用以仿真模拟为载体,强调通识安全知识、专业安全技能和职业安全素养的综合训练。构建校企合作多元评价体系,既强调对通识理论、操作技能的考核,又重视对专业能力的评价,实现覆盖全体学生,覆盖教学全过程,覆盖职前职后。

职业生涯与安全 第4篇

关键词:法医工作,检验鉴定,勘查风险

基层的法医工作在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的第一线, 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常要面对复杂、特殊的现场环境, 高度腐败的尸体和情绪激动、心怀鬼胎的案件当事人。各种因自身或外界因素而产生的刑事、行政责任、纪律处分、意外伤害等风险是法医工作者所不能回避的, 本人结合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经验浅谈法医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一、来自检验鉴定方面的责任风险

(一) 首先是来自于法医检验鉴定工作人员自身方面的原因, 某些检验鉴定人员因贪图蝇头小利或走人情关系而背离鉴定人员职业准则, 故意出具不实鉴定。或在检验鉴定时疏忽大意、责任心不强、不按程序进行鉴定等而造成鉴定结论错误, 而发生被问责的风险。

(二) 法医的检验鉴定结论常常直接决定着案件的性质、刑罚的轻重及民事赔偿的多少, 而案件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 常以个人利益的得失为出发点, 有利于自己的会高声赞同, 不利于自己的则有可能出现四处上访告状等过激行为, 对鉴定人员造成不利影响。

(三) 对于法医鉴定活动本身, 目前国家尚无明确、统一、详细的法律规定, 鉴定活动本身存在着管理、程序、操作的混乱, 有些案件多头委托、重复鉴定、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就无休止复议, 从而导致鉴定结论权威性遭质疑而出现对鉴定人员不信任情况出现。

(四) 法医鉴定标准制定过于模糊甚至有些条款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操作, 例如对于脑震荡诊断的鉴定, 如在缺乏扎实的证人证言的支持下, 仅凭伤者的昏迷等自诉以及医院的诊断作出轻伤的结论, 其鉴定结论的严谨性就有待商榷了。

二、来自于现场勘查方面的责任风险

(一) 首先是来自于法医工作人员自身因责任心不强、勘查工作不细致, 或因知识的欠缺在进行现场勘查、尸体检验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而产生的问责风险。

(二) 法医常是最先进入致人死亡案件现场的人员, 现场中导致人员死亡的有形和无形的危险, 可能仍然存在, 对其后进入现场的人员再次造成危险, 如笔者2011年所勘查一起意外触电致两人死亡案中, 如果当时未考虑到有触电致死的可能而先将电源拔除, 在相同漏电的环境中进入现场的人员很可能重蹈此二人覆辙。

(三) 法医技术人员在检验尸体 (高度腐败的尸体) 、毒物或不明生物学检材时, 在防护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 很可能受到病毒、细菌或毒物感染, 尤其是法医在尸体解剖时所用工具器械大部分为锐器 (如刀、剪、针头、骨折断端等) 很易造成皮肤破损而感染血液传染疾病 (如爱滋病、乙肝、丙肝、结核等) 。

(四) 法医技术人员在进行相关检验或现场勘查时, 常需接触各类化学试剂和药品, 其中有一些具有强致癌和毒性作用, 如血液检验中的联苯胺蓝试剂, 接触这些药剂会对法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五) 基层的法医接触的多是第一现场, 现场中的人员对法医攻击伤害也是不能不提及的。法医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查检验时, 旁边站着的很可能就是还未引起怀疑的犯罪嫌疑人, 法医技术人员很可能受到犯罪嫌疑人的袭击。或因传统观念, 有时遇上死因不明需要进行尸体解剖时, 往往会受到死者家属的极力反对甚至攻击。

(六) 在法医在进行现场勘查和尸体检验时, 对某些微量、特殊的物证未及时提取而导致物证的灭失, 或者是对生物物证的提取、包装、存放的方法错误, 在送检过程中将检材丢失等情况, 均会造成工作的失误。

三、如何有效避免法医职业风险

(一) 对于来自鉴定方面的职业风险, 法医工作者必须严于律已,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纪律所规定的程序进行, 并应该根据法医鉴定的行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 行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从制度上规范鉴定人的鉴定活动, 规避风险。对疑难复杂的案件, 可以有多名鉴定人参与, 共同研究专门性问题, 力争鉴定结论的科学、准确。力争使所有鉴定人取得共识。确实存在不同意见不能达成一致的, 鉴定人的不同意见应记录在档案中, 该鉴定人也不宜在这个鉴定书上签名, 因而不承担该鉴定结论的法律责任。鉴定机构应当要求鉴定人充分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

(二) 对于来自现场勘查方面的责任风险,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 严格按程序进行, 可以有效的防止工作中人为原因的遗漏和错误的产生, 其次是要增强法医自身防护意识, 只有提高法医自身的安全意识, 才能有效防止工作中来自于现场、生物、物理、化学等各方面的威胁, 购置必要的防护设备, 建立标准化解剖检验室、加强个人检验操作技能, 加强工作中的消毒隔离工作等。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法医的职业损害。

(三) 命案的发生, 常常伴随死者亲属情绪的失控和对案件调查过程和结果的全面不认同, 或者某些当事人为个人利益的得失而产生的各种的纠纷转化表现为对鉴定结论的否定上, 所以法医鉴定人员对于案件情况向当事人员耐心、细致、到位的解释和调节工作也是减少矛盾产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总之, 法医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民法律素质的不断提高, 法医在日常工作中所面对的风险和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这对于法医工作者是压力更是前进的动力, 只有不断学习、更加细致的工作、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才能更好的胜任今后的法医检验鉴定工作。

参考文献

[1]胡新祥.试论公安机关执行法转[J].政法学刊, 2005 (04) .

[2]王桑.在纤维检验行政执法中如何正确实施强制措施[J].中国纤检, 2006 (05) .

[3]廉武辉.加强我国行政执法监督探析[J].法制与社会, 2008 (28)

职业安全与健康思考题 第5篇

1.职业安全与健康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2.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具备那些OSH专业知识?

3.如何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研究OSH问题?

4.OSH中的立法、道德、社会责任问题。

5.OSH发展趋势与动向。

6.评述《安全生产法》。

7.如何进行事故调查及处理?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8.工伤保险的概念、原则、适用范围?

9.事故成因理论分析10.从经济角度看,事故产生的成本有哪些方面?

11.试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12.影响人的安全行为因素有哪些?

13.你认为违章行为的成因有哪些?

14.事故应急求援预案的分级、场内与场外应急求援预案的主要内容。

15.我国的企业安全管理体制如何?

16.简述我国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17.我国的法定职业病与职业性损伤有何不同?

18.简述职业病的发病特征。

19.职业危害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体会造成哪些方面的伤害?

