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与赏识教育

2024-06-18

美术教育与赏识教育(精选12篇)

美术教育与赏识教育 第1篇

随着教育事业的巨大变革, 迫切要求一种适合时代学生心理特点、体现社会发展变化的教育管理指导思想的出现, 以挽救病入膏肓的传统教育。以以人为本的“赏识教育”理念成了时代的幸运儿, 已逐渐被教育管理者重视并接受。

但是笔者认为, 既然赏识教育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 也即要顺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那么无论是对赏识教育的认识, 还是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应符合上述规律, 遵从相关哲学原理, 这也是赏识教育理念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的前提。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单剖析。

2 赏识教育是什么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 他以无限的爱心把女儿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 不仅使女儿走出了无声的世界, 而且成为一个能言善辩、思想健康的姑娘。如今, 这位父亲创立的赏识教育法被公认为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 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推广。

笔者认为赏识教育不是具体的教育方法, 而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承认差异, 承认变化发展的规律, 允许失败, 它的重点放在了教育者身上, 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 具有运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一言一行的意念。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受教育者的实践情况捕捉、挖掘每一个受教育者的闪光点, 加以不断地赞扬、鼓励,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使其始终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对受教育者存在的缺点、错误善于引导、先扬后抑, 使其自觉醒悟, 以此使得受教育者在内心产生一种改正错误, 要求进步的愿望。

3 为什么要对高职生实行赏识教育

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换句话说,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我们在无意之中都赏识过学生, 鼓励过学生, 但是我们扪心自问, 我们所赏识的, 所鼓励是不是都是那些在成绩上或是在行为表现上符合我们自我要求的优秀学生。对于那些后进生, 我们却没有给与同样的赞赏。

五年高职教育的对象是初中毕业起点的学生。中考之后, 选择就读五年高职学校的大部分都是成绩不达普高学校要求的学生, 也就是说这批学生在初中时就是后进生, 在思想上或学习上暂时落后。曾经周围的人群, 包括同学、老师甚至父母, 给予的冷眼讥讽都使他们感到自卑无助, 他们往往自卑感和逆反心理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五年高职校的老师感到他们所面对的学生棘手的根本原因。但是他们都极为渴望进步, 渴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赏识, 他们也在苦探前进的方向, 寻求前进的动力。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 出发点是以人文本,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为学生着想。赏识教育可以帮助五年高职生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 找回自信, 培养自身意志, 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第一, 这是他们的的心理需求。这些学生年龄多在16岁至20岁之间, 正处青春期, 生理和心理均处在迅速发育成长的阶段, 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心理学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人的尊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自卑感和失落感, 通过赏识能给予学生一份信任、尊重和理解, 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达到教育的目的。第二, 赏识教育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曾经的种种原因导致五年高职生对学习没有成就感, 甚至产生极大的厌学情绪。老师真诚的赏识和认可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被重视了, 因此就会产生责任感促使他们真确对待学习, 久而久之有了收获, 学习的兴趣就自然得到提升。第三, 赏识教育还能培养学生自信和坚强的意志。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学习成果不是单靠智力因素, 心理、动机、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相辅佐使得意志力顽强, 这样才能克服困难, 才能获得理想的结果。赏识教育给予的认可恰恰能够通过鼓励使得学生非智力因素变的突出。

4 对高职生实施赏识教育时, 教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素质

4.1 教育工作者要有联系的意识和发展的眼光

以联系的眼光了解五年高职生, 就可以弄清他们所处的环境及受过的影响。我曾经对自己所带的五年高职班的学生做过统计, 一个由47名学生组成的班级中有8位学生父母离异或病故, 6同学生家中极为贫困, 6名同学初中时陷入早恋, 还有一些学生周围的环境中没有积极因素, 等等。由此可见, 每位学生暂时的后进都是有原因的, 以联系的意识了解学生, 在弄清原因的同时, 又为如何具体对待每名学生提供了方法论要求。另一方面, 深知原因后, 对这些学生我们就少有了抱怨, 更多的就是怜惜和关爱, 就会出自内心的鼓励他们、赞赏他们, 使赏识成为我们教育学生的自我意念。

五年高职生可能暂时后进, 但是他们也渴望进步与成功并会付诸行动。事实证明, 有很多入学时成绩并不理想的学生在高职五年的学习生活中表现的却十分优秀。高职教育工作者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看到他们的潜在希望, 就会自然对他们产生信心并自觉琢磨其渴求赏识的心理, 师长给予的赏识认可就是他们进步的泉源动力, 这是使他们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

4.2 教育工作者要深谙赏识的艺术

第一, 在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具备说话的艺术性, 多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语言对待学生。当学生取得成绩时, 我们要会用“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的鼓励方式来代替“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的压制方式, 后者往往造成学生心理的压力, 而前者不仅能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还能保持其学习的积极性, 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第二, 在行动上要有艺术性。对学生的赏识还可以通过行动来让学生感受, 更具有激励作用。例如, 通过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另一方面还能以一种含蓄的方式对其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 使他们能以更高、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使其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第三, 在体态语言上要有艺术性。对于学生的成功, 教师的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 甚至一个眼神都是一种肯定。当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或很痛苦时, 老师用一些安抚的动作更胜过语言上的安慰。

5 对高职生实施赏识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5.1 要清楚我们所赏识的是什么

北欧一教授因中国学者夸奖她的女儿漂亮而要求其向她女儿道歉的事情, 应给引起我们的重视。教授认为这一夸奖会伤害她的女儿, 原因在于她认为漂亮不是女儿的功劳, 这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基因, 孩子很小, 不会分辨, 会认为漂亮是她的本领, 而且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 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

通过此事, 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赏识教育, 我们要清醒地知道我们对受教育者赏识的究竟是什么。赏识教育作为一种爱的教育, 主要从关心、爱护、挽救、帮助学生的角度出发, 赏识学生通过努力获取的成功, 使得学生不断发扬优点长处, 学会赏识自己, 以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 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5.2 要深知赏识的适度性原则

赏识并非意味着纵容无节制, 否则会模糊孩子的认识, 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自我表现认识, 过度赏识会导致学生对自己认识不足, 从而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 稍遇不顺就会一蹶不振。因此, 要求教师要正确客观地分析、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 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 而不能因为要达到某种目的而牵强无原则地赏识。否则, 不仅对学生本人起不到真正作用, 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 他们会感到赏识是一种虚伪, 继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

5.3 要认识到赏识教育并不排斥批评和惩罚

很多教育工作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对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 一些老师因怕会打击其自信心、挫败其积极性, 对其所犯的错误很少批评, 但是对于容易自大的学生, 这样就会导致他们产生傲慢自大的情绪, 这样只会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膨胀他们的私欲, 结果适得其反, 甚至导致更多的问题出现。

