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数字化校园变革

2024-07-14

高校数字化校园变革(精选9篇)

高校数字化校园变革 第1篇

近年来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网已经不能够满足院校对于教学、科研、管理的需求。因此, 充分利用“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存储、信息资源”等网络关键应用技术, 实现高校校园网性能的提升, 为校园网变革--数字化校园建设探索出建设及管理新模式。

2、高校校园网建设中四个关键技术的进步

2.1 信息传输介质

当前, 采用超五类双绞线缆、单 (多) 模光缆作为信息传输介质是最为广泛的方式。特别是对于高等院校来讲, 相对于六类双绞线缆其具有非常突出的性价比。可见, 现阶段的网络传输介质主要应用的还是超五类双绞线缆与单 (多) 模光缆的组合, 并且无线网络能够实现全区域的覆盖。

2.2 信息交换平台

第一, 毋庸置疑, 挑选校园网络的核心交换机如同计算机的CPU一般, 标准自然是不仅仅要有高的的性能, 同时要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和足够的智慧。因此, 打造万兆校园网络是当前、乃至5-10年间校园网络的硬件基础之一。

第二, 即使校园网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应用都非常简单, 使用防火墙仍然是必需的和必要的;如果校园网络用户的环境、应用比较复杂, 那么防火墙将能够带来更多的好处, 防火墙将是校园网络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通常的网络来说, 路由器将是保护内部网的第一道关口, 而防火墙将是第二道关口, 也是最为严格的一道关口。

第三, 是对“上网行为管理”的需求。目前高校校园网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校园网已深入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由于校园内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扩大, 网络环境变的愈加复杂。首先, 由于校园互联网的即时性, 不可控因素很高, 某些学生可能在一些网站、论坛、博客中发布、传播小道消息、敏感言论, 但是由于学院缺少有效互联网内容监控手段, 难以及时阻止不良信息扩散, 甚至可能导致国家法律问题。其次, 互联网应用非常丰富, BT下载、电影点播、在线音乐等等, 造成网络的负载较重。再次, 互联网上色情、暴力等各类不良网站泛滥, 可能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也为学校的网络管理带来隐患。因此, 必须提供一个利于学习、利于身心的校园网络安全环境, 保护学生远离互联网上的不良、反动、非法网站。

2.3 信息存储平台

目前, 在应用存储方面, 高等院校主要的还是数字图书馆和校园网。而在办公系统等方面, 还不是应用存储的主流领域。由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来看, 将来的高等教育的校园网络系统中存储系统的建设跟今天肯定会有本质的不同。不是独立组建它的存储系统, 而更多地考虑互联互动。

目前主流的灾备技术主要有硬件级灾备技术 (阵列级) 和软件级灾备技术 (主机级) , 两方案各有特点和长处。硬件级灾备技术更关注性能和综合能力, 其与主机平台的无关性可以保障各种主机系统同时实施, 而且对主机的性能影响最小;软件级灾备技术的优势体现在灵活和投入上, 对简单的主机系统 (数量很少) 比较方便, 通过主机上的特殊文件系统, 依赖网络环境可进行超远距离的数据灾备。

基于以上两种技术的特点分析, 结合高等院校的情况:现成的长程光纤 (城域级教育科研网) , 合理的灾备地点, 以及各院校复杂的应用情况多平台 (Solaris、Windows、Linux) 、多主机、多版本的具体因素, 在慎重考虑综合成本之后, 本文认为应当推荐建设硬件 (阵列) 级灾备系统。从而搭建高等院校数据中心的安全、高效的存储备份环境。第一, 通过数据中心的集中式存储解决了目前数据的物理存放的安全和效率及容量问题;第二, 带库 (虚拟带库) 和备份软件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系统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 备份工作不再繁琐和复杂;第三, 基于路由设计的光纤网络极大地提高了高等院校存储网络的弹性和扩展性, 其不仅解决了SAN交换 (各校目前的主流存储技术应用) 的扩建问题, 还有效解决了远程灾备链路的连接问题, 使得今后的网络满足了高效、安全可靠、简单实用的多样化需求, 也满足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需要;第四, 分区分类存放数据, 不仅解决了系统的压力和投资问题, 还大大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2.4 信息资源平台

第一, 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将解决学生教学信息化“有车无货”的问题。学校校园网 (即车) 建立起来了, 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如何丰富教学资源 (即货) , 把车充分利用起来, 以解决“有车无货”的问题, 更好地利用校园网, 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第二, 建设网络教学资源能够集中优秀课件资源供师生使用。Internet的确为我们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 但也正是由于其资源过多, 过于复杂, 学习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查找所需的资源。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可以集中本校教师和外校优秀教师的课件, 放在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 从而克服这些弊端。第三, 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使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学方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了丰富教学资源的校园网将支持创造性教学和深究性学习, 构建生动、科学、多向互动的教学环境, 把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把学生从灌输式教学中拯救出, 充分激发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

3、变革中的高校校园网建设方向

3.1 集中管理分散控制

规划建立联合信息中心的IDC, 集中存储数据 (实现异地备份) , 规划各个单位现有的数据 (采用异构存储) 。在高等院校IDC里, 大量的设施、运作费用甚至代价高昂的人力资源费用都被均摊, 各院校承担的成本将大大低于自建的成本。借助于高等院校IDC的资源优势、专业化的服务、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使院校专注于自身的核心教育教学, 并采用最新的IT技术, 不断提高院校竞争力。

3.2 流量分离化堵为疏

校园网络用户的需求与网络带宽的限制就目前而言是一场长久的博弈, 而专业的流控设备仅仅是解决这场博弈一种捷径而不是全部。本文认为目前在控制流量的同时, 也考虑通过丰富校内的资源例如搭建网络电视, 收集影音视频资料, 通过引导让学生在校内进行下载, 减少不必要重复下载引起的资源浪费。我们在控制用户网络流量的同时也必须对用户的上网进行合理的引导, 这样双方面配合才能实现双赢的结果。

