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院校英语教学

2024-05-30

艺术类院校英语教学(精选12篇)

艺术类院校英语教学 第1篇

关键词:艺术类考生,分班教学,因材施教

一、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

下面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课堂:教师在前面认真地讲解大学英语课本中的内容, 对艺术类学生来讲, 教学内容有些难了, 但毕竟是大学英语课堂, 只能这么讲。再看看我们的主角——学生吧, 基本是心不在焉地听, 更有甚者听着听着就睡着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个人认为, 在教与学这个互动的过程中教的环节出错了, 因材施教没有在艺术类学生的教学中体现出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我国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以专业课成绩为主, 这无形中成为一种诱因, 导致考生重视专业课程, 而轻视文化课和英语课。多数的艺术类学生从高中起就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上, 很少问津文化课内容和英语, 而且其中还有不少的学生是从职业类的学校直接考入大学, 没有经过系统性的学习。这样的一个前提下, 到了大学, 学习大学英语的知识, 无疑导致英语学习严重脱节, 纵使他们在最初的学习中热情满腔, 也如同在建空中楼阁, 几节课下来他们的决心就“溃不成军”了。

根据这种情况, 我们就要从教材的选择、教法的改进和测评方法的改革上入手, 以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既科学合理又富有特色的大学英语课堂。

二、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学改革

(一) 因材施教, 实施分班教学

虽然艺术类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 但不排除有个别成绩较好的学生。而且我们毕竟是大学, 也要面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那么我们就要抓住这群英语基础好、喜欢学习的孩子, 给他们创造出学习大学英语的环境。可是同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学大学英语, 否则又会出现上面的英语课堂了。

那么怎么办呢?因材施教, 分班教学。建议开学军训一周后, 对学生进行一次考试, 难度可设在高三英语的水平。这样学生既有一定的时间准备, 也给开学前的分班工作赢得时间。可以根据学生的考试结果将成绩突出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 单独培养。这群学生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可以命名为“四级班”。其余学生编在一起, 对这类学生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兴趣, 打好英语基础, 这类班级可以称为“基础班”。当然, 这种最初的分班, 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采取滚动制。也就是说好班级的学生如果学习成绩下滑跟不上教学进度, 可以在每学期开学初调到基础班, 而普通班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也可以在开学初调到四级班学习。

(二) 选择合适的教材

学生所在的班级不同, 所学教材也不同, 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形式授课。对于四级班的学生, 可采用《新视野大学英语》, 教学难度在于如何做好高中英语和大学英语的衔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在听说读写各方面培训学生, 同时鼓励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 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 为他们多布置一些课外作业, 传授给他们听说读写的提分技巧, 二年级时要针对性地做一些四级真题模拟题, 以应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普通班的学生建议学习《新概念》, 因为这类学生基础较差, 根本不能适应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 打基础就尤为重要了, 而《新概念》在语法训练对话情景方面又是一本非常适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教材。简短的情景对话简单易背, 语法练习难度适中。由浅入深的教学环节很容易帮助学生查缺补漏, 当他们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时, 自然能培养起学习兴趣来。前阶段的教学速度可以快一些, 因为没有什么语法点, 第50课以后可以放缓速度, 这类教学的难度是教师要多找练习题, 因为教材配备的练习不是很多, 而语法学习就是要有大量练习做巩固。

(三) 选择合适的测评方法

无论是四级班还是普通班的测评方法都要注重平时测评, 因为我们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 就要有一个测评方式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具体做法是平时成绩可以根据听说读写的课后作业来量化打分, 计到期末总分中。事实上, 英语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只要他们平时下功夫, 成绩肯定会慢慢提高的。但是两个班的考试题也有不同, 毕竟教材不同。但为了实现期末滚动, 可以在普通班的试卷中添加附加题, 根据这个成绩实现滚动分班。

英语作为一个国际语言, 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艺术面对的是全世界, 让我们的艺术类学生流利地进行必要的英语交流是我们这些教师的使命。只要我们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 设计出有特色的教案和课件,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到因材施教, 真正做到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 相信我们一定能打造出既有专业素养又有英语技能的艺术类精英。

参考文献

[1]李宁, 李小芳, 乔言娜.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及策略调查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10.

艺术类院校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之探索 第2篇

艺术类院校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之探索

目前,国内一些艺术类院校比较重视将教学科研,视科研与教学同等重要,并将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创办校办工厂或推广应用到企业中去.但如何把教学科研成果成功的转化为教学资源,被师生们充分应用到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结果导致了成果转化率很低.所以如何实现教育教学创新,并把教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作 者:王美丽 作者单位:天津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科研秘书,天津,300141刊 名:中国科技博览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12)分类号:G关键词:科研成果 转化 管理

艺术类院校英语教学 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艺术类学生 英语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88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要,艺术类学生的英语教育应得到高度重视。英语是艺术类学生的必修课,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运用语言的能力起着独特的作用。[1]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文化素质偏低,底蕴不足,英语水平低,教学难度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探索有针对性的英语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中,突出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长与特点,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1]本研究通过分析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现状,探讨英语课堂教学。

二、艺术类学生英语课堂教学

(一) 注重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

激发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在于老师授课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趣味性强。由此可见,如何组织英语课堂使艺术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获得乐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内部动机,是当代大学英语教师值得研究的问题。 艺术类学生是大学生中较为特殊的群体,除了具有大学生普遍的心智、行为特征外,还具有他们的特殊性:情感丰富、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实践能力较强、专业兴趣浓厚。[2]教师应结合艺术类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地课堂教学,比如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组织,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此外,如今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以往老师一板一眼地讲课,规规矩矩地板书如今已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反而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在各种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容易,生动有创意且紧跟时代步伐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在艺术类学生的英语课堂,老师应注重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情景教学中,教师应多融入游戏环节,最大程度地调动英语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再遵循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单词记忆,进行机械的语法讲授及枯燥的课文练习讲解,这样只能形成老师独白-学生沉默的课堂氛围。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结果是:学生既没掌握好所学知识,也不能自如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2]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艺术类学生表演的热情,在寓教于乐中实现英语知识的灌输。

(二) 注重艺术类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

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是一项技能。所谓技能,就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用到英语的时候能熟练地运用英语能力圆满地完成任务。艺术类学生需要掌握这样的技能,大学英语教学也要注重这种技能的培养。在英语的5大技能中,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大学英语课堂不应变成老师的一言堂,而应该是学生积极活跃的课堂。一个老师教学能力的衡量标准不是老师自身的学识和能力,而是学生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不是老师英语能力的展示,而是学生英语能力的锻炼。因此,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活泼幽默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逐渐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态度与兴趣是影响记忆的重要因素。艺术类学生的一大特点在于他们对某事感兴趣,或者对它持积极态度就会记的牢,反之则容易忘记。因此教师若想培养艺术类学生的记忆力,就必须让他们保持积极的态度,有目的、有意识地,主动地去重复记忆。艺术类普遍比较活泼,对于专业学习的表现力很强,如何让他们把专业学习的表现力体现在英语课堂上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除了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外,英语教师应结合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点组织具有专业特色的英语课堂教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注重图文结合,开阔艺术类学生的想象力和洞察力。通过外在的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