因此对于学生的错误, 都应该给与批评惩罚, 只不过要讲求批评的艺术, 主张适度性, 惩罚以不伤害孩子的尊严为前提。而且, 明确针对孩子所犯过失, 真诚地给予批评指正, 这本身也是爱的表达方式, 孩子完全能感受到这种爱, 并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 从而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 这对其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必不可少。

赏识教育就是实事求是真诚的爱的教育, 赏识教育工作者作为执行者, 在完善自身素质后, 于心中自觉形成赏识的意识, 使对学生的钟爱形成习惯性意念, 通过适当赏识行为与学生构建出心灵的桥梁, 如此赏识教育将在五年高职学校教育中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赏识与教育心得 第2篇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这是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对于后进生来说,赞赏和鼓励不亚于雪中送炭,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并从他们的内心激发出无穷无尽的积极动力。”

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大,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消沉。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

刚开始接触赏识教育,多着急于方法。而实际上,赏识更重要的是态度问题,视线问题。要学会从内心真正赏识,所有的语言和行动都要围着两个字“真”“信”,真心,真诚,真情和信任。把基本的问题解决了,随手拈来都是方法。

赏识教育不是单纯的表扬。在民主气氛下长大的孩子自信心强、性格独立。然而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民主,只有相对的自由。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绝对不能姑息迁就。既要赏识也要批评。既要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以激发孩子的成长潜能,也要指出和纠正孩子的问题,让孩子的成长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两者结合,孩子才会有真正健康的心理。

赏识教育要和责任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承担的基本责任是什么。

赏识教育要和挫折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尝到失败的滋味,培养对抗逆境的勇气。要让孩子知道,目标越高,越是好强上进,越是容易遇到或感受到挫折,而拒绝挫折,就等于拒绝成功。

赏识教育要同道德教育相结合。要让孩子知道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尤其要让孩子懂得行为的底线在哪里。

没有赏识的批评叫催残,没有批评的赏识是溺爱。

赏识教育心得体会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听完周弘老师的赏识教育,作为教师的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赏识的内涵。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给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

赏识教育思想与方法谈 第3篇

一、强化赏识意识,提高赏识能力

倡导赏识精神。赏识教育的成功推行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和示范。学校要提出响亮的口号,不断增强师生的赏识意识,逐渐内化为一种思想文化。教育者要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重视、信任、关爱每一个学生。只有重视,才会格外关注;只有关爱,才会欣赏帮助;只有信任,才会理解宽容。笔者所在的龙城高级中学的办学思想体系中,除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外,还倡导一种“龙城精神”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拼搏精神,互相欣赏、携手共进的团队精神。其中“互相欣赏、携手共进”就集中体现了赏识教育的思想精髓。教育是爱的艺术,也是激励的艺术。一种思想精神的持续倡导和落实,将不断内化和强化师生的思想,影响师生的言行。

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马克吐温曾说,“如果手里拿着锤子,那么眼里全是钉子。”我认为,如果手里拿着筛子,那么眼里全是金子;如果手里拿着种子,那么眼里全是果实。赏识首先要调整心态,要改变爱向学生挑毛病的习惯,学习正面思维,用心寻找闪光点;要多看优点,像淘金的矿工一样,多寻找沙土里的金子,像辛勤的园丁一样,多浇水,多施肥。因为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

把差异和错误看成难得的教育资源。错误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差异是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经常出错,要求不犯错误,无论怎样小心谨慎的学生恐怕都难以完全保证。作为教师,绝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学生,更不必去追求学生的绝对正确。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地加以利用。要辩证智慧地看待学生发展的差异,正视差异,尊重差异,利用差异,把差异变成宝贵的学习资源;要因材施教,允许异步发展,重视培养学生个性和特长。

建立适当的评价标准。所谓适当,一是评价要多元。人的智能有多种,社会的需求也多样,成功的标准也应该多元。不要用文化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富于个性的人,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方面表现出色。二是评价要因人因时而异。不要总是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不必要求学生崇高和完美。对待特殊学生,有时标准不妨特殊一点。如果我们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评价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就会扑面而来。

认识和理解孩子。认识理解孩子是赏识的基础。认识孩子,指了解孩子的优点缺点,发掘孩子的潜能;理解孩子指读懂孩子的言行,掌握孩子的需要,避免忽视、误解、委屈孩子。人都是一样,不怕被批评,就怕受委屈。渴望受人尊重,渴望被关注、被看得起。赏识教育,无论是先赏后识,还是先识后赏,识的工作都要高度重视。老师要多关注学生,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蹲下身子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与家长、同学交流,增进了解。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做孩子的知心人。只有这样,赏识才会有的放矢,教育才会真诚高效。

二、创新赏识方法,提高赏识艺术

赏识教育的形式很多。笔者搜索了网上一些学校创新赏识教育的做法,分类整理为9种形式:

1. 口语式。包括一般鼓励的语句,公开场合庄重的表扬,特殊学生特殊时候的悄悄话等。将表扬的内容编成快板书,让班内有表演天赋的学生进行“快板式”表扬;把表扬的内容编成“颁奖词”,教师或学生致“颁奖词”;把表扬辞逐一编号,不出现学生姓名,通过多媒体课件公示于众,让大伙儿猜猜他(她)是谁;创新的语言魅力无穷。

2. 表情式。如亲切的眼神,和善的微笑,鼓励的手势,关怀的态度,夸张的身体语言等。心灵的沟通让心灵更美好。

3. 书面式。评改习作时加上鼓励的句子;把对某学生的表扬写成小纸条,悄悄夹在他的书本或作业本里;把一些好人好事编成故事、集成对联等张贴出来;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和电子邮件等形式把学生的积极表现告知家长,并嘱托家长代为传告;把学生的事迹写成充满赏识之情的下水文,发表在校报或者自己的博客上;用照片制成证书样式,正面是学生参加某项活动的留影,反面写上学生获得的荣誉;把表扬词写成书法作品赠与学生;等等。

4. 行为式。行为激励主要有三个方面:在生活上有乐同享,有苦同当,有难当先;在学习上身先士卒,起表率作用;在态度上用行为表示赞赏、鼓励等。亲切地拍拍肩摸摸头,热情的鼓掌,赠送小礼物,和学生共进晚餐等等。教育者在某些方面的有意行为往往对学生具有激励作用。

5. 暗示式。暗示是一种心灵的力量。心理学研究表明,暗示影响着人的心理、行为乃至生理变化。对不够自信又积极要求进步的学生,对少数学生要求进步的苗头,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暗示鼓励,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暗示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有一个全面细腻的把握,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有敏锐的感知力,以便利用或创造一定的情境,从侧面对学生的情感心理进行熏陶、点拨和诱发。

6. 榜样式。利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化评价,评选学生之“星”,树立方方面面的榜样,让学生从同龄人中寻找模仿的对象。

