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体重指数范文

2024-07-06

身高体重指数范文(精选7篇)

身高体重指数 第1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第30届奥运会田径比赛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 (http://www.london2012.com/athletics/) 。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略。

(2) 数理统计法:略。

2、结果与分析

2.2、世界不同地区优秀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和年龄分析

(1) 世界不同地区优秀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和年龄分析。

由表5 可知,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前8 名男子径赛运动员平均身高、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平均体重、平均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 。前8 名男子径赛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80cm、平均体重71kg、平均克托莱指数395、平均年龄26 岁。欧洲运动员平均身高以181.5cm排在首位, 北美洲运动员181.2cm排在第二位, 大洋洲运动员179.4cm位列第三位, 南美洲运动员179.1cm排列第四位, 亚洲、非洲运动员分别为177cm、176cm位列第五位、 第六位。 各地区径赛运动员平均体重为71kg, 北美洲76kg>大洋洲73kg>欧洲71kg>南美洲68kg>非洲64kg>亚洲62kg。各地区径赛运动员平均克托莱指数为395, 排序与各地区运动员体重排序相同, 即体重越重克托莱指数就越大。结合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分析, 各地区男子径赛运动员符合生理学规律, 呈一致性发展。在年龄上大洋洲、欧洲、北美洲排在前三位, 南美洲、非洲、亚洲排在后三位, 亚洲运动员是所有地区中最年轻的, 这可能与亚洲运动员过早开发, 没有保持最佳竞技年限有关。另外, 亚洲运动员在身高、体重、身体充实度上没有强大优势, 更使亚洲运动员在征战奥运时更加扑朔迷离。

由表2 可知,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 前8 名男子田赛运动员平均身高、 平均体重、 平均克托莱指数、 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前8 名男子田赛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90cm、 平均体重96kg、平均克托莱指数506、平均年龄28 岁。各地区男子田赛运动员平均身高大小为亚洲191cm>欧洲190.6cm>非洲190cm>北美洲189cm>南美洲186cm>大洋洲184cm。 各地区男子田赛运动员平均体重最高的是南美洲运动员102kg, 亚洲运动员99kg排在第二位, 欧洲运动员97.2kg排在第三位, 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分别以97kg、83kg、75kg排列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前8 名男子田赛运动员克托莱指数与体重排序相同, 即体重越重克托莱指数就越大, 没有与身高呈一致性发展, 这与大洋洲、南美洲、非洲、亚洲运动员少有关。在年龄上, 田赛运动员年龄最大的是非洲30 岁, 其次是亚洲29 岁、欧洲28 岁、南美洲27 岁、北美洲26 岁, 大洋洲是年龄最小的地区24 岁。亚洲男子田赛运动员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年龄上都排在前2 位, 这主要与亚洲男子运动员少有关。

(2) 世界不同地区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和年龄分析。

由表3 可知, 前8 名不同地区女子径赛运动员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 , 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各地区女子径赛运动员平均身高168cm、平均体重57kg、平均克托莱指数338、平均年龄26 岁。在各地区运动员平均身高上欧洲170cm>北美洲169cm>大洋洲167cm>非洲52cm>南美洲165cm>亚洲162cm。各洲田赛运动员平均体重依次为北美洲60.5kg、 大洋洲60kg、 欧洲58kg、 南美洲56kg、 非洲52kg、亚洲48kg。克托莱指数大小是大洋洲359、北美洲358、欧洲342、南美洲336、非洲310、亚洲295。在年龄上, 欧洲运动员27.4岁排首位、北美洲27 岁第二位、大洋洲26 岁第三位、非洲25 岁第四位、南美洲24.2 岁第五位、亚洲24 岁第六位。综合分析, 亚洲前8 名运动员与欧美地区前8 名运动员差距很大, 无论是身体形态还是参赛经验, 亚洲女子要在径赛项目上分得一杯羹,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由表4 可知, 前8 名不同地区女子田赛运动员平均体重、平均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 , 平均身高、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各地区女子田赛运动员平均身高178cm、平均体重76kg、平均克托莱指数425、平均年龄28 岁。各地区女子田赛运动员平均身高依次为大洋洲193cm、 南美洲180.2cm、亚洲180cm、欧洲178cm、北美洲177cm、非洲170cm。平均体重大小是大洋洲120kg、亚洲92kg、南美洲85kg、北美洲74kg、欧洲72kg、 非洲70kg。 平均克托莱指数分别是大洋洲622、 亚洲510、南美洲471、北美洲418、非洲412、欧洲404。平均年龄非洲29岁>欧洲28.3 岁>北美洲28.2 岁>大洋洲28 岁>亚洲27 岁>南美洲25 岁。可以看出, 欧洲、北美洲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克托莱指数排序较低, 这与该地区运动员参赛项目多、获奖面广有关, 亚洲运动员虽然在身体形态上靠前, 但参赛项目少, 这是目前亚洲男子、女子共同面临的尴尬境地。

3、结论

第30 届奥运会前8 名不同地区男子径赛运动员平均身高、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平均体重、平均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 。其中各地区运动员平均身高大小为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亚洲>非洲。 各地区运动员平均体重、克托莱指数排序相同, 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南美洲>非洲>亚洲。前8 名不同地区男子田赛运动员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克托莱指数、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前8 名不同地区女子径赛运动员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 , 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结合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分析, 各地区运动员呈一致性发展, 欧洲运动员身体形态优于南美洲、非洲、亚洲运动员。前8 名不同地区女子田赛运动员平均体重、 平均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 , 平均身高、 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优秀田赛女子运动员身高、参赛年龄以趋于平稳, 主要由于地区存在的人种、饮食、卫生等因素影响运动员身体结实程度。

摘要:本文对世界不同地区优秀田径运动员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年龄研究, 结果显示:前8名男子径赛运动员平均身高、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平均体重、平均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 。前8名男子田赛运动员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克托莱指数、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前8名不同地区女子径赛运动员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 , 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前8名不同地区女子田赛运动员平均体重、平均克托莱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 , 平均身高、平均年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

关键词:第30届,奥运会,田径,身体形态,年龄

参考文献

[1]刘建国.田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尹继林.快速力量型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1, 7.

[3]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4]孟令成, 康连.优秀田径选手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8.