(三) 注重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自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末,Gardner及其同事们的动机研究影响最大,其主要观点之一是二语学习动机可分为融合型和工具型动机。[3] 根据Gardner的观点,工具型动机强调语言实用性,如为了通过考试,获得一份好工作等。大部分艺术类学生工具型动机最高,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否通过CET4考试,能否通过期末考试,能否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国内一些学者将这种动机概括为“学历动机”。[4]由此可见,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日趋短期化、目的化和功利化。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英语技能的同时应重视实用型教学。

学生的目标结构是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内部因素之一。如果学生树立的目标是明确的,中等难度的,近期便可达到的,那么便会加强学生的动机和完成目标任务时的持久性。[5] 因此,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英语学习一定要有考试的督促,比如CET4考试。确实,只有在有考试,有目标,有测验,有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这样一个教育化的体系里,真正意义的学习才能发生,而且这种学习才能高效,动机性强,才能有成就感。

三、结论

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水平不高,大部分艺术类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考试、出国学习、谋求工作等自身需要和目标。Chomsky强调激发学习者动机的重要性,他认为99%的教学在于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6]因此,根据当前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应采取寓教于乐的英语教学模式,只有在乐趣中教学才能让学生在乐趣中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

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英语技能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大学英语课堂应加强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教学通过和专业的结合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英语能力的提高。此外,适当的实用型教学也是十分有效的。通过考试的督促和功利性目标的驱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满意的结果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胡榕. 艺术类学生英语教学改革探讨[J]. 教育评论, 2009, (5): 101-103.

[2] 张静. 试论艺术类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J]. 榆林学院学报, 2009, 19(5): 113-115.

[3] 秦丽莉, 戴炜栋. 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自我系统模型构建[J]. 外语界, 2013, (6): 23-31.

[4] 华惠芳. 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 外语界, 1998, (3): 44-47.

[5] 卢强. 教育心理学[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0: 70-72.

艺术类院校多媒体教学手段研究 第4篇

一、多媒体技术在艺术教学中的优势

1. 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本身就包含强大的信息量, 能将知识内容形象的表现出来, 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在艺术教学中, 教师通过网络在短时间内可以搜集大量与课本相关知识引进课堂, 比如介绍某一个民族舞, 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个舞的民族历史, 再向他们展示国内外舞蹈形式的最新动态, 拓宽学生的视野, 从而更好加强学生对这种舞蹈的理解, 使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文字内容, 通过多媒体教学传达给学生大量的形象信息加之我们传授的理论知识相结合, 往往能够产生质的飞跃, 对激发学生的艺术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多媒体教学能突出艺术教学中的重点

多媒体教学一般将直观教学、启发式教学、视听强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 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结合的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化抽象为形象, 还可创造出活泼融洽的教学气氛, 将抽象难以理解的事物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以便解决授课课程中难懂的内容。

3.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主动学习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例如播放一段视频, 教师通过讲解其主要含义后, 让学生自己想象着进行表演, 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学生的创新意识随之得到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更有效地把抽象、静态的知识形象化, 动态化, 解决传统教学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强大的交互性,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和自己知识薄弱环节进行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做到主动学习。

多媒体教学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然而针对艺术学院教学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的几十分钟并不能使学生完全掌握好学习内容, 并且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也不可能使每个学生在相同的时间里取得同样的学习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艺术学院教学的发展机遇

1. 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为了解决好课堂上老师的教与学生课后的学, 学校传统的方法就是课堂上课, 放学布置家庭作业, 一旦学生在课堂的知识点没掌握好, 课后疑问也得不到解决, 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翻转课堂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老师将教学知识点录制短小视频发布在网络, 就是为了提前让学生了解自己不理解的知识, 带着疑问到课堂上来学习。“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 课堂要学习的内容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 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 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 课堂上知识的掌握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 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 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由于学生可以随时在家里进行学习, 自己可以掌握的知识的学习进度, 使学生对学习更加主动。

2. 微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是以视频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全过程。所以对于老师而言, 怎样找到学生的难点最为关键, 老师必须换位思考, 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 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时都要有相对应的视频给予解答。由于微课的内容是以知识点为主的视频, 教学内容较少, 问题集中, 主题突出, 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来说, 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 在线课堂与反馈

不论是翻转课堂还是微课堂, 在线交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 尤其对于艺术学院的学生而言, 很多技能技巧是在于模仿创新, 对于一种舞蹈创作还是声乐学习,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将自己的练习内容录制成视频发给老师, 使老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也便于学生相互交流, 避免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犯类似错误, 从而加快自己的学习进度。

微课能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个性化学习, 按需选择学习, 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的普及, 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 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最近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的出现———将集成发布教学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旧的课程开发模式。慕课的出现是艺术学院实现学校优秀宝贵资源的流传与一种共享, 也是众多学生共享名师指导的一种在线学习方式, 更是艺术类院校优秀教师的又一种教学领域的另一种尝试。

摘要: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给艺术院校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发展机遇,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堂教学模式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网络信息化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主, 学习更加主动, 因此, 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如何搞好高职艺术院校声乐教学 第5篇

通过对高职声乐13年教学的研究我发现:目前艺术类高职院校中使用的声乐教材大部分还是由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次出版发行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声乐曲选集》(中国 作品和外国作品共八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胡钟刚和张友刚编著的《声乐实用基础教程》,还有中国音乐学院郭祥义编写的《民族声乐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俞子正总主编的《声乐教学曲选》(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另外还有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温恒泰主编的《男中音教学曲选》,这些教材在艺术类本科院校也被广泛使用,内容属于普遍意义上的覆盖,通用性较强。但并非针对高职类艺术院校声乐方向“量体裁衣”而编写的声乐教材。为此,我在教学中,大胆的对教材做了删减、增加,以满足高职声乐教学的需要。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全面考查高职院校学制的特点。

目前高职艺术院校的学制只有三年,学生在校的时间一般为两年到两年半,因而声乐教材的内容首先在量上就不能过于繁杂,教材不能盲目的追求“概而全”,在内容安排上面面俱到,使得学生每个学期都无法按照教材顺利完成,教师赶进度,学生也无法将所学内容巩固、深入。因此有必要按照已有的学时,合理的增减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心理上没有重负感、学得扎实稳固。我的具体做法是:第一学年时,选取一些简短而有代表性的技能训练曲目,如《花非花》、《在那遥远的地方》、《跑马溜溜的山上》等,循序渐进的进行