7. 赋予责任式。让学生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把某个重要任务交给某生等。压担子意味着肯定,信任,往往能激发巨大潜能。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信任一个曾经是小偷的学生,从而激发了学生向善的决心。信任与责任有时能创造奇迹。

8. 活动式。有些学校每年设计一张“年终回顾表”让师生填写,领导或老师集中宣读或印发。表的主要内容为:“回顾这一年,我很欣赏________,因为他/她成功________。回顾这一年,我很感谢________,因为他/她的帮助,使我成功地________。”在相互欣赏激励的雨露中,自信和感恩的种子生根发芽,自由成长。

9. 存储卡片式。设计一些“优点卡”,可以是老师、家长写给学生,也可以学生写给学生。成立学校“品行银行”,鼓励学生存储自己的成果。成立“亮眼睛星探队”,挑选一批正直、责任心强的学生经过培训后,每天在校园中“找亮点”,一经找到就由星探队队员发给该名学生表扬卡,学生凭表扬卡可找班主任领星星。

责任编辑 邱丽

美术教育与赏识教育 第4篇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赏识。小学生更是如此, 他们心态还不够成熟, 自制力不是很强, 有时还凭自己的兴致而来。他们喜欢与赞赏他们的老师交流, 喜爱曾经给他们带来赞赏的那门学科。对于给自己带来愉快的事物, 学生总是格外有兴趣, 兴趣产生学习动力, 学习也就容易, 从而信心大增, 这门功课的成绩也越来越好。这就是赏识对人的推动作用, 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们的健康的心理。

众所周知, 教育是一种互动行为, 构建在相互尊重, 彼此交流之上的情感互动, 才能使教育立竿见影, 事半功倍。本人结合多年的基层教育工作经验来谈谈赏识教育的一些做法, 抛砖引玉, 请同行专家多提建议。

一、设计班级活动, 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可赏之处”

很多老师过多地注重了科学文化课的学习, 过多地用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 这样往往使那些成绩中下游的同学产生很大压力, 自卑, 甚至自暴自弃, 抱憾终生。假如老师换一种方式, 多方面来评价一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建立自信心, 然后再争取做好其他事情, 这样教育就有效得多。

1. 设计好各种班级活动

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时必须想方设法设计各种班级活动, 为每个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发挥特长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价值。从活动中学会欣赏自己, 确立自信心, 进而增强斗志。如:在第一次班会上让学生自我介绍, 描绘自己的梦想, 树立信心, 激发整个班级的斗志, 烘托为理想奋斗的氛围;让同学们在周记里“赏析自己”, 列出自己的优点及特长;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实现自我, 超越自我。

2. 组织好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在学校, 除了考试之外, 各种竞赛、评比活动是展现学生个人才干的另一舞台, 比赛中的胜出, 对于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 鼓舞班级的士气至关重要。为此, 我在抓好基础文化课学习的同时, 还大力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3. 设计好班级“光荣簿”, 鼓励同学们为班争光

心理学告诉我们,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虚荣心, 学生也是一样。自己的表现、付出、成绩等,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可、表扬, 甚至能“名留青史”, 这样在班内如有一本记录他们光荣历史的“光荣簿”, 对他们必将起到莫大的激励作用, 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榜样, 一种上进的动力。通过这个记录, 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到, 只要肯努力, 肯付出, 就能成功, 就能让自己在光荣簿上留名, 就能成为同学注目的焦点。

二、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赏析自己”

教与学有三个重要因素: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老师要在学生的学习中, 通过创造性的劳动, 促进学生这三个重要因素的形成, 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 从而达到赏析自己, 提高学习自信心的目的。

1. 重在赏识, 重在肯定, 重在表扬

在第一节课上要让学生明白获取学习成功的“四个一”: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 一个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套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 要肯定学生的每一个进步, 在作业讲评上大力表扬学习认真、有进步的同学。在批改作业时, 只评“优”、“良”、“阅”这几个等级, 绝不轻易给学生“不及格”的成绩。相信孩子们只是暂时没能做好作业, 说不定给他足够的时间就能做好。把每一单元的测验设计两遍, 让学生相信:他们可以越做越好, 超越自己, 从中感到力量和欢乐, 产生要做得更好的愿望。

2. 设计“优秀作文选”, 在班内甚至校内传阅

对学生的习作要给予肯定, 每次的好文章让作者在班上朗诵, 享受成功的快乐。比较优秀的文章收进《班级习作选》, 特优秀的推荐给校刊、校报等发表。

3. 制定奖励机制, 激励学生上进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对他们的表现、成绩予以肯定, 赏识。例如, 结合本班实际, 我曾推行过周测奖励机制。每周进行一次八科综合测试, 进行横纵对比, 奖励先进, 推广经验, 在班内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机制, 进而形成浓浓学风。

三、设计好家长会, 让家长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

现代教育一直提倡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一般来说, 没有父母不喜欢自己孩子的。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看法:优点不说跑不掉, 缺点不说不得了。于是在多数情况下, 家长谈到的较多是孩子的不足。其实, 这是一种片面的不利于小孩成长的认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周弘认为:“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 父母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 高呼‘冲啊’, 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 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因为赏识导致成功, 抱怨导致失败。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每一次家长会, 让家长们参与赏识教育, 赏识自己孩子的每一个成功, 每一次进步。

1.“小试牛刀”的尝试

在每一个新的学期, 我都会设计一期以“小试牛刀”为主题的家长会, 一方面展示开学以来班级取得的各项成绩, 汇报在这其中每一个学生的精彩表现;另一方面是学生节目表演, 给学生一个舞台, 在家长、同龄人面前展现自己。经过同学们的积极准备, 家长会给家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着孩子们的成长, 家长们感到“每个孩子仿佛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应该给孩子们一个充足发展的空间, 让他们小试牛刀取得成绩增强自信, 鼓励孩子们努力往前。

2.“多鼓励、多关心, 多督促, 多反思”的尝试

在今年3月的家长会上, 我让进步最大的某同学的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经验。该同学聪明, 但傲气十足, 不懂得尊敬老师, 值日工作常常不尽心, 师生评价都不好, 成绩也不尽人意。该同学父亲就是成功施行赏识教育的一个典型。他在得知孩子的情况后, 立刻反思自己, 认为关心不够, 引导不力。于是一方面协同学校进行教育, 另一方面他仔细留心观察孩子的所作所为, 发现、赏识孩子的每一个优点和长处, 及时联系老师, 共同鼓励孩子前进, 不断地为孩子每个微小的进步加油, 终于, 该同学渐渐摆脱了陋习, 上学期末还被评为校“三好学生”。