3.3 数字化全覆盖

数字化校园涵盖校园生活的诸多方面, 进行统一规划、承前启后、分步实施。数字化校园从总体规划建设上分为三层结构:服务接入、校内管理层、基础设施层。满足以Internet、移动计算机、移动电话以及校内师生员工在任意时间, 任意地点, 任意方式的访问及应用。

4、结束语

实施数字化校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全面推动高等院校信息化进程, 已成为高等院校的共识。作为人才密集的高等院校, 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方面不存什么技术难题, 而且高等院校独立开发建设有一定的优势, 如对自身业务理解较为深刻, 开发出的系统能更加满足自身的需求等。但是针对当前国家对高等院校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真正有能力进行独立开发建设数字化校园的高等院校并不多, 高等院校独立开发建设所需硬件及软件资金数额庞大, 建设周期长, 而且后期针对系统的服务及技术支持也无法得到持久地保障。

随着校园网络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 针对以上情况, 高校信息化建设应当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采取高等院校联合共建硬件及软件平台、采取高等院校与专业公司合作开发建设等运行模式, 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高等院校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持续性服务无法得到保障等问题, 而且还可以相互借鉴高等院校间的先进管理思想及经验。

参考文献

[1]刘爽.网络教育系统在大学中的发展前程[J].计算机教育, 2007 (2) :63-66

高校数字化校园变革 第2篇

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实现 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

一、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总体框架

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是以学校现有网络为基础,以服务于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为目的,建立在学校数据中心之上,涵盖了学校的信息化标准管理、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管理、教职工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资产与设备管理、行政办公管理、数字图书资料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信息平台与信息服务平台。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解决方案的重点是解决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同厂家、不同产品、不同运行环境、不同开发工具开发的应用系统的集成。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总体框架如下:

从上图可看出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框架主要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1.基础设施层:是数字化校园软硬件支撑系统,包括网络资源、硬件服务器、存储、支撑软件等。

2.应用系统基础平台:包括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数据库平台、公共通讯平台等。3.应用系统层:是面向学校各部处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和面向师生的各类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分为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服务中心,具体如下: 管理中心包括学校现有应用系统和新建应用系统;

资源中心是指整个学校的各类资源库、资源库的管理、资源服务; 服务中心是指提供的各类信息服务和人工服务,包括管理中心、资源中心提供的信息服务,邮件、短信、即时消息等通讯服务,一卡通服务,软硬件运维服务等。4.信息服务层:为各级领导、相关管理员、教师、学生提供各种个人业务操作服务、查询、报表、统计分析、决策等。

5.信息安全体系:数字化校园的安全管理,包括安全策略、安全组织、安全评估、安全技术等。

6.信息标准/管理/保障体系:包括信息、技术标准、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运维保障体系等。

二、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建设内容

1.公共支撑平台建设包括:

①网络硬件支撑平台建设;

②软件支撑平台建设,含数据库、应用服务器、身份认证、门户等;

③信息标准建设,含数据标准、软硬件平台标准及开发规范、信息集成、交换标准与规范、信息化管理规范;

④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建设,为学生、教师、行政办公人员等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

⑤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含统一用户管理(LDAP)、单点登入、认证与授权管理、访问控制、审计与监控;

⑥数据中心平台建设,含数据中心库、数据交换配置、数据交换(数据抽取与订阅)、师生数字档案、数据综合查询、统计分析、报表;

⑦公共通讯平台建设,含邮件、短信、即时消息、通知公告。

2.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就是学校各部处的应用系统建设。

3.数字资产平台建设包括:数字学术资源库、数字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数字档案馆、网络教学平台等。

4.学校现有应用系统的集成。

三、信息标准及基础平台

1.信息标准

通过信息标准的建设将为学校建立一个符合国际、国家、教育部和行业标准的,能够用于规范学校应用系统长期建设的标准规范体系--《学校信息标准》。

信息标准的建设遵循如下思路:

①涉及到国家和教育部已颁布的标准,要采用已颁布的标准;

②涉及到学校关于信息管理已经颁布执行的标准,要采用学校已颁布的执行标准;

③在参照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尽可能从学校实际应用需求出发考虑;

④学校后上系统必须符合学校的信息标准--《信息标准》;⑤《信息化标准》可维护。

数据标准的建设内容:

数据标准的内容建设包括数据编码原则和数据标准内容。

数据标准代码集:国家标准代码子集、教育部标准代码子集、学会(或高教行业)标准代码子集、学校标准代码子集。

数据标准内容的建设将从两个维度来进行梳理,一个面向主题对象的人(学生、教师)、财、物,一个是面向管理、教学、科研、生活。

①学校管理数据子集 ②学生管理数据子集 ③教学管理数据子集

④教职工管理数据子集 ⑤科研管理数据子集 ⑥财务管理数据子集

⑦资产与设备管理数据子集 ⑧办公管理数据子集 ⑨校友管理数据子集

信息标准的建设流程:

2.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统一信息门户是学校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各应用系统中各种应用构件整合和部署的平台,它把分立各个业务系统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门户提供学校门户布局定义、内容定义、二级门户网站模板自定义;师生个性化WEB桌面页面风格、布局、内容自定义;师生在各业务系统集成后的功能等方面的定制工具,快速完成后台应用构件基于规划的展现,同时为个性化服务打下了基础。数字化校园信息信息平台的各类用户可以通过信息门户灵活的得到个性化服务(一站式服务中心)。统一信息门户平台包括如下的内容:

①门户支撑框架;

②门户网站内容管理;

③应用系统集成;

④个性化定制功能;

⑤个人办公子系统;

⑥支持全站搜索引擎。

3.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通过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建设,针对学校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的用户身份进行身份(管理人员、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整合,实现以下目标:

①建立统一的集中身份库(LDAP)--统一身份数据中心;

②在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集中身份库的基础上,实现用户信息的自动同步处理等功能;

③建立全校的统一认证中心CAS(Central Authentication Service);

④提供基于单点登录(简称:SSO)的解决方案;

⑤通过认证和授权,用户对于资源的访问受到合理的管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服务的针对性。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将实现如下的功能