[5]张玉泉, 张华.中外优秀田径选手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25) 6.

[6]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7]冯培刚, 范传芳.中外优秀全能运动员身体形态比较[J].山东体育科技, 2000 (22) 2.

身高体重指数 第2篇

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已经结束, 中国女排没有完成进前四名的目标, 这不能说中国女排又在下滑,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中国女排。在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排队员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 以及扣球、拦网正在向男排的风格发展, 这些指标都是女排队员最基本、最重要的参数。纵观国内外相关文献, 大部分都是关于技战术分析, 在非技术方面的研究还不足, 未能全面、综合的揭示中国女排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等方面的特征, 为此本文从这几方面入手, 寻找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并发现其内部关联, 找出其影响成绩的所在。

1 研究对象

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前八名比赛队 (即俄罗斯、巴西、塞黑、意大利、中国、日本、古巴及荷兰) 的95名队员的年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拦网高度以及克托莱指数 (体重/身高*100) 6项指标。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http://sports.sina.com.cn/z/wwcvolleyball06网站, 收集2006年女排世锦赛前八名比赛队队员的年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拦网高度以及克托莱指数 (体重/身高*100) 6项指标。

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并进行t检验。

2.3 对比分析法

对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进行对比分析。

3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队员统计结果分析

3.1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队员6项指标的统计分析 (表1)

3.1.1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队员年龄指标的统计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女排队员的平均年龄是24.33岁, 置信区间是22.34-26.33岁;世界女排强队队员年龄的平均年龄是24.18岁, 置信区间是23.46-24.90岁。对二者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 (p>0.05) 二者无显著差异性, 说明中国女排队员的平均年龄符合世界强队的要求。但从二者的置信区间可以看到中国女排队员之间的年龄差距比较大, 有一部分年轻小将如王一梅、徐云丽分别为18、19岁 (表2) , 但中国女排主要由很多老队员组成, 像冯坤、周苏红年龄分别为28、27岁 (表2) , 到2008年她们将近30岁, 已经超过了排球运动的黄金年龄, 激烈的比赛中体能将是她们面临的问题。因此中国女排在今后应该大力培养年轻队员。

备注:用spss13.0软件Descriptive statistics-Explore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

3.1.2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队员身高指标的统计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中国女排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85.67cm, 标准差是4.79, 置信区间是182.62-188.71cm;世界强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83.84cm, 标准差是8.19, 置信区间是182.19-185.48cm。对二者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 (p<0.05) 二者存在显著差异性, 这说明中国女排队员的身高高于世界女排强队队员的均数。这是因为年轻队员入队的同时也增加了中国队队员的平均高度, 如王一梅、徐云丽的身高分别为190cm、196cm (表2) 。

3.1.3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队员体重指标的统计分析

从表1中看到中国女排队员的平均体重是73.25kg, 标准差是3.47, 置信区间是71.05kg-75.45kg;世界强队队员的平均体重是70.48kg, 标准差是6.34, 置信区间是69.21kg-71.76kg。对二者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 (p<0.05) 二者存在显著差异性。建议中国女排在训练中应该注重增加队员的相对力量, 而不能总是增加队员的绝对力量。

3.1.4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队员克托莱指数指标的统计分析

由表1可以看到中国女排队员的平均克托莱指数是39.46, 标准差是1.66, 置信区间是38.40-40.51;世界女排强队队员的平均克托莱指数是38.32, 标准差是2.71, 置信区间是37.77-38.86。 对二者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 (p<0.05) 二者存在显著差异性。

在中国女排的队员当中王一梅、杨昊 (主攻) 、冯坤 (二传) 、周苏红 (接应二传) 的克托来指数分别为42.11、40.98、40.98、41.21 (表2) , 这些数值都远远超过了国外队员, 这对中国女排队员的相对力量提高非常不利。从比赛场上可以看到中国女排的体形比国外女排队员尤其是欧、美队员粗壮 (国外队员大多都是典型的“豆芽菜”类型) , 这与种族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在训练手段方面应该也有一定的原因。中国队在训练的过程中是否应该多加强快速的、爆发式的、相对力量的练习, 应避免因为过于追求绝对力量而无形中增加了队员的体重。

3.1.5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队员扣球高度指标的统计分析

由表1可以看到中国女排队员扣球的平均高度是313.17cm, 标准差是5.84, 置信区间是309.45cm-316.88cm;世界强队队员扣球的平均高度是305.59cm, 标准差是12.78, 置信区间是302.95cm-308.24cm。对二者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 (p<0.05) 二者存在显著差异性。中国女排队员的平均高度明显高于世界强队, 这对中国女排来说是一个优势。由标准差可以看到世界强队队员身高之间的差距很大, 像俄罗斯队的加莫娃、多米尼加队的瓦加斯和巴蒂斯塔的扣球高度都在320cm以上, 这样的队员会给对方的防守带来很大压力, 中国队的杨昊、王一梅的扣球高度也在315cm以上 (表2) , 也基本上接近世界强攻的顶尖水平。

3.1.6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队员拦网高度指标的统计分析

由表1可以看到中国女排队员拦网的平均高度是303.58cm, 标准差是6.87, 置信区间是299.22cm-307.95cm;世界强队队员拦网的平均高度是292.68cm, 标准差是15.34, 置信区间是289.51cm-295.86cm。对二者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 (p<0.05) 二者存在显著差异性。中国女排队员在拦网高度方面明显高于世界强队队员, 这说明中国女排的网上防守有很大的优势。

3.2 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各位置运动员的对比分析 (表3)

3.2.1 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主攻队员的比较分析

对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主攻队员的6项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 在年龄、身高、体重、扣球高度四方面 (p<0.05) 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拦网高度与克托莱指数方面 (p>0.05) 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中国女排主攻队员身高、扣球高度都明显高于世界强队主攻队员, 年龄小于世界强队。

从2006年世锦赛也可以看到本次比赛中国女排通过主攻得分的机会增多, 强攻和后排攻已经成为中国女排得分的主要手段。中国女排不应该只刻意地去追求快速多变的打法而忽视强攻, 从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到中国女排主攻队员完全有能力在世界优秀主攻队员位置上站住脚。年轻小将王一梅 (身高190cm、年龄18岁) 的出色表现给对方的防守制造了很多压力, 相信她在2008年奥运会上的表现会更好。