3.“赏识孩子的情感心声, 因势利导”的尝试

“早恋”现象在校园里已司空见惯。对于这一问题, 很多家长都把它当作洪水猛兽, 反对、压制, 甚至限制孩子的行动, 其实这样往往适得其反效果不佳。从生理心理学看, 在这一阶段, 孩子们产生对异性的好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所以, 我们无须惊慌, 关键是如何沟通, 如何因势利导成功化解。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秘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宝藏, 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 就好像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大人们只有从中照见自己, 才能进行疏导和化解这些问题, 如果说其中有秘诀, 那就是倾听高于教导。

赏识教育与创造性思维 第5篇

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关键在教育和启发,赏识教育是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催化剂。

孩子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家长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语言、满意的点头、会意的微笑、亲热的手势,都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快乐、巨大的信心、更多的投入,在一定的场合,家长的一句话可以产生巨大的“现场效应”,有时甚至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

有个孩子,用黑笔把一整张白纸涂得一塌糊涂,那位孩子妈妈对这不知所云的作品,没有责骂,而是耐心地问道“孩子,你画的这是什么啊!”那孩子一本正经地说:“在一片大树林中,有许多小动物,它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高兴极了,他们唱累了,跳累了,太阳下山了,天黑了,然后就睡觉了”。妈妈听了那孩子的回答,发出由衷的赞叹:“孩子,你真不简单”。有谁能想到,那“一塌糊涂”的作品中,有那么多精彩的内容,这位妈妈不是简单地斥责否定,而是鼓励、赏识,从而保护了孩子的想象力,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核心。

和谐教育:赏识与惩戒的博弈 第6篇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赏识教育在一向法度森严的中国教育界受到热捧,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一时间,“棒、棒、棒,你真棒”的口号响遍课堂,然后是“啪、啪、啪”的一阵有规律、有节奏的掌声。渐渐地,老师给予学生的鼓励表扬变得像是在吹捧,学生对机械式的赏识也逐渐麻木了。于是,赏识教育的实效性也就引起我们的反思。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校管理缺乏惩戒条例,处理违规违纪学生往往无法可依。在师道尊严盛行的年代,老师的话成了金科玉律,随便体罚学生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处罚又变成了老师不敢逾越的红线,对于一些严重违纪的学生往往也出现老师不敢管,学校管不了的现象。那么,惩戒就真的是洪水猛兽,它对教育就没有现实的意义了吗?

在现行社会上,人们用名誉、地位、金钱、权力等来赏识和表彰一个人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社会中也存在法院、公安局、监狱等机构,对于触犯法律法规的人要逮捕、审判。我们常说,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赏识与惩戒并举的方法当然也适用于学校教育,因为激励与批评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在提倡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的同时,决不能回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缺点与错误。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启示。在教育学生和评价学生方面,孔子就践行着赏识与惩戒并举的教育理念。孔子的一个学生鲁国人宰予,口才极好,因为白天在课堂上打瞌睡,被孔子骂作“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污”;而面对同是鲁国人的学生颜回,孔子则一再褒奖之:“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面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可见孔子是深谙教育的奖惩之道的。

当前,在推进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总是处在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之中,如何减少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促进教育和谐发展,促使教育稳步推进,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好教育的准绳。于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就在赏识与惩戒的博弈中努力寻求突破。

一、有效赏识,令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有这样一个案例,颇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在一节教研课上,老师叫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来做五道练习题。做完后,老师一看,前面四题都做错了,怎么办?再看看第五题,老师眼睛一亮,高兴地说:“你真聪明,这一题做对了。”然后重重地在这一题后面打了一个红勾。课后在评议这节课时,当大家提到这个细节的处理,这位老师振振有词地说:“不是说要赏识学生吗?如果我打他四个大叉,这样不就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了吗?”这位老师的话,不禁引起我的反思:适度赏识固然必不可少,可是这样带有夸张式的表扬,对学生来说多少带有一点讽刺的意味。我认为,当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薄弱之时,老师需要做的可能不是急于表扬,而是诚恳地指出其错误,帮助他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难道我们的教育就脆弱到连指出学生的错误都无能为力了吗?这种不当的课堂处置方式,如果不是老师出于对赏识教育的误解,就是对学生的放任、对教学效果的忽视!

怎样才能发挥赏识教育的作用呢?我们来看另一个案例,在一次综合实践课上,面对快速测定公园里池塘两边距离这个问题,一个小组内三位同学采取不同的方法,而结果都差不多。此时,老师没有简单评价谁对谁错,而是分别对三者进行了分析:甲同学的方法是用简便的测量工具,参考了池塘边一条小船的长度,用小船的身位去估算,这说明他是一个思维敏捷,追求快捷效益的人,不过这样测量虽然简便,但数值容易出现偏差;乙同学参考了塘边楼房的高度,根据倒影,估计出池塘的宽度,这说明他思维灵活,不拘一格,对新问题充满自信,但这样的结果往往比较主观;而丙同学则采用公式去演算,精确计算塘边两棵植物之间的距离,然后叠加,这样反映出思维严谨,但获取准确数据较慢,效率较低。如果将三人的方法综合应用,并加以检验修订,则会有满意的数据。结果三位同学都欣然接受了老师的建议,并改进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观察一下这一正一反的两个案例,我们会发现:赏识教育并不是不好,但“过犹不及”,就是说赏识学生要把握好尺度,过分赏识就会走向反面。我们要有理有节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赏识,学生才会乐于接受;同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对学生进行赏识,要选对时机和情境,有的放矢地进行表扬,才会令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有度惩戒,让学生在挫折中进步

教育应该尽可能避免使用惩戒而多用赏识激励,因为赏识激励能使人振奋有为,这是不言而喻的。惩戒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在社会中普遍存在,到了学校是否可以完全回避呢?我们该怎样来对待惩戒教育呢?我们同样先来看一个案例。

一个小组值日,其中有一位学生没有参加值日,规定的地方没有打扫人却走了,结果是班务清洁的分数被扣了,小组其他同学也受到连累。老师一怒之下,罚这个学生扫地一个星期。学生家长知道这件事后,给老师打了个电话,不满地说:“老师,你这有点像是体罚学生呀?”老师也理直气壮:“如果大家都不扫地,那学校的清洁卫生谁去搞啊?”家长接着说:“孩子没有扫地,让他补回,或者罚他多扫一天我没意见,但罚扫一个星期,我看对孩子不利啊。”

这个案例很有典型性,就是面对学生违反纪律时,我们老师应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呢?其实,家长的话也给我们一点启示:惩戒可以,但有个尺度问题。惩戒也是一种教育,但它是一把双刃剑,把握好了,可以教育学生;把握不好呢,则有可能刺伤学生,那就真的成了体罚学生了。

惩戒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挫折,人生需要一点挫折,太顺利了反而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对新时期的学生来说,挫折是成长中的一笔财富,可以使他们心智更成熟、行为更理性、处事更周到。关键的一点是,学校和老师在使用惩戒教育时,必须赢得学生的心。回到之前的案例,我们的老师应事先与这个同学深入交流,弄清楚他没有值日的原因,如果没有特殊理由而不参加值日,就要与他分析此种做法对他个人、同学以及班集体的影响,这样的交流才能上升为具有教育意义的过程;然后要求适度补回,通过有益于集体的服务,将功补过,相信这位同学会更加心悦诚服!

