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2024-07-29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精选12篇)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1篇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概述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研究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它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人与客体关系中研究分析人本质力量的发展和解放, 以此指导人与自然、社会、文化发展实践, 促进社会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在把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研究主题的同时, 就已经把人的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主题。人在改造社会的实践过程中, 不断深化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进而形成规律的总结, 不仅以此探寻自身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力量和作用, 同时也指导自身本质力量得以解放。马克思认为, 人类的发展是矛盾不断得以解决的过程, 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的需要和使之满足的客观可能性之间的矛盾。从原始社会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最终到达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由此, 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人学拆解为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与需求和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三个部分。

马克思认为,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 活生生的, 人是自然的存在物, 是鲜活的生命存在, 并且是具有思维和意识的特殊生命, 同时, 人又是社会的存在物, 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人的本质, 就其现实性来讲,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 人的本质既要从自然的存在去理解, 又要从社会的存在去领悟。

马克思认为, 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存在、发展对自我具有价值意义, 人作为自我主体的对象性客体, 存在着自我利益的实现。同时,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 还存在社会利益的实现, 其存在发展要对社会产生作用和意义。并且, 人作为自然和社会的主体, 存在很多需求, 这些需求是人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 正是人的需求和满足需求的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主体性的发展, 逐步实现生存需求、享受需求和活动发展需求。

马克思认为, 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人在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盲目奴役下解放出来, 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达到生存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境界。人的本质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 既要受自然的制约又要受社会的支配, 人只有通过认识自然和社会规律, 并自觉利用这些规律为自身发展服务, 才能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决定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我完善, 从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和自身的解放。在这个社会历史过程中, 人的解放和发展还要受到现实的制约。社会物质生产、精神生产、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制度的变革状况, 最终都会在各自领域制约人类自由全面发展和解放的实际程度。就人自身而言, 自由全面发展包括智力、体力, 也包括道德、意志, 并且还有理智与情感, 只有各个部分充分和谐发展, 才能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而, 马克思认为, 只有在未来的, 消灭了私有制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达到, 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共产主义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切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与人自由全面发展实践

马克思认为, “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 它具有改造世界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人学同样如此, 其研究视域中的人, 是现实社会中的现实的人, 它以人的现实存在为出发点,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 推动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实践的展开。马克思主义人学特别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为现实实践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理论价值。我们可以说, 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 不仅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建设发展, 同样是人自身的进步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的改革实践, 其改革主体是人, 改革实践的载体和目标也是人。人的发展如何, 都直接作用、影响甚至决定着改革的状况和前途。因而, 随着人的素质及人的需求在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受到重视, 人学研究逐渐成为反映时代发展状况和探索社会历史发展目的的必经之路, 人的作用、价值、发展, 人的创造力、推动力和人的自由解放, 亦成为时代发展必须解决的最迫切和根本的问题。

依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观点, 人的全面性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全面性。而人的发展是同人生产、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变化发展相一致的, 人创造社会关系的活动是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的, 同时人在创造全面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实践进程中也使自身达到了全面性。我们可以说, 只有当社会的发展达到某种程度的全面性, 人才能够在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全面的实践活动而获得全面的发展, 达成自身的全面性。社会关系的全面性是历史的产物, 人自身的全面性也依托其所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达到。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全面占有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及所创造的社会关系来实现。人的全面性不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的产物。

三、人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在文化改革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文化产生于人类的发展进程和社会实践中, 是人类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来说, 是指人类的知识、智力、情感、艺术、教育、科技等内容, 它涵盖了一个民族全部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力量, 最直接反映人的价值、需求和自由解放,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最终标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 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束缚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 实现文化的科学发展, 实现文化领域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特别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从文化创造者和文化享有者的角度解析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内涵, 对文化改革实践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体现为个人需求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个人的需求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整体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国家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又具体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进步发展。任何一方面的缺少匮乏都会影响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将人的发展水平限制在较低的层次上, 使人的现实存在处于一种“扁平”状态, 甚至变为“单向度的”、“异化的”人, 而非“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正是在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发展中, 人的各种需求和能力得以不断发展, 离开具体的社会环境和国家环境,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成为遥不可及的理论。

2.人是推动文化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一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物质决定精神, 社会生活是精神文化发展的源头, 离开人的生产生活, 离开人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 文化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 为人在历史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提供了新的动力;二是人是文化的建设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文化的表现主体, 同时, 人民群众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力量主体, 既是文化的享有者, 更是文化的创造者;三是人的需求是检验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发展离不开人的需求, 需求的不断扩大又引导和促进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切实维护好、保障好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论马克思的实践人学思想 第2篇

论马克思的实践人学思想

实践地把握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本方法,也是它与传统人学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是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它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与发展的必然性,第一次对人及人的问题给予了完整科学的理解.

作 者:钟新海 王浩 作者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266041刊 名: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2“”(2)分类号:B0关键词:马克思 实践人学 人的本质

人学是批判拜金主义的理论支撑 第3篇

关键词:人学;拜金主义;理论支撑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59-02

拜金主义一词在英语中是mammonism,财富或富有的意思。然而,人们认为拜金主义是一个不健康价值行为,是对财富无休止全身心的追逐。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货币拜物教的谜就是商品拜物教的谜,只不过变得更明显了,耀眼了。”①他把拜金主义理解为拜物教。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②从人学角度研究拜金主义就是从哲学角度对人进行反思。

一、人学是当代人与物的关系的科学

人与物的关系是人学研究的重点,人学立足于对人的本质特点进行分析。作为人学重点内容之一的人主体性是我们把握人学的关键。“主体性是作为主体的社会的人,同外部世界发生多重关系而形成的活动系统结构中对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体势作用……是指一定活动系统结构中主体的一种自主的、能动的状态和趋势,他表征着主体掌握或占有客体的动因、力量和程度”。③人的主体性具有历史性、相对性和与客体的相关性。人的主体性是人在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作为区别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这个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人不会安于现状,他总是力求改变现状。人为了追求自由、全面的发展,总是不断的提高主体的活动能力,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增强人的主体性。因此可以说人的实践能力是在不断发展的,人的主体性也是不断变化的。人的主体性也不是无度的,也要受到客体相关律的制约。人的主体性是人通过对象性实践表现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的活动涉及主体性和对象两个部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孤立的从人自身来思考人的主体性。人在实践过程中要同客体发生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显示出人的主体作用和主体性。人的任何活动都有主体和客体两部分,两者通过中介处于相关,这种关联是多样的,是普遍存在的。但是这种关联不是任意的,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同时,人的主体性也是受到制约的。违背了这种相关的规律,主体和客体就会发生逆相关,发生这种情况后,人在对象性活动实践中就会消弱或丧失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并产生反主体效应,导致认识的谬误和实践的失败。人学对人的主体地位、主体性进行了详细系统的阐述,揭示了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拜金主义所信奉的理念正是将人的主体性和主体地位进行了一次颠倒,出现了反主体效应,导致认识的错误和实践的失败是必然。这就告诉我们,人在对象性活动的过程中只有遵循主客相关律,才能保证其主体地位,才能发挥人的主体性。