3.2.2 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副攻队员的比较分析

对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副攻队员的6项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 在拦网高度和扣球高度两方面 (p<0.05) 存在显著差异性;在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四方面 (p>0.05) 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从表3中可以看出虽然中国女排的年龄和身高好于世界强队副攻队员, 但差距不大。另外在拦网、扣球高度方面明显强于世界女排强队, 这说明中国女排副攻队员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最强的副攻队员。

3.2.3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二传队员的比较分析

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二传队员的6项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 在身高、拦网高度和扣球高度三方面 (p<0.05) 存在显著差异性;在年龄、体重和克托莱指数三方面 (p>0.05) 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从表中可以看到中国女排二传的平均年龄稍大于世界强队, 在二传这个位置年龄稍大对比赛的影响不会很大, 相反会增加比赛经验, 在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二传队员的年龄明显大于其他位置队员的年龄。在身高、拦网和扣球高度方面也明显高于世界强队的队员, 这对于一名优秀的二传队员组织、进攻、拦网防守方面都是必备的。

3.2.4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接应二传队员的比较分析

对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接应二传队员的6项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 (p<0.05) 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女排接应二传队员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年龄四方面比世界强队差, 年龄偏大、身高偏低、体重偏胖, 但是在扣球和拦网高度方面强世界强队的接应二传队员。在激烈的比赛中, 我们可以看到接应二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因此中国女排应该在接应二传位置重点培养后备人才。

3.2.5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自由人队员的比较分析

对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自由人队员的6项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 (p<0.05) 都存在显著差异性。中国女排自由人队员在年龄、体重和克托莱指数方面差于世界强队, 年龄偏大、身体偏胖是目前中国女排面临的问题;身高、扣球和拦网高度方面强于世界强队, 但这对于一名自由人来说是次要的。中国女排应在自由人位置培养新队员。

备注:用spss13.0软件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方法进行检验的结果。

4 结论与建议

1.对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6项指标均数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女排属于一个新老队员混合以老队员为主的队伍, 平均年龄不大, 队员之间年龄的差距很大;中国女排队员的平均身高、扣球高度和拦网高度的平均数大于世界强队;体重、克托莱指数大于世界强队。建议中国女排大胆使用新队员, 使年龄结构年轻化, 在训练的同时控制队员的体重, 加强队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2.对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各位置运动员指标的均数比较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女排主攻、副攻队员身高、扣球高度、拦网高度都优于世界女排强队主攻、副攻队员, 而且年龄小于世界强队;中国女排二传的平均年龄稍大于世界强队, 在身高、拦网和扣球高度方面也明显高于世界强队的队员;中国女排接应二传、自由人队员在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和年龄四方面比世界强队差, 年龄偏大、身高偏低、体重偏胖, 但是在扣球和拦网高度方面强于世界强队的接应二传、自由人队员。建议加强主攻队员的强攻和后排进攻, 注重对接应二传和自由人位置的梯队培养。

摘要:以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前八名队的队员为研究对象, 运用spss13.0软件对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拦网高度、扣球高度6项指标进行数据统计, 揭示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在非技术方面的差距, 为排球科研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排球,女子,中国,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张雪临, 曹景伟.世界优秀男排选手的身高、体重、年龄与弹跳素质特征[J].浙江体育科技, 1998, 20 (1) .

[2]陈铁成, 王幼华, 陈峰, 等.我国甲A女排年龄、身高与技术状况分析[J].福建体育科技, 2000, 19 (4) .

[3]曾傅, 张涛, 项贤林.从分段法探讨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 .

身高体重指数 第3篇

近年来, 随着体质健康研究的深入, 人们就身高标准体重与其他体质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 进一步的分析说明, 现有身高标准体重与其他体质因素的研究涉及的都是生理因素, 而对身高标准体重与心理因素的关系研究较少。应对方式是指个体在处理来自内部或外部超过自身资源负担的生活事件时, 所做出的认知和行为上的努力。它直接影响着个体的适应活动, 对于缓解压力、保持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 分析大学生群体的身高标准体重状况, 探讨身高标准体重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不仅对改善应对方式, 促进心理健康具有一定价值, 也为综合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提供了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以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 共发放问卷370 份, 回收有效问卷368 份, 有效回收率为99. 6% , 其中, 男生187 人, 女生181 人。

( 二) 研究方法

1. 身高标准体重的评定

按《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表》对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进行评定。

2. 应对方式量表的选择与测量

应对方式量表采用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该量表由我国学者刘凤娥编制, 经检验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

( 三)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2003 和SPASS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 一) 男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因素对应对方式各纬度的影响

表1 结果说明, 身高标准体重因素对男大学生逃避、退缩纬度的应对方式具有显著影响, 对其他纬度没有影响, 具体差异如表2 所示。

( 二) 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因素对应对方式各纬度的影响

表3 结果说明, 身高标准体重因素对女大学生转移、求助、问题解决、逃避、压抑、退缩纬度的应对方式具有显著影响, 对其他纬度没有影响, 具体差异如表4 所示。

四、讨论与分析

( 一) 男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因素对应对方式各纬度的影响

表1 结果表明, 身高标准体重因素对男大学生应对方式逃避、退缩纬度具有显著影响, 对其他纬度没有影响。因此, 本研究结论说明, 身高标准体重因素对男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没有影响; 但对男大学生的消极应对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对以上两纬度中其他各组别与正常体重组别均数比较的LSD检验表明 ( 见表2) , 在逃避纬度中, 超重组、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无显著性差异; 营养不良组、较低体重组与正常体重组有显著性差异, 具体均数比较说明, 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组别得分低于正常体重组别。说明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因素提高了男大学生的逃避应对倾向, 而超重、肥胖因素对其并没有显著影响。在退缩纬度中, 较低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与正常体重组无显著性差异; 营养不良组与正常体重组有显著性差异。具体均数比较说明, 营养不良组得分低于正常体重组, 说明营养不良因素提高了男大学生退缩应对倾向, 而较低体重、超重、肥胖因素对它并没有显著影响。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 身高标准体重异常分为营养不良、较低体重, 超重与肥胖四种等级, 而本研究结果说明, 营养不良、较低体重因素对男大学生应对方式具有影响, 它们提高了男大学生逃避与退缩的应对倾向; 而超重、肥胖对男大学生应对方式没有显著影响; 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对男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的范围不同, 营养不良对逃避与退缩纬度都有影响, 而较低体重只对逃避纬度有影响, 说明随着营养不足程度的加深, 男大学生的消极应对倾向加大。