三、有爱施教,使学生感受人文关怀

我们先来分享两个动人的经典教育故事,这两个故事非常有名,绝大多数潜心教书育人的同行想必都耳熟能详,但鉴于其中那些穿越时空的教育情怀和魅力,笔者在此不惧冗繁之嫌,赘述如下。

第一个故事的主角是中国的陶行知。一次,陶行知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同学,当即制止,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没想到陶行知却给了他一颗糖,并说: “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瞪大了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二颗糖对王友说:“这第二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停止了。”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颗糖:“我调查过了,你砸的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遵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王友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自己的同学……”陶行知这时笑了,马上掏出第四颗糖:“因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是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这两个教育故事异曲同工,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两位不同国度的教育家,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但相似的情境下,用一种极富人情味的方式保护了孩子,他们的举措成为了中外教育史上人文关怀的典范,也是在学生犯错之后有爱施教的典范!

这两个故事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教师的优秀不在于他头上有多少光环,而在于他心中是否有学生,也就是说有没有一颗宽容和关爱之心:在困局面前能否压住怒火,在僵局面前能否施与博爱。我们教师如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不管是赏识教育还是惩戒教育,必定都能水到渠成。这两个故事也提示我们,赏识与惩戒教育的博弈,不应仅仅只是一种驯化学生的技巧和策略,而应是一种有温度、直抵学生心灵的教育智慧。

著名诗人流沙河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前进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光明。”教育信念催生教育智慧,教育智慧焕发教育真情,我们新时期的老师也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教育情怀乃至教育智慧。对于笔者而言,那就是赏识与惩戒并举的和谐教育:尊重学生而不放纵学生,关爱学生而不溺爱学生。这样,即使我们的学生偏离了成长的正常轨道,也能在我们的引领下迷途知返,而我们的教学工作也能有序地进展,我们的教育热情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作者单位: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第一小学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教育培训基地)

美术教育与赏识教育 第7篇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是人的正常需要。当我们的学生取得成功和进步时, 老师的肯定和赞赏能让学生感到温暖而充满自信, 这种自信心的建立对他们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都非常有帮助。但是, 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 方法有偏差, 往往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曾读过这样一篇短文, 说一个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 但附近顽皮的孩子吵闹的声音却使他不能静心休息。在劝告无果的情况下, 老人告诉这些吵闹的孩子, 谁吵闹得越厉害, 他就奖励这个孩子越多的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 当等到这些顽皮的孩子都习惯通过吵闹来获得老人的奖励的时候, 老人却慢慢地减少给他们的奖励, 直到最后一分钱也不给。孩子们觉得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 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 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了。

这则短文凸显的是老人的智慧, 但也反映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称赞是有限度的。当学生习惯获取奖励的时候, 他就会把获取奖励当作学习的动力, 而忽视学习本身的目的。但是“我能行”是有限度的, 学生不可能时时处处取得成功, 一旦遭遇困难, 缺少奖励, 他们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如果我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 都竭力使学生相信, 他们的一切都是好的, 这只能助长学生的虚荣心。换句话说, 学生健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能通过不切实际的赞扬和吹捧而获得, 它必须以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成就感为基础。过分的吹捧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也会使他们将来走入社会的时候遇到困难。当然,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表扬。夸奖是一种激励, 激励比批评的效果要好得多, 但也不能走向极端, 习惯了鲜花和掌声的人, 碰到荆棘和泥泞会怎样呢?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把学生的优点无限放大, 无视学生的缺点, 会使学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不知道真正的自我是怎样的。对学生的缺点, 虽不说零容忍, 但也不可以置之不理, 适当的惩罚还是必要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所谓“培养人”, 是指对人的身心发展有意识地、直接地施加影响, 这本身就包含着惩戒的意味。老师不是司马徽之类的好好先生, 当然有责任和义务批评教育学生, 使学生改正自己的错误。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说双休日, 父母带孩子上公园玩, 孩子骑上了公园里的石狮子, 就赖在上面不下来了。父母和周围的人好话说尽, 也没有作用。后来一个儿童心理专家附耳对孩子说了一句话, 孩子马上跳了下来。原来儿童心理专家讲的是:“如果你不下来, 我就叫警察叔叔来抓你。”在这里, 惩罚的作用就得到了明显的体现。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 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 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 也是一种义务。”

如果把称赞赏识比作顺风的话, 批评惩罚则是逆风。顺风可以使学生飞得更远, 而逆风可以使学生飞得更高。入选人教版的课文《“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对此作了生动地阐述。本文作者七岁时, 写了第一首诗, 一个七岁孩子的诗, 水平如何可想而知。对此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 父亲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对这两种不同的评价, 作者的反应是“得意洋洋”和“痛苦起来”。也正是这两种评价, 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正如文中所说, 长大以后, 他体会到母亲的“称赞”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 注意, 总结, 提高”。作者不但认识到这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 而且认识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 那就是爱。正因为有了父母的爱, 所以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 不会产生自傲和自卑。

其实, 无论“赏识教育”还是“惩罚教育”, 教育本身都是一门“爱的艺术”。只要将满足学生的需要, 呵护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 这两种教育手段都是合理的。也只有将“惩罚教育”和“赏识教育”结合起来, 教育才称得上完整。当然, 惩罚不是体罚, 体罚是教师个人情绪的宣泄, 是教师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它会极大地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惩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 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

美术教育与赏识教育 第8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教育管理,赏识教育,后进生转化

1 赏识教育法的背景

赏识教育源于一位伟大的父亲———周弘, 他用爱心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 不仅使女儿走出了无声的世界, 而且成为了一位能言善辩、思想健康的姑娘。20年来, 这两个普通的生命创造了一系列奇迹。如今, 这位父亲创立的赏识教育法被公认为世界最著名的教育方法之一。他提出:赏识, 可以理解为欣赏和认识, 包含肯定、信任、鼓励和赞扬等[1]。赏识教育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 用欣赏、鼓励的态度去看待、评价受教育者的一言一行, 它承认差异, 允许失败, 重树受教育者的自信, 发现和发挥受教育者的长处和潜能, 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2 后进生产生的原因及心理特点

后进生一般是指在学习上或行为习惯上表现不佳的学生。产生后进生的原因有很多, 有的是家长平时溺爱或教育方法粗暴简单造成的;有的是因家境不好、单亲或家长疏于管教造成的;也有不少是交友不慎造成的……一般来说, 后进生都有严重的自卑心理及逆反心理, 自信心不够, 纪律松散, 自制力差, 自暴自弃, 缺乏团队精神, 他们的心理可以说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2]。但只要教育得当, 多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就能走近他们、理解他们, 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 成功地教育、疏导他们。