20.大学生的压力源有哪些?

21.解决工作压力的途径有哪些?

22.论述工作压力的两面性。

23.论述工作压力与心理疾患的关系。

24.自己思考或者与别人一起讨论,如何才能减少或消除造成工作压力的各种因素。

25.在职务分析中加入安全健康分析有何作用?

26.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什么?

27.薪酬管理与安全和健康有何关系?

28.你认为本课程所展示的知识体系如何?还需要作哪些方面的补充?

29.你认为从人力资源的角度来研究OSH问题,其研究范畴除课程中介绍的几个方面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探讨?

30.现代城市公共安全管理

31.江苏响水县万人大逃离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32.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安全预警机制如何建立?

33.典型事故分析?

34.某行业安全生产分析?

35.劳动过程中的生理测量?

36.人机可靠性分析与评价?(安全人机工程)

37.保障职业卫生的有效途径?

职业生涯与安全 第6篇

目前,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现有在校生5000多人,其中农民的后代占了70%以上,他们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将进入生产第一线。由于他们在农村生活中自由、懒散的习性与现代城市工作所呈现的规范化、有序化的特点格格不入,导致他们被社会赋予“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的同时,也很容易成为职场受害的“主力军”。因此,如果让每一个毕业生在上岗之前就能接受系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培训,告知他们各种职业病发生的原因,让他们掌握职业保护的知识和手段,他们就会逐渐学会在劳动中自觉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与安全,职业危害就能很大程度地减少。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央领导有关批示精神,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安全教育,探索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提高职校学生的健康意识、安全意识,普及职业健康知识,增强安全防护能力,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组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对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统称溧阳中专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现状做了调查。

样本与调查说明

1.调查样本

问卷调查在溧阳中专校的机电部、电工电子部、计算机部和大专部四大专业部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二年级普职班和四年级大专班的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其中有效调查问卷197份,占发放问卷的98.5%。在有效问卷中男生占67.5%,女生占32.5%。

2.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和个别座谈相结合。

职业学校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职业健康与安全认知的调查

图一:

图二:

“图一”调查显示,27.92%的学生自认为了解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的内涵,57.36%的学生认为大致了解该内涵,而有14.72%的学生认为完全不清楚。从“图二”可以看出,81.73%的学生认为职业健康与安全与自己有密切的关系,16.24%的学生认为就业后与自己会有密切的关系,而只有2.03%的学生认为与自己没有关系。

这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内涵没有深刻的认识,但97.97%的学生认识到职业健康与安全与自身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2.对职业病认知的调查

图三:

“图三”调查显示,78.17%的学生对职业病的概念比较模糊,最多只知道一两种,而自认为熟悉的有21.83%。在笔者与自认为熟悉的学生座谈中,了解到他们所谓的熟悉也只是从网络、电视等途径略微了解到一些职业病的知识,因此,真正了解职业病及其危害的学生还要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在认识自我、剖析自我时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无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在无形地保护着自己,干扰对自我的全面、正确、客观和公正的认识,使自我真实形象产生变形或扭曲。按照管理学家史蒂芬?罗宾斯的统计,75%的人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

图四:

“图四”调查显示,46.19%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职业病,49.24%的学生认为不清楚,1.52%认为自己有职业病的学生和3.05%认为自己“有过,现在好了”的学生也可归纳为对职业病了解不够清楚当中去。

这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职业病概念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只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途径略微了解到一些。因此,学校有必要对学生加强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的通识教育,加强学生对职业病的了解。

3.对自身救护技术认知的调查

图五:

图五”显示可知,对现场救护技术一样也不会的学生只占14.72%,绝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一项以上的现场救护技术,但不容乐观的是掌握四种现场救护技术的学生比例偏低,学校还应大力加强学生现场救护技术的培训。

图六:

“图六”调查显示,77.66%的学生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学生比例虽然只占11.17%,但在宝贵的生命面前,这个比例还是触目惊心的,学校非常有必要加强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

4.对未来职业危害担心的认知调查

图七:

“图七”显示,学生对调查表中所列出的四种未来工作岗位中的职业危害因素的选择的比例相差不大,都在25%左右,最高为担心由于工作制度不合理带来的职业危害因素,比例为27.38%;最低为担心心理状况不适应带来的职业危害因素,比例为22.62%。这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由于学生还没走上社会,大部分学生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到的最多的就是哪些由于制度不合理、执行不到位所造成的职业危害。

5.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获取途径的调查

图八:

“图八”调查显示,目前学生了解职业健康和安全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网络(35.03%)、电视(34.01%)和学校宣传(31.98%),其它依次是报纸(16.24%)、课堂(14.21%)、杂志(9.64%)等。这说明学校在职业健康和安全知识的教育方面还做的很不够,学校应把课堂作为学生了解职业健康和安全知识的主阵地。

6.对学校是否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和活动教育的调查

图九:

“图九”显示,有74.63%的学生认为溧阳中专校开设了与职业健康和安全相关的课程,但就笔者了解,该校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于是,笔者通过和部分学生座谈了解到,学生把学校聘请相关人员做的法律、交通安全等讲座以及开设的《职业道德》等课程误认为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

图十:

从“图十”显示可知,有50.76%的学生认为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火灾或地震逃生演习,11.17%的学生认为每年组织一次,18.27%的学生认为从来没有组织过,这与实际情况还是基本相符的,溧阳中专校的燕山校区每年举办一次火灾或地震逃生演习,城中校区则从来没有举办过类似的演习,选择“从来没有”主要是城中校区的学生。

7.对职业健康与安全课程开设情况的认知调查

图十一:

“图十一”显示,51.2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把职业健康与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41.12%的学生认为应作为选修课,也就是说有92.39%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开设该课程。

图十二:

图十三:

“图十二”调查显示,学生在选择负责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负责主体上还是比较理智的,认为应有学校、用人单位、家长和政府四个主体共同负责,学校(92.39%)和用人单位(67.51%)负最大责任,家长(55.33%)和政府(64.97%)次之。从“图十三”可看出,学生选择承担该课教育任务的主体的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班主任或辅导员(77.16%)、专业实训教师(67.01%)、德育课教师(66.50%)、企业师傅(50.25%)和公共课教师(44.67%)。

8.对学校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方式的意向调查

图十四:

从“图十四”调查可知,为了更好地增强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提升教育的效果,学生认为学校最好应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84.77%)、经常召开主题班会或主题教育活动(77.66%)、多作相关讲座、宣传栏(74.62%),其次应多进行演习和演练(68.02%)、校电视台多播放宣传片(65.99%)和校园网设立安全宣传栏(53.30%)。

图十五:

从“图十五”调查可知,为了展示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认识,学生最愿意参加的实践活动分别是知识竞赛(47.21%)、手抄报比赛(47.21%)和演讲比赛(43.15%),其次是征文比赛(37.56%)、摄影比赛(34.52%)等