系统的声乐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发声方法和技巧,掌握呼吸方法和声音位置的安放;第二学年时在巩固声乐技能的同时加入一些跟学生就业相匹配的训练项目,有重点的进行专项训练;第三学年时适当拔高部分学生,做到因材施教,重点培养,使学生学有所长。

二、全面分析高职学生的就业渠道特点。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我既注意内容的广泛性,又有一定的侧重性;既有西洋古典歌剧和艺术歌曲又加强民族声乐的比例,尤其是补充我校所在区域的民间歌曲内容,对其进一步挖掘和传承。我全面考虑了本区域学生的就业市场特点,学生毕业的流向岗位特点,无论是教育岗位还是群众文化市场,教学内容都要因班而变,考虑周详。具体做法是:幼儿师范班重视儿童类歌曲的弹唱,在一年级打好声乐演唱基础后,将重点放在儿童歌曲演唱上,增加教材中缺少的儿童歌曲的数量,教唱大量题材新颖的儿歌,使学生乐学,且学以致用;钢琴调律班重在声乐技能的培养,多学些艺术歌曲、多欣赏些名曲,会对学生以后的工作有更好的帮助,此外,增加一些流行歌曲,会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对以后钢琴市场营销有帮助;表演艺术班重在演唱各个地方的有代表性的民歌,在唱法上采用民族声乐演唱的技巧,选曲上多用民歌,使学生巩固技巧的同时掌握大量地方民歌,丰富以后的群艺生活,更好地融入工作。此外,还在幼儿师范及表演艺术班二年级时适当增加合唱曲目、合唱指挥技巧的训练,方便学生更好的开展工作,服务社会。

三、科学安排艺术实践教学活动。

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突出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达到毕业即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真正符合“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高职声乐学生也不例外,通过三年在校声乐教学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时既要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又要具备在社会各类文艺活动中登台演唱的能力,真正达到社会就业市场对高职音乐毕业生的多方面需求。那么仅靠课堂上教师的精彩讲解、学生的被动练习,显然达不到以上要求,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地安排艺术实践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实施教学目标,我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是: 1.实行教学实践“一体化”

高职声乐课除了在琴房里进行教学外,还把部分教学内容直接移至舞台或讲台,将理论课与艺术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实施“一体化”教学,使二者相互补充、密切配合,最后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我除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外,还尽量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歌唱的创造性,如让幼师专业学生收集整理儿歌,老师编写、选取并制定教材;让表演艺术专业学生收集本地民歌,老师修订后,让学生有选择的教唱部分曲目;让调律班学生准备流行音乐欣赏内容,课上大胆尝试,让学生指导、欣赏等。让学生针对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实践场地施展自身的技能。在实习后总结归纳,提出意见和建议,暴露教学中的不足,更好地回馈课堂。2.增加艺术实践的多样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在实训项目中我尽量在原有形式上拓宽思路,增加新的形式,同时改变传统模式中教师一味教、学生一味练的单一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参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内外活动,并让学生自己参与节目的策划、排练、演唱等训练方案,让学生学会如何配合、协作、指导别的同学,每次活动后及时写心得体会并归纳总结,在交流经验,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艺术类院校英语教学 第6篇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钢琴教学;改革要点

前言

艺术类院校的钢琴教学是进行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大多数高校也都开设有这一专业,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如何在坚持自身有点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提高综合应用水平,是一个重要教育课题。本文在大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理念以及所使用的模式等内容,对怎样更好地开展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

一、艺术类院校钢琴教学的现状

在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裕,层次比较高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日渐增大,钢琴可以起到陶冶人们情操的作用,普及率也在逐渐提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间拥有众多的拥泵者。从目前来看,艺术类院校的钢琴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师思想观念比较传统

教师的思想观念指导自己教学行为开展,高校的钢琴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研究,坚持最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把实用的思想意识融入到教学中来,培养出更多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使用实效的教学方法,在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对钢琴有一个全面概括的认识。

钢琴艺术可以陶养一个人的情操,在艺术院校中的钢琴教学则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籍于此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创造力,钢琴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们的艺术素养,提高教学效果,使每一个学生都更加有兴趣的学习钢琴知识。从长远来看,艺术院校钢琴专业学生参加社会之后很大一部分会加入到钢琴教学之中,传递的是一种理念以及基本的知识,提高国民钢琴素养。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改变自己思想中的不利因素,及时采用先进的工作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钢琴教学不系统

钢琴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钢琴演奏技巧,初步的了解有关琴键的基本理论,知道演奏方法,要能鉴赏钢琴作品,把握不同的曲调风格。钢琴教学还承担着培养文艺接班人的任务,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讲解基本的技能技巧,保证教学顺利的开展。

3.钢琴教学不规范

钢琴教学在实践上可以有比较大的自由度,这导致教学过程的不规范,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音乐理论知识比较枯燥,不过这是学生艺术之花盛开的源泉,熟练的演奏钢琴曲既需要有高超的技艺,更需要有过来人从旁指点,一个优秀教师可以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教师将专业的知识以及技巧进行演绎,让每一个学生熟练的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不断提高钢琴教学的规范性。

二、艺术类院校钢琴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钢琴水平参次不齐

随着艺术类院校不断增多,音乐专业的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有一些学生的专业素质不高,从整体上降低了音乐学院的音乐水平,同时人数的增多,专业教师的匮乏,降低了教育质量,这又进一步遏制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

2.教与用分离

钢琴教学应该将书本知识与演奏实践结合起来,现实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不能熟练的弹奏钢琴,即便是毕业之后这种现象也会存在,所以,钢琴教学应该注意实际的演奏技巧教学,将教与用有效的结合起来。

3.教学体系不够系统

钢琴教师的职责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也是艺术类院校课程设置的基本目的,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现在的钢琴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学活动只是一种孤立存在的现象,缺乏学科间的关联,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

4.过分追求高难度作品

艺术院校学生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价值观,对于如何进行弹奏有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熟悉的曲目都有自己的理解,有时候为了证明自己而执迷于追求高难度作品。这样不能很好的表现音乐作品的艺术特点,也无益于演奏技能的提高,更不利于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5.无法合理使用教材

目前,艺术院校的钢琴教学依然存在很大的不规范,教材不统一,一些甚至根本就不适合学生的自身学习实际,这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音乐水平。教材的不合理还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合理选用教材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三、当前形势下艺术类院校钢琴教学改革的要点