( 二) 女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因素对应对方式各纬度的影响

表3 结果说明, 身高标准体重因素对女大学生应对方式转移、求助、问题解决、逃避、压抑、退缩纬度具有显著影响, 对其他纬度没有影响。说明身高标准体重因素对女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都有影响; 与男大学生相比, 身高标准体重因素对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纬度更多。对以上6 个纬度中其他各组别与正常体重组均数比较的LSD检验表明 ( 见表4) , 在转移、逃避纬度中, 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都无显著性差异; 营养不良组、较低体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都有显著性差异。得分比较说明, 在转移纬度中, 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组别得分都高于正常体重组别, 而在逃避纬度中, 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组别得分都低于正常体重组别。说明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因素降低了女大学生转移应对能力; 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因素提高了女大学生逃避应对倾向。超重因素对女大学生转移、逃避纬度都没有影响。在求助、问题解决、压抑与退缩四个纬度中, 低体重组、超重组与正常体重组都无显著性差异; 营养不良组与正常体重组都有显著性差异。其中, 在求助、问题解决纬度中, 营养不良组别得分都高于正常体重组别, 而在压抑、退缩纬度中, 营养不良组得分都低于正常体重组别。说明营养不良因素降低了女大学生求助、问题解决应对能力; 营养不良因素提高了女大学生压抑、退缩应对倾向, 而低体重、超重因素对女大学生求助、问题解决、压抑与退缩纬度都没有影响。综合以上研究结果说明三个问题: 一是在身高体重因素对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中, 营养不良与低体重等级对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具有影响, 而超重等级对女大学生应对方式没有显著影响; 二是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对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的范围不同, 营养不良因素对女大学生应对方式, 转移、求助、问题解决、逃避、压抑、退缩都有影响, 而较低体重因素只对转移、逃避纬度具有影响, 这种情况同样说明, 随着营养不足程度的加深, 对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影响范围逐渐加大;三是在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因素对女大学生应对方式影响中, 它们都表现出降低了女大学生的积极应对能力, 提高了她们的消极应对倾向。因此, 尽管由于样本因素, 本课题在对女大学生研究中, 缺少对肥胖等级的研究, 然而现有对其他几个等级研究结果说明, 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是影响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 而且与对男大学生的影响相比, 它们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更大, 不仅削弱了女大学生的积极应对能力, 更加强了她们的消极应对倾向, 而超重因素对此无显著影响。

在现代营养异常状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中, 关注的重点是超重、肥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而营养不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结果说明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是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 因此, 在大学生应对方式的干预中, 应加强对营养不良与较低体重等级大学生的关注, 其中营养不良等级的女大学生应是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彭萍, 姚树桥, 刘伟伟.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32 (5) :152—154.

[2]刘凤娥.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J].统计研究, 2009, 26 (7) :109—112.

身高体重指数 第4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沈阳市大东区1981, 1991, 2001和2008年4次7~18岁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其中1981年男生3 396名, 女生3 551名;1991年男、女生各1 440名;2001年男女生各1 200名;2008年男生2 033名, 女生1 975名, 共计16 235名。

1.2 方法

按年龄分组, 身高、体重的测量器材和方法均按统一规定执行。运用统计学方法筛选出有效数据, 计算出每个年龄段的身高、体重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并对不同时期各组身高与体重均值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身高变化趋势

各年龄段学生身高随时间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男生尤为显著, 见表1。7~16岁男生1991年身高明显高于1981年 (P值均<0.01) , 10~18岁男生2001年身高明显高于1991年 (P值均<0.05) , 8~11岁及15岁的男生2008年身高高于2001年 (P值均<0.05) 。7~16岁男生1991-2001年及2001-2008年的身高增幅较1981-1991年出现减缓。

女生1991年7~14岁身高明显高于1981年 (P值均<0.05) , 10~11岁及14~18岁女生2001年身高显著高于1991年 (P值均<0.05) , 2008年7岁、9岁及15岁女生身高高于2001年 (P值均<0.05) 。

2.2 体重变化趋势

男生7~17岁所有年龄段1991年体重均显著高于1981年 (P值均<0.01) , 2001年除8岁组外体重均高于1991年 (P值均<0.05) , 2008年与2001年之间, 除7, 12及14岁组外, 体重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P值均<0.05) 。

女生8~16岁1991年体重均显著高于1981年 (P值均<0.01) , 2001年7~18岁所有年龄组体重均高于1991年 (P值均<0.05) , 2008年与2001年比较, 7岁、9~10岁、14~15岁及17~18岁组均有明显增加 (P值均<0.05) 。见表2。

2.3 身高快速增长的变化特征

从图1可以看出, 男生1981年13~14岁前身高逐渐增加, 13~14岁增加幅度达到最大值, 平均增幅达7.15 cm, 之后逐渐降低;1991年从7岁开始各年龄组身高呈现增加的趋势, 至11~12岁增加幅度达到最大值, 平均增幅达7.90 cm, 12~17岁增加值逐渐减小;2001年变化趋势与1991年相似, 身高增幅最大值出现在11~12岁, 平均增幅达7.77 cm;2008年11岁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 12~13岁达到最高峰, 之后增幅逐渐下降。

注:d1值为1991年与1981年的差值, d2值为2001年与1991年的差值, d3值为2008年与2001年的差值;*P<0.05, **P<0.01。

18--120 51.00±6.27-100 53.51±8.44 2.51*202 56.65±12.14注:d1值为1991年与1981年的差值, d2值为2001年与1991年的差值, d3值为2008年与2001年的差值;*P<0.05, **P<0.01。

从图2可以看出, 对于女生, 1981年从8岁开始进入身高的快速增长阶段, 10~11岁达到最大值, 增幅为7.07 cm, 之后增幅逐渐下降;1991年与2001年不同年龄段学生身高增长趋势相似, 即9~10岁达到增幅高峰, 增加值分别为6.59和9.41 cm;2008年出现最大增幅的年龄提前1 a, 即8~9岁, 增幅为7.29 cm。