二、人学是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人学是从整体上研究人的存在、人性和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生价值、目的、道路等基本原则的学问”。④人学从哲学思维这一层次对人的自身进行反思,它在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上来阐明“什么是人”、“如何做人”。首先,从人的生存论角度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自然是人之母,人是自然的改造者,人如何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人和社会关系上,指明现实的人与社会是统一的,社会与自然是一种辩证的关系,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其次,从人的本质论角度论述人性和人的本质分别是什么,呈现出何种特征与关系。人学理论认为,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形式和根本功能特征,人在活动中是具有主体性的。在谈到人的个性时列举出不同形态下人的个性,提出人要发展个性、解放个性,有个性的人是现代人的本质特征。在人的需要和利益方面,指出了人的需要的特征、结构、层次和评价标准,人的利益追求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人的交往极其历史形态、社会作用,进一步理清了合作及其社会作用、竞争及其与合作的关系。有关人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指出传统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片面性,明确了“理性”和非理性的涵义、表现及其作用,理性与非理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具有审美能力,审美与人的本质是相辅相成的,人有审美理想,人需要审美教育。人一直在追求自由,追求自由是人的特征,人的自由又分为社会自由和个人自由。最后,从人的发展论角度提出了人的信仰和理想,阐明了信仰、理想的概念和发展过程。对于人的素质问题,说明了人的素质的结构及提高人的素质的途径。对于人该如何活着、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学都给予了回答。在人的权利方面,指出人权是历史的产物,是不断发展的,人权研究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关于做人之道,要知道做人的一般路径,正确认识生与死、义与利、苦与乐、荣与辱、交往与友谊、爱情、成长等问题。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要尊重规律,掌握规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学的研究已经涵盖了人的方方面面,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人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拜金主义思想是对人学理论的一次正面冲击,拜金主义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对立起来,泯灭了人的本质,使人成为异化的动物,人的主体性被剥夺,人的个性被消弭,使人失去了理性与审美,自由被束缚,理想被压制,人的价值观出现混乱,为钱而活成为人的全部。总体来说,拜金主义就是对人学的一次无情践踏,在这种情况下,从人学视域角度对拜金主义进行批判就显得更为重要。

三、人学是对当代人类价值观危机和出路的探索

如何找到克服人类价值观危机的出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人学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工具。人学从哲学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寻求到一条解决这问题的出路和良方。

人的价值观问题是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是价值观的主体,而人学正是研究人的存在、人性、本质、活动等的一门综合学科。科学的价值观,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处理人生中遇到的问题,它也可以让人们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是在当代,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已经根植于一些人的心里,他们已经丧失了判断是非、辨别真假的能力,甚至有的人为了金钱不顾一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也阻碍了自身价值的实现。

四、人学是对当代人的精神世界的终极关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自由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更加解放,文化意识、价值观、思想日益多元化,最终导致传统伦理价值的凋零,崇高理想的迷失,利益观念的异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富裕了,但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却消失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发冷淡甚至陌生,人再也找不到精神的寄托载体和方式,人生的终极关怀成了紧迫的问题。谁来拯救人类精神的家园,给人生—个精神安慰,马克思主义人学正是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危机问题的一把钥匙。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对解决当代人的精神危机只具有批判和启发的作用。现代人生存的精神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却是个人和社会的对立,人类的身上被套上了一副沉重而很难摆脱的枷锁。现代社会,人对利益的追求越发理直气壮,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唯利是图。如何消除这种异化,首先要将人从物物欲解放出来,消除物对人的统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人的精神危机。但是如果要想根本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革社会制度,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向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注 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1.

②③④陈志尚.人学原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5,4,3.

参考文献:

〔1〕顾俊.阶层固化:中国社会面临的现实挑战[N].文汇报,2011—4—11.

〔2〕卜长莉.社会资本与社会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6.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4篇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概述

人学,指的是把人作为研究的特有对象,利用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医学等多门学科,进而研究人的本质、存在方式和发展规律等的一门科学。人学是人类在自我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哲学层面上对人的一种本质性、总体性、综合性的思考和认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关于人的理论和学说,是从哲学层面对人的思考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学思想,它最先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此后各个时期的世界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继承、丰富、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认识、论述、概括和总结,是全面、彻底、丰富、深刻的,它构成了一个关于人的完整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思想由五个方面组成,分别是人的主体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中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类在劳动实践(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过程当中,在思想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外在表现;人的本质,指人是现实生活当中,活生生的、具体的、实实在在的人,而不是虚幻的、空洞的、缥缈的、抽象的人,这种观点打破了以往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家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把对人的本质认识带入一个全新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中,因此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人的价值,是对人的本质的补充和展开,它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人的本质,所以马克思说:“人的价值是指人在社会中发挥能动作用满足一定需要的有用性。”人的需要,是指人类为了保证生存和发展,对于周围世界中物质的渴望和需求,人的需要同人的本性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人的需要源于人的本性。因此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3]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还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追求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归宿,更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根本所在和核心要义。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概述