1.集体课和分组教学结合的教学方式

钢琴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的大力配合,提高的方法要依据学生音乐素质的高低,对钢琴掌握情况进行教学分组,分成小组之后,用集体课和分组教学的方法授课。根据每个小组具体情况讲授知识,练习演奏内容。钢琴教师与学生应该及时的进行交流,帮助同学们有效的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以及所遇到的难题,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理论水平以及演奏技术,对教学效率提升也有很大帮助。不同教学形式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拓展教学渠道,这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必将使学生从中受益。

2.制定目标并合理的选择教材

艺术类院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具体的钢琴知识基础不同,个人能力也不一样,选用合适的教材对于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很有帮助。钢琴教师要仔细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此基础上正确引导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提高自身素质。对于素质较低,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合理使用教材,帮助学生饶有兴趣的去学习,使之明确学习目标,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对于素质较高的学生,要采用恰当的方法来教学,提出合理的要求修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艺术感悟力。

nlc202309041650

一个合适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更好的掌握钢琴演奏的水平,在选用什么样的教材问题上要认真研究。教材内容要全面系统,要准确的传授演奏技巧,合理的选择要演奏的曲目,要依据学生具体的特点以及认知特点为学生挑选作品,选取那些曲调高雅、技术适中、全面的作品。

3.加大对钢琴作品的赏析

对于艺术类院校的钢琴教学,一定要注意从不同角度进行着手,不仅要让学生仔细的学习钢琴演奏技巧,注意提高教学效果,还应该注意提高对于钢琴作品的欣赏水平。学习方法上的交流轮替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没有积极性学习将会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

音乐可以塑造一个人的灵魂,这种相对抽象的艺术对人们心灵的关怀不是其它方式所比拟的。艺术类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势,利用便利的互联网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钢琴知识及更多的艺术作品,熟悉钢琴文化以及相关的名曲,激发自己学习钢琴知识的兴趣。学生在了解演奏曲目的时候,要注意对于质量的选择,这些作品必须内容健康、风格独特、多元化。积极向上的音乐内容能够带给学生高级的愉悦感,充分发掘他们潜在的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4.提高即兴表演的技能

即兴伴奏是在熟练掌握音乐知识,熟悉使用音乐器具的基础上开展的,这也是音乐教师以及从业者在工作中应该掌握的主要技能,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不可缺少它的参与,这是艺术与现实实践生活相结合的组成部分。即兴演奏作为一个最基本的评判标准,是艺术类学校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之一,艺术类院校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即兴伴奏。即兴伴奏实用价值非常高,作为一种基本技能,每位钢琴教师都应该加强对学生相关技能的教授。在钢琴教学中要根据教学需要加入进行即兴伴奏的基础知识训练,强化学生快速识谱能力,能根据演奏进程进行及时调整。

5.优化教学设备

大多数艺术类院校的钢琴教学主要使用小琴房,当进行分组授课或者是合奏以及、重奏教学的优化改善教学环境,满足钢琴教学所需要的各种不同需求,为灵活的开展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

6.加强合作性训练和学习

对每个社会人而言,能够与周围人融洽的合作是一种能力,这对于学习提高自己是十分重要的。钢琴的独奏性很强,作为一种比较有艺术感的乐器,艺术院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进行培养,这时候适度的技巧是必须的,要培养学生参与钢琴协奏、伴奏的能力,提高学生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钢琴演奏的奥妙之所在。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类院校钢琴教学要不断进行改进,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建立健全合理的教育机制,不断完善我们的教学模式,对影响教学效果的不利因素进行改革,够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成为适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莹.论艺术类高职院校钢琴教学改革实践[J].黄河之声,2013(2)

[2]白云.专业艺术院校钢琴教学的改革思考[J].音乐时空,2013(5)

[3]刘彭.浅谈音乐类院校与师范类院校钢琴教学的不同[J].大众文艺,2013(9)

[4]连续敏.综合性大学艺术院校钢琴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6)

[5]刘小龙.高等师范院校钢琴教学改革座谈会纪要[J].钢琴艺术,2010(8)

艺术类院校体育教学问题与策略探究 第7篇

一、艺术类院校体育教学的重大意义

1.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体育教育对于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强大作用自不必说, 这是每个人都能够了解到的体育教育的积极作用。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体育教育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 还具有促进创造美的能力的形成。通过体育教育, 学生能够更为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之处, 并且学会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体育课中, 学生可以从体育运动中获得灵感, 为自己的艺术创造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 通过体育教学, 学生可以在体育运动中释放自己在学习与生活中积累的内心压力, 缓解因为各方面矛盾带来的心理压力, 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无论是在学习中, 还是在生活中, 都能够用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也更有利于内心美学的形成, 从而促进学生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可见, 学生对于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认识与感知是相互贯通的, 通过体育教育, 能够促进学生健康美与心理美的融合, 帮助学生把内心的美学观念在艺术创造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2.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对美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与对美学规律的认知与把握。审美能力也是学生创造力中的一种, 对于艺术专业学生的自身学习与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艺术专业学生的体育教育, 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得当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就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体育教师还应当把体育教学与艺术美学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可以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 清晰地认识到身体素质的提高与美学观念的素质之间的联系, 从而通过加强自身的体育锻炼, 来提高对美学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同的学生身体素质不同, 在体育课中所接受的体育教育和所进行的体育项目也不同, 对于体育锻炼的体验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那么, 学生就可以通过体育知识学习与运动技巧的练习, 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极大地扩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为学生带来更多的身体与心灵上的体验, 对于学生掌握独特的美学规律有着很大的帮助。

3.良好的体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创造美的艺术。对于艺术类专业学生来说, 体育教学中也处处充斥着艺术的元素, 比如体育器材的结构艺术美、体育服装的色彩样式美、体育音乐的旋律美以及参与到体育锻炼中的运动员的形体美、力量美、表情美等等, 这些无处不在的艺术美始终贯穿着学生的各个感官, 而体育教学过程中节奏强烈, 这些艺术美的元素能够对他们的感官体验带来极大的冲击力。可见, 在体育教学中, 能够加强学生对美学的感知, 接触更多艺术美的元素, 为学生在自己专业学习中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艺术类学生的体育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与精神素质, 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状态, 为学生创造艺术美带来更大的精神支撑与动力。

除此之外, 通过体育锻炼, 学生有了健康的体魄, 就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中, 在学习中精力更为集中, 学习效率更高, 能够深层挖掘他们潜在的艺术创造力, 对于提高专业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

二、艺术类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艺术类院校中, 体育教育的地位总体来说还是非常的不合理, 学校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 却对于体育教育事业不够重视, 往往都是应付了事。对于学生的课程安排也是专业知识占据了大多数的时间, 而体育课程安排的比例非常之小甚至没有专门为学生开展体育课。而学生们在忙碌的专业知识学习之余, 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 即使平时自己注意锻炼身体, 没有专业体育教师的指导, 体育锻炼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更难以从体育教育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也就无法形成对体育教育的正确认识。学生接受体育教育与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无法被调动, 使得学生身体与心理上总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体育教育的缺乏, 导致了学生在学校中的体验不完全, 难以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 也就难以通过体育教学获得更多的丰富体验, 体育教育对专业知识的促进作用无法发挥出来, 学生的学习难以达到质的飞跃。