2.4 体重快速增长的变化特征

从图3可以看出, 男生1981、1991年体重增长的变化趋势相似, 13~14岁体重增加幅度达最大值, 分别增加5.51和5.31 kg, 其后的年龄组逐渐下降;2001与2008年这种变化趋势相似, 即12~13岁增幅最大, 分别为6.62和7.65 kg。

女生1981, 1991和2001年体重增长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 见图4。10~11岁增幅达最大值, 分别增加4.64, 5.50和6.22 kg;2008年8~9岁体重出现较大的增加, 增加5.78 kg, 之后在13~14岁出现最大幅度的增加, 增幅为6.18 kg。

2.5 男女生1981-2008年身高体重2次交叉

男女生1981-2008年身高、体重的2次交叉年龄间隔不断缩小, 区间差值逐渐降低。身高2次交叉发生的年龄从1981年的11~14岁缩小到2008年的11~12岁, 区间最大值也呈下降趋势。1981年体重交叉的年龄是11~14岁, 1991年和2001年后交叉点明显前移, 交叉年龄缩小到11~12岁;2008年无明显的体重交叉。见表3。

注:-表示无交叉。

3 讨论

3.1 身高体重长期变化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体质调研数据显示, 各年龄组学生身高和体重都有明显增长[6]。1985-2005年北京市7~18岁学生身高、体重持续大幅度增长[7]。河南省5次学生体质调研数据显示, 城乡男女学生2005年身高、体重较1985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山西省[9]及广西省[10]的调查同样显示, 20 a间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明显提高。本研究以10 a为时间跨度, 选取1981, 1991, 2001年3个点, 另外增加最近的2008年数据, 共4个时间点进行纵向的体格发育分析, 结果与上述研究一致, 即1981-2008年身高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男生尤为显著。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改善, 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这些都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另外, 本研究发现, 7~16岁男生1991-2001年、2001-2008年的身高增幅都小于1981-1991年的增幅, 增长趋势出现减缓。全国1985-2005体质调研的数据分析也得出类似结论, 1995-2005年身高增长的平均幅度明显小于1985-1995年[6]。

3.2 青春期身高快速增长及体重增加的变化趋势

尽管生长的长期趋势在发达国家已经停止, 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发达国家青少年青春发动提前的趋势仍然存在。哥本哈根青春发动研究 (The Copenhagen Puberty Study) 得出, 2006年女生乳房达到Tanner分期2期的平均年龄为9.86岁, 明显早于1991年 (10.88岁) , 这种差异在校正BMI值后仍然存在;2006年月经初潮的年龄较1991年略有提前[11];男生以睾丸容积大于3 mL作为青春发动的评价标准, 男生青春发动年龄明显提前[3]。韩国的研究显示, 1920-1995年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呈下降趋势, 平均每年提前0.68岁[2]。我国的调查提示, 青少年青春发动提前的趋势同样显著存在。山西省20 a体质调研结果显示, 身高最大增长年龄较1985年全部提前, 青春发育期提前[9]。本研究显示, 身高快速增长女生提前趋势明显, 1981年10~11岁达到最大值;2008年生长高峰年龄提前2 a, 即8~9岁, 增幅为7.29 cm。男生也呈现同样的提前趋势, 1981年13~14岁增幅达到最大;1991年与2001年, 提前2岁出现在11~12岁。山东省城市女性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突增期的提前更加明显, 即1995-2005年逐次提前1 a[12], 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男生体重增加值高于女生, 而此结果未进行统计检验, 不能推论到样本代表的整个人群。安徽省的研究证实了这一推论, 指出20 a间中小学男生的身高和体重增长净值大于女生[13], 这也许可以解释男生肥胖检出率普遍高于女生的流行特征。

1981-2008年男女生身高体重2次交叉的后交叉年龄逐渐提前, 差异越来越不明显, 说明男女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差距逐渐缩小, 而男生进入青春期的时间是否较女生有明显的提前, 应该进行进一步探究。

摘要:目的 描述沈阳市大东区718岁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长期趋势, 为开展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有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对沈阳市大东区1981, 1991, 2001和2008年4次学生健康体检的身高、体重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1981-2008年学生身高、体重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716岁男生1991-2001年、2001-2008年的身高增幅都小于1981-1991年, 增长趋势出现减缓;身高快速增长年龄提前, 女生提前趋势明显, 2008年较1981年提前2岁。男、女生身高体重2次交叉的后交叉年龄逐渐提前。结论 大东区男女生身高、体重呈现明显增加的长期趋势, 青春发动的时间也显著提前。

身高体重指数 第5篇

在日益激烈的女子足球比赛中,没有力量和技术都是不可想象和难以立足的。德国有非常突出的身体条件,巴西有一流的技术,北欧的队员身体强壮,体质优越,打法简洁,技战术虽然略显粗糙,但有时却非常实用。因此,在女子足球运动后备力量的培养上,不仅要提高运动员在高强度对抗下的技战术水平,还必须使其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壮的体格,这样才能与对手抗衡。笔者对2007年女足世界杯运动员身高、体重、年龄指标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旨在从一个方面揭示足球比赛运动员身高、体重、年龄的特点和规律,为我国足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和技、战术训练提供参考建议。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07年女足世界杯决赛阶段比赛16支球队,运动员325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FIFA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官方网站,收集16支参赛球队325名运动员的身高、体重、年龄的原始资料,并参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国内文献资料。

2.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运动员身高、体重、年龄的原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各大洲及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以及克托莱指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2007年女足世界杯运动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特征的比较分析

3.1.1 平均身高特征

身高反映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水平,尤其是纵向发育水平的主要形态指标。在足球运动中,身材高大的运动员不仅在头球进攻和传递中占有明显优势,并且在防守中也因肢体高长而有较大的阻挡面积。因此,身材高大是许多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普遍特征。

统计数据显示:本届世界杯参赛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68.34cm,但是各洲的运动员身高并不平均,北美洲和欧洲的优势明显,各洲在身高上差异存在显著性(见表1)。表中可见,北美洲运动员平均身高居首,其他依次为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美洲。