①统一用户身份管理:实现用户信息的集中管理,用户信息规范命名、统一存储,用户ID全局唯一,并提供标准接口,实现不同应用系统的用户身份的同步,支持海量的基于LDAP目录服务器的用户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

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用户认证采用集中统一方式,支持用户名/密码、数字证书等认证方式,支持B/S和C/S等多种应用。

③单点登录:支持多个应用系统(包括B/S和C/S)间的单点登录,数字化校园中所有的应用系统通过SSO单点登录系统来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

④统一权限管理:支持多种权限管理方式,如单独授权、按角色授权和分级授权等。

⑤统一资源访问控制:能够提供细粒度的资源访问控制,包括对网页、按钮、菜单、文件、数据库字段级的访问控制

⑥资源访问安全审计:用户登录应用系统后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按需记入日志,具备完善的日志管理功能,能详细记录对所有信息的操作和变化情况,以便事后对用户操作进行审计,建立完善的事后追溯机制。

⑦开放接口:开放的支持不同开发语言、不同应用服务器平台实现的应用系统的认证集成方式(Java、.net、ASP、PHP 等),包括WebService、API等方式,保证以后应用系统能方便纳入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

4.数据中心平台

数据中心方案:

①在共享库的基础上尽可能扩展数据的集成范围,形成大而全的数据中心,全校数据统计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的权威数据库;

②数据库能集成到数据数据中心运行的应用系统尽可能集成到数据中心运行,数据中心可以成为后续开发各种应用系统的通用数据库平台;

③对于需独立运行的应用系统,通过数据交换与共享服务平台来实现数据的集成与共享;

④制定规范的数据变更流程,实现谁产生、谁维护、谁负责的权威数据源。

通过把源数据的数据抽取到数据中心,并转换成标准的数据格式,然后进入目标数据库。

数据综合查询

综合查询共享数据平台从各个业务系统抽取出数据后,使共享数据平台的数据无论是从横向的全校范围内,还是纵向的时间积累上,都是最全面的,最规范的,最权威的数据,供教师、职工、学生、领导查询。配置与查询的关系图如图所示:

管理人员、教职工、学生及其他人员凭系统管理员或各业务系统查询配置管理员设置的账号功能权限和查询配置进行方便的查询。

5.现有系统的集成

高校数字化校园变革 第3篇

关键词 数字化校园应用 网络安全 数字教学 数字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通过数字化校园网络基础建设和应用系统的功能开发,构建一个融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和服务为一体的数字化校园环境,提高学院的科学管理水平,营造学生的优良学习环境,创建职工工作生活的便利条件。

数字化校园是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以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

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推进和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也产生了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需要各高校和网络使用单位建立校园网络安全体系,构建校园网络安全屏障,实现用户分级管理、网络监控、上网行为控制、网络异常报警等功能,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关键部门的安全,实现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信息时代,信息可以让企业或个人受益,一些不法分子也会盗取破坏信息来谋利。

1实现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目标是:建设一个包括数字环境建设、数字管理建设、数字教学建设、数字生活建设在内,能充分使用教育技术手段的数字化学校,以资源和数据共享为主导,有步骤、分层次地完成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实现校园服务一卡通系统的建设要求,实现数据、监控、广播的综合一体化通信平台。建设覆盖全校有线、无线通讯网络,实现有线及无线通讯系统。

建设智能化系统,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

2需求分析

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要将校园网络与教学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进行合理的结合,构建成一套科学、便捷、稳定、有效的,能满足学校教学和管理智能化和数字化运行的综合系统。因此,必须建设好硬件基础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以及若干应用系统。

3硬件平台

(1)中心机房建设。该中心往往是全校主要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放置地,是全校办公、管理、科研、教学、运营中心。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用于传输数据、语音、影像等信息,可将教学楼、办公室、电脑、电话等的传输网络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互连接。

(2)网络管理系统。整个校园网建成后,将有大量的交换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需通过一种高效的、快捷的手段来完成对网络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控制、性能优化、运营管理等,同时节约人员成本。

4基础应用

(1)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包括POS消费机、读卡器、条码机、写卡器、水控器等,从而实现学生收费管理、校园消费、上机管理、学籍管理、图书管理、转账(银行)、会计业务、查询服务、综合业务、门禁考勤、医疗管理、水控管理、科研经费、巡更等。LED屏幕显示系统,用于显示文字、表格、动画、视频等,也可实现新闻节目、文艺晚会、运动会、体育比赛的直播或转播等。

(2)监控及报警系统。对校门、校园内、图书信息楼等要害部位和重点部门进行监控及入侵报警,只要通过该系统在监控中心就能发现校门、园内、要害部位等的情况,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不需要保卫人员到处巡逻,节约人员成本。

(3)多媒体教学查询系统。节目播出均可以实现电脑控制,可以接收并播放音视频信号,具有教学评估功能,多媒体教室也可接收并集中控制各类节目源等。

(4)计费系统。可以按流量、时间和包月计费,可以对接入的用户进行验证和控制,为数字校园的规范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5)电话语音系统。学校可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协商,由运营商投资建设和管理,学校只是按照使用付给投资方使用费。

(6)信息网络安全系统。以整个校园网安全建设、管理、运行为重点,保障整个校园网络、各类应用、管理等的正常运行,降低校园网系统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5建设项目

根据以上需求情况,设置建设项目:综合布线;中心机房、计算机网络及整体网络建设;校园一卡通;监控及报警;防雷、接地;有线电视、校园广播;多媒体教学和查询;LED屏幕显示;学生机房、数字语音室、模拟导游室、电子阅览室等;办公会议室、教学多功能厅、演播室等;校园精品课程全自动录播;网络数字教学点播平台;各类教育教务、办公自动化及其他网络管理软件;楼宇自控系统、建筑智能管理等。

6网络规划

网络建设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必须放在第一位。网络建设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电系统;校园管道系统;机房:双路供电、不间断电源、制冷、防雷与接地等系统。网络环境建设包括校园主干光纤;数字结构化布线;校园网络架构;IP地址与NAT;统一储存;认证与计费;出口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管理;运行与维护;行政管理與制度。