2.体育课教学内容单一。艺术类院校中, 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非常单一。由于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 导致了学校内没有足够的场地与器材, 体育教学中, 能够顺利进行的, 也只是篮球、排球、健美操等简单的内容。学生们接触到的体育教学形式少, 对于体育项目与运动形式不满意, 也就难以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 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体验与体育教学的质量, 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 学生们难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不但会使学生的身体得不到及时的锻炼, 更是在学生心中形成了一种消极的体育意识, 对学生以后的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

3.体育课教学模式陈旧古板。大多数艺术类院校对于学生的体育教育模式都是大同小异, 难以进行体育教学模式上的创新, 学生所接受的体育教育都差不多, 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教师把体育理论知识进行一遍一遍的讲解, 学生对于那些常识性的知识已经烂熟于心, 却依旧在浪费时间来学习, 而对于那些不熟悉的知识, 教师却没有进行专门的教学, 学生原本不会的体育知识, 在一段时间的体育教学之后, 依旧是不会。而在体育活动中, 教师往往会囿于体育动作的标准性教学, 要求学生完全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来进行练习, 限制了学生自我发挥的机会。导致了学生难以在体育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个性, 在体育课中自由度过于低下, 也就进一步导致了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体育教育对艺术类学生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4.体育教学设施不配套, 不能满足体育课的需求。艺术类院校对于体育教育不够重视, 学校领导把大部分的精力、时间、资金都投入到对学生的专业课知识教育中去, 也就导致了体育教育被忽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艺术类院校中的体育场地与教学设施往往与体育教学要求不配套。学生们没有足够的场地展开像是足球、篮球这样需要大面积场地的运动, 也往往会出现体育器材不够用的情况。学生的正常的体育活动难以展开, 难以保证学生接受足够的体育教育, 学生的身体得不到足够的锻炼, 即使体育教育理论存在, 也难以让学生得到切实的体育教育, 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提不起热情, 不但浪费了体育课的时间, 对于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发展也有着不利的影响, 也就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三、解决艺术类院校体育教学问题的策略

1.增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要想加强对于艺术类学生的体育教育, 首先要从基本观念上对体育教育重视起来。对于艺术类院校来说, 不但要重视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 还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把目光放在更为长远的地方, 要意识到体育教育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与综合能力的促进作用, 清晰地看到体育教育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作用, 转变对待体育教育的态度。而对于教师来说, 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要尽职尽责, 用心把学生教好, 把对于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手段。而对于学生来说,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也要注重自己身体素质的培养, 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培养教师的体育教学工作, 把体育知识的学习与锻炼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在一起, 从而整体性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再反过来促进自己专业知识的学习。

2.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的效果不明显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育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因此,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 就必须采取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学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与综合能力提升的需求, 并且参看学生的兴趣爱好, 设计学生需要的体育课内容, 体育课除了一些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对抗的体育项目, 还可以增加一些比如瑜伽、太极等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修身养性的项目, 这些既是比较新颖的体育项目, 也是在学生之间比较受欢迎的体育教学方式, 这些项目可以有效地培养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教学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发扬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3.改革体育课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 教师往往会对学生进行统一的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 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统一的体育项目练习, 然而, 实践表明, 这种教学模式, 并不利于体育教学的进步。因此, 必须对体育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在体育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教师作为指导人员, 协助学生的体育学习, 为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更多的帮助, 而不是全部替学生决定他们要做什么。通过改变教学模式,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 提升艺术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在体育课中有了更大的自由度, 就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自己的身体素质, 做出符合提高自己运动能力要求的选择, 从整体上发挥自己的优势, 弥补自己的不足, 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4.增加对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要想对艺术类专业学生进行更好的体育教育, 体育场地与体育设施这些硬件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要加大对体育设施的资金投入, 引进更多的体育设备与器材, 以满足不同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时的需求, 加强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使用趁手的体育器材, 充分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 获得更多的体育方面的体验, 并且在平时有更多的使用体育设施的机会, 形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各个院校对于学生各方面的教育重视程度不断加大, 然而, 在艺术类院校教育中, 体育教育的程度总是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体育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学中问题的分析, 寻找体育教学的良好策略, 为艺术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打下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育,艺术教育,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侯昌松, 吕进.高等艺术院校学生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03) .

[2]韩晗, 姚业戴.艺术类院校学生体育意识特征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11) .

艺术类院校英语教学 第8篇

一、艺术基础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基础课程包括:素描、水粉、建筑透视、表现技法、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 这些课程为环境艺术设计、平面艺术设计、摄影、绘画等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基础作用体现在:

1、鉴赏美、创造美

美感对于艺术类各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在艺术学习中创造美和鉴赏美的实践, 通过素描、色彩、造型等艺术学科的综合与联系, 使学生的视觉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 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同时, 艺术课程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的艺术信息, 认识和理解本民族与世界各地艺术的历史、文化意蕴, 感受其特色, 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有专业针对性的能力培养

艺术课程更多地让学生观察实际事物和接触具体环境,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 从而为形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基础课程通过各类艺术的综合和联系, 全面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色彩修养。在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 如环艺专业侧重三维空间的塑造, 平面专业重二维空间的构成等, 学生的空间形象思维和徒手绘制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智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二、艺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基本理念

俗话说“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 艺术设计也是如此, 如不勤于动手练习, 只是一味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将是纸上谈兵。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 不仅要重视理论, 更要注重实践。学生通过技能训练, 可以使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在教学中, 要做到不只是停留在对美的认识与欣赏方面, 更要使学生对美的认识升华到创新的层面上来, 进而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去。

1、尊重学生个性

挖掘个人潜能, 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是“面向全体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在艺术课程中的体现。课程整合应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 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特性, 充分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 为他们创设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 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 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 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重视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当今的学生, 思想活跃, 如果课堂上还是弥漫着沉闷的教学气氛, 学生是不会欢迎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2.改革教学模式

采用良好的教学手段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只凭讲解授课, 难以让学生理解设计理论基础课的内容, 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 必须有大量的范例讲解才能把设计原理分析清楚, 而书本上少而又少的作品图片很难满足全班学生的需求。因此,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采用一些先进的教学设置是必要的, 如使用多媒体教学, 把课本以外的好作品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出来, 针对理论, 老师运用作品进行分析, 可以使视听效果直观明了, 教学质量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艺术类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