3.1.2 平均体重特征

体重反映人体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水平,是描述人体横向发育水平及重量发展变化的重要指标,是身体力量大小的基础指标,同时适度的体重也是足球运动员的基本身体指标。统计数据显示:本届世界杯参赛运动员平均体重为61.45kg,北美洲和欧洲的优势明显,亚洲和非洲处于劣势,各洲在身高上差异存在显著性(见表1)。

比赛中强烈的身体对抗,使各队非常重视队员的体重,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对抗能力。但是,各洲运动员平均体重有一定差距,表中可见,北美洲运动员平均体重最重,其他依次为欧洲、大洋洲、南美洲、亚洲、非洲。

3.1.3 平均年龄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本届世界杯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为24.90。按女子运动寿命来,可见参加世界杯的运动员的年龄结构是比较合理的。北美洲和欧洲的平均年龄略高于其他各洲,F=3.5,P=0.004,表明在年龄上有显著性差异。

(备注:非洲:加纳、尼日利亚;亚洲:中国、日本、朝鲜、澳大利亚;欧洲:丹麦、德国、挪威、瑞典、英国;北美洲:加拿大、美国;大洋洲:新西兰;南美洲:巴西、阿根廷。)

3.2 2007年女足世界杯前6名运动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的比较分析

前6名国家可以说代表着世界优秀球队的水平,同时也是世界女子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表2显示:前6名的平均身高为169.09cm、平均体重为62.26kg、平均年龄为25.15,高于总体水平。在身高方面,巴西和朝鲜处于劣势,P=0.124>0.01,无差异;在体重方面,中国和朝鲜处于劣势,P=0.010=0.01,有显著性差异;在年龄方面,中国和朝鲜处于劣势,P=0.004<0.01,有显著性差异。

我国女子足球运动员年龄、体重平均值均低于世界优秀女子队员的平均水平,在年龄和体重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而身高高于平均水平,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德国的三项指标均高于平均水平,巴西在身高方面处于劣势,美国的平均年龄偏大,挪威存在身高与体重不协调问题,朝鲜的三项指标都不占优势。

(备注:世界杯的前六名依次为:德国、巴西、美国、挪威 中国、朝鲜)

3.3 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的比较分析

3.3.1 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身高的比较

笔者对本届世界杯运动员按位置分为守门员、后卫、中场和前锋。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守门员的身高最高,平均身高为174.34cm;后卫的身高次之,平均为168.77cm;中场和前锋队员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6.49cm,166.35cm。各队呈现出守门员高于后卫,后卫高于中场和前锋队员的位置身高特征。不同位置的平均身高F=20.162,P=0.000<<0.001,这表明不同位置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见表3)。

3.3.2 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体重的比较

守门员的平均体重最重,为67.70kg;其次是后卫队员,为61.52kg;前锋队员排第三,为60.35kg;中场队员平均体重最轻,为59.12kg。各队呈现出守门员高于后卫,后卫高于前锋,前锋高于中场的位置体重特征。不同位置的平均体重F=26.911,P=0.000<<0.001,这表明不同位置运动员的平均体重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见表3)。

3.3.3 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年龄的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位置的平均年龄在25岁左右,F=0.914,P=0.434>>0.005,说明不同位置运动员的平均年龄无差异(见表3)。

3.4 各洲球队在不同位置运动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的比较分析

为了揭示足球运动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的特点和规律,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洲、不同位置进行分类比较发现,不同洲、不同位置运动员在平均身高、体重、年龄方面有着各自的特点和规律。

3.4.1 各洲守门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的比较

守门员在场上的重要作用是保护球门不被对方攻破,身体高、体重大有利于守门员扩大防守范围,抗冲撞能力强,守门员比赛经验与年龄大小有关。通过表4可以看出,在守门员位置上欧洲、北美洲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上占有明显优势;大洋洲运动员处于劣势;其他不明显。在年龄上北美洲、非洲、欧洲有一定的优势,但不明显;总之在守门员平均身高、体重和年龄的指标上各洲不存在差异(见表4)。

3.4.2 各洲后卫队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的比较

后卫队员主要的职责防守,球员身材高、体重大则防守的面积大,对抗能力强,年龄的大也能反映一定的比赛经验。相反,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则转身慢、动作不够灵活。年龄偏大则对运动员的体能有较大影响。通过表5可以看出,在后卫位置上,各洲队员的平均身高和年龄无差异,平均体重差异不明显。

3.4.3 各洲中场队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的比较

中场队员是进攻与防守的枢纽,进攻时应积极参与组织,传好球,接应前锋队员。防守时应尽早阻止对方的进攻,以防后卫的压力过大。从表6可以看出,在中场位置上欧洲、北美洲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上占有明显优势;且各洲在中场位置上的平均身高、体重存在明显的差异;年龄不存在差异。

3.4.4 各洲前锋队员平均身高、体重、年龄的比较

前锋队员的主要任务是破门得分,在身体形态上与后卫队员接近,这与两个位置的对立关系有关。从表7可以看出,北美洲的前锋队员在身高、体重方面有较大的优势;非洲处于劣势。各洲的前锋队员在体重上有差异;在年龄上不存在差异。

4 结论与建议

1.2007年女足世界杯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和年龄分别为:168.34cm、61.45kg、24.90岁。北美洲和欧洲的平均身高、体重和年龄三项指标优势明显,且各洲在这三项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

2.前6名的平均身高为169.09cm、平均体重为62.26kg、平均年龄为25.15,高于总体水平。在体重和年龄方面,中国和朝鲜处于劣势,有显著性差异。

3.不同位置的平均身高、体重的P值=0.000,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足球比赛场上不同位置身高、体重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科学的运动员培养体系。

4.守门员平均身高、体重和年龄的指标上各洲不存在差异;后卫和前锋位置上,各洲队员的平均身高和年龄无差异,平均体重差异不明显;各洲在中场位置上的平均身高、体重存在明显的差异;年龄不存在差异。

5.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水平,加强身体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对抗能力;加强医务监督,尽量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参考文献

[1]FIFA2007年中国女足世界杯.球队[EB/OL].http://cn.fifa.com/womenworldcup/teams/index.html,2007-11-16.