3 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后进生

3.1 让后进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它可以促进孩子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学实践表明, 许多学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都非常投入且充满自信, 好胜心特别强。因此,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组织各种兴趣班, 举办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 如普通话比赛、篮球比赛、书法美术比赛、文艺演出、作文比赛等, 让后进生有展示各种能力的机会与舞台, 让他们也能在集体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感受集体的温暖, 学会在竞争中合作, 在合作中竞争, 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在平时, 教师对后进生要注意肯定与鼓励, 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 这对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 多对他们说“你能行”、“你可以做到”、“你做得真棒”等鼓励性语言。后进生作业中错误较多, 教师要注意教育方法, 让后进生看到自己的长处, 相信只要自己努力, 就会有进步, 让他们在肯定与成功的快乐中逐渐进步。

3.2 宽容后进生, 尊重其人格

一位哲人曾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 不论其美丑, 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 不论其大小, 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 不论其清浊, 故大海浩瀚无比, 这无疑是对宽容最为生动的诠释。而笔者要说:教师宽容每一位学生, 不论其优劣, 故教育无比崇高。对于学生的缺点、错误, 若是优秀生, 教师很容易对他宽容、谅解, 给他机会;对待后进生, 教师未必能做到宽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 缺乏宽容的气度, 而不与后进生沟通, 从而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实, 后进生在成长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表现比较差, 受到的批评很多, 而教师没有技巧的批评, 只会加重他们的逆反心理, 使其更加封闭自己。相反, 如果我们能对他们出现的错误有足够的耐心, 能以宽容的态度处理问题, 尊重他们的人格, 取得他们的信任, 那么, 他们自然就会放下心理包袱, 向我们敞开心扉。

3.3 让后进生在自信中进步, 走出自卑的阴影

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缺乏自信是失败的主要原因。”而在竞争型社会中, 失败是正常的人生经历。赏识教育承认差异, 允许失败,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后进生自信心的教育。教师要学会赞赏后进生, 要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 用多把尺子来评价后进生, 评价时要赞赏他们想法的独特性;赞赏他们回答问题中的微小进步;赞赏他们大胆的质疑和思考, 让后进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可利用评价后进生学习中错误的时机给后进生提出期望, 使后进生充满信心。回答错了, 允许他们重答, 答得不完整可以补充, 没想好可以想好再答, 第一位学生不会回答的问题, 不再问第二位学生, 这样第一位学生就不会有“我不如别人”的感觉, 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平等的气氛中愉快学习。例如, 有一次笔者在课堂提问, 有一位性情急躁的学生没完全听清楚问题就立即举手回答, 结果词不达意, 引起其他学生的哄笑。笔者立刻赞赏这位学生反应快, 口头表达能力好, 说话大声且口齿伶俐、干脆利落, 希望他今后做事要细心, 沉着冷静, 三思而后行, 结果这位学生进步很大, 再也没出现过回答问题词不达意的现象。所以, 教师充满赞赏和期待的评价, 会使后进生产生一种强烈的进取心和自信心, 并由此激发出巨大的内驱力, 促使他们奋发向上。

3.4 大胆批评, 帮助后进生健康成长

赏识教育提倡正面肯定, 以表扬为主, 但对后进生的错误是否就意味着不能批评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仅要批评, 还要大胆批评, 但要以尊重后进生的人格为前提, 像“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完蛋了”……这样挖苦、讽刺的批评只会适得其反。批评的原则应该是对事不对人, 这是大胆批评的奥秘。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犯错误, 对后进生来说, 他们更是在犯错误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赏识教育的批评就是要给后进生这样的感觉:你犯了错误不要紧,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改正, 你还是好学生。这样, 学生才会有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 才能健康成长。

赏识是一种理解, 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后进生获得自我价值感, 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后进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3]。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4.

[2]黄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

美术教育与赏识教育 第9篇

高中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广度和难度远远大于初中化学,如果衍用旧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差,个别学生就会出现学习障碍,久而久之的累积,必然会成为化学学习中的低分生.成绩的不理想,让他们觉得自己就是“化学差生”,也会越来越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恶性循环.我们大家都知道,要求教师能公平地对待自己,盼望得到教师的赏识,是处于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共同愿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不偏向,不歧视,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理解和尊重学生

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说过:“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理解和尊重学生,在表扬中增强学生积极进取的上进心.每个学生的心底都是“向学”的,每个学生都希望成为“优等生”,每个学生也希望成为教师的“宠儿”,所以作为一个公平的教师,请不要用鄙夷轻视的目光去看待化学学习差的学生.他们不是不想学好,只是学习方法不合适或者是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给这些化学差生投入更大的耐心,更多的去关注他们,可以因人而异的给他们帮助.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1. 课堂提问的针对性

化学差生在课堂提问中往往不敢回答问题,因为他们怕回答错误会招来别人的嘲笑,会更加打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所以往往选择缄默.这样无法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所以这时候教师就应该设计特殊的教学环节:比如,针对性的提出简单问题,指定某个学生(差生)回答,待其说出标准答案后,教师可以用语言表扬,用眼神赞许,这些都可以让差生感觉到自己也可以是教师的“宠儿”,自己也可以成功的回答问题,自己也可以学好化学,多几次这样的机会,就可以更好的确立学生的信心.

2. 课后答疑的积极性

化学差生往往不敢向教师问问题,他们担心自己提出的问题简单会让教师觉得自己很笨或者由于自己没有认真听讲造成的,反而会让教师看轻自己,造成他们的某种胆怯心里.这样问题越积越多,学习自然不会有成效.其实教师喜欢孩子们问问题,这是很好的教学反馈,可以为下一阶段教学提供参考,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提问题.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及某个学生问的问题,表扬学生问题提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可以帮助一部分学生共同解决难题,还要趁热打铁的告诉学生学习只有会问才会学,才能学好.还可以提及某个优生问的简单问题,然后课堂解答,这样差生就会觉得原来这样的问题不是差生才会有,这样他们可以找到心里的平衡点,自己多问教师也会提高成绩,慢慢的胆怯心理也会消失了.