1、开放的教学环境和支撑体系

现代艺术教育中开放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成长进程的催化作用日益重要, 建立面向社会实践开放的教学环境和先进的技术知识支撑体系, 让学生从旧有的局限于师生对话的单一传统教学方式里、从个人冥思苦想构思方案的封闭系统中解放出来, 扩散思维、启迪思路、激发灵感。艺术各专业涉猎较多学科的知识, 立足专业特点, 积极注入新的教育思想和学术成果, 加强同社会的交流, 引进项目进行实践教学, 促进发展活跃开放的教育机制, 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术讲座和展出活动, 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习环境。把长远和短期需求结合起来, 把理论和实践需求结合起来, 把自身和他人结合起来, 与社会上的设计公司、装饰公司、广告公司等相关单位定期合作交流, 引进双师型人才参与教学, 鼓励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展出, 建立激励机制, 形成开放的研究、交流环境。

2、综合艺术与综合能力培养

人类知识是统一的整体, 文理之间、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 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是21世纪教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与之相适应, 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也已成为重要趋势。强调艺术设计与其他学科 (材料、预算、识图等) 之间进行交叉和融合, 将各种学科在知识背景、思维方法、学习能力、技能操作等方面的教育相互补充、配合和贯通, 这样既可以减少各学科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 又可以克服学科知识相互隔绝, 彼此缺少沟通的弊端, 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知识掌握的综合化,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 高等职业院校艺术类各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应根据高职类院校的教育特点, 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通过优化组织教育过程, 打破旧有的教与学的组合形式和封闭的教学局面, 来建立一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挥其天性中创造力的师生合作开放式教学体系, 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摘要:艺术的作用在当今社会日益明显, 今天的高职类院校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调整教学目标, 以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艺术类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非常紧迫, 整合教学改革成果, 结合教学实践, 在教学中实行引进项目等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季祥、陈志东, 高职建筑艺术教育开放式教学体系的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3, (14)

艺术类院校英语教学 第9篇

关键词:图式认知阅读理论,艺术类院校,英语阅读教学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艺术类大学新生入学英语成绩良莠不齐的问题日渐突出。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多数院校采取了小班授课的方式,将新生按专业小类分成若个班。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各种教学形式,逐渐缩小各班之间英语成绩的差距,成为英语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实验教学的基础上,针对部分学生在英语阅读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集中探讨如何运用英语阅读理论及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在大一两个学期内得以迅速地提高。

一、阅读图式认知理论

Carrell就图式理论在第二语言阅读中的作用所作的调查表明,启动或提供和读物相关的内容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读物的理解,也有助于对已读内容的回忆;形式结构对阅读理解也有很大贡献。他断言,缺乏图式知识的启动是第二语言阅读者的主要阅读困难。输入信息作为实例证实图式结构中的相关概念或填补图式的空白。资料提供的信息和读者的图式知识或根据图式知识所作的预测吻合时,自上而下的概念驱动可促进两者的同化;当输入信息与预测不吻合时,自下而上的运作过程帮助读者对此作出敏锐的反应。自上而下过程还有助于读者利用已知的概念,消除歧义,从输入信息中选择合理的解释。因此,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强化图式训练,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文化知识以及相关内容,必将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阅读图式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实验组与对照组

本项研究以大连艺术学院2009级为例,将新生按入学填报的专业分成若干个自然小班,以其中的两班为例子,其平均成绩相差15.24分,即视觉09和音教09共106人组成实验班级,其余2个教学班即室内09和动画09组成对照班级。实验班级采用图式教学法,而其他班级则采用常规教学法。每学期进行2次月考、1次期末考试,两个学期共进行6次月考、2次期末考试,时时监控学生的学习动态。月考和期末考试试卷采取题库出卷,严格考场纪律,统一密封流水判卷,以确保成绩的公正性与有效性。

2. 教学实践程序

实验班任课教师在学期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掌握了图式理论的要点,制定了图式教学计划,明确了图式教学的方法。根据图式阅读理论,读者的阅读能力由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决定,因此,在教学中主要侧重学生这三种图式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1)巩固语言图式。语言图式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基础,语言图式的建立对于外语学习至关重要,因为语言是学生掌握外语最薄弱的环节,而语言又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不能识别文章中的字、词、句,也就无法利用文章提供的信息和线索去调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因而也就谈不上对文章的理解。语言图式的巩固,对于学生日后的语言理解和阅读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

(2)建立内容图式。内容图式就是以语篇内容为认知的理论依据。课堂上老师讲解策略的应用要领,然后学生通过练习进行讨论、操练,最后老师通过学生的反馈进行引导。为了使策略具体化,易于理解,老师选择以隐喻的形式来解释每一个阅读策略,每一个比喻都被制作成一个公告牌作为上课主题呈现给学生,附之于比喻的还有几个问题以引导学生对“怎样”、“为什么”、“何时”应用此策略进行思考。例如在讲授“task estimation”时,用了“be a reading detective”的隐喻要求学生检查文章主题的线索、长度和难度。应该注意的是,在实验组进行图示认知阅读训练的同时,对照组的阅读训练也以同等的时间量在进行。不过控制组的阅读训练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即学生做练习和老师讲解答案,其中也涉及阅读策略的分析,但不对学生进行图示认知阅读的系统训练。

三、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由表1可见。两个实验班阅读理解成绩在这个学期里一直呈平稳上升的趋势,主要原因为:一是图式训练的教学方法起了作用;二是通过一个学期的大学学习,学生成绩自然得以提高。为研究以上两个因素的作用大小,还要进一步比较实验班与对照班平均水平的差距。

经过这个学期的努力,在第一学期结束时,实验班视觉09和音教09的阅读理解平均成绩分超过了对照班室内09和动画09班的阅读理解平均成绩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图式训练对提高成绩较差学生的阅读水平确实有很大的帮助。阅读策略的选择及其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了解学生的图式认知风格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习者认识到不同的认知风格对阅读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从而有意识地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认知风格的阅读策略,以提高阅读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进行个性化教学,指导学生使用与其认知风格相匹配的阅读策略,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使学生在阅读训练中快速高效地掌握阅读技能和方法,不断扩充图式结构,完善阅读策略并提高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32.

[2]Genesee, F.&Upshur, J.A.Classroom-based Evalu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266.