创新创业是指在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在残酷激烈的社会和市场竞争当中,确保自身立于不败之地,结合自身实际,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善于挖掘和把握各类对自身事业发展有利的显性、隐性机遇,充分整合、着力发挥和有效利用自身能力和自有资源,并借助外在辅助性力量,研发和创造新的产品,创新和开发新的服务,打开和拓展新的局面,开创和建立新的事业,最终达到和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的过程。成功的社会实践,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所以创新创业是否能够成功,创新创业教育至关重要,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创新创业教育,由澳大利亚的亚埃利亚德博士在1989年11月至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第一次提出[4]。创新创业教育指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培训机构,以培养教育接受者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为教育培训目标,通过挖掘、发现教育接受者的创新创业潜能,让创新创业潜能充分展现和彻底发挥出来,并成功运用和有效实施到教育接受者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当中的教育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提高教育接受者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它的价值目标和终极追求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为了挖掘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培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自身综合素质,使青年大学生成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科技型、创造性人才,进而在大学毕业后积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主动施展自己的才华,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服务。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特征首先是具有很强的主体实践性,它既体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又具有鲜明的社会实践性;其次是具有开放性和社会性,要求大学生既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联系,又要倡导社会上的企业进校园,加强社会与高校的衔接和交流及信息、资源、人才的共享;再次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典型的、特定的素质能力养成教育,属于素质能力教育的具体化、详细化和深层化;最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渐进性、阶段性的特征,它的产生、发展、成熟及应用,是需要按阶段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阶段性完善的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系紧密,联系密切,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拥有高度的系统性、理论性、严密性和科学性,同时它对于人类自身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引领性、指导性、贴近性和针对性,能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可靠的智力支持,是开展和从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天然内在的契合点

人,尤其是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和活着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研究和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人是二者之间研究的交叉关联点、相似类同点,可以看做是二者之间的天然内在契合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属于在哲学层面上对人的探索、研究,是关于人的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研究,因此它全面、深刻、透彻地论述和解释了人的一系列根本性、原则性、本质性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活生生的人,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者及被主导者,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全程参与整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属于人在理论、精神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目的性非常明确,针对性很强的教育、培训、学习和实践等社会活动,把人的潜能(创造性、能动性)充分挖掘出来,它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通过接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的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发展机遇和发展远景,都获得极大的提高和增强,而人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和引领下的成功的社会实践活动又反过来推动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发展和完善。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于人,推动于人,发展于人,改变于人,完善于人,始终要接受人的管理、支配和控制,人贯穿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过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忽视人、离开人、抛开人而独自存在。因此,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拥有的活的灵魂。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源泉

思想引领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可行的、成功的、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要以科学的、严谨的、正确的理论作为引领和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只能是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正确指引下,才能真正而彻底地改变创业创新方面的陈旧观念,着重强调和重视人的主体能动性的施展和发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进而开拓新的研究视域,形成新的思想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处于不断变化、传承、发展、完善过程之中。人学理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而发展完善。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能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活泼的理论指导,并且持续不断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创新。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实践体现

理论存在的价值和目的,就是在思想上正确、有效指导人类进行主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帮助人类进行实践活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以现实世界中的活生生的人为研究对象和行为主体,是属于对人的一种深度探析、深入挖掘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是把人的内在潜能和外在活力充分挖掘和施展出来,把人的积极主动性、创新创造性激发出来,是人发展自我、建设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必然方式和一条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不是一种空洞苍白、枯燥乏味的纯粹理论,更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实践理论,这同时是马克思人学理论一直存活的根本原因所在,它一方面能够有效指导人类改造社会和自然界,另一方面有助于人类进行自身改造,帮助人类进行自身主观精神世界的思想改造。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现实中的实践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当中的拓展、延伸,它将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转化为对人类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指导和具体应用,引导和帮助人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全面理解、深刻认识人的存在、本质、发展、进步、完善等,进而促进人的潜能、素质的有效培育和充分发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价值目标。

四、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科学理论和正确思想作指导马克思人学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内在的契合点它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人学理论基础,有效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实践。因此,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属于一种既会相互制约,又能相互促进的亲密关系。在我国强调、重视、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实社会背景下,研究和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价值重大意义非凡。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联结,关系密切,二者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性,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源泉,后者是前者的实践体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可靠的智力支持,在我国大力宣传、重点强调和深入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引领和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晋浩天.教育部:明年起高校要设创新创业教育课[EB/OL].人民网,2015-12-1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5/1214/c1001-27923913.html.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4.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5篇

萨特后期人学思想中的人-物关系理论刍议

全面、深入地了解被公认为在现代西方人学思潮中影响较大的萨特(Jean-Paul.Sartre)人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予之以科学的判析,进而或对其中提出的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问题予以马克思主义的解答,或批判地借鉴其中可资借鉴的思想见解,这对于构建“以完整的个人及其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不无积极意义.萨特把人-物关系作为其后期人学理论的基础问题之一予以着力探讨,确实抓住了人学基本论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他关于人与物在人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交互关系、相互依存”的思想,则既有其值得我们重视的、闪烁着唯物主义和辩证理性之光的深刻见解,又有其自身思想方式和理论观点上的值得置疑之处.

作 者:高湘泽 作者单位: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社科部,浙江,杭州,310018刊 名:肇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AOQING UNIVERSITY年,卷(期):24(4)分类号:B089关键词:萨特人学思想 人-物关系理论 刍议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创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25-0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理论,在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做出了比较系统和深刻的分析。创业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和创业教育的内在关联点。从创业教育活动来看,它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可能脱离“人”而存在。因此,人的问题贯穿于创业教育的始终。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来研究创业教育,揭示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改进高校创业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1989年创业教育在我国首次提出以来,至今已经过了二十多年,高校创业教育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我国创业教育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之外,同其自身的偏差导致其有效性、可行性下降也有很大关系。

(一)在创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上,创业教育观念功利化明显

马克思主义人学指出,人的价值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两个方面。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开创性思维和能力的个人,是为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培养其所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创业教育作为主体性的客体活动,它既要有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又要有实现个体需求的方面。但是,在过去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只片面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反映在创业教育中,就是表现为片面地强调人对社会的价值。创业教育的功利性是显而易见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现在大学生的第三本护照:“创业能力护照”,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希望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的呼吁,已经将现代大学的教育的标准定为在“为大多数人提供就业机会”的社会公益和功利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但是在创业教育的实际工作中,却简单的将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就业的一种途径,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业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技能教育。这种将创业教育庸俗化的做法,使得创业活动仅仅停留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利润的功利性层面,忽视了创业教育的初衷,即培养人的创新性和创造力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十分重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并非指人自身独立存在的某种特性,而是指人作为活动主体的一种质的规定性,是在同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人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确立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创业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作为创业活动的引导者,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作为创业教育的接受者和创业活动的实施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发展中的人,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并非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然而,由于受我国传统的教育弊端的影响,我国高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只注重单纯的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的作用。