网络应用系统建设包括网站;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系统;多种教学系统;精品课程等。

7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易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网络安全问题,不可否认,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推进了学校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快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各专业的教学条件,强化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但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经费投入不足不及时、技术力量分散、管理水平不高、资源整合不够。

总之,数字化校园的发展及应用,方便了信息的共享、交流与获取的同时,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显突出。只有构建一套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实时防控,才能确保数字化校园的网络安全。

高校数字化校园变革 第4篇

关键词:数字校园,档案管理,教育信息化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教育信息化时代已经来临, 数字校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建设。高职院校师生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教育信息化时代,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也逐渐改变了传统的管理方式, 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本文从高职院校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入手, 对教育信息化时代的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从而促进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一、教育信息化时代下档案管理的新条件以及带来的影响

在教育信息化这一时代背景下, 档案的数字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 人们通过网络对各种数字信息的检索也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档案管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特点。首先是在档案信息的收录、编目、检索等方面采用电子化, 从而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其次则是工作程序上的变化, 使用电脑进行立卷程序, 删除不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 对不同的文件注明不同的保管期限, 同时也可以及时修改和补充新的档案信息。再次在档案的整理方面, 一方面省去了卷宗的整理任务, 档号只需保留全宗号及文件号即可, 另一方面就是在档案的分散性上更加灵活, 因为使用电脑可以快速查找档案来源, 从而便于档案的保管和使用。最后, 在档案的保管上, 由于电子档案的占用空间小, 同时存储载体的信息容量又相当巨大, 所以对于电子档案库存的管理就相对来说方便得多。

二、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应用对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变革

(一) 文件概念的变革

在高职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过程中, 数据资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是举足轻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有关调研报告指出:“文件和档案是构成国家信息资源的基本要素和重要成分。”由于教育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也正在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 而这场变革首先是由电子文档、大量数据信息生成而引起的。

电子数据具有不同于传统纸质文件的许多特点, 它对于原生载体不再“从一而终”, 文件信息可以以独立的形态选择不同的载体进行交流和传输, 具有易逝性、易更改性、软硬件环境依赖性等特点, 与之前我们所熟知的纸质文件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二) 档案管理的变革

文件根本属性的变化也使档案管理的内涵发生了巨大变化, 同时也给文件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变革。这种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更为快捷方便。

通过这种档案管理的方式, 可以直接减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作时效。在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状态下, 现代网络系统不但为归档提供了快捷的管理手段, 而且提供了信息利用的快速途径, 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困难, 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归档质量和检索速度, 而且将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从手工直接建档的枯燥乏味的工作中解脱出来。高职院校应用数字校园协同办公系统以后, 大量的数据文件由以往的按“卷”立卷归档, 改为按“件”整理归档。由于实现随机管档, 就可将过去的集中立卷, 改为平时随时整理立卷。这样, 集中的工作量, 就变为分散的工作量, 提高了立卷管理水平, 从而达到档案管理工作及时归档的目的, 便于检索利用。档案管理工作实施信息化以后, 档案人员就可以从繁琐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 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和二次数据挖掘分析上来, 从而提高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的效率, 使学校档案的管理、在提供利用服务时, 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时效价值。

2. 更加注重档案的智能控制。

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两个重要手段是实体控制与智能控制。无论是在传统纸质文件时代, 还是在信息管理时代两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或缺。但在不同的数字校园建设阶段, 实体控制和智能控制在数据档案信息中的应用有不同的侧重。它们在不同的具体工作中具有不同的工作方法, 体现不同的特点, 也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数字校园环境下管理文件档案更有利于文档的保密过去查阅档案时是整卷提供利用。利用者只是利用卷中的一份文件, 却能够看到整卷档案内容。这是不符合文档管理的保密要求的。数字校园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将其改为单个信息提供查询, 利用者就无法接触其他无关的文件, 从而达到了文件保密的要求。

3. 更加注重档案在逻辑上的管理, 档案由载体和信息两个部分组成, 而这两个部分都与数据档案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于是, 相应地存在两种基本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 即物理管理和数据流管理。

在传统纸质文件管理时代, 档案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主要是物理管理, 即以文件的物质介质为基本对象。于是档案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逐渐过度到逻辑管理, 即以档案的数据信息为基本对象。数字校园环境下的档案管理有利于遗漏文件的补漏增缺, 传统的文书立卷方法遇到文件收集不齐或漏交归档时, 补漏增缺, 就得拆卷重做。数字校园环境下的信息化管理以后, 档案管理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能够更加灵活的进行补漏增缺, 更加灵活的发挥档案信息的完善与管理工作。

三、总结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 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 教育信息化广泛普及的基础上, 高职院校的师生在工作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通过提高数字校园的建设和应用水平, 在各种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的大幅提高, 促使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数字档案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是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可回避的。因此, 还要不断研究数字档案管理和利用中存在的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 并加以解决, 以实现安全、高效的管理和利用数字档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庆山.高校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途径[J].兰台世界 (上半月) , 2006 (21) .

[2]董洁.信息时代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D].山东大学, 2008.

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第5篇

1 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特点

1.1 数字化校园的起源

“数字化校园”一词最早出现于1990年, 是在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 (Kenneth Green) 发起并主持的“信息化校园计划” (The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 中提出的。1998年1月31日,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 (AL GORE)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二十一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 (The Digital Eart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 ”的演讲, 最先提出“数字地球”概念, 并由此引发“数字城市”、“数字校园”等各种概念。

1.2 高校对数字化校园的认识

数字校园是以校园网与Internet为基础, 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 实现从环境 (包括设备、教室等) 、资源 (如图书、课件、素材等) 、到活动 (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 的全部数字化, 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 从而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 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 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简单地说,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的集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数字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1.3 高校数字化校园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1.3.1 网络化:

网络化是一种趋势, 前期大规模的基础网络建设将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有的工作、学习、生活都将被赋予鲜明的网络特色, 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相连, 形成庞大的网络系统, 突破了时空和区域局限。