[3]康德著.兰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24

艺术类院校英语教学 第10篇

在各大职业院校, 理论课多为公共基础课, 是指高等和中等专业艺术院校各专业学生共同必修的课程。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 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 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理论课程。我院音乐系自从201年以来,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 贯彻党中央关于高职院校的发展策略, 对原本的专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在原先三大 (声乐、钢琴、音教) 基础专业方向的基础上新增“奥尔夫教学法”、“钢琴调律、”“社会培训”等专业方向, 向学生提供了更多实用性强、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方向。《中西方音乐简史》作为我院音乐系的公共基础课程, 是全系学生必修的理论学科,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为了响应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政策, 也为了更好地传播知识, 我对该课程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

目前, 在各大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由于基础理论课的课程内容枯燥无味, 教师上课缺乏新意, 实用性、可操作性差等原因而导致学生不重视、不理解甚至不愿学。在国家提倡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实用性的今天, 作为表面上实用性欠缺、而实际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理论课程, 在新形势、新政策、新专业方向的大发展下, 如何自我释放?如何为当代学生所接受?是作为该课程的老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作为一名艺术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师、作为一名专业理论课的教师, 深觉肩上的担子很重。

本文仅以《中西方音乐简史》这门公共基础课为例, 结合以下六个方面来谈谈本人在教学中进行的一些改革。

一、课程管理的创新

课程管理是指以课程为对象所施加的决策、规划、开发、组织、协调、实施等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的总称。根据课程管理范围的大小, 管理性质、目的和任务的不同, 可划分为课程宏观管理与课程微观管理。课程宏观管理是国家对全国各类院校课程设置的大体上的安排和把握;课程微观管理则是直接管理人以课程实施为重点的管理活动与管理行为。在新的发展态势下, 在国家号召“建设文化强国, 人才是关键”的理念下, 教师作为课程的传播者、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也作为对课程微观管理最为直接的管理人, 面对作为受众的学生, 应本着“教育组织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有效学习的产生”的原则, 在充分考虑学生基本素质和学生的接受力等因素的前提下, 调整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模式、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是一种高度统一集中的管理体制, 因此, 改变这种高度统一集中的管理制度, 给教师一定的课程管理空间, 应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如果完全按照教学大纲, 进行纯理论的教学, 既不能有效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 也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更不可能促进有效学习的产生, 那何谈培养适合能建设文化强国的人才?课程管理的改革, 不仅仅包含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类课程形态”的体系建构, 更包含着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基础形态, 在课程管理设置的时候, 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两方面的重要因素。课程管理应该是一种自下而上 (教师—学校—地方—国家) 的管理机制, 而不是一种自上而下 (国家—地方—学校——教师) 的管理机制。教师和学生这两者才是教育、课程管理的主导者和最大受众, 因此, 这就不仅仅是课程形态的丰富和扩展的问题, 更主要的是基础教育课程管理的政策和体制的问题, 所以, 课程管理政策的调整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既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组成部分, 又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作用, 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意义重大。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本人采取以教师讲授为线索, 学生体验为基础, 音响感受为辅助, 多媒体视听为特色的全方位、立体化教学。用ppt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取代照本宣科、书本教育为主的传统模式, 配合多媒体网络教学。将多种因素溶于教学, 是教学内容立体化、教学方式多元化的重要内容:

1.将音响教学溶于理论教学中, 选取各个时期、各种题材、极具代表性的音乐音响资料, 通过声频和视频两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音乐形式。例如:中国音乐史中的各种传统乐器的演奏、各种说唱音乐、戏曲音乐等;西方音乐史中的五大时期、不同题材的歌剧、各种著名的歌剧选段、西方器乐曲 (协奏曲、奏鸣曲、交响乐) 等。

2.将演唱歌曲谱例溶于理论教学。中西方较为早期的音乐, 因为时间久远、音响资料欠缺等因素学生对此难以理解。于是, 我采取了让学生唱古代曲谱, 并进行比赛的方式, 让学生在游乐中更好地体会中西方早期音乐, 并将唱的好的学生进行录音, 作为以后学生的范本。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艺术 第11篇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在课堂中玩手机、睡觉、迟到、旷课等厌学现象,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探究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猪生产》为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筛选典型案例、巧用手机解网瘾、积极消除睡意、完善考核方案、精心制作课件、激发学习热情等措施,探讨了课堂教学艺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 课堂教学 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2

隨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进入高等教育的门槛不断降低,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均相对较差。所以,高校的精英化教育方式基本不适应高职院校,[1]尤其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课堂教学效果必将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猪生产》课程为例,通过教师对课堂的个性化管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进行探讨,力求打造魅力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筛选典型案例,寓知识点于其中

笔者认为,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与教师选择的讲授方式有很大关系,教师

可以直接叙述知识点,也可以通过载体来呈现知识点,不同的讲授方式,其教学效果不尽相同。在高职院校中常用的载体有案例、视频、图片、教具、肢体语言等等,其中案例教学尤被教师们接受和使用。那么这个案例的选择很重要,既要有时代性,让学生不会产生距离感,又要有地区性,让学生感觉案例就在身边,容易产生共鸣,同时案例还要有代表性,要足够能说明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调查和筛选。

二、抓住学生心理,巧用手机过网瘾

有调查显示:在高职院校每节课都使用手机的学生达 21.73% ,经常使用手

机的学生达37.55%,偶尔使用手机的学生达37.13%;另一调查显示,有94%的学生反映上课时身边有同学使用手机,31.38%的学生经常上课使用手机,30.61%的学生有过上课使用手机的经历,32.65%的学生整堂课使用手机的时间为10~20分钟。[2]可见在大学课堂,学生操作手机十分普遍,多数学生用手机的目的无非是上网看看新闻、玩玩游戏、聊聊QQ、刷刷朋友圈、听听音乐,很少出于学习之需。而且许多学生认为上课“无聊”或老师不维持秩序时就会拿出手机上网,[3]哪怕是几分钟也行,显然这些学生上网已经成瘾,在这种情况下怎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形下疏优于堵,最好能顺势将这种瘾头用于学习。在猪生产课堂中有两种渠道来帮助学生解网瘾。

1.利用“微猪科技”帮组学生了解猪生产全过程

当完成猪场建设部分内容后,让学生用手机微信关注“微猪科技”。“微猪科技”是一个采用云端管理技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学生可以登陆微猪科技创建自己的虚拟猪场,可以模拟猪场在猪舍进行数据录入,可以对猪群进行查询和模拟操作。

2.通过“爱畜牧”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

“爱畜牧”是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络社区,在这里可以看到最前沿的行业资讯、案例剖析和专家的观点论战。当“爱畜牧”内有与课堂内容相关论点时,也给学生2-3分钟左右的时间进入“爱畜牧”,必要时还可以组织讨论。

三、理解睡觉行为,帮助驱逐瞌睡虫

有调查发现,在听课过程中有过睡觉行为的大学生达到35%。在有睡觉行为的学生中,男生占80%以上,女生占20%左右。[3]据笔者了解,高职学生晚上睡觉比较迟,男生往往过了午夜才睡觉,早上6:20时左右起床,显然对于20岁左右的青年人来说睡眠时间是不充分的,恰逢上课内容理论性较强的话,很容易产生睡意。在猪生产的课堂中也有两种措施能巧妙地帮助学生驱逐睡意。