9.对学生执行安全规定的执行力的调查

图十六:

“图十六”显示,有68.53%的学生从来不违反学校的规定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但也有21.83%的学生有时会违反使用,4.57%的学生经常会违反使用。因此,为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应加强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教育,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学生的执行力。

调查学生认为除了上面提到的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作讲座等外,还希望学校:一是在开展职业健康和安全教育时应与专业相结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二是多与企业合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是对家长进行辅导。

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及辅助个人访谈,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学生对职业健康与安全、职业病的内涵认识模糊。

2.学生对事故现场的救护技术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掌握不够全面。

3.一部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淡薄。

4.学生迫切希望学校开设职业健康与职业安全方面的课程和开展与此相关的各类实践活动。

大力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对策

1.加强职业健康与安全培训的法制建设

参照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的安全培训经验,会发现他们都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安全培训做出严格细致的规定,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企业安全培训的范围、内容、时间等,并对违反规定不实行培训也有严厉的处罚措施规定,这些详细明了的法律条文有助于企业明确自身的安全培训责任并对员工实施安全培训,实现安全生产。

2.在职业学校中大力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培训

澳大利亚、德国等一些国家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作为主要内容纳入到职业教育中。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融入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内容,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有关职业的安全技能;另外,将职业健康与安全作为职业技能考核的重要项目,提升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安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安全教育目标。

3.重视对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

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必须把选拔与培养健康安全教育的优质师资提到重要日程上来。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教师的安全培训,同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现职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聘请一些企业安全专家到学校任兼职教师,或兼职从事安全方面的教学工作,扩大安全教育的师资队伍。

4.加强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

德国的职业技术学校把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在职业学校教育当中,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因此,我国职业学校也应把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工学结合相结合,与职业指导课程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讲职业健康与安全基本理论知识、职业健康与安全常见问题与对策和相关法规政策,引导学生掌握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基本知识和防护的基本方法,培养安全意识,提高求助和自我保护能力。

5.大力开展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人对安全的需要,甚至比对爱或被爱的需要更加深远”,所以在他的需要层次论中,安全需要是仅次于生理需要的第二基础需要。现在职业安全教育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公共安全文化教育和建设。因此,职业学校应积极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安全意识。一是多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或主题教育活动,编印有关职业安全的经典案例,分析具体产生的原因和注意事项,为学生提供借鉴,增强安全意识。二是多举办职业健康与安全知识的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的舞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安全教育中来。三是在班级环境、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安全教育的主旨和目的,在黑板报、宣传栏、墙壁上形成安全教育的人文环境。四是在校园网上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宣传专栏,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宣传活动,加强网上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五是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勤工助学和工学结合等活动,把安全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积累安全生产经验。

病理科职业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 第7篇

1 主要职业安全问题

1.1 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部分工作人员对在制片过程中大量使用的有毒、致癌的化学物品及其废弃物对实验室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其生物危害认识不足, 习以为常, 有的甚至不以为然。有的虽然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但主观思想不重视, 防护意识淡薄, 防护措施不到位。如:有的人在进行取材、制片、切片等相关操作时常忘记穿戴口罩、帽子、隔离衣等防护用品;有的操作未按照规范使用生物安全柜, 有的嫌通风柜声音太吵而过早关停, 有的关停后柜门未完全关闭;有的化学药品使用后未及时合盖, 暴露于空气中;有的医疗垃圾未分类, 含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垃圾未及时入袋封口处置;环境卫生及开窗通风不到位, 个别人甚至把食品带到工作室。

1.2职业安全防护制度不健全

国内目前尚缺乏统一的病理科生物安全防护标准, 各地现行的生物安全防护标准差异较大[4]。职业安全防护的制度、措施不健全, 缺乏标准化、制度化和常规化[2、5]。病理科的职业防护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没有纳入相关职能部门的督管范畴;专门的消毒、隔离防护设备不到位, 基础设施达不到国家相关管理和规定, 缺少必要的个人防护手段;缺乏完善科学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流程, 没有制定专门化学物品管理的实施细则, 未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检查与考核指标。

1.3 安全防护的督管与培训不到位

医院普遍对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和患者的生物安全比较重视, 对病理科预防生物污染的意识不强, 没有制定专门的预防措施、操作规定及督管办法, 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不够, 缺乏必要的监督。病理科工作人员很少进行专门的环境保护和生物安全方面的继续教育及培训, 大多数人对取材、制片等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知识、防护技能较欠缺, 对突发的安全事件缺乏实际处理经验。

2 对策与建议

2.1 健全制度和操作规程

2.1.1 建立完善职业安全防护规章制度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 结合病理科的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如:病理科主任生物安全职责、病理技师生物安全职责、病理科化学试剂管理制度、病理生物样本管理制度、病理科实验室操作安全制度、病理科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病理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病理科工作人员生物安全培训与考核制度等。从制度上规范职业安全管理工作。

2.1.2 完善操作规程

根据安全防护制度, 结合病理科实际情况, 制定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及有毒有害试剂相关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1) 工作人员在取材、制片等操作过程中, 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安全防护制度,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推行无惩罚汇报制度, 提倡工作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 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 及时排除并立即向科主任报告。 (2) 有毒有害试剂相关的操作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化学试剂取用后立即盖好归位。操作完毕后立即关闭柜门, 但不能立即关停, 应继续开机30分钟, 以彻底排净柜内余气;实验区和污染区保持良好通风, 以稀释、降低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浓度。 (3) 根据病理科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要求, 合理配备安全防护用品, 完善必要的消毒、隔离及安全防护设施。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 须根据安全防护级别要求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品[5]。 (4) 病理切片等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垃圾, 按规范及时分类封存处置, 尽量减少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 (5) 禁止工作人员将个人物品、食物、书籍等与实验无关的物品带入实验区和污染区。明确岗位责任, 实验台、生物安全柜、生物样本的消毒整理, 以及地面清洁消毒等责任到岗, 岗位到人;化学试剂、防护用品等专人分工管理, 科主任统筹协调。

2.1.3 加强考评

制定相应的职业安全检查与考评细则, 明确责任、工作范围、实施程序和奖惩办法, 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

2.2 院科两级负责, 层层落实, 加强监管, 强化安全检查

科主任为科室职业安全的主管责任人, 负责定期检查全科的环境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并实行现场质控, 发现隐患及时反馈, 说明指正, 消除隐患。必要时, 立即召开科室生物安全讨论会, 情节严重者提交医院生物安全会讨论。每月召开科室生物安全小组讨论会, 运用SWOT分析方法[6]和头脑风暴法[7], 对科室的生物安全工作进行阶段性的分析、讨论、查找问题, 针对存在的问题, 群策群力, 提出进一步整改措施, 持续质量改进。职能管理部门不定期进行现场督查、质控,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 定期组织病理科工作人员召开生物安全工作座谈会:传达贯彻职业安全防护相关文件精神, 听取关于安全防护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交流经验, 树立安全生产典型。严格兑现奖惩。根据职业安全考评细则, 对病理科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及相关措施和注意事项的落实情况, 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督查和考评, 并严格兑现相关奖惩办法, 不断强化大家的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层层落实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把安全隐患降低到最小程度。