1.3.2 智能化:

从技术的角度讲, 智能化就是自动化, 就是通过一系列智能技术使设备或者系统部分具有人为智能, 从而能够代表人的部分劳动, 实现办公自动化。

1.3.3 个性化:

个性化是信息技术所取得的最为伟大的成就之一, 数字校园个性化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大。通过网络, 人们可以将自己的需求发布出去, 也可以通过搜索系统信息资源获得所有具有相同需求的资料。数字化校园能够极为便利地弘扬校园文明的个性特征, 体现人文精神和行为导向, 为个性化教育开辟了广阔的视野。

2 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发展

2.1 发展背景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 信息数字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是衡量一个国家, 一个地区, 一个单位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高等教育领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 是体现我国信息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阵地。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 对教育信息化三大主题之首的高校“数字校园”, 前期建设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中校园网建设为先导, 到目前为止, 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在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中心, 通过整合和集成高校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科学地规范管理, 对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今天, 万兆时代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正在从“网络核心时代”全面跨入到“数据核心时代”, 信息化建设的主题必将由带宽、链路等的建设, 过渡到教学信息系统、教研信息系统、教务信息系统等的规划和部署, 以及硬件设备、应用系统、数据信息的集成。但是和其他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一样, 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硬件和软件、网络和服务、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同步发展的情况, 同时在战术地位与战略地位, 局部推进与整体推进, 技术驱动与制度驱动转变过程中就资源的整合及利用问题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以国内最好的高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例, 作为国内率先拥有种类比较完备的校园数字化服务的大学, 也存在着服务与服务间信息不流通, 用户无法在多个系统间直接切换导致服务使用频率较低, 信息资源标准尚未统一, 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等诸多问题。也有高校提出要以URP (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 的概念来整合校园服务, 但是由于设计及技术的原因, 其并未能做到真正的校园服务一体化, 还在不断探索和发展之中。

这表明,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际脱节还比较严重, 对高校管理者和策划设计者以及使用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地规划和建设, 才能科学地发展, 使校园文明服务和知识运用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可见,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任重而道远。

2.2 发展过程

目前,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经历着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硬件集成为主,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搭建。

第二阶段以应用软件集成为主, 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体现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 这也是当今大多数校园网所采用的模式。

第三阶段是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主, 逐步改善硬件加软件的简单模式, 发挥校园网优势,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 建设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 以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为目的。

经过研究, 我们把高校数字化校园发展的情况分成了三代。

第一代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建设

应用建设是国内各大高校在MIS的理念下, 以网络环境下的C/S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为主, 进行的校园网络软硬件建设。完成了网络光纤铺设、计算机的采购及升级、应用软件平台的架构、管理操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等工作, 为应用需求构建了诸多松耦合MIS系统。

第二代数字化校园建设——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是在各级教育部门逐渐适应使用计算机管理日常事务, 学生也可以轻松地通过网络来进行选课, 利用数字化图书馆查阅资料, 接受网络远程教育等基础上, 以平台的模式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或集成, 统一数据标准、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资源管理和统一权限控制, 以便于数据交互、个性定制和资源共享。技术选型上多以B/S三层结构为主, 为整合信息整合业务构建了业务中间层, 同时将身份信息等学校核心数据后置, 以便于共享和管理。学校增加新的业务系统时, 可在统一的用户信息和权限控制平台及统一门户展现平台的基础上进行。

第三代数字化校园建设——整体建设

整体建设首先在建设目标和途径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代数字化校园建设兼顾到已有旧系统旧数据的兼容问题, 采取的是一种改良整合方式, 构建平台后进行集成把用户身份统一、核心数据统一、门户展现统一, 而第三代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则是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分步的加以实施, 整体建设意义更重, 而且建设目标成为“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 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虚拟大学”这样一个整体目标。其次是技术上引入了Web Services的概念, 对整体架构做了进一步改进, 使架构更清晰、开发更容易、业务分布更合理、整体功效更加强大。

三代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比较如表1 (√表示有, ×表示无) 所示。

数字化校园发展到今天, 数字化校园的体系规模也越来越庞大, 给后期系统的维护带来非常大的负担, 所以必须具有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目标规划。

3 数字化校园的作用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数字化校园以高性能校园网为基础, 实现电子教务管理、电子校务管理、科研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后勤与服务管理的全面整合, 如学校利用校园网来高效地管理学校、老师和学生的档案, 建立学校、学生、家长多重关系之间信息交流的网络通道, 快捷地处理日常办公事务;教师方便地运用校园网来获取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源, 或把教育教学资源放在网上与师生共享, 促进教学交流与改革;学生使用搜索引擎, 查找资料, 充分利用资源, 建立探索型学习模式, 合作型学习模式和自助型学习模式等, 以此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到信息化增值服务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 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建设水平标志着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 从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到教育理念、教育目标, 都在这场冲击中发生着深刻变革。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 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 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占领信息制高点的一个有力的举措, 也是良好的机遇和挑战。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研究型基础性工程, 特别是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实现了学校教育跨越地域和时空, 为实现大联合提供了无限发展空间;数字化校园工程又是建设开放性一流大学的标志性工程, 是学校改革与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仅是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现代化, 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教育理念的现代化。

数字化校园是时代的产物, 也是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为全社会提供优质人才, 是我国高校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布拉戈韦斯特·森多夫.迈向数字化和通讯时代的全球智慧[J].教育展望, 1998, (3) .

[2]沈培华.数字化校园呼唤CIO.http://media.ccidnet.com/media/ccu/551/01401.htm

[3]徐斌, 陈俊良.“数字南大”的建设研究与实践[J].教育信息化, 2004, (7) .

[4]蒋东兴, 陈怀楚, 沈培华, 王映雪.清华大学数字校园建设发展与规划.2004, (8) .

[5]许鑫, 苏新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新一代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 (1) .

[6]史宝虹.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中心[J].数字化校园建设模式的思考, 2006 (3) .