(三)创业教育的教育资源匮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马克思指出:人的积极性来源于人的需要,需要越强烈积极性就越高,“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满足正当需要是人不可剥夺的权利,否定人的需要就是从根本上否认了人本身。但是目前我国创业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使得学生接受创业教育的需要很难得到满足。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其资源状况是极为匮乏的,主要表现为:首先,匮乏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初创性决定了其师资队伍的匮乏。由于我国没有创业学专业的开设,所以也就没有成批的,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学子来担任创业学的教师。各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大都是依托于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的老师来开设创业管理类的课程或讲座。其次是创业基金的短缺。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种子基金”,即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获得可以在此类比赛上获奖的“种子”,来为学校增添荣誉。但是对于种子如何成长为公司却很少人关注。这种种子基金每个项目的资助资金大概在3000~10000元之间,难以支撑一个准企业的开办。最后是创业教育基地短缺。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校园拥挤导致在校内直接提供创业基地的大学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由当地政府所创立的高新技术园、工业园和创业园,也因为门槛较高,例如项目的成熟性和科技含量、预期效益、产业类别与法人身份等,将大学生创办公司类的创业实践拒之门外。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

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价值在于它对社会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因此,只有树立个人的社会价值与社会的个人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内在统一的创业教育理念,才能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要重视其对社会的价值,即对社会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鼓励学生创业实践,进而达到缓解就业压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实现社会的发展的目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不能肤浅地将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的创业教育简单地工具化,把作为教育产品的受教育者运用于社会交换,不再关注其“灵魂”的净化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要转变思想,将创业教育从狭隘的知识教育、单纯的就业教育转变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为主要目的的创业教育。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为创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以人为本”实质就是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它既是一切社会历史活动的指导原则,也是现代教育的理念与指导原则,同时也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活动的核心指导理念。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其核心就是将受教育者作为具有主体性的人,把唤起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放在首位,使其个人得到尊重和重视,合理需求得到满足,基本权利得到保障,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落实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就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大学生是创业教育的主体,确立他们在创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我们还应看到,受教育的主体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主体总是个性化的主体。因此,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就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性,要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独立的创业品格。

(三)完善教育资源,满足受教育者发展的需要

人的发展,首先表现为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和利益得以实现。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二者缺一不可。高校创业教育要收到实效,就必须完善教育资源,满足受教育者的物质需求。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创业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应该是具备创业激情、创业能力与创业实践的创业者兼学者。一方面高校可以引进成功的创业者为高校的创业教育的教师。另一方面,可以学习国外的经验,专兼职教师相配合,聘请成功企业家为兼职教师给学生开设创业课程,并聘用知名的技术专家作为学生创业的智囊团,以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其次,加大教育投入,为创业教育提供资金保障。大学生要将自己的创业计划付诸实践,就必须有物资上的支持,尤其是资金支持。创业基金可以说是大学生创业得以实现的“物质能源”。因此,一方面政府和高校都要加大创业教育资金投入力度。政府可以每年单独拨付一笔资金给高校作为创业基金,同时高校也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吸收企业资助的资金作为创业基金。另一方面,完善创业教育的信用机制。大学毕业生创业资金很多需要通过银行融资来实现,但是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决定了大学生创业融资十分困难,因此加强和完善信用制度建设,使得那些难以引进风险投资的创业公司,可以通过借贷的途径来筹集部分启动资金。最后,加强校企合作,增加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教育要实现除了要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和强大的资金支持,还需要有将创业教育行为化的现实空间。这就是需要良好的社会系统环境的支持,而企业的支持是社会系统环境中的重要力量。高校通过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为更多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能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王辉.中国大学创业教育研究现状、问题与对策[J].大学教育科学,2005,(6)

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环境法学意义 第7篇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新阐述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在人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上, 至少存在着三种人学观点:第一种是自然唯物主义的人学观点。这种观点肯定了一个事实:人属于自然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的生存服从于自然世界的规律。第二种观点是唯心主义哲学和宗教神学的人学观点。这种观点把自然世界看作是被创造出来的, 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主宰、支配、创造着自然世界中的万事万物。第三种是实践生成论的人学观。它肯定和继承了自然唯物主义人学观和唯心主义哲学与宗教神学人学观的合理思想的基础上, 克服了两者的片面性, 产生了一种更科学的人学观。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 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另一方面, 人类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此外, 由于人类改造自然地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大多具有二重性, 既有积极的一面, 又有消极的一面, 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 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小心地采取行动, 就能减少消极的副作用, 取得改造自然的良好成果;反之则不然。而现在的状况是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当, 产生了大量的环境问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 人们既要改造和利用自然, 又必须善待自然,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环境法学一直在致力于改造人与自然的关系, 多年来, 许多环境法学的专家把环境法学的研究对象重点放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因而,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论进一步指引了环境法学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加深了对环境法学科研究对象的认识。

二、公民环境权理论的新发展

公民环境权作为一种新的、正在发展的法学理论和法律权利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引起了极大反响, 而且得到了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响应, 迅速出现了有关公民环境权的立法以及相关诉讼。而马克思主义人学观点生存价值论中强调, 人的自我价值是人的自我实现的真实内容。人的自我实现也就有三种形态:一是小我的自我实现, 即孤立的个人的自我实现;二是大我的自我实现, 即社会性的人的自我实现;三是小我和大我相统一的那种自我实现。

公民环境权的提出体现出人类对小我和大我实现的相统一。对当代的人权问题应该进行具体分析, 人的权利应该是体现人类性、社会群体性和个体性统一的现实的人的权利。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指导, 公民环境权理论是为了解决公民要求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中的权利的法律依据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由于其回答的是环境法的权力基础问题, 因而被认为是环境法的基石。公民环境权的人权属性决定了环境法必须采取综合性的保护手段和措施;公民环境权的丰富内容决定了环境法的重构公民与国家的关系、重构私法与公法的关系、重构权利与权力的关系的基本思路;公民环境权是个人权利、集体权利、国家权利、人类权利以及当代人权利、后代人权利集合体“权利束”, 这一特点是环境权的法律保障具有不同于一般人权保障机制的前提, 进一步丰富了环境法主体问题的研究。因此, 马克思主义人学促进公民环境权理论的发展与完善, 加深环境法学界对其的理解, 丰富环境法主体问题的研究。

三、我国环境立法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人学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体, 在当代, 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权观点, 深刻认识人自身, 提高国民素质。2011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在全社会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加快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发展, 符合当代社会的趋势。目前, 我国的环境法学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 体系内部不是很完整, 还存在着很多弊端和缺陷。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博大精深, 作为其重要成就的环境法哲学也气势恢宏, 非三言两语所能道的清说的明。在开展环境法制建设与和谐社会建构的今天, 挖掘、整理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有关环境立法、执法、司法和法治监督的部分, 从中寻求解决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在环境资源上的分配正义等问题的方案, 具有相当大的价值和意义。马克思主义人学经过长期的发展, 我国先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思想, 完善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对于促进环境法学的立法体制、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实践意义。因而,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有利于加强我国环境法学界立法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完善提供帮助, 为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可.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法哲学初探[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8.