2.3 重视教育培训, 提高防护意识

职业危害是一种慢性杀手, 不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 有必要通过各种形式, 如利用晨会或科室月工作会议, 对工作人员进行关于病理技术、职业防护、心理素质、医院感染、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实验室事故的应急处理等生物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职业卫生教育, 宣传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职业危害, 让他们了解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熟悉职业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安全防护措施, 掌握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危害, 深刻理会严格遵守各项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认真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与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不断提高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使落实安全防护制度、措施成为所有工作人员的自觉职业行为。

2.4 增强体质, 提高免疫力

除做好日常安全防护外, 多进食菌类、海产品及粗纤维食物, 有助于机体排毒;注意合理饮食, 加强营养;注意强身健体, 劳逸结合, 生活规律, 保持良好情绪, 提高机体免疫力。

2.5 定期体检, 提高待遇

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的职业危害密切相关, 职业健康风险正比于作业时间与暴露程度[5]。病理科工作人员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每年组织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并建立健康档案, 对异常体检结果进行跟踪随访。合理配置病理科人员结构, 避免因病理科医生的缺乏尤其是病理技术员的缺乏导致的因工作忙乱而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建议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建章立制, 对从事病理诊断和技术的工作人员, 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和疗休养待遇。

总之, 职业安全重在预防。保障职业安全关键在于职工安全防护意识的提高, 安全防护制度的建立和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只有正确对待生物安全问题, 重视日常的职业安全防护, 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时刻注意安全防范, 才能降低职业健康风险, 减少职业健康危害。

参考文献

[1]徐少斗, 彭广胜.我国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0, 1:7-10.

[2]马恒辉, 周晓辉.关于病理实验室安全的讨论[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6, 35 (7) :446.

[3]杨月红, 袁静萍, 刘杰.病理科生物安全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09, 25 (5) :554-555.

[4]王跃平, 侯亮.基层医院应加强检验科、病理科的生物安全管理[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4, 02:48.

[5]万成略.职业健康与个体防护[J].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05, 2:5-7.

[6]Mille:MG.Environmentalmetabolo-mies:aSWOTanalysis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J].J Roteome Res, 2007, 6 (2) :540-545.

职业生涯与安全 第8篇

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加入WTO, 中国融入世界经济, 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在机遇出现的同时, 必然在不同的领域面临严峻的挑战。美国等发达国家采取行动, 在自由贸易区协议中做出规定:“只有用同一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的国家和地区才能参与贸易区的国际贸易活动。”我国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的现状以及WTO规则的公平、透明、非歧视等硬性条件, 最终将对我国的安全卫生工作造成一定的压力。

由此, 在国内大力开展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工作, 对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大潮中的竞争力与生存力, 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 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或人的失误) 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所致。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需要在总结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则需采纳实用安全技术来改善。实践和研究表明, 对于工业复杂系统, 如化工、电力等, 完全依靠这些还不足以杜绝事故, 而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 已成为是否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原因。传统的方法已无能为力, 系统思想才是科学的方法。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就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核心, 采用系统的、结构化的管理模式, 为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范和指南, 它是从企业的整体出发, 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 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使企业达到最佳状态。

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也是安全生产管理从传统的经验型向现代化管理转变的具体体现, 是锻炼和提高安全管理队伍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具体措施, 它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职业安全健康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机制。体系的各要素都是围绕“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 体系建成后, 它将原有的分散的各种设备的安全检查、作业环境的安全检查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均纳入了统一的安全评估体系, 从运行体制上有效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因此, 它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预防事故的有效途径。

2. 电力系统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有利条件

2001年12月我国正式颁布了国家标准GB/T28001-2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规范》, 使得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工作得以全面、正规化地展开。而我国电力部门除了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适合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外, 我国在安全生产立法方面也有了显著进展, 颁布了安全生产法、电力法, 国家电力公司还颁发电力建设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规定, 这些都为在电力系统推行国际通用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化管理体系》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y Standard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OSHMS提供了可行性。另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SHMS18001:1999) , 其基本内容对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来说并不陌生, 电力企业多年来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实行安全责任制、岗位负责制, 推行规范化管理, 通过安全评价确定企业安全卫生水平, 发现事故隐患和潜在职业危害, 提出改善措施等, 这些都符合OSHMS的基本原则。所以在电力系统实施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有其坚实的基础, 相比较其他行业, 有更为有利的条件。

电力企业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运行多年, 是有效的。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非要企业重新建立一套安全管理体制, 而是将现有的安全管理体制有机地结合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来, 将已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融合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 将其规范化、文件化、系统化, 摈弃安全大检查的机动模式, 使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循序渐进、有章可循、自觉执行的管理行为。

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结构、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系统化模式, 是基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系统理论, 它包括4个方面的要素:输入;过程;输出;反馈。其管理的核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危险源, 强调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来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 (这与我们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的原理相同) 。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则采用了查理斯德明提出的PDCA系统化管理模式:策划阶段 (PLAN) , 实施阶段 (DO) , 检查阶段 (CHECK) , 改进阶段 (ACTION) 。

GB/T2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所包含的全部要素包括:

(1) 总要求。

(2)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3) 策划。

包括:对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法规和其他要求, 目标,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等。

(4) 实施和运行。

包括:结构和职责, 培训、意识和能力, 协商和沟通, 文件化, 文件和资料控制, 运行控制, 应急准备和响应等。

(5) 检查和纠正措施。

包括:绩效测量和监视,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 记录和记录管理, 审核等。

(6) 管理评审。

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方针体现了其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它体现了组织实现事故控制的总体安全目标。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是组织实施运行, 实行事故控制的开端。安全法规和其他要求, 为组织指明了基本的行为准则。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旨在实现它的管理方案, 是组织降低风险、实现绩效, 持续改进的途径和保证。

明确组织内部管理机构和成员的职业健康安全职责, 是组织成功运行体系的保证。搞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 需要全体员工具备充分的意识和能力, 而这些需要适当的教育、培训和经历来获得及判定。对组织存在的危险源, 还要通过运行控制程序或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来控制。

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行为要保持经常化的监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是, 检查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它为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了依据。管理评审则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做的定期评审, 目的是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最终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4. 电力企业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差距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电力系统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有很大的差别, 为此, 我们有必要认识OSHMS的新理念, 以端正态度采取积极的行动, 更好地实施OSHMS,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 思维模式的转变。