[2]王崇喜.球类运动——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3]黄润龙.数据统计与分析技术:SPSS软件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4]臧秋华.2006年世界杯足球运动员年龄分布及身体形态特征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85-87.

身高体重指数 第6篇

关键词:ISS (特发性矮小症) ,中药,中医儿科

特发性矮小症 (ISS) 在矮小症中占较大比例。既往对于ISS无特效治疗方法, 2003年美国FDA批准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以来, 使许多ISS患儿得到治疗, 但是, 由于ISS患儿体内不缺乏生长激素, 发现越来越多的患儿存在生长激素反应不敏感, 加上生长激素的价格昂贵, 有一定的副作用, 使很多家长难以接受[1]。研究表明, ISS儿童中的大部分如不接受治疗, 其最终身高将低于遗传身高。在ISS诊治过程中往往只重视排除病理性因素, 忽视患儿的体质因素、营养运动睡眠等因素的影响[2]。本研究应用运脾益肾中药及综合干预的方法治疗学龄期ISS, 并与重组生长激素作对照, 观察中药及综合干预治疗学龄期ISS的疗效, 为ISS的治疗寻求更多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本院儿科门诊与病房就诊并诊断为特发性矮小症的患儿75例。其中男43例, 女32例。纳入标准:年龄:女孩6~10岁, 男孩6~11岁;家长或监护人知情同意, 依从性好。诊断标准 (1) 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身高均值2个标准差 (s) (-2s) (或第三个百分位以下) ; (2) 出生身长在同胎龄身长正常范围内, 体重正常; (3) 身材比例正常; (4) 无慢性器质性疾患; (5) GH激发试验:GH峰值>10μg/L。将确诊的70例IS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35例, 对照组35例。治疗前两组性别比及平均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运脾益肾中药及营养、运动、穴位按摩、器械训练和运动体操等综合干预治疗: (1) 给予中药免煎颗粒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 处方如下:茯苓10 g、山药10 g、白术10 g、太子参10 g、陈皮6 g、沙参10 g、玉竹10 g、枸杞子10 g、菟丝子6 g、杜仲10 g、覆盆子10 g、山茱萸10 g、生地10 g, 桑枝10 g、酸枣仁10 g, 炙甘草3 g。每日1剂, 开水冲100 ml, 分早晚两次服用。服3 d停1 d, 体质、饮食情况改善后酌情减量服用。 (2) 穴位按摩:每天进行穴位 (关元、三阴交、足三里、肾俞、命门、涌泉) 按摩10 min。 (3) 家长积极配合, 保证患儿睡眠充足, 为患儿提供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疗程为12个月。对照组给予加强饮食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测定患儿身高、体重, 并计算身高增长量。身高增长量 (cm) =两次身高测量值之差 (cm) 。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两组比较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6个月身高增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6个月后身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12个月后身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过程中两组体重变化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由于ISS的病因尚不明确, 故缺乏对因治疗措施。近年来主要用生长激素治疗, 生长激素对ISS的最终疗效目前国内外尚无明确的定论, 研究发现, ISS患儿经生长激素治疗能接近正常成人身高[3]。也有研究认为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ISS可以提高生长速率, 但是它对最终身高 (FH) 的影响仍未确定[4]。因为生长激素治疗ISS的剂量明显大于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的剂量, 由此导致骨骼发育加速和青春期提前, 影响终身高, 且增加发生恶变风险, 甚至可能诱发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压等。还有报道可能引起GH抗体产生、甲状腺功能减低、股骨骨髓脱离、白血病和男性乳房发育等。由于生长激素的风险性和价格昂贵, 加上家长对于激素类药物的误解和偏见, 很多家庭难以接受生长激素治疗。而其他方法虽然偶见报道, 也只是中药、运动处方等单一的方法。未见综合干预措施用于ISS的报道。

既往认为影响身高的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 (占60%~70%) , 营养、运动、睡眠和疾病等后天因素 (占30%~40%) , 遗传决定了生长潜力, 潜力的发挥依赖后天。日本学者根据战后尤其在经济发达以后青少年平均身高跃居亚洲前列的事实, 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认为, 对于身高最有利的因素是营养, 占31%, 其次是遗传, 占23%, 运动因素占20%, 环境因素占16%。日本、韩国在治疗矮小症方面并不是单纯依靠生长激素, 而是强调如何发挥营养、运动和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 营养是生长的物质基础, 充分合理的营养, 是生长发育的最根本的保证。丘小汕、黄婷婷等[5]对宫内发育迟缓大鼠在生后头4周内给予高蛋白质饮食早期营养干预, 可增加IGF1和IGFBP3合成和分泌, 从而促进小肠组织结构发育和营养吸收, 实现促生长追赶作用。本干预系统中科学的营养饮食指导, 使每个患儿得到个性化的饮食指导, 改变了孩子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 使营养摄入均衡, 从而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韩国对生长障碍的青春期前儿童进行营养补充和中药提取物治疗, 结果发现身高增长速度和骨密度明显增加[6]。适宜的运动对骨骺有良好的刺激, 可促进骺软骨板之软骨细胞的增殖和骨化, 从而导致长骨的不断增长促进骨发育, 自然导致身高的增长。

食物的消化、营养的吸收依靠健全的脾胃功能。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全赖脾之水谷精微吸收运化。若后天饮食失节, 或因疾病影响, 脾之化源低下, 运化失常, 气血不足, 五脏失养, 则生长发缓慢。肾为先天之本, 人体的生长有赖于肾精的生髓与充养, 肾主骨生髓, 促生长, 若先天胎禀怯弱, 肾精亏虚, 骨髓生化乏源, 肾气薄弱, 骨生长缓慢, 则身材矮小。肝藏血, 在体合筋, 肝血充足, 筋得其养, 若肝血亏虚、筋骨失养, 也可导致生长缓慢, 身材矮小。本文所用中药处方中茯苓、山药健脾助运, 太子参、白术补脾益气, 陈皮理气导滞, 沙参、玉竹养胃助运, 枸杞子、菟丝子、杜仲、覆盆子、山茱萸益肾肝、强筋骨, 生地养阴生津, 又可清热凉血, 缓补药生热化燥之嫌。诸药标本同治, 共奏运脾养胃、补益肝肾之功, 促进身高的增长。