二、宽容和关爱学生

宽容和关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善性,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只有教师关爱学生,学生才能进一步尊敬教师,“爱”能消除隔阂,填平感情的鸿沟;关心爱护学生可以营造一座信赖的桥,帮我们建立诚恳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的交融,也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的学科情感还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教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教师而喜欢他所任教的学科,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成绩也会有所提高,化学差生的情况自然会好转.所以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生都应该是教师心目中的“宠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所以,只有教师可亲可敬,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并积极有效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尤其是差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问,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学生和教师讨论问题,力求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充满情趣.只有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才能促进学生尤其是差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只有在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完全平等、充满生气的课堂气氛,学生才敢大胆质疑,才乐于与教师展开讨论,才会“不惟书、不惟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

美术教育与赏识教育 第10篇

关键词:德育工作,感恩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

一、当前学生的德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 社会对学生发出了各式各样的挑战, 也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反观现在的学生,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加上家庭教育的误区、学校教育不当及社会的不良诱惑, 他们的智商在进步, 而情商并未随之发展, 甚至在倒退。在学校教育中, 身为班主任的我们, 不难发现, 总有一些学生在性格方面存在缺陷, 成为高智商、低情商者。在我所接触的学生中, 常见的性格缺陷者有以下三种。

(一) “理所当然型”

这一类的学生最为常见突出表现在, 认为一切所得都是理所当然, 受之无愧的, 他们无尽地向身边的人索取, 却不愿意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需要付出, 不懂得索取与付出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他们在家时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父母再苦再累, 也不懂得帮父母分担;在学校, 不懂得尊重教师及同学, 上课不认真听讲, 扰乱课堂秩序。

(二) “自卑懦弱型”

这一类型的学生, 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平时沉默寡言, 不善言语, 不敢或不愿与外界沟通, 包括自己的家人、同学和教师。遇到事情, 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不行”, 所以在机遇面前, 常畏首畏尾, 错失很多的良机。

(三) “自大易受伤型”

这一类型的学生, 一般比较有优越感, 要么是家境优越, 要么是学习成绩优越, 所以在性格方面, 表现为特别要“面子”, 喜欢别人夸奖他们, 容不得别人的批评或斥责。一旦他们这些自大的“资本”消失了, 如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成绩时, 他们就会觉得天塌地陷, 无地自容, 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二、原因分析

育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一个婴儿从呱呱坠地, 到长大成才, 每走一步, 都与周围的教育环境密不可分。这个环境, 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

在家庭方面,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 影响孩子的一生。很多家长不管家境富贵或贫穷, 当孩子一出生, 便把他当做家里的“小太阳”, 以他为中心。而且现在很多家庭都是隔代抚养, 父母外出工作, 由爷爷奶奶等代养, 教育方式难免落后, 缺少科学性, 因此很多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大、傲慢、任性等不良的性格。当然, 也有部分家长的育儿观依旧停留在“棒打出孝子”的年代, 对孩子的管教过于苛刻、粗暴, 让孩子屈服于棒棍之下, 产生了懦弱、胆小、极端、叛逆等性格上的缺陷。

在学校教育方面, 虽然提倡素质教育, 但在中考、高考等升学率的压力之下, 很多学校的治学方针依然以学业成绩为主, 重智育、轻德育, 造成学校德育工作的盲区。对于部分学生的性格缺陷问题, 大多数教师也是以简单的一刀切的方式进行处理, 没有因材施教, 造成事态的恶化。

三、对策:“感恩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护学生健康成长

身为中学德育工作一线的一名班主任, 我认为, 要让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成才, 应该重视德育教育, 更应该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用“感恩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护学生健康成长。

(一) 用“感恩教育”感化“理所当然型”

“理所当然型”学生的潜意识里不懂得感恩, 认为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不会自我反思, 不会感激, 一旦别人中断了对他们的给予, 他们就会埋怨。我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 把“感恩教育”作为一大使命。我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平时与学生的交流中, 鼓励学生主动与他人打招呼, 不管是教师还是同学, 都应用微笑或眼神与人交流。同时, 学校召开名家的“感恩, 我们在行动”等大型演讲会, 让学生在感动中, 反思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与教师的关系、与同学朋友的关系。我还利用班会课等场合, 鼓励学生回家帮父母洗碗、倒茶;反复告诫学生, 出门前要知会家长, 不要让家人操心;鼓励学生有爱就要大声说出来, 勇敢表达自己的情感;角色互换, 模拟生活的场景, 让学生与父母、教师、他人进行角色互换, 将心比心, 体会别人的难处。渐渐地, 我们都惊喜地发现, 校园内外, 学生主动打招呼的多了, 笑容多了, 打架斗殴的少了。在与家长的聊天中, 家长反映孩子会主动与他们聊天了, 还会主动帮忙。这就是“感恩教育”的神奇之处。

(二) 用“赏识教育”改善“自卑懦弱型”

所谓赏识教育, 不是纵容或娇惯学生, 而是在他们的成长中, 用心欣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多肯定和赞赏他们, 让他们从骨子里产生自信, 但不自傲。“自卑懦弱型”学生的成因就在于缺少自信。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 自信的教育。教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笑意, 一句赞美的话, 都可以激起学生的勇气。我们班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家境一般, 文化底子弱, 造成很多学生骨子里怯懦。刚给他们上课的时候, 只有我一个人自问自答, 鲜有学生回应。事后深入了解, 原来大多数的学生都担心回答有误引起他人的嘲笑。于是, 我利用课堂内外的时候, 给学生订立一个班级积分管理制度, 比如上课积极回答者, 可以一次加一分, 以此鼓励大家踊跃发言。对于回答错误者, 大家不可以嘲笑, 而是应该报以掌声鼓励。渐渐地, 回答问题的人数明显增多。

(三) 用“挫折教育”治愈“自大易受伤型”

“自大易受伤型”的学生, 因为生活中的优越, 常常会自认为是完美无缺的人, 特别爱“面子”, 不容许自己失败。一旦成绩不理想, 或是未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 便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 无法原谅自己。近年来提倡的“挫折教育”, 便是提倡平时多磨炼学生的意志力, 让学生的内心足够强大, 以独立承受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压力、失败等。我在班级管理中, 常常给学生灌输一种人生态度:从容。人生不可能十全十美, 没有谁能永远是第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别人总有我们所需要学习的地方, 所以不要轻易看轻别人。允许自己犯错误, 重要的是能知错能改, 不要重犯同一个错误。班级的座位采取全方位轮坐制, 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大家都有机会轮坐到。通过这样一些班级管理办法, 学生渐渐接受了一个理念:平等。于是, 再骄傲的学生, 也会渐渐放下那颗骄傲的心, 尝试与同学平等相处。当然, 在“挫折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灵活运用“批评”的艺术, 尤其是这些“自大易受伤型”的学生, 要因人、因时、因地区别对待。对于冲动爱面子型的学生, 尽可能不当面斥责他们, 而是寻找时机, 另辟蹊径, 用一些事例从反面来阐明道理, 这些学生一般会在案例中自省。

运用正确的方法与策略实施赏识教育 第11篇

一、赏识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1. 调整传统的教育心态,做好赏识教育的准备。

首先,从深层意义上来讲,赏识,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心态。把学生看作是未被精心雕琢的璞玉,只是需要伯乐的慧眼、鲁班的设计和技艺。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学生,正是因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所以才潜藏着极大的可能性,才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最后,要了解学生需要被赏识。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是个体认识过程中的动力。赏识教育就是满足需要,激活与维持动机,激发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不断地向更高水平发展迈进。