从下达伤亡事故指标转变到“零事故”的思维模式上来。伤亡指数使“三违”现象合法化, 给事故的责任人摆脱责任提供了依据, 制定的伤亡指数缺乏科学的依据, 从理论上说: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 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 应该像前面所说的“杜邦”公司一样, 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思想, 树立“零事故”的理念。

(2) 指导方针转变。

从安全检查转变到实施风险评价、积极预防的方针上来。OSHMS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 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后果, 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措施的有效管理方式, 风险评价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 对潜在的风险做出充分评估, 随着工程项目的变更, 要不断进行风险评价, 针对本项目的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等内容, 对实施程序进行细化和补充。

(3) 管理思想的转变。

从国家主义转变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上来。传统观念过分强调国家的利益, 弱化了个人利益, 在新的形势下, 人是第一位的, 首先要保证人的安全、健康, 提高员工的内在素质, 最大限度的调度人的主观能动性。

(4) 领导作风的转变。

从领导发号施令转变到领导承诺、以身作则、树立表率上来, OSHMS强调领导作用, 管理者职责以及对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

(5) 管理方式的转变。

从分别而治的行政管理, 转变到体系管理上来。传统的安全管理是分开的、未形成体系及动态循环的管理框架, 应该以持续改进的思想, 指导企业系统地实现既定的目标。

(6) 监督机制的转变。

从内部监督转变到建立异体监督机制上来。OSHMS管理强调监督、审核的独立性, 通过实施异体监督, 逐步完善约束体制、树立异体监督的权威, 促使企业管理工作到位、监督到位、责任到位。

5. 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实施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接轨

(1) 严肃认真、科学务实。

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 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经验, 处理好与企业标准化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差异。必须使全员理解, 并使之参与、支持, 方能使企业持续改进, 成为永恒的动力。目前, 有很多电力施工企业, 均在进行“三标一体”认证, 体系是建立起来了, 但存在很多弄虚作假之处, 搞“双轨制”运行, 监审时搞突击, 结果是企业疲于应付, 职工怨声载道, 企业的管理水平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2) 防止机械拼组和各自为政。

严防换汤不换药, 坑害组织, 应顾全大局, 立足发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中心内容, 是系统化的思想, 危险源的辨识要覆盖全员、全部的工作场所、所有的活动和所有的部门, 须从企业的整体出发, 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体效应上。

(3) 坚持德明原理和三论方法。

德明原理的PDCA原则, 持续改进和不断提升的目标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 而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及其他方法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理论和运作手段, 也是策划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

(4) 塑造企业文化推进管理体系整合。

没有科技文化含量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 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的重要体现。这与我们电力企业目前正在搞的双文明建设、人性化管理、学习型企业等不谋而合。

(5) 以人为本、尊重人权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难点和核心。

OSHMS强调培训、意识、能力以及员工的参与、协商和沟通。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用来进行有关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信息交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有员工参与, 要以计划文件形式, 确定员工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权利。这与工会及职工代表有一定的区别。

6. 电力企业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坚持预防为主, 落实安全措施, 保证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是贯彻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讲话的重要体现;更重要的是体现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尤其是“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头等重要的根本利益) ;同时也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还需要通过有资质的中介组织对该企业认证, 这有利于加大政府及社会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另外,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再仅仅是资本和技术的竞争, 也是品质的竞争, 一个现代化企业最重要的还是要具有:保持强烈的社会关注力和责任感, 优秀的环境保护业绩和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的良好记录, 这三方面的品质正是优秀的现代化企业与普通企业的主要差距。现代的社会不会容忍一个企业烟囱冒着黑烟, 厂内垃圾成堆, 更不会容忍它对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漠不关心。因此, ISO9000、ISO14000、OHS180001:1999成为现代企业的标志, 在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将成为企业界的一种时尚。

当前, 电力体制改革正进入实质性阶段, 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电力供应十分紧张, 确保电力部门的稳定, 确保电网的安全运行, 确保电力建设的施工安全意识十分重大。国外许多企业在当初考虑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 往往担心成本上的问题, 但是实际引进后, 企业感到该系统能够极大的提高企业自身的功能, 在各个企业竞争的条件下, 采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将可以使企业处于有利的条件, “杜邦”公司的“零工伤, 零职业病和零事故”安全目标将不再是乌托邦。

摘要: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积累了很多适合国情的、行之有效的经验, 但与系统安全管理理念有许多不同之处。文章叙述了在电力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其他行业相比有更为坚实的基础与有利条件, 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与系统安全管理理念的差距, 应与时俱进, 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电力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接轨。

职业生涯与安全 第9篇

1 职业安全危险因素

1.1 诊疗环境

1.1.1 环境空气污染

口腔诊疗过程中大量使用牙钻、高速涡轮机、超声洁牙器等, 在使用过程中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及龈沟液产生的微小飞沫和气溶胶悬浮于空气中, 很快沉积到周围物体表面、工作人员和病人身上, 而直径小于10μm的气溶胶颗粒在空气存留过程中吸入呼吸道, 无疑给工作人员及病人造成威胁。

1.1.2 噪声

口腔临床诊室的噪声环境较为特殊, 在诊疗操作过程中, 高速涡轮手机、慢速手机、超声洁治器械在空转和工作状态下产生极强的噪声。有研究报道, 高速涡轮手机、慢速手机、超声器械在距离30cm的位置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均大于65dB, 而人体听力的损伤与噪声强度及暴露时间密切相关, 对处于长时间工作状态的专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2]。

1.2 诊疗材料

(1) 汞。在汞的调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汞尘散发于环境空气及物体表面, 不易清除而形成毒源, 再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 引起慢性汞中毒, 对人体各个系统尤其神经系统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3]。 (2) 挥发材料。口腔专用材料如FC、碘仿等易挥发, 对环境空气造成污染, 并有极强的刺鼻性气味, 长时间吸附会刺激呼吸道黏膜造成一定的危害。

1.3 锐器伤

护士在配合操作及处理污染用物时, 易被某些处于传染病潜伏期或传染期[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乙型肝炎病素 (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及梅毒]的病人及带菌的血液、唾液、分泌物污染的器械、针头通过皮肤黏膜直接接触传播。

1.4 护士自身的因素

护士缺乏相应的防护意识或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使其防护不到位, 给自身的职业安全带来一定程度的危害。

2 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2.1 加强职业防护的预防性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意识

目前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已被多个国家认为是减少职业暴露的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医院应将职业防护教育列入培训计划的重要内容。并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及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等对在岗护理人员进行各种职业安全培训, 对新聘护士、实习护生、进修护士要进行岗前培训及考核, 以提高职业防护的能力。