王佩云等[7]对15名小学三、四年级身材矮小的学生, 采用运动处方进行半年的身高助长体育锻炼, 发现运动后生长激素、甲状腺素明显增加, 男童身高平均增长3.42 cm, 女童身高平均增长3.60 cm。本干预措施每天做空手跳、成长体操等弹跳、拉伸样的全身性动作, 并辅助每周使用1次生长板促进仪, 有效刺激骨骺, 充分把握营养, 改善睡眠质量, 有效促进长骨生长。朱升朝等[8]则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按摩家兔关元、足三里等穴能促进GH、甲状腺素、胰岛素等的分泌, 从而促进生长发育。本系统干预中每天穴位按摩有利于调节激素分泌, 促进身高的增长。

本文结果显示, 两组在治疗6个月、12个月之后, 身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体重增加观察组大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但未出现肥胖儿, 观察组体重更接近于同年龄同性别平均值, 对照组体重仍落后于同年龄同性别平均值。综合干预在ISS治疗中疗效显著, 且无副作用, 价格相对较低, 在ISS患儿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6) :428-430.

[2]李辉, 季成叶, 宗心南, 等.中国0~18岁儿童身高、体重标准化生长曲线[J].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 (7) :487-490.

[3]吴瑾, 向承发, 王栋.1038例矮小症病因及治疗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7) :947-949.

[4]莫珊, 邓丽莎, 李伟元, 等.疏肝养阴法对ICPP女孩预测身高的影响[J].中药学刊, 2006, 24 (8) :1577-1578.

[5]邱小汕, 黄婷婷, 邓会英, 等.早期营养干预对宫内生长迟缓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小肠发育及生长追赶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8 (12) :949-951.

[6]喻道贵, 谢梦洲, 何军锋.矮小症的中药研究进展[J].湖南中药大学学报, 2007, 27 (6) :77-78.

[7]王佩云, 张一兵.矮身材儿童身高助长运动处方的探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0 (4) :50-53.

身高体重指数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产科高危门诊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高于标准体重的孕妇500例, 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标准体重孕妇500例。两组孕妇平均年龄26.7岁, 平均身高162.3 cm, 平均分娩孕周38.78周 (33~42周) 。孕前均无心、肝、肾、糖尿病或慢性高血压等内科疾病。

1.2 研究方法

由专人询问孕妇孕前体重, 测量身高, 计算孕前体重指数 (BMI) ;分娩前测量产前体重;监测孕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内容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 (轻、重度, 以下简称PIH) , 妊娠期糖尿病 (以下简称GDM) ;分娩后测量新生儿出生体重, 随访产后出血、手术产、新生儿窒息等。

1.3 分组标准

18.5≤BMI≤22.9为标准体重组;BMI≥23为高于标准体重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

2 结果

高于标准体重组的GDM、PIH、巨大儿、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较标准体重组明显升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高于标准体重组中, 发生GDM组有孕前体重指数与非G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DM组的孕期体重增长明显低于非GDM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GDM组巨大儿发生率与非GD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孕妇体重增长及巨大儿越来越多, 伴随而来的剖宫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如何控制孕妇肥胖、新生儿体重、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及合并症, 减少分娩期并发症的发生, 进行合理有效的孕前营养指导已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本研究发现孕前体重增长、孕期体重增长与妊娠期并发症、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率及分娩期并发症有着密切的关系。

注:组间比较:P<0.01。

3.1 孕妇体重增长与GDM

孕前肥胖及孕期肥胖是导致GDM的重要高危因素。这与肥胖者有较高的胰岛素抵抗及葡萄糖不耐受性有关。肥胖者脂肪成分增多, 持续过度的刺激胰岛β细胞, 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脂肪细胞肥大, 单位面积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减少, 相对胰岛素不敏感, 致肥胖者胰岛素分泌过多, 导致胰岛素抵抗, 血糖升高, 最后使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 过度劳损, 进而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因此控制孕前肥胖是预防GDM发生的重要方面。在高于标准体重组中, 发生GDM组孕前体重指数与非GDM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而其孕期体重增长却明显低于非GDM组, 并且GDM组巨大儿的发生率与非GDM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表明经过孕期保健, 其分娩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的几率没有明显升高。孕期检查提供了有效的保健手段。

3.2 孕期体重增长与PIH

孕前肥胖及孕期体重增加均可导致PIH的发生率增加。这与PIH和肥胖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特征, 即与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等有关。其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脂增高, 前列腺素分泌减少, 过氧化物酶增多, 引起血管收缩, 血小板聚集, 诱发血压升高和先兆子痫。因此避免孕期肥胖, 加强孕期指导, 可减少PIH的发生。

3.3 孕期体重增加与巨大儿

孕前肥胖、孕期肥胖及孕期体重指数增加均可导致巨大儿发生率增加。上述因素导致的巨大儿发生率增加可能与肥胖妇女, 特别是妊娠期肥胖妇女及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快容易发生体质异常, 如导致糖脂代谢紊乱有关;其次妊娠期肥胖妇女自身储备较多, 母体所需部分增长应较一般孕妇减少, 在孕期增重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新生儿出生体重要相应增加, 则巨大儿发生率显著增加。

3.4 孕期体重增加与剖宫产

本研究显示, 选择剖宫产的产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量显著高于经阴道分娩者。这一方面肥胖孕妇盆腔脂肪堆积, 可利用的空间缩小, 胎头入盆晚或发生头盆不称, 使难产与手术产率增高;另一方面体重指数高于标准的孕妇往往内分泌代谢紊乱, 合并妊高征、糖尿病的机会多, 体质下降, 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随之提高, 增加了手术产率。

3.5 孕期体重增加与分娩并发症

研究显示, 肥胖患者如经阴道分娩, 由于其产程普遍较长, 导致能量消耗大, 容易疲劳, 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使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由于肥胖患者巨大儿发生率高, 经阴道分娩增加了软产道损伤的几率;肥胖者由于脂肪层厚, 切口张力大, 容易发生脂肪液化和刀口感染。

综上所述, 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加与GDM、PIH及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目前越来越多的孕前及孕期肥胖孕妇, 控制其孕前体重对整个孕期体重的增加显得尤其重要。

上一篇:美国青蛙下一篇:共享资源创新发展