[2]蔡守秋.环境政策法律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7.

[3]钟明华, 李萍.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现代人生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4]许庆朴.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5]郝立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述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8篇

一、共享发展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共享发展的概念

“共享发展”是指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一切成果应由全体成员共同享有。其内容具有全面性,可分为共享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成果等。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它体现在公平合理分配社会物质财富、消除两极分化、缓解收入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分析,它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协调公众心理,最终构建和谐社会;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它体现在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它体现在公平分享先进文化、不断满足身心需要。共享发展的内涵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即人人共建共享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等各方面建设成果,逐步实现公正均衡、完善利益保障。

(二)共享发展的重要性

以史为鉴,20世纪90年代苏联作为超级大国,普通百姓和领导阶层待遇悬殊,长期的既患寡又患不均导致人民群众怨愤情绪日增,最终执政党彻底失去了群众基础,苏联一夜覆亡,值得我们借鉴。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深化认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提出和实践了不同的发展理念,逐步深化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共享发展理论。第一,毛泽东的发展理念以独立自主为发展道路,以造福人民为发展目的,以实现社会主义为发展目标;第二,邓小平的发展理念强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共同富裕”为发展内容,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发展目标;第三,“三个代表”思想的发展理念规定发展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四,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第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明了共享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

反思今天,据报道,目前我国贫富悬殊程度已超过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基尼系数早已突破0.4的国际公认警戒线。对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我国政府和人民虽早有意识,但是从理论到实践,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方针政策也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为此,习近平同志敲响警钟,2011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的题为《关键在于落实》讲话。如今,我们一直在落实。

现在,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已不足4年。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不是进一步加速经济增长,而是确保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发展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实现共享发展成果,确保全体人民都能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减少贫困现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是共享中国梦的必然要求。逐步把共享发展成果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共享发展理念

争取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主旨,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追求。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未明确提出共享社会发展字眼,但其在毕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追求中,无不处处体现着人人共享社会发展的思想。“共享发展”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价值追求,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一贯追求的社会主义价值目标。

(一)共享发展指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是处在现实中、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主张》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列宁指出:“全体公民在同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处于同等的地位,这就是说,全体公民都有利用公共的生产资料、公共的土地、公共的工厂等进行劳动的同等的权利。”(3)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人学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压迫,注重发展的共享性,致力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共享发展”蕴涵着发展“为了谁”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立场坚定地宣告自己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为全人类的解放,为使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用党的章程规定自己党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共享发展体现社会发展的依靠力量

任何事情都是要人来做的,共享发展的实现关键在落实,落实的主体和动力都蕴涵在人民群众当中,发展必须依靠人民。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共享发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财富的创造,也就没有共享的物质基础,更没有共享的精神产品。共享发展的依靠力量在人民,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目的问题,就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共享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追求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的公平正义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和自由平等思想等,虽未明确提出共享社会发展字眼,但其理论内涵中无不处处孕育着共享发展的种子。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思想集中体现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剥削制度、非正义的制度。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问道: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呢?难道资产者不是断言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的概念来调节,而不是相反,从经济关系中产生出法的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主义宗派分子关于“公平的”分配不是也有各种不同的观念吗?从这段责问中可推断出马克思对公正与否的价值判断依据当时的经济关系。恩格斯也在其名著《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这个联合共同体,“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状况”,“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矛盾的根源在于私有制的存在。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

2.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是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思想要素。与强调以“物”为特征的发展目标相比,共享发展成果更加关注“人”,关注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共享发展成果。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现实的实践的人本主义”,把人放在社会关系中,从具体的人出发,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4)“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需要的规模;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5)这些观点和人本主义强调人性、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利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终极目标都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 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和自由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平等和自由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恩格斯这样阐释现代平等:“……这种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伸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6)关于自由,《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他们看来,社会的自由发展以个人的自由发展为前提。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平等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追求的最重要的社会价值目标,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价值观。

三、共享发展的实现路径

实现共享发展,要从经济、政治、社会和价值四个领域全面布局,要在运行到落实的过程中就做到公平公正,绝不能在“埋头发展”之后,再来耗费精力谋“贡献”。要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逐步带领全体人民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制度框架体系。

(一)经济方面

要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扬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创新、协调、开放和绿色发展;要健全竞争机制,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发展新局面;要建立公平正义的国民收入分配体系,建立规范的初次分配环境,注重二次分配环节的公平,加强税收再分配的调节力度等。同时,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完善市场评价要素并建立科学的收入分配机制等,保证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二)政治方面

要完善顶层设计,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支持。兼顾不同群体利益,将群众利益落到实处。细化政策,精准对接,变空洞号召为专项治理。例如,取消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改善土地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再如,实现全面小康,解决7 017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通过产业扶持让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让1 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让1 000万人脱贫,再把2 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纳入低保覆盖范围,用社保政策兜底脱贫。此类的问题很多,只有不断完善政治制度、深化改革,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才能真正实现基本权益的共享,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社会方面

要实现共建共享,必须全方位地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使人民在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有获得感。要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增强教育发展活力,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人民共享高质量和公平的教育。另外,还要着力理顺社会阶层关系,完善社会结构,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制,探索对贫困人口的扶持制度、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和管理制度等。

(四)价值方面

共享发展内在蕴涵着价值取向。建国以来,我国历代领导人一贯重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财富共享。毛泽东思想不乏公平正义因素,邓小平更直接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江泽民、胡锦涛同志更是明确强调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直接提出共享发展。为此,我们应当把握时代脉搏,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共享理念,逐渐形成价值共识。要充分发挥价值观的引导、激励与制约作用,使全体人民都认知认同共享的价值与意义,自觉践行共享的理念与要求。这不仅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在要求,也是缓和目前的社会矛盾、解决当前社会实际问题、保障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全面步入共建共享、共同富裕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9篇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民主体性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灵魂与实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