2.2 规范工作流程, 实施标准预防

制订和优化各项护理操作流程, 医院必须提供安全合格的个人防护装备, 并加强日常工作监控。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标准预防, 重视双向防护, 积极纠正操作不良行为。规范使用防护用品, 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操作时必须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的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处理污染物时严禁用手直接抓取, 规范处理医疗废物[4]。处理尖锐物品时要提高警惕, 正确处理锐器以预防锐器损伤。

2.3 汞及易挥发性材料的防护

长期大量使用手工调制的银汞合金, 若不注意防护, 易患慢性汞中毒[5]。因此应进行有效的防护, 调制环境设置抽风系统并在密闭箱内完成操作。充填剩余的银汞合金应收集在盛有饱和盐水或生油的容器中 (容器深度>17cm) 。对刺激性强、易挥发的口腔材料应密闭存放, 防止外溢。诊室定时通风换气, 防止刺激性气味对工作人员呼吸道的刺激。

2.4 加强手卫生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标准的洗手设施是保证卫生洗手的前提, 因此每一台椅位均应配置专用洗手池, 设置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一次性干手纸巾及卫生洗手步骤图, 以督导洗手的正确率及依从性, 必要时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替代洗手。

2.5 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

医院是病人集中且容易导致病原菌传播的特殊环境, 而空气的洁净程度、环境物体表面的清洁以及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是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基本措施[6]。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可以有效监控相关危险因素, 创建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以确保医务人员及病人安全。

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调节心理压力, 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 只有采取一系列有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这样才能有效确保口腔专业护士的职业生涯安全。

摘要:分析口腔专业护士发生职业风险的危害因素, 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强调只有全面进行有效的职业风险安全防护干预措施,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相关制度、流程, 才能避免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从而保障口腔专业护士的职业安全。

关键词:口腔专业,护士,职业安全,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胡必杰, 郭艳红, 刘荣辉.中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511.

[2]罗伟, 冀飞, 刘洪臣, 等.牙科治疗器械所致噪音的初步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9, 7 (6) :333.

[3]许妍, 陈永青.我国环境汞污染现状及其对健康的危害[J].职业与健康, 2012, 28 (7) :880.

[4]林岩, 徐凤琴, 陈丽容, 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8) :985-987.

[5]付京秋, 胡英华, 张苗苗, 等.银汞充填对口腔科医生健康影响的调查[J].中国全科医生, 2004, 7 (1) :42-43.

职业生涯与安全 第10篇

1 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时代背景

西方发达国家认为, 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的参与, 使得发达国家在成本价格和贸易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与职业安全卫生条件改善方面的投入不足才使其生产成本降低, 这种“不公平”是发达国家所不能接受的。他们已经开始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对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和采取限制措施, 明确提出要把人权、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纳入国际贸易范畴, 将劳动者权益与安全卫生状况和经济问题挂钩[2]。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外贸出口经营与到国外兴办各类贸易和制造企业的步伐逐渐加快, 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已成为不可逾越的门槛[2]。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力, 贯彻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三大国际标准, 加快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进程, 是一个需要从战略上不断探索、实践上不断推进的重大课题, 也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4]。

向更高的层次、更深的领域、更广的范围求得生存与发展, 占有更多的国际市场, 是金川集团公司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只有从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度出发, 加快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 整体优化企业管理, 才能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将金川集团公司打造成为世界级的高品质供应商[5]。

2 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意义

2.1 树立企业品质和形象, 提高市场竞争力

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 降低职业安全健康风险, 从长远来看还可以减少企业在事故处理上的预期投入, 在社会公众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5]。企业的长远发展取决于市场, 开拓市场的最主要条件就是资本、技术创新、市场服务和企业综合实力, 这些构成了企业的能力和品质。而社会参与、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则是反映企业品质的重要指标, 一个现代化企业除了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外, 最重要的还要有强烈的社会关注力和责任感、优秀的环境保护业绩和保证职工安全与健康的良好记录。这些品质正是优秀的现代化企业与普通企业的主要差距。

2.2 帮助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当事者本人及其家庭带来无可挽回的伤害, 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严重毁坏企业的声誉与形象。推行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就是要为企业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采用系统管理的方法, 首先全面辨识、评价企业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然后根据评价出的重大危险、危害因素制定管理方案, 明确实现危害控制的方法和时间表, 采取运行控制、应急响应等手段, 控制与危险因素有关的各种运行活动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使这些活动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7,8,9,10]。最后, 通过监督和测量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 及时纠正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为企业控制危险、危害因素和化解职业风险建立一个有效的运行和监控机制, 使企业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2.3 确保企业安全工作与国际惯例接轨

在世界知名企业将“全球责任”视为企业经营与发展的首要问题的同时, 国际经贸组织也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与国际贸易进行挂钩, 以此作为衡量国际贸易的安全标准, 并阻止非安全达标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国际劳工组织 (ILO) 所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导则, 为各类组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坚实、灵活和合理的指导。我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框架、工作机制和相关文件是参照ILO导则制定而成的, 因此可确保与国际惯例接轨[2]。

2.4 提供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 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 势必要求企业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 使包括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 以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这是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应运而生的重要外部环境。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质量, 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升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品质、形象和安全信任度[10]。

美国GE公司将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条款纳入其合作合同, 荷兰PHILIPS公司在其“健康、安全、环境”计划中明确提出:“在本公司, 对任何人来说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员工的健康安全是公司的中心价值, 对我们事业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都表明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不再是资本和技术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品质的竞争[10]。

一个现代化企业必须建立系统、开放、高效的管理体系, 企业的每一项工作都要纳入大的管理体系当中, 这是现代生产集约化的需要, 也是企业运行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必须纳入企业管理的大系统中, 以促进企业大系统的完善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2.5 加速经济转型进程, 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可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从眼前看, 加大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经济技术投入可能会增加一些生产成本, 但从长远和全局的观点来看, 它可以对企业的生产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通过建立与实施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明显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并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类事故及职业病的发生;另一方面, 由于作业条件的改善, 增强了劳动者身心健康, 还可以明显提高劳动效率, 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9]。

3 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宗旨与基础性工作

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的宗旨是改善环境绩效, 减少环境影响, 切实保障员工职业安全健康的权利。环境管理体系的宗旨是预防污染、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改善环境绩效;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宗旨是预防各种事故与事件的发生、提高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改善作业条件[11]。

“环境因素”与“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和危险控制计划”要素是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主控要素, 对他们的识别与评价是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对环境因素与危险源的过去状态、现场存在物、预期变化进行动态识别, 不断丰富危险辨识的内容, 最终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与危险源, 并对其予以有效控制, 以实现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的持续改进, 使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更加全面、有的放矢地控制各种危害, 达到超前防范、实现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之目的[8]。