[7]徐洪祥, 范国渠, 李跃田, 孙庆珠.区域性职业教育信息平台的实践研究.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2006.7 (27)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Science) .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初探 第6篇

1 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软硬件建设失衡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很容易出现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有限的资金都用来购置硬件, 而维持基本教学的软件在品种、数量和质量上都严重, 匮乏, 使硬件的功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另外, 一些高校容易忽视软件版权问题, 购置盗版的操作系统等软件, 为以后的软件的维护、开发、升级埋下了潜在的危机。

1.2 缺乏可行性分析

生产软硬件的商家出于赢利的动机, 往往渲染器产品在理论上的先进性、技术性, 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却往往忽视了其产品的可行性。商家在宣传中往往夸大升级、资源库、浮点运算、网络拓朴、扩展等各种概念, 而很多功能是高校根本就不需要或很少用到的。

2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目标

数字化校园就是要实现数字化的网络环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管理手段, 实现数字化科、教、研, 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现代化。

2.1 教学数字化

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来实现教学资源、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共享, 促使学生能够进行主动的、协作性的、研究式的学习,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形成开放式的、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2.2 科研数字化

在科研方面, 能够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加快科研信息传播, 进行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 开展校际合作, 加强学术交流, 并且利用互联网将最新科研成果与教学相结合, 从而提高科研的创新力。

2.3 管理数字化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的自动化,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共享, 实现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快速、便捷的沟通, 减员增效, 形成新型的管理机制。

2.4 服务体系数字化

实现校园网全面覆盖, 增加带宽, 为全校师生提供高速宽带网络环境以及相关的网络服务, 为学校的科、教、研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

3.1 统一规划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全局性的、难度系数大的复杂的工程, 需要全校上下各部门的协调, 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分工要明确, 防止相互扯皮。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小组, 例如领导组、专家组和实施组。领导组主要为学校的领导, 负责其整体规划;专家组则由学校信息技术相关的专家们组成, 主要负责重大技术问题, 如路线设置、建设方案以及产品的选择等;实施组主要为学校网络中心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 负责落实整体规划, 包括初期调研、用户需求分析、整体方案设计、示范项目的开发、推广与应用等工作。

3.2 统一身份认证

数字化校园建设作为一项庞大的工程, 需要统一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和访问控制。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要做到校园网内的全部信息和应用都有统一的入口, 用一个密码可以登录多个应用系统。这样, 统一的身份认证就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

统一身份认证可以使学校的工作流程更加规范。数字化校园的实施, 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工作的随机性, 使整个过程有章可循, 有标准可言。

统一身份认证有助于实现高校信息共享。高校作为孤岛, 往往各自为政, 有相对独立的、分散的网络体系, 统一身份认证有利于改变以往的数据的重复、数据冗余以及不同步等等状况。

统一身份认证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如果没有统一的身份认证, 就需要工作人员进行重复录入、管理、检索、传输等, 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这样可以解放劳动力, 使其可以从事其他更有价值的工作。

统一身份认证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处理。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学校的信息学校各部门也能通过唯一的入口发布信息, 这样可以保证信息的权威性。

3.3 统一数据库

国家和教育部的标准是信息技术标准的基础。各高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扩展的、具备兼容性的、便于部门之间的共享的统一数据库及数据标准。数据标准不仅包括数据内容规范, 还要、包括数据权限规范, 需要定义清晰, 各应用之间能够相互操作。能够为全校师生提供统计、分析、报告和打印等服务。

3.4 全方位应用培训

为了使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能够独立进行日常管理、日常测试与维护、故障处理等常规工作, 网络中心的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应用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方法等各项培训。营造数字化的教学环境, 把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钻研学习、相互学习引人课堂教学, 真正实现数字化校园。

4 结束语

近年来, 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 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脚步越来越快,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也绝非一日之功, 高校要高瞻远瞩、统一规划、理清思路、重在落实, 这样才能使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日臻完善, 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意义, 并提出当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策略, 认为需要统一规划、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库, 并进行有效的培训, 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校园的数字化建设。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高校,建设

参考文献

[1]杨秋田.关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几点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 2011 (11) :81-84.

新兴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 第7篇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 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 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 (包括设备, 教室等) 、资源 (如图书、讲义、课件等) 到应用 (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 的全部数字化, 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 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 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 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 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新兴高校, 本文界定为2000年后新建的高校。近年来, 在我国政府提出的“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和“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指引下, 一批有多年办学经验的专科学校、地方教育学院、技术学院合并成为新的本科院校, 大量的民办高校也在蓬勃发展, 不断兴起。新兴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蓬勃发展的有生力量。面对着全球信息化和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背景, 新兴高校也在积极推进自身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相对于传统高校, 新兴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有以下优势:

(一) 有大量的经验可以借鉴。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最早出现是在1990年, 见于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学教授凯尼斯·格林发起并主持的“信息化校园计划”之中。1993年开始实施的“211工程”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 (数字化校园) 的序幕。经过近20年的摸索, 传统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 新兴高校可以通过详细的考察、调研的方式获取并借鉴这些经验、教训, 避免“走弯路”的情况出现, 大量的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二) 推进阻力小。新兴高校因为校龄短, 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推进及消除“信息孤岛”等方面比传统高校有着明显优势。 但与传统高校相比, 新兴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信息化水平等方面还很欠缺。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

(一) 校园网建设。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 校园网是实现整个数字化校园的基础。目前高校多数已形成千兆主干、百兆到桌面的内部带宽模式, 在线路出口上亦拥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和其他ISP (电信、移动、联通) 两条以上出口, 可以说基本的网络条件都很完善。在这里笔者有几点经验和建议和大家探讨:

1.设备选型时IPV6的支持。不同与其它单位的“内网”, 校园网在提供网络服务的同时, 也承担了一部分科研的任务, 所以在设备选型上应充分考虑到对下一代互联网核心协议IPV6的支持, 如果资金有限, 起码在核心设备上, 应该能够支持。

2. 标准化核心机房的建设。一个标准化机房的建设, 其实资金投入并不多, 但其性价比极高, 强电混乱问题、温湿度控制问题、防尘保温、标准化布线等等一系列非标准化机房常见的问题都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以笔者单位机房为例, 面积约120平方米, 标准化机房建设总投入资金约58万元 (含精密空调一台及部分机柜) 。