1.1关于人民主体性思想

“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基本形成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 “人民主体性思想”进行系统化,“人民主体性”是指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发挥其自觉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和创造性。

( 1) 人民群众在改造客观世界时,通过实践活动实现。 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二是人与人的交往活动的社会活动。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活动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这是人民主体性思想的实践主体性。

( 2) 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同时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关于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有这样的一段论述: “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头脑中把它建成了。”[2]“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3]由此可见,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自为性、自觉性、创造性、目的性等特点是在意识的指导下形成的,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体现。所以,人民群众不仅仅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并且具有主体性。

综上所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思想体现着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在在创造历史中具有主体性。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主体性思想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中我们适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价值观,十八大报告提出的24字的核心价值观 “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 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民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败的重要依据,引导着社会的发展航向; 作为明确的价值范畴,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是人民群众, 是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创造了物质财富,同时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既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也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共同的价值诉求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因此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

我们党历来重视人民主体地位,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之下形成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同志也提出 “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5],可见我党对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

2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非常明确地提出,未来的新社会是 “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所以说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是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1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内容。追求人类彻底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终生奋斗的社会理想。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段这样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是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最终占有自己的本质。”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的界定。

具体来讲,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发展分不开的。人是在社会活动中生存的,在改造客观物质活动中和精神活动中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每个人都发展,那么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是人对象化活动的结果,既能推动人的发展、也能制约人自身发展的环境条件。由此可见,个人的发展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而社会的发展能体现个人自身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人类社会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非常明确地提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因此,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为了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高度概括。这是个人、社会、国家追求价值观的高度凝练。社会核心价值观是每个人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它是凝聚国家力量、汇聚民族情怀的强大精神支柱。在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条件下,倡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体现着在经济、 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最高要求,没有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确立一个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诉求,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研究人的存在、人的本质和人的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的根本问题是人与客体的关系; 它的宗旨在于通过实践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文化的关系,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争取全人类的自由、解放。而人民主体性思想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10篇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辨析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 (包括人、物、事) 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基本看法。所谓人学, 指的是专门研究人的科学”。[2]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存在、人性 (人的本质) 、人生观 (人生价值论和行为准则论) 、人的活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它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可见, 价值、价值观, 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内在维度。科学地认识人、正确地对待人, 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和实践首先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一) 目标追求的一致性

在《共产党宣言》中,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是共产主义理想的核心内容和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 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3]同时, “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概念[4], 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核心思想。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宗旨, 在于通过实践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文化的关系, 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就是要用富有时代特征、传承民族精神的价值观念来教育人、塑造人、引导人, 发掘人的潜能, 是以人为实践对象的, 已成为人才培育的越来越重要的实践活动。可见,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出发来研究核心价值观培育已成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诉求。

(二) 价值取向的契合性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人和环境相互影响。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不仅仅满足了会发展的要求, 同时也满足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社会活动。因此, 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角度研究核心价值观培育, 就会更加有效、有力地实现这“两个满足”, 达到二者的有机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高职教师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价值观念反映了特定社会主体对价值问题的能动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一种能动的具有建构意义的实践理论。作为社会意识建设, 培育高职教师核心价值观, 必须基于当前高职教师的“现实生活过程”——社会整体的价值观现状、高职教师群体价值观现状、高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高职教师现实生活状况。只有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现实生活过程”, 才能正确进行核心价值观研究。建构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 需要凝聚社会共识, 引领社会思潮, 把创新理论内化为教师内心的价值认同, 外化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 做到实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 个体和类相统一的原则

个体和类相统一, 是马克思研究人学的基本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国家价值目标, 以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社会价值取向, 以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公民个人准则, 充分体现了个体与类、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因此, 高职教师的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同的普遍内容, 又要包含一般公民价值观的精髓;既有一般教师价值观的历史共性, 又要有高职教师特殊的职业要求。

(三) 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相统一的原则

科学原则指的是从客观现实出发来考察人的一种方法, 它表明应把人放到特定的现实生活世界中来研究, 遵循的是现有原则和事实性原则。价值原则指的是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来考察人的方法, 它遵循的是人文关怀原则。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是马克思人学辩证法的核心。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思想主要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 从作为主体的社会人, 在同外部世界发生多重关系而形成的活动系统结构中对客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自主的、能动的状态和趋势, 即从人的本质出发, 去考察人及人的一切历史活动[5]。

三、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高职教师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 高职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必然参与到市场经济竞争中, 市场经济本身带有的一些负面影响也在不断侵袭着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身心和价值观念, 政治信仰迷茫、极端个人主义、急功近利、师德滑坡、职业倦怠等不良现象在这个群体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在高职教师群体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迫在眉睫[6]。

(一) 加强高职教师的规范引导

教师核心价值观建构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外部环境的影响, 外部力量的规范和引导必不可少。 (1) 搞好顶层设计。首先,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专门机构研究并探索建立高职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和科学内涵。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结合本文分析的四条基本原则, 当前高职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凝练为“忠于祖国、献身教育,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育人为本、服务社会, 淡泊名利, 自强不息”。其次, 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身情况, 制定和修订相关的法规、政策、制度并加以贯彻落实, 使核心价值观建构的目标、内容由虚变实、由软变硬, 确保高职教师核心价值观的建构具有现实可行性。 (2) 加强教育引导。

(二) 突出高职教师的师德建设

价值观属于观念形态, 是抽象的, 职业道德属于规范层次, 是具体的。教师价值观要通过规范, 引申为教师在某种情境中如何行动的规则, 这样才能具体指导教师的行动, 发挥价值指导的功能。因此,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践行教师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为此,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突出高职教师的师德建设。一方面, 要完善师德培育的长效机制。各高职院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制定符合本校校情的实施方案, 扎实推进, 不断把师德建设工作引向深入;要根据高职院校师德建设工作重心在基层在系部的特点, 明确各系部的师德建设工作任务与责任人, 充分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抓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师德建设工作;要建立和完善师德教育制度, 不断加强对教师思德教育培养的过程管理, 建立加强师德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 高职教师要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学生。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要坚持德育教育, 做爱国主义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传播者, 将教书和育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要关爱学生, 以诚相待、以情感人,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热爱高职教育事业, 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地完成教学科研工作。