2.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挖掘肯定潜在的积极因素。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上的进步,还要关注学生那些行为习惯鲜明的、无异议的闪光点,并及时、长期不懈地予以肯定,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是非善恶观。要善于捕捉那些隐性、容易被忽略的闪光点,挖掘那些潜在、可能的积极因素。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和对事物变化的敏感性,且要努力提高观察力、分析力。此外,要注意发现和捕捉并不完全消极的学生的闪光点。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等等形式,展示他们各方面的才能、优势,再加以赏识,扩大赏识教育的广度,发挥赏识教育的最大功效。

3. 承认差异、允许失败,采用积极的比较。

学生与成人在身心发展方面呈现不同的特征,同龄同类学生的性格、能力、发展水平也都存在个体差异。赏识教育:一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二要允许失败,帮助学生找出原因,鼓励其勇敢地克服困难,相信自己下次会做得更好。

二、赏识应注意的问题

1. 赏识应该着眼于受表扬者个人的劳动和努力。

有这样一个事例,北欧一教授要求中国学者向她女儿道歉的事情,教授认为中国学者的夸奖伤害了她的女儿:“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你夸奖了她,孩子还小,不会分辨,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且一旦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它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中国学者对教授女儿的夸奖和喜爱,反而惹得教授不高兴。仔细想想,我们不得不反思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赏识。

查阅《现代汉语词典》可知,“赏识”是指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者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根据这一解释,赏识的前提是对象的“才能”或“价值”,但许多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赏识并没有恰如其分地出现在“才能”或“价值”真正凸显的时刻,而演变成一种降低要求门槛后的浮泛赞美。这种赞美由于并没有给教育对象以名副其实的教育评价,因此,一方面学生变得盲目自信,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际水平;另一方面本应被教育者及时、有力地纠正的缺点错误被遮蔽和搁置下来,取而代之是教育者实际意义的不作为。从教授的话语中,我们感到赏识教育应该着眼于受表扬者个人的劳动和努力,着眼于受表扬者今后的发展,否则,就会产生错误的导向。

2. 语言要有艺术性。

“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 “虽然这次取得了进步,但离重点高中的目标还差得远呢”,这种语言事实上造成学生很压抑。若改成“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按这样的发展趋势,你的目标马上就能实现”效果就不一样。这不仅能保持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起到更好的鼓励作用。所以在教育中要多用肯定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像“你真棒”“你能行” “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在这方面注意一点,事情就做得很完美了”,也许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师赏识教育的运用

1. 全体赏识原则:充分肯定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体差异,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信心。

2. 客观赏识原则:正确的赏识是以“真、善、美”为标准的,又必须坚持科学的精神,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只有如此,赏识才能是积极健康的,才能赏识得当。

3. 差异赏识原则:一个学生可能在这个方面不如他人,但在另一方面可能强于他人;一个学生可能在某方面不如甲,但可能又会强于乙;一个人可能在某方面不如别人,但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方面可能就是他自身的长处。如此等等,往往都是可供我们选择的赏识点。

4. 主动赏识原则: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在用一只眼睛盯着其缺憾点和问题的同时,另一只眼睛要不停地去寻找和感知学生的优胜点和进步,在提醒的同时不断地给其注入自信力。

5. 即时赏识原则:不失时机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再在实事求是评价的基础上加以升华,闪光点往往即刻成为被赏识者进一步前进、发展的出发点。

总而言之,赏识教育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更能让学生通过努力和劳动,收获坚实的自信,以及在此过程中挖掘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运用赏识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赏识教育的真义 第12篇

其中一种误区是, 教师在平日里对学生赞扬多、批评少, 甚至只赞扬不批评。赏识教育主张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给予称赞, 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自信。然而为什么在这个提倡“赏识”的时代里, 学生反而变得越来越脆弱, 动辄就因为教师的一句批评而情绪崩溃、跳楼自杀?原因是我们赏识过“度”了。儿童的理性认知能力毕竟有限, 很多时候还需要成人的引导, 如若成人引导失误, 将对学生今后的心理发展带来重要影响。这种“只肯定优点却忽视缺点”的做法容易让学生沉溺于“我是好学 生”的心态中, 却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耐批评、耐挫折能力低。试想, 如果一个仅为几句真实客观的评价就有可能伤自尊心、挫败自信心的学生, 长大后怎能经受风雨、迎接挑战?

另一种误区是, 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时, 教师用类似“没关系, 下次肯定可以做好”或“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的话语鼓励学生。赏识教育的一条精髓是“允许失败”, 但以上的话语却更倾向于“不允许失败”, 因为教师在话语中只是肯定了学生此次的失败, 但却没有“赏识”这个失败, 而是暗示了“下次”的目标。这样的赏识教育有可能让学生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评价和总结当中的得失, 反而在心理上产生对“下一次”的依赖, 动辄就暗示自己“这次不行还有下次”, 但当下次还是不行时, 要么受到更沉重的打击, 要么继续寄希望于“下一次”, 这样的心理是浮躁而极不稳定的。

还有一种误区是, 教师孤立地赏识学生个体的特点。赏识教育的立足点是承认学生个体差异, 肯定并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但个体存在于群体中, 教师“挨个儿”赏识学生的特点, 容易导致学生的个性膨胀, 只顾自己被赏识, 却忽视他人或集体的利益, 甚至形成攀比的风气, 为获得或维持“赏识”而不择手段、弄虚作假, 在是非对错、价值判断等方面失去辨识能力, 变得自负、自大甚至偏执。

出现以上误区的原因是, 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什么是赏识教育。

真正的赏识教育应当赏识学生的优秀表现, 更应当赏识学生承认错误和承担错误后果的勇气;应当鼓励学生“下次可以做好”, 更应当肯定学生“这次已经做得很好”;应当赏识学生的个性, 更应当赏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真正的赏识教育需要智慧。首先, 它不仅需要教师会“赏”, 更需要教师会“识”, 需要教师能够在学生发展不均衡的思想、性格、态度、情感、意志等多种特点中, 识别“什么应当‘赏’”, “应当如何‘赏’”, 并最终通过教育的引导作用, 让学生可塑性的特点得以维持和发展。其次,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爱, 但这种爱既应当是“一视同仁”的爱, 也应当是有区别的爱;既应当是一种理性的爱, 也应当是一种对学生负责任的爱。

真正的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 不是让学生对“赏识”形成依赖, 为得到“赏识”而学习、做事, 也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自信, 而是让学生具有“赏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思考、辨识和包容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赏识自我, 学会赏识别人, 学会赏识社会, 学会赏识世界。

上一篇:护理观念下一篇:学生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