4 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一方面, 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环境保护与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投入;另一方面, 普遍存在着的劳动者文化素质低下和社会上功利思想对职工队伍的消极影响, 导致违章违纪、野蛮作业屡禁不止, 使安全生产管理难度加大;同时, 我国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 环保产业的发展也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使得国内众多企业在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上存在许多客观与主观问题。

客观上企业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人体健康等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强, 国外有毒有害的落后技术和工艺进入国内, 造成环境 (职业、自然、生态、生活) 污染, 导致职业病、地方病和公害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甚至严重影响职业人群及其后代的发育健康。

主观上企业普遍缺乏对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过分注重经济效益, 忽视环境保护与职业健康防护。环保与职业健康工作没有纳入生产成本, 缺少资金投入。对高新技术和工艺环境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不善, 致使新的职业危害和潜在的职业危害 (致癌、生殖/发育毒物、致突变物等) 明显增加。在技术转让和引进过程中, 忽视对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的危害, 形成有害因素向国内转移, 城市向郊区和农村转移, 东部地区向西部边远地区转移的特点。

5 金川集团公司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现状

金川集团公司于2001年8月顺利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管理的不断加强与完善, 集团公司先后制订下发了环境管理、安全生产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员工健康监护管理等规章制度100余项, 形成了浓厚的企业环境与职业安全文化氛围。从最高层管理者、专兼职管理人员到生产班组、普通员工都建立起了分级安全目标责任制、隐患整改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 每年的“安全生产月”、全员参与的“安全在我心中”演讲等活动, 使企业在良好的安全氛围中平稳运行, 实现了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以人为本、健康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注生命、爱护环境等标语口号, 无形中蕴含着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理念, 使员工受到了熏陶, 接受新生事物、新的管理方法的能力日渐提高。

6 加快体系整合, 实现一体化管理

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认证和持续改进, 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我国入世后, 企业能否在全球经贸活动中生存与发展, 质量、环境及职业安全健康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难点问题, 也是必须克服的重要障碍。

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采用相同的PDCA循环模式, 具有统一的基本思想、方法、体系原则和审核标准, 三者具有较好的兼容性, 在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是有据可依的, 也是切实可行的。国内外的众多企业已广泛应用, 特别是那些大型知名企业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金川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在实践中应用较早, 已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建立程序和方法;多年来的环境、职业卫生工作发展与成效, 为实施三大体系的一体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 以质量管理ISO9000标准为基础工作, 综合考虑环境管理ISO14000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OSHAS18000标准的要求和特点, 不失为建立一体化管理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7 积极开展卫生研究工作, 加快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步伐

纵观国际大环境和国内日益增长的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需求, 我们必须客观面对机遇与挑战。积极开展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医学研究, 以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并尽快建立和实施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7.1 开展有针对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通过对职业群体进行回顾性或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 分析企业或行业的相关疾病发病率、死亡率与环境污染、职业危害的关系, 阐明环境污染物、职业危害对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重点是研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 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等的流行特点和规律, 弄清发病机制和对相关人员的危害程度, 为找出某些疾病的环境与职业危害病因提供线索或建立假说, 以便进一步深入研究。

7.2 开展环境与职业危害因素的致病机理研究

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各种危害物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包括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的实验与鉴定;研究致畸作用的机理, 完善致突变作用的试验方法和找出致癌作用与致突变作用的确切关系;研究环境污染物及其在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产物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和作用机理, 包括对低浓度和长期作用的毒物的毒性及其联合作用的研究;积极开展环境污染物毒性及其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快速筛选的方法学研究, 并充分吸收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果, 使环境与职业毒理学的研究由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

探讨多种环境污染物同时对机体产生的相加、协同或拮抗等联合作用;研究多种毒物的联合毒性作用;探索有害物质的单一接触限值;研究并整理有害物的理化特性、动物实验及临床毒理学资料、现场职业卫生学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积极研究有害物作用的特点、剂量-反应关系和合适的浓度范围。为制定卫生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预防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提供毒理学依据。

7.3 开展环境与职业危害的医学监测研究

通过对人体生物材料 (血、尿、粪、头发和唾液等) 中危害物及其代谢产物浓度的测定, 研究人群体内污染物负荷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对环境质量和作业环境进行医学评价。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等的理论和方法, 寻找最灵敏的探测手段, 发现危害物作用于机体后最初出现的生物学变化及其引起的亚临床变化, 检出高危险人群, 为健康预报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及早发现亚临床变化并保护高危险人群。

7.4 开展职业病和公害病的防保研究

综合应用临床医学、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的方法, 研究职业病和公害病的病因、致病条件和对健康损害的早期表现及其临床特征与转归, 为防治职业病、公害病提供医学依据, 并提出早期诊断和预防性措施。

7.5 参与环境与职业卫生标准的研究工作

标准是进行卫生监督、卫生评价和卫生管理的重要法定依据。应用毒理学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 按照最敏感的原则, 研究和制订环境卫生标准具有重要的卫生学意义。制定化学毒物接触限值, 一般是从毒理实验开始, 取得毒性的基本资料, 如生产方式途径、急性吸入的允许范围以及有无致畸、致突变、致癌及迟发性毒性作用等。通过吸入染毒实验确定慢性毒性作用的浓度范围, 选定安全系数, 提出一个初步限值, 作为试行标准。再根据现场的卫生学调查及接触者健康状况的动态观察, 验证所提标准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最终确定一个安全合理、切实可行的接触限值。

摘要:目的通过对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述, 明确提出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是金川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应实现持续改进与提高。方法历史回顾、体系要素分析并结合现状进行论述。结果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 融入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实施一体化管理模式。结论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一体化管理对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树立企业形象、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山西绿维环境保护咨询有限公司专家技术委员会.企业同时建立环境与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探讨.中国ISO14000认证, 2001, 3:25-27.

[2]凤文.职业安全挑战国际经贸“安全壁垒”———对接国际惯例创新企业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2, 16 (9) :31-32.

[3]姜耀俭, 范慎荣.关于石油管道企业HSE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整合探讨和建议.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2, 12 (4) :1-4.

[4]曾进康.优化管理强化创新追求卓越———大型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ISO14000认证, 2005, 2:47-50.

[5]曾进康.贯彻国际管理标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攀钢冶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实施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体系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城市经济, 2005, 4:40-44.

[6]黄宏章, 胡宝继.参与国际竞争需要“第三张通行证”--我国推行OSHMS认证状况述评.中国检验检疫, 2003, 10:41-43.

[7]齐国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北京水利, 2005, B06:16-17, 38.

[8]易光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广东安全生产, 2004, 2:46-47.

[9]张韶红, 彭丽云, 杨爱红.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15 (9) :31-33.

[10]王长安, 任勇利.以人为本规范安全管理转变观念参与国际竞争.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 2002, 3:37-39.