(三) 促进高职教师的全面发展

构建当代教师核心价值观, 是教师全面发展、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 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 也必然对培育教师核心价值观具有巨大激励作用。“在平等主义社会中, 领袖并不施加强制的力量, 对于那些善做社会尊敬之事的人来说, 自我满足即是主要的报酬。”这里的“自我满足”, 其实指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生价值的一种实现。如何促进高职教师的全面发展?1.要强化自我完善的意识, 提高综合素质, 这是高职教师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只有坚定了政治信仰, 才能坚定思想政治防线, 才能在今天多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并存的情况下, 不被错误思想和观念所左右, 从而才能保证在讲台上弘扬主旋律, 倡导和宣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政绩观、民主观、荣辱观, 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观点教育学生;必须提升专业素质, 加紧修炼“内功”, 养成“活到老, 学到老;学到老, 用到老”的良好习惯, 不断“充电”、修炼“内功”, 做到对自己专业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有深入的研究和把握, 运用自如。2.要提高师资培训的质量, 提升教学水平, 这是高职教师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路径, 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的劳动过程之中。为此, 高职院校应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将职前培训、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有机统一起来, 针对不同类型教师的短板, 制订培训计划, 设计培训方案。通过针对性培训, 让青年教师了解和熟悉高职教学特点, 掌握基本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通过针对性培训, 帮助老年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术, 促进其知识更新等。

参考文献

[1]陈新汉.警惕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24-41.

[2]韩庆祥.马克思人学思想研究[M].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2.

[3]韩庆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科学社会主义, 2004 (1) :35-36.

[4]韩庆祥.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人民出版社, 2005:133-134.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302.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11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手段;目的;共享发展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内容,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共享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新发展和新境界,回答了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归于谁等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维度。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第一,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人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在世界这一整体之中,人具有主体性并处于主体地位。众所周知,人具有自主性、目的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人的主体性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与此同时,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可以通过坚持人的主体地位来巩固人的主体性。在看待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要着眼于从人自身的视角和需求出发,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我们则要从人的自身发展前景来出发。因此,在这个处于不断运动发展和变化中的世界,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计划去改造世界,这些能动活动都体现了人的主体性。

第二,主体的三个层次。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应当具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三个不同但却相互联系的层次。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作为一切人自由发展条件的理想社会就是我们所渴望实现的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认为能够实现遵从集体中每个人的意愿、照顾到集体中每个人的利益、并使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获得自由,这样的集体才是真正的集体。只有在“真实的集体”中主体的这三个层次才能得到真实的体现,所以对于我们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鉴别“虚假的集体”和“真实的集体”。

第三,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由人组成,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人之间相互联系。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构成人的存在方式,在社会中,每个个体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同时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而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又是每个人发展的最终目的,由此可见,只有在社会中,人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

二、人是发展的手段和目的

第一,人是發展的手段。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手段作为一种媒介,通常用于对外界对象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作为手段是客观存在的,是实现自身目的的现实力量,在人们的印象当中,手段大部分都是以物质工具为主,而实际不然,人自身可以作为一种自然手段,除此之外,运用工具的方式、方法和措施也都可以被视为手段。人的活动作为一种手段可以实现人的价值、促进社会的发展。由此可见,人作为实践主体是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二,人是发展的目的。人不仅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以其核心树立了一种发展目的的新视角与并建构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种“以人为本”思维模式象征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权的珍视、对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肯定。无论是个人发展还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我们都应当深刻地认识到这绝不只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更重要的应当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总而言之,人的发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三、共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维度

第一,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当工人群众自己占有自己的剩余劳动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因为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所指的“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就是指由“所有人”共享“生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发展的主体和目的,以共享发展成果为价值目标。

第二,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生产资料的归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克服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并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就使得资本家无法剥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并且这些价值将归劳动者自己所有,这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三,共享发展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社会公正、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当前,中央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回答了发展依靠谁,发展为了谁,发展成果归于谁等根本问题,为有效解决社会两极分化、收入分配不公指明了方向。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糜海波.解读“以人为本”的道德内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4]孟庆仁.论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及其现实意义[J].山东社会科学.2007(03)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12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

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是在继承基础上具有创新特性的人的活动。在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过程中, 创新是推动力。实践是创新的前沿, 实践创新是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直接表现, 也是理论创新生命力的来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建构创新, 正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和中国人学结合发展的根本力量所在, 也是中国人学发展的目标所在。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构建马克思主义人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实践创新模式。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输入了理论养料, 指导着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是指, 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领域全方位的新理念、新作法、新元素。人是具有历史性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人学因而是不断发展的开放性理论体系, 其指导下的人学实践也应本质含有发展和创新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研究内涵中的新理念, 是指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的富有人文关怀、重视人性升华、突出个性引导、强调科学发展的时代新理念。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开放性和发展性, 决定了它将追随人及人的发展, 不断探讨人的问题的新领域, 因而能够持续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趋近时代和人的发展要求的理念革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视受教育者为“类存在物”, 将教育对象看做机械化、模式化的类群体。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有助于给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科学的定位, 使得我们可以还原受教育者的类存在、群体存在与个体存在并存的真实状态。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 则必须重视大学生群体的类存在特性及个体存在特性, 既重视大学生群体的人性需求及特殊要求, 和关注大学生个体的人格完善与全面发展。因而, 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理念, 就内在地包涵了高度人性化、强调个性化、发展科学化等内容。这种人学向度下的新理念, 将引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取得跨越式进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内容

(一)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创新

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念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彰显了科学与人性的思想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 是指以高校思想教育活动中的师生为主体, 以师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教学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它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也都内涵着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专业课中认真钻研、求真务实的学习品质培养, 热爱专业的敬业精神培养;再如语文课教育, 宋代朱熹就将语文教育看作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他在《性理精义》中写到:“为学之道, 莫乎穷理;穷理之要, 必在于读书”。当代著名语文学家张志公也高度重视语文教育的思想教育内容, 他指出, 思想教育的天地广阔、途径多样, 语文教育是重要和必须的途径之一。他认为决不能把一个人的写作能力, 从思想修养、经验学识之中孤立出来, 首要是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感情, 而不是专门从事写作的文艺创作能力。语文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读写, 还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语文教育中的“所谓思想教育, 主要指的是, 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对学生的感情、趣味、思想境界以至于理想、抱负等方面的熏陶、感染、培养和提高。”“思想教育和语文训练是密不可分的, 离开思想教育, 语文训练也是搞不好的。”[1]他还分别从课堂训练、作文、正音辨字等语文教育各环节说明了思想道德教育对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同样, 数学教育、体育教育等基础教育课程, 也都渗透着思想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途径和方式。