1.站着听课

在猪生产课堂上,如果学生忍不住要打瞌睡,就可以举手向老师示意后到最后一排学生后面站着听课,一直站到睡意消失后回座位。为避免学生感到难为情,同时打消怕被老师批评或扣分的顾虑,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睡觉是绝对不允许的,更是一种不尊重老师的表现,但如果有睡意后能主动站到后面听课,这种行为是要鼓励的,因为这是一种积极主动驱逐瞌睡虫的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2.利用猪与人的生理相通性

猪与人在生理和行为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适当的内容中教师可以把上课内容与人联系起来,这样一来即使枯燥的理论也会变得十分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效果极好。如:实际生产上,要对种公猪刷拭皮毛,不仅能保持其体表清洁,还能促进其皮肤血液循环。因此在讲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堂内若有睡意,又不方便站到后面时,可用手指头梳梳自己的头发,这样既可以促进头皮血液循环,保持头脑清醒,更主要的是可以打消睡意。事实证明,这一招也奏效了。

四、完善考试方案,尽情发挥主动性

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约束。因此合理完善的课程考核制度不仅能正确评价教与学的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为没有一个学生愿意成绩单上有不及格的科目。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猪生产课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考核方案。整个考核分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两部分,各占50%。终结性考核也即学期结束时的笔试,教师按考试大纲要求出10套试题,由学院教学管理部门在教师未知情的情况下随机抽取其中一份进行闭卷考试。

五、精心制作课件,少用文字多图表

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的人格魅力等影响因素以外,课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据笔者了解,学生最不喜欢PPT中出现大片的文字,他们更喜欢图片、视频等形象直观的东西,甚至有学生表示“看到很多文字就想睡觉”。

六、积累实践经验,激发热情与兴趣

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决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适宜途径是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特别像《猪生产》这种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专业课,但是在校生不可能所有的知识都能通过这条途径来获取,这就要依赖教师的分享。

参考文献

[1]许静.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及学生教育管理现状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0):136-136.

[2]董振华. 浅议手机对高职院校课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8-61.

[3]孙曙.影响课堂教学功能定位的因素及课堂教学有效性判断[J].西南大学学报,2010,36(4):151-154.

艺术类院校英语教学 第12篇

1.1 教师教学形象定位不准

当前, 师资力量严重匮乏可以说是艺术类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的通病, 但是, 问题的背后隐藏更深的则是教师的教学形象定位不准确。高职院校的学生与中小学的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 他们对于事物已经形成一套自己的看法, 想要他们接受一件新的事物, 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以保证在与学生接触时, 用自身形象素质征服学生[1]。教师在教学中要展现出优秀普通话教师的良好形象, 以生动的语言、标准的发音、生动的教学展示出自身的普通话教学实力, 树立学生学习的榜样。

1.2 学生对标准普通话学习认识不够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 很多人把能够让对方听懂自己讲话作为普通话学习与训练的标准。但是, 作为在校学生, 尤其是艺术类专业的学生, 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 而不是只限于别人能听懂的层次上。大学生担负着推动社会进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增强社会素养的艰巨任务, 在各项学习任务中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普通话教学中也是如此, 对自身的要求不要局限于能够交流, 要以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 并取得国家统一的普通话等级证书, 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普通话课时偏少

我国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一般为三年制, 一般普通话课程开设在一个学期, 也就二三十个课时的教学时间。基于这种现状, 在普通话等级测试时, 除了那些不用训练就可以到二级乙等以上的学生, 其余普通话基础差、受方言影响严重的学生, 根本得不到有效的普通话训练, 他们对于普通话的理解也只是局限于书本之上。

1.4 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由实践与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形式与步骤;教学方法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其中, 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与教学方法息息相关[2]。

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 普通话的教学形式往往是大班教学, 一般是几百名学生集体上课, 由一名教师教学, 对于所有学生展开同样的教学, 模式呈现出单一性。甚至有的教师的教学理念非常落后, 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进行讲解, 没有注意到学生平时经常出现的错误, 这种教学对于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没有任何帮助。特别是对于一些受方言影响严重的南方地区的学生, 在与人交流时总会受到方言影响, 教师如果不对这些学生进行帮助, 纠正他们的发音, 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就会很难提升。

1.5 没有营造讲普通话的良好氛围

大多数的艺术类高职院校中, 对普通话的教学只是局限于课上的几十分钟, 学生一般在课上会注意到普通话发音的标准等问题, 在课下, 就完全忘了普通话的训练, 与他人交流只是停留在让别人听懂自己的说话的层次, 没有注意到普通话水平的提升。学生与自己熟悉的人相处的时间有很多, 所以交流时也是非常随意, 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网络用语[3]。然而, 普通话水平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 逐渐训练, 要求日常交流用语的规范做起。但是, 艺术类高职院校并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普通话训练环境。

2. 普通话教学创新的途径

2.1 学校、教师协力创造灵活多变、活泼有趣的学习环境

对于普通话的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每周也就几十分钟, 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的时间内, 教师要完成语音、词汇等多方面知识技巧的讲解, 供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4]。由于学生普遍贪玩的状况, 他们在课后普通话训练的效果并不显著。此时, 学校方面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训练条件, 可以考虑为学生开放语音室、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等等。此外, 教师还要注意提高作业的质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进行普通话训练, 而不是一味地应付。

2.2 丰富普通话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兴趣

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普通话教学中,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丰富化, 可以设计一些场景, 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 在这些有趣的场景中完成普通话教学。此外, 高职院校在普通话教学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教学形式的形象直观, 抓住学生联系语音的心理变化, 有效利用, 变机械重复的语音训练为生动活泼的练习。引导学生注重发声的科学性, 鼓励学生敢于开口讲话, 不断练习与纠正, 从而讲出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应该注重学生心理音质及口语训练习惯的养成。

2.3 实行持普通话相应等级证书毕业的制度

普通话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艺术展示需要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支持, 因此, 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专业水平的展示, 学校应该在毕业方面对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进行限制, 如果普通话等级不达标, 就延迟毕业证书的发放, 从而对学生形成压力, 促使学生加强训练。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主动学习普通话课程的积极性会大大提升, 为了顺利毕业而注重对普通话水平的提升。这种目标明确的学习方式, 必然会比漫无目的的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3. 结语

对于艺术类高职院校普通话教学的创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才能够有效改善这类院校的普通话教学效果, 切实提升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参考文献

[1]侯云洁, 欧阳俊虎.人文素养是艺术类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J].民族艺术研究, 2011, 24 (1) :169-172.

[2]刘信波.对艺术类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3, (21) :185-186.

[3]陈丽萍.高职普通话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J].成人教育, 2007, (7) :85-86.

上一篇:财政状况下一篇:财政框架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