3.流量控制系统的部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五花八门的应用越来越多, 通过部署流量控制系统, 能够有效的减少了bt、迅雷等p2p软件及各类web视频等对校园网出口造成的压力。通过制定合理、灵活的策略, 亦能够引导用户正确合理使用网络。

(二) 一卡通建设。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工程, 是数字化校园中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数字化校园提供了全面的数据采集平台, 结合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 形成全校范围的数字空间和共享环境。为学校管理人员提供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面向学校的应用服务管理平台、是管理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和基本途径。 笔者所在学校在2002年与中国工商银行合作, 投资200余万元, 建设完成了学院“一卡通”工程一期工程。随着学校的发展, 先后与中国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银行合作了“一卡通”的二、三期工程。目前已实现刷卡消费、刷卡借书、刷卡用电、门禁、缴费、转账等功能, 真正实现了“一卡在手, 走遍校园, 一卡通用, 一卡多用”。

(三) 信息化系统。

各类信息化系统, 是数字化校园的基本支撑。对高校来说, 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各类信息化系统。目前信息化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信息孤岛”问题, 但对于新兴高校来说, 如果能够提前规划好学校的“信息接口标准”或“统一身份信息数据库”等接口标准, 就能够有效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四) 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是数字化校园的血肉, 它不仅包含了上文提到的各信息系统产生的数字资源, 也包含了各类有教学用途的数字资源。

1.数字化图书馆。

目前笔者单位拥有400个座位的电子阅览室, 对全校师生开放;拥有30个座位的联机检索室, 供全校师生检索数据资源使用;图书馆拥有10TB容量的数据资源可供校园网用户使用, 主要数字资源有:CNKI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超星数字图书20万册、万方数字化期刊群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光盘等。这些资源对教师备课、科研, 学生的课外学习都起到了主要的作用。

2.各类网络学习系统。

网络学习系统, 主要分为交互式、自主式两种模式。其中交互式学习系统, 要根据学校师生的信息化水平来取决。自主式学习系统, 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其优势特别明显的体现在英语学习方面。笔者所在学校2004年引进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学习系统”, 在全校学生中推广英语网上自主学习, 学生能够在“英语自主学习室”或通过校园网, 在宿舍随时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笔者所在学校, 2006级非英语专业四级通过率达80.8%, 高出2005级8.1个百分点, 高出2004级17.6个百分点, 可以说在线英语学习系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 各个方面。数字化校园建设不单纯是一个技术问题, 更是一个全校配合共同实施的系统工程, 仅依靠一个技术部门是难以胜任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对数字化校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兴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 抓住时机、统一规划、扬长避短, 早日实现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 数字化的教学资源, 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 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 实现数字化学习、数字化教学、数字化科研和数字化管理, 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 创建虚拟大学空间, 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李西明, 章潜才.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探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

[2].张德时.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科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第8篇

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的网络普及化为基础, 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实现对学校的教学研究, 生活服务等全方位的管理, 最终起到提高学校科研, 教学水平和管理效率的作用。简言之就是, 覆盖校园网络, 数字化综合整合与利用。

1 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现状与分析

中国国内高校经过建国以来的不断发展, 已经建成比较完善的校园网络服务体系, 硬件应用为主导向的校园数字化教学平台已经逐步向软件应用发展, 教育应用的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并且学校正在努力做到一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制定相应的学生自学和个性化发展相适应的系统,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这方面的一些不足之处, 深化改革思维, 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做到最好, 是中国各大高校要面临的难点问题。

2 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核心的解析

2.1数字化校园建设平台的国家标准有以下内容:①数据标准准则与规范;②信息子集、国标代码集、部标代码及集;③学校自定义代码集;④编码规则。

2.2各个应用平台数据应该相互配合、重叠交叉、紧密联系、很多业务部门的各种应用系统要独立建设, 统筹考虑, 在各个数据的类型、长度等各不相同的情况下, 每个系统要独立的自己的数据库使得同一个数据在不同的系统中相一致。用以实现数据的跨系统访问。

2.3统一院校各级人员的数字化校园教育平台, 提供多个应用的系统集成环境, 通过入口的统一访问、资料的统一集成, 做到用户在网上交流的过程中可以统一身份授权进入, 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的下载和应用一些共享的数据。

2.4最好做到服务模版一站到达的服务中心, 使得用户可以在这方面的基础上自我选择页面风格, 统一调配菜单样式, 自己定义自己的内容页, 为用户提供数字服务带来极大的方便, 实现模式化的自动服务理念。

2.5有综合分析的跨系统的数据展示平台, 主要以数据, 图片、和文字为主, 一视频等方式为辅, 实现一站式到达全方位统计, 多维化分析。

2.6在这方面可以考虑西安某科技带你在大学建成的一批信息系统, 但是这些校园信息系统过于分散, 平台多样化不足, 在数字共享上不够稳定。

2.7数据存储方面要进行多学科, 多方式的村存储及导出。要做到安全可信, 积全面协调。

2.8数字化校园平台要分层次。①数据访问:主要是负责数据的访问, 对用户的认证信息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 对复杂的过滤搜索能力进行优化和查询提高速度和访问层面。②业务逻辑:这是整个系统的中心, 与系统的业务有关, 负责对各层进行业务处理, 但是这一层中的逻辑代码简单与界面元素有关。

总之, 在同一息息门户平台上要校友、教师、学生、校领导、等多重结合。同一身份平台上要管理中心、服务中心、资源中心、层层配合在公共数据库平台上要多多联合。做到框架明确, 条理清晰, 内容可靠。