因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实践不仅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 也包括专业课、基础课等所有兼含思想教育内容的课程的教学实践在内。在马克思主义人学引领下, 提出人性化的教学实践创新做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本质要求赋予受教育者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他们可以得到个性的充分发展。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 良好的个性是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必需品质。因而, 在大学课堂上, 更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 温馨教学法或称愉悦教学法, 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顾名思义, 温馨愉悦教学法是指让学生在温馨的外在环境中, 在愉悦的内在心境中, 以一种身心最佳状态投入教学活动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客观要求,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真正体现了教育活动“以人为本”的最高宗旨。并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传统教育教学压抑的课堂氛围, 冷寂的教学环境, 促成了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产生, 并有可能因此而产生其它心理障碍和个性问题。

在教学环境的布置方面, 温馨愉悦教学法要求改变传统教室布局和教学环境。应该试行意蕴式学校走廊和温馨教室。意蕴式走廊是指, 改变白色为主的单调走廊, 将学校的走廊建设成传播文化文明的有意蕴和思想的活性走廊。让大学生在其中潜移默化受到美和高尚思想的熏陶。温馨教室是指, 改变以往过分单调枯燥的教室氛围, 将教室布置成充满和谐温暖氛围的场所, 可以用剪贴画、照片、窗花及其它装饰物进行布置和装饰, 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 爱上教室, 并在温馨中感到归属感和温暖。这样的布置, 无疑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并有助于学生良好心境的形成, 进而促进学生形成阳光心态和健康心理。

(二)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创新

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上述理论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细致入微的长期工作, 要求尽力做到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心理因素。因而, 这就对高校扩招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大量的工作是学生思想工作, 而扩招导致的高等院校学生人数的过量增长, 使得深入具体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与思想成为奢望。这就导致学生管理工作者及高校辅导员不能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实际, 从而收不到理想的学生教育和管理实效。针对此问题, 可尝试下述途径解决和革新:

1. 改变盲目扩招的办学思路

在注重高等教育量增长的同时, 更加注重高等教育质增长。有扩招愿望的高校, 要严格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的配比是否到位, 并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培训力度和深度, 以保证做到有足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如果不具备上述条件, 则应从教育的原本宗旨出发, 自觉限制招生人数, 应重视教育效益而非经济效益。

2. 尝试小班编制

高等教育虽然已经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但大众化教育不等于粗放式教育。小班式教育教学可以适应教育总量和教育效应同步增长的要求, 更加符合马克思主义人学关注每个人发展的人学宗旨。但是目前大班教育成为了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的普及形式。学生们表示:“很多大课, 要是去晚了, 只剩下后面的位子, 老师声音如果小一些, 听不清在讲什么。”[2]在笔者所在高校, 选取二年级学生做问卷调查, 问题之一:你认为理想高校每班学生人数多少为宜?选项有:A.20—30人;B.30—40人;C.40—50人;D.50人以上。调查结果, 选A的占37%;选B的占27%;选C的占19%;选D的占17%。调查表明, 多数学生认可大学小班式教育。由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倡导的“小班化”改革方案, 对四川大学的班级设置和课堂教学进行大的改革, 实行每班20—25人的小班化教育。按照此改革方案, 四川大学从招生、班级编制、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方面全方位实行小班化。每班编制为20-25名学生。继四川大学之后, 2011年1月, 获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建的创新办学体制的南方科技大学, 也开始实行小班教学, 已建成的教学楼内, 教室多为小班教室, 以配合小班教学需要。中国高校能否逐步推行小班学生编制管理, 将决定着中国高校教育质量的未来发展。

3. 教学配套设施人性化改革

教学活动的属人性, 使得公寓、餐厅、文化娱乐设施等学生生活娱乐设施, 均归属于广义教学配套设施范围。这些配套设施的科学人性配比、设置, 有助于学生在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下以美好的心境开始大学学习, 从而也有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设施的科学人性配比, 是指以人的需要, 即高校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和着眼点, 以满足学生需要为目标, 充足而合理地配备设施。例如, 卫生间的设施, 多数高校在设计卫生间时, 男、女卫生间数目等同。而由于男、女不同生理构造, 在2004年, 北京就提出应增加女厕空间, 男女厕空间比例应为1/2.5.上海世界博览会的男女卫生间正是如此设计的。高校学生密集, 特别是女生明显多的高校, 如财经类院校, 更应注重此改革, 要树立“人的事、无小事”的正确工作态度, 努力为大学生打造舒适便捷的学习、生活环境。

4. 重视保障学生课堂权利

人之权利实现是“以人为本”人学目标实现的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必须高度重视和保障大学生的各项权利。例如大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方面获得公正评价的权利;大学生的休息权、生活方式选择权;创业权等。课堂权利也是大学生合法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权利是指, 大学生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中拥有的各项合法权利, 主要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课堂人格权是指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获得教师尊重和平等无歧视对待的权利。也包括大学生的一些基本自然权利, 例如健康权。高等院校应该从保护大学生身体和精神心理健康的综合层面来安排课堂教学。应该注意教学设备及教学环境是否有不利学生健康的因素或隐患, 对课堂上轻微违反教学纪律行为, 教师教育方式要讲求科学人性, 可以适当理解学生因为对教师所讲有感而发的轻声交流和探讨, 及劳动或病愈后不久困倦入睡的学生。这种从人性出发的关怀, 会深入学生心灵, 真切感动学生, 从而也促进了学生对教师的人性化理解和关怀。课堂身份权是指,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在课堂上享有学生身份, 受到教师教诲。因而, 提倡大学课堂圆桌型课桌布局, 即教师在教室中间, 四周环绕以学生的桌椅。这样的课堂布局, 可以使每一位学生, 均以平等较近距离接近教师。这就克服了排座式课堂后排学生与教师距离较远, 影响学习效果的弊端。同时体现了“以每一个学生”为本的人学细致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1.

上一篇:生产秩序下一篇:动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