手术室安全护理与护士职业道德 第11篇

【关键词】手术室 护理 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12-01

1 团结合作,和谐手术

一台手术的成功完成,除了要有完善的仪器设备条件外,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医护人员的周密安排,精心合作。要求所有参加手术的人员-术者、助手、麻醉师、器械护士、巡台护士都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手术规程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支持配合,遇到意外特殊情况时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必须把每件工作同手术成功与否,病人能否得救联系起来,必须做到万无一失。

2 坚持原则,无菌操作

手术室的无菌要求是极为严格的,无菌是手术条件的第一要求,对此不能有一丝一豪的轻视和疏忽。参加手术的 全體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室护士更要坚持原则,发现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必须立即指出,被指出者应无条件接受,并迅速改正。护理人员还必须做到慎独。即使自己单独操作,如发现可疑之处应立即检查清楚或撤换更正,不得存有侥幸心理,更不能隐瞒。所以护理人员能否自觉地坚持和维护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3 技术娴熟,操作流畅

手术室护士在病人身上做技术操作的机会很多,但任何一次操作都必须以治疗为目的,力争一次成功不如允许在病人身上练技术,即使是全麻病人也不例外。术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术中操作准确,术后认真回访。 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还必须了解手术的每一个步骤,完备手术用物,检查仪器设备,以便更好的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士无论多么忙多么紧张,都要随时密切观察病人,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立即报告术者及麻醉师。

4 理解病人,细心体贴

接受手术的病人,离开工作岗位住进医院,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从刚熟悉的病房又进入陌生的手术室,使他们的心情又发生一次波动,通常他们是以焦急和期待的目光注视周围的一切,注视医生和护士每一个动作,并对任何音响和言语表现得十分敏感,病人在此时对医护人员有一种生死所寄之感,医护人员要善于体察和理解病人的期望与信任的感情,手术时要尊重病人的要求和习惯,对能做到的要尽量给予满足和照顾,必要的解释和说明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手术时,病人四肢要用约束带事缚,这样才能防止病人不自觉的活动,因此一定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配合。

5 态度严肃,环境舒适

手术室是医院为病人解除疾病、挽救生命的神圣严肃场所,又是医生护士麻醉集中工作的地方,一切工作都要按手术室规章制度进行,保持安宁和整洁的环境。室内应该做到一尘不染,温度、湿度应符合要求,器械设备放置整齐,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当病人一进入手术车推入手术室时,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接待病人,每项操作都要全神贯注、礼貌亲切、温文尔雅。当病人被手术车推入手术室后,仍会产生新的精神负担,如果病人感受到环境安宁、轻松,医护人员对他高度负责就会得到莫大的安全感,增加接受手术的勇气。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用手术语与台上下配合工作,切忌大声谈笑,更不准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情,否则将会引起病人烦恼和不安,产生不信任感。我院严格执行手机一律不准带进手术室,所以创造一个宁静的手术环境也是护理人员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在手术将要结束时,护理人员切忌放弃严守职责的要求,自始至终保持安静、严肃,防止差错事故发生,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是护理人员必须具有的道德责任。

6 理解家属、耐心解释

职业生涯与安全 第12篇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食品为研究对象,以生命科学与食品科学为学科基础,研究食品营养、安全与健康的复杂关系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生物学、食品科学以及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在食品企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海关、商检、卫生防疫、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领域,从事和营养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技术、项目管理、策划、食品生产、食品安全服务等工作。

当今社会职业竞争激烈,如果脱颖而出,是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教育过程中所必须明确的问题。而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职业规划教育,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强信心,提高个人专业素质,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1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学生在高考选择专业时,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是完全按照个人兴趣和意愿进行选择的,尽管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专业就业前景较好,很多同学考入大学后,经常感觉茫然,比如不清楚未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就业方向,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不懂得如何利用大学的学习时光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因此,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应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特点,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再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策划将来从事工作方向性的方案,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正确定位,增强职业竞争力。

2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职业规划的过程与方法

2.1 职业认知教育过程

职业认知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本专业未来职业岗位的了解,明确将来自己从事的职业岗位的现状,特点以及要求掌握的技能,从而明确学习的目标。同时职业认知也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自我认知和人生价值观。特别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与百姓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如果缺失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对社会和人民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所以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指导。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就能够明确自己未来将从事什么工作,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应该重点掌握哪些技能。例如,如果学生有意愿从事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工作,那就应该有意识的对食品分析、食品检验等技能进行锻炼 ;如果要从事产品质量审核的相关工作,就要掌握产品质量审核、过程质量审核、管理体系审核以及质量体系认证等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2.2 专业认知教育过程

专业认知往往同职业认知密切相关,因为专业的学习就是为了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一般来讲,专业认知和学习规划要相结合。这一过程应在入学初期即进行,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因为,大一新生入学后对学校生活,专业学习一无所知,处在十分迷茫的阶段,这个时候特别需要有人能在迷雾中给予点播,在这个阶段如果对其所学专业有个较为清晰的理解,将对学生整个人生的目标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专业认知教育过程的第一阶段应在学生开课的第一周,主要向学生介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就业的方向,市场人才的需求,往届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可以带学生参观专业实验室,了解本专业教师的科研成果,欣赏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和大学生课题及竞赛成果等,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

专业认知教育过程的第二阶段应在开展教学的2个月后进行,这个时期,学生已经对大学生活和学习方式有所了解,然而适应性可能不是很好,由于大学课堂知识涉及广泛,知识较多,学生绝大多数要靠自学的方式,学习时间自由安排,这可能使很多学生无法尽快的进入角色,这一阶段进行专业认知教育应该着重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涉及课程、包括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与未来职业岗位的关系,特别是基础课,要让学生明确基础课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确保顺利通过考核。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到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既要注重学习,又要注意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社团活动,合理安排学习和学校活动的时间,有目的地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组织协作能力等素质,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和勇气,在未来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专业认知教育过程的第三个阶段应在专业课学习开始之初。专业课的学习和知识掌握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个阶段教师要在讲授课程的同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本课程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今后就业时起到的作用,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这门课程要求我们掌握哪些理论,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应该掌握什么实践方法,如何进行实践,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让学生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学习,带着问题听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2.3 就业认知教育过程

就业认知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特别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就业情况。教育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对职业影响的重要性,了解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自身所要具备的基本原则和准则,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可以开展一些讲座,教会学生职场生活的基本礼仪,如何制作个人简历,面试的技巧,职业选择,遇到挫折如何调节自我,是否就业还是深造,如何准备考研等等,避免学生在择业就业或者升学再教育过程中遭受挫折。

3 小结

职业规划并不是一成不断的,在人生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要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但是在大学学习阶段通过职业规划的教育,可以使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环境,更好的对自己未来走向社会如何规划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职业竞争,职业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自我认知和发展越来越重要。通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及过程进行分析和建议,对该专业学生职业规划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上一篇:新兴金融模式下一篇:税务风险企业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