3 数字化校园平台技术造型的研究

①技术造型的原则首先要有高度的安全稳定性, 通过加密、数字认证、数字签名、防毒等手段加强安全性。②保留现存的资产:要渐进考虑不要激进的否定, 每一个供应商都应该提供一个不用和废弃的资源形同, 对不同系统进行升级。③高效的开发模式:要让开发人员写更少的代码, 以便更快的完成程序的开发。让开发人员不用对数据的逻辑性进行思考。实现熟能生巧的持续性服务。④停工个服务系统的高效伸缩性。⑤提供高效系统的稳定可用性争取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的可用每年只需三分钟停机时间。⑥松耦合系统更有灵活性, 更加智能化, 更快速, 更便捷。⑥单点登录首先是在用户登录系统认证后, 系统认证会给出一个统一的认证标志, 对认证标志进行效果验证后作出判断。⑧方便用户一次性登录。而且认证服务器之间要通过标准的通讯协议互相认证。

做到时刻可以认证全天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网络的认证模式。

4 数字化校园的软件系统的设计

①信息标准集下信息子集, 信息子集下分信息类, 信息类是相关信息的集合。信息标准集中最基本的描述是信息项。例如:人事信息标准集、财务信息、教学、科研、资产、党务等信息标准集。②信息子集上例如:一卡通到图书馆、食堂、财务、医疗、学生的基本通讯、基本生活设施等。学生干部由团委到党委在减免学费、学校贫困生补助、学位证书等方便进行扩展。③标准编码原则要有唯一性、扩展性、简单合理性。要规范合理有便准。④系统的框架在应用层面上要动过嵌入应用客户端的平台服务接口进行统一的身份认证。⑤服务层面上要将功能组件分成访问和管理两个组件。⑥数据统一储存所有用户的资料数据, 设密码防止丢失, 规定一定时间段内删除和更新。⑦设计的要点是要符合师生的使用习惯, 标准可靠, 提供安全的凭证登录手段, 用户的个性化使用需求的界面要自定义功能。提供门门户应用开发, 解决学校一些非系统级应用的快速实现。⑧首先要具备快速的原型系统构造能力实施, 以充分验证功能和数据的正确性。保证最终需求分析的质量。具备可靠的运行支撑体系。保证整个系统在不同的而技术平台上顺滑的迁移。⑨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一卡通系统的设计实际三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一卡通中心平台一卡通前置系统和一卡通的应用。在食堂, 门禁, 水电管控, 自动售卖。班车, 会议, 人员身份信息的更新, 对账和结账等进行全方位一体化的管理, 服务学生, 方便消费。

5 总结

中国的教育是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和未来的教育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 各大高校, 各行业团体, 特别是在一卡通系统建设中,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平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具备身份识别和管理功能的拓展, 实现机动灵活, 安全可靠, 一卡在手, 全无阻碍的校园自动化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在推广与实施上会提高校园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要分步骤、模块、由点到面。大规模推广, 在数字化校园平台工作开展的同时要保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应用平台的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化, 现代化的快速实现, 实现学校的教育、科研、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以校园网络为基础, 实现电子政务管理。校务管理。为我国建成世界一流化高校打下稳定而坚实的基础。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迈一大步。

摘要:本文对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研究与设计作一浅析, 为其在建设内容、数字共享、和方案体系、以及推广实施上提出明确设计思路, 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希望能给中国的教育事业尽一份力。

关键词: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1]靳淑讳.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理论研究[J].2011 (10) .

[2]吴琳.解析高校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J].建设与管理, 2012 (9) .

[3]张新淼.数字化校园平台电子档案馆研究与开发[J].师范学院图, 2012 (5) .

[4]戴璇.论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J].教育论坛, 2012 (5) .

[5]李建新.存储区域网络数字化校园平台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11 (5) .

高校数字化校园变革 第9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人们传递信息对其的依赖性逐渐提高。高校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被纳入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题,成为三大主题之一。数字化校园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校园管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的高速一体化,而人们对信息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校园网建设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加多元化和丰富的内容,信息标准、综合信息查询、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教师管理与服务以及学生的学习与跟踪服务等均是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其中数据中心、统一信息门户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建设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故本文主要从这三方面介绍平台设计。

1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

数据库是校园网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核心,一切的信息化工作依赖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可为学校师生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服务,同时可为校外用户的访问提供数据支持。依托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支持平台,配合系统的管理工具、公共数据库以及数据服务等功能模块,建立数据中心平台。数据中心平台的建设可具备全校性数据共享库;校内信息统一编码;对各类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拆分,避免数据数据冗余;实行数据信息从生产到维护的“一对一”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库备份、数据库回复与初始化以及数据库监控等功能,从而达到建设数据中心的目标,即为全校教职工和学生实现功能灵活地综合查询和决策的信息服务。

2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在学校的信息服务系统中,存在着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教师的教与研、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等多方面的服务系统,每个系统都有各自的信息服务和维护内容,为实现学校信息中心的统一管理、师生用户的综合信息查询以及校外用户的快捷访问的功能,建立面向校内外的统一信息门户迫在眉睫,此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上层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可实现学校信息的及时发布、应用系统、人和机器交互的平台以及信息展示窗口。

高校校园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数字化校园的所有应用资源和信息整合成一个有机统一的WEB页面,用户使用一个用户账号,就能够实现校园网平台个人权限内的所有信息资源。为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的高度结合,门户平台还需提供可特殊定制的个性化的内容、形式、界面风格和信息服务等。

3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身份认证平台是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建设的主要部分,通过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可实现统一的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保证用户身份真实、保密和完整性,提高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平台通过集中的认证技术,提供用户管理接口,其中身份同步机制可将用户的信息同步到用户中心,实行统一集中认证管理和权限交付。平台提供单点登录(SSO),此举措可避免建设中的重复投资。除此之外,系统提供自助密码找回功能,提高了系统应用的便捷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图2为个人整理所得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示意图。

4结论

高校校园数字化信息平台的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内外部人员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是校园师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机地将人们对数字化校园的需求和建设接轨是我们信息平台建设的核心,建设好数字化信息平台能够更好地为学校和师生服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双双.中学智慧校园的系统研究与设计[J].大学生论文联合比对库,2014(4)

[2]张德时.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科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8)

[3]郭佳佳.高校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J].信息技术,2010(2)

上一篇:政治课的美感教育下一篇:医院机电设备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